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正見卷第八
阿難如是眾生一一類中(至)具足如斯虗妄亂想。
此結前生後也。所言各具者。如眼受色惑時。則聲香等相因助成。如耳受聲惑時。則香味色等亦相因助成。如是十二顛倒。類類皆具。類類皆徧。此業識種子。豈直八萬四千。便有恒河沙數矣。以恒河沙煩惱種子。在妙明真淨心中觀之。正如揑目生花。總無別性。還是自心顛倒爾。
△二標列。
汝今修證佛三摩提(至)三者增進違其現業。
器喻妙圓明心。毒蜜喻顛倒。湯水等喻戒定慧。本因。即指上十二顛倒。妙明心中有此顛倒。猶如器中有此毒蜜。器若不淨。不可貯甘露。心若不淨。不可以入三摩。今立三漸次者。正是設淨器之法也。淨器之法。必二番三番方潔。修行之法。必漸次漸深而得。此三種漸次。乃是洗心垢之法。不可不備也。
△三別釋三。
一別釋助因。
云何助因(至)第一增進。修行漸次。
助因者。眾生有業則有身。需食以養之。若養不得以正。或至殺身。是又食之過矣。是故食須揀善惡。善者能益於我。惡者反是。
阿難如是世界下。列四食住。一段食。謂欲界取形段為食。以香味觸三。有資益故。二觸食。即前境和合第六意識。觸生喜樂故。三思食即。第七思與欲俱轉。希望偏勝故。四識食。即第八由前三食。緣助勢力。執持諸根大種。得長養故。又人間段食。鬼神觸食。禪天思食。四空天識食。此四種雖三界不同。莫不同於食住。是故指四食為助因也。
阿難一切眾生下。正揀損益。食甘故生。是為益。食毒故死。是為損。又五辛者。謂大蒜。茖葱。慈葱。蘭葱。興蕖。是五辛之物。性惡氣葷。故為毒也。毒則損於身。故須斷之。
是五種辛下。示辛過患。葢淫恚乃是三毒之首。萬惡之長。是食辛人。天仙棄離。且福銷則與鬼住。禪勝終為魔黨。邪力既衰。還復墮落。是為過也。
阿難修菩提下。結成當戒。故知辛濁之物。實為助惡之因。惡因若消。正見得生。自然三昧現前。名第一增進修行之法也。
△二別釋正性。
云何正性(至)第二增進修行漸次。
云何下總勸持戒。殺盜婬是性業。噉酒肉是遮業。此二不戒。欲出三界。無有是處。何者。婬心不除。則生死不斷。殺心不除。怨對無[A2]已。葢修行人生果且不食。恐動暴氣。況食眾生肉乎。釵釧尚不使聞。恐涉譏嫌。況與之從事乎。又毒蛇喻婬。怨賊喻殺。刳心之法。須如此觀。方見得利害之嚮。
先持聲聞下明戒次第。比丘犯婬殺盜妄為四棄。尼則倍之。故有八棄。梵語波羅夷。此云棄罪。謂若犯此。得永棄佛法邊外。故云棄也。言聲聞四棄八棄者。小乘戒也。言菩薩清淨律儀者。大乘戒也。又執身不動者粗也。執心不起者細也。要先持聲聞戒執身不動。後持菩薩戒執心不起。先制粗相煩惱。後制微細威儀。如此操心。便非躐等矣。
禁戒成就下。述受戒益。不婬則無累。不殺則無負。不盜則無宿債。是則禁戒成就矣。所言不須天眼者。謂肉眼即是天眼故。葢殺盜婬不行。心地自能無障。六根自能通利。如說觀見十方世界。即是天眼通也。如說覩佛聞法。即是天耳通也。如說得大神通。即是他心通也。如說遊十方界。即是神足通也。如說宿命清淨。即是宿命通也。如說得無艱險。即是漏盡通也。更若知得百千生事。即是宿命明。見得一切眾生生善道惡道。即是天眼明。斷得三界見思惑盡。不受生死。即是漏盡明。此三明六通。皆由禁戒成就。得六根清淨。是故現在父母肉身。證得如此田地。名第二增進修行之法也。
△三別釋現業。
云何現業(至)第三增進修行漸次。
云何下。明般若德。現業者。即六根所起見聞等現業是也。然現業所起。必由心造。心若不緣。則六用不行矣。六用不行。則根無所偶矣。根無所偶。與真常性一。心若不緣。乃旋元自歸。何則。由一向喪本受淪。故不能全一。今則捨妄歸真。得反流合性矣。又所言心無貪婬。於外塵不多流逸者。正是違其現業也。十方下引喻合顯。明月喻心。琉璃喻根。葢現業不起。心自清淨。心既清淨。根亦是清淨矣。正報清淨。依報亦是清淨矣。一國土清淨。乃至十方國土亦是清淨矣。故曰十方國土。皎然清淨。譬如琉璃。內懸明月。是謂般若智德也。
身心下明解脫德。只此智德。觀十方世界。若自若他。總無別法。唯一妙圓真心。平等無二。以無二平等故。一切如來即是我心。我心即是如來。然亦不分別我心如來心。何以故。一切諸法悉不可得。當此之際。正是我放身命處。故曰身心快然。妙圓平等。獲大安隱。是謂解脫德也。
一切如來下。明法身德。密圓理也。淨妙智也。以智不可識。故曰妙。以理無不周。故曰密。行人證到平等實相田地。一切如來密圓淨妙法身自然顯現其中。故曰一切如來。密圓淨妙。皆現其中。是謂法身德也。
是人下結前三德也。觀音云。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寂滅忍智也。當忍智現前時。三慧俱沒。何以故。葢三慧是解。忍智是行。行起解絕。是以三慧俱沒。今謂智與理冥。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得是無生法忍現前。當法忍現前時。三德俱隱。何以故。葢三德是解。法忍是行。亦是行起解絕。是以三德俱隱。從是[A3]已去。[A4]但用忍智歷五十五位。隨所發行。不離法忍為本。名第三增進修行之法也。
問。前[A5]已廣明戒相。今說三漸次法。何得復示其戒耶。曰。前明戒相是論法之次第。戒應在先故。今說漸次。乃是論位之次第。戒是當人前位故。問。戒何得成位耶。曰。今示大乘圓頓教。不同小乘故。小乘唯執事相。不明理體。大乘所戒。必先明理。又大乘未起行相。即所明之理是解相。要必攝戒成行。方見是實。故以戒為前位爾。問。發何等行。見大乘之理。曰。如說助因。乃是外緣。如說正性。乃是內障。如說現業。乃是根塵所起之相。此是無始虗妄所熏習氣。即無明塵沙見思等是也。今以三漸次法。蕩除內外障緣。并根塵所起現業。便見當人本來無生矣。若見本來無生。即是大乘之理也。以此大乘無生之理。隨義建立五十二位。加地前四位。與最初乾慧地。共五十七位。方盡究竟矣。義見下文。
△三明地位十。
一乾慧地。
阿難是善男子欲愛乾枯(至)乾有其慧名乾慧地。
祖師云。心如牆壁。可以入道。又古德云。非是塵不侵。自是我無心。言無心者。非無其心也。祇是無世間心爾。葢世心消亡。名曰乾。執心虗明。名曰慧。見得自[A6]己本覺。名曰地。又初發慧覺。雖圓鎣十方界。而無行用之能。是乾有其慧。故云乾慧地。此躡前第三漸次義也。前曰心無貪淫。今曰欲愛乾枯。前曰於外六塵。不多流逸。今曰現前殘質不復續生。以此觀之。較前工夫。便是不同矣。初心學道。不得此義。何可躐等。講家不諳。徒以名相配合。既辜佛旨。又與文義大相乖謬。故不取焉。
△二信位。
一信心。
欲習初乾未與如來(至)中道純真名信心住。
欲習二句。即指前位而言也。前位祇有斷德。而無行用。是故未與如來法流水接。亦如學人初做工夫。得身心前後際斷。此是枯定用不著。無有理水滋發故。
即以此下。勸進行人。到恁田地。即用此位解心中中流入。中者。中道也。中道離一切有無對待法是。流者。直心也。直心任運轉一切法是。所言圓妙開敷者。圓妙即覺也。開敷即慧也。謂以中道之直心。要與慧覺相應。須得真正見地。方纔是妙。故曰重發真妙。真妙真心也。如本得真正見地。決定信知此心是妙是常住法。故曰妙信常住。若信此心常住。便無有妄想顛倒為所知障矣。故曰一切妄想。滅盡無餘。且所知障斷。則妄想不生矣。二邊不墮。則中道純真矣。故以中道智。信此真心。名信心住。
