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釋題[A1]
一 傳譯與弘通
《楞伽經》之譯為華文,凡經三譯。劉宋元嘉中,求那跋陀羅初譯,名《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凡四卷,總為一品,題作「一切佛語心品第一」。元魏延昌年中,菩提留支再譯,名《入楞伽經》,凡十卷,分十八品。除第一〈請佛品〉、第十七〈陀羅尼品〉、第十八〈總品〉外,餘十五品與宋譯相當。唐久視年,實叉難陀第三譯,名《大乘入楞伽經》,凡七卷,作十品;內容與魏譯相當,僅品目開合之異。三譯中,宋譯依梵文直出,語多倒綴,不易句讀;魏譯文繁而晦;唐譯乃譯義始暢。然宋譯早出,雖質直亦間勝於唐譯。此非比觀三譯,不足以見《楞伽經》之真。昔明員珂編《楞伽會譯》,讀者稱便。支那內學院刻《藏要》,以宋譯《楞伽經》為主,考訂於魏、唐二譯及梵本,亦通《楞伽經》之善書!世之弘通本經者,以宋譯為盛,今亦從之。
本經之弘通者,在印度,或謂龍樹門人有弘如來藏法門者。菩提流支譯《提婆菩薩破楞伽經中外道小乘四宗論》,似可證成此說。然以菩提流支所譯《唯識二十論》,題作《楞伽經唯識論》觀之,則「楞伽經」之名,純係譯者意加,不足信也。西元四、五世紀間,無著師資興起於西北印,弘虛妄唯識論,於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頗多論述,然立本於生滅之妄識。其證成唯識,亦有取於《解深密經》、《十地經》、《阿毘達磨大乘經》,而未及本經。略與世親同世之堅慧,作《寶性論》(或傳為彌勒造,無著釋,或世親釋),《法界無差別論》,始專明如來藏(界)性。安慧弟子月官,弘《楞伽經》甚力。陳那弟子護法,作《唯識三十論釋》。以護法說為主,糅諸家釋所成之《成唯識論》,亦以本經證成唯識。其在中觀學者,則清辨廣引《楞伽經》以證空義。靜命師資,則依《楞伽經》以為貫攝唯識、性空二家之證。月稱則以《楞伽經》為唯識見,非了義之中道也。
求那跋陀羅初譯本經於南土,文澀義晦,不為南土學者所重。迨留支再譯於北魏,創地論宗,為《楞伽經》作疏,由是光、寵之門,學者輩出。適菩提達磨亦於此時來北土傳禪,以四卷《楞伽經》印心,《楞伽經》乃為北地學者之要典。達磨與流支同世,宗四卷《楞伽經》而不取十卷本,其思想與留支應有觝牾。傳說達磨嘗數度受毒被迫於(留支之弟子)光統之門,或不盡無稽。達磨以《楞伽經》印心,雖不視為名相之學,而亦教禪相成。其門下於《楞伽經》一經,且說且行;降及黃梅,猶擬壁繪楞伽變相。是知後代離教之禪風,不盡達磨之舊也。慧能以下,《金剛經》盛行,而《楞伽經》微矣!《楞伽經》在北地,雖非特宗之要典,然相州北道,以阿梨耶為淨識,義本《十地經論》;而南道以梨耶為妄染,則顯受《楞伽經》之影響者,蓋流支作《楞伽經疏》,即立賴耶有真妄二義。攝論宗北來,助南以拒北。地、攝兩宗,明九識義,非《十地經論》與《攝大乘論》所有,實依《楞伽經》之「八九種種識」[A2]而說。《楞伽經》之於中國佛教,影響之深,不難想見。唐代,《楞伽經》之行於達磨門下者,以六祖道行南土,乃隱而不行。玄奘唯識宗來,地、攝兩宗及禪之行於北地者,有合流之傾向。賢首作《入楞伽心玄義》,圭峰明教禪一致,皆其事也。則天朝,三譯《楞伽經》,雖有寶臣作《義疏》,而關係於義學者殊尠。自爾以後,《楞伽經》之流通日微。蓋以宗禪悟者,務逞機鋒,以不立文字為教外別傳。馴致達觀之流,於達磨「楞伽印心」之說,亦致疑詰。宗義學者,不以奘傳唯識學為本,即以《楞嚴經》、《大乘起信論》為依。不知宗唯識,則乖於藏心為依止,無漏非剎那之說;宗《大乘起信論》,則三細六粗,大亂《楞伽經》法相也。宋元豐中,張安道有得於《楞伽經》,金山佛印刻板流通,蘇軾為之書,《楞伽經》四卷乃又見流行。明初,宗泐為之注,太祖歎為精確,使流通海內,且以此試經得度。宋、元、明三代,本經賴禪者而僅行於世。明、清之際,憨山作《觀楞伽經記》,智旭作《楞伽經義疏》,於狂禪輕教,頗致評責。近自海通以來,義學復興,乃有太虛之《楞伽義記》、歐陽漸之《楞伽疏決》、邱[日*虛]明之《楞伽疏證》,論義日見精確。循此以往,其或能出《大乘起信論》、《成唯識論》及禪者之藩籬,而直探《楞伽經》之本義者乎!
