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二(論本第三第四第五)
意地之中。大文分二。上以五門。辨意地體。下以十門。釋意地義。文分為三。初牒前五門三處所攝。標起論端。次今當先說色聚諸法下。別釋十門。後總以頌結。
除假法者。無別種生。又無別體。故今除之。非意地下。此地中辨四相故。
言十門者。下頌云。色聚相應品。世相及與緣。善等差別門。巧便事為後。其善等中有三門。一三性。二十二處增數。三釋十二處名義。色中有二。初標。後釋。釋分為七。初明大種五因造色。二明極微有無差別。三明大造二不相離。四明色聚諸事多少。五明諸色相續間斷。六明三類色聚差別。七明色聚依六處轉。
大種造色能為五因。一生因。二依因。三立因。四持因。五養因。如文配屬 依因中。由造色生已不離大種處而轉者。此說即質造同聚造。實造非假造。由諸日光。孤行香等。離大種故。生無色界定道戒色。無四大故。勢依彼有。皆有依因 持因中。由隨大種等量不壞者。亦依同聚四所造義。擊質發聲大質故。或五境附質。皆等質量。疎遠已去。方大於質 養因中。對法第一說。謂由大種養彼造色。令增長故。彼說一切大種。皆養造色義。今此論中。唯說長養。四大資四緣生。能養造色。然所造色。大種親養。大種要藉四緣資長。方養造色。今說外緣。大方能養。非外四緣。是此養因。相依而有。是造義故。生等五因。皆增上攝。或有五義。或不具五。非謂定具。如上可知。若依實義。親所造義。必同性造非異性。必同類造非異類。有漏無漏。必類同故。必同界造。非異界。定散必同。非異法造。若假說造。疎相依造。隨應無遮異熟長養等流三類。或各親造。或綺互造。理亦不遮。種種義門。如別章說。
於色聚中曾無極微生等者。此顯頓變。非漸積義。不同薩婆多聚中有極微。
又非極微集成色聚者。極微無體。不同經部種成大義。合前一種。不同勝論麁細俱實。如唯識第一疏解。
極微亦有方分者。方謂諸方。分謂細分。雖有諸方。而無細分極微。乃是麁色所有。自更無他。唯識第一云。極微無方分。方即是分。非諸方義。二文雖別。亦不相違。
二不相離中。文分為二。初略解二種。又此遍滿下。重解二種 同處不相離者。隨無根處。諸無根色。隨有根處。諸有根色。自類大造。皆同一處相涉入義。非是極微各別住義 和雜不相離者。謂自類大種。與餘類大種。更相涉入。俱一處義。故論下云。前是共大種聚。後是不共大種聚。此解和雜中。亦云。即此大種極微。與餘聚集。能所造色處俱。故不同薩婆多極微各別。同聚體異。俱舍頌云。欲微聚無聲。無根有八事。有身根九事。十事有餘根。今者大乘。同異類。一切大造。無別極微。隨所有聚。皆相涉入。名不相離 又同處不相離者。隨有根無根。一切大極微中即有。隨應一切所造色極微。更相涉入。合成一物。無別極微二處而住 和雜不相離者。即此一大種極微。與餘一切大種所造極微。雖同一處。非成一體。性各別故。用各異故。知非一性。諸根於中遍受用故。不相礙故。知同一處。[1]名同處不相離。性各別故。用各異故名雜。同一處故名和。處所無二。俱依一所。體仍各別。故名處俱。其不相雜義意可知 又此遍滿色聚下。因文便故。先解和雜不相離 又一切所造色下。方解同處不相離。胡麻等聚。體類別居。大造極微。不同於彼。但如諸物石磨為末。以水和合。處所難分。其性各別。是和雜不相離義 又一切所造色下。乃至大種所據處所。其即質造 諸所造色還即據此。大種造色。同依一處。不同他宗。類各別住。是不相離義 上來所釋後之二文。順前解二處中後復次義。若依初復次義。同類異類大造相望。義准應悉。此義如決擇五十四。六十五等。對法第五疏解。
色聚諸事多少中分二。初總明事多少。後又約相攝下。別顯攝義。事者體也。物也。總諸色聚。有十四物。除勝定之果。非定有故。此說實體。除一切假。
一切色聚有色諸根所攝者者。五十四云。如眼若據相攝唯一。謂眼清淨色若相離攝有七。謂眼身地色香味觸。若界攝有十。加水火風。耳鼻舌亦爾。若身根除眼等四。獨可得故。唯可有九。界者因義。順經部宗。色能持種說有。彼界。或彼聚中。可有能生彼色等用。增上緣中。立為界稱。或界者性也。即彼體事。如欲界有眼等四定有身根。有師於此起妄計云。若得天眼。亦得彼地身根。不相離故。其義不然。雜心云。極微在四根。十種應當知。身根九餘八。謂在有香地。若以在四根有十種故定有身者。有香地言如何通。俱舍亦通云。欲微聚故。迦延亦言。頗有成就彼地眼。不成就彼地身根耶。曰有。謂身在欲界。起天眼通。故知彼說非理 相攝者。約體攝也。各自以體自攝故。如有色。自有故 界攝者。以體對用也。不相離攝者。體用不相離也。
諸色相續間斷中有六。一聲。二風。三明闇色。四大小無間生。五釋經。六顯有法界聲。界者造聲因四大也。恒行風者。持世界日輪等風。恒續闇色。謂世界中闇。不說空劫。故知彼無。或義不然。說為逈故。不與闇名。堅即彼界者。謂地界。堅攝。謂餘相。非執受種子者。謂無漏種子。雖依於識。識不緣故。名非執受。
色聚有三種流轉者。業果名異熟。現在四緣之所資長名長養。非前二種。但自類相生名等流。不同小乘別立剎那。大乘即是定長養攝。或是等流。有漏得引無漏法故。現行從彼種子生故。況初道色體是假邪 處寬遍者。謂體增寬。遍滿處所。相增盛者。處所仍舊相狀轉增 變異等流者。謂變舊相。如青變黃。清變濁等 自性等流者。謂住舊位。相續生滅 初異熟生。謂引業果。後異熟生。謂滿業果 諸法有二。一有為。二無為。無為無此三。無差別故。有為有之。有為為二。一有漏。二無漏。有漏具三。無漏唯二。無業果故。且無漏中。諸根唯一。無等流。內餘色有二。若執受。唯長養。非執受者通等流。外五塵色。亦通二種。上說有長養及等流者。各具二種。長養等流勝定果色。諸心心所有二。等流唯一。長養除處寬遍。此說法處諸假色法定果實色。或通處寬遍。上說無漏已。有漏蘊中。內五根。唯長養異熟。無等流。具二長養。無初異熟。內諸餘色。具有三種。若外諸色。唯除異熟。法處攝色。假唯一長養。除處寬遍。通二等流。諸心心所。一切皆具。唯無處寬遍一種長養。若於八識。法處五色。後應分別。恐繁且止 五十四中。總聚為文。若五根色。有長養異熟。無等流。非根諸色。具三種流。諸心心所。有等流異熟。第二長養所長養流法處攝色。無異熟生。餘如心心所。雖作此說。亦不相違。復有三界差別。長養有殊。問答分別。皆如五十四。若說異熟。初生剎那。及後相續。分之為二。說與前殊。後應思准。
六依處中。建立者。風金輪等。相依持法。覆藏者。屋宇等。
第二段明相應蘊中。文分為五。初標心及五十三心所法。次四一切。辨五位心所差別。合煩惱隨煩惱為一故。三辨由根境等諸識生。四又識能分別事之總相下。明心心所行相。五作意云下。明遍行別境。二位心所。體業差別 一切處者。唯識第五解云。謂三性處。
