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知音卷第七
妙法蓮華經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
爾時釋迦牟尼佛放大人相(至)白毫光明徧照其國。
爾時下。將敘妙音本所事之佛。先敘釋尊能照之光。從肉[1]髮眉間二處出也。光表法身。在諸佛報化身。先為無見頂相。不可以彼國佛乃菩薩之大身。而輕此土佛及菩薩之小身。生下劣想。何則。若以諸佛報身有相。而觀彼國菩薩之身長四萬二千由旬。固[A1]已大過我土丈六佛身。況彼國之佛身長六百八十萬由旬乎。是亦難彼此相見矣。若以諸佛法身無相。而觀彼土佛及菩薩。雖長且大。都照在我土之佛光中。故放光必曰大人相等。有以也。肉髻相者。觀佛三昧海經云。如來頂骨團圓。如合葢拳。其色正白。有五大梵相。生時摩耶及姨母。皆悉不見。其五梵相開現光照梵世。復過上方無量世界。化成雲臺。諸佛境界。十地菩薩之所不見。髮長一丈二尺五寸。如紺瑠璃。宛轉於頂。皆成螺文。故又謂之螺髻。華嚴經云。荷載眾生首。成就頂上肉髻故。及放下。觀佛三昧海經謂。佛眉間白毛。有諸輪郭。足滿五尺。如瑠璃筒玻瓈珠。顯現無量百千萬色。初生納妃。出家成道。各現長短不同。徧照下。經初光照東方。但曰萬八千世界。今曰徧照百八萬億那由他恒沙等世界。則法會始終。遠近有異。總不離生佛等有一常寂心光。隨事顯理。實無小大也。過是數下。謂淨光莊嚴佛國。猶在百八萬等世界外。見我佛之光遠大不可思議也。國與佛皆以淨名者。約依正皆為淨法身也。華嚴十身相海品云。次有大人相。名安住一切世界海普照雲。放寶光明。充滿一切虗空法界。於中普現淨妙道場。及佛菩薩莊嚴身相。令其見者得無所見。此之謂也。釋迦下。謂彼佛之國。雖大且多。我佛之光。皆照徧也。
爾時一切淨光莊嚴國中(至)如來功德智慧莊嚴。
爾時下。敘淨光莊嚴之佛國無數。故曰一切。有一下。謂彼一切國中。皆有一妙音身。為當機也。久[A2]已下。福足。而悉下。慧足。得妙幢下。福慧兩足所致三昧。計一十六種。下經文自有一十六節而解。俾見三昧之實。不然。此中徒訓字面。於義無涉也。如是下。謂此十六三昧為首。其餘三昧尚多。故以等字言。以法身大士。凡所動息云為。無非三昧。無非名持法華經故。釋迦牟尼佛光照下。謂妙音知我佛放光初意。即白彼佛。欲來此土供佛。及見文殊等眾為請也。爾時淨華下。彼佛總[1]誠妙音莫輕此土依正。生下劣想。以順此土之形。妙音須改現小身。先作下劣觀想故。善男子下。別釋莫輕此土依報。佛身下。別釋莫輕此土正報。而汝身下。用彼顯此。俾見十方國土佛及菩薩之身正大。福德光明。皆超越此土也。經云。為人短小。輕蔑人故。豈我土依報穢惡。正報卑小。佛及菩薩。皆種輕蔑因耶。無非順機示現。可生下劣想乎。故曰是故汝往等。晉譯云。佛土本空。眾生罪福。現有不同。是也。妙音下。當機謂。[A3]已捨淨詣穢。元仗佛力。何彼此小大之不相融攝。肯改形異質。生輕劣想哉。故曰我今詣娑婆世界皆是等。
於是妙音菩薩不起於座(至)甄叔迦寶以為其臺。
此節敘妙音來儀。釋第一妙幢相三昧也。以妙即妙心。幢有摧邪輔正功能。而以蓮華表其相故。於是下。標起入三昧之式。明妙音以法身與我釋迦相見。宗門所謂不許夜行。投明早到。是也。華嚴經云。菩薩在一佛國。聞法受持。其身不動。以三昧力。於不可說佛會中。在在現身。亦不分身。亦不起定。各各出生不可說不可說三昧身。如是次第。一切諸劫。不可窮盡。是也。以三昧下。謂妙幢相三昧之力。能即遠而近故。隔彼百八萬億那由他恒沙等世界外。去其靈鷲法座不遠。現寶蓮華也。蓮華以八萬四千言者。一則擴一心之量。合法門及煩惱之數。一則預示妙音同來法眾。有如許之多。閻浮下。敘其華相。閻浮檀樹。其大蔭蓋南閻浮提。滴水人地。土成赤金。他金無以為比。甄叔迦云鸚鵡嘴。其寶紅色似之。此經名妙法蓮華故。妙音將來。先現此相。見經題蓮華。非目世間常所有紅白蓮華。乃其瑞應寶蓮華也。故下節文殊以是何因緣而現此瑞為問。佛以為聽法華經為答。有以也。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至)亦欲供養聽法華經。
此節雖問答上節義。其實是即妙幢相三昧。示第二法華三昧也。文殊諸佛之師。示不知而問者。明法華三昧。要其根本智者。始能究竟。
文殊師利白佛言(至)彼菩薩來令我得見。
此節即法華三昧。致申問答。示第三淨德三昧也。以淨即清淨法身德。即淨法身中。具報化身色相大小威儀進止之功德故。文殊下。問種善本者。欲顯淨法身。為諸善根本也。問修功德者。欲顯由淨法身起行。始成功德也。而能下。欲顯由淨法身。為諸善本德。始能即遠而近。即無而有。現若干千萬蓮華。為大神通力也。行何三昧下。文殊問三昧名字。示[A4]己欲從淨德之名。入淨德之實。而修行之。庶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乃能見妙音之報化身也。以色相大小威儀進止。屬報化身故。惟願下。謂妙音報化法身。自非佛力加被。[A5]己不能見也。古德頌云。彩雲影裡僊人現。手把紅羅扇遮面。丞須著眼看僊人。莫看僊人手中扇。今文殊求見妙音色相。大似要看僊人手中之扇者也。
爾時釋迦牟尼佛(至)文殊師利法王子欲見汝身。
爾時下。文殊求佛示相。佛不親命。而推重多寶佛者。示第四宿王戲三昧也。以多寶為過去古尊宿之法王。來遊戲此土故。時多寶下。一切淨光莊嚴佛國。去此娑婆世界。有百八萬億那由他恒河沙數世界之遙。妙音既入定於彼。此以一音相召而來。何其易且近哉。非宿王戲三昧之神力。豈能如是。其義奇哉。
于時妙音菩薩於彼國沒。
于時下。示第五無緣三昧也。謂於彼國沒。是彼國佛法之緣暫無。而至此土。建無緣之慈力故。
與八萬四千菩薩俱共發來(至)頭面禮足奉上瓔珞。
此節示第六智印三昧。以智即妙音成所作智。及佛妙觀察智。印謂佛菩薩智兩相印證。而不可改易也。與八萬下。印定所來人數。與前所現華數不易。所經下。敘來儀三瑞。一地六震。二天雨寶華。三天樂自鳴。是菩薩下。印定色相大小。有八種。一目青如蓮。二面圓逾多月。三身金色。四具莊嚴。五威德盛。六光明。七相具足。八身堅固。入七下。印定威儀進也。詣此下。印定威儀止也。以價下。印定供養親近禮拜於我之言。凡此智印。類同世法。皆不期然而然。故曰三昧。
而白佛言世尊(至)安隱少惱堪忍久住不。
而白下。雖妙音傳彼土之佛問訊我佛。其實示第七解一切眾生語言三昧也。以問訊之辭。皆此土一切眾生之語言。而妙音能解故。少病約身問。少惱約心問。起居下。申問身之少病。世事下。申問心之少惱。以上問能教化主。無多下。問所化機宜。能不具大小隨眠煩惑。不無不孝下。問眾生俗諦事。不敬下。問眾生出俗事。能降伏下。問眾生真俗修行魔障有無事。皆問現在生佛也。久滅度下。問過去佛往來事。又問訊下。亦問過去佛身心事。彼土之佛。豈不知此土佛。與多寶身心等事。莫過主賓之分。世界之儀。妙法不異世間法也。問妙音前辭彼土之佛。彼佛會無此問。今奚曰彼佛問訊。答以文理求。前合有此。譯者恐繁。故前影略。今獨彰顯也。問妙音問訊。佛奚不詶。答理合有之。亦譯師欠詳潤也。
世尊我今欲見多寶佛身(至)故來至此。
世尊下。妙音初意。到此土元為供養現在三寶。禮佛後。見寶塔[A6]已閉。故託佛請見示[A7]己所得第八集一切功德三昧也。及示周旋往返持經義也。以求見多佛。是集一切功德。合人情之周旋故。時多寶佛不啟塔。但讚善者。謂但完初意。則一切功德[A8]已集。不必更欲見我身也。故曰汝能為供養等。
爾時華德菩薩白佛言(至)百千萬億那由他佛。
爾時下。前文殊見蓮華。興起三問。一問種何德本。有大神通。二問行何三昧。[A9]己欲效修。三求佛加神力。得見色相大小威儀進止。逮妙音來。直完第三請。而初二兩請。尚未結案。故華德復請示妙音所得第九清淨三昧也。以昔供雲雷音王佛。伎樂寶鉢。為清淨之因緣。今生淨華宿王智佛國。得現華等神通。為清淨之果報故。
華德汝但見妙音菩薩(至)變為女身而說是經。
