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科拾卷第一(之上)
妙法蓮華經序品第一
序有證信發起之別。皆為正宗端其蒙也。品者梵語䟦渠。此翻為品。義類同者。集在一處。故名曰品諸品之始。故云第一。
△文二。初證信。二發起。初中又二初五句證信。二列眾證信。
今初。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經首五句。皆證信也。由具斷疑息諍簡邪三義故。緣如古引。阿難尊者。所以能結集者。始由得法性覺自在王三昧。終由得記後。於過現無量諸佛法藏。悉能通達。初言如是者。乃總指冥記無疑之法門。以證信也。謂尊者於結集時。將在昔意之所持懸為指曰如是。一部妙法。自領受來。皆炳現於我心海之內。無遺無忘。故曰如是。若就經宗言信者。以當理之言。言理相順。故謂之如。則如之一言。通能所詮。含於理事。理者道理。非唯真如。是者。心境相稱。無疑無非。深信之謂也。
我聞者。二約親領。以證信也。謂諸佛妙法。貴在能傳。故次明之。我即阿難自謂。聞是自指耳根。即以我無我之真我。口順世間。心造真境之妙我。而用根境非一異之能聞。領根境非一異之所聞也。
一時者。三約嘉會以證信也。梵語劫波云時分。然時無別體。依法假立。若離所依體不可得。今隨世俗。說有一時。一者揀異餘時。如來說法。時有無量。不能別舉。故但言一。乃法王啟運嘉會之時。亦可謂機教相扣之時也。
佛者。四約教主證信也。具云佛陀。此云覺者。而義有三。一自覺。謂雙覺理事。如睡夢覺。如蓮華開。此揀凡夫。二覺他。揀異二乘。三覺滿。揀異菩薩。又離心名自覺。離色名覺他。色心俱離名覺滿。乃十號中。三覺圓明之號也。然前教起中。[A1]已明佛身。今以佛乃教主。應更略陳。蓋由經中前後。應具兩異故。以諸聲聞於未解前。所見之身。既是脫御著弊之劣化。則於開解後。應見奇特勝應異前。無奈委付家業之長者。竟未見有脫弊著御之明文者。以翳病除。而狂華自滅。故得進悟。此佛乃是即心之佛。全體大用之所現故。此則體因用顯。乃不可思議之妙化也。
住王下。約處證信也。王舍者。昔駁足王統千王。共立舍城。都五山中。遂成大國。故以人名處也。靈鷲是所屬之境。故以王舍冠之。耆闍崛此云靈鷲。以峰形似鷲故。言靈者。以前佛今佛。同居此故。若佛滅羅漢住法滅支弗住鬼神住。故俗呼為靈山。言住者。如來內住海印三昧。而攝無量義處三昧及法華三昧等。悉入其中。隨機應現。外以身相威儀。住於靈鷲。由此五事可據。故曰如是。一部妙法。皆我親從佛所聞者。而以師資道合之時。住於鷲頭山中。
△二列眾證信二。初列眾。二總結。初中四。初聲聞。二菩薩。三八部。四王庶初二。初嘆德。二列名。
今初。
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至)盡諸有結心得自在。
與者共也。大者器量尊重。為天王人王等大人所敬。有大道故。梵語比丘。或云有翻。翻為除饉。謂眾生薄福。在因無法。自資得報。多所饉乏。出家之人。戒行是良福田。能除因果之饉乏。或云無翻。以名含三義。一破惡。二怖魔。三乞士。恐取一失餘。故梵語僧伽。此云和合眾。謂事和無別眾。法和無別理也。由受比丘戒。始得比丘名。以此戒法。是最初出苦之正因故。首以法標人。而有萬二千也。
阿羅漢。或云有翻。翻為無生。亦云無學。謂界內分段生死[A2]已盡故。真窮惑盡。無可學故。或言無翻者。名含三義。一云殺賊。賊即界內分別俱生二惑。能劫眾生功德法財。奪智慧命。比丘因中。能以定慧。殺之故。羅漢果。名為殺賊也。二云不生者。即比丘怖魔之果號。魔見不生。即大憂怖。恐復化人。則魔界空虗矣。三云應供。乃乞士之果號。由具智斷功德。堪為人天福田。故曰應供。
諸漏下。漏煩惱與結。名異體一。即根隨等二十六法。今且指漏為種子。煩惱為現行。種既盡。則無復現行擾亂矣。亦即殺賊義逮得句。以三界因果。皆名為他。而智斷。功德。皆名為[A3]己。今則[A4]己利[A5]已得。亦即應供義。諸有之結既盡。則得有為解脫。有為智成。則無為克證。而證無為解脫。既無結縛。心得自在矣。即無疑解脫之無學。亦即無生義也。
△二列名二。初比丘。二比丘尼。初二。初多知識。二少知識。初又二。初列上首名。二總結。
今初。
其名曰阿若憍陳如(至)須菩提阿難羅睺羅。
阿若者名也。云無知。無知者。非無所知。乃知無也。謂以無生智。知真諦為名也。憍陳如是姓。云火器。其先祀火。從此命族。以火有照暗不生燒物不生二義。邪計祀之。可出生死。或名釋摩男。聞法得道最在一切人天二乘之前。佛之最長子也。
摩訶迦葉云大飲光。以其身光。能飲蔽日月故。阿含云。羅閱祇大富長者。名迦維羅。婦名檀那。子名畢波羅。子婦名婆陀。其家千倍。勝缾沙王十六大國。無與為隣。畢鉢羅是樹名。尊者因禱樹而生故。以此命名。摩訶一梵。含大多勝三義。即五不翻中。多含不翻也。迦葉種類最多故。標摩訶以揀餘族。能行頭陀。上行稱為第一。
優樓頻螺云木瓜林。伽耶云城。那提云河。三人皆依所居之處彰名。
舍利弗具云舍利弗怛羅。舍利云鶖。即百舌鳥。亦云春鷺。其母眼之明利似之。弗怛羅云子。依母立名。故名鶖子。又云身子。此女好身形身之所生。故云身子。增一云。智慧無窮。決了諸疑第一。
大目犍連云。採菽氏。上古有仙。居山食豆。母是彼種。揀餘云大。增一云神通輕飛。能到十方第一。
摩訶迦旃延云文飾。善議論。敷演教道者。文飭第一。
阿㝹樓陀云無貧。過去弗沙佛末法。曾以一稗飯。施辟支弗。感九十一劫。天上人間。財寶無盡。又因精進失明。佛令繫念求天眼。四大淨色。半頭而發。明暗悉睹見大千界。如觀掌果。天眼第一。
劫賓那云房宿。因禱房宿而生故名。又善占星宿。明識圖讖第一。
憍梵波提云牛呞。以曾為牛王。餘習恒肆虗哨故名。又因避人嘲笑招𠎝。恒居天上。受天供第一。
離婆多云離越。善入禪定。心不倒亂第一。
畢陵伽婆蹉云餘習。以曾久為婆羅門。慢習仍現於今生果中故。
薄拘羅云善容。容貌端嚴。壽百六十。以昔曾施一訶棃勒果。今世無病無夭。常樂閑居第一。
摩訶拘絺羅云大膝。膝骨粗大得名。又呼為長爪梵志。因讀十八般經。無暇剪爪故。
難陀云牧牛。亦云善歡喜。以慕道為名。故云善也。
孫陀羅難陀孫陀羅云好愛。妻名也。難陀云歡喜。[A6]己名也。揀異牧牛故。連妻得名。
富樓那云滿。父名也。彌多羅云慈。母名也。尼乃天竺女子之通稱。由連父母受名故。曰滿慈子。說法第一。
須菩提云空生。以生時庫藏皆空。得名。解空第一。
阿難云歡喜。佛得道日生。舉國皆喜得名。多聞第一。
羅睺羅云覆障。一因昔塞鼠穴。一因六日不看婆羅門故。得處胎六年之報。而以覆障名。密行第一。塵餘云。阿難聞法時。尚在有學。結集時。始證無生。今列羅漢中。羅云位居沙彌。[A7]已證無學。今列大比丘中。以二人乃是眾所知識故。
△二總結。
如是眾所知識大阿羅漢等。
聞名嘆德曰知。見形奉教曰識。知識者多故。云眾所知識。又知識有三種。謂教授同行及外護也。
△二少知識。
復有學無學二千人。
三果四向。皆有真可研。有惑可斷。名有學。第四阿羅漢果。真窮惑盡。名無學。古謂此但舉位名數。而不嘆德故。名為少知識。聖與凡交絕本無多知少識之分。特以希高慕遠者。以多引之。藏名隱德者。以少引之。決不可以多少之迹。失其本也。
△二比丘尼。
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至)亦與眷屬俱。
摩訶波闍波提云大愛道。亦云憍曇彌。云尼眾主。乃佛之姨母也。能以碩見首出弱質。先登覺岸故。名大愛道。又道慕於前。例倣於後故。云眾主。於佛成道十四年。求出家。佛不之許。阿難為陳三請。佛令阿難傳八敬法。若能行者。可聽出家。彼云。能行。乃聽。耶輸陀羅云華色。亦云名聞。以在家為菩薩之妻。捨俗為尼眾之首。且證無學故。得名聞之稱。
△二菩薩眾二。初標名舉數。二嘆德列名。
今初。
菩薩摩訶薩八萬人。
具足應云菩提薩埵摩訶薩埵。今略取之。菩提云道。薩埵云心。摩訶云大。即大道心也。古釋菩提。名佛道。薩埵名成眾生。乃以佛道成就眾生也。又菩提是自行。薩埵是化他行。如菩薩氣類者。有八萬人。
△二嘆德列名二。初嘆德。二列名。初又二。初總嘆。二別嘆。
今初。
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
阿云無。耨多羅云上。三云正。藐云等。或云遍。菩提云覺。合云無上正等正覺。乃菩薩修行所期之果也。不退有三。一未成不退。信行地菩薩也。二成不退。初地至七地也。三極成不退。八地[A8]已上也。下文云。智慧到彼岸。皆極中之極。於無上覺。得不退也。
△二別嘆二。初供養諸佛。二廣利羣生。
今初。
皆得陀羅尼樂說辯才(至)常為諸佛之所稱歎。
陀羅尼云總持。於一切善法。能持令不忘不失也。又持善不失。持惡不生也。而有三種。一者聞持。於一切言語諸法。耳之所聞。皆不忘失。二者分別。於一切眾生。一切諸法。分別不錯。三者入音聲。於聞罵詈及贊善。毫無喜怒。於諸色聲。深達實相故。復有四種。謂法義呪忍四陀羅尼也。
樂說辯才。即四無礙辯之一。亦名四無礙智。謂菩薩於法於義。於言辭於眾生根性。內以智明。外以妙辯。隨所樂聞。而為說之。各令歡喜也。
轉不退輪。輪有轉義摧碾義。蓋轉者。既摧自障。更除他惱。皆至不退而後[A9]已。
內凭總持。外以辯才。轉不退輪。即是先以法施。而攝財施。上供多佛也。
於諸佛下。以不離菩提心。上供下化。便資種智故。又植眾德本。德之本即菩提心也。惟其德本成就。便得稱可佛心。而為諸佛之所稱嘆。
△二廣利羣生。
以慈修身善入佛慧(至)能度無數百千眾生。
以同體慈。熏修三業。成三不護。即以此無礙三業。擇法應根。妙契大權。故曰善入佛慧。重障除大智現。故曰通達。揚般若之風帆。渡煩惱之苦海。到三德之覺岸矣。盛德既隆。佳聲亦遍。故名稱普聞於無量。而無量界中之眾生。不獨覩形者。增道損生。而聞名者。亦得福不唐捐。故稱能度。總之菩薩行之大致。不越上供下利。皆以智慧為本。
△二列名二。初正列。二結屬。
今初。
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至)寶積菩薩導師菩薩。
文殊三名。一名文殊師利。云妙德。謂具不可思議微妙種種功德故。一名滿殊尸利。云妙首。謂具不可思議微妙功德。在諸菩薩之上故。一名曼殊室利。云玅吉祥。謂具不可思議微玅功德最勝吉祥故。緣如餘引。今但釋名。餘名亦然。