一切地者。有二義。一云。有尋等三地。二云。色四無色四。并欲界一。合為九地 一切時者。心生必有 一切耶者。隨其自位。起一必俱。遍行具四。別境非後二。善十一中。通一切地。非一切處者。唯善性故。非一切時者。非心生時即皆起故。非一切耶者。輕安不遍諸善心故。一切地者。有義通九地。以定加行亦名定地。彼亦微有調暢義故。由斯欲界亦有輕安。有義不然。論說欲界由闕輕安。名不定地。通一切地者。有尋伺等三地皆有故。如唯識第六說。煩惱隨煩惱。合名染位。四種皆無。不定唯有一切性處。唯識第五云。五中遍行具四一切。別境唯有初二一切。善唯有一。染四皆無。不定唯一。謂一切性。如下第八。及五十五。五十八。五十九。唯識第五六。對法第一等廣解。
辨由根境等諸識生中。又非五識身有二剎那下。解識乃得生。
根二因不壞。一不滅壞故。非全無。二不[A1]羸劣故。非劣弱。五十四中。釋滅壞羸劣。及由四緣。諸根變異。翻彼即是此中二義。此說色根。其意根不壞者。彼說由四緣意根壞。翻彼即是彼意根第六。是不同五根。不說七八根不壞義。思准可知。
境界現前中有六故。謂所依處故等者。五十四云。問如本地分說。六種所行性。此何差別也。即隨次第。釋此中六故。應尋彼文 所依處者。內身所依。器世間是。諸有情所依處故顯了不顯了者。彼云。謂取實不實差別。謂各於自境中。取實有體者。顯了可知得。取不實者。名不顯了 全分及一分故者。彼云。謂取一分事。及遍滿事。謂於一聚境中。總遍緣名全分。緣一分事名一分。
四種障中。覆弊障者。屋宇等 隱沒障者。謂神通藥草等。隱令不見 映奪障者。謂勝力映奪。即日光等。影眾星火光等 幻惑障者。謂由鬼魅等。及呪術等。諸幻惑障。
處所極遠者。謂諸方住處各遠故 損減極遠者。謂先成麁色。雖近現前。損減至細。名損減遠。即磨麥成麵等。五十四云。非極細遠。名現前故。別說諸根境現前義。皆如彼說。
作意四力。初時三種。如其次第。緣未來過去現在境界。第四一力。通緣三世 若異此者應於一所緣境唯一作意一切時生者。若異前說。四力生作意者。應於一境。一作意恒生。由此故知。必由四力。
又非五識有二剎那下。明識乃得生中。文分為四。一明五識剎那。二明五心差別。三釋經一心言。四明五心緣境之世。五識剎那中。唯識第四有二說。一云。五識唯一剎那。自類前後。定無二剎那。相隨而生。亦非五識展轉無間。更互而生。以此文為證。決擇等言。若此六識。為彼六識等無間緣者。言總說六。意說五識前後定唯有意識。意識便通生故 二云。此依未自在位。多分率爾心唯一剎那。非等流心。及自在位。廣引理教皆如彼說。彼開導依。第三正義。雖各自類。不說五識相續剎那。同前同後。皆不違理。然取後義。多順諸文。
又一剎那五識生已從此無間必意識生等者。此說五識率爾心後。定有尋求。尋求之後。若時散亂。生即不定。若不散亂時。決定心生。染淨心生。由分別及先所引二因故。起分別者。曾未得境。今分別故 先所引者。前已得境諸悉故生。意由二因。五唯由一。此說五識等流。意等流亦爾。此中唯說尋求後不定。不說決定後。及染淨後不定。理皆通故。然今不說率爾後。生尋求不定。故知率爾後。定起尋求。決擇亦言。在定耳識率爾聞聲。若有希望。後時方出。希望即是。尋求心故。餘義如五心章說。
一心剎那者。意說。於一境中專一性心。雖多念仍名一心。又以前後性類相似名一心。
又意識任運散亂緣不串習境下。明五心緣境之世。此有二說。一云。意識非強分別。而任運生。不在定中。而散亂生。若緣不串習境。不與別境欲等俱生。爾時意識。創緣於境。名率爾墮心。無希望故。不名緣未來。雖緣現在。但是曾得境種類故。唯名緣過去境。此說獨生意識。初率爾心所起行相。緣於過去境種類故。名緣過去。若強分別。及在定心。緣串習境。與欲等俱。此意識率爾心。緣世不定。其五識率爾墮心無間。所生意識。謂尋求決定。唯應說緣現在境。剎那論之。實緣過去。依分位三世。及依親所緣相。唯應說緣現在 設有難云。尋求決定。並緣前念五識境生。緣過去世。云何今言緣現在 故論通言。若此即緣彼境生。謂若此二心。即緣彼前念五識所緣之境。應名緣過去。但以相似相續。在現在世。為此尋求決定二心之所緣。取應名緣現在。非於本質。不名緣過去。此意影顯五識率爾。唯緣現在。意識率爾之尋求決定。亦緣過去二解名率爾墮心已前。釋意識率爾墮心。前來未釋意識率爾故。若強分別。及定心。并串習境。有欲等生。爾時意識。不名率爾墮心。若任運等。乃至無欲等生。方名率爾故。前來未說意率爾心。故今說也。
唯緣過去境五識無間下。此釋五識後尋求決定。意識取前念五識本質境故。唯緣過去境。由此意識所緣前率爾境之影像。相似相續。在尋求決定二心上現故。唯應說緣現在境。即從本質。唯緣過去。若從影唯緣現在。其意識率爾心。緣現在境。其理何疑。總說緣過去。便招妨難。故應長讀。唯緣過去下文。攝屬尋求決定二心。其緣現在。亦屬二心。義道便遠。亦無妨難。若此緣現在境心。即緣彼過去境生。故通二世。本質影像。有差別故。染淨等流。必隨前轉。故知二心。亦緣現在。餘世五心。復亦不定。
又識能了別事之總相等者。成唯識云。心於所緣。唯取總相。心所於彼。亦取別相。助成心事。得心所名。如畫師資作摸填綵。心王不能取境別相。但取總境。心所非但取境總相。亦取境上隨應別相。故此說言即此所未了別等。唯識解云。此言表心所。亦取境總相。此總境上。所未了別。境之別相。
所了境相其能了別者。說名作意。即顯作意取諸心所所取別相。皆如彼說。此中但說心起必俱故。唯說遍行心所行相。由此兼顯遍行別境。通三性心。行相增強。偏說體業。餘略不論。並如唯識。境之分齊。是言說因。想能取之。境上順理違理之相。是三業行因。由思能取。雖諸心所皆能通取。就偏增說。亦不相違。
作意謂心迴轉。觸三和等。皆如唯識第三卷初。迴轉者。起動義。彼云應非遍行。非為切理。
定令心一境。名心一境性。
觸業唯受想思為所依者。唯識解云。思於行蘊為主勝故。實通為依。
世中有三。一道理三世。二唯識三世。三神通三世。如唯識第三卷疏。
謂諸種子不離法故如法建立者。隨順薩婆多言。種子不離心法。如心法建立三世。彼說種子體即心故。隨順經部言。種子不離色心等法。如色心法建立三世。彼說色心能持種故。今大乘釋。種子不離第八識法。如第八識法。建立三世。又種不離現行之外。條然有體。如現行法。依種子上建立三世。云何建立。種子之上。當可生果名未來。能生種因名過去。種子自體名現在又現行諸法。多分間斷。種恒相續。種既不離現行諸法。條然有體。法既有三世。故今種子。如法建立三世之義。此為總標。建立三世。所依體依種子立。下別釋世義。恐有外難。種既恒有。應非世攝。故如於法。亦世所收。
又由與果未與果故者。此釋過未二世。依現在種子之上立義。現種子上已與果義。名過去。未與果義。名未來。二所依體。名現在。今唯依道理。以辨三世。今大乘中。能為因義。名為取果。唯現在世。故唯識云。雖因與果。有俱不俱。而現在時。方有因用。若果起時。因付於果。名為與果。現在種上。有於曾世付果之義。名過去。現未與果當來方付。名未來。現在正取名現在故。
若諸果法若已滅相下。釋依現行建立世義。
四相中分三。初辨所依。次辨相狀。後辨分位假立。大乘生滅。既即法辨。更無別體。小乘說有。百論難言。有滅。滅法令無入過去。滅法現在說名有。[1]有生。生法令有入現在。生法未來應說無。此難四相體俱成有。
