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肇論疏卷第二
△大文第二。依宗造論。論有四章。古釋多分為四科。謂俗諦真諦明因顯果。四論不同。順文可爾。於理則未然。遂令前二則真俗不即。後二則因果不融。又真俗二諦。非因人所知。權實二智。非果人所用。故知四論同時。說有前後。此宗不修則[A1]已。修則二智齊運。二境同觀。雖境智義殊。定無二體。從凡至聖。一道如此。方曰一義。古者或謂。前二論明二諦教真俗不二顯理。第三。約行。第四明果。此釋甚當。更須知此四義通因及果。今且順宗本分為三節。初前二論明真俗不二顯境一。次第三論明體用不二顯智一。後第四論明理智不二顯證一。今初分二。初物不遷論立俗諦。二不真空論顯即真。今初。所以先有此論者。明俗諦事法也。謂佛教顯理必須即事。若事外求理。俗外明真。縱離邊邪。亦歸權小。故今先明事法。後不真空論顯理故。又凡人不達俗諦性相。見生滅有無。乃謂變易不停。今竝非之。故先立此論。即正推前緣會名義也。大同華嚴開四法界。先明所依體事。此中文二。初題目。
○物不遷論第一
△二論。文二。初序意。二正論。初文四。初標物示人情。
夫生死交謝。
生者起也。死者止也。此二亦云。生滅或於生後滅前。開之曰生住異滅。蓋言物之性相。緣會則起。緣離則止。故知俗諦生死能總萬物交互也。謝往也。生必交互於死曰生。死必交互於生曰死。故當生時死在。當死時生存。方曰交互也。人情不曉此理。見生時曰死往。見死時曰生往也。
寒暑迭遷。
此以寒暑言物之時。以陰極曰寒。陽極曰暑。今寒暑者蓋言陰陽之生極也。或分四時。則春生夏長秋衰冬落。今不言四時而云寒暑者。蓋四時不出陰陽。陰陽之極曰寒暑。故以寒暑對上生死為句。故易云。一寒一暑是謂迭遷。又上生死既含四相。令寒暑亦含四時。故言萬物之時。不過寒暑為總。或約三世十世。或約心念剎那。延促不定耳。迭者遞互。遷謂動去也。以寒遞互於暑曰寒。以暑遞互於寒曰暑。既能遞互。即知各存。人不曉之。當暑時曰寒遷。當寒時謂暑去。
有物。
即上生死寒暑所總萬有之物。
流動。
水動曰流。即上交謝迭遷。
人之常情。
人情執動常自如此。此上明所治之執。此下亦破斷見外道。撥無因果故。
△二據理申[A3]己解三。一據理推意。
余則謂之不然。
謂者評論之詞。論主自所謂萬物性相道理。交而不謝。迭而不遷。
何者。
自徵上下然之意者何也。
△二引經標牒。
放光云。
八部般若之一數。
法。
軌持為義。真妄染淨色心依正。各具軌則住持。通得此名。即上物也。
無去來無動轉。
即不遷也。謂生住生故無來。死住死故無去。中間寒暑。少壯各住。故無流動轉變矣。或去來約時。轉動約性相。緣生性相三世各住。故曰不遷。若般若宗多蕩相顯空。色心至乎種智。皆曰清淨今借文標為證信。不取彼意。下自推釋可見。
者。
牒經也。
△三推釋正理。
尋夫不動之作。
推窮曰尋。夫即語詞。不動者。經云無去來動轉。作者推求也。尋究經中於諸法推求不動者也。
豈釋動以求靜。
先破錯解釋捨也。
必求靜於諸動。
此顯正意經中。定當推靜向於羣動。故令動中達性相各住。
必求靜於諸動。故雖動而常靜。
上句牒前。下句釋成自意。經中既求靜於動。故我於生死交謝。寒暑迭遷。而見常靜。所以謂之不然也。
不釋動以求靜。故雖靜而不離動。
亦先牒前。下句釋成經旨。雖靜者。法無去來動轉。不離遷謝而顯。故曰不離動。則所見即動而靜。與經即靜而動相符。
△三明情解相違。文四。初總標解惑。
然則。
承上連續之詞。因推經旨故。
動靜未始異。
以經證於自意。則同辨緣法生滅性相常靜。故動靜不異。
而惑者不同。
惑者生時不見死。乃執生靜而死動等。故動靜不同。
緣使真言滯於競辨。
真言者稱實之言也。競辨者諍言也。惑者執異與不異。稱實之言相違。故有諍言。使真言成滯礙也。
宗途。
途者道也。動靜不異之道。為學者之所宗故。
屈於好異。
屈抑也。惑者好異而強說。故使宗途為邪解之屈抑。
△二示理難言。
所以靜躁之極。未易言也。
躁動也。物之動靜理極於不二。惑者執二而強諍故。不可率易而言。
△三推釋其意。
何者。
推難言之意。
夫談真則逆俗。順俗則違真。
稱實言則逆世俗。順俗見則違實理。故未易言也。
違真故迷性而莫返。
出違真過也。人情長迷於物理。順之則不能返悟也。
逆俗故言淡而無味。
出逆俗過也。淡即無味。談真逆俗。俗見不曉。無義味可[A4]采。故云言淡。道經云。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無味。
△四躡前起後。
緣使。
解人說動靜理同。惑者執動靜有異。乃為中人之惑緣也。
中人未分於存亡。
中根可語上。亦可以語下。故未能分辨解惑邪正。為當存同亡異。為復存異亡同。下論正被此機。上士[A5]已知動靜不異故。
下士撫掌而弗顧。
即前惑者也。堅執不回弗顧正理。撫掌者大笑之貌也。道經曰不笑不足以為道矣。此上二句語。出道德經。文小改耳。
近而不可知者。
物理近於人。而不可以執動靜者所知者。下云。
其唯物性乎。
唯獨也。獨有萬物緣生之性。動中常靜。靜不妨動。此理最近而人不知。此即前三義中是約性一門。華嚴大疏。談不遷有三義。一能依不遷。即今約性相義。二依所依不遷。三唯所依不遷。即涅槃論明真性隨緣常住不變義。
△四顯立論之意。
然。
躡上生起之詞。理極難言。故當杜默然。為中人不知物性如此。故下云。
聊略也。際邊畔也。動以靜為際。故即動以見靜。靜以動為際。故即靜以見動。略寄解心如此。故乃言之也。
豈曰必然。試論之曰。
必者決定也。試且也。豈謂決定如然。且以此解心評論之耳。
△二正論。文三。初正顯不遷。次會釋教意。三因果結益。然萬物常與無常理本不二。雖緣生緣滅。剎那代謝。而生滅各位。聚散異時。世之人情弗能諦審。覩暫有則執住。見忽滅則執遷。此二皆自縛於斷常耳。然而執住則易覺。滯遷則難回。由執遷故。不知俗諦門中生滅性相。各得自位。善惡因果始終不差。故先顯不遷正理。次會釋常。無常二教同致。後以因果結令知益。此論之意不過此三。故今易古之六科。但分三段耳。今初。文三。初引教定宗。文二。初引經論。
道行云。
小品一數也。
諸法。
物也。即色受想行識曰五蘊。六根六境曰十二處。更加六識即十八界。世間法不過此之三科。又略而言不出色心為總。又菩提涅槃是出世法。今竝該之。故云諸法。
本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
不遷也。本者來之所起處。至者去之所到處。由諸法性相時分。各住本位。未甞有從本而來去至彼所。所謂本不見從凡中而來。去至聖所。又亦不見本從生死煩惱中來。至菩提涅槃處故。何也。聖凡染淨各不相到故。世出世法各住本位故。餘可例知。華嚴亦云。各各不相知。諸法亦如是。若據般若本部。多明無相真宗。直顯萬法本空無來去相。今借文標宗。用意則別。下定宗中可見。
中觀。
即中觀論。今引之釋成經意。
云觀方知彼去。
