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608-A 妙法蓮華經知音序
諸佛說法。如慈父之教愛子。略無毫忽隱慝。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亦如明師之訓蒙徒。此不喻又取諸彼。務得為子弟者解。所以教訓而後止。如是則何用其屋中架屋鉢上安柄。更註疏講說者哉。蓋佛法來自西域。其言有不免華梵兼用。其義有不免即世出世之差別。是以諸大菩薩。乘悲願力。來生此土。或示身為國王大臣。或示身為長者居士。或示身為沙門釋子。留神內典。若譯文者。若註疏者。若興供養者。若顓講說者。無非受佛付囑之人也。又豈有彼此是非之優劣哉。第受佛付囑時。比當有情願不情願者之不同致。雖來生此土。其護持流通。固有其淺深。深者如子幹父事。知父之家業為[A1]己有。雖吃苦不懈也。淺者如俠人作事。不過完其當時。受佛付囑。一時之人情耳。以故註疏者。揭日月而行。而覽之者。轉播糠而昧目矣。講說者。擊皷而求亡子。而聽之者。且呼鼠而為璞矣。是經本明。而註者晦之。人本知。而說者愚之。求其為愛子。而不為蒙徒不可得矣。余見妙法蓮華一經。文雖平易。義實奇絕。事雖明直。理誠玄奧。雖曰匪雕匪飾。而一大時教。極雕飾之玄文。無以踰一大時教。辟夫三場舉子角試之文。無不盡其心力。衒其抱負。顏其藻麗。極其致趣。而奇中求奇。明中索明。惟恐主試者之不知其妙且中矣。唯此妙蓮華王。則如出榜唱名之文。不假藻繪雕飾。但曰第一名某人。第二名某人而[A2]已。又一大時教。如做官者考續之賢否。或薦或黜。必用品藻脩飾。唯此金剛王寶覺。則如奉聖旨之文。不藉委曲都俞。但曰是。或曰有。點者用而[A3]已。然而得一是。與一唱名者。其先之文藻始有甲乙超擢。否則向之工於艶麗。令盡歸之。空華泡影。奚用哉。是以此經。獨以授記諸聲聞。名某某之佛者。為諸佛出世之一大事因緣也。俾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為最後之極談者也。夫一大時教。不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乎。不曰始知眾生本來成佛乎。然未實知所成何佛。佛為何人。出何時劫。據何國土。有何眷屬。說何佛法。復轉記何人。此泛言讀書者。皆可登第做官之謂也。寧如此經。實授舍利弗等萬二千聲聞。成佛十號劫國莊嚴之顯記歟。彌勒雖甞記於阿含。彌勒迺菩薩。非此經之記諸聲聞也。此誠佛法中。奉聖旨出榜唱名之經。一大時教奚可類焉。一大時教誠開華也。若此經者則結果矣。由諸聲聞初不信自心作佛。致佛有四十年之含忍。由將有作佛之機動故。含忍不住。直得放光動地三周九喻而說焉。由說之中。以平易而彰。奇絕幽玄。故俾人視之。似澹而實深。有味乎其旨也。天台豈不玄乎。未識玄於此。溫陵豈不要乎。未知要於是。諸方講白文者。豈不曰講經之大義乎。而未達夫大義在授記。吾人當來成佛。劫國莊嚴之佛知見耳。佛知見者何。吾心本有之實相也。吾心本有之實相者何。經中或名眉間白毫光。或名不時出之優鉢羅。或名火宅門外白牛車。或名長者室中大寶藏。或名普雨三草二木之甘露。或名權變過現未來之化城。或名繫衣裡之明珠。或名見泥邊之近水。或名多寶塔。或名三淨土。或名阿私陀之仙人。或名娑伽羅之龍女。或名四行之安樂。值大功者賞髻珠。或名恒沙之弟子。遇父歸者增壽命。或名分別德。或名常不輕。或名如來現神力。或名囑累與菩薩。或名肯服藥一切眾生皆喜見。或名善行醫普門自在推觀音。或名妙音陀羅。或名莊嚴普賢行。總之。三藏十二部。一切脩多羅。不出此經之𡀢矢也。如愚生逢末劫。膚受無聞。隣樹索環。固多宿習深願。迺甘自發作。事不假人俠。唯性慚愛子質秉童蒙。不揆才難賤而自用。然知佛誠慈父。心如直弦。直以佛心求佛言。經外不另立其科。恐坐截鶴續鳧之愆也。又知佛實明師。言如至寶。直以佛言求佛心。言雖重而意必有在。故值一切繁文贅語。必務究其源本。雖不外立其科。亦章句而節目之。見經井井。固自有程。法非浪施也。然後依乎牛之天理。而遊刃於技經。肯綮之未甞。若其經之來歷。自有宣師之序在。若其文之起伏。義之淺深次第。具載二十八品之註中。日就月將。從容卒業。眾請災木。以廣流通。經云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唯佛與佛乃能知之。是以命題曰知音者也。諸方有目有趾者。願必待是而成功。幸無以耳當眼。擇其善者而從之。則不負昔日靈山對佛之發願。而今日此經此註。是為諸方再奉吾佛聖旨。重揭成佛唱名之榜矣。若其佛祖有所不為。文字有所不立。果是其人。何嫌躐等計。註成。歷地凡三郡一邑。始於南京應天府碧峰寺之石頭菴註兩品。次於鎮江府之焦山寺註一品。次於徽州府之松蘿菴註四品。次於高淳縣之淳西菴及韓鄉官止菴精舍。註十五品。末復於石頭菴。註六品也。歷年凡三載有奇。始於萬曆三十年壬寅夏六月十五日。訖於三十三年乙巳秋七月十五日也。
No. 608-B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知音
妙法蓮華經者統諸佛降靈之本致也。
妙法為法。蓮華為喻。屬所詮。經為能詮。者之一字。牒定經題。指七卷文言。統總攝義。諸佛即經序品光中所現。方便品中所談。寶塔品中所會集。降謂隱勝現劣。如陞降之降。靈迹也。致意願也。謂經雖七卷。文似不多。其三世十方一切諸佛降靈迹之本意本願。總統而攝盡無餘也。既稱為佛。何有陞降。葢以諸佛清淨法身。無有彼此色相可見。方為正位。一涉報化之形。便屬偏位。今光中所現。方便所談。寶塔所會。無非報化身偏位之佛。隱清淨法身之妙勝。降現千丈丈六報化之劣迹。比之法界眾生則靈。較毗盧遮那妙體則迹。為降也如此。捨[A20]己從人。無非曲成萬物。要一切眾生。知有[3]白家[A21]已成了佛之法性耳。經云。諸佛出世。無非為一大事因緣。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乃至一切眾生。從諸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此諸佛之本意也。偈云。我本立誓願。欲令一切眾。如我等無異。如我昔所願。此諸佛之本願也。
蘊結大夏出彼千齡東傳震旦三百餘載西晉惠帝永康年中長安青門憞(音屯)煌菩薩笠法護者初翻此經名正法華東晉安帝隆安年中後秦弘始龜(音丘)茲(音慈)沙門鳩摩羅什次翻此經名妙法蓮華隋氏仁壽大興善寺北天竺沙門闍那笈多後所翻者同名妙法三經重沓文旨互陳時所宗尚皆弘秦本自餘支品別偈不無其流具如序曆故所非述。
此承序一經兩土之出處。蘊葢藏義。結謂結集。大夏西域之美稱。出彼千齡等者。謂經自佛滅結集以來。葢藏而未知。所謂處也。彼出彼西域。千年始東傳此土。所謂出也。震旦(亦名真丹)。西域謂中國之名。葢中國在天竺之東。琳法師云。東方屬震。日始出曰旦(易註。一陽始生二陰之下。震而動也。詩云。旭日始旦)。樓炭經云。葱河以東名震旦。三百餘載。當作二百餘載。於文始順。於數始合。佛法自漢明帝永平七年始入中國。至獻帝終。共一百五十五年。歸魏。魏五主。共四十四年。歸西晉。西晉四主。合五十二年。至惠帝永康年中。僅得二百餘載。東晉元帝。至安帝義熈羅什譯經之年。始足三百四十一年也。今先明漢帝本始佛法來源。後詳其年載。庶見為傳刻者所悞(先明漢帝本始佛法來源者。史記漢顯宗孝明皇帝。諱莊。光武太子。陰后所生。在位一十八年。壽四十八歲。[A22]諡法。照臨四方曰明。佛祖通載云。帝夢金人。身長丈六。項佩日輪。飛至殿庭。旦令羣臣占之。通人[A23]傅毅奏曰。臣按周書異記。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四月八日。有五色光。貫入大微。王問大史蘇由曰。是何祥瑞。對曰。西方有大聖人生也。王曰。於天下何如。對曰。此時無他。後一千餘年。聲教被於此土。王命鐫石記之。埋於南郊天祠中。以年考之。至今辛酉。正合其數。陛下所夢。將無是乎。帝即遣中郎將蔡愔。博士王遵秦憬等。十有八人。西訪其道。至大月[1]〔是〕國。遇摩騰竺法蘭持優闐王所造白氎畵像。并四十二章經。同愔等來至洛陽。帝迎供蘭臺石室。造白馬寺。勑騰蘭等居之。此帝之。本始。及佛法之來源也。後詳其年載者。漢明帝在位一十八年。除佛法未至前七年。甫得一十一年。章帝烜十三年。和帝肇十七年。殤帝隆一年。安帝祐十九年。順帝保十九年。冲帝炳一年。質帝纘一年。桓帝志二十一年。靈帝宏二十二年。獻帝協三十年。右漢十一帝。合一百五十五年。魏五主。共四十四年者。文帝丕治七年。明帝叡治十三年。齊王芳十三年。高貴卿公髦六年。常道謝公奐五年。西晉四主。合五十二年者。武帝炎二十五年。惠帝衷十七年。懷帝熾六年。愍帝鄴四年。除懷愍十年。加漢魏。通計二百四十一年。故二百餘載。文順數合。東晉元帝。至安帝義熙。始足三百餘載者。元帝睿六年。明帝紹三年。成帝衍十七年。康帝嶽二年。穆帝聃十七年。哀帝丕四年。廢帝奕五年。簡文帝昱二年。孝武帝曜二十四年。安帝德宗二十二年。恭帝二年。右十一主。共治一百四年。除安愍𠮳一十五年。通得八十九年。合前西晉魏漢。始足三百四十一年也。若曰三百餘載。為秦本言。則應序於隆安年中)。西晉者。司馬氏建都洛陽。對東晉為言。惠帝字正度。武帝次子。永康惠帝年號。惠帝以庚戌即位。改元永凞。辛亥改元康。甲寅改永平。庚申改永康。長安古稱咸陽。漢高祖建都。改為長安。以山河百二子孫可長安也(史記秦孝公十二年。作為咸陽正義曰。括地志咸陽故城在雍州咸陽縣。即秦孝公徙都者。漢元年十月。沛公兵。先諸侯至壩上。乃以秦王屬吏。遂西入咸陽。文選云。漢之西都。在於雍州。寔曰。長安註云。漢書秦地。於禹貢時。跨雍梁二州。漢興立都長安。山河百二者。史記秦形勝之國。帶山河之險。樂縣千里。持戟百萬。秦得百二焉。虞喜註云。二倍也。秦地險固。百倍於天下。故云百二。葢言秦兵百萬。當諸侯兵二百萬也。文選呂延濟曰。漢稱長安。言可長安子孫)。青門俗呼。迺長安東。壩城門。邵平種瓜處(子美詩云。文人才力猶強徤。奠傍青門學種瓜)。燉煌禹貢雍州之域(禹貢書經篇名。書黑水西河。惟雍州)。漢為燉煌郡。竺法護者。梵語竺曇摩羅剎。此云法護。月氏國人。究三十六國道術。泰始二年丙戌。自天竺達玉門。徙居燉煌。人尊其德。諱其名。稱其地。曰菩薩。後入長安。居青門。永康七年。初譯出此經。為十卷。名正法華(祥邁云。梵語薩達摩。此云妙法。或云正法。葢薩字中。含攝二義故)。(○經云。演說正法。初中後善。法護准此。又云。其義深遠。其語巧妙。羅什准此)。雖傳震旦。過二百餘載。始成翻譯。又此經來東土之出處也。東晉者。五胡亂華。元帝渡江。建都江東之建康。望洛陽曰東(鑑歷年圖云。胡。羯。氐。羌。鮮卑。是謂五胡。註胡謂劉淵。羯謂石勒。氐謂苻堅。羌謂姚萇。鮮𢍉謂慕容廆。佛祖通載云。前趙劉淵。字元海。新興匈奴冐頓之後。初漢主以宗女為公主。妻冐頓。約為兄弟。故子孫冐姓劉氏。都平陽。六年改光熙。後趙石勒。字世龍。上黨武鄉人。其先匈奴別部。年十四至洛陽上都門。大笑。王衍異之曰。胡雛聲勢有奇。志將為天下患。遣人收之。會勒[A24]已去。後起兵據襄國。一十五年。勒初暴政。及見圖澄鉢長青蓮。回心納諫。延及子虎。慕德推賢。前燕儁姓慕容。字子英。祖名廆。字奕昌黎棘鮮𢍉人。其先有熊氏之裔。世居北夷紫囊之野。晉封燕子。遷都龍城。生子皝㑺。皝之次子。居鄴十一年。前秦符徤。字建業。湛第三子。啟陽臨渭氐人。其先有扈氏之裔。西戎酋長。洪有師十萬。自稱秦王。生徤。背有草付字。改姓苻氏。[A25]僭位四年。都長安。堅字永固。亦洪之子。雄武智略。盡有中原。立二十七年。率兵百萬。伐晉。為謝石謝玄等所敗。後秦姚萇。字景茂。赤亭羌人。其先有虞氏之裔。父弋仲。有二十四子。萇幼子也。初仕苻堅。南伐敗績。縊殺堅。有直。[A26]僭位八年。子興字子略。立二十二年。此五胡亂華之大槩也。元帝渡江者。准鑑晉愍帝。癸酉。建興元年。漢主劉聰。宴羣臣于光極殿。使懷帝青衣行酒。庾珉王雋等。不勝怒憤號泣。聰惡之。殺晉臣十餘人。帝亦遇害。凶問至。大臣立吳王晏之子鄴即位。是為愍帝。時長安城中。不滿百戶。蒿棘成林。官無章服印綬。唯以桑服署號。後亦被劉聰虜之。使行酒滌爵。[A27]已而更。使帝戎服執葢。尚書郎辛賓。抱帝大哭。聰引出斬之。由是元帝渡江之江東也。佛祖通載云。東晉元帝者。宣帝曾孫。恭王覲之子也。諱睿。字景文。初生之辰。內有神光。一室盡明。白毫生於日角之左。累官都督揚州諸軍事左丞相。懷愍敗後。百官分離。或走江南。或為俘戮。長安失據。帝幽於江都之平陽。于時忽有五日并出。羣臣勸睿。宜稱晉王。統攝萬機。以臨億兆。及愍帝遇害。遂即尊位。改元建武。因都建鄴。避愍帝諱。改名建康。先時童謠。五馬浮渡江。一馬化為龍。永嘉之亂。宗室中唯瑯琊。西陽汝南。南頓彭城。五王獲濟。而睿首基為天子)。
安帝諱德宗。孝武太子。丙申繼孝武即位。次年丁酉。改元隆安。凡五年。又改元興。凡三年。又改義熈。凡十四年。後秦姓姚。事見前註。弘始姚興年號。龜茲國名。在焉耆西南。沙門云勤習。鳩摩羅什云童壽。前秦王苻堅聞師名。遣驍騎將軍呂光。率兵七萬。伐龜茲取什。當晉太元七年壬午歲也。得什俱還。至涼州。聞堅[A28]已歿。光遂據涼州。即三河王位。國號太涼。改元大安。當晉太元十一年也。光卒。子紹立。為太原公呂纂所害。纂立。又為呂超所廢。立呂隆。姚興弘始三年。遣師伐隆。隆降。遂奉什至長安。秦王師禮之。當晉隆安五年辛丑歲也。弘始八年。什始于草堂寺。譯出此經。為七卷。即今名也。當晉義熈丙午年。而序曰隆安。以什入長安時言耳。隋氏仁壽者。隋高祖文皇帝。姓揚。名堅。弘隆華陰人。漢太尉震第十四代孫。初宇文泰。仕魏封周公。至子覺。受魏禪。國號周。堅父忠。仕周有功。官至太傅隋國公。忠卒堅襲爵。陳大建十三年辛丑。堅受周禪。都長安。國號大隋。自文帝至恭帝。通三主。合三十七年。以國號為姓。故曰隋氏。仁壽。文帝年號。北天竺者。天竺有五。總名印度。此云月邦。簡非其四。故曰北(西域記云。天竺之稱。異計紏紛。舊云身篤。或曰賢豆。今從正音。宜云印度。印度者唐言月。月有多名。斯其一稱)。闍那笈多。准添品法華經序。當是二人。然彼經序。無闍那。有崛多。翻譯集。笈多上有達摩二字。序云。大隋仁壽元年辛酉。普曜寺沙門上行。請崛多(此云德志)笈多(此云法密)二法師。于大興善寺。重譯此經。為八卷。名添品妙法。今序兩取半名。合成一句。曰闍那笈多也。三經重沓等者。繳前起後之辭。謂經雖統諸佛降靈本致。自西之東。出處有時。凡歷三譯。不勝重沓(再譯曰重。三譯曰沓。十卷八卷七卷。而重重沓沓也)文言旨義。彼此互相陳列。似無優劣。第時人所宗仰。而好尚者。唯秦本弘傳為多。此序王所以獨序秦譯。不序晉隨譯者。在順乎時也(文旨互陳者。如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等句。法護譯云。如來皆了諸法所由。從何所來。諸法自然。分別法貌。眾相根本。知法自然。校什譯則文不逮。而旨實陳也。何則以諸法即根塵界等。世間出世間之諸法。亦佛與諸佛四十年中。說成三乘九部。相性本末究竟等之諸法所由。即一乘無漏實相之心性。為所由也。從何所來佛與者。佛知從實相所來也。諸法自然者。謂既從實相所來。則自然而然。不因修而得。不修而不得也。分別法貌者。謂諸法雖同一實相。然而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各有其法與像貌之分別也。眾相根本知法自然者。謂相性體力等法貌像雖多且廣。同以一乘無漏實相心性為根本。此佛與諸佛。所以知其自然而然究竟等也)。如藥草喻兩譯。尚多半品之文。什譯則無(兩譯藥草喻後。多譬如日月。譬如陶家作器。譬如生盲值良醫。得雪山藥王法喻等文。又法護譯本。五百弟子受記品。當那受記前。多導師入海採寶等文。法師品前。多藥王如來品。以三譯並核。似依晉本。有藥王如來事而接因藥王告八萬大士。始有由緒。不如秦本。胡為而闕之。及閱添品法華經序。始知皆由譯師出于各國。帶來梵文有異。故致彼此有無不一。序云。護是多羅之葉。什是龜茲之文。凡此皆文旨之互陳也)如囑累品。什譯次在二十二。法護譯次在卷末(什以一十九品。為正宗。如來神力以下八品。為流通。護以神力等品。皆為正宗。獨屬累品。為流通。皆可也)。自餘支品等者。謂秦本既為時所宗尚。則文旨皆善。奚序於二十八品有述。及述不及者。以述不及者。皆支品別偈也(如見寶塔品。在藏經中別是一支。名薩曇分陀利經。普門品。別名普門經。故序主於三周法中。唯述序品方便火宅化城五百弟子受記及繫珠鑿井數品。餘皆判入支別也)。不無其流具如序曆等者。謂既是支別。奚用列入正經。以各有其流類也。既有其流類。當循流得源。俱依品目次序。而辭理曆明易知。故序於鑿井。顯示悟後有所不述。唯述諸佛降靈之本致。如下節所云云也(不無其流者。如提婆品。是應法師品教菩薩法。佛以國王為弟子。求法不辭辛勤之流。常不輕品。是應法師品教菩薩法。佛以比丘為師保持經。能受忍辱之流。見寶塔品。是明佛所護念有報化身之流。壽量品是。明佛所護念有法性身之流。藥王本事品。以苦行持經為流。觀音以普門自在。為流等)。
夫以靈嶽降靈非大聖無由開化適化所及非昔緣無以導心所以僊苑告成機分小大之別金河顧命道殊半滿之科豈非教被乘時無是覈其高會是知五千退席為進增慢之儔五百受記俱崇密化之迹所以放光現瑞開發請之教源出定揚德暢佛慧之弘略朽宅通入大之文軌化城引昔緣之不墜繫珠明理性之常在鑿井顯示悟之多方詞義宛然喻陳惟遠自非大哀曠濟拔滯溺之沉流一極悲心拯昏迷之失性自漢至唐六百餘載總歷羣籍四千餘軸受持盛者無出此經將非機教相扣並智勝之遺塵聞而深敬俱威王之餘勣輒於經首序而綜之庶得早淨六根仰慈尊之嘉會速成四德趣樂土之玄猷。
