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肇論疏卷第三
△大科第二明體用不二。顯智一。此論來意者。前顯不二之境。今明雙融之智。故次來也。然境非智。無以顯融通。智非境。無以發互照。良由智用和融。方顯真俗理一。但文不頓書。理不頓顯。故先明境。此明智。然智一之義。意有兩途。一則權實互具。二乃二用同體。實由二用同體故。權實互通故。對境則真俗互通。在智則根後同體。以一心三觀。照一境三諦。斯為般若無知焉。文二。初論文又二。初題目。
○般若無知論第三
△二本文二。初序意三。初標宗陳惑。
夫般若(雙標權實)虗玄。
一心真理。虗寂玄微。為權實體。不可以識識智知。故曰無知。
者。
牒上所標。
蓋是三乘之宗極也。
法華云。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故一乘法。是彼三乘所宗之至極也。彼一佛乘者。乃今即理之智。為此論所宗。故權實不異。理乃曰般若虗玄。所謂佛之知見故也。故涅槃云。佛性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
誠真一之無差。
誠實也。智體真一。故無差別。經云。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也。此上標宗。下陳惑。
然異端之論。紛然久矣。
異端者。語出論語。今謂人隨情見解別言差。正明權宗迷實故。異論各興。紛然不一。自佛滅度。權多亂實。故曰久矣。蓋彼境智不談一心為源。故使異論紛紜迷之久矣。
△二序聞悟之由。三初明師教東來。文三。初標名歎德。
有天竺沙門鳩摩羅什者。
法理無舛。解惑在人。既有異端。何以正之。故今先標其人。人能弘道。道在於人。故對彼惑者。有此正師。故標牒之也。天竺是梵音。正云印特迦。此云月邦。天竺有五。僧傳云此師祖是南天竺之國相。什生於龜茲。出家後往天竺傳道。故稱天竺沙門。言鳩摩羅什。是梵名。具云鳩摩羅者婆。義翻云童壽。高行勝業。備載本傳。此即論主受法之師也。
少踐大方。研幾斯趣。
賤履也。大方語出道經。云大方無隅。今借語以目真理無際故。少年乃心詣至理也。研覈也。幾心也。研覈自心。以般若為趣故。此上歎其所得。下釋其深契。
獨拔於言象之表。
拔出也。言象之表者。易所謂言生於象。象生於意。得象而忘言。得意而忘象。今美什師得智之深意。故出言象之表也。
妙契於希夷之境。
契合也。雖以智合理。理外無智。故契而無契。曰妙契。希夷者。老子云。視之不見。曰夷。聽之不聞。曰希。真理無聲色也。羅什師契理於聲色之外。故上曰少踐大方也。此上序得理智。下明利用。
齊異學於迦夷。
齊者平也伏也。異學者外道也。迦夷者是梵音。具曰迦維羅衛。是天竺一國之名。康疏云。此云赤澤。什師在彼。曾以智慧屈伏外道。又溫宿國中。亦曾摧伏外道。備在本傳。今且舉迦夷之一國。以歎其能耳。
揚淳風以東扇。
淳風者春風也。以其和而發物。而况聖法能隨根起智。言東扇者。彼望此為東。傳風曰扇。此歎什師傳法東流智用之能事。
△二美其來由。
將爰燭殊方。而匿耀涼土。
爰欲也。燭照也。殊方者彼土來此。是異方故。匿耀者掩智用也。涼土者五涼。當後涼都姑臧。什法師本因此土。前秦符主。諱堅。建元十三年。有德星現。至十八年。遣驍騎將軍呂光。率兵七萬。四伐龜茲。呂光果克龜茲。與什同回。至涼州聞本主。為姚萇所害。光乃竊號關外。遂稱後涼。父子承襲。三主一十八年。什師亦在後涼。一十八載。匿耀韜光餘如傳述。
所以道不虗。應必有由矣。
聖道埀應。必待時至。根熟方可傳通。今十八年。匿耀之所以。蓋欲待時候機故也。
△三流通年數。
弘始三年歲次星紀。
姚萇崩。子諱興立位。歲號弘始。言星紀者。爾雅曰。丑月曰星紀。丑年曰赤奮。今避文拙。故以月名號年歲。星次在丑位故也。
秦乘入國之謀。舉師以來之。
康引三十國春秋云。後涼呂隆懼南涼北涼所逼。表奏。秦請迎羅什至。五月。秦遣隴西公石德。伐呂隆。隆至。九月歸降。方得迎羅什師入關。謀計也。舉用也。師者眾即兵也。秦王乘呂。有入國之計。故用兵伐涼。迎什來之也。
意也北天之運。數其然矣。
意也者。牒上索意也。前秦取什。後秦次主方來。而上云道不虗應其意。何也。今牒而釋之。大品云。般若於佛滅後。先至南方。次西至北。北方大盛。智論釋云。北方謂北天竺也。今謂北天。般若運數。轉興東國。待時而至。使其然矣。此上序弘始三年為發教之時。下明秦王為待熟之機也。
△二秦王垂護二。初標號歎德。
大秦天王者。
天王者。法天而治。使民歸往故。
道契百王之端。德洽千載之下。
無為而治。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蓋王者之道德。今歎秦王道德充實。故契合百王之端。洽潤千載之下。
遊刃萬機。弘道終日。信季俗蒼生之所天。釋迦遺法之所仗也。
王者遊智刃。日應萬機。萬機之暇。弘佛道。於終日季末也。蒼生者。指萬民也。既日應萬機。下民仰之如天。由弘道終日。故使如來遺法倚仗流通也。
△二明翻譯闡揚。
時乃集義學沙門五百餘人於逍遙觀。躬執秦文。與什公參定方等。
集聚也。義學者。學習譯場義理之人。逍遙觀者。逍遙園中有觀也。躬親也。秦文者。新舊譯出之經。方等者。大乘般若教也。羅什入關。既重譯諸經。故秦王親執新舊二文。與什公參。竝詳定方等至教之深旨也。
其所開拓者。豈唯當時之益。乃累劫之津梁矣。
秦王與什師。如是開拓於聖道。不獨一時之益。乃累劫為迷津之梁道也。故知般若真旨。自羅什東來。秦王參定。義方明正矣。
