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雨禪師法檀卷第十二
贊
騎牛出山像贊
食雪山雪,白而且肥,一色邊事,人所見希。隨類而墮,如虎之赴,驀爾騎歸,忘卻舊路。噫!隨緣水草納些些,花落珠藤鳥亂啼。
蓮花座觀佛贊
法身本無相,無相非法身,六載雪山雪,忽爾春風新。春風新,鷓鴣頻,寶花王綻絕纖塵,剎那邈得伊神否?擬議幾何失卻真。
佛牙贊
如何佛說法,亦不惜齒牙?牙、法兩無壞,永永鎮群邪。
細字金剛塔贊
金剛為體,無縫可通。慧命所寄,能仁所宗。天光明淨,雲色朦朧,如沙聚海,如蟻行空。即之也,寒潭月影,撈摝無蹤;望之也,撐天拄地,八面玲瓏。斯之謂寶王塔而現於一毫之中。
接引像贊
不立一塵,捨師不得;不捨一法,取師不得。不取不捨恁麼得,依舊勞他一臂力。
吾師腳跟不點地,纔聞喚著忙回視,一縷纖雲引臂長,逢人便道西方事。霜林夜半鳥驚棲,無令好夢風吹去。
盡作唯心淨土觀,遲遲五濁放身安,迢迢每欲空回首,臂[A1]已長伸屈復難。
普賢大士贊(二則)
熱惱場中眾苦交逼,左之右之無法可釋,騰騰象王以雪為食,從眉山來,業示其白,異類中行,普眼莫測,但存想間,儀容儼集。咄咄!獲得真贓走卻賊。
萬行莊嚴如意之故,走遍大千不曾動步,盡道恩承白象力,誰信曹山立三墮?
獻象圖
散星成象,睹星成佛,牧象以奴,獻象以法。法邪乃狂,法正乃降,佛從海湧,波浪汪洋。汪洋奈何,截流而過,得善現者,庶不負圖。
觀音大士贊
聞得老兄當年買胡餅,放下卻是個饅頭,只今在此死丁丁立個甚麼?噫!踏著了也,貪他一滴枝頭水,不得縱橫自在遊。(鰲頭手執楊枝瓶)
不提魚去沽村酒,不踏鰲頭海上來,鸚鵡堤邊銜柳去,南詢童子未曾回。咄!且問:你將什麼利生?休休,騰雲駕霧不如你,說法還須老比丘。(雲端)
應現重重三十二,光彩無非一月真,除卻寒潭千尺影,誰得當天指示人。(水月)
神悲行苦,言真露甘,熱跣其足,寒幪其毿,無剎那頃思靜離喧。婆心最在無人處,細把楊枝著意參。(楊枝淨水)
應無子之求,憐有子之累,隻手迎送間,施彼了無畏。(送子)
幪頭唯衲被,觀者自知音,逐臭隨香者,多從紙上尋。纔放魚籃,便把經卷,掣電之機,換善財眼。噫!淨瓶打破方知歇,今且從人亂指點。
因看月在水,萬境悉平沉,再四親撈摝,良哉觀世音。(水月)
世界大海中,眾生沒于苦,自古運悲人,慈航把柔櫓。西行浪復東,無計回長風,業有所不免,變現終無窮。獨有普門士,應身三十二,如解轉拳人,手無縛雞勢,聊爾借婆衫,拜婆了年事。隱隱袈裟吹,隱隱雙趺危,寶髻青山聳,纓絡秋雲垂。忽爾全身坐,忽爾眾生度,不見有眾生,秪把楊枝顧。癡情盡說飛甘露,分明以水濟于水,丈夫終不從他誤,誌公十二面難描,從茲筆底無回互。(大海中柳枝)
即此物,非他物,得到手,鮮潑潑。任君殺、任君活,價不相應賣不成,短巷長街喚一聲,人人打動化龍情,猶待春雷撼地鳴。(魚籃)
原非男女,忽示女相,女人得度,何男女相?
