玅法蓮華經文句纂要卷第七
玅法蓮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釋分別功德品。佛說壽量。二世弟子得種種益。故言功德。淺深不同。故言分別品也(二世者。地涌過去。靈山現在)。此文是本門第二授記段(授法身記也)。論分此文。有法力。修行力。法力者。有五。一證。二信。三供養。皆如今品。四聞法。如隨喜品。五讀誦持說。讀誦。如法師功德品。持者。追指法師安樂行勸持三品。說者。如神力囑累品也。修行力者。苦行力。如藥王。教化。如玅音。護難。如觀音陀羅尼。示功德。如玅莊嚴王。護法。如普賢品也。
△次釋經文。先長行。二偈頌。長行分文為三。一經家總序。
爾時大會(至)無量無邊阿僧祇眾生得大饒益。
△二如來分別。
於時世尊。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我說是如來壽命長遠時。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眾生。得無生法忍(十住)。復有千倍菩薩摩訶薩。得聞持陀羅尼門(十行)。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樂說無礙辯才(十迴向)。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百千萬億無量旋陀羅尼(初地)。復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不退法輪(二地)。復有二千中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清淨法輪(三地)。復有小千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八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四地)復有四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四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先依經釋後依疏釋。經中八生四地之後。更有四三二一四位。四生。五六二地)。復有三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三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三生。七八二地)。復有二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二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二生。九十二地)。復有一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生等覺)。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菩提心是十信。信居最後者。即因該果海之意。如華嚴賢首品說)。
分別者。佛語圓玅。不可用權位釋經。故迹門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今本門增道損生。皆約圓位解釋。下八世界發心者。六根清淨人。初入十信位也。故仁王云。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即此義也。得無生忍。入十住位也。故華嚴云。初發心住。一發一切發。得如來一身無量身。清淨玅法身。湛然應一切。即此義也。得聞持陀羅尼。入十行位也。得樂說辯才。入十迴向位也。得無量旋陀羅尼。入初地也。得不退。入二地也。得清淨。入三地也。八生。入四地也。七生。入五地也。六生。入六地也。五生。入七地也。四生。入八地也。三生。入九地也。二生。入十地也。一生。入等覺金剛心。
(僭補曰。文句中。從八生入四地一句。次第推廣之。則七生入五地。六生入六地。五生入七地。四生入八地。三生入九地。二生入十地。一生入等覺金剛心文理俱順也。經即註。註即經。在得意耳。若依經文八生入四地之後。更有四生三生二生一生四位。一位有兩地。如前經下[A1]已釋。不重出也)若論增道損生。但約智德論增。謂法身生。約斷德論損。謂無明滅。例如大經月喻。從初一日。至十五日。光色漸增。從十六日。至三十日。光色漸減。約一月體而論增減喻。然本門得道。數倍眾經。非但數多。又熏修日久。原本垂迹。處處開引。中間相值。數數成熟。今世五味。節節調伏。收羅結撮。歸會法華。譬如田家。春生夏長。耕種耘治。秋收冬藏。一時穫刈。自法華[A2]已後有得道者。如捃拾耳(今經迹門三周。及以本門得益。竝不與諸經同也。況流通中。自藥王下六品。品品之中。皆有結得道者。皆過八萬。勸發品中。大千界塵人。具普賢道。故知捃拾今經之餘。雖然。爾前諸味之權文。為今經之方便。爾後涅槃。捃拾此機。乃至扶律。明一乘常住。得此經旨。一毫行。一句法。無非法界。十方佛法。唯是一法。而常分別諸佛化儀。方稱斯經一乘之旨。應思我等。為何所依。方稱此經弘宣之相)。
△三時眾供養。
佛說是諸菩薩摩訶薩得大法利時(至)讚歎諸佛。
時眾供養者。聞深遠法。得大饒益。欲報佛恩而設供養。亦是寄事。以表領解。上迹門菩薩亦悟。而大事未畢。所以不陳。本門既竟。彌勒總申領解。明住行向地諸菩薩。執持旛葢。次第而上。至于梵天。旛者轉義。葢者覆義。地者始義。梵者淨義。智斷番番轉。慈悲番番覆。高下深淺。不失次第。際于梵天。表諸菩薩。增道損生。隣於玅覺。極於極淨。若依論解者。只得初地一番。豈得與此文會耶。
△二偈頌。有十九行。分三。初二行。頌時眾得解。
爾時彌勒菩薩(至)而說偈言。
佛說希有法(至)歡喜充徧身。
△次九行。頌如來分別。
或住不退地(至)如虗空無邊。
得無量無漏清淨之果報者。揀異二乘有量。故言無量。玅因所感。故言清淨。無障礙土。故言果報。異二乘無報也。
△後八行。頌時眾供養。
雨天曼陀羅(至)以助無上心。
(第二本門正宗分竟)。
(依南師。偈後屬流通)。
△第三本門流通分。從偈後凡十一品半。分為二。一從此下。至不輕三品半。明弘經功德。深勸流通。二從神力品下。至普賢八品。付囑流通。各復有三。前三者。一此半品及隨喜品。明初品。因功德勸流通。二從法師功德。明初品果功德勸流通。三不輕品。引信毀罪福。證勸流通。後三者。一神力囑累二品。囑累流通。二藥王下五品。約化他勸流通。三普賢。約自行勸流通。生起者。現在聞經。得真似兩解益。如上說。若直聞一句而隨喜。如現在四信。格其功德。未來無佛。恐人疑福少。故說滅後五品功德也。因功德微密。未若果功德彰灼。故說法師功德品。因果雙舉。未若引證分明。故說不輕。雖舉往人。未若現變。故說神力。雖示神力。未若摩頂付囑。故說囑累。雖通途囑累。未若示其要術。棄身存道。故說藥王。雖誡能化。未若誡其所化。隨聞法處。應生佛想。故說玅音觀音。若初心弘經。既無神力。當依內禁。故說陀羅尼。復須外護。故說嚴王。普賢。聯翩重疊。使大法弘通耳(南師從此為流通者。意以四信信解功德。現在流通。不須必至滅後五品。如迹門後。文殊入海。教化通經。豈必在於佛滅後耶。故南師分判。足可承用)。就偈後長行為二。一現在四信。二滅後五品。四信者。一一念信解。未能演說。二略解言趣。三廣為他說。四深信觀成。初一念信解。有長行偈頌。長行有三。一舉示其人。二明功德。三位行不退。
今初。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至)乃至能生一念信解。
聞佛壽命長遠。能生一念信解者。則能隨所聞處。豁爾開明。謂隨語而入。無有罣礙。
信一切法皆是佛法。又信佛法。不隔一切法。不得佛法。不得一切法。而見一切法。亦見佛法。即一而三。即三而一。
亦是行於非道。通達佛道。行於佛道。通達一切道。不得佛道一切道。而通達佛道一切道。
無所有而有。而有無所有。非所有。非無所有。
如門前路。通達一切東西南北。𢄶無壅礙(𢄶從巾裂帛聲)。眼耳鼻舌身意。凡有所對。悉亦如是。
無疑曰信。明了曰解。是為一念信解心也。
若坐思惟。隨所思惟。豁然開悟。通達三諦。亦復如是。
如是信解。名銕輪位。又一解。未是具足銕輪。乃是十信之初心。其人未得六根清淨。故非銕輪正位也(一念信解者。即是本門立行之首。故文稍委)。
△二明功德二。先總論無量。
所得功德。無有限量。
△次格量多少為二。初舉五度為格量本。
若有善男子(至)除般若波羅蜜。
般若即是今之正慧。故言除般若也。問既離般若。則五不名度。答。皆為求佛慧。盡施戒邊。亦得名度。葢次第意也。
△二正格多少。
以是功德(至)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
△三明位行不退。
若善男子(至)無有是處。
別六心猶退。七心不退。圓初住心即不退。聞壽量功德。自外而資。圓順信解。自內而熏。所以不退(位行不退者。文判四信。得為圓十信。故初信至七信為位不退。八信[A3]已去為行不退。七心不退者。即是別教七住。見思俱除。名位不退。故舉信位。望住為下)。
△二偈頌。有十九行半。分三。初十二行。先頌格量多少。又為七。初一行總標。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人求佛慧。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數。行五波羅蜜。
△次三行明布施。
於是諸劫中(至)以迴向佛道。
△三一行明戒。
若復持禁戒。清淨無缺漏。求於無上道。諸佛之所歎。
△四二行明忍。
若復行忍辱(至)如是亦能忍。
△五二行明進。
若復勤精進(至)除睡常攝心。
△六二行明禪。
以是因緣故(至)盡諸禪定際。
△七一行結。
是人於百千。萬億劫數中。行此諸功德。如上之所說。
(初十二行頌格量竟)。
△次二行追頌人相。
有善男女等(至)其福為如此。
△後五行半。頌行位不退。
其有諸菩薩(至)於此無有疑。
無量劫行道者。久修諸度也。願我於未來者。起慈悲願也。藉久行願。聞經信解。今之初品。始聞此經。一念信解。功等久行。亦乃過之也(第一一念信解竟)。
△第二略解言趣。為他解說。前但信解。未能敷說。說涉法義。須善辭辯。今品具足。故言為他解說。從勝受名。是第二品。以說力故。能起自他無上之慧。文中先標人相。次格量。
又阿逸多(至)能起如來無上之慧。
△第三品。廣聞廣解。廣為他說。廣修供養。供養外資。令內智疾入。能生一切種智。
何況廣聞是經(至)能生一切種智。
△第四人。備上三品。加修觀行。入禪用慧。觀成相起。能見有餘實報兩土相貌。
阿逸多若善男子(至)當知是為深信解相。
見佛共比丘僧常在耆山者。方便有餘土相也。又見娑婆純諸菩薩者。實報相也。初二品是聞慧位。廣聞廣說是思慧位。觀行想成是修慧位。自淺之深。成六根清淨十信位也(一現在四信竟)。
△第二明滅後五品。文為二。先列五品。格量四品功德。後隨喜品。格量初品功德。問。何故爾。答。四品麤格量。初品廣格量。廣格量[A4]已。況出勝者。可以意得。佛不煩文。巧說若此也。五品者。一直起隨喜心。二自受持讀誦。三勸他受持讀誦。四兼行六度。五正行六度。此五人者。通論。皆自行化他。下文云。五十人。展轉相教也。既皆有自行。通稱弟子。皆有化他。通稱法師也。別論。二人但自行。三人具化他。有長行偈頌。
今初品。起隨喜心。
又復如來滅後(至)當知[A5]已為深信解相。
(初品但列名。格量功德。在下隨喜品中)。
△二品受持讀誦二。
先况出持誦。
何况讀誦受持之者。
△次格量。
斯人則為頂戴如來(至)作是供養[A6]已。
