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授手卷第六
[1]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爾時富樓那彌多羅尼子(至)智慧方便隨宜說法。
此是經家預敘滿慈意中。有如是默領也。知音云。據前五人得記例。今五百人聞因緣說訖。當說繫珠喻。明其領悟。而後佛方與記。始為順也。今不如例。獨先記滿慈者。見富那非下根諸弟子比也。爾時下。敘當機聞三周說法得益。而結盡前文。從佛聞是等。敘領法說一周。結方便品文。以品中多說智慧方便隨宜之說故也。
又聞授諸大弟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諸弟子。指身子及四大弟子。此領開權。授記正領顯實。知音云。敘領喻說一周。結火宅窮子藥艸授記四品之文。以四品喻說。皆為授諸弟子記故。
復聞宿世因緣之事復聞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
宿世因緣者。即佛為王子時事。神通之力者。大窾謂。十六王子自作沙彌。[A3]已至成佛。各各教化無量百千萬億恒河沙等眾生。不卒不暴。循循漸誘。直至於今。未曾休廢。猶如一日。豈非諸佛之大自在乎。又以一心。通達無量百千萬億恒河沙等眾生之心。隨機逗法。令彼各各漸入佛道。豈非諸佛之大神通乎。知音云。敘領因緣一周。以結化城一品之文。
得未曾有心淨踊躍(至)瞻仰尊顏目不暫捨。
由昔聞未領開權顯實之法。而今幸得領悟。故言得未曾有。天台云。除保證涅槃之愛。斷破塵沙無明之惑。故言心淨。開佛知見。是故踊躍。
[△@△]踊躍者。諸根悅豫。喜不自持也。起座等。攝三業虔誠。曰到曰却者。知音云。到則進禮雙足。感佛恩德。如子之就母。却則退住一面。見佛威德。似臣之仰君。由佛慈嚴并攝。能使進退成禮也。
△二正敘默領。
而作是念世尊甚奇特(至)能知我等深心本願。
天台云。上二周身子等得悟。皆發言領解。此何默念。葢身子等。為下根未悟。事須彰言勸動。今下根[A4]已悟。但默念不言。謂世尊希有奇特。是領寔智。親悟法身之理。隨順等者。謂隨順七方便根性。而為說法。是領權智。乃悟方便品中開權顯實也。拔出等。乃領火宅中開權顯實。我等於佛功德下。乃領藥艸喻中如來有無量功德。汝等于無量億劫。說不能盡也。迦葉等四人。既說不盡。我豈能逾於四大弟子。能說盡耶。唯佛下。
[△@△]謂佛功德我不能說。而我之功德佛當說也。然護持助宣三世佛法。是我深心。內祕外現。引導眾生。是我本願。如此深心本願。佛必為我宣明之也。且滿慈意謂。佛功德不能宣者。正是親證佛境。但於佛境說不能盡也。非不知之不能宣也。
[△@△]問。默領之意。果滿慈蓄有如是意耶。抑經家彷彿描寫耶。若果有斯領解。夫復何憑。答。據佛所稱歎語。滿慈之蓄。不可言也。此亦敘其大槩也。論讚佛希有奇特。是證佛法身德。隨順世間等。是明佛般若德。拔出貪著。乃知佛解脫德。明此三德。則萬德備具。豈以言能言之也。然既聞三周開示。則滿慈[A5]已得佛知見矣。雖不發言。意較著也。兼彼之深心本願。佛悉觀知。故云。我常稱其說法第一。歎其功德。助宣我法。如是者則亦見其難測量也。
△二如來述記。分二。一長行。又二。一述本迹。分三。一就釋迦行因發迹。
爾時佛告諸比丘汝等見是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不。
此下正明深心本願也。直指云。世尊欲將尊者三世因行。示悟現前。令決近疑生遠信。以便授記。初為廣明深心本願一句。深心不是一日。所以遠推三世。本願不獨為[A6]己。所以廣推為人。惟此四字。是續佛慧命之本。故召眾告知也。
我常稱其於說法人中(至)亦常歎其種種功德。
前兩句。標迹中說法第一也。天台云。若非法身妙本。無以垂於第一勝迹。昔來但言迹中說法第一。今則顯于無上法久得第一。此舉迹顯本也。次二句。標本地福慧圓彰。本地既有種種功德。迹中何但僅為二乘耶。此舉本以明迹也。
精勤護持助宣我法(至)無能盡其言論之辯。
此標說法中具種種功德也。專念一乘曰精。勇行不怠曰勤。念念不傷曰護。勸止不失曰持。輔弼曰助。敷演曰宣。精勤護持四字。有諸[A7]已。助宣佛法。益諸人也。由此二利功德故。能於四眾。隨機示教。無不令得利益生歡喜也。此論迹中施權。具足下四句。明本中行實。正法者。即一乘無上道也。既能具足。而又能解釋。亦具二利功德。由此于同梵行中內祕外現之儔侶。饒益亦大矣。此本迹二種說法功能。唯除如來。餘皆不能盡究彼之言論辯才無礙也。故我常稱彼為說法第一。亦常歎彼具諸功德也。
△二舉過去佛世顯本。
汝等勿謂富樓那(至)常作佛事教化眾生。
上節發明現在本迹[A8]已彰。因此得論過去內祕外現之由也。汝等下。出其深心。勿謂者。乃教會眾須知也。若只在此會。助宣佛法。稱為第一。則心何足以見其深。其實於過去九十億諸佛法中。亦如是助宣為第一也。雖舉九十億。猶為近論。但遠本冥邈。為信良難。故作是舉。又於諸佛下。出其本願。若但只於我法。上求下化。則願何足以見其本。其實于諸佛法。無不通達明了也。空法。即真俗雙超之第一義空。精見謂之明。透徹謂之了。無礙謂之通。深造謂之達。言其所見諸佛一相一味之法。無不精透。此見其造道之淵源。是上求自利之功德也。四無礙下。皆明下化利他之事。若準經釋。常能審諦。則見法精明。即法無礙。清淨說法。則離諸過染。即辭無碍。無有疑惑。必事理融通。即義無礙。既三者俱備。必然樂說。則樂說無礙具其中矣。菩薩神通。非二乘所能擬。既曰具足。必得遊戲三昧一切無礙。即補處位人。能繁興大用。故下曰。隨其壽命。即現隨類身。與眾同波。乃隨諸眾生。示涅槃相也。自得四無礙至隨其壽命數句。皆利人邊事。雖則泥水通身。而不捨本行。故曰常修梵行。彼佛世人下。謂彼過去九十億佛所之人。咸不能知滿慈本是菩薩。而皆據迹謂實是聲聞也。斯方便指前四辯神通隨壽命等。皆迹中示小。度小根人如是之多。又化下方。明本中說大乘。度眾生亦無量阿僧祇矣。末三句。謂滿慈如此權實方便。非獨為化眾生事。而亦所以成[A9]己之功。而嚴淨[A10]己之佛土也。故維摩經云。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
△三約三世佛所修因。
諸比丘富樓那(至)常勤精進教化眾生。
此即廣推三世深心本願。皆為第一人也。知音云。七佛。舊謂毗婆尸。尸棄。毗舍浮。屬過去莊嚴劫千佛中最後三佛也。拘留孫。拘那含。迦葉。釋迦。屬現在賢劫千佛中最初四佛。今觀經文。既云七佛。又云今于我所等。復云於賢劫中等。則是獨以釋迦一佛屬現在。餘屬過去。亦于未來下。應知此又是賢劫後之未來也。即如千二百羅漢成佛。滿慈亦為護持助宣無量無邊佛法。為其弟子。則其心之深。願之廣。可涯量哉。所以然者。無非為上求下化故。淨佛土。結完上求。化眾生。結完下化。以上總為述其因行。向下授其果記。
△二與授記。分四。一明因圓果滿。
漸漸具足菩薩之道(至)天人師佛世尊。
此明深心本願所成之果也。漸漸具足者。是總統前歷事多佛。於三世無量劫中之行。行成則道備矣。又言過無量阿僧祇劫者。即約如來今日與記而言。非漸具菩薩道後又歷如是多劫也。於此土者。即指今娑婆。況此土。一是受道發源之處。有如是因。證如是果。二是本願力故。向後發願持經中。獨不見身子滿慈者。以其有本願存故。三是始覺智契本覺理。莊嚴自性。成自性佛。故知經無量劫。不離者裏。行一切行。不離者裏。侍一切佛。不離者裏。內秘外現。助宣佛法。總不離者裏。若有一時一事。出此土外。便為魔業。所以必於此土得菩提矣。果號法明者。由明了諸佛所說空法。則說法無礙。是果隨因致也。
△二明國土嚴淨。
其佛以恒河沙等(至)皆以化生無有婬欲。
合恒沙之大千世界為一土。又非止如來以娑婆而三變矣。況法明如來既於法無礙。則所依之土亦無礙。明謂古鏡闊一丈。世界闊一丈也。七寶為地者。地即性地。以七支淨財。而為莊嚴。又曰平如掌者。手掌不平。則非所引。謂海底有石名掌。無有一微塵許不平者。又賢劫經直明如佛掌故。毗舍浮佛謂持地菩薩曰。當平心地。則世間地一切皆平。此所謂平如掌也。無山林等。出成地平之實。雖曰此土。不似今之高下不平也。臺觀為人民陞之以自樂也。而曰充滿。則國人無營求奔競之苦。可知矣。天宮乃人眾之所不見也。今曰交接。則人未始非天。人天一致。見國無不修之人也。[A11]已上略論依報莊嚴。次論國無惡穢。諸惡道。即三途也。由國無是因故。不招是果。不但異類不居。而同類之女人亦不居也。人既化生。則婬欲[A12]已斷。既無婬因。而婬果亦忘。宜其國中無女人也。此皆法明如來因中說法開示。令人轉愚痴成智慧。則無惡道。轉有漏證真空。則得化生。非徒無苦。而人民亦與福俱生也。
得大神通身出光明(至)一者法喜食二者禪悅食。
此方舉國中眾生正報莊嚴。不出色心二種。如神通志念精進等。皆屬心。光明飛行金色相好等。皆屬色。亦即是六根清淨也。國中人民。既如是福智莊嚴。飛行自在。則與天何以異。須知彼國所有天眾及二乘菩薩。倍倍轉勝。槩可見矣。二食者。天台引月藏經第九。明法食喜食禪食。經文總言法喜禪悅。別分應有三種差別。妙樂云。法食即聞法也。如安養。下品生人。在蓮華中。常聞彌陀觀音說法。法喜者。聞法歡喜。正聞為法食。聞[A13]已屬喜。禪食者。以禪法自資。不須段食也。
有無量阿僧祇千萬億(至)善能教化眾生之類。
前是人民。此明法屬。以如來說法時久。故受益者眾。直指云。權實雙運。故得大神通。四智圓明。故得無礙。以師強資盛。故能教化眾生。以上皆實智所感也。之類二字。歸在菩薩邊言。謂此等菩薩。皆是法身大士。善能行化之儔。非權漸菩薩比也。
其聲聞眾算數校計(至)六通三明及八解脫。
菩薩中言無量。皆大菩薩。則三賢眾廣。不言可見。今聲聞又曰不可校計。則緣覺之廣。亦可見矣。此總明三乘人數。皆得具足等。是總明其德。斯皆如來權智所化也。
其佛國土有如是等無量功德莊嚴成就。
此總結前依正莊嚴。故言有如是等。於無量功德。說之不盡也。曰莊嚴曰成就者。如月藏經第五明。十善各有十種功德。第一不殺得十功德。一於一切眾生得無所畏。二於眾生得大慈心。三斷惡習業。四少病。五長命。六非人所護。七無惡夢。八無怨。九不畏惡道。十命終生善道。後作佛時。國無殺害之具。國人長壽。乃至第十不邪見。亦得十種功德。一心性柔善。[A14]已至第十死生善道。作佛時國人正信。如是者。皆如來因行成就。故曰無量功德。
