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599-A 法華文句纂要序
原夫如來於法身地寂照羣機。大悲熏心。誕神演法。一乘頓圓。非華嚴無以捷其始。五味漸熟。非法華無以暢其終。是以佛日東升。高山大士。先蒙其照。慧輪當午。幽谷微善。咸沐其光。三周一雨而機自低昂。九喻一乘而緣見同異。
(三周者。一為上根法說。二為中根譬說。三為下根宿世因緣說。九喻者。一蓮華喻為總。總譬本迹兩門玅法也。二八喻為別。八喻者一火宅喻。喻三界不安隱。二窮子喻。喻小乘無大乘功德法財。三藥草喻。喻有漏諸善。皆能除惡。而無漏之善為最。四化城喻。喻二乘真空涅槃。防見思之非。禦生死之敵。五衣珠喻。喻王子結緣。下一乘了因之種。六鑿井。喻。喻菩薩但習法華前諸衍經。如見乾土。去水尚遠。若聞解此經。如見溼泥。近實相水也。七髻珠喻。喻中道實相。極果所宗。以上七喻。皆喻迹門開權顯實也。八醫子喻。喻大醫王。徧療一切眾生之病。唯此一喻。喻本門開迹顯本也。大意謂三周皆一實相之法。而三種機宜。自見低昂耳。九喻皆喻一乘之理。而緣見同異。二者皆在機。在緣而法無差別也)。
(○七喻之說。出法華論。前不舉蓮華。後不說鑿井。但用中間七喻。作七對治。荊溪謂一二得經旨。餘于理似不成。今依經補足九喻。寧違論。不可違經也)其施權也。誘其入實。其垂迹也。令其達本。本中之本。始於無始威音(釋見壽量品)。迹中之本。起於不輕菩薩。迹本本迹。互現無涯。極界塵而壽量莫窮。竭墨點而時分無盡(墨點見化城品)。本迹之道既明。開顯之意斯了。且一期大法。罄智海以敷揚。兩門流通。極多品而勸讚。良以眾生本來是佛。秪為不覺不知。欲令一念回機。不啻再四叮囑。一偈一句。盡入授記之中。三德三軌。玅修說法之行(三德者。法身。解脫。般若。乃佛之極果也。三軌者。弘法之軌則也。法師品云。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如來室者。一切眾生中大慈悲心是。如求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來座者。一切法空是。安住是中。以不懈怠心。為諸菩薩四眾。廣說是法華經。註云。入如來室。修同體慈。即法身德。著如來衣。修寂滅忍。即解脫德。坐如來座。能坐所坐。畢竟空寂。即般若德。即一而三。即三而一。是弘法之三軌也)。故寶塔品云。聖主世尊。雖久滅度。在寶塔中。尚為法來。諸人云何。不勤為法。葢此經王(法師品頌云。決了聲聞法。是諸經之王)。乃一化之大本。五時之極唱。受持。讀誦。為人解說。如說修行。究竟成佛。智士得之。自慶自幸而[A1]已矣。寧復有加於此者乎。
天台智者大師。靈嶽親承。大蘇玅悟。得法華三昧。發旋陀羅尼。照了法華。若高輝之臨幽谷。達諸法相。若長風之遊太虗。於是九旬談玅。以釋經題。次釋章句。以解文義。復著摩訶止觀。以明玅行。葢大師以佛之心。印[A2]己之心。以[A3]己法華。釋佛之法華。如空合空。了無縫隙。似水投水。殊無異味。師之前。法門鉅匠。釋此經者凡數家。皆各名世。及師言一出。如杲日麗天。而眾景失曜矣。後代亦有不明師之言。得佛之心者。往往別為註釋。不無一二新得。無過枝末小節。其猶捧土益仞。究竟無所加損。余少年行脚。嘗歷講肆。親炙諸碩德。而於台賢性相之旨。麤得其綱領。後入禪。專事參究。而諸教乘。束置高閣。又十載。及罷參後。再取當年所習教法讀之。方知原是自家祖翁田地。契券分明。不爽毫髮。自是以來。復加鑽研。首事華嚴。日與毗盧老人。文殊普賢。眉毛撕結。未嘗暫離。至年六十有四。始纂華嚴疏論要語。註於經文之下。成一百二十卷。刊行于世。時年[A4]已七十矣。彈指間。不覺八旬之年又至。因思法華一部。乃成未了之業。釋今不為。得無孤負此生乎。乃請文句及記。從頭溫習。即於是年歲次甲戌冬十月朔日發筆。但纂大師釋經正義。令人開示悟入者錄之。其正義[A5]已足。而滔滔雄辯。縱橫發揮者。略錄其要。不能具錄。又破古處。長篇累牘。實當時之藥石。乃今日之弁髦。則不須錄。其經前所立科段。繁者略汰之。闕者備補之。又理之精深。文之簡奧者。則引荊溪記文略釋之。又有義之未發。愚之鄙見者。則僭補一二。葢務逗適機宜。以似同見同行而[A6]已。乃命名曰法華文句纂要。但老眼昏華。精力弗迨。不無舛誤。幸高德垂覽。不悋指示。以便改正。共相流通。實所望也。是為序。
康熙乙亥冬復月長至日私淑比丘道霈拜書
法華經文句纂要品目
- 卷第一
- 序品第一
- 卷第二
- 方便品第二
- 卷第三
- 譬喻品第三
- 卷第四
- 信解品第四
- 藥草喻品第五
- 授記品第六
- 卷第五
- 化城喻品第七
- 五百弟子授記品第八
- 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 法師品第十
- 見寶塔品第十一
- 卷第六
- 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 持品第十三
- 安樂行品第十四
-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 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 卷第七
-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 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 囑累品第二十二
- 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
- 玅音菩薩品第二十四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陀羅尼品第二十六
- 玅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 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
法華經文句纂要品目(終)
玅法蓮華經文句纂要卷第一
初略釋五重玄義。
玅法蓮華經
智者大師。將釋此經。先於經前。立五重玄義。申明首題。發揚一經大旨。所謂九旬談玅是也。言五重者。謂名體宗用教相也。因名詮體。因體會宗。依宗有用。仍須教相。區以別之。令權實有歸。麤玅無爽。此經以法喻為名。實相為體。一乘因果為宗。斷疑生信為用。醍醐為教相。
一法喻為名者。夫玅名不可思議也。所言法者。十界十如權實之法也。此法即玅。此玅即法。無二無別。故言玅也。所謂玅名一舉。待絕竝彰。相待論判。出前三教四時之上。絕待論開。開前三教四時。俱成一實也。
蓮華者喻。喻權實法也。蓮譬於實。華譬於權。良以玅法難解。假喻易彰。況意乃多。略擬本迹。合成六喻也。
初迹門三喻。一為蓮故華。譬為實施權。經云。知第一寂滅。以方便力故。雖示種種道。其實為佛乘。二華開蓮現。譬開權顯實。經云。開方便門。示真實相。三華落蓮成。譬廢權立實。經云。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也。
次本門三喻。一為蓮故華。蓮譬於本。華喻於迹。從本垂迹。迹依於本。經云。我實成佛以來。久遠若斯。但教化眾生。作如是說。我少出家。得三菩提。二華開蓮現。譬開迹顯本。經云。一切世間。皆謂今始得道。我成佛以來。無量無邊那由他劫。三華落蓮成。譬廢迹立本。經云。諸佛如來。法皆如是。為度眾生。皆實不虗。
是以先標玅法。次喻蓮華。蕩化城之執教。廢艸菴之滯情。開方便之權門。示真實之妙理。會眾善之小行。歸廣大之一乘。上中下根。皆與記莂(結迹門意)。
又發伽耶之權巧。顯本地之幽微。增道損生。位隣大覺。一期化導。事理俱圓。蓮華之譬。意在斯矣(結本門意)。
經者。西國稱修多羅。此云契經。謂契理契機也。具貫攝善法四義。謂貫穿所應說義。攝受所化眾生。三世不易。千聖同遵也(一釋名竟)。
二實相為體者。一切諸法。不出法性。正指實相以為正體也。故壽量品云。不如三界見於三界。非如非異。若三界人。見三界為異。二乘人。見三界為如。菩薩見三界。亦如亦異。佛見三界。非如非異。雙照如異。今取佛所見為實相正體也。體化他之權實。即是自行之權實。如垢衣內身。實是長者。體自行化他之權實。即是自行之權實。如衣內繫珠。即無價寶也。自行之權即自行之實。知一切世間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一色一香。無非中道。況自行之權而非實耶(二辨體竟)。
三者一乘因果為宗。宗者。要也。云何為要。無量眾善。言因則攝。無量證得。言果則攝。如提綱維。無目而不動。牽衣一角(謂戒衣也)。無縷而不來。故言宗要。
然諸因果。善須明識。尚不取別教因果。況餘因果。諸經明佛往昔所行因果。咸是方便。非今經宗要。取意為言。因窮久遠之實修。果窮久遠之實證。如此之因。豎高七種方便。橫包十法界法。初修此實相之行。名為佛因。道場所證。名為佛果。但可以智知。不可言具。略舉如此因果。以為宗要耳(三明宗竟)。
四斷疑生信為用。用者力用也。三種權實二智。皆是力用。於力用中更分別。自行二智照理。理周名為力。二種化他二智鑒機。機徧名為用。秪自行二智。即是化他二智。化他二智。即是自行二智。照理即鑒機。鑒機即照理。如薩婆悉達。彎祖王弓滿。名為力。中七鐵鼓。貫一鐵圍山。洞地。徹水輪。名為用。諸方便教。力用微弱。如凡人弓箭。何者。昔機稟化他二智。照理不徧。生信不深。除疑不盡。今機稟自行二智。極佛境界。起法界信。增圓玅道。斷根本惑。損變易生。非但生身。及生身得忍兩種菩薩俱益。法身。法身後心。兩種菩薩亦俱益。化功廣大。利潤弘深。葢茲經之力用也(四論用竟)。
五醍醐為教相。教者。聖人被下之言也。相者。分別同異也。云何分別。如日初出。先照高山。厚植善根。感斯頓說。頓說本不為小。小雖在座。如聾如瘂。良由小不堪大。亦是大隔於小。此即華嚴。約法被機。機得大益。名頓教相。約說次第。名從牛出乳味相。次照幽谷。淺行偏明。當分漸解。此如三藏。三藏本不為大。大雖在座。多跢婆和。小所不識。此乃小隔於大。大隱於小。約法被機。名漸教相。約說次第。名酪味相。
次照平地。影臨萬水。逐器方圓。隨波動靜。示一佛土。令淨穢不同。示現一身。巨細各異。一音說法。隨類各解。恐畏歡喜。厭離斷疑。神力不共。故見有淨穢。聞有褒貶。嗅有薝蔔不薝蔔。華有著身不著身。慧有若干不若干。此如淨名方等。約法被機。猶是漸教。約說次第。生酥味相。
復有義。大人蒙其光用。嬰兒喪其睛明。夜遊者伏匿。作務者興成。故文云。但為菩薩說其實事。而不為我說斯真要。雖三人俱學。二乘取證。具如大品。若約法被機。猶是漸教。約說次第。名熟酥味相。
復有義。日光普照。高下悉均平。土圭測影。不縮不盈。若低頭。若小音。若散亂。若微善。皆成佛道。不令有人獨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具如今經。若約法被機。名漸圓教。約說次第。醍醐味相。
當知華嚴之譬。與涅槃義同。三子三田三馬等譬。皆先菩薩。次及二乘。後則闡提。聖凡平等。
(三子三田三馬等譬者。涅槃迦葉菩薩白佛。如來憐愍一切眾生。不調能調。未脫能脫。善星是佛菩薩時子。斷欲界結。證得四禪。如來何故說是一闡提。地獄劫住。不可治人。何不先為演說正法。後為菩薩。若不能救善星比丘。云何得名大慈悲。有大方便。佛言。善男子。譬如有人。唯有三子。一者有信順心。恭敬父母。利根智慧。於世間事。悉能了知。其第二子。無信順心。不敬父母。利根智慧。於世間事。能悉了知。其第三子。不敬父母。無信順心。鈍根無智。父母教告。應先教誰。迦葉白佛。應先初。次及第二。後及第三。而彼二子。雖無信順恭敬之心。以慈念故。次復教之。如來亦爾。其三子者。先譬菩薩。次譬聲聞。後譬闡提。如修多羅中微細之義。我先[A7]已為諸菩薩說。淺近之義。為聲聞說。世間之義。為闡提說。今雖無益。作後世因。善男子。譬如三田。一者渠流便易。無諸沙鹵。瓦石棘刺。種一得百。二者雖無沙鹵。瓦石棘刺。渠流嶮難。收實減半。三者渠流嶮難。多諸沙鹵。種一得一。又有三馬。一者調壯大力。二者不調大力。三者羸老。王若行時。先乘何馬。合譬如前。善男子。如大師子。若殺香象。則盡其力。乃至殺兔。亦盡其力。如來亦爾。為諸菩薩。及一闡提。功用無二。故今文中。初說華嚴。先為菩薩。次在鹿苑。為聲聞。方等[A8]已後。大小普被。乃至涅槃。名為平等。故涅槃云。功用無二。經文雖列多種三譬。譬意不別。重引來耳。日光無私。高者先照。後及平地。涅槃亦爾。佛智無偏。大機先被。後及闡提。通前後說。故云平等)。
問。既以五味分別。那同稱漸。答。約漸。得明五味耳。又若小不聞大。大一向是頓。若大不用小。小一向是漸。若以大破小。是漸頓竝陳。若帶小明大。是漸頓相資。若會小歸大。是漸頓泯合。故無量義云。漸頓二法。三道四果不合。今時則合。即此義也。問。云何相資。答。小聞於大。恥小而慕大。是為頓資漸。佛命善吉轉教。大益菩薩。是為漸資頓。如前分別。但約顯露明漸頓五味之相。
若論不定。義則不然。雖高山頓說。不動寂場而遊化鹿苑。雖說四諦生滅。而不妨不生不滅。雖為菩薩說佛境界。而有二乘智斷。雖五人證果。不妨八萬諸天獲無生忍。當知即頓而漸。即漸而頓。大經云。或時說深。或時說淺。應問即遮。應遮即問。一時一說一念之中。備有不定。不同舊義。專判一部。味味中悉如此。此乃顯露不定。秘密不定。其義不然。如來於法。得最自在。若智若機。若時若處。三密四門。無妨無礙。此座說頓。十方說漸說不定。頓座不聞十方。十方不聞頓座。或十方說頓說不定。此座說漸。各各不相知聞。於此是顯。於彼是密。或為一人說頓。或為多人說漸說不定。或為一人說漸。為多人說頓。各各不相知。互為顯密。
或一座默。十方說。十方默。一座說。或俱默俱說。各各不相知。互為顯密。雖復如此。未盡如來於法自在之力。但可智知。不可言辨。雖復甚多。亦不出漸頓不定秘密。
今法華是顯露。非秘密。是漸頓。非漸漸。是合。非不合。是醍醐。非四味。是定。非不定。如此分別。此經與眾經相異也。
又異者。餘教當機益物。不說如來施化之意。此經明佛設教元始。巧為眾生。作漸頓不定顯密種子。中間以漸頓五味。調伏長養而成熟之。又以頓漸五味而度脫之。竝脫。竝熟。竝種。番番不息。大勢威猛。三世益物。具如信解品中說。與餘經異也。
又眾經咸云。道樹師。實智始滿。起道樹。始施權智。今經明師之權智。在道樹前。久久[A9]已滿。諸經明二乘弟子。不得入實智。亦不能施權智。今經明弟子入實甚久。亦先解行。權。
又眾經尚不論道樹之前。師之與弟。近近權實。況復遠遠。
今經明道樹之前。權實長遠。補處數世界不知。況其塵數。經云。昔所未曾說。今皆當得聞。殷勤稱歎。良有以也。當知此經。異諸教也。
上來所明五時五味。及頓等化儀四教。然後出藏通別圓化法四教。化儀。乃如來一代化物之儀式。如世藥方。化法。乃化物之方法。如世用藥。詳如玄義。略如四教儀。此但提其綱要云爾。
(五明教竟)。
(初五重玄義竟)。
△次明翻譯弘傳之師。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師中天竺國人。父鳩摩羅琰。家世相國。棄榮出遊。龜茲王以女妻之。生師。名鳩摩羅什。此云童壽。師生而神靈。七歲隨母入寺。見大鐵鉢。即取頂戴。俄念此鉢甚鉅。我何能頂。即不勝重。將壓焉。遂悟萬法唯心。博學強記。人莫能及。以冲齡高德。故云童壽。出家博通三藏。龜茲王以金師子座處之。
符堅據秦。見異星現於西域。太史奏。當有大德智人。入輔中國。遣將呂光伐龜茲。迎羅什。中途聞堅為姚萇所害。萇欲迎之不果。萇亡。子姚興立。迎師入關。奉為國師。
師閱舊經。譯多參差。不與梵本相應。乃集沙門。生肇融睿等八百餘人。於逍遙園。新譯經論。凡三百九十餘部。竝暢神源。發揮幽致。姚秦弘始五年。四月二十三日。譯大品竟。至八年夏。於草堂寺譯此玅法蓮華經。命僧睿講之。睿開為九轍。世不傳。
師將終。集眾曰。願所宣譯。傳之後世。咸共流通。今於眾前。發誠實誓。若所傳無謬。當使焚身之後。舌不焦爛。以弘始十一年八月二十日。卒于長安。闍維。薪盡形滅。舌根儼然不壞。如紅蓮華色。南山感應傳云。師位證三賢。七佛以來譯經之師也。譯者。翻字翻音。易梵語為華言也。其鉅功茂德。詳本傳。
陳隋國師天台智者大師傳