此釋成諸佛降靈本致。以明弘贊也。夫以者。發語辭。前云諸佛降靈。此云靈嶽。前通述十方三世。此單述釋迦一佛。故以靈嶽別之。所以然者。以釋迦為本經之教主。諸佛本致出。釋迦而唱顯。釋迦本致暢。則千百億無量無邊之化佛本致皆暢矣。靈嶽。即經耆闍崛山。梵語耆闍崛。此云靈鷲。嶽者。尊稱之。降靈。用詩惟嶽降神潤色(詩大雅崧高八章章八句首章云。崧高惟嶽。駿極于天。維嶽降神。生甫及申。維申及甫。維周之翰。四國于番。四方于宣)。非大聖無由開化者。謂諸佛法身。遍滿三千。以釋迦之大聖。獨降迹于靈鷲者。非無其因由。來此開權。而化實也。適化所及等者。正顯其有由。適當及到。謂有何因由。廼千二百阿羅漢。適當於此山。蒙佛開化。得受記成佛時到。以為由也。既阿羅漢得記時到。為佛降靈之由。何故經中有化及化不及者。化及者。昔有大乘緣。如千二百阿羅漢及二千學無學眾得記者。是也。化不及者。昔無大乘緣。如五千退席者。佛雖有由平等能化。則亦無以開導其心矣。故曰。非昔緣無以導心(非大聖無由開化。重能被之教化。非昔緣無以導心。重所被之機說。為後機教相扣伏案)。所以僊苑告成等者。申明大聖始終有由開化之地。謂佛始有出於僊苑。所以于仙苑而告成。機亦分別其大小。終有由於金河。所以于金河而顧命。道猶科殊其半滿。豈非下是結證語。謂如彼經所詮小大半滿之地。豈非是佛教被乘時始終之有由哉。第無足與靈嶽降靈之地。相考覈其高會。說此授記二乘人成佛之妙法也。(仙苑即鹿野園。往古仙人。多于此得道。故稱仙苑。又為輸伽王養鹿之園。復名鹿園。屬波羅奈國。□成佛初成正覺。三七思惟。知眾生不堪大乘。遂詣鹿苑。告阿若憍陳如等五人。言我[A29]已成正覺。即三轉四諦十二行法輪云。此是苦。我[A30]已知。此是集。我[A31]已斷。此是道。我[A32]已修。此是滅。我[A33]已證等。經云。思惟是事[A34]已。即趣波羅奈。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是名轉法輪。便有涅槃音。及以阿羅漢法僧差別名。云云。機分小大之別者。謂佛自鹿苑。說四諦法。成一十二年之阿含教。雖是有由平等開化。不妨三乘機宜。自有生滅四諦之小。無生四諦之大之分別也。金河。准涅槃經。有八大河。金河是第四河。經云。如八大河。一名恒河。二名閻摩羅。三名薩羅。四名阿利羅䟦提。五名摩訶。六名辛頭。七名縛叉。八名悉陀。翻譯名義集引西域記云。阿利羅䟦提。此云有金河。是產閻浮金處。梁宗法師云。佛來此河邊入滅。表河流奔注。若生死遄速。金沙不動。喻佛性常住。有云。佛因地在此捨身故。今亦至此入滅。顧命。尚書篇名。成王將崩。召公舉公。率諸侯相。康王作顧命。鄭玄註云。回首曰顧。成王臨終。回首顧羣臣而發命也。太甲曰。顧禔天之明命。借以潤色。佛臨滅度。說大般涅槃經。為顧命經也。經云。一時佛在拘那城力士生地。阿利羅䟦提河邊。娑羅雙樹間。與大比丘八十億百千人俱。二月十五日。臨涅槃時。以佛神力。出大音聲。至於有頂。普告眾生。今日如來應正徧知。將欲涅槃。一切眾生。若有所疑。今悉可問。為最後問。此即是佛臨終顧命之言。由是與迦葉等菩薩。說涅槃經四十二卷。道殊半滿之科者。道言也。殊別也。科等第義。涅槃經云。譬如長者。唯有一子。詣師受學。懼不速成。晝夜慇懃教其半字。而不教其毗伽羅論。以其幼稚力未堪故。乃至云。善男子。彼大長者。謂如來也。一子謂一切眾生。如來視一切眾生。猶如一子。教一子者。謂聲聞弟子。半字者。謂九部經。毗伽羅論。謂方等大乘經典。以諸聲聞無有慧力。是故佛說半字九部之經。而不為說毗伽羅論。准此則毗伽羅論。喻於方等大乘經典為滿字矣。又第八經。迦葉菩薩。問其字義。佛以一十四音答之。乃至云。半字為世間諸經書記論文章根本。滿字為出世間一切善法根本。如人為惡名半人。為善名滿人。如來及正解脫。不入半字。以離文字故。若有能知。佛出現于世。能滅半字。名為解了字義之人。准此則知。涅槃經雖是大乘終教。比阿含為喻。然能被之教。既分半滿。所被之機。亦殊菩薩聲聞等。第不似今經。無分小大半滿。皆當授記作佛。經云。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又云。菩薩聞是法。疑網皆[A35]已除。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如三世諸佛說法之儀式。我今亦如是。說無分別法。准此則涅槃半滿。阿含小大。豈可與此經同日而相考覈其高下哉。況爪畵像。沙為塔。舉手低頭。散心念佛。小善微因。皆[A36]已成佛。俗間治世經書語言資生業等。皆順正法。豈半字根本。而不入如來正解脫者乎。是以一大時教。皆無足與此經相方也。高會者。經分二十八品。自序品。至見寶塔前半品。共十品半文。在靈山頂上說。校鹿苑金河。其法會固[A37]已高矣。自寶塔後半品。至囑累品。計一十一品半文。皆塔在空中。佛在塔中說。校山頂。則尤為高會。是其地其人其法。俱難[1]〔但〕考矣)是知五千等者。申明適化所及不及。為無緣有緣之義。謂既小大半滿。不足與此經高會相考覈。云何此經。而有五千退席之眾。以是高會。而知五千退席。非真退席。乃佛神通力。示現以退者。為增上慢輩。作進者之緣也。既退者。可為進者之緣。則五百受記成佛之進者。愈崇顯其往劫。曾蒙佛密化之迹矣(經中。舍利弗三請後。佛才許。分別解說。時會中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五千人等。禮佛而退。佛因默然。而不制止云。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矣。五百弟子受記品。云諸比丘諦聽。佛子所行道。善學方便故。不可得思議。知眾樂小法。而畏於大智。是故諸菩薩。作聲聞緣覺。以無數方便。化諸眾生類。自說是聲聞。去佛道甚遠。度脫無量眾。漸當令作佛。示眾有三毒。實自淨佛土等。准此則知。退席之眾。是示現也。在佛之弟子。尚能內秘外現。以為密化。豈佛無量劫。不能密化乎。故五百弟子受記後。說繫珠喻。酬佛密化之迹云。譬如有人至親友家。醉酒而臥。是時親友。官事當行。以無價寶珠。繫其衣裏。與之而去。其人醉臥。都不覺知。乃至法合云。佛亦如是。為菩薩時。教化我等。令發一切智心。而尋廢忘。我今乃知實是菩薩。得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准此益知。俱崇密化之迹矣)。以上泛序一大時教。始終旁明佛之降靈。此下敘入本經。正明佛之降靈(問曰。上既敘五千退席。五百受記安得謂旁明。答曰。雖序五千五百之迹。元為破惑者。謂此經既屬高會。不當有退席之疑。故為之旁明)。所以放光等者。謂經因有此退。為進之緣。進為崇顯密化之所以。故序品佛於眉間放光現瑞。彌勒文殊。一席問答。無非開舍利弗等千二百阿羅漢之心。使發請諸佛出世。為一大事因緣之教源也(謂序品一品經。是發起此教流源也)。出定揚德等者。謂方便品中。佛因舍利弗等不領會序品中義故。直得自[A38]已出定。贊揚權實二智之德。無非演暢佛與諸佛智慧之宏略也(經云。爾時世尊。從三昧安詳而起。是出定也。又云。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是揚德也。宏者大也。即經佛曾親近百千萬億無數諸佛。乃至如來知是廣大深遠等文。是也。略者要也。即經舍利弗。以要言之。無量無邊未曾有法。佛悉成就。止。舍利弗。不須復說等文。是也。序主意謂。方便一品經文。出定揚德。猶是大略。至三請後。佛計分別解說。始為法說一周之全分)。朽宅通入等者。法說一周。身子得記。其餘聲聞。尚未信解。身子代請。佛重喻說。以三界喻火宅。佛喻長者。聲聞辟支佛喻火宅中諸子。先以三車引導(喻佛四十年前所說三乘)。後等賜大寶白牛之車(喻佛今說妙法)。雖區區數千言。莫過為二乘人暢通入大乘之文。同一軌度也。文軌用記。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潤色(譬品。以三界譬火宅。而序曰朽宅者。經云。是朽故宅。屬于一人)。化城引昔等者。迦葉等四大弟子。領譬品。說窮子喻酬佛。佛更為說藥草喻品。雖為四大弟。子述成其不逮。其實欲千二百人。由藥草喻。一時開悟佛知見。與其成佛之記。而五百弟子。反由一味之雨。潤於人華。漸[1]矢修行。皆得道果。及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漸漸修學。悉當成佛之說。安於小果。迷其大乘。意謂前後法既一乘。人皆菩薩。奚用精修更求與記。故佛授四大弟子記後。又說化城喻品。為因緣說。一問以明。佛昔在智佛法中。為十六菩薩沙彌時。曾為千二百人。植有大乘之因。今成佛。猶先度千二百人。以小乘者。以小是引入大之緣也。大如寶所。小是化城。使五百弟子。知昔有大乘寶所之緣。不自墜墮于小果化城不實之涅槃。安於漸而不頓進也。繫珠明理等者。五百弟子。領佛因緣說。一周得受果記。感佛恩德。說繫珠喻。以佛喻親友。自喻醉人。一乘佛知見之理性。以喻其珠。今佛說三周法。五百人開悟。如酒消後覺昔珠今用。智佛與佛相去劫塵。雖是久遠。而佛知見理性之珠。不曾少刻遺失。故曰常在(經云。佛亦如是。為菩薩時。教化我等。令發一切智心。而尋廢忘。不知不覺。既得阿羅漢道。自謂滅度。資生艱難。得少為足。一切智願。猶在不失)。鑿井顯示等者。承上文而言。謂佛知見理性之珠雖在。苟不得此經開示悟入修治之方。四亦不得現前受用。故佛於法師品。又再四勸其精勤讀誦受持此經。而說鑿井一喻。謂在家出家。學菩薩道。求菩提。有善不善者。若依他經修習。如於高原求水。但見乾土。雖費穿鑿。其水尚遠。若依此經修習。如施功不[A39]已。轉見濕土。遂漸至泥。知水必近。以此經詮顯開示悟入。圓頓成佛。有多種之方便也(多方用莊子多方乎仁義潤色)。詞義宛然等者。謂序品至法師品。三周之詞義。雖曰宛然明白。而數喻陳列。思惟其實遠大。以詞義似是世諦。易見易知之常談。而喻陳則明向上難信難解一大事之因緣故。以上弘贊其經。以明所說之法妙。自非大哀下。弘贊其佛。以明能說者具慈悲之心妙。謂自非釋迦之大哀與曠濟。孰能說此詞義宛然之妙法。拔其滯而不通。溺而不昇。沉流之二乘人。自非牟尼至極之悲心。孰能譬此喻陳惟遠優曇鉢之蓮華。[2]極其昏而不明。迷而不悟。失性之眾生哉(沈流指二乘人。以沈于小果之流類也。失性指六凡輩。以失于三乘之本性也)。自漢至唐等者。謂自非吾佛大哀極悲。詮乎此經。何以自漢至唐。計年六百餘載。是時之久也。總歷羣籍。計經律論。四千餘軸。是法之多也。而人不受持他經。獨受持此經。最久且盛者。驗是佛之大哀一極之悲心。所加被也。六百餘載。照前三百餘載。明唐異乎晉也。受持盛者。應前時所宗尚。為不誣也。以上既弘贊其佛。將非下。又弘贊其僧俗。具有機教相投。及聞而深敬之妙。照前有由開化為教。有緣導心為機。扣投也。合也。謂昔佛在世。親說此經。猶多怨嫉。而有五千退席。今佛滅度既久。受持者反如是之盛。將不是機與教而相投。佛與眾生有緣而相合耶。此機教相投合者。誠非一生一劫之善根。乃並是大通智勝佛法中。十六菩薩沙彌。塵點劫前。所化之遺塵也。魏都賦。先王之桑梓。列聖之遺塵。聞而下。謂即未機教相投。但一聞此經之名。便深生敬仰者。亦俱是常不輕菩薩。於過去威音王佛法中。甞見蒙授記之餘勣功勳也。則機教相投。與聞而深敬者。又不可不自慶矣。輒於下。輒專首前。綜織具錦絲。萬億經緯。由之提掇。序主謂我知機教相投。與聞而深敬之人。既皆過去佛法中。遺塵餘勣。故輒敢自專作序。冠於經前。如綜而提掇之。使人見序而知經。由經而開悟佛知見。庶得六根早淨。而勿晚攀仰彌勒慈尊。龍華樹下。受記成佛。嘉美之勝會。速成四德。而不遲一直趣入常寂光之樂土。證一乘實相之玄猷也(早淨六根。如法師功德品。及常不輕菩薩品說。仰慈尊者。普賢勸發品云。若有人。受持讀誦解其義趣。是人命終。為千佛授手。令不恐怖。即往兜率天上彌勒菩薩所。彌勒菩薩有三十二相。大菩薩眾。所共圍繞。有百千萬億天女眷屬。而於中生。嘉會。用易文言亨者嘉之會也潤文。四德。舊註訓常樂我淨。若准本經。亦勸發品云。一者為諸佛護念。二者植眾德本。三者入正定聚。四者發救一切眾生之心為愈。以序主既弘贊三寶訖故。序入普賢勸發品。見彼序文。該盡一經之始終。故樂土准經。當以三變淨土為樂土。亦可指西方極樂世界名樂土。所以然者。以經有文故。藥王菩薩本事品云。如來滅後。後五百歲。若有女人。聞是經典。如說脩行。於此命終。即往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處。生蓮華中寶座之上。是也。玄猷。即經火不能焚。水不能漂。汝之功德。唯除如來。其諸聲聞辟支佛。乃至菩薩智慧禪定。無有與汝等者。准此。以一女流持經。其功德。便度越三乘法眾。寧不為玄猷乎)。
弘贊莫窮永貽諸後云爾。
此結歸序題。序主謂[A40]已作此一序。人微言輕。如撮土之助泰山。勺水之益滄溟。莫能窮盡經之功德萬分之一。但願由此序。而俾此經永遠貽諸後世。表區區一念護法之誠也。云爾者。謂一序所云。如此爾爾。
音釋
(音會)。
冒頓(音麥獨)。
皝(音晃)。
氐(音底)。
烜(音絢)。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妙法蓮華經知音卷第一
妙等四字。為所詮。經為能詮。法喻名題。義解見前。
妙法蓮華經序品第一
此依經題。立品題也。品題各連經題名者。以經題為總。品題為別。品雖各有類聚。總屬妙法蓮華經。故此經二十八品。准常為三分。序品一品。為序分。方便至常不輕。計十九品。為正宗分。如來神力至普賢勸發。計八品。為流通分。序分一品。有通有別。如是我聞。至各禮佛足退坐一面。為通序。諸經通用此式。爾時世尊四眾圍繞。至佛當為除斷令盡無有餘。為別序。別序此經發起之因緣。雖曰序分正宗流通。大義實盡於此。諸品之名。唯藥王本事品。及提婆達多品。是佛自說。餘或譯人所置。令讀誦受持者。見品題。則知一品之大義。序品者。敘列起教之源本。明此經何人而說。在何地方而說。為何人而說。因何事而說。說竟成何果報。故曰序品(中阿含經云。䟦渠。此翻為品。天台云。義類同聚。名品)。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至)盡諸有結心得自在。
此一名證信序。謂凡諸經。有如是等數行文言。能使人證入法身。信有三寶故。如是者。准智論。為信成就也。佛法大海。信為能入。信則言如是。不信則言不如是。故五位。信位居初。十一善法。信亦為首。信心之前。更無勝法。依此信本。解行證始立。劉[A41]虯云。聖人說法。但為顯如。唯如為是。故稱如是。我聞者。聞成就也。我即阿難五蘊假名。聞謂耳根發識。廢別從總。故云我聞。合上如是。為指法之辭。云如是之法。我從佛聞。然我有四種。一凡夫徧計之我。二外道神我。三大小乘人假我。四法身真我。今揀非餘。故云假名。乃隨世流布。以便生賓。稱之為我。大小乘人。辨聞不同。有云耳根。有云耳識。有云根識和合。今從後義。問曰。既曰耳根發識。合云耳聞。奚言我聞。答曰。以耳為六根之別。我乃一身之主。廢別耳。從總我。故言我聞。楞嚴經云。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地。實以聞中入。則聞之一字。乃娑婆教體。故一切經首置之。一時者。時成就也。師資合會。說聽究竟。故言一時。不拘春夏秋冬子午卯酉等時。以佛說法。四十九年。總為一大時[1]故。佛者。具云勃陀。此云覺者。謂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為說此經之法主。乃六種成就中。主成就。即釋迦牟尼文佛也。住者。四威儀之一。約能住。則住屬佛。約所住。則住屬王舍城等處。又此數句。是佛將涅槃時。阿難請問。一切經首。當置何語。佛命置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某處。使天下後世。知佛法有源本。非世人可妄作也。一以斷疑。二以息諍。三以簡邪。有此三益。佛命置之經首。斷疑者。阿難陞座。相好如佛。眾起三疑。一疑佛重起。二疑他方佛來。三疑阿難成佛。及舉如是等語。三疑頓息。息諍者。謂不言我從佛聞。是自有制作。則諍論起矣。簡邪者。謂外道邪法經首。皆置阿憂二字。阿者言無。憂者言有。外道謂。萬法雖多。不出有無為吉。佛法異彼。故云簡邪(舊解無此補之)。王舍城等者。處成就也。昔為駁足王與千[1]子。共立舍宅之都。故名王舍。乃摩揭提國。國王即阿闍世。耆闍崛云靈鷲。解見前序。是佛所居。說此經之地。先城後山。尊地主也。與大比丘等者。眾成就也。是此經當受記成佛之人。比丘羅漢。准餘經各有翻譯訓釋。茲不贅。但以本經相釋。大比丘一句。標列其數(正法華經。但標千二百人)。皆是下。解釋其大之所以。謂稱比丘則[A42]已。何言大也。以皆是阿羅漢故。對下學無學二千人而言。以顯未證四果大阿羅漢。則名小比丘也。諸漏[A43]已盡者。三界果喪也。無復煩惱者。四住因亡也。一等出家為僧。皆佛弟子。元無大小之別。但漏盡無惱為大。否則小也。逮得[A44]己利等者。陽似嘆德。陰實斥過。以不肯同菩薩[A45]己利利人。但圖自身滅盡三有見思之結惑。使三界因亡。未來不漏入煩惱坑中。則分段果喪。三明六通。從心所欲。惟利無害。自在而[A46]已。心自在簡非菩薩法自在。此經將要授記二乘人。學菩薩發大心。故嘆德中。寓有抑辭。下出名。
其名曰阿若憍陳如(至)如是眾所知識大阿羅漢等。
梵語阿若憍陳如。此云最初解。摩訶云大。迦葉云飲光。優樓頻螺云木瓜林。依林住彰名。伽耶云城。依城住彰名。那提云河。依河住彰名。舍利弗云身子。大目犍連云[A47]采菽氏。迦旃延云文飾。阿菟樓駄云無貧。劫賓那云房宿。憍梵鉢提云牛呞。離婆多云星宿。畢陵伽婆蹉云餘習。薄拘羅云善容。摩訶拘絺羅云大膝。難陀云喜。孫陀羅難陀云艶喜。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云滿慈子。須菩提云空生。阿難云慶喜。羅睺羅云障覆。此萬二千之首領。故云如是等。其名其德。出處多端。餘經具述。此不繁引(此為三周說法得授記者伏案)。
復有學無學二千人。
此所謂比丘。非大比丘也。研真斷惑名學。真窮惑盡名無學。此二千人。即學於阿若憍陳如等之弟子輩。廼初二果之人(為後授學無學記品伏案)。
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至)亦與眷屬俱。
上男僧。此女僧。摩訶波闍波提云大愛道。又名尼眾主。是佛姨母。耶輸陀羅云華色。是佛在俗后。故連佛子羅睺以標名。此序出家二眾(為後持品得記之案)。
菩薩摩訶薩八萬人(至)能度無數百千眾生。
菩薩下標其數。皆於下嘆其德。菩薩所以異乎二乘者。在上求下化。福慧雙修。具足四無量心也。於阿耨菩提不退轉者。大喜也。得總持辯才。轉不退轉法輪者。大悲也。供無量佛。植眾德本者。大捨也。常為諸佛所歎。以慈修身。善入佛慧者。大慈也。世人得一名位。而永不失。尚生歡喜。況於菩提無退。其不喜耶。所以初地名歡喜。且文殊等。是等覺地菩薩。於菩提無退。及喜之大。可知矣。世之悲愍人貧賤之苦。濟以富貴。莫過有時有數。菩薩既喜自家得陀羅尼之總持。又喜得四無礙樂說之辯才。於無量劫中。以其明辯才華。轉自所持不退之菩提。與無數之眾生。令成佛果。其悲願之大。何有過焉。得不退自利也。轉不退利他也。二乘人能如是乎。世人以捨心。供養一賢一聖。有其限數。其捨之福。莫過求人天小果。菩薩捨身命。供養無量百千諸佛。不求人天福報。只願於諸佛所。植眾德本。則其捨之大。可知也。世人或得一王侯長者稱歎。尚自愛心。慈而不暴。以通其大人之智慧。菩薩由喜悲捨之大願力。常為諸佛所稱歎。寧不以慈脩身。善入諸佛甚深無量之實慧乎。通達大智等者。謂因得菩提轉法輪。自利利他。所以通大智到彼岸。彼岸即菩提也。由供佛植本。慈以修身。慧以濟人。自利利他。有如此實。則有如此之名。所以名稱普聞無量世界。能度無數百千眾生也。二乘人能如是乎。喜之與悲。慧兼於福。明法施也。捨之與慈。福兼於慧。明財施也。故以四無量心為訓中。攝福慧二嚴。及六波羅蜜。菩薩之所以為大菩薩者。此也。
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至)菩薩摩訶薩八萬人俱。
上歎德。此列名(此為後文各品當機之伏案。天台云。聲聞形出俗網。迹近如來。聞法為親。故前列也。天人形乖服異。迹非侍奉。聞法為疎。故後列也。菩薩形不撿節。迹無定處。既不同俗。復異於僧。處季孟間。故置中也。摩訶稱大。廣如智論)。
爾時釋提桓因(至)與其眷屬萬二千天子俱。
此序三界天王及天眾也。爾時下。欲界諸天。娑婆下。色界諸天。少無色界。以無形質。不能聽法故也。釋提桓因。具云釋迦因陀羅。此云能作。能作三十三天之主故。復有下。是能作之臣。名月即月宮天。普香是星宮天。寶光是日宮天。此三天子。是帝釋內臣。四大天王。即東方持國。南方增長。西方廣目。北方多聞。統領四洲。為帝釋外臣。自在第五化樂天。大自在第六他化樂天。此及四王忉利。欲界六天也。舉下上而中攝夜摩兜率二天。娑婆云堪忍。色界分四。初禪為娑婆世界主。尸棄云頂髻。初禪天主。光明二禪天主。以圓光成音。為教化故。等之一字。攝盡三禪四禪。
有八龍王(至)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難陀云歡喜。䟦難陀云善歡喜。此兄弟二龍王。娑伽羅云鹹海。和修吉云多頭。德叉迦云現毒。亦名多舌。阿那婆達多云無熱惱。池名。摩那斯云大身。優鉢羅云青蓮華。亦池名。此八龍王。或因德性。或因居止。各得成名。廣如他解。
有四緊那羅王(至)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緊那羅云疑神。似人而頭有角。見者疑之。帝釋之歌樂神也。居十寶山。凡佛說法。身現其相。歌於空中。諸天聞之。皆來聽法。故以法妙等為名。
有四乾闥婆王(至)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乾闥婆云尋香行。帝釋奏樂神。凡帝釋將奏樂。先焚香。此神居十寶山中。一聞香氣。便到帝所而奏樂。樂者緣幢倒擲之技。樂音者節湊金石絲竹等音。美則倒擲中勝者。美音則節湊中勝者。
有四阿修羅王(至)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阿修羅云非天。又云無端正。因中作福帶嗔。感果與天同。而非同天之受用。故云非天。男醜女美故。又云無端正。婆稚云團圓。佉羅騫駄云廣肩。毗摩質多羅云淨心。羅睺云障蔽。與帝釋戰。即障蔽日月也。閻浮人行善多則帝釋勝。行惡多則修羅勝。四天王所以恒察人間善惡。願天勝也。
