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知音卷第五
妙法蓮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爾時文殊師利(至)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親近處。
爾時下。當機牒起八十萬億那由他眾發願之辭。為請說此品之端。甚為難有者。謂甚難得周旋往返十方世界持經。不膠柱彼此善惡之難易也。以膠[1]住者。但順[A2]己情。不順佛命故。以佛元命持經者。在廣大十方娑婆世界故。世尊菩薩下。能善也。應前我當善說法之善字。謂據諸菩薩所陳。佛滅度後。世既弊惡。教諸大士云何能得說經之善道。不遭橫害。而安樂也。佛告下。闇然總標正身等四法為答。一者下。別標身業之正安住。謂持經者。先要安住[A3]己心於行止二處。行止正不正身等安危所係。在說法者善圖之。行處。照方便品盡行諸佛無量道法。親近。照方便品佛曾親近百千萬億無數諸佛。此可見佛元說親近諸佛。不曾教但親近國王王子大臣等。元說盡行諸佛。無量道法。不曾教但忍苦行文[2]子。語言禪也。故下文二處。俱分事理二行。文殊師利云何下。徵釋行處事行。住忍辱地者。以忍辱心。比於世間之地。柔和下。形容忍心為地之義。謂持經者。身業柔和善順如地。任物履踐種割。而不剛強杵逆。語業如地坦率。而不倉卒暴橫。意業如地安靜。而不驚惶怖畏也。問此明身行。奚兼語意。答身無語意。其行莫顯。故經有心亦不驚之心字。則知舉一行。而語意皆兼。況相宗云。八識身豈但指形言。以上行處之事行。又復下。行處之理行。法謂妙法。無誡辭。所謂能所。謂持經者於心中所得妙法行。則任其行。但勿得自是彼非。以道與世。元形其能所。致刀杖加於身。數見擯於塔寺。而不安樂也。而觀下。教脩於法無所行之觀門。諸法。即蘊處界等世間出世間法。頌云。上中下法。有為無為。實不實法。是也。如實相者。謂要得於法無所行。須觀外之蘊處界等諸法。如內心所證之實相。空空無相。而不行其上下有無虗實也。亦不行者。謂即觀諸法如實相之心。亦不行也。不分別者。謂即亦不行之心。亦不分別也。此同圓覺經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之文。又通乎般若之無四相。於法無所行。是無我相。而觀諸法如實相。是無人相。亦不行。是內不見有不生不滅之壽者相。不分別。是外不見有是男是女之眾生相也。故下頌應此。有云。亦不分別是男是女句也。以上雖分行處事理。總明持經者。當行人之所不能行也。故云是名菩薩等。云何下。徵釋親近處事理。明持經者。當止人之所不能止。攝戒定慧三無漏學。戒有八種。皆對持品偈言。菩薩摩訶薩下。初戒無近勢位。謂濁惡比丘等。所以向國王大臣等誹謗說我惡者。以我親近國王等故也。今不近彼。則彼之謗自息矣。不親近諸外下。次戒無近邪智。名義集云。學乖諦理。不返內覺。稱為外道。其人有九十五種。故曰諸。即持品所說婆羅門居士。有在家出家之別。梵志即婆羅門異名。在家外道也。名義集云。婆羅門云淨行。即諸經中梵志。正翻淨裔。稱是梵天苗裔。是也。尼犍子。名義云。此翻離繫。乃外道出家之總名。如佛法出家名沙門同。等者。等其六師。及造下。謂造四韋陀典五明論。如此方擅諸子百家小說叢談。謗佛法者之類也。路伽耶陀云惡論義。逆路伽耶陀云問難。謂濁惡比丘。所以謗我為邪見人說外道論義者。以我親近諸外道等故也。今戒不近。彼亦難誣衊矣。亦不親近諸有下。三戒無近兇戲相扠相撲兇戲之狀。那羅云上伎戲。變現。謂異乎扠撲者。又不親近下。四戒無近殺捕。旃陀羅云殺者。名義云。正云旃荼羅。此翻嚴幟。行時搖鈴持竹為幖幟。以惡業自嚴。人皆怖畏。畜猪羊雞狗。豢之以待殺者。畋獵漁捕。野取水陸殺者。三四兩科。一以戲取利。一以殺取利。皆殺莫近者。遠彼便於加刀杖也。如是下。謂彼雖戲惡。亦具佛性。不來則[A4]已。來則為說戒殺之法。或從而化也。又不親近求聲聞下。五戒無近小乘。持品所謂邪智諂曲。未得謂得。我慢。納衣空閑。假名阿練若者也。不問訊大小乘。元無交道也。房中之靜攝。經行處之散步。講堂之聞法。皆不許共住止者。大小乘道不同。不相為謀共住。恐起諍端也。或時下。謂我遠彼。彼或時來。但隨彼機宜。說其小乘法。無所希求彼利養也。此因上品。濁世惡比丘。不知佛方便隨宜所說法。而致戒以順機也。文殊師利又菩薩下。六戒無近淫端。不於女身生欲想相。則淨說法之端也。亦不樂見下。則絕其生欲想之瑞也。小女。謂年幼未知守節者。處女。謂以女道自處。不妄婚嫁者。寡女。謂或無父母兄嫂所拘。或[A5]已婚媾夫死。稱未亡人。而寡居者。又不樂見則眼淨。老子云。不見可欲使心不亂也。不共語。則口業淨。皆戒絕淫端也。亦復不近下。七戒無近邪染。五種不男。謂生劇妬變半也。四分律云。扇搋此云生。謂生來男根不滿。留拏云劇。謂以刀去勢。伊棃沙等拏云妬。見人婬生妬。半擇迦云變。遇男變女。值女變男。愽叉云半。半月男。半月不能男。不獨入他家。謂須結伴而入。若有下。謂有不獲[A6]已事。必獨入者。以念佛自持也。若為女人下。此句應譯置不應於女人身取能生欲想相下。以露齒笑現胷臆。女見皆動淫想故。不樂畜下。八戒煩撥。年少弟子。約十六七歲之僧言。沙彌小兒。約四五六歲之童言。謂畜養此輩。年既少小。多不省事。嚴訓之為乏慈。寬待之為失教。是皆煩於心。有師資分者。應戒也。亦不樂下。謂與少小者。同共一師。成兄弟行也。處之和。則致為師者疑其狎妮。防之切。則致為師者惡其猜狠。是皆擾於念。尤應戒者也。凡此皆末世持經者。杜譏毀免煩擾。成安樂行也。常好下。定也。承上文言。謂由不親近八處。則常好坐禪。親近於定也。此因持品。或有阿練若。納衣在空閑等言。謂彼納衣在空閑。所以輕賤我在人間者。以我異彼所好也。今既同彼常好坐禪閑處。脩攝其心。則彼雖假名無喧諍。或亦可轉假而成真也。以上戒定。皆親近處之事行。故曰文殊師利是名等。復次菩薩下。慧也。釋成脩攝其心之脩法。觀即能觀之慧心。一切法空。即所觀之理境。謂菩薩因於閑處。脩攝其心。觀得蘊界處等一切法。當體全空也。如實相者。謂一切法空。非斷滅之空。乃如實相空而不無也。惟其一切法如實相空而不無。故菩薩心。於一切法。不顛倒。不散動。不退轉也。此以內之實相。喻外之一切法空而不無。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之空假二觀也。如虗空者。謂一切法如實相之空。雖曰有體。然實如虗空廣大而無性。亦不同遍計執空而為有。故云無所有性。惟其實相如虗空而不有。故菩薩心。於實相無所有性中。一切語言道斷。不生不出不起也。惟其不生。所以無名無相實無所有也。惟其不出。所以無量無邊也。性其不起所以[1]然礙無障也。此以外之虗空。喻內之實相實而不有。成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中觀也。但以下。謂陰處界等一切法。及如空之實相。既皆不有。今現言有者。但以因緣有。非本來有也。既皆不無。今現言無者。從顛倒生故說無。非本來無也。不有不無。為真實法身之相。為持經者。所應恒觀而親近者。故云常樂觀如是法相等。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有菩薩於後惡世(至)以此二處能安樂說。
此通頌二處事行。若有下六句。頌其標文。常離下五十四句。頌其釋與結文也。
又復不行上中下法(至)是則名為菩薩行處。
別頌行處理行。又復下。謂今經既會三為一。凡菩薩之上法。辟支佛之中法。聲聞乘之下法。皆為一乘實相妙法故。復不行矣。此頌長文又復於法無所行一句。有為下。謂既不行上中下小大三一之法。又豈行世間蘊處界等之有為法。出世間虗空擇滅非擇滅等之無為法。有為無為既不行。又豈行出世為實法。世間為不實法耶。以世出世間有無虗實皆如實相故。此頌長文而觀諸法如實相亦不行二句。亦不分別等者。謂內心所證實相。既亦不行。又豈分別外之是男是女之相耶。以上明即有而空之空觀。不得下。明即空而有之假觀。謂雖內不分別實相。外不分別男女。然不得於上中下有為無為實不實男女等法。不知不見。而成斷滅去也。此頌長文不分別一句。菩薩於理行處如此。故云是則等。
一切諸法空無所有(至)是名智者所親近處。
別頌近處理行。一切下。頌長行觀一切法空如實相。及如虗空無所有性。問長文有如實相。頌中胡不應。答實相即是蘊處界等一切法之空相。故頌空無所有一句。則實相及虗空相皆攝盡矣。以凡夫見蘊等一切法為實。不見本有實相為空。聖人證入一切法空理。名實相。則蘊等一切法皆空幻矣。此聖凡真俗理事。所以一體而異用也。無有常住。長行無文。亦無起滅。頌長行不起長行無不滅。頌文補之。是名智者下。頌結文。
顛倒分別諸法有無(至)安住不動如須彌山。
再頌行處理行。顛倒下。是近處從顛倒生故說之句。今云再頌行處理行者。以二處事行有異。二處理行皆同。故譯師即近處理行。頌行處理行。見理一而事萬殊也。行處理行。有亦不行不分別句故。頌謂無顛倒者。固不分別。而有顛倒者。則分別諸法有無。是非虗實生滅也。在於下。謂持經者既知有顛倒者分別諸法。則當於山林空閑之處。脩攝無顛倒不分別之心。使安住於一乘實相中。如須彌山王之不動也。僧問[1]云門。[2]下一念不起時如何。門云須彌山。此也。