△二念心。
真信明了一切圓通(至)得無遺忘名念心住。
明了者。諦當之意。由前煩惱滅盡惟一真心。見得諦當明白。更無餘事。總是圓通法界。是故陰處界三。不能為礙。又捨身受身。即是分段生死。一切習氣。即是變易生死。今以中道智觀之。惟是真如境界。是故無數劫事。皆能記憶。不分延促。一念現前。故名念心住。
△三精進心。
妙圓純真真精發化(至)進趣真淨名精進心。
葢妙圓之智無襍。故曰純。妙圓之心無妄。故曰真。真即明也。純即精也。以精純之心發化。無始習氣莫不化而為純矣。以真明之心進趣。精明作用莫不進而為明矣。由明慧精進。成斯淨行。故名精進心。
△四慧心。
心精現前純以智慧名慧心住。
由前三位。初斷現障。以根境不偶。妄想滅盡故。次斷報障。以陰處界三不能為礙故。三斷煩惱障。無始習氣通一精明故。今則三障既除。純是智慧。故名慧心住。
△五定心。
執持智明周徧寂湛寂妙常凝名定心住。
以智續明。明能持定。周徧即智用也。常凝即定體也。定由明持。故名定心住。
△六不退心。
定光發明明性深入唯進無退名不退心。
前是智生定。今是定生慧。慧即明也。由明慧深入以明其理。有進無退。故名不退心。
△七護法心。
心進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來氣分交接名護法心。
前初位中。單見其理。三障不斷。習氣不除。是故未得與如來法流水接。心地不安。今則心進妙理。三障[A7]已斷。習氣[A8]已除。更得定慧雙資。是故與如來氣分交接。心地安然。由此定慧保持不失。故名護法心。
△八迴向心。
覺明保持能以妙力(至)重重相入名迴向心。
迴向者。謂迴心而向於佛也。由來一向執心故。於佛於[A9]己。打作兩橛。今以定慧力資。與十方如來氣分交接。見得此心是佛。佛是此心。心佛冥一。故曰覺明保持。又所言保持者。乃是寂照不二之謂也。即寂是照。故曰迴佛慈光。即照是寂。故曰向佛安住。寂照不二。故得互現互入。喻如雙鏡。妙影重重。故名迴向心。
△九戒心。
心光密迴護佛常凝(至)得無遺失名戒心住。
由前初見自心。未得法性。後接如來氣分。則是[A10]已得法性。猶存佛見。次迴佛慈光。則是佛見消而冥然獨照矣。故曰向佛安住。今則心光密迴。則照又不立矣。到此佛見法見俱忘。因性果性迸絕。純覺獨圓。故曰獲佛常凝。無上妙淨。此乃是無為田地。極是難得。所謂枯木巖前錯路多。要須仔細。故名戒心住。
△十願心。
住戒自在能遊十方所去隨願名願心住。
且既到無為田地。又得戒心。便是不妨矣。不妨則胡來胡現。漢來漢現。聲色門頭。逆順自在。十方世界。隨願所生。故名願心住。
問。心無所住。何故十信亦名住耶。曰住者。心念不移之謂。如參學人未見要見。未悟要悟。既見既悟[A11]已。要在悟處相應。見處立脚。古德云。得此事如靠一座泰山相似。豈可落虗耶。此乃是頓教法門。一悟永悟。一見永見。不同漸教。聞佛說方信。見佛相方信。自無所得。依他漸次。此即自見自肯。肯處即信。信處即住。是故十信中約住處為信。後十住中約信處為住。大槩信住雖分。其義則一。不過增明理觀云爾。
△三住位。
一發心住。
阿難是善男子(至)圓成一心名發心住。
方便。即慧也。心精。即妙也。謂上之十心。皆以妙慧開發。見得心精之妙。非謂真有是十心也。葢一心是真。十用是妙。由十用顯是真心。故曰圓成。以真心具是十用。故曰涉入。此一多相容。自在之用。行人見得此理。即住是中。故名發心住。
△二治地住。
心中發明如淨琉璃(至)履以成地名治地住。
即前見得此心此理。由是發明妙用。喻如琉璃。內現精金。精金喻理。琉璃喻心。心中發明此理。即依此理而治心。故名治地住。
△三修行住。
心地涉知俱得明了遊履十方得無留礙名修行住。
以理治心。則心地涉知。以智治行。則俱得明了。葢知有分限。而智用無窮。是以遊履十方而無留礙者。乃是得一切智之用也。又十方者。十界也。四聖四界。六凡六界。行人了得此心。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一念平等。不起知相。以此操之。是為修行。故名修行住。
△四生貴住。
行與佛同受佛氣分(至)入如來種名生貴住。
古德云。寧為心師。不師於心。葢前來所得。還在故處無自力分。猶師心者也。今行與佛同。受佛氣分。有自力分。為心師者也。喻如中陰身。自求父母。行人得是道種智。以自力冥通佛果。名生貴住。
△五方便具足住。
既遊道胎親奉覺胤(至)名方便具足住。
且既受佛氣分。生道胎[A12]已。自當具一切種智而為佛胤者。一切種智。即權實二智也。自行即實。化他即權。行人得斯方便。喻如人相不缺之謂也。葢根本中先具此理。故名方便具足住。
△六正心住。
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前說胎相。是喻方便法也。行人所得方便。超過凡夫地。超過二乘地。生在佛胎。既生佛胎。自然肖像於佛。故曰容貌如佛。且外貌如佛。豈內心有不如耶。故曰心相亦同。然外貌如佛。必現慈忍之容。內心如佛。必具悲願之智。內外一如。故名正心住。
△七不退住。
身心合成日益增長名不退住。
初心方便。有自行。有化他。化他外現慈儀。自行內心充實。此自利利他。感相如是。今則行隨佛轉。化與俱成。是故內外和融。身心如一。以此操之有進無退。故名不退住。
△八童真住。
十身靈相一時具足名童真住。
十身者。謂菩提身。願身。化身。力持身。莊嚴身。威勢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是也。又靈相者。即指上十種。是法身中之靈相也。又童者。十五歲以下皆稱童。今取成形之謂。行人修是方便雖未如佛。而能一念具足十種自在妙應。亦如胎相具足成形。故名童真住。
△九法王子住。
形成出胎親為佛子名[A13]法王子住。
形成出胎者。向來無明包故。氣未足故。故喻未得出胎。今乃無明[A14]已盡。智身[A15]已滿。喻形成出胎也。親為佛子者。葢德相具足。分覺圓極。堪為聖種。紹隆三寶矣。故名法王子住。
從乾慧地至修行住。是因中帶果。如月初生。即見全體故。以發得相似覺。即信是心是佛。以無始無明住地未斷故。從生貴住以來。是果中帶因。如初七八夜月漸得圓故。以發得分證覺。住在佛體。長養聖胎故。到今第九住。分出陰胎。成法王子住。如十六夜月無所虧故。圓滿理體。無所障故。又前說慧性圓明鎣十方界。此即圓融義也。然圓融不礙行布。由是從體起用。位位證理。位位斷障。至究竟覺。無明方盡。此行布義也。然行布不礙圓融。由是攝用歸體。位位是真。位位可階。到妙覺乃徹盡法源矣。但諸經不同。隨教次第。不必抑配牽合。恐傷本經旨趣。
△十灌頂住。
表以成人如國大王(至)陳列灌頂名灌頂住。