此節示第十神通遊戲三昧也。以種種現身。皆神通遊戲故。華德汝但下。謂華德唯見妙音能現菩薩身。而不知彼於種種類中。皆能現身說法也。或現下。釋成現種種身。梵王色界。不敘空界者。無色質故。說現色。亦攝空故。帝釋欲界。自在欲界第五天。大自在欲界第六天。中攝夜摩兜率兩天。天大將軍者。名義云。天台釋散脂修摩。為天將大軍。其形八臂。騎孔雀。擎鷄。持鐸。捉赤幡。統轄三十八部。巡遊世間。賞善罰惡。故稱天大將軍。毗沙門。智論謂。福德之名。多聞四方。乃北方天王也。攝東方等三天。轉輪王。有金銀銅鐵之分。諸小王者。謂除四輪王。餘皆為小國王。菩薩皆能現身也。長者。風俗通云。年耆德艾。事長於人。居士。楞嚴經云。愛談名言。清淨自居。宰官。大則宰相。小則縣官。婆羅門云淨行。亦云毛道凡夫。以上皆約現男子身。或現比丘下。約男女並現說。以比丘尼優婆夷。是四眾中之女身故。或現長者婦女下。梵語婆利邪。此云婦。婦對夫言。女對男言。童男童女。未有夫婦道者。或現天龍下。八部也。問前敘諸天。此奚復贅。答前三界天主故。各各列名。此八部。無天則無統屬。故不言某天。以上現樂地身。諸有下。三途苦地故。不言現身。但云皆能救濟。乃至於王下。應譯著現長者婦女身。前置之末者。以王宮後妃等。名位雖貴。夫婦之樂或乏。其苦亞於三途故。不敘妙音說何法。而兩敘說是經典。是經即指此經也。以法身大士。於十法界。一動一靜。皆妙法故。
華德是妙音菩薩(至)大神通智慧之力其事如是。
此節示第十一慧炬三昧也。以若干智慧。明照娑婆世界等。是慧炬義故。華德是妙音下。承上節言。謂華嚴等。止知妙音能救護娑婆世界梵王等諸眾生。現種種身。說其妙法。而未知彼於一切淨光莊嚴國中。其神智變化。亦如此土同時各在。而無所損滅也。是菩薩以若干下。若干有數多少[A10]已知之義。謂華德縱知妙音以現梵王等若干智慧。明照此彼兩土。令梵王等各得所知。而尚不知彼神智變化。同時遍應於十方恒沙世界亦然也。良由妙音菩薩得法華經力。證得法身。而法身遍在一切處。故能同時各應。而人難測也。華嚴經十無礙品云。菩薩於一身。示現一切世界身。以一音。現一切世界差別言音。令諸眾生各得解了。此也。若應以下。前敘現六凡身。重所應機。說世間人天乘。五戒十善之妙法。此敘現四聖身重能應教。說出世間小中大頓圓之妙法也。以為欲得小乘者。即法身應機。現作聲聞形。說四諦法。欲得中乘者。即法身應機。現作辟支佛形。說十二因緣法。欲得大乘者。即法身應機。現作三賢十地菩薩形。說六波羅蜜法。欲得最上一乘。不涉階漸。頓作佛者。即法身應機。現作報化佛形。說十力四無所畏等法也。此土彼土。十方恒河沙土。同時遍應。無不皆然。故曰如是種種等。以上明妙音證獲法身般若德。乃至下。明證獲解脫德。謂不唯現身在世。即應以涅槃得度者。菩薩亦於不生不滅法身中。而示現有生必有滅也。華德妙音下。總結前文。
爾時華德菩薩白佛言(至)能如是饒益無量眾生。
此節示第十二莊嚴王三昧。一切色身為所現。上六凡四聖身。是也。法身為能現前。不起於座。身不動搖處。是也。法身為一切色身之王。一切色身為法身之莊嚴。故此問答名莊嚴王三昧。雖酬華德。亦答文殊行何三昧。願為我等說其三昧名字。
說是妙音菩薩品時(至)亦得是三昧及陀羅尼。
此雖敘兩土大眾聞法得益。其實示第十三淨光明三昧。自住法身曰淨。普照於人曰光明。今一說妙音神智。即令人同得。豈非三昧及總持乎。並結訖文殊我等亦欲勤修行之之案。
爾時妙音菩薩摩訶薩(至)作百千萬億種種伎樂。
此示第十四淨藏三昧也。以還歸本土。表一切色身神智變現。皆藏於淨法界身之藏海故。問妙音既此彼土。及十方恒河數世界。皆同時遍在。又奚重煩來往。答凡大菩薩。必具三身。應化身則隨十法界應現。有大有小。報應身則見有往來。法身則遍在一切處。而無往無不往。無來無不來也。妙音此土他土十方恒沙土。隨類現者。應化身也。彼此往來者。報身也。
既到本國與八萬四千菩薩(至)得現一切色身三昧。
此雖敘復命之辭。其實示第十五不共三昧。以復命之辭。不敘共二乘人得益故。所以然者。一則二乘人。皆[A11]已受大乘記。無非菩薩也。一則明妙音來往。智慧神通。皆是教菩薩法。不與一切二乘人共也。經文其深玄哉。
說是妙音菩薩來往品時(至)華德菩薩得法華三昧。
此雖通結一品之文。其實示第十六日旋三昧也。以娑婆去一切淨光莊嚴佛國。有百八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諸佛世界之遙遠。而妙音周旋往返。直一日故。吾人能得此品妙義。則亦如日一日一周天。有目有趾者。待是而後成功也。故敘得益。以四萬二千天子得無生法忍言。明菩薩報應身之日。雖有往來。而法身之天。曾無生滅也。法華三昧。其體相如是。故華德問此。而亦證此(問前[A12]已敘得益。此奚復敘。答前敘兩土菩薩。此敘天子及當機。欲顯三昧名異)。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觀世音菩薩。亦名觀自在菩薩。慈恩傳云。梵語阿嚩盧植。此云觀。伊濕伐囉。此云自在。其實觀即能緣見分。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是也。世音即所緣相分。七難二求等。世間苦惱之音聲。是也。此以人名品。普門者。以法名品。即一身心普應三十二法門也。人名品。明菩薩得此經。悲能拔苦。法名品。明菩薩得此經。慈能與樂。總不出[1]首嚴經二種殊勝功德。彼自陳圓通。此佛述圓通常三種真實。以答當機慈悲先後。經各為義。
爾時無盡意菩薩(至)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爾時下。問觀音必無盡意當機者。表妙音菩薩周旋往返身根持經。意尚有盡故。以來此彼土意盡。旋彼此土意盡。故上品佛讚妙音。但云神通智慧無所損減。不云色身無損也。若夫觀音耳根持經。不費周旋往返。而耳門圓照三昧。上合下應。則彼此之意。皆無盡也。故淨華宿王智佛。誡妙音莫輕此土生下劣想者。以佛及菩薩。順世現身。雖曰卑小。而神通智慧。變化自在。有逾於十方世界。故以無盡意當機。准楞嚴經。六根功德優劣。唯意根圓通。與耳根彷彿。但意待前五塵。而有生滅。不及耳根生滅二圓離之常真實。所以無盡意。猶請問於觀世音也。而作下。承上品為問。謂妙音菩薩。既以供樂及鉢之因緣得名。則觀世音菩薩。是以何因緣。而得名也。良以世間根塵。各有所對。觀屬眼根。宜對色塵。音是聲塵。宜對耳根。今觀世音菩薩。以耳根云觀。則與世間根境。似相違矣。故曰以何因緣等。佛告下。謂菩薩所以名觀世音者。非同世間根塵。黏妄發光。根各對境得名。乃以脫出根塵。生佛本具之菩提心為觀。故令若有無量地獄等三途受苦眾生。一時聞名。一齊稱號。菩薩得圓觀稱名者之音聲。不遺時而齊得其解脫也。楞嚴經云。一者由我不自觀音(謂由菩薩不以自[A13]己能觀之觀智。觀彼無量受苦眾生所稱名號之音聲也。以一觀其音塵。菩薩自[A14]己。且黏妄發光。焉能度脫人哉。況以觀觀音。但觀其一。難觀於二。惡能圓脫其苦惱耶)。以觀觀者(謂能觀之智。既不觀彼所稱名之音聲。則觀何物。以迴能觀之觀智。返觀[A15]己之不自觀音之觀。則能所皆空矣)。令彼十方苦惱眾生。觀其音聲。悉得解脫(謂由菩薩能所觀智皆空故。令受苦者。觀其聖名之音聲。皆得解脫三途之苦惱也。此如王之有德。為民所恃。母之有慈。為子所怗。王母雖無偏私於子民。而子民有苦。能稱念王母。則一切患難。自然解矣)。楞嚴觀字。在機上說。此經觀字。在應上說。彼如說方藥。此如說效驗。苟不並解。義難消會。此以能脫地獄等三途之苦。顯圓真實而答也。
若有持是觀世音名者(至)以是因緣名觀世音。
此節以脫三災苦。顯圓真實也。以一人稱名。諸人脫難。為圓義故。若有下。謂若或有人。一向持聖名。似必無火災也。設偶遇之。火亦不能燒也。凡物與人。值火必焚。今曰不燒。則見菩薩之威力也。故曰由是菩薩等。楞嚴經云。二者知見旋復云云(溫陵解曰。內外四大常相交感。見覺屬火。故見業交。則見猛火。准彼釋此。謂由菩薩具德故。令念者持者脫苦。非無故也。下諸節引釋。俱可例知。但上節是證一根既返源義。故但以本根之聞言。此節是證六根成解脫義。故以知見言。以知屬身等四根。見屬眼根故也)。若為大水下。承上文言。謂由菩薩威力。不獨能免火難。若遇水難。一稱聖名。即漂入淺處。易救也。楞嚴經云。三者觀聽旋復云云(溫陵解曰。聞聽屬水。故聞業交。則見波濤)。若有百千下。謂人多也。為求下。謂因求七寶而入海也。然求寶者眾。未必盡遇風難。故曰假使。水本黑色。故海水深大。其風為黑。兩船并行曰舫。羅剎乃食人之女鬼。鬼多故成其國。其中若有下。謂多人中。但一人稱聖名。俱見免害。益見菩薩之威力大也。以是下。兼上節。以答當機之問。楞嚴經云。四者。斷滅妄想。心無殺害。令諸眾生。入諸鬼國。不敢為害。彼經但云入諸鬼國。未知因甚事而入。此明因求寶被黑風吹入。其義重在風成三災也。不然。下節言羅剎。言眾商人賷持眾寶。於此為贅矣。