觀一切法皆無所有(至)常住一相是名近處。
三頌行處理行。觀一切下。謂不唯近處理行觀一切法空無所有。即行處理行。亦觀一切法。皆無所有。如虗空也。無有堅固下。謂不唯近處理行無有常住。即行處理行。一切法亦無有堅固也。應知無堅固即無常住。言別義同。不生下。謂不唯近處道理無起滅。即行處道理。亦不生出動退也。常住一相者。謂不唯行處道理。安住不動。如須彌山。即近處道理。亦因觀一切法。不生出動退。而內心所證實相。亦常住一相也。應知。上云不動如須彌山。此云常住一相。法喻各明。
若有比丘於我滅後(至)能於後世說法華經。
此結答文殊也。若有下。謂未來世持經者。當依經入行。行所當行。近所當近。則心不怯。而神不弱也。菩薩有時下。上云比丘。此云菩薩。謂末世持經比丘。即菩薩也。故或有時入靜。以正其憶想分別之念。而隨經中所詮義理。觀於蘊等世出世間之法。先得其本。而自利也。從禪定下。謂既得自利。又當利他。而為國王等。開暢佛之知見也。文殊下。身之行近。為四行之一法。既先戒勿親近國王王子等。今復云為國王等者。以除自不親近彼。彼為法來。則可近也。
又文殊師利如來滅後(至)而為解說令得一切種智。
又文殊下。標起安樂行。在佛滅後說經者。正其語[3]□。□口宣說。是對眾之語。若讀經時。是自課之語。[4]□□下。謂或說或讀。俱不可說人與經典過。則語[5]□□而安樂也。亦不輕慢下。正出可說過之人。諸餘法師。謂宣說餘經典者。他人。不說餘經典者。聲聞。又異乎餘法師及他人者。稱名說惡。則其人畏難。而不進於大。稱名歎美。則其人安卑。而不捨於小也。故皆不可說彼之過。又亦不生下。謂不唯不形美惡之言於口。亦不措怨嫌之事於心。以畜諸心。必發諸口故。善脩下。結應住安樂行一句。發明正語業之益。謂由不生怨嫌於心。故致聽者不逆其意。由不形美惡於言。故雖問以小。而不妨答以大。使問者聽者。皆得一切種智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菩薩常樂安隱說法(至)算數譬喻說不能盡。
菩薩常樂下。謂菩薩要安樂說法。先須安樂之具。具有四。一地。二床座。三澡身。四新淨衣。身為內。地等為外。故曰內外俱淨等。若有比丘下。謂由有安樂具故。得安樂眾也。眾有九。比丘等為四。國王等為五。以微妙下。謂由具眾安樂故。成安樂益也。益有三。一義妙顏和。以益觀聽。二隨難而答。以益咨請。三以權演實。以益漸頓。謂以因緣等分別小中大三乘之權。而答問難者使發大心。由漸而頓。權而實。增益入於一乘佛道也。除懶情下。謂欲成就安樂之益。須除不安樂心。從于安樂心也。懶惰等心是所除。慈心是所從。晝夜下。謂由慈心說法。獲其大利大樂也。安樂有五。一晝夜無間說。二緣喻無量說。三咸令歡喜說。四不望四事說。五願[A7]己與眾同成佛道說。此句最重。故曰是則大利等。問。上云因緣譬喻。此又云以諸因緣譬喻。豈不贅耶。答。上為三乘故。以方便漸漸言。此為一乘故。以無上道言。緣喻名同。而義別也。我滅度下。結答當機。謂末世說法者。能如上說。不唯不招危害。方且具功德不盡也。心無下。謂說法者安樂不致外侮。有五。一無憂愁。二無罵詈。三無怖畏。四無刀杖。五無擯出。凡此皆由說法者。心無嫉惱。安住無生法忍所致。故曰安住等。以上不招危害。智者下。具功德也。
又文殊師利(至)供養經卷恭敬尊重讚嘆。
又文殊下。標起持經者。於法欲滅時。而[A8]己不欲滅在。先正其意也。意業不正處雖多。然嫉妬諂誑四法為重。故曰。無懷嫉妬等。唯識論云。嫉謂殉自名利。不耐他榮。妬忌為性。諂謂罔他。曲順時宜。矯現方便。為取他意。誑謂詭詐為性。邪命為業。論中嫉妬直一法。經作二法訓。以經為持經菩薩人說。論述凡夫心所。故略不同。亦無下。雖似另說。其實是釋成之語。以嫉則多輕罵故。妬則求其長短故。若比丘下。正是具長短小中大三乘之人。無得下。釋成其諂。故誡勉無得因惱其人。而諂言汝等去道甚遠。終不能得一切種智。令生疑悔也。以小乘人元畏佛道長遠。久受勤苦。乃可得成故。今雖曲順彼宜似諂。其實是惱彼之辭。所以下。雖徵釋其諂。其實是寓輕罵之義。故云汝是放逸等。又亦不應下。釋成其誑。以誑則多戲論。起諍競故。以上是勸誡勿致不安樂義。當於下。是教誨得安樂義。一一翻於上文。謂因不嫉故。於一切眾生。起大悲想而愍之。不妬故。於諸如來。起慈父想而尊敬之。不諂故。於地前三賢位諸菩薩。起大師想而從學之。於十方地上諸大菩薩。常應深心而恭禮之。問孰敢妬佛。而於如來起慈父想。訓為不妬。答彼土六師提婆。此方唐宋諸儒等。皆是也。曰彼皆示現。曰凡菩薩有隔陰無明。未開悟時。實生嫉妬。逮開悟後。名示現也。不誑故。於一切眾生。平等說法。不為愛者多說。否者少說也。故曰以順法故等。謂順法性。本無多少愛憎故。文殊師利下。結其上文。成四法中之第三行。謂由我不侮人。而人自不來惱亂我也。得好下。謂不唯不惱亂我。而反得為同學兄弟行也。亦得下。又得其師資也。聽[A9]已下。謂今日為弟子者。他日又以妙法為人師。所謂象王行而象子隨。一燈滅而一燈續。正法久住於世。三寶種所以為不斷滅矣。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欲說是經當捨嫉恚慢(至)無量眾所敬。
若欲下四句。頌標文。不輕下十六句。頌釋文。不輕幭於人。頌不嫉。亦不戲論法。頌不誑。不令他疑下。頌不諂。是佛子下。頌不妬。慈悲下。頌三想。破於下。頌平等說法。第三下。頌結文。上二節及此節。詳明著如來衣。坐如來座。下節詳明入如來室也。
又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至)諸佛神力所護故。
又文殊下。後末世者。謂非法末之初中。乃最後末世佛法欲盡滅之時也。於在家下。標起第四行。在家。謂優婆塞等。出家。謂比丘等。僧俗四眾。雖備佛法內護。尚未得常樂我淨之大涅槃。故於此等。生大慈心。思與其樂也。非菩薩。即親近處戒勿親近八種之人。雖有佛性。未備佛法外護。尚多貪欲。不信三寶。必墮三途者。故於此輩。生大悲心。思拔其苦也。應作下。釋成其慈悲之大。謂應念僧俗四眾及非菩薩之人。或多邪智。或持高位。終身行止。有大過失。失於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方便隨宜所說妙法。而不聞不知不覺。缺其自性宗通也。又失於愩高我慢。不問不信不解。缺其稟受師承也。此失者所以為有大苦。而念者所以為有大悲心也。宗門耆宿。問禪者云。世間何物最苦。答云阿鼻地獄。宿拈禪者衣云。不也。向此衣線下。不明大事。是為大苦。此也。其人雖不下。謂僧俗四眾。及非菩薩之人。雖以無心失於聞問此經。然持經者不可以有心而不度。彼因中縱不能度。必發願至於果上。得阿耨菩提時。隨其人在四生九類之何地。我當以神力智力。普現色身。隨類而化。務引彼令得住是妙法之中。聞而知。問而解也。是現前大失者。異日必大得也。此得者所以為有大樂。而引者所以成大慈心也。故云引之令得等。文殊師利下。結前起後。謂末世說經者。能行此第四大慈悲行。不唯無過失。猶得內外護供養敬禮也。虗空下。謂不唯人恭敬。而三界諸天。亦因法而來侍從也。若在下。謂諸天不唯說時隨侍。即不說經時。恐人來難問。亦晝夜恒不離左右也。所以然者。以說時默時皆與妙法相應故。所以下。徵釋。謂所以說默皆得天龍護衛者。以此經是三世佛神力所護故。經在佛在。佛在。天等不得不來。佛天既護念其經。則不得不護念說經之人也。此為下節張本。照應法師品此經是諸佛祕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與人諸佛世尊之所守護從昔以來未曾顯說等文。應知行處云住忍辱地等者。是照著如來衣也。近處觀一切法空如實相等者。是照坐如來座。及佛為現清淨光明身也。此節大慈悲。是照入如來室也。四行結文。凡言得人天聽受。是照精進心所感佛道化之文也。
文殊師利是法華經(至)乃與汝等而敷演之。
