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十九
[2]五止觀者。此被十信初心之中品也。
止中疏先由等者。此明未修行已前。今以下正明修止。謂以始覺覺知諸塵境界。唯識所現無外境相。塵境既寂分別不生。心境俱止也。即破塵相為止境。無分別為止心。心境兩亡寂常心現。此同禪宗無念義。謂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言下自絕念想。圓覺云。應當正念遠離諸幻。方便者。修止之方便。故先德云。趣寂之前萬境俱泯。發慧之後一切皆如。但今等者。意在顯別。故雙標唐梵。正修名奢摩他。前修方便名為止也。觀亦準此。以雙下釋出別意。既言隨順。將知未是正止也。以即觀之止方名正止。即止之觀方名正觀。今既一向止息。但是止之方便。未得名為止行。故云隨順奢摩他也。問此行是止。云何言觀。答正修之時止觀雙運。止若。無觀不名真止。觀若無止不名真觀。是故正修止亦名觀。故圓覺中名為靜觀。雖亦名觀。今言止者。以就泯相觀於真如。真如無相。向即心絕。心絕則成止義。亦是即空觀也。
觀中論觀義故者。此是即止之觀。亦是即假觀也。圓覺中名為幻觀。
疏三初釋義。依生滅門者。前依真如門泯相絕心。照而常寂故名為止。今約生滅門觀諸法相。隨流反流染淨因果凡聖色心差別不同。寂而常照故名為觀。此則能善分別諸法相。前則於第一義而不動也。
如瑜伽下。二引證二。初正引彼文。菩薩地者。彼論有十七地。此是菩薩地中文。無所分別即根本智因也。世俗妙慧即後得智因也。
是知下二會釋彼義可見。
然二門下三釋成雙運所以。謂依一心上開二種門。依此二門修於止觀。止觀雙運方得契心。契心方名真止觀也。故天台云。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此乃以修止觀契性止觀也。雙修之旨豈徒然哉。
三俱中論二義者。即前止一切境界。觀生滅因緣也。不相捨離者。然此止觀初首方便。行人修時雖未雙現。習此之際須相資而行。不可孤運輒相捨離。疏有二體者。此二通與十度為體。其猶於水澄而復清方能鑒像。以二門開於一心。焉得不俱定慧耶。上文具顯。
外緣中疏[3]閑居等者。不作眾事名之為閑。無憒閙故名之為靜。意令心寂當須離喧。若欲離喧。宜去聚落居阿練若。繁塵不對止則易成。此有三處可修禪定。一深山絕人處。二須阿蘭若處。離於聚落極近三里。即放牧聲絕無諸憒閙。三者遠白衣舍。清淨伽藍之中。皆名閑靜處。故當第一。戒淨者。欲盛妙饌必資淨器。戒若不淨定則不生。若知先所曾破戒者。當宜依法懺悔。令戒如故。以戒不淨者。即有業障。令修止不成。便感邪魔病事等。以為侵撓也。衣食等者。一衣具足以根有三故。上者如雪山大士。隨得一衣蔽形而已。中者如迦葉糞掃三衣。不畜餘長。下者如多寒國土及忍力未成之者。許三衣之。外百一資身。二食具足者。此有四類。上者隨得充饑而已。中者常行頭陀受乞食法。下者阿蘭若處受檀越送食。下下者僧常食及受請。除此異求多積長貪妨道。今須衣食者。若闕一種。心有所慮。得定無由。善知識者。有三。一者辦力資緣。二者同行勸發。三者教授法門。如鼎三足闕一不可。息諸緣務者。有四。一生活。二人事。三工巧伎術。四學問讀誦。隨有一事即有所妨。令不得定。正脚等者。押一脚為半加。於中以右押左為降魔坐。以左押右為吉祥坐。若兩脚相押為全加。此坐能令儀相端好。廣如智論說。故偈云。見畫加趺坐。魔王尚驚怖。何況入道人。端身不傾動。緩衣帶者。恐坐久氣滿不安故。不令脫落者。儀相不妙。或恐風寒故。約上齶者。禦風閉氣免神散心馳故。然欲閉口先且吐胸中穢氣。吐時開口放氣而出。