二 略釋題義
題,有經題、品題。經題名《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先依事釋之。「楞伽」,此云「不可往」[A3],即今錫蘭島之別名。《西域記》說:「國東南隅有䮚迦山,巖谷幽峻,神鬼遊舍。在昔如來於此說《䮚[A4]迦經》。」[A5]玄奘傳以楞伽為山名,與本經「楞伽山頂」之說合。然唐譯、魏譯,並謂「摩羅耶山頂楞伽城中」。本經云「為楞伽國摩羅耶山,海中住處諸大菩薩」[A6](二.二)(即第二章第二節,下例),則楞伽又似為國名。詳《羅摩衍那》詩篇,即以楞伽名島。島為海中山,而島中復有山名摩羅耶者,以楞伽為國、為城、為山,無不可也。楞伽位南印度大海中,隔保克海峽,與大陸相望。在昔航海乏術,為狂風、駭浪、暗礁、洄流所障,確為難往難入之鄉,而況傳為(夜叉或)羅剎鬼國乎?楞伽島之得名,以此。「阿跋多羅」,此云「入」。或解說為「無上」[A7],非也。佛自龍宮出,受羅剎眾之請,入楞伽島中,說自證境界。以佛入楞伽說法,編集者即稱此法門為「入楞伽」。「寶」,魏、唐二譯無之,似譯者所加。夫楞伽城,「種種寶華以為莊嚴」[A8](一.一)。唐譯曰:「此妙楞伽城,種種寶嚴飾,牆壁非土石,羅網悉珍寶。」[A9]楞伽為眾寶所成,故曰「楞伽阿跋多羅寶」,猶言入楞伽寶城。又楞伽難往難入,喻佛自覺聖智所行;喻為寶城,如《法華經》寶所之意。又寶為珍寶,以喻本經所說之一乘聖智,亦如《法華經》髻珠之譬。「經」於梵語為修多羅,直譯為綖,綖有「貫串攝持」之用。編集者以名句文身,集楞伽城所說大法,章段貫攝,乃得展轉傳誦,久行而不散失,故名《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次約義釋。唐譯〈勸請品〉云「此是修行甚深觀行,現法樂者之所住處」[A10];三世諸佛,並「住楞伽城中,說自所證法」[A11]。自證,即「一切外道所不行,自覺聖智所行」[A12](七.二)。出二邊,離四句,超越根量,難解難入,故喻以楞伽難入之城,而佛入其中。「自覺聖智所行」,為一經眼目,然實淺深、偏圓不一,未可儱侗視之!試為之分解:一、由「無常、苦、空、無我境界,真諦離欲寂滅,息陰界入自共相,外不壞相如實知,心得寂止。心寂止已,禪、定、解脫、三昧、道、果、正受、解脫,……是名聲聞得自覺聖差別相樂」[A13](三.二)。聲聞行者,不解唯心所現,不離習氣,不離變易死,妄想以為涅槃;雖有自覺聖智之名,而於楞伽寶渚,實似入而非入。二、「自心寂靜安住,心海起浪識相不生,知自心現境,界性非性」[A14](一一.二)。大乘行者,悟入唯心所現,不取外境,遠離能取所取,證入妄想自性空。此即「前聖所知,轉相傳授,妄想無性。菩薩摩訶薩獨一靜處,自覺觀察,不由於他,……是名自覺聖智相」[A15](一一.一),乃(七地以前)心量地者之所入。三、「如聖智有性自性,聖知、聖見、聖慧眼,如是性自性知」[A16];「住自得如實空法,離惑亂相見,離自心現性非性見,得三解脫,如實印所印。於性自性得緣自覺觀察住,離有無事見相」[A17](一五.一)。此入(八地)無所有地菩薩,現證幻性真實,遊行無所有平等法界。境智並寂,空有俱泯,即「超度一切心意意識自覺聖境」[A18](一六.一)之自宗通。四、入如來地,「得自覺聖法,知二無我,離二煩惱,淨除二障,永離二死」[A19](一七.二)。出過一切虛偽,離一切根量之究竟覺,乃為圓證自覺聖智,亦即究竟入楞伽也。