觀則見也。方通十方。且舉東方例之。彼者汎指彼人也。我觀東方。知彼一人從此而去。
去者不至方。
者即人也。去東之人前步在前後步在後。故不見從此至彼方之相。故曰去亦無所至。反知從東方來此方。亦步步各住。故曰本無所從來。東方既爾。餘九亦然。人既即動而靜。以例諸法遷而不遷。故引中觀釋成道行。以立不遷宗旨也。
△次定宗旨。
斯皆即動而求靜。以知物不遷明矣。
△二破惑顯理。文二。初解惑對辨。又二。初境同見異。
夫人之所謂動者。
牒上有物流動人之常情。
以昔物不至今。
如以死交互於生。則生為昔物。死為今物。故生不至今也。
故曰動而非靜。
惑者見死時無生。謂生[A9]已謝故。執動而非靜。
我之所謂靜者。
牒上余則謂不然也。
亦以昔物不至今(同上也)故曰靜而非動。
論主所解生為昔物在昔。死為今物在今。故昔不至今曰靜而非動也。以生交死及寒暑等。例上可知。
動而非靜。以其不來。
惑者執動為見昔不來今故。
靜而非動。以其不去。
論主見靜[A10]已知昔物住昔而不去。此即前序中解惑耳。
△二逆順結責。
然則所造未甞異。
造詣也。同見昔物不至今。則所詣之境不異。
所見未甞同。
解惑所見靜動不同。
逆之所謂塞。順之所謂通。
逆理執動。所謂塞滯之人。順理見靜。所謂通解之者。古人多約論主。說逆順通塞。量無此理。
苟得其道。復何滯哉。
苟若也。道物理也。若得物理無動而非靜。豈有動之可惑滯也。
△二遣惑顯理五。初嗟迷執。
傷夫人情之惑久矣。
人被情執所惑。從來不覺。故可傷之。
目對真而莫覺。
真者即昔物不至今也。雖見而執動。故目對而莫覺也。
△二陳迷情。
既知往物而不來。
牒前昔物不至今。往昔也。
而謂今物而可往。
即前執動而非靜也。往去也。既執昔物不至今為動。必當謂今物亦可遷往矣。此乃情惑也。
△三顯正理。文四。一標。
往(昔也)物既不來。今物何所往。
去也。惑者雖知昔物不來。而不知今物不去。若知今物在今而不去。亦了昔物在昔而不去。即不遷顯矣。則古住古而今住今。今古各不相往來。
△二推。
何則。
徵上二句。
△三釋。文二。初釋上句。
求向物於向。於向未甞無。
向昔也。求昔物於昔時。昔時定有。故知昔住昔位。
責向物於今。於今未甞有。
推責昔物於今時。今時不見昔。
於今未甞有。以明物不來。
明知昔物不至今也。
於向未甞無。故知物不去。
昔時見昔故知不遷去。何以惑之。而謂動而非靜耶。此上釋成古無來去義。
△次釋下句。
覆而求今。今亦不往。
去也。反覆更推今物。即知今物在今而不去。非唯不去。於古昔亦知不向於未來。故非動矣。此上釋成今無來云義。但變上文以向曰今。今曰向。來曰去。去曰來。讀之可見。如人有老少。少住昔而老住今。人多惑之。當老年衰朽不見[月*(?/口/用)]盛。乃謂少事[A11]已遷去。殊不思當少之年膚腠潤澤。故知在昔矣。何於今而求之。[A12]已自迷倒。況求之不得。乃謂遷去。故知甚惑。達物理者了今古各住。無毫髮可易。
△四結成。
是謂昔物自在昔。不從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從昔以至今。
可見。
△四引儒文二。初正引。
故仲尼曰。回也見新交臂非故。
文出莊子外篇田子方章。云孔子謂顏回曰。吾終身與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歟。郭注云。夫變化不可執而留也。故雖執臂相守。而不能令停。康師疏曰。郭注不當。謂交臂之頃[A13]已失前人。非謂交臂執手不能令停。今取康師釋交臂。此如兩臂相交。秪此少頃之時。[A14]已見新失於故。若以論中次文指此。以明新故各住之義。而未知仲尼本意若何。孔子若語不遷。何必哀傷其事。若謂吾汝終身同交臂之頃。爾則郭注所謂變化不能令停。亦甚得旨也。今論中文有小改。但取儒釋相符之義。非謂彼彼也。言見新者。即前今物自在今。非故者。即前昔物自在昔。秖少頃時。今昔尚各住一世。况日月年劫耶。
△二結成。
如此。則物不相往來明矣。
牒上仲尼所說。則新故各住。物無來往義[A15]已明矣。
△五責情。
既無往返之微朕。有何物而可動乎。
往返者去來也。微朕者小迹也。推諸法性相時分。求去來之迹。無毫末可得。未知惑者有何物而可曰動而非靜乎。自破題入序至此。破執動之見[A16]已訖。
△三舉事結顯。
然則旋嵐偃嶽而常靜。
自開章[A17]已下盡顯萬物不遷。故今牒而結之。旋嵐者亦云毗藍。華嚴音義云。正梵語云吠藍婆。此云散所至。即風名。此風所至無不散壞。又翻云不遲。義翻為迅猛風。偃息也。嶽山也。偃息山嶽即風之散壞也。康云。偃者仆倒。亦取壞義。舉迅猛之風。偃息羣嶽無所不壞而風。畢竟非山。山畢竟非風。既不相是。亦不相到。故曰常靜。故知風山性相各有所住。雖飄鼓迅猛而常靜矣。下三句例知。
江河競注而不流。
水雖奔競。前波後波各不相到故不流。又畢竟不能易於濕性。故不流動也。
野馬飄鼓而不動。
莊子云野馬也。郭注云遊氣。以三陽之月日氣鬱盛。則見遊氣飄鼓。歙歙然而前後各位。故無所動。
日月歷天而不周。
歷涉也。天輪左轉。日月右旋。時分各住。故歷涉天輪。不見有周帀之相。
復何怪哉。
怪者異也。即動而靜。四皆不遷。何有動相可怪異也。
△次會釋教意者。佛教俗諦有二門。一常門安立義。二無常門推破義。常門破斷。無常門破常。此二教同出而異陳。雖教不竝立。而執須竝除。理須同會前論主即動以說靜。使靜不異動。則令二教相即顯不二理。恐行者不曉斯旨。乃假外賓。引佛無常教義質之。意令動靜不二之旨。與佛教常無常不二之理無殊矣。文二。初引教詰難二。初人法雙標二。一約教理立難。
噫。
傷不平之聲。教理相違故。
聖人。
聖通也。孔子對哀公曰。聖人者智通乎大道。應變而不窮也。今此方釋宗。皆指佛為聖人。蓋就應迹人倫。窮達理事。無所不通。故曰聖人。佛德難思。且就正徧知義釋之耳。
有言曰。人命逝速。速於川流。
文引。涅槃經云。人命不停過於山水。今小易其語。言命者。不相應行中一法曰命根。即第八賴耶識體。是受生總報主。來為最先。去為最後。此識體上有連持。計屬一報色心之功曰命根。乍生乍滅不停。如川水疾流。此則說無常教。詮無常理也。
△二約行果定難。
是以聲聞悟非常以成道。
難者恐雖有教理未必可信。故以行果成立教理決定也。聲聞者聞聲教證道之人也。成道者證偏真性也。聖人說無常教。聲聞聞之悟苦集滅道。現在無常破煩惱障。滅我執心。證我空真理。故八輩聖人。通號聲聞。
緣覺覺緣。離(平)以即真。
梵語辟支迦羅。此云獨覺。亦云緣覺獨覺人自悟。緣覺者稟教。今取緣覺也。緣是所覺境。即三世十二因緣。覺是能了智。即生空觀。由聞無常教故。覺三世萬法緣聚暫有。緣離本空。故云即真。雖根利勝於聲聞。破執障證我空偏真理不別。
△二牒前正難。
苟萬動而非化。(牒前也)豈尋化以階道。
非化者不遷也。階道者次第證道故。且萬物不遷。無常教理則虗設。豈有二乘尋此變化教理。次第得聖道耶。二乘既得道。方知無常教理非虗。將恐論主所說不遷教理。未可取信。
