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非禪師全錄卷之十五
書問
與豐主源忠真老居士
自開善道晤隨即言別不覺秋復冬矣每想高誼厚款何日而忘仲冬二日遠辱書物愈添愧赧居士治定元勳奕葉貴重為國為民大展經濟民樂其業物遂其生共登仁壽之域坐享無為之化此即不離世而超世也谿山有異雲月是同肅此復謝併候。
與石香林居士
平安兩字吉人至寶列位載之而東皆佛天之賜也匪列位盛德莫能感兆耳應以半齋戒用答洪恩是山野所深望焉當茲季運廣德為先列位慧人無容贅耳。
答無心禪德
少林不立文字將以蕩雜識之情塵示明心之指要要人立地搆去自有一段真文字流露將來但患不悟不患無文字上座勉旃。
與性延何齋公
道元功德以信為母解脫諸有以智為因加以行願之力如順水下舟不勞篙楫直登彼岸在彈指間耳但轉身向上一著更須勉旃乃可。
答象輝禪友
道契同風如鏡照鏡無端道箇對雪峰如對顏色聞松濤似聞法音不見猶見依舊隔在萬里雖然不慧自領二十棒何也又存道契同風之見也呵呵。
答毓楚何居士
古德云量寬福大性慈壽高今於居士見之矣況又念身皆幻悟世匪堅植菩提於濁世遺厚德於子孫是可謂達矣信惠已領復謝不宣。
答崎主
化林徒至接華翰知興居如意併留心向上深以為慶兼聞貴治清簡民歌德政國家實攸賴矣可賀可賀山野重蒙豐州太守款留禮意隆重但愧德涼弗克負荷勉強栖遲諸留面悉艸復不宣。
上本師老和尚
新夏某禪人齋座下嚴示至不肖伏讀至再徹骨徹髓之言炙膚然頂難報此恩所賴仁覆周天不憚累囑不肖日夕冰兢豈忘訓誡[A3]謹謹銘佩耳。
曩承造就之功今得開山廣壽雖夙緣有在皆座下福蔭之力居多也中元解制即遣法雲監寺上謁因豐主有參訊之緣留之同行是以稽也惟座下亮之薄具齋儀果品聊表孝敬若更鋪張又恐失之華矣諒座下不以為簡也幸鑒微誠俯垂納受臨楮不勝瞻注之至。
法雲上座回恭審尊候康裕曷勝欣慰又接初度示偈併大筆尊錄過望之賜踊躍拜登永鎮福林以壽豐國肅此上復銘謝不盡。
復木和尚
弟以不才之資謬叨豐主眷顧皆偶爾成文非敢為夙緣有在也辱兄遣知客遠顧既承天章雲錦復加齋供堂儀但尊命俯臨不得不仰就耳涓十六日陞座勉強塞責雖無當于獅吼鳳鳴而法愛撬誼庶幾無負也錄稿呈覽惟兄恕而教之謹復。
答佛日和尚
愚兄開山廣壽出於意外機緣湊合拈弄一番今以賤辰遠勞祝頌詞韻清新禮意隆重實增愧也勉從陞座塞責勿罪錄稿附覽復謝不宣。
法無定法疏闊卻有來由惟覿面於水流花開之外何嘗不握手於千里萬里玄沙白紙又隔一重雲起龍驤無容饒舌。
答東林禪師
禪師道行高古有古人風誠末法之標榜讚歎讚歎不慧開山料出意表雖緣契有在皆老兄之慈蔭也半百虛度叨蒙厚貺及金玉之章知法愛之情至容謝不盡。
東林一枝向黃檗橫出覆蔭桑土全賴遠公耳不腆之儀聊充缽供耑訊起居餘略書外。
答法苑高禪師
愚叔年值知非錫卓就是慚無美德感人虛受檀越敬信思增赧耳賢姪遠將壽敬渥以佳章誠至切也但相去幾千里不勝契闊之懷未審何日仍得如檗山晤對之為快也時為盛夏保愛節勞書往神馳容謝不盡。
答曉堂禪師
法姪頭角[A4]已成猶潛蹤熙養異日霹靂一聲奮地去也承惠金玉之韻兼禮意殊深可以心領不盡言謝也法語未刻容日馳覽艸復不悉。
答初山禪師