文殊師利下。申明上節為說喻之本。謂此經無量國中名字難聞者。為三世諸佛神力所護也。今得親見而持誦者。為佛四無量心所使也。此所謂我得阿耨菩提。隨在何地。以神力智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也。文殊師利譬如下。喻無量國中名字不可得聞一句。有三科。初王具威力。能討小國不順命者。二王見兵眾下。王喜討伐者有功。隨功賞賜。其賞賜有六項。一田宅。二城邑。三衣具。四珍寶。五象馬車乘。六奴輩人民。此喻佛四十年前。隨機所宜。而說諸經也。三唯髻中明珠下。王有至寶。置在頂上。不在賞例。以是傳國之寶一賞。則致王眷屬驚恠。此喻四十年前。雖身子等疑以小乘法見濟。佛亦不說此經也。文殊師利如來下。法合喻中初科。以佛合聖王。禪智合威力。得法性土王三界。合降伏諸國。諸魔不伏。合小王不順。賢聖諸將與戰。合起種種兵而往討伐。王種種。兵謂象馬車步。佛賢聖諸將。小乘須陀洹等為賢。阿羅漢為聖。大乘信住行向為賢。十地則為聖。其有功下。法合喻中次科。謂四十年前。佛喜小大三乘人修行有功。而說九部之經也。若合王之賞賜。一禪定合田宅。二解脫合衣具。三無漏五根合珍寶。四無漏五力合象馬車乘。五諸法之財。如念勤意定七覺支八正道。合奴輩人民。六賜與涅槃。合城邑也。而不為說下。法合喻中第三科。謂佛四十年前。畏機小。不說此經。如王恐致眷屬驚恠不與傳國至寶之髻珠也。文殊師利如轉輪王下。喻何況得見受持讀誦一句。謂王先不以髻珠賞者。以兵眾功小。不足以當之也。後見兵眾有功大者。心喜之甚。雖難捨髻中之至寶。一向不妄與人。而今亦與之也。此喻佛四十年後。見身子等嗚呼自責。故說此經。而授與劫國莊嚴十號等成佛之顯記也。故法合云。如來亦復如是等。於三下。謂佛以大法稱王。非世間輪王同也。以法下。謂佛以法化眾生。非人王強力威勢等也。見賢下。謂佛弟子。都是聖賢。雖喻之曰軍。非象馬車步諸兵奴類也。與五下。謂賢聖之戰。乃戰自[A10]己身心所具之魔。非戰他小國例也。有大下。謂功大。乃滅三毒之苦。曰出三界之苦果。破眾魔之孼網。非奪人性命。害人家國。貪瞋癡之惡也。爾時下。謂佛之賞賜。說此妙法。能令人離苦得樂。至成佛一切智之彼岸。非輪王髻珠可喻也。一切世間下。謂借人王為喻。使見說此經。有勝於被伐諸小國多怨。於輪王也難信。此經尤勝於難信賞髻珠也。先所下。結。謂有此多怨難信故。四十年前不說。今四十年後。佛涅槃時至。眾又清淨。故佛不暇顧怨。亦直得說之也。文殊師利此法華經下。法喻雙結。謂此經名字。先不可得聞見。有愈於王珠。而今得見聞受持讀誦。又有勝於王之賞大功也。是以為諸佛第一之說。然有四種第一。此明甚深第一。故引喻而結。如王髻珠。深居九重之內也。故曰如彼強力等。二祕密第一。如王髻珠。唯王自知。一切內外小大臣工。皆不得而知。故曰。文殊師利此法華經。諸佛如來秘密之藏。於諸下。三最上第一。如王髻珠。唯置於王之頂上也。長夜下。四不妄說而說第一。如王髻珠。日夜自護。自非功蓋天下。可以繼紹寶位者不賞。故佛一向不妄宣說。而今始說。以法會應成佛之時至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常行忍辱哀愍一切(至)是人得大利如上諸功德。
頌文共計一百五十句。初爾時下十六句。頌前節第四大慈悲行之文。可解。次譬如下四十二句。頌法喻交明之文。可解。三我滅度後下六十八句。四諸佛身金色下。五字成文者二十四句。共九十二句。為發起下品。而總頌安住四行者之功德也。我滅下。求自覺也。欲得下。覺他也。應當下。謂欲自覺覺他得安隱。須親近前所談之四行也。讀是下。謂能親近四行讀經。則意恒無憂惱。身恒無病痛。由是顏色鮮白。可謂有中形外。現生三業安樂也。不生下。來世三業安樂也。眾生慕如賢聖。天童以給使用。正意行之所感也。刀杖不加下。正身行之所感也。若人惡罵下。正語行之所感也。遊行下。謂內德既盛。外侮[1]滋消。故行如師子王。慧如日光照。皆大慈悲行之所感也。以上現生後世晝分之功德。若於夢中下。現生後世夜分之功德。故妙事以夢見言。初見諸下。夢見諸佛先說三乘法之妙事。次又見下。夢見自身亦說三乘法之妙事。三又見諸佛下。夢見諸佛後說一乘法之妙事。四見身下。夢見自身。因聞一乘法。得總持門。證不退地。具足因行之妙事。五佛知下。夢見諸佛。因知[A11]己得總持。證不退入道之深故。與授劫國莊嚴之顯記。成就果德之妙事。以上五事。約三世言。六又見自身下。約十方言。謂夢見自身。因佛與記後。即入山林。證實相。以禪定。而會集十方分身諸佛之妙事也。諸佛身金色下。釋成其夢見諸佛相好。皆由聞法說法自利利他故。感得常有是好夢也。又夢下。以國王而捨家出家之好夢。行詣下。詣道樹之好夢。求道下。得果之好夢。成無下。轉法輪之好夢。為四眾下。小乘法輪。說無下。大乘之法輪。後當下。涅槃之好夢。六種妙事。明三阿僧祇劫之功德唯一夢。五種好夢。明一生補處唯一夢。既皆一夢。末世住安樂行持經者。有何弊惡之難忍哉。若後惡世下四句。結前起後。伏為下品張本。
妙法蓮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從地之地。即菩薩摩訶薩住忍辱地之地。涌出者。明無量菩薩。皆由先安住柔和善順堪忍地。所涌出也。此品解釋上品伏疑。發其下品壽量。而應至囑累品。完寶塔中佛欲以此妙法華經付囑有在之案。解釋伏疑者。上品既教諸菩薩安住四行。則得廣說之善道。致聽受者多。而衛護者眾。末後又說長夜守護不妄宣說。恐疑者謂。佛既自[A12]己長夜守護。不妄宣說。何以獨教法會發願而廣說。佛既因中安住四行。廣說此經。則果上應得無量無數大乘菩薩為弟子。何乃靈山許大法會寥寥然。僅得有數聲聞受記。豈佛於四行尚不足乎。有此展轉伏疑。諸菩薩頷之而未及措諸口。故假[2]地方國土諸來之眾。請願此方受持為發端。而從地涌出六萬恒沙等眾。見佛因中三無數劫。發願之大。住行之深。說此經之廣。致所教化弟子。有如是無量無數之多且盛也。然後諸懷疑者。始知靈山一會。雖法說三周記授萬眾。莫過示佛與眾生共有之智慧力。涌塔變土。[3]按眾處空。莫過示佛與眾生共有之神通力。雖然如是。總顯吾佛世尊一生補處最後身所具之壽命功德耳。若夫三大阿僧祇劫持此經。所得智慧神通壽命功德眷屬。為十方三世諸佛所獨有者苟非遇其人。則長夜守護。不妄宣說矣。故六萬恒沙等眾涌出[1]後之。必仮一生補處若彌勒菩薩者為當機。問答其本末因緣。發起我佛久遠劫業[A13]已成佛之壽命功德。便末世持經者。不可但通近跡。廢忘遠本。以蹈文殊之責。棄捨所習誦。廢忘不通利也。故曰從地涌出品。
爾時他方國土諸來菩薩(至)護持讀誦廣說此經。
爾時。謂說訖安樂行品之時。他方者。三變淨土外之他方也。過八下。一恒河長四十里。其中沙[A14]已無數。而復過八恒河沙數。以沙派人多不可量也。後起疑中云八千恒沙。則千倍於此。而白下。他方之眾。聞佛說四行訖。知末世說經之善道。在求諸[A15]己。不求諸人。遂知此土未必盡。如持品諸畏難發願他方持經者之言。故請願捨他方。來此土廣說也。故云世尊若聽我等等。爾時佛告下。他方之眾。雖是好心。然亦小看娑婆世界無人物矣。故云止等。所以下。徵釋。謂所以先求其人發願。及得人而復止者。何也。非佛有拒絕不相容之意。以我此土新得記者。固畏難。尚有佛舊所化不畏難者在。故云我娑婆世界自有等。
佛說是時娑婆世界(至)此界虗空中住。
佛說下。謂佛才對他方菩薩。說此土有眾持經之時。果然娑婆世界大千地裂。佛舊所化無量之眾。從下而涌出也。是諸下。謂涌出之眾。雖名菩薩。其實都具佛之相好光明也。先盡下。謂涌出之眾。雖居地下。其實大千地下。尚有虗空世界也。晉書天文志云。日晝行地上。夜行地下。苟地下不空。日何行焉。此表諸法空為座之空。見末世持經者。外雖忍辱同地。而內則空空如也。
是諸菩薩聞釋迦牟尼佛(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
是諸下。謂諸菩薩非無因而至。乃由聞佛音故。從地下虗空。而發來於地上之虗空也。一一下。師也。頭領也。故曰皆是大眾等。各將下。弟子也。散眾也。謂一一為師者。名帶來弟子。有六萬恒沙之數也。況將五萬下。從多至少。次第敘至千萬億那由他分之一。皆以恒河沙計數也。況復千萬億下。亦從多至少。次第敘至五四三二一弟子者。則以垓數計眾也。那由他云萬億。在俱舍論。五十二數中。為第五之垓數故。況復單[A16]己下。敘單丁不領眾之人。反多於領沙數垓數者。無量無邊。算譬不能知也。初多寶釋迦。同坐寶塔。示佛知見不生不滅。次龍女身垢。往南方無垢世界成佛。示佛知見不垢不淨。此中領眾者固多。不領眾者為尤多。示佛知見不增不減。然後謂佛壽命無量無邊。無非俾人知[A17]己與諸佛法身。總是諸法空為相。真不可思議也。
是諸菩薩從地出[A18]已(至)不令世尊生疲勞耶。
爾時四大菩薩而說偈言。
世尊安樂少病少惱(至)不令世尊生疲勞耶。
爾時世尊於菩薩大眾中(至)得聞是經入於佛慧。
爾時諸大菩薩而說偈言。
善哉善哉大雄世尊(至)聞[A19]已信行我等隨喜。
於時世尊讚嘆上首諸大菩薩(至)發隨喜心。
