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授手卷第二
方便品第二
爾時世尊從三昧安詳而起告舍利弗。
爾時者。即文殊彌勒賓主問答[A5]已竟之時。安詳者。徐徐緩緩也。起出也。對入字言。前入定乃如來將自受用一段。真境顯露。與人示如如理。此時會眾。見此土他土。皆不可思議。則人人𮌚中。皆有一段不可吐露光境。憶如來出定。必應天搖地震。海湧山騰。及今出定。興無緣大悲。示如如智。仍不動聲色。安然從三昧起。不待請問。而告舍利弗者。正欲使人領悟此妙法。一味尋常。非奇非恠也。故此用安詳二字。甚妙。
[△@△]問。會中無限人。而獨告舍利弗者。何也。答。如來本為不知不信者。顯彰方便。故有開示悟入之談。先在定中。有文殊實智。對答發明。今出定。又必因身子。權智顯示。乃融二智于一真也。況身子本大權示現。為小乘中智慧第一。將欲破小顯大。故先告之。以動羣輩耳。又問。如來恒常在定。何得言起。若有出入。不名正定。答。豈不知此為方便耶。既屬方便。如來何甞出定。
△二正歎二智。
諸佛智慧甚深無量。
既曰諸佛。即該十方三世。其實即一佛也。智慧。即本經曰妙法。曰實相。曰一乘者。乃諸佛證得無上菩提之如如真智。向來定中放光。亦此乃實智也。此智不可以名名。不可以見見。所謂甚深者不可測也。無量者。不可擬也。試觀善財于普賢一毛孔中。行一步。過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如是次第行。至盡未來際。尚不能知此毛孔中。剎海次第。況佛境耶。是則諸佛智慧。實不可測知。故曰甚深無量。天台曰。此歎實智。言諸佛者。非三教化他權實。乃諸佛自行權實也。
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
門有開啟義。有出入義。曰智慧門者。乃以實智。開發顯露。作差別說。乃權智也。非實外別有。離離不合者。謂之權。乃佛于定中。放光現瑞。圓彰十法界染淨差別。使人人見之。而謂得未曾有者也。難解入者。由會眾覩此光相。各自生疑。咸言莫知此光所為因緣。彌勒亦因之以問文姝。雖文殊擬古酬答。尚待惟忖。豈易易解入者也。謂聲聞不知者。良以世尊降迹人間。手指天地。及四十年中。拈弄指點。無非明彰此智示人人本有也。而二乘返謂之非[A6]己智分。其間以種種語言。曲唱傍通。無非洞啟斯門也。而二乘返謂之教菩薩法。是則一切聲聞。不自信知有如是智慧。又不領悟如來有如是智慧之門。故曰。所不能知。天台曰。此歎權智。諸佛以實智證理。權智說法故也。
△二雙釋。
所以者何佛曾親近(至)盡行諸佛無量道法。
上說難解難入。是警其未悟。此方出陳諸佛所修樣子。使會眾有所取法。故徵釋之。所以者何一句。是雙徵二智。下單釋實智。言何故諸佛智慧如是甚深不可量也。曰諸佛因中。不似汝輩懈怠。陰循所親近者。則有百千萬億無數佛也。一一諸佛。所有道法。無不盡行。無不通達。所謂水積不厚。則負大舟也無力。由力用深遠其所得之慧。故有如是甚深無量也。
勇猛精進名稱普聞。
此方釋權智也。智慧之門。何故亦難解難入也。曰須知諸佛因中所行。由其勇猛精進。故得入難入之門。一入是門。則發用深廣。辨才無礙。便致名稱普聞。則所有言說。理應其難解難入也。意顯二乘不能解入者無他。在不勇猛精進耳。汝二乘人。纔得個有餘涅槃。便謂所得弘多。豈有親近無數諸佛之願乎。況蓄志愚劣。豈有勇猛精進名稱普聞之因乎。于菩薩法。心不喜樂。何有成就甚深未曾有法之果乎。我故謂汝等所不能知也。
△三雙結。
成就甚深未曾有法。
天台云。此結成實智。稱真究竟。曰成就。到彼岸底。曰甚深。昔所未說。曰未曾有也。
隨宜所說意趣難解。
○此結成權智。稱機適會。曰隨宜。非七方便所知。曰難解。
[△@△]由諸如來曾近多佛。勇猛精進。行多善故。所得深而所知廣。至于應機接物。若權若實。無不盡其底蘊。如明珠走盤。縱橫不滯。宜其令人難解難入。此引諸佛。有如是行學。明騐如是。
△二明釋迦權實。分三。一雙歎。
舍利弗吾從成佛[A7]已來(至)引導眾生令離諸著。
如來將欲開示此段光明。使二乘人。必知有此一大事因緣。故先引無數諸佛。證極此道。未有不從親近中來。未有不從精進中得。先將他佛說明。然後方說到自[A8]己。使一切人。必悟必入也。天台云。吾從成佛[A9]已來。是先歎實智。既曰成佛。則先得實智之本。自利[A10]已滿。種種因緣下。方歎權智。因緣者。遠指大通佛時為王子之因緣。近謂四十年倒腹傾膓。無非為此事作因緣也。譬喻者。小乘中以芭蕉水沫喻。大乘中以乾城鏡幻喻。如本經所有。皆種種喻也。廣演者。以一法開無量法。說如三乘九部等。巧逗諸根。故曰無數方便。離諸著者。說散十善。離三途著。說淨十善。離欲界著。說三藏。離見思著。說菩薩法。離涅槃著。說如來道法。離順道法愛著。故曰諸著。然世尊既自[A11]己證得。豈忍坐視。而不為人開示也。奈何一切人。終曰圓覺。而不能證入。方與顯示。彼諸二乘。如丸塞耳。如葉遮睛。如來見其蒙然若昧。只得屈垂方便。作種種因緣譬喻。廣分別說。亦不過引導于人。離諸著耳。
△二雙釋。
所以者何如來方便知見波羅蜜皆[A12]已具足。
此雙釋二智。曰何故如來能引導眾生。離諸著耶。如來具足方便知見波羅蜜故。則知見即實。方便即權也。知見上既有如來二字。則非泛常所知見也。如來證此難思妙法。則知無不盡。見無不到。良以諸佛所證。妙莊嚴海。不可思不可量。最深最秘是前所謂甚深者。而如來無不知也。不可說無有邊。最廣最懸。是前所謂無量者。而如來無不見也此即是如來無上菩提之知見波羅蜜。如來究竟至此。仍將所知見者。為一切眾生開示之。使一切人悟入之。則開示固佛知見。而悟入者。必證佛知見也。眾生至此。與佛無殊。皆為如來之方便引入。則二智一一皆徹法底岸。故總曰波羅蜜皆具足也。
△三雙結。
舍利弗如來知見廣大深遠(至)成就一切未曾有法。
此方出陳。前歎諸佛科中。云諸佛智慧。故此言如來知見。前曰甚深無量。此曰廣大深遠。是佛佛所證。無二理也。此結成實智。前言諸佛所得之慧。皆從無量佛邊。行無量行。勇猛精進而得。則此言十力無畏等法。一一皆深入。而無邊際。豈非勇猛精進于諸佛所行一切善法。而得者乎。故前結云。成就甚深未曾有法。此言成就一切未曾有法。但甚深明實。此一切顯權也。世尊自釋自結云。如來所知者廣大。所見者深遠。而所成就者。皆未曾有法。決非汝等淺知劣見能解能入也。無量有四。即慈悲喜捨也。以小乘不度生。故不得此。無礙亦四。一法無礙。以一法演無量法故。二義無礙。以一義演無量義。三辭無礙。以一音演無量音。四樂說無礙。即稱機說法。無厭倦故。力有十種。一是處非處智力(知可度不可度)。二三世業報智力(謂知有障無障)。三根勝劣智力(知信等根有軟中上)。四種種界智力(謂三乘五性等。界即性也)。五種種解智力(或貪財利好名聞等。亦名欲力)。六一切至處道智力(知眾生種種所行。若出離行。若不出離行。各能至果)。七禪定解脫三昧樂淨智力(如有漏無漏等)。八宿住念智力(知前際名姓苦樂等)。九天眼智力(謂死此生彼。墮善惡趣。大小好醜等)。十斷諸習智力(即漏盡智)。小乘不求佛道。不學十力。故所不知也。無畏有四。一者一切智無畏(設有難云。若佛是一切智者。有諸比丘。從他方來。應宜知之。何故問言安樂住否。佛於此難。安隱無畏。答云。我是一切智人。但是攝受彼來者故。隨順世間師資人情。作是說耳)。二漏盡無畏(設有難云。佛既漏盡。何故愛語羅雲。而罵調達。佛於此難。安隱無畏。乃語彼云。我實漏盡。但隨其根。而調伏故)。三說障道無畏(設有難云。佛說欲愛實能障道。何故預流一來。尚於妻子而生愛欲。佛於此難。安隱無畏。而謂彼言。我說欲愛障登三果。及阿羅漢。非初二果可能離也)。四說苦盡道無畏(設有難云。佛說聖道。能盡諸苦。何故羅漢而受瘡潰蛇蟄之苦。佛於此難安隱無畏。而謂彼云。我說聖道實能盡苦。但說未來。非觀現在故。於四法中。初離所知。二離煩惱。三是出離障。四是出離道。以小乘不盡諸障。有怯弱。故不知此)。解脫者。謂不思議解脫。無障礙解脫。淨觀察解脫。乃至無餘境界解脫。此十為首。有無量百千解脫門。由小乘唯得三解脫門。故不知此。三昧者。普光三昧。方綱三昧。海印三昧。乃至無礙輪三昧。亦有無量百千三昧。而諸如來皆悉成就。廣如華嚴經說。由小乘躭寂滅定。故不知此。禪即無上乘禪。定即首楞嚴定。如上所有。如來一一皆深入無際。不獨只得而[A13]已矣。寄言歎德[A14]已竟。
△二絕言歎二智。分二。一舉絕歎之由。
舍利弗如來能種種分別(至)言辭柔軟悅可眾心。
從上將自他所證權實二智。極力稱揚。如此甚深。如此難解。如此禪定三昧。如此未曾有法。皆是無上大智慧人。所知所見。非汝輩可能擬者。如謂龍象蹴踏。非驢所堪。意在憤激二乘慕大之志。說至于此。可謂發千鈞之弩矣。次欲離言。是彰言之所不及也。不知絕言處。乃極力言也。故又呼舍利弗曰。如來能種種分別。此能字。正對彼二乘之不能也。如大富人。出無量珍奇。示貧窮子。看伊是何等作用。能種種分別。能巧說諸法。其所分別巧說之言辭。無不一一柔軟。令聞者之心。無不欣悅暢豫也。悅可眾心一句。又是冷擊會眾之語。試問聞者能悅能豫否。此但以權實二智。激勵之次。總其所有無不成就。
舍利弗取要言之無量無邊未曾有法佛悉成就。
若欲為汝一一發明如來知見。縱窮劫難盡。今且撮略取要而言。則無量無邊未曾聞未曾見之法。我無不成就。然所得之法。既無邊量。豈片時所能盡。片言所能言哉。此其所以為絕歎之由也。
△二正絕言歎。又二。一絕言。
止舍利弗不須復說。
上既言。無量未曾有法。皆[A15]已成就。是欲將此法盡付與人。使一切人皆證此也。其奈此法言不可及。只得絕言稱歎。此處下一止字。非不欲說。恨會眾智不易預斯聞也。況此是如來最上修行。聞者實難領略。欲默不言。情難忍捨。故只得自稱自歎而[A16]已。試看如來此衷。是何等急切。于此之後。累止累歎。而不明明說破者。足見婆心斯切。
△二釋意。又二。一最上修行不可說。
所以者何佛所成就(至)唯佛與佛乃能究盡。
釋意。如云你謂我如來何故止而不說。以我所成就者。第一之法。非二非三也。況此希有之法。乃九界眾生。所不得者。其所不得。由甚深難解。我所以止而不說也。唯此是我與諸佛。乃能究盡。此外皆不能知。
△二甚深境界不可說。
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至)如是本末究竟等。