違聲漸遠近得手書喜可知也賢弟行化一方必展驥足異日作一章大樹蔭涼後人何幸如之遙寄壽偈格外雅頌心領不盡艸復。
答獨吼弟
賢弟氣宇如王自能出人頭地今且潛修靜攝異日風雲際會受用自不可量矣。
答南源弟
自檗山別後常懷晤對想賢弟侍老人左右贊勷之勤于丰範必有所加也不慧卓錫廣壽亦不過竿木逢場耳半百甫臨總為虛度承惠佳章雙祝字字栴檀愧無德以堪謝謝。
答惟一禪姪
孤峰獨踞雙鶴來賓堪稱天外一閒人諒賢姪不以此自足承惠壽章皆從香水海中流出謝謝不盡道晤未涯以道自愛。
答悅山喝禪二姪
栴檀種草自有餘香惟克賓文遠善培植也承祝初度佳章香氣襲人領謝。
答月潭姪
諸上座皆今時玅選超師之作予所殷望焉承祝初度禮意加厚辭章出格簇錦攢紅列位與有榮施於我矣值一月運日上堂未暇逐位致答統此復謝不既。
答萬拙上座
六月廿二日接上座五月廿三日書恍如覿面重惠詩扇並增清氣但為法忙冗未遑裁答耳所云山野即大鑑之後身貞宗即今日之豐主前後若出一轍卻被明眼人覷破然三身不可得如何和會速通消息報我。
與天閒立公
廛居雖無松竹之娛上座雅有薜蘿之思差足樂也猶恐為羅睺繫念翻成不樂不若放下此念併忘其樂是名真樂是名極樂何如何如。
袁居士云吳中冠盍如雲過客如雨無一人語我性命者求如王以明先生一毛孔不可得甚哉法友之難也中郎一士人耳時處吳縣之繁治案牘如山錢穀如海惟一簡持之孜孜以性命是圖立公既出廛離俗無此等累居然不了將性命置之度外寧不孤負師友埋沒己靈耶人生有限世事無窮年踰古稀猶日將暮不急究竟更待何時此際正當看破一切如夢如幻收攝自己精神照顧元辰本命為異日凡莫拘聖不管的張本豈不快哉立公賢而自明未免面前亦有三尺暗山野愛之特深故不辭饒舌努力珍重。
答梅嶺禪人
重陽後得子書知居山有古人風誠可羨所云有堪牧之牛純乎否耶倘鼻繩斷時好來喫棒夢漢曾從山中來又向夢國去未知何時得夢覺也更銕漢秋間寄我珍果欲換我舌頭聞其向道之志益堅各寄二十棒均道此意囑囑。
與佛日和尚
住山頗久歲月都忘忽睹檻後黃花因憶賢弟法且乃喚曇子備數種家裏物為祝家裏人至親無文筦存為愛。
答逸然禪德
祖影降臨梵容生動禪德玅手豈讓吳生登時展掛法堂值合郡緇素瞻禮不勝讚歎但闕數尊重煩大筆湊成四十三幅全堂永鎮廣壽常住不惟禪德芳名與此山俱垂不朽而壽命與列祖慧命同無窮耳耑此謹瀆容謝不既。
答高泉禪師
接來札知錫卓奧山之勝發其幽光者無待於今日乎惠我禪衣日佩智鎧更披花卷時聞德馨本禪回艸艸布謝不既。
自古聖賢無不委順惟道德芳名不朽者則為法身永存耳然究其所極永存亦夢語也所以略問慰之書惟高明亮之。
惠寄新編釋門孝傳一冊焚睿暨讀乃知賢姪推孝德於古今神孝道於父母誠不謬為吾宗種艸間世英材異日必有大孝出而繼子也其中愚者一條塗污不少恐有累於高明刪之可也復謝不盡。
寄源老檀越
大公郎天性仁孝一向栖心普門遽爾轉凡必補果位匪同虛生浪擲者比也諒大檀越自能悟剎那為常住化悲惱成歡忻毋容山野饒舌耑候不贅。
答石香居士
十六日覺禪至辱惠佳音詞旨增重且詢列位起居康裕感慰深矣來諭謂行館無停刻時暇請問旅泊三界中誰是不忙者但能於忙裏偷閒時時省覺則延一刻如億齡即塵勞成解脫此趙州所謂使得十二時耳聞南行在邇道晤未期惟順水揚帆不勝祝願也雪舟載春別是一番佳趣禿摩詰之筆描不盡列位萬福古書侑緘承惠領謝。
與大堂林居士