初心畏緣紛動。妨修正業。直專持此經。即上供養。廢事存理。所益弘多。後心理觀若熟。涉外不妨內。事資於道。如油多火猛。若順流而揚帆。又加櫓棹。其勢轉疾也。指經文是法身舍利。不須安生身舍利。能詮所詮。能詮是塔。不須事塔。所詮能容第一義僧。不須事相僧也。問。若爾。持經即是第一義戒。何故復言能持戒者。答。持經即順語戒。亦是任運持得初篇二篇。今言能持戒者。第三篇去。事中無虧耳。
△三品復能教他二。先標人。
阿逸多若我滅後(至)若教人書。
△次格量。
則為起立僧坊(至)供養眾僧。
△四品兼行六度二。先標人。
況復有人能持是經(至)一心智慧。
△次格量。
其德最勝無量無邊(至)疾至一切種智。
△五品正行六度二。先標人。
若人讀受誦持是經(至)利根智慧善答問難。
△次格量。
阿逸多若我滅後(至)皆應供養如佛之塔。
結此五品。前三人是聞慧位。兼行六度思慧位。正行六度是修慧位。都是十信前耳。
△二偈頌。有十九行半。初五行半。頌第二品。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我滅度後(至)具足諸供養。
△次三行頌第三品。
若能持此經(至)種種皆嚴好。
△三四行頌第四品。
若有信解心(至)不瞋不惡口。
(阿提目多伽。此云龍砥華。其草形如大麻。赤華青葉。子堪為油。亦堪為香)。
△四七行頌第五品。
恭敬於塔廟(至)經行及坐臥。
生心如佛想者。初依人號如來也。不久詣道樹者。其位在鐵輪。不久得入銅輪。能八相作佛也。此第五品與第四信齊。同是修慧位。若論入位。同是六根清淨位也。而有佛在世滅後之異耳(問。何故現在唯四信。滅後立五品。答。其義既齊。四五無別。但是滅後加讀誦位為二品耳)。
(分別功德品竟)。
△先申品目。次釋經文。
今初。
玅法蓮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1]八
釋隨喜功德品。隨者。隨順事理。無二無別(事理秪是權實異名。了此權實。即非權實。故無二無別。即隨順開權顯實之事理也)。喜是慶[A7]己慶人。聞深奧法。順理有實功德。順事有權功德。慶[A8]己有智慧。慶人有慈悲。權實智斷。合而說之。故言隨喜功德品。
又順理者。聞佛本地。深遠深遠。信順不逆。無一毫之疑滯。順事者。聞佛三世益物。橫豎該亘。徧一切處。亦無一毫疑滯。即廣事而達深理。即深理而達廣事。不二而二。不別而別。雖二雖別。無二無別。如此信解。名之為隨。如來出世四十餘年。不顯真實。七方便人。不語誠諦。今聞法隨喜。慶[A9]己慶人。以凡夫心。等佛所知。用所生眼。同如來見。如此知見。究竟法界。廣無涯底。無等無等等。更無過上。佛今說此。我得聞此。故名隨喜功德品。
第五十人。是初品之初初。但有一念理解。但有一念慶[A10]己慶他。未有事行。恩不及人。所獲功德。如來巧喻。功葢無學。況復最初於會聞者。況復二三四五品者。況復入位。十住十行。及至後心者。誰聞如是深玅功德而不景慕。如來說此。令物尚之。故言隨喜功德品。
上來稱美持經功德。時眾咸謂入真因位。乃致斯德。於初心之初。起輕弱想。忽聞好堅處地。芽[A11]已百圍。頻伽在殻。聲勝眾鳥。希有奇特。輕疑釋然。故名隨喜功德品。
外道得五通者。能移山竭海而不伏見愛。不及煖法人。二乘無學。子果俱脫。猶被涅槃縛。不知其因果俱權。通教人。修因雖巧。不識五百由旬。得果止除四住。別人雖勝二乘。修因則偏。其門又拙。非佛所讚。皆不及初隨喜人。佛今舉阿以況後茶。都勝諸教。故言隨喜功德品。
問。此與大品隨喜云何。答。此法彼人。人法互舉(答中此法者。屐轉聞法故。彼人者。大品。若聲聞人能發心者。我亦隨喜)。
△次釋經文。文有問答。各長行偈頌。初問前品[A12]已格四人。不說初者。彌勒承機問出此義。如文(前品[A13]已校量四人者。分別功德品末。於後四人。經文節節自校量訖。唯初品文。未有校量。故生此品。故前品末疏云。今具列五品。校量四品。後隨喜品。校量初品。乘機者。由佛知機隱之未說。故使彌勒。乘機扣佛。廣校初文。方知後四功大。時眾益廣。故曰乘機)。
爾時彌勒菩薩(至)而說偈言。
世尊滅度後。其有聞是經。若能隨喜者。為得幾所福。
△佛答為二。初答內心隨喜人。二直明外聽法人。初為五。一展轉相教。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至)如是展轉至第五十。
五十人者。今為二。一橫約諸教四眾。二直約圓教數之。三藏有四門。一一門有四眾。更開沙彌沙彌尼。合六人。四門則二十四人。約信行。法行。則四十八人。最初最後合五十人。通別四門亦如是。直就圓門數者。數法有小七大七。大七有七七四十九。皆是師弟。具自行化他之德。最後一人。但是自解。無教他德。故格下以顯上耳。
△二格量本。
阿逸多其第五十(至)皆得自在具八解脫。
(止觀第一記。四生者。謂胎卵溼化。其顯識論中。又立四生。一觸生者。因交會故。二嗅生者。雄有欲心。嗅雌者根門。即便有孕。三沙生者。如雌雀以欲心坋沙。因即有孕。四者聲生。雌孔雀以欲心故。聞雄者。鳴。便即有孕。此四但攝胎卵二生。溼化但染香處。不須此相)。
△三問。
於汝意云何。是大施主。所得功德。寧為多不。
△四答。
彌勒白佛言(至)何況令得阿羅漢果。
△五正格量。
佛告彌勒(至)無量無邊阿僧祇不可得比。
(僭補曰。五十人聞經隨喜者。前四十九。展轉授受。有化他德。其功甚大。最後第五十人。獨自聞法華經一偈隨喜。無化他德。其功甚劣。又第五十人。在前是最初之初。未入品者。在後是第五十人。無化他德者。二俱是劣。如來以劣况勝。其劣者功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况前四十九展轉教化殊勝功德。何可較量耶。此經正旨也。又第五十人。乃單己無眷屬者。是即多之一。前四十九人。展轉教化。是即一之多。一多互融。功德皆等。無勝劣也。又約藏通別三教四門釋者。正明前得益之人。頓漸不等。而究竟法華開顯。入於佛慧。則其功德亦等。無差別也)。
格量中。先與世樂。拔果苦。後與涅槃樂。拔生死苦。此是略舉梵福。今更廣之。滿閻浮人福。不及西瞿耶尼一人福。滿西瞿人福。不及東弗婆提一人福。滿三天下人福。不及北鬱單越一人福。滿四天下人福。不及一四天王。四天王。不及一釋。乃至第六天。不及一梵福。梵福有定散。散者無塔處作塔。塔壞者治之。和合僧眾。請轉法輪。眾散者還合之。是為四福。與梵天等。故言梵福也。聖福者。謂阿羅漢住最後身。得有餘涅槃者是也。又有體法三乘人。同學無生。斷煩惱盡。如燒木成炭。又薩埵聖福。自行化他。俱以無言說道。斷煩惱。入無餘。又薩埵福。謂從初發心。次第化人。入大涅槃。如是格量。梵福不及聖福。聖福不及體聖福。體聖福不及小薩埵福。小薩埵福不及大薩埵福。大薩埵福不及聞法華經初隨喜福。何以故。彼非佛法故。非實故。非圓故。雖住後果。不及我初心。其義如是。私謂勸人聽法。從與陀羅尼菩薩共生一處。至人相具足。各有五十功德。將功德目人。亦成五十。但上五十。論內解隨喜。今唯論外相為異也。
又此文。亦有六根功德。利根智慧是意功德。不瘖瘂舌功德。鼻修高直鼻功德。見佛眼功德。聞法耳功德。餘是身功德。前是相似位功德。今是相似位前功德耳(前是相似位功德等者。指分別功德品中云。滅後五品。大師有時依普賢觀。判五品位在六根內。故云相似。今是相似位前功德。正是圓外凡五品位。圓伏五住。與別十信等耳)。
(初答內心隨喜人竟)。
△二直明外聽經。有長行偈頌。初為四。一自往。
又阿逸多(至)及乘天宮。
△二分座。
若復有人於講法處坐(至)若轉輪聖王所坐之處。
△三勸他。
阿逸多若復有人(至)見佛聞法信受教誨。
△四具德修行。
阿逸多汝且觀是(至)為人分別如說修行。
△二偈頌。有十八行為二。初九行頌隨喜。次若有勸下九行。頌聽經。隨喜中三。初一行半。頌五十人。二五行半。頌格量本。三二行頌格量。略不頌福甚多。如文。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人於法會(至)初聞隨喜者。
△次九行頌聽經。小不次第。為四。初五行超頌勸聽經。次二行追頌自往。三一行頌分座。四一行頌修行。如文。
若有勸一人(至)其福不可限。
(隨喜功德品竟)。
△先申品目。次釋經文。
今初。
玅法蓮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釋法師功德品。法師義如上說。功德者。前謂初品之初功德。今五品之上。謂六根清淨。內外莊嚴。五根清淨名外莊嚴。意根清淨名內莊嚴。又從地獄[A14]已上。至佛而還。一切色像悉身中現者。名內莊嚴。從地獄[A15]已上。佛[A16]已還。一切色像。以普賢三昧而外化者。名外莊嚴。身根既爾。餘五根亦然。受持既爾。四種亦然。初品既爾。四品加然。相似既物。分真倍然(初世界)。行者聞說此功德利。喜不自勝。勤求無厭。信進倍增(次為人)。明識大乘。有大勢力。決無疑網(次對治)。似解之初初。過二乘之極極。百千萬倍。指始顯終。懸解究竟。第一義諦。不可思議。此品所明。備斯四意。故言法師功德品也(此第一義)。
(第一義中云。似解初初者。依普賢觀。隨喜[A17]已當似解之首。第五十人。復在隨喜之初。故云初初。過二乘之極極者。羅漢[A18]已極。無疑又極。縱是無疑。亦不能及初隨喜人百千萬倍。如前校量。指始等者。以隨喜始。顯玅覺終。凡夫發心。尚與玅覺畢竟不二。况今五品。望後六根耶)六根功德者。按三業安樂行。即有十善。一善有十。即百善。一善中有十如。即千善。就自行化他為二千。約如來室如來衣如來座。即成六千。五種法師。悉具六根清淨。一一根皆有一千功德也。
復次一心中具十法界。一一界皆有十如。即成一百。一根通取六塵。即有六百。約定慧二莊嚴。即是一千二百。根根悉用定慧莊嚴等千二百也。若論六根清淨。清淨則不言功德若少若多。若言莊嚴。能盈能縮能等。等莊嚴者。根根六千。若言千二。顯其能盈。若言八百。顯其能縮。若言清淨。無盈無縮無等。六根互用。根自在故。不可思議故。若偏判者。則失旨也。相似之位。若依四輪。即鐵輪位。若依五十二位。即十信心也。若依仁王。即十善大心。今對常精進者。即十信之第二心也。諸經名目雖異。同是圓教相似位耳。
△次釋經文為二。初總列六根盈縮功德數。
爾時佛告常精進菩薩(至)莊嚴六根皆令清淨。
△次別作六章解釋。各有長行偈頌。今初眼根。
是善男子善女人(至)而說偈言。
若於大眾中(至)肉眼力如是。
眠根章。明父母所生名肉眼。而所見過於天眼。梵王報得天眼。在[A19]己界徧見大千。大千外有風輪與眼作障。不能見外。若在他界。則不徧見大千。非所統故。小羅漢見小千。大羅漢見大千。辟支佛見百佛世界。不以風輪為礙。亦無[A20]己他界隔。今經論眼能見大千內外。應是天眼。那名肉眼。此是圓教似位。因經之力。有勝根用。既未發真。不得稱天眼。猶名肉眼。例如小乘方便。未得神通。則不稱天眼耳。猶是分段之身。故稱父母所生。雖稱肉眼。具五眼用。見大千內外。天眼用。見一切眾生及業因緣。法眼用。其目甚清淨。慧眼用。一時悉見大千內外。見業見淨。又圓伏法界上惑。佛眼用。大經云。雖有肉眼。名為佛眼。佛眼故。名清淨。具五眼故。故言莊嚴。能盈能縮。名勝根用。名根自在。豈可秖作八百千二百解耶。
△二耳根。
復次常精進(至)而說偈言。
父母所生耳(至)功德[A21]已如是。
耳根章。徧聞大千內外十法界音聲。聞六道。即肉天二耳。聞二乘即慧耳。聞菩薩即法耳。聞佛即佛耳。又父母所生肉耳。能聞內外即天耳。聽之不著即慧耳。不謬即法耳。一時互聞即佛耳。以耳例眼。眼亦如是。見人天是二眼。見二乘是慧眼。見菩薩是法眼。見佛即佛眼。
△三鼻根。
復次常精進(至)而說偈言。
是人鼻清淨(至)先得此鼻相。
鼻根章亦如是。父母所生即肉鼻。大千內外即天鼻。不染不著即慧鼻。分別不謬即法鼻。一時互用即佛鼻。此章明互用者。鼻知好惡。別貴賤。覩天宮莊嚴等。則鼻有眼用。讀經說法。聞香能知。鼻有耳用。諸樹華果實。及蘇油香氣。鼻有舌用。入禪出禪。禪有八觸故。五欲嬉戲。亦是觸法。鼻有身用。染欲癡恚心。亦知修善者。鼻有意用。鼻根自在。勝用若茲。例五根亦如是(以於鼻根最委悉。故於鼻根。更辨互用。準例餘根。亦應如是。但是文略)。
△四舌根。
復次常精進(至)而說偈言。