天台智者大師。諱智顗。字德安。姓陳氏。世為穎川人。晉朝避亂。止於荊州之華容。父諱起祖。梁元帝時。為散騎常侍。封益陽侯。母徐氏。夢香煙五彩。縈迴入懷。遂覺體重。誕靈之夕。神光發屋。旦有二僧過門曰。此兒道德所鍾。必當出家證果。言畢而隱。師眉分八彩。目耀重瞳。有古帝者之相。父母每藏護之。不令人見。在襁褓中。臥即合掌。坐即面西。七歲喜往伽藍。蒙僧授普門品一徧成誦。師於佛前。誓為沙門。夜夢瑞像。舒金色手。從牕而入。三摩其頂。由是深厭家獄。每求出家。二親不許。乃刻旃檀像。披藏尋經。當拜時。恍焉如夢。見高山頂。有僧舉手招之。須臾伸臂。接至山麓。入伽藍。見所造像在焉。即悲泣自陳。願學得三世佛法。對千部論師。說之無礙。用報四恩。僧復指像謂曰。汝當居此。汝當終此。是年父母。相繼傾喪。年十八。即辭兄。依本郡果願寺舅氏法緒出家。二十進具。初從慧曠學律。兼通方等。復詣大賢山。誦法華。無量義。普賢觀。歷涉二旬。誦通三部。進修方等。勝相現前。見道場廣博莊嚴。而諸經像。縱橫紛錯。身在高座。足躡繩床。口誦法華。手正經像。既精通經律。常樂禪悅。怏怏湘東。無足可問。
陳文帝天嘉元年。時思大禪師。止光州大蘇山。即往頂拜。思一見。即曰。昔日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矣。即示以普賢道場四安樂行。昏曉苦倒。如教研心。切栢為香。栢盡繼之以栗。捲簾進月。月沒繼之以松。經二七日。誦經至藥王本事品。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身心豁然。寂而入定。親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照了法華。若高輝之臨幽谷。達諸法相。如長風之避太虗。將證白師。南嶽更為開演。凡自心所悟。及從師咨受。四夜加進。功逾百年。南嶽歎曰。非汝莫證。非我莫識。所入定者。法華三昧前方便。所發持者。初旋陀羅尼也。縱令文字之師。千羣萬眾。尋汝之辯。不可窮矣。當於說法人中。最為第一。南嶽手持如意。臨席讚之曰。可謂法付法臣。法王無事矣。復謂師曰。吾久羨南嶽。恨法無所委。汝既得其門。當傳燈化物。莫作最後斷佛種人也。
師既奉訓。不獲從往南嶽。以陳光大元年。同法喜等二十七人。初至金陵。朝野欽風。咸來請益。儀同沈君理。請居瓦官寺。開法華經題。帝停朝一日。敕羣臣同往。聽法稟戒。一夏開釋大義。金陵諸大法匠。咸趨座下。盡北面之敬。九旬談玅。即此時也。
師止瓦官凡八載。大注法雨。舉國傾心。乃謝遣門人曰。吾初年共坐者四十人。皆得法。次百餘人。得法者不滿十人。其後徒眾轉多。得法轉少。吾聞天台幽勝。昔人見稱。將息緣茲嶺。以展平生之志。夏四月。宣帝敕留訓物。徐陵泣勸勿往。師勉留度夏。秋九月。遂入天台。此山先是神僧定光。菴居三十載。師至一見。即曰。頗憶招手相引時否。師即悟禮像之徵。夜聞空中鐘磬之聲。光曰。此犍椎集僧。得住之相。此處金地。吾[A10]已居。北山銀地。汝宜居焉。即佛隴也。乃於此創立伽藍。植松引流。宛若昔夢。一日見神僧謂之曰。能制敵勝怨。乃可為勇。復為說法。師問曰。大聖所說。是何法門。當云何學。云何弘宣。答曰。此名一實諦。學之以般若。宣之以大悲。從今以後。自行兼人。吾皆影響。
九年二月。帝下詔曰。禪師佛法雄傑。時匠所宗。訓兼道俗。國之望也。宜割始豐縣調(天台在六朝時。縣名始豐。調去聲。稅賦也)。以充眾費。蠲兩戶民。用給薪水。十年。左僕射徐陵。以禪師創寺啟于朝。賜號修禪。
天台瀕海。民業漁捕。師以身衣勸人。贖[竺-二+(一/(尸@邑))]一所。為放生之池。時臨海內史計詡。請講金光明經。漁者聞法。皆好生去殺。捨江溪[竺-二+(一/(尸@邑))]梁六十三所。三百餘里。俱成法池。詡後還都。坐事被縈。臨當伏法。遙想禪師。冀垂一救。夜夢羣魚巨億。吐沫相濡。明旦有詔。特原詡罪。至德元年(陳少主)。敕國子祭酒徐孝克。樹碑為銘。以頌功德。三年正月。前後三遣使。詔請至金陵。弘宣大法。師辭以疾。更敕州郡為之勸請曰。主上虗[A11]己思敬。願師一往。若一言有益。則四生永賴。師不獲[A12]已而起。既至。暫安置靈曜。四月詔赴太極殿。開大智度論題。及仁王般若經題。還寺就講。時百高座居左(諸高座法師也)。五等在右(五爵。公侯伯予男也)。慧曠。慧辯。皆奉敕問難。天子臨莚聽法。百僚莫不盡敬。禎明元年。於光宅講法華。時章安預次(文句題注。二十七歲。聽受金陵。六十九歲。於丹丘添削)。
二年正月。隋伐陳。國破。江南皆歸於隋。師以時喪亂。遂杖䇿荊湘。隋開皇十年正月。文帝下詔曰。皇帝敬問光宅禪師。朕於佛教。敬信惟重。往者周武毀棄佛法。朕曾發心立願。必許護持。及受命於天。遂即興復。師[A13]已離世網。修[A14]己化人。必希獎進僧倫。用光大道十一年。晉王(楊廣)遣使奉迎。師曰。我與晉王。深有緣契。即束裝順流。不日而至。王設千僧齋。製疏請授菩薩戒。師曰。王紆遒佛戒。宜立法名總持。王贊師曰。大師傳佛心燈。宜稱智者。授戒畢。即欲西上。王固請留。師不允。王命有司。具裝發遣。
師往衡山。營建功德。酬師恩也。十二月。師至荊州。旋鄉。將建福庭。以答地德。乃於當陽山創立精舍。道俗稟戒聽法者。五千餘人。初至當陽。望沮漳山色。堆藍積翠。欲卜清溪以為道場。意嫌迫隘。遂上金龍池北百餘步。有一大樹。婆娑偃葢。中虗如菴。乃於其處。趺坐入定。一夕雲開月明。見二人。儀從如王。長者美髯而豐厚。少者冠帽而秀發。前致敬曰。予即關羽。漢末紛亂。九州瓜裂。曹操不仁。孫權自保。予義臣蜀漢。期復帝室。時事相違。有志不遂。死有餘烈。故王此山。大德聖師。何枉神足。師曰。欲於此建立道場。以報生身之德耳。神曰。願哀憫我愚。特垂攝受。此去一舍。山如覆船。其土深厚。弟子當興子平。建寺化供。護持佛法。願師安禪七日。以須其成。師期滿出定。見湫潭千丈。化為平址。棟字煥麗。巧奪人目。神運鬼工。其速若此。師領眾入居。晝夜演法。一日神啟師曰。弟子獲聞大法。更願稟戒。永為菩提根本。師即秉爐焚香。授神皈戒訖。神歡喜信受。再拜騰空而去。於是神之威德。昭布千里。遠近瞻禱。莫不肅敬。晉王啟奏。當陽造寺。事出神心。理生望表。宜賜嘉名。帝可其請。賜名玉泉。
師將還天台。晉王留居棲霞。庶獲咨決。師堅辭。王不敢留。遂行。吳越之民。掃巷以迎。沿道令牧。旛華交接。至會稽寓古寺。一夕皎月暎床。獨坐說法。如人問難。侍者智晞。明旦啟曰。未審夜來見何因緣。師曰。吾初夢大風忽起。吹壞寶塔。次見梵僧謂我曰。機緣如薪。照用如火。傍助如風。三事備矣。化道乃行。華頂之夜。許相影響。機用將盡。傍助亦息。故相告耳。此死相現也。吾憶少時之夢。當終此地。所以每欲歸山。吾終後。當藏屍於西南峯。累石為龕。植松覆坎。立二白塔。使見者發菩提心。次日啟行。至石城。乃稱有疾。謂智越曰。吾終期在此。不須前進。石城是天台西門。大佛是當來靈像處所既好。宜最後用心。衣鉢道具。一分奉彌勒。一分充羯磨。語[A15]已。右脇西向而臥。專念彌陀觀音。及般若名訖。令侍者唱二部經名。唱法華名竟。曰。法門父母。慧解由生。本迹曠大。微玅難測。四十餘年。蘊之知誰。唯獨自明了。餘人所不能見。輟斤絕絃。于此日矣。唱無量壽經竟。曰。四十八願。莊嚴淨土。華池寶樹。易往無人。火車相現。能改悔稱名。尚得往生。況戒慧熏修。行道力故。實不唐捐。弟子智朗請曰。不審師入何位。沒此何生。誰可宗仰。師曰。汝等懶種善根。問他功德。如盲問乳。告實何益。吾今當為破除汝疑。吾不領眾。必淨六根。為他損[A16]己。只登五品耳。吾諸師友。侍從觀音。皆來迎我。波羅提木叉。是汝之師。吾常說四種三昧。是汝明導。我與汝等。因法相遇。以法為親。傳通佛燈。是為眷屬。又誡維那曰。人命將終。聞鐘磬聲。增其正念惟長惟久。氣盡為期。云何身冷。方乃聲磬耶。示誨大眾訖乃唱三寶名。如入三昧。實開皇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未時也。春秋六十。僧夏四十。安坐在外。經歷十日。道俗奔赴。哭泣遶拜。如喪考妣。將舁龕歸佛隴。連雨不休。弟子等呪願。乞加神力。纔舉靈龕。應時開霽。乃於寺西南峯起塔奉藏。從先囑也。
傳法弟子三十二人。得法自行者。不可稱數。造寺三十六所。棲霞。靈巖。天台。玉泉。天下四絕。造大藏經十五處。旃檀金銅畵像八十萬軀。度僧一萬四千。師三十年唯著一納。冬夏不易。凡所受施。一果一縷。悉以入眾。凡所弘通。不畜章疏。安無礙辯。契理符文。有大機感。乃親著述。
煬帝大業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值師忌辰。遣通事舍人盧正方入山。度四十九僧。設千僧齋。啟師靈塔視之。開龕不見遺體。唯空座虗帳而[A17]已。使者反命。帝乃謂羣臣曰。智者是朕之師。先多靈異。朕仁壽元年。令張乾威往視龕室。法身端坐。如入禪定。今盧正方往。則靈體不見。唯空座而[A18]已。至人得道非虗。真不可思議也。
隋章安尊者灌頂傳
師諱灌頂。字章安。臨海章安人。以地目人。尊之也。始生三月。能隨母稱三寶名。七歲入攝靜寺依慧拯為驅烏。日記萬言。二十進具。天縱慧解。一聞不忘陳至德初(陳後主)。謁智者於修禪。稟受教觀。研繹既久。頓蒙印可。因為侍者。隨所住處。所說法門。即能領受。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師受法智者。亦若是也。
禎明元年。隨智者止金陵光宅。聽講法華(文句云。年二十七。聽愛金陵)。隋開皇十三年夏。受玄義於江陵。十四年夏。受圓頓止觀於玉泉。凡大師平日講說。悉為結集。大小部袟。百有餘卷。傳之百世。師之力也。
煬帝大業十年。著涅槃玄義二卷。疏二十卷。時隋末兵興。寇盜羣起。師自序云。推度聖文。凡歷五載。何年不見兵火。何月不見干戈。菜食水齋。冰床雪被。其勞苦有若此。疏成。烈火焚之不爇。晚年於會稽稱心精舍講說法華。時人讚之。有跨朗籠基。起雲邁印之語。郡中有嘉祥吉藏。先曾疏解法華。聞師之說。廢講散眾。投足請業。深悔前作之妄。
唐貞觀六年八月七日。終於國清。壽七十二。臘五十二。初示疾。有異香。臨終命弟子曰。彌勒經說。世尊入滅。多爇名香。其煙如雲。汝今可多焚香。吾將去矣。因委曲遺誡。辭理甚切。忽起合掌。稱淨土佛菩薩名。奄然而化。
先是貞觀元年。同學智晞臨終曰。吾生兜率。見師智者。左右寶座行列。皆悉有人。唯一座空。彼天人曰。却後六年。頂法師來升此座。計歲論期。審晞不謬。是月九日。窆於寺之南山。
師居攝靜寺講涅槃經。羣盜突至。見寺門旌旗耀日。神兵執仗。皆長丈餘。賊眾驚奔潰散。師每誦經晏坐。常有天華飄墜其側。
所著有八教大意。智者別傳。各一卷。觀心論疏二卷。國清百錄五卷。真觀法師傳。南嶽記。各一卷。吳越王請[A19]諡總持尊者。
唐荊溪尊者湛然傳
師諱湛然。號荊溪。姓戚氏。世居晉陵荊溪。時人尊其道。因以為號。家世習儒。故幼學夙成。在兒童中。超然有邁俗之志。年十七(睿宗景雲二年生。玄宗十五年。當十七歲)。訪道淅石。遇金華方巖。授以止觀之法。開元十八年。始從學左溪(時年二十)。溪與之語。知為法器。一日夢披僧服。掖二輪。游大河中。覺而白溪。溪曰。嘻。豈當以止觀二法。度眾生於生死之淵乎。遂以。處士服。受教觀之道。天寶七年。始解縫掖。著僧伽黎(時年三十八歲)。尋詣會稽一律師。愽究律部。久之演止觀於吳門。左溪既沒。師挈密藏。獨運東南。一日謂門弟子曰。道之難行也。我知之矣。古之人。靜以觀其復。動以應其物。二俱不住。乃蹈乎大方。今之人。或蕩於空。或膠於有。自病病人。道用不振。將欲取正。舍余誰歸。於是大啟玅法。旁羅萬行。盡攝諸相。入於無間。即文字以達觀。導語嘿以還源。乃祖述所傳。著為記文。凡數十萬言。一家三大部之旨。皆為之鈔釋。玄義有釋籤。文句有記。摩訶止觀有輔行。其著述甚多。具本傳。天台章安之道。至師而大備。天寶大曆間。朝廷三詔。皆辭以疾。師始居蘭陵。嘗與江淮名僧四十人。同禮五臺。有不空三藏門人含光。白師曰。頃從吾師不空遊天竺。見梵僧云。聞大唐有天台教迹。可以識偏圓。簡邪正。明止觀。可能譯之至西土耶。師聞之歎曰。可謂中國失法。求之四維(中國謂夫竺四維謂震旦)晚歸台嶺。大布而衣。一床以居。以身誨人。耆年不倦。大兵大饑之際。學者愈蕃。瞻望堂室。以為依怙。建中三年二月五日。示疾於佛隴。語門人曰。道無方。性無體。生歟死歟。其旨一貫。吾歸骨此山。報盡今夕。要與汝等談道而訣。夫一念無相謂之空。無法不備謂之假。不一不異謂之中。在凡為三因。在聖為三德。熱炷。則初後同相。涉海。則淺深一流。自利利人。在此而[A20]已。汝其志之。言訖。隱凡而化。壽七十二。夏四十三。門人奉全身塔於智者[A21]塋域之西南隅。吳越王請[A22]諡圓通尊者。
(翻譯弘傳師竟)。
△後總判三分大科。
仰惟我佛。赴眾機緣。作散華貫華兩說。結集者。按說傳之。論者。依經申之。皆不節目。古講師但敷弘義理。不分章段。如什師釋維摩經例也。若純用此意。後生始不識起盡。天親作法華經論。以七功德分序品。五示現分方便品。其餘品。各有處分。昔河西憑。江東瑤。取此意節目經文。自是漸煩。光宅轉細。重雰翳於太清。三光為之戢耀。問津者所不貴。曇鸞云。細科煙颺。雜礪塵飛。葢若過若不及。斯乃人情蘭菊。各擅其美。後生不應是非諍競。無三益。喪一道。三益者。世界等三悉檀也。一道者。第一義悉檀也。唯序正流通三分。彌天高判。今古同遵。此經一部。二十八品。
智者大師。依之分文。初品為序。方便品。訖分別功德十九行偈。凡十五品半名正。從偈後盡經。凡十一品半。名流通。又一時分為二。從序品。至安樂行十四品。約迹門開權顯實。從涌出。訖經十四品。約本門開迹顯本。本迹各序正流通。迹門初品為序。方便。訖授學無學人記八品為正。法師。訖安樂行五品為流通。本門涌出。訖彌勒[A23]已問斯事。佛今答之。半品名序。佛告阿逸多下。訖分別功德品十九行偈。名為正。偈後盡經。十一品半為流通。前三段乃合兩門為正宗。其後又分迹本兩門各三分者。正明二門開顯權實本迹之旨。令脉絡分明。知起盡也。今依此消文。一經云何二序。答。華嚴處處集眾。阿含篇篇如是。大品前後付囑。皆不乖。一部兩序何妨。今本門不安五義者。以本門非次首也。迹門但單流通。謂有勸持。無囑累。以說法未竟故也。有無之意云爾。
(總判三分大科竟)。
(經前三段竟)。
△先申品目。次釋經文。
今初。
玅法蓮華經序品第一
經題略如前釋。今釋品題。序品者。序義有三。謂次。由。述。如是等五事。冠於經首。次序也。放光六瑞。起發之端。由序也。問答釋疑。正說弄引。敘述也。具此三義。故稱為序。品者。梵語䟦渠。此翻為品。義類同者。聚在一處。故名品也。或佛自唱品。如梵網心地。或結集所置。如大論所述。或譯人添足。如羅什譯摩訶般若成九十品。今藥王本事品。是佛唱。玅音觀音等。是結集家。譯人未聞。諸品之始。故言第一。
△次釋經文二。初明四釋。一因緣。二約教。三本迹。四觀心。始從如是。終於而退。皆以四意消文。而今略書。或三二一。貴在得意。不煩筆墨。問。若略則一。若廣匪四。所以云何。答。廣則令智退。略則意不周。我今處中說。令義易明了。
因緣者。亦名感應。眾生無機。雖近不見。慈善根力。感而自通。感應道交。故用因緣釋。四悉意也。
約教者。應機設教。自有權實淺深不同。今經開前四味。同歸醍醐。令見月亡指。故用約教釋也。
本迹者。久成為本。近成為迹。中間本迹。展轉相望。今唯論開今日之迹。顯初成之本。故用本迹釋也。
觀心者。夫尋迹迹廣。徒自疲勞。尋本本高。高不可極。如數他寶。自無半錢。但觀[A24]己心之高廣。扣無窮之聖應。機成致感。逮得[A25]己利。故用觀心釋也。
然前四教。各有觀心法門。開顯之後。同歸圓乘。其大旨即不思議境。所謂介爾一念之心。三千具足。即空假中。更有各具互具之義。以趣舉一法。即法界之大都。互具各具。互融互攝。參而不雜。離而不分。一多自在。不相留礙。故輔行云。學者縱知內心具三千(各具義也)。不知我心徧彼三千。彼彼三千。互徧亦爾(互具義也。彼彼者。一彼彼佛。一彼彼生。心佛眾生。皆有各具互具之義)。如帝網珠。交徹融攝。重重無盡也。然此一念所以能爾者。以全性起修。全修即性。故四明云。法界圓融不思議體。作我一念之心。亦復舉體作生(九界也)。作佛(佛界也)。作依(器世間也)。作正(五蘊世間也)。摩訶止觀一部。具詮此理。此段節要。學者不可不留心。是為法華三昧也(初明四釋義竟)。
△二正釋經。大科序正流通三分。初序品為序分。釋序分。有通有別。從如是去。至却坐一面。是通序。以諸經通有如是等五事故。從爾時世尊去。至品盡。是別序。以別序一經故。今初通序二。一如是等四事。二聞持之眾。
今初。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四事中。一如是者。舉所聞之法體。二我聞者。能持之人。三一時者。聞持和合。非異時也。四佛者。時從佛聞也。王城耆山者。聞持之所也。下文與大比丘等。第五聞持之眾。故云五事。冠經首也。諸經皆爾。故云通序。
○四釋中。一因緣釋如是者。三世佛經初。皆安如是諸佛道同。不與世諍。世界悉檀也。大論云。舉時方。令人生信者。為人悉檀也。又對破外道阿歐二字。不如不是。對治悉檀也(阿無歐有。一切外經。以二字為首。以其所計。此二為本。部內所明。不出所計)。又如是者。信順之辭。信則所聞之理會。順則師資之道成。即第一義悉檀也。
