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知音卷第四
妙法蓮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爾時富樓那彌多羅尼子(至)能知我等深心本願。
據前五人得記。例五百阿羅漢。聞因緣說訖。即當說繫珠喻。明其領悟。而後佛述成與記。始為順也。今不如例。獨先記滿慈者。見富那非下根諸弟子比也。爾時下。經家敘置。敘當機聞三周法之得益。而結盡前文。從佛聞是等者。敘領法說一周。結方便一品之文。以方便品多說智慧方便之隨宜故。又聞授諸等者。敘領喻說一周。結火宅窮子藥草授記四品之文。以四品喻說。皆為授諸大弟子記故。復聞宿世等者。敘領因緣說一周。結化城喻一品之文。因緣之事。指佛為王子言。神通之力。指佛為導師言。經云。當設大神通。化作大城郭。眾生畏佛道長遠。不信一乘。佛能以小果化城度之。不失其大。眾生住於二地。生安隱想。佛能以實相寶所度之。不外其小。故曰自在神通。得未下。敘得淨六根之益。心淨踴躍。淨意根。即從座起等。淨身根。瞻仰尊顏等。淨眼根。而作是念。淨舌根。以口不言。而舌與心自念故。曰到曰却者。到則進禮雙足。感佛恩德。如子之就母。却則退住一面。畏佛威德。似臣之仰君。見佛慈嚴。能俾為弟弟子者。進退成禮也。世尊甚奇下。敘當機領悟。佛具三德。以希記申明而作是念之念中義。悟佛法身德也。以佛法身為世奇特希有故。隨順世間等者。悟佛般若德也。拔出眾生等者。悟佛解脫德也。我等於佛下。對前如來復有無量無邊功德。汝等若於無量億劫說不能盡為言。當機意謂。以身子之智慧。迦葉之苦行。善吉之解空。目連之神通。旃延之論義。各各第一之人。以法自述。則曰是我等咎非世尊也。以喻況法。則曰無上寶聚不求自得。皆是宣佛功德者。既云無量億劫說不能盡。則我富那一人之智行。又豈能加於五人之上乎。故曰我等於佛功德等。唯佛世尊下。謂佛功德大。我固莫宣。我心願深。佛自能知。是述成與記。固不待我富那開口。而佛業[A3]已先得其心矣。噫滿慈雖云於佛功德言不能宣。而開悟佛知見。莫是為愈。比與神光三拜。少林謂之得髓。何異哉。先五百人得記。宜矣。
爾時佛告諸比丘(至)漸漸具足菩薩之道。
爾時佛告下。佛為當機。述成其深心本願也。深心者。謂深寄小果聲聞之迹。而便於化無量阿僧祇人。令立阿耨菩提也。本願者。謂本是大乘菩薩。具足神通之力。隨其壽命。發願示為聲聞。助揚佛宣法化也。然佛必告眾而述成者。以眾徒見佛現前尋常所歎。為聲聞說法第一有限之跡。而未知於多三世劫中為菩薩。化人成佛無量之本也。故曰汝等見是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不。我常稱其下。正明眾所見之近迹也。亦常歎其下。謂佛因歎迹。亦并歎其本也。精勤下。正出尋常所歎本迹。而釋成種種功德之言。精謂不麤。勤謂不怠。護持。謂將一乘實相。護持於內。助宜。謂將一乘實相。助佛宣為小乘諦緣於外。故能使四眾根鈍者樂。投其所好。聞其開示教誨。而得利益[A4]歡喜也。具足解釋下。謂雖為根鈍者諱實開權於外。不妨開權時即具足為根利者業[A5]已解釋一乘實相佛之正法於中矣。故又俾與[A6]己同梵行一等之人。為有大饒益也。自捨如來下。謂富那諱本現迹。藉小成大。其言論辨才。除佛一人。餘無有以為敵也。汝等勿謂下。謂眾不可因佛尋常一時之歎賞。但知富那護助我釋迦一佛之法。為僧中第一。若然則心何足以見其深。而願何足以見其本。其實於過去九十億佛所亦然。故云於彼說法人中等。又於諸佛下。上云佛之正法。一乘妙法也。此云諸佛所說空法。乃小大三乘共證之空法也。空法即如八部般若。正法即如方等諸經。三一權實未會。有空正之別。三一權實既會。空正皆名妙法矣。明了。謂雖一空法三一小大同悟同修。然富那明小乘自小。了大乘元大。權實教體。不相濫也。通達。謂通昔三乘共證空無相無作之空。即達今之大乘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之空。權實義不相妨也。理以上自利之功德也。得四無礙下。兼利他之功德。四無礙者。法辭義說。四皆無礙於小大權實。若准經訓。常能審諦。為法無礙。清淨說法。為辭無礙。無有疑惑。為義無礙。樂說無礙。在其中也。具足菩薩下。內祕也。隨其壽命下。外現也。彼佛世人下。謂彼過去九十億佛所之人。咸不能知富那本是菩薩。而皆以迹謂實是聲聞也。彼既如此。勿怪汝今現前之眾也。而富樓那下。謂富那正以彼之不知。而為[A7]己就實開權之方便。所以饒益小乘眾生百千。又化大乘人。令立阿耨菩提無量也。饒益下。開權之方便。又化下。顯實之方便。為淨佛土下。謂當機權實方便。非唯成人實。所以成[A8]己之嚴淨佛土也。維摩經云。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此富那不辭億無量劫。現小乘者。正欲密得大乘人。莊嚴自[A9]己當來成佛劫國眷屬也。諸比丘富樓那下。即過現以起未來廣三世深心本願。皆為第一人也。七佛。舊謂毗婆尸尸棄毗舍浮。屬過去莊嚴劫千佛中最後三佛也。拘留孫拘那含迦葉釋迦。屬現在賢劫千佛中最初四佛。今觀經文。既云七佛。又云今於我所等。復云於賢劫中等。則是獨以釋迦一佛為現在。餘皆屬之過去也。亦於未來下。應知此又賢劫後之未來也。即如千二百羅漢成佛。富那亦為護持助宣無量無邊佛法。為其弟子。則其心之深。願之廣。可涯量哉。所以然者。無非為上求下化故。為淨佛土下。結完上求。教化眾生下。結完下化。以上總為述其因行。此下授其果記。
過無量阿僧祇劫(至)佛滅度後起七寶塔徧滿其國。
過無量阿僧下。富那既無量億劫。於此土上求下化。故成佛時亦直在此土。果不昧因也。此土指娑婆世界。故後品勸發願持經。不見身子富那等者。以身子富那等。原於此土持經故。號曰法明者。名稱其實也。其佛下。通記佛土之廣大。七寶下。別記佛土之嚴淨。地平。為無山陵谿壑。所以如掌而清淨。臺觀。因與天宮交[1]校。所以充滿而莊嚴。以上記依報。無諸惡道下。記正報。無惡道女人眾生正報。清淨得神通光明眾生正報莊嚴。得神通屬意根。出光明屬身根。志念下。明意根清淨之所自。普皆下。明身根莊嚴之所自。其國眾生下。明無淫欲之所利。以上皆佛土中世眷。有無量下。記法眷也。其佛國土下。總結。劫名下。授劫國之名。佛壽之數。正像法住世之久。該五種記。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諸比丘諦聽佛子所行道(至)我今但略說。
頌計八十六句。初二十八句。通頌千二百人深心本願。為富那引啟見。記有先後。人咸大乘。三周三根無非法門。一時施設次第。元無高下也。諸比丘下。佛子。菩薩名。今即聲聞也。所行道深心也。善學方便。本願也。謂諸聲聞今稱佛子者。以[A10]己所行之道元是大乘。示為小果。故曰善學。不妨即小成大。故不可得而思議也。知眾下。申明善學。不思議有五層。謂諸佛子所以即大示小者。以先知眾生根性愛欲小果諦緣之法。怖畏大乘成佛之智。故諸菩薩捨長就短。不作菩薩。而示作聲聞緣覺。此以大作小。成不可得思議。一也。以無數下。再申明。謂諸菩薩示作聲聞緣覺。以行無數方便。不惟人視為聲聞。且自[A11]己亦說是聲聞。與佛道相去甚遠。由止度畏大樂小之人無量。皆得成就於小果也。此以大名小。成不可得思議。二也。雖小欲懈下。三申明之。謂以大作小名小。是皆可思議者。奚云不可得思議哉。以雖作小名小。順其欲小者之懈怠。不妨即懈為勤。即小而大。漸當令其作佛也。此以懈為勤。成不可得思議。三也。內秘下。四申明之。謂諸菩薩內心秘藏六度萬行。外貌現作二乘聲聞。惟外貌故。少其貪欲苦因。厭其生死苦果。惟內心故。實自淨其[A12]己之成佛國土。此以外貌。成其內心。為不可思議。四也。此猶順示也。示眾下。逆示。三毒。謂貪嗔癡三根本惑行。則能令人墮其惡道。故謂之毒。邪見。五利使之一。即崇祀水火祭天要福之邪見也。如孫陀羅難陀貪婬。舍利弗含嗔。周利槃特愚癡。畢陵伽婆慢習。三迦葉波崇祀水火。皆佛現在世弟子。無非大權方便示現。以度一類頑癖眾生。使歸佛道。故曰我弟子如是等。此以正示邪。以逆為順。成不可得思議。五也。若我具足下。結足善學。謂但略不廣說其示現之方便者。恐聞者致疑也。未頌富那。而先頌諸大弟子者。以五百阿羅漢有六羣比丘。在其數故。今此富樓那下三十句。別頌富那之因行。其後得成佛下二十八句。別頌富那之果記。一一對長行可解。果記中長行後者。頌先之藥草喻無三乘之法。此品無三乘之僧。如來壽量品無三身之佛。應知。
爾時千二百阿羅漢(至)盡同一號名曰普明。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憍陳如比丘當見無量佛(至)汝當為宣說。
爾時下。陳如等千二百人。於法說一周之初。聞佛出定權實二智之談。乃去不知是義所趣。安望授記成佛。及佛喻說。雖知是義所趣。然猶坐執小果。以當大乘。亦不希記。故佛無問而自說因緣一周。以小果喻化城。大乘喻寶所。明其不惟諦緣是成佛之因。即示眾有三毒。亦菩薩乘內秘外現之權便。然後始知先三後一。先權後實義之所趣矣。故各作念。俱願得同諸大弟子授成佛之記也。故云我等歡喜等。我等歡喜。逕照方便品心生大歡喜。自知當作佛為言。吁因緣說一周。於千二百人。有大功德哉。此可見經文三周次第。非徒設也。佛知此等下。正結方便品中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之案。千二百人中。先授陳如記者。陳如為佛在俗親黨。鹿苑最初得度弟子也。其五百阿羅漢下。正結授四大弟子記品。我諸弟子其數五百皆當授記之案。其五百人。同號普明者。以同為法師。同以小大三一成佛之法。明於人果不昧因也。偈中初二十四句。頌陳如一人劫國莊嚴。憍陳如下。頌因行。常放大光明下。頌果德。果德有五。一光明。二神通。三名聞。四眾敬。五說法。故號下。謂由有實德。而具斯美名。其國下。頌依報清淨法眷勇猛。咸升下。申明淨猛。十方佛國其數無量。乘樓閣而遊。是與不出戶者同也。獻佛供。還本國。䟦涉程途。經歷時劫。事體無邊。攝在須臾。是與不動念者同也。非神通勇猛而何。良由證至法身。塵點劫視如彈指。十方國總在自心。非世眼所見凡心所測也。佛壽下。有四記。一記佛具壽命。二記正法。三記像法。四記末法。以法滅天人憂。皆末法事故。然皆補長文所未盡。中十四句。其五百比丘下。例陳如一人。而通頌五百人劫國莊嚴。末六句。迦葉汝[A13]已知下。例五百人。而盡記餘七百人劫國莊嚴。華嚴經云。現前得授記。不現前亦得授記。此也。妙哉經文。其易簡哉。
爾時五百阿羅漢(至)甚大歡喜得未曾有。