是人舌根淨(至)或時為現身。
舌根章亦如是。父母所生。即是肉舌。能作十法界語。約此。即是五舌義明矣。能作十法界語即天舌。不壞即慧舌。不謬即法舌。一時互用即佛舌。問。苦澀惡味至舌。皆變成上味。眾色到眼。何不變成玅色。舊不例。味有損益。損者變。不損者不變。諸色不壞眼故不例。今解不爾。一切色同佛色。一切聲同佛聲。等皆清淨。例則無妨。徧知一切色法聲法。無亂無謬。分別亦無妨。自在之根。那作頑礙之解耶。
△五身根。
復次常精進(至)而說偈言。
若持法華者(至)一切於中現。
身根章亦如是。世間所有皆於身中現。肉身用也。上至有頂於身中現。天身用也。二乘身中現。慧身用也。菩薩於身中現。法身用也。佛於身中現。佛身用也。一時圓現。一時互用。一時無謬。一時無著(身根中云。無謬。假也。無著。空也。俱照名中)。
△六意根。
復次常精進(至)而說偈言。
是人意清淨(至)持法華經故。
意根章亦如是。世間資生產業。皆順正法。人意淨。天心所行。天所動作悉知。天意淨。四月即四諦。一歲即十二月。是十二因緣。與實相不相違背。即慧意淨。一月即一乘。菩薩意淨。有所思量。皆是先佛經中所說。即佛意淨。一時圓明。一時圓互。一時無染。一時無謬。根用自在。能盈能縮。能等能淨(然隨喜品。校量初品。分別功德。直明四信。及以五品。今法師功德。但明相似六根功德。不輕品中。明弘經人。現生後報。六根清淨。神力囑累。果人自明弘經力用。以勸流通。藥王。玅音。觀音。明隣真人弘經功德。故隨喜品[A22]已下。不勞委釋。但略示文相。以顯傳弘。則流通之功。其義自了)。
僭補曰。首楞嚴經。明發覺初心二決定義。一者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若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註曰。二決定義。皆為耳根圓通而說。反聞自性。即第一不生滅心也。循聲流轉。即第二同為賊媒。自劫家寶也)第二義者。應當審詳煩惱根本。此無始來。發業潤生。誰作誰受。則汝現前眼耳鼻舌。及與身心。六為賊媒。自劫家寶。由此無始眾生世界生纏縛故。於器世間。不能超越。云何名為眾生世界。世為遷流(過現未三世是也)。界為方位(東西南北是也)。界與世相涉。三四四三。宛轉十二(以世涉方。三四十二。以方涉世。四三十二。故云宛轉十二)。流變三疊。一十百千(以三世流變。而有三疊之義。初疊一為十二。二疊十為百二。三疊百為千二。故云流變三疊。一十百千也)。總括始終。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汝復於中。克定優劣。眼根八百功德。耳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鼻根八百功德。舌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身根八百功德。意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六根理各具千二百。而復有優劣者。約此方機。利鈍不同耳。今揀擇既明。令從耳根入道。以耳根圓通。具三真實故也。大師所釋有三。一依三業安樂行具十善。二依一心具十法界。三依六根清淨。判盈縮功德。大師所釋。深契經旨。楞嚴如來所判。三四四三。宛轉十二。流變三疊。一十百千。讀者宜合而觀之。理方盡也)。
(法師功德品竟)。
△先申品目。次釋經文。
今初。
玅法蓮華經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釋常不輕菩薩品。內懷不輕之解。外敬不輕之境。身立不輕之行。口宣不輕之教。人作不輕之目。不輕之解者。法華論云。此菩薩知眾生有佛性。不敢輕之。佛性有五。正因佛性。通亘本當。緣了佛性。種子本有。非適今也。果性。果果性。定當得之。決不虗也。是名不輕之解。將解以歷人。彼亦如此。是名敬不輕之境。敬此境故。名不輕之行。宣此語故。名不輕之教。昔毀者以此目人。今經家以此目品(正因通亘等者。性德通於迷悟因果故。緣了云種子本有。還約性德以明二因。對新熏以成修德故。此三為因。轉因成果。果中菩提及以涅槃。名為果性。性德本有。名果果性也)。見實三昧云。佛為父王說一切皆是佛。王問。一切眾生即是佛耶。佛答。若如實見眾生。於其即是佛。私類此語。若不如實見佛。則非佛。譬初學射。的少乖多。當以地為的。無往不著。若隨妄分別。生佛差殊。則非佛。若如實觀。則無往非佛也。初是因緣解。後是圓教解(初是因緣等者。初內懷不輕之解等五文是也。後是圓教者。約教也。從見實三昧去是也)。
△次釋經文。此品引人為證。證五品功德深。六根報重。我昔隨喜。獲現生後報。以募流通也(我昔隨喜獲現生後報者。重明來意。故後文云。臨欲終時。具聞威音王佛先說法華經。得六根淨。更增壽命。即現報也。命終之後。復值二千億佛。同號日月燈明。即生報也。以是因緣。復值二千億佛。同號雲自在燈王。後值千萬億佛。即後報也。於現報中獲六根淨。是故弘經。其功不淺。昔時流通。三報宛爾。今日流通。實不虗也)。文有長行偈頌。長行為三。一雙指前品罪福。二雙開今品信毀。三雙舉勸(舉順遮逆。舉持遮毀)。初雙指者。先指罪。如法師品說。次指福。如功德品說。如文。
今初。
爾時佛告得大勢菩薩(至)所說眼耳鼻舌身意清淨。
(一雙指前罪福竟)。
△第二雙開信毀。有事本本事。今初(事本者。最初威音。是不輕事之本。故云事本。本事者。像法不輕。是威音本之車。故云本事。體用不二。不可思議也)。事本。有時節名號劫國說法等。悉如文。
得大勢乃往古昔(道成無始。故稱乃往古昔)(至)皆同一號。
△次明本事。又三。初明時節。二於像法中下。雙標兩人名。
最初威音王如來(至)名常不輕。
毀者因時名增上慢。信者因時名常不輕。
△三雙明得失。又三。初就信者論得。
得大勢以何因緣(至)汝等皆當作佛。
得正說之宏宗。得流通之玅益。
(僭補曰。得正說之宏宗者。迹門正說。三周演法。開權顯實。為諸弟子授記作佛。本門正說。開迹顯本。令諸菩薩。增道損生。授法身記也。得流通之玅益者。迹門流通凡五品。一法師。安三軌以弘法。二古佛。涌寶塔以證經。三達多。師資授受玅經。得記成道。四持品。二萬菩薩等。發願惡世持說。五文殊問末世弘經之法。起安樂行。是為迹門流通也。本門流通。凡十一品半。一分別功德半品。先明現在四信。次明佛滅後五品。二隨喜品。格量最後第五十人功德。但得一句一偈之益。不能傳化。比前甚劣。而格量其功德。廣大難思。况最初聞經。展轉教授。其功德何可較量耶。三法師功德品。現感六根清淨之報。四不輕禮拜弘法。三報圓明。五如來之神力莫測。六囑累之殷重叮嚀。七藥王輕生重法。八玅音以普現色身三昧。隨類弘通。九觀音普門示現。十陀羅尼。輔正摧邪。十一嚴王之本事既明。十二普賢之大願勸發。流通無盡。是為本門十一品半流通也。如上諸品。或是法身大士。或是古佛垂形。輔贊法化。觸類流通。普為法界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授記作佛而[A23]已。正說流通。全文不啻六萬餘言而不輕菩薩。但以我深敬汝等下五句。二十四言。包抱殆盡。有標。有徵。有釋。真可謂得正說之大旨。得流通之玅益也)名常不輕者。不輕[A24]己輕人。是人一。凡有所見是理一。皆悉禮拜是行一。而作是言是教一。此是開權顯實之四一也。
從乃至遠見下。是本理一。故往禮拜是本行一。而作是言。是本教一。四眾是人一。此是開近顯遠之四一也。
文云。不專讀誦經典。但行禮拜者。此是初隨喜人之位也。隨喜一切法。悉有安樂性。皆一實相。隨喜一切人。皆有三佛性。讀誦經典。即了因性。皆行菩薩道。即緣因性。不敢輕慢而復深敬者。即正因性。敬人敬法。不起諍競。即隨喜意也。
不輕深敬。是坐如來座也。忍於打罵。是著如來衣也。以慈悲心。常行不替即入如來室也。又深敬是意業。不輕之說是口業。故往禮拜是身業。此三與慈悲俱。即誓願安樂行也。如此三四。豈非流通之玅益而謂何耶。
△二明毀者之失。
四眾之中(至)號之為常不輕。
生瞋恚心不淨者。不受四一也。罵言無智。智知於理。既言無智。不受理一也。比丘等。不受人一也。從何所來。不受行一也。虗妄授記。不受教一也。經歷多年。常被罵者。結不受開權顯實之四一也。避走達住。高聲唱言。亦復不受此開近顯遠本地之四一也。常作是語故。結信者深信不休也。四眾為作不輕名者。此結毀者呰毀不止也。問。釋迦出世。躊躇不說。常不輕一見。造次而言。何也。答。本[A25]已有善。釋迦以小而將護之(終令入實)本未有善。不輕以大而強毒之(下其佛種)。
△三雙明信毀果報。初信者果報為二。一明信果報。二結會古今。
今初。
是比丘臨欲終時(至)功德成就當得作佛。
信者論三報。現得六根清淨。生值燈明佛。後值二千億佛。神通力是身業淨。樂說辯力是口業淨。善寂力是意業淨。
△二結會古今二。先結會。
得大勢於意云何(至)則我身是。
△次舉信者而勸順。
若我於宿世(至)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二明毀者果報又二。先明果報。
得大勢彼時四眾(至)教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毀者得善惡兩果。謗故墮惡。聞佛性名。毒鼓之力。獲善果報(問。若因謗墮苦。菩薩何故為作苦因。答。其無善因。不謗亦墮。因謗墮惡。必由得益。如人倒地。還從地起。故以正謗。接於邪墮)。
△二結會古今。
得大勢於汝意云何(至)不退轉者是。
(二雙開信毀竟)。
△第三雙舉勸。舉順以遮逆。勸持以遮毀。
得大勢當知是法華經(至)書寫是經。
經有大力。終感大果。務當勤習五種之行(五種行者。五種法師。一受持。二讀。三誦。四解說。五書寫法師功德品。六根清淨。段段如是標名也)。
(一長行竟)。
△二偈頌。有十九行半。初十五行半。但頌信毀因果。後四行頌勸持。在文可見。不細出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過去有佛(至)計著於法。
著法者。是法不可示。若定謂是有。即是著法。乃至定謂是非有非無。亦名著法者。佛藏云。刀輪害閻浮人。其罪猶小。有所得心說大乘者。其罪過彼也。大論云。執有與無諍。乃至執非有非無與有無諍。如牛皮龍繩。俱不免患。中論云。諸佛說空法。本為化於有。若有著空者。諸佛所不化。若定言諸法非有非無者。是名愚癡論。若失四悉檀意。自行化他。皆名著法。若得四悉檀意。自他俱無著也。
不輕菩薩(至)如是經典。
億億萬劫(至)疾成佛道。
(不輕菩薩品竟)。
△先申品目次釋經文。
今初。
玅法蓮華經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釋如來神力品。如來者。上釋竟(見壽量品釋)。神名不測。力名幹用。不測。則天然之體深。幹用。則轉變之力大。此中為付囑深法。現十種大力。故名神力品。
△次釋經文。自此品下。凡有八品。是付囑流通。今品明菩薩受命弘經。次品如來摩頂付累。今品文有長行偈頌。長行為三。一菩薩受命。二佛現神力。三結要勸持。初又二。一經家敘敬儀。
爾時千世界微塵等菩薩(至)瞻仰尊顏。
△二發誓弘經。
而白佛言(至)解說書寫而供養之。
此段為三。一時節。佛滅後是也。二處所。分身等國是也。三所以下誓願。
(僭補曰。世尊滅度。十方分身諸佛同時滅度。如天上月落。千江月同落也。故涌出大士。發願在彼分身諸佛滅度國中弘法。自他兼利也)。
△第二現十神力為二。初所對之眾。
爾時世尊(至)一切眾前。
於文殊等者。迹化眾也。舊住者。下方本化眾也。一切者。他方來者。及從分身佛來者也。問。但見下方發誓。不見文殊等發誓。何也。答。上文云。我土自有菩薩能持此經。即兼得之也。
△二正現神力。
現大神力(至)如一佛土。
十神力者。一吐舌相者。今經所演。開三顯一。內秘外現。廢近顯遠。明三世益物。皆誠諦不虗。福德人舌至鼻。三藏佛至髮際。今至梵天。出過凡聖之外。極於淨天之頂。相既殊常。說彌可信。