二約教釋者。諸經不同。如是亦異。不應一匙。開於眾戶。又佛阿難二文不異為如。能詮詮所詮為是。今阿難傳佛何等文。詮何等是。不可以漸文傳頓是。以偏文詮圓是。傳詮若謬。則文不如。文不如則理不是。此義難明。須加詳審。若云佛明俗有文字。真無文字。阿難傳佛俗諦文字。與佛說不異。故名如。因此俗文。會真諦理。故名為是。此則三藏經初明如是也。
若云佛明即色是空。空即是色。色空空色。無二無別。空色不異為如。即事而真為是。阿難傳佛文不異為如。能詮即所詮為是。此則通教經初明如是也。
若云佛明生死是有邊。涅槃是無邊。出生死有邊。入涅槃無邊。出涅槃無邊。入於中道。阿難傳此出有入無。出無入中。與佛說不異為如。從淺至深。無非曰是。此則別教經初如是也。
若云佛明生死即涅槃。亦即中道。況復涅槃。寧非中道。真如。法界。實性。實際。徧一切處無非佛法。阿難傳此。與佛說不異。故名為如。如如不動。故名為是。是則圓經初如是也。
三約本迹釋如是者。三世十方。橫豎皆爾。過去遠遠。現在漫漫。未來永永。皆悉如是。何處是本。何處是迹。且約釋尊最初成道經初如是者。本也。中間作佛說經。今日所說經初如是者。皆迹也。又阿難所傳如是者。迹也。佛所說如是者。本也。又師弟通達如是。非始今日。亦非中間者。本也。而中間。而今日者。迹也。
四觀心釋者。觀前悉檀教迹等諸如是義。悉是行人一念心中因緣生法。即空假中。圓融三觀。圓教如是也(四番釋如是竟)。
○因緣釋我聞者。大論云。耳根不壞。聲在可聞處。作心欲聞。眾緣和合。故言我聞。問。應言耳聞。那云我聞。答。我是耳主。舉我攝眾緣。此世界釋也。阿難登座稱我聞。大眾皆悲號。適見如來。今稱我聞。又文殊結集。先唱題。次稱如是我聞。時眾悲號。二竝生戀慕善。此為人釋也。
阿難身與佛相似。短佛僅三指(一指二寸)。眾疑釋尊重出。或他方佛來。或阿難成佛。今唱我聞。三疑皆遣。此對治釋也。阿難學人。隨俗稱我聞。第一義中。無我無聞。即第一義也。次約教者。釋論明凡夫三種稱我。謂我見。我慢。及世流布名字我。學人無我見。但二種。無學并無我慢。但一種。今阿難聞法時。是學人。無我見。能伏我慢。但隨世名字。稱我無咎。此用三藏意釋我也。十住毗婆沙云。四句稱我。皆墮邪見。佛正法中。無我誰聞。此用通教意也。大經云。阿難多聞士。知我無我而不二。雙分別我無我。此用別教意也(不二是登地。雙照是地前)。又阿難知我無我而不二。方便為侍者。傳持如來無礙智慧。以自在音聲。傳權傳實。有何不可。此用圓教釋我也。又正法念經。明三阿難。阿難陀。此云歡喜。持小乘藏。阿難䟦陀。此云歡喜賢。受持雜藏。阿難娑伽。此云歡喜海。持佛藏。阿含經有典藏阿難。持菩薩藏。葢指一人具四德。傳持四法門。其義自顯。
三本迹者。若未會入。可言阿難隨世名我。若發迹顯本。空王佛所。同時發心。方便示為傳法之人。何所不能。
四觀心者。觀因緣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即空者。我無我也。即假者。分別我與無我也。即中者。真玅我也(四番釋我竟)。
○次釋聞。一因緣者。阿難佛得道夜生。侍佛僅二十餘年。未侍佛時。應是不聞。大論云。阿難集法時。自云。佛初轉法輪。我爾時不見。如是展轉聞。當知不悉聞也。展轉從他。自他別故。聞不聞異。未聞者樂欲。[A26]已得聞者生喜。即世界悉也。舊解云。阿難得佛覺三昧力。自能聞。即為人悉。報恩經云。阿難求四願。所未聞經。願佛重說。又云。佛口密為說也。胎經云。佛從金棺出金臂。重為阿難現入胎之相。未聞諸經皆聞。即對治悉。以聞治不聞也。此經云。阿難得記。即憶本願。持先佛法。皆如今也。即第一義悉。
二約教者。歡喜阿難。面如淨滿月。眼若青蓮華。親承佛旨。如仰完器。傳以化人。如瀉異瓶。此傳聞聞法也。歡喜賢。住學地。得空無相願。眼耳鼻舌諸根不漏。傳持聞不聞法也。典藏阿難。多所含受。如大雲持雨。此傳持不聞聞法也。阿難海是多聞士。自然能解了。是常與無常。若知如來常不說法。是名菩薩具足多聞。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此傳持不聞不聞法也。今經是海阿難。持不聞不聞之玅法。
三本迹者。如上四聞。皆迹引。而本地不可思議。以本事高難量故。本理深難思故。本迹化莫測故。
四觀心釋者。一念因觀緣法。是觀聞聞。觀空。是觀聞不聞。觀假。是觀不聞聞。觀中。是觀不聞不聞。一念觀者。玅觀也(四番釋聞竟)。
○因緣釋一時者。肇法師云。法王啟運。嘉會之時。此世界悉也。論云迦羅。是實時。示內弟子時食。時著衣者。為人也。三摩耶。是假時。破外道邪見者。對治也。若時與道合者。第一義也。約教者。若見諦[A27]已上。無學[A28]已下。名下一時。若三人同入第一義。名中一時。若登地[A29]已上。名上一時。若初住[A30]已上。名上上一時。今經是上上一時也。
本迹者。前諸一時。迹也。久遠實得之一時。本也。
觀心者。觀心先空次假後中。次第觀心也。觀心即空即假即中。圓玅觀心也。此之麤玅。各有觀與境合。名為一時。相即觀者。乃今經觀也(四番釋一時竟)。
○一因緣釋佛者。劫初無病。劫盡多病。長壽時樂。短壽時苦。東天下富而壽。西天下多珠寶。多牛羊。北天下無我所。無臣屬。如此時處。不感佛出。八萬歲時。乃至百歲時。南天下未見果而修因。故佛出其地。此世界釋也。日若不出。池中未生生[A31]已等華。翳死無疑。佛若出世。則有剎利。婆羅門。居士。四天王。乃至有頂。此就為人釋也。三乘根性。感佛出世。餘不能感。善斷有頂種。永度生死流。此就對治說也。佛於法性。無動無出。能令眾生。感見動出。而於如來實無動出。此就第一義說也。
次約教者。佛名覺者。知者。於道場樹下。三十四心。斷正使習氣(三十四心者。輔行引大論云。下八地諸惑。因時未斷。至樹下時。乃以九地九品思惑。通名為九。以九無礙。九解脫。合為十八。見道中八忍八智。合為十六心。總合成三十四心聲聞見思。前後各斷。支佛雖見思頓斷。習猶未盡。故皆不得論三十四心。三藏菩薩。至樹王下。正習俱盡。方得論也)。知覺世間出世間。總相別相。覺世即苦集。覺出世即道滅。亦能覺他。身長丈六。壽八十老比丘像。即三藏佛自覺覺他。帶比丘像。現尊特身。一念相應。斷餘殘習者。即通佛自覺覺他。單現尊特相。坐蓮華臺。受佛職者。即別佛自覺覺他。隱前三相。唯示不可思議。如虗空相。即圓佛自覺覺他。故像法決疑經云。或見如來丈六之身(藏)。或見大身小身(通)。或見坐蓮華臺。為千百億釋迦說心地法門(別)。或見身同虗空。徧於法界。無有分別(圖)。即此義也(科註云。今經正彰開顯。開前三教果頭之佛。即是圓教法身之佛。故三十二相。相相無邊。即是尊特。亦即法身。所以龍女讚云。微玅淨法身。具相三十二)。三本迹者。一佛為本。三佛三迹(此寄本中體用)。中間示現。數數唱生唱滅。皆是迹也。唯本地四佛。皆是本也(迹中體用俱迹。本中體用俱本)。四觀心釋者。觀因緣所生心。先空次假後中。皆偏覺也。觀心即空即假即中。是圓覺也(四番釋佛竟)。
○一因緣釋住者。能住住所住。所住即忍土王城。能住即四威儀住世未滅。此世界也。又住者。往十善道。住四禪中。此為人也。又住者。住三三昧。即對治也。又住者。住首楞嚴。即第一義也。
次約教者。三藏佛。從析門發真無漏。住有餘無餘涅槃。通佛。從體門發真無漏。住有餘無餘涅槃。別佛。從次第門。入住秘密藏。圓佛。從不次第門。入住秘密藏。前三佛住。能所皆麤。後一佛住。能所皆玅。今經是圓佛。住於玅住也。
三本迹者。三藏佛。應涅槃。慈悲垂迹。生身住世。通佛。誓願慈悲。扶餘習度眾生。作佛事。別圓佛。皆慈悲熏法性。愍眾生故。垂應法界。當知四佛。住本佛住。以慈悲故。住于忍土王城。威儀住世。是名迹住。
四觀心者。觀住於境。或住無常境。即空即假即中等境。以無住法。住於境中。故名為住(無住之言。通于四教。麤智謂住。於理實無。若在圓中。便成絕待四番釋住竟)。
○一因緣釋王舍城者。天竺稱羅閱祗伽羅。羅閱祗。此云王舍。伽羅此云城。國名摩伽陀。此云不害。有罪者。送入陰林中。無刑殺法也。亦名摩竭提。此云天羅。開國王名。以王名國也。耆闍崛山。此翻靈鷲。前佛後佛。皆居此山。若佛滅後。羅漢住。法滅。支佛住。無支佛。鬼神住。
次約教者。像法決疑經云。一切大眾。所見不同。或見娑羅林地。悉是土沙。艸木石壁。或見七寶清淨莊嚴。或見此林是三世諸佛所遊行處。或見此林。即是不可思議諸佛真實法體。例知此義。四見不同。所住既然。能住亦爾。
三本迹者。本住三德大涅槃山。迹居靈鷲。又本迹各有靈鷲。壽量云。常在靈鷲山本也。示現出沒。迹也。
四觀心釋山者。若觀色陰無知。如山。識陰如靈。三陰如鷲。觀此靈鷲無常。即析觀也。觀此靈鷲即空。體觀也。觀靈即智性了因。智慧莊嚴也。鷲即聚集緣因。福德莊嚴也。山即法性正因。不動三法。名秘密藏。自住其中。亦用度人。下文云。佛自住大乘。即別圓二觀也(四番釋佛住王舍城等竟)。
○中者。佛無住住中道。升中天。中日降中國。中夜滅。皆表中道。今處山中。說中道也(一釋如是等四事竟)。
△二釋第五聞持之眾二。初列眾。二總結。列眾三。初聲聞眾。二菩薩眾。三天龍等眾。諸經多爾。舊云。有事有義。事者。逐形迹親疎。聲聞形出俗網。迹近如來。證經為親。故前列。天人形乘服異。迹非侍奉。證經為疎。故後列。菩薩形不檢節。迹無定處。既不同俗。復異於僧。故居中。義者。聲聞欣涅槃。天人著生死。各有所偏。菩薩不欣不著。居中求宗。故在兩間。釋論意亦爾。今初聲聞眾二。初比丘眾。二比丘尼眾。初又二。初多知識。二少知識。初又三。一舉類明數。二明位歎德。三列名總結。
今初。
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
與大比丘眾。是舉其氣類。萬二千人。是明其大數。與者共義。釋論以七一解共。謂一時。一處(世界悉)。一戒(為人)。一心。一見(對治)。一道。一解脫(第一義)。
○大者。梵語摩訶。此言大。亦言多。亦言勝。器量尊重。為天王等大人所敬。故言大。升出九十五種之上。故言勝。徧知內外經書。故言多。又數至一萬二千。故言多。又直就中。觀心性廣博。猶若虗空。故名大。雙遮二邊。入寂滅海。故名勝。雙照二諦。多所含融。一心一切心。故名多也。
○比丘。秦言乞士。破煩惱。能持戒。怖魔等。天竺一名。含此四義。秦無以翻。故存本稱。怖魔者。魔樂生死。此人出家。復化餘人。俱離三界。乖於魔意魔用力制。翻被五縛。但愁懼而[A32]已。故言怖魔。破惡者。出家人。必破身口七惡。故言破惡。乞士者。在家三種如法養命。一田。二商。三仕。出家人。佛不許此。唯乞自濟。身安道存。福利檀越。故名乞士。三義相成。即比丘義也。初受戒。修定修慧。[A33]已有破惡怖魔乞士三義。非獨後心。依經家。皆歎後心比丘耳。
○眾者。梵語僧伽。此翻和合眾。一人二人三人。皆不名僧。四人以上。乃名為僧。事和無別眾。法和無別理。佛常與千二百五十人俱。諸經或多少不定。今經云萬二千者。本是一萬二千菩薩。迹為萬二千聲聞也。觀心者。觀十二入。一入具十法界。界界具十界。即百界。一界十如。即千如。一入具千如。十二入。即萬二千法門也。
△二明位歎德。
皆是阿羅漢(至)盡諸有結心得自在。
阿羅漢。是明位。諸漏下。是歎德也。阿羅漢。或言無翻。而含三義。一無生義。不受後有故。二殺賊義。斷盡見思故。三應供義。堪為福田故。此藏通二教意耳。若別圓者。非但殺賊。亦殺不賊。不賊者。涅槃是。是亦須破。是殺賊義(言不賊者。猶從二乘得名。若於圓別。尚名為賊。是故須破)。不生於生。亦不生不生。無漏是不生(取無為證。生于界外。不生是生。故不令生)。非但應供。亦是供應(供彼所應。名為供應。如佛化為道人。送供于阿蘭若比丘等)。觀心者。空觀是般若。假觀是解脫。中觀是法身。又從假入空觀。乃至中道觀。殺無明賊。不生二邊心。供養此人。如供養世尊。方等經云。供佛及文殊。不如施行方等者一食充軀。此經云。毀讚佛。罪福猶輕。毀讚持經者。罪福甚重。何以故。佛無食想。久離八風。不為損益。施持經者。全肉身。續報命。生法身。增慧命。故有益。毀之。憂惱退悔。若失好時。則不可救。故大損也。
○諸漏[A34]已盡無復煩惱兩句。歎殺賊德。漏即三漏也。逮得[A35]己利句。歎應供德。三界因果。皆名為他。智斷功德。皆名[A36]己利。[A37]己利具足。故成應供。盡諸有結心得自在兩句。歎不生德。諸有。即二十五有生處。結。即二十五有生因。心自在。則慧必自在。定慧具足。乃俱解脫人也。
△三列名總結。
其名曰阿若憍陳如(至)大阿羅漢等。
先列名。略舉二十一尊者。佛諸弟子。皆備眾行。而隱其圓能。各從一德標名。欲引偏好故耳。
憍陳如。姓也。此翻火器。婆羅門種。其先事火。從此命族。增一阿含云。我佛法中。寬仁博識。初受法味者。憍陳如為第一(世界悉檀)。夫巨夜長寢。無人能覺。日光未出。明星前現。憍陳如初得無生智。譬若明星。在眾明之始。一切人智明。無前陳如。最先破暗。莫過明星。一切人暗滅。無前陳如。故名阿若(對治悉檀)。太子入山學道。父王遣五人追侍。二是母黨。三是父黨。二人以欲為淨。三人以苦行為淨。太子苦行時。二人捨去。太子捨苦行。受飲食酥油煖水。三人又捨去。太子得道。先為五人說四諦。陳如最初稱解。故名阿若(第一義悉)。僭補註曰。首楞嚴經云。時憍陳如。起立白佛。我今長老。於大眾中。獨得解名。因悟客塵二字成果。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宿食事畢。俶裝前途。不遑安住。若實主人。自無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又如新霽。清[A38]暘升天。光入隙中。發明空中諸有塵相。塵質搖動。虗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搖動名塵。以搖動者。名為塵義佛言如是(客。塵。主空。即四諦也。客苦。塵集。主道。空滅也)。昔智者大師。望西禮拜。求見楞嚴而不得。故出於此。
摩訶迦葉。此翻大龜氏。亦翻光波。亦翻飲光。名畢鉢羅。婦名婆陀。其家大富。千倍勝瓶沙王。十六大國。無以為隣。畏勝王得罪。減一耕犁。但用九百九十九雙牛金犂。又經云。其家有氎。最下品者。直百千兩金。以釘釘入地七尺。氎不穿破。如本不異。付法藏言。毗婆尸佛滅後。塔像金色缺壞。時有貧女。丐得金珠。倩匠為薄。金師歡喜。治瑩佛畢。立誓為無姻夫婦。九十一劫。人中天上。身恒金色。心恒受樂。故諸天請結集時讚言。耆年欲恚慢[A39]已除。其形譬如紫金柱。上下端嚴玅無比。目明清淨如蓮華。捨家業。及金色婦出家。身披無價寶衣。截為僧伽黎。四疊。奉佛為座。如是三捨。世無倫匹。
佛授糞掃大衣。此衣是大聖大衣。又大麤重。故迦葉云。我受佛衣。師想。塔想。未曾頭枕。況以覆臥。增一阿含云。佛法中行十二頭陀難行苦行。大迦葉第一。梵語頭陀。此云抖擻。以抖擻十二種過。一者在阿蘭若處。離憒閙過。二者常行乞食。離僧中食。及受請過。三次第乞食。離揀擇過。四者受一食法。離多求過。五者節量食。離貪味過。六者中後不飲果蜜等漿。離求欲過。七者糞掃衣。離好衣過。八者但三衣。離增減過。九者塚間住。離常樂倒計過。十者樹下止。離怖畏過。十一者露地坐。離貪樹過。十二者常坐不臥。離煩惱賊過。具如十二頭陀經廣明。五是住處法。五是食法。二是衣法。
佛臨涅槃。付以正法眼藏。囑其傳持。毋令斷絕。為西天第一祖。又傳金縷僧伽黎。法付阿難畢。乃持此衣入雞足山入定。俟慈氏下生。
優樓頻螺。此翻木瓜林。
○那提。此翻河。亦翻江。
○伽耶。此翻城。兄弟三人。竝是事火外道。因緣出瑞應經。及諸部律。約教者。如增一阿含云。優樓頻螺能將護四眾。供給四事。令無所乏。最為第一。那提。心意寂然。降伏諸結。精進第一。伽耶。觀了諸法。都無所著。善能教化第一。是為酪中教意。若轉入生酥。即應恥小慕大。例則可知。若轉入熟酥。即應委業領教。若轉入醍醐。如此經中得記作佛也。
舍利弗。此翻身子。亦名珠子。名優波提舍。彰父德也。此翻論義。智慧第一。年十六。究盡閻浮提典籍。無事不閑。十六大國。論義無雙。五天竺地。最為第一。師事沙然梵志。沙然道術。身子皆得。一日見頞䫌比丘。威儀庠序。因問師法。頞䫌答云。諸法從緣生。是故說因緣。是法緣及盡。我師如是說。一聞即得須陀洹果。來至佛所。七日徧達佛法淵海。又云。十五日後。得阿羅漢。為羅云和尚。憍梵作師。聲聞眾中。右面弟子。
調達破僧。引五百比丘去。身子往化五百歸。中阿含云。身子是四眾所生母。目連是所養母身子問滿慈。賢名何等。梵行人云何稱汝。答。我父名滿。我母名慈。梵行人稱我為滿慈子。身子稱嗟。善哉賢者滿慈子。為如來弟子。智辯聰明決定。安隱無畏。逮大辯才。得甘露幢。於甘露自作證。值汝者得大饒益。諸梵行人。應縈衣頂戴。
滿慈問身子。賢者何名。梵行人云何稱。答。我父字優波提舍。我母名舍利。故稱我為舍利子。滿慈子嗟曰。今與佛等弟子共論而不知。興第二世尊共論而不知。興法將共論而不知。興轉法輪復轉弟子共論而不知。若我知尊者。不能答一句。況復深論。善哉善哉。為如來弟子。乃至縈衣頂戴。