此領我及汝等宿世因緣之義。結完化城喻一品之文。爾時下。前節列千二百數。此但以五百人敘者。以千二百數。該前。則攝身子等六人。該後。則攝阿難羅睺。前既各[A14]已敘悟。後尚未說本末。故但以五百為言。而簡別之。然通篇重悔過自責一句。世尊我等常作下。述昔迷今悟。以立譬本。謂我五百人。尋常不知機有頓漸。法無小大。但恒作念。以[A15]己所得小果有餘涅槃。即同佛之所證究竟滅度。是以權為實。昔日所以迷也。此正照方便品佛說一解脫義。我等亦得此法。到於涅槃。今乃知之下。謂今由佛三周法喻。開通聾瞽。乃知佛昔小今大。無非由漸而頓。要我受記作佛。此今日所以為悟也。佛於火宅喻首。說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1]比既不解。必待佛因緣說一周。始知此豈有智者哉。故曰如無智者。此照方便品而今不知是義所趣。前云不知。今云知之。此可見五百人至是真開悟矣。以上明自責所以。下徵明悔過。謂所以佛前說我等為智者。今我等反自責云如無智者。何也。以我等既同身子等。聽佛說法喻二周。比即應同得如來智慧進寶所受顯記矣。反坐守化城。而便自以小乘之智為足也。世尊譬如下。以喻明法。發揮迷悟。有人。五百羅漢。自況為三有中人。親友。況佛為十六王子時。醉酒。喻[A16]己所證全是無漏無明。寶誌公歌云。禪悅珍羞尚不飱。誰能更飲無明酒。楞伽經云酒消然後覺。是時下。官事公事也。謂十六沙彌。勤修六度。思速成佛。為[A17]己公事。故曰當行。以無價下。謂十六沙彌。以一乘實相。與五百人說。如以摩尼繫酒醉者垢衣內也。與之而去者。喻十六菩薩沙彌。各於十方成正覺去也。其人醉臥下。喻十六菩薩沙彌。雖各有陞法座之功。五百人元以無明見思未淨故。不覺知本有一乘實相佛之知見也。起[A18]已遊行下。法性譬本國。五道喻他國。為衣食下。喻五百人既迷本有。墮入五道。不免為人天福報之衣食。崇水事火。持牛狗戒。而勤力求索。甚大艱難也。若少有下。喻五百人由外道歸佛。示以有餘涅槃。斷其見思。超脫分段生死。不知此但少有所得。而便自以為足也。以上喻昔之迷。幸冥植有大乘之因。於後親友下。喻今之悟。賴遇佛成就大乘之緣。後。謂今經談於四十年後。咄。喝醒之聲。哉。助語辭。丈夫。男子之美稱。何為下。牒斥上文為衣食故等文。謂不須為人天福報。及聲聞小果。勤苦求索。妄受艱難也。我昔欲令下。申其以無價寶珠繫其衣裏之事。所謂我在十六數。曾亦為汝說也。於某年日月者。謂智佛入靜室禪定。八萬四千劫時也。上云安樂五欲自恣。喻成佛時果上受用。此云以無價等者。喻佛在因地。曾教五百人發大心也。今故現在者。謂昔指示法性本有。元不失也。而汝不知者。為無明所障也。以無明障本覺。雖得小果。忘其大因。是為勤苦求活。癡之甚也。汝今可以下。以因證果曰貿。即小成大曰易。謂既有大因。今可即因貿易大果。於九法界。隨類現身。遇緣接物。不妨既以與人[A19]己愈有。而無所乏短也。佛亦如是下。法合。昔雖迷。幸植有大因之文。今者世尊下。法合。今雖悟。賴值佛以成大緣之文。並領方便品我雖說涅槃是亦非真滅等文。亦領藥草喻品汝等所行是菩薩道等文。以是下。結明章首踊躍歡喜。
爾時阿若憍陳如等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等聞無上安隱受記聲(至)便自以為足。
頌立譬本之文。
譬如貧窮人往至親友家(至)五欲而自恣。
頌以喻明法發揮迷悟之文。
我等亦如是世尊於長夜(至)身心徧歡喜。
頌以法合喻之文(頌與長文。少有損益。對閱易明)。
妙法蓮華經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爾時阿難羅睺羅(至)如阿難羅睺羅所願住立一面。
爾時下。經家敘置。我等每自思惟者。謂自身子得記時思惟起也。俱白下。方是兩尊者之言。謂我等於此成佛之事。迹雖有學。本乃大乘。亦當有受記之分。若曰記五百人中。曾教迦葉等轉授者。我等雖為身子采菽氏弟子。莫過學小乘法耳。至於劫國莊嚴等。乃成佛大事因緣。必欲佛親記也。故曰惟有如來我等所歸。又我等為一切下。謂以[A20]己名分之尊。為天人等所見知識。應當記也。以[A21]己與佛天倫之親。一為佛侍者。護持法藏。一為佛適嗣。繼紹宗祀。尤當與記。故曰若佛見授等。我願既滿者。親親之道當先也。眾望亦足者。天人阿修羅始喜也。爾時學無學下。所謂眾望者也。
爾時佛告阿難汝於來世(至)所共讚歎稱其功德。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今僧中說阿難持法者(至)種佛道因緣。
爾時下。先受果號記。阿難本久發大心。迹為侍者。以多聞第一。而護持法藏。仁德如山。智德如海。本迹無相礙。故曰山海慧自在通王。名稱其實也。當供下。次授因行記。供佛福足。護法慧足。兩足故然後得成菩提。自三覺圓也。教化下。令他三覺圓也。福足則莊嚴高勝。故國名常立勝幡。慧足則教法通徹。故劫名妙音徧滿。諸佛法藏。詮法身而無量。阿難既皆護持。故成佛時。壽命長而正像法倍增。得諸佛讚歎。果不昧因也。偈中先頌因行。攝論云。多聞者。依聞作意俱生俱滅。此心帶彼記因而生。由此熏習。能攝持故。名持法者。故云我今僧中說阿難持法者。號曰下。後頌果號。其餘照長文可解。
爾時會中新發意菩薩(至)其本願如是故獲斯記。
爾時下。應佛初出定時所歎。新發意者。謂始發菩提心之人。咸作是下。初發道心者。六通不甚大具。故未知菩薩聲聞本跡。所以動疑。然須有此。阿難之本迹始伸故。佛知其念而告之。諸善男子下。般若經說。佛於然燈佛所發心。今經說。同阿難空王佛所發心。各就機之談。誠如稻麻竹葦之新發心苦。莫知發心本也。樂多聞與授記。跡也。願也。是故我[A22]已下。謂精進勝於多聞也。而阿難護持下。謂阿難以護法藏為精進。遲速尊卑。佛與侍者。同在最初所發菩提心中直一念耳。無甚高下也。故曰其本願如是等。大寶積第二十八經云。聲聞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者。以見聲聞有佛性故。具佛性者尚得記。久發菩提心者。獲記宜矣。楞伽經謂。謂化佛授聲聞記。非法佛也。
阿難面於佛前自聞授記(至)而說偈言。
世尊甚希有令我念過去(至)護持諸佛法。
阿難面於下。喜佛親記不。用他轉次授也。即時下。騐佛告新發意菩薩。其言不虗也。客甞有問余曰。佛信口說三世多劫中事。實否。余曰。佛雖信口。能令佛前聞見者如面覿。以故人天信之也篤。客曰。如是使佛現在。吾亦出家矣。故今文中。佛告新發意。而阿難即自憶念過去諸佛法藏而無碍。又識知本願。皆佛神力智力加庇也。偈中前四句。如長文可解。後四句。前半明昔同佛發心之本實智也。後半明為侍者之跡權智也。阿難一人本迹權實。既自頌明。後二千人得記。諸新發意菩薩。始三緘其口矣。
爾時佛告羅睺羅(至)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為太子時羅睺為長子(至)以求無上道。
阿難多聞。羅睺密行。聞行相資故。國土莊嚴皆同。獨果號異也。菩薩大願。或願為侍者。護持法藏。或願為冢嗣。蒸甞佛道。皆密行也。人莫得知。獨佛能知。故偈云。羅睺羅密行。惟我能證知。悲華經當佛為寶海梵志發願。時有帝釋。名善見足。發願在在常為佛子。是也。華嚴經菩薩有十種如海智。第七智云。菩薩入未來世。觀察分別一切諸劫無量無邊。知何劫有佛。何劫無佛。何劫有幾如來出世。一一如來名號何等。住何世界。世界何名。度幾眾生。壽命幾何。如是觀察。盡未來際。皆悉了知。不可窮盡。而無厭足。此釋迦所以授羅睺記。供佛知有十世界微塵數。皆以子道。為密行也。夫人之愛。莫愛于子。子之得父。何所不盡其極哉。菩薩願行。其[百-日+(ㄎ-(幻-ㄠ)+入)]矣乎。
爾時世尊見學無學二千人(至)正法像法皆悉同等。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是二千聲聞今於我前住(至)漸入於涅槃。
二千人皆阿難羅云弟子。意地輭淨。正是開悟佛知見。得記之機。方便品云。若人善輭心。皆[A23]已成佛道。是也。故佛問慶喜見不者。俾證其記。不浪施也。此完序品復有學無學二千人案。
爾時學無學二千人聞佛授記歡喜踊躍而說偈言世尊慧燈明我聞授記音心歡喜充滿如甘露見灌。
佛智慧如燈。能鑒日月威光所不能照之意地。輭淨授記音。至此似見灌其甘露。所以歡喜。上阿難羅睺得記。我願既滿也。此所謂眾望亦足矣。
妙法蓮華經法師品第十
法師者。法乃即心是佛之妙法。攝近。則該本經三周九喻前後之文。攝遠。則該四十年前。所談十二部經。以無非說此心法故。師即千二百阿羅漢。及二千學無學聲聞。乃至佛現前滅後。聞一偈一句。一念隨喜。前後受記之人。皆可以妙法為天人師範。應有六種。然前三卷半經。是為諸聲聞。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故曰法。後三卷半經。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故曰師。以諸聲聞雖本是菩薩。而得記之迹惟新。若得記後。不教以菩薩持經之法。則不得諸佛之所護念。故自此品。至經之終。皆與序品所敘列。舊住婆婆世界菩薩摩訶薩八萬人所唱和。而教諸新得記聲聞作菩薩之法。故曰法師品。(問聲聞得記。於卜位菩薩地。當居何地。答若據圓頓機。當十地中第七遠行地第八不動地。准華嚴楞伽。菩薩羅漢同於第七八地中[1]〔人〕滅盡受想定故。若准本經。諸聲聞得記。皆居十信位也。以經云汝舍利弗以信得入故。准是諸得記聲聞。既住信位。此後三卷半經。皆教學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十地等覺菩薩。以漸而圓頓也。如龍女不涉地位。頓往南方無垢世界。成等正覺。智積身子。先俱不信。後云默然信受。是以漸而信頓教之證也。若據一信一切信。以漸而信圓教者。從地涌出之眾。雖彌勒一生補處慈尊。尚有所不信。說父少子老之喻以難之故。佛將說壽量。再三誡以汝等當信解佛誠諦之語。彌勒等八千恒河沙菩薩。亦再三答云。惟願說之。我等當信受佛語。故說壽量品後。即受以分別功德品。分別自信位至等覺。自等覺位迴至初發心菩薩。一一各得分證佛法身性海中之功德。准此一信一切信。則此經為國教也。總之七卷文言。徹果該因。屬一信字。為其門故。故華嚴經善財童子。依彌勒教。到普門國。見文殊。文殊遙伸右手。過一百一十城。摩善財頂曰。善男子。若離信根。心劣憂悔。功行不具。退失精進。於一善根。心生住著。於少功德。便[A24]已為足。不能發起行願。不為善知識之所攝護。不為諸如來之所憶念。不能了知如是法性。如是理趣。如是法門。如是所行。如是境界。若周徧知。若種種知。若盡源底。若解了。若趣入。若解說。若分別。若證知。若護得皆悉不能。正。符前經三賢四加十地等覺。皆攝於一信字法門也。問曰。經中如何不明判地位。答曰。四十年前。他經載矣。故曰先所出內是子所知。故不用更明。而自具也。應知三賢十地菩薩報化佛護念。如寶塔品。三變淨土中坐者。是也。以此佛此土皆有相故。有集散故。等覺地菩薩。則唯法佛護念。其佛其土。皆無相故。無集散故。如壽量品所談者。是也。又教菩薩為弟子法。當如釋迦。以國王事僊人。教菩薩為師[2]〔傳〕法。當如釋迦以常不輕之善遇增上慢四眾。故判後三卷半經。為教菩薩法。佛所護念。大有其旨在焉。學者思之)。
