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山志卷第二
第三、五峯靈迹
法身無相,偶居蓮華千葉之中;聖化多方,橫出香水四流之表。返常合道,利用契機。故飛輪銜寶,盪除尊貴之幢;晦影韜光,樹植蕭閒之幟。千尋壁立,跛驢智何處求蹤;萬象鏡懸,羚羊角誰能漏迹。微露一機一境,宛然分主分賓;淨蠲六識六塵,觸處隨時隨地。豈同夸張方伎,惑亂俗流;侈談蓬島三山,靈芝益壽。神州五岳,丹訣延年;神異迥殊,正邪攸別。志靈迹。
五臺,亦曰五峯。臺言高平,峯言聳峭。所以有五者,觀國師云:「表我大聖,五智已圓,五眼已淨;總五部之真祕,洞五陰之性源。故首戴五佛之冠,頂分五方之髻,運五乘之要,清五濁之災矣。」其東西南北四臺,皆自中臺發脈。一山連屬,勢若遊龍。唯南臺特秀而窵居焉。
東臺,約高三十八里,頂若鰲脊,周三里,亦名望海峯。若夫蒸雲寢壑,爽氣澄秋,東望明霞,若陂若鏡,即大海也。亦見滄瀛諸洲,因以為名。東溪之水,北注滹沱。支山,東南延四十里,入阜平縣界。西北延二十里,入繁峙縣界。
明給事中錫山仁甫萬象春詩:
其靈迹二十六。
那羅延窟
臺東畔。其內風氣凜然,盛夏有冰。吐納雲霞,或燈光時出。《華嚴》云:「是菩薩住處,亦是神龍所居。」
鎮澄詩:
笠子塔
臺頂。宋宣和間,代牧趙康弼同慈化大師,見異僧入那羅窟留笠子,建塔藏之。
鎮澄詩:
觀音坪
臺北麓一里許。
華嚴谷
臺之西北,今名東臺溝。
棗林
臺之東北。元魏永安二年恆州刺史延慶因獵至此。僕夫四人,逐一白鹿,偶見大宅高門,鹿即竄入。有一長者,鬚髮皓然,拄杖而立曰:「鹿乃我家所有,卿何妄逐?」僕曰:「我不用鹿,飢困柰何?」翁指東林棗方熟,四人就林而食。囊之歸,進棗延慶,慶怪之。復迹尋之,遂失其所在。
五王城
臺東北數十里,有五王寺。
天城
五王城側。《靈迹記》云:「天城,即化寺也。不依地立,迥出雲霞,朱樓紺殿,皎若天城。得遇之人,塵機頓息。」
大會谷
臺東谷,眾溪交會,滹沱之源出此。
華林
臺東南二十里,即今古華巖。
溫湯泉
臺東南七十里。
馬跑泉
臺東南六十餘里。
龍泉關
臺東南六十里。關之東即直隸,關之西即山西。
釋德清詩:
舊路嶺
臺東南五十餘里。
鐵鋪
臺南五十里。
棲賢谷
臺西南溝,俗呼「宰殺溝」。自古真人藏修處也。
鎮澄詩:
觀音洞
棲賢谷口巖畔,洞有滴泉,味甘。
法本詩:
化竹林
臺西南支山二十里,亦名「昶竹林」。昔人遠望,萬竹鱗鱗,近則失之,遂此卓庵。
釋善安詩:
青峯
化竹林南,今名「大螺頂」。
釋法本詩:
現聖臺
青峯之南。唐觀國師嘗見萬聖羅空,五臺停岫。
釋覺玄詩:
石佛嶺
明月池南二十里。
漫天石
東臺頂。古有怪石,夏流液,夜有光,後人造屋,火之。
研伽羅山
舊云東臺山名。應是梵語,未詳所出。
紫府
五臺總稱。遠望五峯之間,紫氣盤鬱,神人所居也。無恤獵常山西,瞻紫雲之瑞,至此見聖。
鎮澄詩:
黃巍嶺
商英望此見神燈,料是小東臺。
觀來石
南臺,高三十七里,頂若覆盂,周一里,亦名「錦繡峯」。山峯聳峭,烟光凝翠,細草雜花,千巒彌布,猶鋪錦然,故以名焉。支山南延六十里,至嶔巖寺。
萬仁甫詩:
其靈迹二十一。
仙花山
即南臺之山名。
普明歌:
李環洲詩:
普賢塔
南臺山上。
古南臺
臺南二里。嘉靖間,香林大士卓庵其上。
副使楊彩詩:
石罅、神龜
二俱仙花山南半麓。
白龍池
臺東南麓。
插箭嶺
臺東二十里。宋太宗北征入此,見菩薩現八臂相,插箭而迴。
萬木坪
臺西南四十里。唐李澄師莊,為普通供養。
龍宮聖堆
近娑婆寺。昔有龍母,聞法化去,時龍池即湧為堆,故名焉。
聖鐘山
臺南八十里。昔有神鐘,飛來懸于巖下,高數丈。鐘後飛鳴而去。今鐵簴尚存。
聖僧崖
亦名「滴水崖」,臺南七十里。唐貞觀中,梵僧于此立化。
古竹林
臺西南三十里,唐法照入聖境。
鎮澄詩:
虒陽嶺