梵語婆婁吉低稅。云觀世音。能所圓融。有無兼暢。照窮正性。察其本末。故稱觀也。世音者。所觀之境也。萬象流動。隔別不同。類音殊唱。俱蒙解脫。故曰觀世音。梵語摩訶那鉢。云大勢至。以凡投足處。震動三千大千。及魔宮殿。故常精進者。如為一人經劫不能受化。猶無一念棄捨故。不休息者。以恒沙劫。為一日夜。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過千萬億歲。值一佛如是值恒沙佛。修諸梵行。然後受記心亦不休故寶掌者。大士能以右手。遍捫若干世界。出三寶之聲。乃至慈悲喜捨等聲。更有七寶流出。施給貧乏。始令歡喜。終至涅槃。則財寶法寶。皆一掌之所流出矣。藥王者。能以上藥。遍治眾生身心二病故。勇施等者。雖於財於法。悉達體空。而熾然行施。無厭足故。所證三諦。可貴如寶。能證三智。圓明如月。故能權能實之智體。如月隨時而現虧盈之象。光生暗滅。故惑消智滿。如晦盡體圓。故三大士。於二利中。同有障寂智朗。除熱生凉之德故。並以月喻。體備用週。能救不可救者。故云大力。以大力用。遍應眾緣。咸拔眾苦。名無量力。出界內分段。超界外變易故。云越三界。䟦陀婆羅云善守。能令聞名者。必獲果證故。又云賢首。以位居等覺。為眾賢之首故。彌勒云慈氏。自得慈心三昧。能令見者。亦同證得故。諸佛法寶。咸被集積故。隨邪道者。以大悲心。引歸正道故。
△二結屬。
如是等菩薩摩訶薩八萬人俱。
問。何以先列聲聞。次列菩薩。答。攝末歸本故。由小之大故。當機應爾故。
△三八部眾。
爾時釋提桓因(至)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梵語釋提桓因。因陀羅云能作。能作忉利天主也。瓔珞經云。過此賢劫二千二十四劫作佛。號曰無著明月等。三是帝釋內臣。如世卿相。明月即寶吉祥月天子也。普香是明星天子。寶光是寶意天子。四大天王是帝釋外臣。如武將。各領二部鬼神。不令惱人。故稱護世者。然天有三種。一世間天。即諸國王。雖在人中。而享天福故。二者生天。即因修十善報果生天者。三者淨天。即聖弟子。斷諸漏染。證清淨果者。今是生天。則天者乃天然自然。身勝樂勝之謂也。言天王者。謂為諸天主。統治諸天。非同春秋繫王於天也。言天子者。乃天王之子。非父天母地之謂也。自在即第五化樂天。自變五欲境。而自娛樂者。大自在即第六他化天。假他所化五欲。以為[A10]己樂者。有指此為魔王天者。而大集經云。欲色二界之間。別有魔天。為魔所居。上於欲界。但列初二天及後二。而不列夜摩兜率者略耳。
娑婆云忍。由諸眾生安忍十惡苦果。不肯出離。依人立名。故云忍土。梵是西音。此云離欲。除下地繫。上升色界。故曰離欲。尸棄云頂髻。先舉位次指人者。則娑婆世界主梵天王。乃尸棄大梵也。此天居於初禪中間。內有尋伺。外有言說。始能統上冠下。號令一切故。以主字該括。而不細列上二界也。
龍總名也。統有五種形。一者象形。以善住龍為主。二者虵形。以難陀龍為主。三者馬形。以阿那婆龍為主。四者魚形。娑樓那主之。五蝦蟇形。摩那斯主之。又一切龍。皆有四種熱惱。獨阿耨池中無。以是七地菩薩。示居其處故。難陀云歡喜。䟦云善。乃兄弟二龍。常護摩竭陀國。雨澤以時。國無飢年。瓶沙王歲設一會。以報之。百姓聞皆歡喜故名。亦即目連所降之龍也。娑伽羅云鹹水海。隨所居得名也。和修吉云多頭。德叉迦云現毒。阿耨達與阿那婆達多。梵語訛略也。云無惱。即雪山頂池名。池中有五柱堂。住此者。即以不受熱惱得名。摩那斯云大身。若修羅排海水。淹善見城。此龍能縈身遏而不沒。優鉢羅云黛色蓮華池。住此者。即依處以受名。又樹名也。
緊那羅云疑神。形似人。而頭有一角。故號人非人。乃帝釋法樂之臣。居十寶山。若身有異相。即上天奏樂。若佛說法。即弦歌而頌法門。以法緊奏四諦。妙緊奏十二因緣。大緊奏六度。持緊總奏前三。皆外現內秘者也。
乾闥婆云嗅香。以香為食故。亦云香陰。身能出香故。乃天帝俗樂之神也。樂者緣幢倒擲之伎也。樂音鼓節弦管也。管者幢倒中之勝。美音者弦管中之勝者也。然緣幢倒擲。古無注什。
阿修羅云無端正。男醜女美。又云。非天。所受福報。略次諸天。而無天德。故似而又非。婆稚云團圓。曾與天帝戰被縛。因誓得脫復還。故曰團圓。佉羅騫䭾。云廣肩胛。即能湧水。淹善見城者。毗摩質多羅。云淨心。即舍脂父也。羅睺羅云障持。以日能照眼故。舉手障之。世或謂之日蝕。私謂。凡在推步數外所見者乃是。
迦樓羅云金翅。頸有如意珠。以龍為食。起世經云。此鳥與龍。各具四生。大海之北有樹。名居吒奢摩離。高一百由旬。枝葉覆五十由旬。此鳥與龍皆依此樹。四面而住。各有宮殿。縱廣六百由旬七重垣牆。七寶莊嚴。其卵生鳥居樹之東。胎南。濕西。化北。東鳥欲啖龍時。先上東枝。觀大海[A11]已。乃下。以翅扇大海。令水自開。二百由旬。取卵生龍而食之。餘則不能。胎生鳥。能開海水。四百由旬。取卵胎二龍食之。濕生鳥能開水。八百由旬。取卵胎濕三種龍為食。北居之鳥。能開海水。一千六百由旬。取四生之龍為食。故曰四生之鳥。還食四生之龍。初鳥威懾羣龍故。次則身大於羣故。三則噉龍須滿故。四則頸繫如意故。
△四王庶眾。
韋提希子阿闍世王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韋提希云思惟。闍王母也。阿闍世云未生怨。於未生前。相師占云。此兒生[A12]已。定當害父故名。又母姙之日。[A13]已有惡心。向瓶沙王故。
問。前因當機故。先列聲聞。次及菩薩。今何先天。次八部。後王庶耶。答。攝末時。必先勝後劣故。上中下根得記。居然有次第也。
△二總結。
各禮佛足退坐一面。
天及八部化人聽法。凡庸不識。聖眼知之。且針鋒之地。能容多眾。不相妨礙。故各舉類之異。而復數之多也。眾皆禮足。眾皆一面。圓回之妙。不可思議。禮足者。謂以頭面。置佛足上。
△二發起二。初如來為眾發起。二菩薩問答決疑。初二。初說經入定。二放光現相。初四。初四眾圍繞。二正為說入。三雨花動地。四大眾發喜。
今初。
爾時世尊四眾圍繞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爾時者。望前即四眾雲集之時。望後即將現六瑞之時。乃佛十種化。不失時中之。第三授菩薩記。化不失時之時也。世尊者。謂以智慧等法。破貪等不善之法。滅生死苦。得無上覺。為世與出世。咸皆尊重。故曰世尊。
四眾者。聲聞菩薩八部王庶也。其出家與在家之四。亦不出此。以八部王庶皆在家故。又影響發起當機結緣之四。亦不越此四外。圍繞者。若望禮拜言。即因拜後瞻仰不[A14]已。而更右旋數匝。乃行家威儀也。若望退坐言。則多指週環。乃坐家威儀也。
供養為檀度所攝。而有上供下利之分。於下利中。始論資生無畏法。而上供中。復有財供法供及觀行供之三種。今對下尊重等。且約財供言之。以運三業。皆可名供養故。則五體志心為恭敬。乃身供養也。一念耑注為尊重。乃意供養也。發言稱美為贊歎。乃口供養也。
△二正為說入。
為諸菩薩說大乘經(至)身心不動。
為言乃引為也。葢世尊將與聲聞授記。復先為菩薩說無量義者。使其從旁聞之生疑。作會權入實之先聲。則名雖為菩薩。而實為聲聞弄引也。
大乘經者。大莊嚴經論。有七種大義。一者緣大。謂菩薩修行大乘之法。以無量契經大法義。而為所緣故。二行大。謂菩薩修行大乘。能行二利大行故。三智大。謂菩薩修行大乘。能達二無我理。於諸境界。善能分別故。四勤大。謂菩薩修行大乘。曠大劫來。期證聖果。精進無間故。五巧大。謂菩薩修行大乘。以善巧方便。垂形六道。化諸眾生。去住自在故。六畏大。即無所畏也。謂菩薩修行大乘。智力內充。明了決定。於大眾中。說一切法。無所懼故。七者事大。謂菩薩修行大乘。欲令一切眾生。了其大事因緣故。數數示現世間。演大妙法。入大涅槃故等。乘以運載為義。謂乘此大乘。自運運他。同到智地。故名大乘。即所詮也。其能詮此妙義者。則名為經。是知大乘經之三字。乃教菩薩法門之通稱也。名無量義者。如彼經。佛答大莊嚴菩薩云。有一法門。能令速證菩提。謂無量義。從一法生。一法者。名為實相。使在座權乘聞而疑曰。既無量法門。皆從一生。則我所乘法。亦應究竟還歸一實。是故世尊。將演攝末歸本法輪故。先示無量義。以發其端。又此法門。乃佛在昔自所乘。而速得道果者。故為佛所護念。決不輕示於人者。
佛說下。明入定也。跏趺有二。一以左壓右名半跏。若更䟤以右壓左。名全跏趺。古往諸佛。盡行此法。然非世間受用法。亦不與外道共。乘此威儀。即能破魔斷結。故先跏趺。言入者。如來[A15]已離散心。無時不定。其見有出之與入者。特因能見入定威儀。得益者而示之。理實世尊寂照雙流。於正說時。又何嘗不在定中三昧。名無量義處者。由無量諸法。即是無量義處。乃能契世間常住妙理之深定也。三昧云正受。以能入者。即不受諸受故。若身若心。皆云不動者。特緣妙定瑩然通徹內外故。令身心寂而不動。則生身法身。冥同一體矣。
△三雨花動地。
是時天雨曼陀羅華(至)普佛世界六種震動。
曼陀羅云適意。亦云白華。曼殊沙云柔軟。亦云赤華。摩訶云大。即小大白赤。四種華也。震動言六者。以震略吼擊動。略起踴合。三聲三形故六。然據普佛二字。應如華嚴有六三十八種震動。今經貴略故。但言六。此之二瑞。若望前則為在昔之人。雖聞一切法門。而罔諳咸從一實所生之旨。今忽豁然妙悟流溢。感彼依報。同現靈瑞。以慶今聞。望後則華有感果之能。為諸三乘。預現道成之兆。動有撼執之力。為彼三乘。先示盡結之徵。
△四大眾發喜。
爾時會中比丘比丘尼(至)歡喜合掌一心觀佛。
比丘比丘尼。乃出家二眾。解見前。優婆塞云近事男。優婆夷云近事女。俱於人中。大具正見。能秉佛戒。乘六妙行。速出生死者。故列八部之前。
天龍下。翻譯名義云。夫佛之垂化道濟百靈。法之傳世慈育萬有。三乘賢聖。既肅爾以歸依。八部鬼神。亦森然而翊衛。故諸經中多列。此乘急戒緩之流也。天者天然樂勝。清淨光明。尊勝無比。故名為天。位列雖多。必以梵釋居首者。蓋大梵是大千之主。帝釋是三十三天之主故。龍者神靈之物。孔雀大雲等經。列名雖有不同。而皆言其能護持佛法。夜叉云勇健。有三種。一居天。一居空。一居地。唯天空二居者。能飛行。地居則不能。乾闥婆云香陰。陰即身也。不啖酒肉。唯以香資陰故。阿修等三並見前。摩睺羅伽。云大腹行。即蟒神也。亦名地龍。此八部中有人及鬼畜故。以人非人總結。轉輪聖王。即諸國大王。未可。即作輪王說。大眾見佛說無量義經。便入無量義定。由說處即是行處。以致天地同歸。咸披妙應。此由一人發真歸源。所有依報。悉皆化成無上知覺。是以為祥為瑞。而令見者。不知所以然。而然內發大喜。或將擬曰既有希奇之兆。必有非常之事當現。乃整肅三業。不令異緣。故曰一心觀佛。須知喜由瑞發。機因喜動。則喜非瑞攝說者察焉。
△二放光現相二。初放光。二現相。初二。初光所從處。二光照分齊。
今初。
爾時佛放眉間白毫相光。