垂手不入廛,動足不點地,身居潔白中,好願酬還未?稽首挹香風,萎花願吹去,更雨新好者,接人方有據。噫!憶昔孤峰絕頂時,一捏直教成粉碎。(蓮花)
隨眾生機,性惡、性善,覿面提撕,寶花利劍。
目橫秋水,眉舒柳色,喝開童子,渺然玄寂。一字一句從胸流出,通身是口示普門德。誰是知音?還從胸沒,女人應受,因類女則。(普門細字像,從胸書起,末復至胸,可開,神妙)
大士既證此圓通,又不肯住在裏許,要我題破其中意,言外知歸還讓你。(圓光下像)
一波纔動,萬波隨之,雲行風捲,柳露垂絲。一釣便上,當機者誰?不擇異類,良哉大師。
布袋和尚贊
遇物便採入,遇人便傾出,問他作什麼?倚杖笑而立。設更擬議間,提起走不及,無奈袋口何,所以成狼籍。包乾褁坤,容妍納醜,四十九年,何所不有?忽爾知非,拄杖在手,便好乘閒,打開袋口。呵呵寶壽,山高月半,銜漸出雲,衢人見否?攜歸更問長耳叟。(為法相可公五十壽)
松根為枕,布袋為蓆,白雲青天,懶去求食。一覺醒來,腹猶果哉,千古一笑,兩眉豁開。
伏虎羅漢贊
猛於虎者,唯慈忍力,大空、小空,就手而食。大空既空,小空不從,頻頻回顧,示以怒容。
朝陽補衲贊
荷葉收香,秋麻正長,鶉衣結就,糞掃堆旁。衲頭下事,針針相似,咬斷線頭,方可接續。
寒山拾得贊
寒岩寺裏討飯來,國清寺裏燒火去,盡道文殊與普賢,相逢狹路難回避。噫!石塊木樁,有何憑據?
十八大阿羅漢贊
長眉曝日而童子進香者
離離披披,水田其衣;霏霏拂拂,霜雪其眉。心擬向日,乃負其坐,背癢不禁,侍者之故。
對巖花而翻貝者
依文解義,三世佛冤,離經一字,即屬魔言。頹然一翁,二俱不羨,巖花似火,雙眸若電。
傾瓶放光而出神遊戲者
倚光而出,非意所生,不知何日,打破淨瓶?放過一著,落在第二,一若不存,二復何寄?
山居靜坐而猿猱獻果者
蟠桃既熟,知是幾年?偷心所得,誰為汝憐?爾不異我,不許藏躲,但辦肯心,妙哉厥果。
坐參經義而執卷忘倦者
老老大大,手不釋卷,懶逐文言,只圖遮眼。眼既自全,月亦自圓,世人若看,牛皮也穿。
攜卷坐柳陰而次第簡閱者
出息不涉,入息不居,眾緣陰界,不能礙渠。楊柳春回,莓苔轉綠,一大藏經,從頭再讀。
定中有鬼撼錫而不動者
把住要津,官不容針,略通一線,山鬼入林。不采無窮,伎倆有盡,過十小劫,金錫乃振。
倚樹高臥而獼猴為伴者
津梁既疲,未忍言歸,尚有侍者,聊以應機。侍者為誰?二獼猴子,一動一靜,自成賓主。
拈丹桂枝以示鹿麋者
無法可說,花拈一枝,香生滿谷,悟者為誰?鹿性既馴,馴復何守?庶幾無聊,可以為友。
騎三腳蟾以出海者
無物不有,無時不然,龍宮雖好,不可久延。撒卻驪珠,衣中自有,為有力者,負之而走。
騎蝦精破浪而出者
江既無底,海亦無邊,路頭在手,白浪淊天。如人履地,人乃不會,何獨疑于,一蝦之背?