楞伽為難入之城,以喻自覺聖智所行。既難往難入,豈無方便者所能入?入之應有其道。依〈勸請品〉觀之,先後次第,固宛然可見。初則本淨如來藏心,波動為生死大海,雖流轉生死,而實為涅槃之因。故曰:「如來藏者,受苦樂,與(涅槃)因俱。」[A20](一九.四)又佛出生死大海,而南望楞伽,即先覺之佛陀,觀時、觀處、觀機而將有所化。楞伽隨染,即不可片刻居之三界火宅,三有苦身。其中根本煩惱為(羅剎)王,相應隨惑為(羅剎)眾,以生死海中,如來藏心之內熏力,與值佛出世之外緣力,同生「一心共欲聞,離言自證法」[A21]之渴求。不僅思慕而已,且也殷勤供養,以期「最勝無邊善根成熟」[A22](二.二)。必也善根資糧具足,如來乃從空而下,入楞伽城,為羅剎眾略說自證法。此則感應道交,三界生死眾生,得聞自證藏心之見,而解入楞伽。於是再請大慧問佛,即勝解而起加行,趨向自覺聖智。即時頓見無量寶山,山山有佛及與大會,無邊莊嚴。大慧問佛,而佛為現自證聖境,此即《攝大乘論》所說「前及此法流皆得見諸佛」[A23]之加行位瑞相,行入楞伽之意。過是以往,「佛及諸菩薩,皆於空中隱而不現」[A24],此即一念般若現前,自覺唯心所現外性非性,離生住滅見,證入無義所顯如如空性,是為入心量地。羅婆那羅剎王,重更思惟唯心,「願得重見如來」[A25]。於是諸佛往會,還復現前。此如幻實性,一念頓證,悟無生法忍,起如幻三摩提,八地菩薩入無所有(楞伽)地也。得無生忍已,菩薩己事已辦,乃唯莊嚴佛土,成熟有情是務,大慧乃問變化如來所說法非法義。據此,則入楞伽心,不可偏理撥事,置資糧於不問。
於此層層深入之聖智自覺事中,略以二事為要門:一、親近善士以得正見:「諸修行者,應當親近最勝知識」[A26](二.二)。所謂最勝者,「謂善於義,非善言說。善義者,不墮一切外道經論。身自不隨,亦不令他隨,是則名曰大德多聞。是故欲求義者,當親近多聞,所謂善義」[A27](一八.一)。蓋必親近善知識,乃知「一切修多羅所說諸法,為令愚夫發歡喜故,非實聖智在於言說」[A28](六.一),乃得「離惡見經論言說,及諸聲聞緣覺乘相」[A29](二.二),乃能「善(知)一切法、一切地、一切相,通達章句,具足性義。彼則能以正無相樂而自娛樂,平等大乘建立眾生」[A30](一八.一)。解一切教,不為名相所罥索,了知而無所取著,庶能得意忘言,期心實義。二、覺自心現以修正行:「欲得如來隨入身者,當……唯心直進」[A31](二.一),「當通達自心現妄想之相」[A32](二.二),「當思惟自心現妄想」[A33](三.一)。《楞伽經》之章章節節,莫非此宗。「觀察義禪」,「攀緣如禪」,「如來(藏)禪」[A34],即其現觀次第。以善義者為依止,以唯心現為觀行,自覺聖智乃難入而可入。
品名為〈一切佛語心〉。宋譯唯標「一切佛語心品」[A35]。西藏多氏《印度佛教史》,謂那爛陀寺所藏《楞伽經》,火後僅存〈如來心品〉,則宋譯但作一品,猶是梵本之舊。「一切佛語心」者,十方三世一切佛語,雖意在一心,而「為彼種種異解眾生而說諸法」[A36],多空拳黃葉之談。今楞伽法會,於無可說中,直示自證法門;開權顯實,令知一切佛語,同歸一心,即此一心法門。「大乘諸度門,諸佛心第一」[A37](一.一);「此是過去未來現在諸如來應供等正覺,性自性第一義心」[A38](二.一);「顯示一切說,成真實相,一切佛語心」[A39](二.二)。不特明示以佛心為宗,亦明此為一切佛語中之究竟真實。「心」之梵語為「肝栗大」[A40],「如樹木堅實心,非念慮心也」[A41](一.一);「如樹木心,非念慮心,念慮心梵音質多也」[A42](二.一)。反觀自心,探妄心而達於自心之中實,即說此為真實心。真實心在纏為「如來藏心」,出纏為「佛之知覺」[A43]、為「三藐三佛陀」[A44];輪迴之本,涅槃之城,《楞伽經》之宗本,的在於此。以心為真實心,宋譯有明文。多氏傳謂唯存〈如來心品〉,亦即佛心之謂也。