△三明預座聞悟。
余以短乏。曾廁嘉會。以為上聞(句)異要。始於時也。
短乏者謙也。廁預也。嘉會者。譯場也。上聞者。聞般若上義也。昔因異端殊執正理無憑。今預譯場。聞此上義一乘異要甚深之旨。始於時而領悟。
△三讚深謙述。
然則。
牒上。雖因羅什。秦王護此聞悟。下云。
聖智幽微。深隱難測。
般若體用幽微。量超數表。故曰深隱。由此故難測度也。
無相無名。乃非言象之所得。
釋上體量難測。無相故不可以象思。無名故不可以言議。
為試惘象其懷。寄之狂言耳。
今論者欲剖聞悟。以示未來。而口不能言。心不能測也。為試者且用也。惘象者語出莊子。但取無心之義。狂言者。蓋無定語也。且用無心之心無言之言。而議論之。以息異端耳。
豈曰聖心而可辨哉。試論之曰。
非謂般若言可詮辨。且論之耳。
△二正論。文二。初標宗正顯。文四。初標具用之體。文三。初引經標體。
放光云。般若(標能觀智)無所有相。無生滅相。
出體也。言所有相者。即現在所有差別相。始自色心。終乎種智。世出世間相。生滅相者。過未相。然般若體性。過去非新生。未來不滅壞。現在無住。異三際常平等。等同虗寂。故曰無相。又中間不住異。故非有前後無生滅。故非無體超四相。量絕百非。故曰無相。譬如虗空。雖畢竟湛寂。而前際無生。後際無滅。般若實體。當知亦然。故心經云。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道行云。般若無所知。無所見。
成立上義。然相則就體而論。知見帶用而辨。辨用歸體。體本自寂。故無知無見也。言所知所見者。所有之知見耳。靈知正見。言用則有。言體則無。今既明體。故曰無知無見也。然由體無知見。故能知見。如鏡無像。故能照物。又有知曰無明。有見曰妄想。智體無。無明亦無。於妄想由離迷妄。故無知見也。又體無相故非色。無知見故非受想行識。出世智體非蘊聚法故也。
△二約體辨用二。初牒經問用。
此辨智照之用。而曰無相無知者何耶。
辨明也。何耶是疑辭。此論正明能照之智必有知用。而放光曰無相。道行曰無知。見者何所辨耶。
△二即體顯用三。初正答。
果有無相之知。不知之照明矣。
言果有決定。有此義也。無相之知者。據放光答用也。般若真體。雖三際無相。即體之用。了了常知。不知之照者。據道行答用也。不知者。牒上無知也。雖體無知。見湛然寂滅。而全體之用。靈靈常照。圭山云。正念者。無念而知。若總無知。何名正念。明矣者體必具用。義可見故也。此則據理而答。以實教言體則必具用。談用必全體。如水與波。不相捨離。極成之。理明矣。
△二推釋。
何者。
推也。何以無相不知果有知照之義。
夫有所知。則有所不知。
反釋也。夫若有知之體。而起於知用者。必有所不知矣。此則妄心逐事。不能契真。二乘證真。不能達事。皆有知故。有所不知。下順釋。
以聖心無知。故無所不知。
全無知而起用。故用無不知也。然此義猶暗。若謂以無知為體。而起於知用者。則尚惑矣。當了即無知而知。全體為用。方真達般若體用之旨。但言不頓說。理實同時。如全金成像。思之。
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
一切知者。理事雙照。真俗竝觀也。但全體之用。鑒照照用。自然融通。即佛正徧知義也。所以知照之義。在乎無相無知也。
△三引證。
故經云。聖心無所知。無所不知信矣。
信體用不二也。
△三會用歸體。
是以聖人。
般若體用不二得之者曰聖人。
虗其心而實其照。
虗寂心體必具權實照用。
終日知而未甞知也。
終日照理達事。未甞有知也。此述上體用同時。下會歸于體。
故能默耀韜光。虗心玄鑒。
無照而照。曰默。耀韜韞也。藏也。照而無照。曰韜。光心而無心。曰虗心。無鑒而鑒。曰玄鑒。此則默韜虗玄皆體也。耀光心鑒皆用也。此四二而不二者。其唯聖人乎。
閉智塞聰。而獨覺冥冥者矣。
閉塞者。泯絕也。聰者。聽之明也。冥冥者。寂之又寂。故雖體用常俱。而體外無用。若全用歸體。則閉泯智照。杜塞聰明。唯本來覺性冥冥寂寂者矣。故起信云。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即般若無知之義。
△二明即體之用五。初明權實同體。
然則(承上之辭)智有窮幽之鑒。而無知焉。
上明全體智用。今開用為二。一能窮理曰實。二能應物曰權。權用名神。實用名智。但由所照理事不二而二故。能照智用權實有殊。而其兩用未始抗行。故下論中。多影略言一。學者必須互知。今此先明實智也。窮者。照之極也。幽者。理之深也。實智雖有窮理之鑒能照之體。寂而無知。
神有應會之用。而無慮焉。
次明權用也。神者。不測之義也。應化之心不可知之故。應會者。感屬機。應屬聖。應與感合。曰會。慮則思念也。無知無慮。文別理同。神有感應。合機之用。能應智體。本無念慮。是知照理應機。二用雖殊。無知無慮體一。故曰般若無知也。
△二顯一體同虗。
神無慮。故能獨王於世表。智無知。故能玄照於事外。
獨王者。唯一故自在也。世表者。處世不滯於世也。無慮而應應。無所滯故。自在不染也。玄照者。照而無照也。事外者。不滯事也。無知而照故。即事而真故。不滯事也。
△三述成二用。
智雖事外。未始無事。
實智窮理。理不異事。
神雖世表。終日域中。
權雖無慮。終日化生。
△四顯即體之所以。
所以俯仰順化。應接無窮。
俯下也。仰望也。俯就仰望。隨順應化。接之無窮。蓋權智之用也。
無幽不察。
實理幽深。智無不察。蓋實智之用也。
而無照功。