有四迦樓羅王(至)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迦樓羅云金翅鳥。其翅金色。兩開則廣三百三十六萬里。扇開海水。取龍為食。懾伏羣類。故云大威德。形踰羣類。故云大身。食龍飽足。故云大滿。頸有摩尼之珠。故云如意。自天至此。名八部。其間少夜叉及摩睺羅伽二部。夜叉云捷疾鬼。食人之屬。攝在四天王部下。摩睺羅伽云大蟒神。攝在八龍王部中。故不另言也。戒多乘少。為諸天眷屬。乘急戒緩。為餘七部眷屬。乘戒俱急。為菩薩。乘戒俱緩。則墮三途。凡是八部中王。皆是大願力菩薩應身。以四攝法。為教化者(為後舍利弗得記時慶讚。及法師品授廣記案)。
韋提希子阿闍世王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韋提希云思惟。瓶沙王夫人也。阿闍世云無指。又云未生怨。王舍城之國王也。初韋提懷阿闍王。相師占曰。此兒生[A48]已。定害父母。王信其言。阿闍始生。命撲殺之。但損一指。故名無指。宮人潛養。呼為善見。後害父母。果如相言。故又名未生怨。得佛教化。知非悔過。一墮地獄。即生天上(文句引普超經云。世王從文殊懺悔。得柔順忍。命終入賓叱羅地獄。即入即出。生上方佛土。彌勒出時名不動菩薩。後當作佛。號淨界如來。准涅槃第十九及二十經。還是得佛教化。知非悔過。發菩提心。而生天也)。
各禮佛足退坐一面。
謂四眾八部等。無論僧俗。俱各頂禮佛足。退坐一面。以待說法也。一面者。謂佛在眾中說法。無前後左右。俱見佛面。故此言一面。下言圍繞。圍繞於前後左右一面也。釋通序竟。下釋別序。別序有三節。冥顯開示悟入一大事因緣之方便。初從爾時世尊四眾圍繞起。至歡喜合掌一心觀佛止。是佛將要與二乘人。授記作佛。恐其安於小果。迷其大道。故先說無量義經。名教菩薩法。欲二乘人從聞思修。開佛知見者矣。又入無量義處三昧。是佛為二乘人。入三摩地。示佛知見者矣。先說經。後入定。從今時至實際。所謂先以定動也。次從爾時佛放眉間白毫相先起。至以佛舍利起七寶塔止。是佛見二乘人不知動定。特從眉間。放白毫相光。圓現法界事相生佛始終。示人人本有一無位真人。在六根門頭。日夜放光動地。欲二乘人悟佛知見者矣。三從爾時彌勒菩薩起。至品末文殊云佛當為除斷令盡無有餘止。是佛見二乘人根鈍而不悟。密遣二人。即求窮子。具陳上事。欲二乘人入佛之知見者矣。定中放光。二大士而復問答者。從實際至今時。所謂後以智拔也。二乘人既不入。故勞我世尊。從三昧安詳而起。有方便之談。起正宗分也。
爾時世尊四眾圍繞(至)歡喜合掌一心觀佛。
爾時下。承上文。而敘佛甞說經。不簡二乘人。今日為諸菩薩說大乘經。則簡二乘人矣。名無量義。則顯二乘人。甞所聞之義。皆有量矣。教菩薩下。謂云何為大乘。以是教菩薩法故。云何名無量義。以是諸佛所護念故。此方便品中。所以有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之權智也(准起信論。大有三義。謂體相用。乘有二義。一切諸佛本所乘。一切菩薩當所乘)。佛廼如此說者。欲激動二乘人。而二乘人不動者。意謂既教菩薩。於我何有。故佛說此經[A49]已。即結跏趺坐。入無量義處三昧。使二乘人。明見教菩薩法。不離吾人身心之不動處。非二乘人全無。此方便品中。所以有諸佛智慧甚深無量之實智也。二乘人不解。意謂諸佛甚深無量義定。我何能入。只得天雨四華。地搖六震。天地無情尚為動雨。而四眾八部及人王等。反不迴頭轉腦。知有此一段真光。為自家分內事。却歡喜觀佛。是何辜負我世尊。要為二乘人。開佛知見。無緣之慈乎。宗門所謂。貪觀眼前浪。失却手中橈。只知說經入定者是佛。雨華震動者是天地。而不知能觀能雨能動者。總是自家一尊活佛之知見也(將說此經。結集者先敘無量義經者。是欲明佛四十年來所說華嚴阿含方等般若等經。一得此經。會通小大權實。其能詮之名。皆是大乘。所詮之義。皆成諸佛智慧甚深無量也。或者使後世知說此經。在彼經之後。一大時教。即彼成此。圓融行布次第。不相礙也。不然。無量義處三昧為彼經所詮。奚用為此經之瑞。天台訓身心不動云。與所緣相應。身之本源。湛若虗空。心之理性。畢竟常寂。以此持於身心。故不動也。稱為無量者。從此一法。出無量法。若作序義。身法運動。今令不動。心法分別。今不分別。故曰身心不動。餘義詳乎無量義經。天雨四華。據文是應佛說無量義經之瑞。亦敘為此經瑞者。以此經始。適諸佛本意。故天即雨小大適意華以應之。以曼陀羅。云適意故。此經既是教菩薩柔輭之法。不比聲聞剛強。但能斷惑。不能柔輭。恒順眾生。故天即雨小大柔軟華以應之。以曼殊沙。云柔軟故。普佛世界六種震動者。是佛入無量義處三昧。神力使然。以萬八千佛土言之。是何等廣大高厚。苟非先以定力震通。則彼此質礙。毫毛一光。奚能徧照。見於彼土法會大眾。豈能即近而見其遠哉。故將放光。先動地也。六種者。動涌起震吼擊也)。
爾時佛放眉間白毫相光(至)以佛舍利起七寶塔。
爾時佛放眉間下。眼耳鼻舌。各司其能。眉無所職。位居其上。所謂當其無有器之用。故佛將為二乘人。說授記一大事因緣。成佛之本末究竟。先於眉間白毫相中。而放其光。示佛知見不遠吾人之眉睫間。二乘人何難會也。以上文身心不動會之。六根皆有動。唯有兩眉不動。故光從眉間放也。白毫相三十二相之一。東方為羣動之首。萬八千世界。約大數而言。靡不周徧者。言寂而常照之真光。無處無之。以上明能照之光。下至下明所照之處。阿鼻云無間。地獄極惡之苦處。阿迦尼云色究竟。天堂最善之樂處。下地獄上天堂。中攝餓鬼畜生人及修羅。依正之報善惡之形有殊。寂而常照之心光。直一相而無相也。盡見下。謂此光在六道眾生而不減也。又見下。謂此光在三世十方諸佛而不增也。以眾生本是佛。佛是眾生之所成。故見眾生時。即見彼土現在之諸佛也。及聞下。謂藉佛光。此土四眾。眼中既得見彼多土諸佛。耳中亦得聞彼多土諸佛所說經法也。後文三變淨土所來分身諸佛。案於此矣。并見彼諸下。謂以一真心之光周徧。上該果海。諸佛在此光中。下徹因源。眾生亦在此光中。是心佛與眾生。三無差別矣。佛與眾生。位且懸殊。而共一光。豈比丘等四眾修行。得二乘之道者。又不在於光中耶。二乘人亦可以因是而悟入矣。奈何哉。二乘人不信。甘心為聲聞。而不願學菩薩乎。故示比丘等四眾。後光中復見彼多土諸菩薩種種因緣。信解相貌。俱在常寂心光中。而行六度萬行。求成諸佛之道也。復見諸佛般涅槃者。謂彼多土十方諸佛。既在我佛光中說法。現前成佛矣。種種菩薩。又在我佛光中行道。未來成佛矣。恐此土會眾。謂成道說法時。光明則有。涅槃之時。光明則無。故又示彼多土諸佛般涅槃者。亦在此佛之光明中也。經云。縱汝形消命光遷謝。此性云何為汝有無。如是則生者未甞生。長者因子不信是父。脫珍御而隱勝現劣焉。滅者亦何甞滅。醫王因子不服藥。而示往他土矣。此佛知見。所以為不生不滅也。復見諸佛般涅槃後等者。謂彼多土諸佛應化之身雖滅。此經所詮生佛等有之法性常存。眾生能持此經。經中[A50]已有如來全身舍利。不須復起塔寺也。如是則寶塔品中。會諸佛。圓證前法。過去多寶佛塔。先案於此矣。是知光中圓現生佛始終。無非法界實相。諸佛一大事因緣。本末究竟。業[A51]已畢矣。上根利智之人。不待吾佛從三昧安詳而起。告舍利弗。則[A52]已徹矣。何則先說無量義經。即入無量義定者。廼示此心照而常寂也。又從定中。雨華動地放光者。廼示此心寂而常照也。寂而常照。諸佛不異眾生。照而常寂。眾生本是諸佛。何所往而不達。而二乘人。都不信耶。由是下文有二大士。示問答。會古今也(詳經文理。說經入定。天華地動。感悅眾喜。都是說此經前一層事。唯放光一瑞。始為此經發端。然經家敘置總為此經六瑞者。如云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宗門云。若立一塵。家國興盛。此亦身子等。萬二千聲聞得授記成佛。禎祥興盛之先瑞也。觀佛三昧海經云。白毫相光。佛初生時。牽長五尺。苦行時長一丈。得佛時長一丈五尺。其毫中表皆空。如白瑠璃筒。內外清淨。從初發心。中間修行。乃至涅槃。一切相貌功德。皆現其中。凡看此品。要遐想當時靈山會上。佛止放眉間一白毫相光。其能照之光。有幾多大小。而所照之地。橫則徧照東方萬八千世界。竪則上照萬八千世界之有頂。下照萬八千世界之阿鼻。一世界該三千大千之數。則萬八千世界。是何等之高厚。何等之廣大。其間法界事相。生佛始終。善惡業緣果報好醜。許大差別境界。直一光一時。皆頓現於此土四眾目前。了無毫忽障礙。又是何等之時節。有能於經作是想者。當時許大靈山法會。殊勝因緣。不假修證。一開經都炳然齊現於吾人常住之心目中矣。此後文所以謂之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及持誦妙法華經也。故文殊答文中。累累以斯由佛光照為言。非譯者好重杳。政恐吾人容易其文。而忽略其旨也。後見塔變土涌眾諸品之文。應以此為例)。
爾時彌勒菩薩作是念(至)悉見彼佛國界莊嚴。
爾時彌勒下。彌勒既同文殊。於日月燈明佛法中。曾見此瑞。曾聞此經。豈有不知佛現神變相之因緣。大率只要提醒身子等萬二千人。使心有所措。聞佛出定之談。不驚疑耳。今佛下。始而作念。無可問答。以佛定中所現神通之相。不得問故。復作下。繼而作念。有以問答。以文殊既不入定。又見多識廣。可得問而答故。爾時比丘下。謂不止彌勒一人有疑。眾皆疑也。爾時彌勒菩薩欲自下。謂自疑未決。固應問。更觀他疑。尤應問。故曰而問文殊師利等。可謂四顧躑蹰。亦模寫當時之形容盡矣。以何因緣。與下文為一大事因緣相照應。然疑字最重。以有疑始有信悟故。
於是彌勒菩薩欲重宣此義以偈問曰。
文殊師利導師何故(至)身意快然得未曾有。
於是下。彌勒此云慈氏。思益經云。若眾生見者。即得慈心三昧故。天台云。經奚有偈。具五義故。龍樹毗婆沙云。一隨國土。天竺有散華貫華之說。如此方序後銘也。二隨樂欲。有樂散說。有樂章句。三隨生解。有因散說得解。有因章句得解。四隨利鈍。利者一聞即悟。鈍者再說。五為眾集有先後。必以彌勒文殊問答者。此經授記聲聞當來成佛。非當來成佛之人。不能問故。彌勒以大慈。而興疑問。然非過去[A53]已成佛人不能答故。文殊以大智。博古以通今。文殊師利等者。頌六瑞一段。略其說經入定二瑞。妨文贅也。長行放光後雨華先。頌文反之。旃檀下四句。長文無者。頌文補之。其景像可想見。
眉間光明照於東方(至)受報好醜於此悉見。
眉間光明等者。頌長行自爾時佛放眉間光明起。至盡見彼土六趣眾生止。謂因佛光。見彼萬八千土中第一事。眾生善惡光景。有如此者。土非金色。因佛光照。變如金色。善惡業緣。因也。受報好醜。果也。天堂果報。則善好。地獄果報。則惡醜。問曰。佛為何放光。使見彼多土惡善醜好。答曰。為後文諸佛出於五濁惡世之先證。使法會大眾。見佛光所照多土。皆釋迦之化土耳。
又觀諸佛聖主師子(至)梵音深妙令人樂聞。
又觀諸佛等者。頌長文因佛光見彼多土現在諸佛第二事。及聞諸佛所說經法第三事光景。有如此者。佛稱聖主師子。謂三界九地類。皆有聖。佛是聖中之主。人中之師子也。光中所見諸佛。以見寶塔品求之。乃我釋迦之分身佛也。演說下。能被之教。文言則微妙第一。聲音則清淨柔軟。教諸下。所被之機。根大而人多。由諸佛梵音深妙。令人樂聞所致也。
各於世界講說正法(至)求無上慧為說淨道。
此頌長行由佛光并見彼多土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諸修行得道者第四事也。各於世界下。謂上諸佛以柔軟音。教諸菩薩。彼受教無數億萬菩薩。又各於彼萬八千世界。化佛場化。而講說正法。或以種種因緣說。或以無量譬喻說。無非照明諸佛所講之法。開示悟入所化比丘等四眾之眾生也。此又明菩薩為能被之教主。比丘等四眾。又為所被之機宜。良由比丘等四眾。是六趣中眾生。肯聞法修行之人。故長行以修行得道者言。頌中云眾生也。若人遭苦。苦諦也。厭者。憎惡欲斷之義。謂生老病死。是苦之果。凡人皆以為樂而愛著。今得佛與菩薩說法開悟。有厭惡之心。則知苦而斷見思惑之集矣。為說涅槃。滅諦也。盡諸苦際。道諦也。謂眾生既遭世間生死苦果。而厭惡之。諸佛菩薩。便為說出世間不生不死之涅槃。以見道一十六心修道一十六心。斷盡八十八使八十一思苦之分際。得聲聞乘。如彼諸子求乎羊車出於三界之火宅也。際字。對遭字看。諺遭際也。盡字。有修行工夫。對厭字看。以遭際雖有分限。能厭則始能盡斷故也。此所謂慕滅修道也。若人有福等者。辟支佛乘。如彼諸子求乎鹿車出於三界之火宅也。聲聞不供養佛。所以遭苦。辟支佛少行布施。以供養佛。故云有福。供佛因也。有福果也。種福因而得中乘福果者。其志在求勝于聲聞乘。故佛菩薩。為彼說十二因緣之緣覺法也。若有佛子等者。大乘之菩薩。如彼諸子求乎牛車出於三界之火宅也。菩薩上求下化。修種種六度四攝之行。紹隆佛種。使不斷絕。則佛為父。而菩薩為子。故稱佛子。其志不但如辟支佛。求勝諸聲聞乘而[A54]已。乃欲得佛無上之慧。故佛菩薩。為彼說其清淨六度之道也。六度謂之淨道者。不住相也。菩薩曰淨道。則二乘人所得之道。尚未清淨。可知矣。以二乘人。但淨見思。證我空。未如菩薩淨無明。證法空。故佛一光中。所見彼多土。諸求三乘人光景。有如此者。
文殊師利我住於此(至)如是眾多今當略說。
文殊下。結前起後。我住於此者。此謂靈山法會之近地也。見聞若斯者。斯謂光中。或見諸佛及三乘人之身。或聞諸佛菩薩說三乘之法。或三乘之眾遵法修行。而得三乘之果。如此百千萬億之妙事。據前較後。如是眾而且多。遠隔萬八千世界之廣大高厚。如在目前。略無障礙。不能盡述。今當略說。如下文所云云也。
我見彼土恒沙菩薩(至)濟地獄苦令入佛道。
此節及下節。共計一百二十六句。頌長行因佛光見彼多土諸菩薩摩訶薩種種因緣種種信解種種像貌行菩薩道之第五事也。我見彼土下。謂見彼土能行道之大士。數如恒沙之多也。故以種種因緣一句。牒醒其長文。通標六度為因緣。而種種信解。在其中矣。信解無相。用布施而發揮故。又信解不真。雖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況。肯內外財皆施乎。而求佛道者。通標所求一乘之果也。或有行施下。別釋金銀等七寶奴婢。情與無情皆施也。小則車乘。大則輦輿。輕重皆施也。以歡喜之心為因。用所施之物為緣。但迴向佛道也。願得下。迴向之辭。謂願世間有限七寶等財施。而得出世間諸佛所嘆三界第一之大乘也。願曰迴向者。大經十迴向亦名十願故。或有菩薩下。謂或見菩薩。不唯施車乘等。而更施駕車乘等之駟馬。及輦輿上欄楯等之莊飾也。復見菩薩下。謂不唯施車馬等之外財。而更施極難捨身肉手足等之內財。如我釋尊。為月光王捨頭。善眼僊人施目。皆欣樂施與。自非信解真。為不能也。文殊師利下。頌種種相貌一句。謂由佛光。見彼多土菩薩。或以以王相貌。說佛為道而行檀度。捨內外財。為僧之相貌。剃鬚髮。被法服。便於行忍辱。而持戒也(妙莊嚴王案伏於此)。問曰。剃鬚髮被法服作持戒。可也。作忍度。何也。答曰。以後文云如來衣者柔和忍辱心是故也。或見菩薩下。謂菩薩以在家。作出家之相貌也(問上云剃髮等。即是比丘。此奚重言。答上具比丘體。此點出名義。重處閑而誦經)。獨處下。多聞之相貌也。勇猛下。精進之相貌也。又見離欲下。求禪定之相貌也。深修下。謂因定得通。則成千變萬化之相貌也。又見菩薩安禪等者。謂於安禪之時。感佛恩德。以聲音為佛事之相貌也。復見菩薩下。智深。所以能問諸佛之妙法。志固。所以聞悉億劫而受持。凡此皆智慧之相貌也。以上頌自利之相貌。又見佛子定慧等者。頌利他之相貌也。謂菩薩由深修禪定。則定得具足。由智深志固。能問能持。則慧得具足。定具足。自性宗通。慧具足。稟受師承。所以內不失[A55]己。外不誤人。方能近取譬。以無量喻。為眾講法。而利人也。欣樂下。為眾講法。約中下根言。欣樂說法。化諸菩薩。約最上一乘人言。菩薩既能觀機說法故。將破魔兵。而先擊法鼓也。又見菩薩寂然等者。謂菩薩一動一靜。語默無非佛事。語慧則利。擊法鼓。而破魔兵。定默。則雖天龍恭敬。不以為喜也。又見菩薩處林等者。謂菩薩由定慧具足。故能處林放光。拔濟地獄眾生出苦。頓令入佛道也。頌因緣信解。唯以布施一度表彰。頌相貌。則以六度而形容。不然。無以見其種種相貌也。慈氏可謂善問。井井有條。什師可謂善譯。而運斤成風不亂也。不然。經文才言布施。又言布施。才言車乘。又言寶車。只見文字重疊。錯雜顛倒。今准長行。諦察頌文。始知妙哉。聖經無一字之多。無一語不善。自古諸師何不細審閱。而用[A56]己意。妄穿鑿之耶。
又見佛子未嘗睡眠(至)以此妙慧求無上道。
此頌長行行菩薩道一句。分六度。度每以佛道殺文。又見佛子下。精進波羅蜜也。六度以精進為首者。意警二乘人不精進。但念空無相無作。於菩薩法。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眾生。不生一念好樂之心也。此經要授二乘人。成佛十號。劫國莊嚴之顯記。故以精進。而激發其心。故後授阿難記曰。我與阿難。於空王佛所。同時發心。阿難常樂多聞。我常勤精進。是故我[A57]已成佛。而阿難護持我法。未嘗睡眠。去昏散也。經行林中。攝正念也。勤求佛道。不求小果也。又見具戒者。勤尸羅波羅蜜也。威儀無缺。戒相具也。淨如寶珠。戒性淨如珠。能澄破戒之泥滓也。又見佛子住忍辱力者。勤羼提波羅蜜也。增上慢人。或辱於口。而惡罵之。如後文言。是無智比丘等。是也。或辱於身。而捶打之。打音頂。以物亂打曰捶。以杖直[A58]刺曰頂。如後文。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擲之。乃至數數見擯出遠離於塔寺者。是也。皆悉能忍者。英雄豪傑。睚毗必報。撻辱市朝。士之所耻。今菩薩皆能忍者。以求佛道故。佛豈嗔恨而欲報橫逆之冤乎。此忍辱之有力也如此。又見菩薩離戲笑者。勤禪波羅蜜也。戲笑離。則自心定矣。癡眷屬離。則外境不擾矣。親智者。以求得定之方。入山林。為除亂想之便。故能億千萬歲攝念而不動。非同二乘人樂獨善寂之滅盡定。乃欲成佛道也。或見菩薩肴膳飲食者。勤檀波羅蜜也。檀之最急。飲食為先。飲食成疾。則湯藥為急。寒暑須衣。以名衣上服直千萬兩重價者施之。名衣千萬。尚可著價。捨之似易。或無價衣。則價亦難著矣。捨之為難。菩薩欲滿足檀度。亦不悋惜。而施佛及僧者。如後文無盡意解頸真珠眾寶瓔珞。供觀自在者。是也。千萬億種旃檀寶舍下。起居須舍。不用凡材。施以旃檀之寶舍。坐臥須床。不用麤惡。施以眾妙之臥具。四事備足。若無園池。為游戲三昧地。則亦不為如意之檀也。故菩薩又施華果茂盛之園林。流泉清淨之浴池。如此種種微妙。歡喜而施。不求人天福報。但求無上之佛道也。或有菩薩說寂滅法者。勤般若波羅蜜也。般若利人。則種種教詔無數眾生而不倦。般若自利。則觀諸法性無有二相。猶如虗空。成我法二空真俗二諦也。又見佛子下。般若不著二邊。成我法俱空之不空。得中觀慧。則第一義諦。以觀諸法性屬自。教詔眾生屬他。至中觀第一義中。則自他諸法無二之性。猶如虗空。廣大而無相。性既無相。心何能著。不著二邊之慧。是為妙慧。以此妙慧。求無上道。成佛必矣。頌眾生諸佛聞法及四眾。則略。頌菩薩種種因緣信解相貌行道。則廣。佛[A59]已成道。功德不可以言盡。眾生尚未成佛。業苦之相。亦難以形容。唯菩薩者。為上求佛果。下度眾生之人。諸佛賴以傳法。眾生賴以出苦。其荷擔之責任。亦重矣。要二乘人學菩薩。故以此而警醒之。或是我釋迦一佛因中之行。見佛求法。如此之勤也。或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之行。證佛求法。如此之同也。或是妙音觀音藥王等之行。遵佛囑累。如此受持其經而堅固也。世無去來。界無遠近。一時一會。皆於眾生毗盧遮那常寂心光中。炳然齊現一大時教。何有如此之奇特事焉。是以此經為諸經中王矣。佛白毫光中所見。彼多土大乘菩薩光景。有如此者(問曰。佛光何以但照東方萬八千世界。不及餘九方耶。答曰。東方屬震。為羣動之本。佛意欲二乘人捨寂趣動。從空涉假。入𮠔垂手。修六度化眾生。證大涅槃。故光但照東方。表佛知見即動而靜。於作用中。成大事因緣也。不然。人人都學二乘人。趣空證寂。眾生無邊。教阿誰度。又世間日光。多從東至西。佛光既為出世間法。與世相逆。故多從西照東。至後見寶塔。涌沙眾。則及下方變淨土。會諸佛。則普及十方。經云。南西北方。四維上下。白毫相光所照之處。亦復如是。是矣。至法會將終。佛將以此經付囑上行等流通。先現神力。色光聲光又徧照三變淨土外之十方也。然後示佛知見中。世不分三。方不分十。總成一常寂光土。經云于時十方通達無礙。如一佛土。如是則知。經中言一方十方。各有次第。自有程文。不必勉強配釋也)。
文殊師利又有菩薩(至)如天樹王其華開敷。