三 文義次第
傳說《楞伽經》有大本,凡十萬頌,雖確否難知,而現存《楞伽經》,則似為殘本。大慧發一百八問,而所答不多;經末無流通分;題「一切佛語心品第一」[A45]而無餘品;多氏傳係火後之一品,皆足為殘闕不全之證。唐、魏二譯,前有羅婆那王〈請佛品〉,後有〈陀羅尼品〉、〈偈頌品〉,亦不足以言足本。就中唐譯〈偈頌品〉,非本經制「斷肉章」以前所有。而魏譯作〈總品〉,則制「斷肉章」以前重頌,除百八句頌以外,亦全部含攝在中。此〈總品〉,應為總集《楞伽經》重頌而別行者。所有偈頌,應並有長行問答。雖長行有所闕佚,而以總頌別行,猶得傳誦不失,乃附於殘本之後。唐譯見部分偈頌重出,乃刪去之,改名為偈頌。此雖無古本可勘實,以理論之,其演變當如是。
《楞伽經》一經,素稱難讀。不僅文字艱澀,其句義次第,倍覺深隱。以是,古人或判為百八句,三十九門。此三十九門,或分作四十一門等。古人多以為隨問隨答,不復深求次第。歐陽漸《楞伽疏決》云:「雅頌失所,琴瑟不調,增安繁蕪,安能純繹!讀雜亂書,倍阻機穎。」是直以本經為雜亂無敘,以是割裂全經,類為六聚。然三藏中,「修多羅次第所顯」。作者精研論典,而不能善識摩訶衍經體例,乃竟雜亂視之。讀之而苦無條貫,是情可諒,如視為雜亂,割裂全經,則不免貽誤後學!《楞伽義記》,於三十九門,約為境行果三,果中分共與不共,是知本經有次第可循,然據經研覈,間亦未盡。今依《楞伽經》義,科此楞伽正宗為二:一、「總問略答直示佛心」,即百八句。二、「隨問廣答漸入自心」,即舊判三十九門。隨問廣答中,依楞伽義次而分為四門:一、入勝解行地;二、入心量地;三、入無所有地;四、入最勝地。經云:「無所有何次?」[A46]勝義自證,有何次第可言?然勝義空性不礙如幻法相,其中次第因循,固歷然有序。於四門中,復為分別,(連百八句共)作二十章,列表如下:
一、總問略答直示佛心(一章) ┌心意意識(二) ┌開示性相┼諸法自性(三) ┌善辨中邊┤ └二無我相(四) ┌成就勝解┤ └遠離增減(五) ┌─入勝解行地┤ └解釋深密(六) │ └正修加行(七) │ │ ┌正觀緣起(八) │ ┌能入道─┼善解果智(九) │ │ └遠離妄想(一〇) ├─入心量地─┤ │ │ ┌聖智自覺(一一) │ └所入地─┤ │ └兼通理教(一二) 二、隨問廣答漸入自心┤ │ ┌能入道(一三) ├─入無所有地┤ ┌身心轉依(一四) │ └所入地─┼自覺法性(一五) │ └善通理教(一六) │ │ ┌圓示二果(一七) │ ├別論三德(一八) └─入最勝地─┤ ├通攝四淨(一九) └會歸一實(二〇章)
依上大科,《楞伽經》之修證次第,歷然不亂,固未嘗如或者所見之蕪雜也。為易於受持,繁簡適中計,就此五門、二十章,更分為五十一節,注明文段,,以作解釋所依。讀者應時憶全經統系,勿為章節所拘,以免得義次而乖文段!更科列如下:
一、開宗明義門
一、直示佛心章
1.序起……………………「今世後世淨」(經文至此,下例)
2.百八句…………………「應當修學」
二、心意意識章
3.析妄見真………………「作二見論」
4.藏識妄現………………「自覺之境界」
三、諸法自性章
5.離有無妄想……………「自覺之境界」
6.淨自心現流……………「應當除滅」
7.辨真妄迷悟……………「於彼應當修學」
8.立種性差別……………「一闡提不般涅槃」
9.善五法自性……………「摩訶薩應當修學」
四、二無我相章
10.二種無我………………「摩訶薩應當修學」
五、遠離增減章
11.離增減見………………「神通自在成就」