是諸下。結上文。故曰從地出[A20]已。各詣下。謂一齊出後。而各詣虗空。至多寶釋迦二佛前也。到[A21]已下。先致禮二尊者。本師也。及至下。次致禮十方佛者。本師之分身也。故以種種讚法而讚嘆之。住在下。謂讚訖十方佛。而各住在一面。復瞻仰於本師及多寶也。問奚不讚二世尊。答於十方云讚嘆。於二尊云瞻仰。文互見也。是諸下。牒自涌出之始。至禮讚十方三世之終。雖在一時。實經多劫也。此所謂攝長劫於短劫。不覺有其延促矣。是時下。謂當此延促一際之時。佛及四眾。即動而靜。可謂默時說也。五十下。敘由佛即動而靜。神力所持故。令四眾謂修如短也。問劫名何義。答婆沙論云。分別時分。故名為劫。問五十小劫。該多少時分。答准論。劫有三種。一中劫。二成壞劫。三大劫。中劫復有三種。一減劫。二增劫。三增減劫。減者。從人壽無量歲。減至十歲。增者。從人壽十歲。增至八萬歲。增減者。從人壽十歲增至八萬歲。復從八萬歲減至十歲。此中一減一增。有十八增減。名二十中劫。經二十中劫世間成。二十中劫成[A22]已住。此合名成劫。經二十中劫世間壞。二十中劫壞[A23]已空。此合名壞劫。俱舍論云。如是所說。成住壞空各二十中。積成八十。總此八十。成大劫量。累大劫量。為十百千。積成三無數劫。准論。中大劫可知。未見小劫之說。故依論覆折。小劫亦可見。以論既總各八十中劫。成一大劫。則覆折一大劫。為八十中劫。覆析一中劫。為二十小劫。則五十小劫。是析兩個半中劫所成。然每一小劫。該人壽十歲增至八萬歲。復從八萬歲減至十歲。則五十小劫。經過如上五十番之增減。攝在一時。佛之神力。可思議乎。而文句云。劫是時節數耳。非三災外物為小劫也。若然。則授記諸聲聞成佛壽命。不合止得三十二二十四等時節之短壽。婆沙比丘問劫義。佛言劫量長遠。非百千等歲數可知。如是則小劫非是尋常時節小數。明矣。以上明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爾時四眾下。明無邊剎海自他不隔於毫端。四眾雖俱悟入佛之知見。得此劫剎修短無礙。然尚未至究竟覺故。兩皆歸功於佛之神力也。是菩薩下。逕應四安樂行為名。大慈悲為室。名上行。以慈悲為諸行之上故。諸法空為座。名無邊行。以法空無邊故。不懈怠。無希望。名淨行。住忍辱地。名安立行。以忍始能安立佛法故。上標六萬恒沙等眾。表師資。或具六度。此以四攝法。為六度之綱領。故曰於其眾中最為上首等。以上敘師資相見之義。師有三世十方之分。資有三業殷勤之禮。著約多寶及十方分身言。在大眾下。敘問訊本師盡契濶之情。故不及多寶。唯曰各共合掌觀釋迦佛也。問訊以少病少惱為辭者。娑婆世界。堪忍之體如是故。故前集分身佛。後妙音菩薩。皆以此為言也。敘涌出之眾數。延促之劫量。何等難思。及敘問訊。不異世[1]能。此又見娑婆世界堪忍之相用也。少病約身言。少惱約心言。照安樂行讀是經者常無憂惱又無病痛。約自利問。所應度下。約利他問。偈中世尊安樂下。問教化大乘機不致病惱。又諸下。問教化小乘機不致病惱。爾時世尊下。總答不致病惱。諸眾生下。別答所以不致之義。所以下。徵明教化大乘機不致病惱。除先下。申明教化小乘機不生疲勞。爾時諸大菩薩下。上明多眾初見寒溫儀不可亂。故但敘四眾。為唱導首。此寒暄既敘。禮宜俱讚。故不問師資沙數垓數單數。同聲讚和佛德。故以諸大菩薩為言。善哉下七句。即佛答辭。述讚我等隨喜一句。謂[A24]己咸樂隨喜。除先修學小乘者。今亦得聞是經。成其大機見佛。將大就小。會小成大之妙用也。故佛亦善諸大菩薩。不以先後小大新舊久近為礙也。故云於時世尊讚嘆等。
爾時彌勒菩薩及八千(至)合掌供養問訊如來。
爾時等者。准華嚴疏。彌勒具云彌帝𨽻。此云慈氏。姓也。有三緣。一緣。過去劫值大慈如來。願同其號。二緣。得慈心三昧。三緣。其母懷時。有慈心故。名阿逸多。云無能勝。以生具相好功德。人無能勝故。乃釋尊授記當來成佛補處慈尊。及八千下。皆補處位菩薩。有如是之多。而同作念也。我等下。釋成作念。上明遠本能隨喜近迹。此明近迹頓廢忘遠本。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至)合掌向佛以偈問曰。
無量千萬億大眾諸菩薩(至)為從何所來。
爾時下。敘當機具他心通。知眾同[A25]己疑。并欲下。謂苟眾疑[A26]己不疑。[A27]己可為決。苟[A28]己疑眾不疑。眾可以咨。今人[A29]己皆疑。故說偈問佛。此照前第二節為問。無量下。指其來眾。昔所下。謂素不相知。故求佛說其來處及來之因緣。此二句重。問。第二節既云。先盡在娑婆下界虗空中住。當機奚不見知而更問。答。一則第二節。是經家敘置。非佛之語。一則娑婆有三千大千之別。未知居若箇娑婆下界。故示其癈忘章句。而求說其通利也。巨身下。報身。智慧下。法身。其志下。應身。此頌見諸菩薩身皆金色等文。具此三身三德。眾生所以樂見。而問其來之方也。
一一諸菩薩所將諸眷屬(至)猶不能盡知。
此照長行第三節問。一一下。總頌師資之數無量。故恒沙不以數明。或有大菩薩下十六句。別頌師資之沙數。千萬那由他下八句。別頌師資之垓數。單[A30]己無眷屬下四句。別頌無眷屬之單數。亦無量無邊無數之多。長行沙數垓數。皆從多至少。唯單數反多於沙數垓數。頌中即沙數垓數。領眾少者。亦反多於領眾者之多也。如是下。結多少皆難籌量。
是諸大威德精進菩薩眾(至)皆從中涌出。
此照長行第四節問。准下頌。是問本末因緣四義。是諸下。圓牒指上數。有威德而具精進之眾也。精進六度之一。乃成就佛道之因。誰為下。誰何也。謂此精進威德之眾。是何佛為其師傳。說法教化。成就於佛道也。說法教化。四辨之總。故為精進者之緣。從誰下。問從誰佛發心得成佛之本。約自覺言。稱揚何等佛法。受行何等經典。修行何等佛道。通約自覺覺他言。為成佛之末。如是下。結。謂如此因緣本末諸大菩薩神也智也。不從他處來。乃從四方裂地而出。是事大奇也。問何處見諸菩薩。具神智之力與精進也。答如是時間。經五十小劫。徧禮讚三世十方諸佛。問訊本師。非精進神智而何。
世尊我昔來未曾見是事(至)惟願決眾疑。
此頌長行第五節。世尊下。當機謂。[A31]己從佛以來。未甞見有多眾從地出之事也。願說下。申請是從何所來一句。及請來之國土名號也。我常下。謂所以請國土者。以[A32]己遊諸國。未曾見是眾。故於大眾中。不識一人也。忽然下。申請以何因緣集一句。謂我既不識彼一人。今忽從地而出。願說其來之因緣也。此所謂棄捨所習誦。廢忘不通利。號之為求名也。何則法師品。佛既許末世持經者。佛與同宿衣覆。又許遣化四眾八部為聽眾。使不逆說法者之心。而寶塔品會三世十方諸佛。證其與釋迦同宿之護念。以彼例此。則知今地涌之眾。亦是證明佛於三無數劫持經。自證清淨光明法身。佛所遣化。為不逆其心之聽眾也。奚更求說國土與名號哉。彌勒所謂忘失章句矣。以上請決當機一人之疑。今此下。代八千恒沙眾。請決其疑。結證序品光中所見第五事諸菩薩摩訶薩種種因緣種種信解等文。寶塔品變土。但變八方。而上下二方。未曾云變。今諸菩薩。從下方涌出。後神力品。虗空諸天。高聲唱言。則屬上方。十方具矣。此中本末之因緣一句。結證方便品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本末究竟等。故知音以因緣本末為訓也。自非一生補處慈尊示疑。而佛壽量章句。何得通利。此又慈氏為末世持經者。建大慈悲之室也。
爾時釋迦牟尼分身諸佛(至)汝等自當因是得聞。
爾時下。牒起分身。其佛下。分身佛侍者。亦同彌勒等動疑問。此所謂主伴重重。極十方而齊唱也。證上頌今此之大會皆欲知此事。爾時諸佛下。謂既有當來現在佛問答。須俟而聞之。吁分身諸佛。該多小數。三變土。該多少大。佛一音而遍。令法會得聞。所謂圓音落落。該十剎而頓周矣。何玄哉思之。令成其觀。彌勒授記事。出北藏中阿含經第十三卷聖字函。
爾時釋迦牟尼佛(至)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當精進一心我欲說此事(至)汝等一心聽。
爾時下。佛善當機能問大事。上頌云本末因緣。此云大事。則分明談諸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之正宗。詎遑蚤判入流通分哉。汝等下。鎧甲冑也。曲禮疏云。謂鎧為甲者。言如龜[常-吊+(龜-(色-巴+(口*一*口))+土)]之有甲也。冑兜鍪也。謂彌勒等。問事既大。須得精進波羅蜜。為其甲冑。則發意如堅牢穩固。無所撓動也。以彌勒在日月燈明佛法中。心常懷懈怠故。以此勉之。如來今欲下。指通部言。以此經凡所顯示。皆諸佛智慧故。諸佛自在下。伏指壽量及分別功德兩品言。以壽量品。即遠即近。在此即在彼。示[A33]己即示他。分別功德品。聞佛壽量得功德者。皆是諸佛自在神通之力故。諸佛師子下。伏指神力囑累兩品言。以出廣長舌。上至梵世。放毛孔光。徧照塵剎。滿百千歲。始收彈指謦欬之聲。伸一臂手。徧摩無量菩薩眾頂。囑累其經。如是迅速之狀。皆是諸佛師子奮迅之神力故。諸佛威猛下。伏指法師功德及常不輕二品言。以法師品。用常精進菩薩為當機。示為法師者。常於此經。精進勇猛故。常不輕品。以得大勢菩薩為當機。示為法師者。能不輕於增上慢人。則為得大勢力故。此中苟不伏指前後諸品。則諸佛智慧神力。皆無所據。縱多配合。咸屬牽強也。偈中當精進下。頌諸佛智慧。汝今下。頌諸佛自在神通。此經二乘非信力不能實知。十地非忍惡不能廣說。今慈氏等。位居補處。出於二乘地。在等覺。越乎十地。故云出信力住忍善中也。我今下。頌諸佛師子奮迅。所得下。頌諸佛威猛。問奚不伏指隨喜功德品。答法師功德品攝故。此節因所問事大故。特加勉勵。下節會通本跡。如問而答。
爾時世尊說此偈[A34]已(至)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阿逸汝當知(至)我從久遠來教化是等眾。