想身百脈不通處。教悉開通。出氣令盡。然始閉口鼻中內清氣。然閉口時但得脣齒纔相[4]柱耳。眼不全合者。全開則掉全合則昏。故但令斷外光而已。二卷止觀者。即彼初學坐禪止觀。本只一卷應開成二也。彼有十門以修止觀。第一具緣略如疏明。第二呵欲。謂色聲香等五欲。所言呵者。了知此五惱惑眾生。因之受苦不得解脫。深生厭離不復追攀。乃名呵也。第三棄蓋。蓋謂貪欲睡眠恚掉悔疑也。所言棄者。覺知此五。蓋覆眾生心性不得解脫。如日月為煙雲等翳不得照明。今皆遠離即名棄也。第四調和者。謂調飲食不饑不飽。調睡眠不節不恣。調身不寬不急。調息不澁不滑。調心不浮不沈。令此五事和暢得所故也。第五方便行者。謂欲進念慧一心。以能志樂修諸禪定。出離世間。晝夜精勤進諸善法。念世無常可輕可賤。禪定智慧可貴可重。於漏無漏揀擇苦樂虛實之相。一心決定修行止觀。以此名為方便行也。第六正修止觀。於中有坐時修歷緣對境修。並如彼文。第七善根發即同下文現報十益等。第八覺知魔事如下文說。第九治病者。先須知病所起。起有四種。一從四大起。二從五藏起。三鬼神所作。四業因所感。既知病已。即以止觀治前二。以呪力治第三。修福懺悔治於第四。第十證果即入住不退。並如彼說。略知大況。若要備見可尋本文。調心者。心即是意。調伏心意令趣向真正故。末世下出不正相。然戒定慧學及諸雜行多有是患。菩薩戒疏云。佛法內人多約四位起行。謂三學及雜行。初約戒學者。有二類。一矯異者。謂雖不破戒性非質直。依邪思計現異威儀。眩耀世間以求名利。本無片心以求出離。然普抑餘人無異威儀者。悉為無德。此是沙門賊亦是威儀賊也。如迦葉寶積等經說。二淺識者。謂性非深智。恃己戒行將為出離。陵他乘急戒緩之眾。聞諸法空便生恐怖。此是佛法怨賊也。出佛藏經。二約定學。亦二類。一約貪狂者。謂性樂名利。久在山中心少澄靖。現得定相眩耀世人。招大名聞。普抑餘人無此相者。悉以為非。此是阿蘭若賊也。出華手經。二約邪慢者。謂性非多聞。依山習定。鬼神加力心定有見。既不善覺知。即恃此起慢。當大名聞陵滅餘人。悉以為非毀傷佛法。此是魔黨大賊也。出起信論及華手經。三約慧學者。亦有二類。一約淺者。謂性少聽誦學無次第。為名利衝心。急預講說。己見臆斷非毀古今。唯求利名元無出意。恃自無行亦輕侮戒定。此是賣佛法賊。當招大苦。出華嚴經魔業中。二約深者。謂性明辯雖於二乘三藏文義少通。然猶未得佛意。既當傳法。唯讚名利以勸後學。非毀古今顯自獨絕。恃此為德起慢陵人。但誦持法藥而不自滅病。己負深愆。況更法中起病。甚不可救。奇哉。水中出火以何滅之。此是害佛法之賊。出佛藏十輪等經。四約雜行者。亦二類。一約福行者。謂性非質直苟為姦計。共崇奇福。眩耀世人招引重䞋。意在以少呼多。用此活命。既遂其所求。即恃此起慢。陵蔑餘人無利養者。悉以為非。利養既爾名聞亦然。此是賣佛法賊。出迦葉經。二約餘行者。謂性非慧悟。隨學一法即便封著。眩此所學以招名利。撥餘修者皆非究竟。此亦愚人蠹害佛法賊也。行人苟沾一患。宜深戒之。離此下明今意。皆可解。
離境中疏皆是事定者。兼前數息等。不唯此五。十一切處。即青等四空等五及識為十。言一切處者。觀一一法皆遍一切處故。由此亦名十遍處觀。亦可等者。謂不依心散亂時眼所見色。乃至意所知法等。六塵聞謂耳鼻覺謂舌身知即是意。攝六略盡。今舉能取所也。於此下釋意。以推此等唯識所現無別有體。既知心外無塵。豈合將心外託。若不然者豈名修止耶。已上諸定所緣。皆是權小教中之所施設。暫令制心漸發無漏。今此實教。故並不依。即直賜寶乘不與羊鹿也。