若復有人臨當被害(至)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若復下。楞嚴經云。五者。熏聞成聞。六根銷復。同於聲聽。能令眾生云云。熏聞。謂初以言教熏習聞根也。即經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之言。是也。成聞。謂究竟果海。實成於聞根也。即經初於聞中入流亡所。至寂滅現前等文。是也。此所謂隨拔一根脫黏內伏者也。六根銷復等者。謂餘眼等五根銷落。餘色等五塵復歸元真。亦同於聲塵之於耳聽也。此所謂諸餘五黏應拔圓脫等者也。准彼。令當[1]形者刀壞得脫。由菩薩六根銷復。同於聲聽所致也。准偈。此遇王難得脫者。若三千下。楞嚴經云。六者。聞熏精明。明徧法界。則諸幽暗性不能全云云。上節熏聞六根。但約一身言。此云明徧法界。則該乎十法界也。准彼。是由菩薩聞熏明徧故。令廣大三千諸托幽暗為性之惡鬼。不能以惡眼視稱名者。況敢害乎。准偈。惡獸玩蛇等。是頌此者。以肇師云。夜叉有三種。一在地。即虎狼猫貍等。二在空。即諸鷙鳥鷹鷂等也。三在天。即諸殺鬼等。羅剎云可畏鬼。設復下。楞嚴經云。七者。音性圓銷。謂六塵同脫也。觀聽返入。六根逆流也。離諸塵妄。能令眾生云云。准彼。是由菩薩離塵故。令有罪者。應受杻械等。無罪者。橫彼檢繫等。一稱名皆脫苦也。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冤賊下。冤謂冤家。賊謂盜賊。滿中言無處避也。商主謂能引導眾商者。故曰一曰將。寶與命連。故曰重。路多冤賊。故曰險。其中下。眾商中一人。勸稱聖名也。眾商下。眾商人遵教。同脫苦也。上風難。一稱眾脫。此眾稱同脫。楞嚴經云。八者。滅音圓聞。徧生慈力云云。滅音。謂寂滅其音塵。非斷滅也。圓聞。謂音聲一塵。既得寂滅。則色香等六塵。俱得如聞而圓。故能徧生慈力也。准彼。是由菩薩慈徧故。令眾商冤賊圓脫也。無盡意下。以通真實得名為答。以王刑鬼害禁械冤賊。皆世間所通有。而菩薩通能度脫故。讚其威力高大。巍巍高大貌。語云。巍巍乎。唯天為大。
若有眾生多於淫欲(至)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若有眾生。晉譯作若有學人。其譯是也。以出家者。研真斷惑。謂之學人。其人始厭欲多。若夫在家。方恨淫少。豈厭多乎。楞嚴經云。九者。熏聞離塵。色所不劫(云云。謂以戒香熏其聞根。雖見好色。不被色劫)。准彼。則是菩薩自能離淫故。令念敬者得離其色欲也。若多瞋恚下。楞嚴經云。十者。純音無塵(根圓故純。音境空故無塵)。根境圓融(由無塵故根圓。由純音故境融)。無對所對(云云。由根圓故無能對。境融故無所對也)。蓋瞋恚起於能所抗對。菩薩自既能所無對故。令念敬者便離瞋恚也。若多愚癡下。楞嚴經云。十一者。銷塵旋明(旋倒聞機故銷塵。返聞自性故旋明)。法界身心。猶如琉璃。朗徹無礙(云云。謂由銷塵旋明故。十法界身心。皆現在菩薩所證法身中。如琉璃寶。內外明徹。而無礙也)。良由愚癡。起於根塵固結之曖昧。菩薩自既朗徹無礙故。令念敬者便離愚癡性障也。以上謂之三毒。名相具載唯識論。乃根本惑之三。無盡意下。以常真實功德得名而答故。四以常言。若有女人下。凡女身以夫貴而貴。然色難常好。夫愛莫恒。唯生有男。乃可永賴。故女人必欲求男也。若生男無福。家不足興。無德。名不足盛。無智。則身不足貴。無慧。則道不能行。故求菩薩。即生福德智慧之男也。楞嚴經云。十二者。融形復聞(融謂六根融通。無開見觸臭之形礙。復謂眼根等。皆如耳根。復還元覺也)。不動道場(由復聞也)。涉入世間(由融形也)。不壞世界(由不動道場之所致)。能徧十方。供養微塵諸佛如來(由涉入世間之所致)。各各佛邊。為法王子云云(十方微塵數諸佛。於為菩薩者。有父道焉。菩薩各與供養。具子道焉)。菩薩於佛。既具子道。故令求者便生男子也。設欲求女下。世俗雖皆好女色。然求生女者或少。故以設言。女不端正。色雖美。而內政莫立。不有相貌。心雖端。而外見罔貴。不宿植德本。則不知敬重三寶。多會作孽。令公[2]始等眾。不生愛敬。故須求菩薩。便生端正有相福德可愛敬之女子也。楞嚴經云。十三者。六根圓通(謂一根能作諸根事業也)。明照無二(雖六根互用。直一體性也)。含十方界(由六根圓通故)。立大圓鏡(由明照無二得名故以立云也)。空如來藏(由含十方界得名。准勝鬘經。如來藏有二。一者空。二者不空。今云空者。惟空能含故)。承順十方微塵如來秘密法門。受領無失。云云(夫如來藏不空。不唯不能承順及受領。即勉強承受。亦不能無失也)易云。至哉坤元。乃順承天。今菩薩以圓通妙體。既能明照。又能承受。有坤道焉。坤厚載物。故令求者。便生含弘光大端正有相之女也。淫恚癡三毒。眾生所常有之正性。多則為害也深。男女二求。眾生所常有之正情。少則為嗣也絕。故或惡其多。或慮其絕。一念敬聖名。供禮聖像。皆響應者。常真實功德之力。所加庇也。故曰無盡意觀音菩薩有如是力等。唐虗也。捐棄也。福不虗棄。則常真實見矣。是故眾生下。結起下文。無盡意若有人受持下。所持菩薩之名多也。復盡形下。時及供養尤多也。於汝意下。使知持者得福之多。以校勝也。佛言若復下。別有一人。但持觀音一名數。不敵於前也。乃至下。時及供養尤不敵於前也。是二人下。謂以持一名。與持多名者相校。獲福雅相等也。於百千下。謂不唯相等。且勝也。晉譯云。計此二福。億百千劫。不可盡極。終不相此。是也。楞嚴經云。十四者。由我所得圓通本根。發妙耳門。然後身心微妙含容。周徧法界。能令眾生持我名號。與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無異。准彼。觀音由得耳根常真實功德。所以勝也。必以六十二恒河沙數菩薩。為校量者。擴六根而言也。以上下四無畏。屬楞嚴同一悲仰。人名品止此。下三十二應。屬楞嚴同一慈力。乃以法名品。但彼先者。此經後之。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至)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無盡意下。承上節問。謂一盡形盡供持多名。一但一時供持一名。而兩人福等且勝者。則觀世音菩薩。得何勝法。遊此忍界。遊問身業。說問語業。意業在其中矣。方便下。謂據法身實智。無乎不徧。似不用問。但三業應機。屬於方便權智。則方便權力事相。果云何也。佛告下。約圓真實成方便而答。以十九說法隨地而在。一時圓應故。若有下。答身業之方便。即現下。答語業之方便。意業答在應以即現中矣(國土眾生。約三千大千依正報。總言機也。應當也。謂大千土中。有一圓教頓機眾生。欲[1]〔又〕涉階漸。直下成佛者。此人應當以佛身得度者。觀音即時現其佛身。為說圓滿果法也。楞嚴經云。若諸菩薩。入三摩地。進修無漏勝解現圓故)。應以辟支下。梵語辟支迦羅。孤山云。此翻緣覺。觀十二緣(謂無明緣行等)。而悟道故。亦翻獨覺。出無佛世。無師自悟故(楞嚴經云。若諸有學寂靜妙明。勝妙現圓等。准彼則觀音現緣獨身說法。乃寂靜妙明等法也)。應以聲聞下。准名義集。有四種聲聞。一決定聲聞。定入無餘故。無餘應作有餘。二增上慢聲聞。未證謂證故。三退菩提聲聞。退大取小故。四應化聲聞。內秘外現故。經云。以佛道聲。令一切聞(楞嚴經云。若諸有學。得四諦空。修道入滅等。准彼則觀音現聲聞身說法。乃四諦之法也)。以上答即法身應機而現四聖身之方便。楞嚴及本經。於四身中。俱不云現菩薩身者。以觀音即菩薩故。既能現佛身。則現菩薩易矣。應以梵王下。即法身應機現六凡身也。梵王為色界主。或云離欲。或云淨行。序品云。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棄大梵(此云火。或又名頂髻)。光明大梵等(楞嚴經云。若諸眾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塵等。准彼現身說法。是說不犯欲塵之法也)。應以帝釋下。帝釋云能作。謂能作三十三天之主故(楞嚴經云。若諸眾生欲為天主。統領諸天等。准彼現身。