表以成人一句是總。如國下釋成。表者。表揚其德業。表示其本有。法華云。此實我子。我實其父。今文云。彼剎利王世子長成。陳列灌頂者。是表示其本有也。又我今多有金銀珍寶倉庫盈溢。其中多少。所應取與。汝悉知之。今文云。如國大王。以諸國事。分委太子者。是表揚其德業也。又陳列灌頂者。華嚴經云。轉輪聖王所生太子。母是正后。身相具足。坐白象寶妙金之座。張大網縵。奏諸音樂。取四大海水。置金瓶內。王執此瓶。灌太子頂。是時即名受王職位。菩薩受職。亦復如是。諸佛智水灌其頂故。名為受大智職菩薩。是為陳列灌頂也。故名灌頂住。
△四行位。
一歡喜行。
阿難是善男子成佛子[A16]已(至)十方隨順名歡喜行。
行者。用也。有行用之義。由前所得其體。未得其用。故以胎相喻養育也。今養育[A17]已成。發得真如妙用。故歡喜。由前所得。止是一機一智。未得無量智。故以童子喻操長也。今操長[A18]已就。具足無量如來妙德故歡喜。由前所得。聖凡分隔。生佛不齊。未得十方隨順。故以太子喻未受灌頂職也。今受灌頂職[A19]已。得十方隨順故歡喜。故名[A20]歡喜行。
△二饒益行。
善能益利一切眾生名饒益行。
且既有無量妙德。即成無量妙用。故以十方隨順是為饒。一切受化是為益。故名饒益行。
△三無瞋恨行。
自覺覺他得無違拒名無瞋恨行。
若有自則有他。若有覺則有不覺。故多違拒。既多違拒。則有諍執。有瞋恨矣。今則不然。自覺覺也。覺他亦覺也。覺則一矣。無自無他。無覺與不覺。一道清淨。故無違拒。既無違拒。則無諍執。亦無瞋恨矣。故名無瞋恨行。
△四無盡行。
種類出生窮未來際三世平等十方通達名無盡行。
種類出生者。橫徧也。窮未來際者。竪窮也。以此竪窮三世橫徧十方。隨其類化。悉能通達者。了知是空寂故。以空寂之智。現隨類之身。便是無盡矣。故名無盡行。
△五離癡亂行。
一切合同種種法門得無差誤名離癡亂行。
菩薩現種種身。必說種種法。法有種種。其理無差。理既無差。化是無化矣。化既無化。焉有身相可著耶。理既無差。焉有念相可計耶。以念相身相同是一空。故曰一切合同。同者。同歸於無念爾。念既無念。豈有癡亂想乎。故名離癡亂行。
△六善現行。
則於同中顯現群異一一異相各各見同名善現行。
前是無量為一。故說一切合同。今是一為無量。故說同中現異。異即異於事。不異於理。故說各各見同。同即同於理。不同於事。故曰同中顯現群異。葢現身即是事相故為異。現說即是理相故為同。以理相無盡。而事相亦無盡。雖則事理無盡。要不離根本智所現爾。故名善現行。
△七無著行。
如是乃至十方虗空(至)不相留礙名無著行。
如是者躡前義而言也。前義中說一切合同同中現異。故云如是。然此乃是一中現異。未是異中現異。今說十方現塵塵現十方。即是異中現異。故云乃至。又十方現塵。即是大中現小。塵現十方。即是小中現大。然小大雖異。而智體自在。故名無著行。
△八尊重行。
種種現前咸是第一波羅蜜多名尊重行。
[A21]已上若同若異。若小若大。若身若說。若理若事。種種現前。皆是般若無礙慧所成就也。波羅蜜。翻到彼岸。謂此無礙慧。乃是第一到彼岸之法。若到此地位。甚生難得。故名尊重行。
△九善法行。
如是圓融能成十方諸佛軌則名善法行。
問何以見得圓融耶。曰。譬如帝網珠光。互徧互攝。此無礙慧。亦是互徧互攝。一位徧攝諸位。諸位亦各徧攝諸位。故云圓融也。以此圓融法門。一一成佛如來修行軌則。最為善法。故名善法行。
△十真實行。
一一皆是清淨無漏一真無為性本然故名真實行。
此總收上諸位也。諸位無別。惟是真如自性德用。何以明之。以體即是真如。故曰無漏。以用即是自性。故曰本然。由前皆是自性作用。故於十方見同。由前悉是真如顯發。故於微塵見妙。妙即非塵。同即非界。總一圓融大法界相。步步是真。頭頭是道。故名真實行。
問。既是一真圓融法界。何復有位相差別耶。曰。譬如眼翳真如是眼。自性是光。翳去性自明。眼自淨矣。但翳非頓除。必漸漸除。故說位相差別。明非漸明。必是頓明。故說圓融無礙。圓融無礙。是對淨眼人說也。位相差別。是對初方便人說也。問。若爾眼翳是二耶。曰。愚人妄計故見有二。智者了達故見無二。是故智者除病不除法。愚者除法不除病。此又智愚所用異爾。
△五迴向位。
阿難是善男子(至)純潔精真遠諸留患。
阿難下。通結前位義也。滿足神通一句結十行。行是神通故。成佛事一句結十住。住成辦事故。純潔精真一句結十信。信是真心故。遠諸留患一句結乾慧。現前殘質不復續生故。又乾慧是智。十信是德。十住是理。十行是行。此理智行德。諸位皆兼。獨乾慧一地。單智無行等滋發。乾有其慧爾。餘信住行一一滿足。一一成辦。是無可擬議者。若以正眼觀之。此行等猶屬有為。非真真如也。何以明之。葢真心無相。有信則乖。真理無形。有住則非。真行無為。有為是幻。真智無知。有知是妄。以實際理地。不受纖塵。豈容許多稱謂哉。故知行等明是有為。非真真如理矣。葢萬行門中。不捨一法。猶如中流之檝。未到岸決少不得。則知此行等研真。斷惑窮理盡性。必少不得矣。是故行滿之後。當發迴向心。迴前諸位之心。以向涅槃之道。何者。由前信等是順往。今迴向心是逆來。迴真向俗。迴智向悲。總是精煉此心到無生地位爾。
△一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
當度眾生滅諸度相(至)離眾生相迴向。
原夫菩薩修行。本以度生為事。然若見有生可度。却成所相。是不可也。故說當度眾生滅除度相。又若見無生可度。宛成能相。亦不可也。故說迴無為心。向涅槃路。路即道也。涅即無生。槃即無滅。總言無生無滅之道爾。以本無有生。故說無滅度。以本無有滅。故說救護眾生。問。何謂無滅度救護眾生耶。曰。譬如明鏡是無生。故說無滅度。即現影像亦是無生。故說救護眾生。菩薩如是度生。如是救護眾生。不見有眾生相。故說離眾生相。葢前十行中說事說理。說塵說界。多滯於體邊。不能打成一片。今迴向中即理即事。即真即俗。即智即悲。即體即用。潭然一理。打成一片。故說迴向爾。大意只是迴那一頭。向這邊操履。操履到兼盡。方是迴向之意。下倣此。
△二不壞迴向。
壞其可壞遠離諸離名不壞迴向。
可壞者。即是所緣之境也。可離者。即是能緣之心也。若論能緣之心。種種說理說智。說玄說妙。皆屬能緣。是為可離。若論所緣之境。種種現塵現剎。現同現異。皆屬所緣。是為可壞。由是而知。凡造作之事。皆是可壞。而真常之道。便是不壞矣。由是而論。凡念慮之心。皆是可離。而真如之性。便是無離矣。壞無可壞。離無可離。是為真不壞也。故名不壞迴向。
△三等一切佛迴向。
本覺湛然覺齊佛覺名等一切佛迴向。
前說不壞之性。即是自[A22]己本覺。本覺湛然。無有壞與不壞。離與不離。總一覺故。覺則向於佛矣。既同於佛。則無聖無凡。無自無他。等同一切。本來平等。故名等一切佛迴向。
△四至一切處迴向。
精真發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處迴向。
精真。智也。佛地。理也。上既等同於佛。則佛智明矣。佛智既明。所見無非此理。既見此理。則無往而勿是。故名至一切處迴向。
△五無盡功德藏迴向。
世界如來互相涉入得無𦊱礙名無盡功德藏迴向。
由前精真發明。得身土交映。是以有時世界現如來身。有時如來身現世界中。各不相借。是為涉入。有時國土身作如來身。有時如來身作國土身。各不相妨。是為無礙。無礙。智也。涉入。理也。理智為一妙用無盡。故名無盡功德藏迴向。
△六隨順平等善根迴向。
於同佛地地中各各(至)名隨順平等善根迴向。