實體無照。權體無功。二用即體。體無照功也。
△五結成二用。
斯則無知之所知(實也)聖神之所會也(權也)。
△三體用合明四。初標指。
然其為物也。
此標牒之辭。上所論般若。體用有無無定。未知照理照事。是何物也。故今牒而指之。
實而不有。虗而不無。
用即體。故實而不有。體即用。故虗而不無。
存而不可論者。其唯聖智乎。
存在也。般若體用。常在乎不二。而不可以有無議者。其唯聖智如是也。
△二推釋。
何者。
推之。何故不可以有無論耶。
欲言其有。無狀無名。
體無形狀。離心緣相。體絕言說。離名字相。故不可言。其定有。此釋上實而不有。
欲言其無。聖以之靈。
聖人用此照理達事。未甞間息。故不可言其定無。此釋上虗而不無。
聖以之靈。故虗不失照(全體具用)無狀無名。故照不失虗(全用是體)照不失虗。故混而不渝。
混融也。渝變也。用即體。則混融常虗。虗而不改。此明不變之體終古不忒也。
虗不失照。故動以接麤。
麤者對細之假相也。對上理體細妙故。指今事用麤著也。體即用。則運動接照而無窮。此明隨緣之用不失也。
是以聖智之用。未始暫廢。求之形相。未暫可得。
言體則無知無慮。言用則照理照事。此二者言異而義同。故體用存而不可以有無論者。聖智之謂也。
△三引經。
故寶積曰。以無心意而現行。
淨名經長者偈讚集起曰。心分別名意。唯第八賴耶。集諸種子。起現行。故獨得心名。第七緣內前六緣外。皆分別故。俱受意名。八識竝妄。真智離妄。故無心意也。又無心即無知也。無意即無慮也。而現行者常行照鑒故。
放光云。不動等覺而建立諸法。
平等本覺之體。動則曰無明。不動曰究竟覺。覺體雖寂。而能建立境智諸法。此上二經竝證體用不二也。
△四結不二。
所以聖迹萬端。其致一而[A1]已矣。
聖智之迹。雖有知無知。有應無應。言量萬端。不二之理。本一如。言水則靜。言波則動。波水動靜。本乎一致。此則起信真如生滅二門不二。本乎一心也。又依真如門修止。即今實智。依生滅門修觀即今權智。止觀依一心而起。即今無知無慮。為權實所依也。今會用歸體。故曰致一也。
△四境智結會二。初結境智權實。
是以般若可虗而照。
實智無知而知也。
真諦可亡而知。
真境無相。故實智亡相而知也。此結實智對不真空論也。
萬動可即而靜。
事用不一。故曰萬動。各不失緣生此相。故即動而靜。
聖應可無而為。
權智無應而應也。此結權智。對上物不遷論。所以能照之體雖一。由對二境。發所有二。既真俗二境相即。故權實二智亦融。
△二結權實同體。
斯則不知而自知。不為而自為矣。
先指上所結曰斯。則權實相本無知無為。全體具用。法爾曰靈。知妙應故。分權實耳。
復何知哉。復何為哉。
知照為作。[A2]但由體具。非謂體有。故曰般若無知也。
△二問答。推析者文有一十八段。皆展轉躡跡。假致疑難。以導深旨。古者分為十八科。今合問答。以為九重。一體用。二名實。三心境。四兩關。五是當。六取捨。七應會。八真妄。九寂用。各具問答。然此九中。據文則初一雙明。次五唯實。第七唯權。後二雙顯。據義則一一兼通。蓋由體用互融故。權實相即。今初。體用問答文二。初知會有無難。二體用同時答。今初。此因上云智有窮幽之鑒。而無知焉。神有應會之用。而無慮焉。有無相違故。此興問也。文二。初牒用難體文二。初敘難。
難曰。夫聖人(約人辨智)真心獨朗。物物斯照。
實智靈照真心。用常獨朗。不因境有。故觸事而真。故曰物物斯照。
應接無方。動與事會。
權智應感。無定動用。皆與俗諦事相合宜也。
物物斯照。故知無所遺。動與事會。故會不失機。
無遺者。順理也。實智能知。知必順理。權智能會。會必合機。
會不失機。故必有會於可會。
必有能會之智。可以應會。
知無所遺故。必有知於可知。
定有能知之智。可以鑒知。
必有知於可知。故聖不虗知。必有會於可會。故聖不虗會。
不虗者。定有也。
△二正難。
既知既會。而曰無知無會者。何耶。
無會者。即前無慮。據上所釋。定有知會。而前所謂無知無會。其義何耶。
△二縱奪重難。此難意與上同。但別有疑情。故重問也。
若夫忘知遺會者。
牒所解也。忘捨也。遺棄也。意謂實智有知。權智有會。但捨棄知會之心。故曰無知無會者。
則是聖人無私於知會。
私[A3]己也。自取知會之巧。曰私。聖人無此。故知而曰無知。會而曰無會。此上縱。下奪云。
以成其私耳。
斯可謂不自有其知。安得無知哉。
聖智若此。權實定有知會。但可謂之。不自取知會耳。何得無知會耶。
△二體用同時答三。初正答前難。文二。初答體用難。文二。初正答。
答曰。夫聖人功高二儀(前曰神有應會之用)而不仁。
前曰而無慮焉。功者業用也。高者勝過也。不仁者。老子云。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王𢏺云。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為天地。任自然無為無造。故不仁也。今聖人權智化生。令獲出世之益。故其功勝過二儀。而能應之。體本無思慮。故同天地之不仁。此答上權智即應而無慮也。
明逾日月(前云智有窮幽之鑒)而彌昏(前云而無知焉)。
逾過也。彌極也。日月唯明於世事。而聖人實智。能契出世真理。故有過日月之明。而能照之。體本自無知。極同於昏昧。此答上實智即知而無知也。此上竝答以全用之體。
△二責非。
豈曰木石瞽其懷。其於無知而[A6]已哉。
此責執無之見。木石者。無靈覺之物。瞽者盲也。前云無知無慮。豈同此之無知也。
誠以異於人者神明。故不可以事相求之耳。