此承上言。諸佛乃能究盡者何法。即諸法之實相也。諸法。即世出世一切情無情法。是權是事也。實相。即諸法中之第一義。是實是理也。此處正要令人知世間相即出世法。即權即實。即理即事。不壞世相。而成實相。若必謂離事而明理。是棄波而求水也。離權而明實。是忘形而覓影也。此皆不達圓實之旨。是故諸法實相一句。便是為二乘人。作開權顯實之張本也。天台依義讀文。凡有三轉。一云。是相如。是性如。乃至是報如。二云。如是相。如是性等。三云。相如是。性如是等。又第一是相如者。即空義。第二如是相者。即假義。第三相如是者。即中義。三一圓融。不縱不橫。一界具十。十界具百。百界具千。如是展轉。則不盡矣。又九界為權。佛界為實。則佛界圓攝九界。而九界又不離佛界。方是諸佛實相義也。直指云。理應取十法界之俗諦曰相。十界真諦曰性。十界本具曰體。十界業用曰力。十界功能曰作。十界作成曰因。十界助發曰緣。十界循業發現日果。十界酬賞不差曰報。森森之法。起于一心曰本。萬境如如。終歸實際曰末。從因至果。了然不昧。三際平等。十方坐斷曰究竟。以根本智。當陽一照。十界全空曰如。以差別智。行布無礙。十界不壞曰是。全俗即真。是理無礙。全真即俗。是事無礙。真俗互融。是理事無礙。真俗雙超。是事事無礙。此解甚為切實。但等字未審。所等何法。據知音謂。楞伽云。諸佛有四種等。謂字等語等法等身等。若此則是諸佛之等。非諸法等也。況此明言諸法實相。則實相即如矣。一法如。法法皆如。一法是。法法皆是。所謂真如徧一切處。豈有一法不如。一法不是耶。所以等者。等一切法也。
△二偈頌。分二。一頌寄言歎。又二。一合頌二佛。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世雄不可量諸天及世人一切眾生類無能知佛者。
世雄者。世即三世。舉三世則十方在焉。雄即雄猛。謂十方三世一切如來。皆具大威雄勇猛之智故。則智慧攝入雄字中矣。不可量。即頌上甚深無量。即諸佛實智。下三句。頌諸佛權智。無能知者。即難解難入也。
佛力無所畏解脫諸三昧及佛諸餘法無能測量者。
此頌釋迦二智。佛字。頌上吾從成佛也。是實智。力無畏等。頌諸功德。是權智。諸餘法者。即無量無邊未曾有法也。以其佛智甚深。故無能測。佛智無邊。故不可量也。
△二合釋結歎。
本從無數佛具足行諸道(至)我[A17]已悉知見。
本從下二句。頌佛曾親近百千諸佛盡行道法。甚深句。頌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難見等。頌意趣難解于無量劫兩句。頌知見波羅蜜皆[A18]已具足。是皆明因具足。道場得成。方是果具足。我[A19]已知見。頌如來知見廣大深遠也。道場者。據理。以如如智。契如如理。理智不二。即一真寂滅場地。依事。即菩提樹下。得道之場也。行此諸道[A20]已已字。即功圓行滿。一念頓悟自心之時。一了一切了。故曰我[A21]已悉知。
△二頌絕言歎。分五一頌不思議境。
如是大果報種種性相義。
天台云。此頌十如是。大即玅也。十界不同。故言種種。但舉初後。中間可知。義兼頌究竟等也。義即義理。祗一究竟之言。有空假中義理故也。
△二追頌絕言境。
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
頌上取要言之佛悉成就也。是事者。即難解難入之不思議法也。
△三追頌正絕言。
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
頌止不須復說也。實相無相。本非方所。故不可示。實相離言。言不可及。故曰言辭相寂滅。上纔言是事。此即言是法。究竟即是諸法實相四字。
△四頌舉不知人。分八。一總揀不解。
諸餘眾生類無有能得解。
此即舉七方便人。謂人天聲聞緣覺藏通別。共七種。皆如來方便接至此。是總揀。後所揀者。亦不出此。
△二別揀能入。
除諸菩薩眾信力堅固者。
諸菩薩。當指圓教中人。信力堅固。即十信位[A22]已去。三賢并地上菩薩也。
△三揀二乘人。
諸佛弟子眾曾供養諸佛(至)其力所不堪。
此揀二乘不能解也。直指曰。諸佛者。謂佛佛皆有二乘弟子眾。指四果言。見思二惑[A23]已盡。名無漏最後身由果縛未斷故曰住。是諸人。指初果至四果。困守偏空。無志向大。故曰力所不堪。
△四獨舉身子。
假使滿世間皆如舍利弗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
前泛舉聲聞。此的舉在會之眾。直指云。舍利弗。是聲聞中最勝者。假如滿世間人。箇箇智如鶖子。盡其心思。共相度量。決不能測如來妙智。何也。以此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
△五諸弟子眾。
正使滿十方皆如舍利弗(至)亦復不能知。
此揀盡十方諸聲聞也。直指云。前曰假使。尚是彷彿。此言正使。是決定語。前云滿世間。此言滿十方。推廣言之。不但如舍利一人。即如目連迦葉等諸。弟子。亦皆充滿。則十方聲聞。無量無邊矣。任彼盡其心思。共相度量。又豈能知佛智哉。盡(津上聲)。度(音鐸)。
△六辟支佛眾。
辟支佛利智無最慢後身(至)莫能知少分。
此揀盡十方諸緣覺也。直指云。一念了別。緣生如幻。故曰利智。是[A24]已證無漏最後身者。前四果雖滿十方界。其數尚稀。今滿如竹林之稠。則眾又多矣。而心則共一。以眾多之一心。經無量劫。共思佛智。猶不能知少分耳。
△七發心菩薩。
新發意菩薩供養無數佛(至)不能知佛智。
此揀別教三賢初發心者。直指云。從別入圓。故名新發意。又圓教初住。亦名新發意。然既近無數佛。豈止供養而[A25]已。則六度兼修為因。了達諸義是慧。而亦兼福。則二利將滿為果。以中道觀智。照明真俗。故曰了達。心中朗朗。而推[A26]己利人。故善說法。此等菩薩。其數又不止如竹林而[A27]已。如稻麻竹葦。則其數猶不可盡。充滿十方剎。咸同一心。共以妙智測量。經恒河沙劫。亦不能知佛智也。妙智。即中道觀智。葦(音委)。
△不退菩薩。
不退諸菩薩其數如恒沙一心共思求亦復不能知。
此揀通別不退人也。通教第三八人地。至第七[A28]已辦地。斷界內惑。名位不退。別教初住至七住。斷界內惑。亦名位不退。入八住至十向。名行不退。如是菩薩數如恒沙。一心思求。亦所不能知也。
[△@△]問。從前重重料揀。人愈多。劫愈久。智愈深。而竟不能知者。何也。答。是智不出識心度量。以識心測佛智。如適越者。不之南而之北。愈行愈遠矣。不見道。思而知。緣而慮。盡是鬼家活計。豈能究竟佛智哉。問。前謂眾生與聲聞不知。則固是矣。說辟支莫知少分。似稍有所知。至於菩薩。[A29]已能近無數佛。又能達諸義趣。既以妙智思惟。豈亦全無知耶。況復言不退菩薩亦所不知。此何言哉。答。菩薩雖曰妙智。只不過以勝二乘若果是證真妙智。於如來所說。如仲尼見溫伯雪子矣。何如來又言咸皆共思求耶。則思求二字。便是可揀之由。新發意不知者。為後授學無學中。疑阿難不應得記之案。不退人不知者。為提婆品中。智積不信龍女成佛。及壽量品中。彌勒不信後地湧眾之案。
△五唯佛與佛知。分二。一顯佛知。
又告舍利弗無漏不思議(至)十方佛亦然。
天台云。無漏者。舉權實二智。皆無漏失也。葢權實不二。一一難測難知。故云不思議。甚深句。頌第一希有難解之法。我今具得三句。頌唯佛與佛乃能究盡也。
△二明佛示。又二。一諸佛顯實。
舍利弗當知諸佛語無異(至)要當說真實。
此處方說出止而不說之意。正所以顯發一乘。乃極力提拔也。故此頻喚身子。而教當知。欲其生決定信。知本來是佛。就此一肩荷也。云諸佛語無異者。說無二三。本來不異。汝於佛語。當生大信力也。無異語者。是決定說。大信力者。是決定信。然所以教信諸佛者。乃所以教信我也。則我此後。定非從前指示。決要為汝說一乘道。汝亦定要生決定信。就此知歸可矣。則真實二字。正是止而不說者也。
△二釋迦開三。
告諸聲聞眾及求緣覺乘我令脫苦縛逮得涅槃者。
此與後兩段。是預斷權疑之語也。天台云。上言諸佛顯實。此言釋迦開三。非各具一邊。要知開三必顯一。顯一必開三。彼此互明。以顯佛佛道同也。設有疑者。謂如來既有真實之法。何故不疾說。而必欲待後說耶。曰機不等耳。眾生為苦惱煎迫時。急欲離苦得樂。故告諸求聲聞緣覺者曰。我欲令汝脫諸苦縛。說有涅槃。其實非真。此後必應為說真實法也。諸苦縛。即苦諦中三苦八苦等。以苦能繫人。故曰縛。涅槃即三三昧涅槃也。
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
設謂四十年來所聞者。皆三乘法。而諸佛所說者。亦三乘法。則三乘之名。古今定矣。豈三乘為不實之法乎。曰此皆是我方便示相而[A30]已。豈實法哉。然則三乘不實。宜乎不必宣揚。何佛佛皆說三乘耶。曰為一切人。聞有著有。聞空著空。大似避溺投火。只得假此三乘。引之令出其著耳。豈真有謂哉。況此等權執。乃二乘人不能認實相者。必有之疑。故。如來先將一一破除。不令有懷猶豫之心。則於大乘。可企及矣。略陳開顯[A31]已竟。
△二騰疑致請。分二。一敘疑。又二。一經家敘。
爾時大眾中(至)阿若憍陳如等千二百人。
此集經者。敘眾疑也。有諸聲聞。就因言。漏盡羅漢。就果言。于千二百中。獨舉陳如者。以小乘中最初稱解者也。從前既稱有解有入矣。今佛槩揀不知。安得不動執生疑。故首舉之。
及發聲聞辟支佛心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此皆學無學人。故曰發心。然敘疑中。但舉二乘一類之機者。以此經意。原為彼稱揚妙智。在激發向大之心。所以二乘執重疑深。故偏舉耳。前料簡中言不退菩薩亦復不知。此雖不言。至後陳疑中。則有求佛諸菩薩大數有八萬。葢可見矣。
△二會眾念。分二。一疑佛二智。
各作是念今者世尊(至)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及。
世尊自出定[A32]已來。費却許多心力。始得二乘弟子作如是念。生如是疑。則知此後受大有待矣。各作念者。因聞佛極力稱揚佛之智慧。而聲聞人。若師若資。無不作念。謂今日是何等因緣。而世尊殷殷勤勤。稱揚讚歎。言佛所得之法。如是甚深。如是難解耶。此疑實智。有所言說。意趣難解。是疑權智。于中若權若實。皆謂我輩所不能知。若我等果實不知。前來不應許得涅槃。若我等實知。何故又言一切聲聞所不能知。豈佛別有何等法門。是我等所不知所不證者。此是疑佛智。
△二疑[A33]己所得。
佛說一解脫義(至)而今不知是義所趣。