△三明劫國壽量。
劫名寶明國名善淨其佛壽命無量阿僧祇劫。
劫無佛住者尚多。今劫既有法明如來住世。則佛為寶矣。佛既說法。廣開蒙昧。而明明無盡。故稱其劫曰寶明。喜淨者。由人民智慧精進。以禪法為食。而又無惡穢。故得是名也。佛壽長遠者。且因中既能隨其壽命。教化眾生。而果證法身。無在不在也。一則願力所成。一以機緣所感故。
△四明流通法化。
法住甚久佛滅度後起七寶塔徧滿其國。
不言正像劫量。而但曰法住甚久。斯亦彼佛本願堅持之力。超略言之也。住世既久。所化益眾。則起塔徧滿。報恩益眾也。
△二偈頌分二。一頌上發迹。又二。一頌總發聲聞迹。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諸比丘諦聽佛子所行道善學方便故不可得思議。
故音云。此去共二十八句。通頌千二百人深心本願。為滿慈引啟見。記有先後。人皆大乘。三周三根。無非法門一時施設次第。元無高下也。
[△@△]世尊囑諸比丘諦聽。只要人知今會所有一切聲聞。為上首者。皆大菩薩內秘外現也。故曰佛子。曰行道。曰善學方便。曰不可思議。皆是大乘權實雙運。混群類而不知。入塵勞而不染。是誠不可思議也。行道是上求。學方便是下化。
知眾樂小法而畏於大智是故諸菩薩作聲聞緣覺。
此下五層。皆申明善學方便不思議之故。知音謂。諸佛子所以即大示小者。知眾生根性。愛欲小果。怖畏大乘。故特為此等。示作聲聞緣覺。是善學方便。不可得而思議者一也。
以無數方便化諸眾生類(至)皆悉得成就。
此明以[A15]己引人。作方便之則也。大窾引迦葉聞說菩薩不思議大解脫法門時。謂舍利弗言。譬如有人於盲者前。現其色相。非彼所見。一切聲聞。聞是解脫法門。不能解了。為若此也。智者聞之。其誰不發無上道心。我等何為永斷其根。于此大乘。[A16]已如敗種。一切聲聞。聞是解脫法門。皆應號泣聲震三千大千世界等。又云。我等今日不復堪任發菩提心。此皆菩薩化作小乘。混入同列。旁通曲暢大乘之法。度無量眾。此是以大名小。不可得而思議者二也。
雖小欲懈怠漸當令作佛。
此以懈為勤。作方便之緣也。雖示小乘似見身體疲懈。其實即懈而勤。引同列之人。策勤精進。終不至于半途而廢。必令成就大志。漸入佛道。此不可得而思議者。三也。
內秘菩薩行外現是聲聞少欲厭生死實自淨佛土。
此見外迹內本。行方便之巧也。大窾云。此諸菩薩內秘大行。不露神通遊戲之事。外現小智。樂行貧所樂法知足之行。雖則厭生死苦求涅槃樂。其實自淨[A17]己之成佛國土。為不可得。而思議者四也。
示眾有三毒又現邪見相我弟子如是方便度眾生。
此是因邪引正。作方便之權也。知音云。前皆順示方便。此則逆示三毒。所謂順逆皆方便。三毒。即貪嗔痴三根本惑。行則令人墮落三途。故謂之毒。邪見者。即五利使之一。乃崇祀水火祭天要福之邪見。如孫陀羅阿難示婬。舍利弗與羅度爭勝示嗔。調達害佛。及周利槃特示痴。畢陵伽婆之慢。三迦葉之崇事水火。皆大權方便示現。無非要令一切人皈心佛道。故曰我弟子如是。此為不可得而思議者五也。
若我具足說種種現化事眾生聞是者心則懷疑惑。
此結足前善學方便不可思議之實。謂我若具足說諸佛子示現方便之事。則有無量種種。使聞者必致生疑不信也。知音云。未頌滿慈。而先頌諸弟子。以五百羅漢內有六群比丘在其數故。則六群所作之事。亦即種種現化之方便也。
△二頌發滿慈本迹。
今此富樓那於昔千億佛(至)而自淨佛土。
此二十句。別頌當機過去因行。詞攝現在。頌意不出權實雙運智悲並行自利利他。為淨佛土。屬如如理。廣宣大法。為如如智。
未來亦供養無量無數佛(至)成就一切智。
此八句頌當機。於未來諸佛所。上求下化。二利功德。如文可釋。
△二頌上授記。分三。一頌因果圓滿。
供養諸如來護持法寶藏其後得成佛號名曰法明。
供養如來。是三世中所修福足。持法藏。即備知一切法門。是慧足。此總明因圓。下二句方明果滿。
△二頌劫國名字。
其國名善淨七寶所合成劫名為寶明。
既以善淨為名。加以七寶合成。定是實報土。故國中人民。皆飛行自在。所以得劫名寶明也。
△三頌國土嚴淨。
菩薩眾甚多其數無量億(至)我今但略說。
前一十七句。頌國土嚴淨。一一如文可釋。富樓那下六句。總結尊者本末大案。直指云。尊者大因大果。重在說法為本。諸經皆以財法二施較道。定以法施為尊。況法能令人越生死。證法身。續慧命。今約法施功能。故得因果殊勝也。初授滿慈記[A18]已竟。
△二并授餘眾記。分三。一當機念請。
爾時千二百阿羅漢(至)如餘大弟子者不亦快乎。
此亦經家敘彼所念也。直指云。千二百羅漢。於法說之初。尚云不知是義所趣。及至喻說中。雖知三車是權一乘為實。而猶坐執小果。不生一念好樂之心。安望有成佛之記。佛知其貪戀化城。故無問自說因緣。為眾遠引昔緣。而千二百人如午夢初回。始信衣珠不失。今見滿慈得記。乃信自作佛。故各念希記也。天台云。不為見思所惱。故曰心自在。知音云。我等歡喜。照方便品必生大歡喜自知當作佛為言。吁因緣一周。於千二百人。大有功力。可見經文三周次第非徒設也。
△二如來與記。分二。一長行。分三。一總記千二百。
佛知此等心之所念(至)三藐三菩提記。
此承上千二百人心之所念希望同記。而即賜其記者。為重在信力也。直指云。從三周[A19]已來。所聞種種開示見地。固[A20]已明白。一信便入住位。所以召大迦葉而懸記者。意有所托也。況此亦結完方便品中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之案。
△二別記憍陳如。
於此眾中我大弟子憍陳如比丘(至)天人師佛世尊。
陳如最初悟道。居眾上首。故別與記。尊者於得記之後。猶供養六萬二千億佛。亦即是深心本願。欲滿二利功德。而果號普明者。要解云。以智慧明破諸痴暗。普使眾生明了法性故也。
○妙樂問。若其居首別記。何不初周記耶。答。若約寔行。大小緣別。兩初各異。身子最初結大緣。故初周先悟。陳如先結小緣。故于鹿苑先悟。若約權行引物。二意各別。垂迹之法。不可一準。
△三後記五百人。
其五百阿羅漢(至)盡同一號名曰普明。
迦留陀夷。此云黑光。亦云麤黑。顏色黑而光故。周陀。或云周利。此云大路邊生。佛本行經云。其母隨夫往他國。久而有孕。垂產思歸。行至中路。即誕其子。如是二度。凡生二子。乃以大小別之。小即莎伽陀。亦云槃陀伽。亦云槃特。此云小路邊生。其餘皆如序品中釋。
[△@△]問。世尊前許云。是千二百。我今當現前次第與記。及至授陳那記後。而獨舉五百。于五百中。而又獨言三迦葉及迦留等。何其許與之侔不也。答。廣略之義。品題曾[A21]已問明。但五百現在本座。至於三迦葉與十大弟子。為阿含時。眾中首領。曾為千二百之師。所以別舉。若言許與。如來既云次第與。又云皆當得。又云盡同一號。則千二百該無不盡也。同號普明者。以同證普光明智故也。
△二偈頌。分二。一先頌授陳如五百記。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憍陳如比丘當見無量佛(至)故號為普明。
前四句頌因圓。長行中但曰當供養六萬二千億。今言當見無量佛。須知。當供養者。乃從今日得記後事。當見無量佛者。約三世而言。統論三世因行。則過阿僧祇者有之。下六句方明果滿。此申明果德。有五。一光明。二神通。三名聞。四眾敬。五說法。由有諸實德故。見斯善名也。
其國土清淨菩薩皆勇猛(至)有如是神力。
此頌依報清淨。法屬勇猛。升樓閣而遊諸國者。是不出戶庭。無處不徧也。以無上供獻於諸佛者。即運心供養也。供佛歡喜須臾還國者。是萬用俱興。不離當處也。與彌陀佛國人。供養十方。即以食時。而便還國同。此皆菩薩神力如是。故云有是神力。
佛壽六萬劫正法住倍壽像法復倍是法滅天人憂。
知音云。此記有四。一記佛具壽命。二記正法。三記像法。四記末法。以法滅天人憂。皆末法之事。此皆補長行所未有者。頌陳如一人如是。
其五百比丘次第當作佛(至)皆如上所說。
此一十四句。例陳如一人。而通頌五百人因果。某甲者。以五百人展轉授記之稱。如陳如滅度。曰我滅度後。優樓頻那。汝當作佛。依正莊嚴。及所化之世間。如我無異。其佛及弟子神通威德。正法像法。壽命劫數。俱不必更說。亦皆如上所說無二。以上五百該盡。
△二總頌授一切聲聞記。
迦葉汝[A22]已知五百自在者(至)汝當為宣說。
此囑大迦葉。補餘七百人記。其依正因果。劫國莊嚴。正像壽命。皆無二無別。今雖未得耳提面命。汝可為之一一宣說也。故華嚴經云。現前得授記。不現前亦得授記。妙哉經文。其簡要如是。
△三會眾領解。分二。一長行。又二。一經家敘喜。
爾時五百阿羅漢(至)頭面禮足悔過自責。
此領前我及汝等宿世因緣之義。結完化城喻一品之文。前標記處。世尊許與千二百人普記。今敘謝只云五百。乃約在會面領記者為言。故言於佛前得受記[A23]已。揀不在本會之七百眾耳。歡喜踊躍者。內心慶幸。前希記云。若世尊各見授記。不亦快乎。今既如本所願。故應歡喜無量。所以從本座起作禮陳過也。此中重在悔過自責一句。不信自心作佛。不行菩薩大行。忘失久遠因緣。有負如來悲救。皆是從前罪過。由今新悟。故悔責也。自責二字。猶重有不啻損形殞命之態。從前屢受佛責。猶不知過。今既悟明斯道。得受妙記。故自責執迷之固。而不早證真空。悔恨無極。
△二自陳領解。分二。一法說。
世尊我等常作是念自謂[A24]已得究竟滅度今乃知之。
此處并說喻處所稱世尊最親切。非無見無得而稱。我字即陳如。等者等五百人。常作念者。謂執迷之過。非一日也。自謂下。方是悔過。謂得少為足。無大乘志也。此正照方便品佛說一解脫義。我等亦得此法。到於涅槃之意。今乃知之一句。方是責其根鈍智淺不早悟是妙法也。須知陳如等。乃在昔宮中久侍之人。世尊始末[A25]拈弄。無不備見。如纔出頭。便謂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此處我應當悟。至於四十年中。頭頭顯露。我只頭頭不悟。而本會放眉間光。出定揚德。法說喻說。總皆似奏九韶於聾人。及至說因緣化城。方得明了。可謂愚鈍之極。如是自咎。與身子自責。并四人說窮子喻。同出一軌。
△二喻說。又二。一略舉喻。
如無智者所以者何(至)而便自以小智為足。