二通身毛孔。徧體放光。周照十方。無處不朗。表智境罄也。上白毫吐耀。始在東方。表七方便。初見一理。今本門既竟。放一切光。照一切土。能令初因。終于等覺。究竟佛慧。分身諸佛。亦復如是。
三謦欬者。將語之狀也。亦是通暢之相也。四十餘年。隱秘真實。今獲伸舒。無有遺滯。是我出世大事通暢。是故謦欬。欲以此法。付諸菩薩。令於後世。導利眾生。將語斯事。是故謦欬。謦欬具二義。一欬欬事了。一欬欬付他也。
四彈指者。隨喜也。隨喜七方便。同入圓道。隨喜圓道。增智損生。隨喜諸菩薩。持真淨大法。隨喜後世。獲無上寶。此一彈指。豎徹三世。橫互十方。
五地六種動者。表初心至後心。六番動無明。今明復動一切人六根。令得清淨也。
六普見大會者。表諸佛道同也。而今而後。亦復如是。上五千起去。三變被移。既失本心。不能現益。宜以非滅現惡。從諸菩薩。弘經得道。入於佛慧。如今會無異。亦表未來有機一也。七空中唱聲者。表於未來有教一也。
八南無歸命。為佛弟子。表於未來有人一也。
九遙散諸物。雲聚而來者。表於未來有行一也。
十十方通同。如一佛土者。表理一也。問。何以知十相表現意。復表將來意。答。文云。我以如來神力。為囑累此經故。猶不能盡。表現表將。其義明矣。
△第三結要付囑。文為四。一稱歎付囑。
爾時佛告上行等菩薩大眾(至)猶不能盡。
△二結要付囑。
以要言之(至)皆於此經宣示顯說。
結要有四句。一切法者。一切皆佛法也。此結一切皆玅名也。一切力者。通達無礙。具八自在。此結玅用也。一切秘藏者。徧一切處。皆是實相。此結玅體也。一切深事者。因果是深事。此結玅宗也。皆於此經。宣示顯說者。總結一經。唯四而[A26]已。撮其樞柄而授與之(結要有四句者。本迹二門。各有宗用。二門之體。兩處不殊。名冠此三。而總於三。一部之要。豈過於此。故總攬之。以成流通。八自在者。如止觀記)。
△三獎勸付囑。如文。
是故汝等(至)是中皆應起塔供養。
△四釋付囑。
所以者何(至)諸佛於此而般涅槃。
上云。經卷所在之處。皆應起塔。經中要說。要在四事。道場。釋上甚深之事。得菩提。釋上秘藏。轉法輪。釋上一切法。入涅槃。釋上神力。此之四要。攝經文盡。故皆應起塔也。所言要者。得菩提是法身。轉法輪是般若。入涅槃是解脫。三法成秘密藏。佛住其中。即是塔義也。阿含云。佛出世。唯四處起塔。生處。得道處。轉法輪。入涅槃。坐道場是法身生處。餘悉如文(一長行竟)。
△二偈頌有十六行。分三。初四行頌十神力。但有五者。闕後五也。前五現見。逐要存之。前後二五。現未異耳。舉現例未。是故略之。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諸佛救世者(至)現無量神力。
△次有十行半。頌結要。又二。初二行。是人之功德。總頌四法。
囑累是經故(至)不可得邊際。
△二八行半。別頌四法。又四。初一行半。頌一切法。持法即持佛身。
能持是經者(至)教化諸菩薩。
△二兩行頌神力。神力令佛歡喜。
能持是經者(至)亦令得歡喜。
△三一行頌秘要可解。
諸佛坐道場。所得秘要法。能持是經者。不久亦當得。
△四有四行。頌甚深之事。說法破闇入一乘。是佛甚深之事也。
能持是經者(至)畢竟住一乘。
△後一行半。總頌結也。
是故有智者(至)決定無有疑。
(如來神力品竟)。
△先申品目。次釋經文。
今初。
玅法蓮華經囑累品第二十二
釋囑累品。囑是佛所付囑。累是煩爾宣傳。此從聖旨得名。故言囑累。
囑是頂受所囑。累是甘而弗勞。此從菩薩敬順得名。故言囑累。
囑是如來金口所囑。累是菩薩丹心頂荷。此從授受合論。故言囑累品也。是故如來躬從座起。申手摩頂。授以難得之法。大眾曲躬合掌。如世尊敕。當具奉行。殷勤授受。故名囑累品也。
△次釋經文。文為二。初如來付囑。次時眾歡喜。初為三。一付囑。二菩薩領受。三事畢唱散。初又三。一正付。
爾時釋迦牟尼佛(至)令一切眾生普得聞知。
正付者。佛以一權智善巧之手。摩無量大菩薩實智之頂。如來授道化他。故名權智手也。菩薩自行受道。故名實智頂也。申手摩頂。即身付囑也。權智臨實智。即意付囑也。而作是言者。即口付囑也。
文有四悉檀意。我於無量劫修是難得之法者。此從前佛受學。今以付爾。爾當授彼。三世繼嗣。即世界悉檀也。一心流布。即為人悉檀也。廣令增者。即對治悉檀也。益者。即第一義悉檀也。
△二釋付。
所以者何(至)是名釋出佛意而付囑之。
△三誡付。
於未來世(至)則為[A27]已報諸佛之恩。
誡付者。若根深智利。直說佛慧。若不堪者。於餘深法中。示教利喜。佛慧是深而非餘。六方便是餘而非深。別教次第。是餘亦是深。汝能以餘深。助申佛慧者。即善巧報佛之恩。是名誡付囑也(六方便。謂兩教二乘。兩教菩薩。別信住行向是也。別深者。謂別初地。與圓初住等也)。
△二菩薩領受。
時諸菩薩摩訶薩(至)唯然世尊願不有慮。
歡喜意領受。曲躬低頭是身領受。俱發聲言是口領受。兼得意領受也。如世尊敕者。領受大施主如來室意。當具奉行。領受無慳悋如來衣意。願不有慮。領受無所畏如來座意。佛既三付。菩薩三受。皆如文。
△三唱散。
爾時釋迦牟尼佛(至)多寶佛塔還可如故。
多寶為證經故來。分身為開塔故集。開塔事了。令分身還本。故去而不現。塔為聽經。本門止宗[A28]已竟。流通未了。故塔還如故(一如來付囑竟)。
△次大眾歡喜。
說是語時(至)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諸佛為化他事遂故喜。菩薩為自行得法故喜。又說人清淨故喜。佛是也。聞清淨法故喜。玅經是也。聞法獲證故喜。現在本來得益者是也。三事具足。故大歡喜。
(囑累品竟)。
△先申品目。次釋經文。
今初。
玅法蓮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
釋藥王菩薩本事品。觀經曰。昔名星光。從尊者日藏。聞說佛慧。以雪山上藥。供養眾僧。願我未來。能治眾生身心兩病。舉世歡喜號曰藥王。
此文明一切眾生喜見。頓捨一身。復燒兩臂。輕生重法。命殞道存。舉昔顯今。故言本事品也。
若推此義。星光應在喜見之後。從捨藥發誓[A29]已來。名藥王故。
△次釋經文。此下五品。皆是化他流通。今品明化他之師。唯願大法。大得弘宣。大願眾生。獲大饒益。所以竭其神力。盡其形命。殷殷虔虔。志猶未[A30]已。庶令弟子。宗法如師。我傳爾明。爾復傳明。明明無[A31]已。師之志也。故知此品。勗弘法之師也。下如玅音觀音兩品。明他方大士。奉命弘經。普現色身。形無定準。不可牛羊眼看。不可以凡庸識度。於所聞處。勿生輕想。輕想。則法不染心。故知下品。勗受法弟子也。
有人言。上諸品諸佛為佛事。此品下菩薩為佛事。此一往耳。上品亦有菩薩。此下品亦有諸佛。今明三周開三顯一。圓因[A32]已竟。安樂行品。明乘乘之法。壽量明乘乘之果。此品下。明乘乘之人。故十二門論云。大乘者。普賢文殊大人之所乘也。藥王以苦行乘乘。玅音觀音以三昧乘乘。陀羅尼以總持乘乘。玅莊嚴以誓願乘乘。普賢以神通乘乘。作此解者。於化他流通義便也(藥王至流通義便者。佛囑累[A33]已。大事功畢。隨物偏好。故乘乘不同。真如實相。是所乘之體。一乘因果。是所乘之事。苦行等。是乘乘之緣。隨物機宜。故使弘者。隨緣不等。故所乘體。皆玅法也。以依一實。立因果故。乘於所乘以利物。故曰乘乘)。文為四。一宿王發問。二如來為說。三聞品得益。四多寶種善。初問有三意。一問藥王遊化。二問藥王苦行。三請如來為說。
今初。
爾時宿王華菩薩白佛言(至)聞皆歡喜。
(一宿王發問竟)。
△二如來為說二。一但說苦行。遊化。則指色身三昧。或指下二品也。二歎經。初說苦行中二。先明事本。次明本事。
今初。
爾時佛告宿王華菩薩(至)以為供養。
有時節佛菩薩聲聞國土等。悉如文。
△次本事為三。一佛說法。二修苦行供養。三結會古今。
今初。
爾時彼佛(至)及眾菩薩諸聲聞眾說法華經。
然佛普為一切。何獨喜見。是其對揚。須付囑流通。如今之身子。寄一而言諸耳。
△二苦行供養。又二。一現在。二未來。現在又二。一修行得法。二作念報恩。
今初。
是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至)得現一切色身三昧。
△二報恩又二。一三昧力。雨華雨香。
得此三昧[A34]已(至)以供養佛。
△二亡身力。燒身燒臂。為三。一現在燒身。
作是供養[A35]已(至)光明徧照八十億恒河沙世界。
(經以神通力願者。明依所得三昧。起利他願。以智觀火。焚難思境。故使光明。徧照八十億恒沙世界)。
△二佛稱歎。
其中諸佛同時讚言(至)而各默然。
真法供養者。當是內運智觀。觀煩惱因果。皆用空慧蕩之。故言真法也。又觀若身若火。能供所供。皆是實相。誰燒誰然。能供所供。皆不可得。故名真法也(觀若身若火。能供所供。皆是實相者。身火能供事也。佛法所供田也。境智不二。能所一如。苦即法界。增道損生。故曰乘乘。苟無觀智。能所熾然。妄相效顰。徒取業苦。一失正念。永劫沉淪。葢心正行正。心邪行邪。後學之徒。不可不慎。有問。律制燒身得蘭。燒指得吉。此中讚燒。其事如何。今為答之。大小開制。教法不同。小制結過。大制令燒。故梵網中。若不燒者。非出家菩薩。豈獨令俗。而不制道。故知順小行易。不燒何難。從大誠難。燒乃不易。世以不持為大。則大小俱傾。信此土機緣。咸迷大小。但自揣[A36]己德。歷境觀心。與心相應。當順開制。今藥王久證。竝出開制之方。重法輕生。起神通之願。為軌凡下。思之可知)。
○(僭補曰。是真精進者。離身心相也。是名真法供養如來者。能焚之火。性空真火。所焚之身。幻化空身。供養之佛。法界一相。所謂觀身實相。觀佛亦然。如是。則能焚所焚。能供所供。一相無相。是謂法供養也。智者大師誦至此。豁然心開。親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乃是現量境界。十方一處。三際一時。因果一致。體用一如。所云實相玅法。巧喻蓮華者。此之謂耳。又宋四明法智尊者。年五十七。約同志十僧。修法華懺。三載限滿。同焚身以供玅經。期生安養。楊文公億。再四上書。多方設難。請留身住世說法。師堅志不回。其答文公書。大意謂性火真空。豈有能燒之相。則所燒自亡也。佛體圓玅豈有所供之田。則能供亦寂矣。兩重能所既泯。一切功德斯成。是名苦行法門。又名火光正受。四土淨境。頓現此心。諸佛道場。咸彰此處。是名取法門。捨法門。不取不捨法門。亦是三毒法門。經云。如是三事中。具一切佛法。故文殊云。我是貪欲尸利。我是瞋恚尸利。我是愚癡尸利。文公知師理勝。不可屈。乃請甬東太守。朝夕保護。師志不得伸。乃然三指供佛。聊酬夙願而[A37]已。古人重法輕生。懃。懇若此。使後人見聞。亦足以少激其頑懦矣)。
△三時節。
其身火然。千二百歲。過是[A38]已後。其身乃盡。
(一現在竟)。
△二未來燒臂。又為五。一生王家。
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至)而說偈言。
大王今當知(至)捨所愛之身。
(科註云。有本於此偈後。更添供養於世尊。為求無上慧二句。乃後人擅加。笈多所譯。亦但六句。法護所譯。但只四句。所添者。理固無妨。但原譯無有。不可從也)。
△二說本事。
說是偈[A39]已(至)我今當還供養此佛。
△三往佛所。
△四如來付囑。
爾時日月淨明德佛(至)於夜後分入於涅槃。
△五奉命任持又四。一起塔。
爾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至)懸眾寶鈴。
△二燒臂。
爾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至)而以供養。
(經云。七萬二千歲等者。問。燒身但經千二百歲。燒臂何故時長七萬二千歲。答。前為自行。身盡入滅。今為弘法。令物會三。故云令無數等。既言無數聲聞發菩提心。故知喜見。於佛滅後。不令此等住於小果。此土亦然)。
△三利益。
令無數求聲聞眾(至)皆使得住現一切色身三昧。
△四現報。
爾時諸菩薩天人阿修羅等(至)一切人天得未曾有。