握玻璃盞以調藥餌者
玻璃盞子,內外明徹,人兮無此,何以利物?藥餌漸調,慰彼疲勞,匪酥匪酪,飢渴乃消。
擎缽多而降龍者
我無神通,神通在龍,雲周雨遍,不離缽中。縱以為體,奪以為用,誰為阿師?只堪應供。
努臂目而伏虎者
爪牙既[A2]斂,夙習未除,努目而視,安敢縱渠?大空、小空,始絕回互,若欲把門,還少一箇。
亦有布袋而非彌勒者
同不在心,異不在腹,以有布袋,令人描摸。是耶?非耶?擬之即差。可知兜率,不是爾家。
坐睹塔光而擁衲者
孤峰一衲,似有來繇,誰知只在光影門頭?光不透脫雖云是病,不妨借此為炤妖鏡。
坦腹而布袋者
天上無姓,地下無名,當年一問,粉碎乾坤。廓落一囊,嗒然忘我,大千有物,無不包裹。
擊磬而出定者
欲觀自在,未絕偏圓,離出入際,默爾忘緣。既非無語,亦非有證,誰似其人,一鳴其磬?
寶公贊(鶴凌侍者請)
十二時歌步步嬌,曾從異類出鷹巢,還須化鶴凌霄漢,尺拂休忘鏡剪刀。
初祖贊(崑石請)
崑山有良璧,如何喚作石?武帝問西來,西來道不識。不立文字,誰是知音?楞伽四卷,可以印心。但能推倒嵩山壁,便好為他的子孫。
立雪齊腰贊
齊腰不沒膝,此意許誰知?只可面當壁,翻身早[A3]已遲。冷眼難瞞,熱心一段,死不干休,雪花片片。可憐坐斷十方者,到底被他將眼換。
好雪片片落不著,面壁多年不禁寒,心未安時臂未斷,展開還好與人看。
真歇了禪師塔在皋亭山,方被劫火,其僧以繪像索題募建。
題落驢前,贊落馬後,秪這些子,火燒不透,殃及兒孫,是誰之咎?使有人云歇了休,拽取鼻頭來寶壽,不應觸諱犯當頭,紅爐雪又重芳茂。
雲棲宏大師贊
生平不識彌陀面,今日毫端全體現,人人盡道見雲棲,誰向雲棲那邊看?
雲門湛然和尚贊
洞山於良久,邈得雲巖禪,誰知因過水,兩眼方始圓?年深代亦遠,幾希失所傳,江南雲門裏,放下無聯纖。復為分明極,令人話正偏,寶壽山何秀?西溪水亦鮮。以此示後賢,後賢曰儼然。
古越雲門,法幢獨露,價賤如金,貴如土故,有空王俸,了不知顧,邪風振搖,即隨類墮,令人對此憶曹山,毀之譽之誰之過?
聞說雲門,夜半日出,一人傳虛,萬人傳實。捧拂拈篦,對面不識,祖彌不了,所以殃及。
兩手握何物?持歸問汝師。汝師曾問我,我今復何辭?譬如溯流者,溪石多參差,攀攬所不及,情知源在斯。因師乃聞我,因我聞祖翁,祖翁曰耳聾,知此乃可起,曹洞之正宗。(為寉陵智超請)
宗傳曹洞,戒受雲棲,教尊賢首,總作全提。或拖布袋,郎郎當當;或登寶座,巍巍堂堂。雲門惺惺,天華寂寂,養子之緣,子肉不食。擬報師恩,幾缺師耳,描師邈師,隨類墮只。
真不可邈,一邈便像,眉目儼然,卻成兩樣。不兩樣,能隨類墮者,是之謂雲門湛老和尚。
石傘在上,若耶在東,門齒不缺,耳朵不聾。是耶?非耶?豈力未克?噫!持書千里迢迢客,畢竟何繇到此中?