論一切下二。初遣妄想中。一正遣。疏餘心皆遣者。此有二義。一除見聞覺知外。更有心想。隨何等念悉皆除遣。二除前數息骨鎖十遍處境觀想之外。更有九想八背等一切事定觀想。悉皆不依。以今心心向理。故揀去事想。故云皆除。所遣等者。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故亦須除。是則幻心滅故。幻滅亦滅也。餘文易解。
論以一切下。二釋成。疏順法性者。雖言一切法。意在真性。以一切法悉皆真故。皆同如故。廣如真如門說。斯則離心緣相也。轉釋等者。科指此文。良以下釋此文意。前言法性本無想者。實由想體自空本自不生。今則無滅。此蓋本空。非推之使空也。此乃下會釋文旨。非謂待無念時。方始不生不滅。以念念生處即是無生。念念滅時即是不滅。如經云。初生即有滅不。為愚者說。又經云。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喻明可見。
論亦不下。三重揀。疏若心等者。先反縱。意云。外境若實有體抑心不緣。終不可得。以不可不緣之故。後得以心除心此即縱其可除也。然剩者之一字。復詳此文。似剩不故者之三字。但只可言抑令不緣。可得後以心除心也。義方彰顯。請更詳之。今既下正明既知無境。心自不生。豈得放心外緣後更除遣。豈非自徒勞耶。如人令子為非。又復譴責斯何理耶。
論心若下住正念二。初正顯也。疏初習等者此與前為異。前則不放心外緣。此乃任運馳散。外境唯心等者。本無境界妄起攀緣。是名不正。今則觀境無境。知心無心唯一實相。實相外更無別法。當爾之時分別不生。故名正念。
論即復下。二離相。疏唯心寂者。此唯心之相亦不可得。前則離能所分別。唯一實相名為正念。今則正念亦無自相以凡所有相皆虛妄故。斯則亦不知知寂。亦不自知知自性了然。故不同於木石也。
餘威儀中者。即同天台歷緣對境修也。謂歷行住坐臥作語等六緣。對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且如欲行便自思惟我今何故行。有利則行無利則不行。然於行時。了知行心及行中一切事皆不可得。不可得故。妄念自息名為修止。即觀上不可得法。一一空寂因緣故有。名為修觀。住等例此。又於見色時修止觀者。見一切色如鏡像水月。悉不可得。不生分別想念。名為修止。色等因緣故有畢竟空寂。名為修觀。聲等例此。若止若觀俱順法性。以法性常寂常照故。然天台修止自分三止。觀亦復然。以約三諦三境修故也。今此文中約真如生滅二門。而修止觀。皆順一心即是雙運。雙運即是息二邊分別。中道第一義諦止觀也。餘文可知。
止成中疏止成者。止前方便成也。未是即觀之止。附心者。以久習故隨心成止。以隨心故即成三昧。即真如三昧也。真如三昧方是即觀之止。為奢摩他。梵語三昧此云正定。故伏惑等者。伏四住見修煩惱。未能斷故。故云伏惑。然此亦有伏無明義。論言深伏。意含此也。此當信位。若更增進速入初住。故云信滿入住。入住即不退。
顯障中疏於理猶豫者。於上甚深義理是非不定。故不能入。如圓覺經修二十五輪云。一念疑悔則不能入。闡提者。阿闡提此云無信。此則一向以為不是。故不同疑惑。外道者。為宗習邪法故。誹謗正道。此乃非唯不信。更加此過故異前也。五逆者。弒父母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四重者。殺盜婬妄。問前疏文云。有業障者但令懺悔。今何除之。答此中所除。約不懺者。懺則能入。不同小乘有定業。故涅槃經云。未入我法業則決定。若入我法則不決定。恃我者。此或恃我故不修。或修之存我。亦不能入。故圓覺云。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淨覺。放逸者。或貪放逸故不修。或修之不勤。亦不得入。學如不及猶恐失之。況此類乎。是六下非謂具此六障方不得入。但於六中或有一障。便能障道不得三昧。