△二就理釋通二。初歎無常教理幽深。
覆尋聖言。
三思曰覆。尋聖言即前無常教也。
微隱難測。
歎俗諦不二理難測也。微謂微妙事法。不可以常無常定相思議。隱謂隱密不二之義。潛密在於教下。故難可以言教測度。
若動而靜。似去而留。
據上說教詮事。則似云動去在物理。則動而常靜。去而常留。乃聖人不二之本旨。上句明立教。下句明詮事。故有重句也。
可以神會。難以事求。
神解必可契會。事相固難推求。
△二明常無常幽深教理文三。初明教異意同二。一就本教顯異同三。初明執殊教異二。初明異。
是以言去不必去。閑人之常想。
閑防也。人心起常見。聖教說諸法無常以防禦之。非謂定無常。
稱住不必住。釋人之所謂往耳。
釋解也。人執無常遷往。聖教說萬物常住因果決定以解之。令捨所執。非謂定常。
△二責異。
豈曰去而可遣。住而可留耶。
可定也。去住二教為破斷常二執。二執若除。教不定立。故知教雖異而意同歸也。
△二證成教異意同。
故成具云。
成具光明定意經也。
菩薩。
梵語。具云菩提薩埵。此云覺有情。三義釋之。如金剛疏。
處計常之中。而演非常之教。
證上言去不必去閑人之常想。
摩訶衍論云。諸法不動。無去來處。
證上稱住不必住釋人之所謂往。此上證教異。下顯意同。
斯皆導達羣方。
群者不一也。方法也。經論法門不一。皆為導達執情故。
兩言。
常門說住。無常門說去。
一會。
常無常理一以會之。何也。且萬法雖生滅不停。而生滅各位。雖不失本位。而起滅何常。既動靜不殊。則理本自一。蓋俗諦不二之旨。縱隨機各陳。理無殊致。即聖人之深旨微隱難測也。
豈曰文殊而乖其致哉。
不可以常無常教異。而謂不二之理有殊。故知物不遷之談。足以盡聖人俗諦教意也。
△三述成不二。
是以言常而不住。稱去而不遷。
言常稱去。是兩言為對二執。常即不住。去即不遷。是動靜理一也。
不遷故(牒上下句)雖往而常靜。
即動以見靜也。如於生死中見生不到死。生死各住。例諸法亦然。
不住故(牒上上句)雖靜而常往。
即靜以見動。雖死生各住。而生死不停。此下二句。但翻覆文異。語意是同。
雖靜而常往故。
牒上即靜而動。
往而弗遷。
以顯動而常靜。
雖往而常靜故。靜而弗留矣。
但反上准之。前是以靜為首。靜即動。動即靜。今是以動為首。動即靜。靜即動。以顯兩言一會矣。
△二寄外教顯異同。文二。初舉此方儒道。說動以顯靜。
然則。
牒上動靜不二宗也。
莊生之所以藏山。
莊子內篇太宗師章云。夫藏舟於壑。藏山於澤。謂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負之而走。昧者不知也。郭注云。無力之力。莫大於變化。今取彼意。山有鬱茂。欲其不凋。若藏之於陂澤者。變化暗易。豈能令停固。昧者不知耳。
仲尼之所以臨川。
論語云。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今亦借意。仲尼以人事速變。勸進學立德。此二聖人。大同佛教說無常破常。而其教意必使捨一取一。豈令即當而達無常耶。
斯皆感往者之難留。豈曰排今而可往。
排推也。可定也。莊孔二教皆感歎遷往之事。難以停留。乃一向見動。論主所見者。豈謂推排今物定有遷往耶。即動中見靜。[A18]已顯上往而弗遷之意也。
△二舉西土隣人說常以顯無常。文四。一標正意。
是以觀聖人心者。不同人之所見得也。
以前動靜不二之理。而觀察佛聖人設教之心。必當如是者。則不可以人情所見。而得其意。
△二推常執。
何者。
推上人情所見。下釋。
人則謂少壯同體。
少則幼年。三十曰壯年。同體者。凡人謂少壯同是一身。
百齡一質。
齡年也。百年處世亦一軀質。
徒知年往。不覺形隨。
徒虗也。虗知有少有壯年年遷往。而不覺形隨年變衰盛體殊。由不覺故。而執同體一質。此是滯常之情。
△三引彼文。
是以梵志出家。
梵者具云梵摩。此云清潔寂靜。即淨也。西土事天婆羅門。此稱為淨志。亦云淨行。出家者即彼事天修遷之法。十五入山。以艸果為衣食。至三十歸家納妻生子。令種族繼世。至五十再入山永不歸。故曰出家。
白首而歸。
有一梵志。三十不歸。人皆曰死。白首之年而歸。
隣人見之曰。昔人尚存乎。
隣近也。五家曰隣。隣居識者曰昔人。梵志三十不歸。謂死矣。今尚存。此乃隣人執常也。
梵志曰。吾猶昔人非昔人也。
猶尚也。上句牒隣人指吾尚為昔人。下句語之曰少年。昔人[A19]已謝。我今年老。故非昔人。此乃梵志滯無常也。
隣人皆愕然。非其言也。
愕驚也。隣人堅執。聞說非昔人也。故驚愕不信其言。故曰非其言也。此上所引。雖梵志執無常。隣人執常。唯寄隣人常見以顯無常。故下結云。
△四顯無常。
所謂有力者負之而趨。昧者不覺。
此借莊子文結斥也。隣人雖執昔人尚存。而不知莊子所謂無常有力者負之而走。新新不住。念念不停。蓋隣人昧者不覺此無常之理。然則隣人執常唯見昔。梵志執無常唯見今。若以今昔各住。常即無常。合此二見方為正理。今[A20]但寄隣人執常。結顯無常。即前云靜而弗留矣。
其斯之謂歟。
其是也。斯此也。謂則言也。莊子云昧者不知。今隣人不知常中有無常。正是此言也。歟語助耳。
△二顯教權意實前。雖明教異意同。恐未知其同異之旨。故今示之。令達權實也。文五。初雙標教意。
是以如來。
是應身如來。說俗諦常無常教故。
因羣情。
群者不一。即斷常二執故。
之所滯。
滯有無二境。此上所治之病。以為起教之因。
則方言以辨惑。
聖人立常無常方便之言。辨柝其惑情。即能治之藥。
乘莫二之真心。
照常無常理不二者曰真心。乘運此心而設教故。
吐不一之殊教。
吐說也。對二執說二教也。
乖(教異)而不可異(理一)者。(牒上同異)其唯聖言乎。
唯獨佛教有此言異而意同。
△二雙明權實。
故譚真。
動中說靜曰談真。
有不遷之稱。
破執無常者。撥喪因果之流也。
導俗。
俗見多保守生事。故靜中說動以導接之。
有流動之說。
無常剎那不停。古今代謝。上顯教權。下明意實。
雖復千途異唱。會歸同致矣。
千者言其多數。途道也。雖因執設教說有多途。若契會所歸之理。必須動中見靜。靜處見動。故曰同致。則知教權而意實也。
△三責執教之情。
而徵文者。
徵執也。前執文詰難之者。
聞不遷。則謂昔物不至今。
前境同見異中以昔不至今。論主曰靜而非動。難者聞之。乃謂是靜也。
聆流動者。而謂今物可至昔。
聆聞也。聞上人命逝速之動。乃謂今物可去曰動。此亦不離前文動而非靜之情耳。難者既未達不二之旨。故於昔物不至今見靜。乃以今物可至昔為動。竝為情計。故前責曰往物既不來。今物何所往。情既未破。尚執動靜二教生難。下責執動之見云。
既曰古今。而欲遷之者何也。
既曰古則住古。今則住今。而執惑之者。欲遷今為古者。意之何也。
△四遣無常之見。謂前難者。執無常教理行果詰難。上既顯二教理同。故今遣彼偏執也。
是以言往(牒無常教)不必往。(遣執也)古今常存以其不動。
古今各存一世而不動故。豈聞無常便謂定往。或作往昔釋之。意欲遣執常教之者。但今正破執動設難之者。故不從也。