如來於火宅喻前云。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既經喻說。而又經因緣。此豈謂有智哉。照方便品而今不知是義所趣。前云不知。而今乃知。由知之遲。故言如無智者。下徵明。何故如無智者。況如來所有無量智慧。本為我所應得。而自不勤求。返以小智為足。豈非一大愚耶。觀應得二字。足知今日新證。洞見本覺妙明。開佛知見。群暗俱盡矣。
△二正舉喻。分二。一開譬。又二。一醉酒不知。
世尊譬如有人至親友家(至)繫其衣裏與之而去。
繫珠喻。領上王子結緣也。天台云。有人者。即二乘之機。親友。即第十六王子。家。即大乘教法。醉酒句。謂當時大機暫發。無明暫伏。以得聞經。內心微解。如至親友家。以無明重故。還復迷失。如醉酒而臥。醉有二義。一重醉都不覺知。二輕醉。微覺尋忘。亦名不覺。雖有二義。終成繫珠。如毒皷耳。官事當行者。明王子餘處機興。逗緣往應。故云當行。弘法化他。知非私務。故云官事。無價珠者。即一乘實相真如實智也。繫衣裏者。愧悔忍辱。能遮醜恚。及防外惡。即是外衣。信樂之心。內褁善根。即是內衣。於時聞法。微信樂欲。即了因智願種子也。
其人醉臥都不覺知(至)若少有所得便以為足。
天台云。醉臥不覺。明中間懈退不受大法也。由無明心重。尋復不憶。起[A26]已遊行下。明中間接之以小受三乘化也。善根欲發。厭苦求樂。故云起[A27]已遊行。無明覆解。不知向本求大乘衣食。故云向他國求小乘衣食。若魔佛相望。生死魔界為他國。佛法大小皆為本國。就大小相望。小乘未免生死。猶是他國。大乘永脫生死。乃為本國。究竟還源也。此正謂背大乘國。往小乘土。不知從珠取給。而傭作自資。獲一日價。得少為足也。衣食等。知音云。喻五百人既迷本有。墮入五道。不免求人天福報之衣食。崇水事火。持牛狗戒。而勤力求索。甚大艱難也。
△二親友覺悟。
於後親友會遇見之(至)何為衣食乃至如是。
自大通繫珠下種。以至今四十年後。故曰於後遇見。直指云。此承窮子喻。合長者第三翻塵土坌身。會遇於除糞之處。方便見子。彼云咄哉男子。是敘般若時真俗雙超。故曰汝常此作。此敘未獲真俗一如。故曰何為衣食乃至如是。咄哉。喝醒之聲。丈夫。男子美稱也。
[△@△]既以丈夫見稱。則知本見冲天氣槩。但未展耳。若得福智圓滿。為天人所敬。轉無上輪。豈不為偉哉一大丈夫乎。何為衣食句。是親友恠甚之言。謂若果無珠。受此艱難。猶為可耐。今本有神珠。自能致大饒富。若出之。尚可以普濟萬方。何獨為衣食。以至勤索如是耶。故下與示珠。
我昔欲令汝得安樂(至)以求自活甚為痴也。
此申其以無價寶繫衣裏之事。所謂我在十六數。曾亦為汝說也。知音云。某年月者。是智佛入定八萬四千劫。十六王子為覆講時。上云安樂五欲自恣。喻成佛時果上受用。即實報莊嚴。理智圓滿。此言以無價珠等。喻佛向因中為下大種也。今故現在者。謂昔所指示法性本有元不失也。而汝不知。為無明所障。雖得小果。忘其大因。而勤苦憂惱。可謂痴亦甚矣。上總屬開示。此下方教悟入。
汝今可以此寶貿易所須常可如意無所乏短。
勸貿。即譬得記作佛也。妙樂云。珠雖價直無數。必須貿易。方有濟用。了因內解。雖復究竟。必以宿種。易於現行。以昔解一解一切解。貿今現行一行一切行。珠體不竭。貿易無窮。故須更聽更修。方顯寶之功用。如華嚴中得摩尼珠。十種瑩治。方能雨寶。行解相稱。方堪佛記。從是[A28]已後。則具有寂滅忍衣。首楞嚴食。自行化他無量眾寶。無功用位。彼此不窮。知音云。以因證果曰貿。即小成大曰易。
△二合譬。分二。一合醉不知。
佛亦如是為菩薩時(至)一切智願猶在不失。
前以喻定宗。後以法明要。法喻一如。故曰佛亦如是。直指云。菩薩時。指佛為十六沙彌時。一切智心。即法華統收權實萬行。但受之彷彿。故尋便廢忘。既得阿羅漢下。通敘昔迷偏小。猶在不失。正明昔緣道種仍在也。天台科。合佛亦如是四句。合繫珠。而尋下兩句。合醉不知。既得下。合起[A29]已遊行。
△二合友覺悟。
今者世尊覺悟我等(至)而汝謂為實得滅度。
此正明今悟。言覺悟我等。敘三周開示。并領方便品云。我雖說涅槃。是亦非真滅等文。餘如前釋。合呵責示珠等文。
世尊我今乃知實是菩薩(至)甚大歡喜得未曾有。
此正明得記慶謝。直指云。度自性眾生。斷自性煩惱。學自性法門。成自性如來。故曰乃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根塵識三。體用如如。故得三菩提記。下三句。始結明章初踊躍歡喜之意。
△二偈頌。分二。一頌內心得解。
爾時阿若憍陳如等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等聞無上安隱授記聲(至)自悔諸過咎。
前四句頌今得記欣慶謝法。後兩句頌悔過。言自悔諸過。乃見今日悟入之深。慚愧之切也。
△二頌自陳領悟。分二。一頌法說。
於無量佛寶得少涅槃分。
頌自謂[A30]已得滅度。今乃知之。初聞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尚遙隔千萬里外。竟不知是何等境界。今乃知于無量佛寶皆有所得矣。是蒙如來方便引入也。
△二頌喻說。分二。一頌略舉。
如無智愚人便自以為足。
△二頌正舉。又二。一頌開譬。
譬如貧窮人往至親友家(至)五欲而自恣。
此二十四句頌。以喻明法。其家大富二句。承長者窮子二喻中來。磊磊落落。無非發明迷悟之本。天台謂。肴膳食[A31]已便消。如方便教。
△二頌合譬。
我等亦如是世尊於長夜(至)身心徧歡喜。
此十六句頌。以法合喻。歷然可見。但長夜喻生死。末四句結前廣記大案。授千二百人記竟。
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品節云。此品來意。由佛三周開示。各信自心。不疑佛說。故常隨弟子。自上首以及五百。并千二百。皆久受化。各得記[A32]已。業[A33]已安慰其心。尚有一類新學聲聞。若阿難羅睺等。各願得記。以滿眾望。要見佛法不遺之意。故各為授記。因以名品也。
[△@△]佛曾於總發迹中。有善學方便故。不可得思議。又云我弟子如是。方便度眾生。則阿難一類居有學中者。亦方便示迹不可思議者也。若非二人請記。則二千人無從得如阿難等所願。不然。又何以完如來出現一場因緣。則二人非實有學。但今據本文解釋。又不得不盡現今面目也。
△二授二千人記。分二。一請記。又二。一二人請。
爾時阿難羅睺羅而作是念(至)設得授記不亦快乎。
即從座起到於佛前(至)唯有如來我等所歸。
世尊下。方是二尊者之言。我等于此此字最重。須知便是二尊者悟入之境。即前所謂甚深無量處。今此境[A36]已入。而又言亦應有分。是何等襟懷。唯有如來。是我所歸。便是出陳自[A37]己所休寧地。謂本從如實中來。還從如實中去。故言歸也。即此兩句。便可為二人授記定案。
又我等為一切世間(至)我願既滿眾望亦足。
天台云。二人於佛最親。時眾所望。羅雲是佛之子。俗中親重。阿難持佛法藏。道中親勝。勝重兩人不蒙別記。則眾望不足也。
[△@△]我願者。即前思惟中。設得授記之願。眾望者。即因其於佛最親。而望其所獲必厚也。記不見授。二俱成缺。須知此段亦二人為學無學二千眾作先容也。
△二二千人請。
爾時學無學聲聞弟子二千人(至)住立一面。
二千人妙在一心。合掌瞻佛。少頃而復立一回。以是機投佛教。可謂水投水矣。即此行徑。便可為作記之原委。足見靈山會裏原來有人。亦見佛謂我弟子如是方便度眾生。言發即中。
△二與記。分二。一與二人記。又二。一與阿難記。分五。一長行。
爾時佛告阿難汝於來世(至)天人師佛世尊。
此記果德號。要解云。高莫逾於山。深莫浚於海。阿難宿持法藏。多聞博達。其智慧故如山如海矣。於諸法中。得大通達。自在如王。故得果以因為號。
當供養六十二億諸佛(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記因行。先曰于未來世。未知有多少時。今曰供養六十二億。則知其數矣。一一佛中。護持法藏。皆如今日無二。直到智福雙滿。方是成佛之日。
教化二十千萬億恒河沙諸菩薩等(至)三藐三菩提。
此記眷屬當來作成。如此其多者。為宿持法藏化緣深故。
國名常立勝幡其土清淨琉璃為地劫名妙音徧滿。
要解云。幡表尊勝之德。阿難多聞第一。故國名立勝幡。宣傳法藏。故劫名妙音徧滿。為由法音宣流故。
其佛壽命無量千萬億(至)像法住世復倍正法。
佛壽無量劫。而正像之法。又復倍倍者。由其宣傳法藏因力綿遠也。要解問。壽劫之說猶然不窮。何所據依。視不覩睫。況渺冥乎。答。萬物死生。而不亡者存。壽有終窮乎。古今代謝。而曾無紀極。劫有終窮乎。聖人離死生。至道無代謝。則雖倍倍之劫。未足盡其靈長矣。
阿難是山海慧自在通王佛(至)所共讚歎稱其功德。
諸佛共讚者。讚此佛智勝而神無礙也。稱其功德者。即護持三世佛法。威德具足。有自利利他無量功德。由多聞廣博。故得名稱普聞無量世界。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今僧中說阿難持法者(至)種佛道因緣。
佛有大威德兩句。要解云。頌諸佛共歎也。壽命無有量。以愍眾生故。非徒羨久生也。眾生於法中種佛道因緣者。能持法藏故。群類資焉。
△三菩薩生疑。
爾時會中新發意菩薩(至)而諸聲聞得如是決。
此新發意眾。前不見列名。後不見賜記。突然于此騰疑。直指云。是托相表轉十八界成智也。新發意者。即圓教十信位中。名初發心菩薩。為信力雖具而通力未發。所以不識聲聞內秘外現之本。而見迹生疑。然因此得伸二尊者久遠大因也。約理。此經前是五識將轉。故五千心所生疑。待五大弟子獲記。而五百大眾轉矣。今是六七二識將轉。而十八界相繼生疑。十八界不出八識為體。及八識心所為用。故以八千表之。五六七識既轉。而八識亦將轉。故假八識心所作念。以申六七二識受薰之久。六七二識。托二公得記而轉。則十八界應念化成無上正覺。
△四如來發迹。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至)其本願如是故獲斯記。