爾時下。許答當機。阿逸多下。對牒問中是諸大威德 句。以領其因。我於下。對前誰為其說法二句。以答其緣。調伏下。對前從誰初發心。以答自覺之本。此中我字。對問中誰字言。是我釋迦佛。調伏此眾發心也。此諸菩薩下。對前願說其所從二句。以答其來處。於諸經典下。對前稱揚何佛法三句。以答覺他之末。謂此眾大小乘諸經皆通利也。思惟下。釋成通利。以上答是從何所來以何因緣集二問[A35]已。阿逸多下。申明住下界虗空義。謂汝問常遊諸國。未見是眾者。以此眾不樂在眾多有所說。常樂靜處。精進無息。是以汝未曾得見也。亦不下。謂汝問於此眾中。不識一人者。以此眾初不依人天而住。是以汝不能識也。良由此眾精進。彌勒懈怠。此眾讀誦通利。彌勒棄捨廢忘。此眾不依人天。彌勒[1]好族姓一一背馳。安得見而識哉。常樂下。申明不依止人天者。以人天智淺障深。此眾樂深智無障也。亦常下。申明稱揚何佛法脩習何佛道義。調此眾不唯樂我釋迦一佛法道。亦常樂習十方三世諸佛法道也。一心精進下。申明以何因緣集義。謂此眾為求成佛無上之慧。有此因緣。而來集也。偈中阿逸汝當下。頌牒答其因也。悉是我所化。頌答其緣也。令發大道心。頌答自覺之本也。此等下。頌答誰為其說法二句也。依止下。頌答其來處也。寶塔品集分身佛。照信解品並會親族國王大臣等言。此中照此是我子我之所生之言。後囑累品照凡我所有舍宅人民悉以付之之言。常行下。頌答申明未曾見是眾也。如是下。頌答稱揚何佛法修行何佛道。長文答樂諸佛之法。頌答脩行我道法佛與諸佛互言也。晝夜下。頌答以何因緣集之言。在娑婆下。頌答申明於眾不識一人。長文答以不依止人天。頌答住下方空中。義錯綜也。志念下。頌答申明此眾所以願住下方者。以自利則便於堅固勤智二度。利他則便於說法無所畏也。我於下。為下節張本。長文云。我於娑婆成菩提。一娑婆該三千大千之廣大。佛以遍法界身。化從地涌出之眾。本迹相當。似無可礙。故頌復以伽耶成正覺為言。伽耶乃閻浮提之一城。其地最近。而人可到。轉法輪之時最少。而人可知。而涌出之眾。德盛人多。彌勒等曾未見未識。今云。是其教化發心。住不退地。悉當成佛。則本迹實不相逮也。此彌勒等。於下節所以生父少子老之疑也。故長行與頌不同。有以也。我今下。誡信。謂以上酬答汝問。皆佛實語。彌勒等當信也。我從下。照方便品我從久遠來生死苦永盡等文。為壽量品伏案。前云伽耶成佛近地所化。此云從久遠教化。以近迹不異遠本。久眾即為新化。彌勒等益難信也。非謂佛法身壽量之長。示現報化身之短。人惡乎能知。奇哉聖經。豈容易知耶。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至)聞此事[A36]己亦不生疑。
爾時下。當機領上文。起疑恠之念。云何少時。領上頌我於伽耶城等四句。教化下。領上頌爾乃教化之等四句為案也。即白下。述疑恠之念。質於佛。謂佛為太子時。出釋宮。去伽城不遠。捨俗出家得果之地甚近也。從是下。謂自從得道[A37]已至今日。始過四十餘年。其時又甚少也。云何下。謂云何於此近地少時。能大作佛事。云以佛勢力功德。教化如是從地涌出無量之眾。當得阿耨菩提耶。此誠可疑也。佛勢力。領前諸佛威猛大勢之力。佛功德。領前諸佛智慧自在神通。世尊此大下。申明事大。謂此大眾。算數無邊。非伽耶城之近地可藏也。斯等下。申明德盛。謂此沙眾。實久遠劫來。於他無量諸佛之所植德。非釋尊四十年少時可化也。今以他諸佛所。久遠植德之沙眾。云是佛得菩提[A38]已來所化。自非獵取他有。乃即成誑言。故尤可恠也。世孰能信哉。故曰世尊如此之事等世所難信。對上我今說實語汝等一心信。譬如下。喻近地少時能成大事固可疑。其百歲下。喻眾多德盛。成於近地少時。為尤可恠。老人指少年為父。世有從父之子。似不足疑。第云生育我等。則是適親。非從父之子比。故難信也。佛亦如是下。法合其喻。得道未久。合色美髮黑年二十五。而此大眾下。合其人。[A39]已於無量下。合其歲。喻中但云具歲。法中多具德。為佛下。具勤德。善人下。具定德。得大下。具通及戒德。善能下。十力四無所畏等德皆具。巧於下。具智慧辨才德也。今日世尊下。牒上指百歲人言是我子。謂以彼久遠劫具德人中之寶世所希有之眾。今日指是佛得道[A40]已來所化發心得果。實本迹不相逮。故我彌勒等言。世尊得道未久。乃能作此大功德事。如父小兒子老。世所難信也。我等雖復下。謂我等是佛弟子。雖信佛隨宣方便。言實智通。亦但能取信於現在。諸新發意者。既居佛滅後。恐未必信。而反謗也。唯然下。謂佛能解我現前大眾之疑。不慮未來世人之不信也。問喻中有少父指老子。老子指少父。法中但合少指老。不合老亦指少。何也。答究文應有。乃譯人忽略。然義直重父少子老一邊。故不合老指少也。問經文何處。見老認少為父。答前初涌出時。禮讚三世十方訖。然後獨問訊釋迦。是老認小處。
爾時彌勒菩薩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佛昔從釋種(至)教化令發心而住不退地。
佛昔下二十句。頌爾時彌勒起至世所難信止之文。譬如下八句。頌喻可知。世尊亦如下十六句。頌以法合喻之文。我等從佛下十二句。頌但能取信現在等文。求會通本迹。發起下品也。
妙法蓮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如來。是諸佛獨得十號第一之尊稱。壽量。是諸佛與眾生。共有涅槃四德之實相。初身子等。[1]諸分別解說此實相時。而佛告以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是諸佛之有生也。有生則壽在。後樂說等諸會。證此實相時。而佛告以如來不久當入涅槃。是諸佛之有滅也。有滅則壽之量盡矣。今欲顯諸佛出現於世。特報化身佛之近迹。為眾生作開示緣。示有生。法身如來之遠本。實不生也。如來不久當入涅槃。亦報化身佛之近迹。為眾生作悟入緣。示有滅。法身如來之遠本。實不滅也。不滅不生。故云如來壽量品。方等第六經云。壽命無盡。名不共法。何以故。得法身故。且以免法會之疑。萬二千聲聞成佛壽命。或云二十小劫。或云無量阿僧祇劫。其壽數如彼之長。而釋迦壽命。反如此之短。殊不知諸佛壽命。各隨願力。及眾生善根所感。皆約報化身說。若諸佛眾生。同體法性身之壽命。非世間延促修短所可量也。然必先涌沙眾。以發端者。明會新權。以歸舊實。不問報化身佛。聲聞菩薩。久近之機。總成究竟不滅不生一清淨法身佛矣。然後唯佛與佛之諸法實相。始為究盡。而如來是諸法之王。若有所說。皆不虗矣。一經所談。佛之知見。至此為極。涌塔變土。集分身。出地眾。一大事本末因緣。至此為暢。前云如是大果報。種種性相義等。此也(寶積第一百[2]〔之〕十六經。佛問文殊。汝謂如來出現於世耶。文殊云。若有如來出現於世。一切法界。亦應出現。佛言。汝謂恒沙諸佛入涅槃耶。文殊云。諸佛一相不可思議。不思議相。無生無滅。不思議中。無過去未來現在相。但眾生取著。謂諸佛有出世滅度耳。吁先得我心哉)。
爾時佛告諸菩薩(至)惟願說之我等當信受佛語。
爾時下。承上品三番是事難信。而亦三度誡勉[3]共信解也。如來誠諦。完藥草喻如來是諸法之王若有所說皆不虗也之義。照上品我今說實語汝等一心信之文。是時菩薩下。謂依上品。必不能信。須佛解說其本末因緣。方能信解。故三白[A41]已。復四番請。惟願說之。為下節知諸菩薩三請不止之案。應知自方便品[A42]已來。是明大事因緣相性體力果報之如是。自此至經[4]經終。是明大事因緣[5]本究竟之如是。故佛必再三勸。而諸菩薩必再四請也。
爾時世尊為諸菩薩三請不止(至)那由他阿僧祇劫。
爾時下。受上第四番請解說前頌。我今說實語汝等一心聽我從久遠來教化是等眾之案。故曰知諸菩薩三請不止等。如來秘密下。逕應上品諸佛自在神通之力。惟其久近秘密始見自在。此句實一品之大義也。秘謂大事。應不淺露。密謂本迹。固不易知。神謂諸佛無漏精神命脉。通謂在此即示在彼。示[A43]己即是示他。相貫通而不相妨礙。力謂雖示此彼自他。皆能令人有開示悟入佛知見之力用也。一切世間下。牒起當機如來為太子時等可疑之言。即神通以標其近迹。然善男子下。釋明云何世尊於此少時大作佛事等可恠之義。即秘密以標其遠本。謂一切世間天人等。皆與汝彌勒同。但知佛捨俗出家。得果說法。神通中近少之迹。而不知佛有秘密。無量劫來。[A44]已成佛訖。神通中久遠之本也。今既釋明。則彌勒等所云。得道甚近。成就甚多。父少子老之疑恠可化。而為信解誠諦矣。譬如下。喻明遠本。使見其無量。假使下。以抹塵所點國土。使見其無邊。諸善男子下。教當機自審其邊量。使見無數(大般若第五百十六經云。無量者。量不可得。不可量。在過去未來法中故。無邊者。邊不可得。不可測度。彼法邊際故。無數者。數不可得。不可數。在一切有為法中故)。爾時佛告下。以塵校劫。明佛成道[A45]已來秘密遠本壽命。更多于上譬。良由一成等正覺。得證法身。實不可以世界微塵多寡邊量。計其壽數也。此與化城喻不同。彼直以一箇三千大千世界為言。此以五百千萬億等三千大千世界為言。是能喻之數不同也。彼喻佛之知見力無礙。此喻佛成道[A46]已來之喜命無窮。是所喻之事不同也。
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至)令入佛道作如是說。
