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知音卷第三
妙法蓮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爾時世尊告摩訶迦葉(至)無量億劫說不能盡。
爾時下。善其所[A1]已言者。信解品是也。以信解品。敘事有條。敘理按時。如敘其子始而捨父。繼而向父。疑父。懼豪貴而去父。甘客作而就父。及終得父之家業。非異人。非異財也。然經許多之勤苦。敘其父始而失子。繼而求子。見子知下劣而放子。設方便而得子。及終付子之家業。無異心。無異地也。然費許多之慈悲。斯皆以喻明法。按五時之教理。為迦葉等善說如來真實功德處。故云誠汝所言。如來復有下。述其所未能言者。此品至囑累。一十八品。是也。何哉。如化城品。以王子為沙彌。提婆品。以國王事僊人。此猶佛因中為菩薩時。無量無邊無數之功德。說不能盡者。至於果上。三變淨土。集十方分身諸佛於頃刻。半坐寶塔。置五十小劫聽眾於虗空。地獄道五逆之調達。遠記天王。畜生道八歲之龍女。速成正覺。安樂四行。從地出六萬恒沙等之菩薩。醫師一喻。據實談那由他劫等之壽命。常不輕之因緣。著於威音那畔廣長舌之神力。現於此界他方皆果上無量無邊無數之功德。說不能盡者。故說壽量品訖。即說分別隨喜法師三品之功德也。彼三品功德之言。正應于此。據此一經一時尚爾。況四十年前所說諸經。其智力神力。無量無邊之功德。豈惟迦葉等。於無量億劫說不能盡。即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以廣長舌。塵說剎說。亦不能盡。偈云。佛以此喻。方便開示。於佛智慧。如海一渧。大經云。虗空可量風可繫。無能盡說佛功德。故此品為略述成。化城品去。為廣述成佛功德也。
迦葉當知如來是諸法之王(至)示諸眾生一切智慧。
此正略為當機。述成億劫說不盡之功德。為下喻文三節立本。迦葉當知下。標起說不盡之義。為方便品汝等當信佛之所說言不虗妄。及譬品法喻兩處無有虗妄咎等之結案。由此火宅法喻長行文各五節。而頌文止得四節。及窮子法喻。亦各四節者。以先三後一皆無虗妄之義。非佛自說。莫能盡其肯綮。故佛以此為四大弟子。述成其信解所未及。為此一品之大意。及為後十八品之正案也。於一切下。釋成如來是諸法之王等文。一切法者。三乘九部法也。智方便者。智即佛自證一乘之實智。方便即佛持此一乘實智用方法。而便於人演說。為三乘九部之權智也。此句。為下第一節喻文立本。明始則以實開權也。其所說法者。躡上權智為言也。皆悉到於一切智地者。應上實智而言也。謂雖說小果。皆有大益。此句為下。第二節喻文立本。明終則會權成實也。如來觀知等者。申明上二句義。謂佛所以必欲終則會權為實者。以佛元觀知雖有三乘九部一切諸法。無非以成佛為歸趣。如後文所謂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者。是也。亦知一切等者。謂佛既知法一。又知機異。所以始則必欲以實開權也。如後文所謂唯有如來知此眾生種相體性念何事思何事等文。是也。通達無礙者。束上知法知機二句。結明如來所以為諸法之王。謂佛若但知諸法歸趣。則通於一。而礙於三。若但知眾生深心所行。則達於權。而礙於實。皆不得稱佛為諸法之王。惟其三一通達。權實無礙而自在。此佛所以稱為諸法之王也。又於諸法等者。結盡若有所說皆不虗也之義。謂佛以法自處。固三一小大通達而無礙。以法與人。則又皆究盡明了。而略無紊亂。必使各得其一切種智。以為究竟。如小機不妨以實通權。而權有究盡。大機不妨即權達實。而實有明了。大小既皆究盡明了。四大弟子。安可謂今之所得者為實。而昔之所證者為虗哉。此法王所以為若有所說皆不虗也。而迦葉等。所以於無量億劫。說不能盡矣。此數句為下。第三節喻文立本。
迦葉譬如三千大千世界(至)一時等澍其澤普洽。
迦葉下。大千世界土地。以況一切眾生心地。卉木叢林況菩薩。及諸藥草況聲聞種類。況三乘人各有種族形類名色。謂由種類多。而三乘人名字形色亦不同也。草木名色。種類不同。由山川谿谷土地高早沃瘠所致。三乘人名色不同。由眾生心地善惡業緣所致。密雲。況佛身雲。無剎不現。故云彌布。一時等澍。況佛法雨。一音圓注。無物不霑慧澤。故云普洽。此譬於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說之一句。以佛真智法身。猶若虗空。隨三乘人草木時節因緣所感。而現方便報化身雲。說權實一味之法雨也。
卉木叢林及諸藥草(至)而得生長華果敷實。
此節譬其所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一句。卉木下。牒定上節所生卉木叢林及諸藥草。而釋成種類若干名色各異也。諸樹下。束成草木雖有小中大。皆各隨器量。以受雲雨。喻大小乘人根器受法亦然。一雲下。牒定上節密雲等二句。釋成一時等澍其澤普洽。喻佛法雨雖一身雲所致。而稱其三乘草木種性。使各得其根葉生長華果敷實也。大意謂。三乘草木。不以佛身雲法雨一。而華果皆同。佛身雲法雨。不因三乘草木異。而潤澤有殊耳。
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諸草木各有差別。
此結上文兩節之義。而譬如來觀知一切諸法之所歸趣等數句。一地。譬歸趣。一雨。譬示諸眾生一切智慧。而諸下。譬眾生深心所行。以上法喻各單明。此下法喻合明也。
迦葉當知如來亦復如是(至)來至佛所而聽法。
迦葉當知下。法喻合標。以大音聲下。法喻合釋。謂佛以大音聲。普遍天人阿修羅。即如天以大雲遍覆大千國土也。於大眾下。以佛十號。釋成有大之名。未度者令度下。以三德釋成有大之實。十號解見譬喻品。三德者。未度等四句。解脫德也。未度令度。約教其發心言。未解令解。約教其見道言。未安令安。約教其安於苦行修道言。未涅槃令得涅槃。約教以證果言。然發心轄乎見修證。見修證總為得佛涅槃。涅槃即解脫異名。故訓四句。為解脫德也。今世等者。法身德也。法身徧乎三世。三世總一真如實知。我是一切等者。般若德也。一切知。非分知。一切見。非[1]徧邪見。又一切知。現量知非比知。一切見。佛眼見非天肉眼見。知道。知無上菩提道及世間出世間道開道。謂開一乘及三乘道。又創始曰開。疏通曰開。說道。謂說其道之通塞險夷苦樂去就。非般若奚能哉。汝等天人下。謂佛既名稱其實。以大音而招眾。一切眾生合當聽命而求法也。此法喻合明佛現身若雲。而申明於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說之一句。
如來于時觀是眾生(至)具足蒙潤各得生長。
此法喻合明說法如雨。而申明其所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一句。如來于時下。舉法。承上文言。謂佛于出大音聲之時。以佛眼。觀其聞命而來雲集之眾。有根之利鈍。性之進怠。皆隨其根性所堪。量材授職。計工與價。而說種種三一小大之法。俾無量億眾。皆得法喜及善利也。是諸眾生下。正明得利。利有漸頓。三世因果聖凡之分。謂諸眾生。一往由不聞法。造五逆十惡。人得而誅之。現世不安隱矣。死墮三途。鬼得而誅之。後不生善處矣。今一聞佛法。因果不昧。生不作惡。現世安隱矣。死生人天。則後生善處矣。此小根莖枝葉眾生聞法。得人天福報之善利。有如此者。以道受樂等者。謂有等中根莖枝葉眾生。在人天中。以四諦十二緣之道。而受三明八解寂滅之樂果。不昧因。又值諸佛。亦得聞菩薩六度萬行之妙法。樹大乘之因也。此二乘眾生聞法得善利。有如此者。既聞法[A2]己等者。謂二乘人既得聞大乘法[A3]已。即遠離事障。不續諸生死。及遠離理障。不礙正知見。應身於無量諸法之中。任[A4]己自在力之所能。而得漸入佛無餘涅槃之大道也。此大根莖枝葉眾生聞法得其善利。有如此者。雖有人天小果大道之不同。然同得佛法雲雨之力。故能盈科而進。成章而達。豈非其所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耶。如是則安可謂昔得小果為虗。今得一乘始為實耶。如彼大雲下。合喻。初二句。喻隨其所堪等文。卉木叢林下。喻皆令歡喜等文。
如來說法一相一味(至)隨宜說法難解難知。