臺西南三十餘里,佛陀波利見文殊處,有尊勝幢存焉。虒陽河源發於此。
志公洞
清涼石南。
法華洞
志公洞前。
七佛洞
臺西南二十里。古有七梵僧,至此入寂不起,遂立七佛像。
千佛洞
臺東北崖畔。嘉靖末,道方者夜遊至此,見神燈萬點,既出旋入。方隨入,見玉佛像森列其中,穹窿深迥。進里許,黤然聞波濤,悚怖不能出。念觀音名,願造像。忽見一燈,尋光得出,乃造石佛于洞口。
金閣嶺
臺西北嶺,昔人見化金閣,建寺以擬之。
德清詩:
侍郎楊海州詩:
天盆谷
金閣之左,山若仰盆。
泰山樵子孫枝詩:
蛇溝
天盆北,舊名「車溝」,若車箱形。
海螺城
天盆之東,昔人於此見化城,若海旋焉。
鎮澄詩:
西臺,高三十五里,頂平廣,周二里,亦名「挂月峯」。月墜峯巔,儼若懸鏡,因以為名。其上有泉,羣山拱合,巖谷幽潛。支山西北延四十里,至繁峙縣界。
萬仁甫詩:
其靈迹十七。
魏文人馬迹
在臺上。石上印文若人馬足迹,俗以為魏帝至此。
覺玄詩:
八功德水
臺北。
副使李北沙詩:
二聖對譚石
唐法林,見緇白二叟坐談石上,近之則失,因為名。宣公子覩異,於上建樓。
覺玄詩:
獅子蹤
對談石下。
雨花老人詩:
牛心石
臺東有石,狀若牛肝。
文殊洗鉢池
臺東北谷。昔有白髮母洗鉢于此,僧明信問其故,曰:「中臺乞食而來。」言訖忽隱,唯見光映林谷。
泥齋和尚處
臺東北谷。昔有神僧住此,以泥作饌,與賓共食。
覺玄詩:
鳥門
臺西北隅。
龍窟
臺西半麓。
石門
臺之西南谷中。
李牛谷
臺西北三十里。
禪堂溝
臺西北溝。
峨谷
臺西五十餘里。
秘魔巖
臺西四十餘里,木叉和尚居此。
德清詩:
龍洞
在祕魔巖,懇禱則龍現,見者非一。
薩埵崖
祕魔之西。古有代州王氏女,不欲配,逃于此,食薇飲露。父母逼之,女投崖,未墜而飛。
香山
中、西二臺之間。
北臺,高四十里(舊傳三十八里,中臺四十里。今登中臺,不見北臺地面;登北臺,則見中臺地面,是知北臺高于中臺,故易之),頂平廣,周四里,亦名「叶斗峯」。其下仰視,巔摩斗杓,故以為名。風雲雷雨,出自半麓。有時下方驟雨,其上曝睛。四方雲氣,每歸朝而宿泊焉,蓋龍帝之宮也。時或猛風怒雷,令人悚怖。嘗有大風,吹人墮磵,若槀葉耳。東望海氣,北眺沙漠,令人悲淒。登臨者,俯仰大觀,益覺此生微茫虛幻。支山北延四十里,至繁峙川前,有眾溪發源,注清河。
萬仁甫詩:
其靈迹二十四。
黑龍池
臺上,亦名「金井池」。側有龍王祠,四方民禱雨輒應。
西陵丘坦之詩:
鎮澄詩:
說法臺
臺之東。常出鐘梵之音,人多聞之。
法本詩:
隱峯塔
唐鄧隱峯,參馬祖,飛錫解軍,倒化于北臺。妹尼立塔,近者僧明來重修。
覺玄詩:
蒲坂福登詩:
法本詩:
鎮澄詩:
生陷獄
臺後半麓。隋繁峙民張愛,盜龍池錢若干。將歸,暴風卒起,吹墮于此。上聳巉崖,下臨絕澗,黑雲四蔽,冰雪擁身,求出莫由。志心悔咎,稱菩薩名,經宿雲開,見白兔,隨出。
鎮澄詩:
羅漢臺
臺之次東,一級平臺。唐十六梵僧,至此同化去。
華嚴嶺
臺之東南,二臺之間。
孫孜詩:
夢覺詩:
樓觀谷
臺之東南二十餘里。
金剛窟
在樓觀左崖畔,乃萬聖祕宅。《祇桓圖》云:「三世諸佛,供養之器,俱藏於此。迦葉佛時,楞伽鬼王所造神樂,及金紙銀書毗柰耶藏,銀紙金書修多羅藏,佛滅度後並收入此。昔佛陀波利,入此不出。」
白下正秀詩:
福登詩:
德清詩:
雲南淨倫詩:
法本詩:
鎮澄詩:
白水池
在樓觀谷後,其泉若乳,山人多取洗眼。
雨花詩:
覺玄詩:
五郎祠
樓觀谷西山麓,宋楊業第五子出家處。
正秀讚:
鎮澄詩:
玉泉
樓觀谷口,無著見化人于此飲牛。
紫霞谷
臺南,俗呼「北臺溝」。清涼深處,禪侶幽栖也。
釋明讓詩:
龍門
臺南麓。裂石如崩,濤聲若雷。北有藏雲谷,下有留雲石。雲出為雨,雲入為霽。順庵胡公題其石,妙峯[A3]刺舌血書《華嚴》處。
鎮澄詩:
金沙泉
龍門之側。
仙人庵
臺後。