顯勝中。論諸佛法身與眾生身無二者。有三意。一意取眾生法身故。二者法身流轉五道名曰眾生故。三者眾生相空即法身故。於此三中初後為正。故淨名云。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平等即無二。無二即一相也。論一行三昧者。即真如三昧也。謂住真如境故。名真如三昧。以真如無異相故。但行造此法故。名一行三昧。此乃由境一故。使智行亦一也。前則從境得名。此則通於法行。科云能生者。其實即是義說能生也。
二中疏法界一相者。所緣之境。繫緣法界者。繫緣即能緣之心也。停心諦理與境冥合故。諸佛法界者。諸佛如來所證法門。河沙無量隔別不同。然亦一一不異法性。入此三昧者皆悉得知無有差別也。以此真如等者。由真如是一切法根本故。修此三昧亦與一切三昧為根本也。論若人等者。此三昧既是根本。若入此者則能生長一切三昧。以末從本生故。諸三昧自此成也。
辨魔事者。梵語魔羅。此云殺者。謂能奪行人功德之財。殺智慧之命。言事[1]以如佛以功德智慧。度眾生令入涅槃為事。魔不如是。常以破壞眾生善根令流轉生死為事。以魔樂生死故。三界群品盡屬於魔。今修行之人志欲出離三界。又發弘誓廣度眾生。魔懼減少眷屬。故來撓之。令其退墮。行人要須辨識而降伏之。然有四種之異。一煩惱魔。二蘊魔。三死魔。四鬼神魔。前三在內。以內修伏之。鬼魔在外故今甄辨。一中疏障礙者。障入道人礙令退故。堆惕精魅並如下說。三種者。魔鬼神也。一者違情五塵或大或小恐怖萬端。故令失志。二者順情五塵對男現女對女現男。令其生染。三者平等五塵揀去前二。即是此境。以魔鬼神之三種。各能現違順平等之事也。
對治疏二。初正釋論旨。一切等者。如上所現。但是境之一數故。故前云。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又云。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等。以此下唯心之義方便教者。尚不能知。豈彼魔外能解此理。大論云。蠅能緣一切物。唯不能緣熱鐵。若緣熱鐵蠅則成火。魔能緣一切境界。唯不能緣實相。魔若緣實相。魔亦成實相也。通遣者。凡所見聞。但用此法而治。如天甘露是病皆治。故圓覺云。除彼所聞。一切境界皆不可取。此皆通遣也。
別門下。二出對治二。初略明三。初治魔。初諸藥草各有功能。般若者。金剛摩訶之類。呪者。諸陀羅尼。其數非一。默念者。恐彼聞之而解使呪等無力。如授藥令服不可令知。
堆惕鬼者。禪病經云。羅旬逾長者子初出家時。迦葉佛所教數息觀。靜處見一鬼面如琵琶。四眼兩口舉面放光。以手擊攊人兩腋下及餘身分。口言堆惕堆惕。如旋火輪似掣電光。或滅或生。或作鼠形。或作馬聲。或作鬼吟。或復竊語。種種惱亂令行人發狂。佛言。此鬼是拘那含牟尼佛時有一比丘。垂向初果。犯邪命故為眾擯出。瞋恚命終。自誓為鬼惱亂四眾。堆惕者。以口云也。臘吉支者。禪經云。此起尸鬼也。言偷者。或是此鬼愛偷死屍故。或是連下梵語。且兩存之。非謂因偷夏臘也。故經云。諸臘吉支手捉鐵棒等。戒律即聲聞戒諸部律文。三歸五戒可知。
少男女等者。即順情境。謂作父母兄弟諸佛形像等。可畏身者。或為虎狼師子羅剎之形。種種可畏之像。來怖行人。如嵬禪師所見。或無頭師見之。曰善哉。汝無頭痛之患。或無腹五藏等。皆以言戲之。又見年少女人。師曰。貧道身如枯木。心若死灰。無以革囊見試。此鬼即時飛空而反。仍有偈云。大海可竭須彌可傾。彼上人者秉志堅貞。兕者。有說。似牛青色一角。重千餘斤。牙爪銛利能伏千虎。乃至者。若多於卯時來者。必是兔塵鹿等。辰時來即龍鼉魚等。巳時即蛇蚓鰍等。午時即馬驢駝等。未時即羊雁鷹等。申時即猴玃猨等。酉時即雞烏雉等。戌時即狗狼豺等。亥時即猪㺄豕等。子時即鼠燕蝠等。丑時即牛鼈蟹等。