爾時世尊因藥王菩薩(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爾時下。因者。謂因藥王在日月淨明德佛法中。名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曾習苦行。精勤萬二千歲。得現一切色身三昧。燒身身全。然臂臂復。於雷音宿王華智佛法中。為妙莊嚴王王子。名為淨藏淨眼。以[1]予道化。其父母聞妙法。出家證果。實於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一大事因緣。有其功續。是故因之。以告八萬大士也。八萬大士。即經首所敘列者。前既敘贊其德。此中應如新發意菩薩所念。當逐名與記。而不與者。以八萬大士。元各有本所事佛。往劫皆曾受過大記。為舊住我婆婆世界之耆宿。非我釋迦適嗣。今在會中。莫過助揚法化。故但因而告之。一則以證現前滅後聞經得記者。雖劫長果遠。汗漫無涯。佛功德智慧之言不虗。一則俾現前滅後得記者。發願持經。當學藥王燒身然臂。不畏其難。一則明佛求妙法華經。出處本跡。智力所談。神力所現。如涌塔變土。集十方分身諸佛於頃刻。談安樂勝行。涌六萬恒沙眷屬之菩薩等。一大事因緣。本末究竟。自非八萬大士諸。新得記者。實難信解。有是所因。故因藥王一人。以告八萬大士也。藥王汝見下。前序品文殊云。諸人今當知。合掌一心待。佛當雨法雨。充足求道者。上千二百阿羅漢。及二千聲聞。既云內秘外現。則知元是大乘之機。今得授記。無非於道未足。示其充足而[A25]已。此天龍等部眾。既非內秘外現。乃是定性。於小中大。不可移易。三乘之機。文殊所謂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故今以求聲聞等三求字。為照應也。如是等類下。雖云聞一偈一句。其實義多。如仁王云。於一偈中。復分為千分。一分中說一句義。不可窮盡。又處胎經云。有經一句五百言。一句千言。一句萬言。是也。前舍利弗得記時。此定性三乘。部眾曾慶讚云。世尊說是法。我等皆隨喜。故今以一念隨喜之言。為照應。又云。大智舍利弗。今得受尊記。我等亦如是。必當得作佛。故今一槩與授。當得作佛。阿耨菩提之顯記也。缺佛名劫國莊嚴等事者。一則人多難名故。一則劫國等。皆法身中事。既得阿耨菩提之法身。不虞無劫國等報化之事故。然授二千人記。後必授八部四眾記者。一則完文殊所謂[2]若疑悔者佛當為除斷令盡無有餘之案。以三周法。完定性三乘人。疑悔皆斷。皆當得記故。一則完佛自許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之案。見佛語不虗故。又此中一念隨喜。為後隨喜功德品之伏案也。以上援佛現前聞法者之記。佛告藥王下。授佛滅度後聞法者之記。
若復有人受持讀誦解說書寫(至)三藐三菩提故。
上節授現在未來六種法師之果記。此節明現在未來六種法師所以應得記者。元具有因行也。若復有人下。明佛現在持經者。雖有全略不同。同為法師。有六種次第。一受持。謂從現前法會領受。而持於心也。二讀誦。謂由受持逐字句。念讀熟成卷。而課誦也。三解說。謂由讀誦久。自知分解。與人講說也。四書寫。謂由解說得經妙處。而復另書所讀之經。更寫所講之義也。五於其經卷。供敬如佛。六加上節。乃至一念隨也。種種供養下。其供養有十種分別隨喜。得一生究竟。十種分別者。一華香。草樹所生名華具香氣者二瓔珞。珠寶所穿挂而莊嚴者。三末香。沉檀搗為細末者。四塗香。即清淨水或淨水塗洗其香。一則味清。一則健燒也。五燒香。成炷而焚爇者。六繒葢。絹帛團簷。加益經上。以障塵穢者。七幢幡。段帛成疋。飄揚經之左右。驅除雀鼠者。八衣服。錦繡裁褁。裝嚴經之首尾表裏者。或新淨上好衣服。先用供養經。然後著也。九技樂。歡喜舞蹈。而奏絲竹者。十合掌恭敬。皈命頂禮。以盡誠者也。藥王當知下。謂當機應知。以上六種法師十種供養。雖直一偈。此人過去[A26]已曾供養佛多。成就順大。元不該受生濁世。但因悲愍眾生。開示佛之知見故生此人間也。以上明持經一偈者具大因也。藥王若有人問下。明得大果。故教當機。答其問者。未來作佛。必現在持經一偈之人也。此上節所以與記焉。何以故下。雖是徵辭。其實申明上節聞經一句者獲記之義。謂不但持經一偈。即持一句。仍以十種供養者。一切世間亦應瞻奉。以供養佛之物而供養此人也。當知此人下。謂所以然者。以持經一句者。是大菩薩。過去因深也。成就阿耨菩提。過去果大也。但為哀愍眾生。乘願生此世間。雖然一句之略。即同全部之廣演分別也。何況下。謂佛現在略持者。既同其廣演者。何況盡全部廣持及種種供養之人哉。藥王當知下。謂由佛現在肯全部廣持。則其人始肯捨自[A27]己清淨業報之安樂。而於佛滅後。悲愍眾生。生于惡世危險中而廣演也。若善男子下。謂佛滅後。其人不唯公然對大眾廣說。即能私竊為一人。乃至說經一句之略者。而其人亦是佛所使遣。行佛之事者也。如來使。謂曾受囑累也。行如來事。謂代佛揚化行開示悟入佛知見之一大事也。何況於大眾下。謂未來世竊而不公。為一人說一句。尚為佛所使遣行佛之事。何況公然而不私竊。大庭廣眾中。演說全部者。則其人功德愈無以為況矣。故以惡人一劫罵佛。校毀廣說者。為罪重。以佛肩所荷擔。校供養廣說者。為福多也。故曰藥王若有惡人等。夫人之生也直。而人之性又皆善。何不善之與有。但以三業不良而名惡也。以不下。意惡。於一下。長久之時惡。現於下。明非皆有後言。乃當面之身惡。常毀下。口惡。以三業皆惡。時長且久。敢罵萬德慈尊。罪實甚重。而云尚輕者。佛功德智慧。具無所損也。慈悲忍力。足肯再說也。若人下。一惡言不長呼一劫。不該乎身意。背地毀此在家出家。不類乎佛前惡罵。其罪校輕。而云甚重者。藥王其有下。釋明所以也。謂其讀誦此經者。既是佛所使遣行佛之事。則其人尚未成佛。但以佛之智慧功德莊嚴。為[A28]己之莊嚴。今一毀則前人或不來親近。是有所損矣。此人雖乘過去之悲願。代佛揚化。今一訾則前人即來親近。或慵於再說矣。是毀訾者。則為斷滅一切世間佛種。眾生竟不獲開悟佛之知見矣。故其罪校詈佛。為尤重也。以上校罪。則為如來下校福。承上文言。謂佛見未來讀誦法華經者。以佛嚴自嚴。則為佛肩之所荷擔。其人所至地方。應向其方致禮。亦如其人。十種供養於法而供養之。詎可毀訾乎。一心合掌下。人間所有之上供也。應持下。人間所無之上供也。所以下徵釋。並申明一念隨喜者得記之義。結完第六種法師。於眾生有益。而顯前五種法師現在未來廣略持經者。功德為尤大也。謂所以未來公然對眾廣說者。上得佛肩荷擔下。應天人供養者。何也。以是人歡喜說法。令大眾須臾頃聞之。法雖少。得果則究竟也。故曰即得究竟等。應知須臾聞即一念隨喜義。此節近為寶塔品以大音聲普告四眾等張本。遠為持品及囑累品伏案。以二品皆是佛所遣行佛之事故。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欲住佛道成就自然智(至)愍念諸眾生。
若欲下。求道之機也。常當下。教機求得道之人也。自然智。不待師保教而本具。然必勤供養其人而後得者。以此人能開示其機。使得悟入故。是自然智者。自性通宗也。務供人而得者。稟受師承也。其有下。上自然智。為涅槃妙心。此一切種者。差別智也。當受持下。上涅槃心。直供養持經者。得此雖供養持者。亦欲自持其經而得也。得自然智。善一乘實相。得一切種智。兼善三乘方便。若有能受下。上兩行。正應長文若復有人起至一切世間所應供養瞻奉等文。此一行。繳上兩行。而應長文當知此人是大菩薩起至當知是人則如來使等文。大般若第五百二十五經。佛自訓一切智。智略有三種。謂一切智共聲聞緣覺之智。道相智共菩薩摩訶薩之智。一切相智。乃諸佛如來不共妙智。以聲聞緣覺。雖知內外等法門差別。不知道相。及不知一切法一切種相故。菩薩則知聲聞道相。獨覺道相。菩薩及佛道相。故佛則知一切法。皆同一相。謂寂滅相。是故佛名一切相智。則兼小大三一一切種智之差別相也。
諸有能受持妙法華經者(至)行於如來事。
初八句及後四句。是頌藥王當知是人至何況於大眾中廣為人說之文。中十二句。是頌其所至方至應以奉獻之文。
若於一劫中常懷不善心(至)法華最第一。
此頌佛與廣說者。罪福輕重相校之文。末四句。結前起後。長文直校罪。頌文校福。故知音准頌訓長文。有校福義。
爾時佛復告藥王(至)皆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節釋成上頌我所說諸經法華最第一之文。以明凡經皆是教菩薩法。唯此經為諸佛所護念也。爾時下。通指三世所說之廣。[A29]已說。別指過去[A30]已成佛時所說。今說。別指現在四十年前所說。當說。別指未來餘國作佛時所說。而於下。謂三世說。中。唯法華為最難信解。上偈法華最第一者。此也(或總四十九年。一大時教。判為三世。亦可華嚴鈔第八云。[A31]已說者。法華之前。謂般若等。今說者。即無量義經。當說者即涅槃等諸經。皆不及法華難信難解者。以法華是會三之始。歸一之初。信解者難耳。昔經雖妙。猶帶三乘。曾未明言唯說一實。涅槃之中。雖明一極。法華在前。[A32]已破三乘。後說一極。便易信受。法華猶如先鋒。涅槃如是大軍。先鋒[A33]已破於賊。後軍用刀不多耳。又破三顯一。法華如收獲。涅槃如捨穗。故涅槃三十六云。昔於靈山說法華。八千聲聞得受記別。如秋收冬藏。更無所為。即其義耳。若依難信之義。設將[A34]已說。該著華嚴。若比法華。亦為易信。始成正覺。便說一極。上根所受不對昔權故。比法華誠易信耳)。藥王此經下。謂由最難信解。諸佛所以秘藏。故誡當機。值非器不可妄授也。諸佛下。申明秘藏。而此下。申明不可妄授。謂此經所以為諸佛祕藏者。以佛從昔成道以來。至今四十餘年。未曾顯說一乘是實。二乘所得涅槃非是真實。今一顯說。致佛現在猶生許多怨嫉。有五千退席。況佛滅後。豈可容易分布。不擇機而妄授乎。良由大乘器宇。一開悟佛知見後。心廣願深。同事攝多。如宗門所謂但問見諦不問行李。二乘定性之機。遇之罔諳。內秘外現。不免責無戒定。是以多生怨恨嫉妬也。以上明因此經最難信解。諸佛所以護念。藥王當知下。明因護念其經。所以護念持經之人。其豈也謂以佛智慧功德慈忍之大。現在顯說。尚致怨嫉。況佛滅後。佛所使遣行事者。豈能獨以[A35]己力。為六種法師。公然對眾。為人顯說耶。故必為[A36]已滅度之釋迦。衣所覆庇。及現在他方諸佛之所護念也。是人有大下。謂未來顯說之人。因過現佛所護念。益顯[A37]己有三種大力也。大信力者。自信[A38]己心成就慧身。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悟。是也。及志願力者。如後文惟願世尊不以為慮我等亦自欲得是真淨大法等。是也。諸善根力者。如前文是諸人等[A39]已曾供養十萬億佛等。是也。以上明因佛加。故[A40]己有力。當知是人下。明因[A41]己有力。故感諸佛有加庇之事。共宿。如多寶佛分半座與釋迦共坐。經五十小劫者。是也。又共宿。則衣自覆。摩頭。見其護念。藥王在在下。明因經與人為佛所護念故。若經及持經之人所居之處。皆應起寶塔供養也。在在。約經及人之能在言。處處。約經及人之所在言。如後文諸聚落城邑行處親近處僧坊巷陌等。是也。經與人能在所在之地方。尚應起塔供養。則人與經。應以如來供養而供養者。宜矣。[A42]己有全身舍利。為後開寶塔見多寶佛案。若人得見下。見塔致禮敬者。尚近阿耨菩提。則是人歡喜說法。須臾聞者。即得究竟無上正等正覺無疑矣。此節申明上節。為下品伏案。下節又申明當知是等皆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近字義。