此是疑[A34]己所證。是非不果也。一解脫。即四十年前所說之解脫。乃不了義說。今謂得此法者。乃不了義法也。證涅槃者。乃中止化城也。是小歇場。非究竟寶所。而自疑謂。若我所得非真。則一解脫義。我[A35]已證得。[A36]已到涅槃。若此即真。何故言一切聲聞類。無能測佛者。如是循環自揣。不知是義所歸。是義者。即佛所稱歎義。趣者。歸也。
△二正請。分三。一初請。又二。一當機陳請。又二。一長行。又二。一陳疑。
爾時舍利弗知四眾心疑(至)甚深微玅難解之法。
眾人意念。不敢形言者。以智不及大人所酬。而身子智超群輩。則[A37]已領知眾心。故得陳[A38]己陳人之所疑也。此下三請。而如來只二止之。并前成三止矣。葢佛觀眾機。有三周得益者。前後不同而止。故有所因也。身子疑何因緣。而如來答為一事。則所謂要當說真實也。諸佛第一方便。疑權智。甚深等。即疑實智。今舍利弗疑。則于法說之後。便得授記。陳如等各疑。則于喻說中。各得授記。新發心人疑。則于因緣周後。各得授記。所謂不疑不悟。以其疑有淺深故。得開解授記久近之不同耳。
△二陳請。
我自昔來未曾從佛(至)甚深微妙難解之法。
我自從佛數十年來。竟未聞有如是極稱佛慧。正欲顯揚。便止而不說。唯此所以令入羣疑競起。況今在會人。孰不心疑。我故敢請如來敷陳此事。畢竟有何緣。如是稱歎。是何法如是甚深。如是難解難入耶。
△二偈頌。分四。一頌權實二智疑。
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慧曰大聖尊久乃說是法。
此頌疑佛實智。慧日者。日能破暗。世人作息。皆仗日光之力。而佛以智慧化人。九界眾生之作息。無不仗佛慧之所燭也。故稱為大聖尊。久乃說者。謂數十年含忍不說。今始說之。
自說得如是力無畏三昧(至)諸佛之所得。
此頌明權智難測無能問也。力無畏等。一一照長行可了。道場。即一真寂滅場地。亦即菩提樹下。謂世尊于道場所得之法。日甚深者。曰無上者。誰能以問。而問之也。如佛謂假使滿世間人。皆如我身子。尚不能測。我獨豈能測乎。如我一類聲聞人中。又亦豈有能發問者乎。因無能問。故佛出定。只得自說。其所說者。皆是我輩難入之境。所謂唯佛與佛。乃能知之。
△二三乘四眾疑。
無漏諸羅漢及求涅槃者(至)願佛為解說。
無漏者。[A39]已證三三昧人。求涅槃者。猶未證得者也。[A40]已證未證。皆墮疑網。由不達大乘實相故也。然求緣覺者。亦有一類。即比丘比丘尼眾。更兼人天八部。相視猶豫者。以其聞所不聞。故疑無二也。猶豫。即不決所疑也。曰皆墮疑網。曰相視猶豫。曰何故說是。曰是事云何。其欲了之情。何等緊切。則瞻仰願說之誠。可槩領矣。
△三獨陳身子疑。
於諸聲聞眾佛說我第一(至)時為如實說。
此身子自陳。世尊平日。于聲聞眾中。稱我第一。今聞如來所歎諸佛智慧。竟蒙然不解。斯豈為智哉。但不知。所歎者是如來果上空竟之妙法耶。是因中所行之妙道耶。次下請佛開示。然我雖有微少智慧。皆仗如來說法恩力致之。是則為佛口所生子矣。即今合掌。待佛以微玅音。稱時稱機。如實說之。可也。觀身子合掌瞻待之際。可謂全身拶入。其為入佛知見也不久矣。
△四總明眾會疑。
諸天龍神等其數如恒沙(至)欲聞具足道。
此總明眾會。[A41]已該此界他方諸天等。數如恒沙。則知非本會矣。諸菩薩。前致請科中。未見標舉。文略也。故此言數有八萬。皆為求佛果者。又見其為深位矣。輪王以萬億國言。乃佛圓音所感。承佛威神。來至法會。今皆合掌至敬。願聞如來具足發明難思道也。
△二如來止答。
爾時佛告舍利弗(至)諸天及人皆當驚疑。
如來此處。又止而不說者。以法難思故。說之恐驚。時聽。所以鄭重不說也。。
[△@△]問。敘眾科中。舉皆二乘。今佛所止者。獨曰天人驚疑者。何也答。若論聲聞。在前一翻止處。[A42]已生疑致請。決意要聞。所謂合掌瞻仰待。豈得又驚疑而不欲聞耶。此第二止。又是激未信者信耳。
△二次請。又二。一當機呈請。
舍利弗重白佛言(至)聞佛所說則能敬信。
此是身子。代為人天作請主耳。兩言惟願說者。意在切聞玅法。而必無疑也。然今此會眾雖無量。非凡雜也。皆深種善本。根利慧深之人。必能敬信。但惟願說之。然則如來豈不知會眾根利慧深。必待身子請白而後說耶。不然。如來不說者。乃極顯妙法之難宣也。身子請白者。乃發起會眾之樂聞也。
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法王無上尊惟說願勿慮是會無量眾有能敬信者。
王有自在義。如來得法自在。故稱法王。佛居等覺之上。更無過者。故曰無上尊。下三句。乃至誠懇請之詞。
△二如來止說。
佛復止舍利弗(至)增上慢比丘將墜於大坑。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諸增上慢者聞必不敬信。
今第三止中。又舉出增上慢人。則可謂意盡無餘矣。謂我若說此妙法。有一類增上慢人。不信生謗。由此毀謗大乘。必至墮苦。是以不說猶妙也。若實行增上慢人。聞如此言。自應移腔易調。慢有七種。恃[A43]己凌他。名我慢。同德相慠。名單慢。於同爭勝。名過慢。於勝爭勝。名慢過慢。未得謂得。名增上慢。於劣自安。名卑劣慢。不禮三寶。名邪慢。然世尊止而復止。不欲為說者。非悋言也。以妙法難言。非有非空。離名離相。即諸相而離諸相。以至離即俱非。恐著相聲聞聞不生信。故至再三止說也。
△三再請。分二。一當機再請。
爾時舍利弗重白佛言(至)長夜安隱多所饒益。
佛既復止。而當機重白。此可謂引援得力。大法可投矣。身子因佛固止不言。所以再請云。今此會眾。如我一類。尚有百千萬億。皆從久遠。受佛教化。自必能敬信也。安隱對驚怖言。長夜表一真之正位。謂皆能安隱於真俗不二之地。故曰。多所饒益。
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無上兩足尊願第一法(至)則生大歡喜。
當機自稱[A44]己為長子者。以權智出于實智。故有子義。因聞佛言所得第一希有難解之法。故必請說第一法也。觀佛[A45]已曾教化兩句。則大通王子之遠因[A46]已露。豈定期身子為實聲聞耶。其間請意。勤勤懇懇。無非欲發明此難解之法。故請畢則曰生大歡喜。及至如來許說之後。訖此品終。亦曰無復諸疑惑。心生大歡喜。是知師資之意。無非要使一切人。必至法利充滿。得大歡喜而後[A47]已。
△二如來許說。
爾時世尊告舍利弗汝[A48]已殷勤三請豈得不說。
上因當機堅請。并會眾誠求。則知信根[A49]已植。無復疑惑。信植為成佛果之真因。不疑能受難思之指點。故發言許說也。略開三顯一[A50]已竟。
△二廣開三顯一。所謂廣者。廣上略詞。凡七品半經。皆開三顯一。又分三段。一為上根作法說周。分五。一如來正說。分二。一長行。分三。一誡聽揀機。
汝今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如來既[A51]已許說。又必誡聽者。為今日之法。非常言也。曰諦聽。曰善思。乃欲令當下領悟也。分別解說四字。為一經權實本迹之大案。使如來但只入定放光。則此玅法無由開顯。使出定歎德止而不說。此玅法。又豈能令眾知哉。幸而因當機堅請至此。許其分別之。則難入之門。應能入矣。既許其解說之。則難解之法。必能解矣。分別者。分其權迹之因。即開示也。解說者。解其本實之緣。即悟入也。以是知權實本迹開示悟入。總不出分別解說四字。明矣。
說此語時會中有比丘(至)即從座起禮佛而退。
此于如來未啟口時。便有五千人退坐者。足見為罪根深重之增上慢也。所以如來再四不說。為此眾耳。若論輔佐如來出世利生者。則又有說焉。據迹。實為在會有一類懷上慢人。不喜大乘。深躭小果。故今五千眾。權為退席。至令如來貶責小果之罪深垢重。而讚懷真實道者。必可以進趣佛乘。使彼實行聲聞。憤大乘想。則其益人。猶非淺淺。論本。皆具頂門正眼之流。見如來纔許為分別解說。便拂袖而行。意使會中定性聲聞。知有向上不傳之妙。豈向人口角頭。食餘涕耶。此所謂蒼鷹纔見。便生擒。安可與獵犬之無靈性守枯樁者。同日語哉。不然。世尊尚于大法未揚。號令未舉。此輩便作此去就。須知輔化之流。所當為者。不止於此。佛云。示眾有三毒。而現邪見相。我弟子如是。方便度眾生。足見禮佛而退四字。大有關係。所謂禮佛者。有所本也。退席者。有所歸也。決非弱喪不知歸者可擬。
所以者何此輩根深重(至)有如此失是以不住。
天台云。五濁渾多。名罪重。執小翳大。名智深。未得三果言得。未證四果言證。名增上慢。有如此失者。謂障執慢三種之失。所以不住也。
[△@△]此處當有別論。所謂獅子林中。原無異獸。豈靈山會裡。猶藏無行之人。設有[A52]已經四十年淘汰。必不如是之甚。依身子請詞中。有佛[A53]已曾世世教化如是等。若果以不信退席。則身子識人不盡。或謂恐今會暫到者。容或有之。即使暫到。必因如來圓音所感。亦皆善根深厚。設實有增上慢人。退席而去。法則不圓。何以稱妙。又何以謂斷疑生信之用乎。須知自誡聽揀機下一節。乃經家敘陳。當時有如是退席之人。見其將聞即退。故以罪深等責之也。觀佛後文。但云。彼退亦佳。不甚深斥。足識其為本會之引緣也又如來于第三止中云。諸增上慢者。聞必不敬信。彼感此應。何等明白。具眼者審之。
世尊默然而不制止。
天台云。上聞略開三顯一。言略義隱。猶未生謗。足以作繫珠因緣。去則有益。若聞廣開三顯一。必乖情起謗。住必有損。是故不制止也。
[△@△]又須知如來默然不制止處。猶為可想。足見是父是子。所謂鴛鴦繡出從君看。不把金針度與人。
爾時佛告舍利弗我今此眾無復枝葉純有真實。
天台云。枝葉細末。不任器用。此等執方便者。於大非器。今謂無枝葉。[A54]已成全材。堪為大乘法器。
[△@△]約理。離根本外。豈復別有所謂枝葉哉。是則枝葉明妄。根本即真也。妄存混智。法則不玅。今謂無枝葉有真實。斯可謂實相為體矣。據此則可以將五千人。表五識圓盡。所謂眼不見色。耳不聞聲。鼻不知香。舌不了味。身不受觸。是枝葉盡也。唯一志向前。而為根本。是純有真實義。如此說者。則不致偏枯。
舍利弗如是增上慢人(至)汝今善聽當為汝說。
天台云。應知上慢不全無法。但以淺位。自謂增上。而慢他人也。以退為佳者。由以小自翳。復妨他大。今退無謗法之愆。復無障他之過。故云佳矣。
[△@△]佳者美也。如來美其枝葉脫盡。唯一真實。斯謂妄盡真存。則施大法無難矣。故下囑云。汝今善聽。如師子乳。唯琉璃瓶能貯。