如來下。法喻合明第三節承上文言。謂上文雖云昔者隨其所堪而為說三一小大之法。不妨即是今日如來所說一相一味之法也。一相者。生佛共有一涅槃妙心真如實相也。此中一相。合前法。如來觀知一切諸法之所歸趣。合前喻。雖一地所生。以大千世界。雖有山川谿谷形色不同。同一地相。故論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是也。一味者。謂佛所說三乘九部之言教。同一甘露法味也。此中一味。合前法。又於諸法究盡明了。示諸眾生一切智慧。合前喻。一雨所潤。如大千世界草木。雖有辛酸鹹苦之味不同。而所受[1]靈雨。初直一甘味也。故論云。本來平等同一覺故。所謂下。以昔所說大小乘三解脫門。釋今最上一乘之一相。謂今云如來說法一相者。乃即昔所謂解脫等之三相。非除昔之三相外。別更有一相也。此由信解品四大弟子云。但念空無相無作。於菩薩法心不喜樂。今明空無相無作。即是菩薩遊戲神通等法。故此為言。良由解脫即離。離即寂滅。名則有三。義實一相。究竟下。以一切種智。釋成一味究竟最後義。對始初言。謂始初佛因機小不堪大法故。以一乘實相。隨宜權說。為三相三味。今機緣既增長成大。佛亦究竟涅槃最後時至。不得不稱佛之本懷。故會始初四十年前所說解脫等三相三味之法。都成今究竟一切種智之一味也。前經云。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大般若第五百七十五云。曼殊室利。如我所說種種法門。皆同一味。謂遠離味。解脫味。寂滅味。無所乖違。此也。華嚴疏云。一切眾生。同有佛性。皆同一乘一解脫。一因一果。同一甘露。一切當得常樂我淨。是名一味。勝鬘經謂。二乘人於無明住地。不斷不究竟故。不得一味。今經欲二乘人於無明住地。斷至究竟。得一味也。其有下。謂佛之法雖是一相一味。奈其有眾生聞佛法者。若心持口誦。若如說而行。三業所得功德。皆不自覺知為一相一味。此佛法在機所以為一而異也。所以下。徵明。謂所以佛法一。而眾生得聞思修三慧之功德。不自知其一而異者。何也。以惟有如來最初成道。三七日中。用妙觀察智思惟。知此眾生法惟雖一。而所薰習種相體性不一。致念思修等所得功德各有異也。種謂種子。相謂相狀。體謂體製。性謂性情。瑜伽論可詳。念為五十一心所中別境之一法。思為五十一心所中徧行之一法。約三業明之。且屬乎意業。其實通乎八識也。修字則通屬三業。此機心所以在佛為異而一也。以佛一人。既轉八識成四智。證得八識證自證分惟一故。眾生皆同有此證自證分之一乘性故。何事者。小大五乘諦緣等事也。如小根眾生念思修人天之事。中根眾生念思修聲聞緣覺之事。大根眾生念思脩菩薩之事。是也。云何念等者。云何更深進推詳義。謂佛於初七日中。既知眾生所念思修之事。於第二七日中。又用妙智思惟。此等眾生有云何因緣。而念思修如是之不同哉。如念思修人天乘事者。有福報之因緣也。念思修二乘事者。有懼苦求樂之因緣也。念思修菩薩乘事者。有自利利他之因緣也。以何法念等者。謂佛於第三七日中。又用妙智思惟。此等眾生既有如是念思修之因緣。我當以何等之法。與此眾生。念而思。思而修。修而得其何等之法。以為果也。眾生住於下。正明修而得果。如念思修福報之因緣者。佛即以一乘實相。隨宜究盡明了。示作五戒十善。與其念思修眾生。得遂其深心所行究竟。住於轉輪聖王釋梵諸王之果地也。如有念思修離苦得樂之因緣者。佛即以一乘實相。隨宜究盡明了。示作四諦十二緣。與其念思修眾生。遂其深心所行究竟。住於聲聞辟支佛之果地也。如有念思修自利利他之因緣者。佛即以一乘實相。隨宜究盡明了。示作六度四攝等法。與其念思修眾生。遂其深心所行究竟。住於三賢十聖一乘佛果之地也。唯有如來下。謂眾生雖得佛與其法念思修。住在五乘種種之地。然各不自知皆是佛以一乘實相所分出。而各自執以為異故。惟有佛真如實智。知見各地眾生所得功德。元真是一而三。三而一。明了無礙之法也。此中如實見。簡非凡夫天肉眼見。及非二乘慧眼見。以諸眼雖分得明了。皆有礙故。如彼卉木下。舉喻結其有眾生聞如來法等文。謂五乘眾生。住在各地。各不自知佛一乘功德。即如卉木等。各不自知受天一味雲雨。而各自居其上中下性也。此合前法亦知一切眾生深心所行。通達無礙。合前喻而諸草木各有差別也。如來知是下。舉法結其惟有如來知此眾生種相體性等文。謂眾生雖如草木各不自知其所得功德。為上中下性。而佛則知其初無上中下五等之別。惟直一乘實相一味甘露之法也。所謂下。前以三相釋一相者。是明菩提果覺也。故以究竟至於一切種智為言。以種智即菩提故。此復以三相釋一相者。是明涅槃斷德也。故以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為言。以涅槃即斷德故。然始末皆以究竟言者。顯非二乘菩提有餘涅槃皆非究竟也。九法界眾生。不成佛則[A5]已。若成佛則不過成菩提涅槃而[A6]已。故前後互言之。問。初小乘豈不證空乎。何至今明大乘。才言終歸於空耶。答。佛初因機小。故以一相。演為三相。云空無相無作。為解脫相離相滅相。是但以人空言也。今佛說法。到四十年後。二乘人授記時至。佛涅槃時又至。是謂究竟之終時也。故即三相歸於一相乃明法空也。雖人法無我初終有異。而所證空理。則一耳。故以終歸於空常寂滅相為言也。此可見會三歸一會權為實之的旨矣。佛知是[A7]己等者。是字指上空寂相言。謂佛知初後人法總是一空寂相。固得其歸趣[A8]已。但彼時不說。只待到四十年後而說者。以佛雖知諸法歸趣。又知一切眾生深心之所行故。觀其眾生心王心所欲樂不同。而將之護之。是故起初。不即為二乘人說應得佛一切種智也。將謂將法就機。護謂護法。即所以護機。非佛有初恡而終與之。成虗妄咎也。汝等迦葉下。結完初節。汝即迦葉等。則等其餘三大弟子希鮮少也。謂我稱讚汝四人。為人中鮮少人者。以汝等能知我釋迦如來四十年前。隨宜所說三一小大之法。即今四十年後所說惟一無三之法。而又能信能受也。所以下。徵明。謂所以前說汝等於佛功德。億劫說不能盡。今復稱讚汝等為人中希有者。何也。以十方諸佛及我釋迦世尊。始終隨宜說法。難解難知故也。應知通品一往以佛言。以如來言。指釋尊一佛也。徵後以諸佛世尊言者。是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也。隨宜說法難解難知者。如初以一乘。隨小機所宜。說作三乘。眾生但解為三。不知是一。此隨小之宜。難解難知也。今終則會三乘。隨大機所宜。說作一乘。眾生但解今一是實。昔三為虗。此隨大之宜。又難解難知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破有法王出現世間(至)以種種緣令得正見。
破有下。頌如來是諸法之王至而演說之。有。謂無明愛取有世間之因。世間。謂生老病死三有之果。佛既破有。不應受生。今復出現者。為隨順眾生心欲。以種種因緣譬喻。說三乘法也。應知破有是根本實智。出現是方便權智。有實智故。為一乘法王之不虗。有權智故。為三乘法王之不虗也。如來尊重下。頌其所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謂雖以實為權。說種種法。然其所說法。皆能到於如來尊重實智深遠之地。非小乘淺智之人所知也。久默斯要下。頌如來觀知一切諸法之所歸趣。謂既所說法。皆悉能到深遠智地。何不蚤說以斯要妙。是諸法之所歸趣。諸佛所尊重故。久默以竢時至。不圖速成也。有智若聞下。頌亦知一切眾生深心之所行。而通達無礙義。在其中矣。謂佛既不惜說法。是急於救人。反不務速說者。以眾生深心所行。智信者少。而愚疑者多。一速說非惟不達。而且永失。致受苦無窮焉。是務速則利眾生也少。而害眾生也多。故曰無智疑悔等。是故迦葉下。謂有是畏。速說害眾生之故。法王所以將教從人。隨眾生力之所堪。用種種因緣。說作小大三一之乘也。雖曰用權。其實皆令得到究竟一切種智也。故云令得正見。此又頌於諸法究盡明了等文。長行云究盡明了。此云隨力為說。惟其隨力。眾生方得究了。長行云一切智慧。此云種種正見。種種即一切。正見即智慧也。
迦葉當知譬如大雲(至)乾地普洽藥木並茂。
此頌單喻第一節。長行先世界草木。而後雲雨。頌中反是。其雲雨景象。文字損益。足長行所未盡。
其雲所出一味之水(至)根莖枝葉華果光色。
此頌長行單喻第二節。
一雨所及皆得鮮澤(至)所潤是一而各滋茂。
此頌長文單喻第三節。
佛亦如是出現於世(至)皆應到此覲無上尊。