天竺最重者。是以相觀人。凡人初生。必延師相之故。大人之相。數有四八。唯法王與輪王乃具。又輪王雖具而微。不若法王之顯著。以有漏福終乏。無為智以拯接故。白毫是四八中。第三十一相也。在佛兩眉之間。以表得證中道。不落二邊。故其色白。中表俱空。而有八楞。右旋而住。若明珠覆於額上。太子初生。牽長五尺。苦行時長一丈。得佛道時。長一丈五尺。又始從發心修行。終至涅槃。一切相貌。悉皆影現。今則毫相上。舒金光湧照。
△二光照分齊。
照東方萬八千世界(至)上至阿迦尼吒天。
所照橫豎。各有分齊。橫則四方四維。靡所不周。但照由東始。故先及之。萬八千土者。機感使然。可弗約表。如下智勝光照五百。則又何表。豎則上至阿迦尼吒。下至阿鼻。阿迦尼吒云質礙。且指色界頂言。下云。上至有頂。則透過色頂矣。阿鼻云無間。乃造五逆罪者。所生之處。無間有五。謂趣果受苦時及形命。皆無間歇也。而在地之下。故云地獄。
△二現相二。初現凡相。二現聖相。
今初。
於此世界盡見彼土六趣眾生。
趣乃趣向意。其類有六。各有能趣之因。及所趣之果。因果合舉。故言六趣。即六凡也。
△二現聖相。
又見彼土現在諸佛(至)以佛舍利起七寶塔。
不離當下。便能見彼聞彼也。並見下。即彼眾依教行證也。四眾云得道者。乃諸權乘。各至自所求果也。菩薩云行道者。以秉一乘人。未至所求故。因緣等各言種種者。以親生之因。與疎助之緣。內懷之信解。外現之相貌。各有差別故。涅槃云大滅度。諸佛化緣既畢。故以寂滅果體。為所歸故云般。般猶入也。舍利云靈骨。塔婆云圓塚。為藏靈骨之處。始而聞法。終見入滅。乃四聖法界之始終。合上六凡。同是一光所照。能照既其平等被照。應無差別。則平等一乘。平等授記之旨。俱先為一光注破矣。上乃經家。略敘十界因果。皆為一光披露。至下偈中。則為一一指示。以顯此光之希有。迥異尋常。
△二菩薩問答決疑二。初彌勒擬度以問。二文殊原古以答。初二。初經家述疑。二彌勒起問。初二。初述彌勒念。二述大眾念。
今初。
爾時彌勒菩薩(至)希有之相我今當問。
等覺大士。未離比觀。故云作念。神變者。謂由天心神慧。運之於內。希有之相。變現於外。故名神變。大寶積云。神變有三種。一說法神變。二教誡神變。三神變神變。今即說法神變也。謂如來以無礙妙智。知諸眾生善惡業因果報。應以何等法門。而得解脫。如是知[A16]已。為現神變。而為說法也。今則甘露將降故。預現神變。令生渴仰。然此渴仰。俱由念始大事因緣。非念不發。故先作念。是何緣有此瑞。則靈山一會。聞法得記之機。皆緣此一念之蒙之所發耳。
今佛下。謂此種境界。乃不可思議人。於不可思議定中。所現之希有。自屬現量所緣。既非我之測度。可擬當更問誰。而誰是能答之者。
復作下。念問文殊。由所覲之佛既多。於中必有所見。故應問文殊。
△二述大眾念。
爾時比丘比丘尼(至)神通之相今當問誰。
四眾八部。雖亦念瑞亦念問誰。而不能於誰中擇出可問者。則所證之淺深可見矣。變與通雖同是一。釋義則別於上。由光是色法。而從靈通妙慧所發。故能徹照障外。非覆盆可能為礙。故曰神通。
△二彌勒起問二。初長行。二偈文。
今初。
爾時彌勒菩薩(至)悉見彼佛國界莊嚴。
四眾八部。外見光瑞。內發疑念。並為開顯得記之基。故世尊於後文中。普授廣記於現前也。
△二偈文二。初敘意。二舉頌。
今初。
於是彌勒菩薩欲重宣此義以偈問曰。
偈即是頌。譯人隨便取用。然有祇夜伽陀之別。祇夜云重頌者。天竺梵文。有散華貫華二式。如此方序後復有銘也。又因樂散說生解。樂章句生解者之便故。又為後來者。及鈍根者。不妨慈悲重為宣說。伽陀云孤起頌者。即與上文。了不相蒙。而另有所說也。此下偈文。雖襍糅相呈。而孤起居多。
△二舉頌四。初總舉光瑞。二別列事相。三嘆光希有。四釋難啟問。
今初。
文殊師利導師何故(至)身意快然得未曾有。
眉間光明照於東方(至)求無上慧為說淨道。
十界事相。本無遁藏。由乏妙用。遂至對面千里。無所了別。今如來欲令一切各悟本有。乃於一光。圓攝難思妙用。以加被之。普令法會三業澄清。六根互用。不離跬步。俾法界現事同陳。於見聞覺知之內。是以彌勒。代眾一一點出。如指諸掌。以顯能照之妙。而有所問。
能照毫相雖白。其所放之光。則作金色。故被照之處。皆成金色。
前云阿迦尼吒。今至有頂。則極非非想矣。此天雖無業果色。而定果色中。亦可受化故。中陰經云。如來入中陰中。化無量眾生[A17]已。忽然不現。舍中陰形。入虗空三昧。於非非想。現形說法。乃至觀音勢至。發願思齊。此上從阿鼻至有頂。皆天眼所見之境。今仗佛光。得於肉眼矣。
又覩下四頌。以深妙音。各於世界。講說正法。此以主伴儀。說根本一乘也。
若人下三頌。明諸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也。初為厭苦急求出離者。說四諦法。令得真空涅槃。有福者。從供佛來求勝法。是擇法。此從多聞來。以體空智。初觀因緣生。繼觀因緣滅。故名緣覺。行有施戒等六。前曰種種。對前二乘。曰無上慧。雖同上二齊用體空。而能於斷分別俱生後。更侵二種習氣。所證真空之理最深。是為上智觀得菩提也。
又法會於上所現事相。若即現前。而知彼所念。此融他心智於凡心也。若即現果。而知彼昔因。此融宿命於現識也。若即現因。而見來果。此融天眠於肉眼也。又見六凡是天眼。見二乘之果是慧眼。見菩薩之行是法眼。若一剎那。遍觀無遺。則是佛眼。然此勝用。固因佛加。又復須知。此用與佛本有不一不異之旨。以眾生心中諸佛。現神加被時。而諸佛心中眾生。亦得暫息塵勞。披微露妙。苟使不然。何以山河大地。既不在所照之外。亦應同法會有此聞見之勝用矣。智者思之。
△二以四十頌問六度二。初約次第問。二約不次問。初二。初以頌半結前生後。二以十六正問六度。
今初。
文殊師利我住於此(至)如是眾多今當略說。
初四結前後二生後。
△二以十六正問六度。
我見彼土恒沙菩薩(至)破魔兵眾而擊法鼓。
初一偈。以種種因緣。總問因華。而求佛果也。次六偈問施。先財次身次命。即本事經之三易也。初四偈以不堅財。貿易堅財也。七寶及輦輿。皆財施所攝。由世間財。聚散無常故施之。而求安樂涅槃。七種堅固聖財。而為諸佛所歎。
次身肉妻子一偈。以不堅身。貿易堅身也。以父母所生之身。危脆不實。生滅無常故施之。以易無上金剛不壞之身。
頭目身體。即命之所關。雖有壽夭。必同歸於盡。若了四諦。深達三輪。施此頭目。可易常住無盡之慧命矣。
人中自在。王獨稱尊。因聞妙道。欲得法王位。王法國土。得法自在故。捨家出家。被法服登戒品。以為入聖初基。
比丘外捨憒閙。內處閑靜。因誦經典。而了法無生。心不妄動。即諦察法忍也。勇猛有三種。大莊嚴經論云。一願勝勇猛。謂發四弘誓。二行勝勇猛。謂乘願起行。三果勝勇猛。謂乘因得果時。樂與諸佛。平等無二。思惟佛道。即果勝勇猛也。精進亦三。菩薩善戒經云。一莊嚴精進。謂菩薩勤修梵行。莊嚴道果。乃至代眾生。受無量地獄苦。心不休息。二攝善法精進。謂菩薩修六度時。不為煩惱邪見所動。攝世出世一切善法。心不放逸。三利益眾生精進。謂菩薩於一切時。以種種法。化導眾生。滅惡生善。縱經塵劫。心不疲倦。今以勇猛精進聯稱者。由無怯無倦。始能遍䇿諸度。速成佛道。
禪中二偈。與地藏十輪經中。三種定業輪義等。初偈離欲等者。即彼第一建立修習定業輪。謂定即禪定。業即行業。輪有摧碾義。修禪者必。先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推破惑業。禪定轉深。則五通現前。故今首明離欲。終示發通也。次偈即彼第二建立誦習業輪。謂由誦習大乘。心不散亂。即能摧破惑業。今於禪中。說偈至千萬之多。與彼始由誦習。終至破惑義等。其第三建立營福業輪。偈雖未及。亦可含於誦習中。以依教修觀。最為易故。又定心一念所修。即勝散心久遠所修。故可略。
智度中。初偈明自利。由妙慧明徹。直窮理本故智深。由妙行熾然。了法如幻。故志固。由決擇力。故能問。由明記力。故能持。又見下二偈。承上禪智力。故定慧具。而利他行顯。故縱倒嶽之機。傾湫之辯。轉化金剛心中諸大士。以奢摩他。破諸魔眾。更復擊鼓䇿進。豎道場幡而後[A18]已也。
△二約不次問。
又見菩薩寂然宴默(至)如天樹王其華開敷。
科云不次者。麈餘云。光中所照。本無次第。如登高而望九重。其中綠窗青瑣。繡闥雕甍。金碧交輝。冠蓋相映。耳目應接。不暇指點。眾妙無倫等。是故於約次之後。但隨目之所擊。即舉而為言也。
初偈言天龍敬不以為喜者。緣勝定中。自具廣大寂靜妙境。殊非天龍斯須之敬可動其心。故不為喜。
林中放光。無緣普度。偏言地獄者。劇苦先悲。如母愛子病者偏憐。
次進偈中。意識惛熟曰睡。五情闇蔽。四大放倚曰眠。此五蓋之一也。眾生以此睡眠因緣。不能發生禪定善法。所以沉淪三界。今既不睡。而加經行。正四種三昧中之常行三昧也。梵語般舟云佛立。立有三義。一佛威力。二三昧力。三行者功德力。能於定中。見十方佛。在其前立。故云佛立。於九旬內。不坐不臥。常行周旋。不息口稱彌陀聖號。心想聖容。或先唱後想。或先想後唱。貴勿間斷。此三昧力。極能斷除宿障。於諸功德。最為第一。今人見此不睡威儀。可以聳人視聽。動欲舉行。全不明諳。經義應行。何事而反世務紛紜。幾成邀名射利之術。殊可慨也。
戒偈中。即智度十種戒中之二。以初後而該中之八種。初無缺戒。此彼名全同。寶珠有圓明意。即彼第十具足戒也。
忍辱言力者。以忍有生法之別。惡罵捶打。乃生忍中最粗之行相。故特出之。
禪偈中。古云。離戲笑。是却掉悔蓋。離癡眷屬。是除瞋葢。除亂却貪蓋。攝念除睡蓋。五蓋除而所求可疾矣。歷億萬歲。若不出光照之一時。此乃因光中之神力。攝九世而歸一念也。設因光照。而知其久。此又因光。而發宿住智也。
次五偈。四事供養三寶也。
次智中法本無言。故曰寂滅。然無言不礙言。故可說。如空谷無聲。不妨響遍世間也。
由性即相故。可觀水成氷也。由相即性。故無二相。氷成水也。上偈約所觀境。此約能觀智。言無著者。由性即相故性離。由相即性故相離。既被妙觀所融。故無所著。此偈亦可雙承上三。於所說法及所觀境。皆不起法愛。故云無著。
涅槃中七偈。舍利有二種。一者生身。即佛滅後。由闍維而得者。本由五分妙香熏所成就故。令一興供者。初獲千返生天之報。終得無上佛果。二者法身舍利。即契經也。然生身實由法身而出。今但約供養。統以言之。次六偈。明此人宿種勝因。今乃得值最上福田。是以不惜家寶。廣興供養。所建之塔廟既多。高廣之量復倍。內外嚴飭。並用珠寶。以致八部同興供養。國界頗異尋常。如天中之圓生樹王。於華開時。而天界之妙好。更加殊特。
△三嘆光希有。
佛放一光我及眾會(至)放一淨光照無量國。
初偈總指光中之所見。次言能照之奇特。實由神通智慧之希有。是故於一淨光。即照無量國。令法會於不可見聞處。而有見聞。於不可知覺處。而有知覺。是知前文雖似問所照之境。而實問能照之光也。
