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授手卷第十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爾時無盡意菩薩(至)合掌向佛而作是言。
此以無盡意當機者。顯前品妙音。雖於神通智慧無所損減。由往來之意未泯。則意猶有盡。若觀音以圓照三昧。上同下合。現一一形。說一一法。又不似妙音但說此經。若此經流通。則妙音亦止。故知普門示現。意無有盡。故當機以無盡意而發問也。爾時者。即東方之妙音既竟。而西方之觀音又發。正此之時。始見有無盡意從座起也。
△二正興問。
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下有兩翻問答。初問觀世音。人也。後問普門。法也。此是初問。觀字當作平聲讀。乃根本智。若作去聲。則屬功勳。此為能觀。世音乃所觀境。智則唯一而境有萬殊。世字。該有情世至正覺世。乃十界正報音字。即十界眾生所發之言音也。音當耳聞。而言觀者。顯菩薩不思議力用無根不聞也。以何因緣者。謂前妙音。故知奉樂供鉢。以為因緣。所以得妙音名。今菩薩名觀世音者。觀本屬眼。宜以對色。世音乃聲。宜乎對耳。今根境既不相侔。未審有何因緣得是名也。
△二如來詳答。分三。一總稱名答。又四。一人數。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
此正答因緣也。天台云。十法界機。實是無量。而言百千萬億者。非謂十界共有此數。葢指一業有如許人。如一地獄同受一苦。以苦騐人。知同一業。以例諸趣。亦皆如是。故知此數是標同業之意也。此舉境眾機多。以顯觀深應大。
[△@△]舉數處。以若有字。是不定語。或一人十人百千人。[A3]已至無量人。是其正意。
△二遭苦。
受諸苦惱。
○此明現遭苦厄也。自有多苦苦一人。多人受一苦。一人受多苦。一人受少苦。今言萬億眾生。多人也。受諸苦。多苦也。舉多顯少。無不來應。
△三稱名。
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
此以善惡相帶。合為機也。由惡遭苦。因善聞名。大窾云。一心二字。是脫難之本。正謂攝心一處。便是觀音出現時也。葢菩薩與眾生同體。徧在一切眾生心中。菩薩之名。徧在一切眾生耳裏。但不肯一心注念。循聲流轉。却與菩薩。遠隔千里。若能一心稱名。則觀音不離當處。若百千萬億受苦眾生。同時一心稱名。則同時離諸苦惱也。
△四解脫。
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天台云。上聞即稱。是機速。今稱即騐。是應速。皆得解脫者。即是蒙應利益。皆者。非但於顯多機眾益。亦顯圓徧之應也。
[△@△]楞嚴云。一者。由我不自觀音以觀觀者。令彼十方苦惱眾生。觀其音聲。即得解脫。即時者。於一心稱名無間無斷時。四相俱空。不覺不知。則得觀其音聲。如從夢覺。菩薩即時顯現。身心相滅。豈不皆得解脫耶。
△二別脫苦答。分三。一口機應物。又二。一明七難。分七。一大火難。分四。一稱名。
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
○此別答中。不出三業應機。今七難是口機。以稱名故。三毒是意機。令常念故。二求是身機。常禮拜故。
[△@△]若有持者。謂一向持名之人。應無火灾。下出設遇不燒。乃見持則通靈。所應不虗也。
△二遇苦。
設入大火。
天台云。此下釋諸難。例為三意。一貼文。二舉事。三觀行。貼文者。若有設有等。皆不定之辭。餘皆難起。方始稱名。今先舉稱名。而後遭難者。或前後互說耳。又或火灾卒暴。須預憶持。不入此難也。二舉事證。晉時謝敷。作觀音應騐傳。載祝長舒。晉元康年中。於洛陽。為延火所及。草屋下風。豈有免理。由一心稱名。風回火息。隣房亦滅。又僧法力者。於魯郡起精舍。從上谷乞麻一車。法力疲極。小臥於空野。遇火。比覺火勢[A4]已及。纔舉聲稱觀。未及稱世音。而火[A5]已滅。傳載非一。姑略引耳。觀行釋者。火有多種。果報火。從地獄至初禪。皆有洞然燒炙。無能免者。業火。通三界。故經云。燒諸善根。無過嗔恚。能破善根。退上墮下。皆名為火。煩惱火。通三乘。聲聞畏三界如火宅。競共馳走。趣有餘涅槃。支佛及藏通別圓菩薩。修道之時。並為五住煩惱之所燒害。若能稱菩薩名。即得解脫。又三火中。果報是事火。眼見身覺。業與煩惱。但有燒義。通名為火。
△三得脫。
火不能燒。
不能燒者。由一心稱名之時。自心火滅。況一切諸境。皆從心生。心若不生。妄緣自息。然正當大火猛𦦨之際。其能相忘於無事之境。不驚不怖。有幾人哉。遇火不燒。斯由菩薩神力及自心念力故也。
△四明應。
由是菩薩威神力故。
楞嚴云。二者。知見旋復。以脫塵內伏。故令一切遇火眾生。一心稱名。頓免其難。然大火到時。勢不可救。而云不燒者。菩薩威神之力也。
[△@△]更須知火本屬眼。發於所見。境至而神投。自然勢也。如見愛則欲火頓生。見憎而嗔火疾作。若不旋見還明。何由得滅。
△二大水難。
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
天台釋。亦有三。一貼文者。遭水是苦。稱名是善。即為機也。得淺處即應也。言大水者。以小水不成難故。二引證。應騐傳云。海鹽有人溺水。同伴皆沉。此人稱觀音。遇得一石。忽然如夢。見兩人乘舡喚入。開眼。果見人舡。及送達岸。人舡俱隱。又僧道問三人。乘水度孟津。垂半。一人前陷。一人次沒。冏進退氷上。度死無疑。但一心稱觀世音。脚如踏板。夜遇赤光。竟得達岸。此皆神力所應也。三觀釋者。果報水自地獄以至二禪。無能免者。惡業水通三界。諸惡破壞善業。悉名惡業波浪。煩惱水亦通三乘。所謂煩惱大河。能漂香象。無明所盲。不能得出。聲聞發二三果。名淺處。無學為彼岸。支佛侵習為淺處。通教正習盡為彼岸。別教斷四住惑為淺處。斷無明為彼岸。圓教十信位中六根清淨為淺處。入初住為彼岸。
[△@△]楞嚴云。三者。觀聽返入。致令持名眾生。水不能害。然水本屬耳。出於所聞。愛則水生。怒即淚注。菩薩由旋聞聲脫。使稱名者。無水難也。
△三羅剎難。
若有百千萬億眾生(至)以是因緣名觀世音。
天台釋難亦三。一貼文者。入海求珍。結伴無定。然亦非獨往。今舉總數。但曰百千萬億也。為求下。出其所求之名。以等字。攝諸異寶。必入大海者。以海為眾寶所聚。賢愚經云。田殖百倍。商賈千倍。仕䆠萬倍。入海吉還。得無量倍。故必應入海也。
[△@△]假使者。偶然值遇。未必入海者盡然也。此科應重在黑風二字。照前水火。此當風難。不然。與彼鬼難。為重疊矣。大海遇風。甚為可畏。況其風黑。則向往皆迷。必至於墮鬼國無疑矣。羅剎。乃食人鬼。其畏猶甚。次下明機。謂正當大怖畏時。於多人中。乃至一人稱名。則一切人俱免斯害。豈不為菩薩威力之所至哉。獨是一人稱名。是一人靈顯。眾感未彰。應何濫及。然眾口雖默。而求救之心必切。心切而神現。理亦宜然。此亦菩薩不思議大悲所被也。二引證。外國有百餘入。從師子國。泛海向扶南。遇惡風。墮鬼國中。俱大怖。稱聖號。中有一小乘沙門。不信觀音。鬼遂取沙門食。由是狼狽學稱。亦得免雖。三觀釋者。不但明世界中風。黑業亦名風。華嚴云。嫌恨猛風。吹罪心火。常令熾然。吹諸行商人。墮落惡趣。果報風至三禪。惡業風通三界。煩惱風通三乘。廣如科註中明。然一稱名。俱得脫苦。此見尋聲救苦之實也。楞嚴云。六者。聞熏精明。明徧法界。則諸幽暗。性不能全。既無黑風。即不墮諸鬼國矣。以是下並上水火。以結答當機所問以何因緣。此謂以是因緣也。舫(音訪)。
△四王者難。
若復有人臨當被害(至)尋段段壞而得解脫。
○釋王離亦三。一貼文。遭難是苦。稱名是善。即機也。而得解脫。即蒙應也。二引證。應騐傳云。昔大元中。彭城有人。被枉為賊。其人本供金像。常納髻中。及伏法刀下。但聞金鐵聲。三斫而頸無傷。詢之得髻中金像頸有三痕。其他不及廣引。三觀釋者。果報刀杖。從地獄至欲天。惡業刀杖通三界。煩惱刀杖通三乘。謂凡所修善因。為三毒刀箭。惡業破壞善心。割斷戒皮定肉慧骨微妙心髓等。若能至心稱名。如是刀杖無不解脫。
[△@△]言臨當被害。正當戮時。乃能所境對。一稱名而刀段段壞。即能所消忘也。楞嚴云。五者。熏聞成聞。六根銷復。同於聲聽。使其兵戈。猶如割水。亦如吹光。性無搖動。神力所致也。
△五惡鬼難。
若三千大千國土(至)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復加害。
○釋鬼難亦三。一貼文。若三千下。標處。欲來下。明遭難是苦。聞其下。稱名是善。此即機也。鬼不能害。是蒙應也。
○前言漂墮是人入鬼國。此言欲來惱人。是鬼到人。所言大千滿中俱鬼。而亦實有事也。不見教中道。娑婆世界有插針不入的鬼。但人能稱名。鬼心即滅。豈不如紅爐之點雪耶。二引證。上羅剎難中。[A6]已彰其事。茲不繁敘。三觀釋者。若果報鬼。自地獄至天宮。皆有此難。如地獄中。有大力鬼。惱諸罪人。餓鬼中。有惡鬼害諸小鬼。畜生中。有惡鬼食噉。天中。如阿含經云。有大力鬼。坐帝釋床。帝釋大嗔。鬼光亦熾等。惡業鬼通三界。如貪嗔痴俱是鬼義。煩惱鬼通三乘。如謂見心為男鬼。愛心為女鬼。見使歷三界有八十八。愛即思也。有八十一。其大千滿中俱鬼。亦不虗也。二乘人有斯鬼難。菩薩有無明鬼。愚痴羅剎等。若能至心念菩薩名。無不解脫。楞嚴云。四者。斷滅妄想。心無殺害。令諸眾生鬼不能害。使持名者。得益之時。不唯不敢加害。即欲以惡眼偏視。亦不敢也。
△六枷鎻難。
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至)皆悉斷[A7]壞即得解脫。
○釋枷鎻難亦三。一貼文。設復下。先標有罪無罪。杻械下。明遭難是苦。稱觀音下。稱名是善。此為機也。皆悉斷壞等。明應也。有罪無罪者。或實有罪。或果無罪。又或推檢未定。皆被囚執也。
[△@△]無罪者當然。有罪者亦免。何也。此明聖心平等。本以救囚執為應。不論罪之有無也。在手名杻。在脚名械。在頸名枷。連身名鎻。此則三木一銕之名。繫即繫礙。檢是封檢。繫未必檢。檢必被繫也。繫而被檢。憂怖亦深。若能稱名者。重關自開。鐵木易壞矣。二引證。應騐傳云。葢護山陽人。繫獄應死。三日三夜。心無間息。即眼見觀音放光照之。鎻脫門開。尋光而去。行二十里。其光乃息。三觀釋。一果報枷鎻。三途及人不言可知。修羅亦有五縛。唯北洲及天上。自無此難。二惡業枷鎻。若人修習善法。被惡業覆心。使善法敗壞。即為惡業所縛。於三界中。無由解脫。三煩惱枷鎻。三乘人未至究竟。皆為煩惱所縛。不得自在。若能至心念菩薩名。而一切枷鎻無不解脫。楞嚴云。七者。音性圓消。離諸塵妄。妄塵既離。夫復何繫。所以令持名者得解脫也。
△七怨賊難。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至)稱其名故即得解脫。
○釋怨賊難亦三。一貼文。大千國土者。標難處也。滿中怨賊。明難事也。滿中者。顯國曠賊多。聖力能救也。怨必奪命。賊乃奪財。今賊而復怨。其財命俱奪。必矣。甚為恐懼。
[△@△]寶重而路險。賊臨而復怨。害豈淺鮮耶。此中一人力勸稱名。謂菩薩能以無畏施人。若稱者必當脫苦。何異久旱中之聞巨雷。眾商共稱。何異孤旅中之遇父母。是諸知契而二知泯。豈不能成解脫哉。商主等。乃遭難之人。商者。能擇貴賤。善解財利。商量得宜。堪為商人之主。一人下。明機。一明安慰。二勸稱名。三歎聖德。四俱發聲。所以安慰者。止其恐怖也。勸稱者。設其上䇿也。歎德者。獎令定膽也。二引證。應騐傳云。僧慧達以晉隆安二年。於隴上掘甘草時。餓羗正捕人食。即獲慧達。閉於柵中。擇肥者先食。達怖。但一心稱名。並誦是經。人食[A8]已盡。唯達與一小兒。次擬明晨取食。達竟夜稱誦。似無所感。向曉羗來取達。忽一猛虎從草透出。哮吼不[A9]已。諸羗散走。虎齧柵作一穴而去。達並小兒。俱得免害。三觀釋。一果報冤賊。自地獄至六天。俱有鬪爭。二惡業冤賊。若修善時。惡多是冤。三煩惱冤賊。三乘以一切煩惱。是出世怨心。般若是商主。五度眾行是商人。法性實相是重寶。六蔽是怨賊。若能一心稱名。一切怨賊俱得解脫。楞嚴謂八者滅音圓聞遍生慈力。葢音聞兩立。則物我成敵。音滅聞圓。則內外無待。故能遍慈而却敵也。