此頌法喻合明第一節。佛亦下。先頌有大之實。大聖下。後頌有大之名。我為如來者。十號第一也。兩足之尊者。十號之第二三四也。以福慧為兩足故。福足則應供。慧足則正徧知。又慧足是明。福足是行故。又攝明行足也。出于世間下。頌善逝世間解。十號之第五也。猶如大雲下。頌無上士調御丈夫之二稱。十號之第六七也。諸天人眾下。頌天人師佛世尊之三稱。為十號之第八九十也。長行先名。後以實釋。頌中先標其實。後以名釋。
我為世尊無能及者(至)如彼草木所稟各異。
此節七十四句。頌長文法喻合明第二節。初三十六句。頌如來于時起至快得善利止之文。我為等者。佛本無我。順世而稱為我。謂九法界三世間主。皆稱佛為尊。曰無能及者。無他也。為能安隱眾生。不當出世。而現於世。為大眾說不生不滅甘露淨法也。其法一味下。謂甘露淨法。止得一味。乃解脫涅槃之味也。以一妙音下。謂雖是一味之音。不妨隨類而各解也。故曰妙音。斯義指解脫涅槃言。應知妙音為能演。解脫為所演也。常為大乘下。申明。謂佛非惟一時演暢斯義而[A9]已。乃於四十年中。雖說三乘九部之法。無非時常為大乘解脫涅槃而作因緣。不為小乘解脫涅槃而作因緣也。我觀一切下。謂佛所以直為大乘作因緣者。以佛觀九法界一切眾生。普皆平等具足。有此一乘法體。所以不存彼此愛憎之心也。我無貪著者。謂佛不貪愛執著大乘而自居也。亦無限礙者。謂佛不限此大機為之廣說。礙彼小機為之略說。以故四十年中。恒為一切眾生。平等而說一乘法也。如為一人下。驗明平等。謂如佛凡為當機者一人盡義而說。其實何甞眾多之人不聞哉。故曰眾多亦然。以上。明佛為眾之心普也。常演說法下。又明佛為眾之心。與時無間也。謂佛出世。常以說法為事。曾無他餘之事也。去來下。謂佛既但以說法為事。故去來坐立四威儀中。無往不是說法。曾不見有疲厭也。充足下。謂所以無疲厭者。無非欲以一乘之法。充足三世間眾生。如天之雲雨。普潤於三草二木也。此佛無貪著無限礙之意見矣。貴賤下。申明法平等中。機自有不平等者。於人則有貴賤。於位則有上下。於戒則有持毀。於威儀則有具否。於見諦則有邪正。於根行則有利鈍。佛則無有彼此愛憎。但等雨法雨。心無懈而身無倦也。是機雖有不平等。而佛心則一向未嘗不平等也。此由信解品四大弟子言。一切諸佛秘藏之法。但為菩薩演其實事。而不為我說斯真要等文。故此諄諄以解其疑也。然此中有五平等。其法一味下。法體平等。我觀一切下。佛心平等。恒為一切下。佛說平等。如為一人下。一多平等。常演說法下。久近平等。末以貴賤上下諸不平等者。一反照之。愈見佛無往而不平等矣。次三十二句。頌長行是諸眾生起至漸得入道止之文。一切眾生下。承上文言。謂由佛法如雲雨之無倦。故令一切眾生聞佛法者。隨力所受。得各住於種種諸地也。地分五等。故曰諸。或處人天下。初人天福報地。轉輪聖王人中至貴。釋梵諸王天上極尊。此釋成貴賤上下等四句。以釋天為欲界主。在輪王上。在梵王下。梵王色界主。在釋天上。在空天下故。凡在上者貴。在下者賤故。其因皆由持五戒十善具足威儀而致也。諸王。則下該四天王天。上該色究竟天等。及人間諸粟散小王等也。是小藥草者。合前喻小根小莖小枝小葉之文。以人王天王。雖三界中尊貴。猶屬生死有漏故。然皆可以救人苦。與人樂。故稱為藥。非佛法棟梁故。比之為草也。知無漏法者。知苦斷集之法也。簡別天人釋梵有所不知也。能得涅槃者。謂小乘人既知苦斷集故。能得有餘涅槃也。此句含其慕滅修道。簡別人天釋梵。猶屬輪迴生死。不得涅槃也。起六神通下。六通。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境漏盡也。三明。即六通中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也。問曰。三明既即六通之半。奚用重開。答曰。通約自證。[1]明約利人。廣如法數詳之。以上頌聲聞乘地也。下辟支佛乘地。辟支有二種。一獨覺。二緣覺。獨處山林。為獨覺自了之地。常行禪定。為獨覺自悟之工。此中標以獨處。結以緣覺。故知兼二種人也。問。經奚不明言出聲聞耶。答。聲聞有迴心向大分。緣覺出無佛世。多不迴心故。言知無漏法。則知是聲聞乘也。以無漏法。該盡大小乘故。以上總明中下機。皆屬小乘之數。皆具三明六通耳。是中藥草者。合前喻中根中莖等文。求世尊下。謂有等迴心向大聲聞。欲求補佛處。云我雖現世不作佛。當當來世畢竟作佛。故雖同二乘入定。乃行菩薩六度中精進之定。非滅盡定。此等之機。為藥草中之上等藥草也。又諸佛子下。佛子即菩薩也。菩提薩埵為佛所鍾愛故。稱之為子。有三賢四加行之別。故曰諸位。雖涉乎地前。而心則專乎佛道。佛道雖多。四無量心為本。故曰常行慈悲。佛雖未記作佛。而自知作佛。決定不為魔外小乘所疑惑也。尚居地前。校二乘人雖大。校地上及等覺地尚小。非藥草可喻。故曰是名小樹也。安住神通下。地上及等覺地之菩薩也。云安住神通。則知愈於常行慈悲矣。云轉不退輪度無量億眾。則知超乎自知作佛決定無疑者而[A10]已。應知校前藥草。則名為樹。校上小樹。則名為大樹矣。此合前喻大根大莖等文。問。神通與慈悲何分。答。慈但與樂。悲但拔苦。神通則不止慈悲。即殺盜婬五逆十惡。可以度眾生處。菩薩亦安心住於其中。此非地上等覺菩薩不能。淨名云。十方大力魔王。皆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是也。前喻文。缺上藥草及小樹二種。此頌有者。顯藥草及樹木各具上中下三種也。佛平等下六句。頌長文如彼大雲雨於一切等文。結完法喻。明平等在佛。不平等在機。故佛法如雲雨。直一味。機稟根莖受用。則各異也。
佛以此喻方便開示(至)漸漸修學悉當成佛。
此頌長文法喻合明第三節。初十四句。頌如來說法一相一味起至以何法得何法止之文。直明釋迦一佛以實為權之義。佛以此喻下。此喻。藥草喻也。方便開示。權智也。演說。屬上權智。一法。即一乘實智。謂佛以此品。喻明四十年前方便開示。種種三乘九部言辭諸權智之法雖多。無非演說實相一乘法也。於佛智慧下。謂自昔至今。佛所說法。在汝等二乘人分上。若曰甚多。然在於佛自證實智海中。才一滴耳。此恐四大弟子。以此一品。遂當如來無量無邊功德。故此為言。我雨法雨下。謂佛前云如來功德說不能盡。今止說一滴者。以佛法雲雨。雖曰一渧。然不妨即此一滴能充滿於三世間也。以一為無量故。一味之法下。謂雖充滿三世間。却真是一味之法。但隨眾生力所修行。眾生力大。如彼叢林藥草大者。其所霑潤亦大。眾生力小。如彼叢林草木小者。其所受澤亦小。雖有小大。皆得法雨。而漸增茂好也。豈可謂昔之法雨。異乎今之法雨。今之大樹為實。昔之小樹為虗耶。次三十二句。頌眾生住於種種之地起至終歸於空止之文。乃詳明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會權歸實之義。諸佛之法下。謂釋迦一佛。所以直以一味法雨。充滿世間。隨其大小。漸增茂好者。非特意故為。乃遵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之常規也。諸佛既常以一味之法。令諸世間普得具足。漸次修行。皆得道果。釋迦豈不然乎。聲聞緣覺下。約法。則以常規。釋成漸次修行皆得道果二句。約喻。則申明隨其大小漸增茂好之義。應知上節列三種藥草。一小喻人天乘。二中喻聲聞緣覺乘。三上喻聲聞中有發大心者之大乘。然有聲聞義。無聲聞名。此節合前小中上三種藥草。總為一種。兼有聲聞名也。處於山林者顯二乘人元不在廟堂也。住最後身者。果縛未斷。曰住。子縛[A11]已滅。不續後有。對無始受身。此生則為最後身也。聞法得果者。謂[1]轉王釋梵。先在人天道中。聞佛諦緣之法。居于廟堂。牽於世樂。雖知其苦。不獲處於山林而斷其集。今既得為聲聞緣覺。處于山林。知苦。並斷其集。不受後有之苦。得證涅槃之樂。則昔之聞法。今獲其果矣。是昔之名輪王釋梵等。諸小藥草。今各得增長。為中上之藥草也。若諸菩薩下。明前小樹今增長為中樹義。云智慧堅固。則知不止如上文但云專心佛道常行慈悲而[A12]已。云了達三界求最上乘。則知不止如上文但云自知作佛決定無疑而[A13]已。以今之了達三界之廣大。校昔之自知作佛。為陿小故。所以此中。法則云求最上乘。喻則合為小樹而得增長為中樹也。准仁王經。此由習忍前十善菩薩。增長入三賢位也。復有住禪者。謂由智慧堅固。復住於禪定也。得神通力者。謂校前安住神通者。