此頌長行依佛光復見彼多土諸佛般涅槃者。及見諸佛般涅槃後以佛舍利起七寶塔。第六事及第七事也。文殊師利下。不依長文。頌諸佛般涅槃之事。而但頌佛滅度後供養舍利者。譯人不欲經文膠柱。影攝之也。又見佛子下。言塔之多。數逾恒沙者。以國土世界多。而莊嚴光飾無限極也。問曰。上第六事。佛滅度後。供養舍利。既[A60]已言矣。此第七事。何以復言造諸塔廟等句。答曰。第六事但云供養舍利。顯是佛才般涅槃。露地供養佛身骨之時。比尚未造塔也。此第七事云造諸塔廟等者。謂佛滅度[A61]已後。欲將佛身骨。藏而不露。使人但供養塔廟也。故後雖有為供舍利之句。不為贅也。以彼一時此一時故。寶塔下。言塔之高。一由旬四十里。五千由旬。則其塔之高二十萬里矣。直曰縱。橫曰廣。正等者。橫直四方一樣二千由旬。則該八萬里寬大。此釋成其塔之高。上才言一塔。一一下。釋成其妙。更敘其多塔。每塔皆具旛鈴。故曰各千。幢幡內挂。摧去物之我慢而生敬。珠網外交於露幔。日照光生。何其烜爀。以相暎奪。寶鈴匝垂於層級。風動聲宣。何其音響以相節凑。見莊嚴塔之妙。不可以見聞盡矣。諸天龍神下。謂有如此塔。自然感天龍八部。常以華香伎樂。而供養也。故彌勒復稱文殊以結。告其高妙云彼萬八千世界諸佛子等。如此莊嚴光飾塔廟。本意直為供養舍利。不為莊嚴國界。然不妨由塔之莊嚴。而國界自然殊勝奇特。妙不可思。好不可言也。亦所謂丘夷而淵實也。如天樹王等者。忉利天上。東北有員生樹。其樹生須彌山頂。人間羣樹高大者無以過。又天帝釋所鍾愛故。稱天樹王。其樹華開敷。諸天為之游樂。叢集[1]圍繞。其間有如天龍人神。供養此塔。生敬仰也。依佛一光。見彼多土。諸佛般涅槃後。供舍利造塔廟光景。有如此者(舍利云身骨。塔廟云方墳)。
佛放一光我及眾會(至)我等見此得未曾有。
佛放一光下。結前起後。謂佛止放一光。能令我輩。見彼萬八千國界無邊無量種種殊妙如上七事者。皆諸佛神力智慧力使然。求其四十年前俱未曾見。故曰希有。放一淨光下。正明其希有(又解。佛放一光能照也。我及眾會。依光能見之人也。彼東方一萬八千世界。去靈嶽。不知多少高厚遠近。而曰見此國界。下曰見彼國界者。因佛光所照。即遠即近。如在目前。忘其彼此也。若以眾生隔紙膜不見外物。隔皮膚不見五臟。之眼目之誠分彼此。以佛五眼目之窮盡微塵清淨國土。乃至恒沙界外一渧之雨。亦知頭數。則萬八千世界。亦直佛菩薩自家屋裏。微塵大事。何分彼哉。故曰見此國界。國界為法會所見之境也。諸佛神力智慧希有者。謂世界廣大高厚。計一萬八千。以聖凡因果情器劫時久近。始終因緣。信解相貌之多彙而無量無邊。然而不移此而見彼。無遠近也。不移一時。而見多劫。無過現未來也。佛是佛。生是生。善善惡惡。聖是聖。凡是凡。隱隱顯顯。果是果。因是因。此此彼彼。略無毫忽不並見。略無些須有錯雜。非諸佛神智二種之力。安能如是。故曰希有。放一淨光者。言能照者。有分限也。照無量國者。言所照事無量也。所以謂我等[2]〔是〕此得未曾有。誠未曾有也。准經所詮。則我輩目前身心世界外。誠有無邊無等等佛法身心國土眷屬在。俱由佛知見未開。迷悶而不悟入耳)。
佛子文殊願決眾疑(至)瞻察仁者為說何等。
自初說頌。沿至前節。皆申彌勒一[A62]己之疑。應長行爾時彌勒菩薩作是念起。至我今當問止之文。此及上節。頌彌勒為法會大眾申疑。應長行爾時比丘比丘尼起。至悉見彼佛國界莊嚴止之文。故前頌初曰我住於此。次曰我見彼土。三曰我見諸王。皆以我為稱。上節頌所見七事既完。將欲求答以除其疑。故兼大眾。而云我及眾會。我等見此。始以[A63]己兼人而稱。至是則專主眾會而請。故稱佛子文殊願決眾疑也。四眾欣仰下。承上文而言。謂六瑞七事。若是一向曾有之事。則眾人不疑。即疑。我彌勒亦能為眾而決之。因一向未有。今忽見之。四眾所以欣仰瞻著仁者。又視著我。各生其疑。謂今世尊。何故放此眉間光明。照見遠方。生佛始終。法界事相。我既不能為眾決疑。眾又不敢請仁者。故我雖為眾請。實亦為自請。仁者解我疑。則眾疑自解矣。故云佛子時答決疑令喜。時答者。謂如時候生物。應節不遲。乃求速答之義。何所饒益等者。正出其疑。謂佛尋常說經。則不入定。入定則不雨華。雨華則不動地。動地則不放光。放光則光中亦未嘗見許多之光景。今佛如此。振天動地。放光現瑞。果有何所饒益眾生之事。而先演暢此光明耶。佛坐道場等者。謂佛今演此光明。還是為發明佛菩[1]薩樹下。始坐道場。所得妙法。今欲說此耶。還是為與諸大菩薩。授阿耨菩提成佛之記耶。示諸佛土下。謂佛若為說道場所得之法。往者[A64]已說矣。若為授諸大菩薩成佛之記。往者亦曾授記矣。並不曾見佛眉間光明中示萬八千世界之佛土眾寶莊嚴而清淨。亦不曾見佛土中有許多之諸佛。今者示土現佛。故我定知。此非小因小緣。必是說妙法及授記之大事因緣也。但不知佛何故重說妙法。重授何人之記耳。汝文殊既過去見得佛多。又具大智。必定當知示土現佛之瑞。幸勿負我及四眾龍神。瞻察仁者之心。於此二事。為說何等。問詞鏗鏘。義亦綢繆。靈山一會。賓主酬酢。宛然在目。思之。
爾時文殊師利語彌勒菩薩(至)難信之法故現斯瑞。
爾時下。前佛說經入定。放光現瑞。一大事因緣。滿盤托出。彌勒業[A65]已眇目矬陋。莊聾作瞽。而故問。為文殊者。何不將出昔日把住世尊陞座。諦觀法王法。法王如是的手段出來。待佛纔結跏趺坐。兩手掀翻。下座世尊也。只得本分。向王舍城中乞食。免得家醜外揚。豈不省話會哉。方且云。如我惟忖。後惹世尊出定。料簡不少。云不退諸菩薩。其數如恒沙。一心共思求。亦復不能知。則二大士面皮厚三尺矣。何也。佛既曰思求不得奚。文殊曰如我惟忖乎。雖然鈎錐在手。為人與為[A66]己不同。安知二大士不與釋迦老漢。曾暗打合同來耶。舊傳。二菩薩問答。一曰。彌勒觀七事以騰疑。二曰。文殊擬十因而領答。前問章既判七事此答章應判十因故將經文。分十二節。初一節總答問意。末一節結答問意。中十節因緣申證。其總答初中。語彌勒菩薩等者。彌勒上問曰。世尊何故放斯光明。為說妙法。為當授記。此非小緣。故今答曰。善男子。佛意固難測量。但我惟古忖今。知佛世尊。果如汝所疑。此非小緣乃欲說大法也。雨大下。以三喻。一義擴充其大雨。大法雨者。二乘人自謂。年並朽邁。枯稿極矣。佛以一乘佛知見法雨。而潤開之。吹大法螺者。二乘人自謂。[A67]已得涅槃。無所堪任。昏聵至矣。佛以一乘佛知見法螺吹示。以警醒之。擊大法皷者。二乘人不復進求阿耨菩提。懈退慣矣。佛以一乘佛知見法皷擊悟。以䇿進之。演大法義者。二乘人但念空無相無作。於菩薩法。游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心不喜樂。佛以一乘佛知見大法之義。演暢痛快。使趣入之。諸善男子我於下。文殊謂。我何以知今佛欲說大法也。以我於過去諸佛。曾見說經入定後。便即放光。放光後便即說大法。故以上惟古也。是故當知下。由古以忖今也。欲令眾生下。謂欲說何等大法也。乃欲令大小乘眾生。咸得聞知一切世間難信之大法也。此句最重。一經二十八品。若文若義。都攝盡故。與方便品佛出定後。雙嘆諸佛權實二智。為案。
諸善男子如過去無量無邊(至)三菩提成一切種智。
諸善男子下。十因中。第一劫遠。名法相同因。上言過去。未知過去多少劫此言過去無量無邊無數劫。阿僧祇云無數故。上言諸佛。未知是何佛。此言號日月燈明佛。具如來等十號。與今佛同也。演說正法下。明彼佛未說此經之前。亦先說三乘。與今佛同也。法謂正法者。以初中後皆善故也。其義下。謂既分初後。何以皆善。以言分初後。義則深遠。語則巧妙。故分初後。純一下。釋成深遠。為求下。釋成巧妙。燈明過去雖久。十號之稱。三乘之法。與今釋迦不異。則知今佛所為。皆先佛之程規。非創式也(初善。謂聲聞乘。中善。謂辟支佛乘。後善。謂菩薩乘。始則依一佛乘。分別說三。初所以善。末則雖說三乘。但化菩薩。後所以善。經云。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此純一也。無有餘乘若二若三。此無雜也。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此具足清白也。又云。乘是三乘。以無漏根力覺道禪定解脫三昧。而自娛樂。使得無量安穩快樂。此具足梵行之相也。若有眾生。內有智性。從佛世尊。聞法信受。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聲聞乘。如彼諸子。為求羊車。出於火宅。此為求聲聞乘。說應四諦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也。其辟支佛乘。菩薩乘。一一皆如火宅喻。求鹿車牛車。可知。又初中後善三義。無量義經中。更詳盡)。
次復有佛亦名日月燈明(至)所可說法初中後善。
次復有佛下。十因中。第二佛佛道同。意非偶然因。二萬佛法姓號。皆同其式。則其來久矣。信不虗矣。頗羅墮云利根。二萬佛本末。七十餘言敘盡。譯手其高也。
其最後佛未出家時(至)[A68]已於千萬佛所植諸善本。
其最後下。十因中。第三捨寶位。父子出家。今昔得果相同因。燈明八子。釋尊一兒。多少不同。捨王位。成正果。則無二矣。言其最後者。則知前二萬佛所事矣(八子皆以意名。及其出家。而又名發大乘意。不名大乘心者。梵語末那。第七識之名。翻云意。意多染汙。以執我故。故第一以有意為名。謂雖是菩薩。尚有我故。第二名善意者。謂雖有我。而多分執十善法為意故。第三名無量意者。謂十善法。可以擴開四無量心故。第四名寶意者。謂四無量心。為世間出世間之寶故。第五名增意者。謂知四無量心為寶。則增長佛果位中。八萬四千法門故。第六名除疑意者。謂法門既得增長諸疑。佛法僧。為有為無等疑。皆除遣故。第七名響意者。謂疑惑既除。聲名高響故。第八名法意者。謂高響名出。令人得其法喜。以樂意故。此八名。舊訓記八種識。以八種識。皆由意執我法而起故。准起信論。意有五名。攝盡八種識故。纔出家。使發大意修梵行。為法師者。以值得佛多而種善根深也)。
是時日月燈明佛說大乘經(至)如今所見是諸佛土。
是時日月下。十因中。第四今昔未曾說妙法。先示六瑞相同因。
彌勒當知爾時會中(至)欲知此光所為因緣。
彌勒下。十因中。第五今昔眾疑欲問相同因。
時有菩薩名曰妙光(至)若身若心而生懈倦。
時有下。十因中。第六今昔放光後。為說妙法相同因。妙光即文殊前身。央掘經云。現在北方歡喜世界作佛。號歡喜藏摩尼寶積佛。又慈恩上生經云。未來成佛。名曰普現。又首楞嚴經云。過去無量阿僧祇劫[A69]已成佛。號龍種上尊王佛。燈明因妙光。起定說法。釋尊因舍利弗。起定說法。昔眾六十小劫如食頃。今會五十小劫如半日。
日月燈明佛於六十小劫(至)當入無餘涅槃。
日月下。十因中。第七今昔諸佛能事畢矣。唱滅相同因。我佛說畢三周之法。亦於寶塔中。普告大眾唱滅矣。
時有菩薩名曰德藏(至)阿羅訶三藐三佛陀。
時有下。十因中。第八今昔授記相同因。多陀阿伽度云如來。阿羅訶云應供。三藐三佛陀云正徧知。覺十號之三也。昔佛說經。授菩薩記。今佛說經。何授聲聞記。文殊敘往事。[A70]已曾得記之聲聞。故名菩薩。今經聲聞。廼未授記之菩薩。安知彌勒降靈時。舍利弗等不稱為菩薩乎。
佛授記[A71]已便於中夜入無餘涅槃。
此十因中。第九今昔涅槃相同因。諸佛出世。元為開示眾生佛知見。使得同於[A72]己而[A73]已。燈明出家得道轉法輪。授顯記於眾生。欲前佛歸源。後佛續脉。本願訖矣。化緣盡矣。故般涅槃。則究竟不生滅矣。今法華有唱滅之言。無涅槃之事。而因曰涅槃相同者。以唱滅去。涅槃時之不遠。但佛未授完二乘人作佛之記。及授記[A74]已。便詣雙林入涅槃。又說涅槃經矣。經敘彼佛一大時事。集在一時。此以結集者。分為二類。故有唱滅之言。而無涅槃之事。其實法華與涅槃同時。故因曰涅槃相同。
佛滅度後妙光菩薩(至)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佛滅度後下。十因中。第十今昔佛滅後持經得益相同因。燈明因妙光出定而說經。則囑累亦在妙光矣。故妙光受佛遺囑。而持經滿八十小劫。此自利也。為人演說。利他也。八子師妙光。羅睺師身子。八子得師教化。堅固菩提。最後成佛。名然燈者。則精進者。早成佛矣。妙光有八百弟子。身子亦領三百弟子。從佛出家。八百弟子中有一人號求名者。言精進持經依而行者。固先成佛。即懈怠持經。以經求名利者。亦得藉以種善根。遲得成佛。遲早雖殊。持經得益同矣。而人不可不持經。持經又不可求名利也。
彌勒當知爾時妙光菩薩(至)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彌勒當知下。承上文。結足十因。歸前總答如我惟忖今佛世尊欲說大法等文。妙光既是文殊。求名又是彌勒。則彼此眼見耳聞。今日釋尊所為。不異昔日燈佛故事。故曰是故惟忖等(一經題目。佛未出定。法未出口文殊預先。名之別序。初曰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末曰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可見未說此經以前。凡有所說。小大三乘。皆屬無量義。一說此經後。其大小三乘。無量義經。皆為佛知見。皆名妙法蓮華也。初曰為諸菩薩。今不曰為何人。但曰說大乘經者。以再敘為諸菩薩。則身子等。益生感傷。空生等。益不生一念好樂之心矣。直至法說一周後。將為身子授記。始曰為諸聲聞說是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方知前所說經。入定雨華動地放光現土。皆是為二乘人。授大乘記。會權歸實之所為。應知三周九喻二十八品之言語文字。總名妙法。萬二千人得記。總喻優曇鉢靈瑞大寶青蓮華。時一現耳。故文殊不待佛出定。先說明經題者。見三世十方一切諸佛。凡所說法。不問大小乘。皆名妙法。凡聞法得果記成佛者。皆喻蓮華也。故後文曰。唯佛與佛乃能得之。經題大義。益明且著也)。
爾時文殊師利於大眾中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念過去世無量無數劫(至)亦隨修梵行。
爾時文殊下。頌長行第一因。佛未出家下。頌第二第三兩節因也。不頌最初總答第一節者。後結答文中補之。
時佛說大乘經名無量義(至)說法求佛道。
此頌長行第四因也。時佛說大乘下。頌六瑞與今同也。缺眾喜一瑞頌。此光下。頌昔光中所見七事。與今光中同也。示一切眾生等者。頌六趣眾生。又見諸佛等者。頌十方諸佛眾寶莊嚴依報。身如金色正報。正報之佛。坐於依報之土。如淨琉璃內現真金像。形容依正之妙如此。世尊在大眾下。頌又聞諸佛所說經法也。一一諸佛土下。頌併見彼諸比丘比丘尼等也。又見諸菩薩下。頌諸菩薩種種因緣信解相貌也。七事中。缺頌佛般涅槃。及記寶塔二事。
爾時四部眾見日月燈佛(至)是事何因緣。
此頌長行第五因也。
天人所奉尊適從三昧起(至)悉皆能受持。
天人下頌長行第六因也。人之所信。莫過[A75]己眼。今妙光為人天眼目。所以七眾歸信。如信其眼。所以然者。為妙光能奉持諸佛法藏故也。如我下。佛先使妙光歡喜。而因起以說法。是妙下。妙光果如佛言而能持(證知明非信解而知)。
佛說是法華令眾歡喜[A76]已(至)億劫時一遇。
頌長行第七因也。未說其經。先令妙光歡喜而說之。[A77]已說其經。又令大眾歡喜而唱滅。可見妙光與眾。師資高下。說法涅槃去住之次第也。學般若菩薩。大事未明。如喪考妣。終身憂啼。且未[A78]已有何歡喜。一旦開佛知見。了知生死不相干。何喜如之。可見諸佛出世。只要眾生歡喜。眾生不喜。如[A79]己之內於溝壑。今既喜矣。故逕唱滅。以勉其眾。則慈悲何有焉。
世尊諸子等聞佛入涅槃(至)亦度無量眾。
頌長行第八因也。世尊諸子下。謂佛慧如日。眾生有目趾者。待是而後成功。今忽唱滅。如天之亡日。故懷悲惱。云佛滅一何速耶。聖主法之王下。謂佛法如王。前王既歿。後王復御。燈明滅而淨身興。何必憂怖。此諸佛臨涅槃時。故以授記。為大事因緣也。意世間不可頃刻無佛法僧三寶。使眾生不安慰。而生憂怖耳。可見大聖人一去一來。無非為安慰眾生也。是德藏下。申明不必憂怖。以有所倚也。
佛此夜滅度如薪盡火滅(至)以求無上道。
頌長行第九因也。佛此夜滅度下。前頌光中七事。少諸佛般涅槃。及造塔二事。此中足之。薪盡火滅。用莊子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潤色。謂諸佛報體。如薪之有盡。而法性之身如火。此驛盡。則又傳至彼驛。何有滅哉。恒沙之眾。佛在有恃。佛滅何依。故遵臨終遺囑無放逸之命。倍加精進。各自努力。不求小乘。俱願成佛。故曰以求無上道也。
是妙光法師奉持佛法藏(至)其數無有量。
頌長行第十因也。是妙光法師下。遵佛遺命。廣持其經也。是諸下。謂八王子師文殊。精進持經。次第得成佛。見經之効也。見佛供佛福足。隨順行道慧足。兩足既備。八子皆成其佛。獨以然燈名者。以釋迦師然燈。彌勒師釋迦。顯文殊為釋尊九世師祖。為彌勒十世師翁。今釋尊欲說妙法。文殊又為證盟。則其來久矣。而其言可信矣。此為後文於舊住娑婆世界文殊師利前現大神力之案。
彼佛滅度後懈怠者汝是(至)令盡無有餘。
彼佛滅度下一十二句。承上文頌會通今昔之事。而結前總答。且釋彌勒一人之疑(謂昔燈明佛滅後。懈怠弟子。既是汝彌勒。妙光法師。又是我文殊。我見彼佛本昔光瑞如此。汝豈不知而更問耶。以是今昔我汝之故。千古一日。則知今佛欲說法華經也。今相如本瑞者。本昔也。謂所以知今釋迦佛。欲說法華經者。以今佛放光現瑞之相。如昔覺明之本瑞。故是諸佛方便者。謂佛無古今。凡說經皆先放光者。乃是諸佛方便。權巧之妙用。助發吾人人本有佛知見一乘之實相義也。方便二言。為下品張本。實相義者。無量義經云。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即無相也。如是無相無相不相。不相無相。名為實相。此一十二句。乃文殊放出納僧本色作家之語。謂佛祖頭上機緣。元無瑞不瑞。今佛不得[A80]已。放光現瑞。無非助發也。諸人今當知下八句。釋四眾等疑。初四句。為會中一種大根眾生。不願小乘而求大乘未滿足者而言。故曰一心待。又曰充足。此為身子等萬二千受記成佛之案。直案至授學無學記品。後四句。為會中一種[A81]已得三乘之小果者而言。恐彼悔其自貪其小。而失其大。而又疑其何以為菩薩說大。為我聲聞辟支佛說小。故曰諸求三乘。又曰若有疑悔。佛當下。謂佛今無小大。一一皆平等授記成佛。所有如昔疑悔。今皆當為汝諸人。除斷無餘。此釋天龍八部等疑。直案至法師品首。求聲聞求辟支佛求佛道者。授廣記等文。文殊心雖慈憫。辭甚鋒芒。宛然諸佛之師。吐聲發氣。自是飛揚。文殊答彌勒。必敘昔佛日月燈明。與今佛釋迦。略不少異者。要使當時法會。與吾人知今日釋迦受記所成之佛。即昔日二萬佛中。最初日月燈明受記所成之佛。推而廣之。則這般毗盧遮那。常寂心光。性相皆空。離名絕義。照古騰今。過去無始。未來無終。吾人能如是。一開佛知見。則知最初日月燈明佛法會。至今尚儼然。千古猶未解制。故頌中每每以本瑞及佛光照言。有以也。由是凡看經者。詎可少忽其文哉)解序分竟。序分有三。一眾集敘人。二放光現瑞敘事。三問答敘疑悟。此下釋正宗分。
妙法蓮華經方便品第二
方法也。便者通利。自由之謂。如人事有阻礙。為設一方法。使得通利。便彼自由。今經是佛見二乘人為智障所礙。不信自心作佛。故假言語方便。分別解說。令二乘人。開佛知見。得受記作佛。以自由文殊答彌勒。今相如本瑞。是諸佛方便。則佛前說經入定。放光動地。[A82]已是方便矣。經云。吾從成佛[A83]已來。種種因緣譬喻。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則方便又不止於今經放光動地。乃從成佛[A84]已來。種種言教。皆方便也。偈云。過去無數劫。無量滅度佛。種種緣譬喻。無數方便力。則方便又不止於釋尊一佛。乃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出世說法。皆方便也。又云。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則方便。又不止於三乘。一乘六度萬行之正經。方至舉手低頭。沙為塔。爪畵像。或出於誠敬。或發於戲樂。無非一大事因緣之方便也。故云方便品。正宗分首。置此兩言。則知七卷經文。無非方便。方便爾。我一切眾生開悟。自家本有之佛知見。得以成佛。自由自便也。品中有三重方便。以顯法之妙。至下。逐文釋之。