是說統天五戒十善等法也)。應以自在下。梵語婆舍䟦提。秦言自在。謂假他化樂。而取自在故。別行疏云。是欲界頂魔王天也(楞嚴經云。若諸眾生。欲身自在等。准彼是說遊行十方之法也)。應以大自在下。梵語摩醯首羅。此云大自在。八臂三目。騎白牛。疏云。樓炭稱阿迦尼吒。華嚴名色究竟。是色界頂天。釋論云。過淨居天。有十住菩薩(十住即十地也)。號大自在。為大千界主。灌頂云。字威靈帝(楞嚴經云。若諸眾生。欲身自在。飛行虗空等。准彼是說飛行虗空之法也)。應以天大下。訓見妙音品(楞嚴經云。若諸眾生。愛統鬼神。救護國土等。准彼是說統鬼神救國土之法也)。應以毗沙門下(楞嚴經云。若諸眾生。愛統世界。保護眾生等。准彼是現說統世救生法也。然楞嚴云。現四天王。及現四天太子。驅使鬼神身。此唯說現毗沙門該之)。以上敘現六凡中天上君臣。應以小王下。敘現人間王臣等身也。小王對四輪王言(楞嚴經云。若諸眾生。樂為人王等。溫陵曰。自金輪至粟散。皆人王也[2]〔那〕國小王。散于天下。如粟之多故)。應以長者下。具德位之人也(准楞嚴說。主族姓。世間推讓之法也)。應以居士下。修德位之人也(准楞嚴說。名言清淨。自居法也)。應以宰官下。當路之顯達也(准楞嚴說。愛治國家。剖斷[*]〔那〕邑治也)。應以婆羅下。同此方儒生。及處士也(准楞嚴說。術數攝位。自居法也。溫陵曰。長者具十德。謂姓貴位高。大富威猛。智深年耆。行淨禮備。上嘆下歸。為族姓主。隱居求志。行義達道。名居士。三台輔相。州牧縣長。悉號宰官。婆羅門此云淨行。四姓之一。數術。即和合占相。推步盈虗。五明術也)。應以比丘下。楞嚴為四。准彼。是說出家持二百五十戒。及在家五戒之法也。應以長者等婦女下。與楞嚴少異。彼一現女主(君也)。二現國夫人(次婦女身)。三現命婦(臣也。謂以夫職。而受語命者也)。四現大家(為女主。夫人命婦之師者也。孤山曰。女主。即天子后。國夫人。如論語邦君之妻。曰君夫人。命婦。謂妻因夫榮。大家。如後漢扶風曹世叔妻。同郡班彪之女名昭。字慧姬。和帝召[3]〔人官〕。令皇后貴人師事焉。號曰大家。是也。此中長者宰官婦女。合彼命婦。不云現女主國夫人身者。以妙音品。于王後宮。變為女身。而說是經。[A16]已敘之矣。既能現顯達婦女。其居士婆羅門。通隱顯之婦女。能現可知矣。然則說法是說內政立身。以修國家之法也)。應以童男童女下(准楞嚴。不壞男根。名為童男。處女不求侵暴。名為童女。諺云不破身者。是也。彼開為二。此合為一。說法可知)。應以天龍下。此現八部身隨類說八部法也。楞嚴開敘為九科。說法。是說樂脫出其倫之法也(長水曰。有形如休咎精明。無形如空散銷沈。有想如鬼神精靈。無想如精神化為土木金石等。皆非人也。餘詳於他處)。應以執金剛下。楞嚴少此一科。名義云。梵語䟦闍羅。此云金剛。執者。梵語波膩。此云手。手有執義。無盡意是觀世音下。結答其方便之力。楞嚴經云。是名妙淨三十二應入國土身。皆以三昧聞熏聞修無作妙力。自在成就。准彼。無作自在妙淨之言。則此中十九說法。皆在機感上。於菩薩法身。如鏡應像。月現水也。是故汝等下。勸興供養。以啟下節。是觀世音下。楞嚴云。十方微塵國土。皆名我為施無畏者。准彼。則十九應身。攝盡四不思議。以彼施無畏之名。在四不思議之文中故。凡吾人怖畏。皆生意地。故勸無盡意菩薩。興供養。以除怖畏。得自在。有以也夫。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至)自在神力遊於娑婆世界。
無盡意下。當機聞觀音能施無畏。即解所服瓔珞。興供養者。明欲無怖畏。先須無罣礙也。以瓔珞雖眾寶所成。價直十萬金。然掛于項。而礙於胸臆故。而以下。瓔珞本常之有財施。云法施者。意明常有即真實也。時觀音不受者。謂瓔珞固常真實。但一入意分別。則為不常不真實也。況供養出乎佛命。意興由乎耳聞。既無誠求愍內之辭。又不迴施上下。是乃財施非法施。故不肯受。有以也。無盡意復白下。既去愍我等故。我無盡意自我。等謂等於眾部。則意有迴向。言有誠求。於禮為通。於福為圓。瓔珞常有之物。可成圓通常三種真實功德矣。故佛代當機而申勸。表果能成因。財施始成法施也。故云爾時佛告等。即時觀世音下。遵佛命愍四眾八部者。表受法施。下合十方六道眾生同一悲仰也。分瓔珞作二分。供佛及寶塔者。表上合十方三世同一慈力也。不曰愍無盡意者。明當機與[A17]己皆同等菩薩。修法垂範。耳根意根圓通功德相類。不用愍也。畢竟得佛命而受瓔珞者。明因常在果。法施不外財施。即[A18]已愍無盡意不用言也。二大士持妙法蓮華經。為普門自在之神力如此。故總結云。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會楞嚴。缺四不思議然具於四番結答文中。初云威神之力巍巍如是。次云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三云是故娑婆世界皆名施無畏者。四云有如是自在神力。所以然者。以八萬四千爍迦羅首。八萬四千清淨寶目。八萬四千母陀羅臂。慈威定慧之妙容。現一一形。誦一一呪。皆自在大威神力攝盡故。
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彼(至)能滅諸有苦。
爾時下。晉譯元無偈文。本譯有者。梵本增損。譯人傳持不同故。世尊下。當機既蒙觀音愍受瓔珞。感其聖德神力。將申問其十四無畏功德。以人名品之義。故先讚佛具相好。以引啟也。具足下。為經家敘置。汝聽下。總頌下合六道之願。深謂聖行能應諸方。雖是神[1]道。亦由深大之願所使。然深大之願。即經多劫。亦難心思口議。侍多下。總頌上合諸佛之願。淨謂多劫願大。難思議者。由菩薩侍佛多。曾無染著也。我為下。謂佛於觀音深淨難思議願中。許說少分。俾聞聖名。見聖身。念聖號者。皆不空過歲月。而獲消滅三有中諸苦惱也。應知偈文是補長文所未盡。文句藻麗莊重。
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至)以漸悉令滅。
假使下。申頌略說。火坑瞋所變起。人以瞋害。聖以慈忍。故念聖力。火坑化而為池也。或漂下。巨海貪所成就。貪財似龍。貪淫似魚。貪殺似鬼。一念聖力五欲頓息。則貪波不能沒也。或在下。自高大之我慢。踰千須彌。我慢人人尤慢。我是我為人所推墮也。菩薩謙光照物故念得力。如杲日之住於虗空也。或被下。癡惡逐人。如墮金剛山。無有不損傷全軀者。菩薩聞思修三慧。除絕癡惡。故令念者得力。雖或墮落。不能損一毛也。或值冤賊等者。冤賊纏於疑暗。是各執刀加害也。菩薩視冤同親。毫無疑害。故念得力。咸起慈心也。或遭王難等者。王難生於身見。有此身生。必有彼身死。是為臨刑欲壽終也。菩薩身見既空。故念得力。彼身見之刀。即段段壞也。或囚禁等者。譬邊見為桎梏也。生此有無斷常等邊見。為財產所囚禁。妻子所枷鎖。六親伎倆所杻械也。菩薩邊見頓空。故令念者。得釋脫也。咒詛毒藥。邪見所發也。害人而反自害。聖無邪見。故令念者得力。不遭其毒橫也。或遇惡羅剎等者。諸見取所興也。菩薩無見取故令念者得力。不取諸無想外道天為涅槃。故無想斷見諸龍鬼。不敢害也。若惡獸等者。譬戒禁取為惡獸。具利牙爪可怖也。菩薩無戒禁之取著。故令念者得力。而持牛狗等之惡獸。疾走無邊方也。蚖蛇等者。具忿恨惱覆慳之氣毒。如烟火之燒然。觸悞即痛殺也。菩薩無忿恨等毒。故令念者得力。諸惡蟲自迴避也。雲雷等者。雲況諂也。諂媚如雲之覆日也。雷況憍也。憍慠如雷之震驚也。掣電況嫉妬也。嫉妬人之所長。求索人之所短。如掣電之快駛。毫不容隱蔽也。降雹況害也。好害人之善。如雹之摧害物也。澍大雨譬誑𧮂也。狂大言讚毀於人。如澍雨之傾覆物而浸潤也。菩薩無諂憍等雲電。故念者。得力。凡遇嫉害。應時得消散也。眾生被困下。謂六道眾生。被上大小中隨眠煩惱所困厄為因。為惑為業。受其無量苦果苦報。逼迫身心。不獲自在。菩薩以妙妙聞心智力。而能救護者。以具足神通力。廣修實智與方便權智故。於十方國土。無剎不圓現其法身也。由是種種惡趣如地獄道鬼道畜生道三途中之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凡有念聖名者。無不以漸次消滅。得涅槃樂也。此所以為聞名及[1]現身。心念不空過。為汝略說者也。
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至)是故應頂禮。