更得其力也。以安住。約才入其手言。得力約久成其用言。聞諸法空心大歡喜。則知異乎聞人空之喜矣。放無數先度諸眾生。則知異乎轉不退輪之度生也。以轉尚費言說。光則照而知之。不容聲故也。所以此中。校上節喻名中樹而得增長。為其大樹。異乎求最上乘之求者也。以彼才求。此[A14]已增長究竟得故。應知此由三賢位。增長至十地位也。以上喻機之小大增長。各有階漸也。如是迦葉下。喻佛身雲法雨。元無小大先後。只一味也。潤於人華者。人是法。華是喻。各得成實者。實果也。通法喻言。謂佛法雲雨。雖曰不異。而小大三乘之機。末不由之開心華。結道果。各自成其小大也。迦葉當知下六句。頌佛知是[A15]已起至一切種智止之文。而兩結上文佛與諸佛皆用權顯實之義。以諸因緣者。照前應一大事因緣。照後為化城伏案。照諸經。該乎四十年前所說也。種種譬喻者。如優曇鉢火宅藥草等。皆權智也。開示佛道。由權而入實也。是我方便者。勝鬘經云。阿羅漢辟支佛得功德。斷五住煩惱。脫二種生死。皆不及佛。言得涅槃者。皆佛方便也。此結上佛以此喻下十四句也。諸佛亦然者。結諸佛之法下三十二句也。今為汝等下八句。頌汝等迦葉甚為希有等文。而結前起後。謂因迦葉等甚為希有。能信佛隨宜說法故。佛今為迦葉等。說其最後實事。明諸聲聞眾先所證有餘涅槃。皆非佛之無餘涅槃。故曰皆非滅度。汝等下。謂既非佛之滅度。是何法也。乃汝等所行涅槃小果。是菩薩道之大因也。依此大因。漸漸修學。盡得成佛之大果。不止成阿羅漢小果而[A16]已也。勝鬘經云。得少分涅槃者。名向涅槃界。又云。聲聞緣覺乘皆入大乘。大乘者。即是佛乘。是故三乘即是一乘。一乘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提即是涅槃。涅槃即是佛之法身等。如下品授記者。是矣。問。此節法喻文字重疊。何異上節。答。約文而言。上節重隨力所受所稟各異。此節重漸增茂好。各得成實。此文不同也。約義而言。上節明雖一而異。昔權未實。三乘雖各有所得。皆適[A17]己分小。不得濫大。此節明雖異而一。今實即權。三乘乃一乘之階。小可增長而為大故。法喻三疊。皆以增長言。此義不同也。
妙法蓮華經授記品第六
梵語和伽羅。此云授記。聖言說與曰授。果與心期曰記。初身子請說因緣。佛演以譬喻。無非總為千二百人得解與記。然直四人得解。故今獨先記四大弟子。以四大弟子俱[A18]已開悟佛知見故。餘俟因緣說周。始與其記也。四大弟子先記迦葉者。佛法門中。不出智之與行。身子智慧第一。飲光頭陀。此云抖擻。為行第一。而僧臘又最長也。然此授記。正是為諸聲聞。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獲念義也。應知。
爾時下。結前也。告諸下。正授飲光之記。上頌言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此奉敬三百萬億諸佛植福。廣宣大法植慧。正是漸漸修學菩薩道。第一之因行記也。上頌言悉當成佛。此云當得成佛名光明佛。授第二之果記。上正等于諸佛也。如來等十號。為諸佛所護念。未發大心者不與。[A20]已發心者。有此必為佛所護念也。國名下。授第三第四依報記。依報不出兩儀。國屬地理。劫屬天時。云光德者。常寂光淨土也。云大莊嚴者。實報莊嚴土也。佛壽下。授第五正報記也。正法下。授第六正像法住世久近記。下正覺于眾生也。國界下。釋成國劫之名。無諸下。明嚴。琉璃下。明飾其國。菩薩下。授第七法眷記。無有魔下。授第八護法記。謂魔天臣民。為三界必有之數。但在光明佛法中。不為害佛法之魔事。以光明佛因行抖擻故。果上不惹魔。魔亦護法也。身子記中。有轉授堅滿記。無魔護佛法記。各隨願行。彼此互攝也。飲光未來成佛一大事因緣。佛則一一授之。飲光則一一記之矣。聲聞得佛果記。誠如優曇鉢大寶青蓮華。又時一現耳。下三段記文。准是不另訓也。頌校長行。缺國名光德。劫名大莊嚴。三四兩科。餘照可知。
爾時大目犍連須菩提(至)即共同聲而說偈言。
大雄猛世尊諸釋之法王(至)如饑須教食。
爾時下。目犍連等。皆悉悚慄者。敘信解。空生居首。迦葉第三。迨述藥草與記。皆獨先迦葉。三人恐佛。舉一隅。而欲[A21]己以三隅反。所以心不自安。而惶悚戰慄。故同聲說偈。欲佛親唱其名。而各親與其記也。大雄下。謂佛一大英雄勇猛。為三世間所尊。而于諸釋種中。破有為諸法中王。故能哀愍我等。于方便品。云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乃至于上品。云漸漸修學悉當成佛。如此則是賜其我等作佛之音聲也。若知下。謂我等雖得聞此作佛之聲。而尚未得如身子飲光。親唱其名。親與其記。若佛知我等。要佛親與其記之深心。能見愍而授其記者。則如灑以甘露。除其熱惱。而得其清涼也。甘露。照上品甘露淨法而言。熱。即悚慄之心。良以二乘人不同三界火宅之所燒煑故。但以除熱言。如從下。復以喻申求其記。饑國來。餓殍極矣。喻小乘也。遇王膳。喜樂甚矣。喻作佛音聲也。心疑懼未敢便食者。喻雖賜佛音未敢自信也。得王教乃敢食者。喻須佛記然後乃敢承當也。[A22]已上喻文也。我等下。法合。以小乘人。合饑國也。不知下。申明小乘人有過。過在不知云何當得佛也。雖聞下。以小乘人得佛。合飢人遇王膳心疑懼未敢食也。若蒙下。以得佛記。合王教而後敢食快且樂也。小乘人不信自心作佛。信佛語故如此。吁。
爾時世尊知諸大弟子(至)度脫無量菩薩及聲聞眾。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諸比丘眾今告汝等(至)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爾時世尊復告諸比丘眾(至)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諸比丘眾皆一心聽(至)無量無數莊嚴其國。
爾時世尊復告大眾(至)像法亦住四十小劫。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此弟子大目犍連(至)吾今當說汝等善聽。
凡諸大弟子得記。雖劫國莊嚴。各有不同。無非因行授名。因名記果。如迦葉因中。然燈續明。以紫金光。塗佛形像。為羅漢則名飲光。成佛則號光明。須菩提因中心得無礙。憶受生如恒沙。在母胎知空寂。為羅漢則名善見。又名空生。由善見故。成佛則號名相。由空生故。說法常處虗空。旃延因中勤掃佛地。為羅漢則名文飾。成佛則號閻浮金光。目連因中聞因緣而出家。為羅漢則得神通第一。成佛則號多摩旃香。香不離此。而[A23]已至彼。通不捨因。而[A24]已成緣。皆果不違因。名稱其實。雖是聲聞所行。皆是菩薩。但不自知耳。故前偈中。佛先與說。破其因行。則曰汝等所行是菩薩道。後將與其果記。則曰漸漸修學悉當成佛。若其國之大小。劫之修短。法住之久近。眷屬之多寡。皆各隨其本願。功德則無增減也。我諸弟子下六句。為五百弟子受記品伏案。我及下四句。為下因緣說周張本。而廣說如來復有無量無邊阿僧祇之功德也。謂五百弟子。佛皆欲記成佛者。以佛曾與五百人。宿世有成佛之因緣故也。
妙法蓮華經化城喻品第七
化城對寶所而言。化謂變化。城謂城府。初佛說火宅喻。本欲千二百人同開悟佛知見然唯四大弟子信解。其餘如不聞見。故佛又說藥草喻。雖是為四大弟子。述成其說不能盡之功德。其意實欲千二百人同開悟佛知見。同與其記耳。而千二百人不開悟者。以聞如來是諸法之王。若有所說三一權實之法。皆實不虗。意謂三一權實。既皆不虗。則我等昔之所證小果。未嘗不為今之大乘。故安於化城。以當寶所。而不肯前進。以希授記。所以上品授過迦葉記。餘三大弟子。必求佛記者。亦為千二百人。有所引發也。今既引發不動。故佛不得[A25]已。而說宿世因緣。以明佛昔於塵點劫前。為沙彌時。曾化千二百人作佛。如導師所將眾人。過五百險惡由旬。至寶所也。沙彌各各既[A26]已成佛。而反度千二百人以小果者。如因所將眾人。畏難求息。乃不得[A27]已。而過三百由旬外。置化城也。今千二百人。既得阿羅漢果。仍欲度脫以大乘者。如滅化城。而引過二百由旬至寶所。以完其佛為沙彌時之本願也。是知昔之三乘不虗者。如由化城止息。可以為進寶所之地。名不虗。非謂化城即是一乘實相寶所之不虗也。如是則昔之教以一乘為因。今由二乘而得受成佛之記為緣。昔因今緣。事不容[A28]己。詎可執二乘城府之不化生滅度想安隱想。而不往前進哉。故曰化城喻品。此宿世因緣。所以當說。而佛之功德。所以說不能盡也。經文通品。分為二大章。初自品首佛告諸比丘乃往過去起。至第十六我釋迦牟尼佛於娑婆國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止。明佛為千二百人曾植宿世大乘之因。顯如來實智功德無量無邊。次自諸比丘我等為沙彌時各各教化無量百千萬億恒河沙等眾生起。至此城非實我化作耳止。明佛為千二百人。以聲聞法為化城。成今世大乘之緣。顯如來權智功德無量無邊也。