佛說一句。身子以一為本。七日七夜作師子吼。更出異句異味。使無窮盡。況佛多說。而身子智辯。寧可盡耶。
約教者。若三藏智慧。即是無學十智。斷結證真。輔佛揚化。釋論稱為右面大將也。通教智慧者。如般若中自說。所以為摩訶薩。謂我見。眾生見。佛見。菩提見。轉法輪見。破如此等見。故名摩訶薩。此慧異初教也。若從元初。但聞牛食忍艸。即出醍醐。若能服者。眾病皆除。一切諸藥。悉入其中。為修此行。即是圓教智慧也。
本迹者。本住實相。智度為母。從境生智慧。境即是身。智慧即是子。悲愍眾生。迹為五味身子。欲轉煩惱惡血。令成善乳。示為外道智慧。作大論師。欲烹乳為酪。示三藏智慧。為第二世尊。欲引酪為生酥。訥大現小。受淨名之屈。欲引生酥為熟酥。安慰饒益同梵行者。於般若領教。欲引熟酥為醍醐。於法華初悟得記。斯皆迹中外現。而本地內祕。其實久矣。
觀心者。一心三觀。攝得一切智慧。觀心即空故。攝得酪智慧。觀心即假故。攝得兩酥智慧。及世智慧。觀心即中故。攝得醍醐智慧。是名觀心中一慧一切慧。一切慧一慧。非一慧非一切慧。
大目犍連。姓也。翻讚誦。文殊問經。翻萊茯根。真諦云。勿伽羅。此翻胡豆。二物古仙所嗜。因以命族。釋論云。舍利弗。才明見貴。目犍連。豪爽取重。智藝相比。德行互同。增一阿含云。我弟子中。神通輕舉。飛到十方者。大目連第一。釋論四十一。稱左面弟子。
外道師徒五百。用呪移山。經一月日。簸峨[A40]已動。目連念言。此山若移。多所損害。即於山頂虗空中結跏。山還不動。外道相謂。我法山動。計日必移。云何安固。還若於初。必是沙門使爾。自知力弱。歸心佛道。令無量人。正法出家也。
耆域。此翻固活。生忉利天。目連弟子病。乘通往問。值諸天出園遊戲。耆域乘車不下。
但合掌而[A41]已。目連駐之。域即云。諸天受樂忽遽。不暇相看。尊者欲何所求。具說來意。答云。斷食為要。目連放之。車乃得前。
帝釋與修羅戰勝。造得勝堂。七寶樓觀。莊嚴奇特。梁柱支節。皆容一綖。不相著而能相持。天福之玅力能如此。目連飛往。帝釋將目連看堂。諸天女皆羞見目連。悉隱逃不出。目連念帝釋著樂。不修道本。即變化燒得勝堂。赫然崩壞。仍為帝釋廣說無常。帝釋歡喜。後堂儼然。無灰煙色。
往昔曾助辟支佛剃頭。浣染。縫袈裟。發願得神通。本迹者。本住真際首楞嚴定。能於一念。徧應十方。種種示現。施作佛事。以慈悲故。迹為五味神通。引令入極。
觀心者。觀於一心。倐有一切心。觀一切心。倐無諸心。心非有無。通至實相。
摩訶迦旃延。此翻為文飾。應言扇繩。亦好肩。皆從姓為名。僧一阿含云。善分別義。敷演道教者。迦旃延最為第一。
如長阿含云。有外道。執斷見。謂無他世。凡有十番問答。外道言。無有他世。答言。若無他世。則無明日。又問我見人死不還。云何說其受苦。故知無他世。答云。如罪人被駐。寧得歸不。又問。若生天。何故不歸。故知無他世。答云。如人墮廁得出。寧肎更入廁不。又天上一日。當此百年。生彼三五日。未遑歸心。設有歸者。而汝[A42]已化。寧得知之。又問我鑊煑罪人。密葢其上。伺之不見神出。故知無他世。答云。汝晝眠時。傍人在邊。見汝神出否。又問。我剝死人皮。臠肉碎骨。求神不得。故知無他世。答云。如小兒析薪。寸寸分裂。求火寧有可得不。又問。我秤死人更重。若神去應輕。若無神去。則無他世。答云。如火與鐵合。鐵則輕。鐵失火則重。人生有神則輕。死失神則重。又問。我見臨死人。反轉求神不得。故知無他世。答云。如人反轉。求於貝聲。寧得聲耶。又問。汝雖重重破。我執此甚久。而不能捨。答云。如人採穭。初見麻取麻。次捨麻取麻皮。次捨麻皮取縷。次捨縷取布。次捨布取絹。次捨絹取銀。次捨銀取金。捨劣取勝。云何不能捨。又問。非但我如是說。諸人亦如是說。云何謂我非。答云。兩商人逢鬼。鬼為人像。語言。前路豐米足艸。載之何為。一商人便棄前路。人牛皆饑。遂為鬼所噉。一商人云。若得新米艸。可棄故米艸。人牛皆不為鬼所食。諸人妄說。如鬼誑言。汝不納我言。如棄故米艸。今既得新。何不棄故。又問。我不能捨。勸我則瞋。答曰。汝如養豬人。路上遇糞。頭擎將還。在路逢雨。汗下汙頭。傍人令棄。倒更瞋他。謂汝不養豬。故令我棄。反瞋勸者。如是番番析破。廣演諸義。外道便伏。而讚歎言。尊者前說明日。而我[A43]已解。欲聞智辯。故番番執難。善哉玅說。迦旃延善論義相。亦復如是。律中云。善能教化歸戒。令屠受夜戒。婬者受晝戒。後受報時。各於晝夜見前樂相(云云)。約教者。依無常苦空無我。破斷常見等。是初教論義。依空無所有不可得。破斷常見等。是通教論義。依總持四辯。觀機照假。以藥逗病。破斷常見等。是別教論義。依實相畢竟不有不無。破斷常見等。是圓教論義。
阿耨樓䭾。亦云阿那律。亦阿泥盧豆。皆梵音奢切耳。此翻無貧。亦如意。佛之堂弟。賢愚經云。弗沙佛末法。時世饑饉。有支佛名利吒。行乞。空鉢無獲。有一貧人。見而悲悼。白言勝士。能受稗不。即以所噉奉之。食[A44]已。作十八變。後更採稗。有兔跳抱其背。變為死人。無伴得脫。待闇還家。委地即成金人。拔指隨生。用脚更出。取之無盡。惡人惡王。欲來奪之。但見死尸。而其所覩。純是金寶。九十一劫。果報充足。故號無貧。出家[A45]已後。隨所至處。人見歡喜。欲有所須。如[A46]己家無異。阿那律精進。七日七夜。眼睫不交。眠是眼食。既七日不眠。眼則喪睛。失肉眼[A47]已。佛令求天眼。繫心在緣。四大淨色。半頭而發。徹障內外。明暗悉覩。對梵王曰。吾見釋迦大千世界。如覩掌果。增一云。我佛法中。天眼徹視者。阿那律比丘第一。
約教者。依世禪發天眼。凡夫外道也。依無漏事禪發天眼。三藏意。依體法無漏慧發諸行。依諸行發天眼。通教意。依散善發肉眼。依禪發天眼。依真發慧眼。依俗發法眼。依中發佛眼。別教意。依實相發天眼。天眼即佛眼。圓教意。
劫賓那。此翻房宿。父母禱房星感子。故用房星以名生身也。是比丘初出家。未見佛。始向佛所。夜值雨。寄宿陶師房中。以艸為座。晚又一比丘隨後而來。亦寄宿。前比丘即推艸與之。在地而坐。中夜相問。欲何所之。答見佛。後比丘即為說法。豁然得道。後比丘即佛也。辭在阿含。可撿取。共佛房宿。得見法身。從得道處為名。故言劫賓那。毗沙門持葢。隨賓那後。毗沙門是宿主。主既侍奉。星宿亦然。此比丘善占星宿。明識圖象。從解得名。名劫賓那。增一阿含云。我佛法中。善知星宿日月者。劫賓那比丘第一。
約教者。析破根塵之舍。同佛棲真諦之房。三藏意。體達根塵之舍即空。是共如來同宿真諦之房。通教意。分別十法界根塵房舍。悉得見佛。別教意。於一根塵房舍。即見一切房舍。見一切佛。圓教意。
憍梵波提。此翻牛呞。無量壽經。稱牛王。增一云。牛迹。昔五百世曾為牛王。牛若食後。恒事虗哨。餘報未夷。唼唼常嚼。時人稱為牛呞。樂在天上。不樂人間者。牛迹比丘第一。又云。人但觀形。不知有德。若笑羅漢即得罪。避人笑故。常居天上。天知有德。不笑其形。故居天也。
佛滅度後。迦葉集千大羅漢。遣下座僧使。追憍梵。憍梵問佛及和尚。答言皆滅。即言。佛出我出。佛住我住。佛滅我滅。憍梵般提稽首禮。玅眾第一大德僧。聞佛滅度我隨去。如大象去象子隨。
約教者。住天園是示善。有牛嚼是示惡。三藏意也以牛嚼身得道。示惡非惡。居天園而牛嚼。示善非善通教意也。示界內外善惡者。別教意。示善惡實相者。圓教意。
離婆多。亦云離越。此翻星宿。或室宿。或假和合。文殊問經。稱常作聲。父母從星宿乞子。既其感獲。因星作名。雖得出家。猶隨本字。假和合者。釋論云。空亭中宿。見二鬼爭屍。告其分判。設依理枉理。俱不免害。故隨實而答。大鬼拔其手足。小鬼取屍補之。食竟。拭口而去。常作聲者。其疑此事。若我本身。眼見拔去。若是他身。復隨我行住。疑惑猶豫。逢人即問。汝見我身不。故言常作聲。眾僧云。此人易度。語云。汝身本是他遺體。非[A48]己有也。即得道。增一云。坐禪入定。心不倒亂者。離越比丘第一。
約教者。析破五陰非我所有。三藏意。體達五陰本非我有。通教意。分別十法界五陰皆非我有。別教意。達五陰非我有。非他有。見陰實相。圓教意。
觀心者。觀心念佛。見十方佛多。如夜觀星。
畢陵伽婆蹉。此翻餘習。五百世為婆羅門。餘習猶高。過恒水。咄。小婢駐流。恒神為之兩派。神往訴佛。佛令懺悔。即合手。小婢莫瞋。大眾笑之。懺而更罵。佛言。本習如此。實無高心。增一云。樹下苦坐。不避風雨者。婆蹉比丘第一。
約教者。滅慢故無慢。三藏意。即慢無慢通意。分別十法界高下。別意。八自在我。具足佛法。圓意。
薄拘羅者。此翻善容。或偉形。或大肥盛。色貌端正。故言善容也。年一百六十歲。無病無夭。有五不死報。後母置熬槃。釜中。水中。魚食。刀破。皆不死。昔持不殺戒故。九十一劫。命不中夭。昔施僧一訶梨勒果。故身常無病。能持一戒。四戒莊嚴。堅持不犯。不避水火。餘人雖持五戒。多毀犯也。身樂寂靜。獨處閒居。不樂眾中。眼不樂玄黃等色。耳不樂聞世間之聲。鼻不嗅世間香。舌不曾為人說一兩句話。意常在禪定。不散亂。
阿育王禮諸羅漢塔。次至其塔而說偈言。雖自練無明。於世少利益。供二十貝子。增一云。施一錢。而貝子從塔飛出。來著王足。諸臣驚恠。閒靜少欲。乃至其塔。猶有是力。故增一云。壽命極長。終不中夭。常樂閒居。不處眾中。拘羅第一。
約教者。滅喧入真。三藏寂靜。即喧而真。通教寂靜。離二邊入中。別寂靜。即邊而中。圓寂靜。觀心者。心性中道。即空即假即中。常樂我淨觀也。
摩訶拘絺羅。此翻大膝。舍利弗母舅。由來論勝姊。姊孕。論則不勝。知所懷者智。寄辯尚爾。何況出胎。即棄家。往南天竺。讀十八經。時人笑之。累世難通。一生非冀。喟然歎曰。在家為姊所勝。出路為他所輕。誓讀不休。無暇剪爪。時人呼為長爪梵志。
學訖還家。問甥所在。人云。為佛弟子。即大憍慢。我甥八歲。聲震五竺。彼沙門者。有何道術。誘我姉子。徑往佛所。思惟良久。不得一法入心。語佛言。一切法不忍。忍即安義。此言一切法。我皆能破。使不得安。故言一切法不忍。佛問。汝見是忍不。此墮兩負處。若我見忍。前[A49]已云一切不忍。若我見不忍。無以勝佛。即低頭得法眼淨。身子扇佛。聞舅論。得阿羅漢果。增一云。得四辯才。觸難能答。拘絺羅第一。南方天王。毗留匐叉。常來隨侍。
觀心者。觀心即空即定。即假即慧。以嚴其心。
難陀。亦云放牛難陀。此翻善歡喜。亦翻欣樂。有言是律中䟦難陀。大論云。頻婆娑羅王。請佛及比丘僧。三月安居。語放牛人。令近處住。令日日送乳酪酥等。終竟三月。王甚憐之。令其見佛。其乃與諸同輩議云。曾聞一切智人。即淨飯王子。彼生在王宮。頗知放牛事不。乃入竹園。端坐問佛。佛為說十一事等。具如止觀第二記。因發心出家。成無學果。從本為名。故言放牛。言善歡喜者。從初慕道為名。
約教者。事歡喜。理無歡喜。三藏意。即事歡喜。是理歡喜。通教意。歡喜地。即別教。歡喜住。即圓教。
孫陀羅難陀。孫陀羅。此翻好愛。亦翻端正。難陀如前。種姓如那律中說。四月九日生。短佛四指。容儀挺特。與世殊異。若入眾中。有不識者。謂言佛來。彌沙塞律云。摩竭有裸形外道。大聰明。國人號為智者。見者。共身子論議結舌。善心生。欲於佛法出家。見難陀。色貌姝偉。歎云。短小比丘。智慧難槩。況堂堂者乎。求出家。難陀即度之。
約教者。俗諦有法喜。真諦無喜。三藏意。即俗喜是真喜。通教意。從通法喜。有俗法喜。中法喜。別教意。即通喜具一切法喜。圓教意。
富樓那。增一云。我父名滿。我母名慈。諸梵行人。呼我為滿慈子。此從父母兩緣得名。故云滿慈子。是人善知內外經書。靡所不知。就知滿故。復名滿。善能廣說。分別義理。滿願子最第一。下文云。於說法人中。最為第一。第一者。說滿字也。
欲還本國利益。佛言。彼國弊惡。汝云何。答。我當修忍。若毀辱我。我當自幸。不得拳毆。拳毆時。自幸不得木杖。木杖時自幸不得刀刃。刀刃時。自幸離五陰毒器。是為行忍滿。故名滿。七車喻經中說。為大智舍利弗所稱歎。一切梵行人。皆當縈衣。頂戴於汝。若見汝者。得大利益。是為歎滿。故名滿。
約教者。殷勤析法。所作[A50]已辦。三藏願滿。體達即空。於空法得證。通教願滿。法眼具足。別教願滿。住秘密藏。圓教願滿。
本迹者。本願久滿。迹為說法第一。示眾生知識也。觀心。如止觀中。人行理等善知識觀(人是佛。菩薩。羅漢。行是六度道品。理是法性實際)。
須菩提。此翻空生。生時家中倉庫筐篋器皿。一切皆空。問占者。占者言吉。因空而生。字曰空生。亦云善吉。常樂遊止閒林石窟寂靜之處。所修行業。以空為本。常入空定。住無諍三昧。將護眾生。不令起礙。嫌行即住。嫌住即行。約教者。滅色空智生。藏教意。體色空智生。通教意。從有智生空智。從空智生俗智。從俗智生中智。別教意。空生即有智。亦即俗智。中智。圓教意。
阿難。此云歡喜。或無染。淨飯王冀太子為金輪。霸其宗社。忽棄國捐王。憂惱殆絕。魔來誑之。汝子[A51]已死。王哭云。阿夷語既虗。瑞相亦無驗。復有天來云。汝子成佛。王疑未決。須臾信報。昨夜天地大動。太子成佛。王大歡喜。白飯王奏云生兒。舉國欣欣。因名歡喜。是為父母作字。
阿難端正。人見皆悅。中阿含云。四眾若聞阿難所說。若多若少。無不歡喜。欲發問時。先為謦欬。大眾皆歡喜。四眾若觀其默。行住坐臥。指撝處分。進止動轉。皆歡喜。
阿難臘月八日。佛成道日生。侍佛得二十五年。推此。佛年五十五。阿難年二十五。佛時求侍。五百請為。如前說。眾勸阿難。阿難順從。五百皆歡喜。目連騰阿難三願。佛言。預知譏嫌。求不受故衣食。欲自利益。求出入無時。佛印而許。佛言。阿難勝過去侍。過去侍聞說乃解。今佛未發言。阿難[A52]已解如來意。須是不須是。皆悉能知。故以法付阿難。如來歡喜。四天王各奉佛鉢。佛累而按。合成一鉢。四緣宛然。而此鉢大重。阿難歡喜。荷持無倦。
中阿含第七云。阿難侍佛二十五年。所聞八十千犍度。皆誦不遺。不重問一句。念力歡喜。
阿難隨佛入天人龍宮。見天人龍女。心無染著。雖未盡殘思。而不能染。一切天人龍神。無不歡喜。
佛滅度後。坐師子床。迦葉大眾讚曰。面如淨滿月。眼若青蓮華。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自誓坐入涅槃。住恐離車有怨。進恐闍王有怨。於恒河中。入風奮迅三昧。分身為四分。一與天。一與龍。一毗舍離。一阿闍世。
阿育王禮阿難塔。奉千萬兩金。偈歎曰。能攝持法身。法燈故法住。念盛佛智海。故設上供養。念持多所聞。口出微玅語。世尊所讚歎。天人之所愛。
增一云。知時明物。所至無疑。所憶不忘。多聞廣達。堪任奉持。阿難第一。
約教者。歡喜阿難。三藏也。賢阿難。通也。典藏阿難。別也。海阿難。圓也。
羅睺羅。此言覆障。太子求出家。父王不許。殷勤不[A53]已。王言。汝若有子。聽汝出家。菩薩指妃腹。却後六年。汝當生男。在胎六年。故言覆障。真諦三藏云。羅睺。本名修羅。能手障日月。翻此。應言障月。佛言。我法如月。此兒障我。不即出家。世世障我。我世世能捨。故言覆障。佛出家後。耶輸有娠。諸釋咸瞋。何因有此。欲治欲殺。惡聲盈路。寶女劬毗羅。證之小差。因焚火坑。發大誓願。我若為非。子母俱滅。若真遺體。天當為證。因抱子投坑。坑變為池。蓮華捧體。王及國人。始復不疑。後佛還國。耶輸令羅睺奉佛歡喜丸。羅云以幼稚之年。於大眾中。逕持上佛。耶輸以此息謗。謗由有子。故言覆障。祖王歡喜。雖失其子而獲其孫。為金輪。吾亦何恨。想其長大。冀神寶至。而佛索令出家。父王不許。耶輸將上高樓。目連飛空來取。佛度出家。付舍利弗為弟子。既出家[A54]已。王位亦失。故言覆障。
後時修道。殷勤不獲。以問佛。佛言。汝為人說五陰未。答言未。當為他說。說竟。又問。汝說十二入未。說十八界未。說法是得道之門。若欲得道。當為他說法。因廣說法竟。然後得道既。[A55]已得道。見愛皆除。三界生盡。
佛敕四大羅漢不得滅度。待我法滅盡。由是住世。于今未得入無餘涅槃。
二總結云。如是眾所知識者。或言知秪是識。或言聞名為知。見形為識。見形為知。見心為識。本迹者。本為眾生作滿字知識。迹為半字知識(上來多知識眾竟)。
△二少知識。
復有學無學二千人。
次列少知識眾。有學無學二千人者。但舉位明數。而不歎德。亦不列名。呼此為少知識眾耳。聖與凡絕交。亦不分別多識少識。特以希高慕遠者。以多識引之。藏名隱德退讓者。以少識引之。隨順眾生。故有若干。不可以多少之迹失其本。學無學者。三藏中十八種學人。九種無學人。通教五地皆名學。六地名無學。又通教九地名為學。佛地為無學。別圓中。或就功用無功用。或就具足未具足。明學無學(三藏十八種學人等者。具如止觀第六記。通教學無學位。兩節判者。前約二乘。後約菩薩。又前約三乘共位。後約獨菩薩。約別圓中亦兩節判者。前云功用無功用。即約地住前後。次具不具。即等覺妙覺。初入無功用。亦得名為無學。但是分得。故更約具足)。本迹者。本法身大士。居滿字學無學位。眾生應以半字學無學人。莊嚴雙樹也。觀中道。不緣二邊。中間即是無學。能如是觀。是名為學。若就觀門明數者。觀一心具十法界十如。界如互論。即具二千。
(僭補曰。界如互論者。以界論如。則有百界千如。以如論界。則有萬如千界。是謂界如互論。以足二千之數也)。
(初比丘眾竟)。
△二比丘尼眾。