此告其遠因。以同發心功深願廣。宜得是記也。要解云。校其遠因。則功[A38]已齊佛。但願護持法藏。故常樂多聞。佛願成道利生。故常勤精進。由此佛[A39]已成道。而阿難尚須護法教化。然後成佛。葢其本願如是。非由根智勝劣而有先後也。俱舍論說。空王佛。乃釋迦三僧祇劫中間所逢之佛。直指云。約理。空王表白淨根本智。釋迦表八識。阿難表六識。採集多聞。熏習八識。故曰護持我法。八識受薰。淘制習漏。故曰常勤精進以能熏之智煩雜。故成佛在後。由所熏之智堅密。故成佛在前。此以受熏定先後。非與轉識同論。
△五阿難顯本。
阿難面於佛前自聞授記(至)爾時阿難而說偈言。
世尊甚希有令我念過去(至)護持諸佛法。
面聞大記而歡喜者。慶其不在轉次授記之例也。知音云。即時下。騐佛告新發意人。其言不虗。即自憶念過去諸佛法藏而無礙。又知本願。皆佛神力智力所加被也。偈中前四句。如長文可解。後四句。前半明昔同佛發心之本。乃實智也。後半明為侍者之迹。乃權智也。阿難一人本迹權智。既自頌明後二千人得記。新發意人。始三緘其口矣。
△二與羅睺記。分二。一長行。
爾時佛告羅睺羅(至)天人師佛世尊。
此記果號。直指云。蹈者履也。七寶華。表信住等七位之行華。謂尊者密行最深。操履佛果七位理行。故從行得名。
當供養十世界微塵等(至)而作長子猶如今也。
此記因行。一三千大千國土。為一化佛世界。以一世界大地作微塵。[A40]已是最多。今曰供養十世界微塵數諸佛如來。則是因行。豈可言哉。既為無量諸佛之子。則福慧具足可知矣。既未來歷如是不可計劫。則過去為佛長子。亦必應歷如是多劫。此皆尊者本願所存。故今以密行為第一也。
是蹈七寶華佛國土莊嚴(至)亦為此佛而作長子。
此總記依正莊嚴等。皆與阿難無二。良以多聞與密行。互相資發故。而又與阿難為子。乃本願所在也。悲華經引。佛為寶海梵志發願。時有帝釋。名善見足。時發願。願在在常為諸佛之子。故後偈云。羅睺羅密行。惟我能知之也。
過是[A41]已後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為太子時羅睺為長子(至)以求無上道。
此頌明本迹之不可測也。頌中前四句。發明真俗諦中皆是子義。乃羅雲現在不離佛矣。次言于未來世見多佛為多子。皆出一心。無非欲求滿足菩提。即此侍佛為子。一心求道。是其密行。人無能知。而我獨知也。華嚴經明菩薩有十種如海智。第七智云。菩薩入未來世。觀察分別一切諸劫無量無邊。知何劫有佛。何劫無佛。何劫有幾如來出世。一一如來名號何等。住何世界。世界名何。度幾眾生。壽命幾何。如是觀察。盡未來際。皆悉了知。不可窮盡。即此則今日如來目擊其所行密行如是而不誣也。後六句。又將示現二字提出。意在足前總發迹中。謂善學方便故。不可得思議之語。故此言功德不可數。欲人知本迹權實之有在也。與二人記[A44]已竟。
△二與二千人記。分三。一長行。
爾時世尊見學無學(至)寂然清淨一心觀佛。
此明世尊見大機[A45]已發。即可當成佛之記也。二千人。乃二尊者所統之有學聲聞也。經家敘其世尊見。又言其意柔輭。是佛知彼心行。乃為可記之機。方便品云。若人善輭心。皆[A46]已成佛道。寂然清淨。是內外一如也。一心觀佛。意有所待也。
佛告阿難汝見是學無學二千人不唯然[A47]已見。
此欲以有學托阿難也。前記五百人處。召迦葉委付。有不在會者。欲其為說。今二千人。又召阿難而問見不。則意亦有所托也。況有學人。佛雖與記。解力未充。不可無師。阿難唯然應曰[A48]已見。則此一見字。不獨[A49]已同佛見。而亦見盡二千人於未來世能作津梁。可謂不負所托於將來也。
阿難是諸人等(至)恭敬尊重護持法藏。
此明因行。二千人既為二尊者所統。前以二尊者。表六七二識。則二千人為二識心所。亦宜然也。羅雲供養十世界微塵數佛。表十界差別。通屬意根中法塵。今五十世界微塵諸佛。當表色等五塵。欲人了知五塵同是真如之體。故以恭敬尊重言之。既能如是。則塵塵是佛。念念是智。故曰護持法藏。
末後同時於十方國(至)天人師佛世尊。
此記果號。直指云。約理。待五塵生相。無明轉盡。乃得大智現前。故曰末後。以始覺之智。照明五塵。全俗即真。乃契本覺之理。故同時於十方國。各得成佛。始名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至此體用如如。純是一真法界。故同名寶相。
壽命一劫國土莊嚴聲聞菩薩正法像法皆悉同等。
此記依正莊嚴之相。既悟證法身。則真常獨露。而此壽命。豈有終窮。此言一劫。乃無量之量也。所證莊嚴。悉皆同等者。明二千人。各居一國。而受用悉等。乃不同之同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是二千聲聞今於我前住(至)漸入於涅槃。
頌文照前。一一可了。末四句結其度生事畢。仍入涅槃。是出興功成。返一無迹。佛佛然也。
△三得記。
爾時學無學二千人聞佛授記歡喜踊躍而說偈言。
世尊慧燈明我聞授記音心歡喜充滿如甘露見灌。
此諸學眾得記慶快也。直指云。如來威力。令有情無情。同成正覺。故曰慧燈明。此是讚也。心歡喜者。如其所願。得實智甘露法雨充滿。此是謝也。自方便品訖此。迹門正說一大科[A50]已竟。下五品屬迹門流通。
法師品第十
品節云。此品來意。由世尊廣讚一乘甚深微妙。能信受者。即得成佛。所以諸大弟子各得授記。然此一乘。乃眾生本具正因佛性。今如來開示方便。說此妙法。以為緣因。既得了悟。乃堪荷負。使知大通智勝因緣至今不失。則又知今日之法緣。為未來無盡之因緣也。所謂但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乃至一念隨喜。即得菩提。故以法師標品。意在法華正因。要託法師開顯。為未來不盡之勝緣也。葢佛性種子。要借緣熏。則智佛為昔熏。而今乃新熏也。且法師有五種。謂受持讀誦解說書寫。但能一種。即名法師。況此經有如來全身。則能持者。即為荷擔如來。故當敬視如佛。抑顯殊勝妙法。要假人弘。使佛種不斷。故毀謗者。其罪甚重。以斷佛種性故也。由是見如來出世本懷[A51]已周。故次此品。于授記之末。齊此[A52]已前。判為開佛知見。然開有二種。在佛則為開示開顯。使聞者自知自信此心為佛也。在機則為開悟開明。由久迷不信。今聞佛顯示。則了然明悟。如蓮華之開發也。經雖通言四種知見。約義。則前十品。總顯如來出世本懷。諸弟子一向不知。故多疑慮。今承開示。決信此心是佛。故判屬開字。
[△@△]法者。軌則也。師者。訓匠也。一以妙法軌持自[A53]己。則煩惱可斷。佛道可成也。二以妙法訓人。則眾生可度。而法門可通也。且前三周作記。皆約其人。限其數。此則普記在會。乃至一念隨喜者。皆得作佛。而又懸記未來。凡有聞經隨喜者。亦皆普記成佛。此正完前但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之案。及酬足眾生無邊誓度之願也。由三周收之未盡。故繼以此品。
△一歎美五種法師功深福重。以勸流通。分二。一歎美能持之人。又二。一明弟子功深福重。又二。一明現世弟子。
爾時世尊因藥王菩薩(至)求辟支佛者求佛道者。
如[1]求將授廣記。而因藥王者。要解謂。以廣記渺漠。法利勝妙。非深知宿契。無能證知故也。況藥王。即喜見菩薩。久持此經。燒身燃臂。可謂深知宿契矣。告八萬大士者。大窾云。正欲大士作法師。而效藥王也。況法師之行。在慈悲忍辱法空而[A54]已。藥王通具諸德。故因之而令人取法。八萬大士。即經首所敘列者。
如是等類咸於佛前(至)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是如來欲使盡未來人普皆成佛。故有是記也天台云。若於佛前。當機妙悟者。是多聞生解。五百及二千是也。此等皆[A55]已現前與總別記竟。今所揀者。乃是八部四眾三乘之類。故言如是等類。咸於佛前者。明其時節值佛在座也。一偈一句者。聞法極少也。乃至一念。時節最促也。隨喜者。自未有行。但隨喜其法。及隨喜其人也。而皆與記者。明其聞極少時極促。隨喜之功。遂得佛果。何況具足得聞。盡形受持。五種流通。三業供養普廣若此。下周既爾。中上倍然。可以意知。
△二明未來弟子。
佛告藥王又如來滅度之後(至)三藐三菩提記。
前科雖為現在座者作記。猶未為廣。但以如是等類一句。該無不盡。明知現在所有之機。總不出四眾八部而[A56]已。今言滅後有人。則其機未兆。但意知未來必有如是四眾八部。聞經隨喜者。既發如是心。必得如是果。故佛今預為授記。是意無不圓。記無不該也。況今日現在得記者。由過去沙彌曾[A57]已授之。今日又與廣記。可為如來異時出世親為授記之機。故此不言果號與劫國莊嚴等。意有待於將來耳提面命。
△二顯法師功深福重。分二。一長行。又二。一別。又分二。一明現在。
若復有人受持讀誦(至)乃至合掌恭敬。
天台云。上明稟道弟子。此明授道師門。師論上下。時談現未。并不出逆之得罪。順之得福。今明現在下品師相。即是五種法師十種供養也。妙樂云。下品者。但約凡位。以判五種者。大窾云。受持者。默默提撕。守而不失也。讀誦者。頻頻諷習。六時不廢也。解說者。解通所說之義。使受持者。知有歸趣也。書寫者。流傳梵筴之文。使讀誦者。知有向慕也。供養者。即不能受持讀誦解說書寫。但能至心精誠供養。亦終得此大寶也。十供養者。一華。二香。三瓔珞。四末香。五塗香。六燒香。七幡葢。八衣服。九伎樂。十合掌。
藥王當知是諸人等(至)廣演分別妙法華經。
此明能敬信者。即具成三世因果也。呼藥王教知其師門功報殊勝也。是諸人等。即五種法師。謂能深心信樂。此經法者。是人曾供多佛。成就大願。即今乃乘願度生。故生此人間也。設有問未來有何等人成佛。應知即現在能受持。乃至能供養此經一句一偈者也。次下釋成報重得果之相。謂此能受持者。能以十種供養此經者。一切世間。應當瞻奉。如敬佛想。何故乃[1]耳。當知此是諸大菩薩[A58]已成正覺。為哀愍一切眾生故。應真來此。雖則受持一句一偈。而意即為廣演分別也。
何況盡能受持種種供養者。
前明受持供養一句一偈者。乃下品師也。然品劣者。尚為一切世間。瞻奉供養。以至是乘願度生之人。又何況盡能受持全經者。盡能具諸供養之上品法師。其功報殊勝。非心口所宣測也。
藥王當知是人(至)生於惡世廣演此經。
此明乘願來生不躭自樂也。是人指前之法師清淨等。直指云。因法力成就。必住於信解聖位之地。是清淨樂土。因佛滅而生界。失依乘願。來此五濁惡世。廣演此經也。此總明前五種法師皆乘悲智而來者也。