佛告諸比丘乃往過去(至)觀彼久遠猶若今日。
佛告下。標起過去之劫。總明宿世之多不可思議。爾時下。標起智佛為釋迦宿世嚴親。具十號。劫國莊嚴之實迹。約現在言。諸比丘彼佛下。約涅槃後言。以起譬。別明宿世之多不可思議。故曰甚大久遠。譬如下。以非喻為喻。釋成彼佛滅度甚大久遠之文。以大千世界之地種。盡磨為墨。則其墨之數無量也。過於下。謂其墨又不隨地便下。乃過於東方千國土。才下一點。其點又不甚大。但大如微塵也。又過下。謂如上再過千國土。復下地種墨之第二點也。如是下。謂如是第二仍過千國土。復下第三點地種墨。展轉以至千萬點等。直下盡地種墨。用計其國土之數。則墨所點之國土無邊也。於汝下。問辭。明無數也。謂將上地種墨點所計國土。俾能算數之師。及算師之弟子共算之。可得其邊而知其數否。答不也世尊者。謂誠哉。不得其邊而莫知其數也。諸比丘是人下。謂將是人所經點墨。及不點墨之國土。盡以手指撚抹為塵。以塵校劫。復過上數。則其劫數之多。不啻倍屣之。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不可思議矣。我以如來下。結完標。釋成如來實智功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之無數也。而佛以如來知見實智之力。視茲久遠。宛若一日。信乎迦葉等於無量億劫。說不能盡也。過去多劫佛。既明見若此。益顯授諸大弟子未來果記。劫長果遠。為不虗矣。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念過去世無量無邊劫(至)通達無量劫。
我念下。頌總標。如人下。頌明別釋無量。過於下。釋無邊。如是下。頌以塵校劫。釋無數。如來無礙下。頌結以顯德。譬品所謂捨於方便。讚如來知見者也。
佛告諸比丘大通智勝佛(至)一心合掌瞻仰世尊。
佛告諸比丘下。通敘智佛始成佛終滅度壽命之數也。其佛本坐下。別敘其始。謂以大通一佛自證一乘實相而言。則威音那畔。業[A29]已成訖佛矣。故云本云[A30]已。垂得下。謂以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開實為權而言。則今時門頭。尚思惟未得其方便在。故云而諸佛法等。云諸佛法。顯非一佛之法也。此即如我釋尊。始成正覺。最初七日之思惟也。如是一小劫下。謂通佛初以一小劫思惟。與諸眾生。說[A31]已坐道場所得之法。恐機之不達。乃至思惟十小劫。亦未得其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開實為權之方便也。故再曰而諸佛法等。此即如我釋尊第二七日之思惟也。良以釋尊住壽八十歲。故思惟時。但以三七日為言。智佛既住壽五百四十萬億那由他劫。故思惟時。以一小劫至十小劫為言也。爾時忉利下。申釋本坐道場之儀制。謂智佛本生道場。其道場是何人所置辦也。乃忉利諸天。於未坐道場前。敷其師子座於菩提樹下。高一由旬也。故曰先為等。佛於此座下。謂忉利諸天。既敷座[A32]已。而呪願曰。佛當坐於我所敷之座而成道。以凡一切諸佛成道之場。必皆忉利諸天預設。此常例也。適坐此座下。謂智佛正坐其座之時。而色界諸梵天王。于坐道場之始。及滅度之終。惟以雨華為供職。四王諸天。惟以擊天皷為供職。其餘夜摩等六天。惟以作天伎樂為供職也。以上敘智佛本坐道場之儀式如此。諸比丘大通下。謂智佛思惟。過十小劫[A33]已後。始得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以法就機。開實為權之方便也。故得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現身其前。而慰喻之。此即如我釋尊第三七日思惟。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應說三乘。作是思惟時。十方佛皆現。梵音慰喻我之文。故曰諸佛之法乃現在前等。此雖敘過去大通智佛之事。其實申明方便品偈中。釋尊自[A34]己最初三七日思惟之義。可見我釋尊尋念過去佛。正尋念此大通智勝佛也。以智佛既為釋尊宿世嚴親。則三七思惟。亦世傳之家法也。以上敘智佛成佛之始。滅度之終義。其佛未出家下。追敘智佛未下家時之事。明我釋尊宿世為千二百人。求大法植大因之源本也。十六子唯名其第一者。舉一以該眾也。父曰智勝。子曰智積。因地覺與果位。名目相應也。智積。即後文東方歡喜國作佛。名阿閦者。是也。方便品謂。釋迦曾親近過百千萬億無數諸佛。此正是佛之所親近處也。諸子捨所珍而詣佛者。所謂善繼其志。善述其事。達孝者也。諸母泣送者。愛子而兼得覲夫君。以成道也。曰諸母者。明十六王子非一母所生也。其祖轉輪聖王。及大小臣工。皆詣佛者。見舉國無尊卑貴賤。其重道一也。此即如我釋尊耶輸皇后淨飯聖王。同送羅睺太子出家之儀式也。到[A35]已頭面下。正明恭敬之儀。其讚歎之言。備乎偈中。
以偈頌曰。
大威德世尊(至)是故咸稽首歸命無上尊。
大威德下六句。頌本坐道場等文。初七日思惟也。世尊甚希有下八句。頌如是一小劫等文。第二七日思惟也。今者見世尊下四句。頌過十小劫等文。最後第三七日思惟也。眾生常苦下十四句。頌其佛未出家時等文。不識苦盡道等者。釋成盲暝無導師之義。長夜增惡趣等者。釋成眾生常苦惱之義。今佛得最上等文。申明我等得善利稱慶大歡喜之義。
爾時十六王子偈讚佛[A36]已(至)諸天人民重說偈言。
世雄無等倫百福自莊嚴(至)當轉無上輪。
爾時下。上捨所珍而詣佛者。意在于茲。世雄下八句。明佛具兩足二利三覺也。若我下二句。明[A37]己之所以求法。亦欲同佛得兩足二利也。世尊下八句。釋成世雄無等倫之文。而申明為分別顯示令得是智慧之義。知眾生所念所行。則心事有不等也。即如藥草喻中。亦知眾生深心所行。知智力福業。則因果有不同也。即如藥草喻中。又於諸法究盡明了。示諸眾生一切智慧。世尊悉知[A38]已者。結足得是無上慧也。當轉無上輪者。結足願為世間說也。
佛告諸比丘大通智勝佛(至)徧滿世界勝諸天光。
爾時東方五百萬億諸國土中(至)而說偈言。
我等諸宮殿(至)而此大光明徧照于十方。
爾時五百萬億國土(至)一心同聲以偈頌曰。
世尊甚希有難可得值遇(至)惟願哀納受。
爾時諸梵天王偈讚佛[A39]已(至)一心同聲而說偈言。
世雄兩足尊惟願演說法以大慈悲力度苦惱眾生。
爾時大通智勝如來默然許之。
佛告等者。總明智佛初成道時地動十方。其國中間下。光照下方幽冥之處。鐵圍山間也。日月光不能照。惡孽所障蔽也。而皆大明者。因佛光而明也。其中眾生相見咸云忽生者。地獄眾生受極苦。如長夜。雖同在一處。各不相知。一旦蒙佛慈光。停其酸楚。方得眼開。彼此相見。疑眾生為鼎新生也。又其國界下。光照上方。梵天雖不用日月光。而身光亦各有分限。為佛光大而且徧。故云勝諸天光。爾時東方等者。別明瑞動東方。佛光勝而諸天疑也。是時諸梵天下。會而議之。偈中為大德天生等者。正出其疑。與宮殿俱者。諸天行止。各有隨身宮殿也。各以衣裓等者。將欲循光見相。先備其供儀也。共詣西方等者。東方梵天故。向西方尋相也。見大通智勝等者。解其先疑。知是佛出世間。非大德天生也。即以天華散如須彌者。應上五百萬億國土而言。見梵天之多也。并以供養菩提樹者。不唯供佛。且供其樹。所謂愛其人。而及其物也。華供養[A40]已奉上宮殿者。捨其輕。更捨其重。見敬心無[A41]已也。偈中世尊甚希有下。讚其悲心。故云能救等。天人之大師下。讚其慈心。故云普皆等。我等所從來等者。明來意之誠。不躭其定樂也。我等先世福等者。求鑒其誠。以內其供也。爾時諸梵天王偈讚佛[A42]已。而求轉法輪者。申明所以遠來供養之意。成兩足二利也。爾時智佛默許之者。合佛所以放光說法時至之心。口不言而心允其請也。世說云。世尊以默然為許可。初佛本坐道場。[A43]已成佛矣。但由一乘實相。杷住太緊。不唯諸佛不現。即親生十六王子。亦不親近。況十方各五百萬億國土諸梵天王而皆來乎。所以謂之垂得菩提也。及思惟過十小劫[A44]已。放開一線。以實開權。得其諸佛度生方便。則王子來。而梵天亦來。始謂之得成菩提。可見得成菩提之言。亦只使眾生見相作佛耳。方便權智。有如此之妙。故諸佛成道。必欲先說三乘也。以娑婆世界教體如是。眾生利於耳根。從聞思脩入故。是以下文。智佛受十方梵天請訖。初亦先轉四諦十二緣法輪。然後乃為十六王子。說一乘實相也。此雖敘智佛成道來十方梵天之事。其實發明方便品。我釋迦始坐道場。觀樹經行。諸梵天王請轉法[A45]輪之儀。下九方文。雖有增損。然不外於此。可以例通。