此責執者之見。誠實也。人者。心多妄計。前云有知有應。異於人之妄想也。者字再牒上也。未詳般若有知之義。如何下云神明故。則不測靈明之智。不可實以知。會事相而推求之也。此責前難者。以有難無。乃謂般若有同。人心無同。木石豈知體用同時不二之旨也。
△二答縱奪難四。初敘計。
子意欲令聖人不自有其知。而聖人未甞不有知。
子意者。彼難者之意解也。欲令者。解心使之故。未甞不有知者。語反。順合云定有知也。般若本無此理。蓋難者意解。謂令聖人雖不自取知會之功。而謂聖心定有知應也。此即牒上問者邪解也。據此文倒。順合云子意謂聖人定有知而不自有其知也。
△二斥非。
無乃乖於聖心。失於文旨者乎。
無乃者斥辭。乖迷也。一迷聖心量。二失聖教量。故責也。
△三徵釋。
何者。
徵也。求上二量也。
經云。真般若者。清淨如虗空。無知無見。無作無緣。
此引大品經。出聖教為量也。真般若者。牒二智實體也。清淨者。體性寂滅也。如虗空者。舉喻也。智體猶如太虗。無生滅染淨故。無知等者。釋上清淨義。靈知真見。實用則有。體性則無。作為緣慮。權用則有。體性亦無。既明真體清淨。故知本無此四也。
斯則知自無知矣。
此顯理量也。據斯經義。則知權實知會之體。本自無知。此理極成。論中多單明實智會而無會。文影略耳。下皆類此。
△四結責。
豈待返照。然後無知哉。
結非前解也。豈謂聖智實有。知會返照。不欲取之。而說無知無慮耶。
△二躡跡斷疑。此下論文非答前難。但前語意有迹。故論者躡而斷之。文四。前二破疑執。後二釋正理。前二中但有牒辭。即是疑意雖破。當時現行。即遮未來種子故。取金剛遮斷之意。以為此科。文二。初斷有知性空疑。文二。初牒疑。
若有知性空而稱淨者。
疑者因見上經云真般若者清淨如虗空等文。乃疑云。般若必有知。但為智性本空故。稱清淨無知等也。故今牒之。
△二正斷二。初比破。
則不辨於惑智。
無明心能知名義。曰惑智。此智定是有。知因境而有。離境則無。性本自空。聖智同此。何以辨別。
三毒(貪瞋癡)四倒(無常樂我淨而計有者也)皆亦清淨。
皆者總也。三毒四倒七種顛倒。皆從妄想心生。既屬有知。性空亦可同般若清淨之義。
△二奪破。
有何獨尊淨於般若。
尊崇也。若惑倒同聖智者。何故經中唯推崇清淨無知。在於真般若也。故知聖教獨崇之智非同惑妄。有知性空也。
△二以境歎智疑。文亦二。初牒疑。
若以所知美般若。
疑者又云。聖智雖非性空。而定屬有知。但由照真境。時所知無相。故美歎智。曰無知矣。故今先牒之。
△二正斷二。初敘定。
所知非般若。
此句定宗。所知曰境。般若曰智。境智定不同。故曰非也。
所知自常淨。故般若未嘗淨。
此據疑者定義也。疑者曰。智定有知。境屬無相。故今定云。據汝所說。則所知之境常清淨。無相般若之智常自有。知未可曰清淨無知也。
△二奪破。
亦無緣致淨。歎於般若。
緣由也。致立也。若如疑者所見。則經中秖合歡真境。清淨亦無緣由。立清淨之言。歎真般若也。今以經中唯歎般若之文為正量。驗知非因境無相。而曰智無知也。
△二釋正義二。切釋前經義。
然。
領前之辭。所疑既非清淨無知之義。何也。故今領之。
經云。般若清淨者。(此再牒前經也)將無以般若體性真淨。本無惑取之知。
將無以者。擬議經旨之語。本覺為智。所依曰體。體不可改。曰性。體即性也。真淨者。非離染之淨。乃真實清淨也。本無惑取之知者。釋無知見等。為真淨義。非離惑取。曰無知。乃本自無惑取。故曰無知。
本無惑取之知。不可以知名哉。
結成清淨無知之義。破前二疑也。
△二重顯體用。
豈唯無知名無知。知自無知矣。
豈唯體無知。故名清淨無知。有知之用。常自清淨無知也。故體用不二。旨清淨故。故曰真般若者清淨無知等也。
△三結顯正義。因答難斷疑[A7]已。故結顯前權實體用不二之正義。文二。初結顯前義。
是以聖人以無知之般若。照彼無相之真諦。
即體之實智。照真諦理也。然此但契自智之無知。即照無相之真諦。非謂外有真諦。以為所照決定之相。
真諦無兔馬之遺。般若無不窮之鑒。
兔馬之遺者。婆沙論以三獸渡河。入水深淺。即象馬兔喻三乘。造理有異。二乘滅妄求真。如兔馬之涉水。泛身而過。菩薩證唯心。故如大象之渡河。截流而過。故無兔馬。遺餘一乘智鑒。無不窮極故。前曰智有窮幽之鑒而無知焉。此中更合云。聖人以無慮之般若。照彼不遷之俗諦。俗諦無兔馬之遺。般若無不應之用。既一體二用。約境義分境。既真俗相融。用亦權實不二。故論中或秖就一用顯體。[A8]已知二用不殊故。今影略出之。以顯前神有應會之用。而無慮焉之正義也。
△二明前所以。
所以會而不差。當而無是。
此明前權智。所以能會之智不差機宜。言當是者。以取應對之義。至下文辨。應而無慮。故曰當而無是。
寂怕無知。而無不知者矣。
此明前實智。所以虗寂淡怕故無知。無知之知。無不鑒知。
△二名實問答二。初兩名求實問。文二。初汎陳名實。
難曰。
此躡上答中名異。故今立難。下自指前。
夫物無以自通。故立名以通物。
通者。運用不滯也。凡世立物名。蓋為物不能運用。故以名。召令得通用。
物雖非名。果有可名之物。當於此名矣。
雖體與名殊。定有對名之體。而對於名。
是以即名求物。物不能隱。
△二牒文正難。文三。初牒前名異。
而論云聖心無知。又云無所不知。
此即牒上寂怕無知而無不知之文。以有無名異。為難也。
△二敘欲一之意。文二。初自意。
意謂(難者之意所謂也)無知未甞知。知未甞無知。
嘗曾也。聖心若定無。則未曾是有。定有則未曾是無。乃可歸一也。
斯則名教之所通。立言之本意也。
若有所定。方是能詮名教。通運所詮智體。亦是立言召物之本意。理當如是。
△二論意。