△四釋難啟問。
我等見此得未曾有(至)瞻察仁者為說何等。
初半結前。次半啟後。請決下之四偈。准古釋文殊四種伏難者。謂文殊心內搆難。其意有三。一此瑞希有。不可倉卒輕判。二智眾如海。謙光推高。三靳固前却生眾渴仰。故以伏難拒之。彌勒彰灼釋難。意亦有三。一瑞大疑大。若不預釋。恐妨正說。二智眾雖多。機在仁者。三闔眾瞻仁。立誠頗重。所以彰言釋難請令時答初伏難者。因請主云。佛子文殊。願決眾疑。文殊仍此。啟初伏難云。汝云眾疑。眾未曾疑。若疑應問。眾既不疑。我何所決。彌勒即以第一偈釋云。四眾欣仰。瞻仁及我。及我欲我問。瞻仁欲得仁答。文殊因此啟第二難云。眾既有疑。不易可答。待佛出定。然後為答。彌勒復以第二偈釋云。若有疑在懷。憂兕不泰。應以時答。如來啟定。知在何時。故請時答。決疑令喜。文殊因此。啟第三難。我與仁者。同居學地。欲測佛意。微共籌量。獨令我答。於理不可。彌勒復以第三偈釋云。我亦微心下忖。踟躇兩楹。為說妙法。為當授記。文殊因此。啟第四難。若如汝說。即是決疑。何煩我答。彌勒復以第四偈釋云。安得以我猶豫之心。判此大事。故云。示諸佛土。此非小緣。文殊伏難既窮。謙光亦止。此發問中。文殊伏難是潛。彌勒四釋為顯。則文殊為賓。彌勒為主矣。
又瞻仁乃意索也。為欲說此等。乃口索也。然在法說名索果記。在喻說明索果車也。
末偈。結成眾請。
懸序中。明如來之光有多種。獨以為說法華所放之光。為希有光者。以能發起大事因緣故也。
△二文殊原古以答二。初長文。二頌文。初三。初惟忖略答。二詳示所同。三會通結答。
今初。
爾時文殊師利(至)難信之法故現斯瑞。
文殊古佛。既迹示等覺。則智屬比觀。故曰惟忖。惟即思量。惟昔如今也。忖即籌度。忖今如昔也。由古今之時雖異。而古今所見之瑞則同。故以初一句。約法標。語彌勒曰。由我惟昔於見瑞。後即聞大法。故忖今佛。於現瑞後。亦應演說大法。文殊且以此擬說。大法一句。略答所問。而決彌勒及大眾之疑。下復以三喻。疊釋說大。所以謂世尊在昔。為諸眾生。說三乘法。雖令各獲果證。然非大法。故擬此後。應有一味平等法雨。普潤人華。同圓極果。故以喻釋曰。將雨大法雨。而為溥潤。又世尊在昔。為諸菩薩。雖說大乘法。而有五性差別。亦非大法。故擬此後。自應改號點權即實。開顯一乘。故喻釋曰。將吹大法螺。而為改號。又世尊在昔。雖依一性。為說一乘。猶未彰灼顯廢昔權。而於實體。終屬不足。亦非大法。故擬此後。直捨方便。[A19]但說無上。指歸寶所。故喻釋曰。將擊大法鼓。而為䇿進。末乃結云。特以雨能普潤。螺能改號。鼓能䇿進。皆大法中所具之義。我故擬世尊於出定後。當演大法中之實義。要之由我昔在光中於見所未見。後即聞所未聞。既今得如昔見。亦應當聞希有矣。統上三喻一結。總釋標中欲說大法一句之旨。而決其疑耳。下詳示所同一大段。不過引古。證成欲說大法之意也。
問前彌勒約二事騰疑。何今止答說法耶。答。說法授記。皆一大事攝。既說大法。於領解後。必為授記。故可略也。
諸善男子下。先以曾見。略證說大之擬見。非胸臆言。咸聞難信者。由諸會眾。皆是一類自小之大之機。而謂定有三乘五性之別。若聞十方國土中。唯有一乘之語。則真為難信矣。欲說難信故。現希有之瑞。
△二詳示所同三。初因機設教與今佛[A20]已同。二入定放光與今佛現同。三說法授記今佛當同。
今初。
諸善男子如過去(至)所可說法初中後善。
豎論時分。除現前一念。為現在外。[A21]已往者名過去。將至者名為未來。阿僧祇云無數。劫波云時分。今指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無數劫之前。爾時有佛降靈。別號日月燈明。會懸引玄贊云。日有二能。一導明。二成熟。月有二能。一除熱。二清凉。燈有二能。一破暗。二傳照。別號以此彰名者。表彼佛能導迷至覺。成器熟根。除煩惱之熱。得涅槃之凉。永破愚癡化生傳法也。緣日月之照。不足以喻彼佛之智明。復加以能照屈曲之燈。聊借三光片。喻難思之智。故曰日月燈明。
如來下。十種通號也。以佛佛道同。皆具此十。故十號之文。佈於一經。茲於經初。合當廣略釋之。略則無虗妄名如來。良福田名應供。知法名正徧知。具三明名明行足。不還來名善逝。知眾生國土名世間解。無與等名無上士。調他心名調御丈夫。為眾生眼名天人師。知三聚名佛。具此十德。名世間尊。若依佛說十號經廣釋者。則合世間解無上士。以為一號。雖有開合。其義則一。今兩存之。一如來義有三。謂法報應。金剛經云。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此法身如來也。轉法輪論云。第一義諦名如。正覺名來。此報身如來也。成實論云。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此應身如來也。二應供。謂萬行圓成。福德具足。應受天上人間供養。饒益有情故。三正遍知。謂以一切智。於一切法。無不了知故。又以一切法平等。開覺一切眾生。成無上覺故。號正等覺。四明行足。明即三明。行即身口意。正真清淨。於自願力。一切之行。善修滿足故。五善逝者。即妙往義。謂以無量智慧。能斷諸惑。妙出世間。能趣佛果故。六世間解。無上士。世間解者。諸世出世間。因果諸法。無不解了也。無上士者。謂業惑淨盡。更無所斷。於人天凡聖之中。第一最上無等故。號世間解無上士。七調御丈夫。謂具大丈夫力用。而說種種諸法。調伏御制一切眾生。令離垢染。得涅槃故。八天人師。謂非獨與四眾為師。所有天上人間。魔王外道。釋梵天龍。悉皆皈命。為弟子故。九佛云覺。謂智慧具足。三覺圓滿故。十世尊。謂以智慧等法。破貪嗔癡。滅生死苦。得無上覺。世出世間。皆尊重故。於時彼佛。既現身輪。復以口輪。騰音聲輪。演說正法。而被一類漸機。令其由小之大。初中後三時所說。皆能契理契機。無往而不善也。然三善之名。遍於諸經。釋義亦別。今欲切照下文。當以所說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法門。即為三善。應作通別二義。而釋通者。則初說四諦。能令聞者。得聲聞乘故善。次說因緣。令得緣覺乘故善。後說六度。令得一切智故善。此以彼佛一代聖教。約通義分為三善也。若別明者。則三乘法門。應各具三善。初說聲聞乘。以知苦斷集為初善。修八正道為中善。證滅名後善。說因緣令觀流轉還滅為初善。修七十七智為中善。證滅名後善。若菩薩則以不捨菩提心為初善。不念下乘為中善。迴向一切智名後善。
其義下。顯說法之德相。其義深遠者。謂能引發利益安樂故。其語巧妙。謂善緝綴名等身故。不與外道共故純一。義豐圓滿故無雜。一剎那自性解脫故清淨。多剎那相續。亦解脫故鮮白。梵行相者。謂八聖道支。以滅諦名梵。道諦名行。此之八道。與滅為因故。曰梵行之相。
為求下。正引初佛因機設教。顯[A22]已同也。四諦者。四即苦集滅道之四也。諦乃審諦誠諦義。謂以析空觀諦審。佛說世間之苦集。出世之滅道。皆是真誠諦實之語。故依之修行。即度生死至涅槃。辟支佛云緣覺。以所覺十二支。皆名因緣者。由展轉感果為因。互相由藉為緣故。如以過去無明行二支為因。感現在識名色六入觸受五支為果。復由現果中。起愛取有三支。為現在因。感未來生及老死二支為果。三世相續。循環不[A23]已。以故十二俱名因緣也。是故聞此法門。於緣有覺。故名辟支佛。六波羅密者。六即施戒忍進禪智之六也。波羅密云到彼岸。煩惱大海。以生死為此岸。涅槃為彼岸。若能以施戒等六。為舟楫為浮囊。則可免煩惱海之漂沉。而度彼岸。令得菩提。成一切種智。種智即佛智。謂能以一種智。知一切道。一切種也。上引一佛因機設教。與今佛[A24]已同。
次復下。更引二萬佛。亦與今佛[A25]已同。二萬佛同號者。或是因中同時開解。同蒙記莂。與今五百弟子。得同號普明之記者相等。頗羅墮云利根。以彼佛現身。時非五濁故。從道德姓中。捨家出家。具十號稱法王。而說初中後善之法。
△二放光入定與今佛現同四。初王子發心出家。二如來說經入定。三如來放光現瑞。四大眾騰疑欲決。
今初。
其最後佛未出家時(至)[A26]已於千萬佛所植諸善本。
王子之名。皆在俗所起者。謂心之所嚮曰意。有意者。非質稟中耎之。無所嚮者也。善意者。意之無惡也。無量意者。意在廣遠。而非淺近劣識者比也。寶意者知自重其意。不敢苟趨也。增意者增高其意。不甘於卑微也。除疑意者。即意所向。而能決諸惑也。響意者。敏捷如響之應聲也。法意者。意惟在法。不在非法也。後云發大乘意。咸由此在世意。而起出世意也。
一四天下。乃為一金輪所王。既威德自在。各領四天下。下妙光法師。為人演說。劫滿八十。足見彼佛所化之土。不獨疆域之廣。更見人之壽命亦長矣。竊謂八子既捨王位出家。則顯彼佛是剎利種姓。似與二萬佛。不同一姓。父王成佛。由於出家故。亦隨出家。發大乘意。即發菩提心。修梵行是自利。為法師是利他。八子所以能於現前一身。覷破世緣。才一捨家。即具二利者。緣彼[A27]已於過去多佛所。植眾善本。乃得如是。
△二如來說經入定。
是時日月燈明佛(至)歡喜合掌一心觀佛。
欲顯法華一實相理。而先說無量義者。乃密示原始要終意也。令悟無量義。既始從一實相生。則實相中妙義無窮。而無窮之義。未有往而不復者。是故彼佛先說無量義經。復入無量義處三昧。由此三昧。能觀無相理故。處謂處所。蓋無量諸法。即是實相。實相即無量義。故說真理名處。復為教所詮顯。故經名義。為智所詮定名義。處為智所親證。
是時下。明天地現瑞。大眾歡喜也。問。世尊說經入定。何器界亦現瑞耶。答。緣諸法會。白無始來。於眾生世界。生纏縛故。乃於器界。不能超越。今由即心之佛。度即心之眾生。先以智拔。次以定動。令其得未會有。則正報[A28]已有發蒙之兆故。令依報亦將化成無上知覺。而先現此相故。首楞云。根塵同源。縛脫無二。
△三如來放光現瑞。
爾時如來放眉間(至)如今所見是諸佛土。
二萬佛序。[A29]已同現同。最後佛序。出定說經。始終互略。譯人高手。
△四大眾騰疑欲決。
彌勒當知爾時會中(至)欲知此光所為因緣。
樂欲聽法人。皆稱菩薩者。擬是結集人。據[A30]已經開顯得記後。而稱之者。所動之疑。全因光相之希有而發故。獨以光為問。而他非所急也。
△三說法授記與今佛當同四。初出所說經名。二明說經時分。三明唱滅付[A31]囑。四明弘經作佛。
今初。