△二明未來。
若是善男子善女人(至)如來所遣行如來事。
此顯未來即有竊說一句者斷必有來由也。竊者。非公然對眾。是為私也。一人者。非千百人。是為獨也。一句者。非廣分別。是為少也。所以不公然對眾廣說者。由未及廣聞多學了義故也。釋論云。有慧無多聞。亦不知實相。譬如大暗中有目無所見。多聞無智慧。亦不知實相。譬如大明中有燈而無照。無聞無智慧。譬如人身牛。有聞有智慧。是所說應受。是可知竊說者乏多聞也。當知下。明其功報。如來使者。天台云。經是如智所說。說于如理。今行人乘此如教。宣於如理。故為如來使也。行如來事者。如來以如智照如理為事。今行人依如教行如理。即行如來事也。此約自行釋。又如來以如智如理化眾生為事。行人具大悲願以妙法為眾生說。令得利益。亦名行如來事。此約化他釋也。
何況於大眾中廣為人說。
○略不格量上品功報者。以前下品。望今上品。意可知也。
△二總分二。一明逆者得罪。
藥王若有惡人(至)讀誦法華經者其罪甚重。
此又較量功過。以明是法殊勝也。直指云。佛是果位中人。毀讚不受。雖罵者自取其罪。而罪猶輕。若毀訾讀誦者。即斷佛慧命。故罪甚重也。葢為讀誦者。智力未充。恐因毀退心。所以罪甚。況經是人天眼目。一無人弘。則斯眼滅。然所以深罪毀訾者。正所以守護是經也。
△二明順者得福。
藥王其有讀誦法華經者(至)以佛莊嚴而自莊嚴。
佛以定慧莊嚴。而說此經。若人讀誦此經。則是能修佛之定慧。故以佛嚴而自嚴也。
則為如來肩所荷擔。
天台云。在背曰荷。在肩曰擔。若人讀誦此經。則能得佛非權非實法身之體。即為如來背之所荷。又能得佛能權能實二智之用。則為如來兩肩所擔也。
其所至方應隨向禮(至)三藐三菩提故。
上明以法為師。此明堪為物表也。天台云。此人有所趣向。悉皆相應。皆可敬順。順即是向。敬即是禮。敬而順。與興供等也。所以者何下。上釋應供之意。妙樂云。先舉人中上供。次以天寶況之。尚當以天寶獻。況人中供乎。
[△@△]所以應禮應供者。無他由。此人歡喜說法。令人須臾聞之。即得究竟無上道果。以其利益殊勝故。當如法供養也。應知須臾聞即一念隨喜義。然節節召藥王當知者。有二意。一為章初普記之時。[A59]已一一委付藥王。如人子有病再三囑託醫者也。二是珍重五種法師行道利生。必當效法藥王。庶幾有以益乎。
△二偈頌。分三。一頌獎勸二利。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欲住佛道成就自然智(至)并供養持者。
此頌明能供能持者速成就佛智也。自然智。即本覺真智也。要解云。若欲住佛道成就此智。必藉師法發明指教。故當勤供養持法華經者。此勸先敬師。次勸自受持。一切種智。即諸佛果智也。然欲求佛果疾證是智。必依此經。如法修證。此所以當持當供。而致福慧雙修也。
△二頌師門總別。分二。一頌別開二世。
若有能受持妙法華經者當知佛所使愍念諸眾生。
此頌於諸佛所成就大願。愍眾生故。生此人間。
諸有能受持妙法華經者(至)供養說法者。
此頌是人自捨清淨業報等。自在欲生者。即所欲生處。隨願自在也。
吾滅後惡世能持是經者(至)冀得須臾聞。
此頌于未來世有是持經法師。當敬如佛者無他。於濁惡世中。若得須臾聽受是經。則甚為難有也。
若能於後世受持是經者我遣在人中行於如來事。
凡能忍惡弘經。必有所命。是故佛云。為我所遣行我所行也。
△二頌總結逆順。
若於一劫中常懷不善心(至)其罪復過彼。
若以佛較持經者。則凡聖品位。差別極矣。以一劫較須臾。則長短是分。差別極矣。而罵佛與罵持經之人。雖時分不同。其得罪正等者。須知佛由法出。謗持經者。即斷佛種性。所以罪極重矣。
有人求佛道而於一劫中(至)其福復過彼。
以罵佛得罪。合此讚佛得福。較量經功。其義可了。
於八十億劫以最妙色聲(至)我今獲大利。
此頌華香技樂人中上供等文。於八十億劫中不倦。久持之志。以冀得須臾聞經。由是須臾聞之。即得菩提。故自欣得大利矣。
△三歎經尊妙。
藥王今告汝我所說諸經而於此經中法華最第一。
諸經屬權。此經為實。以權實對論。則此經為第一也。
[△@△]問。既言此經。而又曰法華。豈不為二耶。答。此經中者。乃一真法界之妙理也。法華者。乃妙理中之智也。理智如如。故為第一。豈有二哉。歎能持之人[A60]已竟。
△二歎美所持之法。分二。一長行。又二。一深歎經法。分五。一約法歎。
爾時佛復告藥王(至)此法華經最為難信難解。
此正歎法也。[A61]已今當說此經為最者。是約法歎。天台云。[A62]已說者。即大品[A63]已前。漸頓諸說也。今者。謂無量義經也。當者。即涅槃也。般若大品[A64]已前諸說。皆帶方便。取信為易。無量義。雖一生無量。而無量未即還一。是亦易信。今法華。論法則一切差別。融通歸一。論人則師資本迹。俱皆久遠。人法悉與昔異。故難信解。當鋒難事。法華[A65]已說。涅槃在後。則可信矣。
藥王此經是諸佛秘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與人。
秘要藏者。天台云。隱而不說為秘。總一切法為要。真如實相包蘊為藏。不可分布者。法妙難信。深智可授。無智不信。謗乃獲罪。故不可妄說也。
諸佛世尊之所守護從昔[A66]已來未曾顯說。
從昔未顯說者。天台云。於三藏中。不說二乘作佛。亦不明師弟本迹。方等般若。雖說實相之藏。亦未說五乘作佛。亦未發迹顯本。頓漸諸經。皆未融會故名為秘。此法華經。具說昔所秘法。即是開秘密藏。如此秘藏。從昔守護。今乃顯說也。
而此經者如來現在猶多怨嫉況滅度後。
四十餘年不得即說。今雖欲說。而五千尋即退座。佛世尚爾。何況未來。理在難化也。障未除者為怨。不喜聞者名嫉。
△二約人歎。
藥王當知如來滅後(至)則為如來手摩其頭。
此約人以歎法也。此法在人則人尊。衣覆者。天台云。若能持說此經。即是修學大忍。是為如來衣覆。即上文以如來莊嚴也。佛護念者。實相為子。尊崇實相。能發生實智。即為諸佛所護念也。四信為信力。即三寶及戒。四弘為願力。大智為善根力。信則信理。理即法身。志願是立行。行即解脫。善根。根因難動。此即般若。當知三力即是三德秘密之藏。初心栖此。與佛不殊。故名與如來共宿也。手摩頭者。此人以願力善力。自行權實。以為機感。機感名頭。如來以化他權實名手。開發前人自行權實之頭。感應道交。故言摩頭。摩頭即授記也。
△三約處歎。
藥王在在處處(至)皆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約處以歎法也。此法在處。則處貴。夫佛生處得道轉法輪入涅槃。以及法王遊處。皆應起塔。天台云。此經是法身生處。得道之場。法輪正體。大涅槃窟。此經所在。須起塔供養。不復安舍利者。釋論云。碎骨是生身舍利。經卷是法身舍利。既有全身。故不必復安也。
△四約因歎。
藥王多有人在家出家(至)乃能善行菩薩之道。
此復約因以歎法也。未善行菩薩道者。天台云。稟前三教未能巧度。若聞是經。即入圓教。名為巧度。巧度即善行也。妙樂云。聲聞化人苦行頭陀等。名拙度。菩薩化人觀諸法實。名為巧度。
△五約果歎。又五。一明近。
其有眾生求佛道者(至)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方約果以歎法也。當知必近者。天台云。安樂行中。名為近處。此菩提果。佛眼佛智知見處為體。則有二種。一者初心菩提。即初住。二者後心菩提。即妙覺。今言近者。正近初住菩提也。
△二開譬。
藥王譬如有人渴乏須水(至)其心決定知水必近。
此復以喻明法也。此喻作兩層看。一於高原求水尚遠。屬權。二於濕土求水。屬寔。有人指在家出家行菩薩道者。渴乏須水。是總標其求道之切。直指云。渴喻三界火宅逼迫。乏喻不得如來智慧。水喻三平等真如之理。須水喻勤求佛道。高原喻阿含方等權教。析色明空。謂之鑿。了悟十二因緣。謂之穿。所得是偏空之理。如乾土。二乘坐守偏空。以為究竟。惟佛了知非真滅度。故曰知水尚遠。施功不[A67]已。喻二十二年以般若淘汰。猶處門外。因止宿艸菴。作字名兒。喻轉見濕土。因得名兒。乃知長者家業。喻遂漸至泥。既知家業。必定委付。喻知水必近。決定二[A68]字。是開佛知見斷疑生信之謂。此是借喻明法也。
△三合譬。
菩薩亦復如是(至)必知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前曰是人。今合喻中便言菩薩。見聖凡速如返掌也。直指云。若未聞下。是執阿含方等為究竟。故於法華不信不解。由不信解。則失真修。故於菩薩遊戲神通淨佛國土。不生好樂。所以去菩提則遠。此是違教。合上不善行菩薩道者。若得聞下。是順教合上善行菩薩道者。因信而聞。聞則悟解。思惟修習。此合轉見濕土遂漸至泥。因修習必知得近菩提。令決定知水必近。近字。是信前五品位也。
△四釋近。
所以者何一切菩薩(至)成就菩薩而為開示。
此釋得近之意。天台云。一切菩薩者。明諸教中權因也。三菩提。明一切菩薩所得權果也。
[△@△]徵釋之意。正以還結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之旨。一切菩薩。即能修之人。菩提。是所修之法。今言皆屬者。則人法皆不出此經外。何故。葢此經為一切眾生。開方便門。門戶既開。則人人可入。既入其門。即得佛見矣。此經為一切眾生。示真寔相。實相既顯。則人人可悟。既悟其旨。即得佛知矣。故此兩句。即完結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而皆屬此經四字。其意深矣。則前難解難入之門。無不通達。下重明甚深無量。謂此經之藏。初從萬有而歸但空。次從但空而歸中道。再從中道而歸實際。故曰深。復自寔際而反觀萬有。觸不得。背不得。如須彌山。故曰固。一切聖凡大小迷悟名號。皆悉不到。故曰幽。從十住而至等覺。喻五百由旬方到寶所。故曰遠。[A69]已到等覺。尚隔一層。是豈人易到哉。故曰無人能到。末三句。謂今蒙佛教化成就。而為諸菩薩。[A70]已開[A71]已示。故親到諸佛智慧甚深無量之境。所謂必知得近阿耨菩提矣。
△五揀非。
藥王若有菩薩聞是法華經(至)當知是為增上慢者。
此應前八千新發意菩薩及五千退席者而來。直指云。返醒在會。并盡未來際。聞此而驚疑者。怖畏者。令其皆得安心如海。坐至菩提。此運妙密鉗錘。為一切人。斬斷命根。