論云。謂於一切處識相續中一切種子相續俱行建立者。總標四相依種子立。一切處者。三界九地。識相續者。謂第八識。一切種子相續者。種剎那滅。無間斷故。名為相續。俱行者。種與本識恒俱行故。建立者。依此九地與第八識。相續俱行。一切種子。建立四相。不依現行。由三義故。一種相續故。二諸法因故。三不離識故。若說種子。即說諸識 又解云。於本識中。一切種子。相續俱行法上。建立四相。即是依一切有為法上。建立四相。一切有為有漏無漏。若起必與種俱行故。即是通說依現及種。說四相義。於生之後即說異有者。此有二義。一令生厭。欲顯生體自性變異不可愛樂。若即說住。便多生愛樂生住故。二欲顯諸相無別用時。即此生相。與前後別名異。既爾隨轉名住。後必不住名滅故。不同餘宗。二異性中。初是同類法前後異。後是異類法前後異。此唯說生。由有緣力故起。餘依此立。不待因成。故言[2]約法分位別立。顯揚頌云。生因相違故。無住滅兩因。自然住常過。當知任運滅。此如五十二。唯識第二等說。
四緣。文分三。一標名。二總出四緣體。三又由種子故下。別指於心以顯四緣。如唯識第七[3]廣釋 因緣體者。彼云。謂有為法親辨自果。一現行。二種子。今此唯言種者。彼會云。有唯說種是因緣者。彼依顯勝。非盡理說。聖說轉識與阿賴耶。展轉相望為因緣故 等無間緣者。謂八現識。及彼心所。前聚於後等而開導。令彼定生。彼第四卷會此文云。若此識無間彼識決定生者。言總意別。義不相違 所緣緣者。彼云。謂若有法。是帶己相。心或相應。所慮所託。此體有二。一親。一疎。今此總說。亦不相違 增上緣者。彼云。謂若有法有勝勢用。能於餘法或順或違。彼自會云。雖前三緣亦是增上。而今第四。除彼取餘。為顯諸緣差別義故。故今此云。謂除種子餘所依及助伴。餘所依者。乃除等無間依故。不說境界顯然。亦知除所緣。故唯依心顯四緣。不說心所為等無間。
第六善等增數中唯立三善無勝義者。說有為故 福分善者。順生死善 解脫決擇分善。如對法第十三。及決擇釋 正勝善者。即四正勤。亦名正斷。勝諸惡故。勤體勝故。非邪勤故。名為正勝 無量善者。四無量也 有依善者。有所依求。求三有善 無依善者。無所依求。希涅槃善。又有物施名有依善。無物隨喜名無依善。或有相善名有依善。諸無相善名無依善。修慧之體名根本善 相應五蘊名為眷屬善。修慧品故。或根本方便二業道。名根本方便善。合二為一業道品故。唯說聞思非修慧者。隨其所應餘善根故。
八福生者。謂欲界粟散王為一。臣為二。加六欲天為八。不同古解。欲界除臣而取輪王。輪王為九。不動善為十。謂色無色善。及無漏善。
善了知事者。知因智也。
工巧中但為戲樂等者。餘處說此。實通三性。今但簡染。相難知故。謂為戲樂貪掉等生。不為活命習業簡擇故。此戲樂工巧染污。活命習業體實無記。簡擇是善。善心慧等簡擇生故。
言慧眼者。實非是色眼類同故。此中說之。非是五中之一。慧眼總攬五中慧法佛三。為今慧眼。慧為體故。因便故來 有瞚眼者。即瞬動眼。如人等眼 無瞚眼者。不瞬動眼。如蟭蟟等眼 依處眼者。即本肉眼。由此為依。起變化眼。名依處眼。或扶根塵眼之依處。世俗呼之為眼故。今亦假立名 審諦耳者。亦非是色。體即聞慧等。因說耳故。文便故來。欲顯眼耳俱有勝用故 高聽耳者。聞善法勝法有義法耳 非高聽耳者。聽惡法劣法無義法耳 身中釋一切遍諸根所隨逐者。明身根遍在四根中義。
墮施設意者。施設謂名言。緣在名言名墮施設。
十一種中內外者。自他身異故。
七識住者。俱舍第八云。身異及想異。身異同一想。翻此身想一。并無色十三。故識住有七。餘非有損壞。一有色有情。身異想異。如人欲界天及初靜慮。除劫初時。二身異想一。如梵眾天劫初時。三身一想異。如第二靜慮。厭根本喜入近分捨。厭近分捨入根本喜。四身一想一。如第三靜慮。初定由染想名想一。二定由二善想名想異。三定由異熟想名一。善喜[1]動故。餘三即下三無色。餘處壞識。不說識住。
增語觸者。第六俱觸。能起語故。能緣語故。於聲法二處皆增。由觸增長名增語觸 有對觸者。五識相應觸。根有對故 依耽嗜者。謂欲界 出離者。色無色及無漏 有愛味。謂有漏 無愛味。謂無漏 世間。謂分別 出世間。謂無分別。
九有情居者。俱舍頌云。應知兼有頂。及無想有情。是九有情居。餘非不樂住。前七識住。及第一有。并無相天。名九有情居。餘惡趣等非有情居。不樂住故。廣如彼說。
增色中。有依光明者。即質光明。無依光明者謂離質光明。或附質光明名有依。遠質光明名無依 正不正光明者。謂日月盈虧等光明 積集色者。謂諸形色 九種中不說內外。縱自他身是外處。定與根別說。其實相似聲唯二性。不善有覆者。由彼思發故得彼名。顯揚云。表假通善惡。實體非也。前色界亦爾。
聲中。若犯若出者。犯己還淨也 聖言者。稱實名聖。聖者正故。
香中率堵魯迦香者。即舊云。斗樓婆香。地持云求求羅香。素泣繼羅者。如胡麻許大。赤色堪染。緋等。此土所無。極大香也。三辛香者。西域多以胡麻.蓽鉢.于薑三事。和為丸食之。令人消食 一指香等者。形如指相故。
休愈味者。除止差病味。
五觸中。蚊虻為二故。六中俱生為第四。內身之中與身俱故。所治。即垢等。能治。即水等。
法界法義。如唯識等。
釋法界中三種。有色無色及有為無為者。有為有二。謂有色無色。并無為為三。或一有色。二無色。三有色無色。即有為無為。
增四中。唯言假色不說實者。律不律儀等。諸宗通色。今說為假略不說實。
無色無為假非假所攝法者。依相說真如是實。餘皆是假。
善無記無為者。並依相說。真如等善。空等無記。
增十中。一作意。二受。三想。四思。五觸。六虛空。七擇滅。八非擇滅。九真如。十中有三句。初句是不動無為。下二句是想受滅無為。非受者是想故。此隨勝說。故無所餘。或第一即除受想思。餘心所法。逐心生故。第五即不相應。略不說色。或初即觸。隨心初生故。隨增勝說。
結云內外六處諸法差別有六百六十者。此據十二處。各增至十。一一皆有五十五種。此成六百六十。所可應有增數之法。理實不然。五根增中。皆無增十。而有十一。已剩其五。意處至十二。而無增十。後剩十三。於此增數合剩十八。況復不計法界所攝八十七法等。由此應知。但據十二處。各增至十之總大數。
釋名中。眼者梵云斫芻。斫者行也。芻者盡也。謂能於境行盡見。行盡見諸色。故名行盡。今言眼者。體義當故 耳者。梵云戍(輸聿反)縷多。此云能聞。如是我聞之聞也。言耳者體義當故 舌中能除飢渴。正是舌根。發言論者。舌之依處。世俗名舌。故以為名。
計為我所我及我所者。我所者。我外所有。我我者亦是我所。謂計前念我。是後念我之我。即前念我。是後念我之我也。
有情等義。如攝異門分具釋。重嗢柁南者。上明眾義。皆是意地之差別義故重頌。出體顯義。是彼地體義故。
唯說六善巧者。辨中邊通說十善巧。決擇下。說六七善巧。顯揚論中成善巧品。說諸善巧。皆為破執。故數不同。廣如於彼。
生起事謂緣起緣生者。對法云。因名緣起。果名緣生。
差別事謂無量界者。即五無量。謂世界有情界法界所調伏界。調伏方便界。下自當釋。
後嗢柁南有十門。一色聚。二相應品。三世。四相。五緣。六三性。七十二處增數。八釋十二處名。九善巧。十者事八眾。隨增勝者說。
第四卷