此頌三十二應以法明品一節。釋總頌上合十方之願淨義。菩薩所以能上合十方三世諸佛本妙覺心者。具此真觀等五觀妙音等五音之觀音法也。真觀下。從俗入真之空觀。合佛法身直一空觀曰真曰清淨。明法身之真淨也。廣大下。從真涉俗之假觀。合佛般若俗諦不出色等三科七大。然而色大般若大。故曰廣大智慧也。悲觀下。真俗不二之中觀。合佛解脫。以至中觀。始能慈能與眾生樂悲能拔眾生苦。得至涅槃解脫。故合佛法身。成圓真實。合佛般若。成通真實。合佛解脫。成常真實。元止三觀。衍成五觀名也。常願下。謂菩薩既合佛三德。成三真實。九法界眾生。所以常願瞻仰。不敢頃久怠離也。以上但明合三德之體也。無垢下。合法身之相。法身清淨。故曰無垢。無垢故光生。故曰清淨光。慧日下。合般若之相。般若證理曰智。照物曰慧。慧相如空中之日。能破諸闇也。能伏下。合解脫之相也。以解脫之為解脫者。不過解脫三災中之風火相故。普明下。謂菩薩由合佛三德之相。故能以普光明門。照九法界眾生。成自在之業。得自在之名也。悲體下。合佛三德之用。謂菩薩法身。雖以慈悲為體。非混濫不律。故從體起用。其戒律。如雷之震驚蠢動。得生。其慈意。如雲之妙大普含滋潤也。此合法身用也。澍甘露下。合般若之用。梵語甘露。此云不死藥。般若為相。故喻以日月能照燭。般若為用。喻以甘露法雨。雨能滋潤。世間雲雨。滅除㷬魃之𦦨。出世甘露法雨。滅除煩惱。十四無畏中。若雷若雨。皆喻隨眠業苦。此中雷雨。仍喻法身般若。同事異譬。故云慈云妙。諍訟下。合解脫之用。諍訟小者。經於官處。諍訟大者。經於軍陣。皆多怖畏一念聖名。得其力庇。無論訟陣。眾怨悉退且散。豈非解脫之用乎。此一行似是十四無畏中文。而譯置此者。實為顯解脫用也。問解脫之用實大。而以訟陣言。何也。答地獄等冤對。亦名諍訟。忉利天與修羅共戰。亦名軍陣。以言似小。而義則該廣也。以上皆有德之實。發揮觀字義竟。妙音下。有實之名。發揮音字義。此句以法身圓真實得名。問觀音品何為帶妙音頌。答一則妙音品無偈。一則妙音觀音。名異音同。故於此品。兼頌妙音。俾見二大士俱是法身菩薩。以法身無乎不在。不礙圓應。不染於塵。故曰妙音。觀世救苦自在成就。曰觀世音。梵音下。以般若通真實得名。清淨曰梵音。應不失時。曰海潮音也。勝彼下。以解脫常真實得名。謂妙謂觀謂梵謂潮。皆世間之音聲也。或約實道。或取譬言。皆使眾生。知一切處一切時一切物。俱是法身三德境界。難以相取音得。故曰勝彼世間音也。是故下。謂菩薩既名實稱德。故九法界眾生。常應心念。而勿生疑慮也。觀世音下。申明。謂所以教眾生勿生疑者。以菩薩雖曰超越世出世間。名清淨聖性。然悲深願重。偏於一切眾生苦惱死厄。能作依憑怙恃。令念敬者。得出苦獲樂也。具一下。謂菩薩約如來藏之法身。則具一切功德。所以用慈眼視一切眾生也。約報身。則所修之福聚。如海之無涯量。是故一切眾生。應當頂禮也。應知於苦惱下。結十四無畏下合之文。具一切下。結三十二應上合之文。并結頌中弘誓深如海等文也。
爾時持地菩薩即從座起(至)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下。品首以無盡意當機。明耳普圓通持經。其意無盡也。品末以持地為結證。明圓通無盡之意。不離一切眾生常住之心地也。故曰若有眾生等。楞嚴經持地。自陳圓通云。我於法性。悟無生忍。[1]戒阿羅漢。迴心今入菩薩位中。聞諸如來宣妙蓮華佛知見地。我先證盟。此經授阿羅漢成佛顯記。故說訖普門品。而持地以阿羅漢為菩薩者作證。良非無故也。佛說下。經家敘置。印證持地功德不少之文。阿耨多羅云無上。即無等(宗門云不是目前法)。三藐三菩提云正等覺。即等(宗門云。亦不離目前)。初諸聲聞人。聞發菩提心。皆云非我傭力得物之處。以發心者。必欲度脫十二類生故。故四大弟子說喻。我本無罪(喻[A19]己無見思惑罪矣)。而被囚執(喻無惑。而復入三界。為四生囚執也)。此必定死。轉更惶怖(喻復入三界。不得滅盡定無生之生。反受分段生之死也)。今聞菩薩耳門圓照三昧緣心自在之業。皆知發菩提心者。如月隨水現。鏡逐像明。終日度生。皆神通示現。毫無留滯。故先云自在之業普門示現神通之力。末云皆發無等等阿耨菩提之心。是知六品流通。為教聲聞。學菩薩法。佛子所應得者。萬二千受記阿羅漢。皆[A20]已得之矣。
妙法蓮華經陀羅尼品第二十六
陀羅尼。晉譯云總持。大論云。能持集種種善法。令不失故。此前三品。明顯持此經。至普門自在。為因該果海。此後三品。明顯密持此經。顯謂妙莊嚴王。密謂本品及普賢勸發。為果徹因源也。因果皆一真心。為總持故。
爾時藥王菩薩即從座起(至)如說修行功德其多。
爾時下。前既累校持經者功德。此復問者。為發心說呪之端也。照隨喜功德品。轉身得與陀羅尼菩薩。共生一處。此品藥王勇施毗沙門護國天王十羅剎女鬼子母。皆是能與持經者。陀羅尼之菩薩也。
爾時藥王菩薩白佛言世尊(至)即說呪曰。
安爾(一)曼爾(二)(至)阿摩若那多夜(四十六)
晉譯呪字作祝。梵語譯為華言。錄附於茲。以備會通云。奇異所思意念無意永久所行奉修寂然憺怕志默解脫濟度平等無邪安和普平滅盡無盡莫勝玄默憺然總持觀察光耀有所依倚恃怙於內究竟清淨無有坑坎亦無高下無有迴旋所周旋處其目清淨等無所等覺[A21]已越度而察於法令眾無音所說鮮明而懷止足盡除節恨宣暢音響曉了眾聲而了文字無有窮盡永無力勢無所思念。准四例五不翻。此不容錄附。第古德既翻。不嫌令人受持開悟佛之知見。不拘乎華梵也。
世尊是陀羅尼神呪(至)於諸眾生所饒益。
爾時勇施菩薩白佛言(至)即於佛前而說呪曰。
痤隷(一)摩訶痤隷(二)(至)涅犁墀婆底(三)
晉譯勇施曰妙勇。呪作華言云。晃耀大明𦦨光演暉順來富章悅喜欣然住此玄制永住無合無集。
晉譯云。富有調戲。無戲無量。無富何富。
世尊以是神呪擁護法師(至)令百由旬內無諸衰患。
毗沙門云多聞。富有之名。多聞於四方。居須彌山半腰北水精埵。署夜叉羅剎二部。
爾時持國天王在此會中(至)即說呪曰。
阿伽禰一伽禰(二)(至)浮樓莎柅(八)頞底(九)
持國。晉譯云順怨天王。呪曰。無數有數曜黑持香𣧑祝大體於氣順述暴言至有(𣧑音凶)。
世尊是陀羅尼神呪(至)則為侵毀是諸佛[A25]已。
持國。梵語提頭賴吒。此云安民。以安護國民故。居須彌山東半腰黃金埵。署乾闥婆毗舍闍二部。先北後東。西南二天王。在其中也。皆說呪護持經者。以法師品嘗蒙授記故。
爾時有羅剎女等一名藍婆(晉譯云有結縛)二名毘藍婆(離結)三名曲齒(施積)四名華齒(施華)五名黑齒(施黑)六名多髮(被髮)七名無厭足(無著)八名持瓔珞(特華)九名臯帝(何所)十名奪一切眾生精氣(取一切精)是十羅剎女與鬼子母并其子及眷屬俱詣佛所同聲白佛言世尊等我亦欲擁護讀誦受持法華經者除其衰患若有伺求法師短者令不得便即於佛前而說呪曰。
伊提履(一)伊提泯(二)(至)兜醯(十八)菟醯(十九)
寧上我頭上莫惱於法師。
晉譯云。是等之類。是我眷屬。令無所犯。擁護法師。准彼則呪語。皆是指名。諸鬼約束不得興害持經者之義。
爾時下。標列女鬼之名。一二以婆彰名。如今稱女人。為婆娘也。藍毗藍。謂面如藍靛色也。三四五以齒名。見食人之具凶也。六以多髮名女。美在其髮盛也。七以無厭足名。謂貪淫無厭也。八以持瓔珞名。謂嚴飾具也。九准晉譯何所。是以無所不具為名。故佛於十羅剎女中。獨呼皐帝。有以也。十以奪一切眾生精氣名。乃女鬼以淫害人。為政事也。或梵或華。名從形出。俾人聞名見像。知其惡不善之狀者也。鬼子母。為大千世界諸鬼魅之母。專取世間嬰兒。養其子。名愛奴者。故曰并其子等。俱詣下。前東北二方天王。是此輩之主。見部王發心說呪。護持經人。故部落亦發護持之善心也。故曰我等亦欲等。呪語五不翻中。為秘密不翻。四不翻中。為翻字不翻音。今法護譯本。音字既俱翻。引附其間。俾知呪語。亦不外長文所敘也。寧上等者。凡女人鍾愛。最在頭面。無敢略犯。今曰寧犯[A30]己頭面。莫惱於法師。則是愛持經者。有甚愛[A31]己頭面也。夜叉云暴惡。羅剎云可畏。皆食人鬼也。餓鬼。謂不得食者也。富單那云臭餓鬼。此鬼能主人間熱病。吉蔗云起屍鬼。毗陀羅云赤色鬼。名義集作韋陀羅。云妙善主厭禱鬼。晉譯云。蠱道符祝者。是也。犍䭾云黃色鬼。烏摩勒伽云黑色鬼。阿䟦摩羅云青臉鬼。若夜叉吉蔗等者。謂鬼與人。皆能為起屍鬼。以上皆鬼之名。及鬼之本像也。若熱下。謂鬼之害。一日至七日。有間之害。若常熱病無間之害。若男下。又鬼之變像也。乃至下。謂持經者得其呪力。不唯晝安。夜亦安也。即於下。向佛述犯呪不順命之鬼。得五逆之罪狀也。故曰若不順我等。阿梨樹云蘭香蕱。晉譯云。猶如華菜。剖其樹枝墮地。必剖為七段。敢犯法師者。頭破如之。如殺下。弑父害母。二逆也。亦如下。晉譯云。如合眾麻油。火然盡無餘。謂搗麻生蟲。蟲肥壓油。殺命之甚。三逆也。晉譯殊未盡。斗秤欺誑。謂小出大入也。晉譯云。猶如稱戴峻。羅垢之所聚。此方率常。西域甚戒嚴故。成第四逆也。調達妄自羯磨。分佛五百新眾而行。是為破僧。第五逆也。諸羅剎下。謂不但說呪護。亦當以身護持也。觀此持經者。晝夜鬼神隨從。不可畏乎。佛告下。善其但護持經題之名。具功德。且無量也。何況下。教其如護持全經之文。及六種法師也。說是下。敘置得益。可知。