△二結神力。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天台云。觀音智力既大。加護亦廣矣。豈止但應七難。當知徧法界。皆能救護。故言巍巍。巍巍者。重明高累之辭也。觀音之力。出於同居分段二死之外。竪應方便實報二土之間。故言重明。載沐神應。故言高累。口機應物[A10]已竟。
△二意機應物。分二。一離三毒。
若有眾生多於婬欲(至)便得離痴。
天台云。此三通稱毒者。以能侵害行人故。但有單複言耳。若云貪嗔痴。名單。今從複列。故云婬欲等也。自愛為欲。愛他為婬。自忿為恚。忿他為嗔。自惑為愚。惑他為痴。今明三毒多者。而菩薩威力。尚令得離。況少者耶。要解云。離欲者。由菩薩熏聞離塵色所不劫之力也。葢眾生以欲習合塵。故為色劫。一蒙妙力。則欲愛乾枯。根境不偶。雖有妖色。不能劫動也。離嗔者。由根境圓融。無能所對之力也。葢嗔由違情而起。對境而生。圓融則無違無對。而嗔可離矣。離痴者。由消塵旋明。朗徹無礙之力也。葢痴為妄塵所蔽無明。所覆。消塵則無蔽。朗徹則無覆。故能旋復真明。永離痴暗也。
△二顯威神。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至)是故眾生常應心念。
此言如是者。指前三毒。等字攝慢疑及諸見也。然十結使。皆為三界深惑。而三毒猶重。故特舉也。令離三毒。而曰大威神。曰多饒益者。以前七難尚是外境。而三毒乃一切眾生無始無明之固結。根深蒂固。若非大威神大猛力。豈易斷哉。三毒不除。生死何出。今既諸妄銷忘。自應一真顯露。其悟入佛之知見。亦不難矣。故曰多所饒益。前七難中。但曰一心稱名。或曰稱其名號。今必曰常應心念者。由三毒幽微。防之應密。眾生若能常念常敬。毒從何發。稍一忘念。則妄塵競集而三毒起矣。故使行人於菩薩聖境。常當心念也。
△三身機應物。分二。一正明誠求。又二。一求男。
若有女人設欲求男(至)便生福德智慧之男。
知音云。凡女人身。以夫貴而貴。然色難常好。夫愛莫恒。唯有生男。乃可永賴。故女人必欲求男也。若生男無福。家不足興。無德名不足盛。無智身不足貴。無慧道不能行。故求菩薩。即欲生福德智慧之男也。然求必有遂者。由菩薩融形復聞不動道場。乃至各各佛邊。為法王子之力。葢菩薩於諸佛。既具子道。故令求即得也。
[△@△]世人不求而生男女者尚多。今言欲求者。是有所願欲也。禮拜供養。是誠求之行。便生福德等。乃明感應道交也。
△二求女。
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
知音云。女不端正。色雖美而內政莫立。不有相貌。心雖端而外見罔貴。不宿植德本。則不知敬重三寶。亦令人不生愛敬也。然菩薩使誠求人。必生如是女者。由六根圓通。明照無二。乃至承順十方微塵如來。秘密法門。領受無失故也。易云。至哉坤元。乃順承天。今菩薩以圓通妙體既能明照。又能承受有坤道焉。坤厚載物。故令求者便生含弘光大端正有相之女也。然三毒乃眾生所常有之正性。多則為害也深。二求乃眾生常有之正情。少則為嗣也絕。故或惡其多。或慮其絕。一念敬聖。名供聖像。皆響應者。乃不思議之妙用也。
△二結福不虗。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至)福不唐捐。
此結身業應機之不虗也。恐疑者謂。自有禮拜不蒙願者。故此云。若能恭敬禮拜。而所得福。必不虗棄。唐捐者。虗棄也。其所以不蒙應者。由感之未至。非應之不及也。別答脫苦[A11]已竟。
△三勸持名答。分三。一勸持。
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
天台云。上說觀音得名因緣。其力廣大。既不辯形質。但述名論德。若欲歸崇。宜奉持名號。故舉持名為勸也。
[△@△]是故者。指前救七難。離三毒。應二求。種種威神之故。皆應者。廣勸持名也。謂菩薩有如是大威神力。不唯有難有毒有求者當持。即一切眾生。皆應受持也。向下較其所當持之福。
△二格量。
無盡意若有人(至)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
此明持菩薩名。如食金剛。非食他物可比也。直指謂。初舉一人廣大之福為本。六十二億。福田多。盡形壽。時節多。四事具足。供養多。持名號。恭敬多。舉此四事。為校量本。於汝下。問也。無盡意下。答也。佛言下。又單舉一人稱觀音名。正格量也。還舉四大。以格四多。而其功德正等。
○問。何故持諸菩薩之功多。而福返少。持觀音之功少。而福返多。答。諸菩薩尚在五十四位中。而觀音[A12]已居等覺。如二人者。一人多奉諸臣。一人專敬于主。則其承恩之差等可知矣。又圓通中自陳。謂我一名號。與彼眾多名號無異。由我修習得真圓通。以是則知自他正等也。
△三結歎。
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至)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一時稱名。福不可盡。大品云。一華散空。乃至畢苦。其福不盡。義疏云。一華供佛。以類一時持觀音名。言畢苦者。二死永盡也。謂直至成佛。而散華之福。猶尚不盡。必以六十二億為校量者。乃擴六根而言也。[A13]已上總成十四無畏。即是與諸眾生共一悲仰也。問答人名[A14]已竟。
△二問普門示現。分二。一問施三業。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至)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天台云。前問何緣得名。佛答眾生三業顯機為境。法身靈智冥契為應。由此境智因緣。而得名也。今問云何遊等。佛答以普門示現三業顯應。以答冥機。云何遊是身。云何說是口。方便是意。聖人三業無謀。而徧應一切。亦名三輪不思議化也。義疏云。眾生稱名常念。及以禮拜。三業現前。故言顯機。法身靈智。即始本二覺分合之真身也。乃以智拔苦。故曰冥應。今明菩薩意鑑機。身現相。口說法。令眾生有覺知見聞。故曰顯應。然且不說眾生三業修行之相。此由宿善冥伏在懷。乃能致感。故曰冥機。又以方便問意業者。非是道前取理方便。此為證後鑒機之方便也。
△二答其妙應。分二。一答所現身。
佛告無盡意菩薩(至)即現佛身而為說法。
此並答三問也。天台云。應以二字答意。葢意地觀機。見其所宜。當示何身。說何法也。現身即身業。說法即口業也。此別答中。凡現三十二身。十九說法。束為十界身。而缺菩薩地獄二界。菩薩即是本身。豈復言缺。地獄應有。但文略耳。別答雖無。總中亦具。謂以種種形。遊諸國土者。是也。三十二身。文分為八。一聖身。二天身。三人身。四四眾。五[A15]婦女。六童男。七八部。八金剛身。聖身中先明佛身者。或是應佛或是化佛。但聖人逗物。具有二義。若一時歘有為化。應同始終名應。然應佛即有兩相。一勝應。二劣應。勝應圓別之機。劣被藏通之眾。知音云。國土眾生者。約大千依正二報。總言機也。應當也。以用也。謂大千土中。若有一圓頓機眾生。欲不涉階漸。直下成佛。則此人當用佛身得度。故即現其身。為說圓滿果法也。楞嚴云。若諸菩薩入三摩地。進修無漏。勝解現圓。我現佛身。而為說法者。是也。
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
○如文殊。二萬億劫作辟支佛。教化眾生。現身說法。楞嚴云。若諸有學寂淨妙明勝解現圓等。則所說乃靜妙明緣覺法也。
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
○或作藏通聲聞。或作隨五味轉聲聞。內秘外現。引導眾生也。楞嚴云。若諸有學。得四諦空。修道入滅等。則所說乃四諦聲聞法也。此明現四聖身。次明現六凡身。
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
○瓔珞經云。四禪皆有王。此言梵者。應是初禪頂。猶有覺觀語法。得為大千世界主。葢言觀音修白色三昧。不取不捨。不取故不隨禪生。不捨故應為梵王。說出欲論。以權引實也。楞嚴云。若諸眾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塵等。則所說離欲法也。
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
○以菩薩修白色三昧不取不捨。說種種勝論。以權引實。楞嚴云。若諸眾生。欲為天主。統領諸天等。則所說者。五戒十善法也。
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
○梵語婆舍䟦提。此云他化自在。假他所作。以成[A16]己樂。即魔王也。淨名經云。多是不思議解脫菩薩。住赤色三昧。不取不捨。應為魔王。令諸魔界即入佛界。楞嚴云。若諸眾生。欲身自在等。則所說遊行十方之法。此下凡所現身。皆是菩薩住於三昧。以權引實。例此可知。
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至)而為說法。
○樓炭經名阿迦尼吒。華嚴稱色究竟。釋論云。摩醯首羅。稱大自在。騎白牛。八臂三眼。乃諸天之將。未知與此同名耶。為即指此天耶。又釋論云。過靜居天。有十住菩薩。號大自在。為大千界主。依此則將非指此也。楞嚴云。若諸眾生。欲身自在。飛行虗空等。則所說欲身自在之法也。
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至)而為說法。
○金光明經即以散脂為大將。又云鳩摩伽。此云童子。楞嚴云。若諸眾生。愛統鬼神。救護國土等。則所說救護國土法也。
應以毗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毗沙門身而為說法。
楞嚴謂。若諸眾生。愛統世界。保護眾生等。則所說保護眾生法也。然楞嚴有現四天王及太子。此以毗沙門該之。葢此為四王之一也。解現妙音品。[A17]已上敘現天乘主帥。下敘人間王臣。
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
小王者。對輪王言也。楞嚴云。若諸眾生。樂為人王等。則所說十善道法也。然人王。故非平人之所樂為。而菩薩亦與說法。以遂樂為之願者。為欲理治邦國。風化人民。使道法流通。所以亦應求也。
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
解見前品。則所說主族姓世間推讓法也。
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
此有德無位。以道自處者也。則所說名言清淨自居法也。
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
三台輔相。州牧縣長。悉曰宰官。則所說治國土斷邦邑法也。
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
西域四姓。此其一也。名淨行。亦名梵志。則所說數術攝衛法也。數術。即占相等。攝衛。即調護身壽醫[1]樂等。
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至)而為說法。
此應僧俗四眾。則所說五戒十戒。及二百五十戒。與五百戒之法也。
應以長者居士宰官(至)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