藥王多有人在家出家(至)當知是為增上慢者。
此節明佛雖善護念持經之人。若人不得此教菩薩之經。則亦不為諸佛所護念也。藥王多有下。不得教菩薩法者也。故或在家。或出家。雖行檀等前五度菩薩道。而不得見聞此經。是闕般若波羅蜜門。名為不善行也。若有得聞下。是得教菩薩法。乃名善行者也。故以其有最下之眾生。求無上之佛道。但一得見聞此經。信解受持。當知此人雖未疾得阿耨菩提。則亦近於阿耨菩提矣。藥王譬如下。喻法疊申其善不善近不近之義。有人。喻在家出家行菩薩道之人。渴謂口涸。乏謂力竭。求水。喻求阿耨菩提。高原喻他經典。穿鑿喻不善行。良以他經。雖詮菩提之水。猶費修證穿鑿。既費修證。必經多劫。故喻猶見乾土。知其人得菩提之水尚遠也。此喻不得此經名不善行菩薩道者也。施功下。喻其善行。功當作工。濕土喻此經。泥喻眾生。眾生本有阿耨菩提之佛知見。喻泥中之水。謂善行菩薩道者。由先於他經典施修證之工。穿鑿不[A43]已。忽善根成熟。一但迴頭轉腦。看見此經。開悟自家佛知見後。遂行方便。漸就四生六道汙泥眾生。頓至涅槃果海。如由濕土至泥。其人決定心知近於菩提之水也。問。此經頓教。奚云漸至。既曰漸至。奚異他經。答。他經即此經之方便門。但閉而未開耳。一開則漸至。不礙頓知也。問。准此經。何以得頓知決定成佛義。答。我心大歡喜。我定當作佛。此依前品得決定知也。佛現前滅後。凡有聞一偈一句一念隨喜者。皆得與授阿耨菩提記。此依當品。得決定知也。地獄道之提婆。授天王如來之果記。畜生道之龍女。即南行而成佛。此依後品。得決定知也。然則新發意菩薩。不肯聲聞得記。是[1]誣泥中之無水也。二乘人不發心修萬行度生成佛。是住高原施功也。今二種人。皆得決定知矣。菩薩亦復下。法合喻中渴乏須水等文。申明不善行。若得聞解下。法合喻中施功不[A44]已等文。申明其善行。所以下。徵釋。謂所以菩薩道必欲得此經。為善方者。何也。以一切菩薩道之因行。阿耨菩提之果記。皆屬於此經也。此經開方便下。正明皆屬之義。謂一大時教。無非眾生成佛之方便門。但尋常不記聲聞人作佛。乃方便門之未開也。聲聞直聲聞。菩薩直菩薩。乃真真實相之未示也。今經法則會三歸一。方便門開矣。人則即小成大。真實相示矣。此菩薩因行果德。所以皆屬此經也。是法華經藏下。展轉結明。謂前示此經是諸佛秘要之藏。今何不秘。而反開耶。以前云秘者。為此經藏深固幽遠無人能到。此方便品首。佛出定時。所以歎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也。今佛教化下。謂前云不可分布妄授與人。今何不辭怨嫉。而反示真實相耶。以前云不可分布者。謂不可妄授與聲聞人也。今佛所教化。全無聲聞。皆是成就菩薩故。不惜其開其方便之門。示其真實之相也。此譬喻品首。與身子授記。所以云為諸聲聞說大乘經。名妙蓮華。教菩薩法。藥草喻品末。所以云今為汝等說最實事。諸聲聞眾。皆非滅度。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漸漸修學。悉當成佛也。凡此皆此經開方便門。示真相處。藥王若有下。謂既知此經。是教[2]他成就菩薩。若有菩薩。聞而驚畏者。即與疑阿難不當得記。諸新發意菩薩同也。既知今所謂菩薩是真實相。昔所謂聲聞是方便門。若聲聞人。又聞而疑怖者。即與前五千退席生怨嫉增上慢人。同也。此二種人。或在家。或出家。雖行菩薩道。乃名不善行者也。
藥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至)我還為說令得具足。
上節明得不得。此經名善不善行。此節顓明其善行而得其經。見品題法師之所以為法師也。藥王若有下。標其善行。云何應說下。徵。入如來室下。釋。一切眾生中大慈悲心。既是如來之室。末世說經者。所以與如來共宿也。柔和忍辱心。既是如來之衣。末世說經者。所以為如來衣之所覆也。一切法空。既是如來之座。末世說經者。所以為如來手摩其頭。肩所荷擔也。安住是中下。所謂以佛莊嚴。而自莊嚴。有大信力。及志願力。諸善根力。為如來使。如來所遣。行如來事也。藥王我於下。謂不唯能說法者。為佛所遣使。即能聽法。為內外護者。亦復所遣使。行佛之事者也。初遺化人。為能集眾之會首。重在集字。乃說法者。入慈悲室之所感。亦遣化比丘下。次遣化人。為所集聽法之四眾。重在聽信等字。乃說法者。著忍辱衣之所感也。以上能集所集。皆內護也。若說法者下。三廣遣化人。為天龍等八部之外護。乃說法者。坐法空座之所感也。皆以化言者。學問之道。貴乎變化。遇逆順境。始不違逆也。我雖在異國下。四佛親自現身。乃說法者。不懈怠心之所感也。以上總明善行菩薩道者。得佛之所護念也。若於此經下。結成因善行故。能得此經。而不忘失其句逗也。常不輕菩薩。臨欲終時。具聞威音王佛先所說法華經。二十千萬億偈。悉能受持。案符于此。此上註義。是准前節。照應而訓。然當節本義。應須補之。藥王若有下。謂說此經者。必具四行。始下得眾聽。上得佛護。名善行菩薩道也。一切眾生中等者。一切眾生。節十二類胎卵等。說法者。慈能與彼之樂。悲能拔彼之苦。雖有從違。天地為心。[3]益載不計。故以室言。然慈悲太煞。眾生不無不知恩處。又當以柔和忍辱而忍耐之。忍服既久。不覺累身。故以衣言。如是柔忍。苟不體會一切法空。不免終身懈怠。直須坐在法空以當床榻。故以座言。一切法。即世間三科七大。及出世間一切法也。安住是中等者。謂將欲說法。先須安住其心。在以上三行中也。語云。於汝安乎。安則為之。今取彼文。不取彼義。以凡為世間君子小人。苟不安心為之。則不免顧首顧尾。都做不成。況出世法。不安住空忍慈悲。則不能感佛與眾生上下之緣也。我於餘國等者。見佛報應身雖滅。而佛法身常住。故能用神力。而廣遣四眾八部。為聽眾也。若說法者在空閑等者。謂人見說法者。有時身不登座。口不談玄。似在空閑。然此空閑心合道妙。口雖不言。文彩[A45]已彰。政是天龍側耳諸佛現身之時。所以報化身佛雖示迹異國。而法身佛與默時說之。法師恒相見也。故云時時令說法者得見我身。前云我於餘國更有異名。是也。若於此經下。古德暫時不在即同死人之謂也。我還為下。古德一迴吃草去。驀鼻拽將來之謂也。應知此中現身。非謂現其報化身為說。非為說文字章句。若但見報化。是謂病眼見空華也。但說文字章句。是謂葛藤滿地也。此節通結前諸節。為現寶塔品以去諸品伏案。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欲捨諸懈怠應當聽此經是經難得聞信受者亦難。
此品長行。共計五節。初二兩節。自有頌文。此頌第三節也。長文謂佛於三世所說經典無量。唯此經於諸經中為最難信解。欲捨下。不信自心作佛。名為懈怠。今欲捨其懈怠當聽此經者。以此經所詮不歷三無數劫修證。凡有經處。即有如來全身之塔。見塔致禮敬者。即得近於阿耨菩提。所以此經為難得而聞。信者亦難有也。
如人渴須水穿鑿於高原(至)近於佛智慧。
此頌第四節長文。如人下。頌喻文得水之遠近。藥王汝當知下。頌法合得菩提之遠近。謂此經為深經者。以佛四十年前所說諸聲聞法。皆是此經成佛之前方便門。今方便門一開。即見聲聞是菩薩之真實相故。謂此經為諸經王者。以不得此經授記成佛。諸經皆無其主故。故曰。決了聲聞法等。聞[A46]已下。謂應當諦實思惟此經諸經。雖有王臣之分。而頓漸一體。淺深一貫。不致此經諸經有大小是非之分。聲聞菩薩有彼此尊卑之辨。則此人近於諸佛之智慧。而不遠矣。
若人說此經應入如來室(至)得見恒沙佛。
此頌第五節長文。若人下。頌四行之標文。大慈悲下。頌四行之釋文。若說此經下。長行無文。謂說此經者。具上四行。設過惡罵刀杖之害。能念佛忍。則感佛萬億土中。現身護庇。多劫廣說。而無害也。若我滅度下。頌具四行感遣化之文。六句頌遣所集之眾。二句頌遣能集為會首者。故曰我遣化四眾等。又曰引導集之等。若人欲加惡下。謂既有能所集眾。供養聽法。若人嫉妬。復加刀杖瓦石者。佛又遣化人。為之作衛護也。以上現身遣護說時。是護利他也。若說法之人下。現身嘿時。說其忘失章句。是護自利也。若人具是德下。謂持經者。具前四安樂行之德。不問說嘿二利。皆得見佛法身也。良由此經詮顯生佛等具法身。動靜一體故。人若在空閑下。謂持經者。雖得通利佛所說忘失之章句。然懼其有害。尚處空閑。不敢驟說。佛更遣天龍八部。作聽法眾。使其人分別樂說。無有罣礙。又令聽眾喜也。若親近下。動勉伏得此經。為弟子者具因行之案。為後提婆品張本。隨順下。伏得此經。為弟子者成果德之案。為下見寶塔品張本。此一品經。單明教菩薩法一句。前半品教菩薩為弟子之法。後半品教菩薩為師傳之法。下見寶塔一品。單明佛所護念一句。見護念之佛。具三世十方也。
妙法蓮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見寶塔者。序品光中所見寶塔。乃使佛光而見。宗門所謂光影門頭事。為光不透脫也。至是法之漸頓。皆會一實人之小大。皆得作佛。無一剎一塵不為淨土。無一偈一句不是妙法。[1]謂達可記。龍女可佛。古今一際。過現一身故。過去多劫之寶塔。不假佛光。從地涌出。俾眾親覩。則昔光影門頭事。今皆成實相而吾人與佛。等有法身。無三種光二種病矣。故曰。見寶塔品。一則證上品在在處處若說若讀。乃至若經卷所住處。皆應起七寶塔。極令高廣嚴飾。不須復安舍利。此中[A47]已有如來全身等文。一則證現在釋迦能顯說此經。既感過去佛同宿衣覆。則佛滅後。願持經者亦然。結完方便品三世十方一切諸佛法亦如是等文。故變[1]上集佛。費佛許多神力智力也。然唯重塔中以大音聲普告四眾數句。以塔中數句。為後一十六品。若文與義之源本。故此品在北藏草字函。名薩曇芬陀利經。雖[A48]已引證於題。其實義載悲華經。佛於寶藏如來發願。取此娑婆穢土成佛。而寶藏如來以芬陀利華。譬況佛之悲願之大。今佛度生成佛願果。於昔將欲示滅。要眾發願。此土持經。使佛種不斷。故涌塔變土集佛。以囑累此經也。
爾時佛前有七寶塔(至)分身諸佛禮拜供養。