六、解釋深密章
12.性空非實………………「莫著言說」(卷一訖)
13.藏心無我………………「心量妄想」
七、修勝解行章
14.修正行…………………「當如是學」
15.離妄想…………………「諸乘及諸地相」
16.依禪定…………………「隨順入如相」
17.向涅槃…………………「初地及十地」
二、入心量地門
八、正觀緣起章
18.心量離言………………「輪迴三有宅」
19.幻性唯心………………「於相不妄想」
20.文句施設………………「故說離自性」
九、善解果智章
21.禪果差別………………「若覺得解脫」
22.覺智差別………………「種種識不生」
一〇、遠離妄想章
23.離妄想…………………「如是則為成」
一一、聖智自覺章
24.自覺聖智………………「得佛無上身」(卷二訖)
25.得意生身………………「自在華莊嚴」
26.入無間等………………「不入無擇獄」
27.悟佛知見………………「是名佛知覺」
28.等佛法身………………「我為佛子說」
29.證本住法………………「悉無有差別」
30.不住二邊………………「有無二俱離」
一二、兼通理教章
31.宗通說通………………「有皆如幻夢」
三、入無所有地門
一三、行無相道章
32.境空心寂………………「我說為心量」
33.因語入義………………「亦非無所有」
34.捨識依智………………「如來智清淨」
一四、身心轉依章
35.轉生死身………………「如乾闥婆城」
36.解相續識………………「相續不觀察」
一五、自覺法性章
37.非有無…………………「心則平等見」
38.離能所…………………「是亦說邪智」
一六、善通理教章
39.善入自通………………「宗為修行者」
40.迥異世論………………「斯皆世論通」
四、入最勝地門
一七、圓示二果章
41.大涅槃果………………「亦無有所說」(卷三訖)
42.等正覺果………………「不毀大導師」
一八、別論三德章
43.法身……………………「是則為大乘」
44.解脫……………………「無所有何次」
45.般若……………………「言說不可得」
一九、通攝四淨章
46.自性清淨………………「是則為成相」
47.生此境清淨……………「是則佛正覺」
48.離垢清淨………………「作剎那想」
49.得此道清淨……………「視之若真實」
二〇、會歸一實章
50.開迹顯本………………「而為說常住」
51.植因向果………………「斯由不食肉」
余嘗三講《楞伽經》,聽者曾有記錄,惟以時講時輟,致文記零落,未能成書。頃檢得殘篇,乃演培法師所記。《楞伽經》是後期大乘論經,抉擇當時內外諸學,近無著、世親之學。然經標「如來藏藏識」為依,與無著、世親學有所不同,蓋承《阿毘達磨大乘經》依他「通二分」,進而貫通如來藏與阿賴耶二大思想系者。經云:「心量地第七,無所有第八;二地名為住,佛地名最勝。」[A47]全經修入道次,經中隨處宣說,固非如偏主無次第者所言。今略記經題解說,及全經義理次第,以存多次講說之跡。民國六十五年六月十四日,印順記。
校注
【經文資訊】《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第 25 冊 No. 25 華雨集(一)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2-09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所編輯
【原始資料】印順文教基金會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