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雨禪師法檀卷第十五
詩偈三
七言絕
白蓮
自笑
重登黃鶴樓(有序)
戊午秋,同葉西、一蕊入南嶽,從此過洞庭,登岳陽,險涉君山。今葉西已作故人,一蕊又棲遲舊里,余因參黃蘗,將遊眉山阻風,復登一望,愁賒不勝腸結。
九峰送士遜居士還蘄水
送九峰三如行腳
拾枯
同三宜法兄踏月過秦,止于豹囊齋。
住香柏峰(六首)
答汪天如居士
贈南湖萬如禪師新築桐月菴
宿雲竇,閱默先稿。
負暄
答石梁陶居士索竹栽
送正南監院乞糧
看嵌石、此間二關主於小東山
三十初度
施茶菴
大佛頂
雲鏡行腳,頌三轉語贈之
挂瓢堂
和陳居士韻
示禪人
喜陳克一居士入山
祁德公、季超止、祥世培冒雨入山
送敬愚法姪攜母歸江南
話月軒
同浪首座應建州葛含初家信宿,言及十年前先師亦曾宿此,屈指三代矣。
飛來廨
雪峰寄曹能始居士
克壯方居士負高才,秋試未遂,欲棄去,詩以慰之。
喝水巖
獅子峰
如意贈考亭朱步紫使君
考亭書院看梨花
遊武夷
武夷歸道
山居七首
錢武山太守過皋亭,相訪不值,寄懷。
錢雍明居士以護法入皋亭,因贈法號掌亭。
贈楞嚴壇懺主(十首)
寄次升陳孝廉
香上葉孝廉擬裂逢掖,樂搭袈裟,謀予以書詩亦真切,真慧業文人,何遽輕天福耶?因先以法號大夢,喻而止之。孝廉尊慈霞舉,然後抽身入山,飯牛上流、風瓢挂樹,非分外事也。其他參究上乘,衲不能更添饒舌,即請質之大夢禪士。
陳次升居士以「桃花風雪,孰寒孰暖」為問,因答四偈。
寄橫山江雲叟壽
示晴雲
募三衣
募荳腐
下雪峰,坐古泉精舍,適何道人索書,偶拈一偈示之。
示趙淨塵居士
偶成
秋雪灘
七言律
答天目友人問行腳
乞糧
訪盤銘弟,掩關古廟,適聞昨夜破關,入小天荒噉筍去矣。
為得山林農部五十壽
答昌基陳居士來韻
游勺菴,答雪澗禪士、勺園居士原韻。
靈峰見雪
雪中補壽朱步紫使君七十
壽京臺王光祿六十
遊溪山寺
同公履、次倫二居士遊龍潭
守歲得歲
祝香幢兄六十壽
登拱宸橋有感
居山
七言古
寒食,懷葉西眉子。
答曹白僧居士索黃獨
再過江陵,訪蘭友居士,哭眉子、葉西二法友,將辭,遊峨眉。二友,是丙寅秋,同作于此。
活埋社言志(并序)
往閱高峰錄,至掩死關處畏其骨幾欲退還,及遊天目登千丈崖,履酸不敢上,謁中峰活埋菴讀紫柏大師題像云:「自古名高累不輕,飲牛終是上流清。」吾師未死先埋,卻更向巢由頂上行,因愛二老之風并愛其山,得一絕嶮居之,二易寒暑以侍師。歸江南,初沾法乳即叱余遠遊。復適楚,久之,忽聞師訃,奔喪歸,與田園二兄言舊聚行腳事,深慨道法零落,有意續活埋之燈,見余同志即欲結影,恐香雪未深邃意得更入層巒,共我一坑埋卻。比余有天台之興,偶得香柏峰頗寂,故駐錫遲之。今處[A11]已定志、[A12]已決侶、[A13]已集田,兄囑余敘活埋之約,余謂:活埋何約?第苦久長,難得人耳,略請各言其志,以見終老之懷。不同志者不得入社,他時或有岐路借意,龍天忍俊不禁者,不惟永絕交遊,北山當更有移文在也。
同嵌石遊石梁下寺,和壁間楊脩齡先生韻。
再和前韻(有序)
辛酉春,偕吳翰生、曹一蕊遊有歸,邀白僧同投閒散之願。余時[A14]已肯之,今余與嵌石結居二載,音問絕聞亦可念也,適有僧歸新安,書此寄懷。
送即念西堂歸小天荒
贈懶散蓮花菴掩關
警侍者淨地
示空諸
贈道興關主再住錢塘
示謙光重住小天荒
題悟衡手書《華嚴》
祝吳真人(靈峰伽藍)
示省一
為靈韻禪士題「不借居」
訪雲屏兄於菩提山
石雨禪師法檀卷第十五(終)
(嘉興府萬壽菴智耕施貲一兩,淨行、淨戒各五錢,智古三錢,薛鳳岑、成筏、吳[A19]佳道、顯道、聞淨雯、潤凡、心賢等上,比丘尼炤真、慧光、寂空、內音各二錢五分,仝梓)
校注
【經文資訊】《嘉興藏》第 27 冊 No. B190 石雨禪師法檀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1-11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嘉興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LINDEN 大德提供之部份經文,毛佩君、廖予安、廖予慈大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