△二正示方軌。分二。一示方法。又三。一標章。
藥王若有善男子(至)爾乃應為四眾廣說斯經。
此明末世弘經之方軌也。室衣座。名為三軌。末世弘經。必藉此三。自軌軌人。方獲大利。天台云。修無緣慈。是入室義。修寂滅忍。是著衣義。修於中空。是坐座義。
△二解釋。
如來室者一切眾生中(至)如來座者一切法空是。
此釋明三種蔭被。謂說法者。應先于一切眾生中起大慈悲心。謂之入如來室。直指云。夫慈能與樂。悲能拔苦。慈悲廣大。能安立眾生。故喻為如來室也。次對一切眾生。以柔和忍辱心。為著如來衣。謂以權實二智說法。順真俗之體。莊嚴眾生。設有執權背實生怨嫉者。又當忍其所辱。待其自化。故以悲智二門。喻如來衣也。復指陰處界三。真俗等法。當體全空。為如來座。以此諸法無我無我所。則見三界十二類眾生。如鏡像空華。始不作眾生見。安心。為如幻眾生說法。故以諸法空寂。為如來座也。上言云何應說。復云爾乃應說。足見。若不爾者。非說法之式也。三皆言如來者。為此三種法式。皆稟如來舊軌。
○天台問。何故約三法名法師。答。約事。必須登堂整衣坐座。乃可敷宣。又慈悲生一切善。柔和遮一切惡。法空蕩一切相。故約此三。
△三勸修。
安住是中然後以不懈怠心(至)廣說是法華經。
是中。即三法中也。不怠。即以精進。嚴此三法。則能廣說。天台云。五種法師。用此三法自軌。故云安住是中。用此化他。故云以不懈怠心等。此正勸修也。
△二明利益。分五。一遣化人。
藥王我於餘國遣化人為其集聽法眾。
此明如來加被遣眾集聽也。天台云。若初心未淳。止可遣化人。未可遣化四眾八部也。若見天龍。倚此自高。妨損其道。故不可令見也。若心無倚著。則尚堪見佛。況復天龍以至總持。自證利益耶。
△二遣化眾。
亦遣化比丘比丘尼(至)聞法信受隨順不逆。
前謂遣化人。未明是何等人。但言為其集聽法眾。似為引領人也。此方言弟子眾。既為如來所遣化者。是稟佛命。為法而來。聞必信受。於一切時中。一切語中。權寔大小。無不隨順也。
△三遣八部。
若說法者在空閑處(至)阿修羅等聽其說法。
空閑。乃寂莫無人處也。境寂心閑。是謂鬼神來舍矣。況此又為佛所命。乃感應道交之騐也。直指云。前虗遣化眾聽法。此實遣天眾護法。二俱以神力擁護之也。
△四見佛身。
我雖在異國時時令說法者得見我身。
前云遣天眾聽法。或隱或顯。似未一定。此則曰得見。即面面相窺也。直指云。此是法師心契佛心。感應道交。故如來現身面護。令時時見。而說法之心。誠懇可見。
△五與總持。
若於此經忘失句逗我還為說令得具足。
前云時時令見。此言我還為說。皆謂說法者與法身相應。若但言見報化身。聞報化說法。則疎矣。
△二偈頌。分二。一總勸。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欲捨諸懈怠應當聽此經是經難得聞信解者亦難。
此總頌善行菩薩道者一節。懈怠者指二乘。難聞難信。承上深固幽遠而來。人未得理。則懈怠自生。凡欲捨懈怠。冥與理應。須聽此經。以此經理智圓融。須臾聞之。尚得近菩提。況久聞乎。但此經難聞難信。能信受者。則可謂如優曇華矣。
△二頌前。分二。一頌歎經。
如人渴須水穿鑿於高原(至)決定知近水。
此頌喻文得水遠近。如前釋。
藥王汝當知如是諸人等(至)近於佛智慧。
此頌合譬一節。以此經為深經者。謂四十年前所說諸經。淺顯明示。未談了義。至今法華開方便門。示真實相。言一切聲聞即是菩薩。則較前為深。為諸經中王。若能于此審諦思惟。則去佛慧不遠矣。
△二頌方軌。
若人說此經應入如來室(至)處此為說法。
此頌標釋一節。前[A72]已解明。無所畏。即四無畏也。廣分別說。乃權實雙行也。
若說此經時有人惡口罵(至)為眾生說法。
直指云。此補出二頌。前四句。釋成上三蔭被中忍辱二字。後四句。引[A73]己為證。千萬億土。攝九界。堅固身。攝報化。以及三十二應。無量億。乃竪說施化無窮也。
若我滅度後能說此經者(至)為作聽法眾。
此二十八句。通頌如來以五事利益行人。初遣四眾供養。二遣化人護持。三有忘令憶。四得見佛身。五遣八部聽講。三次言在空閑者。初謂法師若在空處讀經。若有忘記章句。我現身為說。二若在空處。或說或讀。亦皆得見我身。所謂處處見佛。念念見佛也。三曰。若在空閑。無人聽受。我則遣天龍八部。為作聽眾。此皆如來為法重人也。
是人樂說法分別無罣礙(至)得見恒沙佛。
此八句孤起。廣明法師具無礙辯。心契十方諸佛。而諸佛護念如子。故所演妙法。令聽者見諦。獲歡喜位。而復囑人天親近大乘師學。速得大乘妙果。而復因此師。得見未來恒沙諸佛。此又見燈燈無盡也。知音云。末四句。為後兩品章本。若親近下。勸勉。伏得此經為弟子者具因行之案。為後提婆品張本。隨順下。伏得此經為弟子者成果德之案。為下見寶塔品張本。此一品經。單明教菩薩法一句。前半品教菩薩為弟子之法。後半品教菩薩為師傳之法。下見寶塔一品。單明佛所護念一句。見護念之佛具三世十方也。
見寶塔品第十一
品節云。此品判為示佛知見者。以顯示如來常住法身實相真境。欲令眾生知此見此。乃佛之知見也。惟此法身真境。經初一光東照圓現法界事相。生佛始終。乃通示眾生心境之妙。由當機未悟自心不達目前。便是今蒙如來種種開示。當機[A74]已信佛言。自知作佛。各得授記。雖信自心。然猶未信實相真境。故世尊至此將顯法身常住。見七寶妙塔從地湧出。多寶如來全身現在。以消生滅之見。即此娑婆三變淨土。以袪淨穢之執。且十方諸佛充滿其中。正顯法界塵剎。觸目無非真境。此為真佛之知見也。大窾云。此品自方便譬喻因緣三門。令三根人各得領悟授記。為法王子。紹隆聖種。以完開悟二字。亦完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科。既悟之後。欲其發願弘經行法師事。故先法師品廣讚法師功德。又恐不肎受持。故假多寶。親呈塔樣。十方諸佛。各將一卷大經作證。覿面呈示。令人親見一回。方肯發願受持。然後得入。以了示入二字。亦完諸佛智慧甚深無量一科。故此一品前半。示佛知佛見。而後半。令其發願受持。所謂一點水墨。兩處成龍也。
[△@△]此品關係非細。既見其塔。復聞其聲。當此聞見之人。未必不懷奇特想也。既有是想。必求開塔。由是引起集分身。變淨土。說壽量。現神力如是多多奇特。皆是為新記人。擴充見地。以盡佛知見矣。故塔表法身。是所見之理。見字乃能見之人。此處既是親見。則後變土集佛。一切境界無不親知。由是不但待未來成佛福智圓滿後有此知見。即今便於佛知見。得少分矣。不然。何以完如來出世一大事因緣哉。
△二顯示一真妙境。如來唱募。以覓流通。分二。一長行。分三。一多寶湧現。又分六。一塔現之相。
爾時佛前有七寶塔(至)種種寶物而莊校之。
此明塔相。爾時者。是三周人。發始覺智。見本覺理之時。七寶者。直指云。表信住行向地等妙之智。寶塔。表實相之境法身所依處也。以權實之智。契證住等五位圓理。故高五百由旬。智徹三科七大。皆如來藏故。廣二百五十由旬。約由旬之數量。高二萬里。表依正同轉。逈超真俗二諦。廣一萬里。表一真實相。三周人麤重我法二執。無明地破。故見塔從地湧。以無依智。契無依理。故塔住空中。種種乃眾多定慧也。莊校者。皆一理之所具也。
五千欄楯龕室千萬(至)高至四天王宮。
天台云。欄楯。是總持之法。龕室千萬者。即無量慈悲。亦是無量空室。幢幡。是神通勝相。垂寶瓔珞者。四十地功德。上嚴法身。下被眾生也。寶玲萬億。即八音四辯。四面出香者。四諦道風。吹四德香也。旛葢以七寶合成者。表差別萬行。皆從七位理智流出。高四天王者。表法性身逈出四流也。[A75]已上總明過去如來理智一如成法性之果塔。直指云。高五百由旬。應前過五百由旬至寶所意。
△二諸天供養。
三十三天雨天曼陀羅華(至)恭敬尊重讚歎。
諸天供養事解可知。若約理釋。天台云。住行向為三十。十地為一。等覺為一。妙覺為一。合三十三數。同依一實相境。如三十三天同居忉利也。雨天曼陀羅者。必雨四華。表初心具四十二地所有因華。歸向法身。如三十三天雨華供塔也。餘諸天龍等。供養寶塔。即是內凡外凡。亦依實相。向果行因也。
△三多寶稱讚。
爾時寶塔中出大音聲(至)如所說者皆是真實。
此以古佛稱言證法不虗也。直指云。塔以理智互表。而總歸能依之理。塔中復有古佛。以顯所依之智。智能啟悟眾生。故出大音聲。大音者。應上三周普記之音。雙歎釋迦權實并說。故兩言善哉也。
[△@△]平等有二。一法平等。二眾生平等。大慧即前權實雙融。是謂諸佛智慧也。以此大慧稱中道之理。即法平等。於人不分權漸。普皆授記。是眾生平等。應上等賜大白牛車意。須知平等大慧。更非別法。即是三世十方一切諸佛教授菩薩為諸佛所護念之妙法華經也。今日如來亦以此法。為大眾說。則所說之法。如所如說。誠然如是。此是歎佛所說稱寔理。故為如是也。二歎如來至今第五時說此妙法不差機故。如此機教相扣。即是稱實理故說亦如是也。下又言釋迦牟尼如所說者皆是真實。此三句更有深意。由二乘一往不信自心作佛。亦不信佛所說法是平等慧。而佛於三周法喻二說之間。皆言我所說真實。意恐聞者信力不堅。故假塔中古佛。如是稱讚。使會中初入門者。因見因聞。而得實信矣。此節文勢雖為釋迦作證。意在開悟會眾施受不虗也。
△四會眾驚疑。
爾時四眾見大寶塔(至)恭敬合掌却住一面。
此中四眾。約參隨。即發起當機影響結緣之四眾。約受益。即三周新悟有信解行證之四眾。今是受益眾。同開佛知見。同證一真理。真見頓明。故即見寶塔出現也。直指云。諸佛之法。以無住為本。故塔住空中。根結頓解。真聞始開。故聞塔中音聲所證之理。等同三世故。皆得法喜。從劫至劫。無明所覆。今始親證。故恠未曾有也。
△五樂說請問。
爾時有菩薩摩訶薩(至)又於其中發是音聲。
前品[A76]已下。節節皆有菩薩助化者。是表當人無師智及自然智漸漸開發之相。序品光現一真法界。示悟眾生。故假彌勒發問。以啟三周大業。三世平等。示真實相。若不窮塔之本。新記罔識其始末。故此假大樂說發問也。知音云。樂說。乃四辯中之樂說無礙辯。此與藥王同行八萬人中一人。前品明三世持經。非藥王苦行。不足以因之。此品會十方三世而付囑。非大樂說。不足以請之。問意有三。一問何因有塔。二問何故地湧。三問何故出聲。
△六如來為答。
爾時佛告大樂說菩薩(至)為作證明讚言善哉。