(二修苦行供養竟)。
△三結會古今又二。一結會。
佛告宿王華菩薩(至)如是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數。
△二勸修。
宿王華若有發心(至)諸珍寶物而供養者。
勸修者。能然一指。勝捨外身。外輕內重。故功福有異。文云。妻子者。外身也。國城等。外財也(一說苦行竟)。
△二歎經勸持三。先歎能持者。次歎所持法。後明持經福深。
今初。
若復有人(至)其福最多。
七寶奉四聖。不如持一偈。法是聖師。能生能養。能成能榮。莫過於法。故人輕法重也(能生等者。如父母。必以四護護子。今發心由法為生。始終隨逐為養。令滿極果為成。能應法界為榮。雖四不同。以法為本)。
△二歎所持法又二。初歎法體。次歎法用。
今初。
宿王華譬如一切(至)此經亦復如是諸經中王。
川流江河諸水之中。海為第一者。無量義云。四水譬教。藥草喻中。一雲能雨譬說法。又諸水。總一切教。別舉四者。譬乳酪生熟四味教也。此法華教。譬醍醐。海也。說窮本地為深。徧一切處為大。純明佛法。不說餘法為鹹。最為深大。其義如是。
十寶山名。出華嚴及眾經(云云)。土黑鐵圍。故非是寶。十山雖寶。或一或二。神龍雜居。須彌四寶所成。純天所住。譬餘教說能依。十住。四十心。或凡或賢或聖。說所依。或俗或真或中。是為卑下。此法華經所說諦理。常樂我淨。如四寶所成。開示悟入者之所依。是故此義。最為高上。
星月同是陰精。俱於夜現。星無虧盈。不及於月。諸經說權智。不得自在。此經明權即實。實即權。盈虧相指。不二而二。如此說權智。勝餘教也。
日是陽精。獨能破闇。諸經明實智破惑。尚不及即實而權。那得竝即權而實。故知此經明實智。最為第一(諸經說權智等者。權不即實。致令教法。皆非自在。諸機不融。故教主別爾。諸經明實智等者。竝是權外之實。故破疑不徧。尚不及此經說施權意。[A41]已破諸疑。故云即實而權。况復今經。本為顯實。有疑皆斷。故云即權而實。所以權實之語。非獨今經。相即之言。出自於此)。輪王號令。統於四域。
釋領三十三。
梵號令。總上冠下。譬餘經說三諦三昧。各不相收。不得自在。此經所說。以實相入真。決了聲聞法。是諸經之王。實相入俗。一切治生產業。不相違背。實相入中。諸法無非佛法。文云。一切學無學。及發菩薩心者之父。其義如是。(文云。學無學等者。指三教菩薩為發菩薩心者。今經為彼之父。能生彼故。昔謂非子。至此方知)一切凡夫四果。支佛第一者。此明任運無功用也。餘經要因功用。乃得入流。如四果人。因聞思修。方乃得悟。此經明無作四諦。不雜方便。自然流入薩婆若海。如大白牛。肥壯多力。其疾如風。
聲聞支佛。菩薩為第一者。此明因第一也。餘經明因。是七方便。今經明因。出方便外。故因第一也。
如來第一者。此明果也。餘經明果。近在寂場。此經明果。遠指本地。故最第一。
(一歎法體竟)。
△二歎法用又三。初歎拔苦用。
宿王華此經能救一切眾生(至)離諸苦惱。
△二有十二事。歎與樂用。
此經能大饒益一切眾生(至)如炬除闇。
(僭補曰。燈炬二喻重出者。如闇得燈。是明闇不相除。如炬除闇。是闇時無明。明時無闇。喻智能破惑)。
△三結。
此法華經亦復如是(至)能解一切生死之縛。
(二歎所持法竟)。
△三明持福深有四。先舉聞全經福。
若人得聞此法華經(至)所得功德亦復無量。
△次舉聞品福。
宿王華若有人(至)諸餘怨敵皆悉摧滅。
△三格量。
善男子百千諸佛(至)所得功德如上所說。
口出香是現報。餘是後報(經云五百歲者。大集經中。有五五百。具如前文。經云。若有女人等者。此中秪云得聞是經。如說修行。即淨土因。不須更指觀經等也。問。如何修行。答。既云如說修行。即依經立行。具如分別功德品中。直觀此土。四土具足。故此佛身。即三身也。故此大眾。即一切眾。以惑未斷故。故安樂行是同居淨土行之氣分也。故不離同居穢。見同居淨。問。同居類多何必極樂。答教說多故。由物機故。是攝生故。令專注故。宿緣厚故。約多分故。下文兜率。其例不同。但在機感矣)。
○(僭補曰。淨土法門。廣大無量。具諸法門。三根普利。隨根證入故。阿彌陀佛願力深故。十方諸佛皆共稱讚故。十方諸佛皆極樂國中出故。千經萬論無不勸修故。不棄惡人。十念往生故。八方上下無央數諸天人民。及蜎飛蝡動。皆得生故。諸宗諸祖師皆同修故。萬修萬人去故。往生靈驗。古今昭著。人人知故。人人信故。其功德不可思議。罄南山之竹。不能殫書故。只患娑婆情重。極樂念輕。善根不深。疑信相半。志不決定。是自誤耳)。
△四囑累。
是故宿王華(至)應當如是生恭敬心。
得聞是經不老不死者。此須觀解。不老是樂。不死是常。聞於此經。得常樂之解。坦然在懷。無所畏忌。(第一第二大段問答竟)。
△第三大段。聞品得益。如文。
說是藥王菩薩本事品時。八萬四千菩薩。得解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
△第四大段。多寶稱善。如文。
多寶如來(至)利益無量一切眾生。
(藥王菩薩本事品竟)。
△先申品目。次釋經文。
今初。
玅法蓮華經玅音菩薩品第二十[1]四
釋玅音菩薩品。文中自釋。昔奉雲雷音王佛十萬種妓。今遊化他土。音樂自隨。昔奉八萬四千寶鉢。今爾許道器眷屬圍繞。昔得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今以普現色身。以玅音聲。徧吼十方。弘宣此教。故名玅音品。此品明菩薩以難思之力。隨類通經。物覩其迹。莫測其本。但甘其味。無擇其形。當卑其地。自疏其流。即是化他門中第二意也。
△次釋經文為六。一放光東召。二奉命西來。三十方弘經。四二土得益。五還歸本國。六聞品進道。
今初。
爾時釋迦牟尼佛(至)徧照其國。
大人相者。大相海也。徧體毛功德。不及一好功德。眾好功德。不及一相功德。諸相從下向上。展轉相勝。不及白毫功德。白毫功德。不及肉髻功德。故是大人相也。此相業者。從孝順師長起。今放是光。召本弟子。使弘中道之經。利益大機者也。白毫從一道清淨起。今放此光。令弘此法也。問。佛一一相。皆法界海。何故勝負。答。行布圓融。一體無二。今約圓融之行布。故作是說耳。問。佛有緣弟子。布滿十方。何故唯召東西。不論八方耶。答。此有所表。淨名云。日月何意行閻浮提。欲以光明。除眾暗瞑。東是光始。西是其終。有始有終。其唯聖人乎。未發心者。令其發心。未究竟者。令其究竟。一菩薩既爾。諸眾亦然。一方既爾。諸方亦然。聖不煩文。舉一蔽諸。故但言東西耳(一放光東召竟)。
△二奉命發來。文為二。一發來緣。二正發來。來緣為五。一經家敘其福慧。
爾時一切淨光莊嚴國中(至)諸大三昧。
敘福之由。由值先佛多也。甚深智慧。即智慧莊嚴。十六三昧。即福德莊嚴也(此十六。竝是法華三昧異名耳。隨義說之。今稱法華三昧之相)。
△二被照辭佛。
釋迦牟尼佛光照其身(至)藥上菩薩。
光照身辭佛。悉如文。
△三誡。
爾時淨華宿王智佛(至)生下劣想。
佛誡者。然法身大士。故不肅而成。所將眷屬。或未達者。故寄彼而規此耳。夫佛身與理相稱。不得見卑小而忘其尊嚴。此約如來座為誡也。夫師及弟子。智斷具足。師既施權。弟子亦隱其實。此約如來衣為誡也。夫依報國土。皆正報所感。如來以慈臨大千。宜須高須下。勿覩依報而忽正報也。此約如來室為誡也。此佛弘經。亦敕三意。彼尊誡約。諸佛道同也。
△四受旨。
玅音菩薩白其佛言(至)如來功德智慧莊嚴。
受旨者。如來力是座力。神通力是室力。莊嚴力是衣力。此受弘經之大旨。利物之宗要。故能不動此會。遊化十方焉。
△五現來相。又為六。一遣蓮華。
於是玅音菩薩(至)甄叔迦寶以為其臺。
△二問。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至)甄叔迦寶以為其臺。
問。若文殊位下。辭不應求見。若文殊位高。相來那忽不識。答。雖同一位。有始中終。止此一事不知。無忝高位。又眾中見瑞不了。發起令知。故問佛耳。
△三答。
爾時釋迦牟尼佛(至)亦欲供養聽法華經。
△四請。
文殊師利白佛言(至)彼菩薩來令我得見。
△五推功。
爾時釋迦牟尼佛(至)當為汝等而現其相。
△六命來。
時多寶佛告彼菩薩(至)欲見汝身。
(一發來緣竟)。
△二正發來文為六。一與眷屬經歷。
于時玅音菩薩。於彼國沒(至)百千天樂不鼓自鳴。
△二敘相登臺。
是菩薩目如廣大(至)而來詣此娑婆世界耆闍崛山。
△三問訊傳旨。
到[A42]已下七寶臺(至)安隱少惱堪忍久住不。
△四請見多寶。
世尊。我今欲見多寶佛身。唯願世尊。示我令見。
△五世尊為通。
爾時釋迦牟尼佛。語多寶佛。是玅音菩薩。欲得相見。
△六塔中稱善。
時多寶佛告玅音言(至)故來至此。
(二奉命西來竟)。
△三十方弘經。有二問答。初問善根神力。二問住何三昧。
初問善根神力。
爾時華德菩薩白佛言(至)有是神力。
△二答。佛還答二意。一答善根。昔獻樂奉器。華德於汝意云何下。仍結古今。悉如文。
佛告華德菩薩(至)百千萬億那由他佛。
△二答其神力之問。
華德汝但見玅音菩薩其身在此(至)其事如是。
示三十四凡身。四聖人身。結成十法界六道耳。
△二問住何三昧而能如此自在利益。佛答如文。
爾時華德菩薩(至)能如是饒益無量眾生。
(三十方弘經竟)。
△四二土利益。
說是玅音菩薩品時(至)亦得是三昧。及陀羅尼。
三昧與陀羅尼。體一而用異。寂用為三昧。持用名陀羅尼。又色身變現名三昧。音聲辨說名陀羅尼。上品云。初得一切色身三昧。轉身得一切語言陀羅尼。當知音聲。猶是色法。故言體一用異。又舌根清淨名陀羅尼。餘根清淨名三昧。都是六根清淨法門耳。
△五還本土。
爾時玅音菩薩(至)得現一切色身三昧。
動地雨華者。菩薩經歷。尚能傍益。況佛前放光。傍照東方百八萬億那由他土。亦傍論利益也。
△六聞品進道。
說是玅音菩薩來往品時(至)得法華三昧。
(玅音菩薩品竟)。
△先申品目。次釋經文。
今初。
玅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釋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有通有別。通有十雙。別有五雙。十雙者。一人法。乃至第十智斷。一人法。觀世音者。人也。普門者。法也。人有多種。法有多種。經有二問答。依前問答。論觀世音人。依後問答。論普門法。人法合題。故言觀世音普門品。
二慈悲。觀世音者。依前問答。大悲拔苦。百千苦惱。皆得解脫。普門者。依後問答。大慈與樂。應以得度而為說法也。
三二嚴。觀世音者。智慧莊嚴。智能斷惑。如明時無闇。普門者。福德莊嚴。福能轉壽。如珠雨寶。
四法應。觀世音者。觀冥於境。即法身也。普門者。隨所應現。即應身也。
五藥珠。觀世音者。譬藥樹王。徧體愈病。普門者。譬如意珠王。隨意所與(如意珠者。珠具多德。具如止觀第五)。六冥顯。觀世音者。冥作利益。無所見聞。三毒七難皆離。二求兩願皆滿也。普門者。顯作利益。目覩三十三聖容。耳聞十九尊教也。
七隨自他。觀世音者。隨自意。照實智也。普門者。隨於他意。照權智也。
八體用。觀世音者。不動本際。體也。普門者。迹任方圓。用也。
九緣了二因。觀世音者。根本是了因種子。普門者。根本是緣因種子也。
十智斷。觀世音者。究竟是智德。如十四夜月。清輝將滿也。普門者。究竟是斷德。如二十九夜月。邪輝將盡也。經文兩問答。含無量義。略用十雙。始從人法。終至智斷。釋品通名。其義如是。
別論五隻者。謂觀世音普門也。一觀者。觀有多種。謂析觀。體觀。次第觀。圓觀。析觀者。滅色入空也。體觀者。即色是空也。次第觀者。從析觀乃至圓觀也。圓觀者。即析觀是實相。乃至次第觀。亦實相也。今簡三觀。唯論圓觀。文云普門。觀若不圓。門不稱普。即此義也。
二世者。世亦多種。謂有為世。無為世。二邊世。不思議世。有為世者。三界世也。無為世者。二涅槃也。二邊世者。生死涅槃也。不思議世者。實相境也。簡却諸世。但取不思議世也。