時有菩薩名曰妙光(至)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智光微妙。能導權實二機。故曰妙光。因妙光而說者。由妙光能以自心為智燈。燭經之幽致。且善為傳化故。大乘經。乃諸佛教化菩薩法門之通稱也。論列大乘有十七種名。今文具三。妙法蓮華之名。在第十六。取蓮華為喻者。蓋此妙法。權實一體。而蓮華則華果同時。可喻妙法雙融之義。第四名教菩薩法者。謂此妙理。能化一切善根成熟菩薩。隨順法器。令得佛果故。第五名佛所護念者。謂實相妙理。生佛等有。佛雖先覺。每欲開示。但以眾生根鈍。不敢輕示故。為佛所護念也。
△二明說經時分。
六十小劫不起於座(至)若身若心而生懈倦。
彼佛於一時一處說經。與今佛之二處三會不同。如食頃者。外蒙佛加。內與理冥。故令六根齊轉法華。頓超時劫之外。雖經久遠。得如食頃。
△三明唱滅付[A32]囑。
日月燈明佛於六十小劫(至)入無餘涅槃。
古謂六十小劫。最後一日。晨旦說經竟。便唱滅者。顯彼時所化之機。校今為勝。不似我佛更須捃拾入無餘等者。以圓斷界內界外二障之子果故。
時有下。為德藏授補處記。於十號中。略舉其三。令大會有所依止也。問。德藏所受之記。明是補處。文中全無授聲聞記之說。何以科云說法授記。與今佛當同耶。答。科准彌勒所擬。故雙舉。文殊准標辭而釋。故可略也。
△四明弘經作佛二。初明利根弘經。二明鈍根弘經。
今初。
佛滅度後妙光菩薩(至)其最後成佛者名曰然燈。
妙光弘經。滿八十劫。足見彼時。人壽甚長。不屬五濁。然前言六十。與今八十。皆約今顯古。以見時之久。須知彼時人壽。即以今之一劫。准為彼之一日。亦未可知。而華嚴次第校諸剎時分。有日劫相倍之。別可以參看。佛滅後。八子皆師妙光者。以妙光是不可思議人。如初出定因妙光而有說者。由彼佛既別為一類漸機。[A33]已說三乘。今至成熟。當為會歸一乘。非妙光。不能互相鼓揚。故因妙光而普告一切。今其弘通於佛滅後。又非妙光。不能堅固無上。故皆師之。最後成佛名然燈。皆展轉得補處記者。有以世代祖孫論者。陋矣。
△二明鈍根弘經。
八百弟子中有一人(至)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心游於外。不達諸法如幻。始於利養。深生貪著。於諸經典。縱有信心樂欲讀誦。由無勝解故不通利。由無明記故多忘失。遂被世輕。加以求名之號。更緣法音經耳。成聞之力。亦得漸次種善。得值多佛。
上引初後二佛互顯。三同文中。但示佛佛道同。必說大法。以決眾疑之大略。倘逢緣即配曰。此如今之某。又如今之某。則法王亦不得於法自在矣。何也。以法屬死常故思之。
△三會通結答。
彌勒當知爾時妙光菩薩(至)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由會通文。則知前於二萬佛中。獨引最後佛。而明現同當同者。彌勒於彼。始得參預法會故。其先後說小說大一事。既亦在昔。同見同聞。何以獨令我答。是故覿面指名。決列今佛定後。亦必相同。
△二偈文三。初頌入定放光。二頌出定說法。三結判勸待。
今初。
爾時文殊師利於大眾中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念過去世(至)各各自相問是事何因緣。
共十八頌半。初曰我念者。文殊以大智。窮剎那際。其未至者。尚能攝歸現前。況[A34]已曾經。自應隨念炳著於心。故曰我念。則凡昔所有諸緣。並從此念中。一一指出。此下諸偈。與彌勒問中大同。但前無天鼓鳴略也。其古今之不同處。惟玻瓈色與今之金色耳。
知法寂滅。則不可說。而又說法求道者。無言不礙言故。又法即色心等法。當體即是實相。故口欲言而辭喪。心將緣而慮忘。諸相圓滅。惟智所知。
△二出定說法。
天人所奉尊(至)妙光法師者今則我身是。
彼佛出定。即以世間眼贊。則正法眼藏。俱屬妙光矣。
六十劫不起座。是說法之時。亦如今以七載紀我佛說法華時也。彼佛最後垂範。獨以精進二字為誡者。由未見一善。從懶墮懈怠中生故。
無漏實相者。以無生滅等行相。故名實相。體即性淨涅槃。性淨者。謂智雖能證。而不能淨。以無法可滅故。本性淨故。又惑漏雖能依。而不能染。以無法可生故。性本淨故。今取一分離過義。名無漏實相。下句復取一分能證智義。名通達之心。
問。據其次作佛。仍是記補處。豈彼竟不授二乘記耶。答。有二意。一[A35]已如上。擬說法與授記。本是一事。故屬可略。一或因彼時非五濁。眾生諸根猛利故。一聞開解。便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此上上機。何勞更與授記。
薪盡火滅。喻方便淨涅槃也。謂能感之機如薪。隨機之應如火。由能感見佛聞法之善根既盡。而如來之應形。亦隨之而滅。並從無生滅圓寂體中。而巧示有生滅。是名方便淨也。
結會古今校長文稍廣者。正見此段因緣。本是我與汝。在昔同所見者。又文殊恐四眾。疑其所引事。屬久遠。無復可稽。故將彼時同會之人。並渠之往跡。班班指出。以證所引。見非虗誕。此正以今人證往事。以往事證[A36]己所判也。
△三結判勸待。
我見燈明佛(至)佛當為除斷今盡無有餘。
前彌勒以偈伏難。令文殊必定有答。今文殊亦以四偈。斷伏疑。使彌勒莫復更問。初疑者。因文殊廣引先佛曾說法華。故彌勒潛疑欲問。諸佛赴緣。人時各異。古佛雖名法華。今佛何必如此。文殊即以第一偈斷云。我見燈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欲說法華經。彌勒因此。又疑自有名同義同。自有名同義異。此名何所顯召。文殊即以第二偈斷云。今相如本瑞。是諸佛方便。今佛放光明。助發實相義。彌勒因此。又疑實相無相。何人能會。文殊乃以第三偈斷云。諸人今當知。合掌一心待。佛當雨法雨。充足求道者。彌勒因此。又疑佛雨法雨。止洽菩薩。亦潤二乘。文殊即以第四偈斷云。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當為除斷。彌勒聯翩搆難。文殊頻煩為斷。既事窮理盡。即得之於懷。可謂善於問答。具二莊嚴。
前彌勒。以四偈通伏難。廼光宅之巧思。今文殊。答中亦以四偈斷伏疑。乃天台之巧思。並錄之。以見其長。
前問中有索果記意。今答中佛當雨法雨。即許與義也。
妙法蓮華經科拾卷第一上
妙法蓮華經科拾卷第一(之下)
△二約近跡垂化開權顯實令悟一乘門三。初法說授記。二喻說授記。三因緣授記。初二。初法說。二授記。初二。初無問略說顯諸佛智教甚深。二三請廣說顯佛乘唯一無餘。
初二。初自歎以眾以顯眾生不知。二自止以顯能知唯佛。
初二。初總歎諸佛智教。二別歎自證智教。初三。初雙標。二雙徵。三雙釋。
今初。
方便品第二
正宗分初。以方便兩字。題品之首者。蓋以今之妙法。有能攝取一類漸機。令入佛慧之善巧故。竊謂。妙法蓮華四字。固是一經之都名。而方便二字。復是題中之要旨。原古德見世之蓮華。有為蓮故華意。遂取出。以喻妙法為實施權之用。作方便之前相。又以見有華開蓮現意。更可取喻妙法開權顯實之用。而作方便之正體。是故譯家進收在昔所施之權。以為所開所顯。而以今能開能顯之妙法。特授方便之名。以能決了昔之覆相故。以能點昔之三權。即是一實故。大約此中所有開顯文字。皆從甚深方便之所流。故以方便。而揭品目也。其第二週。不過為未了者。更藉譬喻。以喻此方便。第三週。不過引昔緣之未墜。而顯有今之方便也。
爾時世尊從三昧(至)辟支佛所不能知。
如來十八不共法中之第五。無不定心。謂如來行住坐臥。恒不離甚深勝定。今言起定者。示於定內[A37]已自緣理鑒機。定起之言。無不機投理契矣。又不共中之十三。一切身業。隨智慧行。謂佛現諸勝相。調伏眾生等。今明起定之威儀。而曰安詳者。殆顯身業勝相中一種。舒徐之貌耳。告舍利者。將欲破小故。先呼智首。以撼羣機也。
諸佛下。先嘆二深也。夫靈山一會。本為開顯而設。今於未開顯之前。即嘆二深者。由迷者不達妙法。權實雙融。即權即實之旨。而返認權為實。不復前進故。先嘆其不知。而令動執生疑。以為發悟之基。何為二深。謂證道及教道也。證即諸佛能證實相之智道。今由智外無如故。唯約能證言。又此智中雖權實雙融。復由實外無權故。且約實智言。亦是自行方便。遂不對機。而暵其甚深無量。以能豎窮實相之淵底故。又橫該其涯際故。
其智下。嘆教道深也。教即阿含。本是妙智所流故。嘆教即嘆智也。而以門為喻者。生公云。夫知智在說。說則為門等。即指諸佛在昔。所施三乘之教。令秉此者。可為入實之漸。無奈諸人不識如來設權之別意。而反認權以為究竟。是故嘆智慧門之難解難入。此是利他方便故。對機而興嘆也。下頌說不退菩薩。亦不能知。今由二乘執重故特舉聲聞辟支也。
△二雙徵。
所以者何。
此句雙徵何故實智甚深。而慧門又難入。
△三雙釋。
佛曾親近百千萬億(至)隨宜所說意趣難解。
佛曾下。先釋實智所以深者。由近佛之多故。福足而轉。資種智之深。由盡行諸佛之道法故。令妙慧滿足。共濟其深也。復次近佛。即瞻其化儀而行道。由聆其化法。以諸如來。有如是之妙因故。令果智豎橫匹測。
勇猛下釋權智。上以難解難入。嘆慧門之深。今釋二難之所以。緣諸二乘。不能勇猛精進故。難解難入。由我往昔遍䇿諸度。勇猛精進。是以解所難解。入所難入。而於因中。[A38]已得名稱普聞。而澤被無疆矣。此約勇進。釋得深之所以也。
成就下結成二深。謂由此廣大因緣故。致果上得此甚深未曾有法。此結實智也。復由體大用大。致隨宜所說之意趣。故皆難解。所以難解者。以是四種意趣中之別意意趣。故經云。雖復說三乘。但為教菩薩。即別意也。
△二別嘆自證智教三。初約權智釋教顯益。二約實智徧收總嘆。三約二利雙結二智。
今初。
舍利弗吾從成佛[A39]已來(至)知見波羅蜜皆以具足。
初句所標之佛。且指菩提場道成之身。[A40]已來二字顯曾經之時。種種下。亦且指此身所演之教。因緣是能起法會之由。譬喻是況顯正說之助。言教即是正說。凡所對機。若於正說。有所未明。即加以譬喻。或更藉過未因緣。而始有惺處。則三週說式。不獨一經有矣。方便字應對上。三外凡有攝取眾生之善巧。皆名方便。如冥加及光相等。皆約種種及無數說者。以眾生處處著故。不達諸法實義。故非以種種因緣。及無數方便。斷不能令其得益也。
所以下。釋能令得益之因。由如來果上之方便。若道種之知。法眼之見。究盡藥病。[A41]已到彼岸故。
△二約實智遍收總嘆。
舍利弗如來知見(至)成就一切未曾有法。
文亦先標次釋。舍利弗如來。不但利他之權智。究竟具足。即自證之佛知佛見。莫不廣大深遠。豎窮橫遍。
無量下。以能具德。釋深廣之由。如膏益盈。而炷益徹也。以凡佛地中。所有之四無量心。四無礙辨。十力四無所畏。深禪大定。諸解脫門。諸三昧門。莫不深入。以致無際可窮。若更括之。即一切未曾有法。悉皆成就。是故知見。廣而更廣等。
△三約二利雙結二智。
舍利弗如來能種種分別(至)未曾有法佛悉成就。