爾時世尊從三昧安詳而起(至)辟支佛所不能知。
自此至後。如是本末究竟等。為第一重止。而請說之便便也。文分五節。初節總標二智。餘四節展轉別釋。顯法妙不可思議。爾時世尊下。佛初入定云結跏趺坐。身心不動。佛今出定。云從三昧安詳而起。不唯敘置文字相照應。而使宛然見佛身心。為機定動也。安詳從容自得。不怱遽貌。舍利弗云。身子為法說。一周先得。記之當機。乃智慧第一之人。經首標阿羅漢。有萬二千人出定。獨云告身子者。有所因也。法說後身子自述曰。我昔從佛。聞如是法。見諸菩薩受記作佛。而我等不預斯事。甚自感傷。失於如來無量知見。又曰。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來以小乘法。而見濟度。若餘萬二千人者。則曰。我等居僧之首。年並朽邁。自謂[A85]已得涅槃。無所堪任。不復進求阿耨菩提。又曰。於菩薩法。成就眾生。不生一念好樂之心。如是則身子願學菩薩授記成佛。惟恐不得。而萬二千羅漢。尚不生一念好樂之心。則自足與不足者。見矣。故佛出定。獨告身子。有其因也。諸佛智慧者。是佛要二乘人信[A86]己先推證於眾。故雙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權實二智。使二乘人心。有所激發。而生疑動請。好與授記作佛。則一經大旨。實重於斯。甚深無量者。無論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及我釋迦一佛。成道以來。四十年前。所行事為深。為無量。即約此會佛入無量義處三昧。則寂然示一乘佛知見。於威音那畔。如此智慧。二乘人。可能測度乎(彌勒為等覺地。菩薩尚曰。今佛入于三昧。是不可思議。況二乘人乎。故曰甚深)。佛放眉間白毫一光。照東方萬八千世界。乃顯然示一乘佛知見。即在目前。如此智慧。二乘人可能思量乎(彌勒云。世尊何故放斯光明。彌勒尚不知故。況二乘人乎。故曰無量)。釋迦一佛一時動靜之智慧。尚深不可量。況百千萬億無數諸佛。及佛成道[A87]已來。四十年前。所行事。寧不甚深無量耶。此一句。且標實智。其智慧門者。標權智也。權智謂之門者。諸佛以實智證理。權智說法。引人自淺至深。由堂入室。俾極愚痴凡夫。得以開悟佛知見。而成聖果。皆九部法。權巧方便使然。故謂之門。難解難入者。無論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及佛成道[A88]已來。四十年前。所說法門。難解難入。即約此會。雖云佛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是教菩薩之法。然佛何嘗分別。二乘人不是菩薩。而二乘人。自[A89]己不悟。其資高者。乃云我昔從佛。聞如是法。見諸菩薩受記作佛。而我等不預斯事。甚自感傷。失於如來無量知見。其資少卑者。則曰。年並朽邁。身體疲懈。於菩薩法。不生一念好樂之心。如此智慧之門。二乘人其能解乎。故云難解。佛入定放光。無非是大師子吼。而二乘人業[A90]已與入頭處。佛於定中。又密遣大慈。如彌勒之善問者。為二乘人而問之。大智如文殊之善答者。為二乘人而答之。二乘人雖因二大士之問答。知佛欲說授記之大法。則亦莫過。謂與他大菩薩授記。非為[A91]己耳。如此智慧之門。二乘人其能入乎。故云難入。釋迦一佛一時如此。為二乘人。放光動地。開方便門。尚難解難入。況百千萬億。無量諸佛。及佛成道[A92]已來。四十年前。所開無數法門。二乘人其容易解而入耶。故總歎曰。我云諸佛實智。甚深無量。權智。難解難入者。是誰難解難入。是汝身子等。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也。此中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與下文唯佛與佛乃能究盡等。相照應。意顯諸佛二智二乘人難知。唯我釋迦一佛。能知之也。
所以者何佛曾親近(至)隨宜所說意趣難解。
所以下。徵釋。上文明就實開權之義。謂諸佛二智。許多二乘人。都不能知。唯佛一人所以能知者。何也。以佛一人曾親近得諸佛多。盡行得諸佛道廣。於諸佛道法中。勇猛精進。名稱普聞。故其所成就。實為甚深未曾有也。然將此甚深未曾有之法。隨汝身子等機宜所說。其說中主意趣向。汝二乘人所以都難解也。相與為眷屬。曰親。恒不離左右。曰近。親近則明其所習學。屬於知。盡行則明其所操履。屬於行。習學則知其深。操履。則知其甚深。知其深。則名勇猛。知其甚深。則名精進。有如此知行之實德。則有如彼普聞之名稱。名者。如佛名釋迦牟尼。稱者。如釋迦一佛。則有如來應供等十號之稱頌也。普聞者。佛之十號。十方微塵剎土。無不皆知也。名實既真。則自利利他。三乘十地。以至等覺菩薩。所未曾有法。方得其成就。初曰親近。次曰盡行。後曰成就。則佛之於道見修證。因果宛然矣。親近諸佛。則曰無數。盡行諸佛之道。則曰無量。無量佛道難以盡行故。又曰勇猛。勇猛似近鹵莽故。又曰精進。由是成就。則曰甚深矣。二乘人纔得佛一有餘涅槃。便謂所得弘多。其餘則謂無所堪任。如是何有親近無數諸佛之願乎。不復進求阿耨菩提。何有盡行諸佛無量道法之力乎。身體疲懈。但念空無相無作。何有勇猛精進。名稱普聞之因乎。於菩薩法。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心不喜樂。何有成就甚深未曾有法之果乎。故後文云。若我弟子。自謂阿羅漢辟支佛。於菩薩法。不聞不知。此非佛弟子。非阿羅漢。非辟支佛。正謂二乘人不能如此學佛行事也。及舍利弗等悟後。佛與其記。必曰。於無量若干劫。供養無數若干佛[A93]已。然後廼得成佛。號曰某佛。則其劫長果大。安可因中不先開悟佛知見耶。故開悟佛知見。為經中一大事因緣也。苟先不如此說得極透。教二乘人。於無上菩提。云何不生畏懼。而不退息哉(應知自所以者何下。明佛實智甚深之所以。隨宜所說下。明佛權智難解之所以。親近二言案。至化城喻品。及提婆品。以親則智佛與佛及十方佛。皆父子兄弟之親。近則提婆為師。佛為弟子。奉事千歲為近故。盡行二言案。至常不輕品。以惡罵捶打。尚致禮讚。為盡行故。名稱普聞案。至藥草喻品。以大音聲。善徧天人阿修羅。我是如來應供等。神力品。諸天於虗空中唱言有。國名娑婆。佛名釋迦。皆是佛之名稱普聞故。成就甚深未曾有法案。至寶塔品以去。涌塔。變土。集分身。出法眷。談壽量。分別法會功德。乃至提婆得記。龍女成佛。皆是佛所成就甚深未曾有法。一向不曾與二乘人說。二乘人亦不曾見今經。皆從實說出。所以為難信難解者也)。
此詳釋隨宜所說意趣難解之文。以明開權。便為顯實之義。舍利弗下。承上節而言。謂佛習學如此無量。操履如此無數。成就如此甚深。而為二乘人。隨宜所說意趣難解者。以吾釋迦。從菩提樹下。成佛[A96]已來。隨眾生機宜。將此大法。或作種種因緣而說。或作種種譬喻而說。如此廣演三乘九部言教。成其無數方便。無非引導二乘眾生。令離諸著也。所以下。徵釋。謂所以將大就小。言教方便。但令離著者。二乘人業[A97]已遵佛教。離其著[A98]已。今又謂隨宜所說意趣難解者。何也。以我釋迦如來。將大就小。無數言教方便。主意趣向。[1]元不但教二乘人。離凡夫之著。即取方便波羅蜜。證偏空小涅槃而[A99]已。若然者。則離著之方便。反為執著矣。廼佛種種言教。無數方便波羅蜜中。業[A100]已具足開示諸佛如來知見之大波羅蜜。大涅槃。在其中矣。
舍利弗如來知見廣大深遠(至)言辭柔軟悅可眾心。
此釋上方便知見波羅蜜皆[A101]已具足之文。而申明權實並行二乘人所以不知之義。舍利弗如來知見下。謂佛無數方便波羅蜜中。即具足如來知見之大波羅蜜。二乘人所以不知者。以釋尊曾親近過百千萬億無數諸佛。如來知見所以廣。釋尊曾盡行過諸佛無量道法。如來知見所以大。釋尊勇猛精進。如來知見所以深。釋尊名稱普聞。如來知見所以遠。釋尊成就甚深未曾有法。如來知見所以有四無量心。四無礙辨。十力。四無所畏。百千禪定。萬億解脫。恒河沙三昧。如海之深。如空之無際。所以果上得成就一切聖凡所未曾有之法也。舍利弗如來能種種下。謂以上未曾有之法。皆佛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自證之實智。而言具足於方便波羅蜜之權智中者。以如來能種種分別善巧而說。故其善巧說為何如。謂佛將廣知見。為二乘人作狹知見而說。大知見。作小知見而說。深知見。作淺知見而說。遠知見。作近知見而說。一切未曾有法。都作尋常所有之法說。以故一切小大乘眾生。聞而不驚不怖。只見如來言辭柔軟。無有強牽將來悶絕躃地之患。而悅可其眾心也。此豈非無數方便波羅蜜中。皆[A102]已具足一乘佛如來知見之大波羅蜜。在其中耶。然二乘人。但取其小。不求其大。但證有餘方便之化城。不進無餘實相之寶所。是何負我佛之慈悲。屈我佛之喜捨。故曰。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又曰。隨宜所說意趣難解也(應知此中如來二字。獨指釋迦牟尼一佛。如來知見下。申明佛實智。如來能種種下。申明佛權智)。
舍利弗取要言之(至)如是本末究竟等。
此結成上節二種波羅蜜。而明權實皆妙。難以言盡之義。為後吾當為汝分別解說。直至囑累品張本。舍利弗取要等者。謂如來知見波羅蜜。固廣大深遠。方便波羅蜜。又巧妙柔悅。廣言之。則二乘人聞以驚駭。試取廣中最緊要者。略言之。則又無量無邊。略尚無邊。廣何能悉。廣略既難盡妙。不如止而不說為愈。故云止舍利弗不須復說。所以下。徵明。謂佛所以無問而自說。說而復自止者。何也。以佛所成就。是第一義。從來未曾說之希有。二乘人難信解之妙法。唯我釋迦一佛。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乃能究盡廣略諸法中之實相。汝二乘人。所以難知也。所謂下。謂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汝二乘人。難解為妙者。是何等之諸法也。乃即是我釋迦一佛成道[A103]已來。四十年前。以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無數方便。隨宜所說。如是相性本末究竟等之諸法也。前標中。所謂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之權智者。此也。實相者。即十如是與究竟等之三言也。十如是及究竟等三言。訓為實相者。以相性等諸方便法中。元具足如來所是究竟。生佛平等一乘佛知見之實相。在其中。前標中。所謂諸佛智慧甚深無量之實智者。此也。此中止不須復說。為下身子等生疑動請之案。諸法實相十如是。為後吾當為汝分別解說之案。佛意謂。我於菩提樹下。始坐道場。於三七日中。觀知眾生根鈍不堪大法。故將究竟生佛平等一乘佛之知見。權隨眾生小機之所宜。或說萬法唯識。則曰相。或說三界唯心。則曰性。或即相以談性。則曰體。或即體以談用。則曰力。或說力有善惡之業用。能興起世間出世間。則曰作。或說真如佛知見及無明三細。為世間出世間能作之因。或說諸佛菩薩善友開示悟入及境界六麤。為世間出世間所作之緣。或說因必生果。法身同而善惡毫釐實不昧。或說緣必感報。莊嚴異而好醜分文曾不爽。或說心識為三界之本。或說萬法為心性之末。如此隨宜所說。皆佛實智。稱真如無非必是之方便也。雖有許多方便。眾生聞者不同。而究竟皆得一切種智也。故曰究竟等(等者。准楞伽經。諸佛有四種等。謂字等。語等。法等。身等)。究竟者。如二乘人二乘法。有二乘果之究竟。人天機人天法。有人天果之究竟。大乘機大乘法。有大乘果之究竟。所究竟雖不同。而能究竟如是性相。皆空之實相。則處凡不減。居聖不增。而平等故曰究竟等。此義詳於藥草喻中。佛成道[A104]已來。四十年前。所譚大小乘教。此相性本末諸法也。佛今日毫光中所示現。此相性本末諸法也。下文分別解說開示悟入一大事因緣。乃此相性本末諸法中。如是究竟授記成佛劫國莊嚴之實相也。二乘人四十年中錯過。隨相執相。隨性執性。到今說經入定而不知。放光動地而不知。彌勒文殊再四指引尤不知。故佛不得[A105]已。而如此諄諄。尚須三請後分別解說。唯身子一人而知。可謂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唯佛與佛。乃能究盡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世雄不可量諸天及世人一切眾生類無能知佛者。
爾時下。頌總標第一節也。長行云諸佛。此云世雄。謂諸佛始是世間出世間真英雄也。長行云。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此但云不可量。則二智甚深無量。皆攝盡矣。長行云。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此推廣云。諸天及世人一切眾生類。則下文新發意。及不退諸菩薩。如稻麻竹葦之多者。皆標於此矣。
佛力無所畏解脫諸三昧及佛諸餘法無能測量者。
佛力下。頌長文第二節義。文云。佛曾親近百千萬億無數諸佛。盡行諸佛無量道法。勇猛精進。名稱普聞。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頌中云。佛力無所畏。解脫諸三昧。正是長文所謂無量道法。及甚深未曾有法之實智也。及佛諸餘下。諸佛因眾生難解實智。故以方便權智。隨宜說成餘大小乘法。一切眾生。所以無能測量也。無能測量。即長文意趣難解。
本從無救佛具足行諸道甚深微妙法難解難可了。
此頌長文第三節。承上文言。謂上云。及佛諸餘法眾生無能測量者。以佛本從無數佛所具足行訖諸道故。方便權智法中。有甚深微妙實相之法在中。一切二乘人。所以難見難可了也。
於無量億劫行此諸道[A106]已(至)信力堅固者。
(此及後節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止。總頌長文第四第五兩節之文。於無量下。頌如來知見廣大深遠等文。明佛實智波羅蜜也。問曰。上節既云具足行諸道。此節又言行此諸道[A107]已。言豈不贅乎。答曰。上節具足行諸道。頌佛因中之事。故以無數佛言。此節行此諸道[A108]已。頌佛果上之事。故以無量億劫言。應知上節重具足字上。此節重[A109]已字上。各自一義。問曰。此既頌第四節文。云何雜其第五節文。以如是大果報。種種性相義。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是長行第五節之文故。曰長行第四節。如來知見廣大深遠無量無礙等文。是佛欲廣譚實智波羅蜜之文。第五節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等文。是就廣譚中。取緊要者。略言之之文。因此長文兩節。元是一義。故頌文合而頌之。道場得成果者。准後文。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是指阿蘭若法菩提場。為道場也。我[A110]已悉知見者。准後文。即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是指佛因圓果滿。證得一乘佛知見也。如是大果報種種性相義。應前文。則照如是果如是報如是相如是性等為言。應後文。則為變淨土集分身涌沙眾說壽量之案。以彼昔是佛之大果報性相義故。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應前文。則照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之言。應後文。則我即釋迦一佛。共多寶佛。坐寶塔中者是。十方佛。即化城喻品。十六王子各於十方成佛。及三變淨土。分身諸佛。坐寶樹下者是。是法不可示下。頌長行如來能種種分別巧說諸法言辭柔輭悅可眾心。為佛方便權智波羅蜜之文。然承上頌而言是法者。謂是佛坐道場成果。知見人人本具一乘之妙法也。此法佛於三無數劫。所行所證。唯自覺聖智所受用。本不可指示於人。故曰不可示。所以不可示者。以非言辭話會可得。乃離名絕相。要心領而神會也。故曰言辭相寂滅。由是佛於四十年前。就小機眾生。於一佛乘。雖曰巧妙柔悅。無非要大小乘人。同開佛知見。同受記作佛。而大小乘人。各隨語取證。不契佛心。所以謂諸餘眾生類無有能得解也。此佛見聲聞人執著言辭之相。不得開悟佛知見之激辭。下文身子云。世尊何因何緣。殷勤稱嘆諸佛第一方便甚深微妙之法。正對此也。除諸菩薩下。謂此言辭相寂滅之法。但責聲聞人無有得解。除諸大菩薩信力堅固者。不在此例也。此冥激發身子等能生信力。則即是菩薩。不與諸餘眾生比也。故後文每每勸舍利弗生信云。汝舍利弗以信得入。應知小乘人成佛。全重在一信字上)。
諸佛弟子眾曾供養諸佛(至)亦復不能知。
此頌應六截推廣諸餘眾生類無有能得解二句。申明諸佛二智甚深無量。然人則一層高一層。義則一句緊一句。只要發揮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惟佛與佛乃能究盡之義。初諸佛弟子下。供佛有福漏盡無過。以有福無過最後之身。而力不堪。諸佛二智甚深無量可知矣。二假使下。謂諸佛弟子雖多。或無智慧。容有不知。即如一舍利弗之智。聲振五天竺國。名遍三千大千世界。不拘劫數。盡其思量。亦不能測。諸佛二智甚深無量可知矣。三正使下。謂不但假使。即正使滿十方眾生。皆如舍利弗之智。乃更加其餘諸大弟子。神通如目連。頭陀如迦葉。辨才如富那。戒律如波離。蜜行如羅睺。多聞如阿難。解空如空生。論義如旃延等。亦遍滿十方剎土。盡其神思。忖度測量。亦不能知。諸佛二智甚深無量可知矣。四辟支佛下。謂舍利弗等諸大弟子。或假使正使。雖多且廣。乃三乘阿羅漢。容固難知。即二乘利智如辟支佛者。亦遍滿十方。數如竹林之多。合做一心。如此人眾。心一時長且久。亦莫能知。諸佛二智甚深無量可知矣。五新發意下。謂聲聞辟支佛。固是中乘人。容不能知。即新發大乘意菩薩。供佛有福。超二乘人矣。達義說法。自利利人。有慧超二乘人矣。其數之多。不但如竹林。且如稻如麻如葦。又充遍十方剎土。非散亂之心。乃禪定一心。非其少時。乃恒沙之多劫。一齊思量。亦不能知。諸佛二智甚深無量可知矣。六不退下。謂新發意菩薩。雖是大乘。然以新發意故。容有退息不知。即初地以上法身大士不退地諸大菩薩。其數如恒沙之多。合做一心。共思而求佛之智慧。亦不能知。則諸佛二智甚深無量可知矣。佛與諸佛二智。如此難知。則一切聲聞辟支佛。安可謂佛說一解脫義。我等亦得此法。到於涅槃。所得弘多。固不能知佛明矣。新發意菩薩不知。為後授學無學人記品。疑阿難不應得記之案。不退菩薩不知。為提婆品智積菩薩不信龍女成佛。及壽量品阿逸多菩薩不信從地湧出菩薩是佛弟子之案。
又告舍利弗無漏不思議(至)十方佛亦然。
又告舍利弗等者。謂上既[A111]已告汝。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矣。今又告汝。諸佛弟子。至不退菩薩。皆無有能得解者。以諸佛所證。是無漏不思議甚深微妙之法。汝等一犯思議。則成有漏矣。淺而不精微矣。麤而不玄妙矣。所以皆不能知。而曰唯我與十方三世諸佛能知之者。以我親近佛多。盡行道廣。故其成就亦甚深。所以我釋迦一佛。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乃能究盡也。故曰我今[A112]已具得等。
舍利弗當知諸佛語無異(至)引之令得出。
舍利弗當知下。承上文而言。謂諸佛所證既同。所知又同。則其言語。無不同也。故云諸佛語無異。於佛所說下。謂佛與諸佛。語既不異。信我一佛之語。即如信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言語同矣。故勉身子當生大信力。則與前所推。除諸菩薩眾。信力堅固者。相等矣。世尊法久後下。謂當生大信力者。信何法也。信我釋尊說法四十餘年。至是則可謂說且久。而最後必要說真實。不說方便也。告諸聲聞下。謂說何等真實。謂汝身子。當告諸聲聞眾。及緣覺之人。說我四十年前說法。令汝二乘人。脫苦果之縛。逮得有餘涅槃者。比言辭皆非真實。乃是佛以方便力。假示三乘之教也。眾生處處下。謂佛四十年前。何以不用真實。而用方便開示耶。以汝二乘等眾生。於世間出世間處處貪著故。假以方便。先且引之出世間。而今又引之世出世間也。此佛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同而無異真實之言也。