知音云。此與楞嚴少異。彼一現女主。二現國夫人。三現命婦。四現大家(音姑)。孤山云。女主。即天子之后。國夫人。如論語邦君之妻曰君夫人。命婦。謂妻因夫榮者。大家。如後漢扶風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名昭。字惠姬。和帝數召入宮。令皇后貴人師事焉。號曰大家。此中長者宰官婦女。合彼命婦。不云現女主國夫人者。以妙音於王後宮。變為女身。而說是經。[A18]已敘之矣。則所說內政立身以修家國之法也。
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至)而為說法。
取妙莊嚴王二子釋。及華嚴童子算沙嬉戲等。是也。則所說不壞男根。不求侵暴等也。[A19]已上現世間男女竟。次現八部。
應以天龍夜叉乾闥婆(至)即皆現之而為說法。
楞嚴開敘為九科。則所說樂出其倫之法也。
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即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
梵語䟦闍羅。此云金剛。梵語波膩。此云手。手有執義。即以執金剛杵為名正法念經云。昔有國王夫人。生千子。欲試當來成佛次第故。拘留孫佛探得第一籌。乃至樓至如來得千籌。第二夫人生二子。一願為梵王請千兄說法。一願為金剛神護千兄佛法。故有此也。答所現身[A20]已竟。
△二總答度生。
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至)遊諸國土度脫眾生。
此結上總別答問也。天台云。諸名不一。橫則周徧十方。竪則冠通三土。隨緣變現。何止三十二身。託化逐緣。豈局娑婆世界。以種種形。總明示現身廣。遊諸國土。明所化處廣。度脫眾生。明所得益廣。言雖略於上。義則廣於前也。知音謂。楞嚴云。是名妙淨三十二應入國土身。皆以三昧聞熏聞修無作妙力。自在成就。准彼無作自在妙淨之言。則此中十九說法。皆在機感上論。於菩薩法身。如鏡應像。如月現水。此正所謂上合十方諸佛同慈力也。明兩翻問答[A21]已竟。
△二勸至誠供養。分二。一如來勸供。
是故汝等應當一心(至)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是故者。指前兩翻問答之故。前答問中。先總後別。以難是眾生苦境。意恐菩薩應不普被。故先總曰受諸苦惱一心稱名皆得解脫。是明菩薩悲心無極。而下合眾生也。前重一心稱名。以菩薩真身冥應。無可尋求。只可稱名而[A22]已。後答問中。先別後總。以現身是眾生樂緣。意恐菩薩既普現十法界身雲。其妙應不過此耳。故後總云以種種形遊諸國土。是明菩薩慈心無盡。而上同諸佛也。今此復勸一心供養者。由菩薩於一切眾生前。現身說法。則見種種色。聞種種聲。既聞見分明。所以當一心供養也。前曰一心稱名。是知有菩薩可供。後曰一心供養。是見有菩薩可敬。如是一心。如是恭敬。久而不退。則可以入佛知見矣。楞嚴以十四無畏。即救七難。赴二求。免三毒等。為無畏。今於三十二應之後。又言怖畏急難中能施無畏。則是總前兩翻問答。以離苦得樂。皆名無畏。今言娑婆稱施無畏。而楞嚴云。十方微塵國土。皆名施無畏者。益見其所當供養也。
△二無盡受旨。分六。一奉命。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至)受此法施珍寶瓔珞。
此見當機奉命。不惜所珍。得法自在。為法施也。佛云汝等當供養。則下出其無畏。當機云我今當供養。則下解其所珍。所以見至重忘而無畏得矣。言眾寶者。乃間錯而成也。瓔珞經云。從初住銅寶。乃至等覺摩尼寶。今曰寶珠。其位例可知矣。天台云。頸表中道一實之理。以眾多無著法門莊嚴實相。如瓔珞嚴頸也。解者。表菩薩於一切行願功德。乃至佛智涅槃。皆不住著也。百千。表一地有萬功德。地地增多也。法施。如法而施。即佛智涅槃。俱能捨故。
△二不受。
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
解頸瓔珞。正菩薩所嘉與。但無不肯受三字。何以申無盡之解代眾而解。眾亦不喻解之之意矣。自無盡意以愍我等言之。佛又以愍無盡意。及愍八部等勸之。而解瓔珞之意。斯人人喻之矣。故觀音之不受。無盡意之懇受。世尊之勸受。俱是令眾知解一意。千佛萬佛。只要人知解故也。
△三求愍。
無盡意復白觀世音(至)愍我等故受此瓔珞。
以愍我等三字。為可受之本。當機以愍眾而施。菩薩以愍眾而受。則二俱法施也。
△四佛勸。
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至)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
直指云。佛所以勸觀音愍眾而受之者。正為四眾八部。未入妙行。所以囑觀音大悲攝取。乃得終始究竟。四眾該本迹正記者。八部該本迹外護遺流者。始見意無窮盡。至此則開示悟入佛知見[A23]已畢。
△五即受。
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至)一分奉多寶佛塔。
此明菩薩奉命即受。乃愍諸眾而受法施也。知音云。遵佛命愍四眾八部者。表受法施。下合一切眾生同悲仰也。分瓔珞供佛及塔。表上合三世諸佛同慈力也。天台云。以一瓔珞分二分者。表事理二因。供二佛者。將趣二果也。理圓證法身佛。事圓證報身佛。又表一行必具二因。理則正因。事即緣了。理事不二。故曰妙因能成法報之妙果也。不論應身者何也。曰。因人趣果。合表二身。法報若成。應用自現。
△六總結。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至)遊於娑婆世界。
此總結前問。以答當機也。本以菩薩獲二種殊勝。發三種妙用。則三十二應。十四無畏。四不思議。皆名自在神力而遊娑婆世界也。但此文缺四不思議。而知音謂。具於四翻結答文中。初云。威神之力巍巍如是。次云。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三曰。是故娑婆世界皆名施無畏者。四曰。有如是自在神力。所以然者。以同體形呪。異體形呪。破慳感求。供養佛生。此四不思議。皆大自在威神之力。故此四答攝無不盡也。長行[A24]已竟。
△二偈頌。分三。一雙頌二問。
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
義疏記云。頌文什師不譯。諸師皆謂。梵本中有。荊溪尊者云。此亦未測什師深意。續高僧傳云。偈是闍那掘多所譯。智者出時。此偈未行。故無所解。荊溪亦於輔行記中。引還著於本人之文。故知具釋理亦無妨。近有天竺寺式法師。分節其文。對於長行問答。宛如符契。故依彼分釋。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彼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
此頌先歎佛德。世尊萬德相好。一切畢具。故云妙相具。我今句。頌前二問。以彼字該人法二種。後二句單問名。頌長行以何因緣名觀世音也。
△二雙頌二答。分二。一經家敘答。
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
式師云。此頌似緝綴之語。宜當如來直答。或集經者乘便頌之。或掘多以偈翻之。貫散隨言。亦無不可。
△二正頌佛答。分二。一加頌總歎行願。
汝聽觀音行善應諸方所(至)發大清淨願。
知音云。汝聽者。勅令諦聽。總頌下合六道之願深。謂聖行能應諸方。雖是神通。亦由深大之願所使然。願深由經劫多。亦不可以心思口議者。次總頌上合諸佛之願淨。謂經多劫發大願。不可思議者。由侍佛多而無染著也。
[△@△]諸方。即微塵國土三世間也。善應者。於十法界。聞稱即應也。弘誓下四句。文似間錯。宜云發大清淨願。弘誓深如海。侍多千億佛。歷劫不思議。以願大清淨。故曰如海。此明願也。由侍佛千億。故劫量難思。此明行也。弘誓。即四弘誓。言清淨者。是不為自求人天權小福報等。
△二別頌正明二答。分二。一頌答觀世音名。又二。一總答。
我為汝略說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式師云。略說者。舉要言也。聞名故稱。口機也。見身故禮。身機也。心念即意機。聞名是冥應。見身是顯應。諸有。二十五有也。
[△@△]聞名。即頌前問答七難二求。一稱名而得滿願也。見身。即頌後問答三十二應。一注念而得成就也。心念二字。總二答中一心稱名一心供養。然稱名供養。若不一心。則空過處多。所謂暫時不在。還同死人。豈能疾滅諸有苦哉。又諸有。若指二十五有。則不能盡十法界機。然四聖流中。求不遂願者。亦是苦。當知諸有苦。即一切苦也。
△二別答。又二。一頌七難加餘。就分十二。一頌火難。
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
知音云。此下皆申頌略說。火坑嗔所變起。人以嗔害。聖以慈忍。故念聖力。火坑而化為池。此以性火真空而救之也。
[△@△]此科云假使。後言或漂或被等。皆非實有。非常有事。設有是事。但念得彼菩薩名。自不為難。此所謂感應道交之力也。
△二頌水難。
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
○巨海。貪所成就。貪財似龍。貪婬似魚。貪殺似鬼。一念聖力。五欲頓息。則波浪不沒。此以性水真空而救之也。要解云。於水言漂言浪。則兼風災。自此至電雹消散。皆頌外業。在長行為十四無畏。而頌文事相不同。又加旁頌者。十四無畏。特舉大略。實具一切功德故也。
△三加頌須彌難。
或在須彌峯為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虗空住。
○自高大之我慢。踰於須彌。我慢人。人猶慢我。是為人所推墮也。菩薩謙光照物。故一念聖力。如杲日住空。此以性空真覺而救之也。
△四加頌金剛難。
或被惡人逐墮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
○痴惡逐人。如墮金剛山無有不傷者。菩薩永絕痴愛。故念者得力。即使墮落不能損一毛。此亦性空真覺而救之也。大窾引阿含云。三千大千世界。復有大金剛山。繞大海水。金剛山外。復有第二大金剛山。二山中間。窈窈冥冥。有八大地獄。日月威光所不能照者。是也。
△五超頌怨賊難。
或值怨賊繞各執刀加害念彼觀音力咸即起慈心。
○冤賊纏於疑暗。是各執刀加害也。菩薩視冤同親。毫無疑害。故念得力者。皆起慈心而救之也。
△六追頌刀杖難。
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
○王難生於身見。有此身生。則有彼身死。是為臨刑壽終也。菩薩身見消忘。故念得力者。彼身見之刀。即段段壞也。
△七追頌枷鎻難。
或囚禁枷鎻手足被杻械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
○譬邊見為桎梏也。生此有無斷常等邊見。為財產所囚禁。妻子所枷鎻。六親伎倆所杻械也。菩薩邊見頓空。故令持名者。得解脫也。
△八加頌呪藥難。
呪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
○呪藥等。邪見所發也。害人而返自害。聖無邪見。故令念得力者。不遭毒橫也。
○譬如經云。有清信士。初持五戒。後時衰老。多有廢忘。爾時山中有渴梵志。從其乞飲。田家事忙。未如所願。遂恨而去。梵志能起尸使鬼。召得殺鬼。勅曰。彼辱我。往殺之。山中有羅漢。知之往田家。語云汝今夜早然燈。勤三自皈。口誦守身口莫犯偈。慈念眾生。可得安穩。主人如教。鬼莫能害。由不能害。其鬼乃恚。欲害梵志。羅漢敝之。令鬼不見。輔行引此云。正是觀音經中還著本人意。
△九追頌羅剎難。