佛地為因。涅槃為果。佛地即前精真發明。見得此理。即依此理發揮為行。行能趨果。由是即以萬行成因。即以萬行成果。果不越乎因。因不違於果。故名隨順平等善根迴向。
△七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
真根既成十方眾生(至)名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
真根者。躡十位言也。由前見得平等之理。皆是性德成就。於是等觀十方眾生。不是別物。皆我本性。我既得此。亦當成就眾生。故名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
△八真如相迴向。
即一切法離一切相(至)名真如相迴向。
因觀一切眾生。皆我本性。故說即一切法。既皆是我本性。即非眾生。故說離一切相。雖然。若以平等性觀之。說即亦不著。說離亦不著。何以故。一切皆如也。故名真如相迴向。
△九無縛解脫迴向。
真得所如十方無礙名無縛解脫迴向。
夫有自則有他。有佛則有眾生。被諸法所繫。故見十方隔礙。今得一切皆如。非佛非眾生。非自非他。本來解脫。故見十方無礙。無礙則無繫。無繫則無縛。無縛無繫。便是解脫矣。故名無縛解脫迴向。
△十法界無量迴向。
性德圓成法界量滅名法界無量迴向。
前初位於行見悲。悲能救護眾生故。次位於悲見智。智能壞能離故。第三於智見理。理徧於事故。第四於理見事。事徧於理故。至第五位。方入法界之門。初無盡功能。即理法界也。次隨順平等。即事法界也。三等觀一切。即理事無礙法界也。四二無所著。即事事無礙法界也。今第十性德圓成。法界量滅。方無所繫。方出葢纏。方與本法相應。且既是本法。焉有量可數耶。故名法界無量迴向。
△六加行位。
阿難是善男子(至)次成四種妙圓加行。
從前第三漸次獲無生忍來。歷四十一心。以見圓融無礙。今又從十迴向出四加行。將驗操履真實。但諸乘位次。俱就當教之義。非通塗之論。而楞嚴乃是一乘了義之教。雖列位次。不過證吾所得之實。故一位即攝一切位。一切位亦攝於一。是以信位之初。即曰圓妙開敷。至迴向終。則曰性德圓成。今四加行位。又曰妙圓加行。迹是而論。始終只一圓字為眼目。點出本來具足。不同他教。全未知有。但約位而證也。又所言加行者。亦是就十迴向義。加四種深察。勘驗真實底意思。故云加行位也。
△一煖地。
即以佛覺用為[A23]己心(至)欲然其木名為煖地。
初二句明位。若出未出下引喻釋成。此用第三迴向義。彼云本覺湛然。覺齊佛覺。覺齊因也。佛覺果也。由因而有果果。即是因也。由心而有覺。覺即是心也。故曰即以佛覺。用為[A24]己心。夫因即是果。猶心即是覺也。故曰若出。然因未即是果。猶覺未即是心也。故曰未出。如鑽火相似。煖相先出。方知是火。然煖未即是火。而火終是煖體。故喻覺為心也。是為煖地。
△二頂地。
又以[A25]己心成佛所履(至)下有微礙名為頂地。
初二句明位。若依非依下。引喻釋成。此用第四迴向義。彼云精真發明。地如佛地。精真智也。佛地理也。智若有行。必以理成。心若有用。必以覺宰。故曰又以[A26]己心成佛所履。夫智必有理。猶心必有覺。故曰若依。然真理非智。真心非覺。故曰非依。如登高山相似。身雖入空。足必履實。喻真心無住。而所住是覺。是為頂地。
△三忍地。
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懷非出名為忍地。
初二句明位。如忍事下。引喻釋成。此用第九迴向義彼云真得所如。十方無礙。真得所如。理無礙也。十方無礙。事無礙也。以事無礙不見有佛。以理無礙不見有心。故曰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又不見有佛。故曰非懷。不見有心。故曰非出。如忍事人相似。外不放入。內不放出。非佛非心。是為忍地。
△四世第一地。
數量銷滅迷覺中道二無所目名世第一地。
初三句明位。末一句釋成。此用第十迴向。總收上三義。彼云性德圓成。法界量滅。葢前有因有果。是二邊語也。性不得圓。說佛說覺。是中道語也。量不得滅。今二邊不立。迷覺自無。中道不安。法界量滅。故曰數量銷滅。迷覺中道。是二無所目矣。又二無所目者。說覺尚不是。況說迷耶。說即尚不是。況說非耶。葢前三位指法是中道。指性是迷覺故。今則法界量滅。迷覺中道。都無所目。當此之際。便是逈出塵表矣。是為世第一地。
△七十地位。
一歡喜地。
阿難是善男子(至)盡佛境界名歡喜地。
從乾慧一地。歷信住行向以來。見得此心如是精微。如是廣大。若以正眼觀之。不啻無風匝匝之波。總不離心念境界。猶如夢事。又從四加行鑽研。見得真理。如火得煖相似。又從理發得真覺。如山履頂相似。直至今來覺又不立。所得都忘。便是二無所目矣。無所目。非大死田地耶。得此心死一番。方與初心相應。故曰於大菩提善得通達。又菩提自覺也。覺通如來覺他也。自覺覺他圓滿。相次到佛境界地位矣。到得佛境界。如貧儒及第。心大歡喜。故名歡喜地。
問。上說迷覺中道二無所目矣。今說菩提說覺說佛。此何以稱耶。曰。譬如人失摩尼寶珠。披尋到盡處。故無所目。忽焉見得。心生歡喜。故稱菩提。且既獲是寶。致大富饒。故稱為覺。因富饒故人不敢名。故稱為佛。若究理而論。此性珠體上。豈有如此之名目耶。今稱佛稱覺者。不過隨人分辨爾。問。地前亦有是覺。與今地上之覺如何。曰。地前所稱是因地覺。地上所稱是果地覺。果地覺如十五六夜月。從滿處說明。因地覺如初三四夜月。從陰畔說明。明是一般。不過隨時分有異爾。究竟本月上。不說明與不明。了知是代謝故。究竟本體上。不說覺與不覺。了知是假名故。法華云。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即此意也。
△二離垢地。
異性入同同性亦滅名離垢地。
望地前諸位善別是為異。在初地惟一覺相是為同。故曰異性入同。然有同有異俱為垢染。第一義中皆不可得。故曰同性亦滅。葢初地行檀波羅蜜。所有心地珍惜。一切遍捨。二地行戒波羅蜜。所有心相差別。一切不起。猶如摩尼珠。本性精瑩。離諸垢染。故名離垢地。
△三發光地。
淨極明生名發光地。
且既無垢染。則是本來清淨矣。由本來清淨。故發得真光。光為能持。光為能照。照則理無違。持則心不動。葢三地行忍波羅蜜。所有性地闇障。皆悉除滅。猶如日輪昇空。無所不照。故名發光地。
△四𦦨慧地。
明極覺滿名𦦨慧地。
由前發得真光。光生𦦨明。是故念念生明。念念照諸理趣。慧𦦨既增。覺光圓滿。葢四地行進波羅蜜。所有法門。無不觀察。無不趣入。猶如金師鍊冶真金。轉鍊轉淨。故名𦦨慧地。
△五難勝地。
一切同異所不能至名難勝地。
真智為同。俗智為異。前地以真照俗。俗是其所治故易勝。今是以俗融真。真是其所治故難勝。是故一切同異所不能及也。華嚴發十種平等清淨心。方能度越。若度越得。豈不是真難勝耶。葢五地行禪波羅蜜。所有真俗二諦。融為一理。理最難得。猶如真金。要以硨磲磨瑩明淨。是為難得。故名難勝地。
△六現前地。
無為真如性淨明露名現前地。