現形中論先是現形。如掬多令魔現佛形八部翌從。不覺禮拜等。若說下是說法陀羅尼云遮持。謂持善遮惡故然有多字一字無字。魔所說者應唯前二也。以不知唯心故。不能說無字。平等至無願即三解脫門。無怨下顯空義可知。此魔但能說而不能證。天台云。魔能說別異空假中。不能證也。
得通中論先是得通魔。得有漏五通故。令行人亦得此通。此中過去是宿命。未來是天眼。現在是他心。前現形即神境。唯不顯天耳。含在其中也。辯才無礙是起辯。
起惑中初起惑。以正定令人滅惑。魔定令人起惑。由行人善根微少故。修三昧引此邪相也。惑捨已下是造業。
據定中初據定。得自然下。是得禪。自然飲食者。禪悅食故。或於禪中得人間上妙飲食。
五中初是食差。顏色已下是顏變。
疏二。初寄別總指。
問如下。二約通料揀二。初問。宿世等者。如前所說。三賢已上乃至於佛。能與二乘凡夫作差別緣故。今定中所現聞見既同寧知邪正。
答下二答二。初歎難解。墮邪網者。以邪為正故。楞嚴云。若作勝解即受群邪。退失善根者。以正為邪故。由是取之捨之。二俱有過。是故難也。如蹈火受焚見寶不取故。二皆失。失故無進。趣之日也。
今且下二正揀辨四。初標依古法。一者深入禪定。二者勿移舊志。三者察其本末。
如經下。二引經為據。三試等者。若燒之益粹。打之彌堅。磨而不磷可謂真矣。共事者。若暫會聚當共與之從事。從事則體其情性也。情則易變。性則不改。故可知之。如或未辨久則見之。仁者則久而彌芳。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也。而又未辨。當用善巧觀察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自然可見其邪正矣。
今借此意下。三依法正揀。經中三喻以驗行人真實虛偽故。文云。行人亦爾也。故共事等三試之。今文將以驗於定境。不同經意。故云借此等。但借其喻非取法也。不淨觀者。隨看當初所修何觀或數息或不淨等。今於此禪發其境界。即却依本時修習。即驗邪正也。
如燒下四合顯。經喻二。初喻也。但舉一喻餘則例知。故不言也。
此中下二合。定譬等者。據義順合可知。
以此下三結。三驗等者。既以定石磨之。行槌打之。慧火燒之。邪正鉛金足可彰矣。
對治論以是義者。指前五對。疏依自等者。隨己所有慧力。觀彼境界不妄領受。當觀諸法實相。無邪不破。以知境界唯心本自不生。終不信任。妄有取著墮於邪網。若不等者。以隨彼境界。苟能取著其心則亂。以心亂故失於正受。正受者。不受諸受也。今既受彼即名為失。以失正故。即墮於邪。無所疑矣。邪不干正者。以邪法虛妄正法真實。真實若立虛妄自壞。以修行者深住真如三昧故。自然退也。若取等者。魔所現境意在令人取著。念心纔起墮彼無疑。若深入唯心。是邪則滅。是正則存耳。是故等者。不著則迴邪作正。著之則變正為邪。然天台治魔不離二種。一止治。謂凡見一切外境好惡等事。悉知虛誑不愛不怖。亦不取捨亦不分別。息心寂然彼自當滅。二觀治。謂若見如上所說。種種魔境用止不去。即反觀能見之心。不見處所。彼何能惱。如是觀時尋當謝滅。若遲遲不去。但當正念勿生恐怖。不惜身命正心不動。知魔界如佛界如一如無二如。魔界無所捨佛界無所取。即佛法自現魔境自滅。今此論中前是觀治故。云智慧觀察。從當勤正念下。是止治。止觀二治皆不取也。智度等者。以生心取境。境便成魔。境惑其心即為魔事。且如色等諸法。