或遇惡羅剎毒龍諸鬼等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
○即諸見取所興也。菩薩諸見消忘。故令念者得力。斷諸見。龍鬼則無所害也。
△十加頌惡獸難。
若惡獸圍遶利牙爪可怖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
○譬戒禁取。為惡獸。具利牙爪可怖也。菩薩無戒禁之取著。故令念者得力。而持牛狗等之惡獸。疾走無邊方也。
△十一加頌蛇蝎難。
蚖蛇及蝮蝎氣毒烟火燃念彼觀音力尋聲自迴去。
○蚖蛇等。具忿恨之惡。氣毒如烟火之燒然。觸之即殺。菩薩無是毒害。故令念者得力。諸惡蟲自迴避也。
△十二加頌雲雨難。
雲雷皷掣電降雹澍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
○諂媚如雲之覆日。憍傲如雷之震驚。嫉妬人之所長。求索人之所短。如掣電之快駛。毫不容隱也。好害人之善。如雹之[1]催害物也。狂言讚毀於人。如澍雨之傾於物而浸潤也。菩薩無是諸惡。故念者得力。凡遇諸害。應時消散也。式師云。[A25]已上頌七難。共為十二。不出地水火風空識之六種。須彌金剛是地。雲雨亦水。蛇獸呪詛。是有情屬識。由菩薩色身旋復。使求之必遂也。更須知一切色心依正。皆是菩薩妙色妙心。眾生於聖色心中。而自為難。求救之誠。亦是觀音。是故機成。即時能應。當以此義觀之。何患不同觀音利物哉。頌七難加餘[A26]已竟。
△二頌三毒二求。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前頌救諸外難。此頌脫其內業。良以眾生為貪嗔等十結使。於三界中。妄作妄受。六凡為麤惑所纏。四聖由細惑所蔽。惑之麤細不同。而輕重眾苦。逼迫則一也。故曰無量苦逼身。凡此眾機。菩薩以妙智神通之力。於三世間中。無不能救也。則此中眾生與世間。皆具十法界義。頌答觀音名[A27]已竟。
△二頌答普門示現。分二。一正頌示現。又二。一超頌總答。
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
此頌長行總答以種種形遊諸國土等。直指云。亦是廣讚觀音神通智慧方便。皆悉具足。乃能於十方國土。普應群機。以示圓行等虗空界之相。
△二追頌別答。分三。一頌身業普應。
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
式師云。長行中別列諸身。身皆三業。頌中三業別示。而業周遍。見頌之功也。此頌身業普應。合具十界。今止示三途。以劣況勝也。九界二死。皆有四相。漸漸令滅。歸於常寂。斯亦觀音之妙用也。長行中未見現地獄等身。頌文補之。
△二頌意業普觀。分二。一明本觀慈悲。
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
此頌妙行之體。觀字當作平聲。屬根本智。要解云。真以息妄。淨以治染。智以破惑。悲以拔苦。慈以與樂。以是五觀。加被羣迷。故妄染惑苦。應念消滅。所以樂當瞻也。大窾云。真觀觀。聲聞根。清淨觀。觀緣覺根。廣大智。觀菩薩根。悲觀下合眾生。慈觀上同諸佛。具此五觀。觀五眾機。念念不離。故應常瞻仰也。
[△@△]此頌答普門示現。其實顯菩薩上合諸佛本妙覺心。以此五觀名異體同。而實即是本妙覺心。體用兼至。所以能於十方微塵國土。現種種身。說種種法。如月臨空。無所不應也。
△二明智光徧照。
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暗能伏灾風火普明照世間。
光乃發之於外用也。能破暗伏灾。顯大用無限。用既大。而體必周。所以曰無垢。曰清淨。曰慧日者。體不離本妙覺心也。雖然現十界身雲。其實二俱不著。故慧日光明。得無垢清淨。以應無盡意之當解瓔珞。觀世音之不受而奉上如來也。諸暗。乃三惑無明。即內障。灾風火。意含多種。即外障。內外障除。大千洞照。故曰普明照世間。
△三頌口業普說。
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𦦨。
式師云。說雖惟口。必假身意。為受法之本。為法現形。本期救苦。故名悲體。說法必以戒行為先。故曰戒雷震。菩薩興無緣慈濟。作不請之談。無物不覆。無機不被。故曰慈意妙大雲也。甘露。乃諸天不死之神藥也。所宣至理。解必無生。若非無生。焉能不死。於慈雲中。注大法雨。眾生受之。三惑𦦨滅。故曰澍甘露等。大雲是慈悲普。注雨是說法普。滅𦦨是利益普。正當頌普門義也。
△二加頌顯機。
諍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念彼觀音力眾冤悉退散。
式師云。前長行三業顯應。以被冥機。疏以施瓔珞。彰顯機義。今重頌普門示現中。有此念觀音之人。亦顯機也。益見天台冥契聖旨。事係訟庭。身臨戰陣。心憂刑罰。命慮兵殘。今昔冤仇。此時合會。但一心致感。而眾難皆袪也。雙頌二答[A28]已竟。
△三雙頌二勸。分二。一頌勸受持。又二。一明境智深妙以勸常念。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
說法不滯。為妙音。尋聲救苦。為觀音。音性無著。為梵音。應不失時。為海潮音。具此所以勝世間音也。直指云。此承上常願瞻仰而來。畢竟教人瞻仰者。為菩薩境智深妙。雖隨類現身隨機說法。而更真俗雙融。故曰妙音。外觀九界之音。不逐聲流轉。返觀觀者。即令彼解脫。於[A29]己則不著法。故以梵音名中道之智也。然九界一時稱名。菩薩亦一時圓應。不先不後。故曰海潮音。以如上三音。隨機說法。自在無礙。勝過彼五十一位智正覺世間之法音。所以教人常瞻仰也。
[△@△]詳夫菩薩忘音塵而修聞性。及至稱名勸持。乃獨取音。而不取聞。何也。正顯圓人不壞法相。而初心忘塵。但圖解根。而圓通之後。所彰妙用。全在於音也。故三十二應中之說法。四不思議中之說呪。皆妙音之力也。十四無畏中之救八難。四不思議中之施無畏。皆觀世音之力也。十四無畏中之除三毒。四不思議中之破慳恡。皆梵音之力也。三十二應中之赴徧求。十四無畏中之赴二求。四不思議中之赴廣求。皆應不失時。潮音之力也。以持觀音一名。而勝六十二億恒河沙法王子名。即勝彼世間音也。故前以一觀。而為五觀。觀無異觀。今以一音。而為五音。音無二音以不異之觀。觀不二之音。則境智俱深。非心可測也。
△二明感應難測以勸勿疑。
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
且菩薩不唯觀聽返入。離諸塵妄。兼之三空越。而二死脫。於聖類身。可謂淨矣。惟其淨聖。故能隨類應感。使一切分段變易生死之厄。麤細塵惑之苦。凡有希求。靡不成就。故能於九界眾生。為依為怙。所以力勸持名而勿疑也。前云念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此言念念勿生疑。能為作依怙。然纖疑在念。則本體觀音聖不淨矣。聖不淨即為空過。於生死中。而失父母。則無可依怙者也。
△二頌勸供養。
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
要解云。具一切功德。則所求必應。不止十四無畏也。慈眼視眾生。則無所不度。不止三十二應也。其福聚如海。利澤無窮。故應皈命頂禮也。偈頌[A30]已竟。
△三明益。分二。一持地歎功德。
爾時持地菩薩即從座起(至)當知是人功德不少。
知音云。前以無盡意當機。明耳根圓通持經。其意無盡也。今以持地結證。顯圓通無盡之意。不離一切眾生常住心地也。
○寶雲經云。地有十義得名。一者廣大。二眾生依。三無好惡。四受大雨。五生草木。六種子所依。七生眾寶。八出諸藥。九風不動。十獅子吼不能驚。菩薩亦爾。故名持地。式師云。聞是觀音等。是聞初翻冥益問答也。普門示現等。是聞次翻顯益問答也。自在業者。即不思議力用也。
[△@△]當知功德不少。有況顯意。然聞有菩薩此普門示現之神通者。而功德尚是無量。況受持名者。供養形者。讀誦解說書寫此普門示現經者。則其福倍倍轉增。益不可量也。
△二聞品獲利益。
佛說是普門品時(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此經家敘置印證持地功德不少之文。無等者。即物無與等稱。無上者。下等字。即與物為等。正等覺義也。然物無與等。而又能與物為等。此如來最上德也。觀音體此。而成普門行。隨類應化。與物為等。故聞其風者。皆能發如是心。此所謂以圓行成最上德也。觀音普門示現周徧流通[A31]已竟。
陀羅尼品第二十六
品節云。此品由前妙行[A32]已圓。當克妙果。第藏識幽深。歷劫餘習。潛伏其中。雖有止觀之功。而智有所困。神有所不及者。若非神呪加持。不易斷也。故有後三品三種加持也。一神力。二法力。三現身面言說。楞伽惟二。今多法力。此品正神力加持也。以呪乃諸佛秘密心印。如天子秘符。大將執之。無敵不克。況藏識為生死窟穴。最極幽深。習氣潛伏。止觀之力所不及者。必須仗如來秘密心印之力以攻之。所以楞嚴云。若修行人。習氣未除。應當誦我神呪。是也。楞伽亦云。若不以神力建立者。則墮外道惡見妄想。及諸聲聞眾魔希望。故七地[A33]已前不加。則墮外道。八地不加。則墮二乘。九至等覺不加。不得入妙。故修行者。所當加也。大窾云。自地湧菩薩持經。如來囑累。心事[A34]已竟。復恐諸菩薩久居下界。常處空閑。初入塵寰。利生接物。難堪難忍。故復將此界他方諸大菩薩所證法門。一一拈出。如藥王之忍辱。妙音之法空。觀音之慈悲。與彼下方菩薩。恒為模範。若忍辱而不得法空。則心量不廣。若證法空而不行慈悲。則教化不圓。必須入此三種法門。方得流通此經。不斷持經典型也。而復加此品者。正恐末世邪師熾盛。魔事實多。使持經難為廣益。故諸菩薩說呪護持。不令侵毀此法師者。益見諸菩薩慈悲無盡也。要解云。陀羅尼。此云總持。即念慧妙力。諸佛密語。有一字多字無字之異。能以一字。總無量法。持無量義。摧邪立正。殄惡生善。皆能總而持之之謂也。
[△@△]凡佛說法。必兼顯密二門。顯以生慧。密以得福。施此二門。使修學人福慧齊到也。如世醫人。或顯說方。或密授藥。其瘳病之騐一也。然呪者祝也。使持呪人。念念無間。祝邪者正。祝染者淨。祝迷者醒。祝凡者聖。無不遂其心滿其願也。呪語或諸佛弘名。或神王聖號。持其佛名。神鬼擁護。持其王名。神鬼皈[A35]崇。必至受持者。福智莊嚴。而永無魔事也。又神呪乃諸佛密語。非心識可能測知。故曰是大神呪無等等呪。於五不翻中。乃秘密不翻。不唯凡者不知。其實下位菩薩不識上位密語。此皆從如來不思議妙智流出。宜敬心奉持焉。
△四以眾聖神呪加持堅固流通。分四。一問持經功德。
爾時藥王菩薩(至)若書寫經卷得幾所福。
此是藥王欲使此經流通不盡。故致此問也。直指云。此品復以藥王當機。是以諸佛心光為藥。守護地前信等五位。治五蘊結使微細煩惱之病。然又以持經功德為問者。是欲為發心說呪之端也。
[△@△]此問非從前泛常所謂受持者。言讀誦通利。是得證法身之人讀誦。若不通利。去佛尚遠。雖有福利。猶不足較。書寫即註釋。是經能註釋者。神入佛心。深契妙理。當為神呪之所守護者也。故問得幾所福。
△二答功德無量。
佛告藥王若有善男子(至)如說修行功德甚多。
此如來答得多福。明識藥王之心普也。八百萬億下。舉多佛。是田勝。能供如是多佛。是福廣。以此勝田廣福。較一持四句偈者之功德。不可比也。何故。佛雖多。供雖廣。事也。持經者不惟徒誦。而又能解義。不獨解義。而又能如說修行。解義者心悟實相。修行者妙契法身。如此等福。寧有量哉。四句者。不必定指。須知全經字字。皆佛心光。受持讀誦一句一字者。無不獲益。所謂析栴檀片片皆香也。
△三請以說呪護。分五。一藥王請說。分四。一求請說。
爾時藥王菩薩白佛言(至)陀羅尼呪以守護之。
前校功德處。以受持讀誦書寫為問。今說呪處。又以說法者為言。乃前後互彰也。非說法者無功而受持書寫者。呪不護也。
△二正說呪。
即說呪曰。