△二受旨誠聽。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天台云。唯然者。應聲之切。即應諾也。唯之聲速而質。諾之辭緩而文。
[△@△]願樂者。潔誠盡敬之意。如謂我輩勤懇之甚。孰不欲聞也。
△三正與開示。分二。一廣開諸佛權實。又二。一總明諸佛。分四。一歎法希有。
佛告舍利弗如是玅法(至)如優曇鉢華時一現耳。
此科為一經大案。正為當機。分別解說。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唯佛與佛。乃能究盡之諸法實相也。知音云。如是二字。即前謂諸法如是相等之十如是。妙法二字。即前文性相本末等之諸法。前云諸法。此云妙法者。前由會眾未發大心。則三乘不得濫于一乘。性相未融。本末未會。不得究竟成一相一種。故謂之諸法。以法相未忘故也。所以二乘人不得授記作佛。今既請為如實開示。而如來又許為分別解說。則性相本末等法。皆歸實相。將一切差別染淨三乘二乘。融為一法。攝無量義。而為一義。故曰妙法。而二乘人。始有受記劫國莊嚴之分。故如來至此。始指定前文。曰如是妙法也。
[△@△]時乃說之者。時字最重。時未至。即大聖當陽亦無如之。何故。四十年來。雖抱如是妙法。無開口處。時一至。則百卉吐芳。皆各自有生芽。故身子三請。遂開劫外百代之香。是以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欲暢本懷。無不待時。而會眾得聞。如是唱演。真為千生希覯。正如優曇出現。是人力所不能強。今將欣逢。而卒然放顏。實為奇遇。未可作等閑觀也。優曇者。即靈瑞大寶青蓮華。此華出時。定有金輪王應世。國土自然嚴好。人民壽命。皆得增長八萬四千。故借世間希有之瑞寶。以喻出世希有之玅法也。
△二說無虗妄。
舍利弗汝等當信佛之所說言不虗妄。
舍利弗諸佛隨宜說法(至)譬喻言辭演說諸法。
此正釋前智慧門難解難入。隨宜者。是諸佛開方便門。隨其眾生根信欲樂之權法也。何故方便權說之意趣。亦如是難解難入耶。言諸佛雖有種種緣喻言辭等。其實皆一法也。所演說諸法。即一乘也。非離此外別演一乘。是所以難解入也。
△四示真實相。分五。一標人法殊勝。
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唯有諸佛乃能知之。
此釋前智慧甚深。是法者。即承上演說諸法。即是實相之妙法也。思量等。六識本具分別功能。七識執我。有思量功能。謂我雖以種種方便。所演者唯一法也。此法決不可以思量分別解。故汝二乘。每用思惟。無能究竟。而此即權即實之法。唯有諸佛乃能知耳。
△二論出世本懷。
所以者何。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于世。
此又承上言。法既殊勝。唯佛乃知。則人無能知。故此又論。諸佛本此權實無二之法。由人無能知。故出世為人指示。所以云諸佛唯獨以此一大事而出世也。總萬有之志為一。盡聖凡之量為大。發能所之功曰事。具本末之性為因。成自他之德為緣。如來本為與人。顯發各自具得之甚深智慧。故曰一大事因緣。又云唯有此事。更無餘事也。
△三徵出世因緣。
舍利弗云何名(至)一大事因緣出現于世。
上明諸佛本此出世。此問諸佛本此出世為何因緣。故下云。原為要與眾生。開示此法。令人各各悟入此法。故此出世。
△四正分釋四門。又四。初明理一。又二。一正釋。
諸佛世尊欲令眾生(至)入佛知見道故出現于世。
諸佛世尊。總三世十方塵剎之諸佛。是乘此大事出世。為能開能示能悟能入之人。乃一理之所主也。欲者要也。令者使也。眾生總該九界之有情。開者。發其蒙閉也。知見二字。總攝六根。加一佛字。乃眾生本具之妙法。即如來藏身三昧。故曰佛知見。此屬因中知見也。復加使得清淨。足顯是在迷之體。不經開發。未必清淨。然一切如來出世。本要使九界眾生。各各開發本有之佛知見。而使之六根俱得清淨也。是則一開之後。永離六塵痴惑。更不為迷執權疑。所封閉也。示者。有所昭告于九界眾生也。則此佛知見三字。乃諸佛世尊所證得者。屬果上知見。葢眾生雖則佛知見本具。不假修習。何以能知。故諸佛先示[A57]已證。而出定揚德矣。則前來放光現瑞。皆示佛知見也。而開示屬教。為佛所開發指示也。悟者。忽然惺覺也。承上如來開發指示本具六根之妙明真性。及至功窮力極之時。而一朝豁然。如從夢起。始悟自性之佛知見也。入者。親臨也。又言知見道者。即所到之處。由佛開示之後。起行功夫。修證畢到之地。故曰知見道也。此悟入屬機。又一三屬性具。二四屬修成。前徵諸佛。何故出現此。謂為要開示佛知見故。為使眾生悟入佛知見故。則是佛知見。便為一大事。而大事即因也。開示悟入。總屬引起修證之緣。是為一理之因緣也。
△二結成。
舍利弗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此方結成。佛原為開示佛知見。而令入悟入佛知見之故。所以出現於世。
△二明人一。
佛告舍利弗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
天台云。就昔方便。謂教化三乘。其意本為化菩薩也。如彼窮子。自謂客作賤人。而長者所觀。實為[A58]己子。則所為之人。無二三也。故曰教化菩薩。
△三行一。
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
○三乘眾行。名之為諸有所作。為圓故諸。所以為一事也。其所行所作。亦唯以佛知見。是趣無他行也。
△四教一。
舍利弗如來但以(至)無有餘乘若二若三。
一佛乘者。即一大事。乃佛知見也。餘乘即二即三也。天台云。若是則般若中之帶二。方等中之帶三。皆不了義說。及至今日。則教唯一乘矣。
△五結諸佛如是。
舍利弗一切十方諸佛法亦如是。
此承上諸佛出世皆如是也。則又言一切十方。乃總統無餘之意。所謂佛佛道同也。
△二別明三世。分三。一明過去。又二。一開權。
舍利弗過去諸佛(至)而為眾生演說諸法。
○此廣舉過去諸佛為一大事出世。所有教理行果無二。演說諸法。是教無二。
△二顯實。
是法皆為一佛乘故(至)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為一佛乘。是理無二。令眾生聞法。得一切種智。是行果無二。是法。即演說諸法中之是法也。非離諸法外。另說是法。故謂開權顯實。則實乃權中之實。決定不二。
△二明未來。亦二。一開權。
舍利弗未來諸佛(至)而為眾生演說諸法。
△二顯實。
是法皆為一佛乘故(至)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此廣舉未來諸佛出現于世。為眾生故。所有教理行果。亦復如是。
△三明現在。分三。一標出世意。
舍利弗現在十方(至)多所饒益安樂眾生。
此于現在。則舉十方。而又言無量百千萬億土。明橫徧之依嚴。諸佛世尊。該盡正報無餘。雖多佛出世。無非以一大事因緣。而開示之。必多所饒益。令一切眾生而悟入之。必多所安樂。此是諸佛出世之本意也。
△二方便開權。
是諸佛亦以無量無數方便(至)而為眾生演說諸法。
△三為眾顯實。分二。一別明現在教行。
是法皆為一佛乘故(至)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此上三翻。皆言凡佛出世。說雖三乘。究竟唯一。從佛聞法者。雖有小大之別。究竟到頭。還歸一切種智。世尊如是舉揚。意使會眾各自領悟。故前囑云。諦聽善思之也。
△二總明三世人理。
舍利弗是諸佛(至)欲令眾生入佛之知見故。
諸佛說雖有二。其實皆教菩薩法。所示者佛知見而汝等所悟入者。亦佛知見。幸勿自限自小。可也。直指云。此總舉十方諸佛次第出世。所有教理行果。悉皆無二。以結章初諸佛世尊開示悟入四門之旨。承此四門。掃蕩大小聖凡迷悟混濁之執。便見真俗一如。凡聖一體。古今一色。是名佛之知見。
△二廣開釋迦權實。分四。一明開顯。
舍利弗我今亦復如是(至)方便力而為說法。
上[A59]已引明三世。此則彰自所由也。謂不但三世十方諸佛。為一大事出世。開權顯實。即我今日。亦復如是。前來不說一乘者。深知汝等有種種欲。種種者。如三界權小。各各所欲不同。不但只欲而[A60]已。又加深心所著。只得隨諸眾生本有著性。故不得不施方便也。前云。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故以種種因緣等。而為權說。此正屬開權。
舍利弗。如此皆為得一佛乘。一切種智故。
如此二字。指上開權所說之意。竟不為他。總皆要一切人得佛知見。成一切種智故。所以將無數方便。而誘引之也。此方顯實。一切種智。即佛種智也。
△二明五濁。分二。一標意。
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無二乘何況有三。
若論此法本來清淨。湛一如空。二尚不有。況復三乎。但未審諸佛何故不即顯實。而必欲開權。
△二明濁。
舍利弗諸佛出于五濁惡世(至)眾生濁見濁命濁。
此方明不得[A61]已而說二說三也。天台云。劫即時分。濁者。即渾而不清也。且眾生心水。本來清淨。只緣五重亂想。雜入其中。頓成渾濁。然劫濁無別自體。但有下之四重。便得濁名。故曰劫濁。見濁。即五利使為體。廣開有六十二見。煩惱濁。即五鈍使為體。五皆昏煩惱悶身心者。眾生濁。亦無自體。攬見慢果報三濁。立此假名。命濁。即連持色心而為體也若論五濁之相。四濁增劇。聚在一時。名劫濁。瞋恚增劇。刀兵起。貪欲增劇。饑饉起。愚痴增劇。疾疫起。三災起故。煩惱倍隆。名煩惱濁。諸見轉熾。名見濁。粗弊色心。惡名穢稱。名眾生濁。催年減壽。名命濁。
○又自近論。以人壽百歲時。始入劫濁。遡流而言。眾生無始。自晦昧為空時。便入劫濁。并該四大山河等。有成住壞空之劫也。見濁者。以四大本皆無情。由因妄織。雖針鋒草刺。咸成痛覺。而眾生堅起我見。為諸見之主也。煩惱濁者。煩擾也。惱勞也。緣塵盈念。無時而不勞擾也。眾生濁者。由流轉諸趣。變幻一切眾生之相故也。命濁者。由六根結滯。命托於中。根塵攬結。則為命存。根塵離散。則命亡也。
如是舍利弗劫濁亂時(至)於一佛乘分別說三。
此總該五濁。慳貪即煩惱。嫉妬即見。不善根即命。由此五濁渾深。眾生障重。所以諸佛只得開方便門。隱實施權也。
△三明真偽。分二。一揀偽。
舍利弗若我弟子(至)非阿羅漢非辟支佛。
又舍利弗是諸比丘(至)若不信此法無有是處。