取之則成塵賊。不取則成妙境。今觀一切唯是實相。實相外更無諸法。是故見有法者。皆是於魔。況於定中所見境界。可不是魔耶。偈云等者。如經中說。有一比丘魔欲惑之。經七千歲竟不得便。何以故。以是比丘不起心故。其猶密室風不能入。風得入者由孔隙故。魔得便者由起念故。從當下示前論文。以對三試之中以定妍磨。及依本修治之二也。以此下釋所以。或曰。準論正念之言。但當其定。云何得有依本修治耶。故此釋之。故前云。不依氣息形色地水火風等。此則揀去餘事觀想也。又云。是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即復此心亦無自相可得。又云。久習淳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漸漸猛利。隨順得入真如三昧等。故知深入此定即是依本修治。更無別法以為本修也。問據前所說但是魔境。及至今文結其所離。何故乃言離業障耶。答此有二義。一則行人內有業障故外感魔境。若離業障則無魔事。今就本言故云業障也。二則若墮魔網則成業障。以魔樂生死起愛見。貪著世間名利恭敬。由是造業故成業障。今離魔事。即是離業障也。
四邪中。疏我見等者。迷此三惑即名為癡。即我癡等是末那中俱生四惑。以是俱生故。云常相應。皆是無明住地所攝故名為使。不減煩惱等者。修定本為除斷煩惱。既不能斷何用定為。如服藥病增則知非藥。安可更服。據謂依仗憑託之義。不可憑仗而行也。
正中疏不味著者。不同外道有見愛故。此通指下二句。忘心境者。絕能所故。是不味著相也。出定等者。本不以懈慢故入定。所以出定時亦得如此。不同外道有我慢故。貪瞋等者。意本斷惑。故得漸薄。不同外道貪名利等。如服藥病除。是為良藥。既知良藥不可不服也。
真中論若諸等者。文意反明。疏即順釋。要依等者。以真如是如來之性。故修此三昧。方是如來之種。如人生於王家。必繼王業。此亦如是。除此等者。楞嚴云。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又云。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也。十住已去者。謂六種種性之初。即習種性也。不退位者。不退有四。一信。二位。三證。四行。今即位也。
偽中疏四禪即色界亦靜亦慮。故謂之禪。四空即無色界有靜無慮。故唯云定。不淨即觀身五種。謂種子住處自體自相究竟不淨。廣如下說。安般者。梵語安那般那。此云出息入息。上二即五停心觀之二也。等者。更等後三及四無量六妙門十六特勝通明禪等一切事定也。取境相者。以非理定。但緣彼息等諸相。不稱真如不出三界故。名世間定也。然天台明諸禪定總為三。一世間禪。二出世間禪。三出世間上上禪。世間復二種。一世間味禪。即四禪四無量四空定也。二世間淨禪。即六妙門十六特勝通明禪。二出世間禪有四。一觀禪。謂九想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二鍊禪。謂九次第定。三熏禪。謂師子奮迅三昧。四修禪。即超越三昧也。三出世間上上禪有九。謂自性禪一切禪難禪一切門禪善人禪一切行禪除惱禪。此世他世禪清淨淨禪。行相廣如次第禪門。略如法界次第。學者要知應檢彼文。論味著等者。不同真如三昧。不住見相及得相。故疏同得等者。三乘人及凡夫外道皆修此定。然凡夫多味著。外道帶異計。所修雖同修心有異故。得果各別也。若離等者。故前說善知識緣中。須教授善知識。要知邪正。以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夫於善友豈合辜恩。