五地[A27]已前所得。皆是有為。非真無為也。以同異是對待法故。今從五地來。發得平等心。到真無為田地。方見自性真如。本來清淨。自性光明。本來洞灼。不假功用。自然現前。葢六地行般若波羅蜜。以無分別智現前。所有妙理。緣起即證。猶如月光照身。令得清涼。故名現前地。
△七遠行地。
盡真如際名遠行地。
際是無際。今言際者。譬如人在海岸邊立。望陸[A28]已盡。望海無涯。將欲渡無涯之海。必發遠期之行。以前地是有相功用。至八地是無相功用。今從現前地來。見得真如平等。故曰盡真如際。葢七地行方便波羅蜜。以真如無相。極是難過。須假方便。纔能相濟。猶如乘船入海。以善巧力不遭水難。方能行遠。故名遠行地。
△八不動地。
一真如心名不動地。
前六地見得真如無相。故曰現前。七地行過無相彼岸。故曰遠行。今是一真如心。無為無起。不變不遷。是真得無生忍之道也。葢八地行願波羅蜜。以無分別智。任運而轉。猶如乘船入海。但隨風去。不煩心智力念。故名不動地。
△九善慧地。
發真如用名善慧地。
前既得無相真如之體。今得無相真如之用。用稱善慧者。善得四無礙智之用爾。其四無礙智。華嚴中廣明。葢九地行力波羅蜜。證得法法皆真。法法皆如。是故發得真如之用。猶如真金用作寶冠。諸莊嚴具。無與等者。故名善慧地。
△十法雲地。
阿難是諸菩薩從此[A29]已往(至)覆涅槃海名法雲地。
阿難下結前起後。通論前後位次。作五位排列。第一信等是資糧位。第二煖等是加行位。第三初地是通達位。第四二地至九地是修習位。第五十地以去至妙覺是究竟位。今是第四當九地修習功畢。譬如數至九百九十九。餘有一分在。猶未畢功。今九地便是一分功圓。故曰修習功畢。若論圓滿。則是第十地以智滿覺滿。真如自相滿。無用心處。不復施功矣。故曰功德圓滿。[A30]已上總目為修習位也。
慈陰下明位相。葢慈含悲義。雲含智義。涅槃含三德義。又陰是陰覆義。雲是潤澤義。又慈有無量慈。故稱陰。智有無量智。故稱雲。涅槃是無相相。故稱海。海是能安能受。能攝能持。雲亦是能遍能覆。能潤能澤。葢十地行智波羅蜜。所有功德。皆悉超過下地。其為勝中勝。猶如上妙真金。作莊嚴具。而以摩尼寶鈿廁其間。是為勝也。故名法雲地。
△八等覺位。
如來逆流如是菩薩(至)金剛心中初乾慧地。
如來果也。菩薩因也。因果相合。故曰覺際。又逆流者來也。順行者往也。往來相值。故曰入交。是故證得等覺。若究其極。以今日所得之果。即是當時所發乾慧之因矣。若論其理。以今日所證之覺。還是當時所獲金剛之心矣。故曰是覺始獲金剛心中初乾慧地。葢當時所獲金剛之心。但見本覺。未發智願。未與如來法流水接也。今日所證等覺之果。由歷地位。臻極妙理。是與如來法流水溉也。雖得流溉。然未入妙莊嚴海。故稱等覺。等覺者。即是等於覺也。以未是妙覺故。若入妙覺。得見妙莊嚴海。是究竟矣。
△九妙覺位。
如是重重單複十二(至)清淨修證漸次深入。
重重。即信住行向至等覺。一一位中。皆具一切位。故曰重重。單即信非是住。住非是行。乃至向非是地。地非是覺。然畢竟由信等至於妙覺。故曰單。複即乾慧中金剛心。位位皆是。故曰複。又所言十二者。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十地。位位皆各具十。故稱十。二即乾慧是一位。等覺是一位。故為二。以四加行即迴向心。理不重出。是故合稱十二也。[A31]已上從乾慧至等覺。如三五夜月。繁星畢露。諸位如星。等覺如月。進至妙覺。如杲日麗天。繁星俱隱。其慧𦦨之光。更無有上矣。故名妙覺地。
是種種下。重明本位之相。十種喻者。如幻如𦦨如水月如空花如谷響如乾城如夢如影如像如化是也。以此十喻。喻信等諸法。一一位皆用金剛之心觀察。觀察至情盡理極。自然到得淨覺地位矣。此是轉妙覺之法。不可不深究而體悉者。雖然覺既是妙。還有法比況得乎。思之。奢摩他。云止。毗婆舍那。云觀。
△十通結前義。
阿難如是皆以三增進故(至)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增進。即三漸次也。由三漸次。成就地位修行之法。何以知之。假如行人助因若除。則外障不生。正性若刳。則內心清淨。現業若違。則根境無偶。如是基本先立。乃可入道也。所言五十五位者。除乾慧一地。餘信住行向地是五十。四加行與等覺共為五十五位。此五十五是路。由路以至妙覺故。又乾慧即初獲金剛心是。以攝在諸位故不言也。又金剛心是人。諸位是路。妙覺是城。行人既至妙覺城。所作皆息。便是到家安樂田地。到得家[A32]已。更復何云。作是下結意如文。
大槩學道如鑽火相似。初十信。只是信得木中有火。十住。要心無異緣。十行。須備繩鑽。十向。心心相向。用力勤行。四加。知煖是火。心凝不分。初地見火故喜。二地得火為用。三地智火發光。四地添薪益𦦨。五地知火是幻。更用心參。六地會得虗空是火。不費心力。七地虗空無盡。用志宜遠。八地見得身亦是火。更無所求。九地只將[A33]己用。用是不盡。十地虗空是[A34]己。[A35]己是虗空。空[A36]己不分。火何知乎。此便是大體大用大智境界。若知此意。則上來位不徒施。位位真如。位位智了。智了見得轉位底道理。見得真如自在底道理。見得真如自在。此是等覺。更進一步。便是妙覺。到此妙覺地位。安問虗空乎。安問自[A37]己乎。是火乎。不是火乎。總是一真平等境界。乃是最初方便學道之法。學者宜盡心焉。
△三文殊請名二。
□□□。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至)我及眾生云何奉持。
此經以一乘圓極為宗。了義為趣。妙明真覺為體。圓明寂智為用。故只文殊一人。始終成褫。始則阿難遭難。佛勅文殊。將呪往護。洎乎辨覈真見。承命選圓者。乃是用智之道也。終則阿難悟得成佛法門。[A38]已臻圓極。復請地位進修。克諧真覺。一期能事。於此畢矣。於是文殊請定經名。垂範來世者。乃是圓智之分也。故知始終一貫。輔弼大法。總是文殊之力也。
△二命題。
佛告文殊師利(至)萬行首楞嚴汝當奉持。
佛命題有五。初約理。次約事。三約人。四約法。五約行果。今初約理者。大佛頂。有以體相用釋之。今不取。不知直指寶覺真心而言也。此寶覺真心。一切無上。故稱佛頂。梵語悉怛多般怛羅。此翻白傘葢。此寶覺真心。清淨無染。出過有相之頂。喻如白傘葢。諸佛得此以印諸乘之理。故名寶印。能攝一切之法。又名海眼。此約理以立題也。次約事者。阿難多聞無功。登伽貪淫成性。然阿難是親。登伽是因。今悟親因非別。即是寶覺真心。故得翻淫性成菩提。翻多聞為徧知海。此約事以立題也。三約人者。如來得此成無漏智。故云密因。諸佛證此為究竟。故云了義。此約人以立題也。四約法者。此寶覺真心。名妙蓮華。非空非地。非染非淨。是不可思議也。又名大方廣。方廣者。讚法之辭也。此法非對待。非思議。非攀攬。非心識境界。故云方廣。又名母陀羅。母是出生義。陀羅是總持義。能出生一切智。能總持一切法。又是諸法之王。王是宰持義。法是軌則義。此約法以立題也。五約行果者。轉輪王太子受職。父王取四大海水灌太子頂。名受職位。菩薩受職。亦以寶覺無上之智灌其頂。故稱灌頂章句。又萬行是行。楞嚴是果。楞嚴大定也。萬行妙理也。以萬行之理。成楞嚴大定。則是以因趣果。此約行果以立題也。[A39]已上五題。束而為三。佛覺如來菩薩也。又各繫一法。佛覺下繫頂法。如來下繫因法。菩薩下繫果法。三法又束為二。一顯一密是也。二法又束為一。總一楞嚴大定是也。故題曰。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後方便之餘。猶屬正宗分。以未結經故。臨文自見。