稱去(亦牒無常教也)不必去。(遣執也)謂不從今至古。以其不來。
前之遣執。令知古今各存。此之遣執。令達今不去古。古不來今。竝就無常教中說此常理。與前即動求靜。教理相照故。
不來故。不馳騁於古今。
馳騁者去來不息也。
不動故。各性住於一世。
古住古今住今故各一世也。
△五結成不二。
然則。
牒上教權有異意實為同。
羣籍殊文。
諸經說常無常。
百家異說。
諸論說去說住。
苟得其會豈殊文之能惑哉。
若契會常無常不二之旨。則殊文豈能為惑也。
△三重宗教意復顯不遷。文四。初宗教顯意。
是以。
牒上佛教對機有異理意是同。
人之所謂住我則言其去。
今人執常論主語之。以無常此宗無常立教。
人之所謂去我則言其住。
人執無常論主語之。以常此宗常立教。
然則去住雖殊。(對機教殊)其致一也。
前句即常中說無常。後句無常中說常。故知全動見靜全靜見動故同致也。非但後宗如此。前動中求靜本意如斯。
△二引證幽深。
故經云。正言似反。誰當信者。
正理之言說常無常似有相反未達不二之理者疑而不信者。字是牒經。古疏云。此文出普曜經。
斯言有由矣。
斯言者不信之言也。因由理不二而言二。故不達者多不信矣。
△三推釋動靜。
何者(微上致一之義)人則求古。於今謂其不住。
凡人今時不見古物執古物遷而不住。
吾則求今。於古知其不去。
論主古時不見。今物知今物在今而不去。
今若至古。古應有今。古若至今。今應有古。
反釋。
今而無古。以知不來。
古住古而不來。
古而無今。以知不去。
今住今而不去此上順釋也。
若古不至今。今亦不至古。事各性住。於一世有何物而可去來。
事者今時事在今古時事在古。
△四結示不遷。
然則。
牒上動靜不二。
四象風馳。
春夏秋冬曰四象。四時遷變馳疾如風。
璿璣電卷。
尚書云。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璿即玉名。璣衡皆王者。正天文之器。衡則橫於上。璣則動於下。竝以玉為飾。故曰璿璣玉衡七政。謂日月五星。璿璣下轉。王者端視於玉衡寸穴。則知其天文變動。以審政事。今借彼意。唯取璿璣轉動。若閃電之疾速故曰電卷。古多謂璿璣是北斗之二名者。恐非其說。
得意毫微。雖速而不轉。
毫微者毛端至小也。若於一毛端達性相時分各住本位。則萬物皆曰不遷。雖見四象璿璣速。若風電之不停。而位位各住即動而靜矣。上因外人不知論主動中說靜。故執無常教理行果致難。[A21]已明權實同異。會不二之旨。不殊於佛教。今即動顯靜結成令行人再照前不遷之旨。定為俗諦所宗。或曰若然者。二乘道果孰是非耶。答權則為是實則為非今此論廢權立實之教。二乘道果正當所破。謂彼偏滯無常教故。若達動靜不二之理。自然空有雙照。捨權歸實竝契中道。故知前引二乘行果為難。理不極成。上明會釋教意竟。
△大文第三因果結益者。聖人立教必有所益。既即動以顯靜。[A22]已知俗諦理實。如是今舉因果者。令悟由因住古果。亦住今故佛教說因成果定萬劫難逃。豈謂萬法無常。能逃因果不遷之益其在茲焉。文二。初就果推因。文六。初正明。
是以如來。
就佛舉果也。然如來有二身。全智歸理曰真身。全理起智曰應身法。相宗說佛有二身謂。法報化報。中有自報他報。今他報合化為應身。自報合法為真身。真身寂滅。本非因致。縱假了因所顯定非生因所生俗諦門中未明此義今正就應身如來以果推因也。應果身相地前地上所見多種廣如諸教所辨。又此特就如來果上。推因不遷者。以顯此論宗在一乘無二無三故。
功。
業也。明應果往因。曰功始自十信初心中間四十一位。所修十波羅蜜萬行之因。俱名功業也。
流萬世。
而常存。
果上知昔因在昔故曰常存。
道。
說文曰所行之謂道又道路也。皆取可履踐義行人。以智詣理所作皆真曰修道。此則以修正行曰道。道即因也。
通百劫而彌固。
彌久也。昔日行道流通至果。雖經多劫定知在昔。故曰彌固。
△二引喻。
成山假就於始簣。
論語云。譬如為山雖覆一簣進吾往也。假者籍也。簣者土籠即取土之具。既籍始簣之土疊之成山。即簣土住。初而不滅以喻。昔日功業常存也。
修途託至於初步。
道經曰千里之行始於初步。今云修途者長路也。託依也。欲行千里之途。始託於初步至千里[A25]已。則知初步在初而不滅以喻。昔日道行彌固矣。此以成山修途喻果顯簣土。初步明因存既果籍因招。則果成因在定矣。
△三結成。
果以功業不可朽故也。
果決定也。以喻況之果然決知如來。昔日功業在昔不朽則因不遷矣。
功業不可朽。故雖在昔而不化。
不化者不朽滅也。
不化故不遷。
不遷者不來今之果時也。
不遷故。則湛然明矣。
水澄曰湛今顯因位不動。故曰湛然明矣者。義[A26]已現也。
△四引證。
故經云。三災彌綸。而行業湛然。
三災者水火風也。彌綸者充徧也。劫壞時火至初禪。水至二禪。風至三禪。三禪[A27]已下無不壞散。唯行人道行功業。湛然不動。
信其言也。
佛語可信故。
△五徵釋。
何者。
徵也。果上不見因。何以知其不化不遷耶。下釋。
果不俱因。
俱同也。果在今而因在昔故不同時。
因因而果。
上因即因由下因。是因行雖昔因今果而果籍因成故。
因因而果因不昔滅。
既籍因成果。果時定知因不可滅故。故上曰雖在昔而不化也。
果不俱因因不來今。
因果既不同時定知因。住昔而不來今之果時故。上曰不化故不遷也。
不滅不來。則不遷之致明矣。
以果求因[A28]已知因中功業道行不滅去不遷來。則在昔之理明矣。
△六結責。
復何惑於去留。踟躇於動靜之間者哉。
去留者即動靜也。踟躇者進退不前之言物理在乎動靜不二之間。何以疑惑而不進趣耶。故今責之。
△二舉事結顯此結通二。一結當。文二。結一論。
然則。
承上所推因果今昔之事動靜不二故。
乾坤倒覆。無謂不靜。
易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天上覆而地下載今言倒覆者。設若天載而地覆。則乾坤尊卑不失陰陽本位。故無不靜。
洪流滔天。無謂其動。
洪流者大水也。滔天者瀰漫也。尚書云滔滔洪水方割。以諸波各住自位。故無所動。
苟能契神於即物。斯不遠而可知矣。
若能心契神解即物會理。則不二之理不遠中根之人。可於此而知存亡矣。
△第二不真空論顯。即真者前明俗諦。今辨即真顯真諦。故有此論來。然終實之教。談真必先立俗言俗必藉於真說。則空有兩陳理。則真俗一貫二諦三諦。或合或開。教有多門理無殊致。前是即真之俗。今明即俗之真。真俗不二顯第一義諦。為般若所照所證之境。故此一論望前。則真俗互融為對。望後則境智能所為對。故次來也。又凡人秪知萬物緣生。生而復滅。而不了生非真生滅。非定滅生滅由緣。緣從真起良由從緣萬物無一法。而非真空不知此者。強執有無為破此執故立此論於前五名中此真諦門以性空推緣會故。即事顯法性真理[A29]已至於本無。故知二論同時真俗不二。即第一義諦。故曰一義也。但境智猶存未及涅槃圓寂之一義釋。此分二。初題目。
○不真空論第二