博山無異和尚贊
腳下無私,隨往自適,今之古之,路逕開闢。舉壽昌宗,起博山宅,把住要津,為眉毛惜。噫!拂子橫拖不顧人,至今幾個知恩澤?
密雲和尚像贊
一條白棒顯家風,今日相看影現中,道師不足隆臨濟,怒髮莖莖直指空。
麥浪法兄如六賊戲彌勒像贊
舉動如天衣再來,遊戲如彌勒應世,秉拂於顯聖雲門,住持於彌陀梅市,悄地裏結卻袋口,忽然間拽杖而去,那管伊六賊六通?一任他扯來扯去,斯之謂麥浪懷兄永不負先師之記。
聞谷大師贊
雲棲的嗣,淨土正宗,龍池有囑,掉頭弗從。西來祖意,曲暢旁通,川趨流赴,苕溪道中。隨方應化,雁過長空,影非留水,此似誰容?我生武水,鄉與師同,擬議師德,海月可籠。吾師之德,撈摸無蹤,瓶窯火發,庶幾可攻。說淨土法,開慈悲方,師去我來,喜挹遺香。淨慈隔岸,游芝山堂,開卷拜贊,是我同鄉。
東山爾密和尚贊
東山阿兄,宗通說通,誰是其人?水上尋蹤。
具足禪師贊
白石之上,青松之下,是誰似伊,得能瀟灑?何以孝聞,左無股者?解脫自居,世間頓捨,同師點沸,共抽薪也。派出源分,易幾冬夏,泡漚復親,活埋話新。電影忽墮,空花未淪,且結空果,聊以獻蘋。秋風落落,難擬其神;春流浩浩,彷彿其身。身與神會,午夜紅輪,手執何物?欲誰付與?我為證明,須一轉語,不是木蛇,豈曹家女?喚作如意,非我儔侶,兄雖點頭,我亦不許。薦取薦取,不負同處。
題瑞白和尚住陽明洞銕壁居秋景畫像,時開法雲門。
坐破銕壁,伊誰可測?常扃柴扉,見亦不識。別峰拜之,一龜毛拂,舉兔角杖,摟陽明窟。飛一葉秋,揭藤斗笠,不離把茅,啟雲門席,豈忍不禁?先師累及。噫!盡道世間行樂好,逍遙那及在山日?
巍巍堂堂,辨邪別正,六出瑞花,其白無並。寒殺闍黎,韜幾晦微,曹洞一脈,大地春歸。
南明大師贊
遠臨臨濟,中接斷橋,車車溪水,鴛湖淊淊。噫!者個緣何無一滴?沿流不止問吹毛。
自題
若耶溪上雲門月,流落清流話圓缺,平旦拈來作鏡看,卻教胡餅知時節。何時節?試問黃橙與綠橘。(寓清流橘山,為旦平請)曹洞正宗,何背何向?試問觀者,果像不像?不是暫時落魄,便是白衣拜相。
寶壽龍門,枯藤槁木。顧虎頭輩,十描九錯。寶鏡無塵,黃金無真,因緣時節,藤木生春。噫!省然眉目霧將散,看取麟湖月上新。(省眉請)
雁過長天,秋霞作箋,一筆兩筆,影落寒泉。泉不留蹤,雁不遺影,你是何人?示人以景不是景,手執木蛇知為誰?昨夜夢溪清夢醒。咄!(印如請)
西溪深處,古杭之餘,峰七十二,何處逢渠?昔有政公,好騎黃犢,人或擬之,柳鞭一促。(騎牛象)
奇哉寶壽,追蹤熊耳,九年面壁,沿流不止。魚魯鬚眉,鳥焉衣履,畢竟如何?逆流洞水。(九壁請)
寶鏡堂前,一輪明月,背觸俱非,如入虎穴。擬犯其威,遭其耳缺。吾道欲隆,記取時節。正月小盡,梅花似雪,寒影入溪,任人拈掇。(道隆請)
三喚三應,意豈有他?只此斷拂,覿面非賒。梧桐瀉影,秋月欲斜,西山雖好,不是你家。(為日生侍者請,時生將歸寧化之西山菴)
因汝識我,我不是汝。高踞要津,把斷拂子,淨玉瑕生,曹溪洞水。何物沿流?云祗者是(淨玉請)
衲僧氣宇,山清水碧,塵累既清,無往不適。拄地撐天,此外無禪,可密傳者,密在汝邊。(傳侍者請)
如是之法,佛祖密付,逗到靈峰,一拶便露。任伊描得十分真,寧識曹山尊貴墮。咄!