覺玄詩:
九女泉
臺後七里,曾有九仙女浣衣。
藏真谷
臺西北,昔有五百梵僧,藏修於此。
大黃尖
臺北二十里,即古北臺。
卓錫泉
在蘭若寺。唐初,僧道賢縛茅藏修,每下澗汲水,往返甚艱。偶客僧至沐浴,賢數汲澗下。明日僧浣衣,賢再汲不厭。半途失跌,破缾,更取別器汲之,略無怠色。僧曰:「子誠矣!」即卓錫庵前,命賢拔之,不出。僧彈指,錫飛泉涌,僧即隨去。
憨山
《古傳》云:「昔有梵僧,從魏孝文帝,乞一臥具地,帝許之。僧展臥具,覆五百餘里。」帝知其神,駭之,馳騎而去,帝聞山錚然,顧之,趿然隨後。帝曰:「爾憨耶?」山乃止,故以為名。
文岫山
臺之西北四十餘里。
寶陀山
臺北四十里,亦名「寶山」。
秦戲山
臺東北七十里。《山海經》云:「秦戲之山無草木,多金玉,滹沱之水出焉。」亦名「派山」。
品字泉
在秦戲山,即滹沱源。西流由北臺之陰,諸溪競注。過繁峙城北,經代州、五臺、忻州、定襄、盂縣,入真定平山,左繞臺山三面。
中臺,高三十九里,頂平廣,周五里,亦名「翠巖峯」。巔巒雄曠,翠靄浮空,因為名。與西、北二臺接臂,南眺晉陽,北俯沙塞。有五溪發源,二溪左注清河,三溪右由西臺下,出峨口,入滹沱焉。《水經》云:「峨谷之水,出於中臺」,即此也。
萬仁甫詩:
其靈迹三十二。
靈鷲峯
臺東南支山,今稱「菩薩頂」,宛似西天靈鷲山,故借為名。
正秀詩:
鎮澄詩:
甘露泉
臺右。
大寶塔
靈鷲之前,五峯之中。漢摩騰天眼,見此有阿育王所置佛舍利塔,歷代帝王不廢修飾。明萬曆間,聖母李太后重建,厥高入雲,神燈夜燭,清涼第一勝境也。
晉陽王道行詩:
鎮澄詩:
佛足碑
在大塔左側。按《西域記》云:「摩竭陀國波吒釐精舍大石,釋迦佛所遺雙足迹。其長一尺六寸,廣六寸,千輻輪相,十指皆現;華文卍字,寶缾魚劍之狀,光明炳煥。昔佛北趣拘尸那城,將示寂滅,回顧摩竭陀國,蹈此石上,告阿難言:『吾今最後,留此足迹,以示眾生。有能見者,生大信心。瞻禮供養,滅無量罪,常生佛前』(云云)。後外道輩嫉心,除之愈顯。如是八番,文彩如故。」唐貞觀中,玄奘法師自西域圖寫持歸,太宗勅令刻石祖廟,以福邦家。至明萬曆壬午秋,少林嗣祖沙門威縣明成、德州如意,一夕,一夢蓮花,一夢月輪,現于塔際。既覺,各言所夢,異之。及曉,少室僧正道持佛足圖貽之。及展,見是雙輪印相,喜曰:「此夢真也。」遂傾囊,兼募眾立石,時孟秋既望也。是夕,眾聞空中珠珮雜樂之聲。出戶視之,神燈點點,此聖神嘉贊也。
鎮澄讚:
文殊髮塔
在大塔東側。昔文殊化為貧女,遺髮藏此。萬曆間,方廣道人重修。見髮色若金,隨人視之不一。
法本讚:
般若泉
大塔前左畔。唐僧慧潛結庵于此,日課《金剛經》。久之,感庵側涌泉,因為名。飲者生慧。
覺玄詩:
雜花園
大塔前。唐末改築戒壇,今為空壤。
鳳林谷
臺東南谷。
西天洞
鳳林谷北嶺。
梵仙山
臺東南三十里,中臺案山。昔有五百仙人,餌菊成道。
秋崖詩:
覺玄詩:
井溝
梵仙山西。
楊柏谷
井溝南。
九龍岡
臺南,近竹林寺。
令公塔
在九龍岡,宋楊業忠死,子五郎收骨建塔。
鎮澄詩:
竹林舍利塔
臺南竹林寺前。成化間,耕者得石槨,內銀匣,中有琉璃缾,盛舍利數百粒,光色璀璨。係宋僧雲宗藏之。弘治間,燕京穆氏建塔。嘉靖間,古燈重修。
竹林小像
本寺小像一龕,精巧入神,殆非人力所造也。
鎮澄讚:
清涼谷
在臺南四十餘里。
古清涼
在清涼谷中,僧法聚構蘭若。
翰林顧紹芳詩:
清涼石
在清涼谷嶺西畔,厚六尺五寸,圍四丈七尺,面方平正,自然文藻。或能容多人不隘。古者嘗有頭陀趺坐其上,為眾說法,梵音琅琅,異狀圍繞。望之悚怖,近之即失。後人目其所坐之石,曰「曼殊牀」。
楊彩詩:
鎮澄詩:
清涼泉
在清涼谷北巖。
真覺詩:
羅漢洞
清涼谷北巖畔。
真覺詩:
清涼橋
臺南溪上。
萬年冰
臺東麓。有冰數丈,九夏不消,地多靜居。
寒山石
臺東南三里許。
玉花池