不真者非實也。緣生故物性非實有緣起。故物性非實無以此。而推性非有無。故曰不真也。言空者寂也。由事相不真。以顯性本虗寂故。此則不字是能破智真字是所破執。乃即俗雙破有無也。空字是所顯中道第一義諦也。故中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不實有也。亦名為假名不定無也。亦名中道義空寂也。又不了緣生者執有執無。或起異見迷於至理。今以不真雙破二執令。即事契理理本自寂。故曰不真空。又前物不遷立俗。即緣法不定無。今明即真顯諸法不實有。二論同時。顯中道理。理本寂滅真俗雙亡故曰空。又物不遷論雙照有無位各住。故不真二字雙遮有無緣不定。故空之一字兩亦雙非契中道故。不真之空能顯所顯故。不真空之論能詮所詮故。皆依主釋。
△二論。文中二。初敘立意有三。初明理深難悟分四。初標宗顯妙。
夫至虗。
至極也虗寂也。理本虗寂乃真極之虗故曰至虗。即中道第一義諦理也。且虗之一言。汎通太虗及待實之虗。今真理絕待離斷滅故曰至虗。又至者到也。推窮物理。極到於寂滅故曰至虗故。諸教指此為真際曰實際曰本源等。皆以到於極故也。
無生。
不從前際生。不向後際滅。中間亦無住故。淨名云。本自不生。今亦無滅是寂滅義。又不從有生不從無生不。即有無生不離有無生。離四句絕百非。理本如此故曰無生。
者。
牒上所宗之理也。
蓋是般若玄鑒之妙趣。
蓋是者指拄之辭也。般若此翻智慧也。鑒照也趣向也。至虗無生是般若照鑒趣向之處。般若為能鑒能趣至虗無生。為所鑒所趣。般若能鑒。鑒而無鑒故曰玄。鑒理為所趣。趣而無趣故曰妙趣。此標不真空論與後論理智為對也。
有物之宗極者也。
萬有為能宗至虗無生為所宗宗之至極。故由真理隨緣有萬物。故此標即俗之真。真不離俗。顯此論與前論理事為對也。此上理智事三智為能照。即事契理為所照。一論大意不過於此。
△二約智歎深二。初逆敘智能。
自非聖明。特達何能契神於有無之間哉。
自非何能者皆倒語也。聖明特達者即般若。是聖人之靈明有挺特通達之照用故。神者不測也。契不測之妙理。即於萬物有無之間自非般若。何有此能此顯至虗唯智所證非情所。及即事契理須假於智。
△二順明智用。文二。初明智體照用。
是以。
承上理由智悟故。
至人。
證極曰至果滿位極示迹人倫唯佛稱之。今寄果人說智故標至人。但能即事契真。皆得至人之智用。不可高推在聖自負[A30]己靈。
通神心於無窮。窮所不能滯。
通者無擁也。神心者三解中即靈照心也。窮者推照也。照而無照故曰無窮。下論云。智有窮幽之鑒而無知焉。且至人不測靈照之心。通達在於無照。當照而不滯於照。故曰窮所不能滯。此上明智體下顯照用。
極耳目於視聽聲色。所不能制者。
極耳在於聽聲極目在於視色。而聲色無一可以制礙於耳目者何也。下釋云。
豈不以其即萬物之自虗。故物不能累其神明者也。
累者繫縛也。萬物本虗故靈智照了無一物。可以累縛於智用故。聲色不能制礙也。此乃即體之用照。即事之理。故曰不真空也。
△二釋照用之能。
是以聖人。
牒上聖智即事契理也。
乘真心而理順。則無滯而不通。
乘真心者運無照之真智。契無生之真理。理智相符故曰理順理外無事。故智無惑滯不通之處。此釋上通神心於無窮義。
審一氣以觀化。故所遇而順適。
審者諦察也。一氣者語出道書以虗無之道曰一氣。今借語指至虗中道為一氣也。觀化者照萬物從緣而忽有也。適者造詣也聖智了至虗而觀事。則所遇之事皆順於理也。釋上極耳目於視聽。即萬物之自虗也。
無滯而不通。故能混雜致淳。
覆釋理智義混雜淳者。皆和同義致立也。理智相順故智虗無照理虗無生。故能混雜同虗立不二淳和之理。此釋成上理智對顯體同故也。
所遇而順適。故則觸物而一。
覆釋上理事義觸對也。事皆順理則凡觸對物皆同一理。此釋成理事對顯不二故。
△三結事不真。
如此則。
牒上理事不二之義。
萬象雖殊。而不能自異。
即事顯理也。事雖萬殊皆由理異離理之外事。不能自異也。如水外無波波不能自異。
不能自異。故知象非真象。
萬象無真實由全理隨緣而有故。
象非真象。故則雖象而非象。
事不真而理全現故。雖象而非象觀云如波相虗。令水體露現。故題云不真空理事不二。是當論之本義。
△四述前主後。
然則物我同根。
物理也我智也。理智體同故。曰同根結上理智對。
是非一氣。
是非者有無事法也。事皆歸理故曰一氣。此上二句述前也。顯至虗無生為般若之玄鑒。又為有物之宗極。下明生後。
潛微幽隱。殆非羣情之所盡。
理在事內曰潛。不可思議曰微。無形無相曰幽。情解不及曰隱。殆者且也。即語詞此明真理潛微。且非羣生情見可盡。
△二敘異見迷宗。文二。初標興由。
故頃爾談論。
由理非情盡故也。頃爾者向來也。談論者指諸宗立論之者也。
至於虗宗。每有不同。
於此虗宗各有不同之論。
夫以不同而適同。有何物而可同哉。
此則總斥諸宗也。以不同之見。而皆欲造適於同理。理本無異將何可同故。但除異見不必求同下責云。
故眾論競作。而性莫同焉。
由眾論競作。遂令性義多途莫能同焉。所謂多歧則亡羊矣。
△二伸破立文二初推。
何則。
推上何謂眾論競作性莫同耶。
△二釋。文三。初破心無義。文二。初敘計。
心無者。
康疏云。破晉朝支慜度心無義欲敘。而破故先標也。
無心於萬物。萬物未嘗無。
彼謂。但無心執於萬物。故名即事契理。非謂萬物是無。
△二正破。
此得在於神靜。失在於物虗。
且得心神澄靜。未達萬物本虗存境有心。心豈澄靜。此是一家異見。注云。破支慜度心無義也。
△二破即色義三。初敘計。
即色者。
下注云。破支道林即色義。康疏云。晉朝支道林立。即色遊玄義此先標也。
明色不自色。故雖色而非色也。
此語出林法師集妙觀章云也。明者指彼所明也。色不自色者。彼明色法須待緣成不是自有之色。雖有緣成之色色非實有故空。故云。雖色而非色彼欲明佛教說色。即空即事顯理也。
△二明解異。
夫言色者。
牒彼言色也。
但當色即色。
緣色果色皆是色也。
豈待色色而後為色哉。
豈待緣色合會成果色。然後方為色耶。
△三正結破。
此直語色不自色。未領色之非色也。
直但也。此師但說果色不自色達果色空。未領解緣色亦空也。注云。破道林即色義也。
△三破本無義四初敘情計。
本無者。
下注云破竺法汰本無義亦晉朝人先標也。
情尚於無多。觸言以賓無。
尚好也賓伏也。此師情見偏尚空無多觸對佛教談玄。唯賓伏歸無以無為當此是論主敘彼情見也。下出所見云。
故非有有即無。非無無即無。
由彼見解偏錯。故聞教云。非有乃謂無於有故所以云。非有聞教云。非無乃謂無於無。故所以云非無。此則一向歸無也。
△二示正義。
尋夫立文之本旨者。
論主究諸教立非有非無之文本旨。所解不如。此者字牒本旨也。下出意示之云。
直以非有非真有。
但以言非有者萬物緣生非實有故。
非無非真無耳。
言非無者不壞緣相非實無故。
△三責異見。
何必非有無此有。非無無彼無。
何必者責詞也。此彼者但指拄之言。非謂分定彼。此何必聞非有。謂無於有聞非無。謂無於無。
△四斥謬計。
此直好無之譚。豈謂順通事實。