故法句經中重重顯讚。然修行禪定不易其人。欲具諳其門。須遍覽諸教。唯天台三種止觀明諸禪修證行相。廣在彼文。今略依初學禪觀。明邪正發相。邪定發相者。或身手紛動。或時身重如物鎮壓。或身輕欲飛。或逶陀睡熟。或煎寒壯熱見諸異境。或其心闇蔽。或起諸惡覺。或念外散善。或歡喜躁作。或憂愁悲思。或惡覺觸身。身毛驚竪。或時大樂惛醉。如是種種邪法與禪俱發。名為邪偽。此之邪定若人愛著。即與九十五種鬼神法相應。多好失心顛狂。或諸鬼神等知人念著其法。即加勢力令發諸深邪定。智慧辯才神通感動世人。見者謂得道果。皆悉信服而內心顛倒。專行鬼法。是人命終。若不值佛及善知識所護。還墮鬼神道中。若更生來多行惡法。即墮地獄。行者修止觀時。若證如是等禪。有此諸邪偽相。即當却之。若知虛誑不愛不著。即當謝滅。若起念著即墮群邪。正禪發相者。若於坐中發諸禪時。無有如上所說諸邪法等。隨正禪發時。即覺與定相應。空明清淨內心喜悅。澹然快樂無有覆蓋。善心開發信敬增長。智鑒分明身心柔軟。微妙虛寂厭患世間。無為無欲出入自在。是為正禪發相。此二種相如人與惡人共事。常相觸惱。若與善人共事久久逾見其美。斯亦如是。行者宜深察之。故須善友教授。
總標。疏後世等者。妄盡習除證真起化。德充法界應用無窮。
攝護中。疏以修等者。略同金剛所說。持經之者。為如來知見護念等。如王世子修德進業堪紹國位。[1]特為君之所寶也。為佛所念理合如此。故云法應。
惡緣中。疏離天魔外道等者。如上所治。以知諸法實相故。不為恐惑。九十五外道者。如華嚴說。有九十六。謂六師各有十六種所學法。一法自學餘之十五。各教十五弟子。師徒合論故成此數。今減一如餘處說。
惑業中論甚深者。即般若妙慧深達實相。今既入此深定故。不誹謗也。重罪薄者。已達罪性福性。非內外中間。我心自空罪福無主。三昧漸深其罪漸減。故云薄也。疑者謂於理猶豫。覺觀謂語之加行。今達諸法唯心無外境界。內離尋伺。於理決定。何所疑耶。故皆滅之。
行成中疏於理增信者。信欲成根必務增長。漸入不退故不怯者。知法如幻。故無所怯。繩蛇非毒杌鬼無心何所怯耶。故下文云。若修止者。能捨二乘怯弱之見。既不怯弱則非同二乘。不壞者。了他如己故得柔和。柔和故不憍慢。不憍慢故。人則不惱。不惱故不壞。不壞行也。無世滋味者。世人不學此法。則愛見深固貪著世間。今既知三界虛偽誑人六根。焉可貪而樂之。不樂則離愛。離愛即減煩惱也。故下云。若修止者對治凡夫住著世間。得禪定者。真如三昧成也。論外緣即通舉六塵。音聲即別指耳所對也。故楞嚴云。純音無塵根境圓融無對所對。又云。不自觀音以觀觀者。能令眾生觀其音聲。即得解脫。斯則同諸法無行經入音聲慧法門。何所動耶。今於六塵中唯舉聲塵者。阿含說此以為禪刺也。然上疏文俱於一二等下。注者。以此解釋便當科文。令易解故。非謂太近前也。[2]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十九
校注
[0398002] 不分卷【甲】 [0398003] 閑【大】*,間【甲】* [0398004] 柱【大】,拄【甲】 [0400001] 以【大】,者【甲】 [0403001] 特【大】,時【甲】 [0403002] 不分卷【甲】【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48 起信論疏筆削記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9-27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