初節以悅所利。結顯能利之權智。[A42]已得曲盡善巧故。非二乘之所能知。
次節取要。結顯實智。由悉成就自利未曾有法故。令實智廣大深遠。更非二乘等所能知者耳。
△二自止以顯能知唯佛二。初長文。二偈文。
今初。
止舍利弗不須復說(至)如是本末究竟等。
止猶杜也。上未曾有法。乃亡言之境也。非親證者。縱傾河辨為說。決不能知。故藉以響止響之辭。而自杜其口曰止。不須復說。欲答徵中。以難解釋。不說之故。而文有二轉。一以是第一希有。故難解。二以難解釋不說。縱說亦不知故。其能知者。唯佛與佛。其所究盡者。即諸法實相。此句出第一希有之體也。意謂。若自高遠求之。無怪其難解。今於極尋常法中。皆忽略於當下。特為拈出。方見第一希有諸法。豈非尋常諸法當體。即是實相。寧非難解。
何等諸法即實相。所謂諸法有如是相。表於外。如是性。據於內。六根之體。功能之力。施設之作。親生之因。疎助之緣。赴感之果。滿果之報。皆有始終本末究竟處。雖法法互遍十界。悉是如來妙智。所究盡處。既諸法即相性等。而相性即實相。豈非希有。又豈離於當下。類此而推。則現前之松直棘曲。鵠白烏玄。無非實相。我故曰。諸法實相。皆我之所得。爾輩之所昧者。據此則一乘平等之旨。[A43]已躍然於言外矣。
問。前自嘆中。既約智說。今自止中。何約實相言耶。答此正終實教中。理事無礙之旨。由智外無如故。初文約智。由離所證。無能證故。今但約理明。其猶離水無氷。離氷無水。同成一味義也。
△二偈文五。初頌眾生不知。二頌能知唯佛。三申明眾生不知。四申明能知唯佛。五結實勸信。
今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世雄不可量(至)及佛諸餘法無能測量者。
一切眾生。皆雌伏於煩惱山中。唯諸佛。以雄猛實智。斷盡煩惱。證窮實相。超出有頂。乃可稱為世雄。況復具足無量功德。詎諸世間所能測量者。
△二頌能知唯佛。
本從無數佛(至)除諸菩薩眾信力堅固者。
二佛因中。雖具行諸道。而於妙法。猶然難見難了。直經多劫行道。[A44]已於果位中。始能悉知悉見。如此言絕果報等。唯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此即相無相。即言亡言之旨。豈諸眾生。可以取解。要知入佛智慧。唯有信力及智力。信力如舍利弗可入。智如不退之不知。故知信窮因位。智在極果。因智盡處。方可論知。
△三申明眾生不知。
諸佛弟子眾(至)一心共思求亦復不能知。
共九頌半。皆倍增以顯不知故。約人則由下位。以至上位。約數則由少以及多。又於多人多數處。加以長時。似於此處。宜當盡知。而返少分。亦不能知。不獨見佛智之難知。亦更見行文之巧妙。文中既曰。唯佛能知。舊註猶約藏通別。論不退意。謂別教初地。圓教初住。能知耶。經中以圓教菩薩。皆稱之曰佛耶。
△四申明能知唯佛。
又告舍利弗(至)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
實相法中。若染污及不染污無知。悉皆不干。故曰無漏。亦非心口所能及。故絕思議。雖等覺亞聖。猶隔羅縠而窺故。曰甚深微妙。唯我及十方佛。乃具妙智。乃能知此。
△五結實勸信。
舍利弗當知(至)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
初引諸佛無異之語。先斷其疑。次於[A45]己所說。勸生大信。世尊下。正為顯有實說。謂我自鹿苑迄今。多是方便說法。未言真實。今在既久之後。要當為其顯發。此[A46]但許說。非正顯也。次二頌。申明不為說實之故。而特題出三乘之名告者。蓋靈山法會。眾海雲集。機宜頗夥。以此三輩。乃是正為故。於眾中指名告之。曰汝等三乘。須知一向所秉之教。皆非真實。以爾貪愛深厚。於界內法。處處染著。真實妙法。未敢遽說。故先以方便說法。引之且令出界。今既善根成熟。理合開顯。為說妙法。此正吹大法螺。改號之談。俾諸聞者。大生驚疑矣。
△二三請廣說顯佛乘唯一無餘三。初初請二止。二二請三止。三三請廣說。初二。初初請。二二止。初二。初長文。二偈文。初二。初經家敘疑。二身子陳請。
今初。
爾時大眾中有諸聞(至)而今不知是義所趣。
初舉[A47]已得小果之千二。次舉正求二乘之四眾。所以疑者。因聞久後要說真實。并斥昔說。俱是方便。遂疑何故。慇懃稱嘆方便。然方便無二。何以既斥復嘆耶。以權實雙融。非所能知。是以稱嘆。復緣執權為實者。故復斥方便。而實警其人也。
而作下疑實也。有所下疑權也。
佛說下。疑[A48]己所得也。一解脫即二乘同證之果法。義乃三乘教之所詮。我[A49]已如說而證。則我之所得。亦是佛之所證。同到涅槃。今忽斥為不解。故云不知是義所趣。殊弗諳。器皿中之空與大空。體雖是同。而淺深小大之別。安可同日語耶。
△二身子陳請。
爾時舍利弗知四眾心疑(至)甚深微妙難解之法。
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慧日大聖尊(至)智慧甚微妙諸佛之所得。
△二陳疑啟請二。初陳疑。二啟請。初二。初眾疑。二[A51]己疑。
今初。
無漏諸羅漢(至)是事為云何願佛為解說。
△二[A52]己疑。
於諸聲聞眾(至)為是究竟法為是所行道。
為是究竟二句。約二義生疑。若是諸佛究竟之法。諸佛所證。諸佛之道。諸佛所行。我等或不能知。若是同一解脫。得到涅槃。廼如佛所說。而證得者。如何不知。我等所知。亦佛所示。而何云有所言說意趣難解。如前之歎。必有因緣。
△二啟請二。初身子獨請。二代眾普請。
今初。
佛口所生子合掌瞻仰待願出微妙音時為如實說。
口有二義。一以口屬佛。若云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則此口屬佛。若以口飲法乳。咀嚼法味。則口屬身子矣。
△二代眾普請。
諸天龍神等(至)合掌以敬心欲聞具足道。
上云示以三乘教。今補求佛諸菩薩。則知三乘同有疑矣。
△二二止。
爾時佛告舍利弗(至)諸天及人皆當驚疑。
連以二止者。一恐執小故止。一恐疑大故止。
△二二請三止二。初二請。二三止。初二。初長文。二偈文。
今初。
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至)聞佛所說則能敬信。
連聲唯願者。應二止也。釋徵中。以曾見佛。顯有宿福。以根猛利。顯其能信。堪為法器。
△二偈文。
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法王無上尊惟說願勿慮是會無量眾有能敬信者。
△二三止。
佛復止舍利弗(至)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諸增上慢者聞必不敬信。
疑與慢惑也。不敬信。因惑所造之業也。大坑即五無間。是業所感之苦果。應當護念此輩。
△三三請廣說二。初三請。二廣說。初二。初長文。二偈文。
今初。
爾時舍利弗重白佛言(至)長夜安隱多所饒益。
△二偈文。
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無上兩足尊(至)是等聞此法則生大歡喜。
信為善根之首。依明了智慧。則易起歡喜。乃四悉之一。所以為生善滅惡。入理之階故。每云敬信及歡喜。
△二廣說三。初世尊許說。二大眾承旨。三如來正說。
今初。
爾時世尊告舍利弗(至)汝今善聽當為汝說。
初是順許。汝[A53]已下。誡許也。說此下。揀許也。先明上慢退席。法不罕有。不令人退。前因此輩在座故三止。今將說故。以威德遣去。所以下。經家釋退去之故。即是顯不制止之故。若南山云。為進增慢之儔。則是顯法眾也。約亦曾聞許開顯。即結緣眾也。爾時下結許也。以枝葉振落。則貞幹堅實。樑棟之材得顯。故許以堪受大法。
△二大眾承旨。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唯乃應聲之速也。
△三如來正說二。初長文。二頌文。初四。初歎法勸信先示佛語不虗。二牒前釋成略顯唯為一事。三廣明諸佛唯一佛乘。四揀偽敦信開除滅後。
今初。
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至)佛之所說言不虗妄。
先指出能詮諸法之全體。曰如是妙法。法即教法。而言妙者。以權實隱顯故。非下位所能思議。故如蓮之華實雙含。不可作同異見。故下以靈瑞現。喻說此法之時。能令人得記成佛。如優曇開。而輪王現舍利弗下。再諄勸者。以久聞權教。恐不能頓改故。
△二牒前釋成略顯唯為一事。
舍利弗諸佛隨宜說法(至)無有餘乘若二若三。
初標難解。次釋徵言。非思量等者。正由唯佛與佛乃知。顯非爾等之思量所能。亦非教絕言默會也。所以下。由重徵。乃洞示本懷。見佛之出世。唯為一大事因緣也。大疏釋一大事因緣云。若約絕待。則非二非三。曰一。佛因佛果。曰大。因能感果。果能酬因。因果幹。能俱能令物解脫。曰事。次以二義。釋因緣二字。初將因緣。作所以釋。屬於如來。謂佛因此緣此。出現於世。二將因緣。屬於大事。則因親緣疎。因即正因。緣即緣因。又因即了因之所了。緣即生因之所生。因即佛種。必仗緣方啟。故佛出現。起斯佛種。是則大事二字。通因通果。因緣[A54]但語於因耳。
若不解我為大事出現。即不解我所說法。是故前於雙嘆後又止而不說也。次呼名自徵。復自釋也。知見即上智慧也。先約四義釋。次結無他事。四者初以開字。約理智性相二對。雙明開三顯一者。論云。開者無上義。謂一切眾生。本有無上菩提智果。即知見之相。本有無上涅槃理果。即知見之性。而皆墮在二乘污泥濁水之中。如來為欲開除能覆之惑障。使本有得清淨故。出現於世。二以示字約果法。單明會三歸一者。論云。示者同義。謂二乘等所有法身。與我法身。平等無異。今各證差別小果無人能示。如來為指示佛知見之性。大平等果故。出現於世。三以悟字約行法。單明攝三為一者。論云。悟者不知義。謂一切眾生。不知惑體本空。凡諸小行。皆可作一乘之因。感實報之智身。如來欲令眾生。自了知見之相。即報身故。出現於世。四以入字約教法。雙明廢三立一者。論云。入者因義。謂諸眾生。雖有能證之智。及所證之理。而未能顯。如來欲盪權乘之滯跡。依了義教。令入初地。以能證智。為菩提因。以所證理。為涅槃因。故出現於世。此上四節。雙約論文及大疏會釋也。然據大疏。唯廢立二字。局於教上。餘則通三。今文且約局義顯也。舍利下。先結釋。佛告下。復通結云。諸佛出世。別無他事。但為教化菩薩。此約人結果。法唯有一乘也。諸有下。結行法。攝三為一。舍利下。結教法。廢三立一。不結理者。影在前故。又四字中。唯約示悟。而該前後兩字。南山云。統降靈之本。致正指此文。