三音者。機也。機亦多種。人天機。二乘機。菩薩機。佛機。人天機者。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也。二乘機者。厭畏生死。欣尚無為也。菩薩機者。先人後[A43]己。慈悲仁讓也。佛機者。一切諸法中。悉以等觀入。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也。揀却諸音之機。唯取佛音之機而設應。以此機應因緣。故名觀世音也。
四普者。周徧也。諸法無量。若不得普。則是偏法。若得普者。則是圓法。故思益云。一切法邪。一切法正。略約十法明普。得此意[A44]已。類一切法。無不是普。所謂慈悲普。弘誓普。修行普。離惑普。入法門普。神通普。方便普。說法普。成就眾生普。供養諸佛普。
一慈悲普者。始自人天。終至菩薩。皆有慈悲。然有普有不普。生法兩緣。慈體既偏。被緣不廣。不得稱普。無緣與實相體同。其理既圓。慈靡不徧。如磁石吸鐵。任運相應。如此慈悲。徧熏一切。名慈悲普。
二弘誓普者。弘。廣也。誓。制也。廣制要心。故言弘誓。弘誓約四諦起。若約有作無生無量四諦者。收法不盡。不名為普。若約無作四諦者。名弘誓普也。
三修行普者。例如佛未值定光佛前。凡有所修。不與理合。從得記[A45]已。觸事即理。理智歷法而修行者。無行而不普也。
四斷惑普者。若用一切智。道種智。斷四住塵沙等惑。如却枝條。不名斷惑普。若用一切種智斷無明者。五住皆盡。如除根本。名斷惑普。
五入法門普者。道前名修方便。道後所入。名入法門。若二乘以一心入一定。一心作一。不得眾多。又為定所縛。故不名普。若歷別諸地。淺深階差。亦不名普。若入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不起滅定。現諸威儀。故名法門普。
六神通普者。大羅漢天眼照大千。支佛照百佛世界。菩薩照恒沙世界。皆緣境狹。發通亦偏。若緣實相修者。一發一切發。相似神通。如上說。況真神通而非普耶。
七方便普者。二種。道前方便。修行中攝。道後又二。一者法體。如入法門中說。二者化用。如今說。逗機利物。稱道緣宜。一時圓徧。雖復種種運為。於法性實際而無損減。是名方便普。
八說法普者。能以一玅音。稱十法界機。隨其宜類。俱令解脫。如修羅琴。故名說法普。
九成就眾生普者。一切世間。及出世間所有事業。皆菩薩所為。鑿井造舟。神農嘗藥。雲蔭日照。利益眾生。乃至利益一切賢聖。示教利喜。令入三菩提。是名成就眾生普(鑿井等者。如華嚴云。若有世界初成時。眾生所須資生具。菩薩爾時為工匠。終不造作殺生器)。十供養諸佛普者。若作外事供養。以一時一食。一華一香。普供養一切佛。無前無後。一時等供。於一塵中。出種種塵。亦復如是。若作內觀者。圓智導眾行。圓智名為佛。眾行資圓智。即是供養佛。若行資餘智。不名供養普。眾行資圓智。是名供養普。
五門者。從假入空。空通而假壅。從空入假。假通而空壅。偏通則非普。壅故非門。中道非空非假。正通實相。雙照二諦。故名普。正通故名門。普門圓通。義則無量。略舉其十。類則可知。
△次釋經文。此品猶是普現色身三昧。化他流通也。文二。先長行。次偈頌。長行為三。一問。二答。三聞品得益。問答兩番。今初番問為三。初經家敘請儀。
爾時無盡意菩薩(至)而作是言。
時者。說東方菩薩竟。次說西方菩薩時也(世界悉)。說東方生善竟。次說西方生善時(為人悉)。說東方斷疑竟。次說西方斷疑時(對治悉)。說東方得道竟。次說西方得道時(第一義)。無盡意者。大品明空則無盡。大集明八十無盡門。淨名云。夫無盡者。非盡非無盡。故名無盡(初引大品空。大集假。淨名中。大品明空則無盡。大集八十無盡門。既多門不同。即是假也。淨名夫無盡者。無有盡與不盡。雙非故中也)。總三經。用三觀三智釋無盡也。意者。智也。無盡者。境也。智契於境。單從於境。應言無盡。單從於智。應言於意。境智合稱。故言無盡意。又意者。世出世之本。又意即法界中道。故言能觀心性。名為上定。此約三智三觀釋名也。
△二無盡以持名緣問。
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問者。大經云。具二莊嚴。能問能答。無盡意。前以慧莊嚴。問觀世音慧莊嚴。佛以慧莊嚴。答觀世音慧莊嚴也。
△三如來以尋聲救苦答。為三。一總答。二別答。三勸持名答。總答為三。一多人遭苦。二聞名稱號。三得解脫。
今初。
佛告無盡意菩薩(至)受諸苦惱。
受苦者。自有多苦苦一人。多人受一苦。多人受多苦。一人受一苦。今文百千萬億眾生。多人也。受諸苦惱。多苦也。舉多顯少。多尚能救。況少苦耶(多苦苦一人等四句。一一句中。有苦皆救。咸可持名。以有五隻十雙普故。故念念咸益。圓菩薩皆然。但隨緣耳)。
△二聞名稱號。
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
遭苦是惡。稱名是善。善惡合為機義也。
△三得解脫。
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皆得解脫。是應也。此是機感因緣。名觀世音。亦是人法因緣。乃至智斷因緣。名觀世音。後去例如此結名。不煩文。
(僭補曰。不云聞其音聲。而云觀者。以菩薩六根。是即體之用。根根皆圓。一根一切根。一切根一根。故云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六根既爾。六塵亦然。一塵一切塵。一切塵一塵。故云玅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葢由菩薩根塵。皆是玅色玅心。全體實相。彌滿法界。普應群機。尋聲救苦。不特六根互用而[A46]已)。
(一總答竟)。
△二別答為三。一口機應。二意機應。三身機應。別答三業機者。七難是口機。以稱名故。三毒是意機。令常念故。二求是身機。常禮拜故。口機又二。初明七難。次結。
一火難。
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至)由是菩薩威神力故。
火難有四。一持名是善。二遭火是惡。三應。四結。於一難中。例為三番。一果報火。地獄[A47]已上。初禪[A48]已還。皆論機應。二惡業火。地獄[A49]已上非想[A50]已還。皆論機應。三煩惱火。地獄[A51]已上。等覺[A52]已還。皆論機應。七難。三毒。二求。例皆如此。如空谷音。呼應不爽也。
△二水難。
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
△三羅剎難。
若有百千萬億眾生(至)以是因緣名觀世音。
△四王難。
若復有人臨當被害(至)而得解脫。
△五鬼難。
若三千大千國土(至)況復加害。
△六枷鎖難。
設復有人(至)皆悉斷壞即得解脫。
△七怨賊難。
若三千大千國土(至)稱其名故即解脫。
△次結。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二意機應。
若有眾生多淫欲(至)便得離癡。
△次結。
無盡意(至)是故眾生常應心念。
△三身機為二。初二求。
若有女人設欲求男(至)眾人愛敬。
求男有立願。修行。德業。求女文略修行德業。蓋以禮拜供養是同。故略之。又願各異。故重出也。
△次結。
無盡意(至)福不唐捐。
結如文(二別答三業機竟)。
△三勸持名為三。一勸持。二格量。三結歎。
今初。
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
上述聖名玅德。不辨形質。若欲歸崇。宜持名字。是故勸持也。
△二格量。
無盡意若有人(至)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
入大乘論云。法身唯一。應色則多。格六十二億應。等一法身也。智者云。圓人唯一。偏人則多。格六十二億偏菩薩。等一圓菩薩也。
△三結歎。
無盡意(至)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第一番問答竟)。
△第二番問答有二初無盡以遊化娑婆問。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至)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問意有三。云何遊問身。云何說問口。方便問意。此菩薩三密無謀之權。隨機適應也。
△二如來以普門示現答。亦三。一別答。二總答。三勸供養。
今初。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至)而為說法。
應以者。答方便力也。現身。答其問遊也。說法。答其問口也。凡有三十三身。十九說法(云云)。
(三十三身。十九說法云云者。應具指離合。結說少故。但十九。如八部四眾。但結一說)。
△二總答。
無盡意(至)遊諸國土度脫眾生。
結別開總。別文廣意狹。總答文狹意廣。
△三勸供養。此中見形聞法。故勸供養也。二。
初勸。
是故汝等(至)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次受旨。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至)遊於娑婆世界。
受旨有六。一奉命。二不受。三重奉。四佛勸。五即受。六結(皆如文。僭補曰。即受者。觀世音以悲故受。以智故分作二分。是受而不受也。又無盡意施法施瓔珞。此施是實相真因。觀世音分供釋迦多寶。此受是實相真果。因果不二。法輪一相也)。
△二偈頌。續僧傳云。偈是闍那掘多所譯。秦譯無文。故文句亦無釋。今按會義引科註。依慈雲懺主所分之科而消釋之。大科分三。初雙頌兩問。二雙頌兩答。三雙頌兩勸。
今初。
爾時無盡菩薩。以偈問曰。
世尊玅相具。我今重問彼。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
初句歎佛德。次句雙含二問。後二句別頌初問也。
△二雙頌兩答二。初加頌總歎行願。二別頌兩答。
今初。
具足玅相尊(至)發大清淨願。
初二句經家敘辭。次六句。佛正歎也。
△二別頌兩答二。初頌前答。二頌後答。初中二。初頌總答。二頌別答。
今初。
我為汝略說。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略說者。舉要而言也。聞名故稱。口業機也。見身故禮。身業機也。心念。意業機也(僭補曰。聞名答前問。見身答後問)。
△二頌別答二。初頌七難。二頌三毒。二求。初中十二。初頌第一火難。至十二加頌雷雨難。
今初。
假使興害意(至)火坑變成池(火難若事。須約果報惡業煩惱釋之。諸難皆爾)。
念彼觀音者。若就佛說。觀音為彼。即約師弟。假分彼此。若就眾生。念彼觀音。即約感應。暫分彼此。師弟感應。無非法界。能所宛然。能所斯絕。眾生念自心中之彼觀音。觀音應自心中之彼眾生。感應道交。不可思議。
△二頌第二水難。
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
△三加頌墮須彌難。
或在須彌峯。為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虗空住。
約事。即是假設之辭。設使從須彌墮。尚不損傷。況餘山耶。約觀解者。本在中道實相性德須彌山王。無明惡人。推墮二死海中。念彼觀音三智三德。便同諸佛。住無所住。
△四加頌墮金剛山難。例須彌難可解。
或被惡人逐。墮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
△五超頌第七冤賊難。
或值冤賊繞。各執刀加害。念彼觀音力。咸即起慈心。
△六追頌第四刀杖難。
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
△七追頌第六枷鎖難。
或囚禁枷鎖。手足被杻械。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
△八加頌呪詛毒藥難。