妙法蓮華經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妙莊嚴王。晉譯名淨復淨王。乃華德菩薩前身。不曰華德菩薩本事者。以因名成果德。彰持此經者。因該果海也。由華德曾問妙音因地。故說其本事。
爾時佛告諸大眾(至)國名光明莊嚴劫名喜見。
爾時下。將敘華德因行。先敘本所事佛劫國見過去諸佛。皆說此經。現在諸菩薩。皆由過去持此經種善根也。多陀阿伽度。名義云。亦云怛闥阿竭。翻如來。法身名也。阿羅訶。翻應供。解脫名也。三藐三佛陀亦云三耶三菩。翻正徧知。般若名也。妙音因中事佛。名雲雷音。果上事佛。名宿王華智。此佛之兼兩也。
彼佛法中有王名妙莊嚴(至)於此三昧亦悉通達。
彼佛下。具大事因之人(前之王。即今之華德菩薩)。其王下。成大事緣之人(前之夫人二子。即今之光照莊嚴相。及藥王藥上三菩薩也。作大事因緣訓者。准後文善知識者。是大因緣故)。是二子下。敘所以能成大事緣者。以具神力及福智故。所謂下。釋福智(十波羅蜜。此中具七。前五度福德。後二度權實二智。慈悲喜捨為四無量心三十七品助道。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皆是助成無上菩提之道)。又得下。釋成神力。以凡神力。皆由三昧而成(神力即下身上出水等一十八變也)。三昧七種。下文次第自訓於此三昧者。此指佛知見法華三昧也。當下指示。故曰於此。
爾時彼佛欲引導妙莊嚴王(至)說法華經宜應聽受。
爾時下。謂雲雷音佛。以宿命通。知妙莊王久困邪見。然正因當熟。故說正法。而度脫之也。時淨藏下淨藏。謂淨如來藏之三性。淨眼。謂淨如來之五眼。經以二淨。釋成二王子。得菩薩淨三昧之名也。不先白父而白母者。維摩經云。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善根誠實男。今妙莊王。既以方便。為二菩薩父。示墮邪見。然非先智度。則邪見莫能除。淨德夫人。雖為二菩薩母。然非先善根誠實。則智慧不能興故。經上節敘六度訖。復敘方便波羅蜜。此節敘二王子得菩薩淨三昧。先白其母。意有在也。勸母往聽。照隨喜品勸人往聽。得與陀羅尼菩薩共生一處等功德也。
母告子言汝父信受外道(至)而生此邪見家。
母告下。西域九十六種。除佛一種為正道。餘皆名邪見。婆羅門云淨行。有治世出世之別。出世者。或修遷修佛。治世者即同此方之儒。其法無故。男女不得溷雜。況國母為世儀。刑不先奏准。詎敢檀便。故云汝父信受等。此可見末世持經者。雖有善根智慧。苟無方便。亦不能改邪歸正也。淨藏下。雖為白母嘆傷之辭。其實明二菩薩得日星宿三昧也。以佛喻日。外道喻星宿。今以法王佛子。必准婆羅門法而行。是如日光而限乎星宿。此二菩薩嘆出世人。為世法所拘礙之如此。
母告子言汝等當憂念汝父(至)令其父王心淨信解。
母告下。謂徒自憂念。於事無益。當憂念父。現其神變。使得見而心淨。有補於行也。於是下。雖敘二子奉慈旨。以現神變。照前文有大神力。其實明二菩薩得淨光淨色二種三昧也。以所現神變。總不出地水火風空見識。七大所變之光色故。高七多羅者。名義集云。舊名貝多羅。翻云岸形。如此方椶櫚樹。高直。極高者。八九十尺。華如黃米。有云。一多羅樹。高七仞。字學云。八尺曰仞。西域記云。南印土建那國北。有多羅樹林。三十餘里。其葉長廣光潤。諸國書寫莫不采用。一多羅樹。高七仞。七多羅樹。高四十九仞。一仞八尺。十仞八丈。四十九仞。則總計去地高三十九丈二尺也。現種種下。舊訓一十八變。今考經文。止得一十四變。以虗空中行住坐臥為四。身上出水下為四。或現大身下為六。共計一十四種故。或者就現如等之等字。等其地上行住坐臥。則為一十八種耶。令其下。結其果如母言也。
時父見子神力如是(至)亦欲見汝等師可共俱往。
時父下。謂方便為父者。不出智度之母之所料。則權符其實也。故問師弟子之為誰。二子白下。雖是敘答父王之辭。其實明二菩薩得淨照明三昧也。以佛名法名淨。照明其父王之信心故。寶積第三經云。菩薩成就三法。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父母不信。令其信心(一也)。父母毀戒。令其住戒(二也)。父母慳貪。勸令住捨。讚嘆菩提(三也)。今二菩薩。是其人也。問品中曾未敘二子先以佛為師。今奚云是我等師。答經雖未敘。其義闇含。以前文云二子久修菩薩之道故。既云久修。焉知不為彼佛弟子。問二子既有如上神[1]道。奚不即以神力度王。必為子耶。答二菩薩。於王有為子之緣故也。
於是二子從空中下(至)諸佛難值時亦難遇。
於是下。謂前現神力。涌在虗空。今現神力訖。而從空下地也。到其下。復母之命。謂父王既因神通生信。堪發大心。[A32]己之化父能事[A33]已訖。但求母之放[A34]己出家也。爾時下。述義成偈以申白。謂[A35]己不圖紹寶位。願母於出家作僧者。以諸佛難值。冀常隨佛學道。出生死難也。如優曇下。喻其佛之難值。校值優曇。為尤難也。脫諸下。謂縱值優曇。得遇金輪王。不能免二死之難。值佛則免二死之苦難也。母即下。智度之母。願遂善根誠實之男也。故聽許出家。於是二子白父下。先獨求母者。母慈愛重也。此因母聽許故。雙求父母踐前言。更向父母求出家也。所以下。申偈諸佛甚難值一句。又如下。申脫諸難亦難一句。阿含經云。須彌山下。有一眼之龜。大海之中。有一孔之木。以一眼之龜。求值一孔之木。渡彼岸。免沉溺。然一投有失。必待浮木繞山三千年。而復值木。一孔喻佛法一乘。龜一眼喻眾生偏見。以偏見值一乘。一投有失。萬劫難逢。此雖請父母踐前言。申求出家。其實明二菩薩得第六長莊嚴三昧也。以王及夫人二子。先世為僧。莊嚴佛法。今生復求出家。長莊嚴義故(此節結文。先云如優曇鉢訓瑞應者。後長文云。如優曇鉢羅。既多一羅字。應訓為青蓮。也瑞應即青蓮足證矣)。
彼時妙莊嚴王後宮(至)令心信解好樂佛法。
此節為下節。先容敘次先小後大。有四科。彼時下。謂王合宮無小大。皆願詣佛者。元各有所資也。一後宮皆堪受持妙法。二淨眼久[A36]已通達法華三昧。法華三昧。即於一切法。開悟佛知見之謂。三淨藏於多劫。通達離惡趣三昧。惡趣謂地獄等三途[A37]已離。人亦離。故云欲令一切等。四王夫人。得諸佛集三昧。集謂文集。故云能知諸佛等。後宮但任受持經之文言。淨眼則於經文得定。皆自覺也。淨藏又以定力。離一切眾生惡趣。是自覺覺他也。皆下化也。王夫人則於自覺覺他中。能知諸佛祕藏。是上合也。覺行圓滿也。故為二菩薩母。經文四層次第。先小而後大也。二子如是下。雖結上文。其實明二菩薩得第七大威德藏三昧也。以廣大威德。皆藏於子道中。如觀世音。應以童男得度而現身。夫人如妙音。於王後宮變為女身。是也。
於是妙莊嚴王(至)成就第一微妙之色。
此節敘王等受二子化導。踐見佛聞法之言。以明二子具足菩薩所行之道。故令父母證得檀波羅蜜也。於是下。君臣夫婦。父子尊卑。一時詣佛致禮也。爾時彼佛下。王以禮進佛。以法酬也。爾時妙莊嚴下。王夫婦因聞法喜。捨身莊嚴。行檀度也。於虗空等者。瓔珞化成四種寶臺。表王即檀度具四無量心。兆王他日得佛之依報也。以床為坐臥依。衣為行住依故。其上有佛。乃雲雷音之化身。坐於臺上。為後王升空之案。兆王他日得佛之正報也。爾時王作念下。為後贊佛相好之案。為下捨位出家之兆。
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至)其國平正功德如是。
時雲雷音下。謂王因見化佛相好。有念出家。而四眾不知。故雲雷音佛。告眾使知。而授王成佛之顯記也。此明二子具足菩薩所行之道故。令父王得尸羅波羅蜜之戒度。以作比丘。必受二百五十戒故。當得作佛下。雖授成佛之佛名國名劫名大小乘眾名。皆由精進於戒。而始得至波羅蜜之彼岸故。此照前第三節。爾時彼佛欲引導妙莊嚴王。及愍念眾生故。說是法華經之案。以授王成佛果記。是說妙法蓮華故。