安爾曼爾(至)阿摩若那多夜
天台云。呪是諸佛密語。如王索先陀婆。無有能識。惟有智臣。乃能知耳。洗時奉水。飯時奉器。食時奉鹽。遊時奉馬。呪亦如是。秪是一法。徧有諸力。病愈罪除。善生道合。為此義故。皆存本音。又孤山所引四悉檀釋。一世界悉檀。隨力異說。令生歡喜益。二為人悉檀。令生善益。三對治悉檀。令破惡益。四第一義悉檀。令入理益。悉者徧也。檀者施。也謂聖人以此四種。徧施眾生也。
○入理者。意欲令人人入佛知見。所謂惟一大事因緣也。破惡者。倘人未能悟入。且與第二。斷除煩惱種習。故云破惡。其人又未能破惡。且與第三。令其生起善心。建立善事。善力漸生。惡習自退。故曰生善。其人又未能興善。且與第四。令生歡喜。種少善根。為上三種。作遠因緣。故云歡喜益也。今以呪論四悉檀者。從劣向勝。如持呪脫難求財等。既遂其心。無不歡喜。此世界悉檀也。又持呪求戒求慧者。無不滿願善法成就。即為人悉檀也。持呪者。斷除三毒。惡業消除。即對治悉檀也。又以持呪求證菩提。入諸三昧。而得成就。即第一義悉檀也。大端明四悉檀。秘密利益。非如顯說可知其故。若可測知。又何以謂神呪也。行人但當一心諦信。則所有願求。無不遂意。
△三歎護持。
世尊是陀羅尼神呪(至)則為侵毀是諸佛[A36]已。
此歎呪力不可思議。呪既出於六十二億諸佛所說。則藥王亦代佛宣揚也。若有下。明非人不可侵毀。然則經是顯呪。呪是密經。持經者。即持呪也。經呪在處。即佛現在。所以侵持經人。即毀諸佛矣。
△四佛印可。
時釋迦牟尼佛(至)於諸眾生多所饒益。
此如來喜法流通。故極口稱讚也。大窾云。既於惡世。不惜身命。護持此經。而又愍念持經法師。說呪冥加。令彼諸魔不敢侵凌毀謗。是亦能以無畏。施無量眾生矣。此藥王能止眾病者也。
△二勇施請說。分三。一求請說。
爾時勇施菩薩白佛言(至)伺求其短無能得便。
藥王說呪。故以瘥眾生之心病。則藥王於此經。致力大矣。今復勇施請說。亦是本會上首。故妙音詣娑婆禮覲釋迦。而必欲見文殊藥王勇施者。槩可見也。前藥王云。我與說法者陀羅尼。今勇施云。我與受持者陀羅尼。是於六種法師中。前後互出也。富單那。此云臭餓鬼。主熱病鬼。也吉蔗。此云所作。即起尸鬼也。鳩槃茶。舊名冬瓜。由陰如冬瓜。行置肩上。坐便踞之。即魘魅鬼也。凡此諸鬼皆惱害人。有此呪力。不得其便。伺(音四)。
△二正說呪。
即於佛前而說呪曰。
痤隷摩訶痤隷(至)涅犁墀婆底
△三歎護持。
世尊是陀羅尼神呪(至)則為侵毀是諸佛[A37]已。
此先歎呪力。亦皆隨喜者。此呪是諸佛所說。即諸佛亦順此呪。而生歡喜也。次歎護持。不致令侵毀法師也。
△三多聞請說。
爾時毗沙門天王護世者(至)說是陀羅尼。
大論云。毗沙門。此云多聞。福德之名聞四方故。居半須彌北水晶埵。主夜义羅剎二部。光明疏云。西域以北方為首。次東南西。故先舉此。
即說呪曰。
阿梨那梨㝹那梨阿那盧那履拘那履
世尊以是神呪擁護法師(至)令百由旬內無諸衰患。
說呪而又自護。是受囑深而悲救切也。百由旬內。顯驅邪之力廣。凡一行人居此。持說修行。為人演說。不惟邪不入身。而亦使不能入境。邪惑既離。衰患何至。
△四持國請說。
爾時持國天王在此會中(至)擁護持法華經者。
大論云。梵語提頭賴吒。此云持國。以能護持國土故。又云安民。為上升之元首。乃下界之初天。居半須彌東黃金埵。主乾闥婆毗舍闍。言在會者。以護法聞經故恒不離也。葢天人乘急戒緩。處處聞經。無不在會。乾闥圍遶。是主臣隨至也。言我亦者。謂不但前天。我亦說之也。一以受佛付囑。一以不忘本願。所以當為護持也。此既言東北。而西南[A38]已攝其中。非秪二天獨說也。
藥王勇施皆言。呪為恒沙佛說。而多聞不言所說。惟持國秪言四十二億者。足見菩薩因行廣遠。侍佛必多。而天王宜乎秪四十二億也。
△五諸女請說。分五。一列名。
爾時有羅剎女等(至)并其子及眷屬俱詣佛所。
要解云。害人之鬼。無甚於羅剎女鬼子母等。今既誓護持。則餘神可知。故王道興而守在四夷。佛道備而防在魔外也。晉譯云。一名有結縛。二名離結。三名施積。四名施華。五名施黑。六名被髮。七名無著。八名持華。九名何所。十名取一切精。教中謂鬼子母有九十一子。及眷屬者。則羅剎女與鬼子母。各各眷屬也。皐(音高)。
△二請說。
同聲白佛言(至)若有伺求法師短者令不得便。
法師短者。即心念中。稍有空處。偶一時忘照。而邪得其便。然邪之與正。如明暗然。明少退而暗便興。此所以伺得其便也。伺求得遂。衰患隨興。故知念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亦非外得。
即於佛前而說呪曰。
伊提履伊提泯(至)兜醯㝹醯
△三明護。
寧上我頭上莫惱於法師(至)乃至夢中亦復莫惱。
此正出其所護之心至誠至切也。寧上我頭者。況其持經者不可惱亂。人之頭面。極為尊貴。而女人猶以此為鍾愛者。且鬼以嗔毒為懷。尚無敢犯其嗔。寧敢犯彼之頭面哉。故此況云。我頭可上。法師不可惱也。毗陀羅赤色鬼。犍陀黃色鬼。烏摩勒黑色鬼。阿䟦摩青臉鬼。夜叉與人吉遮者。謂此鬼此人。皆能為起尸也。若熱下。謂鬼之害人。有間者。自一日或至七日。無間者。則常為病。男女下。明鬼之變相也。乃至夢中者。謂持經者有此呪力。則臥安覺安。無不適意也。
即於佛前而說偈言。
若不順我呪惱亂說法者(至)當獲如是殃。
知音云。此述不順命者。得五逆罪。阿梨樹。此云蘭香蕱。其枝墮地。自成七段。敢犯法師者。頭破如之。如殺父母。二逆罪也。壓油者。外國壓油之法。擣麻使生蟲。蟲多益肥。則壓之。是殺命之眾。三逆罪也。斗秤欺誑。謂小出大入也。此方率以為常。西域其嚴戒者。四逆也。破僧罪者。破和合僧也。謂調達妄搆五法。誘佛五百新眾而行。是五逆也。事出科註。所引甚明。茲不繁錄。次總結云。犯此法師者。當獲如是五逆罪也。
△四誓言。
諸羅剎女說此偈[A40]已(至)離諸衰患消眾毒藥。
觀前之寧上我頭。及此中身自擁護之言。益見諸女忘身為法之誠。此或諸大菩薩示身。而引同類。不然。其誠懇何其乃爾。
△五佛讚。
佛告諸羅剎女(至)應當擁護如是法師。
此結讚能護者功德大也。文有四節。一但能護持名者。福不可量。二況顯擁護具足受持者。其福猶不可量。三復能擁護種種供養者。四召名珍重如法擁護。十羅剎女中。獨呼皐帝。準晉譯名何所者。是無所不具之義。此必福智超勝於眾。故如來特召。令統其同例及眷屬。作擁護也。
○蘇摩那。即須曼那華也。婆斯迦。即波利師迦。優鉢羅。即青蓮華。請說呪護[A41]已竟。
△四聞品得利益。
說是陀羅尼品時六萬八千人得無生法忍。
此六萬人聞陀羅尼。證無生忍。多是積劫承秘呪功能。熏習所至。今一聞宣演。直證無生。則秘密功能。其益人之不可思議。正如醫人不顯說方法。但以一丸授彼令服。病即消除也。神呪加持堅固流通[A42]已竟。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品節云。此品意明轉識成智之象。以顯法力加持也。莊嚴王乃如來在纏。為八識心王之名。二子乃六七二識。轉染令淨之象。夫人乃柔順內助。為止觀內熏之體。淨治無明。故名淨德。二子先[A43]已出家。以六七因中轉故。二子轉父邪心。一同出家。正顯本覺出纏之象也。然此止觀之力。乃法身菩薩得無分別心。與諸佛智用相應。依法力修行。真如熏習。滅無明故。是所謂法力加持也。大窾云。藥王本事。是顯藥王因中求法供佛之德本。此品雖名莊王本事。實顯藥王藥上度生之善[1]功也。知音云。莊王乃華德菩薩前身。不言華德本事者。以因名成果德彰。持此經者。因該果海也。由華德曾問妙音因地。故今為彼說其本事。天台云。昔有四比丘。結契山林。精持妙法。以餒乏故。一人分衛。見王者出遊。忽生愛著。由功德熏修。隨念受報。人間天上常得為王。其三友得道。欲救其失。以其邪著。非愛緣無能感動。於是一為端正婦。二為聰明兒。托生設化。轉其邪心。令歸正覺。今敘本事。欲使行人以道自衛。外防見魔。內絕惡覺。消息邪緣。入佛知見。此實諸佛究竟進修。最後垂範。如楞嚴法會將終。說過去佛覺明分析微細魔事。使行人諸識心垢洗除。與此同意。
△五由莊王出陳本事轉邪流通。分六。一特明事本。
爾時佛告諸大眾(至)國名光明莊嚴劫名喜見。
前品藥王。雖引天神等說呪護持此經。尚隱而未顯。今又假莊王本事。因二子神力。以轉邪心。則是藥王顯然以身擁護也。然能使轉邪歸正。令王與後宮。皆悉堪任受持法華經者。藥王力也。經云。淨眼菩薩於法華三昧。久[A44]已通達。故知藥王於此經。悲救之切。護持之至。故如來不待請。而自說莊王本事。其實亦即藥王之本事也。乃往古下。據理顯妙法之無始。佛名雲雷音宿王華。是雙舉妙音因果所覲之佛。乃顯妙法莊嚴因果如如不二之體也。國名光明莊嚴。示大圓鏡之境也。劫名喜見。示一真法界之相也。
△二雙標能所。
彼佛法中有王名妙莊嚴(至)皆悉明了通達。
知音云。彼佛下。具大事因之人。以前之王。即今之華德也。其王下。成大事緣之人。前之夫人二子。即今之光照莊嚴相與藥王藥上也。作大事因緣訓者。準後文。善知識者是大因緣故。是二子下。敘所以能成大事因緣者。以具神力及福智故。所謂下。釋福智十度。此中具七。前五度福德。後二度權實二智也。三十七品者。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皆是助成無上菩提之道。直指云。當人於無始[A45]已前。一念背覺。遂成無明心王。故引莊王。而表八識也。夫人表五識。淨藏淨眼表六七二識。八識染以二十五有莊嚴。淨以權實二智莊嚴。五識與八識同體。非造所造。故名淨德。能生育萬善。有夫人義。七識染污。轉則成平等性智。故名淨藏。六識分別十界依正。轉則成妙觀察智。故名淨眼。二子有大神力。久修行者。謂六七因中先轉也。
又得菩薩淨三昧(至)於此三昧亦悉通達。
要解云。淨三昧。淨藏淨眼之所本也。日星宿。表根本差別二智之照用也。淨光能現眾像。淨色不為形礙。淨照照了萬法。長莊嚴非素法身。大威德藏具大神用。知音云。前[A46]已釋福德智慧。今正釋神力。以凡神力皆由三昧而成。神力即下十八變等。三昧七種。下文次第自訓。於此三昧者。即指上七種。照前段六度四攝等法。云皆悉明了通達。故此結於諸三昧亦悉通達也。
△三能化方便。分三。一明時至。
爾時彼佛欲引導妙莊嚴王(至)說是法華經。
○彼佛出世常宣正法。於王緣弱。則非其時。今說法華。是其時矣。故云引導。又云愍念眾生。則知非獨為莊王說此妙法也。
△二出論議。分四。一白母時至。
時淨藏淨眼二子到其母所(至)說法華經宜應聽受。
○先白母者。據其本實。母子元知。今為化儀。機熟應發。正是槌碪相扣。物器方成也。知音云。淨藏。謂淨如來藏之三性。淨眼。乃淨如來之五眼。經以二淨字。釋成二王子得菩薩淨三昧之名也。不先白父。而白母者。維摩經云。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善根成實男。今妙莊嚴既以方便。為二菩薩父。示墮邪見。然非先智度。則邪見莫除。淨德雖為二菩薩母。然非先善根成實。則智慧何興。故經上節敘六度訖。復敘方便波羅蜜。此節敘二王子得淨三昧。先白其母。意有在也。勸母往聽。照隨喜品勸人往聽。得與陀羅尼菩薩共生一處之功德也。
△二母遣化父。
母告子言汝父信受外道(至)應往白父與共俱去。
外道者。不達惟心之理。從心外強修者也。婆羅門法者。西域九十六種。惟佛一種為正。餘皆名邪。應往白父與俱去者。知音謂。男女不得雜處。況國母為世儀型。不先奏準。詎敢擅便。故云汝父信受等。此又見持經者。雖有善根智慧。苟無方便。亦不能得證妙法也。
△三怨生邪見。
淨藏淨眼合十指爪掌白母(至)而生此邪見家。
知音云。雖為白母嘆傷之辭。其實明二菩薩得日星宿三昧也。
[△@△]佛智如日。世智如星。今怨生邪見。是覺破世間智。不及佛智。由菩薩二智俱融故。謂得日星宿三昧也。直指云。五識因六七二識休息。乃於二六時中。理觀內燭。始知八識習氣濃厚。必用六七。採集種智之藥。念念內熏。乃空賴耶種子。葢五八同體。必不親緣真如。故以母勸子念父表之。如五識頌云。果中猶自不詮真也。父信外道。指賴耶我法二執。名外道法。與共俱去者。表五八同轉也。子怨生邪。表六七因五識轉。始見八識過患。此是一位證一位工夫。非彷彿之詞。