然論者。(者即指作論之人也)欲一於聖心。異於文旨。尋文求實。未見其當。
論主欲明聖心體一。而立文有異。尋此異文。而求一體者。未見有當名之定體。
△三兩關正難。
何者。
徵也。何謂尋文求實。未見其當。
若知得於聖心。無知無所辨。
辨明也。有知得聖心。無知明何事。
若無知得於聖心。知亦無所辨。
無知得聖心。知名明何物。
若二都無得。無所復論(平呼)哉。
若二名都不得聖心。未審前云無知無所不知。復論何事耶。又解。二名既不得聖心。未審對何名論召聖心之體耶。
△二雙拂顯玄答三。初拂迹雙泯。
答曰。經云。般若義者。
標也。般若體上合宜道理。曰義。
無名無說。
名詮自性。說謂言說。言由名起。既不可名召。故非言說所及也。
非有非無。非實非虗。
非有無者。轉釋上無名說義。智性不同。妄心有知。又不同木石無知。故不可以有無名言詮召也。非虗實者。轉釋非有無義。非實故非有。非虗故非無也。
虗不失照。
故非虗無體即用也。不變即隨緣義。
照不失虗。
故非實有用即體也。隨緣即不變義也。
斯則無名之法。故非言所能言也。
斯則者。牒歸上也。由體用不二故非實非虗。由非虗實故非有無性。非有無不可以名召。故曰無名之法。名既不立。如何言也。前難者以名求體。殊未達名所不能召也。經義如此。故當信之。
△二釋妨述意。
言雖不能言。然非言無以傳。
妨云。既言般若義者無名無說等。何以云言所不能言也。故今上句領前也。然者。躊躇經旨也。理非詮表。無以傳達於後人。故當藉言也。故曰般若義者等文也。故知為物有說。理實無言。
是以聖人終日言而未嘗言也。
聖人言教。終日說般若非有非無等。但為破惑。畢竟於般若。未嘗有言說可及。涅槃云。始從鹿野苑。終至跋提河。如是二中間。未曾說一字。何謂經有可言也。此上釋妨。下述意。
今試為子狂言辨之。
狂言者。不定之語也。且為難者。以不定之語詮辨之。非謂般若可說也。
△三正顯玄旨三。初顯體用玄微。
夫聖心者。
標聖人所證一心。具權實體用故。
微妙無相。不可為有。
妙者。不可思議也。妙之至妙。故曰微妙。妙體無相為是也。不是有故。此明心體也。
用之彌勤。不可為無。
彌勤之用。照理達事。不是無也。此明全心之用。
不可為無。故聖智存焉。
智用雙存。故非無。
不可為有。故名教絕焉。
不可思議絕名教詮表。故非有也。前經所謂無名無說非有非無。蓋體用同時。不在二邊也。
△二釋知無知之意。
是以。
牒上體用二言。釋言下之意。
言知不為知。欲以通其鑒。
前言無所不知。非謂智是有知。蓋欲通般若有鑒照異於木石。所以言知也。
不知非不知。欲以辨其相。
前云寂怕無知。非謂智屬無知。蓋欲辨般若之體相異於妄心。所以言無知也。
辨相不為無。通鑒不為有。
正破難者執前知無知之言也。辨體相故說無。不是定無。通鑒照故說有。不是定有。前何以將知無知定名。取定聖心耶。
非有故知而無知。
此下正示非有非無之義。非有故牒上通鑒不為有也。謂靈知即無知。故所以有非有也。
非無故無知而知。
非無故。牒上辨相不為無也。謂無知之體。本自靈明。所以無非無也。良由體用知無知。雖有二言。定無二相。
△三結不二深旨。
是以知即無知。無知即知。
全用是體。全體是用。如波即水。全水即波也。
無以言異。而異於聖心也。
無以者勸不可也。不可見前知無知言異。而謂聖心體用有異也。
△三境智問答二。初以境求知難。文三。初汎敘難端。
難曰。夫真諦深玄。非智不測。
前云以無知之般若。照彼無相之真諦。躡前先敘境智。反難無知也。真諦無相。唯般若實智能照。自餘不可測度。故曰深玄。
聖智之能。在茲而顯。
茲此也。由見真諦。故名聖智。般若功能在此真諦。而表顯之也。故前曰真諦無兔馬之遺。般若無不窮之鑒也。
△二引經成立。
故經云。不得般若。不見真諦。真諦則般若之緣也。
經文語反。由般若故見真諦也。下成立經意云。真諦為發智之緣。故聖智之能。在茲而顯也。
△三結難有知。
以緣求智。智則知矣。
若以所知發智之緣。推求於智。既有照理之能。智必有知。何謂無知般若耶。
△二心境同無答三。初以理正答。文三。初正答。
答曰。以緣求智。智非知也。
此明境智體同用異。且夫真境無相。真智無知。今上句約用縱之。以真境求真智。義分能所。下句就體奪之。真智無知。即真境無相。理實無二。故清涼曰。智體無自。即是證如。
△二推釋。
何者。
推也。以緣求智。何以智無知耶。下釋。
放光云。不緣色生識。是名不見色。
緣慮也。識以了別為義。經是簡妄反顯也。般若不緣慮色境。而生分別妄識。是名般若不見色。若妄心則緣境生分別。故有知見。則知難者以智為知。乃是認妄為真也。
又云。五陰清淨故。般若清淨。
此明真心真境。五陰者。色受想行識也。清淨者。本來寂滅也。色心既本自清淨。故般若體性清淨無知。故曰以緣求智。智非知也。
△三結顯。
般若即能知也。五陰即所知也。所知即緣也。
此三也字。前二即結上經旨。後一生起後文。以前段就體。推釋同虗。此中約用結顯。義分能所境智。經云般若清淨。即靈智無知。以為能覺也。五陰清淨。即真境無相。以為所覺也。此乃以無知心覺心無知。義分能所耳。下句生後。此所知無相境。即發般若之緣。由了無相。方曰般若故。
△二簡辨真妄。此下論文。由前難者以緣求智。以智為知。執妄為真。故今簡辨令了真妄。文四。初總標境智。
夫知與所知。
總標也。真妄二智。俱曰能知。真妄二境。同名所知。
△二真妄對辨。
相與而有。
相者當對也。與者共同也。難者以妄智對境。有知有相故。
相與而無。
主家義分能所。以真智對境。無相無知故。
相與而無。故物莫之有。
物者指心境也。莫之者不能也。真心境則同虗寂。不能令有。