又諸比丘東南方五百萬億國土(至)而說偈言。
是事何因緣(至)多是佛出世度脫苦眾生。
爾時五百萬億諸梵天王(至)所獻宮殿願垂納受。
爾時諸梵天王即於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
聖主天中王(至)我等宿福慶今得值世尊。
迦陵頻伽。妙音鳥也。其鳥未出㲉時。即發聲微妙。以壓眾鳥。一切天人聲皆不及。唯佛音愈之。故以取況。
爾時諸梵天王偈讚佛[A46]已(至)一心同聲而說偈言。
大聖轉法輪顯示諸法相(至)忍善者增益。
爾時大通智勝如來默然許之。
又諸比丘南方五百萬億國土(至)而說偈言。
我等諸宮殿(至)為大德天生為佛出世間。
爾時五百萬億諸梵天王(至)一心同聲以偈頌曰。
世尊甚難見(至)世尊大慈愍惟願垂納受。
爾時諸梵天王偈讚佛[A47]已(至)一心同聲以偈頌曰。
惟願天人尊轉無上法輪(至)當演深遠音。
爾時大通智勝如來默然許之西南方乃至下方亦復如是。
乃至等者。超略之辭。謂超過其西南方西方西北方北方東北方等六方。而略其來儀之文也。
爾時上方五百萬億國土(至)為諸梵眾而說偈言。
今以何因緣(至)為大德天生為佛出世間。
爾時五百萬億諸梵天王(至)一心同聲以偈頌曰。
善哉見諸佛救世之聖尊(至)皆共成佛道。
爾時五百萬億諸梵天王(至)時諸梵天王而說偈言。
世尊轉法輪擊甘露法皷(至)無量劫習法。
十方來儀文式皆同。惟敘天龍八部。俱缺夜叉阿修羅迦樓羅三部。偈中。善哉下。頌喜得見佛之大悲也。普智下。頌喜得聞佛之大慈也。於昔下。前東南方。謂一百八十劫空過無有佛。南方謂過百三十劫今乃得一見。至此乃云於昔無量劫。則各隨十方國土。善根深淺。而見佛之劫數。有多少遲速之不等也。世尊未出下。申明由不見佛。有如此之惡果也。不從佛聞下。申明由不聞法。有如此之惡因。所以善滅而惡增也。佛為世間下。結回善哉見諸佛之文。而喜反邪歸正。改惡從善。諸天增而惡道減也。我等諸宮殿下。求納其敬儀。而回向自利利他。不願人天小果。皆願成佛道也。以上頌見佛致供之喜慶。爾時五百下。亦效十六王子請轉法輪。世尊轉法輪下。結回普智天人尊之文。以明須慧以資福成兩足也。惟願受我請下。求俯順機宜。說佛多劫習學之法。使效脩者得果。逮起下文也。
爾時大通智勝如來(至)無量無邊不可稱數。
爾時下。敘牒所請之佛。受十方下。敘牒能請之機。即時下。正敘應機說法。三轉者。示相勸脩作證之三轉也。十二行者。由示相轉。得知四諦有世間出世門之因果。名見道行。由勸脩轉。得苦集應斷道滅應脩之行法。名脩道行。由作證轉。得有學研真斷惑為賢。無學真窮惑盡為聖之階級。名證果行。故四諦每三轉。成一十二行也。法輪者。佛法如車輪。運入眾生心中。轉生死。成涅槃也。若沙門下。謂此四諦。雖是小果。乃智佛以十小劫思惟。始得諸佛現前就實開權之法。故沙門等。皆所不能轉也。以沙門雖出家佛子。非佛說且不知故。婆羅門乃在家凡夫。苟不信佛。尚不聞名故。諸天正樂。魔破法。梵嗜禪寂故。雖各少有福慧。通屬有漏故。及餘世間者。餘謂阿羅漢辟支佛菩薩。名智正覺世間也。此等雖皆屬無漏。但奉佛命行持。俱不敢以轉為言。如云禮樂征伐自天子出。諸候不敢專也。此可見唯佛與佛乃能究盡之義矣。謂是苦者。苦逼迫性。此指身言。示有身則有生老病死等苦逼迫身心。非樂也。是苦集者。集招感性。示苦果因貪嗔癡慢等見思惑所招感也。此所謂知苦則應斷集也。以上世間因果。是苦滅者。滅謂法性寂滅。可證性也。亦連苦言者。示此逼迫苦惱身心中。即具諸佛菩薩不生不滅等之性也。是苦滅道者。道謂八忍八智三十七品。可脩性也。連苦滅二諦言者。示此逼迫苦惱身心中。雖具有諸佛菩薩寂滅正性。須脩道品而得也。此所謂慕滅脩道。為出世間之因果也。此三轉中。最初示相轉。業[A48]已具勸脩作證二轉。故四諦皆以是苦為言。以集滅道後三諦。皆先由知苦而得故。及廣說下。謂廣其小乘聲聞之法。為中乘辟支佛。說為十二因緣也。以廣苦集。為流轉門。無明緣行至生緣老死等。是也。廣滅道為還滅門。無明滅至憂悲苦惱滅。是也。無明緣行者。過去二支因也。無。不也。明。智慧也。行。妄動也。謂一切眾生。因無智慧。於一真如性海中。不知不覺。隨六塵境界風所擊。而一念妄動也。識。了別義。緣妄動故。而了別也。此所謂無明不覺。生三細也。名。即受想行識四法。[1]寶無形質。但有名目。色即父母赤白二滴。會成四大。有其色相。緣識為主。四大為依。則名色者。固是最初托胎凝滑之相。而胎中細五陰具矣。名色緣六入者。謂五陰既具眼等六根分界。而識心藉以出入其間也。六入緣觸者。謂根成出胎。與六塵相角觸也。觸緣受者。謂根觸境。領納臧否。而生苦樂平等三受也。自識至受。為現在五支果。所謂境界為緣。長六麤也。受緣愛者。謂根心領受前境。起貪愛也。愛緣取者。謂心既愛樂。必欲取著也。取緣有者。謂既生取著。惑業重結。善惡因果必受後有也。此三復為現在三支因。有緣生者。謂現在有此善惡因果。未來必定三界受生身也。生緣老死等者。謂有生必有老死等苦也。此二復為未來二支果。如是十二有支。於一念頃。三世因果互相緣起。彼此由藉。引發而生。流轉三途。故謂之緣。然略則不出苦與集也。謂之中乘者。以聲聞人智淺。要先知生死等之苦果。然後方斷見思惑之集因。乃從跡而言至本也。辟支佛機。智慧校深。故追廣集因中最細之無明。乃從本說至末。所以人為中乘法。為十二因緣也。無明滅則行滅等者。謂既相緣引而生。還緣相引而滅。因亡果喪。如皮不存而毛無所附也。以上敘智佛受請說三乘小果之法。佛於天人下。明得法之機有如此之多。誠不負十六王子及梵天之請也。以不受一切下。謂不受色等六根塵所迷惑。成苦集流轉法也。而於諸漏下。謂得道滅常寂之果。其果具三明八解脫等也。以上敘第一會說法之益。第二第三下。敘多會說法之益。明說法既久。而所化之人甚多。不可稱數也。故云從是[A49]已後等。此雖敘智佛說法之事。其實申明方便品偈中。我釋迦趣波羅柰。為五比丘說。是名轉法輪等文也。
爾時十六王子(至)三藐三菩提如來之慧。
爾時十六下。謂十六王子。一聞諦緣之法。即幼年捨寶位而為僧也。准前請轉法輪偈云。度脫於我等。及諸眾生類。為分別顯示。令得是智慧之文。則知上節是度脫諸眾生。為分別顯示諦緣之法。令得二乘智慧[A50]已。此節是申請度脫於我等。為分別顯示阿耨菩提之法。令得大乘智慧也(童子未冠婚之稱。沙彌簡非比丘。名義云。沙彌云息慈。謂息世染。慈群生也。又云勤䇿男。寄歸傳云。受十戒[A51]已。名室羅末尼。云求寂也。七歲至十三。為驅烏沙彌。十四至十九。為應法沙彌。二十[A52]已上為名字沙彌。今准下文。當是應法沙彌)。諸根下。敘夙植慧因也。[A53]已曾下。敘夙植福因也。求阿耨下。敘由夙植福慧。故才出家。即求大果也。以上經家敘置。俱白佛下。正王子求大果之言。謂彼無量聲聞。志願小果既遂。亦當遂我志願大乘者。說阿耨菩提法也。我等聞[A54]已者。希聞慧也。皆共脩學者。冀脩慧也。學字含其思慧。我等志願下。謂我等聞諦緣之法不求。而求阿耨菩提者。以我等立志發願。皆欲開示悟入佛如來之知見也。深心所念者。論云。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即所求阿耨菩提。是也。以菩提即真如故。二者深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此句是也。以集一切善行。即深心所念六度四攝等法故。三者大悲心。願度一切眾生苦故。即攝在我等志願之願字。以四弘誓願。