玄豹齋中,偶然佇立,一人傳虛,萬人傳實。若道是曹洞正傳,為甚麼到者裏拈椎豎拂?咄!(汀州本然請)
是渠非渠,鏡裏尋渠,撲破鏡來,觸處逢渠。天華顯聖,雪峰長慶,只因寶壽,扯拽不定。扯得定,綿江撈得獅峰影,衣裏戒珠須自證。
寶壽之寶雪峰雪,分付諸人莫辨別,若搭生薑賣與人,管教辣斷娘生舌。(雲庫頭請)
說像不像,野燒不休,燎天灼地,此箇獨留。愚者怖走,此復誰收?問取淨節,是真火頭。(節火頭請)
旁通法眼,曲暢雲門,即此面目,曹洞後孫。
題久默像
弁嶽峰頭浪潑天,誰云妙唱不干舌?太湖澄碧峰影斜,不務速說今[A4]已說。
唐存憶居士行樂圖(子孫拱立,童子送芝)
人生行樂耳,玅云樂有極,寶樹行有林,盤陀坐有石。花輪胎始成,蒲輪擬相迫,此際紫芝香,即之不可得。色果即空耶?壽茲良可釋,選佛亦選官,語諸賢子息。
題章天對居士小像
角巾原不染風塵,博得清閒倍爽神,樹下有形能息影,石邊童子慣隨人。破瓢擲去成奇響,斗笠掀開不厭貧,古鏡自來如面闊,一回深炤一回新。
題穆溪野老小影(即曹愚公居士)
優哉游哉,出朝入埜,豐草長林,是所思也。道可樂乎?道可行乎?溪影自炤,渠正是吾。
題江陰芙蓉菴渭筠真
日中逃影,既[A5]已知非,攝身松下,似與世違。身亦是影,孰究其微?芙蓉湖上,秋月輝輝,再三撈漉,始得忘機。
遠思曹司理乞題行樂圖(三首)
一經既明,志忽青紫,春至花發,於我何喜?(勵志一經)
歸受一錢,恐傷我廉,傳經之外,此復何嫌?(廉風兩袖)
身心家國,擬負而出,月明星稀,照我迥立。(靜夜憂時)
澄泉行樂圖
華嚴五山,一山之首。有老比丘,年七十九。見慈舟翁,親雲門叟,靜養自怡,不遑他走。香水海月,豁開戶牖,如寶鏡光,畢彰妍醜,隱現之機,永垂不朽。明年好學趙州禪,若到龍門即寶壽。
孫冶堂居士像
五百頭陀結一緣,扁舟別業到梅川,紅衫竹杖追蓮社,世外風流不問仙。
劉元城居士像
遊雲遊宦,前身後身,水月既隱,鏡花復新。撥轉鏡看,何喜?何嗔?是速朽業,是千古真。
石雨禪師法檀卷第十二(終)
(嘉興府天寧菴比丘明淨施貲一兩,信士徐煥淨、璞智萌各五錢,廣遠、霞谷、智開各三錢,金門智全、湯門智信各三錢,仝梓)
【經文資訊】《嘉興藏》第 27 冊 No. B190 石雨禪師法檀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1-11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嘉興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LINDEN 大德提供之部份經文,毛佩君、廖予安、廖予慈大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