人生百歲猶如剎那世間知足能有幾人如居士肯放下究竟大事更加不退之心何患不到古人田地臘雪正寒努力珍重。
答兼利居士
孟夏望後接手札知居士留心此道誠濁劫中青蓮也細閱偈語不無見處只是向見聞聲色裏著到如油入麵無有出脫滿紙不勝簡點只拈來偈末句云雖悉皆成佛疇諳一字機者等說話若在山僧面前好與三十痛棒一棒也不饒何也不見道機前薦得猶涉纖廉而況句後承當耶箇裏本無元字腳那容隻字可相諳速折兔管吐出狐涎信則改圖疑任別參輒贅一偈悟到心空一字無無容點墨亂糊塗祖師端的如相委莖艸何非五葉蘆。
寄豐主遠州守
春杪聞江戶火災燎及二十里惟三潭府迫近而毫無所損且得種種吉祥如意之事此所謂佛天祐福善也讚歎讚歎啟者山野退休之念[A7]已堅況崇福公案未了自延遲至今者本欲候駕面別以盡愚誠昨聞旋旌在冬間恐時與願左故預辭出山直回崇福然向沐檀恩自不敢忘也言不寫心惟賴秋月肅此奉聞不悉。
答法雲上座
丹崖上座及耑使至接子手書足慰遠懷山僧退閒聖壽惟存此道任信前緣無固必也廣壽與乾坤同悠久者皆德叟君之忠靈感佛天之默祐與山僧何與焉新豐主繼位霖雨天下其為世道之幸欣躍無量聞台旆初回日即登山拜山僧幻影何以克堪此雖大孝大福人為末世大闍提者作榜樣惟恐山僧又折兩年福也昨又承新豐主遣使齎盛儀下慰俟差僧奉賀不既。
得書知源府捨糧充廣壽常住可謂福田有種惠蔭無邊推及山僧不勝所重上座數年擔荷法門極其苦辛今受此供不為分外宜體檀越信心當思大法為重勿以居山自足可也。
兩承府中厚惠自揣道德涼薄恐後來有木菌之報故不敢受匪矯廉也即欲附專使完璧又恐孤負信心權登常住為大權植福也山僧進退惟道是從聽乎緣之所定何如矣艸艸以復餘略書外。
德叟君平生事業向子筆尖頭點出他日勒之金石萬古具瞻面目儼然不惟子之道誼兩盡抑令遠州守之纘承孝義並傳不朽矣原稿付回艸復不悉。
與雪曉賢徒
聞吾徒嗣法芙蓉甚慰老懷但今時法道濫廁師承無眼大為壞法之端良可愍也子今既承當箇事當以報資恩有為念勿被名利所移毋以住菴自足更須親近當世宗匠操履到古人田地乃可然後或返故山守塔保養道胎如種樹一般根株堅固枝葉自然茂盛方能垂蔭後昆否則自立猶難耳子能遵守吾言雖不中亦不遠若違吾訓非吾種艸也囑囑。
答鼇峰法弟
闊別日久得書為慰兼惠佳篇豈勝珍誦未卜何日再與吾弟笠重吳雪瓢貯越煙到處瀟灑之為得也不慧近自廣壽退閒崇福值洪居士見謁備詳賢弟動定乃知承嵩和尚付囑遙想雙徑萬緣中又橫出一枝耳惟冀蓄保聖胎益期遠大此不慧之至望也明月一方同風萬里不盡欲言。
答碧居禪德
鄉人至辱書審動定清休甚慰翹企之素未知何日再到龍峰岩頭與大德烹雲煮月話鄉曲為樂也聞劉魯老賢父子俱下世有孫善守踵武可期予知魯老肉身猶在高節尚存也凡親知為魯老痛惜者惟此可以少寬耳薄附奠敬一封聊表昔日道契代致鄙意是望。
答多久長門居士
居士檀護圓通留心此道[A8]已知是佛法中人況住此山水秀麗之地誠為希有頃承耑使傳來意抱恙未得躬禮欲山野開示病中工夫試問病從身生身從妄生妄從心生且道心從何生識得此心維摩之病一笑而釋珍重珍重。
居士正信人也一撥便轉所謂智種含心地遇澤悉皆萌更要山野為居士發蒙只有三十棒寄夢堂上座處居士自領去未審如何承當速下一轉語看。