此節明諸佛出現於世。由秘密神通之[1]方。雖示現有生。而實不生。自從下。謂佛自過無量塵點劫來。娑婆本界。無數餘國剎海。固有此彼法身。徧在教導。此所以成秘密遠本也。諸善下。謂從塵劫。以至今日之中間。或說得然燈記。為發心之始。或言入涅槃。為究竟之終。報化非無生滅。皆方便權智之分別。此所以為神通近迹也。故曰如是皆以等(然燈等者。准本行經等。其勝一切佛蓮華上佛最上行佛上名稱佛釋迦年尼佛帝沙佛弗沙佛言真理佛乃至毗婆尸等七佛。皆與釋迦授記也)。諸善男子若有下。申明。謂佛所以秘本示迹。皆以方便分別者。以佛用五眼中最明之佛眼。觀眾生信等五根之利鈍。而隨方應度。於十方處。自說名異年殊。亦復現於寶塔中。以大音聲言當入涅槃。無非方便說微妙法。令眾生發歡喜心也。諸善男子如來下。謂示近迹成道者。為眾生樂小垢重德薄也。然我下。結前自從是來等文。申昔秘遠本。今不秘而開顯者。以茲法會機熟。彌勒等。樂大不小。德不薄。而垢不重。下品所以有分別功德之說也。但以下。結如是皆以方便分別一句。
諸善男子如來所演經典(至)雖不實滅而言滅度。
此節明諸佛不久涅槃。由秘密神通之力。雖示現有滅。而實不滅。諸善男子下。申明下節又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能令眾生發歡喜心。成此中能詮之教所度之機。或說下。釋成如來所演等文。說謂載於言者。即能詮也。[A47]己身他身有其迹者。即所詮也。如化城品。佛為[A48]己身。大通智佛及餘十五王子等為他身。餘可類推。示謂現於形者。[A49]己身他身。如寶塔品。多寶佛為他身佛。與分身諸佛皆[A50]己身。事謂事業。[A51]己事他事。如常不輕。以忍增慢持經為事。[A52]己事也。藥王以燒身燃臂持經為事。他事也。諸所下。謂經典所詮自他身事。皆佛與諸佛。本具一法身所示現故。皆為實而不為虗也。所以下。徵釋。謂凡言說之虗謬。出於知見之不如實。今佛既皆法身如實之知見。故或說[A53]己身他身。皆實也。以上為能知見。三界下。為所知見。謂凡形相之虗謬。緣於三界生死有若退出在滅之不如實。今佛既皆法身如實之知見。故見三界之相。本無生死退出在滅。故或示[A54]己身他身。亦皆實也。非實非虗下。謂凡事業之虗謬。成於執著或實或虗。或如或異之不如實。今佛既皆法身如實之知見。故見自他事業非實非虗。非如非異。此或示[A55]己事他事。盡皆實而不虗也。不如下。如同也。謂佛所以說示自他身事。皆實而不虗者。以不同三界天人等知見有錯謬。而佛明見無有錯謬也。以諸下。謂三界天人知見。所以有錯謬者。為有種種性情好欲行業憶想之分別也。欲令下。謂佛欲令三界有錯謬者種諸善根。亦如佛明見無謬故。隨彼性欲行想分別。以若干緣喻。說種種法。由是所作佛事。無暫時廢息。成佛有過塵點劫。甚大久遠之壽命。實常住不滅也。如是則無恠乎所成就涌出之眾甚多。初非伽耶城近迹之可疑也。[A56]已上明佛秘密法身遠本之不滅。諸善下。明佛所脩報身壽命亦不應滅。本行下。因行廣也。所成下。果壽應長。有倍上塵點劫之數也。然今下。指寶塔中唱滅言。謂據佛所脩報壽。猶不當滅。今便唱言滅者。欲以滅度為度生之方便也。所以下。謂所以以滅度為教化方便者。以若佛常久不滅。而薄德者。素不種善根之因。感貧賤貪欲之果。墮入憶見網中。以[A57]己方人。謂佛不滅。亦同[A58]己貪欲住世。視之為沒。要緊起憍懷怠。不生諸好心也。由是之故。佛不以法報身所具所感壽命之實告。而以方便。向諸比丘。說諸佛出世之難值者。以薄德者。經多劫。於佛或見或不[1]是。皆就應化身言也。故曰以此事故等。斯眾下。謂斯薄德眾生。不見法身之理。一聞報化難遇之說。先不生難想。今則生之。先懷憍恣。今懷戀慕。先懷厭怠。今生渴仰。先不種善根。今始種之。秘密遠本。示現神道近迹。有如此益。故佛於法身實不滅中。而言報化身之有滅也。故云是故如來等。
又善男子諸佛如來法皆如是為度眾生皆實不虗。
此結上文兩節之義。以為下文譬本。又善等者。謂不生示生。不滅示滅。非釋迦一佛創式。乃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度生方便之程法。故皆為實而不為虗。皆實不虗。近應品首誠諦。遠照方便譬喻藥草諸品言無虗妄之文。應知要有此節。三變土中。多寶佛及諸分身佛之事皆完。
譬如良醫智慧聰達(至)於此好色香藥而謂不美。
此節喻諸佛出現於世。由秘密神通之力。雖生而實不生也。譬如下。良醫喻佛。智慧聰達為良。練藥治病為醫。以上喻佛之在娑婆也。以有。下喻即徧餘國。前節所謂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亦於餘處等。是也。諸子於後下。喻佛應緣他土。此土眾生。即依外道學執我。然我執為生死毒根。輪迴無[A59]已。故曰飲他毒藥等。是時下。喻佛他土緣畢。出現於本土也。諸子下。喻受我毒有深淺也。深者失其本心。為下不肯服藥案。淺者不失本心。為下服藥者案。遙見下。喻佛首出。庶物無論失心與不。皆知喜敬。拜跪身業。問訊口業。善安隱歸問訊之辭。我等下。述我病由癡誤也。願見下。喻求脩證也。父見下。喻佛愍眾生因毒果苦也。依諸經方。喻佛遵十方三世諸佛即實開權之方便也。求好藥草。喻佛說諦緣六度等法也。色香下。喻諦緣等法初中後善具足清白梵行之相也。擣篩和合。喻十二部經。互有大小乘。見脩證之對治也。以上喻佛說法得法自在。與子下。喻教眾生如說而行。必致出苦得樂。故曰汝等可服等。其諸下。喻利根精進者。如身子等千二百人。昔除我執證羅漢。今得受記作佛也。餘失下。喻鈍根懈怠者。如五千退席。初於序品。未嘗不同眾禮讚。及三請許說後。各禮佛而退也。故先曰見其父來等。後又曰然與其藥等。所以下。謂所以先同禮訊求治。後不服藥者。何也。以入毒深。失心久故。謂好藥而不美也。
父作是念此子可愍(至)尋便來歸咸使見之。
此節喻諸佛不久涅槃。由秘密神通之力。雖滅而實不滅也。父作下。躡上節餘失心者等而言。喻佛愍薄德之人。於佛起憍怠。為貪等三毒所中傷。成顛倒也。雖見下。發揮顛倒。見父求療。業屬其顛。與藥不服。尤為其倒。我今下。喻佛以滅度為教化眾生之方便也。以上敘父念。即作下。敘父言。喻寶塔中以大音聲普告四眾。誰能於此娑婆國土。廣說妙法華經。今正是時。如來不久當入涅槃也。故曰我今衰老等。是好下。喻佛欲以此妙法華經。付囑有在。故曰今留在此等。作是教以下。喻又復言其入於涅槃。是時諸子下。有六義。喻滅度化生之妙。一聞父喪心憂。二念父在能救。三惟孤露無恃。四悲感有悟。五知藥色味美好。六服藥病愈。喻斯等眾生聞如是語。生難想。懷戀慕。渴仰於佛。便種授持讀誦此經。得開示悟入佛知見之善根也。其父下。喻既得此經。開悟佛之知見。則見自[A60]己法身常住不滅。是其父來歸也。故曰咸使等。
諸善男子於意云何(至)如法說我虗妄過者。
諸善下。問答。喻無虗妄。例法無虗妄。故曰佛言我亦等。此約法身秘密遠本。結其不滅。為眾生下。約應化身神通近迹不滅示滅。結其不生。亦無下。結完諸佛如來法皆如是等一節。初彌勒等云。如斯之事。世所難信。又慮佛滅後。諸新發意菩薩。起破法罪業因緣。故此重重校量。使知誠諦不虗。下品所以分別聞此品者之功德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自我得佛來所經諸劫數(至)乃出為說法。
爾時下。長文八節。初節是誠信請說之辭。例無頌故。但從第二節頌起。然頌第二節。止得一行。以長文唯重我實成佛[A61]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其塵點多之譬。不過喻其上文。故不頌也。故曰自我得佛來等。常說下。即上文以頌第三節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之文。為度下。頌於其中間我說然燈佛等文。而實下。頌然我成佛[A62]已來久遠若斯等文。我常下。申明。謂佛既常不滅。初未降王宮時。何緣不見。一是佛之神通。使不得見。二眾生顛倒障。不能見也。故曰雖近等。眾見下。謂眾生因不見與佛同體法身近而不滅。但見應化佛身有滅。故供舍利。懷渴慕。質直意軟。唯願見佛。不惜身命。故感佛及僧俱出靈山。說法身常住而不滅也。此頌為是人故說我少出家等文。大集經謂。過去旃檀窟佛。將涅槃時。以天眼見非非想。有一天人應度。但遲八萬四千劫。下生人間。始合其時。由是旃檀窟佛。雖方便示滅。而以定力。隱密其身。俟其人劫滿下世。始為說法授記。爾時唯其人見佛聞法。餘皆不聞不見等。此也。以方便下。雙結現生現滅。皆方便也。餘國下。頌亦於餘處百千等文。汝等下。謂佛本在餘國說法。汝等不聞。便謂佛滅。殊不知。佛為苦惱深者。不現應化之身。迨生渴仰。則法身又出說法矣。此節頌諸佛出現於世。由秘密神通之力。雖生不生之文。
神通力如是於阿僧祇劫(至)久脩業所得。