九地境中。分之為四。上之二地明境體。此有尋有伺等三地。是境相。下上麁細異故。是謂來意。尋謂尋求。伺謂伺察。謂思及慧推麁名尋。察細名伺。一念不俱。麁細異故。今依彼法有無。此二建立三地。是謂釋名 出地體者。釋有三師。初說云。此之三地。就二前後相應建立。無心地。說初之二地名為心地。故知下地諸色等法。皆名無尋無伺地 第二師云。此三就二離欲建立故。此卷中。既以離尋伺染。名無尋無伺地。故知隨應有彼染故。名初二地 第三師云。此三俱就界地建立。此卷中說欲界。及初靜慮若定若生。名有尋有伺地等。故知但依界地建立。徵破前師皆為非正。今釋彼文並如彼說。
就此地中。大文分三。初問。次略答。後云何界施設建立下。別釋前標。於中即五 界施設中分三。初問。次答八門。後隨別釋。第一數建立中分二。初標墮界非墮界。後此中欲界下。別釋三地。墮者。在也。落也。落在界攝故 非墮攝界謂方便并薩迦耶滅及無戲論無漏界者。三乘通釋 方便。謂道諦。趣滅因故 薩迦耶滅者。謂虛偽身滅。即擇滅 無戲論無漏界者。謂真如。性離分別。無漏體故 唯大乘解。或方便者。一切化身。三輪方便利眾生故。薩迦耶滅者。謂法身。虛偽身滅顯故 無戲論無漏界者。謂報身。無漏五蘊離分別故 若定者。在上下地得彼定 若生者。謂生彼地。無尋唯伺 隨一有情由修此故得為大梵者。雖共初禪。同一地繫。無別品數。離於尋染要伏尋貪。方得彼定。如在欲界修不淨觀。雖未品數。折伏下染。要暫伏貪。方能入觀。此亦如是。故名[1]別得為大梵。劫初之時。極光淨天先來有此中間。定業故得下生。初為大梵。非在二定生報下生 此中由離尋伺欲道理故說名無尋無伺地等者。釋論第二師。引此為證。未離尋伺染。欲界初定諸法假者。名有尋[2]有伺地。靜慮中間諸法假者。已離尋染。未離伺染。名無尋唯伺地。二定已上諸法假者。俱已離染。並名無尋無伺地。即顯欲界教導差別。若已離欲。亦名無尋無伺地等。不爾何故第三地中。唯離二染名第三地。不說有彼下二地染。名初二地。實義不然。此三但依界地建立。謂欲界初定有漏無漏諸法聚中。尋俱可得。已離欲未離欲。皆名彼地等引。次上文為證。不由有染名為彼地。若已離染名非彼地。若作此解。便大雜亂。故此論云。若無漏界。有為定所攝。初靜慮亦名有尋伺地等。若就相應及三離欲。立三地別。此等諸文皆有過失。廣如釋論。此言尋伺由離欲故。名無尋無伺地者。然唯欲。彼二定已上。無尋無伺。一地有漏無漏。皆[3]決定離尋伺染故。下地不然。不得以有染為彼地。無染便非。故唯說彼二定已上。由此不說下之二地。隨離彼染。即非彼地 教導作意者謂在欲界。住心無相。無尋伺故。出彼定者。身在欲界。已離初定欲。入無尋伺定。後出定時。還起尋伺。若生二定等。亦起下尋伺。故論說言。如出彼定。及生彼者 若無漏界有為定所攝者。即初靜慮根本智。此有二義。唯識第七。一說後得智在因位亦尋伺俱。若依此義。彼根本智依此尋伺。後得智處法。緣真如境起故。名有尋有伺地。非根本智。與分別現行尋伺俱。名有尋有伺地。二云。後得智亦非尋伺俱。此無漏有為定者。即是二智。依初定尋伺處法。緣真如覺故。名有尋有伺地。非是二智與分別尋伺現行俱。名為彼地。
第二處所中。有三界別。即為三。欲界三十六處。謂八熱八寒那落迦。鬼處。非天處。四大州。八中州。六欲天。其魔宮即他化天。獨一近邊二那落迦。即八寒八熱。隨應所攝。人中一分亦爾。故不別立所。由此欲界文即分二。初明本三十六處。魔宮已下釋即彼攝。
從此下三萬二千踰繕那至等活等者。此文意說。地平之下。三萬二千踰繕那。方至等活。等活廣十千踰繕那。次下過四千踰繕那。方至黑繩。黑繩下二千至眾合。如是八那落迦。皆廣十千。下六地獄。相去皆二千。無間地獄底。去地平計一十二萬八千踰繕那。蘇迷盧山入水八萬。此乃過彼四萬八千。以此准知。八熱地獄。深於俱舍。彼說無間底去地平。四萬踰繕那。彼論頌云。此下過二萬。無間深廣同俱舍。水輪雖深八億。依風輪上。金輪復厚三億二萬。在水輪上。故妙高山據彼金輪。今者大來。金在水下。次據金輪。水在金上。雖不言深數。無間之底。既計一千二萬八千。妙高入水。但言八萬。明知妙高不據金輪。半上半下水中浮住。贍部州地。在水之內。深妙高山義甚難悉。七金展轉倍小須彌。何為此州獨深諸類。由有地獄安布不同。惡業者多處所須廣。特深餘類此復何愆。俱舍雖不別陳。毘婆[A2]沙第一百七十二有三說。一云無間底去此四萬。下二萬是無間。次上一萬九千。次第有餘七。此七一一。縱廣萬踰繕那。恐錯勘草本。次上五百白墡。五百是泥。二云無間同前。次上三萬五千。安立餘七。餘七一一。縱廣五千。次千青土。次千黃土。次千赤土。次千白土。次五百白墡。次五百泥。三云無間在中。餘七圍繞。此贍部州。猶如穀聚。上[1]尖下闊。故得容受。由此經說。四大海水。漸入漸深。雖無評家。俱舍所取不知何者。且看文勢。第三為正。不相違故。餘義皆有自宗相違。今者大乘應理為善。八寒地獄。八熱相當大小量同。故不別說。鬼及非天。如前已說。不見近邊亦屬寒文。獨一可爾。
取緣豆子者。即摩訶沒特迦羅。宗輪所云採菽氏也。舊云大目揵連。廣說此緣。如[2]彌勒疏 燒然等三。少分多分全分別也 一聚者不見形容。但見一聚火相故。
色界十八處者。下三定各三。第四定八。無想天即廣果攝。故不別說。并大自在天故成十八。四禪各三天。但言熏修。故唯有漏熏。五淨居天。既言五品雜修故生。明通有漏無漏雜修之法。不異舊說業雖凡位而造。由今無漏。資有漏定。更助故業。令勝上生大自在住處。
由極熏修者。唯無漏修。諸有漏第六識已不現行故。即凡夫位所造。廣果天處業。將入第八地。生廣果天。無漏極熏。資彼先時後報之業。至第十地滿心。方生於彼。華嚴經云。現報利益。受佛位故。後報利益。摩醯首羅智處生故。廣如唯識第七卷疏。并十地論第十二卷。
修禪有三。唯有漏熏下四定。二唯無漏。八地以上變易生死。三有漏無漏。如前所說。五淨居業。變易生死。七地已前二乘。俱通有漏無漏。無明為緣故所起定唯[3]無漏。八地已上唯無漏。不起無明故。
無色界有處所者。業果異故。即於入定死處而施設故 無處所者。謂無色身。或現定色故名有處所。無異熟身故名無處所。
第三有情量中。文分五。一人。二天。三地獄。四非天。五無色界。此州身量。壽長時大。壽短時小。大小雖殊。然隨自身三肘半量。故量不定。東州決定自身三肘半。西北二州亦隨自身三肘半量。然展轉大。俱舍第十一與此不同。彼云。贍部州人量。三肘半四肘東西北州人倍倍增如次。彼說此州或三肘半四肘。東州八肘。西州十六肘。北州三十二肘。今說轉大不言倍增。以不定故。
三十三天增一足者。足謂分也。分一俱盧舍為四分。四分之中一分。復分為四分。增此一分故言一足。下言增一足者。其義亦然。顯知足天半俱盧舍餘一分。樂化天餘二分。他化天身餘三分 或有釋言一足者。即俱盧舍分為四分。一分之中復分為二。足此二中之一分。故言一足。即顯知足天身半俱盧舍餘半分。樂化天身一俱盧舍中三分。他化天身三分餘半減一俱盧舍也。俱舍不同。彼云欲天俱盧舍四分一一增。乃至他化天一俱盧舍半。餘皆同此 問若依俱舍。梵王壽一切半。量一踰繕那半。大乘既以六十劫為一劫。何故梵王不說一踰繕那半為一耶。答劫是時名。隨法即施。踰繕那是分量。不可輒說。
無雲減三者。無量光天四踰繕那。極光淨天八。少淨十六。無量淨三十二。遍淨六十四。無雲一百二十五。以減三故。如是倍倍增。乃至色究竟天。身長萬六千踰繕那。業不同故。身量有殊。不可徵詰。不說無間身量。遍處故知小也。非天亦然。不同餘宗大地獄唯在此下。餘三有獨一及近邊。業勝故。說造惡業來入此地獄中。