△四母囑當念。
母告子言汝等當憂念(至)或聽我等往至佛所。
徒自憂念。於事無益。既憂念父。當現神變。使伊見而醒悟。則有補於行也。直指云。此理智觀行互嚴之相。
△三現化身。
於是二子念其父故(至)令其父王心淨信解。
知音云。此雖敘二子奉慈旨。以現神變。照前文有大神力。其實明二菩薩得淨光淨色二種三昧也。以所現神變。總不出地水火風空見識七大所變之光色故。十八變者。身上下各出水火為四。兩脇各出水火為四。共八變。九履水如地。十入地如水。十一從空沒而復在地。十二從地沒而復處空。又於空中行住坐臥為四。兼前成十六。復現大小身。共十八變也。直指云。此表六七[A47]已轉十八界之相。然不與八識同轉。而六七轉者。為八識本體原淨。所有種子。皆六七所積故。須是六七知非。方可轉也。能化方便[A48]已竟。
△四所化利益。分十。一信子伏師。
時父見子神力如是(至)亦欲見汝等師可共俱往。
知音云。方便之父。不出智母所料。則權符其實。故問師之為誰。二子白言下。雖是敘答父王之辭。其實明二菩薩得淨照明三昧也。是以淨佛法。而照明父王之信心。故寶積第三經云。菩薩成就三法。得不退轉。於阿耨菩提。父母不信。令其生信。一也。父母毀戒。令其住戒。二也。父母慳貪。勸令住施。讚歎菩提。三也。今二菩薩。正是其人。
○問。品中曾未敘二子先以佛為師。今奚云是我等師。答。經雖未敘。其義暗合。前文云久修菩薩之道。既云久修。焉知不為彼佛弟子。問。二子既有如上神通。奚不即以神力度王。必為子耶。答。二菩薩於王有子之緣。而亦是父子情同。為信易生也。
△二稱慶願放。
於是二子從空中下(至)欲重宣其意以偈白母。
願母放我等出家作沙門(至)願聽我出家。
母即告言聽汝出家所以者何佛難值故。
二子覆母命。復從空下。故知前對父辭。猶處空未下。觀莊王合掌向子。則向字。猶相去七多羅樹也。父王[A49]已信解者。謂母命我等。現通化父。今父見神變。則往昔之心。隆隆復起矣。於無上正等覺心。[A50]已堪任能發。善心既生。邪心[A51]已除。而我等化父之能事畢矣。但今願母見聽。宜速出家。故復說偈云。願母放我等。出家作沙門。大窾云。放字。作上聲讀。猶効也。此說方是。有云。作不留之意。似與前後文義欠妥。前云。二子久修菩薩所行之道。故莊王亦言。汝等師為是誰。誰之弟子。則見二子[A52]已出家矣。後云。莊王與群臣眷屬俱。夫人與采女眷屬俱。此正是引父母出家之實。若但言放我等二人出家。則是父母俱不出家矣。我等隨佛學者。是勸父母同修梵行之言。如優曇下。喻佛之難值。優曇華三千年尚有可待。而值佛之難。則果難矣。何也。輪王雖聖。尚且輪迴。若得遇佛。眾苦皆脫也。前來率母見佛。而母不輕諾者。以父邪未轉。今王既見信於子。故母亦得見許於子。故曰聽。既佛難值遇。我必當出家矣。然佛難值故四字當味。所以智度之母。非善根成實之男。不能發起也。
△三重明難值。
於是二子白父母言(至)諸佛難值時亦難遇。
父邪既轉。母亦見聽。而二子之誠意始遂。至此則雙白父母。催其速出。是踐前言放我等出家之意。所以下。再申偈中諸佛難值一句。又如下。再申脫諸難亦難之句。阿含經云。須彌山下。有一眼之龜。大海之中。有一孔之木。龜得木。可以得達彼岸。而免沉溺之患。然一投不及。必待浮木繞山三千年。而復值本。一孔喻佛法一乘。龜一眼喻眾生偏見。以偏見值一乘。一投不及。萬劫難逢。知音云。此雖請父母踐前言出家。其實明二菩薩得第六長莊嚴三昧也。以王及夫人二子。先世為僧。莊嚴佛法。今生復求出家。是長莊嚴義。直指云。此喻五八二識深違實際。故地地克志進前。必假六七催發故也。我等宿福深厚者。意在冥發遠因。若非先世受持法華。焉得此生復值佛法。是故父母宜當出家。何故。以佛之難值。不止優曇華也。時之難遇。不啻浮木孔也。是故的故字最重。意要莊王發宿命通。知前世一念妄動。躭王樂而至墮邪見。陰狗如此也。
△四化功[A53]已著。
彼時妙莊嚴王後宮(至)令心信解好樂佛法。
此方顯昔緣成熟。皆是菩提眷屬。所謂大家團圝頭。共說無生話也。天台云。法華三昧者。攝一切法。歸一實相。離惡趣者。一往以三途為惡趣。具論二十五有皆乖真起妄。悉是惡趣。今皆離之。即是破二十五有也。諸佛集者。即三德秘密之藏。佛集其中也。知音云。二子如是下。雖結上文。其實明二菩薩。得第七大威德藏三昧也。以廣大威德。皆藏於子道中矣。
○此申明[A54]已轉之相。八萬四千人。表八識中我法二執。[A55]已成全體大用。故曰皆悉堪任。六識至八地。開佛知見。故曰淨眼。[A56]已證十界十如之理。故曰通達法華。六識頌云。遠行地後純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是也。七識至八地。賴耶種子[A57]已喪故曰淨藏。自三賢位[A58]已離三界生死染污之習。故曰通達離惡三昧。而復能現他受用身。應十地機。故云令一切離惡趣也。五識至八地。轉成所作智。同證諸佛無生法忍。返觀覺體。具足如來智慧德相。故曰得諸佛集三昧也。自八地而望九十二地及等妙極果。一切種智。皆悉現前。故曰能知諸佛秘密之藏。
△五俱詣佛所。分二。一見佛而得法力。
於是妙莊嚴王(至)為王說法示教利喜王大歡悅。
此敘王等受二子化導。踐見佛聞法之言。以明二子具足菩薩所行之道。故令父母證得檀波羅蜜也。各携眷屬一時詣佛者。所謂轉則同轉。而體用俱到也。然修敬畢而却住一面者。正待本覺開彰。而成法利也。下言彼佛為王說法竟。不出其所演者何經。而謂示教利喜者。即是為說此妙法也。乃結前二子所對。今在七寶菩提樹下。廣說法華經。是我等師之語也。王大歡悅者。向聞子言。難值之佛如優曇華。難聞之時如浮木孔。今一旦聞見俱妙。宜應慶幸無量。故知前見二子神力。雖曰心大歡喜。是淨藏之初開。淨眼之初明。見聞尚在彷彿。所以即問誰為師誰之子也。今所言大歡悅者。乃親見親聞也。
△二興供而增瑞應。
爾時妙莊嚴王及其夫人(至)成就第一微妙之色。
知音云。王等因聞法喜。捨身莊嚴。行檀度也。瓔珞成四柱臺。表即檀度具四無量心。兆王他日得佛之依報也。以牀為坐臥所依。衣為行住所依故。其上有佛。即雲雷音之化身。坐於臺上者。為後王升虗空之案。兆王他日得佛之正報也。王作念等。乃為後讚佛相好之案。亦為後捨位出家之兆也。
○瓔珞供佛。表行歸於理。成四柱臺者。表圓行於法性空中而成四智。即莊王淨德淨藏淨眼也。而四智中本具法空之座。忍辱之衣。由此四智圓融。則本覺之佛。放大光明。所謂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也。以上是如來引莊王。一生取證四智三身。以證當人於一念中。具此妙法耳。
△六佛與授記。
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至)其國平正功德如是。
王未出家。而便得記者。由見佛聞法。即作是念。佛身希有。端嚴殊特。成就第一微妙之色。便有希望成佛之志。則隱然有佛道誓成之四弘願也。而此之志。入無能知。故佛特為明告。以授成佛之顯記。亦表即俗而明真也。然後作比丘精勤修習。助宣道法。是滿足福智二嚴。方得成佛。佛號娑羅樹王者。取其廣被羣生。無所不蔭也。國名大光。乃破諸一切不善之暗也。劫名大高王。乃超諸高貴。而得自在也。次記菩薩聲聞無量者。由今日一念淨信。風化臣妾。使皆得法喜。成廣蔭也。其國平正者。由捨諸邪見。直取菩提。必無不平之想也。梵語娑羅。此云堅固。
△七出家修行。
其王即時以國付弟(至)得一切淨功德莊嚴三昧。
以國付弟。是捨家出家。厭塵勞而忻佛道也。弟。乃副貳之名。則應緣赴物。皆第二頭也。八萬四千歲修行法華。所以淨治塵勞也。過是[A59]已後。謂塵勞既淨。則三昧現前。遂轉邪見染莊嚴。為功德淨莊嚴也。
△八稱歎二子。
即升虗空高七多羅樹(至)饒益我故來生我家。
由精進修行此經。故得禪定。以定故發通。即能升虗空也。向佛稱歎二子者。由今具定發通。知宿世事。而昔時結契之原委。始知矣。由是知二子過去修習此經。致有如是神變。為欲起我宿世。修習此經所植善根。而饒益於我。則二子實我真善知識也。此是莊王欲引起宿王智佛。顯二菩薩深本。以完藥王修習此經之深心本願也。
△九佛述行高。
爾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至)邪見眾生令住正見。
彼佛知莊嚴語意。潛通那畔。欲露本因。故以二如是應之。如汝所言下。是將莊王之語廣明而[A60]已。謂凡世間一切善心男女。以一生發起善心為因。世世值善知識為緣。況為知識者。能種種方便。漸漸引攝。至於菩提。故曰能作佛事示教利喜也。此是通論一切為善知識者。皆如是也。大王當知下。方說莊王今日因緣。前來王敘二子神變。是得佛知。而未明佛見。故今與發明。使王亦得是見。所謂汝見此二子不。而此二人。非但一生修習此經為善知識。[A61]已曾於恒河沙劫供養諸佛。受持此經。為愍念邪見眾生。令住正見。而廣為善知識也。天台云。佛讚知識。有大義。能作佛事。是外護知識。示教利喜。是教授知識。化導見佛。是同行知識。令入菩提。是實相知識。
△十歎佛自誓。
妙莊嚴王即從虗空中下(至)說是語[A62]已禮佛而出。
前來升空讚二子神智。是始契法身。而得佛知。今承彼佛述其高行。則不住真際。復從空下。而讚佛發願。是[A63]已得佛見。既得具佛知見。所以廣讚一體三寶也。知音云。如來甚希有下。讚佛法身。頂上肉髻下。讚佛報身。略明三十二相之五。一頂髻。二目廣。三白毫。四齒密。五唇好。如是等下。總讚八十種好及諸功德也。[A64]已上通讚佛寶。於如來前下。讚法寶。明由二子之力故。令[A65]己證得慈悲喜捨乃至三十七品。所謂具足成就。又云不可思議等者。是無量法門。悉皆明了。得佛所得。故曰微妙功德也。教戒所行者。即依教修行。得妙法之實證。所以得安隱快善也。此皆通讚法寶。我從今日下。歎[A66]已。由見佛聞法而成僧寶。發願永斷一切大小隨眠煩惱也。此文通具四弘誓願。讚佛。是佛道誓成。讚法。即法門誓學。歎僧。乃煩惱誓斷。然成佛必當度生。故以攝眾生誓度也。禮佛而出者。乃出離本處。而徧入他處。即有興慈運悲之想。非辭佛而歸國也。頻婆。此云相思果。色丹而潤。[A67]已上所化利益[A68]已竟。
△五結會古今。分二。一正以結會古今。
佛告大眾於意云何(至)今藥王菩薩藥上菩薩是。
知音云。此正為會通今古。前王者而今菩薩。古今無二人也。益見華德之問妙音因果。彼此雖殊。夫婦父子所受持之妙法則同也。
○佛前光照。天台謂。佛前放光東召。光照妙音之身故也。言莊嚴相者。謂妙音有無量百千功德莊嚴。其身光明照耀。諸相具足。故是即指妙音菩薩也。於彼中生者。即指淨光莊嚴國中。
△二再得結歎藥王。
是藥王藥上菩薩(至)諸天人民亦應禮拜。
知音云。此益見陀羅尼品中與持妙法者之陀羅尼。為六十二億恒河沙等諸佛所說之不虗也。故曰[A69]已於無量等。若人下。有況顯意。謂但識名字者。尚為一切天人之所敬禮。況能學二大士之持經。豈不蒙諸佛所護。而與之說陀羅尼耶。
△六聞品進道。
佛說是妙莊嚴王本事品時(至)於諸法中得法眼淨。
妙樂云。法眼淨。有云初果。然王及夫人。與八萬人等皆持此經。皆當作佛。豈聞品者得小果耶。名同義殊。須善斟酌。當須判為六根清淨法眼位耳。即七信[A70]已上。知音云。佛五眼中法眼淨。為十地菩薩所具。明莊王本事轉邪流通竟。
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