△三廣明諸佛唯一佛乘三。初通明三世開顯。二別明釋迦開顯。三釋明說權所以。
今初。
舍利弗一切十方諸佛法(至)入佛之知見故。
初橫顯十方道同。次豎顯三世道同。舍利下。大疏云。開除惑障。顯示真理。令悟體空。證入真理。今文但略開義。以真理必先。由於除障故。文於三結處同有是法皆為一佛乘句。雖述昔之施權除障。而却為今之顯實。亦即點權為實意也。
△二別明釋迦開顯二。初開權。二顯實。
今初。
舍利弗我今亦復(至)方便力而為說法。
性即深心所著。習成於過去者。依此性。發起現前欲樂。而為能感。我則隨其性順其機。以種種緣。而權為說法。以漸導之。
△二顯實。
舍利弗如此皆為得一佛乘一切種智故。
亦與上點權即實之意相等。皆始令聞種種。終令得一乘也。一切種智者。謂能以一種智。知一切諸佛之道法。一切眾生之因種也。
△三釋明說權所以。
舍利弗十方世界中(至)於一佛乘分別說三。
言尚無及何況者。即約遮詮。直顯唯有一乘。亦非有所對待。然後言一也。舍利下。正出說三所以。因佛現身於五濁故。劫波云分別時節。濁即擾亂義。能使心性。失其澄湛。但劫無別體。唯依四濁增劇時。得名煩惱。以五鈍使為體。見以五利使為體。眾生。則攬見慢果報。不孝父母。不畏惡道。信受邪法也。壽短苦長命也。緣五濁障重。成就不善。使明利淨慧。不得現前。不堪作大法器。是故以善巧方便於無三處。而說有三乘。問。既於無三處。而說有三。寧不與華嚴唯說一乘義違耶。答。一乘妙法。權實雙融。法身大士。縱聞說三。更助實用。諸鈍根人。於說一時。縱有所聞。亦成[A55]己見耳。
△四揀偽敦信開除滅後三。初揀成真偽。二開除釋疑。三結顯唯一。
今初。
舍利弗若我弟子(至)若不信此法無有是處。
初約不順師法者。揀真。謂若果是弟子。未有知始說。而不知終者。汝雖自謂是我弟子。我何得認以為真。遂擯於法海之外。故連以三非遣之。以不順師法故。
又舍利下。約不肯增進者。成偽。謂若自謂[A56]已得無生。認此分段是最後身。捨此身即究竟涅槃。便置變易身。所有生死。於度外不復發心願求無上者。當知此輩。與未得言得者何異。此增上慢人。自應斥住我慢山中。與諸上慢。同成侶伴。此上二節。准古敦逼使信義釋也。
△二開除釋疑。
除佛滅度後現前無佛(至)於此法中便得決了。
上文約佛在世。不聞不信者。即成上慢。此下開除佛後。縱有不信者。可容不成上慢。以此法雖復流傳。而能解義人。實難得故。
若遇下。恐有疑云。佛滅後。解義人既難得。其得羅漢者。寧不永入滅耶。又寧不與十方國土中。唯有一乘說違耶。釋云。世尊以利他成事智。為捨果縛之者。現變化淨土。為彼所依。亦於彼為現變化身。即於彼中。為說此法。令其決了唯一之旨。餘者。對我佛而言他佛也。准此會初退席者。諒亦不在彼土之外矣。
△三結顯唯一。
舍利弗汝等當一心信解(至)無有餘乘唯一佛乘。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二舉頌三。初揀別偽流歎眾貞實。二正頌長文顯法唯一。三贊法流通信喜作佛。
今初。
比丘比丘尼(至)此眾無枝葉唯有諸貞實。
慢有七種。一單名慢。二過慢。三慢過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卑劣慢。七邪慢。文具五六。出家二眾。言增上者。謂未得上人法。未證上人理。便言[A58]已證[A59]已得。在家言我慢者。或恃種族及才能也。女智淺劣。易被邪僻所惑。雖聞正法。難於生信。戒有三種。一者律儀。通於聖凡定散。二者定共。通於聖凡。不屬散心。三者道共。通學無學。言有缺漏者。於律儀有失。如器缺。則易見。於定道有失。如器滲漏。則難見。即內起惡覺如玉含瑕。外動身口。如玉露玼。糟無合歡之味。糠乏充飢之實。取此喻彼。顯不堪受大法也。
唯有下。歎唯存貞實也。
△二正頌長文顯法唯一二。初頌牒釋。二頌廣明。
今初。
舍利弗善聽(至)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
初六頌。頌開權諸佛所得。若權若實。並皆寂滅離言。非假方便。何能有說此能應也。眾生下。頌能感也。佛悉下。頌說法應機。先令得歡喜益也。或說下顯所說有種種也。修多羅云契經。然有通別之異通即聖教之都名。別即十二分中。直說法相者。今文指此。伽陀云孤起。本事說本昔世界事也。本生說本昔受生事也。未曾有佛現種種神力。眾生怪未曾有也。因緣若[A60]己若他。緣起事也。譬喻以比況顯法也。祇夜云重頌。重頌上直說修多羅也。優波提舍云論議。上皆隨宜所說也。又十二分教。皆通大小乘。今文且以四十年中。屬權小之九部言之故。曰隨順眾生說有云。小之九部。除十二中之方廣。自說。授記。大之九部。除十二中之因緣。譬喻。論議。乃一往之說也。我設下。頌開權。所以下。頌說大。所以有佛子下。正頌今日障除心淨。堪受大法也。又既許能聞一偈。成佛無疑。則前聞許開顯。後退席者。亦應有分矣。
△二廣明二。初通明諸佛以[A61]己釋成。二別明三世以[A62]己釋成。初二。初通明諸佛開顯。二以[A63]己釋成開顯。
今初。
十方佛土中(至)無量眾所尊為說實相印。
初以七句。明施權說實。大疏釋無二無三云。若直望經意。但立一乘為真。趣舉二三。悉皆不許。不論小大。如說世中此人獨立。更無與比。非要別指張王二人。下句釋疑。假名雖無實義。若藉為引導之梯。亦所不廢。上明諸佛。亦唯一乘。諸佛下五句。更顯唯一事實。不以小乘濟度。佛自下。約諸佛自證。以釋一乘一事意。如來定慧雙游。深心契寂。利智貫達。以此二法。既莊嚴自所得之法身。復以所證。轉入教道。利他既自證大乘。若以小法。乃至化一人。則墮慳貪矣。殊為不可。是以凡能歸信者。我必以清淨三業應之。口無欺誑。不輕未學。意無貪嫉。不妒彼勝。故於十方。以無畏相嚴之身。為說一實相印。印定一切。唯一實相。所謂無相。同證無上至一之道。
△二以[A64]己釋成開顯四。初原始要終。二明五濁障重。三說小治障。四障除顯實。
今初。
舍利弗當知(至)化一切眾生皆令入佛道。
初引本所發之誓。次頌。且約一期得說。以明願滿。非括盡一切言滿也。
△二明五濁障重。
若我遇眾生(至)亦不聞正法如是人難度。
初明隱實所以。諸佛心內眾生遭苦。眾生心內諸佛興悲。故得相遇。遇時本欲盡以佛道教之。其奈無智者。迷而不受。則雖遇如不遇耳。然無智乃五濁之源。故先揭之。次明五濁之相。夫自人壽八萬減至二萬。則入五濁矣。當本師降神時。壽[A65]已減至百歲。正值五濁。咸臻之際。是故經中。豎將五濁。分屬三世。以明眾生久被汩沒。誠為難度。文有三節。初用煩惱眾生二濁。以明過去。善本即智未修。善本則唯用識情。要知無智即為入濁之源。故眾生於五欲境。或憎或愛。咸生熱惱。即煩惱濁也。此屬惑道。復由境迷惑現。發動七支業行因緣。致令墮於三惡六趣。其能趣惡趣者眾生也。以身受遍諸苦。即眾生濁也。上約二濁。該惑業苦三於過去世。受胎下。二約命濁見濁。以明現在。謂於往昔。設有片善。感受人中胞胎微形。更緣業重福輕。於世世中。亦不能逃於命濁。但受命短苦長之報。即或發心。厭苦求脫。又復悞入邪見稠林。信受斷常等說。深著不捨。縱有正法在前。而由我慢充滿。聞亦不信。成闡提種。墮於見濁之內。於千下。三獨顯邪見過重。轉成劫濁。謂此邪見。不但障蔽現生。亦障未來。千萬生中。不聞佛名。正法之善。故曰難度。如此論濁。庶不與下文重疊矣。
△三說小治障。
是故舍利弗我為設方便說諸盡苦道示之以涅槃。
特以障重。不堪說大法。故以諦緣之法。先為治障之方便。盡苦道即盡智也。
△四明障除顯實。
我雖說涅槃(至)諸佛語無異唯一無二乘。
初直顯昔果非真。諸法下。釋非真義。謂諸法本來寂滅。無可取捨。若見有苦可捨。有滅可取。則乖一理齊平之旨矣。若佛子能依此旨行道。[A66]已未來成佛。其若返掌。方名真滅。特以小能治障。大教方興故。以方便開示三乘。然後說一。十方諸佛。咸遵此式。須知諸佛能詮之語。彼此皆同。其所說之法。亦惟有一。
△二別明三世以[A67]己釋成二。初別明三世開顯。二以[A68]己釋成開顯。初三。初明過去。二明未來。三明現在。初二。初頌諸佛開顯。二以方便助顯。
今初。
過去無數劫(至)化無量眾生令入於佛道。
△二以方便助顯二。初總明。二別明。
今初。
又諸大聖主(至)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
異方便。且約事度言。助顯字即釋異義。以去開顯時遙故明異也。亦即影顯前開三顯一。乃正方便也。
問。人天因可以稱異。其前後為實所施之權。既均屬事度。何得抑前揚後耶。答。據終教的旨。凡咳唾拈示。既皆業識。即如來藏顯發第一義處。有何差別。今以善根成熟。近開顯之權。即攝入正方便中。其最初引令發心之權行。則名為異。以去開顯時甚遠故。
△二別明二。初以三乘助顯。二以人天助顯。
今初。
若有眾生類(至)如是諸眾生皆[A69]已成佛道。
此中止取能聞六度。一念之善。及見佛滅。一念善軟之心。不可約修六度深言。而如來即因此一念之微。或因一念之隨喜。藉此以為可教之基。即將之護之。令其不昧。漸漸推廣。從微之著。所謂助顯也。故異中之權。不得與最後所開之權平看。便該至通別二教。
於佛滅。能發一念之善輭。不被強擴難調之煩惱所制者。亦為將護至成熟位。必為開顯。俱[A70]已成佛。
△二以人天助顯二。初約緣因顯實二約了因顯實。初十。初志心起塔。
諸佛滅度[A71]已(至)若於曠野中積土成佛廟。
餘謂能於舍利塔前。一興供養。當獲千返生天之報。況造塔者。自然蒙報。遐劫之後。所有餘福。漸當開顯。
△二戲沙作塔。
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如是諸人等皆[A72]已成佛道。
於塵勞中。雖是戲沙為塔。亦如鑿石火發。而燎原烈𦦨。何甞離此一星之外。據此則知上文六度皆約最初傚法一念言。更有深意。是故經中。前言志心。後言戲心。下皆倣此。
△三志心造像。
若人為佛故(至)自作若使人皆[A73]已成佛道。
造像功德。經明十一種功德。一者世世眼目清潔。二者生處無惡。三者常生貴家。四者身如金色。五者豐饒珍玩。六者生賢善家。七者生得為王。八者作金輪王。九者生梵天住壽一劫。十者不墮惡道。十一者後生還能敬重三寶。又云。若人臨終發心造像。乃至如麥𪍿能除三世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據此言。報雖不唯在天乘。今文且約天說。
△四戲心畵佛。
乃至童子戲若草木及筆或以指爪甲而畵作佛像。
五結成顯實。