第四壽建立中分三。初別明三界壽。二明有中夭。三明滓身。欲界分七。一人。二天。三大那落迦。四非天。五傍生鬼。六寒那落迦。七近邊獨一。由善惡業品類不同。壽量亦別。應細(此數易而不論)。
第五受用建立中分二。初標三門。後隨別釋。別釋之中。復分為四。一明受苦。二又於四種那落迦中無有樂受下。明受樂。三總明苦樂勝劣差別。四復次三界有情所依之身下。勸厭三界欣求無漏 受苦中復分為二。初明三界苦。後明無漏非苦。初中復二。初明欲界苦。後色無色界苦。欲界中分二。初略明五趣苦。後廣明五趣苦。廣即分五苦。地獄苦中。復分為四。一解大那落迦。二近邊。三寒。四孤獨 眾合有三。一兩頭頸。二銕槽壓。三上下山 號叫有三。謂燒熱極燒然等者。少分多分全分別故。下皆准知 燒熱有三。一銕熱[1]薄二銕串貫。三銕[A3]棒打 極燒熱有三。一三支串貫。二銕鎖纏裹。三沸湯煎煮 無間有六。一四方火刺。二銕炭揃簸。三上下銕山。四銕釘釘舌。五銕丸燒口。六洋銅灌之 近邊四圍者。謂煻煨屍糞鋒刃烈河 鋒刃有三。一刀刃路。二釰葉林。三鐵刺林獄卒狗烏蠰炬吒蟲等。二十唯識。敘諸宗不同。薩婆多師經部大乘。說是非情。然少差別。上座部師說為情類。廣如彼破。
孃矩吒蟲身長一尺。身白頭黑。設拔末梨。狀如皂筴樹形多諸刺故。
寒中三種色為別者。苦具輕重如次不同。出聲有異。
地獄唯在此州下有。餘處皆無。極重惡生唯此州故。餘二州斷善作無間業。來此受苦。婆沙說三州皆有邊地獄及獨一地獄。有說言二州有此二地獄。非北州。淨樂處故。
鬼中口或如鐵或如炬不者。如鍼之小不受食故。吐火如炬。自燒然故。其頸多癭。不能自持。常挭塞故。其腹寬大。持不能勝。鎮曰飢虛。縱食難滿。故多受苦。
人苦有八。第四逼切追求攝受等。苦者打罵逼切未得。追求得已攝受守護等苦。
由有廣大福聚成熟及廣大五欲天子生時者。梵行大德天子生時。名大福聚天生。非梵行者。俱於五欲廣大受用。名廣大天。
斫截破壞者。此唯在彼地。若諸天餘皆通有。
四種蘇陀味者。謂青黃赤白四色妙味。彼文自釋。
又諸非天天趣攝者。諸教不同。如法花第一疏會釋。今依大乘。此文自會。唯是天趣。佛地論與此文同。
色無色界有煩惱障故等者。由有煩惱故於死不自在。尚有死由有障。即長壽天難故。於住正法不自在。
又於四種那落迦中下。明受樂分三。三界別故。初在此卷。後二在第五。欲界分三。地獄為一。鬼畜人為二。天為三 四種地獄者。謂八熱。八寒。近邊。獨一 三種餓鬼者。即前所說三種餓鬼。無樂受者。乃至等流樂亦皆無有。世親攝論說有等流樂者。唯識第五會云。應知彼依隨轉理說。隨薩婆多等。或彼通說餘雜受處。無異熟樂。名純苦故。此說除地獄[2]餘鬼畜生。亦有等流樂。無異熟樂名為純苦。故此文云。大力鬼傍生人。有資具樂。此中無樂。唯言三鬼。決擇即言一分傍生。亦名純苦者。傍生雖實爾。無別相可標。略而不說。
七寶中。五情。二非情。謂輪寶珠寶。此二天帝所有。下應輪王。象寶。即前非天脇中。善住龍王五百子之中一子。馬寶。亦是天帝龍馬。女臣兵三。亦皆天帝之臣妾也。後之五寶。下生閻浮。以應輪帝。輪帝化息還死歸天。餘二俱從天中應下。輪寶。即騰空摧敵。千輻金成。眾寶彫飾。象寶。七支櫡地。輪王乘之。騰空自在。馬寶。朱鬘髦尾。亦能騰空。王乘駿遠。珠寶能放光明。所求皆雨。女寶。柔軟無骨。端嚴美麗。不生子息。生知後宮。主藏臣寶。敦信無二。能知伏藏。主兵臣寶。經緯之才。止戈之用。動身奮怒。四兵雲集。所向無前。御𡨥警衛。如華嚴經具陳其事。餘三輪王。雖皆輪應銀銅鐵別。亦無餘寶。
天趣之中分四。初總明諸天樂。二明非天樂。三明北州樂。與天相似故便說之。四明帝釋別受樂相。初文之中。[1]復四。一外潔不臭。二內無腑藏。三臺觀莊嚴。四十種隨欲。
北州中竟無繫屬決定勝進者。由習無我故無繫屬。於衣食等不起我所。由此當來決定勝進。彼洲定有生天後報業。無我觀前修十善業。故此言決定當得勝進。有處說彼有後報業定墮鬼中。未審誠說。
第四文中有十。天者四園。一繢車。綺飾車處。二麁澁。戰器戰場。三和雜。受欲樂處。四喜林。遊肆之處。其四勝地四園。各一或四色地。其善法堂。圓成樹喜林園等。所起因緣。如宗輪疏中敘帝釋之因起也 如意石者。稱可天心故也。
第五卷
上辨欲界樂。下辨色界 初靜慮受離生喜樂等者。顯揚第二云。離者謂由修習。對治除斷所治障。所得轉依。即是隨修有無漏定。彼於欲界欲恚尋等。所得轉依無為名離生者。謂從此所生。謂從此轉依之所生也 喜者。謂已轉依者。依於轉識。心悅心勇心適心調安適受。受所攝。謂得轉依已。依諸識轉所得。輕安所生喜受名喜。雖怡五根。亦名為喜樂者謂已轉依者。依阿賴耶識能攝所依。令身怡悅安適受 受所攝。謂即輕安。及彼喜受。雖復不與第八識俱。然依第八能攝受。彼所依之身適悅名樂。即此喜樂。由離所生。名離生喜樂 第二靜慮受定生喜樂者。定謂已轉依者。心住一境。即前所得定。生者謂從定所生。喜樂如前。非如初定創初得離。故言定生。初定之先。未有定故。但言離生不言定生 第三靜慮受離喜妙樂者。謂或緣離第二欲增上教法。或緣彼教授為境界。已見第二靜慮喜相過失。而厭離之 妙樂者。謂已轉依者。離喜離勇安適受。受所攝。此中不言定生妙樂者。創離喜故名離喜。樂勝故名妙樂。非初因定而生樂故。雖第二定受。離尋伺之喜樂。喜樂二種。創因定生。從勝為名。亦無過失 其第四定受捨念清淨無動之樂者。離下三定麁染。不動法故。謂初定離憂。二定離尋伺苦。三定離喜。四定離樂及入出息故。名寂靜不動 捨清淨者。謂超過尋伺喜樂等。下三定中。一切動故。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動轉。而安住性 念清淨者。謂超過彼一切動故。心不忘失。而明了性。此二最勝。所以偏說。無色界中空處。離色相。滅有對相。息種種相。識處離空相。緣空處無邊之識。無所有處。離識無邊相。推求識處上境界。無少所得。除無所有。非想非非想處。超無所有想。緣無所有處上境界。唯得無所有極細心心所。由此想故。名極寂靜。隨離下障。名解脫樂。對法亦言。寂靜異[2]熱。由彼界中有滅定故。心行細故。無業色故。果長時故。名為寂靜解脫之樂。此及第四定受。彼身心安適名樂。體非樂受(廣如彼釋)。
第三總明苦樂勝劣差別。中分三。初明六處殊勝。次明聖非聖財。後明受欲塵別苦。六處殊勝中。意顯地獄從上至下身量漸大。展轉柔軟。苦具漸多。時分漸長。轉無簡擇。不知己業。翻瞋獄卒展轉痴故名無簡擇。苦器漸增。苦轉殊勝 苦器者。謂由先造惡業多故。受苦彌廣。即以惡業。名所依器。或苦器者。即所依身。由上所說苦身增故。苦展轉多。樂翻苦中有簡擇者。能知先業。獲今善果。而更修善。樂果乃增。若言由我自然得樂。不由先業。善既漸微。樂便速滅。故非殊勝。
聖非聖財中分二。初明麁二體。後明細二別。
滋長具中無尋思等者。謂受數無有尋伺。無所學習。任運得之。但欲令身長養調適攝受名受故。