爾時下。經家敘置有十科。初敘塔之高。一由旬四十里。五百由旬則塔高二萬里也。縱廣下。敘塔之大。二百五十由旬則塔大一萬里也。從地涌出之地。表佛與眾生共有常住之心地。住在空中之空。謂此心地無形無相。乃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之空也。世間之地。既載華嶽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出世真空心地。詎不能載二萬里高一萬里大七寶塔乎。信無疑矣。種種下。次總敘塔之嚴飾。五千下。別敘嚴飾有七項。一欄楯。二龕室。三幢幡。四瓔珞。五寶鈴。六旃香。七幡葢。凡此皆以七寶合成也。高至下。上云塔高五百由旬。尚未知高止何地。此云高至四天王宮。則知自靈山頂。至四天王宮。僅二萬里也。三十三天下。三敘供奉塔之天龍八部。皆是近於阿耨菩提之人也。爾時寶塔下。四敘不唯眼中見塔。而耳中亦聞塔中出大音聲致讚歎也。讚歎有三。一稱名。二能以下讚德。平等大慧數句。一照方便品自證無上道大乘平等法等之文。二照譬喻品為諸聲聞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等文。然自方便品。談至上品。有七種平等。約法。有先三後一權實之平等。約人。有秘內外現小大之平等。約持誦經者。有一偈乃至一念隨喜。與廣說全部者。功德之平等。約授記。有不問多寡。皆與阿耨菩提記之平等。此照前之平等也。約後。則有提婆與耶輸等。冤親同得顯記之平等。從地涌出之眾。有一多平等。諸佛壽量。有法報化身延促之平等。故曰能以平等大慧為大眾說等。三如是下。即證真實。謂前後七種平等。皆真實不虗也。爾時四眾下。五敘法會。得塔中出聲印讚。若見若聞。皆喜[A49]己所得之法真。而恠涌塔之事奇也。故曰見大寶塔等。從座而起下。六敘由塔住在虗空故皆起立合掌却住一面。亦欲昇於虗空也。爾時有菩薩下。七敘當機。欲除人[A50]己之疑。而請問於佛也。當機名大樂說者。無礙辨中。有樂說無礙辨。謂具此辨者。始能說而無懈。然樂說與藥王同行八萬人中一人。上品明三世之持經。非藥王之耆宿。不足以因。此品會十方三世而付囑。非具大樂說者。不足以請。請有二義。一以何下。問寶塔為何因緣從地而出。二又於下。問凡為塔者。非置佛舍利。即安置諸經。經與舍利。何會言語。故曰世尊以何因緣等。爾時佛告下。八敘佛答當機。謂塔中非舍利與經。乃是過去久滅度多寶佛之全身。在其塔中。故會做聲。此逕應上品此中[A51]已有如來全身不須復安舍利之文。此先答第二問也。菩薩處胎經第二卷。全身舍利品說一形法云。此大地種。厚八十四萬億里。地下有風。風下有水。水下有火。火下有沙。沙有金剛剎。各各厚八十四萬億里。諸佛全身。盡在彼金剛剎中。乃至云有法皷世界。厚八十四萬億里。過去億千萬佛。皆留舍利。彼土舍利。我亦有分。非一非二。不住一處。亦非不住。周旋往來。光相具足。示現教化。是知多寶佛之全身舍利。皆在金剛剎及法皷世界。從地涌出也。其佛下。次答第一問。謂寶塔來之因緣。由多寶佛因中。曾發大願。即成佛後。身雖在塔。亦願聽此經。讚說此經之佛之善。涌塔現前。而作證明也。此逕應上品諸佛世尊從昔以來之所守護之文。彼佛成道下。申明多寶果不昧因也。其佛以神下。申明多寶因常成果也。大樂說今多寶下。結足答義。是時大樂下。九敘當機躡答。申請願見多寶佛身。然此請非佛力加被不能。故曰以如來神力等。佛告大樂下。十敘佛答當機。謂多寶佛現身。要合彼深重願也。其深願者。要現在說法之報身佛。與十方分處之化身佛。同會集一處。多寶佛始出現也。此完方便品所謂三世十方一切諸佛法亦如是之言。及完為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之義也。其三世者。多寶屬過去佛。釋迦為現在佛。身子等授記名未來佛。釋迦分身。為十方佛故。其重願者。要三世十方報化身佛。同據向上法身平等無冤親之理性。而授有冤親人之果記也。大樂說我分身下。謂多寶佛深重之願如彼。汝之所請又如此。則是我釋迦分身諸佛在十方者。亦合當集於此也。大樂說白佛下。謂我但請過去一佛相見。而得現在十方諸佛相見。則亦是我等之深重願也故曰我等亦願等。
爾時佛放白毫二光(至)諸佛如來徧滿其中。
爾時下。經家敘置有十科。初敘釋迦佛欲[A52]己十方化身佛來集故放光。見東方國土與佛。有五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之數也。彼諸國土下。次敘照見化身佛土之莊嚴。唯淨無穢也。無數千萬下。三敘照見化身佛之法眷。唯大乘菩薩。無小乘聲聞也。徧張下。四敘照見彼國依正圍葢。皆寶為幔網也。彼國諸佛下。五敘照見化身佛及菩薩。皆以說法為政事也。上品云。我千萬億土。現淨堅固身。於無量億劫。為眾生說法。至此益信矣。南西北方下。六敘一方。以例其餘之九方也。故曰南西北方等。爾時十方下。七敘照見十方諸佛與菩薩。主伴重重。皆欲以化身。來報身佛處。供養多寶佛也。我今應往之應。照前今應當集之應時。娑婆下。八敘十方分身諸佛。欲來此土。以佛神力。忽然變穢為淨也。其變穢成淨有十科。一變瑠璃為地。二變寶樹。三金繩界道。四無聚落等諸相。五燒大寶香。六天華布地。七寶幔覆上。八懸諸寶鈴。九唯留此會。十移置天人於他土。以上敘第一變實報莊嚴土也。此[1]上本淨。不須更變。為諸新得記者言變。故變文中。不敘無有地獄等言。良以諸新得記者。初未開悟佛知見時。即淨見穢。如淨名身子之所見。今既開悟。見穢為淨。如螺髻梵王之所見也。是時諸佛[2]上。九敘十方分身諸佛各與侍者至報土。寶樹下師子座上趺坐。各有安置也。如是展轉下。十敘十方變土。雖廣且大。不能容受釋迦佛一方之分身。況能容餘九方之分身。此見釋尊應化之多也。以起下文第二第三之變土也。各帶侍者。為下文遣使問訊之案。吾人能讀誦此經。不須作觀。即見大千世界。無一剎一塵不是佛矣。時釋迦牟尼下。謂釋迦佛欲盡容受所餘九方之分身佛故。次於娑婆三千大千華藏世界海外。復變凡聖同居土。為實報莊嚴土也。故曰八方各更變等。惟其變凡成聖。變穢成淨故。校初變文中。敘無有地獄等言。此可見佛實報莊嚴土中。元無六凡穢也。亦以瑠璃下。同初變之文。可知。目真鄰他云石山。摩訶目真鄰陀云大石山。鐵圍山亦有大小。用圍小千大千世界者。其山皆鐵成也。須彌云妙高。七寶所成也。通為下。謂因無諸山海所隔。此凡聖同居土。與上實報莊嚴土。通同為一淨土具莊嚴也。釋迦牟尼佛為諸佛當來下。第三於凡聖同居土外。變方便有餘土。為實報土。為釋迦未來世餘國作佛之分身佛坐也。故云復於八方各更變等。爾時東方下。但結第二變土。容盡釋迦正東一方所分之身也。如是次第下。通結由三變淨土如容盡釋迦十方所分之身也。爾時一一方下。第二第三變土時。每云二百萬億等。今合兩個二百萬億。云四百萬億那由他也。經文再變土。為容受十方分身。第三變土。既云為諸佛當來坐故。當來者未來也。則容受三世分身矣。義表竪窮三際。橫徧十方。皆由佛與眾生等。有常住真心之所變現。經云。汝身汝心。外道山河。虗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妙明中所現物。初佛於菩提樹下。三七思惟。正思惟眾生到此田地。奈眾生有目不覩。有耳不聞。說到四十年後。至說此經。以三周法雨。潤開聾瞽。各見授記。至此品中。變土集佛。無非驗明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見我釋迦一佛分身有如是之多。國土有如是之廣。神力有如是之自在。可謂有眼始得見華藏界。有耳始得聞舍那聲矣。惟其始得。不免業習初乾。尚見土有。更變佛從外來。迨提婆耶輸等并記龍女立地成佛。新得記者各發願以弘經。得安樂之勝行。舊所化眾俱從地而涌出。證久遠之壽量。則清淨法身之佛。絕無彼此色相可見。而常寂光明之土。即三變而無變矣。而後乃知讀誦受持此經者。淨智妙圓。體常虗寂。具佛無量之功德。故談壽量後。分別其功德。有一念隨喜六根清淨之不同。引常不輕。結證因中持經之曠。迹現神通力。囑累果上說法之大業。而唯佛與佛一大事因緣。本末究盡。始無餘蘊矣。此經中會集諸佛之大宗也。問。序品放光曰眉間。今直云白毫一光。何也。答。眉間表無位。由聲聞人以有餘涅槃為真。故以無位破其執也。今聲聞人。既皆成菩薩。通身及土。無非白毫一光。故不用眉間言有無也。問。三變土中。既皆移置天人。又奚云諸天寶華徧布其地。答。寶華似天華。不必諸天所布。或大乘菩薩為天人。非尋常可移置者。此經不云乎唯[1]惡此會眾。豈此會中。無天龍八部乎。問。佛心無處不慈悲。何於天人言移置耶。答。以佛龍女記提婆。事異于常。慮天人障深難信。生謗墮苦。故權移置。至神力品。仍令聞其國名娑婆。佛名釋迦。經名妙法。以種其善根。是移置者。乃所以為佛之大慈悲也。問。一物何能分無量之身。答。佛三無數劫。以大願力。於十二類眾生中。修菩薩行。受無量身。迨至成佛。則從前一切類身。皆成佛身。是故其身隨願而多。況吾人夢中一念。尚現無量人境。佛為大覺至尊。神力智力。一為無量。無量為一。乃其常理。不足恠也。華嚴經云。一切諸佛。於一念中。悉能示現無量世界。不可言說種種佛身。此足證其分身也。又云。一切諸佛。於一念中。悉能示現無量世界種種莊嚴無數莊嚴。此足證變淨土也。問變土集佛。何以必待多寶佛塔出現。答。多寶佛現。見過去佛不滅。佛分坐塔中唱滅。見現在佛不生。發願持經。見新受記未來成佛者。雖劫長果遠。一持經。即證不生不滅之理。而與三世佛等。所謂皆[A53]已成佛道。不須更成也。問。會分身。變淨土。徒有廣大玄言。人多不見。果實事乎。抑幻術乎。答。准唯識論。皆八個識相應智品實德所成。非幻法也。論云。此四智品。雖皆徧能緣一切法。而用有異。謂鏡智品。現自受用身淨土相。持無漏種。平等智品。現他受用身淨土相。成事智品。能現變化身及土相。以上與經分身變土相合。毫髮無異。觀察智品。觀察自他功能過失。雨大法雨。破諸疑網。利樂有情。此與經集分身。變淨土說。向後一十六品經。同而無異。准論證經。皆出世間真實理事。豈虗誕哉。唯是吾人身世。皆八識所變相見二分。起我法二執。從始至終。唯業轄絆。不能變化。凡遇佛言。皆誣為幻妄。不知諸佛既能轉識成智。一切變現。非為煩惱。皆合涅槃妙德也。又論云。如是法身。有三相別。一自性身。謂諸如來真淨法界。離相寂然。絕諸戲論。具無邊際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實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論此段是明寂光土法身佛。無能所分合也。二受用身有二種。一自受用。謂諸如來三無數劫。修集無量福慧資糧。乃至云恒自受用廣大法樂。此同經中釋迦之自身也。二他受用。謂諸如來由平等智。示現微妙淨功德身。居純淨土。為十地菩薩。轉正法輪。決眾疑網等。此同經中釋迦十方之分身也。三變化身。謂諸如來由成事智。變現無量。居淨穢土。為未登地菩薩二乘異生。稱彼機宜。現通說法。令獲利樂。此同四十年前所說諸經之釋迦也。
是時諸佛各在寶樹下(至)諸佛遣使亦復如是。