△五方便之餘文三。一總明妄習。二別釋七趣。三總結大意。
一總明妄習二。一明二分。二明趣生。
一明二分二。一伸請。二正釋。
一伸請四。
初經家所敘。
說是語[A40]已即時阿難(至)修心六品微細煩惱。
從開示密印下。敘一經所詮之法。從增上妙理下。敘大眾能聞之益。且一往開演。[A41]已是飽飫矣。適聞了義名目。更得增明心地豁然。故曰增上妙理。心慮虗凝。葢小乘由來以斷惑為修。證真為得。然斷有次第。證有分量。今約三界九地。各有九品思惑。初預流斷欲界五品名一來向。斷六品名一來果。以殘思未盡。還來人間也。若斷八品名不還向。斷九品名不還果。復斷上二界七十一品名羅漢向。斷最後一品名羅漢果。此權教漸機之法也。若頓機不在此限。所言六品者。以阿難輩。前在權教二果位中故爾。今乃獲聞圓義。言下超證。不但斷除三界修心。即界外俱生。亦莫不了了矣。然以留居學地。未即除後三品。故言六品爾。
△二阿難自歎。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至)身心快然得大饒益。
慈音無遮下。總歎一經所說也。佛善用三法。善用妙奢摩他法。能開眾生見思惑。善用三摩鉢提法。能開眾生塵沙惑。善用禪那法。能開眾生俱生惑。故曰善開眾生微細沉惑。此歎能說之主也。至於身心快然者。是慶當機獲益也。當機獲破見思。故無業障。獲破塵沙。故無報障。獲破俱生。故無煩惱障。故曰令我今日身心快然得大饒益。此慶所被之機。也。
△三正申所疑二。
一疑自性。
世尊若此妙明真淨妙心(至)為是眾生妄習生起。
前富樓疑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今阿難疑佛體真實。云何復有人天等道。意謂妙明真性本來徧圓。迷則徧迷。覺則徧覺。今日如來成道。便是徧覺。似當無眾生矣。而今有地獄人天等道。為是自性本具耶。為是眾生習妄耶。此阿難執七類之妄性。以難真淨界相者。意在攝妄融真。真自無妄爾。富樓所執七大之妄相。以難圓融之真性者。意在攝相歸性。性自無生爾。所疑雖同。所趣有異。異雖有異。不過要如來說明藏性因果始終究竟本來無生也。
△二疑業性。
世尊如寶蓮香比丘尼(至)彼彼發業各各私受。
前問自性。此問業性。如寶蓮行婬。琉璃殺戮。善星妄說。故墮地獄。然此地獄為有定處耶。為無定處耶。為是自然有乎。為是因緣生乎。若據彼彼發業。則疑地獄有定處與自然矣。若據各各私受。則疑地獄無定處從因緣矣。
琉璃即匿王子。弑父自立。及誅釋種。善星比丘。妄言無佛無法。寶蓮香尼。自謂殺盜有怨有對。故有報。婬欲非殺非盜。故無報。此三業乃是私因也。
△四請益令受。
惟垂大慈開發童蒙(至)歡喜頂戴謹潔無犯。
童蒙無知之貌。無知故造一切業。若聞決定義。自然無犯矣。此承三決定來。前說因戒生定。因定發慧。彼人天七趣。不知業從妄生。妄因不覺。是故輪轉。今若開示之。自然知戒謹潔無犯矣。
△二正釋。
一誡聽。
佛告阿難快哉此問(至)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十法界相。從三漸次至入聖位。[A42]已委釋真諦法界相竟。獨於六凡位俗諦法界相。未暇詳明。今阿難所問。正恰佛意。故讚之曰快哉此問。於是許宣。足成圓義。
△二標列二分。
阿難一切眾生實本真淨(至)因此分開內分外分。
夫性本清淨。即諸法亦是清淨。性本無起。即諸法亦是無起。無端忽逐好醜。遂生情染。順意即喜。逆意即瞋。或憐或恨。此是內分。因是又生忻厭。厭其故而忻其新。攀緣追慕。渴仰諸法。此是外分。然內分外分。總不出一妄見。以妄習為因。以妄習為果。故曰因彼妄見。有妄習生。
△三別釋內分。
阿難內分即是眾生分內(至)自然從墜此名內分。
十二有支中以受緣愛。緣愛即妄也。何以知之。葢心緣物時。但緣得假法。不能緣實法故。如緣火被燒。緣刀被割。無如是事矣。故曰緣愛者妄也。然妄元無體。還是以心緣心。緣心即實也。然則心有其相乎。曰。心實無相。以心映假色時。此即是情。積情不休。自然生潤。積潤成流。是心之相也。故名內分。是故下引事為證。憶是憶念。然念有憎愛。或憐或怒者。以喜怒哀樂愛惡。此六物一出於情。情動於中。水流於外。是其明騐矣。
阿難下結成。指心是流。指情是結。心與情結隨水潤下。此便是從墜之相也。
△四別釋外分。
阿難外分即是眾生分外(至)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夫心有所慕。發於渴想。渴想亦是妄也。何以明之。葢諸法不相到。而心所緣故。如緣空無色緣法無狀。而所緣是無矣。故曰渴想者妄也。然妄元無相。即有相是非相。非相是虗。是故積虗成氣。積氣成風。是想之勝也。故名外分。
是故下引事為證。持戒心無垢染故身輕。持呪心志專一故雄毅。慕天心運清升故夢飛。存佛心離葢纏故聖現。事師心欲超詣故輕命。此五種一出於勝氣。氣凝心實。敬莊於內。是其明騐矣。
阿難下結成。舉想是風。舉心是氣。心隨風轉。此便是超越之相也。
△二明趣生。
初略明所趣。
阿難一切世間生死相續(至)死逆生順二習相交。
前義雖明情想二分。然未說趣生。今約世間生死。且就平生所習。所習善則隨想。所習惡則隨情。情想皆隨人之意。故云生從順習。言死從流變者。假如人生時習善。則是情伏而想勝矣。是故矜苦多而享樂少。到死時反是。假如人生時習惡。則是想伏而情勝矣。是故縱樂多而矜苦少。到死時反是。如或弗信。但看臨命終時生順死逆。二習交代之際。則知善惡所趣矣。
△二別釋情想四。
一情少想多。
純想即飛必生天上(至)是等親住如來座下。
初純想分二。一兼福慧。二不兼福慧。若不兼福慧。此人[A43]但持禁戒。斷欲界繫。必生天上。若兼福慧。此人兼福兼慧。及得心開。必生淨土。見十方佛。次情少想多分四類。一情九想。即為飛仙。二情八想。為大力鬼王。三情七想。為飛行夜叉。四情六想。為地行羅剎。此等雖非正修。而有邪定。亦報得通。故得飛行往來無礙焉。三又於前四類中。情少想多。更兼善願。護法護戒。護持呪及禪定。如八部等親隨如來座下。然有秘密。有顯益。或內懷聖乘。而外現凡夫。亦不定所屬。今姑約情少想多。論次其相云。
△二情想明。
情想均等不飛不墜生於人間想明斯聰情幽斯鈍。
想輕上飛。情濁下墜。此自然之理也。今則不墜不飛。生於人間。乃情想均分故耳。然均分之中。又有乘想根必聰慧。隨情根必暗鈍。在鈍亦有上中下。在慧亦有上中下。又情想均是總報相。幽明分是別報相。此又習善習惡。所性不同故也。
△三情多想少。
情多想少流入橫生(至)更生十方阿鼻地獄。
情多想少。亦分四類。六情四想流入橫生。七情三想身為餓鬼。八情二想生有間獄。九情一想生無間獄。若純情則生十方阿鼻地獄。阿鼻此云無間。槩而論之。情凝想重為毛群。想凝情輕為羽族。又水在上。火在下。情重沉下。則近於火際矣。是故鬼受火氣。常被煎渴。且若論情極。水火交過。乃是盡處。猶得一二分想。故生有間。純情則生無間矣。若論業極。至謗法毀戒。及造五逆十惡罪。是生十方無間獄矣。[A44]已上隨情之重輕。論次其相。若約隨類。亦各有上中下。方盡情渴之相也。