其王即時以國付弟(至)於佛法中出家修道。
此雖敘王得記捨家出家。其實明二子具足菩薩所行之道故。令父母眷屬。證得羼提波羅蜜之忍度也。以非忍不能捨位出家。非出家修道。不能證忍之彼岸故。
王出家[A38]已於八萬四千歲常勤精進修行妙法華經。
此敘王為僧修道。明二子具足菩薩所行之道故。令父證得毗利耶之精進波羅蜜也。
過是[A39]已後得一切淨功德(至)饒益我故來生我家。
過是下。謂精進修行。此經過八萬四千歲之後。由經而得定。由定而得通。故能升空也。此雖敘王為僧之修經。其實明二子具足菩薩所行之道故。令父證得禪波羅蜜也。以三昧即禪定之異名故。由前文未曾敘空中化臺多少高。故此中敘王升虗空。有七多羅樹之高也。而白下。雖敘王向臺中化佛。以感二子。其實明二子具足菩薩所行之道故。令父王證得智波羅蜜也。以白佛之言。皆知[A40]己知彼之智慧言故。自此我起。至得見世尊止。是敘[A41]己始信外邪。終歸正覺。由二子也。自此二起。至節竟。是敘[A42]己過去善根。現生聖果。由二子也。故二子非子。是王善知識。為勸王受持妙法華經。示現子道此知恩報恩之言。非證般若波羅蜜者。孰能與此宿世善根。天台科註。謂王及夫人二子。昔甞為道。結契住山。後因乏食。一人願充莫化。入市朝見王者富貴動心。遂命終。託生為王。名妙莊嚴。專信邪外。不[1]神佛法。三友憫迷。無法可度。謂非先以欲鈎牽不可遂。一人願為端正有像之女。淨德夫人是也。二人願為福德智慧之男。淨藏淨眼二王子是也。故云發起饒益來生我家。准此。則吾人六親相引為佛事者。無非宿世因緣。論云。差別緣有二種。或為冤家。或為親友。是也。
爾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至)令住正見。
爾時下。述彼佛印可王得智度之言。故曰如是等。若善男子下。由印可於王。而推廣之謂。凡他善男子女人。皆以一世種善根為因。世世得善知識為緣也。其善知識下。申明。謂其善知識。所以能作緣者。以能作成佛之大事。初則示其佛知見。約自[A43]己力行。為榜樣。如開張鋪店者。將物事鋪設也。次則教其得佛知見之方。如對上店售物者。言其價值高下也。又次令得佛知見者受利益。末則令得佛知見者生歡喜。有是四端故。能令人入阿耨菩提之佛果也。大王當知下。束成。謂王當知善知識。由上能作佛事。是善男子等之大因緣。故化導人。令得見佛發心也。王既出家為僧。譯人應於王字下。置比丘言始順。大王汝見下。約歸二菩薩以結之。謂王但見二子。是[A44]己一生之善知識。而尚未知二子累劫所事之佛多。授持其法妙。乃當證果之人。但因愍邪見。令歸正覺。故示居因地。以子道而化親眷也。知音一往以妙莊嚴王所行之事。俱訓歸二子所行菩薩道者。准上及此兩節經文也。此雖敘彼佛印答王言。其實明二菩薩於此三昧悉亦通達。故結以受持法華經也。
妙莊嚴王即從虗空中下(至)說是語[A45]已禮佛而出。
妙莊嚴下。王比丘先因作念。空中雲雷音佛。化身相好。始得出家。受記獲通。後承通力。以升虗空。述其因緣。既蒙化佛印可故。今從空下地。而致贊於雲雷佛之報身相好。以發願也。其讚具一體三寶。如來甚希下。讚佛法身。頂上肉髻下。讚佛報身。略明三十二相之五。一頂髻光明。二目長紺。三眉間白毫。四齒齊密。五唇色好。爾時下。總讚八十種好及諸功德也。以上讚佛寶。於如下。讚法寶。明由二子具足菩薩所行之道故。令[A46]己證得慈悲喜捨。乃至三十七品道法。皆悉明了通達也。故云如來之法等。我從今日下。歎[A47]己由見佛聞法。而成僧寶。發願永斷大小隨眠煩惱也。故曰不復自隨心行等。經文敘事。古今在目。其嚴乎。
佛告大眾於意云何(至)於諸法中得法眼淨。
妙法蓮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
別行疏云。梵語三曼多䟦捺囉。此云普賢。准本經自在神通曰普。威德名聞曰賢。乃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之長子也。故經云。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若准彼疏。有人法五訓。法有二。一體性周徧曰普。隨緣成德曰賢。二一即一切曰普。一切即一曰賢。此二正同此經之妙法也。人有三。一位前信住行向菩薩。曲濟無遺曰普。隣極亞聖曰賢。正同此經諸新得記菩薩。二當位。十地等覺菩薩。德周法界曰普。至順調善曰賢。正同此經八十萬億那由他發願持經菩薩。三位後。謂[A49]已成佛竟。行德周備。障累永袪。上無所求。唯不捨悲願。務在度生。隱實現權。果無不極曰普。不捨因門曰賢。正同此經八品流通分當機諸大菩薩也。故以普賢為流通之終。彼疏尚有十法訓普。恐繁不錄。勸謂勸佛重宣四法。發謂發心說呪護持。成就四法。得此經之人。故曰普賢勸發品。此經以彌勒文殊為開章。觀音普賢為奉行。明妙法慈智為始。悲行為終。然真悲無終。真慈無始。以慈勸人。發心持經。何有盡極哉。
爾時普賢菩薩(至)於如來滅後云何能得是法華經。
爾時下。敘當機之德之名。與大下。敘同名同德之盛。從東下。敘其來處。申明自在神通之力。又與下。敘其擁從。申明威德名聞。到娑婆下。准從東方來之言。則娑婆為西方也。頭面下。敘見佛三業恭敬之儀。白佛下。陳所事佛與世界之名。初開法會。白毫相光。自西以照東。今法會畢。普賢菩薩從東以至西。示一大事因緣相首尾也。遙聞下。所謂心聞洞十方。不為形隔。業聞序正二分經[A50]已。惟願下。承流通分中五品言。謂現在過去持經者。既如藥王等。或以苦行。或以妙音。或以陀羅尼。或以妙莊嚴。無非普門自在之業。是為極難之事。教如來滅後未來世之人。云何能得極省力易簡之法。以持經。是我普賢與眾菩薩。共來聽受之意也。故云若善男子等。華嚴會終。普賢為善財。說十大願。此經會畢。普賢請佛。說其四行。二經始終一貫哉。
佛告普賢菩薩(至)於如來滅後必得是經。
佛告下。答當機佛滅後末世諸善男子等。須成就四法。始能得此經也。問所謂得經者。是得此七卷文言耶。抑得開悟佛知見耶。答謂得七卷文言。受持讀誦。即得開悟佛知見也。以經云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故。又無論佛現前滅後。聞一偈一句者。皆得與記故。一者下。列釋四法。問末世之人。去佛既遠。安能得其護念。答所謂得諸佛護念者。謂行人發阿耨菩提心。則得法身佛護念也。以法身佛。即吾人本有之心性。既見心性。時刻照管。是謂護念。然修此行。須以大慈悲為室。以大慈與眾生樂。大悲拔眾生苦。惟見證法身佛者能故。二者下。問吾人既得法身。自[A51]己即是活佛。何須更植眾德之本。又眾德以何法為本。答但得法身。不植眾德。譬如有地而不種糓。地為無用。是以吾人心性雖具。苟不廣修六度。而無莊嚴。亦不得圓滿報化。即度生有限矣。是故見法身後。更須培植萬行也。然涉行既深。魔障滋多。故須以柔和忍辱衣。而為植德之本。則魔孽無能礙矣。三者下。問既培植六度。禪定在中。又奚云入正定聚。答非謂六度外別有正定。但修德本於忍辱。苟不達諸法空為座。則忍難持久。是故見得一切法空。以為正定。則忍而無忍。諸度聚矣。四者下。問既定聚法空。則[A52]己與眾生皆空。又奚用發救一切眾生之心。答約性而觀。人[A53]己實空。約相而言。眾生界無盡。苟不發救度心。則懈怠為業。願力不充。果海莫圓。由是等覺地菩薩。尚用發心。經云。然後以不懈怠心。為諸菩薩及四眾。廣說是經也。應知具前三法。始能發後一心。發後一心。始能成前三行。是四法具載法師品之末。今為普賢等。改題重說。冥顯其能持經法師。即今之普賢行也。為末世菩薩者。欲得其此經。行是四法。如目足相資。缺一不可。故結云善男子等。
爾時普賢菩薩白佛言(至)與共讀誦還令通利。
爾時下。當機聞得經之人。一者為諸佛護念。故於其人。亦發其心護念也。然護念有四。一護念除衰患。衰約形貌枯悴生計蕭條言。患約身心病苦事端侵害言。惟其無此。所以令得安隱也。二護念使無魔鬼伺求其便。魔云殺者。又云極惡。有父子君臣及魔著者之別。故云若魔若魔子等。鬼有七類。詳見陀羅尼品。俱便於惱害善良。得經者雖開悟佛之知見。既在有形。似多滲漏。一得菩薩護念。諸鬼雖惡。皆不便於行凶。故云皆不得便。是人若行下。三護念得經者。行住得菩薩現身安慰。六牙表六度。白象表無上涅槃純潔。真淨王表自在義。亦為下。謂菩薩現身。不唯但護持經之人。亦為供養其法也。是人若坐下。四護念思惟經者。有所忘失。教其口讀心通也。