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至)亦與眷屬俱。
波闍波提。此翻大愛道。亦云憍曇彌。此翻眾主。尼者。天竺女人通名也。本住智度法門。迹為千佛之母。生育導師。大報恩經云。佛姨母憍曇彌。求於佛法中出家。佛不聽許。心懷悵恨。憂悲苦惱。即出祇洹。悲淚滿目。阿難見之。乃白佛言。憍曇彌母人者。乳哺養育如來色身。至今得佛。母人於如來有大恩分。如來尚許一切人入佛法中。況於母人而不聽許。佛言。若聽女人入佛法。正法當漸微漸減於五百歲。故不聽許。阿難重白佛言。過去諸佛。皆具四眾。而世尊獨不具耶。佛告阿難。若憍曇彌愛樂佛法。能修八敬之法。聽入佛法。憍曇彌聞是語[A56]已。心大歡喜。如來即為宣說八敬之法。憍曇彌言。世尊。願不有慮。當令奉行。假使喪失身命。亦不退失。(八敬法者。一尼百歲禮初夏比丘足。二不得罵謗比丘。三不得舉比丘過。四從僧受具戒。五有過從僧懺六半月從僧請教誡。七依僧三月安居。八夏訖。從僧自恣)又以大悲熏心。請云。未來惡世之中。有善女人。信樂佛法者。惟願聽許。入佛法中。佛言善哉。若有女人。護持佛法。漸次修學。戒施多聞。及諸善法者。皆悉聽許。
觀釋者。中觀廣博名大。無緣慈名愛。中理虗通名道。大即自行。愛即化他。如以愛故受生。慈故涉有。道即通自行化他也。六千者。數也。觀門者。觀六根清淨。各具千功德。雖眼鼻身各八百。耳舌意各千二百。以多足少。數滿六千。亦是觀行意也。
○羅睺羅母耶輸陀羅者。以子標母。此翻華色。亦曰名聞。溫良恭儉。德齊太子。然在家為菩薩之妻。天人知識。出家為尼眾之主。位居無學。豈是無名聞眾耶。十二遊經出三夫人。第一瞿夷。二耶輸。三鹿野。未曾有。及瑞應。皆云羅睺是瞿夷子。涅槃。及法華。皆云是耶輸子。二義云何通。或可彼經舉大母。此處舉所生。釋論云。瞿毗陀。是寶女不孕。即是瞿夷。此翻明女。故知定是耶輸子也。
本迹者。妻則齊也。豈有博地。為太子妻。故知本住寂定微玅法喜。迹為佛妻。悲華云。寶藏佛所。誓願為妻耳。
上來當分。各明本迹觀心。更有總論。顯善權曲巧。明觀行精微。茲不具錄。樂多聞者。宜自撿之(初聲聞眾竟)。
△二菩薩眾者。釋論云。菩薩為出家在家四眾攝。何故別列。答。有菩薩墮四眾中。有四眾不墮菩薩中。為其不發心作佛故。今別列同發心求作佛者。名菩薩眾。文為三。初氣類大數。二明位歎德。三列名總結。
今初。
菩薩摩訶薩八萬人。
氣類者。即是菩薩摩訶薩也。若具存應言菩提薩埵。摩訶薩埵。什師嫌煩。略提埵二字。菩提。此言道。薩埵。此言心。摩訶。此言大。此諸人等。皆求廣博大道。又成熟眾生故。道心大道心之氣類也。
菩薩多種。謂偏通別圓。如釋論引迦旃延子。明六度齊限而滿者。此欲調血眾生為乳也。若大品。明有菩薩發心。與薩婆若相應者。此欲調乳入酪也。若大品。明有菩薩發心。遊戲神通。淨佛國土。又如淨名中得不思議解脫者。皆能變身登座而復受屈被訶者。此欲調酪為生熟酥也。若大品。明有菩薩發心。即坐道樹。成正覺。轉法輪。度眾生者。此是調酥為醍醐也。故下文云。菩薩聞是法。疑網皆[A57]已除。又云。若菩薩不聞法華。非善行菩薩道。若聞此經。即善行菩薩道。又涅槃云。菩薩不聞涅槃。常有希望。若聞涅槃。希望都息。故略有四種也。
本迹者。本地難測。或居等覺。或齊法王。如善財入法界。見文殊色像無邊。法門深遠。本隣諸佛。迹輔釋迦為菩薩。普現色身三昧力。散影垂容。以口輪不思議化。隨宜廣說。可以智知。不可以言辯也(或齊法王者。如文殊本是龍種上尊王佛。餘竝準知)所以迹引四味。歸乎一實。譬如鎚鍖。器諸淳樸(譬中云。槌砧者。化主為槌。輔者為砧。乃至互為。皆為成器。本為古質為淳朴。今以未治為淳朴。令其成器。故名為器。淳朴不一。故名為諸)。成醍醐[A58]已。一期化息。然其本地。究竟成就。豈是今日。始入大乘。亦非寂滅道場。高山先照。若頓若漸。皆迹所為耳。觀解者。中道觀心。雙照二諦名大。通至菩提果名道。破五住塵勞。名成眾生。八萬人者。數也。餘經集眾甚多。此經何少。或是語其大數。或譬王論密事。不可率土同謀。觀心者。約八正道。一道觀十善。一善具百界千如。十善具千界萬如。是一萬眾。一道既爾。餘七道亦然。共成八萬。是為觀心不思議也。
△二明位歎德。
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至)能度無數百千眾生。
皆於阿耨三菩提不退轉者。明位也。阿耨菩提。此云無上正等正覺。不退轉者。地師云。十住是證不退。十行是位不退。十迴向是行不退。十地是念不退。此是別教義。不會此經。今所不用。瓔珞云。初地三觀現前。心心寂滅。自然流入。此亦別教不退。今亦不用。若華嚴。明初住得如來一身無量身。具三不退。此圓教不退。此是一實事。今用此判位也。本迹者。本地寂滅。尚非十地。況是初住。尚非初住不退。況復別通。別通之位。宜釋餘經列眾。圓教之位。正在今經。諸經論師。既不識迹。安能知本。所歎既謬。毀在其中。還成增減兩謗。何謂歎德。
觀心者。三觀即三不退。又一心三觀。即一心三不退。舊云。皆得陀羅尼。始是歎德。今取不退轉。即具兩意。成上屬明位。起後屬歎德。歎德作十二句。分為四意。初三句歎現德。次三句歎往行。次四句歎內體。後兩句歎外名。四意不同。而德居於初。故稱歎德。今以十三句作橫豎消文。一豎約十地義便。二橫約初住義便。
○不退轉者。成前即是明位。起後即是歎德。以對初地。初地名歡喜。喜其不退墮二邊。入中道。獲三不退。故知歎初歡喜地也。
○皆得陀羅尼。歎二地。二地名離垢。亦名離達。離遮諸惡。達持眾善。即陀羅尼義。故知歎離垢地也。
○樂說辯才。歎三地。三地名明地。內智明。外說辯。欲知智在說。說有種種。樂說最勝。故知歎第三明地也。
○轉不退轉法輪。歎四地。四地名𦦨。𦦨能破暗。又能焦炷。轉法輪。自害[A59]己惑如焦炷。破迷他如除暗。故知歎第四𦦨地也。
○供養百千諸佛。歎五地。五地名難勝地。此地得深禪定。用神通力。難勝難及。於一念頃。徧至十方。供養諸佛。故知歎第五地也。
○於諸佛所。植眾德本。歎六地。六地名現前。由得禪。能供養諸佛。福資種智。種智現前。智是德本。如植種於地故知歎第六地也。
○常為諸佛之所稱歎。歎第七遠行地。此地二智方便。出過一切。廣修利益。稱會佛心。故知歎第七地也。
○以慈修身。歎第八不動地。正智不動。不出三界。但以慈熏身。應入五道。熏口為說法。熏心為設方便。正法華具熏三業。故知歎第八地也。
○善入佛慧。歎第九地。九地名善慧。深入實際。玅徹本源。此名義最合。故知歎第九地。也。
○通達大智。歎第十地。十地名法雲。法身如虗空。禪定如大雲。智慧如大雨。善入佛法名慧。巧用佛法名智。互舉耳。
○到於彼岸。歎十地內德。到三諦之彼岸。因中說果。又到在不久也。
○名稱普聞歎十地外德。由內德深廣。致令聲名普聞。內外相稱。若開等覺位者。此二句擬之。
○能度百千眾生者。餘地度人。或一界至九界。不名能度。十地勝前。故稱能度。諸地悉具眾功德。而今出沒釋者。為人情好異故。依十地名便故。又豎義易解故。作此一途消文耳。
○次橫歎者。直約初住說之。餘位位例可解。
初發心住。一發一切發。出過二邊。革凡超聖。入於中道。其心寂滅。念念流入薩婆若海。故言得不退轉。
初住遮離取相無知無明等障。持達般若解脫法身等德。故言得陀羅尼。
十信似解。尚能以一音徧滿三千界。何況初住真解口密功德。故言樂說辯才。
初住能分身百世界作佛。論其實處。無量無邊。以能作佛。說法教化。故言能轉不退法輪。
初住得不思議神力。徧能承事法界諸佛。故言供養百千諸佛。
初住得實相本。能植眾德也。
初住開佛知見。知見[A60]己法與諸佛同。故為佛之所稱歎。
初住無緣慈。普現色身。徧應法界。故言以慈修身。
初住入秘密藏。故言善入佛慧。
初住一心三智。無能障礙。故云通達大智。
初住事理分究竟。故言到於彼岸。
初住圓德真實。與名相稱。故言名稱普聞諸佛世界。
初住能為十法界而作依止。安立救護。故言能度百千眾生。
初住更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種種功德。略言十三句耳。
二住去。乃至等覺。亦復如是。故大品云。初阿字門。具四十一字功德。後荼亦具諸字功德。中間亦爾。字等。語等。功德亦等。
問。此中歎斷惑德。三藏不斷惑。可不被歎。迹為通別。何不歎德。答。今經正明圓人。不歎方便耳。
△三列名總結。
其名曰文殊師利(至)如是等菩薩摩訶薩八萬人俱。
列名者。大士大名。或從法門。或從行德。或從本願。雖是一名。備無量義。今依經依觀。銷十八菩薩名。
○文殊師利。此云玅德。大經云。了了見佛性。猶如玅德等。無行經云。滿殊尸利。普超云。濡首。思益云。雖說諸法而不起法相。不起非法相。故名玅德。悲華云。願我行菩薩道。所化眾生。皆於十方先成正覺。令我天眼。悉皆見之。我之國土。皆一生菩薩。悉令從我勸發道心。我行菩薩道。無有齊限。寶藏佛言。汝作功德。甚深甚深。願取玅土。今故號汝名文殊師利。在北方歡喜世界作佛。號歡喜藏摩尼寶積佛。今猶現在。聞名滅四重罪。為菩薩像。影響釋迦耳。觀心性理。三德秘密。不縱不橫。故名玅德。
○觀世音者。無量壽經。梵語廅婁亘。思益云。若眾生見者。即時畢定得於菩提。稱名者。得免眾苦。故名觀音。悲華云。若有眾生受苦。稱我名者。念我者。為我天耳天眼所見聞。不得免苦。不取正覺。寶藏佛云。汝觀一切眾生。生大悲心。今當字汝。為觀世音。此下文自釋名(下文指普門品)。觀心釋者。三智名觀。三諦名世。三觀是語本。故名音。
○得大勢者。無量壽經梵語摩訶那鉢。思益云。我投足之處。震動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宮殿。故名大勢至。悲華云。願我世界。如觀世音。等無有異。寶藏佛言。由汝願取大千世界故。今當字汝。為大勢至。觀心釋者。三止為足。投三諦地。動十法界。一切見愛所住之處。皆悉傾動。
○常精進者。大寶積云。是菩薩為一眾生。經無量劫。隨逐不捨。猶不受化。無一念棄捨。以身心俱進故。
○不休息者。思益云。恒河沙劫。為一日夜。是三十日為月。十二月為歲。過百千萬億劫。得值一佛。如是值恒河沙佛。行諸梵行。修習功德。然後授記。心不休息。故名不休息。觀心者。觀空不住空。出假不住假。而入中不住中。雙照二諦。名不休息。
○寶掌者。普超云。被上德鎧。乃至佛。無能沮敗。今是大乘。若於夢中。不志二乘。常以實心。諸通慧心。為人講宣。於諸珍寶。心無所貪惜。故名寶掌。觀心者。不思議三諦。名之為寶。一心三觀。名之為掌。以此觀掌。執此諦寶。自利利他。故云寶掌。
○藥王者。悲華云。願賢劫一千四佛初成道。我皆供養。諸佛入滅。我皆起塔。劫盡苦惱。我皆救護。刀兵疾疫。作大醫王。然後作佛。寶藏佛言。今當字汝為火淨。藥王在後作佛。即樓至如來(火淨者。從燒身立名。文中且以世治。表出世治)。
○勇施者。出世法寶。徧施眾生。而無疲厭。故名勇施。
○寶月者。所證三諦。可尊如寶。能證三智。圓照如月。故名寶月。
○月光者。圓玅三智。能除昏煩熱惱。猶如月光。清涼破暗。故名月光。
○滿月者。三智圓明。無有缺減。猶如滿月。故名滿月。
○大力者。智境冥合。有大力用。故名大力。
○無量力者。以大力用。徧應眾緣。徧拔眾苦。故名無量力。
○越三界者。以一心三觀。超越分段變易二種生死。故名越三界也。(勇施至越三界。此七位菩薩。文句未檢經。闕疑未釋。今依科注。引補注。略釋於此)。
○跋陀婆羅者。此言善守。亦云賢守。思益云。若眾生聞名者。畢定得三菩提。故名善守。觀解者。中道正觀。於諸善中。最為上首。故言善守。
○彌勒者。此云慈氏。思益云。若眾生見者。即得慈心三昧。故名慈氏。賢愚云。國王見象師調象。即慈心生。從是得名慈氏。悲華云。發願於刀火劫中。擁護眾生。觀解者。中道正觀。即是無緣大慈。慈善根力。令諸心數。皆入同體大慈法中。離諸不善。故名慈氏。又云。慈乃姓也。名阿逸多。此翻無勝。下文(云云)。
○寶積者。積聚一心三智之寶。
○導師者。思益云。於墮邪道眾生生大悲心。令入正道。不求恩報。故名導師。觀解者。三觀玅智。導一切行。不墜二邊。皆入正觀。故名導師。
○如是下。是結數也(二菩薩眾竟)。
△三天龍等眾八。一欲界天眾。
爾時釋提桓因(至)與其眷屬三萬天子俱。
釋提桓因因陀羅者。或云栴提羅。此翻能作。作忉利天主。忉利。此翻三十三。四面各八城。就喜見城。合三十三。共居須彌頂。須彌。此翻安明。四寶所成。高廣三百三十六萬里。此是欲天之主故前列。雜阿含四十云。有一比丘問佛。何故名釋提桓因。答本為人時。行於頓施。堪能作主。故名釋提桓因。何故名富蘭陀羅。本為人時。數數行施故。何故名摩伽婆。本為人時名故。何故名娑婆羅。本為人時。此衣布施故。何故名憍尸迦。本為人時姓故。何故名舍脂鉢底。舍脂是婦。鉢底是夫。何故名千眼。本為人時聰明。於一時坐。思千種義。觀察稱量。故名千眼。何故名因提利。為三十二天主。瓔珞第三云。天帝名拘翼。
教門者。阿含中。帝釋是阿那含。般若明十方難問般若者。皆名釋提桓因。別圓中明釋提桓因。得首楞嚴三昧。內證不同。過賢劫二千二十四劫作佛。號無著世尊。
本迹者。十住行向即三十。十地為一。等覺為二。玅覺為主。同棲第一義天。共服實相甘露即本也。居須彌頂。迹也。
觀心解者。自行十善。勸他。隨喜。此三十善。皆空皆假皆中。即是三十三觀門也(共服甘露者。大經第六四依品云。如三十三天。有妙甘露不死之藥。譬初住[A61]已上理同也)。
○明月等三天子是內臣。如卿相。
或云是三光天子。明月是寶吉祥月天子。大勢至應作。普香是明星天子。虗空藏應作。寶光是寶意日天子。觀世音應作。此即本迹釋也。
觀解者。三觀即三智。三智即三光。從三諦生三智。諦即天。智即子(明月等本迹。竝出正法華)。
○四大天王者。帝釋外臣。如武將也。居四寶山。高半須彌。廣二十四萬里。東提頭賴吒。此云持國。亦言安民。居黃金山。領二鬼。犍闥婆。富單那。南毗留勒叉。此云增長。亦云免離。居瑠璃山。領二鬼。薜茘多。鳩槃茶。西毗留博叉。此云非好報。亦云惡眼。亦云雜語。居白銀山。領二鬼。毒龍。毗舍闍。北毗沙門。此云種種聞。亦云多聞。居水精山。領二鬼。羅剎。夜叉。各領二鬼。不令惱人。故稱護世。
本迹者。本為常樂我淨四王。護持佛法。不令外人取其枝葉。斫截破壞。常王護東方常無常雙樹。樂王護南方樂無樂雙樹。我王護西方我無我雙樹。淨王護北方淨不淨雙樹。枝幹喻常。華喻於我。果喻於樂。茂葉喻淨。護此華果。常能利益一切眾生故。迹為四王而護世也。
觀解者。觀四諦智。即是四王。一諦下除愛見二惑。即是護八愛見也。
次忉利上有𦦨摩。此翻善時。大論云玅善。去忉利三百三十六萬里。善時上有兜率陀。此翻玅足。去𦦨摩如前地遠。而不列者。略耳。何者。下天鈍。上天著樂。尚知來集。況不著不鈍而不來耶。
○自在即第五。大自在即第六。自化五欲。他化五欲(云云)。有人言。是色界頂大自在。此不應超至彼也。觀心者。入空是自在觀。入中是大自在觀。
△二色界天眾。
娑婆世界主梵天王(至)與其眷屬萬二千天子俱。
娑婆。此翻忍。其土眾生。安於十惡。不肎出離。從人名土。故稱為忍。悲華經云。云何名娑婆。是諸眾生忍受三毒。及諸煩惱。故名忍土。亦名雜。雜九道共居。
○梵者。此翻離欲。除下地繫。上升色界。故名離欲。亦稱高淨。
○尸棄者。此翻為頂髻。又外國喚火為樹提尸棄。此王本修火光定。破欲界惑。從德立名。然經標梵王。復舉尸棄。似如兩人。依釋論。正以尸棄為王。今經舉位顯名。恐目一人耳。住禪中間。內有覺觀。外有言說。得主領為王。單修禪為梵民。加四無量心為王也。初禪有梵眾。梵輔。大梵。今舉王攝諸也。
○光明者。二禪也。此有少光。無量光。光音。
○三禪有少淨。無量淨。徧淨。
○四禪有密身。亦無罣礙。無量密。亦受福。密果。亦廣果。無想密。亦無想。又有五那含。不煩。不熱。善見。善現。及色究竟。亦大自在。即摩醯首羅。經文存略不具。但等。等此諸天也。例有教門。本迹觀心。思之。
△三龍眾。
有八龍王(至)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難陀名歡喜。䟦名善。兄弟常護摩竭提。雨澤以時。國無饑年。瓶沙王年為一會。百姓聞皆歡喜。從此得名。即目連所降者也。居海中。本迹解者。本住歡喜地。迹居海間。觀解者。三觀即中道生法喜也。
○娑伽羅。從居海受名。華嚴所稱。舊云。因國得名。本住智度大海。迹處滄溟。
○和修吉。此云多頭。亦云寶稱。居於水中。本住普現色身三昧。迹示多頭也。顴者。入假之顴。分別無量法門也。
○德叉迦。此云現毒。亦云多舌。或云雨舌。本住樂說無礙辯法門。迹示多舌。
○阿那婆達多。從池得名。此云無熱。長阿含十八云。雪山頂有池。名阿耨達。池中有五住堂。從池為名。龍王常處其中。閻浮提諸龍有三患。一熱風熱沙著身。燒皮肉及骨髓。以為苦惱。二惡風暴起。吹其宮殿。失寶飾衣等。龍身自現。以為苦惱。三諸龍娛樂時。金翅鳥入宮。搏撮始生龍子食之。怖懼熱惱。此池無三患。若鳥起心欲往。即便命終。故名無熱惱池也。本住清涼常樂我淨。迹處涼池。觀者。三觀玅慧。淨五住之煩唼。免二死之熱沙。