此師但是好尚歸無之譚論。豈是順通非有非無之言教。即事契於中道實理。下斥云。
即物之情哉。
捨有著無皆羣物之情執耳。注云。破竺法汰本無我也。此上略明三家異見。各執一端故。使至宗無同異中熾然成異。今為正理惑異。故有論興。亦因異立同耳。理無同異何在言也。故上云。有何物而可同哉。
△三述意謙陳三。初敘名物不相到。
夫以物物於物。則所物而可物。
以用也。物物者物之名也。於物者對物之相也。用名對相所有之物必可名之也。
以物物非物。故雖物而非物。
以物之名向於無物。雖有物名定無物體如云。兔角有名無體。下明不相到。
是以物不即名而就實。
釋上所物而可物顯體不到名即者是也。就實者得實名也。物不是名故物上不得名之。實詩云。見人空解笑弄物不知名蓋物上無名如嬰兒得物而不能知名。此顯物不到名。
名不即物而履真。
履真者到物實體也。名不是物故名不能到物之真體。如人言火不熱於口。蓋名上無體也。此顯名不到物。
△二顯至理絕言思。
然則真諦獨靜。於名教之外。
世之名物可言可見。尚不相到。況乎真諦非言思所。及獨出於名教之外。豈容言議故下云。
豈曰文言之能辨哉。
此二段之為論主既排諸宗異說。未知正義理合如何。故今汎敘世間名相尚不相到。況出世深理無相無名非言可及下寄之於言詮者。但欲令人解正知邪非謂虗宗言解可到。
△三謙陳擬述意。
然不能杜默。
然者牒上理。雖不可言而世多惑異故。不能杜默絕言論也。
聊復厝言以擬之。試論之曰。
復者重前立論故厝致也。擬者未決之詞。蓋謙云聊致其言擬議試。且論之。
△二正立論古科為六今為三段。一通論諸法直顯即真。二別指色心因緣推釋。三推窮名實結責迷情。然夫真理隨緣成諸事法。凡夫不了執事迷真。或生異見故。今先顯即真統論諸法未知因何即理故。次約因緣別指色心推釋色心既總萬法萬法不過因緣因緣故空。空故即實。若謂因緣本空。何以名能召體。體上立名故。後推窮名體。由執故生情。執本無名體。何有故此三科。後則離徧計中。則了依他初則證圓成文。雖從深之淺義。則以後釋。前良由不達名體因緣焉。了諸法真實。今初。三。初引教標宗。
摩訶衍論。
摩訶云大。衍者云乘。
云諸法。
俗諦事法不一故云諸。
亦非有相。亦非無相。
亦者重又之語非唯至虗之理。非有非無俗諦諸法。亦非有無故。又上云。諸法即有無法也。有而非有故云。亦非有無而非無。故云亦非無也。然真非有無者有二義。一無狀無名故非有體用真常故非無。二不可以常見而取故。非有亦不可以斷見而求故。非無今俗諦諸法。亦不有無者。仗緣而生故。非實有不壞緣相故。非實無若了緣生非實有。即知真本無名狀。故不可以常見求。若達緣相非實無即見真體具妙用。故不可以斷見取。今此正明俗諦有無不實。次引中論以顯即真。
中論(中觀論也)云。諸法不有不無者。
牒上俗諦諸法雙非有無故即真諦者。
第一真諦也。
此明真俗不二顯中道妙理絕諸對待不墮數量。故云第一。法鼓經云一亦不為一為。破諸數故。然相宗多明俗諦是有為。則不過有無生滅真諦屬無為。則非有無不生滅未了。即俗是真絕待第一。今此論所宗正為會權入實。所以先推俗諦。後顯真俗不二。又真故不有俗故。不無第一義諦。雙非有無。又俗諦諸法具三句。一有。二無。二亦有無。真諦當第四句非有無真俗相。即則四句同時良以對俗之真。豈越數量。若達不二永絕對待。故云第一。此論所詮不過於此。故標為義宗。
△次推釋宗義二。初明即俗之真文三。初反覆推釋文三。初牒前。
尋夫。
以上衍論言教為量。研窮諸法因緣道理。故云尋夫。
不有不無者。
正牒衍論也。
△二反推。
豈謂滌除萬物。
豈謂者反責之辭。滌除萬物者。泯染淨名相之境也。
杜塞視聽。
杜塞視聽者。絕耳目鑒照之心也。
寂寥虗豁。然後為真諦者乎。
寂兮無聲寥兮無色牒上泯境也。太虗豁爾無知無用牒上泯心也。豈謂泯絕染淨心境諸法。後為不有不無。真諦之義非如此也。
△三順釋。
誠以即物順通。故物莫之逆。
誠實也。論之實意即萬物順通。不有不無因緣之理。物不能逆於理也。此推俗諦不有不無。
即偽即真。故性莫之易。
偽假也。真實也。俗諦因緣故假真諦本性自實了。因緣不有不無。即真性不有無故。不待易俗為真此推。即俗之真真諦不有不無也。
性莫之易。故雖無而有。
雖真空常寂而幻有宛然。
物莫之逆。故雖有而無。
雖幻有森然而真空不隱。
雖有而無。所謂非有。
幻有即真空真性湛寂。故同一非有。
雖無而有。所謂非無。
真空不礙有真性常住。故同一非無此上明即俗之真。不有不無之義[A31]已顯。
△二就俗結顯。
如此則(隨上所推)非無物也。
不壞緣相故上云亦非無也。
物非真物。
緣生非真故。上云亦非有也。
物非真物。故於何而可物。
但由俗諦非真以觀萬物物何可有。故前衍論。即諸法不有不無。以顯真諦之理也。
△三引經證成。
故經云。色之性空非色敗空。
秦譯淨名云。喜見菩薩曰色。色空為二色之性。空非色滅空色性自空。今引以證成也。敗者滅也。色性緣生故空非有也。非待色滅見空。故非無也。下自釋經意云。
以明夫聖人之於物也。
以用也明證信也之向也。用上經義證知聖人向對萬物之智也。向之如何下云。
即萬物之自虗。
了緣生本自虗。故亦非有也釋上色之性空。
豈待宰割以求通哉。
宰者治也制也。皆取折伏為義割截也斷也。皆去除義。他宗所說多用比觀伏惑現觀斷惑。故宰伏斷割惑妄方曰證真。今實教。即物顯理豈待如此也。既非除物見真。故亦非無也。釋上非色敗空。
是以寢疾。有不真之譚。
寢疾者淨名示疾於毗耶離城獨寢一牀。問疾品云。眾生病非真非實有菩薩病。示非真非實有。良以眾生緣空病。豈真實大悲示現。豈真實哉。
超日有即虗之稱。
超日明三昧經云。不保命四大虗稱者言也。亦有即四大而見虗之言。[A32]已上三經同證俗諦非實有無。
然則三藏殊文。統之者一也。
結上引意也。經律論曰三藏。上雖略引二經三文。以明緣性非實有無實。則盡三藏之文凡言緣性皆同此理。蓋以不有不無之理。統三藏之文為一故也。
△二明真俗不二。文三。初引經標異。
故放光云。第一真諦無成無得。
此引放光釋上中。論所明第一義諦。真俗絕待以為第一。今引放光經以第一真諦對俗。而論者良由說。則不過二諦為門第一真諦非言所及故。前中論雖云第一真諦[A33]但就。即俗明真以顯第一真諦故。今重引經標欲推不二之深旨。無成者成菩提也。無得者得涅槃也。理智二果真諦不立故。此即真諦不有也。
世俗諦故。便有成有得。
成正覺證真常俗諦之中二果顯然。俗諦不無也。
△二釋成不二。
夫有得。即是無得之偽號。
有得意兼有成俗諦。言有得真諦談無得。俗無自體。全真立俗。故有得是真中之假號。如即水之波波假也。
無得。即是有得之真名。
真諦言無得。是即俗之真。真理自實故。無得是即俗之真名。如即波之水水真。
真名故。雖真而非有。偽號故。雖偽而非無。
真定不有俗定不無。
是以言真未甞有言偽未甞無。
述上對俗之真。故前論云諸法不有不無也。
二言未始一。
在言說為門不同。故本不一。
二理未始殊。
真俗不二證之。則木自不殊也。不二之理。即強名第一真諦也。所以即俗之真絕諸對待。故名第一也。