臺東南麓。昔有五百梵僧於此過夏,白蓮生池,堅瑩若玉。代牧砌之,志曰「玉花」。
覺玄詩:
伽藍溝
臺之西北。
萬聖澡浴池
中、北二臺之間,古有涌泉,澄潔可愛。遊人臨之,於天光雲影之間,或見天仙、沙門、蓮華、錫杖之狀。人或以為菩薩盥掌之所。故四方之民於盛暑時,多持香花、拭巾而投之。後人鑿方為砌,構亭藏之,而靈相遂隱焉。
覺玄詩:
正秀詩:
太華池
在臺上西北隅。唐傳水深丈餘,古今見者,深淺不定。臨池鑑影,令心劃然。
鎮澄詩:
祈光塔
臺西南隅。成化間,秋崖法師同晉主祈光,遂願,故建之。
覺玄詩:
臺中舍利塔
唐藍谷法師,從梵僧乞得舍利若干顆,造鐵塔,盛於內,復建大塔藏之。萬曆庚辰,塔將傾。一夕怒雷大震,塔乃正焉。
丘坦之詩:
師子窩
中臺西南嶺,昔人見萬億獅子遊戲其中。萬曆丙戌,僧智光、淨立等約五十三人,構屋結社。唯十方學道者共居,不許子孫承業。
紫柏真可詩:
司馬趙國麟詩:
娑羅樹
清順治間,一梵僧指寶塔峯曰:「有娑羅樹焉。」山人隨視,只見五雲生岫,一樹浮光,而僧不見矣。聖祖駐蹕,忽聞異香,勅賜「栴林」。乃平陽四世孫天閒健和尚中興,頓成法席。
古志以大黃尖為北臺,叶斗峯為中臺,翠巖峯為南臺,則一山連屬。後以錦繡峯靈瑞顯彰,大士頻現,且與四峯鼎立,人多觀仰,故定以為南臺。則翠巖居中,叶斗為北矣。况大黃尖,乃叶斗支山,比之叶斗,殆若培塿,固不足以當五峯之列。藍谷傳以中臺高於北臺者,則悞以古當今也。準妙濟傳:「五峯之外,復有四埵。東曰『青峯埵』,即常山,亦名『無恤臺』,趙襄子曾登是山,因以為名。南曰『朱明埵』,即方山,李長者著論處。西曰『鶴林埵』,即馬頭山,亦名『磨笄山』,代子夫人磨笄自殺處也。北曰『玄冥埵』,即夏屋山,亦名『覆宿山』,古之帝王避暑處。」然四埵之名,好事者立,而聖教無考焉。
五臺不產百嘉,半麓已上,並無林木,唯生香草,細輭如緜。其諸臺麓溪壑之間,純生杄朱,異草雜花,不可悉記。其金芙蓉,他山則無。至若靈芝神藥,啗者足能開劫迷、易仙骨。自古得者往往有之,然非肉眼可識。今據妙濟傳,略錄凡品于左。
名花有八:日菊(晝開夜合)。金芙蕖(陸地蓮)。百枝。零苓香(邢雲露詩:「玉毫金相照清涼,花雨雲流溼不妨。佛散妙香香滿路,騷人采采入詩囊。」)。鬼見愁(生臺麓,能驅邪。邢雲露詩:「神呵諸怖遠,僧定百魔休。一夜生靈草,猶令鬼見愁。」)。鉢囊(世傳五百羅漢,結夏中臺之野。遺其鉢囊,化為此花焉。)玉仙(亦名「大吉」,在南臺)。天花(菌類,生於柴木,臺山佳品也。釋鎮澄歌:「君不見,五臺山上產靈葩,山人目之為天花。多在巔崖深險處,枯木雲蒸抽菌芽。厥色渾如玉,厥味薄於瓜。樵牧得之如獲璧,持來獻入司公衙。司公得之亦甚喜,歌筵舞席爭相誇。烹羊宰鵝不足美,必得是物充珍佳。在上欲得索其下,公使展轉來山家。僧吏鳴鐘告其眾,眾聞官令驚復嗟。裹糧探求入深谷,豈辭猛獸及毒蛇?求之不得須貸易,歸來典卻佛袈裟。昔謂人間苦塵役,偷閒學道歸烟霞。豈知寂寞寒巖下,營營公事數如麻。異物有時盡,人欲自無涯。我願君子心,如月絕疵瑕。清光徧照飢寒屋,肯令一念恣驕奢?」)。
異草有三:瞢𧄼、雞足、菩薩綫。
藥草有二十五:茯苓、長松、黃耆、黃精、黃連、木瓜、大黃、桔梗、芍藥、麻黃、藜蘆、白芨、天麻、烏藥、甘草、柴胡、百合、沙參、茵陳、回香、管仲、木賊、秦艽、蒼朮、細辛。
藥石有一:鐘乳石。
第四、伽藍勝概
峯巒示鷲嶺奇形,遠承佛國;樓閣涌寶王殊相,近現毫端。此十剎海清涼之界,實萬菩薩顯化之區。故經律祕於金剛,鐘鼓達於忉利。須知佛土莊嚴,非誇一時之富美;爰以檀那功德,足為永劫之資糧。試觀買園布金,長者即生天上;聚沙成塔,童子終證菩提。況藉清眾之修持,紹隆正法;即仗佛光之臨照,佑庇羣生。佛法不可思議,功德定不唐捐。雖歷朝之興廢不一,而叢林之締構宜隆也。志伽藍。