相與而有。故物莫之無。
妄境智則同幻有。故不能令無。
物莫之無。故為緣之所起。
妄境為緣。起妄智之分別。
物莫之有。故則緣所不能生。
生起也。所緣之境本寂。不能起能緣之分別。
緣所不能生。故照緣而非知。
境寂心空。故智照所緣。而無分別。故上答曰。以緣求智。智非知也。此釋真境智義也。
為緣之所起。故知緣相因而生。
境為緣而起智。是以能知所緣相因。而生分別。故古者曰。未有無心境。曾無無境心。此即上難者云。以緣求智。智則知矣。
△三結示起由。文二。初正示。
是以知(妄智)與無知(真智)生於所知矣。
迷自心則執境。智起起之則境生。故妄智曰有知。了自心則境寂智虗。虗而不二。故真智曰無知。故前問者答者俱曰。以緣求智而有知無知之異者。葢迷悟之不同耳。
△二徵釋。
何者。
真妄二智。何故同生於所知。
夫智以知所知。取相故名知。
妄智迷真心外取相。故知妄境也。
真諦自無相。真智何由知。
真境本無相。真智以無知而契之。故曰何由知。
△四釋成所以二。初牒所以。
所以然者。
有何所以故。妄境智則知緣相因而生。真境智則緣所不能生耶。故今牒之。
△二釋成。文二。初釋妄。文二。初正釋。
夫所知非所知。所知生於知。
事本空無。妄智不達。執之為有。見有境起。
所知既生知。知亦生所知。
因有境故智有分別。故有知心起。
所知既相生。相生即緣法。
既境智相生。即智為境。緣境為智。緣緣會故。境智同有也。
緣法故非真。非真故非真諦也。
從緣境智。緣會則生。緣離則滅。既有生滅。故非真諦門中乃稱為妄也。
△二引證。
故中觀云。物從因緣有故不真。
證上可知。然中觀文有二句。上句證前。後句標下。故今取義便。隔彼後句。以就次科也。
△二釋真三。初標。
不從因緣故即真。
不藉因緣生者。方名真實。標也。
△二釋。
今真諦曰真。真則非緣。
今真諦門中無相真境。與無知真智。是一心理智。假分能所。實無二相。既非緣有。故名曰真。
真非緣故。無物從緣而生也。
無物者。境智既不從緣。故無緣生境智之物。所以曰真境真智無相無知也。
△三引經。
故經云。不見有法無緣而生。
真諦門中不見有境智之法。故無緣相生。上明所以竟。故知難者以妄問真也。簡辨[A9]已畢。
△三結答前問三。初述成無知。
是以真智觀真諦。未甞取所知。智不取所知。此智何由知。
述成真境智。顯無知義。以真智不取。是觀真諦義也。
△二釋妨除疑。
然。
領前也。智實無知。如何契理。下釋云。
智非無知。但真諦非所知。故真智亦非知。
智非木石之無知。但以照而常寂。故真境無外相。即真智無知爾。
△三結難非真。
而子欲以緣求智。以智為知。
此牒彼執妄也。
緣自非緣。於何而求知哉。
責迷真也。緣自非緣者。真境非外緣。如何發智有所知耶。
△四兩關問答二。初不取違知難。文二。初牒論敘難。
難曰。論云不取者。
牒上云智不取所知者。下敘難。
為無知故不取。為知然後不取耶。
開兩關也。
△二兩關正難。
若無知故不取。聖人則冥若夜遊。不辨緇素之異。
夜遊者。暗中遊方也。緇素者黑白也。智若無知故不取。則聖心冥昧。如人夜行。豈辨境之黑白。何以云真智觀真諦也。
若知然後不取。知則異於不取矣。
若先有知。後不取者知。即是取與不取有異也。
△二知即不取答二。初雙非有無。
答曰。非無知故不取。又非知然後不取。
不同木石無知。不同妄想有知。木石絕靈照。妄想居攀緣。般若離二邊。故非此二。而說不取也。
△二正答不二。
知則不取。故能不取而知。
當靈鑒時。本無取著。故能無取著。而長鑒知。如摩尼珠現色。而本無色。無色而常現色。此乃全用即體。全體即用。知與不取。說雖前後。義實同時。
△五是當問答二。初無當違有難。文二。初牒論敘難。
難曰。論云不取者。
牒上知即不取故能不取而知。正難下句也。
誠以聖心不物於物。故無惑取也。
誠實也。不物於物者。不執著於物也。既無惑取之心。故曰不取。
無取則無是。無是則無當。
是當之言。諸教少有。此論多說。凡兩物不別曰相是。敵對曰相當。亦猶彼此是非。蓋諸法相望之通名也。今明境智相當相是。故曰是當。今且以智曰是。境曰當。釋之。真心真境同虗。故無惑取。則無心是於境。亦無境當於心。此即難者解不取之義如是也。
△二以無難有。
誰當聖心。而云聖心無所不知耶。
誰何也。心無是境無當。但可云無知。以何當對於聖心。而云有知耶。無所不知者。有知也。此則難者但解其體。未達其用。故為此難也。
△二有無雙融答三。初領問。
答曰。然無是無當者。
前難者雖解境智同真。未了即真心境。故以無難有。今先領彼所解。後示體用雙融之正義也。
△二正答。
夫無當則物無不當。
境則全理之事。無相即相。
無是則物無不是。
智亦全體之用。無知即知。
物無不是。故是而無是。
知即無知。照而常寂也。
物無不當。故當而無當。
相即無相。觸事而真也。若達此知無知不二。相無相無殊。則何疑前云知即不取。故能不取而知也。
△三引證。
故經云。盡見諸法(境智歷然)而無所見者也。
智無知。境無相故也。
△六取捨問答二。初捨有滯無難。文三。初呈解立難。
難曰。聖心非不能是。誠以無是可是。
此因上是而無是。故立此問。遣後人之餘疑。非不能是者。即上云是也。顯有照鑒故。誠以無是可是者。意謂由境無所是之相可是。故曰無是。此以有知之智。對無相之境。故曰是而無是也。
雖無是可是。
境雖無相可是。
故當是於無是矣。
聖心必須對於無相境也。
△二引經成立。
是以經云。真諦無相故般若無知者。
經是正義。真諦無有無相。般若無有無知也。今難者解意不同。意謂般若是有知。由真諦無相可得故。般若無知也。者之一字牒經。不自領經意云。
