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非禪師全錄卷之十六
詩偈
祝黃檗和尚半百
次韻題曹能始先生石倉園
登武夷
遊九鯉同方道人蔣居士
樹不出園(在泉州承天寺三奇之一)
訪謝寓中詩伯
送盛未中客行
遊福廬同化門廣陵二師伯
憩靈巖般若臺
再宿瑞巖值曾弗人孝廉坐雨
嵐峰看梅
西谿遠眺次敖艮夫韻
遊靈石仝石石林林文若石不耕諸居士分韻
重逢林子鶴居士于來青閣隨即言別
同山人陳希孟道士許宗藻葉園乘涼
登福山訪竺上人同林青嶼吳石也俞尚友吳載白陳君藻劉維及諸同社分得祿字
訊夏獅巖孝廉病
聽權上人琴
再過林魯充文學竹笑齋
南亭夜坐同盤師叔
雨宿梅灣
途次
雲峰訪友
過龍峰訪碧禪宿次黃檗和尚韻
偶成
贈市隱長老
訪林振學居士一枝處
再謁鼓山永和尚
題喝水巖
西禪掛蘿亭懷古
雲門訪惺師叔不值
過重光寺訪彌師兄次壁間韻
登名山紫頂訪際雲師兄
重光寺夜坐懷林勺園居士
林無念孝廉見訪
宿半山樓同希遷師弟
補山九日次祇師叔韻
甲申五月十三日書事
哭 崇禎帝
是年三月十九日逆暴犯闕 崇禎帝投繯煤山惟司禮大監王之心跟隨跪帝膝前引帶扼脰同死數日後葬於田貴妃墓之斜獨襄城伯李國楨一人往送國楨隨自殺
崇禎帝殯於東華門側覆以蓬廠莫有敢往哭者惟二沙門在傍誦經長伴帝柩
惠安伯張慶臻盡散家財於親戚致酒團飲四面積薪全家共焚
有樵夫負薪至橋上聞帝蒙難大哭赴水
時有賣菜者忽見 崇禎帝柩跪號樞前觸首死義
輓黃侍御海岸居士(有序)
乙酉六月大兵渡江文武官員皆逸散惟黃侍御榜其門曰大明忠臣黃端伯誓不降有司執之不屈下獄別家人偈曰義士不憂死忠臣豈愛生只留方寸赤千古放光明八月臨法場說偈曰四大原無我銷歸烈燄中紅爐煙冷處遍地起清風乃引頸就戮噫貪生怖死人之常情惟至人悟其本不生雖生而無所愛達其未嘗滅雖死而無所畏故於生死之際自見平日操存居士其人乎國危致命殺身成仁誠無愧於人臣之義抑徵生平學道之驗人皆痛悼而追慕之然予觀居士早年曾升壽昌經和尚之堂晚人天童悟老祖之室其造道立言足以垂範後世豈特忠烈而已哉遙空合掌弔以偈曰。
福州胡指揮聞大兵入城肅衣冠望東北拜君親竟南面危坐服毒自盡身不傾斜大兵見之設祭羅拜而出
福清林貢士存髮殉節問左右曰此何處答曰先帝朝也曰寧死於朝不死於市有司義而許焉端坐受鉞噫林君與能原始及終而得夫朝聞夕死之實無愧于達儒者也偈以奉輓
余狀元赴水死
省母借某寺度歲有感賦白雲吟
方丈看菊次堂頭和尚韻
松濤
林僩士計部寄惠箑頭并題三天門佳作賦謝
戊子二月還融城省老母危病有感時事寄檗山諸同參
三月義師稍靖郭兵圍城兵退諸親眷賁舍慰諭口占答謝
戊子五月省慈還山承檀越乾菴陳太參及同社俞尚友陳君藻二孝廉林魯充吳石也龔憲甫翁允釐林聞克葉子暄諸文學王從周魏震生石不耕余希文許宗藻陳希孟敖艮夫諸逸士釋獨光良偉二禪士枉賜瑤章敬賦酬謝(有引)
衲自學禪竊以究竟為[A5]己憂聞譽非所求也愧道業未成弗能助孀慈發明大事邇者耋痾日篤百計難瘞猥圖幻軀報荷佛天護持獲酬萬一方外交諸公議行旌舉衲堅請止復寵以詩則又曷取夫人子一身原為父母生合為父母捨即捨千百身供養亦本分事其可因此以為名耶雖然旌名也詩亦名也所願偕文字緣結般若因俾世世生生恒為道侶庶古文暢當不岐予志云耳。
喜繼禪弟入山結夏并答林青嶼吳石也俞尚友劉儒孝吳載日王大允諸居士見懷
送林位中居士還徑江
步老人小谿十吟(有引▆▆)
寺右一谿林巒映帶如畫堂頭老人常息影其間石几艸茵或興盡遲歸而竟日忘去斯時也長夏如秋濃陰鎖綠清風不呼自至萬物敷獻盈前老人極一時之樂放懷高詠將山色溪聲收拾筆底予小子輩不禁忍俊賡步詠歸抑不知為樵歌牧曲聊以紀勝云。