自謂得道。則非佛所許也。雖得盡分段。而變易未忘。豈真是最後身耶。不復志求者。即不回心也。若但得小果生滿足。證而不回心向大。亦即是未得謂得。未證言證。便是增上慢流。亦是罪根深重。定非吾子也。何故。若實有證。豈不信有向上涅槃耶。
△二明真。
除佛滅度後現前無佛(至)解義者是人難得。
前謂得羅漢辟支不信。為增上慢者。由佛現在有說有示。而不樂聞。自謂有所得有所證也。若佛滅後。出無佛世。則無開示之人。雖于此經不生信受。猶可許為非上慢之儔。何也。佛滅之後。雖有此經。以其甚深難解。求其讀誦者難得。若能解義。此猶為難得。若有求證無上道者。則畢竟如優曇華。一切皆愛樂。此所以許其為真矣。
若遇餘佛於此法中便得決了。
天台云。恐有疑者。謂若佛滅後。而不能解此甚深義趣。則未來人。永無證真之時矣。曰。不然。若於他國。遇佛出世。必說此經。若一聞之。即得決了。故佛云。我餘國作佛。更有異名。為說妙法。是其意也。
△四明無妄。
舍利弗汝等當一心(至)無有餘乘唯一佛乘。
自若我弟子。至於此法中得決了一節。皆激責之詞。至此方明示會眾決當生信無二無三也。佛自出定以來。重重拂三乘之迹。重重顯一乘之玅。此處又舉唯一佛乘。自誓無虗。以勸會眾。一心信解者。無別。只要人自信自知。各各具有眉間一段光明。而光中圓具十法界相。決不得推向諸佛分上。而埋沒[A65]己靈。故後頌中結云。自知當作佛決定無有疑者。亦從此再四叮嚀。一心信自本具一心。解自本佛之不虗妄語也。
△二偈頌。分二。一頌上許答。又二。一頌[A66]已退不堪。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比丘比丘尼有懷增上慢(至)不堪受是法。
此頌五千退席。長行但舉五千。此分四眾。直指云。約理是四眾人。同轉五識。并諸心所也。出家二眾謬謂得道。故所使屬上慢。在家自恃尊貴。故所使屬我慢。女人則又信力眇劣者。故所使屬不信。不自見過者。因心所葢覆也。戒有缺漏者。以心所紛飛不定也。瑕玼。乃美玉之玷。所使是真如之玷。言護惜者。心所造惡。不欲他知也。心所之黠慧。曰小智。心所之浮偽。曰糟糠。真如將轉。曰佛威德故去。心所虗妄。曰尠福。心所無體。曰不堪受法。始見妄盡真窮。而一朝脫落。是退席意。約法。是身子等。不執權教枝葉。將近一實。故此許說。瑕(音遐)。尠(音尟)。
△二頌[A67]已住誡聽。
此眾無枝棄惟有諸真實舍利弗善聽。
諸字。非眾多之謂。是成頌之辭。所謂繁柯脫落盡。唯有一真實。此又誡善聽者。乃重重警惺也。
△二頌上正答分二。一頌四佛章。又四。一頌諸佛。又五。一頌諸佛施權。又二。一正頌施權。
諸佛所得法無量方便力(至)令一切歡喜。
前三句明諸佛證得此法。復以方便變通。所謂頭頭演妙也。佛所得者。是自證之實智。長行謂如是妙法也。無量方便兩句。是權智。長文謂諸佛隨宜說法也。眾生心念。即九界眾生之念。于事未行之先作想念也。種種所行。乃念中所存之事多而難言之數。所行道三字。乃發行事業之道路也。若干。是不盡之言。諸欲性者。九界眾生。樂欲不同。故曰諸欲。然而欲之所私。若染若淨。皆稟先世善惡之業因也。佛知眾生如此根性不同。故以方便引導。令一切人。隨其本性。得歡喜耳。
或說修多羅伽陀及本事(至)優波提舍經。
天台云。修多羅。此云契經。有總別兩種。總則為聖教之通名。別則於十二部中直說法相者是。伽陀。此云孤起。不頌長行。乃孤孤另起者是。本事。即說往昔本所行事。如捨頭目髓腦國城妻子之類者是。本生。即說往昔于九界中受生之事。未曾有。即佛現種種神通。眾生恠未曾有者是。因緣。有內外大小之分。如化城品說宿世因緣之事。譬喻。如本經優曇鉢。并火宅等喻是。祇夜。即重頌。優波提舍。此云論議。如外道與佛論量人天因果世出世法有無真假等是。此佛四十年前隨宜所說。性相本末諸法。載之九部。若加方等無問自說并授記三種。成十二部。
△二結施權意。
鈍根樂小法貪著於生死(至)為是說涅槃。
此結成施權之意。知音謂。此九部之說。非佛本懷。乃不得[A68]已。為鈍根眾生。樂於小法。不信大乘。而愛著生死。往昔於無量佛所。不行甚深妙道。故為眾苦惱亂。由此等人。只得為說有餘涅槃。作止息也。
△二頌顯實。分四。一頌理一。
我設是方便令得入佛慧(至)以故說是經。
設方便者。正應長文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原以此法難思難解。只得說九部法。權引于人。令入佛慧。既曰方便。豈是實法。所以不說汝等有成佛分。其不為汝等作授記者。非悋而不說。以說此大法時節未至。及今汝二乘。機[A69]已純熟。必當作記之時。豈更如前來二三其說。是決定顯發佛之知見。說大乘耳。正應長行時乃說之。要知今日所說是實。則四十年前之九部法。不過隨順方便。原其本意。無非假此權說引入大乘為本。以故今日竟為汝等。說此妙法華經也。
△二頌人一。
有佛子心淨柔軟亦利根(至)皆成佛無疑。
頌上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此但申明為諸菩薩說大乘也。心淨者。迷悟情忘。柔軟者。真俗一致。利根者。理事齊到深妙道。即福慧雙修。況此等人。既能行深妙道。則心如佛矣。既得柔軟無嗔。則形如佛矣。內外如佛。豈不于來世得作佛耶。此皆為最上乘根。深心念佛下。又明一類發大乘心者。雖未于無量佛所行深妙道。而今亦以深心念佛。嚴持淨戒。聞知有得成佛道之時。生大歡喜。我故知彼決定信向。心行俱嚴。所以為彼說大乘也。凡此會中。有聲聞菩薩。聞說大經。乃至一偈。亦可作當來成佛之因。故知此會人無大小。皆一機也。此聲聞菩薩。應指通別中三乘人。
△三教一。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至)說佛智慧故。
此頌如來但以一佛乘。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也。天台云。無二者。無通教中半滿相對之二。無三者。無三藏教中之三乘也。如此二三。皆是假名引導眾生。即方便教也。上言聲聞菩薩聞說一偈必至成佛無疑者。以今日所說乃佛之智慧故耳。
△四頌行一。
諸佛出於世唯此一事實(至)此事為不可。
前三句。頌上諸有所作常為一事。終不以小乘兩句。頌明常為一事之意。佛自住大乘。至以此度眾生。頌上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也。諸佛所以出於世間。唯示佛知見一事。為實說。二乘三乘。皆非本願。而如來終竟不以小乘化度於人。次下釋成。何故不以小化人。佛自[A70]己既住持大乘。而所得之法。皆定慧莊嚴。唯以此定慧莊嚴之法。而度生也。下又轉釋云。若佛自[A71]己證得無上大乘平等之法。而又以小乘化人。則佛有愛[A72]己之心。必墮慳悋之過。而於出世。為一大事因緣。相倍戾矣。故曰此事不可為。
△三頌勸信。分二。一舉果勸信。又二。一舉內心。
若人信歸佛如來不欺誑(至)而獨無所畏。
此出成諸佛以大化人之意。若人者。即能信能歸之人。人既歸信于我。我豈欺誑于人。如來不欺。則所作真實。是身淨。為人可歸。如來不誑。則所說不虗。是口淨。為人可信。無貪嫉。則願人成佛。是意淨。為人可念。三業既淨。而諸法中惡。皆[A73]已斷除也。諸法者。即眾生三業不淨。于諸塵境上。起種種業。今言斷者。以如來三業清淨。則諸惡永斷。故于十方。出世利生。任于九界。縱橫而無所畏也。
△二舉外色。
我以相嚴身光明照世間無量眾所尊為說實相印。
由上三業淨故。則感如是莊嚴。若使如來有高下彼我之見。說大說小。則成欺誑。豈得相好嚴身光明普燭。為無量人天之所尊敬。又豈能為無量人天。說實相法印乎。此欲使人決定。信其不二也。實相印者。佛以妙法為印。印定九界眾生。悉皆作佛。若究竟不說實相一乘。則非真印。即為假說。是妄傳其旨矣。
△二舉因勸信。
舍利弗當知我本立誓願欲令一切眾如我等無異。
此是如來因中。所有誓願。即四弘誓也。欲令一切眾如我無異。是眾生誓度。度生非備達法門者不能。故攝法門誓學也。
如我昔所願今者[A74]已滿足化一切眾生皆令入佛道。
願[A75]已滿。即佛道[A76]已成。成佛者。豈煩惱不斷。則今說一乘妙法。即酬因答果矣。
[△@△]問。佛願云。眾生無邊誓願度。則願度一切也。即今眾生未盡。何云願滿。答。論佛成等正覺時。則一切眾生。同成正覺。豈于佛外另有不度之生耶。若據此會。且就一期應緣將畢。令三乘人。皆得授記成佛。是名願滿。故云。但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
△四頌五濁。分三。一總明五濁障重。
若我遇眾生盡教以佛道無智者錯亂迷惑不受教。
眾生受苦。諸佛興悲。悲苦相對。故云相遇。又遇者。即眾生有感。佛即時應。感應潛通。故名曰遇。如謂眾生不遇我則[A77]已。若遇我。必為說佛知見。無論四生六道。盡教成佛。其奈眾生無智。錯亂修習。不唯不得成佛。而返成聲聞緣覺外道天魔及魔眷屬。此皆是聞而不解。不捨識心者。自成錯亂也。又有少智樂小法者。固守[A78]己執。坐證偏空。妄謂得證。不信作佛。不發大乘心。不行深妙道。此又是不聞不見不捨權執者。自成無智也。則無智錯亂四字。含兩種人不受教。錯亂修習者。因迷不受。無智修行者。因惑不受。且迷者。如迷方之人。總不知方向何所。惑者。雖知方向。但將南為北。故迷惑二字。雖有輕重。總為不受教也。
△二別釋五濁深源。分五。一眾生濁。
我知此眾生未曾修善本(至)備受諸苦毒。
天台云。善本即真如實相也。五欲即色聲香味觸。痴即無明。愛即貪欲。此眾生。即前迷惑不受教者。謂我知此等人。於曩劫中。未聞佛之知見。所以妙善根本未修。其所以無善根者。只因堅著五欲。由痴惑無明。生諸貪愛。由貪愛故。生諸苦惱也。欲因緣者。痴愛為因。五欲為緣。又財色名食睡五者。皆為人之所欲也。由此諸欲因緣。致令墮三惡道。三惡道。即地獄餓鬼畜生。三皆極惡人所居之地。故曰惡道。不唯三惡道而[A79]已。由此因緣。輪迴六趣三苦八苦。三毒諸毒。無不備受。則此眾生可謂濁之極矣。故曰眾生濁。
△二命濁。
受胎之微形世世常增長薄德少福人眾苦所逼迫。
命以連持色心為名。形字。便具足色心二種。微形者。對廣大法身而言也。謂眾生所具之法身。本周法界。終不為五陰之所羅籠。秖緣一念不覺。頓成迷倒。以諸欲因緣。輪轉不息。從生至生。了無出要。故受此微形。由惑業相引故。世世增長。如此從苦入苦。皆由德薄垢重福少業深。所以受生老病死。眾苦逼迫。則慧命喪亡。成命濁矣。