△四總結元地。
循造惡業雖則自招眾同分中兼有元地。
前文云彼彼發業。各各私受。今考之界趣皆由情想。循其業性。出於自招。業性則是殺盜婬妄等為私。界趣則是水火風空等為同。元地者。如縱情惡極。則水火報之。如帶想惡輕則風空報之。是為元地也。且業報差別。界趣則同。隨所造處。則水火得以乘之。葢同分中有元地故也。
△二別釋七趣七。一明地獄趣四。
一結前生起。
阿難此等皆是彼諸眾生(至)造十習因受六交報。
前阿難問人天等道。為復本來自有。為是眾生妄習生起。又問地獄為有定處。為復自然。佛答意中。謂此人天等道。亦是自生。亦是習起。又此地獄亦有定處。亦是自然。何以知之。假如人眼中見有好色。心即染之。此屬於情。假如人眼中見有婬色。謂聖人所呵。我當戒之。此屬於想。此二者。皆出於人之一念。故曰亦是自生。且不特聖人所呵。我當戒之。聖人所修。我當行之。若不顧聖人所呵當戒。聖人所修當行。更且放縱矣。追求矣。此二者。皆出於人之所習。故曰。亦是習生。此是答阿離前問。[A45]已如上釋。今將答其後問。故提十習六交來說。所言十習者。即是十種所使煩惱。習是習慣。眾生於十使煩惱習慣矣。習慣久。彼地獄若出自然也。所言六交者。即是六根所變之相。交是交互。眾生於六根門頭。交互造業。造業成。彼地獄若有定處也。葢十習為因。六交為果。此十習六交又是細釋因果之義。
△二釋十習因。
一婬習。
云何十因阿難一者婬習(至)菩薩見欲如避火坑。
云何一句是總徵。阿難下別釋。一者下明習因。心與境會曰交接。葢能心為火。所境為薪。交接研磨不休。則火必然矣。亦如手摩觸動。煖自生矣。
二習下明果相。此根境所發欲火之相。既為今日之習因。而鐵牀銅柱所感苦具之事。必為異日之果報矣。
是故下結過常避。葢性本無火。由婬習成火。火現必燒。自然之理也。故勸當避。
△二貪習。
二者貪習交計發於相吸(至)菩薩見貪如避瘴海。
二者下明習因。心籌前境曰交計。葢貪心為水。吸境為寒。交計吸聚不散。則為堅氷。亦如口縮風氣。而有冷觸矣。
二習下明果相。此根境所結堅氷之相。既為今日之習因。彼吒吒波羅等所感苦具之事。必為異日之果報矣。
是故下結過當避。葢性本無水。由貪積成水。水溢必溺。自然之理也。故勸當避。又吒吒波波羅羅忍寒聲也。青赤白蓮凍裂色也。加疱裂二相。即是八寒地獄。
△三慢習。
三者慢習交陵發於相恃(至)菩薩見慢如避巨溺。
三者下明習因。心境相勝曰交陵。葢心馳為流。境騰為波。設交陵不息。則必積波水流矣。亦如口舌綿味。則必有涎流矣。
二習下明果相。此波水者。是今日之習因。血河等必為異日之果報。
是故下結過當避如文。又癡水出於西國。亦如此方之貪泉是也。
△四瞋習。
四者瞋習交衝發於相忤(至)菩薩見瞋如避誅戮。
四者下明習因。心境相敵曰交衝。葢心為火氣為金。設交衝不息。則火烈而氣結為凶器矣。亦如人銜冤乃心藏戈矛。不至殺不[A46]已。
二習下明果相。刀山鐵橛等事。是今日之習因。宮割斬斫等獄。是異日之果報。
是故下結過當避如文。又宮割秦時五刑之二。斬斫剉皆死刑。刺是墨刑。槌擊即笞杖之類。
△五詐習。
五者詐習交誘發於相調(至)菩薩見詐如畏豺狼。
五者下明習因。心纏於境。境擾於心曰交誘。葢心為能引。境為所引。設交誘不住。則將以繩木絞校矣。亦如水浸於田。則必長草木矣。
二習下明果相。繩木絞校等事是今日之習因。杻械枷鎻等獄是異日之果報。
是故下結過當避如文。
△六誑習。
六者誑習交欺發於相罔(至)菩薩見誑如踐蛇虺。
六者下明習因。心矯於境。境又誑於心曰交欺。葢心為風。境為塵。設交欺誣罔不止。則必以塵土穢汗而弗顧矣。亦如空塵隨風眯目而弗見矣。
二習下明果相。飛心揚塵造奸穢汙等事是今日之習因。波溺騰擲飛墜漂淪等獄是異日之果報。
是故下結過當避如文。
△七怨習。
七者怨習交嫌發於銜恨(至)菩薩見怨如飲鴆酒。
七者下明習因。心境相忤曰交嫌。葢心背於境。境逆於心。心境背逆。遂至結恨。故有飛石投礫等事。亦如陰毒於人。故有懷忿畜惡等相。
二習下明果相。飛石投礫等事是今日之習因。投擲擒捉等相是異日之果報。
是故下結過當避如文。又囊撲[A47]已上皆拘繫罪人之具。飛石投礫。如張良搥秦博浪沙中。囊撲。如始皇囊盛二弟而撲殺之。鴆是鴆鳥。羽可殺人。
△八見習。
八者見習交明(至)虗妄徧執如臨毒壑。
八者下明習因。心境互發曰交明。葢心生違境。境發拒心。心境違拒。故有王使主吏等。亦如行路人互相能見也。
二習下明果相。王使執證等相是今日之習因。勘問考訊等事是異日之果報。
是故下結過當避如文。又薩迦耶云身見有五。一身見執我我故。二邊見計身斷常故。三見取執劣為勝故。四戒禁取於非因計因故。五邪見撥無因果故。此五利使。由心境交明所發也。
△九枉習。
九者枉習交加發於誣謗(至)菩薩見枉如遭霹靂。
九者下明習因。心乘於境。境乘於心曰交加。交加者。發於誣謗者也。以無為有。以有為無。非其所直而妄加之為枉。故有合山合石等事。亦如讒賊人逼枉良善是[A48]已。
二習下明其果相。合山耕磨等事是今日之習因。押捺搥按等相是異日之果報。
是故下結過當避如文。又排擠排也。漉瀝也。以瀝其血也。衡者橫也。以倒懸其頭。故云衡度也。
△十訟習。
十者訟習交諠發於藏覆(至)如戴高山履於巨海。
十者下明習因。心不安於境。境不安於心曰交諠。交諠者。發於覆藏者也。人有覆失。我不安之。[A49]己有藏過。彼不容之。故訟。猶日中不能藏影也。
二習下明其果相。鑒見照燭是今日之習因。業鏡對騐是異日之果報。
是故下結過當避如文。
△三釋六交報二。
一總標。
云何六報阿難(至)所招惡報從六根出。
夫業從識造。報必根出者有故矣。若論造業時。則根為因。識為果。以識從根生故也。若論報時。則識為因。根為果。以根從識生故也。前云生從順起。死從逆流。正謂此爾。又所言交者。交是交接。如一根造業。則餘根交相接之。故云交也。又因與果交。葢平時造業則與報時有異。以生對交境自相未純變故爾。然自相雖未純變。亦具得有因義。如果方花。至死時受報。則與生時有異。以死是自相變故爾。然自相雖變。亦成得有果義。如花結果。故云自作業因。自受業果。是得因與果交也。
△二別明。
一見報。
云何惡報從六根出(至)星火迸灑煽鼓空界。
云何一句總徵。下別明。一者下標示因果。以生時見業是因。臨終見火是果。葢色心是火。以眼識𢌞心時。還見是火故。是謂因果一交也。
發明下明自相所變。一明相是有見。所見是異故畏。二暗相是無見。所見是無故恐此。恐畏由自相所變也。
如是下明別相所變。耳聽是水。以火煎之。為湯為洋銅矣。鼻息是氣以火發之。為烟焰矣。舌嘗是味。以火摶之。為丸糜矣。身塵是觸。以火然之。為灰炭矣。心象是火。以火益之。為煽鼓空矣。此諸根塵由別。相所變。大槩因中所習是根。果中所變是境。此又根境一交也。
△二聞報。
二者聞報招引惡果(至)為電為雹摧碎心魄。
二者下標示因果。以生時聞業是因。臨終聞波濤是果。葢耳識廻心時。還見是水故。是謂因果一交也。
發明下明自相所變。一開聽。聽種種閙。故神亂。二閉聽。寂無所聞。故魄沉。此沉亂由自相所變也。