呪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
呪使鬼神。往殺前人。若前人有種種福德所護。不可殺者。法須還著本人。密部明之甚詳。須知還著本人。亦復具有四悉檀益。昔人改云。兩家俱沒事者。見識單淺。未知折攝之玅也。
△九追頌第五鬼難。
或遇惡羅剎。毒龍諸鬼等。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
△十加頌惡獸難。
若惡獸圍繞。利牙爪可怖。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
△十一加頌蛇蠍難。
蚖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然。念彼觀音力。尋聲自迴去。
△十二加頌雷雨難。
雲雷鼓掣電。降雹[澍-士+上]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
正頌七難。加頌有五。共為十二。以要言之。菩薩眾生。同一法性。眾生一切諸難。皆是觀音玅色玅心。一切眾生于聖色心而自為難。如闇中觸寶。自傷其身。又眾生於聖玅色心中三業求救。而菩薩於眾生身心中慈悲暎現。即得解脫。如鼓應桴。無前後也(初頌七難竟)。
△二頌三毒二求。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玅智力。能救世間苦。
三界火宅。其苦無量。欲界三毒現行苦。人間無子苦。尤切[A53]己身。若能至心稱名。與大士無緣慈力相應。則即時解脫。即時如願(初頌前答竟)。
△二頌後答二。初正頌示現。二加頌顯機顯應。初正頌示現。長文有別有總。別明三十二應。總明身多境多。今不分總別。但通明三輪不思議化。即分為三。初明身業普應。二明意業普觀。三明口業普說。
今初。
具足神通力(至)以漸悉令滅。
具足神通力者。百界千如全體之玅用也。廣修智方便者。權實二智。照性以發通也。上文但以非人二字。含三惡趣。今具出之。故知具十法界身也。
△二明意業普觀。
真觀清淨觀(至)普明照世間。
二偈中初一偈。明所證體。次一偈。明所起用也。真觀者。證不思議空也。清淨觀者。證不思議假也。廣大智慧觀者。證不思議中也。悲觀者。以不思議三觀。與諸眾生同一悲仰也。慈觀者。以不思議三觀。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也。同慈力。故云常願。同悲仰。故云常瞻仰。由深證此一心三觀故。發無垢清淨光明。名為慧日。能破十界三惑闇之集諦。能伏十界二死災風火之苦諦。能與十界道滅而普明照世間也。
△三明口業普說。
悲體戒雷震。慈意玅大雲。[澍-士+上]甘露法雨。滅除煩惱𦦨。
[A54]僭補曰。悲體慈意者。一切佛法。起慈悲也。戒雷者。嚴淨毗尼。震動三界也。玅大雲者。[澍-士+上]雨滅𦦨。說法破惑也。
△二加頌顯機顯應。
諍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念彼觀音力。眾冤悉退散。
(二雙頌兩答竟)。
△三雙頌兩勸二。初頌前番勸持名。二頌後番勸供養。初中又二。初明境智深玅以勸常念。二明感應難測以勸勿疑。
今初。
玅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
此明菩薩有種種德。具種種名。一一名字。竝詮法界圓融不思議德。故須念也。即權而實名為玅音。即實而權名觀世音。契本淨性名為梵音。契十界機名海潮音。權實不二。自他不二。故勝彼十法界世間音也。所以觀音一名。即與六十二億名號功德正等。
△二明感應難測以勸勿疑。
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
△二頌後番勸供養。
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
(二番問答竟)。
△三聞品功德二。初持地歎證。二經家述益。
今初。
爾時持地菩薩(至)當知是人功德不少。
自在之業。謂於七難三毒二求。皆得大自在也。普門示現。謂現十法界身。方便說法也。聞者功德[A55]已自不少。況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如說修行者乎。大佛頂經持地菩薩云。時國大王。延佛設齋。我於爾時。平地待佛。毗舍浮佛摩頂謂我。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我即心開。見身微塵。與造世界所有微塵。等無差別。悟無生忍。聞諸如來宣玅蓮華佛知見地。我先證明。而為上首。即今日事也。
△二經家述益。
佛說是普門品時(至)三菩提心。
發心有三。一觀行發心。二相似發心。三分證發心。今必是分證也。約化他勸流通中二勗受法弟子也(釋普門品竟)。
△先申品目。次釋經文。
今初。
玅法蓮華經陀羅尼品第二十六
釋陀羅尼品。此翻總持。總持惡不起。善不失(其一)。又翻能遮能持。能持善。能遮惡(其二其三)。此能遮邊惡。能持中善(其四。初文者。善惡異故。即世界。次一番具二悉。故注其二三者。能持善邊。即為人。能遮惡邊即對治。中善即第一義故秪遮持二字。四悉具足)。眾經開遮不同。或專用治病。如那達居士。或專護法。如此文。或專用滅罪。如方等。或通用治病滅罪護經。如請觀音。又呪者。是鬼神王名。稱其王名。部落敬主。不敢為非。故能降伏一切鬼魅(其一)。或云呪者。如軍中之密號。唱號相應。無所訶問。若不相應。即執治罪。若不順呪者。頭破七分。若順呪者。則無過失(其二)。或云呪者。密默治惡。惡自休息。譬如微賤。從此國。逃彼國。訛稱王子。彼國以公主妻之。多瞋難事。有一明人。從其國來。主令往說之。其人語主。若當瞋時。說偈。偈云無親遊他國。欺誑一切人。麤食是常食。何勞復作瞋。說是偈時。默然瞋歇。後不復瞋。是主及一切人。但聞斯偈。皆不知意。呪亦如是。密默遮惡。餘無識者(其三)。或云。呪者。是諸佛密語。如王索先陀婆。一切羣下。無有能識。唯有智臣。乃能知之(其四)。呪亦如是。秖是一法。徧有諸力。病愈。罪除。善生。道合。為此義故。皆存本音。譯人不翻。意在此也。
△次釋經文。文為四。一問持經功德。二答甚多。三請以呪護。四聞品得益。
一問。
爾時藥王菩薩(至)得幾所福。
△二問多不。答甚多。格出功德如文。
佛告藥王(至)如說修行功德甚多。
△三請說呪。有五番。一藥王。二勇施。三毗沙門。四持國。五十女。藥王又為四。一請。二說。三歎。四印。下例有三。如文。
一請。
爾時藥王菩薩白佛言(至)以守護之。
△二說。
即說呪曰。
安爾(至)那多夜(四十三)
△三歎。
世尊是陀羅尼神呪(至)則為侵毀是諸佛[A56]已。
△四印。
時釋迦牟尼佛(至)多所饒益。
△二勇施。
△三毗沙門。
爾時毗沙門天王護世者(至)說是陀羅尼。
即說呪曰。
阿梨(至)拘那履(六)
世尊以是神呪擁護法師(至)無諸衰患。
△四持國。
△五十女五。一列名。二請說。三歎。四誓。五印。如文。
爾時有羅剎女等(至)俱詣佛所。
同聲白佛言(至)而說呪曰。
伊提履(至)㝹醯(十九)
寧上我頭上(至)而說偈言。
若不順我呪(至)當獲如是殃。
夜叉翻捷疾鬼。羅剎翻食人鬼。二部是北方所領者。富單那熱病鬼。吉蔗起尸鬼。若人。若夜叉。俱有此鬼。毗陀羅。赤色鬼。犍陀羅。黃色鬼(未詳)。烏摩勒。烏色鬼(未詳)。阿䟦摩羅。青色鬼。阿黎樹枝墮地。法爾破為七片。弑父母。破僧。是三逆罪。外國油者。擣麻使生蟲。合壓之。規多汁益肥。此過尤也。斗秤輕出重入。欺盜之尤。近世有小斗出。大斗入。震銘其背。斯罪亦不輕也。
諸羅剎女(至)消眾毒藥。
佛告諸羅剎女(至)應當擁護如是法師。
(三請說呪五段竟)。
△四聞品得益。
說是陀羅尼品時。六萬八千人。得無生法忍。
(釋陀羅尼品竟)。
△先申品目次釋經文。
今初。
玅法蓮華經玅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釋玅莊嚴王本事品。此因緣出他經。昔佛末法。有四比丘。於法華經。極生殷重。雖卷舒秘教。甘露未霑。日夜翹誠。晷刻無間。歎云。苟非其人乎。地非其處乎。世間紛愀。靜散相乖。直爾求閒。尚須厭棄。況崇道乎。於是結契山林。志欣佛慧。幽居日積。衣糧殫罄。有待多煩。無時不乏。一餐喀喀。廢萬里之行。十旬九飯。屈雲霄之志。可得言哉。其一人云。吾等四窮。尚不存身。法當安寄。君三人者。但以命奉道。莫慮朝中。我一人者。捨此身力。誓給所須。於是振錫門閭。以求供給。自春至冬。周而復始。如僕奉大家。甘苦無喜慍。三人得展其誠。功圓事辦。一世之益。當無量生。其一人者。數涉人間。屢逢聲色。坯器未火。難可護持。偶逢王出。車馬駢闐。旌旗噏赫。生心動念。愛彼光榮。功德熏修。隨念受報。人中天上。常得為王。福雖不貲。亦有限也。三人得道。會而議云。我免樊籠。功由此王。其躭果報。增長有為。從此死[A59]已。不復為王。方沉火坑。良難可救。幸其未苦。正可開化。其一人云。此王著欲而復邪見。若非愛鈎。無由可拔。一人可為端正婦。二作聰明兒。兒婦之言。必當從順。如宜設化。果獲改邪。婦者。玅音菩薩是。昔二子者。今藥王藥上二菩薩是。昔時王者。今華德菩薩是。所以白毫東召。升紫臺而西引(玅音)。神呪護經。使流通而大益(藥王)。說四聖之前緣。故名玅莊嚴王本事品。
又玅莊嚴者。玅法功德。莊嚴諸根也。此王往日。於玅法有緣。道熏時熟。諸根應淨。生雖未獲。其理必臻。靈瑞感通。嘉名早立。例如善吉。雖未無諍。[A60]已號空生。故下文云。得清淨功德莊嚴三昧。以是義故。名玅莊嚴王也。
△次釋經文。前品說呪護。今品說人護。人護尚爾。呪護彌良。普勸流通也。文為六。一明事本。二雙標能所。三能化方便。四所化得益。五結會古今。六聞品悟道。
今初如文。
爾時佛告諸大眾(至)劫名喜見。
△二雙標能所。
彼佛法中有王名玅莊嚴(至)於此三昧亦悉通達。
所化一人。能化三人。俱出其名。別顯二子福慧。六度四等。餘經指此為十波羅蜜橫法門。正道也。三十七道品豎法門。助道也。此經指十度為正。三昧是助。禪度中具有三昧。道品中節節有三昧。更標七三昧者。廣顯法門耳(道品中節節有三昧者。七科之中。唯念處屬慧。正勤屬進。餘五科內。皆有定名。復別列名者。當知隨用立名。其理不異)。
△第三能化方便。文為三。一時至。二論議。三現化。
今初。
爾時彼佛(至)說是法華經。
初時至者。彼佛出世。常宣正法。於王緣弱。則非其時。若說法華。則其時矣。文云。彼佛將欲引導說法華經。即其義也。
△二論議。文中子白母時至。母讓令化父。子怨生邪見家。母責令憂念。悉如文。
時淨藏淨眼二子(至)或聽我等往至佛所。
△三現化。
於是二子(至)令其父王心淨信解。
現化應十八變。可具釋之。
△第四所化得益。文為十。一信子伏師。
時父見子神力如是(至)可共俱往。
王覩邪變。或一或二。狹而且漏。見子所作。歎未曾有。信其子而伏其師。問師是誰。我亦願見。
△二父王[A61]已信。宮中八萬四千又熟。白母稱慶。願放出家。母亦聽之。
於是二子從空中下(至)以偈白母。
願母放我等(至)願聽我出家。
母即告言。聽汝出家。所以者何。佛難值故。
△三重催父母。今正是時。佛難值故。
於是二子白父母言(至)時亦難遇。
譬一眼之龜者。約事。秖是譬佛法難值。此正意也。若作所表。凡龜魚之眼。兩向看之。既云一眼。所見非正。在生死海。而又邪見。何可值於佛法浮木實諦之孔。
△四化功[A62]已著。佛歎功德。
彼時玅莊嚴王(至)令心信解。好樂佛法。
法華三昧者。攝一切法。歸一實相。如前說。離惡趣者。一往以三途為惡趣。具論二十五有。皆乖真起妄。悉是惡趣。今皆離之。即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也。佛集三昧者。即秘密之藏。佛集其中。唯佛行處。非餘人也。
△五俱詣佛所。聞法供養。見瑞歡喜。
於是玅莊嚴王(至)成就第一微玅之色。
△六佛與授記。