△三見濁。
入邪見稠林若有若無等依止此諸見具足六十二。
此由眾生為苦所逼。妄求脫苦。悞入諸見。總屬邪解。故名邪見。稠林者。以諸見稠密如林故。有無。即斷常二見。等者。等身邊邪見戒及六十二見。由此諸見渾濁。而正見不興。成見濁矣。天台云。如外道計我。有四句。一色即是我。二離色是我。三色大我小。我住色中。四我大色小。色住我中。於五陰中。各計四種。成二十見。又約三世。各具二十。成六十見。加本有斷常二見。成六十二。稠(音酬)。
△四煩惱濁。
深著虗妄法堅受不可捨我慢自矜高諂曲心不實。
虗妄法。即前所執諸見也。由著之深。所以受之。亦堅而不能捨也。彼既執邪為正。返謂正不可及。即生大我慢。下視一切。則自高自矜也。諂曲者。以[A80]己謬解。諂媚于人。望人曲從于[A81]己。皆不實之心。由此攪擾心田。昬煩惱悶。成煩惱濁矣。矜(音京驕矜自負也)。
△五劫濁。
於千萬億劫不聞佛名字亦不聞正法如是人難度。
因上四濁。擾亂本真。則長劫沉淪。受諸極苦。既迷一真妙性。則不知本自天然。是不聞佛名字也。既執邪見妄理。則不聞本有妙法。是不聞正法也。如是執妄迷真。正因不顯者。豈易度哉。
△三結說小大之由。
是故舍利弗我為設方便說諸盡苦道示之以涅槃。
此正明為五濁眾生故。說三乘四諦法也。苦即苦諦。以果攝因。而集諦在矣。盡苦之道。即三十七品道諦也。示涅槃即滅諦也。
我雖說涅槃是亦非真滅(至)來世得作佛。
言我所說所示之涅槃。乃空無相無作三三昧有餘涅槃。是皆功勳所至。既屬功勳。而曰有餘。豈真是如來大寂滅海。如金出鑛。如木成灰之究竟涅槃耶。故曰是亦非真滅。諸法從本來等。謂世出世間種種諸法。皆即如來妙明圓心。所謂本如來藏。性色真空。不假功勳。自來寂滅。于中覓一毫去來生滅之相。了不可得。故曰從本來常寂滅也。今欲得證此常寂滅相。須是汝諸佛子行持此道。得福智圓滿。方始成佛。此所謂事非頓除。因次第盡也。
△五頌不虗。
我有方便力開示三乘法(至)唯一無二乘。
前兩句明釋迦開三。次兩句明諸佛顯實。下四句總明諸佛與我所說畢竟不二。要知我說三乘。原為顯一。諸佛說一。方便開三。總為一大事因緣。出現于世。此正頌長文。汝等當信解佛語。言無虗妄。無有餘乘。唯一佛乘。
△二頌過去佛。分二。一頌開三。
過去無數劫無量滅度佛(至)演說諸法相。
頌過去無量諸佛。為一大事出世。開權說三。無不以方便說諸法相。諸法相者。即前謂十界十如之法相也。
△二頌顯一。分二。一總頌。
是諸世尊等皆說一乘法化無量眾生令入於佛道。
說一乘。是教一。化無量眾生。是人一。令入佛道。是理兼行一也。
△二別頌分二。一總約五乘顯一。
又諸大聖主知一切世間(至)助顯第一義。
此明過去諸佛觀機遲鈍。從實立權。以證今日之開權顯實不虗也。知字。即佛觀機。知一切世間。若天若人。以至羣生之類。各各深心之所欲也。深心者。乃人天著境之心。堅不可拔。所欲者。即樂欲五塵也。由此欲習難除故。佛以異方便。漸漸誘引。必得佛慧。故曰助顯。異方便者。即人天所作。有為功用。乃至一華一香。一聲一色。故曰異。無非引人歸第一義。故曰方便。
△二別約五乘顯一。分三。一約菩薩。
若有眾生類值諸過去佛(至)皆[A82]已成佛道。
天台云。若作五乘釋者。但是六度菩薩乘。若作七方便釋。兼得通別菩薩乘。何故三教大乘。皆行六度。而用心有別。以相心行六度。即三藏菩薩。以無相心而行。即通教菩薩。以非相無相心次第行。即別教菩薩。今但列六度。未審判屬何教。依上云異方便。即三教菩薩之方便也。六度。前五屬福門。後一屬慧。故曰種種修。雖佛權開方便。其實引之。令入佛道。故曰皆[A83]已成道。
[△@△]問。科中既云顯一。則六度當是大乘正方便也。何得同曰異方便。答。方便雖異。而引入之佛道一也。況此是佛舉過去修行。至今[A84]已成道之因。人亦不過詳明。光中所見修行事相。令今會未至者生信耳。雖曰顯一。其實即權之一。雖正異之稱不同。總屬如來方便。皆渡河之筏也。
△二約二乘。
諸佛滅度後若人善輭心如是諸眾生皆[A85]已成佛道。
天台云。六品歎阿羅漢心調柔輭。又淨名云。住調伏心。是賢聖行。此偈約聲聞緣覺。但曰善輭心。三字為因。便結云。皆[A86]已成佛者。要知修心既善。則不為三界惡習牽引受生。而分段可離。心既調適柔輭。定非剛強難化之流。則進趣佛果無難。故斷曰成佛。則善輭心。乃佛異方便之所成也。
△三約天人。分二。一約緣因顯實。分十。一供佛起塔。
諸佛滅度[A87]已供養舍利者(至)積土成佛廟。
此引過去諸佛滅度之後。有諸眾生。於像法中。廣收舍利起塔供養。塔既以萬億言。而皆以七寶莊嚴。則其所得之福。不可量也。然石廟與塔。名異體同。亦即安處法身之慈悲室也。經云。如來室者。大慈悲心是。慈能與樂。則可以自安安人也。曠野乃人所不經處也。而亦起塔。則見佛身無不在也。此中以寶以石。以木以土。無非是成佛之因。玫(音梅)。瑰(音規)。樒(音密)。
△二戲沙作塔。
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如是諸人等皆[A88]已成佛道。
聚沙雖戲作塔。即真正聚沙時。則念念皆佛。豈不為成佛之本耶。如是諸人等。總舉起塔廟者。言塔高顯。表智。廟廣大。表理。即事不壞俗諦。是福足。即理不違真諦。是慧足。福慧雙嚴。故皆得成佛。直指云。約理。沙表塵塵三昧。所謂一塵與法界齊等。則一一塵中。有塵數諸佛。據此則又非異方便可擬。但應真聖流。現童子身說法者有之。如華嚴之自在主童子。善財見於河渚上聚沙為戲者。是也。
△三至心建像。
若人為佛故建立諸形像刻雕成眾相皆[A89]已成佛道。
此下總標諸佛滅後。有於像法中造像功德。前起塔為供舍利。乃佛遺形。雖非全真。而是分真。今像雖設立。而是假名。亦即令人從假而悟真也。雕(音凋)。
或以七寶成鍮石赤白銅(至)皆[A90]已成佛道。
此并後兩段。乃別列造像者。有此三種。從勝向劣。先明以寶等各隨[A91]己力。以欣心供養。不出此種種諸物也。故結云如是諸人。雖所造之物不同。其瞻敬之誠無二。故皆得成佛。鍮(音偷)。鉛(音延)。膠(音交)。漆(音七)。
彩畵作佛像百福莊嚴相自作若使人皆[A92]已成佛道。
次約彩畵。又劣于雕刻。言百福莊嚴者。乃佛本具之相好也。今若有人。能畵如來如是相好。或使人作。佛因[A93]已植。皆得成佛也。
△四戲畵作佛。
乃至童子戲若艸木及筆(至)皆[A94]已成佛道。
又次言童子以戲心作像。事雖戲。而欲作之心等也。足見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如是之人。由假而真。令功德漸積。則福生矣。悲含慧心。戲作者像成。未有不至誠求應。則屬智心。智積而慧自生矣。福慧漸具。必成佛果。
△五結成顯實。
但化諸菩薩度脫無量眾。
此總結上起塔造像等之異方便也。方便雖異。總為成佛之基。則此等亦即是化菩薩法。非僅人天有漏善也。由此奇異方便。事不論貧富。心不論智愚。則人人可得而為。所以度脫者眾。造像功德經云。有十一種功德。一世世眼目清淨。二生處無惡。三常生貴家。四身有金色。五豐饒珍寶。六生賢善家。七生得為王。八作金輪王。九得生梵天壽命一劫。十不墮惡道。十一後生還能敬重三寶。約理。起塔表見法身。造像表見圓理。既得見法身具圓理。非佛而何。所以結此方便。皆是化菩薩法。故科云顯實。
△六諸塵供養。
若人於塔廟寶相及畵像以華香幡葢敬心而供養。
此引古供像得道之異方便也。直指云。既有敬心供佛。其佛在矣。必至成佛。約理。華表圓行芬敷。香表信戒普薰。幡表智悲運轉。理事雙融。故曰敬心供養。
若使人作樂擊皷吹角貝(至)盡持以供養。
此引古供樂得道之異方便也。盡持妙音。以供養佛。則與起塔造像之心等也。直指云。樂有八音。表八正道之法音。以娛佛也。樂書云。有梵貝。大可容數斗。南蠻國吹以節樂。箜(音空)。篌(音候)。
或以歡喜心歌唄頌佛德乃至一小音皆[A95]已成佛道。
上以樂之妙音供此。以口之妙音讚。皆佛之異方便也。歌。歌揚。唄。讚頌。而所歌所頌。皆佛妙德。非詞曲也。乃至者。超略之辭。則不止一小音而[A96]已。小音尚得作佛。況作梵耶。一音尚爾。況眾音耶。且音之所起。發于內心。又是歡喜至誠。豈非成佛因乎。唄(音敗)。
△七散心獻華。
若人散亂心乃至以一華供養於畵像漸見無數佛。
前是敬心獻供。此是散心獻華。心雖散而覺有佛可供。是可以發良知之由矣。此中以一華以畵像言。其況意可知。曰漸見。曰無數。佛則知因雖微。而積之可成佛也。
△八身業供養。
或有人禮拜或復但合掌乃至舉一手或復小低頭。
此以身業供養之異方便也。始從見佛作禮。必至五體投地。次但合掌。又次但舉一手。又次只小低頭。論此等因心極微。而必至成佛者。正如人食少金剛。必至穿皮而出也。
△九結成福聚。
以此供養像漸見無量佛(至)如薪盡火滅。
此字指上諸塵供養。并至心散心之意業。歌唄頌德之口業。及前科之身業。由此三業供養之因。漸見無量諸佛。修諸善本。[A97]已至成佛度生。既酬因答果。能事[A98]已畢。則入無餘涅槃也。薪喻化機。火喻智願。機盡智亡。如薪盡火滅。
△十散心念佛。
若人散亂心入于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A99]已成佛道。
此明散心念佛之異方便。對前諸供養屬事。此雖散心念佛屬理。不唯念念無間。即散心一念。亦可以為成佛之因也。天台云。南無或云那謨。此云皈依。亦云度我。大品云。若有人稱南無佛陀。乃至畢苦。其福不盡。
△二約了因顯實。
於諸過去佛在世或滅後若有聞是法皆[A100]已成佛道。
此舉過去九界眾生。或佛在世親聞說法。或佛滅後從師得聞。以此聞法之因。皆成佛道。直指云。此皆是引過去諸佛化導儀式。為此會三周作證也。
△三頌未來諸佛。分二。一頌開三。
未來諸世尊其數無有量(至)以無量方便。
此頌未來諸佛出世。開權無量方便。即權智化導。謂種種因緣等也。
△二頌顯一。分四。一頌人一。
度脫諸眾生入佛無漏智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
無漏即實智。佛以一音。說一乘法。所謂皆是一相一種。說既是一。令聞者入佛無漏。皆是菩薩。故人是一乘。
△二頌行一。
諸佛本誓願我所行佛道普欲令眾生亦同得此道。
諸佛。即未來諸佛。本誓願者。佛于因中發願。願一切眾生皆成佛道。故自行此道。令人聞此修此。而亦復得此也。