按:古傳五峯內外佛剎凡三百餘所,多係先古帝王興建,今皆消沈。大孚靈鷲,肇於漢明,立寺之始也。其中諸寺,或五峯抱出,或雙嶺中開,或疊起巖中,或聳居雲外。樓臺現乎杳靄,鐘磬出於烟蘿。至若天城現影,金閣浮空。無著悞入,不是人間;法照歸來,猶存山麓。此不思議界,聖境冥現矣。歷代以來,諸剎廢興,沿革數目,難以悉記,今略錄顯著於左云耳。
臺內佛剎凡六十八
大顯通寺
古名「大孚靈鷲寺」。漢明帝時,滕蘭西至,見此山,乃文殊住處,兼有佛舍利塔,奏帝建寺。滕以山形若天竺靈鷲,寺依山名;帝以始信佛化,乃加「大孚」二字。大孚,弘信也。元魏孝文帝再建,環帀鷲峯,置十二院。前有雜花園,故亦名「花園寺」。至唐太宗重修。武后以新譯《華嚴經》中,載此山名,改稱「大華嚴寺」。觀國師於中造疏。至明太宗文皇帝勅重建,感通神應,自昔未有,故賜額「大顯通」。古傳中有兩堂聖眾,非戒定慧全者,莫預此寺。自明初以來,勅旨護持,凡十餘道。永樂三年,設僧綱司,率合山僧祝釐,本州月給僧糧。至嘉靖間始革其糧。
王嘯庵詩:
丘坦之詩:
大寶塔院寺
顯通之南,五峯之中,有育王所置佛舍利塔及文殊髮塔,因為名。永樂五年,上勅太監楊昇重修大塔,始建寺。萬曆戊寅,聖母勅中相范江、李友重建。恢巍壯麗,冠于清涼。命比丘圓廣,主其焚修。
釋正秀詩:
丘坦之詩:
鎮澄詩:
大圓照寺
顯通之左,古稱「普寧寺」。永樂初,印度僧室利沙者來此土,詔入大善殿,坐論稱旨,封「圓覺妙應輔國光範大善國師」,賜金印,旌幢遣送臺山,寓顯通寺。至宣德初,復詔入京,廣宣祕密。無何,辭歸山,上未許。明日示寂,上聞,痛悼之。御祭、火化,勅分舍利為二:一塔於都西,建寺曰「真覺」。一塔於臺山普寧基,建寺曰圓照。正德間,封張堅參為法王,賜銀印,兼有都綱印。
大文殊寺
即菩薩頂真容院。唐僧法雲自建殿堂,擬塑聖像。有塑士安生,不委何來,請言聖儀。雲曰:「大聖德相,我何能言?」相與懇禱,求聖一現。七日,忽光中現文殊像,遂圖模塑成,因名「真容院」。歷代人君,不廢修飾。明永樂初,勅旨改建大文殊寺。勅賜貝葉靈文、梵文藏經、朱書橫列、御製序讚。每帙盛以錦囊,約以錦縧,護以蒨氈,並欽造文殊鍍金像。萬曆辛巳間,上勅太監李友重修。
釋秋崖詩:
鎮澄詩:
大廣宗寺
鷲峯南半麓。正德初,上為生民祈福,遣中相韋敏建寺,鑄銅為瓦,今稱銅瓦殿。賜印,并護持,命秋崖等十高僧住。
紫柏真可詩:
儲御史詩:
秋崖詩:
羅睺寺
塔院寺東北隅,唐建。張天覺於此見神燈,有感,修飾。成化間,趙惠王重建。
廣緣寺
鷲峯東,古名「大王寺」。世傳昔有王子棄國出家,于此建寺。明朝改建。後有妃子寺,即王妃出家處。
法王寺
妃子寺後,明張法王建。
普濟寺
華嚴谷,亦名「北山寺」。明成化間,澄孤月禪行聞於代王成煉,始建寺,今為代王香火。
孤月詩:
鎮澄詩:
正秀詩:
般若寺
樓觀谷,唐無著嘗入化般若寺,因建寺名焉。成化間,立禪和尚道行聞晉王,重建。
覺玄詩:
虞山瞿太虛詩:
性善詩:
太平興國寺
樓觀谷。宋沙門睿見結廬于此。平生自誓者四:「眼不觀非法之色,耳不聽非法之聲,口不道非法之語,心不緣非法之事。」太宗平晉,聞師道,詔見行宮。勅建寺,賜額「太平興國」,以師主之,即楊五郎之師也。中有五郎祠。五郎之後,真寶,代州人,以義為質,能外死生,欽宗厚遇。靖康之亂,寶為金酋所獲,庭抗不禮。金不忍殺,百方勸誘,終不顧。且曰:「吾許宋皇帝以死,為佛弟子,豈當為妄言耶?」怡然受戮。上聞,痛悼不已,立祠本寺。今祠沒焉。
秋崖詩:
法雲寺
即華嚴嶺,唐三昧姑開化處。代藩中官王朝,因僧真善開拓重修。
丘坦之詩:
普恩寺
普濟寺東山,舊稱「西天寺」,元建。明洪武間,具生、室利板的達寓此。道聞于上,詔入京,應對稱旨,賜龍章護持。正統間,賜藏經兼護持。
洪武御製詩:
此之謂「入如來禪」。
平章寺
金建。
報恩寺
并在華嚴谷,皆荒涼。
金界寺
華嚴谷,唐建。張商英於此見神物。成化初,清玉禪師重修。