過斂石修落髮師塔落成喜雨
同熙錫叔祖登石竹山訪隱者不遇
同周崧菴居士聖蹟寺夜坐
同汝欽叔宿阬田
送古樵禪士之潮州
贈清禪宿六旬
贈良守禪宿次本師韻
送同參還豫章次留別韻
庚寅孟夏同鄭漢奉陳乾菴夏龍岡林月樵諸居士擇木堂夜坐
送林部夫士筌叔姪回徑江
鄭如水尚書題扇頭機緣見惠賦謝
題林孔碩侍御小景示曉天禪人
題林京西余希文二居士所惠小楷
送僧參獅巖法兄兼寄
次王仲數居士留別韻
送虛白法兄高隱
贈獨光禪士
贈獨神禪士(明孝廉脫白黃檗職夜巡)
題偉上人扇頭
送友還長沙
烜上人乞偈壽母
恭次堂頭老人病起韻志喜
紀春次獨往子韻
紙炮
堂頭老人捐地葬希聲錢相國
葉枝南太史為錢公營葬
甲午冬錢公安葬檗山詩以弔之
題姚震咸居士覺夢緣起
同汝讀叔補山夜坐
中秋同慧門木菴二法兄獅巖坐月刻韻
示雲樊弟
示峽山劍文上人
之石井掃父母塔
贈法華靜主
詠九潭瀑布
恭讀 神宗顯皇帝賜藏聖諭暨瞻相國葉文忠公檀越銅像有感
題師祖費老和尚壽塔
拜中天師太塔
同慧門法兄觀梅
詠黃檗十二峰(併序)
吾邑黃檗為八閩祖庭之冠乃遠祖斷際運和尚家山初出世處後行道江表思睠故山九潭十二峰形勝在在以黃檗名之繇茲山昉也座下龍象三千傑出臨濟大豎黃檗宗旨道播諸方故諸方皆稱黃檗兒孫良有以也寺興於唐盛於宋微於元重興於明萬曆中邑檀越相國葉文忠公以中天祖梵行聞於朝 神宗顯皇帝特敕藏賜紫叢林田是彌新至崇禎三年庚午春敦請天童密老和尚蒞此開法八百年堂堂容儀再現山中未幾還吳徑山費師翁繼之放出白拈手腳擒縱猊兕三載卸擔本師隱老人荷焉紫羅帳外攃[A9]卻真珠寶殿龍樓重重幻出三代傳器今古一時過現大地無二黃檗矣余活埋山中十載被老人推出拋向雪峰輥過聖壽大本難忘猶嬰於乳一座黃檗恒蘊諸一念中繇此一念露出二六峰三三潭本來面目直令智仁之士咸趍萬福堂奧而共暢本懷其有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者吾恐運祖猶未肯點頭在。
寶峰(雲根積翠如眾寶聚居紫微上)
屏嶂(連峰若屏障在寺之右叢林壯觀)
紫微(形肖北垣萬峰拱之居寺之北)
獅子(天壯形勢儼然踞地金毛與爐峰對峙為本寺捍門)
香爐(秀圓卓起間氣所鍾居吉祥之東乃寺之華表)
佛座(高將千仞顱膝自然若大佛據座為寺前案)
羅漢(拔出眾岑宛如應供居天柱上)
缽盂(狀以應量器居羅漢前)
天柱(卓然獨挺直插雲霄在羅漢右)
五雲(疊巘有五瑞氣成雲日光射之爛然五色在報雨上)
報雨(天將雨每先起雲林木震動農人以之上陰晴焉聯五雲)
吉祥(本寺朝案祥光不時呈現于上因名)
宿斂石
題斂石五音洞(洞懸五乳乳具五音以石扣之響答山谷)
讀葉相國題龍潭石壁詩
題葉相國假山
橋梅次無得法兄韻
鳥至
屈竹
孤石
甕雲
晨鐘
寄南山法叔亙和尚
題梅花紙帳
校注
【經文資訊】《嘉興藏》第 38 冊 No. B425 即非禪師全錄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9-30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嘉興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LINDEN 大德提供之部份經文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