誠以般若無有有相之知。
信經所說。則知般若定無照有之知。以顯唯照無也。
△三正難滯無。
若以無相為無相。有何累於真諦也。
為是也。累滯也。聖心若以無相真境。是無相者。有何所以。滯累此真諦。而取於無相耶。雖不取有。少異於妄心。若取於無。何殊於斷見。故此疑問也。
△二取捨俱離答二。初直非所難。文二。初正破。
答曰。聖人無無相也。
般若無此取無相之心也。
△二推釋。
何者。
推上也。
若以無相為無相(牒問)無相即為相。捨有而之無。
若以無相是無相。無相即是相。雖捨有相而著無相。豈為智照也。
譬猶逃峯而赴壑。俱不免於患矣。
逃避也。峯者山之高處也。壑者溪也。逃避峯之危峻。而赴于溪壑。俱不免害身之患。捨有取無。俱不免乎取相。般若聖智。故非如是也。
△二顯示正義。文二。初示正義。
是以至人(約人顯智也)處有不有。居無不無。
居處者。智之所詣故。即事造理。故處有不有。理不異事。故居無不無。又處有居無。照理事故。即前是當也。不有不無。泯理事故。則無是無當也。
雖不取於有無。
明不取也。非唯不取有。亦不取無也。又即前無當無是義也。
然亦不捨於有無。
明不捨也。正不取時。即不捨故。故云然亦。又非但不雙取。然亦不雙捨。即前物無不是。物無不當也。又初句不有離增益謗。次句不無離損減謗。次句雙非有無。離相違謗。末句雙照有無。離戲論謗。四謗既無。百非斯絕。是當之義。髣髴聖心也。
△二出所以。
所以和光塵勞。周旋五趣。
此顯[A10]已證之所以也。和者謂渾雜也。光者智用也。聖人光有二。一身光。二教智光。今明教智光。塵勞者。三界中五塵坌污勞擾之處。是羣生之所居。聖人渾和其間。以教智光。而開導之也。周旋者。周徧返覆也。五趣者。天人獄鬼畜。鬼開修羅。即六趣也。四生不過五趣。聖人垂形於五趣。周徧返覆也。前明說教。此顯現身。蓋聖人從根後智。起大悲之化用也。
寂然而往。怕爾而來。
雖往來於三界。往無往相。故曰寂然而往。來無來相。故曰怕爾而來。前明處有。此顯不有。
恬淡(上呼)無為。而無不為。
心靜曰恬。智純曰淡。雖無作為之心。而常照理達事。故無不為。此明上居無不無也。
△七應會問答。文二。初無知生滅問。又二。初牒前敘難。
難曰。聖心雖無知。然其應會之道不差。
即前云會而不差也。由無為而為。故應會眾生。不差失於機宜也。
是以可應者應之。不可應者存之。
釋不差之義。根熟則應之令入道。未熟則存之令熟。則金剛所謂護念付囑之義。
△二正難。
然則聖心有時而生。有時而滅。可得然乎。
根熟則能應心生。未熟則能應心滅。既曰當而無是。則無知無為。何得有此生滅。
△二用無生滅答四。初真妄對明。
答曰。生滅者(牒所問也)生滅心也。
妄心取相。故隨境生滅。
聖人無心。生滅焉起。
聖心無取。故曰無心。既不取境。何有生滅。
△二釋妨正答。
然。
牒上領問也。問云既無心生滅。何有應而不差之義耶。故今領之。
非無心。(非同木石之無心)但是無心(無取著心)心耳。
靈明之心。長在此為應。本經云。菩薩清涼月。遊於畢竟空。
又非不應(非同二乘之不應)但是不應(不起分別之應)應耳。
機感應生。則悲應之心常存。所謂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
△三舉喻結答。
是以聖人應會之道。則信若四時之質。直以虗無為體。
質實也。應之不虗故。直[A11]但也。權智無心之心。不應而應。其由春夏秋冬。雖應不失時。虗而無體。權智無心而應。類此可知。
△四結非所問。
斯不可得而生。不可得而滅也。
△八真妄問答二。初惑智同真問。文二。初呈解。
難曰。(解中疑問)聖智之無(聖人無心生滅焉起)惑智之無。
境有生滅。智乃隨之。離境智無。生滅何有。難者因前而解。故此呈之。
△二疑問。
俱無生滅(同也)何以異之。
如何分真妄之異耶。
△二真妄同異答三。初總標。
答曰。聖智之無者。無知。
體本無知故。
惑智之無者。知無。
了知無體故。此上標真妄。
其無雖同(同無生滅)所以無者異也。
無之所以。真妄有異。此標同異也。
△二釋真妄中二。初推釋。
何者(推上異之所以)夫聖心虗靜。無知可無。
智體本無知見。故曰虗靜。三際常然。可無生滅也。
可曰無知。非謂知無。
此明真異於妄。不假知了。
惑智有知。故有知可無。
惑智取境。隨境生滅。智性空無。生滅不有也。
可謂知無。非曰無知也。
此顯妄異真也。前則本無故無。此則了空故無。所以異也。
△二結會。
無知。即般若之無也。
智體本無生滅。故曰般若之無。
知無。則真諦之無也。
結會妄智。為真境也。難者既了惑智性空。則惑智為所了境。由了始無即事而真。故曰真諦之無也。故知無生滅則雖同。本無今無有異也。
△三釋同異三。初正明。文二。初顯體同用異。
是以般若之與真諦。
牒上同無之境智也。
言用即同而異。
即同無而理智不泯。是用也。
言寂即異而同。
雖理智宛然而同一虗無。是寂也。
同故無心於彼此。異故不失於照功。
體同故心境彼此無殊。用異故不失能所之功。
△二述成不二。
是以辨同者同於異。辨異者異於同。
辨者解了也。欲解同無。但觀理智。欲明理智。須了同無。此明互即。下顯雙亡。
斯則不可得而異。不可得而同也。
辨異於同。故不可得異。辨同於異。故不可得同。同異兩亡。此答前云俱無生滅。何以異之也。
△二推釋文二。初雙徵。
何者。
何故不可異。而又不可同。
△二各釋中二。初釋不可同。
內有獨鑒之明。外有萬法之實。