無尋伺輪石等者。皆是按摩調適之具。或以石等。從頭至足。次第輪之。令身調適。或復以輪。迴輪其身。以石搥等。打築其身。而取調適。此等體皆非尋伺故。名無尋伺。
清淨具中吉祥草者。婆羅門法。欲行等時。或目見人持。或有人遺[1]道。吉祥草者。定是吉祥之相故 頻䗍菓者。頻婆菓也。此吉祥果螺貝者。吉祥貝。或貝即螺。或螺貝別 滿瓫者瓫盛滿物。吉祥相也。西方見此。或有人與桴為吉祥。咸生喜樂。名清淨貝。
七聖財體。隨其所應。通有漏無漏。或聞多有漏。捨即慧施。或通捨數。此七勝故。偏立聖財。非聖多起。相違七故。下差別中。以三界樂及不繫樂。為聖財故。由此准知。諸善所感三界異熟。不順出世。名非聖財。順出世善。三界一切。及不繫法。皆名聖財。
聖非聖財。文分為三。初標問。後十一又字。辨十五種差別之相。初十各一。後一有五。初十差別者。一起善惡行。二生有無罪。罪謂當惡果。三遍不遍身。四時節長短。外緣謂資具。內緣謂聖道正法。五地寬狹。六引長短。七有無盡。八奪不奪。奪即五家侵損也。九持不持。十足不足。足謂三乘無學道滿。第十一有五。一有怖畏二有怨對。三有災橫。四有燒惱。五不能斷後世大苦。
有燒惱中。如疥癩病者。如患疥時得生樂。似樂實苦。妄生樂想。世樂亦然。癩為蟲鑽。妄生樂覺。富貴亦爾。
三又外有欲者受用欲塵下。明受欲塵差別。復有十種。初一又字有五種別。後五又字各一種別。初五別者。一染不染。二畢竟不畢竟。三定不定。定謂常受。四共不共。五實不實。
第四云餘慧命者。外道邪慧命也。此中諸受欲者。明受順三毒。釋前差別。非更別門。無簡擇捨者痴也。
後五又字復五別者。一得捨別。二喜憂別。三進退別。四真妄別。五制生別。後二相似合翻。一正法魔軍。謂煩惱等。魔事謂善不善業 又解受用欲差別中。初之五種。明聖慧命清淨自活解。遺教經云。節身時食清淨自活也。
此中諸受欲者下。如其次第。諸處欲者。翻五清淨受欲差別。後二又字。合之為一。明所受欲皆非真實。不能制魔及諸魔事。是故總置一聖慧者受用正法不如是言。審披其文。亦應允矣。又釋後之十種淨穢活命。重解前十五聖非聖財。二種樂境差別之義。更非別門 復次三界有情所依之身當云何觀下。第四觀厭三界。欣求無漏。文分為三。初觀三苦。次又說有愛味喜等。釋所欣厭二受差別。後又薄伽梵下。明所欣樂 樂受壞苦故苦者。壞時生苦故 苦受苦苦故苦者。本性已苦。更逢緣苦苦中之苦故名苦苦。或逼迫苦之苦故名苦苦 不苦不樂受行苦故苦者。有漏遷流名行。性自不安名苦。廣百論敘自宗云。福滅時生苦。福報即樂受滅也。外難云。罪福既相違。應罪生時樂。答福滅時生樂。罪福相違故。即令罪生時樂。亦應福滅時生苦。福罪相違故。罪滅時生樂。福生時既樂故。罪起時生苦。以苦為難可齊俱樂。為徵不等。苦苦唯欲界。壞苦通欲色。行苦遍三界。
有愛味喜。有離愛味喜有勝離愛味喜。墮二界攝者。此有五解。一有愛味。欲界染喜。離愛味。欲界非染喜。勝離愛。色界喜。前二是欲界。後一色界。故墮二界 二多界中說三界。謂色界無色界斷界。欲色兩界。俱名色界。此中有愛味。是欲界喜。離愛味。是色界喜。此二合名三中色界。勝離愛味。是無漏斷界攝故。名墮二界 三有愛味。是欲界喜。離及勝離。是色界喜。有漏定有二。一味定。二淨定。淨定有四。一退分。二住分。三勝進分。四決擇分。離愛味。是味定。及退分住分。離欲界染。與染污心。相入出故。勝離愛味。是勝進決擇分合。是欲色二界所攝 四欲色無色。如次配三。初二是喜愛。後一適悅。而與喜名。如前樂義。此於多界三中。二界所攝。除斷界 五初是欲界在家者喜。次是色界喜。後是欲界出家者喜。故三俱是下二界攝。
想受滅樂此依住樂非受樂者。謂入滅定。六識雖滅。而有滅定住在身中。名為住樂。又由滅定住在身中。息諸勞慮麁重定障。故名住樂。又五樂中。此斷受樂。寂靜而住。故名住樂。非樂受數。
又離貪瞋痴名常樂者。此皆斷界。離三所得無為為性。非是斷三無漏受樂。體通伏斷 所得無為。
受用有三。上明苦樂受用。第二飲食受用。初總後別 將生有情者。謂中有 已生有情。謂五趣有。顯出三界不假四食。別中有二。謂界趣麁細。欲界有睡眠等。故假段食。上二界無。
又於那落迦受生有情有微細段食謂腑藏間有微動風等者。諸大地獄。皆有此食。六十六說無麁食。今說細者。其麁物小地獄亦有。由諸段食於變壞時。方能起用。資諸根等。由此因緣。彼得久住。非如小乘吞鐵丸時。暫除飢渴說之為食。不資長故。唯損壞故。四食之義。廣如決擇及別章說。阿含經說八食。如法花疏。
第三婬欲受用中分三。一行事。第二攝事。第三生相。四種地獄皆無彼事。或有說言者八寒熱無。獨一等有。今釋[1]同大。亦不相違。
四大天王各一主以得名。三十三天以何所而為名。妙高四面。各有八天。帝釋居中。故三十三臣主合目。夜摩天名時分。受樂有時分故。都史多天名知足。受樂知足故。餘二下自釋。
大力鬼等攝受妻妾者。有力攝受。無力鬼不能。
下四天攝受上二天無者。由獲勝果。不生守護。執為己物。又彼二天能化為男女。其行欲事。故無別攝受。如俱舍說。北俱盧州既無攝受。云何知有父母等耶。由往彼樹將行事時。枝條垂覆乃為彼事。枝條不垂。知是父母俱愧而還。亦有難言。上之二天。既無攝受。云何有彼不與取欲邪行業道耶。答於化無攝受業果者有之故。有二業道。或彼無此。亦復何爽。上三受用界中第五門訖。
生建立者。第六門中分三。初明三欲生。次明三樂生。後明立二所以 三欲生者。一現受欲塵生。二自變欲塵生。三他化欲塵生。欲謂貪欲。因妙境貪。今取所貪。故名欲塵。生謂眾生。愛欲塵眾生故。餘皆准知。惡趣境乖。故不建立三種樂生。如文自顯。
三求者。希求於欲生。希求於有果。梵行求梵名梵行求。梵謂涅槃也。
求無漏界者。真正梵行求。第四禪不動。及四無色邪梵行求。求生第四定已上。不執為涅槃者。少[2]欲不說三求。略以五門分別。如別章說。對法第六等。與此不同。如別章說。
第七門中。遊戲忘念意相憤恚者。此即欲界四空居天。下之二天。俱句攝故。非天殺故。薩婆多宗二說。或四天王天攝。或三十三天攝。今則不然。
其第三句。謂即彼眾生處已生位等者。縱非處羯邏藍位。至已生位時。濕化生等。皆是此句。今順前文。且言彼生處已生位。此文狹故。非唯彼位。
如來使者者。如有女人先來懷孕。佛記是男。後未生位母便命終。外道譏訶佛記無驗。焚燒母日。佛令使者入火取兒。母雖喪亡。其兒不死。使者入火。抱兒將還。由佛力持。火不燒使。佛但記兒不記母故。
住最後身者。謂佛身及諸阿羅漢。住最後身。有化火燒身。任運自滅。非為二害故。迦留陀夷。他殺。致於馬糞。後作神通。方入寂滅。乃至廣說。中有亦然。虫仙等類其事非一。
第八果因緣中有二。初標四門。後隨別釋。此辨三法。一十因。二四緣。三五果。親因為先。次勝為立。疎力名和合 內分力有七德 無事業障者。多覺事業。名事業障。由多思覺。發諸事業。繞攘其心。癡修善品。名事業障。無此事障。名為無事業障 外分力有五德。施主資給方得修習。故說施主名外分力 住正法者。隨順為善友。不為善友。不為障難。
何法成中。所知勝解愛樂為先者。即因明云。隨自樂為。此以自性差別。而為所立故。宗為建立。
成辨中。又愛為先由食住者。此意說言。由過去愛為先。現在身為建立等。假有情安住也作用中。自種子為先如此生為建立等者。顯揚十八云。即彼前生為建立前生緣和合。意顯生性及與生緣。皆先業故名之為先。與此無違。