有眾生無邊誓願度故。佛自證知者。謂我等上求下化之深心。佛以五眼六通。現量證知。非比量知。所謂知子莫若父也。此為下文伏案。爾時轉輪下。謂王子至貴。尚捨出家。不留以紹寶位。八萬億人。乃侍從之流。既高尚其志。寧不遂所求乎。故王皆聽許出家也。爾時彼佛下。佛既受請。務過二萬劫[A55]已而說者。亦如釋迦久默斯要。以待機熟。不務速說義也。釋迦減劫。故待止四十年。智佛增劫。故待以二萬劫言。說是經[A56]已下。照上我等聞[A57]已皆共脩學之文。見行顧其言也。說是經時下。謂聞機生熟。有三等差別。一沙彌悉信。二聲聞亦信。上根也。熟機也。三其餘不信生疑者。下根也。機未熟也。坐是智佛受熟上根機者。請說八千劫。而不休廢。廢。置義。止也。莊子云。廢一于堂。廢一于室。彼註訓廢置也。為下根機生者。須過二萬劫而說。說[A58]已即入靜室禪定也。此見智佛說法時少。而入定時多。由不信所致也。是十六下。謂沙彌知不信者機緣在[A59]己。而不在佛。故代佛揚化。各升法座覆講。各化多眾。令發大心。使昔之生機。疑而不信者皆信。下根成上根矣。十六沙彌。可謂善繼其志。善述其事。上求下化。不負其所學矣。大通下。照上深心所念佛自證知之文。故從定起詣座普告眾也。諸根下。證知夙植慧因。[A60]已曾下。證知夙植福因。於諸下。證知學大法以自利。開示下。證知行大法以利他。此數句。六度四攝具矣。善學者審之。汝等皆當下。勉其聽眾亦當學沙彌植福因也。所以下。雖是徵辭。其實勉其聽眾學沙彌植慧因也。是人皆當下。為其聽眾授廣記。亦當如沙彌成兩足尊之果也。此眾初不信。佛即入定。如醫師見子不服藥。前往他國。以示寂也。今一信即與其記。亦如醫師見子肯服藥。仍舊還歸也。此雖述智佛證知十六沙彌深心本願。其實申明方便品。我釋迦從三昧安詳而起。因身子為諸聲聞說妙法授廣記義也。是知智佛前受請說妙法。如釋迦說華嚴般若方等之時也。以華嚴般若方等。皆妙法故。十六沙彌。為眾廣說。如須菩提等四大弟子。轉教付財之時也。智佛過于多劫後從定起。證沙彌授眾記。亦如釋迦末後說此經之時也。故此品訖。富那亦有唯佛能知我等深心本願之說。然後法師品首。即受其廣記。宛相符也。思之。問。此授廣記訖。便即唱滅。奚智佛不然。答。前敘坐道場時。[A61]已兩出乃至滅度之言。故不用復贅也。
佛告諸比丘(至)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告等者。謂十六沙彌。因智佛對眾證讚其德。得其法喜。故常樂說妙法也。一一下。謂其聽眾亦因智佛勸勉故。常隨沙彌。學植二因也。從其下。學植慧因。以此下。學植福因。于今不盡者。謂其多眾尚有學植二因之未盡者。下節所謂有住聲聞地者是也。此結完釋迦宿世曾為千二百人植大乘之因。為下節成大乘緣牒文之伏案。諸比丘我今下。謂十六沙彌。由昔因中。同求大乘。同說大法。故今同於十方。成大果也。上方缺上下。以上下是八方之上下故。此雖述十六菩薩果不昧因有願必成之義。其實申明方便品十方佛皆現。正是此中十方佛也。而結完前請轉法輪偈若我等作佛一句。故云其二沙彌東方作佛等。下節諸比丘我等為沙彌時起。至長行之終。是結完眾生亦復然一句。故此品後千二百無學阿羅漢。及有學聲聞。親如羅睺。宛如提婆。乃至聞一字一句。皆得與記。乃是完我釋尊為沙彌時之本願也。方便品偈云。我本立誓願。欲令一切眾。如我等無異。如我昔所願。今者[A62]已滿足。化一切眾生。皆令入佛道。是也。如其十方佛之名號國土。皆各隨願力因行所成。舊解既有配屬。依違可也。方便品三世十方一切諸佛法亦如是。至此益明矣。
諸比丘我等為沙彌時(至)如來智慧難信難解。
諸比丘下。牒上節。宿植大因之伏案。謂佛與十方諸佛。為沙彌時。尚能教化多眾。從[A63]己聞妙法。植成佛阿耨菩提之大因也。此為後喻譬如五百由旬至欲過此難之文張本。此諸眾生下。謂此諸植阿耨菩提大因之眾生。于今不盡成佛。尚有住于聲聞地者。佛仍常教化阿耨菩提者。以是諸人等。應以是聲聞之法。為漸入阿耨菩提成佛道之緣也。上品偈云。諸聲聞眾。皆非滅度。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漸漸脩學。悉當成佛。至此益解矣。此為後喻所將眾人中路懈退至生安隱想之文張本。所以下。徵明。謂所以昔既頓植大因。今復以漸入大果者。何也。以一切眾生。自心本有如來智慧。實難信難解故也。此為後喻爾時導師知此人眾至為止息耳之文張本。此佛權智功德。亦無量無邊。說不能盡者。見矣。
爾時所化無量恒河沙等(至)是人若聞則便信受。
上節明由過去植大因成現在之大緣。此節明由現在植大因又成未來之大緣也。爾時所化下。指出過去所化之人。即是佛前[A64]已得記諸比丘。及佛滅度後未得記之聲聞也。此以現在。照明過去。應上節諸比丘我等為沙彌時至為阿耨菩提之文。我滅度後下。又以未來例現在。證上節此諸眾生于今不盡。有住聲聞地者。我常教化阿耨菩提之常義。使見現在不盡得記成佛者。佛又於未來世。度脫成佛也。不聞是經者。乏佛知見之開示也。不覺不知菩薩所行者。乏佛知見之悟入也。自於所得等者。執於小果。迷其大因也。我於餘國等者。謂佛為迷大因者。不惜再現身餘國。更易名姓。以教化之。務使即小而成大也。更有異名者。如[1]法華經。佛有三阿僧祇百千名號。是也。是人雖生下。牒上執小迷大之文。而於彼土下。釋上餘國作佛。更以異名。即小成大之義。上云不聞是經。此云得聞是經。上云自於小乘所得功德生滅度想。此云唯以佛之大乘而得滅度。皆小大相翻也。除諸下。謂既無餘乘。而復有時說餘乘者。以除諸如來為一乘作方便。則說有餘乘也。諸比丘若如下。申明唯以佛乘得滅度義。重以未來。結完現在。照上節是諸人等應以是法漸入佛道等文。自知涅槃時到者。開示之緣至也。眾又清淨者。語入之因成也。信解下。發揮眾清淨義。以眾清淨。是戒具足。信解堅固了達空法。是慧具足。深入禪定。是定具足。三學既具足。所以為說一乘之時至也。以故便集大小乘人說此經。明無二乘得度。唯一佛乘得滅度耳。應知上文餘國作佛。約世界言。此中涅槃時至。約時節言。照方便品時乃說之之時。既知佛於未來時。更方易名。亦以時至。用小成大。尤當知佛現在時。即權成實也。以上申明更無餘乘義。比丘當知下。申明除為一乘作方便說有餘乘義。謂佛所以說餘乘。與一乘作方便者。以佛證得方便權智之妙。深入眾生之性。出世則智樂聲聞辟支佛之小果。處世則深著財色名食睡等之五欲。故佛為此輩。以二乘之小果。易彼五欲之志樂。說其化城有餘涅槃也。是人若聞下。謂此樂五欲之人。一聞佛說出世有餘乘之樂。甚於世樂。如渴鹿奔泉。餓夫望食。則易於信受也。此佛所以於更無餘乘中。而以方便。說餘乘也。此節雖敘三世因緣。為後合譬之文張本。然實結完方便品十方國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之義。
譬如五百由旬(至)向者大城我所化作為止息耳。
譬如五百由旬起。至欲過此難止。喻前節諸比丘我等為沙彌時至從我聞法為阿耨菩提之文。所將眾人起。至生安隱想止。喻前節此諸眾生于今有住聲聞地者我常教化阿耨菩提之文。爾時導師起。至為止息耳止。喻前節是諸人等應以是法至難信難解之文。五百由旬等者。五百。喻三界及二乘也。曠絕無人。所以為險。二乘偏空是也。怖畏之處。所以為惡。三界生死是也。若有多眾等者。喻千二百人。先於大通佛時發心。欲出三界及二乘道。至成佛菩提之珍寶處也。有一導師等者。聰慧明達。所以為師。善知通塞。所以能導。通喻釋迦為沙彌。至成佛時。皆為千二百人之導師也。所將人眾等者。喻千二百人。於三界中。不能精進度生。欲退其大心也。白導師下。正述退義。疲極故身不能復進。怖畏故見路猶遠。導師多諸下。喻佛見千二百人畏大。於三界外。示以小乘涅槃也。此等可愍下。釋成作念。於險道下。釋成多諸方便。以上喻佛以神通力為方便。告眾人下。喻佛以智慧力為方便。有餘涅槃我空之理。三界無對。故名為大。防非止邪。不受後有。故喻為城。為二乘人所當止之地。故曰可於中止等。若入下。正明隨意所作。謂一涅槃。小可快得安隱。大可前至寶所也。是時疲極下。喻千二百人不知權為實地。小是大緣。便得少為足。故喜歎末有生安隱想也。以上完若入是城快得安隱案。爾時導師下。完若能前至寶所亦可得去案。知眾得息無疲者。喻佛知二乘人。不被見思惑所苦也。即滅化城者。喻今為汝等說最實事。諸聲聞眾皆非滅度也。語眾人下。喻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漸漸脩學。悉當成佛也。汝等去來者。謂去化城來寶所也。亦時人方語也。小果即是大緣。故曰寶處在近。