萬壽寺
亦名「玉花寺」,中臺東南麓。隋有五百應真栖此,龍神修供。有騾數十疋,不用人驅,自能入市運糧。朝去暮歸,率以為常。過夏俱隱。是時白蓮生池,堅瑩若玉,七日乃爍。代牧砌其池,志曰「玉花」。明改為「萬壽」。
鐵瓦寺
玉花池南,元建,三泉寺入焉。
壽寧寺
在三泉寺南嶺,古名「王子焚身寺」。高齊第三子自識宿命,厭塵勞,于此燃身供聖,菩薩現形火光中。內侍劉謙之回奏,帝悼之,勅建寺焉。唐普雨大師奏昭宗重修,撥州田百頃,充常住費。宋景德初,勅改建曰「壽寧」。元華嚴菩薩者,有道僧。成宗及英宗幸山,命右丞相巴思重修葺焉。
西壽寧寺
元碧峯建。
三塔寺
鷲峯之西,萬曆初勅建,僧了塵主之。
李環洲詩:
殊像寺
梵仙山左,有文殊駕狻猊像,神人所造,見者肅然,生難有想。
鎮澄詩:
日光寺
在鳳林谷。嘉靖初,獨峯和尚建。
寶林寺
日光北。嘉靖間,古燈禪師建。
鳳林寺
嘉靖間,徹天和尚卓庵。嘗有盜賊至,見二虎據門,賊乃革惡,因呼為「二虎禪師」。萬曆初,道聞于上,改建為寺,額曰「鳳林」。五年勅建慈壽寺,使官徵之,不可。使官強起,師辟穀七日,乃終。賜祭,塔於本山。
一江和尚詩:
鎮澄詩:
護國寺
鷲峯南,三里許。元成宗勅建,真覺國師住此,著《慧燈集》。明弘治間,周國母重建。
鎮澄詩:
帝釋宮
即今玉皇廟。
碑樓寺
宮南。
萬聖佑國寺
交口東山麓,元海印大師居此,註《肇論》。英宗為建寺,賜號「弘教大師」。
鎮澄詩:
觀海寺
即明月池,在大文殊院南二里,元魏建成化間,月舟禪師重修。清康熙間,吻叶和尚重建。後有夫緣和尚中興,立為十方常住。慈心利物,本分為人。
法本詩:
吉祥寺
即清涼橋,在中臺南麓。思曇和尚重建,歷四世而至離塵和尚,不剃度,不分爨,不私蓄,不別眾,凡有作務,以身先之。故內外諸省,皆知有清涼橋叢林者,代不乏人爾。
佑國寺
即南山寺,臺懷南五里,奎衷和尚重建。後有仁山和尚繼興,立為十方常住。結制安禪,寸陰不廢。
大文殊院
即沐浴堂,在佑國寺南三里,吻叶和尚建。後有本空和尚中興,立為十方常住。授戒安禪,躬行慎切。
護眾庵
在觀海寺南五里。原是叢林,因無其人,數年歇響。後有如然和尚,復整為十方常住,葺廢修殘,弘戒演經,曉夜不懈。
鎮海寺
交口西南嶺畔。
雷音寺
在海螺城。
紫柏真可詩:
雲集庵
在曉天梁。
天聖寺
井溝,嘉靖間建。
靈峯寺
陽白谷,唐建。成化間,義賓上人約五十三人,結社參禪。皇戚周善世來遊,觀眾有感,割金三千重修。
秋崖詩:
中峯寺、聖水寺、天城寺
三寺,俱在陽白谷,皆靈峯寺支院。
天盆寺
依山得名,近有空上座重修。
日照寺
天盆谷。
金燈寺
南臺東北麓,元建。成化間,一庵重修。
性善詩:
金閣寺
南臺西北嶺畔,昔人見金閣浮空,因建寺。
楊彩詩:
王道行詩:
鎮澄詩:
竹林寺
中臺南三十里,唐法照悞入化竹林,因創寺,名焉。歷代以來不廢修葺。
丘坦之詩:
秋崖詩:
清涼寺
中臺南四十里,元魏孝文建。歷代以來,不廢修飾。唐宋皆設僧正司。
祝顥詩:
智導庵
中臺南麓,即清涼泉側。萬曆間,釋明經建。
望海寺
東臺,元建。嘉靖間,秋月禪師重修。
鎮澄詩:
普濟寺
南臺,宋建。成化間重修。
性善詩:
法雷寺
西臺,唐建。明法聚重修。
晉陽西屏詩:
靈應寺
北臺。五臺唯此山高風猛,人難措泊,往者多凍餒而死。隆慶初,釋圓廣與徒明來構居,開粥以濟飢寒。萬曆丁亥,釋佛秀募造文殊大像,未遂,竟以勞死。感夢慈聖施金,佛始成。遣中使陳儒,載送峯頂,更建殿宇供奉,為祝釐之所。
丘坦之詩:
演教寺
中臺,唐建。弘治間,玉禪師重建。中有鐵塔,藏舍利焉。
秋崖詩:
淨土庵
棲賢谷。嘉靖間,玉峯和尚開山,歷試苦行,嘗四十餘日昏散不入。後廣集緇流,事淨土行,因結庵。
新安明淵詩:
龍興庵