此答第二問。何故從地湧出。謂此塔中。有全身者。正與會眾。分明顯示所見所聞之境也。正應前文此中[A77]已有如來全身不須復安舍利之文。往過東方者。不離動用中也。無量阿僧祗世界外而來。至此是自他不隔也。國名寶淨。佛號多寶。總表法性真淨權實一如也。次下出陳古佛因中大願不虗。故從地涌出也。據菩薩處胎經第二卷全身舍利品。佛云。此大地種。厚八十四萬億里。地下有風。風下有水。水下有火。火下有沙。沙下有金剛剎。各各厚八十四萬億里。諸佛全身。盡在彼金剛剎中。乃至有法皷世界。亦厚八十四萬億里。過去億千萬佛。皆留舍利。彼土舍利。我亦有分。非一非二。不住一處。亦非不住。周旋往來。光相具足。示現教化等。由是而知。多寶全身。皆在彼金剛剎。及法皷世界。從地湧出也。
彼佛成道[A78]已臨滅度時(至)應起一大塔。
此答第一問。以何因緣。而有此塔。如來為當機。述陳古佛將入滅時。囑令起塔供全身者。意在於未來凡說經處。皆踊現作證。而興讚歎。不獨今日如是湧現也。若照前文。諸佛世尊。從昔[A79]已來之所守護。又見三世皆如是湧現也。
其佛以神通願力(至)從地湧出讚言善哉善哉。
此答第三問何故發聲。佛今答云。彼佛為作證明故。作是音聲也。天台云。釋論明多寶佛不得說法而取滅度。何謂不說。當是多寶亦得開三。但不得至法華顯實。故云不說法耳。以是義故。雖復滅度。在在處處。凡說法華經。便隨喜作證。前曰此塔三世湧現。此曰十方湧現。足顯此塔無在不在也。
△二分身遠集。分七。一樂說請見。
是時大樂說菩薩(至)我等願欲見此佛身。
三周新記之人。向所聞報佛之音。所見如如之理。尚在彷彿。猶不離權乘。見解至此。欲其如實知見。事非偶爾。欲得法身。親切洗去從前所有知見。故必假如來神力加被也。要知大樂說此問。引發非輕。如後集分身佛。是何等境界。三變娑婆。是何等境界。分半座而坐。接會眾于空。如此不思議事。皆由此問而致故知此問非如來神力所起。何有願欲見多寶耶。
△二應集分身。
佛告大樂說(至)在於十方世界說法者今應當集。
大樂說願欲見此佛身。世尊云。此佛不容易見。有深重願力存焉。欲待我分身並集一處。然後乃得見彼佛也。葢集分身者。攝用歸體。若體用不完而欲求見。願則不深矣。若三身不具而欲即見。願則不重矣。此節文雖有彼我差別。意實一貫。重在深重願三字。三身并集一處。畢竟是甚麼處。若真到此處。即刺著個佛字見。亦是空華。看經者好生著眼。
△三樂說請集。
大樂說白佛言世尊(至)禮拜供養。
樂說今以佛神力。又推廣其見。而亦欲見十方諸佛。若有一佛見之未得。則不成樂說無礙。故曰亦願欲見。如此則樂說。亦以深重願。為新記人。圓成無礙妙法矣。
△四放光遠召。
爾時佛放白毫一光(至)所照之處亦復如是。
此是經家敘置如來欲集分身諸佛。但以光召。則諸佛隨召而至也。序品中。放白毫光。意為靈山會裏一切人。顯發中道智境。故引發三周人。各得授記。今復放此光。是欲為會眾圓成此段因緣故。仍向東方如是照也。即見二字有意。此謂會眾因光即見也。然大通光照五百萬億國。以致請法之眾。而此光又過恒河沙。則所證利益。定非三乘所能擬也。光中所現。皆是如來分身佛所受用境。彼諸國土下。明諸佛國土莊嚴惟淨無穢也。無數千萬下。明諸法眷惟大無小也。又見諸佛與諸菩薩常宣妙法。以化眾生故。前云。我千萬億土。現淨堅固身。於無量億劫。為眾生說法。至此益信矣。此但敘東方所見之相。其餘九方。準此可知。故曰亦復如是。然則諸佛國土。無古無今。無向無背。由眾生背覺合塵。故對面千里。一念塵消。無不朗徹。學者於此境界。不得高推佛境。
△五諸佛同集。
爾時十方諸佛(至)并供養多寶如來寶塔。
此是十方分身諸佛。見本佛光召。是聞命即行也。各告上首云。我今應往。正應本佛謂今應當集。二應相照。是體用不二之意。往釋迦佛所。表大用歸體。并供養多寶者。表用徹三世。
△六三變娑婆。分三。一變娑婆國土。
時娑婆世界即變清淨(至)一方所分之身猶故未盡。
此初變娑婆世界。為方便土也。承上光召十方各五百萬億恒河沙諸佛。彼佛欲來此土。故世尊為容受諸佛。變其忍土。候化佛之至也。直指云。然佛寂土。未甞有淨穢之相。但因五趣三乘眾生背覺合塵。根塵識三互雜互染。遂成火宅。謂之同業妄見。今承佛四十年漸次教化。至此妄融真現。根結將解。開佛知見。復本真淨之時。故即時見此堪忍之土。變成琉璃地也。根塵識三同轉。故曰即變。真俗雙融。故曰清淨以信解而入。故惟見琉璃。寶樹表智。金繩表理。煩惱為林。結使為藪。我慢為山。生死為河。無明為海。六道為城邑。二十五有為聚落。因轉陰處界三成智。則三界火宅當下消融。故曰無諸聚落。然此所轉。初因戒而斷三因三緣。故燒大寶香。因慧起行。故雨華布地。慈覆眾生。故寶網覆上。法隨機說。故懸諸寶鈴。三周新記。[A80]已獲真常。故唯留此會人天二道。有不信者。自於理背。故置於他土。約境。此初變本土。表三乘人[A81]已轉八識賴耶。葢三界火宅。以八識為主。所謂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約後數。今變一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佛國。為方便土。他經云。羅漢見大千界。如掌中果。於此互知不謬。
[△@△]諸佛各將一菩薩為侍者。乃大用中之差別用也。亦為下文遣使問訊之案。到寶樹下。樹乃所依之境。即差別中之理。高五百由旬。枝葉花果莊嚴。表五十位差別妙德嚴大用也。座乃法空真境。亦高五由旬者。表智能攝五位之因也。亦以大寶校飾者。是不離眾德也。各坐其座。是各安其安也。如是展轉。謂變土雖廣。且不能容一方之分身佛。況能容諸餘者。此見世尊應化之多。亦以起下第二第三之變土也。天台云。此以八背捨三昧之力。能變染成淨。表除見思惑也。
△二變二百那由。
時釋迦牟尼佛(至)諸天寶華徧布其地。
此是第二翻變同居。為實報土也。八方者。指娑婆世界以外之八方也。每方各更變二百萬億那由他佛國土。皆令清淨者。此表三周新記。至此八識見相二分同轉。遂見此依正廣大之境耳。智音云。此校初變文中敘無有地獄等。可見寔報土中元無六凡之穢也。亦以琉璃下。如初變之中可知。目真鄰陀。此云石山。摩訶即大石山。鐵圍山。亦有大小。用圍小千大千世界者。皆以鐵名。用表堅固也。亦鐵石成故。須彌。此云妙高。七寶所成。通為者。因無諸山海所隔。為一淨土具莊嚴也。天台云。此以八勝處三昧轉變自在之力。表淨除塵沙惑也。
△三變二百萬億。
釋迦牟尼佛為諸佛(至)諸天寶華徧布其地。
此是第三翻變實報為寂光土也。觀當來二字。則前度十方諸佛未曾全來。佛知有未到之分身。故又廣變其土也。文中大意。俱如前釋。直指云。[A82]已上三變之說。乃為新記三乘人眾。外廣開佛見。內廣明佛知。故以初變此土。表轉八識。成方便土也。二變每方各增廣二百萬億恒河沙佛土。表轉八識見相二分心所。以成實報莊嚴土也。三變每方又各增廣二百萬億恒河沙佛土。表轉八識能所。以成寂光淨土也。葢為四聖六凡皆是八識受熏持種。今三乘會眾。至此以信解。開佛知見。乃次第轉識成智。故佛以三變示其所證之境。如此廣大。乃符前三翻獲記。以至漸離化成頓到寶所之大案也。但因信入非由行證。故曰變。然三聖土不離五趣雜居。是即染而淨。故曰大眾見燒盡。我此土安隱。此誠為開佛知見。天台云。此以十一切處三昧。於境無間所觀使徧之力。表淨除無明惑也。
爾時東方釋迦牟尼(至)各各說法來集於此。
此是方便有餘之境相也。而集於此此字。指靈鷲山。約理。指寂光土。先明此娑婆世界百億須彌之外。東方一面之佛。各捨本土為眾說法。而來此會也。因光照東方故。東方先至。以表有餘次第之相。
如是次第十方諸佛皆悉來集坐於八方。
此實報莊嚴景相也。次第者。指九方而言。故曰十方諸佛。直指云。以靈山為主。而廣坐於大千界內之左右八方也。應上布座而坐。上言十方。今止言八方。以上下無佛座。表證中道如如之理。以題實報之境也。
爾時一一方四百萬億(至)諸佛如來徧滿其中。
此是寂光大集之景相也。前放光。每方各照五百萬億恒河沙佛土。每方應有五百萬億恒河沙分身佛而來。直指云。要知最初十方佛來。止有一百萬億恒河沙數。故今曰。一一方有四百萬億。合前每方。足五百萬億。返推三變之時。後二變各二百萬億。合共四百萬億。則知初變不止變娑婆一世界而[A83]已。應變一百萬億之佛土也。故初變所來之佛。有百千萬億等。由此返推初變之文。云娑婆世界即變清淨。是舉本以該其餘也。不可以辭晦意。由此則知。大千之土。實為五趣雜居。四果出界外。[A84]已證一百萬億恒河沙佛界。是八識[A85]已破之量。直待八識見相雙融。始證寔報見相雙泯。乃證寂光。如此景相。非佛眼不能窺也。
△七與欲開塔。分五。一諸佛問訊。
是時諸佛各在寶樹下(至)及菩薩聲聞眾悉安隱不。
此示十方大集圓行之景相也。各從本土而來。各坐本座。正示是法住法位之果也。不親致敬。而遣侍先白者。直指云。表體用皆如。各齎寶華。表化佛行中之圓行也。滿掬者。表萬行圓滿。善男子。是命侍之言。如我辭曰。是各教侍者至佛前依詞問候也。其問有四因。五趣眾生未出生死。為病因。二乘未斷見思。為惱因。中乘失於權實二智。未接如來氣分。失佛十力。為不安樂。如來為此三事。示生火宅。此三等人病。如來亦病。今十方化佛。問候安樂。探其根熟何如也。繼問菩薩聲聞悉安隱不。謂能安真際。而穩然於萬有不也。
以此寶華散佛供養(至)諸佛遣使亦復如是。
此亦順世權宜。事不害理也。先散華。表遠來之敬。而後序陳本事。某甲者。是分身佛各教侍者。代稱[A86]己名之辭。此可見分身佛不皆同名釋迦。故前文云。我於異國作佛。更有異名。是也。與欲者。同欲也。謂十方大集分身諸佛。無不願欲開此寶塔。表三乘新記。以十種金剛定。破最後滅相無明。乃見空劫以前自性之主。此亦由多寶如來深重本願之所存矣。[A87]已上三身如來。一翻作用。而多寶本不動搖。是祖父從來不出門。釋迦雖放白毫光照。亦不曾動著絲毫。乃正中徧也。分身諸佛有來往相。是體用兼至。亦不過總為三周新記。圓彰本有如來藏性而[A88]已。觀其境像。儼然華臧莊嚴一幅全圖。惟看者子細著眼。看得清楚。即自身周徧五百萬億恒河沙國。與諸如來。把臂同遊毗盧性海。何等欣幸。於者裡窺看不明。勢必又待當來更問彌勒。則可謂鈍滯極矣。故前文云。能聽是法者。斯人亦復難學者珍重。
△二釋迦開塔。
爾時釋迦牟尼佛(至)如却關鑰開大城門。