○摩那斯。此云大身。或大意。大力等。修羅排海。淹喜見城。此龍縈身。以遏海水。本住無邊身法門。迹為大體。觀者。中道正觀。其性廣博。
○優鉢羅。此云黛色蓮華池。龍依住。從池得名。本住法華三昧。迹居此池。觀者。三觀即是修因。因即蓮華也。正法念經云。龍為諸天保境。修羅興兵。前與龍鬬。故知為天所管也。
△四緊那羅眾。
有四緊那羅王(至)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亦云真陀羅。此云疑神。似人而有一角。故號人非人。天帝法樂神。居十寶山。身有異相。即上奏樂。
佛時說法。諸天弦歌。般遮于瑟而頌法門。舊云。法緊奏四諦。玅緊奏十二因緣。大緊奏六度。持緊總奏前三。今言奏四教法門也。本住不可思議。不起滅定。安禪合掌。以千萬偈。讚諸法王。迹寄弦管。歌詠十力。
觀者。觀音聲即空即假即中。隨順三諦。即是讚佛也。
△五乾闥婆眾。
有四乾闥婆王(至)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乾闥婆。此云嗅香。以香為食。亦云香陰。其身出香。此是天帝俗樂之神也。樂者。幢倒伎也。樂音者。鼓節弦管也。美者。幢倒中勝品者。美音者。弦管中勝者也(幢。謂緣幢。即竿木也。倒。謂擲倒等也)。
△六阿修羅眾。
有四阿修羅王(至)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阿修羅者。此云無酒。四天下採華。醞於大海。魚龍業力。其味不變。瞋妒誓斷。故言無酒神。亦云不端。彌天安師云質諒。質諒。直信也。此神諂曲。不與名相稱。有二種。鬼道攝者。居大海邊。畜生道攝者。居大海底。
○婆稚者。此云被縛。或云五處被縛。或云五惡物繫頸不得脫。故云被縛。亦云有縛。為帝釋所縛。本能五繫繫魔外道。迹為此像耳。正法華云。最勝。觀者。以三觀智。縛五住惑。入實際中。
○佉羅騫䭾。此云廣肩胛。亦云惡陰。涌海水者。正本云。寶錦。本住權實二智。慈荷眾生故。迹為廣肩胛。觀者。三觀能鼓覆五住生死大海也(正本者。正法華耳)。
○毗摩質多。此云淨心。亦云種種疑。波海水出聲。名毗摩質多。即舍脂父也。觀佛三昧云。光音天生此地。地使有欲。入海洗不淨。墮泥變為卵。八千歲生一女。千頭少一。二十四手。此女戲于水。水精入身。八千歲生一男。二十四頭。千手少一。海水波音。名為毗摩質多。索乾闥婆女生舍脂。帝釋業力。令其父居七寶殿。納為妻。後讒其父。遂交兵。脚波海水。手攻喜見。帝釋以般若呪力。不能為害。正本云。燕居。本者。色心本淨。迹為此名。觀者。正觀中道。即是淨心。
○羅睺羅。此云障持。障持日月者也。是畜生種。身長八萬四千由旬。口廣千由旬。寶珠嚴身。觀天女天園林。若四天下人孝養父母。供養沙門者。諸天有威力。上空雨刀。若不爾。諸天入宮不出。又日放光照其眼。不能得見。舉手掌障日。世人咸言日蝕。掩月亦如是。或作大聲。世人言天獸吼。怖日月時。倍大其身。氣呵日月。日月失光。來訴佛。佛告羅睺。莫吞日月。羅睺支節戰動。身流白汗。即放日月。日月力。眾生力。佛力。眾因緣故。不能為害。昔有婆羅門。聰明廣施。四千車載食。於曠野施。有一佛塔。惡人所燒。即以四千車載水。滅火救塔。歡喜發願。願得大身。欲界第一。既無正信。好鬪愛戰。喜施故生光明城。作羅睺羅修羅王也。正本云。吸氣。本觀云云(本觀云云者。本住第一義天。而迹示非天。觀者。一心三觀。即空即假即中。常住寂光。而示非天之天)。
△七迦樓羅王。
有四迦樓羅王(至)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迦樓羅。此云金翅。翅翮金色。居四天下大樹上。兩翅相去三百三十六萬里。有人言。莊子呼為鵬。鵬行眾鳥翼之。亦稱為鳳凰。私謂鳳不踐生草。噉竹實。棲乳桐。金翅噉龍。云何是類。
○大威德者。威勝羣輩。又威攝諸龍也。正本云。具足。
○大身者。大羣輩也。
○大滿者。龍恒充滿[A62]己意也。
○如意者。頸有此珠也。正本云。不可動。迦樓鳥有神力。雄化為天子。雌變為天女。化[A63]己住處有寶宮。亦有百珠。而報須食龍。胎能噉胎。不能噉三。卵能噉二。濕能噉三。化能噉四。觀佛三昧經云。正音迦樓。一日山東噉一龍王。五百小龍。三方亦爾。周而復始。壽八千年。臨終失勢。欲噉龍子。龍母嘇𭋣之。不得食即瞋。從金剛山。透海穿地輪過。不能過風輪。風彈之。從故孔涌到金剛山。如是七返。還山頂命終。肉裂火起。將燒寶山。難陀雨雨滅之。肉爛。以衝風輪亦七返。墮山上。成如意珠。龍得之。即為王。人王亦有感此珠者。
△八人眾。
韋提希子阿闍世王。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韋提希。母也。翻思惟。頻婆娑羅。此翻模實。父也。阿闍世。云未生怨。大經云。阿闍名不生。世名怨。以不生佛性故。則煩惱怨生。煩惱怨生故。不見佛性。不生煩惱。即見佛性。又阿闍名不生。世名世法。以世八法所不汙(八風)。故名阿闍世。此是本義也。普超經云。阿闍世。從文殊懺悔。得柔順忍。命終入賓吒羅地獄。即入即出。生上方佛土。得無生忍。彌勒出時。復來此界。名不動菩薩。後當作佛。號淨界如來。其迹既爾。本豈可量。
觀解者。貪愛母。無明父。害此故稱逆。逆即順也。行於非道。通達佛道。
問。佛在人中說法。列人眾何少。答。文略不載。人實不少。文云。及諸小王。轉輪聖王等。無量義中。列四輪王。國王國臣。國民士女。其眾則廣。
問。天人龍鬼。皆見佛聞法。地獄一道。無色一界。何意不列。答。此義今當辯。夫諸道升沉。由戒有持毀。見佛不見佛。由乘有緩急。然持戒有麤細。故報有優劣。持乘有大小。見佛有權實。且略判戒乘。各為三品。依涅槃一句。開為四句釋之。其義則顯。
一戒乘俱急。二戒緩乘急。三戒急乘緩。四戒乘俱緩。若通論戒乘。一切善法。一切觀慧。皆得稱戒。亦皆是乘。人天五乘。即是其義。道共等戒。悉是通意也。今就別判。三歸。五戒。十善。八齋。出家律儀。乃至定共。能防身口。遮惡道果。得人天報者。名之為戒。若聞經生解。觀智推尋。四諦。十二緣。六度。生滅。無生滅等智。能破煩惱。運出三界者。名之為乘。故大品云。有相之善。不動不出。無相之善。能動能出。即此義也。
若戒乘俱急者。持下品戒戒急。報在人中。持小乘乘急。以人中身。於三藏教時。見佛聞法。持中乘乘急。以人報身。於通教大乘。乃至帶方便諸大乘經時。見佛聞法。持上乘乘急。以人報身。於華嚴法華等教。及諸教中圓。見佛聞法。預列為同聞眾者是也。
若持中品戒急。報在欲界天。持小乘乘急。以欲界天身。於三藏時。見佛聞法。餘如上說。
若持上品戒急。加修禪定。報在色無色天等。持小乘乘急。以色無色天身。於三藏中。見佛聞法。餘如上說。釋第一句竟。
若戒緩乘急者。三品戒皆緩報墮三途。持小乘乘急。以三途身。於三藏中。見佛聞法。餘如上說。釋第二句竟。
若戒急乘緩者。三戒急故。受欲界人天。及色無色天身。三乘緩故。佛雖出世。說三乘法。愛著樂報。耽荒五欲。不見佛。不聞法。舍衛三億家。及諸不見聞者。三界著樂諸天等。是也。釋第三句竟。
若戒乘俱緩者。受三途報。不見佛不聞法也。釋第四句竟。
此文不列地獄者。以其戒緩。苦重報隔。上乘又緩。不能於法華見佛聞法。餘經有列者。餘乘急耳。
又不列無色天者。上戒急故。受天身。著定味。上乘緩故。不能於法華見佛聞法。餘經有列者。有餘乘急耳。
若得此意。一一勘天龍八部。皆識本緣緩急。來不來義悉可解。將此勘[A64]己觀行。三世因果。朗然可識。
△二總結眾集。
各禮佛足。退坐一面。
各禮佛足者。總結眾集也(通序[A65]已竟)。
△爾時世尊下訖品。名別序。別序本經也。文為五。一眾集。二現瑞。三疑念。四發問。五答問。此五序序正中四一。眾集敘人一。現瑞敘理一。疑念敘行一。問答敘教一。此則因緣釋也。約教者。此序序正。非三藏。非通。非別。乃是序於圓正耳。約本迹者。若以序序壽量中本地四一者。此義自可知。不復記(此序顯表迹四。密表本四。久成不逾此四故也。久近雖殊。四一理等)。觀心可解。云云(觀心云云者。以皆表一。理觀易彰。一心三諦。理一也。一心三觀。行一也。作是觀者。人一也。能詮觀境教一也。約六即位。位位四一。於念念中。念念四一。一色一香。無非四一。如此觀行。真法華三昧也)今初眾集序。
爾時世尊。四眾圍繞。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上二句。是眾集威儀。下二句。是眾集供養。爾時者。即眾雲集時也。四眾者。舊云。出家在家各二。合為四眾。此名局意不周。今約一眾。更開為四。謂發起眾。當機眾。影響眾。結緣眾。發起者。權謀智鑒。知機知時。擊揚發動。成辦利益。如大象躃樹。使象子得飽。所謂發起令集。發起瑞相。乃至發起問答等。皆名發起眾(舉喻者。大權象王。躃法身樹。至起應地。演一乘之實唱。飽抄行之機緣)。當機者。宿植德本。緣合時熟。如癰欲潰。不起于座。聞即得道。此名當機眾。影響者。古往諸佛。法身菩薩。隱其圓極。匡輔法王。如眾星繞月。雖無為作。而有巨益。此名影響眾(影響眾者。然化主形聲。必資伴以影響。方令發起。擊動事遂。如響之應聲。影之隨形)。結緣者。力無引導擊動之能。德非伏物鎮嚴之用。而過去根淺。覆漏汙雜。三慧不生。現世雖見佛聞法。無四悉檀益。但作未來得度因緣。此名結緣眾(覆漏等者。覆字入聲。無聞慧故。如器現覆。無思慧故。如器[A66]已漏。無修慧故。如器汙雜。如器雖仰而全。以汙雜故。為用者棄。故總結云。三慧不生。現世等者。現雖得聞。而不名慧。聞慧尚無。思修安有。此即五千起去之流。雖無三慧。然納種在性。得為繫珠。故知亦無觀行位中世界益也。故云無四悉檀益。準此分位。四悉俱得。名為當機。故五品[A67]已來。世界益也。六根[A68]已來。為人對治益也。初住[A69]已來。第一義益。是故下文隨喜品末。尚成當機。一句一偈。結緣眾耳。然聞略說。則有過於一句一偈。是則不論聞之多寡。但未入品。俱名結緣。故五品前。無復三慧四悉益也)。比丘眾既爾。餘三眾亦然。合十六眾。類如大通智勝佛時。王子覆講。即彼時發起眾。聞法得道。即彼時當機眾。聞法未度。而世世相值。于今有住聲聞地者。即彼時結緣眾。彼佛世時。尚有四四十六眾。今佛道同。寧得無耶。此是圓教十六眾。約三教。亦例可知。本迹可解。(本迹可解者。若且約體用。則本住尊極。或深位法身。迹為四教一十六眾)觀心者。研境作觀。在名字位中。即成結緣眾。入觀行相似位。即成當機眾。入分真位。即成發起影響眾。圍繞者。佛初出世。人未知法。淨居天人。化為人像。到[A70]已右旋。旋[A71]已敬禮。禮[A72]已。却坐聽法。因於天敬。人以為楷。此因緣解也。圍繞者。行旋威儀也。表四門機動。俱見圓理。以圓對偏。例有四義。即教門解也。又佛身周匝。相好莊嚴。四旋瞻仰。增念佛定。即觀心解也。若觀佛色身。得見法身。即本迹解(約觀解者。三教觀行猶如行旋。皆成圓觀。即如念佛。三身一身也)。供養者。通三業。皆是供養。別論。卑謹虔禮名恭敬。至念專注名尊重。發言稱美名讚歎。施其依報名供養。此中文略。具辨應如無量義經。廣說天厨天香天鉢等。即是供養。大莊嚴菩薩。及八萬大士。合掌叉手。即是恭敬。一心瞻仰。即是尊重。說七言偈。即是讚歎。今論眾集。指彼文者。彼經眾集說法竟。儼然不散。即彼座席。仍說法華。故知三業供養。不得有異。用彼廣。釋此略。於義無咎。(第一眾集序竟)。
△第二現瑞序。文云。今相如本瑞。瑞秪是相耳。分二。初此土六瑞。二他土六瑞。初中六。初說法瑞。二入定瑞。三雨華瑞。四地動瑞。五眾喜瑞。六放光瑞。
今初。
為諸菩薩。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說大乘經者。善戒經有七大。一法大。謂十二部毗佛略也(毗佛略。方等也)。二心大。謂求於菩提也。三解大。謂解菩薩藏也。四淨大。謂見道淨心。五莊嚴大。謂禪德智慧也。六時大。謂三僧祗行行也。七具足大。謂以相好自嚴。得菩提也。六是因大。七是果大。大因大果。合為大乘經也。無量義者。法華論列十七種。皆法華之異名。無量義。即法華之一名也。今申論意。佛直說此名而入此定。故得為序。大品。金光明。涅槃。皆先唱名於序。無妨。今經文殊引古佛。亦名無量義。又云。當說大乘經。名玅法蓮華。此亦序中唱名。與論意同也。今按彼經。釋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所謂無相。無相不相。名為實相。從此實相。生無量法。所謂二法。三道。四果。今釋此文。無相者。無生死相也。不相者。不涅槃相也。涅槃亦無。故言不相無相。指中道為實相也。二法。即頓漸。頓謂華嚴。頓中一切法也。漸謂三藏。方等。般若。一切法也。三道。即三乘。四果。即羅漢支佛菩薩佛。此等諸法。名為無量。實相為義處。從一義處。出無量法。從無量法。入一義處作序。譬如算師。從一算。下諸算。除諸算。歸一算。由下故除。下為除序。從一派諸。收諸歸一。開為合序。亦復如是。如此消釋。不違彼經論。亦與此經合。教菩薩法者。無量義處。用教菩薩也。義處。即諦理也。下文普令一切眾。亦同得此道。又云。若我遇眾生。盡教以佛道。即此意焉。佛所護念者。無量義處。是佛自所證得。是故如來之所護念。下文云。佛自住大乘也。雖欲開示。眾生根鈍。久默斯要。不務速說。故言護念。
△二入定瑞。
佛說此經[A73]已(至)身心不動。
佛說經[A74]已。入無量義處三昧者。慧定相成。非禪不智須先入定。非智不禪。故先說法。即智而定。即定而智。先後入出。無有隔礙。疑者云。若未說無量義。而入斯定。說此經[A75]已。何故入定。答。先入此定。後說此經。常途可解。說此經竟。而更入者。是為法華作序耳。何者。若不先開。則後無所合。先入開定。為合定作序。稱為瑞相。即此義焉。身心不動者。與所緣之處相應也。身之本源。湛若虗空。心之理性。畢竟常寂。大通智勝。身體及手足。靜然安不動。其心常憺怕。未曾有散亂。身若金剛。不可動轉。心若虗空。無有分別。問。瑞相本論奇異。說法入定佛之恒儀。何得為瑞。答。說法雖竟。時眾不散。肅有所待。故知前之說法。舉眾來集。待於後聞。此事奇特。與常說異。何意非瑞。雖入開定。意在合定。與常入定有異。何意非瑞相耶。又文殊引古佛六瑞。皆有此事。若昔非瑞相。何以證今。今古同然。豈可以凡情而非之耶。
△三雨華瑞。
是時天雨曼陀羅華(至)及諸大眾。
四華。舊翻白。大白。赤。大赤。戒翻適意。大適意。柔輭。大柔輭。今言雨華。明其昔因非佛因。三藏中因。是二乘因。通中因。是共因。別因。是菩薩因。皆非佛因。今天雨華。報其當獲佛因。佛因者。即四輪因也。小白。表銅輪習種性。十住開佛知見也。大白。表銀輪性種性。十行示佛知見也。小赤。表金輪道種性。十迴向悟佛知見也。大赤。表琉璃輪聖種性。十地入佛知見也。四輪皆同是因。是因由中而生。故從天而雨。由是因位。故以華表之。但因有趣果之義。故而散佛上。如此因果。誰當感尅。秪是此會時眾。故言及諸大眾也。下文殊釋疑。次大法蠡等四句。又正說中開示悟入。又與大車中遊於四方。節節相承。皆是位義。故知華表因位也。問。四輪是別位義。那得釋圓位耶。答。名通義圓。尚無所失。況名別義圓。而不得耶(問答中意者。借別顯圓。言借別者。圓非無位。借於次第高下。以顯不次平等耳。此之借義。請後學在心。以此宗學者。或時亦迷瓔珞四輪。是借別義。若論圓位。六即亦足。何須更列四十二耶。以分真位長。故借別位。分其品秩。譬虗空體一。而飛者淺深。玄文尚用名通義圓。況名別義圓耶)。
△四地動瑞。
普佛世界。六種震動。
釋地六種動。表圓家六番破無明。無明盤礴。未曾侵毀。方將破壞。故動地以表之。無明若轉。即變為明。故普佛世界。六種震動也。六種。表住行向地等玅六番也。優婆塞清淨行經云。菩薩生時動地。示此生[A76]已盡。無復煩惱。一切眾生應得道者。煩惱將滅故動。即此義也。本迹解者。如文殊釋疑。引古佛為答。密得此意。即是識本。非謂他佛昔現斯瑞。而我世尊本亦斯瑞。非今一反也。觀行者。動六根也。地相堅固。如六根冰執。未曾入大乘之道。動難動之地。表淨未淨之根。東涌西沒者。東方青主肝。肝主眼。西方白主肺。肺主鼻。此表眼根功德生。鼻根煩惱互滅。鼻根功德生。眼中頌惱互滅。餘方涌沒。表餘根生滅。亦復如是。六動者。動。起。涌。震。吼。覺。一一中又有三。謂動。徧動。等徧動。直動為動。四天下動為徧動。大千動為等徧動。餘五亦如是。合十八種動。此即表淨十八界也(言表根者。眼鼻[A77]已表於東西。耳舌理對於南北。中央心也。四方身也。身具四根。心徧緣四。故以心對身。而為涌沒。謂中涌邊沒。邊涌中沒。可表六根。及十二入也。復有六動者。義兼十八。於六中。前三是形。後三是聲。形實聲虗。六根亦似。搖𩗺不安名動。自下升高名起。[嶙-山+土]壟凹凸名涌。六方出沒亦名涌。隱隱有聲名震。評磕發響名吼。令物覺悟名覺)。
△五眾喜瑞。
爾時會中比丘比丘尼(至)一心觀佛。