尊考妣獲莊嚴報地雖藉三寶之力亦居士孝誠之所感也又聞貴體病魔盡退正當以道自強了此大事因緣不忘靈山之囑可也。
答喜多島東昌居士
閱呈語知是靈山會中人誠為難得所云被造作心所轉不得自由▆緣未曾識得本心所以被虛幻之境所惑不無妨礙欲得徹底須覷破虛幻始得。
答多久玉岑居士
耑使至接華翰恍如對玉慰可知也再讀偈語不無見處但話作兩橛耳初云坐斷一切次云氣吞十虛既見有十虛可吞則境猶在如此則人境兩立能所宛然何曾坐斷一切也不若內不見有我外不見有物內外無所則中間自空且道喚甚麼作一切十虛其坐斷能吞者又是甚麼人此處著得隻眼方許見得頭頭現前其或不然莫道法無所悟好。
閱來語知從般若中來向本分上留心異日證道可期但末云只無保任又忘卻了也欲得無疑更須打徹。
答多久茂矩居士
自到福山杜絕應酬不聞窗外事久矣昨圓通僧至說及尊翁謝世不覺悲喜交集四大井藤百年幻夢歎人命之無常也幸居士信心純孝繼起父風尊翁必瞑目無憾耳惟居士節哀順變多行佛事戒殺放生以資尊翁冥福孝莫大焉僧回艸復。
答法雲上座
近得子書念我之至山僧道力衰微不能副子之誠惟子行道用報佛祖深恩是山僧之至願也今日得豐主復書今不贅此兩日身又不爽附聞。
答喜多島道泉居士
承遣貴价來候山野小恙極感道義開函如對忘卻別來三白耳又知足下抱病中提醒此事誠為希有更欲山野垂示大休歇處別無方便只要當前放下苦樂逆順放下生死去來放下擬心大歇連者放下亦放下然後別轉一機好來喫棒玉岑令兄近日入山見謁雖無示語默契有餘急足回迫艸艸以復。
與法弟獨照禪師
以道常親自忘歲月彼此居山恕其同嬾缺禮可無歉耳賢弟為老人鈍置多時所謂伸腳原在縮腳裏今志得伸猶神龍出窟大地有望布霖雨矣不慧遙空合掌讚歎有分緣晤尚寬預箋奉慶不宣。
遺豐主遠州守大檀越
山僧世緣至此法道奈何屢承檀恩難以寸答惟願檀越崇信三寶永護法門其繁昌功德與壽山福海同無盡也肅此布謝不宣。
啟
候旗山法兄啟
勝旗把住諸佛立在下風要路放行眾生知恩有自大人作略小子奚知恭惟座下通身手眼滿口冰霜續黃檗之源流奮臨濟之機用萬仞冷門庭從新開闢千年間骨董徹底掀翻不出為人何妨高隱愧某狂若獰龍愚似木偶終朝同石人相鬥莫定輸贏何日與猛虎交參同時際會敬修牋素聊布闊悰。
候聖泉中柱法兄啟
石眼一泉流出聖賢命脈枝頭百鳥宣揚佛祖綱宗公案現成還君拈出恭惟座下禪心若雪浩氣如秋赤手賺得沒根藤畫斷眾流而卓翻大海等閒奪將三要印倒騎五馬而直跨三山事半天成地全人重某一生莽鹵素性顢頇入道十霜箇裏本無元字腳活埋六載此日方登選佛場忝辱弟兄實臻惶恐何日同兄汲清煮香于萬松樹下令我聞新話舊於一粟堂中未遂夙心略陳道契。
候鳳山也嬾法兄啟
黃檗林中奇一枝之獨秀碧梧岡上異丹鳳之高棲在處稱尊隨方作主恭惟座下白拈再世瞌睡重來酬忍痛于當年結深冤于此日喝走雷霆普使群機頓赴棒行殺活直教千眼齊開誠萬古之津梁實今時之龜鑑也某質愧大蟲空負食牛之氣誼同擇木喜聽朝陽之鳴此際難分身而作化外之賓希賜不動步而賀塵中之主遙空合爪不盡瞻依。
候岱山時學法兄啟
南山起雷北岱興雲布雨金毛出窟野狐飲氣吞聲遇緣即宗隨處作主恭惟座下佛祖爪牙人天眼目佩單傳正印用格外玄機赤體挂紅霞而橫吞碧海空拳拈白棒而直打青天龍象窺影以奔騰狸牯望風以𨁝跳慈威廣攝慧澤均霑愧某[A9]傅枝弱羽無力高飛羨師離乳狻猊尤親返擲白紙三張窮谷難逢秋鴈丹心一片傳郵賴有春風不盡巖瞻伏祈淵照。