此頌第四節諸佛不久涅槃。由秘密神通之力。雖滅不滅之文。神通下一行。是結上節以諸神通力等之文。今判頌第四節者。以第四節長文。如來所演經典。說示自他身事。皆屬神通力也。故以如是為指法之辭。然常在靈山及餘住處。是頌第四節如來如實知見等文。以如實知見即佛法身真如實知見故。惟法身徧在一切處故。常在靈山及餘住處。此長文所以云三界之相。無有生死若退若出等。故舊刻云。佛本不滅。從略訓也。今廣釋者。見頌文。應長行也。眾生下。謂佛雖不滅。自眾生見有滅。頌長文以諸眾生有種種性等文。惟眾生有種種性欲行想分別錯謬。故於不滅法身中。見劫盡火燒也。我此下。依報不滅。頌長文如來明見無有種種性欲行想分別錯謬故。得寂光淨土之安隱也。天人下。正報不滅也。園林下。申明依報不滅之光景。眾生下。申明正報不滅之光景。我淨下。結明佛土依正不滅。眾生依正燒盡。而具憂苦者。是有罪眾生。惡業因緣所感致故。多劫不聞三寶名也。此頌長文薄德之人不種善根等。諸有下。結明隨佛居淨土之天人。或寶樹以遊樂。或擊皷而散華。於劫燒盡中。見不滅者。乃三有中。脩功德者之所感致故。心和質直。見其佛而聞其法。永與薄德之人。多劫不聞三寶名者異也。或時下。申明在此而說法。有長短之不等。謂為善根極深舊所化眾。說法身之遠本。故曰說佛壽無量。長文所謂如是我成佛[A63]已來甚大久遠等。是也。久乃下。謂為善根梢淺新得記者。說應化之近迹。故曰為說佛難值。長文所謂或有見佛或不見者等。是也。我智下。初云神通力。此云智力。慧光。以神則示自他身事。智則說自他身事故。以上頌法身壽量不淺。壽命下。頌報應身壽量不滅。長文所謂我本行菩薩道。所成壽命。今猶未盡。是也。故曰久脩等。
汝等有智者(至)得入無上慧速成就佛身。
汝等下。頌長文第五節。謂汝彌勒等。皆是有智之人。既聞佛之法報化三身壽量遠本近迹。皆是神通方便。勿於此涌出。眾生父小子老之疑。將得道甚近成就甚多之不信。當斷令永盡無餘。則知佛語之誠諦不虗也。如醫下。雖總頌第六第七第八三節喻法之文。其實申明初一行也。謂所以教汝等信佛語實而不虗者。以如醫善方便欲救狂子生而言死。佛救諸苦患在而言滅也。以常下。謂佛何故實在而言滅也。以眾生見佛常住。而懷憍逸。生則著欲。死則墮惡。故佛不滅。而示現有滅耳。以上頌完當品[A64]已。我常下。為下品張本。謂所以我生而言滅。滅而復言生者。以我尋常知其眾生。於道有行與否。不能齊悟。故於行道者。說佛遠本壽長。不行道者。說佛近迹壽短。此乃隨其眾生應可度者。說種種法也。每自下。謂我雖四十年前說生滅不定種種之法。然亦每自作意。我以何法。令此於道有行否眾生。得一槩同入佛無上慧。以成大因。速成就佛身。以成大果哉。今說此經。至佛壽量。則無論彌勒身子等之新迹。從地涌出之舊眾。皆得速成就佛身。及無上慧矣。機無三根。法無三乘。佛無三身。至此益明矣。
妙法蓮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分別功德者。謂大會聞佛法身壽命長遠。各分證佛功德於自心。所謂得入無上慧。速成就佛身也。如有得無生法忍者。有得陀羅尼門等者。而佛各與其分而別之。使知生佛法身雖共一體。隨機深淺。證入而受用有萬殊也。如一月當天。隨水各分其形影。故曰分別功德品。此亦諸佛自在神通力所加庇也。不然。何談壽量於少時。而力德遍於大會。豈不速成就哉。正照藥草喻品如來無量無邊阿僧祇之功德也。
爾時大會聞佛說壽命(至)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下。經家敘置。敘得佛無上慧速成就佛身也。於時下。佛召當機分別其功德。總牒起上品所說之法也。六百下。別敘得功德者之數目也。此中得功德之人。身有六根之通別。位有三覺三賢十地多生之等級。一恒河長四十里。沙無數量。況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之恒河沙佛。皆知其數。一沙一人。有如是眾。聞佛壽量。得無生法忍之功德也。准楞嚴經。是得乾慧地及十信位之功德者。以楞嚴無生法忍。列在三漸次後。乾慧地前故。准仁王般若經。是得第七遠行第八不動兩地之功德者。以仁王五忍。無生法忍。居伏忍信忍順忍後。寂滅忍前。故彼經云。無生忍菩薩。所謂遠不動觀慧等。准本經。以眾生為言。眾生雖九法界之通稱。然實約一向未成佛者而得名。若據上頌得入無上慧速成就佛身為言。則此六百八十萬等恒沙眾生。皆圓頓機。一證一切證。雖在乾慧十信。不妨即攝十地等覺。於二經俱無悖矣。但約位次第而訓。楞嚴為正。若約六根而說。此無生法忍。該通六根。以根根塵塵皆法身之無生。將此無生之理。忍可於心故。復有千倍下。謂有千倍於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之菩薩也。菩薩是將成佛未佛成之名。為能得功德之人。得聞持下。明所得也。聞謂耳根。持謂住持。陀羅尼云總持。謂耳根中。聞法身無生法忍之理。能總一切法。持無量義。有聞與合。故曰[1]門。楞嚴經云。則汝法身。同於斷滅。其誰脩證無生法忍。是也。准位。是得十住位之功德者。以持字中有住義故。以上兩項。為三覺中之自覺。皆約沙計數也。自下十種。約塵計數。初復有下。一世界。即四大洲中一閻浮提之世界也。然世界成於微塵。以塵派眾數。又愈於千倍六百八十萬等之沙眾也。得樂說下。謂此塵眾。聞佛壽命長遠。得四無礙辨才中之樂說無礙辨也。約六根是舌根。以辨才屬舌根故。約位次。是得十行位之功德者。以辨才唯舌能行故。次復有下。六根。則約意根。位次。是得十迴向及四加行之功德者。以旋是迴向義。意能周旋十方。默容三世。其疾俯仰之間。遍行四海故。此三覺中。分證法身之自覺覺他也。三復有下。須彌日月四洲。乃至梵世各一千。謂之小千。千倍小千。謂之中千。千倍中千。謂之三千大千世界。以大千世界折塵派眾。則又愈上兩個一世界之塵眾矣。能轉下。謂此多眾。聞佛壽命。得十地中歡喜地之功德也。以不退是永不退墮於二乘地。生歡喜故。云轉者。謂自得不退。復轉不退地法輪於人也。唯下八生。此中應十生當得阿耨菩提者。以上敘次。皆由少至多。明增數不可思議。四復有下。二千即所謂中千世界。乃從多至少。明滅數不可思議。見得果大者。其眾差小也。能轉下。謂此多眾。聞佛壽命。得十地中離垢地之功德也。以第二地中。於[A65]己則戒度特圓。破戒垢始能清淨故。於人則能轉清淨之法輪也。此中應九生當得阿耨菩提。皆不言者。恐文繁而不奇也。五復有下。所謂一千個須彌日月四洲梵世。為小千世界者也。八生當得下。謂有此塵眾。聞佛壽命。於十地中。得第三發光地之功德也。以第三發光地。望究竟妙覺地。猶差八位故。此下於果應有七生六生五生當得菩提。於位應攝四地五地六地。於世界微塵。亦應曰多少。接下四四天下等文。始成次第。而佛不說者。一或前有八生。後有四生。中自具七六五生。四五六地也。一或當時得功[1]得者。人不合其生。其地之數。故前後超略也。一或佛語巧妙。欲一隅三反也。一或譯人省文。見其錯綜。而文言不板也。六復有下。謂有四個四天下之塵眾也。四生當得下。謂此塵眾。聞佛壽命。得十地中遠行地之功德也。七復有下。謂三箇四天下之塵眾也。三生當得下。謂有此多眾。聞佛壽命。得十地中第八不動地之功德也。八復有下。謂兩箇四天下之塵眾也。三生當得下。謂有此塵眾。聞佛壽命。得十地中第九善慧地之功德也。九復有下。謂一箇四天下之塵眾也。東勝神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南贍部洲。共一須彌一日月。謂一四天下。一生當得下。謂有此塵眾。聞佛壽命。得十地中第十法雲地之功德也。以法雲地尚隔等覺地之一生故。十復有下。不曰天下。曰八世界者。謂有八箇閻浮提世界微塵數之眾生也。問八箇閻浮世界。豈不同二四天下。答四洲寬狹不等故。[2]值以八箇閻浮世界言。佛眼所見。佛心所知。非忽略可多少者比。乃毫𨤲不爽。真知真見之語也。皆發下。謂有此塵眾。聞佛壽命。以初發心。即得十地以上等妙覺地之功德也。經云。初發心時。即攝五位成等正覺。是也。此見大機眾生。直下頓證。始覺合乎本覺。符上頌得佛無上慧速成就佛身也。註初依經約行布訓。似有漸次。無非明此經為圓教。圓其餘經之所漸。在聞佛壽量之一時。而圓融也。末發心一種。依經約圓融訓。無非明此經為圓融中有頓證義。不負佛我每作是意也。又見功德之言雖同。而各各證入。非𢤱憧也。以經觀之。敘得功德之文。似有參差。其實義自攸貫。何哉。初由聞壽量。得無生法忍。而後始能聞持。由聞持而後能行四辨。由行辨而後能百千萬億而迴旋。由迴旋而後能轉不退及清淨之法輪。由轉二種法輪。而後始能漸漸至於一生補處之究竟。由至究竟覺。而後始知釋迦今日於伽耶城得菩提。所得法身壽命。有過五百千萬億等三千大千世界塵點劫之多者。總未離乎三大阿僧祇劫[A66]已前為眾生時最初所發[3]菩心之一念也。以故將得無生法忍者。敘其始。將發菩提心者。敘其終。使明一切眾生不發成佛之心則[A67]已。若發心。則三無數劫脩因證果。在諸佛法身中直一念耳。故經云。佛子住於此。是則佛受用。常住於其中。經行及坐臥。是知若無過去住無生法忍之眾生。則無今日現在說壽量之釋迦。若無現在發菩提心之眾生。則無未來說壽命派功德之諸佛。故經云。願我於來世。長壽度眾生。如今日世尊。說壽亦如是。經文初後。以眾生言。中十以菩薩言。人數則河沙界塵為計。地位則八生乃至一生為名。文似夾雜。旨實有在。思之。
佛說是諸菩薩摩訶薩(至)歌無量頌讚歎諸佛。
佛說下。牒上文也。乃經家敘置大會聞法得利之慶瑞。瑞有七。一於虗下。華瑞。散十方三世因果聖眾。二又雨下。香瑞。三於虗下。天皷自鳴瑞。四又雨下。天衣瓔珞瑞。五徧於下。寶鼎燒香瑞。六一一下。菩薩持旛上行瑞。七是諸下。歌讚慶佛瑞。皆從虗空雨者。佛真法身。猶如虗空故也。