此是大集圓證之景。十方諸佛同集如來一目周視無餘。是佛所見也。皆聞與欲開塔。是佛所知也。非佛知見。何以能盡其量。此亦為新記人作知見榜樣。起座住空。直指云。是佛引新記。證無依智。不許執守。初獲真空理境。佛纔起立。而四眾同起。可見藥頭靈妙。至此前妄皆空。新獲不守。惟有一箇見佛之心現前。故曰一心觀佛。
[△@△]世尊以右手指開塔。此處舉指。與最後之拈花。無二無別。塔戶頓開。與迦葉之破顏。無增無減也。三周人從前雖有信解。未得脫洒。今于如來指處。豁然開發。狀不止天崩地裂。故曰出大音聲。將自來所有佛見法見。一齊頓忘。始知一真法界。當體如如。則滅相無明。瓦解氷消矣。却關鑰者。却猶除也。關是橫木持其門者。鑰即鎻也。
△三會眾見聞。
即時一切眾會(至)及釋迦牟尼佛上。
此明開塔後之見聞奇異也。直指云。一切眾會。該十法界。見字。即見未有生佛[A89]已前之本覺也。全身不散者。乃顯本覺之理。無明不能汩。劫火不能壞。三毒不能侵。輪迴不能沒也。如入禪定者。顯本具之智。不假修習而安如山。不假作觀而照如日也。又聞其言讚佛讚法。此歎美緣因佛性也。正因雖人人本具。非世尊歷劫接引。眾生不易到此。是則緣因為正因之無上大師。故勸釋迦快說也。
[△@△]古佛勸說者。由三身體具。會眾同臻。今正是時。宜當快說。又此歎前三周開顯。法說喻說。引古明今。所說快然。故至會眾利益無窮也。次下明會眾有如是見聞。故歎未曾有。以花散佛。表依圓體而起圓行。亦是慶幸陳供也。
△四二佛并座。
爾時多寶佛於寶塔中(至)坐其半座結跏趺坐。
理本不二。而言分座。乃理智將融之際。分而即合。是不二之二也。智元是一。而言入塔。為始本契合之時。惟同無異。是二而不二也。故天台云。古佛塔現。示滅而不滅。釋迦入塔。示生而不生。不生不滅。常住不移。廣大法身。當處現前。故以二佛並座表之。
△五四眾請加。
爾時大眾見二如來(至)接諸大眾皆在虗空。
會眾雖得親見法身。由見量未忘。似尚疎隔一層。故未即證真空。是猶望佛以神力接之也。纔念及此。即便見神力顯現。住無依智。與二如來同歸一處。方得謂之妙觀察也。又據事論。大眾念欲神力。而如來便與神力。正此之際。身不覺而舉。空不覺而躋。得非神力而何哉。分身遠集[A90]已竟。
△三釋迦唱募。
以大音聲普告四眾(至)廣說妙法華經今正是時。
如來不久當入涅槃佛欲以此妙法華經付囑有在。
此為世尊示涅槃相。欲以此法付囑流通也。天台云。付囑者。佛在世時。隨機利物。不假於人。今化緣既盡。欲令此法利益無窮。故須付囑流通也。此有二意。一近令有在。付八萬舊住菩薩。此土弘宣。二遠令有在。付本弟子下方千世界微塵數菩薩。令觸處流通。直指云。如來圓證實相。凡聖兩忘。何生死之有。然為火宅諸子。示現受生。如空花水月。幸諸子得出火宅。[A93]已證真常。則佛之能事畢矣。故有示滅之唱。
△二偈頌。分三。一頌多寶滅度。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聖主世尊雖久滅度(至)在在所往常為聽法。
此頌意借古佛而激勵會眾也。謂古佛[A94]已為聖中之主。世間之尊。可謂智德備矣。久滅度。是二死永息。斷德極矣。全身不散。可謂萬用深藏。何所不具。尚且不忘本願。為法而來。汝等諸人。云何返不殷勤為證此法。云何二字。恠責之甚。此佛下四句。謂雖入滅無央數劫。凡有說此經處。無不在會。為此法難遇。故處處往也。次下出彼佛本願。一如前釋。
△二頌分身普集。
又我分身無量諸佛(至)令法久住故來至此。
知音謂。不惟過去一佛為法而來。又我分身之佛。數如恒沙。亦為法來。并見多寶佛故。各捨土眾及供養事。無非欲令法久住也。
為坐諸佛以神通力(至)以是方便令法久住。
此頌變土。較長行甚略。而次第不局。其文易曉。但此補出諸佛身光。如夜暗之然大炬火。足見光明廣大也。又補出諸佛身香普熏法界。足知聞香者不勝喜也。次補一喻。言十方分身散坐八方。如大風之吹小樹枝。無不乘風趣向。此皆是我釋迦如來。以方便故。令三周人圓證妙法。故結云。以是方便令法久住。
△三頌釋迦付囑。分二。一舉三佛以勸流通。
告諸大眾我滅度後(至)所集化佛當知此意。
此頌募眾流通立誓。以堅其志也。直指云。初六句。宣眾選能者於佛前自誓擔荷。次四句。言多寶如來不違本誓。師子吼者。即前如所說者。皆是真實等語。末四句。一舉多寶。二舉自身。三舉化佛。惟此三句。是總攝前十一品所顯大旨。以多寶。表新記所悟本覺之理。以自身。表新發始覺之智。以分身。表新悟圓信圓解圓行圓證。三皆以身言。即法報化也。當知此意句。謂我令汝等於三佛前發願。甚有深意。而此唯三佛共知也。
諸佛子等誰能護法(至)多寶如來及諸化佛。
如來儘儘教人發願者。意欲未來一切眾生盡得開佛知見也。況願足以堅慈濟。如多寶無願。何能處處現塔。釋迦無願。何能久默斯要。分身非願。何能普集靈峰。故教當發大願。令得久住。必使新記。因願護持。作將來眼。若有能發願護持此卷大經。則為供養三佛及親見三佛矣。
△二舉能持法以勸流通。又二。一正舉勸。
諸善男子各諦思惟(至)能說此經是則為難。
初四句。如來釋成教人發願之意。謂諸善男子。汝等各各審諦思惟。於佛滅後。能受持此經。最為難事。若非願力堅持。則無以濟二利之功也。故令汝等速發大願。知音云。由此為難事一句。引起下文二十餘行難不難之校。文不出持說二門。義不出神通智慧。皆以餘經與此經對校也。諸餘經典下。標起餘經智力神力可及者。餘經難而易。此經易而難。有六翻對校。然須彌難以手接。大千豈能足動。今皆不難者。以餘經所詮。神通人易信也。有頂。乃色究竟處。與無色相鄰。最難以立。彼處天人多厭色歸空。不能聞法。最難說經。今皆不難者。以餘經所詮。智慧人易信也。若佛滅後。能讀說此經故。不假接須彌等之神通智慧。真令聞者知舉手低頭皆成佛道。其誰能說能信。故曰是則為難。此雙以餘經神力智力。單校此經讀說者為難。故宜發大願一也。
假使有人手把虗空(至)若使人書是則為難。
知音云。空無形相。難以手把。空既被把。難以遊行。今皆不難者。餘經之神力易為信也。然此經不假把空等神力。但能自書。及使人書。則究竟涅槃常寂滅相。佛與大眾。[A95]已同住于空中矣。此單以餘經神力。單校書持此經為難。故宜發大願二也。
若以大地置足甲上(至)暫讀此經是則為難。
○大地難置足甲。即置亦難升天。今皆不難者。由餘經之神力易也。此經暫時讀說。則[A96]已三變淨土。移天人置他土。其誰能哉。故宜發大願三也。
假使劫燒擔負乾艸(至)為一人說是則為難。
○乾草極易著。劫燒非常火。入中不燒。為不難者。乃餘經之神力也。此經但能持說。即為一人。則知大眾見燒盡我此土安隱矣。故宜發大願四也。
若持八萬四千法藏(至)問其義趣是則為難。
○八萬法藏。及十二部經。一人難持。即持難說。即說亦難令聽者得六通。今皆不難者。餘經所詮。說者聽者。神力智力也。此經若能聽受。一問其義。即此現前六根。皆獲清淨矣。故宜發大願五也。
若人說法令千萬億(至)如斯經典是則為難。
○說法令一人得果。具通尚難。況千萬億等。今謂不難者。餘經所詮神力智力。可謂廣大矣。此經但能奉持一念隨喜。須㬰聞之。即得究竟菩提。況從法會出。即第五十人功德。勝供養四百萬億六趣眾生滿八十歲。復令得四果。亦所不及。故宜發大願六也。
△二釋勸意。
我為佛道於無量土(至)若有能持則持佛身。
此結顯勸持也。則持佛身者。所謂此中[A97]已有如來全身。
諸善男子於我滅後(至)今於佛前自說誓言。
此處重呼重囑。無非要於持說二門。立堅固意。使此法久住。亦以結完宜發大願一句。
此經難持若暫持者(至)則為疾得無上佛道。
此及下文。皆結顯勸持也。要解云。所謂持經。非手執口誦而[A98]已。要以此道內自攝持。由是得無畏力故。是則勇猛。超不退地故。是則精進。內外自正故。是名持戒。塵勞自淨故。是為頭陀。如此乃可疾得佛道。所以暫持為難。而諸佛喜歎也。若雖能書持讀誦。而不能造此。其猶蠹虫食木。野鳥鳴春。風氣宣使。曾無意謂。又何貴於書持而稱難若此。學者當明深旨。以盡持經之道。則為疾得無上佛道兩句。為下龍女速得佛果之案。
能於來世讀持此經(至)是諸天人世間之眼。
要解云。化澆漓世。必藉淳風。開人天眼。實資解義。
於恐畏世能須臾說一切天人皆應供養。
○所謂若見此法師。生心如佛想。此尊師重道。勉進弘持也。此明植因之大。為提婆品張本。直指云。三根因信而證真素法身之理。故以法師品收前大要起後。從體修證。庶不坐執乾慧。是以塔從地湧。表法身逈出根塵。樂說騰疑。表自然之智發現。佛述多寶本願。分身普集圓證。光告十方。表果體徹於因行。諸佛普集。表因行該於果海。無作因果互信。夫體用一如。三變土而成寂土。二如來總一真如。三身一體。四土一心。十法界之大夢。當下豁開。無邊際之佛果。剎那成就。迹門大業。於斯將周。召眾流通。繼佛慧命。
妙法蓮華經授手卷第六
校注
[0718001] 經卷第四 [0728001] 求疑來 [0729001] 耳疑爾【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2 冊 No. 623 法華經授手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品節云。此品來意。由五百弟子聞前五人得記。復聞宿世因緣之事。乃知佛以無量神通方便引導眾生。始的信佛心。亦信自心決定成佛。疑慮頓盡。堪荷家業。故結集者。以受字名品也。要解云。然此品先記滿慈者。以滿慈乃大弟子。內秘外現。為眾標領。況十大弟子。無非上根。領悟得記。本無先後。但各專一德。隨機總眾耳。滿慈說法第一。為五百阿羅漢。常說無上道。故號曰普明。是當說法之機。故以滿慈總之。如阿難羅睺羅。亦大弟子。而總學眾。各有以也。
[△@△]問。本文授滿慈記畢。便言爾時千二百羅漢作是念。何獨以五百名品。答。經文明言其五百羅漢優樓頻螺等。況五百人。與佛如影隨形。恒常在座。其餘七百眾。或授記時。不在本座。故後囑迦葉云。五百自在者。迦葉汝[A1]已知。此即為現在授記者言。次云。其餘聲聞眾。亦當復如是。其不在此會。汝當為宣說。其意顯然可見。曰。授記事大。何故不逐一標名。答。佛語圓妙。言中[A2]已具。舉少該餘。避繁文耳。
△二正與授記。分二。一授千二百人記。又二。一獨授滿慈記。分二。一敘默領解。又復分二。一得解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