次明大眾心喜瑞者。眾見雨華地動。知甘露將降。欣躍內充。表大機當發。感於勝應。問。喜怒人之常情。何得為瑞。答。天華悅眼。地動震心。大經云。動時能令眾生心動。華地是外瑞。心喜是內瑞。非常之喜。昔雖曾有。而不為喜所動。一心觀佛。何得非瑞。若言歡喜動陰心者。人天義也。若喜動真諦無漏心者。藏通義也。若喜動即假心者。別義也。喜動實相心者。圓義也。
△六放光瑞。
爾時佛放眉間白毫相光(至)上至阿迦尼吒天。
放光。表應機設教。破惑除疑。白毫具種種功德。觀佛海三昧經云。佛初生時。牽長五尺。苦行時。長一丈四尺。得佛時。長一丈五尺。其毫。中表俱空。如白琉璃筒。內外清淨。從初發心。中間行行種種相貌。乃至入涅槃。一切功德。皆現毫中。毫在二眉之間。即表中道常也。其相柔輭表樂。卷舒自在表我。白即表淨。放光破闇。表中道生智慧光。照此土他土。表自覺覺他。復次二乘。雖達二諦。不知中道。如有二眉。而無白毫。別教雖知三諦。不能毫中具一切法。當知從初至後。法界中事。悉現毫內者。即表圓教之意。
○會義云。復次眾經。明放光不一。華嚴經現相品。齒間放光。出頌集眾。是表欲說法。又眉間放光。從足下入。是表以極果而為真因。普賢三昧品。毛孔放光。頌讚普賢。是表普賢行徧。光明覺品。放兩足輪光。是表十信法門。須彌山頂品。放兩足指光。是表十住。夜摩宮品。放兩足上光。是表十行。兜率宮品。放兩膝輪光。是表十迴向。十地品。放眉間光。是表十地。正證中道。次第而放。故云兼別。如來出現品。放白毫相光。入玅德頂。是令問圓玅佛法。放口光入普賢口。是令說圓玅佛法。入法界品。放白毫相光。令諸菩薩普見法界佛事。是欲令其安住師子嚬申三昧。大品般若經。從足下千輻輪相。乃至頂髻。一一各放六萬億光明。是以身輪表般若徧。大涅槃經。面門放光。是表佛口密。說於秘藏。今經白毫放光。正表中道實相。故文殊云。今佛放光明。助發實相義。又光照此土他土十法界事。正表十法界。無非一實相印所印。約教者。丈六佛放光。三藏義。帶劣勝應身放光。通教義。尊特身放光。別教義。即丈六是毗盧遮那法身放光。圓教義。龍女讚云。微玅淨法身。具相三十二。正屬開顯圓也。東方者。諸方之始。表十住是始位。迹門說法。令生身菩薩朗然見理。入於圓住。開佛知見。舉初即知中後。故云靡不周徧。當知諸方亦然。諸位亦然。若本門說法。四方佛集。即表法身菩薩增道損生。四位增長也。萬八千世界者。如華嚴所照。動以剎塵數計。此何其少。特表十八界。各具百界千如。為萬八千。此等無非佛慧境界耳。彌勒問云。放一淨光。照無量國。當知方不局東。數不止于萬八千也明矣。夫光照東方。因光得見他土六瑞。所謂六趣眾生。諸佛說法。三乘修得。涅槃起塔等。如此十界。若相若性。若體若力若作。若因若緣。若果若報。從本至末。炳然齊現於一光中。橫該無際。豎徹始終。如鏡中像。如水中月。言有不有。言空不空。光外無土。土外無光。所謂空等。假等。中等。上根利智。正可向此處頓了同體權實。非權非實。為未了者。更作三周巧說耳。昔人云。一光東照。玅體全彰。庶幾得之。阿鼻。此云無間。最在世界之下。阿迦尼吒。此云色究竟。最在世界之上。無不盡于光中顯現也(初此土六瑞竟)。
△二他土六瑞。即是此土第六放光瑞中所見境界。為令易解。兼欲引同。故分為六。初見六趣瑞。二見諸佛瑞。是上聖下凡一雙。三聞說法瑞。四見四眾得道瑞。是人法一雙。五見菩薩行行瑞。六見諸佛涅槃瑞。是始終一雙。既有可化眾生。即有能化之佛。有佛即有說法。說法即有弟子。弟子即是行始。行始必致終也。又此土六瑞。總表眾生當獲自覺。彼土六瑞。總表眾生當獲覺他。又此彼六瑞。表此彼諸佛道同。今前五瑞。是現彼土[A78]已與此同。第六瑞。是現此土當與彼同也。
今初見六趣瑞。
於此世界。盡見彼土。六趣眾生。
時會大眾。即於此界。盡見彼土六趣眾生。與此土同。無別異也。
△二見諸佛瑞。
又見彼土。現在諸佛。
此見彼土諸佛。為五濁故。出現於世。與此土釋迦佛出世意同。
△三聞說法瑞。
及聞諸佛所說經法。
此聞彼佛。初從無相一法。非頓而頓。演大華嚴。與此土釋迦佛說華嚴經意同。
△四見四眾得道瑞。
并見彼諸比丘比丘尼(至)諸修行得道者。
此見彼佛非漸而漸。為鈍根人說三藏法。四眾依之。得出世四果辟支佛道。與此土釋迦佛說三藏教意同。
△五見菩薩行行瑞。
復見諸菩薩摩訶薩(至)行菩薩道。
此見彼佛。非漸而漸。為大乘人。說方等般若諸大乘經。與此土釋迦佛說二酥教意同。昔種四教善根為因。今稟四教法門為緣。四教各有信解以為能感。修行四教。復各四門。故云種種相貌。
△六見諸佛涅槃瑞。
復見諸佛般涅槃者(至)起七寶塔。
此見彼佛施化事畢。收無量法還歸一法。示滅息化。乃至起塔而作佛事。是則始從出世。終于像法。一代所作權實利益。光照彼土。炳然在目。以彼例此。前五既同。今一豈別。當知釋迦從初成道。于一無相法出無量法。非頓而頓。非漸而漸。其事[A79]已竟。今日必當收無量法。還入一法。開權顯實。唱言入滅。與彼土同也。復次種種因緣者。昔善為因。今教為緣。又別說者。正是三藏之後。明共不共般若為因。助道戒定慧等為緣。約三人。即有種種因緣。又就共不共人。種種因緣。種種相貌者。共不共各四門。一一門復有無量相貌。五百比丘各說身因。即其義也。不共四門。亦如是。故知因緣相貌。還入一因一緣一相一貌。當知此土亦與彼同(二現瑞序竟)。
△第三疑念序。文為二。一彌勒疑念。二大眾疑念。
今初。
爾時彌勒菩薩作是念(至)我今當問。
文中彌勒有三念。一正念六瑞。二念問誰。三念文殊。文殊念起。第二念除。唯初念在。但成一疑也。神變者。神內也。變外也。神名天心。即是天然內慧。變名變動。即是六瑞外彰。首楞嚴云。佛住不二法。能作神通。法王法力。超葢一切。彌勒迹示不測外變。亦不知內慧。故興念至此。
△二大眾疑念。
爾時比丘。比丘尼(至)今當問誰。
文中眾有兩念。一正念六瑞。二念問誰。或問曰。文殊彌勒。德位相亞。何故一問一答。答夫機有在無。位雖齊等。賓主異宜。聖人承機。非問者不能答也(因緣)。法門有權實。權補處須問。實者須答(約教)。又迹有久近。近問。久答(本迹)。又名有便易。彌勒名慈。慈為眾生應須問。文殊名妙德。德應須答(觀解)。此即四種消文意(三疑念序竟)。
△四發問序二。初長行。二偈頌。初中二。初經家述。
爾時彌勒菩薩(至)及諸天龍鬼神等眾會之心。
△二正發問。
而問文殊師利言(至)悉見彼佛國界莊嚴。
△二偈頌二。初頌上問。二頌請答。何意有偈頌耶。龍樹毗婆沙云。一隨國土。天竺有散華貫華之說。如此間序後銘也。二隨樂欲不同。有樂散說。有樂章句。三隨生解不同。或於散說得解。或於章句得解。四隨利鈍。利者一聞即悟。鈍者再說方悟。又表佛殷勤重說。又為眾集前後。故有偈也。偈有六十二行。文為兩。初五十四行頌上問。後八行請答。就問為兩。前四行問此土。後五十行問他土。
今初。
於是彌勒菩薩。欲重宣此義。以偈問曰。
文殊師利(至)得未曾有。
長行總問此土六瑞。偈中長有香風地淨。無說法入定。觀文謂言盈縮。尋義不然。說法是慧性。入定是天心。由天心慧性。能作動地放光。舉末即能知本。故縮非縮也(但舉放光動地之末。則知說法入定之本。若無定慧。安能現變)。他不見此意。謂彌勒不問兩事。便不以為瑞。今反難之。若彌勒不問。文殊何故而答。又問。指何處為問。今指長行總問是也。若更顯其別問。秪導師兩字是也。良以說法入定。能導於人。既稱導師。即是問說法入定也。是故非縮。
他云風由檀林故香。地加之嚴淨。盈長兩事。今謂非盈。風本無香。而香為奇特。故以成瑞。夫天華至玅。豈有色而無香。此表因運至果。如華有香風。華既集地。地則嚴淨。因若趣果。果則嚴淨。金光明云。聚集功德。莊嚴佛身。故以二事。顯成四華。盈非盈也(以果上二事。顯因功也。由華有香。非獨風耳。由香風故。其地必淨。言二事者。謂功德。法身。功德因也。法身果也。由至果故。成就二義。一至果。二果淨。由因至果。故令果淨。次二句地動瑞。次一行眾喜。雖不依前次第。六瑞宛足)。
△二問他土六瑞為六。初問六趣眾生。二問見彼佛。及聞說法。三問他土四眾。四結前開後。五問他土修菩薩行。六問他土供養舍利。即是問佛涅槃。
今初三行問六趣眾生。
眉間光明(至)於此悉見。
驗此頌。知上文光照東方。是總照他土意也。此頌頌上總問。六趣眾生。是能趣之人。生死。是所趣之處。善惡業緣是趣因。好醜是趣果也。
△二四行。問見彼佛說頓教。
又覩諸佛(至)開悟眾生。
此廣明說法之相。謂說頓教。逗大根性。聖主師子。即如此土現盧舍那像也。演說經法微玅第一者。即如此土先照高山。演華嚴教也。教諸菩薩者。即如此土七處等會。無聲聞人也。照明佛法開悟眾生者。即如此土始見佛身。入如來慧也。
△三三行。問他土說三乘。
若人遭苦(至)為說淨道。
若人遭苦者。設聲聞乘也。此頌具明四諦。在文分明。若人遭苦而造惡業。苦不得盡。底下眾生是也。若人遭苦而造善業。苦亦不盡。厭下攀上。如難陀為欲故持戒等是也。若人遭苦。於外道法中求解脫。增見長非者。苦亦不盡。若人遭苦厭集。復厭依果。感佛說涅槃者。此人能盡諸苦際也。他土亦設此乘也。
若人有福下一行。是說中乘也。若供養佛少。遭苦致惱。若供佛多。雖遭苦而福。故云聲聞三生種福。支佛百劫種福。形彼聲聞。故言有福。志求勝法者。聲聞厭苦而修行。支佛求道故修行。深求緣起勝玅之理。即是他土說中乘也。
若有佛子下。是說六度大乘也。真慈悲能紹佛種。故言佛子。修於六度。故言種種行。上求。故言無上慧。六度中無六弊。如藥中無病。故言淨道。非究竟也。
又聲聞苦諦為觀門。緣覺集諦為門。六度菩薩道諦為門。故言淨道。
△四一行半結前開後。
文殊師利(至)今當略說。
見聞若斯。即是結前。如是眾多。即是開後。
△五問他方修菩薩行。正與此土方等般若諸大乘教意同。文分為三。初總問。二次第問。三雜問。次第擬同此土漸教。雜問擬同此土不定教也。
今初一行總問。
我見彼土。恒沙菩薩。種種因緣。而求佛道。
總問中經云。恒沙者。阿耨達池。四面各出一河。東銀牛口。出殑伽河。南金象口。出信度河。西瑠璃馬口。出縛芻河。北頗胝迦師子口。出徙多河。各繞池一帀。流入四海。於中殑伽。沙細而多。外人所計以為福河。入洗滅罪。佛亦順俗。故常指之。又佛說法。多近此河。故以為喻。此下六度。但略指大體。若依二味。具出其相。具如止觀第二第七記所引。問。既云方等般若。亦應具有兩教二乘。何得總問唯求佛道。答。實如所問。但避繁文。還同鹿苑。故略不說。
△二次第問為六。初問施。二問戒。三問忍。四問進。五問禪。六問慧。
今初六行問施。
或有行施(至)求佛智慧。
珍寶奴婢。貴賤共能此施。駟馬寶車。豪俠者所施。駟馬者。四疋共乘。故云駟也。妻子等。是外身。身肉等。是內身。捨頭目。即捨命。而不言法施者。讓後般若也。又約身命財。與生死後際等。得不壞常住。即是法施。故不別說也。
△二兩行問戒。
文殊師利(至)而被法服。
約比丘論持戒者。在家施易戒難。出家施難戒易。故約比丘明戒。此中引五王經云云(五王經者。此是一卷小經經云。昔有五王。鄰國無兢。互為親友。有一大王。名曰普安。習菩薩行。以餘四王。邪見熾盛。普安愍之。呼來殿上。七日七夜。娛樂受樂。四王曰。國事眾多。請退還家。大王自送。并命左右而隨送之。至於半道而問之言。各何所樂。一云。願春陽之日。遊戲原野。一云。願常作王。種種嚴飾。人民侍從。道路傾目。一云。願得好婦兒。端正無雙。一云。願父母常在。多有兄弟。美食音樂。共相娛樂。各各說[A80]已。迴白大王。王何所願。答。我先說卿所願不常。若樂春遊。冬則彫朽。若樂為王。福盡相伐。若樂婦兒。一朝疾病。受苦無量。若樂父母常在等。一旦有事。為他所執。四王又問。大王如何所樂。答言。我所樂者。不生不滅。不苦不樂。不饑不渴。不寒不熱。存亡自在。四王問曰。如此之樂。何處有耶。何處有師。大王曰。吾師號佛。近在祗洹。諸王歡喜。各詣佛所。却坐一面。白佛自責。佛說八苦。王及侍從。百千萬人。得須陀洹。捨國入道)。
△三一行問忍。
或見菩薩。而作比丘。獨處間靜。樂誦經典。
忍有三種。間林邃谷。惡人惡獸。忍耐無瞋。即生忍。自節守志。即苦行忍。為求佛道。即第一義忍。又而作比丘。即苦行忍。獨處間靜。即生忍。樂誦經典。即第一義忍。
△四一行問精進。
又見菩薩。勇猛精進。入於深山。思惟佛道。
夫深山可畏。非窳怯者可居。勇進者能安之傍若無物。思惟實相。念念不休。進求佛道也(窳者。如瓜。在穴病也)。
△五二行問禪。
又見離欲(至)讚諸法王。
前一行。問修根本禪。後一行。問修出世上上禪。通途皆得有根本之修也。離欲者。若離欲得五通。通教定也。又根本本離欲。背捨亦修不淨等離欲。別教兼離二乘欲。中道又離順道法愛欲。深修禪定者。發初禪一品。此定未深。乃至九品。傳傳為深。又背捨。九定。八勝。十一切入等。傳傳為深。此定轉變自在。能發諸通。凡夫但五通。二乘具六通。別教菩薩讓佛。分有無漏。亦但稱五通也。圓教初後皆具六通。安禪萬偈下。第二一行。明上上禪。此是別圓之禪。靜散不相妨。不起滅定。現諸威儀。如修羅琴。不撫而韻。無緣無念。有感則形。故能安禪讚佛也。
△六三行問慧。
復見菩薩(至)而擊法鼓。
智深者。慧窮理本也。志固者。誓願廣大也。此即二種莊嚴。能問能持也。定慧具足者。二乘定多。菩薩慧多。佛則等。又空觀定多。假觀慧多。中觀則等。無量喻。即是種種方便。助顯第一義也。破魔兵者。空觀破四魔。假觀次第破八魔。中觀圓破八魔十魔。擊鼓者。初發心住。便成正覺。百佛世界作佛。圓擊梵輪法鼓(二次第問竟)。
△三雜問為七。初問禪。二問進。三問戒。四問忍。五更問禪。六問施。七問慧。
今初二行問禪。
又見菩薩(至)令入佛道。
初一偈問入捨禪。即是自行。次一偈問入悲禪。即是化他。菩薩入定放光。種種利益。具出華嚴思益。
△二一行問進。
又見佛子。未嘗睡眠。經行林中。勤求佛道。
此如般舟念佛等法門也。般舟。此云佛立。九十日中常行。不坐不臥。除睡為最。部在方等。亦通四教今云勤求佛道。揀兩二乘。
△三一行問戒。
又見具戒。威儀無缺。淨如寶珠。以求佛道。
威儀無缺。即是初不缺戒。淨如寶珠。即是第十究竟戒。中間可解。十戒如玄義中說(無缺。乃至究竟。此十戒名。出大論。具如止觀玄文)。
△四一行半問忍。
又見佛子(至)以求佛道。
力者。阿含云。力有六種。小兒啼為力。女人嗔為力。國王憍為力。羅漢進為力。諸佛悲為力。比丘忍為力。
△五二行更問禪。
又見菩薩(至)以求佛道。
離戲笑。是却掉悔葢。離癡眷屬。即除嗔葢。近智者。除疑葢。一心除亂。是却貪葢。攝念山林。除睡葢(如寶積經迦葉云。有四法。急走捨離百由旬外。一利養。二惡友。三惡眾。四同住多戲笑。或嗔鬬等)。
△六五行問施。
或見菩薩(至)求無上道。
前三行。正具四事。初行二事。謂飲食湯藥。次行衣服。次行臥具房舍。諸教之中。或復橋梁。義井。園林。浴池。今無橋等。
△七三行問慧。
或有菩薩(至)求無上道。
初一行。不可說而說般若。二一行。不可觀而觀般若。三一行。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即是說不可說觀不可觀而論般若也(五問他土修菩薩行竟)。
△六有七行。明佛滅後。以舍利起塔者。正頌上他土佛出五濁。從無相一法。開漸頓教。故有二法。三道。種種行類。相貌不同。如上所見也。今見他土佛般涅槃。佛子慕德。為樹墳塔。即表無量。悉歸入一。一出無量。前相[A81]已表。無量歸一。正是入於涅槃。就文為六。初一行。總標佛滅起塔。第二一行明塔數。第三一行明塔量。第四一行明塔相。第五一行明供養。第六兩行結。如文。
文殊師利(至)其華開敷。
塔婆。此云方墳。又云殿堂。如此土靈宇。崇臺峻階。承露干雲。長表淨域。歸心上聖耳。樹王者。即波利質多。正供舍利。傍嚴佛國土(樹王者。即忉利天波利質多羅樹。具如釋籤引大經文)。
(初頌上問竟)。
△二頌請答二。初舉疑述請。二釋四伏難。
今初三行舉疑述請。
佛放一光(至)願決眾疑。
白毫為本故先舉。次及諸事。故言種種。又諸佛為本。即總攝他土餘五瑞也。
△二五行四伏難。
四眾欣仰(至)為說何等。
言伏難者。文殊內心搆難。不肎時答。其意有三。一此瑞希奇。不可倉卒輕爾有判。二智眾如海。謙光推高。三靳固前却。生眾渴仰。故以伏難。潛而拒之。彌勒彰灼釋難。意亦有三。一瑞大故疑大。若不為釋。憂兕在懷。妨聞正說。二眾海乃多。機在仁者。三闔眾瞻仁。故知注誠殷重。所以彰言釋難。請令時答。
初伏難者。因正請生。請云。佛子文殊。願決眾疑。文殊仍此。起初伏難。汝云眾疑。眾未曾疑。若疑應問。眾既不疑。我何所決。彌勒即以第一偈釋云。四眾欣仰。瞻仁及我。及我。欲令我問。瞻仁。欲得仁答。文殊因此起第二難。眾同有疑。不易可答。待佛出定。然後決疑。彌勒即用第二偈釋。若有疑住懷。憂兕不泰。應以時答。復知如來何時起定。故言佛子時答。決疑令喜(言時答者。催促之詞。令其即答)。
文殊因此起第三難。我與仁者。同居學地。欲測佛意。微共籌量。獨令我答。於理不可。彌勒即以第三偈釋。我亦微心下思。躊躇兩楹。為說玅法。為當授記。故言佛坐道場。所得玅法。為欲說此。為當授記。