十因四緣五果等義。皆如下第三十八。顯揚十八。對法第四。唯識第七八論及疏釋。
下既明因依處。及緣得果。即是自釋因緣依處 其五果體。我今當說。異熟果。以一切業所招無記五蘊為體。別報從總。總名異熟 等流果。以一切有為有漏無漏三性自類同品。劣法前聚。生後同品勝法後果為性。瑜伽唯識。皆又說言。或似先業。後果隨轉。如由殺生得短命。此實增上。假名等流。短命同故 離繫果。以斷煩惱障。所得果所證擇滅真如為性。斷所知障。所得擇滅等。但是增上果。所斷障體非繫法故。六行所得亦增上攝。不斷種故 士用果。有二義。一云五蘊假者作用所得四塵為性。三十八云。占卜稼穡為自性故。二云。通以一切有為無為為性。別別諸法名士夫故。此能招得俱生無間隔越不生四種果故 增上果。以一切有為無為性為性。寬通故。略出體已。餘如別章。
建立中有三。初因緣果依處立。次釋因緣果義。後有三復次。重顯建立因。初中即三。依處名者。語因即依處。乃至無障礙則依處。皆持業釋。既依依處即建立因隨說。即因乃至不相違即因。亦皆持業。或有不然。如別章解。
體是依處。義稱為因。義依體立。故說十因依十五處 出體性者。初語依處。體唯是語。成唯識云。謂法名想所起語性。由隨見等。能說眾義。此語名因。顯義果故。語體之上。有能詮用。體為依處。用則稱因。故言隨說因依語依處立。觀此文意。乍似依他之語。自言說轉。理實不然。初語是依。後語是因。以語說於所見聞等。名為因故。因想起語。名依處故。欲顯依因。所望各別領受依處。此所觀待能所受為性。能受則受數。所受則一切法。受是遍行。能領納境分位差別。勝餘法故。故對所受獨立為性。有得能受而有所受。以能受為依處。有待所受而有能受。以所受為依處。有待能受而有能受。以所得為依處。有待所受而有所受。亦以所待為依處性。總以能待為因之果。即以此義釋今論文。以所觀待。而為因也。故唯識云。謂所觀待能所受性。此中論云。於彼生緣。於彼斷緣。或為遠離。或為求得。等者遠離彼生緣。求得彼斷緣。論文但有染淨二因。略無無記 習氣依處。以有漏無漏內外所有實種假種未成熟位。而為自性。去果遠故。此文唯依雜染種說之。淨不淨業引內外果故。不依無記清淨因說。唯識寬通 有潤種依。體同習氣。但成熟位。與前不同。此亦唯說染。染中唯說業。不說名言種。乘前以說故。亦應如唯識攝受因中 無間滅境界依處。即是二緣。根則六根 依用依。謂作具作業。即除因緣所餘疎助。作具作用 士用依。以除因緣外親作現緣。作者作用。此五皆通有漏無漏。故唯識云。具攝受六辨無漏法。此唯說有漏。辨有漏法故 真見依處。以無漏見為性。除引自種。於相應法能助。於後無漏能引。於無為能證。故疎緣攝受。皆除種子 隨順依處。以三性有為有漏無漏。若現若種。自界他界。同品勝品。有為無為。自性生。自乘相引能引為性。此中論云。欲繫善法。能引無色界繫及不繫法者。此依波羅蜜多聲聞獨覺。諸大菩薩。超禪之位。得相引生。對法第五。顯揚十八。許相生故。下第十二。唯云第三劫菩薩及如來能超一切地。據勝者說。亦不相違 又言無記法能引三性名隨順。依處者。謂諸種子。略有二性。攝用歸性。可言無記。將因屬果。性乃通三。唯識依後義。說此依處其性必同。今依初義。無記生三性。除斯以外現行諸法種望種。更無別性。成隨順因故。彼此文不相乖返差別功能依。以一切有為。各於自果。有為能起。無為能證。而為自性。此等同性。及得異性。異熟無記果故。今論總說不違餘文。前隨順依。論性即狹。各自性故。談界即寬。引三界故。此差別依。論性即寬。招異熟故。談界即狹。唯各自界。各定別故。前隨順依。望劣非依。此差別依。一切皆得和合依。以第二領受依。乃至差別功德依處為體。此說果寬通生和合。故唯識等。因果俱寬。彼說生住成得四果。成有二種。一立。二辨。攝此成辨無此作因。住謂金輪依風輪等。此論所無。義各別故。所望別故。彼依作用。離體無故。所以不論。此無住者疎故不論。亦不相違也 障礙無障礙二果。皆通二。因寬遍順違有異。法體並同。因依於處。如論自陳。處體既然。因體可悉依種子緣依處施設因緣等者。唯識有兩說。一云十五依處中。第三習氣。第四有潤。十一隨順。十二差別。十三和合。十五不障礙。此六依處中。諸因緣種。並名種子緣依處。依之立因緣。除第三四。外餘四依處。所有現行多斷故不說。或亦名種。能辨果故無間滅者。諸依處中。第五無間滅。第十真見。十三和合。十五不障礙。此四依處中。無間緣義。皆名無間滅依處。依之立等無間緣境界依處者。諸依處中。第六境界依處。第十真見。十三和合。十五不障礙。此四依處中。境界緣義。並名境界依處。依之立所緣緣。此之二緣。非唯五六。餘依處中。有二緣故。除此餘處皆增上緣。二云種子。唯屬第四有潤種子依。依之立因緣。親能生果顯故偏說。餘名等疎隱故。略而不論。無間唯第五境界。唯第六。如名自顯。餘依處中。雖有此二。隱故不說。此三已顯初之三緣故。餘十二處。皆增上攝。非唯增上依。
習氣隨順因緣依處施設異熟果及等流果者。唯識別配。此中論云。習氣依處。得異熟果。隨順依處。得等流果。各別得果。有勝功能故離別說。非習氣處不得等流。唯識釋此得五果中有二說。一云習氣處者。即顯第三第四十二十三十五。此五依處。得異熟果。隨順處者。即顯第三第四第九第十十一十三十五。或并第八作用。如是或八或九。此諸依處得等流果。真見處者。即顯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十五。或第八第九。如是或五或七。此諸依處。得離繫果 士用依處。復有兩義。一五蘊假者。二別別法。如前果中說。若依初義。即顯第二第九十三十五。此四依處得士用果。若依後義。即顯第二第三第四第八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五。此十依處得士用果。所餘處者。即顯第一第五第六十四。此四依全。餘十一中隨應少分。得增上果。得前四果之所餘故。不爾便應大寬大狹。二云習氣唯第三得異熟果。隨順唯第十一得等流果。真見唯第十得離繫果。士用唯第九得士用果。所餘十一得增上果。若隨義增。其名後顯。獨說得果。非餘不得。得果所由及諸義門。論及別章皆如彼說。
釋名中。體用不違。能資長彼。順益是因。為由興濟建立是緣。假因藉緣所成所辨。是為果義。
三復次解建立因中。初復次。依因於果有親疎義。次復次依因於果有染淨義。後復次依因於果有七相義 初復次中。能生因方便因攝十因盡。唯識二說。一云牽引.生起.引發.定異.同事.不相違。此六因中。若現若種。皆名能生。親辨果故。所餘四因。及六少分。皆方便因。疎助起故 二云。唯生起因。名能生因。餘之九因。名方便因。生起去果親近偏說。非唯因緣。餘多疎助。故作偏說。然菩薩地說。牽引生起。此二種子。名能生因。餘方便攝。彼亦兩說。恐繁且止。故此二因攝法周備。後之三因。重顯此二。俱有一種。顯前方便。雖攝三緣。所緣增上二皆俱有。論據增上。且言如眼於眼識等。略不論餘。義顯方便攝三緣盡。其能生因。雖因緣性。隱而難故。開之為二。被潤已去種子得果。名無間因。俱時無間。非前後無間。或被潤已轉成有支等。望後生支。亦成無間滅。未潤已前名久遠。由隔潤位其果方生。能所引等。望果遠故。名久遠因緣。