品節云。此品顯以行成德。乃現身面言說加持也。此經以智立體。故文殊發起。以行成德。故普賢成終。而明入佛知見也。釋普賢有二意。一道前屬因。二道後屬果。謂行彌法界曰普。隣極亞聖曰賢。此在等覺屬因。又稱真法界曰普。彌綸萬化曰賢。此在妙覺屬果也。以此普賢乃法界之全體。為毗盧十身之願身故。菩薩依此信解修行。而還證此體。所謂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也。然菩薩因圓。至等覺[A71]已。而復須加持者。是必假果接。乃得入妙。故此菩薩乃為證入之終。而以普賢願力守護。必得是經也。所以菩薩必問云何能得是經。而如來告以四法成就也。然此四法。正與起信論信成就中發三種心。義實相同。論云。一者真心。正念真如法故。此中云諸佛護念也。二者深心。樂集一切善法故。此中謂植眾德本也。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眾生苦故。此中謂救一切眾生也。又云。如是信心成就得發心者。入正定聚。此中所謂入正定聚也。然此品顯證。而言信成就者。謂初以文殊發信。依信生解。依解發行。行起解絕。故為證入。則此證入。亦即信之所成就也。所謂發心竟究二不別。如是二心先心難故。須藉普賢終以四法。必得是經耳。論依最初發心說。此乃約成就說。故論在初而經居後也。凡有持是經者。普賢即自現身。而謂現身面言說加持也。由有三種加持。乃可證成得果之象。故判此品。為入佛知見。無疑矣。別行疏云。梵語三曼多䟦擦羅。此云普賢。準本經。自在神通曰普。威德名聞曰賢。乃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之長子也。故經云。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若準彼疏。有人法五訓。法有二。一體性周徧曰普。隨緣成德曰賢。二一即一切曰普。一切即一曰賢。此二正同此經之妙法也。人有三。一位前。信住行向菩薩。曲濟無遺曰普。鄰極亞聖曰賢。正同此經諸新得記菩薩。二當位。十地等覺菩薩。德周法界曰普。至順調善曰賢。正同此經八十萬億那由他發願持經菩薩。三位後。謂[A72]已成佛竟。行德周備。障累永袪。上無所求。唯不捨悲願。務在度生。隱實現權。果無不極曰普。不捨眾生曰賢。正同此經八品流通分。當機諸大菩薩也。故以普賢為流通之終。勸謂勸佛重宣四法。發謂發心說呪護持成就四法得此經之人。故曰普賢勸發品。此經以彌勒文殊為開章。觀音普賢為奉行。明妙法。慈智為始。悲行為終。
○又上判流通為三。從分別功德品半[A73]已後三品半。舉經力大。以勸流通。藥王品下五品。舉菩薩化道力大。以勸流通。此品舉普賢誓願力大。以勸流通也。
△三普賢勸發自行流通。分四。一經家敘其發來。
爾時普賢菩薩(至)作無量百千萬億種種技樂。
此明發來之相。要解云。普賢統事法界。圓具萬行。即事而真。其應身無乎不在。且於法會之終。示從東方來者。東方震帝之所出也。以法會至此。因地智圓。果地覺滿。十一地妙圓之行備。則進修之功[A74]已盡。妙覺之體[A75]已成。於是依無功用行。出震利物。故示從東方來。華嚴過十一地。說佛海功德既終。即說如來出現利世間行。即此意也。以不離常行。無為應物。故曰自在神通。以德無不徧。名無不聞。故曰威德名聞。與無邊菩薩俱來者。示萬行圓攝無盡也。所經諸國下。妙音來儀。亦雨華作樂。皆所以彰顯妙行宣流法音也。
又與無數諸天龍夜叉(至)各現威德神通之力。
上敘同來菩薩。是本眷屬。與普賢同行。則自在神通威德名聞無不同也。今敘八部乃為外護。而曰各現威德神通力者。是敘其所具之德。亦有斯行也。此皆是普賢神通三昧所到。
致娑婆世界耆闍崛山中(至)右遶七匝。
○此敘見佛三業恭敬之儀。西域以圍遶為至敬。今言七匝者。表信住行向地等妙七位圓行歸如如理。
△二問答勸發行相。分二。一請問勸發。又二。一普賢問。
白佛言世尊(至)云何能得是法華經。
此普賢陳所事佛。與所居之界。為陳請之由也。知音云。初開法會。白毫相光自西照東。今法會畢。普賢菩薩從東至西。示一大事因緣相首尾也。遙聞者。心聞洞十方。不為形隔業。聞序正二分經[A76]已。惟願下。承流通分中五品言。謂現在過去持經者。既如藥王等。或以苦行。或以妙音。或以陀羅尼。或以妙莊嚴。無非普門自在之業。是為極難之事。教未來世人。云何能得極省力易簡之法。以持此經。是我普賢與眾菩薩。共來聽受之意也。故云如來滅後云何能得等。華嚴會終。普賢為善財說十大願。此經會畢。普賢請佛說其四行。二經始終。如出一轍。要解云。前之所問。唯受持讀說而[A77]已。獨此問云何能得。是欲人人自證自得也。
△二如來答。分三。一總標四法。
佛告普賢菩薩(至)於如來滅後當得是法華經。
此標陳四法為得法之本也。
○得者。謂得此七卷經文。受持讀誦。即得開悟佛知見也。經云。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又無論佛現在滅後。但聞一偈一句者。皆得與記。
△二別開四行。
一者為諸佛護念(至)四者發救一切眾生之心。
知音云。此別釋四法。一佛護念者。夫末世之人。去佛既遠。安能得其護念。所謂護念者。由行人發菩提心。則得法身佛所護念也。法身者。即吾人本有之心性。既見是心。時刻照管。即是護念。然修此行。須以大慈悲為室。若欲以慈與眾生樂。以悲拔眾生苦。惟見證法身者能耳。二植德本者。吾人既得法身。[A78]己即是佛。何須更植德本也。縱植。又以何為德本也。然行人雖得法身。不植德本。如有地不種。則為無用之丘。是以理性具。苟不廣修六度。必缺莊嚴。亦不得報化圓滿。而度生亦有限矣。是故見法身後。更須培植萬行也。且涉行既深。魔障滋廣。必當以柔和忍辱衣。為德植之本。則魔業無能為礙矣。三入正定者。既培六度。禪定在中。又奚用入正定耶。然非六度外別有正定。但修德本。於忍辱苟不達諸法空座。則忍難持久。是故見得一切法空。以為正定。則忍而無忍。諸度聚矣。四救一切眾生者。既定聚法空。則[A79]己與眾生皆空。又奚用發救生之心也。約性而觀。自他本空。約相而言。眾生無盡。苟不發救度之心。則懈怠為業。願力不充。果海何圓。況等覺菩薩。尚用發心。經云。然後以不懈怠心。為諸菩薩及四眾。廣說是經也。應知具前三法。始能發後一心。發後一心。始能成前三行也。末世行人。欲得此經。須行此四法。如目足相資。缺一不可。故後始云。成就四法。必得是經也。
△三總結成就。
善男子善女人(至)於如來滅後必得是經。
此結成末世中人。若圓四行。即便為得此經矣。大窾云。所謂成就四法必得是經者。如藥王得此而然身。妙音得此而化座。觀音得此而普應。莊王得此而轉邪。普賢得此而勸發。是皆成就此四法者之騐也。
○問。此與四安樂行同別耶。答。四安樂是說經之法。此是持經之方。總是二利之德。亦同亦別也。
△二誓願勸發。分二。一護人。又分六。一攘其外難。而彰總別。又二。一總。
爾時普賢菩薩白佛言(至)使無伺求得其便者。
此總中言除衰患得安隱。則如觀音之能救七難也。衰。約形貌枯悴生計蕭條言。患。約身心病苦事端侵害言。故知遠來勸發。意不在當會。葢為後五百歲時愈下而信愈淺。聖愈遠而邪愈興。若非普賢之神力加持。其不退失者鮮矣。若不為威力擁護。必為眾邪留難者多矣。故此品中。多敘現身面言說。以堅受持讀說者之弱力。是知末世有能堅人信力。勸進深修。不使墮諸見稠林者。得非普賢威神之所被哉。
△二別。
若魔若魔子(至)諸惱人者皆不得便。
此於攘難中。單敘魔鬼者。由諸魔鬼愛戀塵勞。行人持此妙法。本欲出離。以定力深重故。多招致也。況魔鬼多伺過隙。倘行人一時忘照。縱有滲漏。一為菩薩護念。諸鬼雖惡。亦不便行惱亂事也。韋陀羅。云厭禱鬼。
△二教其內法而明誦習。分四。一行立讀誦。
是人若行若立讀誦此經(至)亦為供養法華經故。
末世行人。若能行立讀誦此經。是念念常存。必為菩薩之所守護。故曰我爾時等也。象。表如如理。白者。純潔精真也。六牙。表六度。法王者。即能統攝萬事萬理。成普賢行也。菩薩不惟守護行人。而又曰供養者。由行人受持妙法。[A80]已為十方諸佛之所護念。故供行人。即供佛與經也。然行人既為佛護念。菩薩又發心守護。此節即成就一者諸佛護念也。
△二端坐思惟。
是人若坐思惟此經(至)得如是等陀羅尼。
前行立中雖蒙現身守護。所謂安慰其心者。以行人功力未純。不免打失。故菩薩現身守護。使外境不入。令得安穩修習。離諸苦患。為菩薩大悲拔苦也。今於靜定中。思惟此經。即是入理而言。我復乘象王者。謂前於行立處。[A81]已得見身。而今於定中。又現其身。與共讀誦。必使行人得無限樂。生無限喜。由此因緣故。得三昧及陀羅尼。得三昧是定深。陀羅尼是慧具。此為菩薩大慈與樂也。旋陀羅者。要解云。由得此經故。即見普賢常行之體。於一切法。返本還源。名旋陀羅尼。然得總持之體。既能旋末歸本。即復旋體入用。於一塵一法一切時處。方便利生。逆順自在。名百千萬億旋陀羅尼。此即普賢徧一切處之行也。前旋為轉物。所謂旋假入空。後旋為應物。所謂旋空入假。轉物為體。應物為用。若未能轉物。而遽然應物。則為物所轉矣。然則二旋異用而相需也。法音方便者。即隨應說法之行。轉復精進。即成就第二植眾德本也。即得三昧。是成就第三入正定聚也。
△三三七精進。
世尊若後世後五百歲(至)我身亦自常護是人。
此段總束前未得者令得。未解者令解。未修者令修。未證者令證也。於受持前加求索。是未得令得也。於讀誦後加書寫。是未解令解也。前於行坐中思惟未得者。今教限三七一心精進。是未修令修也。至三七期終。現身說法。示教利喜。是未證令證也。前兩度但曰乘象現形。此復敘與無量菩薩及現眾生所喜見身者。是行人功深力極。一心精進之所致也。一切眾生。義該九界。喜見身者。即十身相海淨妙色身也。三處論現身。必曰乘象。是體不離用之謂。前言魔鬼不便。此曰非人女人。益見其為初心信樂之人。作守護也。然魔鬼無定力者。不能引動。所謂賊不打貧家。下曰我身自護是人。是人者。即初心行人也。所以菩薩勸發之心。後後無盡。誠為恩大難酬。
△四正與說呪。
惟願世尊聽我說此陀羅尼呪即於佛前而說呪曰。
阿檀地檀陀婆地(至)辛阿毗吉利地帝
△三覆以神力。而使聞持。
世尊若有菩薩(至)皆是普賢威神之力。
菩薩既自現身守護。則一切外難。無容可入。惟恐行人自心魔礙。隱隱作障。故復說呪。使誦此呪。則沉業亦殞矣。今言菩薩得聞者。即指修行四法受持此經之人。謂能聞此呪。須知即為普賢神通所護。若非菩薩神通威力。呪尚無有。聞復何生。故今日得聞。實菩薩力也。又言此經行閻浮提有受持等者。閻浮。處極濁。人極惡。所以普賢從寶威德上王佛國。入此娑婆。為勸發者。意在佛滅後之最後五百世。乃良知將泯。國土將壞之時。一切佛法俱不出現。若此時有妙法存。有能信持。豈非菩薩神力之所在耶。故曰皆是普賢威神之力。
△四特示勝因而進修持。
若有受持讀誦正憶念(至)為諸如來手摩其頭。
此明修行此經之功德也。知音云。不出六種法師義。一受持。二讀誦。三正憶念。謂因讀誦純熟。而得正心默念也。要解云。持經之要。在正憶念。葢憶不正。則雜想變亂。念不正。則邪習汩擾。欲成深行。亦難矣。四解義趣。謂因正憶思惟。則義理炳現也。五如說而行。乃依理起行。以上皆行人之功。當知下。方明其德。亦有三。一因如說而行。則此人不違法相。即普賢行也。二因具足修行。此人而無疲厭。則知於無量佛所。深種善根也。三由具足修行。即是真因。故感果。佛以手摩頭。而安慰其心也。此約具行五法所感。現世之功德如是。
△五復示近果而明利益。
若但書寫是人命終(至)於采女中娛樂快樂。
知音云。此明不能全具五種。但能書寫。此人命終。未來功德。即得生欲界第二天。受諸欲樂。其樂有三。一天樂來迎。二著七寶冠。三采女娛樂。
[△@△]問。妙法有不思議勝功。既得具書此經。則應為諸聖冥加。當令至不生滅解脫之場。胡為使生欲界。於[A82]采女中。受諸欲樂。天福若盡。未必不墮也。答。此亦隨因感果。非經力欲使為此樂也。且書寫者。由不能受持讀誦。無正憶思惟。但聞知此經。功深力重。或為宿習濃厚。不能捨諸世間恩愛。秖好書寫而[A83]已。由此功力。於世樂中。而增天樂。可謂增上緣也。其實為下文作校量章本耳。
何況受持讀誦正憶念(至)有如是等功德利益。
知音云。何況二字。是以劣校勝也。謂書寫一種。其功德尚乎如此。則全具五法。其得勝報可知也。功德亦三。一命終為千佛授手。勝前但天女相迎也。授手者。提接之義。二無墮惡趣恐怖。返顯忉利樂盡尚有墮惡之怖也。三由千佛接引。得生彌勒內院。親近補處之尊。故即往兜率也。三十二相大菩薩者。乃與慈氏如來。為同行侶。天女百千者。乃侍從慈氏如來者。非同忉利之為欲樂也。有如是等。是總結廣略功德。以勸發修持也。如是者。指前所出之相。等者。等於未舉之功德。猶不可量也。此節即成就第四發救一切眾生之心。以親近補處之尊。即能發是心也。