是時諸佛下。大般若第五百七十三經云。三世如來。同在一處。自性清淨。無漏界攝。若一若異。不可思議。准是。則諸分身佛。同一報體。如金不博金。故各坐寶樹下。而不相到。皆遣侍者下。謂分身佛之與釋尊。雖同一報體。不妨有彼此應化之形。如鏡照鏡。雖各不相到。而光光相攝。故順世諦。遣使[2]齊華而問訊也。般若所謂若一若異不可思議者也。如我辭下。遣使以病惱為辭者。病約身言。惱約心言。順堪忍世界人情體。諺云。事不害理。從俗可也。論云。示有微苦相應也。彼某甲者。分身佛各教侍者。向釋迦代稱[A54]己名之辭。此可見分身佛不必皆名釋迦也。華嚴謂。佛每一世界。有四百億十千名。前品謂異國作佛更有異名也。與欲者同欲也。謂三變淨土中諸分身佛。同欲開多寶佛塔。滿深重願也。
爾時釋迦牟尼佛(至)佛欲以此妙法華經付囑有在。
爾時下。牒其十方來儀。皆聞下。牒其諸佛使命。即從下。謂佛上副分身。與欲下。順四眾願欲。即去地在空。以指開塔也。一切四眾下。謂佛起四眾不敢上視也。於是下。謂佛以右指。開七寶塔。以表開方便門也。出大[1]小。謂開塔戶之聲。有如開大城門之關鎻聲也。即時一切下。謂塔戶方便門既開。則見過去佛如入禪定。表示真實相也。華嚴第六十八經。鞞瑟胝羅居士。得菩薩解脫。名不般涅槃際。知十方三世一切如來。除為調伏眾生。畢竟無有佛般涅槃者。故一開旃檀塔戶。即次第見過去七佛。乃至一念頓見百千億那由他不可說不可說世界微塵數佛。准彼。多寶佛實滅而不滅。無怪矣。又聞下。謂不唯見佛。且聞其言讚釋迦。而趣其快說法華也。其快說有二義。一歎其說得快活。序品至法師品。是也。一催其作速快說。此品至法會告終。是也。故曰我為聽是經等。爾時四眾下。謂四眾見聞生喜。皆興供養於二佛也。初塔未開。天等供養。表外護也。今塔開[A55]已。四眾供養。表內護也。此所謂若有見塔供養者。皆得近阿耨菩提也。爾時多寶下。謂多寶佛知釋迦佛將欲涅槃。故入塔中。分半座與同坐也。即時下。謂現在佛果。依過去佛命。入塔中而跏趺也。然分座有三義。一證上品有能廣說此經者。與如來共宿衣覆之言不虗也。二表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而空非斷滅之空。乃有不滅者有。使大眾肯發願以持經也。三為記提婆佛龍女。其事太奇。非與過去佛同座而說。則人難信也。爾時大眾下。謂大眾見二佛在塔。塔在空中。與[A56]己相去之遠。故求佛以神力接眾亦處虗空。得相近以聞法也。譬喻品謂。若我但以神力及智慧力。捨於方便。眾生不能以是得度。今明眾生既能以是得度。故捨於方便。而但用神力及智慧力也。即時釋迦下。眾生以佛神力得度也。以大音聲下。眾生以佛智力得度也。以廣說妙法。屬智慧力故。然佛求廣說妙法。獨以娑婆國土為言者。娑婆是釋尊發心得果本土。事詳悲華經中。此土雖云極惡。而利根眾生亦盛。有肯發願修此經者。校他土成佛。亦極快也。今正是時者。時字逕應化成喻品如來自知涅槃時到之時。結完方便品諸佛如來時乃說之之時。如來不久下。謂佛欲涅槃。經欲人持。四眾新得記者。苟不蚤發願以持經。則將此經。付囑從地涌出舊所化之眾也。然舊所化六萬恒沙等眾。尚未涌出。故但云有在。嗚呼。云如來不久涅槃者。明佛難常住於世也。云妙法付囑有在者。明此經不容易分布妄授與人。務交付得所也。然此數句。必涌塔變土。集佛分座。而後說者。以妙法難說。而人難信難解也。故下偈中。獨以難字發揮。為後諸品源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聖主世尊雖久滅度(至)在在所往常為聽法。
此頌長文第一節。長文雖分四節。獨重末節數句。故節末節。而發頌端。聖主下。謂以多寶久滅度之聖主。業[A57]已不須妙法身處塔中。可以不必遠來。而尚為法來。是分應安逸者。為法而反不惜乎勞止也。故曰雖久滅等。諸人下。謂四眾既稱諸人。則知尚未成佛。校多寶為法為要緊。而身且現在佛前此塔中。遠來為至便。而不精勤為法。是職當勇進者。而反善於自寬也。此佛下。應長行果德之文。彼佛下。應長行因行之文也。
又我分身無量諸佛(至)以是方便令法久住。
此頌長文第二第三兩節。初十二句。應爾時佛放白毫一光起。至我今應往娑婆世界等文。次二十二句。應三變淨土及第三節之終。又我下。承上頌言。謂不唯過去一佛為法而來。又我釋尊分身之佛多如恒沙。而一來聽法。並見多寶佛故。故各捨土眾及供養事。無非令法久住也。為坐下。謂我釋迦因為坐分身佛故。用神通力。移置天人。變穢令淨。俾分身諸佛。各各坐寶樹之下。如清淨池中。蓮華之盛開為莊嚴。則色相可愛也。其寶下。謂分身佛多光大。如夜極闇時。然大炬火。其照耀天地可樂也。身出下。謂分身佛香妙徧。眾生蒙薰者不勝其喜。如大風吹小樹枝。難以言其趣也。以是下。謂多寶之來。分身之集。淨土之變。凡此皆十方三世諸佛。令法久住之方便也。華藏莊嚴世界海。宛在目中。壽量品我此土安隱案伏於此。
告諸大眾我滅度後(至)一切天人皆應供養。
此頌長文第四節。略其開塔者。以既見真實相。不論開方便門也。告諸下十四句。雙標持說二門。正應塔中以大音聲普告四眾等文。護持約自利言。讀說約利他言。具六種法師義。謂佛滅後。誰能持說此經。對佛自誓。即同久滅度多寶佛之師子吼。即為多寶與釋迦所集分身佛之所知也。諸佛子下十六句。單申明持者。不但為諸佛所知。即為供養三世十方佛矣。若說此經下四句。單申明說者。不但供養諸佛。即為見三世十方佛之所以為佛矣。諸善男子下四句。結成對佛自誓。誨其諦思。佛所以必欲大眾發願。然後以此經囑累其人者。以佛滅後。能持說此經。實為難事也。此為難事一句。引起下文二十餘行難不難之校核。文則不出持說二門。義在不出神通智慧二事。皆以餘經。與此經相對校也。諸餘經典下。標起說餘經智力神力可及者。為餘經難而易。此經易而難。有六番也。若[1]校下。須彌難以手接。大千難以足動。今皆不難者。餘經所詮神通。人易信也。若立下。有頂為色界究竟處。與無色界空無邊處相隣。最難以立。彼處天人。多厭色歸空。不能聞法。亦最難說經。今皆不難者。餘經所詮智慧之力。或易信也。若佛滅後下。此經不假接須彌動大千之神通。立有頂說餘經之智慧。直令讀說者。知舉手低頭處。皆[A58]已成訖佛道。不須更修其誰能說。而其誰能信哉。故曰是則為難。此雙以餘經神力智力。單校讀說此經者為難。故宜發願一也。假使有人下。空無形相。難以手把。空既被把。難更游行。今皆不難者。餘經所詮之神通。人或易信也。於我滅後下。此經不假把虗空游行之神通。但能自書。及使人書持。則究竟涅槃。常寂滅相。佛與大眾。[A59]已同住於空中矣。此單以餘經神力。單校護持此經為難。故宜發願二也。若以大地下。大地難置足甲。即置亦難升於梵天。今皆不難者。餘經所詮之神力也。佛滅度下。此經不假置地上天之神力。但暫時讀說。則[A60]已三變淨土。移置天人於他方。其誰能信哉。故曰是則為難。此單以餘經神力。單校讀說此經為難。故宜發願三也。假使劫燒下。乾草極易著火。劫燒非常火所同。入中不燒為不難者。餘經所詮之神通也。我滅度下。此經不用擔乾草入劫燒不焚之神力。但能自持。為一人說。則大眾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隱矣。此單以餘經神力。雙校持說此經為難。故宜發願四也。若持八萬下。八萬法藏。及十二部經。一人為難持。即持亦難說。即說亦難令聽者得六通。今皆不難者。餘經所詮。說者聽者。神力智力也。於我滅下。此經不假如上說聽得通之力。但能令聽受者。一問其義。即父母所生肉眼等之六根。不用修證。[A61]已[2]護清淨矣。此雙以餘經智力神力。單校聽問此經者為難。故宜發願五也。若人說法下。說法令一人得阿羅漢果。具大神通。尚難。況令千萬億等眾生得果具通。為不難者。餘經所詮。神力智力。極廣且大者也。於我滅下。此經不須八萬四千等法藏之多。神力智力之廣且大。但能奉持。一念隨喜。須臾聞之。即得究竟阿耨菩提。況從法會出。展轉傳至第五十人。一念隨喜功德。[A62]已勝於供養四百萬億等六趣眾生。滿八十歲。復令得四果。算數譬喻所不能及矣。此以餘經神智。單校奉持此經者為難。故宜發願六也。我為佛道下。單約護持者。結回此為難事一句。謂如上校核。獨以持說此經為難者。以國土雖無量。說法雖無數。始終唯有此經。為第一之難持也。故末世持者。不名持經。即名持諸佛之身矣。諸善男子下。雙約佛滅後持說二門。結回宜發大願一句。故曰誰能受持讀誦等。此經難持下。謂由經之第一難持。而末世暫持者。亦為第一難得。故暫持者。即感佛與諸佛歡喜而[1]難賞也。是則勇猛下。謂佛滅後。於此經雖曰暫持。其實則為勇猛精進。則名持戒行頭陀行之抖擻也。亦即為疾得阿耨菩提之無上佛道也。則為即得二句。為龍女速至菩提之案。以上明持經者得果之速。能於來世下一十二句。明持經者植因之大。為提婆品張本。是真佛子住淳善地。冥顯釋迦因中為國王采果拾薪等役。是諸天人世間之眼。冥顯提婆因中為仙人傳法之迹。於恐畏世下四句。照法師品中說經者之利益也。
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提婆達多云天授。謂乞天授與也。斛飯王世子。如來堂弟。阿難親兄也。據餘經。是累劫魔害佛法者。據悲華寶積二經。乃實助成我釋尊之功德者。故述其往劫為師之事。以授記也。上品彰佛果上之迹。明佛分身隨願而多。此品彰佛因中之迹。明大願由師所教而成。故授其記。以酬其恩。此所謂能以平等大慧。與大眾說也。
爾時佛告諸菩薩(至)精勤給侍令無所乏。
爾時下。總標求此經之迹。於多下。別釋無量劫求經。而多分迹為國王也。求法華云無懈倦。對上品諸人云何不勤為法而言。發願求無上菩提云不退轉。對上品此為難事宜發大願而言。然法華即無上菩提能詮之文。無上菩提即法華所詮之理。以上并約智度言。為欲滿足下。謂因智度而並勤行其六度也。六度攝於檀施一度故曰勤行布施等。於菩提云無退轉。於布施云無悋惜。正見國王無懈倦處。以菩提果覺名。檀等因行名故。象馬下。外財。頭目下。內財。時世下。謂時壽短。捨內外財。人或能之。世壽既長。王能捨其國位者。以重妙法。重於為國也。委正。當作委政。謂以治國政事。委付太子。而並命擊鼓。宣求法之勅令也。誰能下。出所宣令之辭。時有下。奉勅令而至之人。若不下。仙人要君以踐終身給走之令。王聞下。行果。顧其令言。[A63]采果則上樹。汲水則下㵎。拾薪則登山。設食則充庖。凡此皆給走之事也。以一身兼數役。晝間可謂辛苦矣。而夜間尤不得暇。或以身為床。則任其從橫。或以身為座。則隨其左右。如此奉事經千歲而身心無倦者。為妙法之難得也。現前諸新得記者。顧奉事我釋尊。校國王之於仙人為何如。而尚不發願以持經乎。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念過去劫為求大法故(至)今故為汝說。
阿私云無比。食化志。在樹曰果。在地曰蓏。張宴曰。有核曰果。無核曰蓏。周禮云。共野果蓏之薦。註。果桃李之屬。蓏瓜瓞之屬。餘照長文可解。
佛告諸比丘爾時王者(至)若在佛前蓮華化生。