爾時大眾中有諸聲聞(至)甚深微妙難解之法。
自此至是等聞此法則生大歡喜。乃第二重。止而請說。為當機生信之方便。堅求其妙也。爾時大眾下。有諸聲聞。從因稱也。漏盡阿羅漢。就果稱也。千二百羅漢。獨標陳如。為疑首者。陳如以佛成道最初。聞小乘四諦法。得解脫者。故以佛說一解脫義為言。及發聲聞下。千二百人之弟子。各作下。師資為佛所激動。而念中默述佛嘆大斥小之言。佛所得下。默述實智。有所下。默權述智。佛說下。師資念中循環自揣。謂[A113]己既[A114]已遵佛教。[A115]已證涅槃。而今又謂我輩不知。則誠不知其所以然矣。故云而今[1]又知等。爾時舍利弗下。當機乘眾疑。而序[A116]己疑。以請佛決。謂佛尋常不高[A117]己下人。今以何因由緣故。再四嘆[A118]己所說所證之高深。而貶斥諸佛弟子及不退菩薩皆不能知。我自從佛以來。未曾聞也。此陳[A119]己疑。今者下。通眾疑。惟願下。請決疑。世尊何故下。結。回何緣求決也。身子初從因緣悟入。故以因緣而請。此中疑何因何緣。下佛答云是一大事因緣(身子疑。為法說一周一人得記之案。阿若等疑。為後喻說一周因緣說一周千二百人及五百弟子得記之案。良由不疑則不開悟。不開悟則不得受記。疑有淺深。由根有利鈍。致法有三周。記有先後。非徒然矣。又佛說一解脫義。我等亦得此法。到於涅槃。而今不知是義所趣四句。為後三周九喻文字之大案)。
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慧日大聖尊久乃說是法(至)欲聞具足道。
爾時下。偈有十一行。初慧日下三行半。總述佛所說所得。非二乘人所知。唯佛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知所得。次無漏諸羅漢下三行。頌陳如等師資之疑。求佛為解。於諸下兩行半。頌當機自[A120]己之疑。求佛為解。諸天下兩行。要會中大乘之機。求佛為解。慧日等者。天無日。不見四時運化之功。佛無慧。不見三乘修證之道。故以慧喻日。尊佛為大聖也。久乃之久。應上世尊法久後言。自說等四句。申成久乃說是法之法。道場所得法。應前道場得成果而言。無能發問者。應諸佛弟子眾。乃至不退諸菩薩不能測佛智而言。我意難可測。應假使滿世間。皆如舍利弗。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而言。亦無能問者。謂除不退諸菩薩。及我舍利弗。既不能問。則亦無有能問者矣。無問而自說下。謂佛在定中。既知我等皆不能問。似不應與我等而說。却出定後。又因我等。無問而自說。既無問而說。說應異常。却又只是稱嘆佛四十年間平常所行之道。若論佛平常所行之道。則佛說一解脫義。我等亦得此法。到於涅槃。不見甚微妙。而不解佛又說平常所行方便道中。有智慧甚微妙。非二乘人所知。乃諸佛之所得。因此無漏諸羅漢。及發心求羅漢涅槃者。今皆墮疑惑網中。謂何故說此言。責我等不知。其求緣覺下。謂不但小乘求羅漢果者生疑。即中乘求辟支佛果僧俗人等。亦皆彼此眼相視。而心猶豫故。瞻仰於佛。謂是事為云何哉。若我等所得非真。則佛當初不應印可於我。若真則又有何義趣不知。四眾既不能問。又豈能解。故曰願佛為解說。此身子代頌四眾之疑。為二乘人。請說其妙。於諸聲聞下。謂千二百羅漢有疑。乃智慧不如我者。如我則佛尋常見推。於二乘中。為智慧第一之人。似不應有疑。今聞佛說。尚不能了。況其他乎。為是究竟下。正出[A121]己疑。謂佛說滿世間之身子不能知者。為是不知佛最上一乘阿耨菩提之究竟法耶。為是不知佛尋常所行之三乘道耶。若尋常所行三乘之道。我[A122]已證得。不應責我不知。若阿耨菩提究竟之法。佛原不許我二乘人作佛難得。今佛授二乘人記。要我等作佛耶。佛口所生下。謂若果記我二乘人成佛。則記出佛口。我得其記。而為佛子。則子從佛口中生矣。故我千二百人手則合掌。目則瞻佛。果如我疑。則願佛口。早生其子。出微妙之音。使我疑解。正是其時。故曰。時為如實說。如實說一句。正應上文要當說真實言。以上身子為[A123]己請竟。諸天下。要眾請。數如恒沙。言其人多。求佛下。言其根大。又諸下。言其來遠。合掌下。言其心誠。欲聞下。言此多眾。大根之人。皆從遠方而來。至誠之極。非求半珠。在獲全璧。故曰欲聞具足道。具足道亦應上甚深微妙法我今[A124]已具得言。身子求心切。而求詞迫。故法說一周後。即先得記。亦有由矣(智論謂婆羅門自稱。[A125]已從大梵天王口中生。餘姓皆從他處生。故佛弟子。亦以佛口所生。為尊重也)。
爾時佛告舍利弗(至)聞佛所說則能敬信。
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法王無上尊惟說願勿慮是會無量眾有能敬信者。
爾時下。身子業[A126]已為人為[A127]己。陳其疑。請其妙。佛復止而復止。意在悅可眾心。不使驚疑。說之令疑且驚。是以不說。身子復要眾。而再請者。謂天人雖疑。尚有不疑者多。而敬信者廣。豈可因少疑而害多信者。缺其慈悲哉。
佛復止舍利弗若說是事(至)將墜於大坑。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諸增上慢者聞必不敬信。
佛復下。佛法常儀。一請便說。況今無問自說。反再請而不許者。正為增上慢輩耳。上以一切天人不信為辭此以增上慢眾為辭。言緩意迫。輕重漸及。佛慈而威可見矣。大坑地獄也。凡人不信佛言。則墮地獄。豈可說法度生。翻令不信者受苦耶。可見說與不說。皆是慈悲。是以辭之深。而絕之至也。
爾時舍利弗重白佛言(至)長夜安隱多所饒益。
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無上兩足尊願說第一法(至)則生大歡喜。
爾時下。佛以增慢者為辭。身子以類[A128]己者多為請。佛以現前不信者為絕。身子以世世受化者為求。佛以墮大坑為慮。身子以長夜安隱為解。偈中初四句。為[A129]己求。是會下。為天龍八部求。文殊所謂諸求三乘人等者。是也。我等千二百下。為同道者求。文殊所謂諸人今當知等者。是也。文澹義濃。求之深。而語益該矣。則會中雖有不信之人。佛亦不能顧其難。而欲慈悲矣。故下文有[1]分解說之應。允當第三重生信。為開示悟入之方便。分別解說其妙。文分九節。
爾時世尊告舍利弗(至)惟然世尊願樂欲聞。
爾時世尊下。從堅請許說。汝今下。誡聞與意合而聽始專。吾當下。分別解說四字。按品題。正是方便。論文義。則為一經。應前啟後之大關鍵。初佛云。止舍利弗不須復說。身子請曰。是事為云何。願佛為解說。第三次佛却曰。止止不須說。身子請曰。惟垂分別說。則分別解說四字。元是身子請辭。佛今允可。但加吾當為汝四字。此論能詮文勢相承之嚴密如此。若論所詮義者。前云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可容分別乎。又云無漏難思議。甚深微妙法。可容解說乎。又云諸餘眾生類。無有能得解。又云惟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則如佛與諸佛。所得妙法。元不可分別解說。今云吾當為汝分別解說者。是為身子等無有能得解者。不得[A130]已而以言語為方便。將佛與諸佛所知不可示者。而分別之。將佛與諸佛所能不可思議者。而解說之。下文如是妙法[A131]已去。直至囑累品終。皆是為二乘人。分別解說也。而開示悟入。又為分別解說之四門。說此語時下。經家敘置。謂佛方許可。為當機等。分別解說法之所以為法。妙之所以為妙之時。法會之中。便有比丘等五千人。禮佛而退去。不欲聞佛分別解說四十年前所說諸法之妙義也。所以下。徵釋。五千人不欲聞之所以者。以此輩罪根深重。及懷增上慢故也(准頌文。罪根深重。指我慢及不信言。頌云優婆塞我慢。優婆夷不信。故以我慢及不信。為極深重罪過中之根本。故增上慢。准頌文。但指比丘等出家二眾言。頌云比丘比丘尼。有懷增上慢。故法數云。慢有七。恃[A132]己陵他。名我慢。同德相慠名慢。於同爭勝。名過慢。於勝爭勝。名慢過慢。未得謂得。名增上慢。於劣自安。名𢍉劣慢。不禮三寶。名邪慢。今五千人。法到耳邊。禮佛而去。於七慢中。犯其我慢。及增上慢。所以然者。以五千人。聞佛四十年前所談。少有所證。抱守功勛。我相以為妙境。今忽聞二乘人不知。意豈不曰我輩千艱萬難。得到此地。若更不是。則終無有是。然不知此正見。罪根深重。及增上慢也。有如此失下。失過也。謂五千人。有此罪根深重。及增慢過失。是以佛默允其退去。而不制止也)。佛法常儀。以默然為應允故。制。如天子稱制之制。勅命也。爾時佛告下。始是佛自述默然允其退去而不制止之義。我今此眾無復枝葉者。乃佛自慰之辭。後文云今我喜無畏者。此也。貞本榦也。對枝而言。實。果實也。對葉而言。凡物有榦實。不愁無枝葉。若雖有枝葉。而無榦實。則何益也。此佛所以略不勅命而制止者。以五千人。是眾中不肖之枝葉。去之無損。留之有累。故不如默允其去為佳也。汝今善聽下。叮囑之辟。謂當機既是貞實之人。故須善聽。能善聽。則上不負於佛之所說。下不負於[A133]己之慇懃三請。舍利弗言下。當機遵佛勅囑。由此後文囑累持經。甚懇劫。三變淨土。移置天人。於他方也。
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至)以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佛告下。正為當機。分別解說。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等。文也。如是二字。即前文所謂諸法如是相等之十如是。妙法二字。即前文相性本末之諸法。前云諸法。此云妙法者。未許分別解說時。三乘不得濫於一乘。則相只為相。性只為性。乃至本末只為本末。不得與究竟覺等成一相一種。故謂之諸法。二乘人所以不得受記作佛。既許分別解說。則相性本末三乘之法。皆與一乘實相。不相違背。都成一乘佛知見究竟覺平等之妙法。二乘人所以得受記作佛。故此中指定前文云如是妙法也。諸佛如來時乃說之者。時字最重。謂如是相性本末等諸法。四十年前。不分別解說其妙。只待四十年後。方分別解說其妙者。以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要待時到而說。故云時乃說之(時乃之時。謂諸佛[2]〔涅〕之時。及二乘人受記成佛之時。化城品云。諸比丘。若如來自知涅槃時到。眾又清淨。信解堅固。了達空法。深入禪定。便集諸菩薩及聲聞眾。為說是經。世間無有二乘而得滅度。唯一佛乘得滅度耳。是也)。如優曇鉢華下。謂如是妙法。云何要時到而說。以妙法非時不說。說則一向不許二乘人受記成佛者。今皆得受記成佛。即如優曇鉢靈瑞大寶青蓮華。非時不現。現時定有金輪聖王出世。國土莊嚴。臣民壽命。皆得增長八萬四千歲也。此借世間第一希有靈瑞大寶青蓮華。以喻出世間第一希有之妙法。皆由時到而說而現耳。經題由此。名妙法蓮華者也。舍利弗汝等當信下。謂身子等。既以喻知妙法如華。三世十方一切諸佛。皆以時到而說。則亦當信。我釋迦一佛。四十年前。不說相性本末等諸法為妙。直到於今四十年後。分別解說其妙者。亦時然後言不虗妄也(上云諸佛如來。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此云信佛所說。指釋迦一佛。唯佛與佛之分別見矣)。舍利弗諸佛隨宜等者。文承於上。義釋於前。謂諸佛法妙。以時說。如優曇鉢華以時現。而不虗妄者。時何法也。有何妙也。法者。即我出定時。所嘆諸佛隨宜所說如是相性本末等之諸法也。妙者。其間隨宜所說相性本末等法主意趣向。汝二乘人。都難信難解故也。所以下。徵明。謂所以諸佛隨宜說法意趣難解稱妙者何也。我以下。釋成。謂且勿論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隨宜說法意趣難解為妙。即我釋迦一佛。成道[A134]已來。四十年中。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無數方便權智。演說如是相性本末等諸法。汝二乘人。都用第七識思量。第六識分別。殊不知如是相性本末等諸法中妙義。非汝二乘人第七識思量。第六識分別之所能解也。故云是法非思量等。以上分別解說前文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之義。唯有諸佛下。又分別解說前文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等文。謂我前又告汝。唯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乃能知我釋迦一佛權中。所以有實之妙者。何也。以三世十方一切諸佛世尊出世之世界雖不同。而出世為一大事因緣之意趣。則皆同也。故釋其所以云。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此句會通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出世說一大時教之本懷。於法則為會三歸一。於人則聲聞辟支佛由是得授記作佛。名會權歸實也。六祖云。此經以諸佛出世。為一大事因緣故為宗。是也)。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下。徵辭可知。釋辭云。諸佛出世。元不為開示悟入眾生聲聞緣覺知見。乃欲令眾生開示悟入成佛之知見。而出現於世也。舍利弗是為下。結足徵義(諸佛世尊四字。指十方三世一切果覺為言。如後文多寶佛。為過去世佛。舍利弗成佛。名華光佛。乃至阿難成佛。名山海慧自在通王佛。皆未來世佛。化城喻品十六王子。各在十方成佛。寶塔品會集諸佛。皆現在世佛。故此中諸佛世尊。該盡一部經中所詮佛也。欲要也。意願之謂。令者使也。眾生者。世間因緣也。以九法界眾生。雖有聖凡不同。皆具無明三細為因。境界六麤為緣。開字為出世間之緣。佛知見三字。為出世間之因。以佛知見。為眾生本有之正因。一向迷而不知諸佛說法。但為開之而為緣故。知見兩言。攝盡六根。以見屬眼。知屬意。經舉兩頭。中攝耳鼻舌身。使得清淨故者。眾生未開佛知見時。眼視色染。耳被聲汙。乃至意被法汩。名之為濁。一開佛知見後。即父母所生肉眼耳等。一十八界。皆成如來藏妙真如性。故曰清淨六根。清淨之義。法師功德品中廣明。欲示眾生等者。上文但明開者。不障蔽義。此云示者。不隱藏義。悟者。不迷惑義。入者。不退墮義。開示屬佛說法。悟入屬機證入。以佛知見釋大事者。如後諸授記品。成佛十號。劫國莊嚴。法眷壽命。正像法久近。是也。大事謂之一者。眾生雖與諸佛名位不同。而知見則一。未開悟時。則佛作眾生知見。及開悟後。眾生便是佛之知見。如後文云。十方國土中。惟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是也。諸佛出世。要眾生開示悟入佛知見之意趣如此。所以四十年中。隨宜說法。莫過要眾生得一乘法。而聲聞辟支佛眾生之意趣如彼。於四十年中。聞隨宜所說。取證二乘偏空之小果。佛於前文。安得不謂。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唯有諸佛廼能知之。此猶約佛四十年前所說大小三乘十二部經為訓。若約當經。則方便一品。為總開示。舍利弗一人。為先悟入。喻說因緣說。為別開示。千二百人。為次第悟入。自方便品起。至記學無學二千人品止。共記九品經名。說三周法。授三根記。且就開示悟入法身佛言。若約開示悟入報化身佛言。則初十品。為開佛知見。二種力中。多分屬智力。見寶塔品。至涌出品。五品經文。為示佛知見。壽量一品。為悟佛知見。分別功德品。至囑累品。六品經文。為入佛知見。二種力中。神力居多。是知一經所詮不出佛知見三字。一經能詮不出開示悟入四字。而分別解說。又開示悟入之大方便也。如身子等萬二千人。由方便譬喻信解三品。分別解說知見佛於四十年前所說。許多三一權實之心事。由藥草喻品。分別解說知見佛四十年前唯實無權。許多言不盡之功德。由化城喻品。分別解說知見佛不唯四十年前唯實無權。即無數塵點劫前。為沙彌時亦唯實無權。許多之因緣。由諸授記品。分別解說知見身子等千二百人。未來許多各自成佛十號。劫國壽命法眷等之莊嚴。由法師品。分別解說知見以聲聞作菩薩。許多師資之執度。由寶塔品。分別解說知見佛有許多之分身。身有許多之國土。勸持有許多校量之難易。由提婆品。分別解說知見佛為弟子。甘許多之辛苦。文殊為師。保成許多之勇徤。許多提婆於地獄而持經。同乎文殊之說法。許多龍女以畜道而證果。等乎釋迦之修因。由持品安樂行品。分別解說知見諸菩薩之持經。有許多忍辱願力與安樂。由從地涌出品。分別解說知見佛有許多常隨大乘之弟子。由壽量品。分別解說知見佛有許多過塵劫。不性不滅之壽命。由分別功德品。至常不輕品。分別解說知見現在大會。及未來過去持經者。人人各得許多之功德。由神力品。分別解說知見佛與諸佛有許多之神力。由囑累品。分別解說知見佛所付囑。許多修習是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家業故。此品佛知見三字。不容易悟入也。諸聲聞辟支佛。苟非釋尊如此從始洎終。分別解說。方便開示。則何能悟入哉)。
佛告舍利弗諸佛如來(至)無有餘乘若二若三。
佛告舍利弗下。覆釋上節。謂諸佛所以不為眾生開示聲聞緣覺知見者。以諸佛如來本意。但為教化菩薩之機故。在因地時。雖諸有所作六度萬行。但為一大事。故今果上自[A135]己既[A136]已成佛。為人分上。亦唯以佛知見。示悟於眾生也。舍利弗如來下。謂當機既知。諸佛但為一事。則知我釋迦如來。迺諸佛中一佛。諸有所作。一准諸佛程規。四十年前。以至今日。亦唯以一佛乘。為眾生隨宜說法。實無有餘。若二乘緣覺。若三乘之聲聞也。應知以佛知見教菩薩。所以為大事。無有餘乘。若二若三。所以為一大事。此節又佛重訓上文一大事之言事者。對理而言。果報之義。此經妙在不譚理不說行證。但說一乘佛知見為事。以理行證。四十年前。皆說盡矣。經云先所出內是子所知。若據本分為入。則佛有何知見而為事。今為因地眾生。談果上受記成佛十號劫國莊嚴等事。故曰一大事。前文云。如是大果報。種種性相義。我及十方佛。迺能知是事。則成佛大果報。莫過是吾人該當為的一件大事。除此則餘皆小事耳。此一節申前啟後。下第七節。有結文。合於此。
舍利弗一切十方諸佛法亦如是。
舍利弗下。足成上文無二無三之義。引起下文三世諸佛之文。上雖言諸佛。未知諸是多少。此云一切十方等。謂無二無三一乘之法。不但我釋迦一佛。與東西南北三四方諸佛而[A137]已。乃一切十方諸佛。皆無緣覺聲聞。但有一乘佛知見之法也。當機雖是小果。不信大乘。到此推車拄壁。不得不信解矣。故後述成[A138]己悟云。初聞佛所說。心中大驚疑。將非魔作佛。惱亂我心耶。乃至佛說過去世。無量滅度佛。安住方便中。亦皆說是法。疑悔永[A139]已盡。我定當作佛。則佛引證十方三世諸佛。非徒然也。下第八節。有結文。合於此。
舍利弗過去諸佛(至)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舍利弗過去下。謂不但一切十方諸佛法亦如是。即過去日月燈佛。大通智佛。威音雷音王等諸佛。雖說無量無數因緣譬喻三乘言辭權智之法。其實只為佛知見一乘實智之道。以上明過去能被之教主。但為一乘。所謂會三歸一也。是諸眾生下。謂過去所被化之眾生。雖以聲聞緣覺之機。從過去諸佛。聞相性本末等三乘之法。至究竟時。亦各各皆得一切種智。而成佛也。所謂會權為實也。下三節。倣此一切種智。即一乘佛知見變文。能所被機教。既皆同為一乘。得一乘。則十方三世。無餘二三乘。可信矣。