△六總結一心而使修行。
是故智者應當一心自書(至)正憶念如說修行。
此總結修持也。舉智者。謂重在一心也。心若不一。豈能致普賢而為守護。是知此經非智者不能書持。非智者不能憶念。所以華嚴經中。亦顯非智者不能剖微塵而出大千經卷也。上節護人[A84]已竟。
△二護法。
世尊我今以神通力故(至)廣令流布使不斷絕。
此以神力守護佛法也。閻浮。為佛發心修因得果之土。故雖濁惡。利根亦眾。其中眾生不信則[A85]已。信則必至成佛。所謂蓮華不生淨地。卑濕淤泥乃生之意也。故經中每每言閻浮提流通其經。意在於此。問答勸發[A86]已竟。
△三述發久修實證。分二。一述護法。
爾時釋迦牟尼佛(至)守護能受持普賢菩薩名者。
天台云。如來舉勝。述成其劣。增進行者。勇銳弘宣。今先述護法。謂汝能如是。外多利益。內積慈悲。又久劫[A87]已來。作如此護。則汝之功德。無以加矣。凡有眾生。持汝名者。我亦以神力。守護是人。為彼堅其信力。使法有所賴也。
△二述護人。分五。一述身教法。
普賢若有受持讀誦(至)為釋迦牟尼佛衣之所覆。
此述其示身教法也。天台云。然此六種得法之人。尚乎見我萬德果身。豈獨見汝乘六牙象耶。尚為佛口讚手摩。以衣所覆。豈獨為汝以陀羅尼護之耶。知音云。此節印證當機。遵一者為諸佛護念。
△二述舉勝因。
如是之人不復貪著世樂(至)能修普賢之行。
知音云。此節承上明末世六種法師得如佛現在護念故。成第二植眾德本。以結文。修普賢行。是眾德之本。其德有六。一不貪世樂德。世樂即財色名食睡之五欲也。二不好外道人法德。法即經書手筆。人即外道六師也。三不親惡者德。惡亦有三。一畜猪等。二獵師。三女色衒賣者。即開彰行市也。四正直福力德。五不為根本大小隨眠所惱德。三毒謂貪嗔痴。根本惑也。屬鈍使。嫉妬小隨也。我慢等大隨也。屬利使。於七慢中。舉三慢以攝其餘。六知足德。謂於五欲中。隨分受用也。次下總結。若能具此六德。即名能修普賢之行也。
△三述示近果。
普賢若如來滅後(至)當坐天人大眾中師子法座上。
○通節印證末世六種法師當得菩薩護助。使人信其不久成佛。冥照三者入正定聚也。以詣道場等。是正定聚處故。亦結法說一周之文。以轉法輪等是序品方便品文殊答彌勒之文故。上節修普賢六種法師。具大因也。此節得阿耨菩提等六種法師。具大果也。
普賢若於後世受持讀誦(至)亦於現世得其福報。
○此印證得經者。為菩薩護助。直應恭敬獲福。不宜輕毀致罪。以成四者發救一切眾生之心也。故其人雖不貪世樂。然於資生之物。有所願求。亦必不虗。而現世得其福報也。
△四述攘外難。
若有人輕毀之言(至)當於今世得現果報。
此用善惡相對。讚毀互形。先明毀者之罪。謂無知者。不知此經圓具十法界因果。返謂受持者為狂人。言彼空作持經之行。終不能得成就妙果。由此之言。失佛知見。故報彼世世無眼也。下明供讚者得福。凡見持經者。不貪衣食等。愈興讚歎。轉加供養。則此人雖未持經。而知此經深利。故其償報。亦同持經者。得現生果報也。
若復見受持是經者(至)水腹短氣諸惡重病。
此舉賢不賢行人俱不可毀。設於未持[A88]已前。有諸過咎。一持此經。如湯銷水。即實有過。以持經故。其善大焉。或持經者。有過無過。若於他人前非毀。是障持者之莊嚴法身。所以報得癩病也。又或輕弄叱咲持經之者。感世世牙齒疎缺等。然一輕咲。而致罪如此者。由一根舉而諸根隨。故如是報也。手繚脚戾。乃卷曲不伸也。眼角睞者。瞳子不正也。臭穢者。無知見香也。水腹者。由空腹高心無顧無忌也。短氣者。由輕咲之聲無狀無畏也。諸惡重病。總結一切不善之業。睞(音徠)。
△五述信功德。
是故普賢若見受持是經典者當起遠迎當如敬佛。
此囑敬信受持者也。必曰見而遠迎。敬而如佛者。以持經行人。有諸佛菩薩守護。而又能發救眾生之心。是則因果二佛齊在。焉得不如是迎敬耶。知音謂。此上乃結喻說一周之文。以喻說後多明罪相故。明久修實證[A89]已竟。
△四述發聞者利益。分二。一聞品得益。
說是普賢勸發品時(至)微塵等諸菩薩具普賢道。
知音云。此節經家敘置聞品得益之眾。結因緣說一周。以恒沙眾及微塵眾各具佛知見之因。遇佛說普賢道為緣。故證旋陀羅尼。或具普賢道。各隨機契也。直指云。獨聞此品而獲益者眾。是大法[A90]已終之境界也。言無量得旋陀羅者。當是得十地果。微塵等具普賢道。當是得佛果位。所以言道而不言行也。知音以此三段。結盡三周者。乃了完如來出世為一大事因緣之案。葢三周事畢。即說法師品。以流通焉。雖結其迹。而本門之大事。亦具其中矣。如此結歸。不無其見。
△二通結聞經。
佛說是經時(至)受持佛語作禮而去。
說是經者。即前三大分本迹二門。皆說[A91]已竟。此是結所說之教。次結能聽之機。舉普賢。以等該文殊彌勒藥王觀音及無量大菩薩。是本門之眾。舉舍利弗。即攝目連須菩提富樓那等一切聲聞。是迹門之眾。亦攝盡三乘及四眾等也。末舉八部收後。是舉無不盡。則六道法界俱攝盡無餘矣。然序眾中詳演。此結處略標。則詳略見矣。復舉一切大會。則又該此界他方一切本迹三乘及人天等。無不結盡。舍利弗仍存聲聞名者。乃依今迹位而結。以便統攝諸聲聞也。皆大歡喜一句。是統收在會此界他方聖凡大眾。得開示悟入佛知見之慶幸也。其喜踴應有無量。總不出全經本迹兩門之利益也。受持佛語者。受即領承拜受。持即執守奉行。佛語者。即前迹本二門正說流通之語也。作禮而去者。一則儀法之所當行。聞教之後。必應禮謝去者。乃各歸一所。如前序眾中。有恒沙菩薩來。有長者居士來。有天龍八部來。前既有來。今必有去。二則禮者盡其誠敬也。既聞三周開顯本迹。今彰實相一乘。朗然開悟。而感謝之私。無以為喻。但只作禮而[A92]已去者。即各各依教修行。歸自本心。所謂一真寂滅場地。亦古謂一念萬年去。一條白練去。冷秋秋地去。古廟香爐去。如是去者。可謂中中流入也。直指云。先德言。一法若有。毗盧墮在凡夫。萬法若無。普賢失其境界。斯語正符此經之旨。葢此經總一代時教徹底。為九界眾生。不離當處。全身證入。但為三乘紐於權小等地。猶墮偏枯。故首以文殊大智。掃蕩羣疑。揭轉八識心王。令根身器界。當體圓明。直下開佛知見。記授劫國莊嚴。於是以法師品。統收在會。則九界該羅。同入信位矣。正信既凝。乃於寶塔品。圓會三身四土。今古一如。復舉提婆達多品。重明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則四智融而十信滿矣。信滿則住。故繼以持品。略明十住之相。由住而行。故繼以安樂品。深示十行良模。而迹門之能事。于焉畢矣。自湧出至隨喜。乃顯本門真常湛寂。彌勒頓破迹疑。聲聞同登實際。遂說法師功德品。以明十回向位。以回真向俗。遂得六根清淨。以上為眾廣示三賢因行。而如來復自舉為常不輕菩薩時所行。[1]行住向地等妙二覺次第因行節目。以示新記。令其觀光而入也。大因必有大果。故現十種神力。以結如來自覺聖智因果一周之大案。遂於焉囑累流通。復為新記者。重示十地行相。故舉藥王本事品。始登初地而燃身。終至八地而燃臂。則俱生我法二執謝矣。藥病兩亡。入法師位。故說妙音來往品。以示九地十地行。繇發真如大用。紹繼聖種。就中從初地至十地。步步是捨俗歸真。至觀音普門品。乃示等妙二位迴真向俗因行之相。至此同視迹門。法師品十信滿心首尾如如。於佛則一大事因緣顯矣。於眾則一生參學之事畢矣。時為凡情雖盡。聖解未忘。故以陀羅尼品。蕩滌五十五位修證。總歸如來秘密妙輪。俾乎迷悟雙超。始末同泯。而復舉莊王父子一段光明。總顯全經大旨。妙在當人一念之中。四智圓明。十方坐斷。一生取證。更不移易。末上舉普賢大行。成就四法。該括因果。以為最後流通大結。允矣妙法不可思議。自三周開權顯實。二乘有學同成正覺。繼復開迹顯本。九界眾生共證真常。語因果。則三世一如。論修證。則前後際斷。圓融行布。月皎空沉。行布圓融古今一色。正所謂出息不涉眾緣。入息不居陰界。常轉如是經百千萬億卷。斯為法華妙旨耳。
侍者普瑞錄
弟子慧在對
妙法蓮華經授手卷第十(終)
校注
[0811001] 樂疑藥 [0813001] 催與摧通 [0818001] 功疑巧 [0827001] 行住疑倒【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2 冊 No. 623 法華經授手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品節云。此品意以法華三昧。始覺因圓。妙契果海。逆流而出。現十法界身雲。無思而應。所謂聖種類身。一時俱現。乃得種類俱生無作意生身之象也。由永滅根本無明。鏡智顯現。故曰普門示現。良以大士初因如幻聞熏金剛三昧力。故得生滅滅寂滅現。超越世出世間。上同慈力下合悲仰。能以一身普應一切。獲三種妙用。所以有三十二應十四無畏十九說法。七難二求。無不感應。此見妙行圓滿法華三昧之功德成就。妙極於此。故以三種意生身證行成德也。聖旨昭然。深觀可見。然而妙行雖圓。誠恐行人餘習緣影難盡。則又說三種加持。乃可克成妙果。故次以三品終焉。天台引別行玄云。觀世音者。西土正音。名阿耶婆婁吉低輸。此云觀世音。能所圓融。有無兼暢。照窮正性。察其本末。故稱觀也。世音。是所觀之境。萬像流動。隔別不同。類音殊唱。俱蒙離苦。菩薩弘慈。一時普救。皆令解脫。故曰觀世音。此即境智雙舉。能所合標也。普門者。普是徧義。門曰能通。用一實相。開十普門。無所障礙故稱普門。此總釋也。別釋有通別二種。通有十雙。別有五隻。十雙者。一人法為名。此品有兩翻問答。人即觀世音。依前問答而名也。法即普門。依後問答而立也。二以慈悲為名。觀世音者。即大悲拔苦。依前問答。百千苦惱皆得解脫也。普門者。大慈與樂。依後問答。應以得度而為說法也。三以福慧為名。觀世音者。智慧莊嚴。智能斷惑。如明時無暗。普門者福德莊嚴福能轉壽。如珠雨寶。故知前問答應機拔苦。是慧莊嚴。後問答住首楞嚴定。普現色身。是定莊嚴。四以真應為名。觀世音者。觀冥於境。即真身也。普門者。隨所應現。即應身也。五以藥珠為名。觀世音者。如藥王樹。徧體愈病也。普門者。譬如意珠。隨意所與也。六以冥顯為名。觀世音者。冥作利益。無所見聞。三毒七難。皆離二求。兩願俱滿。普門者。顯作利益。目覩三十二身。耳聞十九尊教也。七以權實為名。觀世音者。隨自意照實智境。普門者。隨他意照權智境也。八以本迹為名。觀世音者。不動本際也。普門者。迹任方圓也。九以緣了為名。觀世音者。根本是了因種子。普門者。根本是緣因種子也。十以智斷為名。觀世音者。究竟是智德。普門者。究竟為斷德也。經文兩翻問答。義含無盡。略用十雙。釋品通名。其義如是。別論五隻者。即以觀世音普門五字訓也。第一。觀者亦有多種。謂析觀。體觀。次第觀。圓觀也。析觀者。滅色入空。體觀者。即色是空。次第觀者。從析觀乃至圓觀。圓觀者。即析觀乃至次第觀。皆實相也。今揀前三觀唯論圓也。第二。世者亦有多種。謂有為世。無為世。二邊世。不思議世。有為世者。即三界世。無為世者。即有餘無餘二涅槃世。二邊世者。即生死涅槃世。不思議世者。即實相境。今揀前三。但取不思議也。第三。音者音即機也。亦有多種。人天機。二乘機。菩薩機。如來機。人天機者。即諸惡不作。眾善奉行。二乘機者。即厭畏生死。欣尚無為。菩薩機者。即先人後[A1]己。慈悲仁讓。佛機者。一切諸法中。悉以等觀入。一切無為人。一道出生死。今揀前三。唯取佛音機也。以是因緣故。名觀世音。第四。普者周徧也。諸法無量。若不得普。即是偏法。法若成偏。焉能圓應。略約十法明普。一慈悲普。二弘誓普。三修行普。四斷惑普。五入法門普。六神通普七方便普。八說法普。九成就眾生普。十供養諸佛普。得此意[A2]已。類一切法。無不普也。釋明十義。廣如科註。茲不繁引。第五。門者從假入空。空通而假壅。從空入假。假通而空壅。偏通則非普。壅故則非門。中道非空非假。正通實相。雙照二諦。故曰普門。是故此品為普現三昧。化他流通也。
△三以觀音普門示現周徧流通。分三。一長行。又二。一明兩翻問答。復二。一問觀世音名。分二。一當機致請。又二。先經家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