佛告下。會明今昔。由提婆下。述成法利。歸功於師。成提婆之因行也。悲華經。佛為寶海梵志。在寶藏如來前。發願極大。有一裸形梵志。名亂想可畏。亦願佐佛。成其因行。隨佛在處。凡內外財。一切求索。滿其六波羅蜜。俟佛成道[A64]已。願為弟子。聞法獲記。爾時寶海。即稱裸形。是[A65]己無上道伴。任其求索皆施。實無罪分。以故一切經中。凡云冤害佛者。皆名提婆達多。然餘經多述求索頭目等緣。是為佛滿足檀等前五波羅蜜。唯此經以傳法言。是兼滿般若波羅蜜也。故知彼經云裸形梵志。定是調達。竺法護譯。時有仙人。為時有梵志。與悲華合。告諸四眾下。授其果記。以謝其恩。提婆云天授。成佛亦號天王。果不昧因。名稱其實也。周稱皇帝為天王。世界名天道者。意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也。現在滅後。皆以三乘法度生得果者。天王佛之本願也。佛告諸比丘下。謂佛滅後人。能於此品。信而不疑。則果感有三。一生佛前常聞此經。二生人天受樂。三蓮華化生(大寶積第二十八經。佛告淨無垢菩薩云。善男子。若無提婆達多善知識者。終不得知如來具有無量功德。乃至云過去五百生中。處處提婆示現。作冤家事。顯佛無量功德。而諸愚人不善取義。墮三惡道。提婆達多善修無量諸勝功德。親近諸佛。宿植德本。心向大乘。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入大乘論說。提婆達多。是大寶伽羅菩薩。為遮眾生起逆罪故。示現作業。墮於地獄。若果佛怨。云何而得世世相值。如二人行。東西各去。步步轉遠。豈得為伴。准此則知一切經中。凡言提婆達多事迹。皆順力示現。助成佛道。非真為冤家也。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善人善人之資義耳)。
於時下方多寶世尊(至)於海教化其事如是。
爾時智積菩薩以偈讚曰。
大智德勇徤化度無量眾(至)令速成菩提。
文殊師利言我於海中唯常宣說妙法華經。
於時下。上三節。佛為四眾不發願持經故。敘其遠因。明人能以法為重。雖國王不惜其尊。四眾比國王之發願。顧何如。人能以身為輕。雖地獄不辭其苦。大眾校提婆之持經。顧何如。此節恐四眾謂。調達雖能地獄持經而得記。然天王之樂。尚未現證。而地獄之苦。尤難實受。故難於發願也。如此則皆智有所積滯。而不通達清淨實相。立地成佛之旨。故假智積菩薩趣多寶迴本土。而發起文殊說經度龍女。現前立地成佛。以證妙法得果之極易。俾四眾信得及眾生本來是佛。只在善說法。如文殊者。一加點化耳。如是則娑婆雖弊惡。校地獄猶為堪忍。眾生雖上慢。比龍女猶為法器。有何不可持說此經。而難於發願乎。故記提婆後。有龍女成佛之事。為此品中之大義。故說此品後。即有持品諸菩薩而發願也。白多寶下。智積表權智。見諸四眾不發願。謂徒來此會。即以權而趣寶佛歸本土之實也。釋迦牟尼下。佛留智積。以待文殊者。文殊表本智。謂智積不可因四眾滯于發願之迹。便欲以權歸本。此間除不發願者外。自有根本智如文殊師利者。可以證明持經得果之易。故曰此有菩薩名文殊等。爾時文殊下。此土說此經之法主也。俱來下。同文殊傳法一類之眾也。法主云坐千葉蓮華。法眾云坐寶蓮華。亦優曇鉢訓大寶青蓮華義。從於下。主伴所來之方也。詣靈鷲下。諸佛會集之所也。問。序品文殊答彌勒後。未見云往龍宮。今奚從彼涌出。答。汝謂龍宮在婆婆本界耶。在餘世界耶。曰。固在本界。曰。龍宮既在娑婆。靈山至於龍宮。如人前堂行至裏室。總在家中。奚用先示往相。華嚴十通品。菩薩第六無體性。無動作。往一切佛剎。智神通云。菩薩聞極遠無數不可說世界中佛名即自見身在彼佛所禮敬求法。經於多劫。不曾動其本處。況在娑婆之龍宮。可執往來相乎。又問。龍雖八部之一。亦畜道所攝。三變土中。既云無有三途。今奚又有龍畜。况天人可移。龍奚不移。答。三變土中。唯後二變。云無地獄鬼畜。初變土中。曾無其說。業[A66]已訓之。何得忘耶。況經既云唯留此會眾。聞一偈一句一念隨喜者。皆與其記。豈娑竭龍王十地菩薩位中人。不如一念隨喜者。反不留而移置實報莊嚴土外耶。即移置三變土外。以文殊之神通。不能自彼而來於此耶。迦葉盡神力白推。欲擯文殊。便現百千萬億文殊。豈直在鷲峯。不徧在龍宮及一切處耶。以上照此有菩薩名文殊師利案。修敬下。照可與相見案。智積菩薩問下。謂龍宮卑濕。非說法之地。龍性憍慢。非受教之機。其被化者難多也。故曰仁往龍宮等。文殊師利言下。謂善說法者。不擇其地。善度生者。不問其機。故地愈卑而法化愈廣。機愈憍而得道愈速。故曰其數無量等。且待下。謂心口既難稱記。少待自當證知也。文殊來儀。自海而空。自空而山。自山而至佛前。自修敬二佛後。而與智積相慰問。何等次第哉。所言未竟下。事符其言也。此諸菩薩下。證知文殊之化也。具菩薩下。謂機雖分於小大。人皆歸於一實。故菩薩之大機。皆各論說其六度之行本。聲聞之小機。亦各說其本行也。今皆下。謂今經既會權歸實。聲聞雖是小機。皆修行大乘之法空義也。文殊師利謂智積下。謂前云自當證知者。其事如是也。智積菩薩以偈下。晉譯偈止四句。云至仁慧無量。化海眾寶數。唯為露聖旨。分別說其意。前二句。當本譯前一行。後二句。當本譯後一行。今會彼釋此。則本譯後一行是讚前起後之辭。謂大智文殊。其智勇故。敢入龍宮而說法。其德徤故。說法久而所化之眾多。今我固及見也。演暢下。謂眾多我見。法尚未知。惟露其聖旨。為我分別之。仁在龍宮。所演暢法。還是唯闡一乘實相。廣導眾生。不假久修。而立地速成菩提耶。抑小大分別。先開三乘。為聲聞之本。後暢一乘。以漸而修大乘之空義乎。故文殊答云。我於海中等。謂即先三後一。正是我常說妙法也。
智積問文殊師利言(至)却住一面以偈讚曰。
深達罪福相(至)我闡大乘教度脫苦眾生。
此節下節。并應上節論說妙法一句。智積下。承上我於海中唯常宣說妙法蓮華經為問。以法而求人也。此經甚深下。法也。頗有眾生下。求人也。文殊師利言下。引[A67]己所常化為答。是以人而證法也。娑竭羅云鹹海。女謂非男子也。年始八歲。齒幼也。智慧利根。德長也。善知眾生下。釋成智慧。於剎那頃下。釋成利根。能至菩提一句。結足答義。智積菩薩言我見下。以餘經權漸。校此經頓成菩提。為不信也。謂以妙法之希有。得善說與能行成佛。固當生信。以積德之能仁。校初心之幼女。遲速不能無疑。故云不信此女等。方便品所謂不退諸菩薩。亦復不能知。是也(註謂遲速不能無疑者。若信速。則疑釋迦為無智慧利根矣。若信遲。則疑龍女剎那時發心。惡能頓超釋迦多剎哉。其實文殊敘龍女文中。亦且有釋迦之積德在。何也。知眾生根行下。得機生熟之總持。諸佛下。得法深秘之授受。深入禪定。為觀機生熟也。了達諸法。謂了三即達一也。剎那發心。始覺也。得不退轉等。始覺即同於本覺。所以四辨具。而四無量心滿也。赤子。詩云。如保赤子。心誠求之。謂慈念十二類生。如自[A68]己所生之孩提。功德具足。謂凡佛果位中。六度四攝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皆具足。所謂大圓滿。覺也。三覺既滿。故心中念。口中演。都是一乘微妙廣大之法。無二三乘也。慈悲仁讓。約與人交接言。志意和雅。約資稟標緻言。此雖述龍女之德。其實明持經者之儀軌也。見龍女年雖幼而亦同釋尊無量劫積功累德不異矣。然智積不信。非不信其具德。但不信其彼此長幼遲速也。殊不知為菩薩之妙用。為懈怠眾生故。示久遠成佛。為精進眾生故。說頓成其佛。若然者。安知釋迦於他方世界。遇精進者。不同龍女示頓成乎。又安知龍女不是為激發諸新得記者。畏娑婆世界弊惡。不肯發願持經。而示現乎。觀三千大千世界。如芥子許者。報恩經謂。迦葉佛為比丘時。釋迦佛為蝨。提婆達多為蚤。在比丘衣中擾害。比丘約曰。凡我作務時。任汝跳嚙。入定時。俱願止息。蝨即奉教。蚤獨違約。比丘因不得定。將衣火焚。蚤蝨俱斃。以蚤蝨身[1]〔此〕芥子。小大恰相類也。佛劫海中。為化一類蚤蝨眾生。捨其身命如此)。言論未訖下。文殊不答者。以有龍女為證也。偈云深達等者。龍女畜道。罪相也。菩提果覺。福相也。能信龍女成佛。是深達罪福同一實相。而光明之性。徧照於十方也。此約能證。以顯般若之德。微妙下。約所證。以顯法身之德。法身無相。故曰微。不妨具相好莊嚴。故曰妙淨。天人下。即法身明報化身。顯解脫德。謂由法身微故。天人所以戴仰。報身妙故。龍神所以恭敬。化身淨故。一切眾生所以無不宗奉。此龍女以[A69]己深達徧照之般若。讚佛三德。而破執權漸者之滯迹。應上所謂智慧利根也。又聞下。請佛證明。[A70]已知成佛。應上得至菩提。具三寶三覺義。成菩提佛寶。闡大乘法寶。脫苦眾生僧寶。佛寶自覺。法寶覺他。僧寶則滿覺也(度脫苦眾生一句。有諷[A71]刺義。謂凡不信自心成佛。專疑他人者。是苦眾生也)。
時舍利弗語龍女言(至)一切眾會默然信受。
時舍利弗下。智積不信。由文殊之言。身子不信。由龍女又聞成菩提之自言也。故云汝謂不久等。不久即速義。對下懸曠看。所以下。徵釋。謂所以汝云成道。我云難信者。何也。以汝女身垢穢。校釋梵等清淨。非是法器故也。況佛道懸遠廣大。經劫之多。積行之全。然後乃成乎。此以以佛道懸曠等言。足成云何能得無上菩提。又女人下。覆明女身垢穢非是法器(超日月三昧經。上度比丘不信長者女慧施成佛云。淨修四等四禪。乃升梵天。婬恣無節。故為女人。勇猛少欲。乃得帝釋。雜惡多能。故為女人。十善具足。尊敬三寶。孝奉二親。謙順長年。乃得魔王。輕慢不順。毀失正教。故為女人。行菩薩道慈愍羣萌。供養三尊先聖師父。乃作轉輪聖王。慝態不淨。故為女人。具無量德。五處本無。無三趣想。乃得成佛。性著色慾。情淖態慝。身口意異。故為女人等。又大寶積三十八經云。舍利子。若有女人。為轉輪王帝釋梵王自在天。無有是處。轉女身[A72]已。出世作佛。斯有是處。然身子不信龍女。上度不信慧施。元有所聞於佛。非自[A73]己臆見也。註引超日月三昧經。俾見五障所以為障。引大寶積經。俾見身子不信。非不信。女身可轉男身作。佛第不信龍女以女身而當體速成佛也。故結云。云何女身速得成佛。以故二經皆以轉女身成男子為言。然三[2]〔時〕經但受記慧施等五百女人。過十劫後成佛。同名慧見如來。此經則立地速成佛也)。爾時龍女下。獻珠以示疾成。破遲速相校之滯迹也。故曰觀我成佛復速於此。當時眾會下。變身以示法器。破男女相校之滯迹也。故曰忽然之間變成男子(問菩薩處胎經。火燄世界。無欲佛。彼土人民。盡受女身。一時七十二萬億女人。不轉男身。咸得成佛。此經既屬頓教大乘。反欲女轉男身作佛。何也。答彼一世界。此一世界。化法化儀。各隨佛之願耳。且彼世界。全無男子。女可作佛。不用言轉。此既男女各形成佛。故用轉也)。具菩薩行者。因行滿也。即往南方等者。果德圓也。此證讚中又聞成菩提二句。普為十方等者。證讚中我闡大乘法一句。爾時娑婆等者。證讚中度脫苦眾生一句。事待其言。娑婆無垢各獲果證。菩薩尊者。不由不信。故曰智積舍利等默然信受。良以龍女由一寶珠之愛積於心。故遭許多之排難。智積身子由一大智積於心。故枉許多之議論。佛前四眾。苟能於未來世。仰學龍女。恒順智積身子。而恒順眾生以持經。則娑婆之弊惡。可化成三變之淨土矣。何則。智積計著修行劫量遲速之不信。龍女即恒順獻寶珠於佛。以表修因布施在得其人。故一念之檀。即滿六度。何必無量劫積功累德。然後為苦行哉。文殊謂龍女為智慧者。見矣。以寶珠表法愛。龍女最心重者今捨之。則處胎經所謂法性如大海。不說有是非。凡夫賢聖人。平等無高下。惟在心垢滅。取證如反掌。龍女獻珠。則心垢滅矣。身子難以女身。龍女即恒順變為男子。難以垢穢。即恒順往于南方無垢世界。以表證果在善處於變化。則五障即等於法器。何必釋梵。然後始成菩提。文殊謂龍女為利根者。見矣。問。龍女成佛。何不通名。答。經有三義。故不言名。一准起信論。信極真如者。離三種相。智積以劫歷久近為難。文殊不辨。示此經離言說相。身子以男女垢淨為難。龍女但獻珠而不辨。示此經離心緣相。成佛不云某甲。示此經離名字相(大般若第五百七十六經。龍吉祥菩薩云。頗有能證菩提者不。妙吉祥曰。若無名姓施設語言。彼則能證。又超日月三昧經云。無取無捨乃號為佛。亦無名號假有字耳)。二顯經中前後授記者。皆碌碌輩因人成事。言佛語故。非[A74]己智分。恐劫長果遠。仍舊忘而不信。故不可不記其名號。及至成佛。則丈夫自有冲天志。即釋迦亦說然燈佛實無有法於我矣。三顯佛姨母及耶輸等六千比丘尼。苟如龍女智慧利根。則不憂色視佛。謂佛於授記中不記[A75]己名。蚤[A76]已成訖佛矣。有茲三義。故龍女但云往無垢世界成佛。不說名也。以名與相皆是垢故。