△三頌教一。
未來世諸佛雖說百千億(至)是故說一乘。
前四句明未來諸佛。雖則從權說百千萬億無數法門。是皆方便。其實本意。原為開示佛知見。而圓成一大事因緣。故說一乘。兩足者。即福足慧足也。知法等。大窾云。知者。即佛正徧知覺也。法者。即心法也。常者。乃真常不變也。無性者。無自性無他性也。若此一真如心法不常。即成斷滅。何有三乘五性乎。若此法定五。則聲聞只是聲聞。緣覺只是緣覺。乃至人天六道。只是人天六道。永無成佛之時。決定不易也。由知此法真常。而無一定之性。故隨熏成種。以凡法熏之。成凡聖法熏之。成聖。所謂體不變。而用隨緣也。體不變即常也。用隨緣即無性也。佛種從緣起者。謂成佛種子。皆從緣引而發起也。故一切諸佛。因福慧具足。知一切眾生本具此不定之性。故以一乘大法薰之。由此緣引。必至成佛。故曰是故說一乘也。既說一乘。則教唯一矣。
△四頌理一。
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於道場知[A101]已導師方便說。
是法即一真如心法。亦即本經所稱之妙法。此法字。乃世出世間之大本大宗也。法位者。乃四聖六凡。情無情境。大小染淨。皆是此法所住之位。住者。未嘗須臾離也。世間相該情無情相。常住者。即俗即真。本無生死成壞之相。則頭頭法法。無非皆是平等一寂滅相。如云此一真如妙法。住持于情器二世間。萬法位上。則本無生滅。何法而不常住也。道場知[A102]已者。然此法雖是平等一相。生佛本具。亦必待坐證道場。悟佛知見。始得證知。既知此[A103]已。則可以為四生導師。而用方便。為說此法也。此四句。為出定歎德中。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獨詳明于此。意為身子等千二百人。是未來成佛者。故此特言之耳。
△四頌現在佛。分三。一標化意。
天人所供養現在十方佛(至)亦說如是法。
此又廣引現在十方諸佛。雖如恒河沙數出世。一一為大事因緣。以三乘法為安隱火宅直至成佛。故說如是之法。如是法者。即道場所知之法。
△二頌顯實。
知第一寂滅以方便力故雖示種種道其實為佛乘。
知字。是唯佛與佛之知。第一寂滅。是理一。即攝人。佛乘是教一。即攝行。
△三頌開權。
知眾生諸行深心之所念(至)隨應方便說。
此又承上顯實科中。既知是第一。宜乎即說第一。何故定用方便。葢因眾生有無量行業不同。各各深心所著所念不同。欲性有勤怠不同。習業有深淺不同。諸根有利鈍不同。佛悉了知。故作種種因緣等之方便說耳。頌四佛章[A104]已竟。
△二頌釋迦章。分二。一略頌權實作總譬本。
今我亦如是安隱眾生故以種種法門宣示於佛道。
我即釋迦一化之主。亦如是者。同以一實。化眾生也。天台云。此為下大長者譬作本也。安隱者。即大涅槃常樂住處。此處寂靜。無五濁障。故名安隱。亦對不安隱而言。即為下火宅譬作本。眾生。即五道眾生。為下五百人譬作本。種種法門。即對不種種言。為下唯有一門譬作本。雖說種種。其實一乘。故云宣示佛道。此是世尊自序出世苦心。與三世諸佛化儀無異。使會眾決定不疑。必至成佛。此明如來顯實。下即明開權。
我以智慧力知眾生性欲方便說諸法皆令得歡喜。
智慧力。即權智力也。知眾生性欲者。天台云。即知五道根性。三乘差別不同。為下三十子譬作本。諸法。即三乘法。隨情稱機而說。故皆令歡喜也。此段偈語雖略。收盡如來一大化緣。開權顯實。原始要終。罄無不盡。故科云。略一大譬喻。總不出此。故云作總譬本。
△二廣頌六義。作別喻本。分六。一頌上五濁。分三。一明能觀智。
舍利弗當知我以佛眼觀。
○此為下長者能見譬作本。佛在法身地上。以佛眼圓照一切眾生。本皆是佛。若根利濁輕。則應現舍那身。說一乘法。若根鈍濁重。則脫瓔珞。現老比丘像。驚入火宅。方便開三。秪是因時鑑機。故曰以佛眼觀也。
○問。若論觀色。應是天眼。若分別根機。應是法眼。云何皆言佛眼耶。答。佛眼圓通。舉勝兼劣。又四眼入佛眼。則無異也。
△二明所觀境。
見六道眾生貧窮無福慧。
此眾生濁也。由無量劫不修福德。貧窮故無福。志困故無慧。故曰貧窮無福慧。
入生死險道相續苦不斷。
此命濁也。入字。即背覺合塵。乃從瞑入瞑也。惟生死險道。入之即喪法身失慧命。故化城品謂。逈絕多毒獸。又復無水艸。人所怖畏處。是也。
深著於五欲如𤛆牛愛尾以貪愛自蔽盲瞑無所見。
此煩惱濁也。既于五欲深著。則欲境牽連。煩惱延綿。無時暫息。身心皆不安穩。而眾生竟不以為苦。返愛之樂之。實可憐愍也。𤛆牛者。西南夷有獸。如牛。尾長而五色。牛愛其尾。常就身護之。故至為人所殺。喻人貪諸欲而自害者亦然。因貪愛之心。蔽其智慧。如生盲不見。必至墮坑落壍。故曰以貪愛自蔽等。犛(音茅)。
不求大勢佛及與斷苦法深入諸邪見以苦欲捨苦。
前兩句即劫濁。次即見濁也。謂不求等。正為濁之所蔽。佛有大悲。能拔二死之苦。有大慈。能與二嚴之樂。接九界人。出生死海。可謂有大勢力。而眾生不求有脫諸苦縛之諦緣等法。而眾生不脩。其所以不求不修者。為著諸邪見也。以苦捨苦者。葢原自慧不發妄起常斷有無等見。非因計因。非果計果。如諸外道。持牛狗等戒。事火從水。臥棘吞炭。妄謂苦盡樂生。得至涅槃。斯皆為邪見之所濁也。又大勢佛。即吾人一真如心。勢力有不可思議者。若一念真心圓發。則何生死不斷。何佛道不成。所謂外求有相佛。與汝不相似。
△三明起悲應。
為是眾生故而起大悲心。
為是眾生者。即指五濁極惡眾生也。以佛眼圓觀。一如[A105]己子。為是極苦眾生。始能動佛深大悲心。必欲曲設方便。而救濟也。若捨一眾生不化。不名大悲。
△二頌施方便。分二。一擬用大乘不得。又三。一擬法大而難施。
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至)微玅最第一。
始坐者。即始成正覺。坐菩提大道場。說華嚴時也。觀樹經行者。即不離一切菩提樹。而昇忉利等處。經行也。三七思惟。即頓演華嚴時。由二乘在座。不見不聞。則如來思惟。其法不能普利。欲作逗機方便之思惟。非離說華嚴之外。另作三七觀樹經行之思惟耳。思惟是事。即佛出世度生之一大事。我所得智慧兩句。謂我若槩以大法施之。則我所得之慧。微玅而不可測知。第一而不可疾證。且微者。非二乘所見。妙者。非二乘所知。第一非二乘所學。故謂之佛知見之無上道也。由此思惟。始有脫珍著蔽雙垂兩相之舉。
△二擬障重而梵請。
眾生諸根鈍著樂痴所盲如斯之等類云何而可度。
上念[A106]己證法大。此念鈍根難化。以微妙法。投痴鈍機。大似方木遇于圓孔。豈求有以益乎。諸根鈍者。即不見不聞不解不信著樂等。謂此皆著五欲為樂。因無明痴惑之所蒙蔽。如此之人。豈易可度耶。此是初七自忖自度之思惟也。
爾時諸梵王及諸天帝釋(至)請我轉法輪。
若據一四天下。只一梵王。由如來統御大千。有百億四天下。則有百億梵王。故曰諸也。然諸天亦只但請而[A107]已。自亦未定所請之大小乘法。何以知之。觀如來念處。謂若說大法。眾生在苦。若施小教。非我本懷。便可見矣。此中不見菩薩聲聞請法。何也。曰。諸天以乘急戒緩故。況天為外護。請法亦當。菩薩正聞華嚴大教。豈復請小。聲聞二乘。無心希取。何有請法之由。又須知此諸天眾。皆是登地菩薩所示現者。則與如來。可謂唱拍相隨矣。此總舉三界諸天請轉法輪也。此處是瞿曇翁。城壍不牢。却被諸天窺見一班。便向眾中。作請法主。當時若不開此線道。至今令一切人。箇個鼻孔撩天。多少穩便。雖然。不因夜來鴈。爭見海門秋。
△三念無機而取滅。
我即自思惟若但讚佛乘(至)疾入于涅槃。
此述第二七。既受天王請。且又作思惟。若但只讚佛乘。而眾生沉沒于五欲中。不唯不信。而恐返生破法因緣。至令墮苦。非獨無益。而返害之。如此者。我寧不說。只可速取涅槃。
△二念同諸佛方可。分二。一念諸佛方便。分三。一明三乘擬宜。
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應說三乘。
此述第三七思惟。起大喜心。先推開顯規儀。然我所得道。既同諸佛。度生亦應如彼。而說三乘可也。
△二明諸佛歎慰。分二。一正歎釋迦。
作是思惟時十方佛皆現(至)而用方便力。
十方佛現。是應念即至也。知音云。初七獨循于[A108]己玅法難投。諸佛之法。亦不現前也。二七循人機苦難信。諸佛之法。亦不現前。今至三七曰。人我兩忘。上循諸佛之理。下順眾生之機。則十方諸佛。一時出現也。此為化城喻中十六王子今現在十方成佛之案。則此諸佛。亦非分外別有之佛。乃三七功成。而一時齊現者也。梵音者。說法無染。慰者安也。喻者勸也。諸佛以無染之音。安慰勸成。而稱讚之。善哉者。一是讚美開方便門。一是喜幸同一指示也。釋迦此云能仁。乃如來姓也。文即儒義。是能仁能儒也。以所得之法無有上。故曰第一。隨諸一切佛。而用方便力。乃出成所歎之意。下始引[A109]己作證。
△二出陳自[A110]己。
我等亦皆得最妙第一法(至)但為教菩薩。
我等下四句。出陳諸佛隱實施權之意。少智下四句。單明施權。雖復下兩句。獨明顯實。前唯佛與佛乃能究盡之語。至此亦明。
△三明釋迦酬順。又三。一正酬順。
舍利弗當知我聞聖師子深淨微妙音稱南無諸佛。
此正酬答諸佛也。乃還復賓主之道。說無上法曰深。說無染法曰淨。具深淨二義曰妙音。南無二字。是敬從順命之義。非請諸佛度我作歸依之語。
復作如是念我出濁惡世如諸佛所說我亦隨順行。
此是順慰施教也。前梵王請法。由如來擬宜未決。似不肯說小乘也。以非[A111]己志願故。今受諸佛勸請。故不得[A112]已而開方便也。又作念云。我今正遇濁惡之世。若不開三。決難畢願。亦只得如諸佛言。而隨順施權也。況世尊出世。人壽百歲。正五濁熾盛之時。
△二明施化。
思惟是事[A113]已即趣波羅奈(至)為五比丘說。
此正顯如來作方便說。是事者。即思惟諸佛施權之事也。波羅奈。即中印土境。亦名鹿苑。乃古國王養鹿之園苑。五比丘離佛之後。居此修行也。世尊于此一十二年。說阿含小教之地。知音云。諸法寂滅相者。乃佛自證之理。離心緣相。此法實不可說。今以方便之力。分作三乘。為五比丘說也。佛念五人當先得度。故至鹿苑。一夏調根。先為陳如。說四諦法得度。次為[1]頻鞞䟦提。說布施生天福樂。二人同時證果。三為迦葉拘利二人。亦如前說。皆得聖果。有言。五比丘者。佛初為太子時出家。父命隨侍三人。一名阿鞞。此云馬勝。二䟦提。此云小賢。三拘利。華言未詳。又云。即摩訶男。母族二人。一阿若多。此云解本寂。即陳那也。二迦葉。此云飲光。此五人皆久為親承執侍者。故以先度。