諸比丘如來亦復如是(至)此城非實我化作耳。
諸比丘下。合上喻譬如五百由旬起至欲過此難止之文。結完前節爾時所化無量恒河沙等眾生起至未來世中聲聞弟子是也止之伏案。謂喻中導師善知險惡通塞。法中諸佛亦然也。故曰亦復如是等。生死。有分段變易。故曰諸。乃苦果也。煩惱有見思無明之別。乃苦因也。惡道地獄等三途。受苦因果之處也。險難。二乘所證空理。一得而不迴心。於無上菩提。為險難故。然未來根境休息。不同分段生死有其限齊。故曰長遠。應去應度者。謂佛知此生死煩惱等。有應當去者去之。應當度者度之也。若眾生但聞下。正明應去應度義。合上喻所將人眾起至生安隱想之文。結完前節我滅度後起至除諸如來方便說法止之伏案。眾生但聞一佛乘。即不欲見佛近佛者。以畏道長苦久乃成也。佛知下。謂佛因此怯劣之機。於一乘佛相中。說知苦斷集之法。應去其苦也。為止息下。謂佛為此求止息其苦者。又說脩道證滅第二有餘依涅槃。應度之以樂也。以上明為凡夫人。說應去三界之苦。應度二乘之樂。若眾生住於二地下。說應去二乘之苦。應度一乘之樂。合上喻爾時導師起至為止息耳之文。結完前節諸比丘如來自知涅槃時到起至則便信受之伏案也。承上文言。謂若聲聞辟支佛眾生。依佛教住於有餘依。第二地中。佛即為說汝所作未辦等。是應去其無明及[1]變生死之苦也。汝所住下。是應度以一乘之樂也。未辦。謂未辦六度四攝等因。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等果也。汝所住下。謂有餘依地。但近於佛慧。不可便執同佛慧也。故教其觀察籌量所得涅槃非實。乃佛方便。於一乘中。分別為三之說也。如彼下。引上喻為況。以結之。於一佛乘等二句。三周法訖。皆用為結。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至)震動於一切。
此頌長文佛告諸比丘乃往過去起至世尊悉知[A65]已當轉無上輪止五節之文。五節各有長文偈頌。此中亦然。二十二句頌長文。六句頌偈文也。長行敘八部。無阿脩羅迦樓那二部。今頌補之。
東方諸世界五百萬億國(至)轉無上法輪。
此頌佛告諸比丘大通智勝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起。至哀憫而敷演無量劫習法止。四節之文。十二句頌東方。四句頌餘九方。四句頌諸節之偈文也。
無量慧世尊受彼眾人請(至)不能得其邊。
此頌爾時大通智勝如來受十方諸梵天王及十六王子請起。至不可稱數止。第十節長文。風俗通云。十萬曰億。十億曰兆。十兆曰京。十京曰秭。十秭曰咳。咳大數也。八句頌受請說小乘法。十二句頌聞法多眾之得果。
時十六王子出家作沙彌(至)各得成正覺。
此頌爾時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起。至第十六我釋迦牟尼佛於娑婆國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止。第十一第十二兩節之文。通計四十二句。初四句。頌才出家小僧即求大乘法。次四句。頌發大願願人[A66]己同得作佛似本師。次十句。頌智佛順請說大。知心行。則法器應受大乘。以因緣譬喻說度通。各有區別。為能分別。總不出分別一真實心相。為所分別。能所雖分。菩薩道一。故曰菩薩所行道。准今佛一大時教。以上八句。是說華嚴方等般若。為大乘也。說是下二句。是會昔華嚴方等般若。為今之妙法。偈有沙數多也。次四句。頌智佛入定。知不信者。緣有在也。次十二句。頌釋尊為千二百人說妙法華經之文。次四句。頌大機常與大師同生之文。次四句。頌說大乘者各於十方俱成大果以完本願之文。以上四節頌文。總頌一十二節長文。明釋迦為千二百人植宿世大乘之因也(問前判通品。總為二大節。此復一節。又分為十二節。何也。答通品大義。直重宿世因緣四字。故大段判為二大節。一大節敘因。一大節敘緣。經文昭然也。然文勢攸長。人難細解。故以一大節。復判數段。使易解也)。
爾時聞法者各在諸佛所(至)慎勿懷驚懼。
此頌長行諸比丘我等為沙彌時起。至是人若聞則便信受止。第十三第十四兩節之文。爾時下。自過去頌至現在果不昧因也。其有下。自現在頌至未來由權入實也。我在下。勉勿忘其本因。是故下。勉及現在入實。勿更俟未來由權也。以是下。謂既有本昔因緣。非無知而妄作也。今汝下。謂有心者皆當作佛。非分外事也。
譬如險惡道逈絕多毒獸(至)當共至寶所。
此頌長行譬如五百由旬起。至我所化作止之文。長文一節。義分三段。初師資同希寶所。以度險惡。二因眾畏師設化城。三師知眾安。滅化勸歸於[2]寶頌計四十二句。頌彼三段。初十二句。頌初段。譬如下。謂道之險惡。在毒獸多水草無。喻三界內惑苦多。二乘人功德智慧乏也。無數下。謂能度險惡之人眾。及所度險惡之途遠也。時有下。謂導師具定慧。能拔濟眾之險難也。次二十四句。頌第二段。眾人下。謂眾因頓乏思退。導師下。謂導師愍眾退失珍寶。尋時下。謂導師有方便。神通化作城郭。莊嚴依正。宛然逼真。即作下。謂化作城[A67]已。勸眾入城。息苦得樂。喻三界外我空之理。具三明六通禪定解脫。可遊戲也。諸人下。謂眾不知非真。安於化城。作[A68]已度生死想也。後十句。頌第三段。導師下。謂導師知眾少安。勸其前進。勿株守化城也。我見下。申明化為眾疲欲退故權設也。汝今下。謂既得粗安。當順精詣。以完初至寶所之念也。
我亦復如是為一切導師(至)引入於佛慧。
此頌長行諸比丘如來亦復如是今為汝等作大導師等。最後合譬結法一節。我亦下。合時有一導師四句。佛為世出世間導師。故云一切。見諸下。合無數千萬眾四句。中路下。合眾人皆疲倦四句。不能下。申明。謂佛見諸求菩提道者。半途而癈。云佛道長遠。久受勤苦乃可得成。故不能於劫海中度生成佛。甘懈怠而廢墮其初心也。故以下。合導師作是念十二句。言汝下。合即作是化[A69]已四句。既知下。合諸人既入城四句。爾乃下。合導師知息[A70]已四句。諸佛下。合我見汝疲極四句。今為下。合汝今勤精進二句。此節頌計三十句。初云我。我即釋迦佛。後云諸佛。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見先三後一。即權為實。釋迦與諸佛皆然。非創式也。問曰。佛與諸佛。奚為眾生。心則都證一切種智。身則都具三十二相。始為真實滅哉。答曰。為一切眾生具有。故不可少故。
妙法蓮華經知音卷第三
校注
[0395001] 徧疑偏 [0396001] 靈疑雲 [0399001] 明疑別 [0400001] 轉疑輪 [0405001] 寶疑實 [0408001] 法華疑華嚴 [0409001] 變下疑脫易字 [0409002] 寶下應有所字【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1 冊 No. 608 法華經知音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2-16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品中有三草二木。通喻聲聞緣覺菩薩三等人。獨以藥草名者。重聲聞也。以聲聞即菩薩故。後文云。今為汝等說最實事。諸聲聞眾皆非滅度。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是也。四大弟子。聞譬品先以三乘引導。後以一乘度脫。遂說信解品。信得今獲一乘是實。昔獲三乘是虗。而未達夫三一皆無虗妄之義。故偈云。我等長夜。持佛淨戒。始於今日。得某果報。意謂。若非今日得大乘果報。則昔所持淨戒所得小果。皆勞而無功。虗而不實矣。殊未知上中下三乘眾生如草木。佛所說法如雲雨。眾生草木雖從小以至大。佛法雲雨無權實先後。直一味也。豈可以草木昔小而今大。遂謂雲雨先虗而後實耶。故知雲雨無今昔之殊。而草木自有先小後大之別。此佛所以重為四大弟子等。述成其信解所未盡者。故云藥草喻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