棲賢谷。嘉靖初,太虛和尚卓庵於此。初住,林茂無人。正旦,見金色女,手執蓮花立石上,俄而不見,流光滿谷。又嘗聞龍鳴。居無何,大開社火,廣接方來,叢林鼎盛,因為名。
鎮澄詩:
靈鷲庵
華嚴谷東嶺。正德間,僧官從鈴建。
大鉢庵
紫霞谷。羣峯拱抱,茂林森聳,無邊禪師得楚峯和尚道,濟下廿八代。楚峯嘗囑曰:「爾後有鉢飯,當共衲子食。」嘉靖甲子卓庵於此,掘得銅鉢,受斗餘,遂成叢林。
伏牛法光詩:
鎮澄詩:
靜林庵
紫霞谷。釋真雲所構。學天目中峯禪,梓其書以施人。
寂江詩:
雜華庵
塔兒溝,僧正參建。
法雲庵
即古彌陀庵,在龍門上。長干德清居此,號為「憨山子」。清幼歲,人呼為「清郎」。萬曆己亥與友妙峯卓庵於此,掘地得石座,上勒「清郎居」三字,有契焉,遂居之。
鎮澄詩:
大林庵
在鳳林谷,金陵素庵法師構。
龍樹庵
在車溝。嘉靖初,寶印、楚峯、玉堂同參大川和尚,曰:「向去三人載一車。」後至蛇溝,共結庵而居,致成叢林。蓋蛇溝,舊名「車溝」也。
楊海州詩:
謝畹溪詩:
棲鳳庵
天盆北嶺。嘉靖間,寶峯建。
釋紫崖詩:
華嚴庵
棲鳳庵東北。嘉靖末,僧古檀能誦《華嚴》,於此卓庵。
白頭庵
南臺東北十餘里。昔有行者,生而皓首,神異頗多。嘉靖間,卓庵於此,後罔知終焉。
性善詩:
臥雲庵
中臺西南麓,明建。
法光詩:
不二樓
西臺北,樓倚二聖對談石。景泰間,宣城公子遊此,遙見紫金樓躍出雲表,因建重樓,擬所見也。嘉靖丙寅,永平法師慧月至此,見文殊、淨名二聖對談,須臾失之。有感,偈曰:
先是,成化間,有老尼居此,自憶宣公子再來,發其私隱,皆符契。將終,勒石志曰:「吾若來時,必闡《華嚴》,重修是樓。」月公至此,講《華嚴》凡五徧矣。故時人呼為「華嚴樓」,亦曰「三生樓」。
鎮澄詩:
臺外佛剎凡三十六
東臺外九寺
華林寺
在古華巖,唐建。至明朝凡四修。
香雲寺
華林相鄰。
香蘽寺
華林之東,中有乳頭香蘽。
慈雲寺
香蘽之南。
龍蟠寺
大會谷。其山狀若蟠龍。
鳳嶺寺
龍蟠相鄰。
溫泉寺
臺東南五十餘里。古傳昔有王者嬰疾,至是就浴,疾差,因建寺。元重修。
銅鐘寺
大會谷中。有神鐘,受三十斛,彫文鏤藻,綺煥可觀。寺僧慧燈受戒赴京,及歸,鐘失。徘徊愴惻,冥啟大聖。忽聞空中報曰:「鐘乃拘樓秦佛時,兜率天王所造。今收入金剛窟中,爾何求耶?」燈遂勒石為銘云:「寺法器,世無倫。擊振吼,息烟塵。集聖賢,滅苦因。被收入,金剛輪。誰得知,聞空神。」表神鐘之去處,絕後代之疑人。
龍泉寺
臺東南舊路嶺,宋建。嘉靖初,羣盜縱橫,往者憚之。有馬大士者,不知何來,依止廢寺,遇賊即殺,羣盜乃絕。由是道路復通,往來無難。馬公將卒,以三門託燕京大智宗主,以慈惠及物。山之野民,靡然從化,恥為盜者。皆願施,重修其寺。諺云:「前日馬那吒,今朝智菩薩。」
燕京釋永慶詩:
南臺外九寺
靈境寺
去臺二十里。成化間,釋清善建。
法本詩:
石塔寺
亦名小柏寺,臺東南谷,元建。
娑婆寺
臺西南三十里。高齊釋玄賾卓庵于此,誦《華嚴》。有婦攜子,數來聽經,賾疑之。婦即知其疑,告曰:「師莫疑!我名娑婆,乃龍母也。因聞法得悟,我將脫是類矣。」賾曰:「孰當信汝耶?」婦指龍池曰:「我若真悟無生者,此之深陂,涌成高阜。」言訖,隨手而起,即成高阜,婦即化去。後人目其阜,名「龍宮聖堆」。玄賾於此建寺,名曰「娑婆」,龍母名也。
鎮澄詩:
佛光寺
臺西南四十里,元魏孝文建。帝見佛光之瑞,因為名。唐解脫和尚於此藏修。
參政王陶詩:
嵌巖寺
臺南六十里,元魏孝文帝建。
赤崖寺、聖福寺、法華寺、殊公寺
並在仙花山陽。其廓魔、石臺、雙嶺等寺入焉。
西臺外九寺
秘密寺
在祕魔巖,巖谷幽深,隱者星布。唐木叉和尚于此藏修,始建寺。
大千和尚詩:
圭峯寺
峨谷,隋建。
覺玄詩:
豹子寺、熊頭寺、向陽寺、育王寺、望臺寺、石門寺
六寺並在峨谷,隋唐所建。
鐵勤寺
臺西南六十里鐵勤山,唐慧洪大師建。
鎮澄詩:
北臺外九寺
寶積寺
臺北谷。
木瓜寺
臺北谷。