△三明得益。
是名轉法輪便有涅槃音及以阿羅漢法僧差別名。
轉有流行不滯之相。輪有推碾運動之功。轉法輪者。即三轉四諦之法。而輪行成十二也。一示相轉。日。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二勸修轉。曰。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三作證轉。曰。此是苦。我[A114]已知。汝亦應知。此是集。我[A115]已斷。汝亦應斷。此是滅。我[A116]已證。汝亦應證。此是道。我[A117]已修。汝亦應修。涅槃音者。謂陳那等。聞法得果。斷見惑。分證有餘涅槃。則說有涅槃之音。始于此矣。阿羅漢。是僧所證之果。由是則有佛法僧三寶。名字現於世間。故曰。法僧差別名。
△二釋久遠常示。
從久遠劫來讚示涅槃法生死苦永盡我常如是說。
天台云。恐有疑者。謂佛于最初。尚未能鑑機。須待尋念諸佛。而諸佛慰喻之後。始知根性。作分別說也。故佛以此偈釋云。非我不知用于方便。特欲引明佛佛道同。豈識我從久遠劫來。常讚常示此涅槃之法。常言有此生死苦盡之僧。非今日始有此三寶名也。故曰常如是說。
△三頌顯一乘。分四。一得顯實之機。
舍利弗當知我見佛子等(至)方便所說法。
此又從上久遠劫來。常說法教化。一種大乘機發。必當為彼說大乘道故。又言舍利弗當知。今日必說大乘者。由機感故耳。我見者。即以佛眼觀見。圓機在座。言志求佛道等。謂有一類佛之真子。本志欲求無上菩提。有百千萬億眾。皆生殷重恭敬之心。來到佛所。既曰來到。非展轉傳聞。是親見佛親聞法也。既曰恭敬。必深生法愛。是有所見有所知也。如此等人。非于一佛二佛而種善根。[A118]已于百千諸佛之所。曾聞方便所說法也。天台曰。此有四種。有障除而機未發者。如諸羅漢。有機發而障未除者。如本會人天。有機發障除。如諸佛子。有機不發障未除。如增上慢人。今所言乃機發障除之輩。
△二正顯大之時。
我即作是念如來所以出為說佛慧故今正是其時。
前謂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則今正是時也。如來作念。謂我本為一大事因緣。出現于世。原為開示佛之智慧。然今既機動。時當可說。
△三施一乘之教。
舍利弗當知鈍根小智人(至)但說無上道。
四十年前。非不說大。為眾生根鈍智淺。多諸憍慢。著諸邪見。聞不能解。恐成謗法墮苦因緣。今有大機。稱適本懷。我故生大歡喜。作無畏說也。無畏者。非別有所畏。乃不畏聞法者墮苦也。正直。對權巧說。不似前來方便權巧作誘引之談。今當但說無上道矣。
△四明入理之益。
菩薩聞是法疑網皆[A119]已除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
此菩薩指四十年前懷大種而未成熟者。亦即能聞此法之人。皆可得菩薩名。疑網者。于三疑之中。此屬疑法。謂此菩薩根人。雖信知成佛。而一向所聞。皆方便說。又不免疑大法果實有無。今聞如來盡捨方便。說無上道。則疑惑之網。悉解除矣。今聞修法。不為菩薩得益。即汝等千二百人。從前不許成佛者。到今盡情印許。當來成佛。決定不虗。如此聞說。乃機教相扣也。
△四頌法希有。分二。一頌如是妙法。
如三世諸佛說法之儀式我今亦如是說無分別法。
三世諸佛所有說法之儀式。皆前權後實。則我今來。還亦如是。前權[A120]已說。今決定開顯一乘。說無分別法也。
△二頌時乃說之。分二。一舉難得之人。
諸佛興出世懸遠值遇難(至)斯人亦復難。
前兩句明諸佛難遇。且五濁世中。眾生無福。雖諸佛常住世間。若逢不逢。若見不見。故梵王請佛。有云。一百八十劫空過無有佛。所以曰懸遠。既去佛懸遠。豈容易值。故此為難。正使出世兩句。言佛雖出世。欲為眾生說此難信難解之法。須待其時。非時不說。則知說此一乘妙法。猶不易也。無量無數劫聞法難者。言眾生過無量劫。始得遇佛。正遇佛時。有眼不見。有耳不聞。如王舍城十萬億人。有三萬億人見佛聞法。三萬億人但見佛不聞法。三萬億人不見佛不聞法。則知見佛。得聞此大乘妙法猶為難也。能聽是法者。如在會人天百萬。無不聞也。能入理受持者。幾人哉。是謂信解受持者。不易得也。由此佛法難聞難遇。故舉優曇華喻明之也。
△二舉難逢之喻。
譬如優曇華一切皆愛樂(至)過於優曇華。
此華三千年。始得一開。則天上人間。實所希有。若見此華。無不愛樂。時時出者。謂此華非時不現。現則是時也。總喻前所遇之佛。所演之教。所聞之法。所聽之人。并皆如此華之希有難遇也。下又明聞法歡喜。乃至發一言稱美者。此不過泛泛聞法之流。即此尚為難得中之難得。況一心信解受持者耶。既能信受能讚美。即不必廣興供養。則[A121]已供養三世如來矣。何也。況三世諸佛所證者此法。所以出世開示者亦此法。今既有能信此法。而生讚歎者。是與如來。同成正覺。即為如來所喜。而受其法供養矣。如此等人。豈易得哉。故曰過於優曇華。
△五頌上不虗。分二。一人不虗。
汝等勿有疑我為諸法王(至)無聲聞弟子。
汝等勿疑者。乃囑令此去更勿猶豫。我為大法之王。說皆誠實。況今在人天座上。告非一人。所說非二非三。乃一乘道也。所教非聲聞弟子。乃菩薩乘也。汝等豈更疑哉。
△二法不虗。
汝等舍利弗聲聞及菩薩當知是妙法諸佛之秘要。
非二乘所能測者。謂之秘。總十法界之玅者。謂之要。既諸佛以此法。為秘為要。猶為可信。前是囑令於佛勿疑。此是囑令於法勿疑也。
△六頌上敦信。分二。一揀眾。
以五濁惡世但樂著諸欲如是等眾生終不求佛道。
五濁眾生。但著諸欲。如𤛆牛愛尾。豈有樂法之心。故須揀之。且著涅槃者。尚揀非大乘法器。況著欲之人乎。是知此人決定不求佛道。我亦不以秘要法。而為彼說。
當來世惡人聞佛說一乘迷惑不信受破法墮惡道。
觀此分明是囑舍利弗說法之時。來世者。時愈降。惡人者。信愈寡。愈下之時。愈惡之人。豈易為說此難信之法。如是愚迷痴惑者。聞而不信。必破法墮苦。無疑矣。此見說法者。不得不慎。須知此秘要之義。非器莫授也。
有慚愧清淨志求佛道者當為如是等廣讚一乘道。
此又囑其當說者。不得失機失時也。慚愧者不迷。清淨者不惑。志求佛道者。對上不信受而言。如此等人。當為廣讚一乘無上妙道。斯可謂應機說法也。自汝等勿有疑。至此數段語意。世尊雖未與舍利弗作授記成佛之語。而意中[A122]已有囑。其利[A123]己利人之實。前囑令勿疑佛法。是慰其自利之心。此囑令揀人宣說。是授其化人之教。則如來苦口熱腸諄諄訓誨。意其將來為人天眼目。作教化主也。即此便是身子一期得記[A124]已竟。
△二敦信。
舍利弗當知諸佛法如是(至)不能曉了此。
此總以結勸。謂諸佛為一大事出世。開悟眾生之說法儀式。先小後大。并皆如是。其不習學此者。自不能曉了此也。返顯身子能習學。能曉了此妙法也。此處便是世尊知身子[A125]已得悟入之語。
汝等既[A126]已知諸佛世之師(至)自知當作佛。
汝即舍利弗等。於迦葉目連須菩提迦旃延。為喻說周中得記之人。再之等千二百人。為因緣周中授記之者。既[A127]已知。即上法說周中種種開示。汝等[A128]已知諸佛是世間調御之師。又知諸佛所說之法。權實大小隨宜方便之事。佛法既知。則從前所有一切疑惑。盡除無餘矣。疑念未除。喜心何發。今則歡喜無量也。其所以得歡喜者。謂人身難得。今幸得矣。信心難生。今幸生矣。諸佛難值。幸然值矣。佛法難聞。幸然聞矣。此猶不為大喜。且此大法寶藏。自塵點劫來。所未得者。即四十年中尚未開許聲聞成佛。今聞我如來語意悲切。心知于當來世。決定成佛。豈不為生大歡喜者耶。自如來出定。雙歎權實二智[A129]已來。于中廣引三世諸佛出世事相。以及自[A130]己四十年來曲垂方便之苦心。一一吐露。無非發明眉間光中所具之四聖六凡權實之相。而還復如來為一切人出世本[A131]懷。開示佛知見。一大事因緣也。將此權實智慧之法。從始至終。發揚一周。為舍利弗說。而舍利弗。于中亦無多疑問。但一味默然諦聽。說至最後。便道箇汝等既[A132]已知。心生大歡喜。斯可見當機了然開悟。權疑頓息。是之謂知子者惟父而[A133]已。如來正說[A134]已竟。
妙法蓮華經授手卷第二
校注
[0650001] 頻疑阿【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2 冊 No. 623 法華經授手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品節云。此品來意。因前入定放光所現。妙明真境。直欲當機目擊現證默契不言之表。奈何眼鈍頭迷。未達寂滅離言之道。世尊只得從三昧起。復假言說。曲唱傍通。以為接引。凡涉言詮。總為方便矣。華嚴疏云。方便有二種。一遠。二近。遠則四十年前所說諸經。皆為今經方便。故云。雖示種種道。其實為佛乘。近論即今入定放光動地等。俱為方便。故云。今佛放光明。助發實相義。以如來出世本懷一向未吐。今日盡情披露。由所化之眾機緣[A1]已熟。今將盡廢三乘之權。以顯一乘之實。欲滿出世本懷。所以世尊出定。極歎佛智甚深。正欲啟當機欣樂之心。且不即談。恐駭觀聽。故得三請而後說。歷敘三七思惟。將一乘分別說三。正顯三乘是假。葢為少智樂小法。不自信作佛。是故以方便。分別說諸果。又云。今我喜無畏。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故此品[A2]已下。判為開佛知見。謂開顯如來真知見故。經云。吾從成佛[A3]已來。種種方便。則不獨今日放光等為方便。乃四十年中。無非方便。又云。過去無量佛。無數方便力。則方便又不止一佛施也。又云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此又不止一乘三乘六度等法為方便。則舉手低頭。聚沙畵像。以至散心入塔。無非為一大事因緣之方便也。方者法也。便者用也。謂佛善以方法便用。巧逗三乘。誘進寶所故。前品序分[A4]已竟。
△二正宗分。從此去至分別功德品十九行偈。共十五品半。為正宗。又本迹二門。各有三分。前品亦是迹門序分。從此去至授學無學人記。共八品。為迹門正宗。今就近以迹門正宗。又分為二。一迹門開顯。又二。一略開三顯一。分二。一略陳開顯。分二。一雙歎二智。又二。一長行。又二。一寄言歎。又二。一明諸佛權實。分三。一雙歎。復二。一經家提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