復崇福諸檀越啟
以人弘道洵檀越之誠心為法荷擔亦山野之本願因緣際會當赴時宜恭惟列位老居士德布大方名欽兩國入不二之門興崇百福闡單傳之旨用祝萬年五島千峰既點頭以相待莖蘆隻棒遂放意以前來共明本地風光了此現成公案伏冀固金湯於彼岸永護津梁摧鐵壁于少林共看爛熳荒函覆勒端謝不恭。
復高弢二法姪啟
同出雙林之家總為一大事直登萬福之奧豈是小因緣重託堪承克紹有賴法姪二禪師英姿逸群道韻拔類孫承天下古佛父事世出猊王誠法苑之光華吾門之龍象也愧叔年近知非道敢自是第入鄉隨俗法地莫動一毫許我覲師倦足直輕千里喜值杲勤分半座紅添濟檗錦同堂共樂泰和之天團笑話月之會。
復陳林郭薛諸縉紳王林夏蔡諸孝廉啟
五音洞裏奏宮商千山起舞無影枝頭懸日月古剎重光輝鋪大地黃金籟響一聲天外苟非明眼曷賞此音恭惟諸位縉紳老先生列位檀護大居士在廟廊則作生民之寄居艸埜重為鄉里之光今者不忘法護放出缾中鵝子仍復推重山野呼來壁上高僧闡七佛前不傳心宗共明正印決千七外未盡公案嗣續真燈誠法苑之裴蘇儒林之陸李也遙接雲箋恍如對玉兼蒙佳貺益重深慚每念水木本源遊子敢忘桑梓之地雪檉掃地丈夫能無扶植之思第事有不可期緣所莫能遏承豐主以不次之知遇重款開山諒高明以無外之大觀暫寬卓錫伏望扶起祖庭藉金湯而各出隻手延禧家國冀玉帶以永鎮山門佛法托在王臣主賓貴乎終始方命刻下道晤待時肅此八行謝復不盡。
復豐主暨法雲上座請啟
福地坦平喜有金沙嚴飾法門廣博全憑雲棟撐持一會新開付囑猶在恭承豐主源忠真大檀越暨大德法雲上座趙王轉位興化再來具正信於未遇之前竭至誠于道契之後所謂如鏡照鏡以心印心者也但山埜非世出之材賴法檀具鼎豎之力寶所包容萬指香幢高接千層盛舉希逢因緣有在伏願紹續佛祖慧命永固金湯共了大事因緣用補至化大海迴瀾龍護法萬松插漢鶴宜家欣從台命行道以答。
復開堂請啟
恭惟大檀越元勳世德仁勇溫恭制令出言動合至道苟非夙具正因斷不能如是正信者也昨承延卓錫推廣佛法於東流今復命開堂欲導國人於至善總不為自[A10]己福田所謂大人具大見耳第愧山野道行荒疏既荷大法于當興之日仰答顧命於切至之誠敢藉金湯重撾鐵鼓宣揚國典永祚山靈上座脫穎機先天生俊骨明宗句外聖養前胎自非夙記重來鮮能全身擔荷愧山僧涼德輶毛當深壁隱何明明眼拉出畫堂承闡濟北之宗風勉振江西之祖令舉唱雖無雪曲知音賴有雲門鍼缽相投一燈有托法輪恆轉邦國昌隆。
疏
化媽祖殿疏
山為祝聖而開寺由祈福以建法檀久藉栴檀繞作福須還有福人今也祠宇年深宜乎重新修理茲緣勸疏敢贊偈言。
校注
【經文資訊】《嘉興藏》第 38 冊 No. B425 即非禪師全錄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9-30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嘉興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LINDEN 大德提供之部份經文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