妙法蓮華經持品第十三
持謂受持。攝六種法師三處分別。六種詳見法師品。三處分別者。此方他方周旋往返十方也。
爾時藥王菩薩摩訶薩(至)種種供養不惜身命。
爾時下。發願此方持者。藥王。法師品當機。大樂說。寶塔品當機。作是下。安佛心也。我等下。遵佛命也。後惡世下。他人所畏也。一畏善少。二畏慢多。三畏貪利養。四畏增不善。五畏遠解脫。六畏不信教。我等當起下。人畏而[A77]己能忍也。讀誦下。一讀。二誦。三持。四說。五書寫。六供養。皆不惜身命而為之者。以見涌塔變土集佛。記調達佛龍女。皆由此經而出生也(問動云持經。還是持前三周之法。以為經乎。抑通持七卷乎。曰如斯則有何失。曰若但持前三周法。直須法師一品。作囑累足矣。又奚用見寶塔以來許多事乎。若通持全部。則其所教受持之言。及奉命願持之語。豈盡應持乎。若持則不過以言語重持。言語似亦贅疣矣。曰世典帝王大小臣工百姓。一動一語。猶在史記。言右史記事。不謂之書。則謂之詩皆可稱經。皆俾人覽古知今。有益識見。況出世上上至尊典誥。一言一動。不可皆稱其經。而受持者乎。應知不唯持此一部名妙法。即一大藏經論。一句一偈。皆可持也。所以然者。以得此經。會權歸實。無往不是玅法。無往不是說吾人本具日用尋常心之性相事理體用之妙故)。
爾時眾中下。諸新得記者。發願他方持者。問。如何不見舍利弗等發願。答。富那記中。皆[A79]已暢明本迹諸大弟子內秘外現。此方持經。其來久矣。故不明發願(大般若第五百八十經。舍利子告滿慈于言。若聲聞獨覺乘。相應作意。皆能間雜大菩提心。俱名非理作意。乃至云。是故菩薩。應作是念。貪嗔癡等。於大菩提。雖為障礙。而能隨順菩提資糧。於菩提心。非極間雜。如二乘等。以貪嗔癡等。能令生死諸有相續。助諸菩薩。引一切智。謂諸菩薩方便善巧起諸煩惱。受後有身。作大饒益。依之修學六度等。准此則何方持經。更妙於此方)。復有學無學下。第二三果人發願。亦往他方持者。問。授阿難記中。止得二千人。今何云八千。答。法師品中。廣記者附焉。爾時佛姨母下。波闍婆提云大愛道。憍曇彌云尼眾主。耶輸陀羅云蓮華色。佛在俗后也。女僧將欲發願持經。故先希記。問。如何至此始與其記。答。一則八敬法。女眾不許越男僧分。一則非龍女成佛後。不唯女眾不自信作佛。即智積等諸菩薩。亦會生疑也。是以在後與記。悲華經。佛姨母元為水神。愛佛願大。生生願為佛保母。耶輸元為須彌山神。名善樂華。愛佛願重。生生願為佛婦。俱求佛得道後各授記莂。故今與記。完昔願也。其授記文。顯可知。
爾時世尊視八十萬億(至)在於他方遙見守護。
此眾發願。不計彼此。隨十方皆能持經者也。校上二節。此願最大。佛先曾對藥王。歎賞此眾。於諸佛所。成就大願。愍眾生故。生此人間。即是未來成佛之人。故今不以言告。唯以目視。欲此眾忽忘[A80]己之本願。勿負佛之所讚。故云爾時世尊視八十萬等。是諸下。敘具其德。即從座起下。敘因佛以目視。有進退兩難之意。謂進則須佛有告勅之命。我當遵命而廣宣。然佛默然無告。退則又蒙佛目視。則我當云何也。時諸菩薩下。謂佛雖無告勅之語。我當敬順佛目視之意。并自滿其本願可也。便於下。敬順佛意也。世尊我等下。自滿其願也。周旋十方。則無處不到也。往返十方。則去而復來也。如是則土不定淨穢。人不辨於善惡。皆能令書寫讀誦解說修行此經。則是無人不可教也。皆是下。謂我等願雖如此。皆是佛之威力加庇故。願佛在他方。遙見守護也。此要佛踐法師品中之約耳。雖然設佛在他方不護。此願亦難行。故佛亦不便付囑也。
即時諸菩薩俱同發聲而說偈言。
惟願不為慮於佛滅度後(至)我等皆當忍。
偈謂佛待機四十年。而說此經。可謂慮之熟矣。三周法後。知涅槃時到。又慮滅後人畏世惡。不肯廣說。蒙蔽眾生佛之知見。故自法師品以來。拳拳然直勸後世能持經者發願。可謂慮之長而且遠也。而藥王樂說願此遺彼。諸新得記者願彼遺此。一得一失。果如其佛聖慮焉。今既有我等不問土之彼此。皆願周旋。不問機之利鈍。皆願教令。則佛之慮。可以釋矣。故曰惟願不為慮等。初行頌長文。後行申惡義。謂世惡由于人。人惡在于三業。有諸無智。意惡。惡口罵詈。口惡。加刀杖。身惡也。
惡世中比丘邪智心諂曲(至)好出我等過。
此申明上節有諸無智人一句。而形容意業之惡。惡世下。動中意惡。或有下。靜中意惡。是人下。結明靜中所以為惡。上云無智。此云邪智。謂無正智。頗有邪智。故其心不直而諂曲。道未得而云得。增大我慢也。阿練若云無喧諍。山間林下之謂。謂邪智惡增。或有時居山林。著衲衣。形服似是空閒。而心則喧諍。以故自謂。[A81]己是修行真道。而輕賤持經者。在於人間。為貪著利養。與白衣說法。為世恭敬。如六通羅漢也。由此而知。是人心常懷惡。口常念俗。假名為阿練若。使人偏信[A82]己言。便於好出我等之過失。豈真正無喧雜哉。
而作如是言此諸比丘等(至)皆當忍受之。
此申明初節惡口罵詈等一句。形容口業之惡。而釋成好出我等過之義。而作下。出其持經者貪利之過。彼自貪利養。反輕持經者貪利。自作下。出其持經者求名之過。常在下。好出過之方所。毀謂背有後言。國王大臣有權位。能生殺人之方所。婆羅門居士有操行。能臧否人之方所。餘比丘眾。能隨世人。易生炎涼之方所。誹謗下。謂于上之三方。其人皆誹謗持經菩薩之惡。誣為邪見人。說外道論也。我等下。謂彼不知我等敬順佛意。悉忍彼惡口。而反為斯輕褻之言。云汝等能忍。想是佛耶。我等亦不辨而皆忍之也。
濁劫惡世中多有諸恐怖(至)皆當忍是事。
濁劫等者。上二節。釋訖初節惡世義。此節釋初節恐怖義。照及如刀杖者我等皆當忍二句。形容其身業之惡。謂濁惡世中。國王大臣等。皆受佛付囑。應為持經者金湯。當無恐怖。而反令我等多有恐怖者。以膚受假名阿練若。諸惡鬼入彼身心。故不呵護。而反加罵詈毀辱也。辱字含有加刀杖義。我等敬信下。謂彼雖持罵毀利兵。無能破我堅甲。而忍此難事也。我不愛下。轉釋為說是經等二句。我等下。轉釋我等敬信佛等二句。世尊下。謂凡我等所言。佛自當知。濁世惡僧。所以滅我等者。以彼未開悟佛知見故。不知佛四十年前所說三乘。皆佛方便隨宜。以故見我等直說一乘。不說有三。犯彼所忌。故口則惡罵。眉則顰蹙。我等身則被彼數數見擯。離於塔寺矣。如是下。結初節我等皆當忍一句。謂如上眾惡。我等下念眾生。上念佛勅。皆當忍而不校也。
諸聚落城邑其有求法者(至)佛自知我心。
此結初節我等當廣說一句。諸聚落下。躡上文言謂彼惡僧雖假聲勢。擯我等。出離寺塔。我不以彼生退息。凡山野之聚落。市朝之城邑。有求法者。皆到其所。說佛所囑法也。我是下。照法師品如來所遣使等文。我於下。照寶塔品多寶如來及與我身所集化佛當知此義等文。
妙法蓮華經知音卷第四
校注
[0412001] 校疑接 [0413001] 比疑此下同 [0415001] 人疑入 [0415002] 傳疑傅 [0416001] 予疑子 [0416002] 若下應有有字 [0419001] 誣疑濕 [0419002] 他疑化 [0419003] 益疑葢 [0420001] 謂疑調 [0421001] 上疑土 [0422001] 上疑土 [0422002] 上疑下 [0423001] 惡疑留 [0423002] 齊應作齎 [0424001] 小疑下 [0425001] 校疑接 [0425002] 護疑獲 [0426001] 難與歎同 [0428001] 此疑比 [0428002] 時疑昧 [0429001] 說上經有諸比丘尼四字【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1 冊 No. 608 法華經知音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2-16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五百者。千二百人中之大弟子也。經中有千二百五百之言。品題中。獨標五百者。餘七百必五百人最初所勸化發心者也。名其師之數。則資在其間。故經中佛總其大數。同是羅漢。同佛所印證。元無高下。則曰是千二百阿羅漢。我今當現前次第與授阿耨菩提記別。其名分必原先後發心之所自。則曰其五百阿羅漢優樓頻螺等。乃至云迦葉汝[A1]已知五百自在者。餘諸聲聞眾。亦當復如是。則師資輕重。究可知矣(楞嚴長水解云。千二百五十人者。初度陳如等五人。次度三迦葉兄弟。兼徒一千。次度舍利弗目犍連。各兼徒一百。次度耶舍長者等五十人。准是。益見餘七百人。為五百人所勸化發心者。明矣)。記不曰授。而曰受者。與前品相表顯也。授四大弟子記末云。我諸弟子。威德具足。其數五百。皆當授記。前既曰授。此諸得記者。但受之而[A2]已。華嚴經云。一切諸佛成熟有緣不失時(此經成熟千二百人成佛。所以有因緣說之一周也)。又云。授菩薩記。不失時(此經所以授三根記先後次第。各以時也)。問曰。准長水解。千二百人數。止得二迦葉波身子等五人為師。知音何得言五百人為師耶。答曰。知音准品題及經文。以意會之。以品題云五百。經文別名與記。亦不會逐一各名。但總云其五百阿羅漢等。經云千二百。又與品題數違。則有前後相違過。要使經文無過。須知云千二百人者。即身子等五人。在前得記者。亦在數中。云五百者。即五百人。與身子等。為行輩也。故知音分餘七百人。在弟子列。不見經文有過矣。奚膠柱哉。問曰。奚經文授記。不逐一列名哉。答曰。使千二百人。逐一列名。此七卷經紙。尚不足數。況後授有學二千人記。及耶輸姨母六千人記。逐一列名。難為紙矣。經文紙少。得記人多。佛語以略攝廣。談無量事。故僅僅六萬餘言。真妙法也。不然。滿紙皆鋪張其授記人名。及劫國莊嚴處處言同。益使末世覽者厭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