文殊因此起第四難。若如汝說。即是釋疑。何煩我答。彌勒即以第四偈釋。安得以我猶豫之心而判大事。故言示諸佛土。此非小緣。文殊伏難既窮。謙光亦止。
後一偈結請答也。
此四伏難。光宅受於次師。次師受于江北釗師。既是先賢文外巧思。今用之(四發問序竟)。
△第五答問序。有長偈頌。長行文為四。一惟忖答。二略曾見答。三廣曾見答。四分明判答。夫以下測上。止可岡像卜度。惟昔儔今。不可頓決。所以初從髣髴。次引略見。略見未周。更引廣見。以多證一。爾乃分判。惟忖答。答上此土問。略曾見答。答上他土問。廣曾見答。雙答此土他土問。判當答。雙判此土他土問也。
今初惟忖答。
爾時文殊師利(至)演大法義。
惟者。思惟也。忖者。忖量。惟今如昔。忖昔如今。然文殊古佛。豈應不知。迹示思惟也。欲說大法者。答說法瑞。雨大法雨。答雨華瑞。吹大法蠡。答大眾心喜瑞。擊大法鼓。答地動瑞。演大法義。答放光瑞。
欲說大法者。惟昔諸佛。說無量義後。則開權顯實。收無量歸一。忖於今佛。既說法[A82]已。亦應開權顯實。會無量以歸一。一者。即大法也。
雨大法雨者。惟昔諸佛。天雨四華之後。普入圓因。住行向地。忖於今佛。雨華之後。皆成佛因。住行向地。故言雨大法雨也。
吹大法蠡者。惟昔四眾。見瑞歡喜。得未曾有。障除機動。即改人教行理。忖今眾喜。亦應障除機動。改人教行理。所改既深。故言吹大法蠡也。
擊大法鼓者。惟昔地動[A83]已後。即有六番破無明賊。忖於今佛。地動[A84]已後。亦應六番破無明惑。聲教極玅。故言擊大法鼓。
演大法義者。惟昔諸佛。放白毫光後。說法華。彼此道同。忖於今佛放光[A85]已後。廣明五佛道同。既是佛道。故言演大法義(故以一光。俱照彼此。此表釋迦。彼表四佛)。
如是五句。悉是惟昔判今。忖今類昔。會文附義。唯少入定一瑞。而雨華動地放光等。皆由入定故爾。意則兼具。無勞疑也。闕此一條。故稱略答耳。
今更別解。初一句總。後四句別。總者。大法是也。別者。雨吹擊演。開示悟入是也。如天非小大。非赤白。而雨赤白之華。如第一義。非開示悟入。見此理時。即證開示悟入。譬如種子。得雨萌開。今聞大法雨。潤法性種。破無明糠。開於十住佛知見也。譬如吹蠡。知是改號。今之與先。[A86]已得十住。今從十住聞法。更改入十行。示佛知見也。譬如擊鼓。知是誡兵。今之與先。[A87]已在十行。今從十行聞法。誡入迴向。悟佛知見也。演之言布。橫濶豎深。乃是演義。今之與先。[A88]已在十向。今從十迴向。入於十地。入佛知見。窮源盡邊。深廣備足也。惟昔六瑞[A89]已後。即開示悟入。忖今瑞後。亦應如是(一惟忖答竟)。
△二略舉曾見以答。
諸善男子。我於過去諸佛(至)故現斯瑞。
初以[A90]己智惟忖。今以略曾。小分明於前。舉此答他土問也。此土五瑞。不通他土。唯放光一瑞。徧照東方。略曾見答。專答放光。故如是答他土之問也。今見如昔。昔秪如今。欲令眾生咸得聞知者。即聞思兩慧。亦信法兩行。收無量歸一。改三乘教理。六番破無明等。諸佛道同。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故言一切世間難信之法也(二略曾見答竟)。
△三廣舉曾見以答。即雙答此土他土問也。彌勒因光。橫見東方以為問。文殊引昔。豎見多佛以為答。正顯十方三世諸佛道同。文為三。初引一佛同。次引二萬佛同。三引最後佛同。初中三。初時節。二標名。三說法。
今初時節同。
諸善男子。如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
△二標名同。
爾時有佛。號日月燈明(至)天人師佛世尊。
標名同者。通號與今佛可同。別名云何同。此當以緣別義同為釋。何者。日是慧。月是定。定慧是自行德。燈明是化他德。能仁。能定慧。能自他。又日月燈是三智。今佛亦三智。隨緣稱別。義則不殊。故言名同。
△三說法同。
演說正法(至)成一切種智。
說法同者。昔佛先頓後漸。與今佛初頓後漸同也。演說正法。初中後善者。即是頓教也。夫七善之語。乃通大小。尋文是大乘七善。初中後善者。即是頓教序正流通。名為時節善。其義深遠。即是頓教了義之理。二乘不測其邊底。故言深遠。是名義善。其語巧玅。即是頓教八音所吐。會理直說。悅菩薩心。即頓教之文。名為語善。純一無雜。不與二乘共。即是頓教獨一善。具足者。具明界內界外滿字之法。即是頓教圓滿善。清白。無二邊瑕穢。即是頓教調柔善。師云行善。梵行之相者。梵即頓教無緣慈善。(次說法同中。即五時同也。如華嚴四諦品云。文殊告諸菩薩。四聖諦。此娑婆。及十方世界。一一各有四百萬億十千名號。大集亦爾。故知諸大乘經。多為辨異。唯有今經。特為顯同。非但今佛與他佛法同。亦乃[A91]己他。皆入一味。故下文云。因緣譬喻。皆至種智)又初中後善。解者不同。今且依一途。若小乘。以戒定慧為三善。大乘以初中後心為三善。金光明云。前心如來。不可思議。中心如來。種種莊嚴。後心如來。不可破壞。此亦三善之意也。文殊引古佛頓教七善。與今佛頓說七善同。亦與他土初頓說同。所以用此為答者。酬上彌勒據光橫問他土佛云。聖主師子。演說經法。微玅第一。文殊豎引昔。舉此為答。即是初佛說頓法同也。為求聲聞人。說應四諦法者。即是古佛次頓之後。開漸教法同也。上問若人遭苦。為說涅槃。今引古佛亦開此漸。以答斯問也。為求辟支佛。說應十二因緣法。答上若人有福。志求勝法之問也。為諸菩薩。說應六波羅蜜。答上佛子修種種行之問也。皆引古佛開漸教同也。廣引曾見佛答他土之問也。
令得三菩提成一切種智者。此明古佛開頓漸後。即顯實之說。始終究竟。此答彌勒見他土佛般涅槃。涅槃後起塔之問也。
若引古佛說法。至六波羅蜜者。明今佛[A92]已與昔同。
從令得三菩提去。明今佛當與昔同(今佛當與昔同者。今分別三同相狀。今佛正在於定。故以法華為當。古佛[A93]已說法華。故以三皆在昔。所以古佛六瑞。及以爾前四味。而為今同[A94]已同。唯說法華。名為當同。古師不以六瑞而為今同。具如下破)。
△次引二萬佛同。
次復有佛。亦名日月燈明(至)所可說法。初中後善。
初引一佛。備舉頓漸說法同。中舉二萬佛。但舉說頓同。故言初中後善也。後引一佛。但舉開漸同。所以然者。指前一佛。則後二可知。而不引二萬之前佛者。正為名字說法皆同。據義為便耳。姓頗羅墮者。此翻捷疾。亦云利根。亦云滿語也。
△三引最後佛同又三。初曾見事與今[A95]已同。二曾見事與今今同。三曾見事與今當同。曾謂昔之所更。[A96]已謂謝在過去。曾之與[A97]已。俱謝俱更。今取久遠者為曾。小近者為[A98]已。取六瑞等為今。取佛出定去為當也。第一從其最後佛有八子者。是曾與[A99]已同。
其最後佛。未出家時(至)[A100]已於千萬佛所。植諸善本。
昔佛八子。今佛一子。數雖不等。竝出同居之土。土有見思。俱示有子。有子事同。一八赴緣。別有所表。一子總表一道清淨。八子表八正道。數異。有子義同也。又昔佛子出家。發大乘意。今佛子住小乘果。此云何同。昔化道[A101]已竟。顯本事彰。故言發大乘意。今未發迹。猶言羅漢。至下文發本。即是菩薩。其義則同。
△二曾見事與今今同二。初現瑞同。二疑念同。初又二。初此土六瑞同。二他土六瑞同。
今初。
是時日月燈明佛(至)靡不周徧。
△二他土六瑞同。
如今所見。是諸佛土。
昔佛他土六瑞。總云如今所見。則知昔佛他土六瑞。亦與今同(初現瑞同竟)。
△二疑念同。
彌勒當知(至)欲知此光所為因緣。
昔明別序。既有現瑞懷疑二序同。而無集眾發問答問三序者。義推則有。既言說法。知必集眾。既道懷疑。知應有問。若問必答。例二必兼。得三序同也。又若述昔答。則不俟文殊費辭。既不言答。亦不出問。其義可解。
△三曾見事與今當同五。初因人說法同。二時節同。三唱滅同。四授記同。五滅後通經同。
今初。
時有菩薩。名曰玅光(至)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昔佛定起。因玅光菩薩說經。今佛定起。因聲聞身子說經。此云何同。昔因玅光。今因身子。正是所因人同。昔佛八子。師於玅光。如來起定。對告玅光。又付託玅光。今佛子羅云。亦師身子。佛從定起。亦對告身子。迹門竟。又付託身子。今古孱齊。疑者言。玅光是菩薩。身子是聲聞。云何是同。昔事[A102]已彰。譚為菩薩。今事未發。道是聲聞。比及發迹。身子是大菩薩。非同何謂。昔玅光垂迹。何必不作聲聞。特是文殊巧說。方便隱顯耳。
△二時節同。
六十小劫。不起於座(至)而生懈倦。
時節同者。如下文云。五十小劫。謂如半日。即是同也(僭補曰。時會聽眾。符文會理。亡身心相。觀行相應。六十小劫。謂如食頃。佛境現前也。既至出觀。只一座席耳)。
△三唱滅同。
日月燈明佛(至)當入無餘涅槃。
昔說法華。即唱入滅。亦如迦葉佛。今佛說寶塔品中。明如來不久。當入涅槃。化道[A103]已足。唱滅事齊也。
△四授記同。
時有菩薩名曰德藏(至)多陀阿伽度(如來)。阿羅訶(應供)。三藐三佛陀(正徧知。如來十號。三號攝足)。
昔授德藏菩薩記。今經授聲聞記。豈得是同。昔事[A104]已成。故言授菩薩記。然正是會三歸一。聲聞得記也。若說昔授聲聞記者。佛從定起。更何所論。文殊巧譚。故不發迹耳。
△五滅後通經同三。初正明入滅。二明滅後通經利益。三結會古今。
今初。
佛授記[A105]已。便於中夜。入無餘涅槃。
△二明滅後通經利益。
佛滅度後(至)恭敬供養尊重讚歎。
通經者。出其人。即玅光也。久近。即八十小劫也。所化之眾。即八子八百也。結會古今。即求名玅德等也。所化之人。八子行成。久[A106]已得佛。八百之一方成。今住補處。所以引此八子八百者。近則釋疑。密開壽量。釋疑者。或謂彌勒補處為大。文殊非補處為小。小不應答。大不應問。故舉八百。宜應有問。玅光昔親對佛。先復為師。故釋疑非謬。密開壽量者。八子最小。佛號然燈。然燈是定光。玅光是釋迦九世祖師。孫今成佛。師祖為弟子。師弟無定。將密顯生非生。滅非滅之意。問。彌勒昔見諸佛。曾聞法華。何故疑問。答。時眾宜應。須扣發耳(僭補曰。釋疑非謬者。彌勒八百之一。宜應有問。文殊八百之師。宜應有答。由迷本疑迹。故為釋疑不謬也。玅光九代祖師。於釋迦會中。影響法化者。明師弟更互。本無定性。密表今日伽耶生非生。昔日伽耶滅非滅。故云密開壽量)。
△三結會古今。
彌勒當知(至)求名菩薩汝身是也。
(三廣曾見答竟)。
△四分明判答。
今見此瑞(至)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今昔六瑞既同。惟忖決定不謬。略曾廣曾。皆決定也。當說大乘。決定前說法瑞也。名玅法蓮華。決定前。雨華瑞也。教菩薩法。決定前眾喜瑞也。佛所護念。決定前地動瑞也。兼入定瑞悉在其中。有人作[A107]已同當同。不作今同。尋文云。今見此瑞。與本無異。此正語於今。云何喚六瑞作[A108]已。據此文為今。故作三同之釋也(四分明判答竟)。
△二偈頌二。初頌廣舉曾見以答。二頌分明判答。初中二。初頌一佛同。二頌最後佛同。不頌惟忖及略舉。但頌廣舉。就廣舉中。但頌初後而略中間。足可顯義。不俟繁文。
今初二行頌一佛同。
爾時文殊師利。於大眾中。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念過去世(至)令入佛智慧。
佛未出家時。所生八王子。見大聖出家。亦隨修梵行。
△二頌曾見事與今現同。又二。初頌現瑞同。二頌疑念同。初又二。初頌此土六瑞同。二頌他土六瑞同。
今初四行頌此土六瑞同。
時佛說大乘(至)現諸希有事。
偈長出天鼓自鳴。表無問自說也。現諸希有事者。即總頌諸瑞也。
△二頌他土六瑞同。長行但云。如今所見。是諸佛土。其文則略。此頌廣也。文為五。初三行。頌見六趣眾生。及諸佛土。次一行半。頌見佛同。第三兩句。頌聞佛說頓教七善法同也。第四三行。頌見聲聞等三乘。即是昔佛開漸教法同也。第五二行。頌見菩薩種種因緣。即是頌開方等般若教同。
今初如文。
此光照東方(至)各供養其佛。
△第二一行半頌見佛同。
又見諸如來(至)內現真金像。
自然成佛道者。方便道。則加心修習。發真道。即是自然。任運與理合也。約四教可知(四機既徧於諸趣。四佛徧赴於物機。是故四教。各有真道)。問。發真自然者。何須諸佛說法。答。如舡順流。若遇風加棹。疾有所至。風喻見佛聞法。棹喻修行。例如初果。任運七生。若值佛加修。或一生二生。得至無學。自然成佛道。是報身。瑠璃。是法身本淨。金像。是應物現形。
△第三兩句頌頓教同。
世尊在大眾。敷演深法義。
此將法約人。法既深玄。當知必運大機。開頓教也。此頌上純一無雜七善之文。
△第四三行頌漸教同。
一一諸佛土(至)斯由佛光照。
此即將人約法。人既二乘。必知說三藏教也。即上為聲聞人。說應四諦等也。雖不頌出緣覺兼攝在中。行施忍辱等。等於四度耳。此一行。頌上六度大乘也。
△第五兩行。頌上見他土菩薩與二酥同。
又見諸菩薩(至)說法求佛道。
但頌上見他土菩薩種種因緣。信解相貌。略不答上起塔也。上不見他土法華相故。此後見起塔。今答出法華相故。起塔入滅。事在後答也。
△第二一行半頌疑念同。
爾時四部眾(至)是事何因緣。
(二曾見事與今現同竟)。
△三頌曾見事與今當同五。初頌因人說法。二頌時節。三頌唱滅。四頌授記。五頌滅後通經。
今初兩行三句頌因人說法。
天人所奉尊(至)說是法華經。
因人同者。經云從三昧起。即讚玅光。讚後方始說經。說是法華經即此一句。頌上說法同。
△二一行一句頌時節。
滿六十小劫(至)悉皆能受持。
六十小劫。約不思議延促劫智也。玅光皆悉受持昔佛法者。亦如身子。受佛付囑也。
△三三行頌唱滅。
佛說是法華(至)億劫時一遇。
就此文有唱滅。有囑累。囑累如遺教也。
△四三行半頌授記。
世尊諸子等(至)亦度無量眾。
文中有悲泣。如涅槃。有慰諭。亦如遺教。其得度者。悉皆得度。未度者。作得度因緣。例如今佛。將付彌勒也。
△五頌滅後通經又三。初頌示滅供養精進。二頌滅後通經利益。三頌結會古今。
今初二行頌示滅。
佛此夜滅度(至)以求無上道。
如薪盡火滅者。小乘佛以果報身為薪。智慧為火。慧依報身。身滅智亡。大乘佛以機為薪。逗應為火。眾生機盡。應形亦滅。倍加精進者。應以滅度度者也(僭補曰。倍復加精進半偈。其二眾久發大心。後因見佛滅度而倍加精進。求無上道。故疏云。應以滅度度者是也)。
△二九行頌滅後通經利益。
是玅光法師(至)其數無有量。
△三一行頌結會古今。
彼佛滅度後。懈怠者汝是。玅光法師者。今則我身是。
(初頌廣舉曾見以答竟)。
△二頌分明判答三。初頌說法華經。二頌教菩薩法。三頌佛所護念。
今初一行頌說經。
我見燈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欲說法華經。
(僭補曰。本光者。靈光獨耀。實相玅光也)。
△二二行頌教菩薩法。
今相如本瑞(至)充足求道者。
頌云。佛當雨法雨等。頌上教菩薩法。故知上之六句。但明欲說之由。誡眾令生渴慕耳。
△三一行頌佛所護念。
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當為除斷。令盡無有餘。
又前彌勒釋四伏難。令文殊必定有答。此中末後四偈。是文殊斷四伏疑。使彌勒莫復更問。
初第一疑。因文殊廣引先佛曾說法華。故彌勒潛疑欲問。諸佛赴緣。人時各異。古佛雖名法華。今佛何必如此。文殊即以第一偈斷云。我見燈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欲說法華經。此斷其疑名之問也。彌勒因此又疑。自有名同義同。自有名同義異。此名何所顯召。文殊即以第二偈斷云。今相如本瑞。是諸佛方便。今佛放光明。助發實相義。此是斷其疑體之問。
彌勒因此又疑。實相無相。何人會之。文殊即以第三偈斷云。諸人今當知。合掌一心待。佛當雨法雨。充足求道者。此斷其疑宗之問。
彌勒因此又疑。佛雨法雨。止洽菩薩。亦潤二乘。文殊即以第四偈斷云。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當為除斷。令盡無有餘。此即斷其疑用之問。
彌勒聯翩構疑。文殊頻煩為斷。既事窮理盡。即得之於懷。可謂善於問答。具二莊嚴。
光宅但知述於釗師。釋四種伏難。使文殊必答。顯彌勒之美。不見文殊釋四伏疑。令彌勒不問。抑玅德之能。此義出自天台。非傳他疏。
(序品[A111]已竟)。
玅法蓮華經文句纂要卷第一
校注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29 冊 No. 599 法華經文句纂要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1-10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經前有三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