如是諸人等(至)但化諸菩薩度脫無量眾。
亦但以[A74]己昔被開顯之法門。而度多眾也。
△六約諸塵供養。
若人於塔廟(至)乃至一小音皆[A75]已成佛道。
△七散心獻供。
若人散亂心乃至以一華供養於畵像漸見無數佛。
△八明身業禮敬。
或有人禮拜或復但合掌乃至舉一手或復小低頭。
△九結兩番大益。
以此供養像(至)入無餘涅槃如薪盡火滅。
△十明隨口稱敬。
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A76]已成佛道。
南無或云那謨。或云南摩。皆梵音楚夏也。此翻歸命。或云度我。大品云。佛言若有一人。稱南無佛。乃至畢苦。其福不盡。
△二約了因顯實。
於諸過去佛在世或滅後若有聞是法皆[A77]已成佛道。
於過去佛法中。但得一聞此法。即成了因智種。為開顯之基矣。宗鏡云。如世井泉。以海為體。若人飲者。皆得海味。一體無異。但隨業力。而得鹹味。具信人聞。便得如來法身。大悲智味。闡提之人。無所堪任。然如來智。亦作生因。如泥蛤生天。廐象悛惡是也。
△二明未來。
未來諸世尊(至)於道場知[A78]已導師方便說。
初明友便說法。
一切下。引權入實。
諸佛下。明本願。
未來下。正明說一。諸佛下。釋說一所以。大疏云。以唯一性。故說一乘。此一性者。即以能證之智。遍知色心等法。從本[A79]已來。性相寂滅。於自他共非即非離。湛然常住。有來即無。非推之使無。故曰常無性。則常無性。即所證之理耳。此無性理。即是中道成佛種子。亦即正因佛性。是了因之所了者。緣即緣因佛性。是生因之所生者。體即六度萬行。以此智教之緣起彼正因。令得佛果。上約因種種釋。若約果種釋種性。關中云。佛報唯佛。其理不差。即性義也。說法度人。類皆相似。此種義也。果之種性。從真理生。故云從緣起。意云。佛緣理生。理既無二。是故說一乘。所謂證理成佛。稱理說一也。是法下。重釋上偈也。謂是法即前所知之法。所以常無性者。由住真如正位。世法即如。故皆常住。謂因乖常理。成三界無常。若解無常之實。即無常而成常矣。則常與無常。二理不偏。故涅槃經。況之二鳥。今於道場。證知一切世間。無常即真常理。猶懸鏡高堂萬像斯鑑。二而不二。不可言宣。以方便力。假以言說。一尚假說。焉有二三。
△三明現在。
天人所供養(至)譬喻亦言辭隨應方便說。
真如一心。本來寂滅。非輪迴生死之滅。亦非對治之滅。故稱第一。於一心寂滅。無可說處。以方便力作種種說。
△二約以[A80]己釋成四。初以二偈標起。二觀機起悲。三應機說法。四正捨方便。
今我亦如是(至)方便說諸法皆令得歡喜。
舍利弗當知(至)為是眾生故而起大悲心。
法性土中。佛眼圓鑒羣機。普應萬有。茲為一類漸機。應以先權後實法門攝受。乃脫御現身於五濁。須知。此下橫論五濁。正申明上劫濁亂時。眾生垢重之相。顯是五濁同集之時。致令障重執深。與世尊悲願。更相關涉。是以驚入火宅。
六道為無福慧者行處。眾生濁也。
險道中易於數數喪身失命者。命濁也。
外被欲塵所蒙。內以貪愛自蔽而墮。正如𤛆牛因愛尾之被害。此煩惱濁也。
唯佛始能破濁。既不求佛。則墮於劫濁矣。
深入邪見。既被見濁所蔽。縱有甘露。亦不肯飲。是以苦楚相連。無復能出。惡人惡法。惡時惡世同集。正眾生垢重。劫濁攪亂之際。安能不起大悲。而為拔濟。
△三應機說法四。初念自所得法。二念諸佛用權。三明諸佛現贊。四明敬順佛教。初四。初明所得微妙。二明所化根鈍。三明釋梵請法。四明無機息化。
今初。
我始坐道場(至)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
道場在摩竭提國西南。去泥連河不遠。佛初在此。修治得道。故云道場。始者約時而明。若約佛赴機。無時不始。機若無感。則無有始。又登地聖人。恒見常說一味之經。唯見有始。而無終窮。就佛而言。無始不始。若約方便。皆從一乘印中。現差別相也。坐道場者。古今情亡。心無初相。名之曰始。無身現身。無住而住名坐。即無念而照。見心常住。名坐道場。此約終實義言也。始教則以八相示成名化。四智創圓名報。為坐道場。小中則以三十四心斷結。五分法身初圓。以丈六身。於木樹下。名坐道場。約頓則無成無不成。譬如世界。乃有成壞。而虗空則無增減。若約圓者。則以十佛法界之身雲。遍因陀羅網無盡之時處。念念初初。為物而現。攝三世間。主伴具足。名坐道場。今指未開顯前事。何約小說。餘四因便故來。觀樹者。感在樹下坐。得成佛道之恩故觀察。經行者。念地德故。皆欲賽澤意也。於三七下。通考諸經。如普曜密跡二經。皆云。於第二日說三乘。四分律六七。興顯經七七。五分律八七。智論五十箇七日。十二遊經一年。時既不定。說亦不同。皆隨機宜。以致見聞有異也。今云三七者。如因果經云。佛成道初。一七日思惟。我法微妙。無能受者。二七思惟眾生上中下根。三七思惟誰應先聞佛法。獨彼經與今說稍合。但據今之思惟。耑以法大機小為言。故欲涅槃。須知言思惟者。俱是循機所見。如來[A83]已離覺觀故。現量緣境故。是五濁中所見故。
△二明所化根鈍。
眾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如斯之等類云何而可度。
△三明釋梵請法。
爾時諸梵王(至)恭敬合掌禮請我轉法輪。
凡佛出世。皆有梵王請法程規。
△四明無機息化。
我即自思惟(至)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
滅雖無益。而校因說有損差勝。故曰寧不說而入滅也。
△二念諸佛用權。
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應說三乘。
仍念過去佛。既用方便漸誘。不忍頓捨。我又何不取法。大凡諸佛。為一類漸機。雖同用先權後實法門攝受其所被機。仍有難度易化者。以所出現之時。有不同故。且如今賢劫千佛之首拘樓孫如來。出於人壽五萬歲時。拘那含四萬歲。迦葉二萬。縱皆先權後實。特緣時勝機勝。皆為易化。本師應在人壽一萬時出現。特緣無機可度。是以下延人壽減至百歲。乃為降靈。雖有可度。奈眾生色心俱劣。更被五濁同時敦逼。故諸眾生。洵為難度。縱法諸佛。更須曲濟。
△三諸佛現贊。
作是思惟時(至)雖復說三乘但為教菩薩。
由方便體同。感應相宜故。蒙現贊言。第一者。緣現身五濁。曲濟慈悲。化所難化。故據大論。稱釋迦文尼。則文字乃牟字之楚夏也。
△四敬順佛教。
舍利弗當知(至)生死苦永盡我常如是說。
聞贊而稱南無佛者。答以敬順意也。
思惟下。明順機設化。波羅奈。中印土境。乃河名也。去河不遠。造立王城。或翻江繞城。而國亦因此得名。又古世曾豢鹿於此。故又名鹿苑。三七後。即趣此說法。分明隱略菩提場一段事。顯聲聞未曾見聞華嚴來。故下天人亦祇舉二種法輪。如來於下文。亦祇舉宅內許三。出宅與一之喻。
諸法下。正明設化。諸法森然在目。似可敷陳。而由當體即是寂滅實相。胡可言宣。雖不可言。然亦不著無言。故以方便。先為五人。趣波羅奈。一夏調根。初為陳如。說四諦得道。次為頞鞞䟦提。說布施生天福樂。二人同時證果。三為迦葉拘利二人。亦如前說。皆得聖果。是為三番度五比丘。今為夙緣所追。故先得度。
是名下。明三寶之名初現。輪有運轉摧碾二義。佛今轉自心中法。入於他心。摧其煩惱。轉凡成聖。故名轉法輪也復緣弟子受行。煩惱斷處。涅槃名生。則以能說者名佛。所說者名法。依法得果者。名羅漢僧伽。於是小乘三寶之名。初現世間。
從久下。釋疑云。此輩所以初聞即能得果者。以我從久遠。鑒其樂小。乃為贊小。故今一聞得稱本習。即能速證。然久遠義。亦密含化城壽量矣。
△四正捨方便二。初明機宜叩聖。二明正捨方便。
今初。
舍利弗當知(至)為說佛慧故今正是其時。
今於未開解前。突指三乘。為佛子者。直據正因言也。言志求者。應約二種人言。一約二乘雖於往昔退大。而願珠未失。今至成熟位中。言志求也。一約權教大乘。於出界後。不見果法。故言志求。皆索果意也。咸以敬心來。即指說無量義經時也。言曾聞者。此又指有夙緣矣。然索果由於機發。應有四句如舊注。
我即下。正明障除機發。應三請之索起嘉運。為說佛慧也。是其時者。謂有障[A84]已除。而大機[A85]已發者。亦有障雖未除。而大機[A86]已熟者。況復小智[A87]已出。唯有利益矣。
△二明正捨方便。
舍利弗當知(至)我今亦如是說無分別法。
言喜者。枝葉[A88]已去。唯有貞實。故可直捨方便。但說無上。則薝蔔林中。不聞餘香矣。於菩薩中。此約一因會三果歸一果也。捨方便。乃約教明廢三立一也。文殊前云。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當為除斷。今聞三世諸佛。唯以平等佛慧說法。彼諸權乘菩薩。定性二乘。及無性闡提。捨不成佛之疑矣。千二羅漢。一向自謂涅槃。無所堪任。今聞皆當作佛之言。正昔所未聞。而今始聞也。菩薩除疑。羅漢作佛各說一邊也。
如三下。順上總結以[A89]己釋成之意。
△三贊法流通信喜作佛。
諸佛興出世(至)心生大歡喜自知當作佛。
初明佛難值。懸遠者。且無論過無量劫。空過無佛即如今賢劫第三迦葉如來。於人壽減至二萬時。乃出現。此後過百年。減一歲。過百減一。如此減至百歲時。始逢我釋尊出世。其間所經歲月。安可計筭。故云懸遠。文總在重顯難。而意重能聽之人難得。故引喻釋成。能以一言贊善者。便如供養三世佛。猶過靈瑞現之希有。今得手捧目觀口誦心惟之人。倘不生難遭想。其辜[A90]己靈多矣。
汝等下。勸當因人信法。
汝等下。勸當因法知要。
以五下。揀非器不求併記。不信人墮苦。
有慚下。勸若得法器。應當廣贊。
舍利下。先為當機敦信於權。唯習學人。能知如來方便說法。
汝等下。普對三乘。令其回視在昔之方便。再覩今日之說實。既於權實無疑。應當自知作佛矣。
妙法蓮華經科拾卷第一下
校注
[0344001] 初二二字恐衍文【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3 冊 No. 628 法華經科拾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27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第七別解文義遵古分三。初舒光發軔問答智境頓示始終門(即初序品)。二約近跡垂化開權顯實令悟一乘門(自方便品至法師品止為正宗分)。三開近顯遠拂迹入實令廣流通門(自見寶塔品至經盡共十八品為流通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