爾時受持讀誦法華經者(至)得如是等陀羅尼。
爾時下。承上節。明因菩薩現身。與共受持讀誦此經。生其歡喜。增其精進故得。[1]三者。入正定聚。及得。二者。植眾德本。四者。發救一切眾生之心也。以即得三昧。是正定聚。故及。陀羅尼之總持。有根本義故有本始。能一旋二旋。乃至百千萬億周旋往返十方世界持經。為後發救一切眾生之心。以法音方便。為眾生說陀羅之總持法故。問普賢初問云何能得此經。佛以四法為答。是[A54]已得此經矣。如何普賢又重令得四法哉。其訓豈不紐曲作直乎。答佛答普賢。以修四法得經。約其人最初未得此經為言也。普賢現身。復令得經者。重修四法。是約重加精進𤼭證果海為言也。故經以轉復精進言。古宿大悟一十八遍。小悟無數。是亦重耶。故訓不錯。
世尊若後世后五百歲(至)即於佛前而說呪曰。
阿檀地(一)檀陀婆地(二)(至)辛阿毗吉利地帝(二十)
晉本云。願聽總持。其辭祝曰。無我除我。回我方便。賓仁和除。甚柔輭柔。弱句。見諸佛因諸總持。行眾諸說。葢回轉。盡集會。除眾趣。無央數計。諸句。三世數等。越有為學諸法。曉眾生音。師子娛樂。世尊若後世下。通申前諸節。故前云善男子善女人。此以比丘等四眾申之。前云受持。此於受持前。加求索者申之。謂[A55]已得者受持。未得者當求索也。前云讀誦。此於讀誦後。加書寫者申之。前云行住坐中思惟轉復精進。此以欲修習是經。必結三七日制。一心精進申之。前云現身。此以滿三七日制後。始現一切眾生所喜見身申之。一切眾生。謂九法界眾生也。所喜見身。即十身相海妙色身也。論云。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等。是也。前云魔鬼不便。此以非人無能破壞。女人不能惑亂申之。前云忘失句偈與共讀誦。此以示教利喜。身常擁護申之。前云得陀羅尼。此即於佛前。說其陀羅尼呪申之。如此申明者。謂[A56]已修四法。[A57]已得此經者。固如前諸節。其未得四法。未護此經者。又須先准此節。結制修習。使必得其經也。晉譯呪語難解。此節亦可為別申。三者入正定聚。以三七日一心精進。是修習正定故。
若有受持讀誦正憶念(至)廣令流布使不斷絕。
若有下。通節申敘修習四法。能得此經者之功德。其功德即前六種法師義。一受持。二讀誦。三正憶念。謂因讀誦熟。而正心嘿憶念也。四解其義趣。謂因嘿憶其文。而解得義理旨趣也。五如說而行。謂依義趣之說。而修行也。以上六種之功。當知下顯德。其德有四。一因如說而行。即知其人成普賢之行。於無量下。二因具行。即知其人在無邊佛所。深種善根。為諸下。三由種有善根之大因故。感具大果之諸佛。手摩其頭。以慰其心也。以上約五種法。即感現生功德。若但下。明不能全具五種。但能具書寫一種法師。其人命終。感未來功德。當生欲界第二天以受樂。其樂有三。一天女伎樂相迎。二著七寶冠。三於采女中共相娛樂也。何況下。復以劣校勝。謂但具書寫一種。其功德如此。則全具六種者。其功德復三。一命終千佛授手。勝多天女相迎。二身心無有怖墮。反顯忉利天樂。樂盡尚有怖墮。三由千佛接引。得生欲界第四天彌勒內院。親近當來下生補處慈尊。故曰即往兜率等。彌勒菩薩有下。慈氏如來同行菩薩也。有百千下。慈氏示受天福之侍從。非同忉利淫娛也。有如是下。總結廣略功德。以勸人也。世尊我今下。發心以神力而護法也。云閻浮提內等者。南瞻部洲。是佛發心修因得果之本土。故雖濁惡。利根眾生多故。此節亦別申。四者發救一切眾生之心。以文皆詮發救一切眾生義故。
爾時釋迦牟尼佛讚言(至)為釋迦牟尼佛衣之所覆。
爾時下。經家敘佛敬當機。故特標其姓名也。讚言下。讚當機善護此經也。令多下。讚當機善助持此經之人也。汝[A58]已下。謂凡菩薩護法。或為自[A59]己未成就佛果不思議功德。汝普賢業成就具深大慈悲矣。助持經之人。或因自[A60]己始發阿耨菩提之意。汝普賢[A61]已從久遠劫來發心矣。如此亦似不須護經助人也而汝猶能以神通願。守護其人與法。則我釋迦。尤當以神通力。守護能受持汝普賢之名者。以報汝不思議之功德也。普賢若有下。牒起為當機所護助六種法師。當知是人下。申明六種法師。雖居濁惡末法。能得普賢護助。即同佛之現在也。有六科。一親見佛。二親聞法。三親供養佛。四親蒙佛讚歎。五親承佛摩頂。六親受佛衣覆。此印證當機。遵一者為諸佛護念也。
如是之人不復貪著世樂(至)能修普賢之行。
此節承上節。明末世六種法師。得如佛現在護念故。能成二者植眾德本。以結文修普賢之行。是眾德根本故。有六科。一如是下。植不貪世樂德。世樂謂財色名食睡五欲。二不好外道人法德。法即經書手筆。人即外道六師。三不親惡者德。惡有三。一畜豬等。二獵師。三者衒賣女色。四是人下。植正直福力德。五是人不為下。植不為根本大小隨眠所惱德。三毒謂貪瞋癡。根本惑也。鈍使也。嫉妬小隨也。我慢等。大隨利使也。六是人少欲下。植知足德。謂因居末世。不免於五欲中少求。但得即止。故曰知足。能修下總結。謂末世六種法師。具上六德。即名能修普賢之行也。
普賢若如來滅後(至)當坐天人大眾中師子法座上。
普賢下通。節印證末世六種法師。得當機護助使人信其不久成佛。冥照三者。入正是聚也。以詣道場等。是正定聚處故。亦結法說一周之文。以轉法輪等。是序品方便品文殊答彌勒之文故。上節修普賢行六種法師。具大因也。此節得阿耨多羅等六種法師。具大果也。
普賢若於後世受持讀誦(至)當起遠迎當如敬佛。
普賢若於下。通節印證末世六種法師得當機護助。直應供敬獲福。不宜輕毀致罪。以成四者發救一切眾生之心也。故其人雖不貪著衣服等四事。然於資生之物。有所求願。亦必不虗。而現世得其福報也。設若有人。不知其意。而輕毀之言。六種法師。是其狂人。空作持經之行。於衣服等四事。終無所獲。如此之人。既盲蔽佛之知見。故生生世世。當得無眼之報也。若有供養下。謂復一人。見持經者不復貪著四事。愈興其供養讚歎。則其人亦當同持經者。得其現世如意果報也。以上一毀一敬罪福昭然矣。若復見受下。謂復有見持經者。不唯當面輕毀。且背地出其法師實不實過惡。此人當得白癩病也。若輕下。謂不唯出過。尤加其輕笑。則其報世世有十一種也。一牙齒疎缺。二唇醜。三鼻平四手繚。五脚戾。六眼目角睞。睞邪視貌。七身體臭穢。八惡瘡膿血。九水腹。所謂鼓脹病也。十短氣。癆瘵病也。十一諸惡重病。應知持經者。意本發救一切眾生。值此輩則亦難救也。是故下。謂直應見而遠迎敬而如佛。冀得罪滅福生可也。此結喻說一周之文。以譬喻品後多說[1]羅報故。
佛說是普賢勸發品時(至)微塵等諸菩薩具普賢道。
此節經家敘置。聞一品得益之眾。結因緣說一周。以恒河沙眾及大千微塵等眾。各具佛知見之周。遇佛說普賢說為緣。故或證旋總持。或具普賢道各隨機也。
佛說是經時普賢等諸菩薩(至)受持佛語作禮而去。
此節結全部之流通分也。身子等尚名聲聞者。約迹言也。
妙法蓮華經知音卷第七(終)
校注
[0460001] 髮疑髻 [0461001] 誠疑誡 [0464001] 首下應有楞字 [0465001] 形疑刑 [0465002] 始疑姑 [0466001] 又疑不 [0466002] 那疑邦次同 [0466003] 人官疑入宮 [0467001] 道疑通 [0468001] 現疑見 [0469001] 戒應作成 [0471001] 道疑通 [0473001] 神疑信 [0473002] 獲疑護 [0474001] 三二兩句疑倒置 [0476001] 羅疑罪【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1 冊 No. 608 法華經知音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2-16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妙音者。准經。是因中供雷音王佛十萬種伎樂。并八萬四千七寶鉢。果上感得能周旋往返十方世界。以妙法而隨類普現一切色身三昧。以持經者得名也。故曰妙音菩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