舍利弗未來諸佛(至)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舍利弗下。未來諸佛。即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者。如身子未來作華光佛。華光又授堅滿菩薩記。號曰華足安行佛。乃至羅睺作佛。號蹈七寶華佛。皆未來佛也。
舍利弗現在十方(至)欲令眾生入佛之知見故。
現在諸佛者。與我釋尊。同時之教主。如後文三變淨土所來者。是也。又妙音品淨華宿王智佛。普賢勸發品寶威德上王佛。皆是也。義雖引證催當機入信。而文亦二十餘品伏案。舍利弗是諸佛但教化下。迺總十方三世諸佛之文。結合前第三節之文。但言示悟入。不言開者。以無量方便因緣譬喻說法。即是開義也。
舍利弗我今亦復如是(至)尚無二乘何況有三。
舍利弗我今等者。謂我釋尊一佛。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先三後一。說法之式。相同也。知諸下。實智所知也。隨其下。權智所闡也。舍利弗如此下。謂雖就實開權。本意只要因權入實也。舍利弗十方下。謂所以先權後必欲入實者。以十方世界中。法本如是。唯有一乘。無二三乘故也。自出定嘆德至此。我釋尊成佛[A140]已來懷抱。方得揚眉吐氣。文略而義深也。故後頌文。應此節者。益加詳盡。十方世界等三句。為結前第四節之合辭。彼云十方諸佛法亦如是。此云尚無二乘何況有三。其言校前益厲。佛慈為人益深矣。至是身子雖多狐疑。其心寧不安如海乎。
舍利弗諸佛出於五濁惡世(至)無有餘乘唯一佛乘。
前第三節。以釋迦一佛結諸佛。而啟十方三世之文。上第八節。以十方三世諸佛。結我釋迦一佛。以明唯有一乘之義。則分別解說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之義。業[A141]已至矣。此第九節。仍以諸佛合我佛。結歸初二兩節。勸當機生信。冥顯一切聲聞辟支佛。元不是二乘。皆是大乘之菩薩也。舍利弗十方下。承上節言。謂既十方世界。尚無二乘。何況有三者。云何諸佛起初。又說三乘也。以諸佛所出之時。世迺五濁不良。不得[A142]已而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作三乘耳。所謂下。標其五濁。如是舍利弗下。釋成。劫者時也。濁者非清淨義。乃煩惱等四濁。聚於一時。故云劫濁亂時也。眾生垢重。眾生濁也。慳貪嫉妬。煩惱濁與見濁也。成就諸不善根。命濁也。以根即命根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三周法訖。皆用此為結。法喻二周。以諸佛言。因緣周。但以釋迦一佛言。舍利弗若我弟子下。以上既明從實開權。此下應會權歸實也。謂若佛弟子。初未聞佛分別解說諸佛出世權實三一之故。容有不聞不知但化菩薩之事。自甘分為二乘人可也。若[A143]已聞知。而又執迷。自認是二乘人。不是菩薩者。此則皆非佛弟子。非阿羅漢。非辟支佛矣。又舍利弗是諸比丘下。轉釋上文。謂自認為二乘人。即不是佛弟子等者。是何物人也。以既得二三乘。便執為最後身究竟涅槃。不復發志。向四生九類度生。求無上菩提。皆即是前五千退席增上慢輩之人也。此誠斥以小果為足。不發大心者之言也。所以下。謂所以既為羅漢辟支佛。但不復志求阿耨菩提。便同增上慢者。何也。以實得阿羅漢辟支佛者。必開佛知見。必度無量眾生。必求阿耨菩提故。何則以辟支佛阿羅漢。與佛知見之菩提心。元非二法故。故曰。若有比丘實得阿羅漢。不信此法。無有是處。無有是處者。謂有實得阿羅漢。不信阿耨菩提者。無有此理也。除佛滅度下。謂苟得二三乘。又不信此法。除我釋迦佛滅度後。現前十方世界中一佛也。無容許有此等不信之人。何則以佛現在親見親聞。尚有五千退席。況佛滅度後。現前又無一佛。故雖有如是等經在世。受持讀誦者。不過循行數墨。轉益見知。安能望其依經解義。而信自心作佛乎。故云是人難得也。若遇餘佛下。謂除非佛滅度後。更遇著餘佛。方能於此妙法蓮華經中。而得開示悟入佛知見之決了耳。決謂決去聲聞緣覺之疑。了謂解了佛性也。又解。謂如是等經。既不能解義。則流布於世何益。以雖現前無佛。不得開悟解義。若遇餘國有佛。其讀誦受持者。終有一日決了。是亦可以植遠因也。舍利弗汝等下。謂佛滅度後。受持讀誦者。尚遇餘佛。而得決了。豈汝等現前親為佛子。親聞佛說。豈容不見不聞諸佛如來但化菩薩事。而受記作佛乎。故云當一心信解受持佛語也。諸佛如來下。謂當一心信解受持佛何等之語。乃當信解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言無虗妄。無有餘二三乘。唯一佛乘之語也。此節是結前第二第三兩節之文。故諸弟子信解悟入後。其自述者。皆本於此。身子述成云。我等今者真是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迦葉等四大弟子述成云。我等今者真是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我等今者真阿羅漢。普於人天。應受供養。正應於此。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比丘比丘尼有懷增上慢(至)唯有諸貞實。
爾時下。頌長文第一節也。長文合四眾而言。總責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此分僧俗而言。以增上慢。責比丘等。我慢責優婆塞。不信責優婆夷。總之責不信自心作佛。則七慢皆具矣。如是下。頌其數。不自下。出其過。缺漏。以破器而責。瑕疵。以玷病而責。糟糠。以不醇粹而責。枝葉。以不貞實而責。惟缺漏所以護惜。惟護惜以見智小。惟智小則尠福德。惟福智尠少。所以不堪妙法。初曰佛威德故去。又曰斯人尠福德不堪受是法者。謂此五千人之去。一是佛之威德所臨。一是彼自少福德。少福德故。如瑕疵糟糠。多威德故。播揚擠拶而去。糟糠去。而米酒之精醇者存。以安瑕疵枝葉盡。而木之貞榦。玉之純美者得。以成其器。此佛於長文中。所以默然允其去。而不勑命其止也(責辭但以戒有缺漏言者。謂五千人。未嘗不持在家出家所受之戒品。但一不信妙法。雖持戒。即成缺漏矣。故後之贊持妙法者云。是名持戒行頭陀者。與此相照應也)。
舍利弗善聽諸佛所得法(至)皆成佛無疑。
此頌長文第二節也。舍利弗善聽下。頌權實應機。以成九部鈍根。樂小下。明應小機之未大。有佛子心淨下。明應大機之非小。聲聞若菩薩下。明稱佛本懷不分小大。諸佛所得法者。佛自證之實智。長文所謂如是妙法者。是也。無量方便力而為眾生說者。佛之權智也。長文所謂諸佛隨宜說法意趣難解者。是也。此一行頌。應長文則總攝二智。於頌中為總標起。眾生心所念者。九法界眾生。未發於行事之念想也。種種者。多而難言之數也。所行道者。[A144]已發於行事之道術也。若干者。有數存其間。不必盡言之謂也。諸欲性者。好尚五欲之情性也。先世下。謂眾生所念所行所欲。多不可言。皆莫知所以然而然者。以有先過去世無明善惡業識管轄定而毫釐不差。唯有佛與諸佛乃能究盡。故曰佛悉知是[A145]已。初標諸佛所得。此言佛悉知。是見佛與諸佛之分別也。以上頌佛具實智。故能悉知。以諸緣譬喻下。頌權智。該攝長文所以者何我以無數方便以下之文。謂佛以實智。知眾生性[A146]已。然後將實從權。投機說法。或以諸因緣而說。或以諸譬喻而說。無非順其眾生所念所行所好。尚使令一切歡喜易信從也。或說修多羅下。申明因緣譬喻所說之法。以成九部之題目也。修多羅云契經。上契諸佛所證之理。下契眾生所樂之心。伽陀云孤起。不應長行。孤孤另起而頌者。本事。即佛往昔世界中。本所行之事。如捨頭目髓腦國城妻子之類。是也。本生。如佛於四生六道。本有受生之類。是也。未曾有。如放光動地。希有神通之祥瑞。是也。因緣。有小大內外之分。如化城品因緣說一周之類。是也。譬喻。如本品優曇鉢。二卷火宅窮子。三卷藥草之類。是也。祇夜云應頌。即應上長行而重頌者。是也。優婆提舍云論議。如外道與佛論量人天因果。世間出世間法。有無真假者。是也。此佛四十年前隨宜所說。相性本末諸法。載之九部。唯有諸佛。乃能知之妙法也。若加方等自說授記三部。則名十二部也。鈍根樂小下。謂上九部之說。非佛本懷。乃不得[A147]已。而為鈍根眾生。樂於小法。不信大乘。愛着生死。不識涅槃者而說也。於諸無量下。謂諸佛當親近而不親。深妙道當奉行而不行。所以無福。生死不應貪著而貪著。眾苦不當受惱而受苦惱。所以無慧。福慧全無。鈍根眾生。難以說大。只得隨所宜而說小果。故云為是說涅槃也。應知九部法是能詮之文字。涅槃是所詮之果證也。我設下。應長文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謂佛四十年前。雖說小果涅槃。迺佛所設之方便。借是令入諸佛之智慧也。未曾下。謂才密密以小法。引入佛慧。實未曾顯說汝身子等千二百人。當得受記成佛道也。所以下。出其未曾顯言之所以。應長文時迺說之之時字。謂所以不顯說汝等當得成佛者。非佛不肯早說。乃佛說此經之時。及汝等受記成佛之時。未至故也。今正下。謂今汝等受記作佛之時既到。佛涅槃之時又至。故佛不二三其言。決定直說一乘佛知見之大乘也。我此九部下。謂既今日所說大乘是實。則知佛四十年前所說九部之法。雖是隨順眾生權智所說。原其佛心。直欲以小引入大乘為本意也。故曰入大乘為本等此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以為不知佛隨宜所說之義趣也。有佛子心淨下。申解四十年前亦甞說大之義。謂佛既以小果。引二乘人。入大乘者。奚佛四十年前。亦甞為諸菩薩說大。以有一類大乘佛子。心淨軟而根亦明利。供無量佛。行深妙道。福慧雙修。故我為此等佛子。說是方等大乘經典。授記其人來世得成佛也者。以彼內則深心念佛。外則修持淨戒。此輩一聞得佛音聲。生大歡喜。充徧其身。不生退懼。故佛以他心通。知彼菩薩心之與行與佛無異故。為彼即說大乘也。然則佛四十年前。亦甞說大者。是彼機之所感。非佛有所偏。而不平等說也(應知菩薩言心淨。則二乘人。心猶未淨。菩薩言柔歎。則二乘人。心尚剛強。但能斷惑。不能度生。菩薩言利根。則二乘人是鈍根。菩薩於諸佛所。行深妙道。故根軟而利。二乘人於諸佛所。不行深妙道。所以根鈍而強。菩薩深心念佛。不同二乘人但樂於小法。菩薩修持淨戒。不同凡夫人但貪著於生死。彼著生死。故為苦所惱。彼樂小法。故為說小乘以脫苦。此為喜所充。故為說大乘以成佛。此佛四十年前。所以有大小之分別。小定不可語大。半定不可語滿也)。聲聞若菩薩下。謂前雖有大乘。乃對小之大。許利根作菩薩。鈍根為二乘。今則不然。不論聲聞若菩薩小大利鈍。凡有聞佛所說大小乘法。乃至一偈之微少。今皆得授記成佛。而無容疑者。以稱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出世之本懷也(無疑二字。勉當機生信之語)。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至)說佛智慧故。
此頌長文第三節。十方下。承上節而頌。謂聲聞若菩薩。但聞一偈。皆得成佛者。以十方諸佛國土中。唯有一而無二三故也。除佛下。謂除佛以二三乘為一乘實相之方便。則說有聲聞及辟支佛也。然此但是以聲聞辟支佛之假名字。引導一類好小果眾生。由小成大。說其佛之智慧也。聲聞辟支。既是假名字。則菩薩為真名字。可知矣。
諸佛出於世唯此一事實(至)唯一無二乘。
此頌長行第四節也。長行止有一切十方諸佛法亦如是一句。頌中廣者。以長文第四節。元是結證第三節。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之文。故頌中。亦直於諸佛輕頌過。而獨重明我釋迦一佛之本懷。通節七十九句。初三十三句。申釋上頌十方國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之義。次三十二句。申釋上頌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說佛智慧故之義。末十四句。結回前節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之義。生起下節三世諸佛之頌。諸佛下。迴釋上文。謂因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本法。諸佛出世。莫過演其本法。云唯此一實事也。因十方佛土中。元無二三。諸佛所以說餘二三乘。則非真也。終不下。謂十方佛土。既只有一乘是真。故諸佛自初說法。至終。決不以餘二三非真之小乘法。濟度於眾生也(以上於諸佛輕頌竟)。佛自住下。重頌我釋迦今日直說一乘者。一遵諸佛本法。而平等度人也。如其下。謂佛既自住大乘法。則亦如其自所得所住大乘法。若定若慧。若力若莊嚴。以度生也。自證下。謂佛即以如[A148]己所得而度生者。以佛自證無上菩提。雖曰大乘。却為生佛人[A149]己皆有分之平等法。於大乘平等法中。苟以小乘法。化其一人。則是佛自墮入慳貪。於大自與。而以小與人。反為不平等矣。此平常君子且不為。況佛肯可此慳貪鬼道而為之乎。故云此事為不可。若人信歸下。謂佛不可此慳貪者。以若人既歸佛。以信佛。即待之以誠。故不自欺其身口意之三業。以誑於人。誑者狂大不實之言。口業。貪嫉者。只願自好。不耐他榮之心。意業。佛口記人作佛。不誑嗊於人。口業淨。自住大乘。欲人亦住大乘。則心不貪嫉。意業淨。心口誑嫉。乃根本大小隨惑。為諸法中至惡。佛[A150]已淨而斷之。故佛於十方世界。獨無所畏。感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紫磨金色莊嚴之身。光明烜爀。照曜世間。則身業尤淨矣。自天至人。無量無邊之眾。見佛三業清淨。無不尊而崇之。故以誠實之意而說。一切眾生。皆當作佛之實相印也。印者。天魔外道。不能改移之謂。舍利弗當知下。又從果以原其因。謂佛三業待人。如此之誠者。以佛初發菩提心。為菩薩時因地中。本立誓願。欲一切眾生。如[A151]己無異。到今果上。化汝身子等一切眾生。受記作佛。果得如因。則佛之願。始滿足也。若我遇眾生下。謂佛雖果因如一。最初若不觀根逗教。便盡教以一乘佛道者。則眾生亦難化矣。何也。以無智者。聞佛說一切眾生是佛。便錯會佛意。謂妄不妨真。亂猜佛語。謂真即是妄。迷惑其見修證之次第。即為不受教矣。我知此眾生下。謂我知此不受教眾生。雖有一個現成佛之知見。為諸善之根本。但由往昔因中。見得佛少。修得善微。不曾發明。故識不破五欲。而堅固執著。由執著而生癡愛。由癡愛而生煩惱。此五欲中煩惱濁也。以諸欲因緣下。謂癡愛為因。五欲為緣。由此因緣。則墜墮於地獄餓鬼畜生三種惡道。輪迴於人天六趣之中。備盡受其苦毒。此五欲中眾生濁也。受胎之微形下。謂有此眾生濁之果縛。遂將廣大無邊法性。拋却不問。反受父精母血。腥臊交媾。胎中微小之形骸。一世苦命受未[A152]已。又增長一世。薄其德而少其福。所以生老病死等苦。逼迫於身心。此五欲中命濁也。入邪見稠林下。謂六道眾生。為苦命所煎逼。不知反省業因。方且妄入邪見稠林。謂若有無斷常。窮達壽夭。付之天命。非人力所為。自是羣黨吠嗷。亦有即是亦無。非斷更計非常。從而各立門戶。具足六十二種邪見。撥無佛法因果。為師者。不知此等邪見。皆是妄心分別。深著而自愛。為弟子者。不知其非。以妄傳妄。尤堅固領受不可捨。此五欲中見濁也。我慢自矜下。謂如此見濁。聖慧眼覷之。[A153]已為可憫。彼且我慢自矜。而誇高言。我道有所傳。業有所習。面是背非。陽放陰收。諂佞於人。曲從於[A154]己。以不實為實。謂[A155]己是正道。除此反命。為邪道矣。故於百千萬億劫中。更不聞有佛之名字。況有見佛之事乎。既不能見佛。又安得聞正法哉。如是五欲。汩濁其心。膠擾其形之人。誠難度矣。此五欲中劫濁也。是故舍利弗下。申繳。謂因是難度之人故。佛最初且不直說一乘。而為開設方便。說小乘之法盡苦之道。而示之以涅槃者。乃投其所好也。我雖說涅槃下。謂佛雖順機示之小果涅槃。許二乘人得滅。乃方便權設。實非真滅也。諸法從本來下。謂要得真滅入佛大涅槃者。須知眾生所具根塵識相性本末等諸法。從本以來。元不曾動著一毫。性自真常。體自寂滅。若能開悟此者。則汝舍利弗等。不是聲聞。即名佛子。所得涅槃。不名果德。即為因行。四諦十二緣。即為行六度之道[A156]已竟矣。有此行道之大因。當來之世。必當得作佛之大果也。我有方便下。結完。謂佛既有此大涅槃真實之法。最初奚用小果。以佛有方便權智之力故。將一乘而開示為三乘法也。然佛所開示三乘。不妨即是彼十方三世一切世尊所說之一乘道也。今此諸大眾下。勸信其實。謂既知我之三乘。即是彼諸佛之一乘。則汝等昔三今一之疑惑可除。而佛與諸佛唯一無二之言語可信矣。此節文勢。初以諸佛標起。次以釋迦申釋。末以諸佛結成。
過去無數劫無量滅度佛(至)皆[A157]已成佛道。
此頌長文第五節也。明過去諸佛。不但以無數因緣譬喻。說三乘法。為一乘之正方便。乃為眾生深心所樂不同。尚以人天因果。為一乘之異方便。以異方便。是有漏業。元不許成佛。今尚資以成訖佛果。況緣覺聲聞無漏業。又豈不容受記作佛乎。故廣說異方便。使當機深信入耳。過去無數下。頌正方便。又諸大聖下。標起異方便。若有眾生下。列釋六度為異方便。問曰。六度是菩薩成佛之正方便。何曰異也。答曰。經不云乎。助顯第一義。第一義中。即佛之一字。亦為異方便。況頌中殺文。皆云[A158]已成佛道。佛道既[A159]已成訖。而復說六度。如人到家說路上事。非異而何。若人善軟下。人天異方便之心也。供舍利起塔廟。人天善軟之事也。或七寶。或沙土。或香木。或甎瓦。雖誠戲不等。無非善軟之心。助顯第一義。故皆成訖佛矣。若人為佛下。塔廟成矣。佛像興焉。故或刻雕香寶。或鑄塑金泥。或漆布彩畵。或自作使人。雖木筆爪甲。貴賤之物有殊。誠戲之心無二。無非善軟之心。助顯第一義故。自[A160]己皆[A161]已成訖佛道。而又但化菩薩。度無量眾生也。若人於塔廟下。形像備矣。供養之具設焉。故或種種幡葢。種種伎樂。一音之小。一華之微。有出於敬喜。有出於靜亂。無非善軟之心。助顯第一義故。皆成訖佛矣。或有人禮拜下。供養足矣。禮節度數成之故。或五體歸命禮拜。與合掌不同。或一手輕心低頭。與南無有異。無非善軟之心。助顯第一義故。自成無上佛道。又廣度無數眾生。共證大涅槃。如薪盡火滅也。則知過去眾生。資小善微因。皆[A162]已成佛。況我釋尊現在弟子。豈可但為二三乘而[A163]已哉。
未來諸世尊其數無有量(至)導師方便說。
此頌長文第六節也。初十句。照長行可解。諸佛本誓願下。謂未來世諸佛。本在因地中。行道發願。欲一切眾生成佛如[A164]己。及至果上。雖說無數法門。亦只為一乘。此願當如是也。諸佛兩足尊下。明法當如是。謂諸佛所以稱福慧兩足尊者。由證知一切世間根塵識法。本自真常無性。不似二乘人。因斷見思惑而無性。所以慧足。佛種下。謂未來世佛。雖知諸法真常無性。是佛乘種子。不妨即無性為緣。而起六度萬行以度生。不似二乘人。但坐在空中。所以福足。然則諸法無性。是成佛之因。誰無此因乎。佛種從緣。是成佛之緣。誰無此緣乎。諸法無性。性也。佛種從緣。相也。性不礙相。因即是緣。雖曰兩足。元是一心。故云是故說一乘。是法下。是法即上一乘之法。住謂不曾頃久暫離。法位謂根塵界法。各有見聞等分位。世間相常住者。謂由一乘佛知見之法。在世間根塵法位上。不曾頃久蹔離。故世間根塵等相。即常住真如也。於道場下。謂未來世諸佛。於阿蘭若法菩提場中。成等正覺。證知自所得世間相常住一乘法[A165]已。亦用方便權智。將大就小。作三乘而說也。此數句。為出定嘆德中。唯佛與佛迺能究盡諸法之實相。獨詳頌於此者。以身子等千二百阿羅漢。是未來受記之佛故。此特言之。
天人所供養現在十方佛(至)隨應方便說。
天人下。頌長文第七節也。謂天人所供養。現在如恒沙多諸佛出世。佛安隱眾生。亦只說世聞相常住。如是一乘之法也。知第一下。正明安隱。謂現在諸佛。雖知第一義諦。本自真常性相寂滅。不容有說。然為安隱眾生。不妨以善權方便力。故假示因緣譬喻種種言說之道。而說三乘。雖說三乘。然其實只為一乘也。知眾生下。謂現在諸佛。所以知一為一。而復說三者。以機有行念業習。進怠利鈍之病不同。故於第一寂滅無方便法中。而設言辭方便。以說之也。