普濟寺
大黃尖南麓,唐建。
公主寺
臺西北谷,元魏第四誠信公主出家建。唐有尼,掘得尺璧,獻武則天,下勅重建。唐末,唯德禪師重修。
淨名寺
臺西北繁峙縣南,唐建。具九山龍戲龜之勢,寺在龜背上。宋興國間,勅建。金大定間,重修。元天曆二年,推官郭琪重葺。
天覺詩:
正覺禪院
臺北,臨滹沱,宋稱「天王院」。宣和初,黃冠所侵,改「神霄宮」。三年,復佛寺。時有真容院僧慧識主之,邑人仰重,相與踊躍葺之。復請額于朝,賜名「正覺禪院」。將立石志其事,識以言于大夫王公元禮,禮復言于承德郎高公植。植為文,其略曰:「昔我師釋迦以修多羅教付阿難陀,以正法眼藏付大迦葉,由是宗教並行。今五臺山善言佛者,宗則佛光解脫師,教則華嚴觀國師。其間名流繼出,代不絕人。自宋以來,唯教僅存,其言宗者寂無聞;顧識所主院獨以禪名,柰何?」植復於禮曰:「事固有實廢而名存者,雖聖人不去也。昔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孔子以為羊存,猶得以識其禮,故告之曰:『爾愛其羊,我愛其禮。』蓋存其羊,冀禮之復行也。識之院榜之曰『禪』,其誰曰不可?」禮固知識之志也,請并記以告將來。其有能發最上乘者,庶幾因是而得解脫。復於此土傳無盡燈,則於世尊拈花囑付之意為不孤矣。
清源寺
大黃尖下,二十里,元建。羣峯環抱,山氣日佳,禪者之栖也。關西僧戒喜,久參悟中和尚。及辭,中曰:「爾緣在北,逢源而止。」萬曆初,至此卓庵,掘地得殘碑,因識清源古基也。
蘭若寺
大黃尖北二十里,唐建。萬曆初,法華道者遊行五頂,誦《法華》,日夜無怠。後挂錫於此重修。中有卓錫泉、宋谷寺、天宮寺入焉。
鎮澄詩:
普光寺
今名「黎谷寺」,在文岫山,金璧峯藏修處。洪武間勅修,上賜詩以旌之。金公嘗依《華嚴》,制為佛事,梵音哀婉,凡四十二奏。唯本寺襲其法,四方學者于茲灌頂受業焉。
御製詩:
《清涼山志》卷第二終
附錄:結蓮社普勸文
如是我聞,西方有佛,名阿彌陀。一名「無量光」,一名「無量壽」。又有觀音、勢至二菩薩,助佛揚化,皆以大願力,濟度諸眾生。其國以七寶莊嚴,清淨自然,無諸雜穢,故名「淨土」。其人皆蓮華化生,壽命無量。衣食受用,隨念而至。更無諸苦,亦無輪轉,故又名「極樂世界」。以此返觀我等現今所受之身,所處之世,較彼國土,淨穢壽量,苦樂生死,豈止天地之相遠耶?而昧者不知,或知而不信,自作障礙,顛倒執迷,不思解脫、捨此生彼,豈不哀哉?故我今者勸諸有緣,結此蓮社。假使難知難辦,猶當勉力精勤。況佛號甚易持,淨土甚易往。八萬四千法門,無如是之捷徑。但能輟清晨俛仰之暇,遂可為永劫不壞之資。是則用力甚微,而收功乃無有盡,眾生亦何苦自棄而不為乎?噫!夢幻非真,壽夭難保,呼吸之頃,即是來生。一失人身,萬劫不復。此時不悟,佛如眾生何?願深念於無常,勿徒貽於後悔。淨樂居士張掄勸緣
校注
[0045001] 「沉老」二字底本不清,茲依《古今圖書集成》所收錄之雨花老人〈明月池〉詩補入。(古今圖書集成電子版:方輿彙編/山川典/卷三十二/五臺山部/藝文/明月池.第185冊.第53頁,臺北:漢珍數位圖書公司,2003)【經文資訊】《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第 A079 冊 No. GA079n0081 清涼山志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2-0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中國佛寺史志彙刊》所編輯
【原始資料】法鼓文理學院、中華佛學研究所之「中國佛教寺廟志數位典藏」專案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