爾時彌勒菩薩從座而起偏袒右肩(至)而說偈言。
佛說希有法昔所未曾聞(至)皆發無上心。
爾時下。佛說長文。彌勒說偈。可謂父作之。子述之也。又佛果覺。彌勒因地。上品既明因果同一法身。則彌勒頌。即佛頌也。初八句。頌敘置之文。有大力。即秘密神通之力。或住不退地一句。頌得無生法忍者之功德。以得無生法忍。始能於地不退故。其餘次第。以照長文。更簡淨也。問或住不退地。與轉不退法輪。豈不混也。答一住一轉。自利利他。各為一義。元不濫也。
世尊說無量不可思議法(至)以助無上心。
上頌聞法得利。此頌興供養。而呈慶瑞也。世尊下。頌佛所說法身壽命饒益甚多。如虗空之無邊[1]地。雨天下。第一華瑞。釋梵下。謂此華瑞來自三變淨土外。恒沙佛土之釋梵諸天所散也。雨旃下。第二香瑞。如鳥下。謂華香皆如鳥飛虗空。以供佛也。天皷下。第三樂瑞。天衣下。第四衣瑞。眾寶下。第五燒香瑞。其大下。第六菩薩瑞。一一下。第七寶幢勝幡瑞。亦以下。謂幡幢無情物。亦會歌詠佛德。此所以為瑞也。如是下。結法與瑞希有。故令大會歡喜。諸天雨華香。如鳥自上而下。菩薩持幡葢歌詠。自下而上。靈山法會勝哉。佛名下一行。雖頌當節。其實申請佛分別未來世人聞佛壽命長遠所得其功德也。又為下兩節張本。照至神力品止。以彼品諸天於虗空中唱名。是應此中佛名聞十方廣饒益眾生義。彼諸眾生聞名散寶。是應此中一切具善根以助無上心義。故彌勒頌完。佛受請復說下二節文。初節為分別一念信解者之功德。應廣饒益眾生一句。次節為分別深心信解者之功德。應一切具善根一句。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至)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人求佛慧於八十萬億(至)於此無有疑。
又阿逸多若有聞佛(至)無量無邊能生一切種智。
爾時下。標起一念信解壽量一品者之功德無有限量。若有下。因功德無量故。以求無上菩提。行前五度者相校。彼以八十萬億等劫。此直一念。彼為佛果廣行前五度。此直一品。略生信解。功德不啻天淵者。良由此一念即無念也。無念乃當體全空之謂。信為十善法之首。解為五別境之一。總為般若正因。以般若之正因。聞契佛與眾生等。有不生不滅之正果。則行人無處無時不分證阿耨菩提之法身矣。故其所得功德。不可以算數譬喻校也。若有善男子下。既云為阿耨菩提。則知其人尚未徹見佛與[A68]己之法身在。故雖多劫行檀等前五度。除其般若正因。不免尚有我法二執。故其功德雖多。乃不及於一念之信解也。況彼前五度。但為果海莊嚴。無般若正因。則終成散滅。此一念信解。既為般若正因。直貫至究竟妙覺。得此正信莊嚴自具故。故曰以是功德等。若善男子善女人有如是下。謂一念信解佛壽命長遠者功德。所以多於彼者。以彼於阿耨菩提法身。遇逆緣。或有退墮。此則永不退墮也。偈中若人下。頌長行總標五度之文。於是下十二句。別頌檀度。前四句頌所施三寶。後八句頌能施四事。若復持禁下四句。別頌戒度。若復行忍下八句。別頌忍度。前四句頌能忍外侮而不動。後四句頌能忍內慢而不惱。若復勤下四句。別頌勤度。又於無數下十二句。別頌禪度。前四句明脩禪之法。以空閑處行坐為緣。除睡攝心為因。中四句明由因緣而得諸定。故安住多劫。心不散亂。後四句明由定心生福。由福發願。由願求無上菩提。得一切智。而盡定之邊際。是人下十二句。結上起下。頌長行以是功德比前功德至所不能知相校量之文。其有下。頌長行若善男子至無有是處之結文。計二十二句。展轉詳悉一念信解者所得功德。多而且廣之不容易也。初四句。謂若菩薩人多劫行道者。始能聞而信受也。次十二句。謂頂戴信受者。始能發願於未來世。如佛得長壽以度生。如佛坐道場說法無所畏。如佛為一切天人所尊敬。亦說其法身不生不滅之壽量也。末六句。結上起下。謂如上所說菩薩。須具五種心。始能隨文義解佛語。無其疑而有信也。一深心。二清淨心。三質直心。四多聞心。五總持心。又阿逸多下。躡頌多聞能總持隨義解佛語。而申明之。謂壽量品一品。不唯解其義趣為多聞總持。即解其言趣。亦起如來無上之慧。得無限量之功德也。何況深心廣聞全部。自他俱利。為書持等六種法師。其功德更為無有限量也。略聞壽量一品。起無上慧。約得佛涅槃心言。廣聞全部。生一切種智。約得佛差別智言。
阿逸多若善男子善女人(至)皆應供養如佛之塔。
上節但分別佛現在一念信解者之功德。能成大因。故末慧與智。皆以能生能起為言。此節兼分別佛現在滅後。深心信解者之功德。能成大果。故末以趨道場起塔為言。阿逸多下。牒起。現在聞說壽量一品者。即見三寶正報之相。以見佛佛寶。共大菩薩僧寶。說法法寶也。又見下。亦見此界依報之相。有五種莊嚴。一地如寶平。二上金界道。三寶樹。四寶樓臺。五菩薩處中。若有下。結明。謂見依正如上者。始成其深心信解之觀相也。又復如來下。謂佛滅後未來世人。既不得見佛。現在依正經。則不必定於壽量一品。但若聞此經。直口不毀訾。心起隨喜者。亦即與佛現在深心信解者。功德同也。以聞經即具佛寶法寶。心口與佛法和合。成僧寶故。故云當知[A69]己為等。此中起隨喜心。為下隨喜品之伏案。以上明略持者為深信。何況下。明廣持者為深信。謂佛滅後之人。直口不毀訾。心起隨喜。便具一體三寶依正觀相。何況以口全部而讀誦。用心全部而受持。則此人三業。[A70]已為頂戴於如來矣。阿逸多是善男子下。謂未來廣信解者。既[A71]已具一體三寶之正報。而住相三寶之依報。可以不須復造也。所以下。徵釋不須復起之義。謂但持誦此經。雖不起塔。而塔[A72]已高至四禪。莊嚴供養。[A73]已備極華香等之十種也。以上但校持誦。阿逸多若我下。又校書寫。謂或自或他。書持此經者。雖不起僧坊。而僧坊[A74]已成。赤旃檀三十有二間。四事[A75]已充足。千萬億之無數矣。故總結云是故我說等。凡此皆因經文。詮顯理勝事奇。故簡其事行而校也。況復有人下。又明經雖理勝。持經者不嫌理事兼行。則功德為尤勝。故譬以虗空之無邊量。疾至一切智也。應知此校上節五波羅蜜。彼除其般若。此不除也。若人讀誦下。校本節不須復起塔寺僧坊四事供養。此仍起塔寺等。并讚三寶。行六度故。其人之功德。即為坐道樹。近菩提。四威儀處。皆應起塔供養。一切天人。皆視如佛塔也。所謂簡則全簡。收則全收。一切[1]其善根廣饒益眾生。見矣。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我滅度後能奉持此經(至)經行及坐臥。
頌計七十八句。若我滅度下四十六句。頌但持經不須復起塔寺等文。況復持此下三十二句。頌持經者不妨事理兼行之文。照常行可消。須曼具云須曼那。又云蘇摩那。此翻善攝意華。薝蔔此云黃華。阿提目多伽此云無龍䑛。三華皆香。薰麻取油。然燈不毒人眼。
妙法蓮華經知音卷第五
校注
[0431001] 住疑柱 [0431002] 子疑字 [0432001] 然疑無 [0433001] 云應作雲 [0433002] 下字疑剩 [0433003] □□疑業若 [0433004] □□疑不樂 [0433005] □□疑業正 [0436001] 滋恐茲 [0436002] 地疑他 [0436003] 按疑接 [0437001] 後之疑倒 [0438001] 能與態通 [0440001] 好下應有遊字 [0441001] 諸疑請 [0441002] 之字疑剩 [0441003] 共疑其 [0441004] 經字疑剩 [0441005] 本下疑脫末字 [0442001] 方疑力 [0443001] 是疑見 [0445001] 門疑聞 [0446001] 得與德同 [0446002] 值疑直 [0446003] 菩下應有提字 [0447001] 地疑也 [0448001] 其疑具【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1 冊 No. 608 法華經知音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2-16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安樂對上品恐怖惡世危苦言。行謂修行。該身語意及大悲。以修四行。始能應上品我等當廣說之願也。准法師品。諸持經者。當得佛所護念。及天寶奉獻之安樂。而持品中。發願者。此方他方周旋往返十方。皆以世界恐怖弊惡為辭。敬順佛命。忍難為心。是持經者。本以好心。開示眾生佛之知見。使離苦得樂。而反自致意嫉口毀身加刀杖之不安樂。佛滅度後諸持經者。寧不畏哉。此文殊所以乘機而請也。佛答以修身等四行者。蓋美其諸菩薩。雖能敬順佛意。忍難持經。而尚未獲所以持經之善道。在[A1]己之先。不以道與世亢。而正其三業。加以大悲。為人說法。則無往而不安且樂矣。何有弊惡危苦之難忍哉。故曰安樂行品。大義不出法師品大慈悲為室等四行。彼中略明。此乃詳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