第二復次中。流轉即生死因。此有可愛不可愛及增長。還滅謂出世。亦有可愛及增長。可愛不可愛是有支因。增長者名言因。由有支增長故。或先未有今有。名可愛不可愛。先有今逢潤。名增長因。
七相中。即是種子六義 一無常是因者。即剎那滅。有取與故。此辨因緣。故除無為 二他性為因者。即果俱有。同念生。與後念自性為因者。即恒隨轉。非此剎那生。此第二因攝六義中第二第三 三已生未滅方能為因者。顯與果俱。及恒隨轉二為[1]因世。不同小宗二因於正滅。三因於正生等。大乘取果與果。必同世故。不現在故 四然待餘緣者。即六義中第五待眾緣 五然變異者。顯前待緣而本性異方能生果。更無別義 六功能相應者。即六義中第四性決定 第七相稱相順者。即六義中第六引自果。如是總顯。此中第三第五。六義中無。餘五即彼六。如唯識第二。攝論第二等疏。樞要等會釋。
上來解此地中。初界門訖。第二釋相中。緣名身等為境者。唯識二說。一云五有。今說意俱境。勝故非五識無。二云唯意識俱。此文為證。但言緣名等義。不說緣色等故。
尋伺等起謂發語言者。但顯尋伺能發語言。非說語言必尋伺起。謂佛身中身語業等。不由尋伺。但思起。如說尋伺能起五識。非五識起必由尋伺。故唯識云。顯多由彼起。非說彼相應。問尋伺引欲五有五非二引。尋伺引欲身語業。亦有欲業非二引。答此難不齊。欲身語必麁。起必由二引。欲五識通細。有起不由生。或齊無失。欲五由二生。有生不由引。欲業由二引。有起不由生。
尋伺差別中。唯識第七。有二師義。一依對法。一依此文。廣如彼說。
尋伺。決擇中諸尋伺必是分別。唯識第七。亦有兩師。一云分別唯有漏五法之中第三分別也。故尋伺體不通無漏也。二云分別通無漏後得智。俱有分別故。即尋伺體亦通無漏。此分別言。非五法中之分別也。以狹問寬故。順前句答。亦廣如彼。
尋伺流轉中。那落迦尋伺。引發於苦。與憂相應。唯識二說。一云。五識有尋伺。意感受名憂。此言引發苦者。意俱尋伺。能引發苦。不說五識無尋伺俱。但言尋伺意識者。勝多相續故。與憂相應。不遮苦俱。亦無過失。二云。五識無尋伺。此文為證。如文可知 不說捨者。一切心所定與俱故。意逼迫受。實是苦根。似憂名憂。或隨他宗意[1]慼受名憂。不相違也 問喜樂寂動。及初定得俱生。憂苦動寂殊。地獄得俱起。答資色資心別適悅。不乖得俱起。迫重迫輕殊逼慼相乖各別轉 問二義常齊。俱生不等。故於此義應設劬勞。
初靜慮地喜相應者。雖亦樂俱。而不離喜。總說喜名地。
第三大文如理作意中。文分二。初開八相。次別釋前事中難義。其六依處。五十五說。決定時有信。止息染時有慚愧起。作善業時有精進三根。世間道時有輕安。出世道時有不放逸捨。攝眾生時有不害。唯識第六有兩說。一云諸善不俱。以此為證。二云諸善俱時。散位除輕安。決擇分說。十善心所。定不定地。皆通善心。定地心中增輕安故。今說六位起十一者。依彼彼增。作此此說。八種中第三修。四無量也。第六修除無量外餘一切修。此八事中初三。施戒修三福業事。外世俗修。次三三慧內勝義修。第七第八。智德恩德。二利圓滿故唯八事。
尋伺受用中。不染者。不生煩惱。不住者。不住守與。不耽者。不非分愛樂。不博者。不為繫縛捨諸善業。不悶者。不憂苦生。不著者。不貧憂生。亦不堅執。為勝妙等。有解此七唯意識俱。義別說七。或初五種。由意尋伺。引生五識。如其次第。於財不爾。後之兩種。意識相應。
第二釋難義中分三。一釋俗所學。施戒修三。教俗修習。二又受[2]施下。釋內勝義。學三慧者應受彼施。教可應受。三復有六種攝益下。釋前七八智德恩德。
除匱乏者。施為除他資具闕乏。非為施彼隨他富饒 結橋梁者。出生死河因 不現行者。隱行持戒。不現其相 欲解淨者。意樂淨也 引攝淨者。起神通 勝解定淨者。修四無量等淨 智淨者。生淨智。
受施六種中。受學者。學三學時。應受施。活命者。時急濟命 棄捨者。諸欲受施辨捨樂。自已無物。應受他施。不然無得 羈遊者。若無居住。受濟所須 耽著者。慳貯戀[3]受故受施。前五應受。後一不應。
八損惱等。由此損惱。難以獲安。應受他施。
有覆障者。雖有屋宇。眾事闕之。故生損惱。
六損惱中。俱生者。有身即染病 逼切者後苦纏身 時變異者。寒暑改節 流漏者。屋宇破壞 事休廢者。無業徑求。如斯損惱應受他施。
釋前七八智德恩德中分七。一任持者。與為依止。
勇健無損者。威勢引接 覆護者。藏其過失 二善惡支相中。引彼非愛者。愛彼怨家。遮彼所愛者。憎彼智友。引非所宜者。陷以非法 三引接中。引攝離喜樂者。得第四定等。及證無為 四隨轉供事。供事於彼。而隨彼轉。非知舊者。非與相知。亦非舊識。其隨轉者。非彼先時攝屬知舊供事隨轉 五由此供事。
依四處得五果。無攝受處。即非知舊者。先非攝受故 無侵惱處。即諸親友。廢供養處即所尊重 同分隨轉處。即福慧者。由具福慧。是眾多人。所共歸趣處。既歸趣已希學福慧。與彼分同名同分隨轉 得五果者。由於四處供事隨轉行施等故。總獲五果。非各別招。或第三四果由供事。第四具福慧者。同分隨轉之所獲得。餘如次配。其義可知 於善決定。信而無疑 於善堅固。勇而無退也。戒以一切戒。定以一切定。慧以一切慧。為三學體。各隨自乘。而無雜亂。依其位次。漸次而修。亦非亂錯。若依亂越。所修三學說即不定。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二
旹享保七年(壬寅)正月二十九日交合并加麁點畢
沙門高範(五十六夏胎生六十八歲)
校注
[0019001] 名【大】,雖【考偽-甲】 [0022001] 有生【大】,生有【甲】 [0022002] 約【大】,為【甲】 [0022003] 廣【大】,實【甲】 [0023001] 動【大】,勤【甲】 [0024001] 別【大】,別修【甲】 [0024002] 有【大】,〔-〕【甲】 [0024003] 決【大】,彼【甲】 [0025001] 尖【大】,央【甲】 [0025002] 彌【大】,沙彌【甲】 [0025003] 無【大】,有【考偽-大】 [0026001] 薄【大】,縛【甲】 [0026002] 餘【大】,餓【考偽-大】 [0027001] 復【大】,〔-〕【甲】 [0027002] 熱【大】,熟【考偽-大】 [0028001] 道【大】,首【甲】 [0029001] 同大【大】,大同【考偽-原】 [0029002] 欲【大】,故【甲】 [0031001] 因【大】,同【考偽-甲】 [0032001] 慼【大】,識【甲】 [0032002] 施【大】,施者【甲】 [0032003] 受【大】,愛【甲】【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3 冊 No. 1829 瑜伽師地論略纂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3-06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