△三引證不二。
故經云(大品般若經)真諦俗諦謂有異耶。答曰無異也。
據門間。異約理。答不異此證上二理未始殊。
此經直辨真諦以明非有。俗諦以明非無。
此經之言意可通二。一則指前放光。又可指上大品問異也。
豈以諦二而二於物哉。
物則理也。諦門雖二理不可二也。故經答曰無異也。
△三述成正理四。初述成。
然則(承上之辭)萬物(俗諦事法)果有其所以不有。
果決也。推萬法緣性果決有不有之義。
有其所以不無。
緣性又亦果。決有不無之理。
有其所以不有。故雖有而非有。
幻有非實有。
有其所以不無。故雖無而非無。
性空非實無。
雖無而非無。無者不絕虗。
性空之無非斷絕太虗無也。
雖有而非有。有者非真有。
緣會之有非謂真常有也。
若有不即真。無不夷跡。
夷者平除也。跡謂蹤迹有不常有。故不有無不除迹。故不無。
然則有無稱異。其致一也。
說緣性有無。則似異有即不有。故無無即不無故有有無不二之理。不殊不殊之理。即第一義諦故曰不真空。
△二引證。
故童子歎曰。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
淨名經寶積童子歎佛。善說諸法。由因緣生故性非有無也。此則推緣會顯性空也。
瓔珞經云。轉法輪者。亦非有轉。亦非無轉。
彼經云。諸法如空故亦無有轉亦無無轉車輪有用轉之。則運動摧輾聖人法門有用說之。則破惑出塵故。曰轉法輪者牒也。說者受者及中間名句文義。皆從如來大悲心。及眾生善根緣上。而起緣性皆空。故非實有無也。
是謂轉無所轉。
結也。俗諦云轉。即俗之真。則無所轉。
此乃眾經之微言也。
此即真之義。乃為眾經言之微妙也。微妙故不可以有無得矣。
△三推釋。
何者(推也)謂物無耶。則邪見非惑。
此先逆說無也。邪見者正理之外起見偏滯斷滅物。若定無邪見執無。則非為迷惑。
謂物有耶。則常見為得。
逆說有也常見者。執諸法常住起見偏滯實有物。若定有常見執有。乃得正理下順顯非有無。
以物非無。故邪見為惑。以物非有。故常見不得。
由萬物緣性。定非有無非二見所了。故執有無者。迷惑正道也。
△四結成。
然則非有非無者。信真諦之談也。
既談真實諦理。故不可以有無所議。乃曰非有非無。是謂言之微妙也。
△二別開色心因緣推釋。然古之科文。多謂前約境此約心。則令文義成局豈前諸法之言。而不該於心。此中物從因緣而不通於境。今以總別分之者。但開前諸法不過色心。故引道行標心中觀標物。復以因緣。所以釋成其理前則文。總義高。此則文別義細然。其大旨不殊前段耳。亦分三。初引教重標。
故道行云。心。
俗諦緣生之心。通凡聖皆靈照故。
亦不有亦不無。
重又曰。亦非但第一義諦。非有無俗諦緣生之心。亦不有無故。又有而不有無而不無。故云亦也。然夫真心本非有無不可以因緣推釋。非今所明。今正明俗諦。聖凡緣生之心耳。聖心者隨緣而有。故不有感而常應故。不無凡心者因境而有故。不有對境。則起故不無。是知俗諦聖凡二心。皆由緣故非實有無。即顯真諦門中聖凡有無之心。俱絕。又即俗而真則聖凡不有即真而俗故。聖凡不無真俗不二。即顯第一義諦。雙絕有無也。
中觀云。物從因緣故不有。緣起故不無。
引論推因緣以標不有無之。所以然因緣之義佛教咸宗。但隨事推求離因緣。而成未之有也。但親起者曰因。助生者為緣如穀子為因。水土人時為緣。故得禾苗成穗。聖人以大悲大願為因。眾生善根為緣。故有應化心生。眾生以無明為因。境界為緣故。有取著心生。若本覺為因。師教為緣。則有了悟心生。故俗諦中凡聖迷悟。若心若境。皆由緣有。故不真有緣起。故不定無達。此緣性了然。即真真俗既融一理斯顯故。今言物通心及境也。
△二再推宗義五。初敘意牒前。
尋理即其然矣。
究尋諸法由因緣故。不有不無道理。即當如此。
△二推釋所以二。一推釋不有。文中各先逆後順。今初也。
所以然者。
牒上尋理之所以也。
夫有若真有。有自常有。豈待緣而後有哉。
心境若實決定常有何待緣會而有。
譬彼真無。無自常無。豈待緣而後無。
真無有二。一太虗斷滅實定常無。二真心虗寂究竟凝然。此二無雖藉緣顯不假緣成。今引此實無以喻緣有之不實有也。此上法喻逆說下順明不有。
若有不能自有。待緣而後有者。故知有非真有。
假待於緣定非實有義甚可見。
有非真有。雖有不可。謂之有矣。
結心境有而不有之義故上曰物從因緣故不有。
△二推釋不無。
不無者。
牒上緣起故不無。
夫無。則湛然不動。可謂之無。
湛然者水澄停貌也。動者改轉義心境。若定無則澄湛凝然。更不改轉其猶太虗。永無移易可以謂之無也。
萬物若無。則不應起。
萬物者心境也。應當也。若決定無者不當從緣而起也。此上逆推向下順顯。
起則非無。
心則違緣起瞋順緣起貪迷緣起癡乃至善友緣。則起善惡友緣。則起惡非無心也。境則各各從緣和合。而有故非無境。又心境互為緣起故非無。
以明緣起。故不無也。
結無而不無義。故上云緣起故不無也。
△三引大論證。
故摩訶衍論云。
此下有四句。前二句明緣生。故有緣假故無。後二句即無顯不無。即有明不有引證。前文大意如此。
一切諸法。一切因緣。故應有。
從緣而生緣會應有即假有也。
一切諸法。一切因緣。故不應有。
既由緣有故不實有即空無也。此上二句推求因緣法。幻有空無也。
一切無法。一切因緣。故應有。
緣假之無不壞性相常有。故前云。以明緣起故不無等。此即就次句言無以明不無也。
一切有法。一切因緣。故不應有。
緣生之有本非實有。故前云。雖有不可謂之有等。此即就初句言有以明不有。
△四反覆釋成。
尋此有無之言。豈直反論而[A34]已哉。
若應有。(法若定有)即是有。
大論秖說第一句應有。
不應言無。
不當說第四句不應有也。
若應無。(法若定無)即是無。
大論秖說第二句不應有。
不應言有。
不當說第三句應有此上逆說下順明。
言有是為(平呼作也)假有以明非無。
第三句言有是假作。此說欲以明第二句中。無非斷無故。
借無以辨非有。
第四句借無之言以辨。初句中有非實有。故知因緣心境有非實有無非斷無大論。故立四句也。
△五總結玄旨。
此事一。
一切事法以四句不二。一義貫之皆中道也。
稱二(有不有無不無)其文有似不同。
四句異而意不異。故云似不同。
苟領其所同。則無異而不同。
若知萬法皆同緣性。則無有殊異而不同歸一理也。中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謂是假名。亦名中道義則空假中。三不離因緣為門。故無異而不同也。
△三復述正理三初正述。
然則。
承上所推宗義道理。
萬法(心境下一)果有其所以。不有不可得而有。
果然由因緣有。而不實有欲謂之有必無。此理定不可得。
有其所以。不無不可得而無。
但翻上也。緣起性相欲謂之無理亦不可得此中。但明因緣故。不有無即真之義[A37]已。在前段比校前文意多如此。故知前則意高。此則意細耳。
△二推釋。
何則。
推上不可得而有無。
欲言其有。有非真生。
仗因緣故非真也。
欲言其無。事象既形。
象形不即無。
無而不無。
非真非實有。