今我亦如是安隱眾生故(至)說無分別法。
此頌長行第八節。通計一百二十二句。今我下八句。總頌長行權實二智。謂釋尊因援三世十方一切諸佛。以安隱眾生心為例。故亦以種種三乘權智法門。宣示於一乘實智之佛道也者。由佛具實智之力。能知眾生性欲。故以方便權智說法。令眾生得歡喜也(應知初一行。由權而實。次一行。明為實而權。由權而實。所以安隱。為實而權。所以歡喜)。舍利弗當知下。一百一十四句。別頌長行權實二智。別頌義有四層。初自舍利弗當知起。至而起大悲心止。明佛見眾生。以苦為樂。為樂所苦。而不安隱。以起大悲。次自我始坐道場起。至疾入於涅槃止。明佛為安隱眾生故。將大就小。即實開權。以成大慈。三自尋念過去佛起。至我常如是說止。明佛憲章諸佛陽小陰大。開權便為顯實。以開大捨。四自舍利弗當知我見佛子等起。至說無分別法止。明佛下不畏機。上不逆佛。得遂本願。以成大喜。此四層文。則結歸前頌二三四節義。則為下譬喻品張本。所以長行略而頌中廣也(以上分章。此下逐文解義)。我以佛眼等者。佛有五眼。肉眼同人。天眼同天。慧眼同二乘。法眼同菩薩。所見皆有分際。唯佛眼則同諸佛所見。則無分際。今云佛眼觀者。謂見得真。而且普也。六道眾生無福慧。眾生濁也。入生死險道。苦續不斷。命濁也。著欲自蔽。煩惱濁也。不求佛與斷苦之法。劫濁也。深入邪見。見濁也。無慧故貧入險道。無福故窮苦不斷。道險苦續。苦之果也。著欲自蔽。苦之因也。因果不明。如𤛆牛愛尾而殺身。故曰盲瞑。因其盲瞑。則自蔽佛知見之因。不求斷苦之法。自蔽開示悟入之緣。一大事因緣。內無所見。外無所求。遂依妄想分別。起斷常有無等邪見。以臥棘塗灰為因。求生無想等處為果。此以苦而捨苦也。其苦果能捨哉。𤛆音𭾹。目被毛塞。見不真之義。佛具大慈。能與涅槃之樂。佛具大慈。能拔生死之苦。故云大勢佛。斷苦法者。如知苦則斷集。是其法也。而外道不知。為是眾生等者。言為此五濁貪欲。受苦眾生。起大悲心。而欲拔濟也。此段為譬喻品。自若國邑聚落起。至無求出意止張本。我始坐道場者。佛自述華嚴之時。於摩伽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始成正覺。主伴重重之處也。觀樹亦經行者。述不離一切菩提樹。而昇忉利等天也。於三七日中思惟者。觀機逗教也。我所下。思惟佛自所得法大也。眾生下。思惟眾生機小也。如斯下。謂以微妙之大法。投鈍根之小機。方木不入圓竅也。以第一之智慧。訓癡盲之眾生。揭皷而求亡子也。法不投機。說置兩難。故曰如斯之等類云何而可度。此佛述初七日無人請而自思惟也。爾時諸梵王下。謂佛正自思法大機小難度之時。又值三界諸天來請。若順請而但讚佛乘。眾生為苦所淹沒。殊不信自心是佛。一不信。不但無益。方且有損。故躊躇不[A166]已。思入涅槃。此佛述第二七日因諸天請而思惟也。此段為譬喻品。自舍利弗是長者作是思惟起。至但東西走戲視父而[A167]已止張本。尋念下。述第三七日思惟也。初七循[A168]已法妙難投。諸佛之法而不現前。第二七循人機苦難信。諸佛之法亦不現前。至第三七日。忘其人[A169]已。上循諸佛。下順眾生。諸佛之法。始乃現前。故云作是思惟時十方佛皆現(此為化城喻品十六王子今現在十方成佛案)。梵音下。述成十方諸佛慰喻之辭。得是無上法。所以第一隨諸一切佛。就實開權。所以善哉。我等亦皆下。述陳十方諸佛引[A170]己為諭。以明就實開權。開權便為化實。舍利弗當知下。佛又自述回敬十方諸佛及奉行諸佛所慰諭之義。前文唯佛與佛乃能究盡之語。到此益明矣。思惟是事下。明佛遵諸佛之教。以開權也。波羅奈。即鹿野園。十二年說阿含小乘教之處也。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者。佛自證一乘之實相也。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者。即一乘之實。開三乘權智而說也。是名轉法輪下。謂佛最初成道。始坐道場。三七思惟。三寶之名。業[A171]已久昌。但因法不投機。世間未知有轉法輪度眾生之事。直到鹿野園。就實開權。始有三寶之名出世也。涅槃音法也。小果也。阿羅漢僧也。賢位也。從久遠下。謂自佛成道。如是久遠。讚嘆得大涅槃之法。生死苦永盡之聖僧。佛常如是說[A172]已。但二乘人。不見不聞耳。此段為譬喻品。自爾時長者即作是念起。至爭出火宅止張本。以上明為實而權。舍利弗當知我見佛子下。明由權而實。承上之言。謂佛從久遠劫來。讚示大涅槃之法。生死苦永盡之聖僧。二乘人既不知。則為何人說也。乃為一類有大乘志求成佛道之佛子所說。以彼數多而心敬。往昔又曾從諸佛聞過方便之說。故佛作念。不須再言方便。但說其佛慧。正適其時也。此所謂雖知根鈍。且稱本懷。說大方廣佛華嚴經者。是也。舍利弗當知鈍根小智下。謂彼時獨為佛子說大乘。而不普說者。以有一類鈍根小智著相憍慢之人。不能信是大乘法也。今我喜無畏下。謂佛初畏此等枝葉之眾。破毀大法。而帶累彼墮惡道。故忍而不說。今四十年後。機熟法純。枝葉盡而貞實存。故佛歡喜無畏。於諸菩薩眾中。正直捨去昔日方便權教。但說一乘無上之道也。菩薩聞是等者。謂自華嚴般若方等會上。諸菩薩根人。自既是大乘。今更聞此大乘。則疑惑[A173]已除。固不必言。但汝身子等。千二百羅漢。昔日稱為小乘者。悉亦由權入實。當同菩薩授記作佛也。如三世諸佛等者。謂昔日小乘。今日所以皆得為大乘作佛者。以佛如三世十方一切諸佛。會權歸實。說法之儀式也。我今亦如是下。謂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既無小大分別。同授記弟子作佛。我釋迦又豈不然乎。此段為譬喻品。自是時長者見諸子等安隱得出火宅起。至得未曾有非本所望止張本。
諸佛興出世懸遠值遇難(至)自知當作佛。
此頌長文第九節。結完長文第一第二兩節。諸佛興出等者。謂五濁惡世。尋常賢聖且隱伏。況其佛乎。則無量無數懸遠劫中。一遇佛興出世為難。可知矣。正使諸佛出世。為眾生根鈍。人天福報。三乘漸教之法。尚難驟言。況說一乘頓教之妙法乎。則說妙法為難。可知矣。無量無數下。謂無量數劫難得聞之法。五千在會之人。法到耳邊。而復遠去。則得聞是妙法為難。可知矣。能聽是法下。謂既得聞矣。若復不能聽信。則與不聞者同。故云斯人亦復難。譬如優曇下。謂以數難得之遭際。聞能聽信。生難遭想。則此人亦譬如優曇華。一切人見皆愛樂。可知矣。所以然者。以此人此華。天上人間從來罕見。時當其時。一乃出現。不容易故也(此譬長文。喻妙法以時說。在頌文。喻聞法之人。亦以時出。所以照應長文初二兩節也)。聞法歡喜讚下。謂不但聞能聽信為難。即聞能歡喜。能發一言讚嘆。亦過於遇優曇華之難也。此過激之言。要人信得及之義。能聽之聽字。訓信字方順。不然。聞與聽同。則文為贅矣。達耳謂之聞。著心領受謂之聽。如有聞而不信者。只當不聽。則聽與聞。殆各一義。汝等勿有疑下。謂聞發一言讚嘆。尚過於遇優曇華之難。汝身子等聽信者。過於優曇華。可無用疑。當信自心作佛矣。我為諸法等者。謂諸佛難興。我[A174]已為法王。則是佛不難值矣。妙法難說。業[A175]已普告大眾。則是妙法不難說矣。三乘之眾雖難聞。今但以一乘道。教化諸菩薩。則無聲聞辟支之弟子。則法亦可謂有人聞。而不難矣。汝等舍利弗下。謂如上諸難不難。而所難者。在於聞而不疑。肯聽信耳。汝等既肯聽信。則當知此妙法是諸佛秘密之要。不可妄授與人也。以五濁下。謂既說而復囑汝秘者。非惜法也。慮當來世惡人。不信此法。反墮惡道也。故須有慚媿清淨。志求大道者。不但不祕藏。亦當為此等之人。廣讚其道。庶無失言失人之過也。舍利弗當知諸佛法如是下。結勸。謂諸佛先三後一。先小後大。非有他故。乃十方三世諸國土中。本法如是故。諸佛以萬億方便。隨機所宜而說。其不習學之人。固不能曉了小大方便隨宜之事。汝等既[A176]已知諸佛是世出世間調御之師。則知其佛之為佛也。又知諸佛小大隨宜方便之事。則知其法之為法也。佛法既皆知之。則無更以小大先後為疑。當須生大歡喜。自知於當來世必得作佛也。大歡喜者。當以一生死海中。沈淪凡夫。得作二乘。可謂歡喜矣。又由二乘。而得成一乘之佛。則歡喜豈不大乎。此佛世尊。可謂慈悲婉切。口苦腸出。恩難報哉。此節為譬喻品。自舍利弗於汝意云何是長者寧有虗妄不起。至善哉善哉如汝所言止張本。
如𤛆牛愛尾(宋史夏西平王李彝興獻𤛆牛一)。
妙法蓮華經知音卷第一
校注
[0340001] 牾【CB】,悟【卍續】,悟應作牾 [0341001] 承疑永 [0341002] 青疑旨 [0341003] 白疑自 [0342001] 是疑氏 [0344001] 但疑相 [0345001] 矢疑次 [0345002] 極疑拯 [0346001] 故疑教 [0347001] 子疑王 [0353001] 圍【CB】,園【卍續】,園疑圍 [0353002] 是疑見 [0354001] 薩疑提 [0359001] 元疑無 [0361001] 又疑不 [0363001] 分下應有別字 [0363002] 涅下疑脫槃字【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1 冊 No. 608 法華經知音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2-16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妙等五字。經題也。弘等三字。據經題立。序題也。今先解經題。後解序題。先者諸經命題。須當機請。而佛說之。唯此經題目。自過去日月燈大通智威音王等。諸佛法中。[A4]已是此名。且佛在定中。文殊答彌勒。業[A5]已先言之。及佛出定許說。亦莫過拈過去諸佛之舊題。云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此妙法二字。可見是親佛說者。又云。如優曇鉢華時一現耳。梵語優曇鉢羅。准眾經論詩編。當是靈瑞大寶青蓮華。則蓮華二字。亦是佛自喻妙法者(此法喻所以名題也)。是知題標蓮華二字。非目世間尋常所有紅白蓮華。乃經中所云優曇鉢靈瑞大寶青蓮華也。以大寶青蓮華世間希有。故經云。譬如優曇華世間所希有。若紅白蓮華。世豈希有哉。有則為金輪聖王出世之靈瑞也。佛以此華喻妙法者。准經文全重一時字。以諸佛出世。凡說小大三乘之法。順眾生機宜。隨宜便說。不拘其時。唯此經暢佛本懷。須時至而說。何則。以此經不說三乘。唯說一乘。然一乘即前三乘。三乘元為今之一乘。最難信難解故也。不說則[A6]已。說則一切聲聞辟支佛。往日未許成佛者。今皆得受記作佛。即如優曇鉢靈瑞大寶青蓮華。不出則[A7]已。出則定有金輪聖王應世。人民壽命國土莊嚴。皆得增長。故經云。舍利弗當知。諸佛所得法。無量方便力。而為眾生說。或說修多羅。伽陀及本事。乃至未曾說汝等。當得成佛道。所以未曾說。說時未至故。今正是其時。決定說大乘。我此九部法。入大乘為本。以此而知。經中法喻訓題。全重一時字也。題准經名。經是佛語。不可違佛自撰。以方華即果。處染常淨。蓮有六義。妙有十妙。而強解也。以染淨因果常即之言。皆四十年前方等教中之義。非此經最後極談。不問染淨。等賜白牛。不拘久近。皆付家業中。可擬議也(經云。是大長者財富無量。今此幼童。皆是吾子。愛無偏黨。我有如是七寶大車。其數無量。應當等心各各與之。不宜差別等。此不拘久近皆授記成佛之家業證據)。此方出其經題之來源。若欲訓其義理。亦依經自釋為愈。經云。諸佛隨宜說法。此訓題中法字(四十年前。小大三乘九部之經。便機而談。故曰隨宜)。意趣難解。此訓題中妙字(正法華經云。爾等當信如來誠諦所說深經義甚微妙。是也)。經中訓[A8]已。又徵而釋之。云所以者何。隨宜所說之法。意趣難解。為妙。我以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演說諸法。是法非二乘人等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唯有諸佛。乃能知之。所以然者。以諸佛所出之世界雖不同。而為一大事因緣。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則同。乃至云。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故云妙也。此經中自標自徵自釋。法之為法。妙之為妙。顯然無疑之明文也。若准起信論。直捷明法與妙者。論云。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訶衍體故。是心生滅因緣相。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此心既攝世間出世間之法。故謂之法。具體相用三大。為諸佛本所乘。一切菩薩當所乘。覺與不覺之妙用。故謂之妙法。眾生一明此心法之妙。即父母所生眼等六根。當下便是諸佛之知見矣。由眾生不敢承當(經云。窮子見父有大勢力。即懷恐怖。悔來至此。乃至云作是念[A9]已。疾走而去。此不敢承當)。及不肯承當(經云。即時長者。更與作字。名之為兒。爾時窮子。雖欣此遇。猶故自謂客作賤人。乃至云下劣之心。亦未能捨。此。不肯承當)。故佛於四十年前。隨眾生所宜。於阿含教。或說此心法為有(計十二年)。眾生聞法。證得二乘小果之涅槃。於般若教。或說此心法為空(計二十二年)。眾生聞法。成就大乘之菩薩。於方等教。或說此心法非空非有即有即空(計八年)。菩薩聞法。究竟一乘阿耨之菩提。如此小大三乘分別。豈佛與諸佛。出現于世之心乎。佛與諸佛出世。原只要眾生直下承當。自見此心是佛。則一件極大的事。有因有緣。皆畢矣(經云。舍利弗當知。我本有誓願。欲令一切眾。如我等無異。如我昔所願。今者[A10]已滿足。化一切眾生。皆令入佛道。是也)。由眾生難信難解。致佛無漏無為諸法之王。為其下劣。忍於四十餘年。與取相凡夫。隨宜而說。騃到四十年後。佛涅槃時至。忍駿不禁。直得滿槃托出。徹底為人。故有此放光現瑞出定揚德二十八品之文。以明佛與諸佛出世。唯為眾生開示悟入本具佛之知見。名一大事因緣者。無非欲令小大三乘之人。總得一乘劫國莊嚴成佛十號之顯記也。故會前四十餘年隨宜所說之法。都成一乘佛知見之妙法也。故題云妙法者。此也。然須聲聞辟支佛及佛。見前滅後。聞一偈一句。一念隨喜者。受記時到。與佛涅槃時至。始能說之。如優曇鉢靈瑞大寶青蓮華。尋常不現。須金輪聖王出世時到。時一現耳。故題喻蓮華者。此也。若經卷第一之訓。仍諸舊疏可也。
優曇鉢。舊翻瑞應。知音訓為靈瑞大寶青蓮華。考(證附)。
[A11]正法華經云。如來云何說此法乎。譬靈瑞華。時時可見。佛所歎法。久久希有。
大方等陀羅尼經云。爾時祇陀林中。有寶蓮華。從地涌出。高七多羅樹。其華有八十萬恒河沙重。一一重中。各有一佛。與無量大眾。前後圍繞。說妙法藏。舍利弗念欲供養是諸佛故。以神通力。繞此華王。經八十七日。百千萬分。不周其一(此知音所以訓大訓寶也)。文殊師利問佛。此華是何名字。諸佛中與無量大眾。說妙法藏。佛告文殊。善男子。此華名優曇鉢羅。其中諸佛。皆名釋迦牟尼。汝等應當供養(前標云寶蓮華。后釋云優曇鉢羅。即如此經。題標蓮華。經中以優曇鉢華為訓。同也。此知音所以唯佛訓優曇鉢。為大寶青蓮華也)。問曰。經文彼此一字。增損不同。切恐此經但云優曇鉢。未甞有羅字。法護所以翻為靈瑞。名義集所以翻為瑞應。方等陀羅尼經。既多一羅字。佛所以用訓寶蓮華也。答曰。不然。名義集標文。亦直是優曇鉢。訓文特增一羅字。釋為瑞應也。是知優曇鉢。即優曇鉢羅。瑞應即大寶青蓮華。無疑矣。本經妙音菩薩。將來此土。先現八萬四千寶蓮華。文殊問佛。是何因緣先現此瑞。是亦以見寶蓮華為瑞應也。問曰。寶蓮華為瑞應。則是矣。而曰青蓮華。豈不與瑞應有抵[1]牾乎。以名義集翻優曇鉢為瑞應。翻優鉢羅。為青蓮故。二華各自一名一色。故不可以瑞應為青蓮也。答曰。准方等泥洹經。二華元是一華。優曇鉢即是優鉢羅。以彼經三度喻佛難值。文異義一。故初須䟦求見佛云。佛難遭值。如漚曇華時時一有。初無鉢字。次佛教諸比丘。覩佛儀容云。却後一億四千餘歲。乃當復有彌勒佛耳。天下乃有漚曇鉢。不華而實。若其生華。則世界有佛。末訓阿難。佛恩廣大。無不成濟。然而難值。如漚波羅華時時有耳。又無曇字有羅字。一經一時。三度之文。或云漚曇漚曇鉢云瑞應者。或云漚波羅云青蓮者。皆喻佛難值。是知瑞應即為青蓮華也。問曰。佛說方等泥洹經。在北藏駒字函。止得上下二卷。由失譯人名。附東晉錄。故致損益錯訛。似不可准。況名義集。弘般泥洹經云。閻浮提內。有尊樹王。名優曇鉢。有實無華。優曇鉢樹有金華者。世乃有佛。如是則優曇鉢。是金華。非青蓮華也。豈可以失譯人之經。為憑准耶。答曰。方等泥洹經。失譯人名。固不可信。若鳩摩羅什者。古稱為七佛譯經之師。彼譯金華為青蓮。亦不可信。即吳支謙譯維摩經云。清淨金華眼明好。羅什譯云。目淨修廣如青蓮。是翻金華。為青蓮華。亦可信矣。
[A12]見寶塔品一品。藏中別名云薩曇分陀利經。今為開合華梵。俾見經題蓮華。是用經文優曇鉢華為義。薩謂妙法(祥邁師云。梵語薩達摩。此云妙法。亦云正法。葢薩字中。含攝二義。故晉譯正法。秦譯妙法)。曇即優曇。瑞應義。特省其文耳。分陀利云白蓮華(此開釋也)。合釋應云妙法瑞應蓮華經。以彼薩曇分陀利。證此妙法蓮華。開合相符。妙得佛心。可為古今定衡矣。問曰。彼既云分陀利。是白蓮華。知音云。非世間常所見紅白蓮華。乃優曇鉢靈瑞大寶青蓮華。豈不前後自相矛盾乎。答曰。青白蓮華。凡生水中。不足為瑞。一生樹上。皆可為瑞應。而知音顓以青蓮華訓者。以經論詩編。往往皆以青蓮華言。曾不十分以白蓮華言。故從多。多為善也(玄義云。蓮華是通稱。分陀利是別稱。道朗云。或翻赤色。或翻最香。准此。則分陀利。亦不必定是白色也)。
[A13]普曜經瑞應品云。菩薩臨產之時。先現瑞應三十有二。其第四瑞應云。陸地生青蓮華。大如車輪。又云。於是王宮。先現八瑞。其第四瑞云。諸觀屋宅。悉自然生青蓮華。大如車輪(此證青蓮華嘗生樹上也)。
[A14]宋丞相張無盡法華論云。妙法蓮華經。所謂蓮華。非如他經所譬蓮華。或取開敷出水因果同時。乃取瑞蓮華也(瑞蓮華。即所謂優曇鉢華也)。
[A15]宋洪覺範禪師法華論云。優曇鉢三千歲始華。華必金輪王應世。佛以況第一希有之法(生可見以經中優曇鉢。喻題中之妙法也)。
[A16]本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云。是人現世。口中常出青蓮華香。論云。晉建興二年。長沙縣西自千葉青蓮華兩本。生於陸地。官吏掘之丈許。根莖出於瓦棺。發棺有白骨一聚。青蓮根蒂。出髑髏齒骨間。有銘記棺上曰。有僧誦法華經萬部。臨終遺命。以紙為衣。以瓦為棺塟之。事聞朝廷。詔建寺其處。名蓮華寺。今驛亭其基(經如此言。論如此證。誦經者。生死皆以青蓮華言。可見妙法是以青蓮為喻矣)。
[A17]隋天台顗禪師法華玄義釋題有云。經文兩處。說優曇鉢華時一現耳。此靈瑞華。似蓮華故。以喻妙法。玄義又設問云。經題蓮華。定是法華三昧之蓮華。定是華草之蓮華。答云。定是法蓮華(指優曇鉢華也)。法蓮華難解。故以草華為喻。為中下難悟。使易知也(准此。則天台亦知優曇鉢是訓題中之蓮華者。但未的知為大寶青蓮華。故以似蓮華□之置之。反以華草中蓮華訓題。誤至今也)。
[A18]宋雷菴受師楞伽經註云。優曇鉢。又云烏曇鉢羅。此云瑞應。象教皮編云。漚波羅。一云烏曇鉢羅。青蓮華也(雷菴一名烏曇。翻瑞應。皮編一名烏曇。翻青蓮華。則知瑞應。即青蓮華也)。
[A19]唐岑嘉州云。參甞讀佛經。聞有優鉢羅華。目所未見。又唐詩云。青蓮渝法微(微即妙義。既云目所未見。可見非紅白蓮華也)。釋證經題竟。
△釋序題者。准本序讚揚。無盡曰弘。永貽來哲曰傳。以序弘讚莫窮。[1]承貽諸後。云序次序也。又頭緒也。序如墻。觀東西墻。知堂室之淺深。緒如絲。絲得頭緒而不紊。經有序知文理之低昂。及有緒而不亂也。此一篇序。章法應分四節。妙法下。標序一章之大旨。蘊結下。承序一經之出處。夫以下。釋成標[2]青抑揚一大時教(以四十九年為一時。故云一大時也)。獨尊本經。以表弘傳之義。弘贊下。結成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