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至)功德如是。
△七出家修行。
其王即時以國付弟(至)得一切淨功德莊嚴三昧。
△八稱歎二子。
即升虗空(至)饒益我故來生我家。
△九佛述行高。
爾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至)令住正見。
佛讚善知識。大有義。善知識能作佛事。此則外護善知識。示教利喜者。此則教授善知識。所謂化導令得見佛者。此則同行善知識。令入菩提。此則實際實相善知識。雜阿含云。善知識者。若貞良妻。此即外護義。又善知識者。如宗親財。此即同行義。又善知識如商主導。此即教授義。又善知識。如子臥父懷。此即實際義也。
△十歎佛自誓。
玅莊嚴王(至)說是語[A63]已禮佛而出。
△第五結會古今。先結會。
佛告大眾(至)今藥王菩薩藥上菩薩是。
(僭補曰。前釋品目中。云母是玅音菩薩。今結會古今。云淨德夫人。是佛前光照莊嚴相菩薩。前後不同何也。答曰。大士影響。元無定迹。在淨華宿王智佛所。名曰玅音。在釋尊會中。名光照莊嚴相。葢由得現一切色身三昧。隨緣暎現。假名不同。不可泥迹也)。
△次結歎二菩薩。
是藥王藥上菩薩(至)一切世間諸天人民亦應禮拜。
△第六聞品得道。如文。
佛說是玅莊嚴王本事品時(至)得法眼淨。
(僭補曰。聞品得益中法眼淨者。當是五品以上。六根清淨位。舉眼攝餘也)。
(釋玅莊嚴王本事品竟)。
△先申品目次釋文。
今初。
玅法蓮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
釋普賢菩薩勸發品。大論觀經。同名徧吉。此經稱普賢。皆漢語。梵音邲輸颰陀。此云普賢。悲華云。我誓於穢惡世界行菩薩道。使得嚴淨。稱法界性。修行普行。行行徧滿法界。寶藏佛言。以是因緣。今故字汝。名為普賢。今論等覺之位。居眾伏之頂。伏道周徧。故名為普。斷道纔盡。所較無幾。鄰終際極。故名為賢。釋論引十四夜月。如十五夜月。斯義明矣。此且約圓教位前普賢。故作是釋。此菩薩實是果後行因。位後普賢。不可以常途釋之。言勸發者。戀法之辭也。遙在彼國。具聞此經。始末既周。欲令自行化他。永永無[A64]已。故自東向西。而來勸發。具四悉檀意。文云。我為供養法華經故。自現其身。若見我身。甚大歡喜(世界)。以見我故。轉復精進。即得三昧。及陀羅尼(為人)。得是陀羅尼故。無有非人能破壞者。亦復不為女人之所惑亂(對治)。三千大千世界微塵菩薩具普賢道(第一義)。此乘四悉檀而來勸發也。
△上判流通為三。從十九行偈[A65]已後。隨喜法師不輕三品半。舉經力大。以勸流通。神力囑累二品。囑累流通。藥王品下五品。舉菩薩化導力大。以勸流通。此一品。舉普賢誓願力大。以勸流通。分文為四。一發來。二勸發。三述發。四發益。初經家敘發來為三。一上供。二下化。三修敬。
今初。
爾時普賢菩薩(至)作無量百千萬億種種伎樂。
自在者。理一也。神通者。行一也。威德者。人一也。名聞者。教一也。又自在者。常也。神通者。樂也。威德者。我也。名聞者。淨也。言說如此。即一而四。德無不備。自在義焉。淨力故雨華。樂力故奏伎。神通力故動地。自在力故。隨意而雨。隨去隨雨。隨動隨奏。譬如大龍。飛行不息。身邊雲雨。流起無窮。普賢及眷屬。以菩薩身。用四德力來。勸發四一。所經歷處。自行上供。其事如此(隨去等者。去動。秪是表來去也。隨者。非先積而後雨。非先畜而後奏。故以龍雨譬之。此是心力。法力。眾生力。應化力。不思議力之所致也)。
△二下化。
又與無數諸天(至)各現威德神通之力。
從又與諸天龍下。所經歷處。下化利益。隨他所宜。現八部像。略用二力。隨所堪任。其事如此(略用二力者。威德神通。前[A66]已具列。自在等四。以表四德。今略無自在。及以名聞。但二兼二故也。經文既云。與無數等。各現二力者。當知所隨。皆法身也。主伴竝具四德。故云各也)。
△三修敬。
到娑婆世界(至)右遶七帀。
修敬。身旋面禮。如文(一發來竟)。
△二勸發為二。一請問勸發。二誓願勸發。今初有問有答。
先問。
白佛言世尊(至)云何能得是法華經。
問者。遙聞經竟。戀法無[A67]已。遠來之志。志在勸發。是故更請正說。勸發自行。更請流通。勸發化他。如來若許。二途再演。光光無極。是故雙請也(僭補曰。雙請者。從白佛言下。至當為說之。是請為現前諸來眾說正。從若善男子下。至如來滅後。云何得是法華經。是請為未來說流通也)。
△二佛答三。初標。次釋。三結。
今初。
佛告普賢菩薩(至)於如來滅後當得是法華經。
△次釋。
一者為諸佛護念(至)四者發救一切眾生之心。
別列四法名。如文。其既雙請。如來巧答。略舉四以蔽諸。良由四法之要。該括正通。何者。佛雖無偏。若能遠惡從善。反迷還正。開權知見。顯佛知見者。則稱可聖心。諸佛護念。若佛知見開。則般若現前。是植眾德本。亦是入正定聚。不亂不味。不取不捨。亦是發救眾生。
又當知此四。與開權顯實。名異體同。無二無別。佛護念者。是開佛知見。植眾德本。是示佛知見。發救眾生。是悟佛知見。入正定聚。是入佛知見。迹門之要。此四備矣。
又迹則有本。從本開示悟入。故有迹中開示悟入。今開迹即顯本。本迹無二無別。以四法答其請正。於義明矣。
又以四法答請流通。流通之方。唯三唯四。發救眾生。是入如來室。入正定聚。佛所護念。是著如來衣。植眾德本。是坐如來座。是弘宣之要。即三而四。發救眾生。是誓願安樂行。入正定聚。是意安樂行。植眾德本。是口安樂行。護念是身安樂行。當知後四。即前四行也。一答酬其兩請。舉四冠罩一經。法華之重演。斯經之再宣。遠來之勸發。其義如此(唯三唯四者。四秖是四安樂行。三秖是三德。及座衣室三。前文釋衣等三。皆通兩句。各有能所。今從一邊。則以空座為般若。所覆為法身。能覆為解脫)。
△三結。
善男子善女人(至)必得是經。
問。請既雙請。如來答中。標結皆言。成就四法。於如來滅後。當得是經。不言現前說正。何也。此是以後況前。能成就四法。如來滅後。尚得此經。況如來現在。為眾說法耶。故上文云。諸法實相義。[A68]已為汝等說。又云。咸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葢法華之正體。能行四法。必得此解。名解為經。此結其請正之問。若能運此解行。傳與他人。他人得斯信解。成初依人。能得真解。成第二第三第四依人。此結其請流通之問。此意不見。浪作餘解耶(浪作餘解者。設若有人。不許此解。則為不許自行化他。則為不許開示悟入。則為不許室衣座三。若言非是不許。但是無文。若謂經無。即是不許逐要重說。若不爾者。將何以攬今經正宗。至此為重說耶)。
○(僭補曰。行此四法者。亦是發菩提心。起四弘誓願。云發救一切眾生心者。是眾生無邊誓願度也。云入正定聚者。是煩惱無盡誓願斷也。云植眾德本者。是法門無量誓願學也。云為諸佛護念者。是佛道無上誓願成也。葢菩提心。佛心也。得佛之心。即得聞開權顯實。開迹顯本。二門開顯既明。正說[A69]已竟。又以此四法。傳明。與人。明明相繼。如來滅後。有眾生得此四法者。無有不得法華經。即是流通於無盡也)。
(第一請問勸發竟)。
△第二誓願勸發。文為二。一護人。二護法。護人為六。一攘其外難。有二。初總攘其難。故言使無伺求得其便者。是也。
爾時普賢菩薩白佛言(至)得其便者。
△次別攘其難。舉十二種。
若魔若魔子(至)諸惱人者皆不得便。
△二護其內法。凡三番教訓。初行立讀誦。乘六牙白象。安慰其心。
是人若行若立(至)亦為供養法華經故。
△次坐思惟。復乘六牙。教示其經。與其三昧。
是人若坐思惟此經(至)得如是等陀羅尼。
旋陀羅尼。旋假入空也。百千旋者。旋空出假也。方便者。二為方便道。得入中道第一義諦也。
△後三七日。一心精進。復乘六牙。示教利喜說呪。
世尊若後世後五百歲(至)即於佛前而說呪曰。
阿檀地(至)辛阿毗吉利地帝(二十)
△三覆以神力。
世尊若有菩薩(至)皆是普賢威神之力。
若聞若持。莫非神力。
△四示勝因。
若有受持讀誦(至)為諸如來手摩其頭。
若有受持。乃至解其義趣。如說修行。具五種法師德。即于三世佛所。為種為熟為脫。此人同未來諸佛得脫。故言同普賢行。此人[A70]已於先佛植善。故言深種善根。此人為現佛所熟。故言手摩其頭。
△五示近果。
若但書寫(至)有如是等功德利益。
但能書寫。近在忉利。具五法師。次兜在率。如文。
(僭補曰。若人但書寫。不能受持讀誦。乃至解其義趣。如說修行。但生忉利。不離欲界。若具五種法師之德。即生兜率。親覲慈氏。與諸大菩薩。所共圍繞。同聞玅法。然亦有百千萬億天女眷屬同生者。乃是同見同行。預入聖流者。非忉利天女也)。
△六總結二。一結護人。
是故智者(至)如說修行。
(僭補曰。護人者。謂但恃書寫。承福力生忉利天。受五欲樂。福盡沉淪。非是智者。若能解其義趣。如說修行。具法師德。始稱智者也)。
△二結誓願護法。
世尊我今以神通力故(至)廣令流布使不斷絕。
(第二勸發竟)。
△第三述發六。先述護法。
爾時釋迦牟尼佛(至)守護能受持普賢菩薩名者。
云汝能如是外多利益。內積慈悲。又久劫[A71]已來。作如此護。我亦以神通之力。守護能受持普賢名者。亦如普賢之護法也。
△二述其護人。
普賢若有受持讀誦(至)為釋迦牟尼佛衣之所覆。
(僭補曰。二述護人者。若人具法師之德。則為從佛口聞經。則為親供養佛。為佛讚善。手摩其頭。衣覆其體。以法性功德。與如來等。與普賢等。是為同體智悲。周流法界。天性相關。感應自然。不因心念也)。
△三述其舉因。
如是之人(至)能修普賢之行。
廣舉因中無諸過惡。少欲知足。修普賢行。故能受持讀誦。憶念修行。及書寫是法華經。
△四述其近果。
普賢若如來滅後(至)亦於現世得其福報。
其人當詣道場。必成遠果。況近果耶。亦於現世得其近果。受用自然。無貪著也。
△五述其能攘外難。
若有人輕毀之言(至)諸惡重病。
佛廣示毀者之罪。令知過必改。不相惱亂。非但持經者不受其毀。亦令毀者福生。無毀無譽。彼此安樂。曠濟無偏慈之至也。
△六述其結信者功德。
是故普賢。若見受持是經典者。當起遠迎。當如敬佛。
(第三述發竟)。
△第四發益二。一聞品益。
說是普賢勸發品時(至)具普賢道。
旋陀羅尼。是初地位。具普賢道。是十地位。
△二聞經益。大眾歡喜。
佛說是經時(至)受持佛語作禮而去。
皆大歡喜者。靈山一會。聞法[A72]已竟。皆得如來四無量心之大喜。徧滿法身。周流法界。流通終古。永永無盡也。問。此中云何猶稱聲聞。答。乃是經家存其外現之名。葢其意謂是大乘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斯義彌顯也。
荊溪尊者曰。天台教迹。竺國欣慕。欲求之震旦不可得。而此方少有識者。如魯人耳。唯夙植德本者。始知趣向。敬願學者。隨力稱讚。應知自行兼人。曠劫一遇。若說若聽。境智存焉。若冥若顯。種熟可期。竝由弘經者有方故也。若直爾講說是弘經者。何須衣座室三之誡。如來所遣。豈可聊爾。余省躬揣見。自覺多慚。迫以眾緣。強復疏出。縱有立破。為樹圓乘。使同志者開佛知見。終無偏黨而順臆度。冀諸覽者。悉鑑愚誠。一句染神。永為佛種。思惟修習。深契佛心。隨喜見聞。恒為主伴。若取若捨。經耳成緣。或順或違。終因斯脫。願解脫之日。依報正報。常宣玅經。一剎一塵。無非利物。唯願諸佛。冥熏加被。一切菩薩。密借威靈。在在未說。皆為勸請。凡有說處。親承供養。一句一偈。一色一香。增進菩提。永無退轉。
玅法蓮華經文句纂要卷第七(終)
校注
[0761001] 經卷第六 [0770001] 經卷第七【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29 冊 No. 599 法華經文句纂要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1-10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先申品目。次釋經文。
今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