有而不有。
△三結成。
然則不真空義。顯於茲矣。
由上推之則因緣性相不實有無。有無雙寂之義顯於此也。故題曰不真空然緣法。不有無。即顯性空義。若有無雙寂即顯第一義諦。乃法性實相之義。但境智未亡。故未及本無之義。
△三推窮名實。結責迷情者此文望前則後。後釋於前。前為不了前因緣即真義故。執名著相徧計情濃故。今推窮結責欲使即名體。以達緣空方契真空文。雖從深至淺。欲令自淺之深以後釋成前文也。文三。初引經標義。
故放光云。諸法假號不真。
俗諦諸法由住情見故。有名有體情本虗妄。故名號假立體不真實名之。與體情有理無下舉喻。
譬如幻化人。
幻者不實而有結巾艸以為兔馬仗物假術於實起虗。蓋惑愚目耳化者。無而忽有也。人者所幻人也。幻術化成男女。則名相宛然妄情執法見有名體。則以幻術喻妄情化人。名相喻諸法名體也。
非無幻化人。
在幻術中無而忽有名相宛然眾生。在迷諸法名體宛爾差殊。
幻化人非真人也。
若知人由幻術而有則名相全空若悟法因迷執。而興則知名體虗假。達因緣者。即假以會真迷因緣者。執名而著相引經立義正責迷情然。此段經古科連上以為引證。義亦可通。今謂正顯名體不實理順後段故。今科歸下文為下之標義。於理甚便。
△二正推名體四。初名體互求。
夫以名求物。物無當名之責。
以用也當是也。用名推求於物而體上定無是名之真實。若以物體是名者。則一切物體皆同音聲文字。此則用名求見體不實矣。
以物求名。名無得物之功。
又用物推求於名名上定無得物之功用名中。若得體一切火。名皆須炎熱。故知火名定不得火體。此用體求見名號假也。
物無當名之實。非物也。
因求物不是名。則知物是妄執非實物也。
名無得物之功。非名也。
又由名不是物。則知名亦虗妄非實名也。故圭山云色是虗名虗相。無纖毫之體故。即真空也。
△二雙結同空。
是以名不當實。實不當名。名實無當。萬物安在。
安何也。俗諦萬物不過名體。既不相是即知同空空。故何在以是義。故前明俗諦因緣。即真良由諸法名體。但離妄緣即如如矣。
△三推立名因三。初引文陳惑。
故中觀云。物無彼此。
恐疑者。云一切物皆可名召何謂名無得物之功耶。故今引文釋之。萬物體上本無虗名也。名有千差且舉彼此一端為。例釋之。
而人以此為此。以彼為彼。
如東方有惑人以東。為此以西為彼。
彼亦以此為彼。以彼為此。
彼者西方人也。却以東為彼西為此適。此今曰彼適彼今曰此也。
此彼莫定乎。一名而惑者。懷必然之志。
由二人各執。故此彼之名不定也。在惑者所見而起必定之心。則知名由執有也。
△二結指惑情。
然則彼此初非有。惑者初非無。
初者本來義彼此之名物上本來不有。若以惑者所執。則本來不無。故知物上無名。名不是物但由情惑假立虗名惑本自空名。豈真實。故上曰名無得物之功也。
△三舉名結例。
既悟彼此之非有。
由上[A40]已達名空以為能例。
有何物而可有哉。
例知彼此之物體離執。亦何有也。故上云。物無當名之實非物也。以彼此名體轉例萬物云。
故知萬物非真(體假)假號(名假)久矣。
從來迷惑故。執假名虗體久矣。此結歸上放光宗義也。
△四引文證成。
是以成具立強名之文。
彼云是法無所有強。謂其名證上名假。
園林託指馬之況。
此借莊子意。康疏云。莊子曾為漆園吏故曰園林。指馬之。況者齊物篇云。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音義云。指百體之一體馬。萬物之一物。則且各舉一以言之。且夫是非彼。此百體萬物一一有之。莊子。唯明齊物是則皆是非。則皆非。此蓋自然之理。故天地一指萬物。一馬今借之以況彼。此是非之體。皆由人執以證上體不真。
如此則深遠之言。於何而不在。
結上所引經書。皆顯名體不實。此深遠言論何所不在。
△三約證結顯三初舉人顯證。
是以聖人乘千化而不變。履萬惑而常通。
通達名體即事證真故曰聖人也乘運也。悲願身土雖運化千端即事之真而真常不變履踐也。惑者癡昧之心。心事不一故言萬惑聖人。雖居處履踐於塵事。而常通達於玄微。淨名云。若菩薩行於非道。是謂通達佛道。
者。
牒上二句下釋所以。
以其即萬物之自虗。
即事而真物本自虗聖人證此故。
不假虗而虗物也。
破權小也。不能即事而真者須假觀慧推析滅事證真二乘。則灰滅身智方曰無餘。權宗則斷盡實惑。乃曰涅槃。今正簡異故。曰不假也。
△二引證即真。
故經云。甚奇世尊。
大品經空生歎佛也。
不動真際。
真理是萬法之源窮事見理乃為際畔。故立強名曰真際。不動者不離也。
為諸法立處。
真理為諸法建立之處。
非離真而立處。立處即真也。
建立萬法之處。即是真理故。處千化而不變履萬惑而常通也。上則即真而俗。此則即俗而真聖人證。此豈為名體所惑耶。
△三雙結玄旨。
然則(承上立處即真)道遠乎哉。觸事而真。
道者可履可向。即所照之理曰道遠乎哉。蓋言不遠也。凡觸物皆真。此結上理事不二。
聖遠乎哉。體之即神。
聖者能證之人體者證也。神者不測之智用也。聖智亦不遠既即俗證真即不測之聖智也。此結上人法不異。又此結文通結歸前由至虗無生為有物之宗故。觸事而真至虗無生。為般若玄鑒之妙趣。故體之即神又觸事而真故。結前二論。真俗不二故。體之即神生後般若無知。[A41]已上釋不真空論竟。
注肇論疏卷第二
音切
(如至切)
膚(府隔切)
腠(倉奏切)
嵐(力含切)
偃(於蹇切)
鬱(於屈切)
歙(呼及切)
噫(於其切)
愕(五各切)
聆(郎丁切)
騁(丑領切)
璿(似緣切)
璣(居沂切)
閃(式歛切)
簣(其貴切)
壘(力水切)
踟躇(上直知切下直於切)
瀰(莫爾切)
漫(莫半切)
厝(千故切)
摧(在回切)
輾(猪輦切)
穗(釆音)
校注
[0151001] 申疑中【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54 冊 No. 870 注肇論疏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物者事法也。世間不離三科。出世不過二果。[A2]但有名相竝稱為物。縱說古今時分。時無別體。仗相立名。但了名相無所不收。言不遷者。遷者動也。即變易義。今俗諦門中略有三義。故萬物不能遷易。一明物性。二明物相。三明物時。火熱風動水濕地堅等即緣性不可易。天尊地卑山高水澄聖淨凡染等即緣相不可易。古今朝暮剎那前後蓋時不可易。又此性相時。有相由義相成義。即中論云因緣所生法也。此則正屬始教。法相宗所陳百法名數各有體性。乃至真如涅槃亦理果淨物。故知俗諦一門攝法亦無不盡。故曰物不遷。正明動中有靜。靜不妨動。宜善得旨。勿濫真常。或曰。凡夫一念轉成聖時。何以曰不遷耶。答曰。秖由不遷故能轉也。何也。染淨二相各存故。真妄二性各立故。妄染時非真淨時故。由性相時分各住本位故。能從凡入聖矣。論謂言議推詰次在最先。故曰第一。物即不遷。持業釋。物不遷之論。依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