約心為內。以境為外。蓋指拄如此。非有內外之相。獨鑒之明者。智也。即心之照。心外無法。故曰獨鑒。又以對下萬法故。萬法之實者。理也。理為萬法之體故也。
萬法雖實。然非照不得。
事本即真。非智不顯。
內外相與以成其照功。
與共也。由智顯理。理顯曰智。故共成鑒照之功也。
此則聖所不能同用也。
結異也。聖智與理。所以不可得而同者。此明照用也。
△二釋不可異。
內雖照而無知(照體本寂)外雖實而無相(真理本空)內外寂然。相與俱無(境智同寂)此則聖所不能異寂也。
結同也。聖智與理。所以不可得而異者。此明寂也。
△三引證三。初證辨同於異。
是以經云諸法不異者。
諸法者心境也。不異者同虗寂也。者字是牒經。下釋之云。
豈曰續鳧截鶴。夷嶽盈壑。然後無異哉。
續鳧截鶴。語出真經。云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等。夷平也。嶽山也。盈滿也。壑谿也。此則反釋經意。豈謂令鳧鶴長短。谿山高低。等無差別。而謂諸法不異。非此說也。下順釋云。
誠以不異於異。
不異之義。於殊異中也。則高低長短。性不可異。故曰不異也。
故雖異而不異也。
此證上辨。同者同於異也。
△二證辨異於同。
故經云。甚奇世尊。於無異法中而說諸法異。
大品經。空生歎佛讚法。雖諸法同真無異。而境智宛爾差殊。此證上辨異者。異於同也。
△三證同異不二。
又云。般若(智)與諸法(境)亦不一相。
能所各存。證上不可得而同也。
亦不異相。
同一真體。證上不可得而異也。
信矣。
佛語實不虗。故自信信他也。
△九寂用問答二。初寂用何異難。文二。初牒論。
難曰。論云。言用則異。言寂則同。
牒上云聖所不能同用也。聖所不能異寂也。
△二正問。
未詳般若之內。則有用寂之異乎。
此是請益。問般若真一無差。何以有一用一寂之異。未詳審也。
△二用寂同時答二。初正答同時。
答曰。用即寂。
不離境智之二。而同一寂滅也。故勝鬘云。二而不二。難可了知。如全波是水故。
寂即用。
同一虗寂。而能所歷然。勝鬘又云。不二而二。難可了知。如全水是波故。此中言寂。即權實同體。言用。即二用雙明。竝體用同時故也。
用寂體一。同出而異名。
言體者。非所依真體。此明相依之體用依於寂。以寂為體。寂依於用。以用為體。相依故體一也。同出而異名者。寂出用。用出寂。故有寂用之異名。非謂別有一體。為用寂之出處也。
更無無用之寂。而主於用也。
又合云。更無無寂之用。而主於寂也。今文影略。更者定義也。意云。定無無用之單寂。而為用之。依主。又定無無寂之單用。而為寂之。依主。不有則[A12]已。有則用寂。同時既無二體。如何一有一無。
△二結會權實九重問答。本因權實體用而起。今迹亡疑盡。理顯義圓。故今結會歸前。顯體用不二也。文三。初結義歸前。
是以(承上用寂不二故)智彌昧。照逾明。
結實也。彌極也。逾過也。體本無知故。昧之彌極。即體之照。照徹理源。其明過逾於常照也。即前云。智有窮幽之鑒。而無知焉。
神彌靜。應逾動。
結權也。體本無慮。故靜之彌極。即體之應常。應有緣故。動之逾越也。即前云。神有應會之用。而無慮焉。下總責疑者。
豈曰明昧動靜之異哉。
明與昧。動與靜。豈當執異也。
△二引文為證。
故成具云。不為而過為。
證上權智靜而常用。
寶積曰。無心無識。無不覺知。
證上寶智。即昧而明也。淨名上卷實積偈讚云。以無心意而現行。今則小變其文也。
△三總結文意。
斯則(總指標宗[A13]已上問答等文也)窮神(權也)盡智(實也)極象外(有無曰象)之談也。
般若體用不二。故極有無之象外也。談者指上所說也。
即之明文。聖心可知矣。
結也。明文者。如證而說。故曰明了之文。思之可解。又或近指上二經。曰明文。問答終此。
第三般若論畢。
注肇論疏卷第三
音切
(古公切)
萇(除良切)
襲(似力切)
韜(他刀切)
洽(胡夾切)
拓(他各切)
韞(於昆切)
渝(弋朱朱)
忒(他得切)
瞽(公五切)
髣髴(上芳往切下芳勿切)
鳧(扶音)
脛(經郢切)
惘(文兩切)
抗(可浪切)
校注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54 冊 No. 870 注肇論疏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般若是梵語。此翻曰智。即用也。通權及實。或曰根本後得。如理如量。真智俗智名異義同。或曰在因名慧。在果名智。或曰實則名智。權則名慧。今因果權實通得智名。謂下論中竝不名慧故。知但以一用分二故。今通翻曰智。又前宗本篇中有漚和之名。文云。權慧具矣。今無漚和。則知智通權實。實智照理。權智照事。義分二照。用乃相融。此中實智照前不真空。權智照前物不遷。前既真俗相即。此亦權實互具。言無知者。即體也。體是本覺真心。心性寂滅。本無知覺。故起信云。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即是如來平等法身。說名本覺。離念本覺。即今無知。為權實體故。六祖以無念為宗。神秀以離念為宗。雖分頓漸。皆明智體無知。所謂如珠發光。光還自照。本覺起照。還契本覺。即理智不二之義。華嚴云。無有智外如為智所證。亦無如外智能證。於如般若無知之旨。良在斯矣。若對上五名一義者。本無實相。法性體上起智用。權則達緣會。實則照性空。權實不二。還照本無等理。為一義也。般若即無知。持業釋。般若無知之論。依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