如是下明別相所變。聞聽是水。以水注之。為責為詰矣。眼見是火。以水乘之。為吼為毒矣。鼻息是氣。以水遇之。為雨為毒蟲矣。舌嘗是味。以水攪之。為膿為穢矣。身塵是觸以水激之。為鬼畜為糞尿矣。心意是火。以水潑之。為電為雹矣。此諸根塵。由別相所變也。大槩因中所習是根。果中所變是境。此又根境一交也。
△三齅報。
三者齅報招引惡果(至)為飛砂礰擊碎身體。
三者下標示因果。以生時齅業是因。臨終見毒氣是果。葢鼻識迴心時。還見是毒氣故。是謂因果一交也。
發明下明自相所變。
如是下明別相所變。
如文準思。又質是質礙。履。通也。魚敗為餒。羮敗為爽。此之報相。總由氣變所致也。
△四嘗報。
四者味報招引惡果(至)為飛熱鐵從空雨下。
四者下標示因果。以生時嘗業是因。臨終見鐵網猛炎是果。葢舌識迴心時。還見猛炎故。是謂因果一交也。
發明下明自相所變。
如是下明別相所變。
如文準思。
然舌根造罪極廣。一貪味為罪。佃獵漁捕眾生是其業故。二發語為罪。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是其業故。由是感鐵網猛炎等獄。所謂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下為承為忍。準此類推可知。
△五觸報。
五者觸報招引惡果(至)為墜為飛為煎為炙。
五者下標示因果。以生時觸業為因。臨終見山合為果。葢身識迴心時。還見大山來合故。是謂因果一交也。
發明下明自相所變。
如是下明別相所變。
如文準思。
大約離合是身觸之境。合則大山來逼。離則心肝屠裂。為道為觀。為廳為案。皆治獄之處。即身觸所依也。
△六思報。
六者思報招引惡果(至)萬死萬生為偃為仰。
六者下標示因果。以生時思業是因。臨終見風壞國土是果。葢意識迴心時。還見風吹故。是謂因果一交也。
發明下明自相所變。
如是下明別相所變。
如文準思。
大約生滅是意緣之境。意必隨心風所轉。故識與風旋落也。方所。即是受罪之處。鑑證。即是結證。為偃為仰。總不離亂想所致。
△四結答前問二。
一總結獄相。
阿難是名地獄十因六果(至)是人則入一百八地獄。
初阿難下總結。梵語阿鼻。此云無間。然有五無間。一趣無間。二苦無間。三時無間。四命無間五形無間。若諸眾生於六根中。造滿十習因。則入此五無間。以身命時處。皆經無量劫。故名大無間獄也。
次六根下作四種分釋。
六根各隨六識自造。不涉餘根。不滿十因。較前略輕。則入八無間獄。一等活二黑繩三眾合。四嘷叫。五大嘷叫。六炎熱七極熱。八阿鼻等獄。二於六根中。止身口意三支。於十習因中。止殺盜婬三業。較前又輕。則八十八地獄。以火獄有八。寒獄有十是也。三於三業中。止犯一殺一盜。較前又輕。則入三十六獄。四於一根中單犯一業。如眼見招見業。而身不曾動。或口說成事。而實無心。較前又輕。則入一百八獄。此一百八獄者。即前八無間獄。每獄有四門。門有四小獄。一獄該十六小獄。則八獄總有一百二十八獄矣。經家省文。故言一百八獄。然又有八寒八炎。八寒前文釋竟。八炎者。一炭坑。二沸屎。三燒林。四劍林。五刀道。六鐵[A50]刺。七鹹河。八銅橛。加八寒則是十六獄也。大槩罪重而獄數少者。舉其大獄也。罪輕而獄數多者。舉其小獄也。小則近易脫。大則遠經無量劫。此又小大多少輕重不同爾。
△二結答所問。
由是眾生別作別造(至)妄想發生非本來有。
言別作別造者。假如造滿十習因。則入大無間獄。若不滿十習因。別作一二三。則入後四分獄中。又眾生殺盜婬罪性是同。而受地獄亦同。故言同分地。
前阿難問地獄為有定處。為復自然。佛說十習因。即是答其地獄出於自然。何以知之。假如眼見一事。不關於身口。畢竟口說而身行之者。是非地獄出於自然乎。後說六交報。即是答其地獄有定處。何以知之。假如其人生時造成見業。死時遊歷諸根。皆以地獄報之。是非地獄有定處乎。一根如是。六根皆然。彼彼發業。各各私受。究而論之。此地獄豈本來有耶。皆是眾生迷妄所造爾。猶如作夢夢本是虗。然正夢時。不得道是無也。何者。此人夢未醒故。而人造業亦然。不得道是無也。何者。此人未達性空。正如作夢。故說地獄有定處亦出於自然。皆是妄想發生。非本來有也。
△二鬼趣三。
一總標。
復次阿難是諸眾生(至)後還罪畢受諸鬼形。
舉罪之極惡。無過謗三寶。既自燒善根。亦令無量眾生斷善根。是故歷劫入阿鼻大無間獄。待業性燒乾。出為鬼趣。鬼趣亦有十種。即躡前十因。兼餘雜業而為報也。
△二別顯。
若於本因貪物為罪(至)遇人為形名傳送鬼。
一貪物成罪。罪畢出為怪鬼。怪者變常也。貪婪不止。見物輙附。人以為怪常也。二貪色成罪。罪畢出為魃鬼。魃者旱氣也。婬火未消。尚鼓風以虐世也。三貪惑成罪。罪畢出為魅鬼。魅者妖媚也。詐心未息。猶得借畜以媚惑人也。四貪恨成罪。罪畢出為蠱毒鬼。蠱者壞也。怨習尚在。即為蟲類。亦得壞其事云。五貪憶成罪。罪畢出為厲鬼。厲者不和之氣也。瞋心未平。猶乘衰以作厲。是為不和矣。六貪慠成罪。罪畢出為餓鬼。餓鬼以空腹高心。是其所習。即為鬼猶恃虗氣以勝之也。七貪罔成罪。罪畢出為魘鬼。魘者暗昧之物也。誑罔不遂。乃乘幽暗以魘伏人心也。八貪明成罪。罪畢出為魍魎鬼。魍魎者影之待也。自見不明。借待他物以塗民耀世爾。九貪成成罪。罪畢出為役使鬼。役使者人所役也。前是架虗搆實以枉人。今報役使。為顯明奉符節。以役遣之矣。十貪黨成罪。罪畢出為傳送鬼。傳送即報吉報凶之類廼前以結黨刁訟為習。今為鬼猶得與人送語傳言矣。
△三結示。
阿難是人皆以純情墜落(至)則妙圓明本無所有。
若就前論。純情則入地獄。七情三想則為鬼道。此約初墮處言也。今從地獄出。則情習是乾。餘想猶存故入鬼道。此鬼道之想。非向時情想可比。葢是業火之餘爾。別處說鬼狀初出如焦炭。是非業火燒然歟。大槩鬼業。多是宿習妄想所招。若以妙圓明心觀之。此等正如作夢。非本來有也。
△三畜趣三。
一總標。
復次阿難鬼業既盡(至)身為畜生酬其宿債。
從地獄道治其情。從鬼道治其想。情盡想空。則脫幽暗而出陽明之界矣。然又業無所主。流入餘類。心無正覺。還復依他。依他。則與元負相值。餘類自應償其宿債。大槩畜類乃是情想之餘。二道所治未盡者也。此類眾廣。填債償命。不過舉其大槩云。
△二別顯。
物怪之鬼物銷報盡(至)生於世間多為循類。
物怪怪鬼也。轉為梟類負塊為兒。猶是貪心。風魃旱鬼也。報為咎徵。見色便發。卦兆從推。畜魅魅鬼也。移為狐類。媚心不改。詐習儼然。蟲蠱蠱毒鬼也。還為毒類。蚖蛇蝮蝎。怨氣猶存。衰厲厲鬼也。却為蛔類。入人身內。瞋心方歇。受氣餓鬼也。生為食類。充庖下咽。慢習使然。綿幽魘鬼也。今為服類。好誑掩身。終為不露。和精魍魎鬼也。變為應類。節宣時序。習見依然。明靈役使鬼也。報為休徵。祥麟威鳳矯枉過直。依人傳送鬼也。反為循類。家畜靈禽。阿黨猶然。[A51]已上所明不過盡常人習見。若觸類而伸。便是無窮矣。
△三結示。
阿難是等皆以業火乾枯(至)皆為浮虗妄想凝結。
阿難下結示。由前從鬼獄以來。消其情想。從畜道以來。酬其宿債。葢眾生所以輪迴者。以其有情想也。假如今日情想雖乾。則彼不能忘。同在一時。既相值遇。自當受其驅䇿矣。雖然。若一覺照。此等眾生。全是虗妄。想相不實。
如汝下酬前所問。只汝問寶蓮香等。所作婬殺等罪。為是天降之乎。為是人與之乎。若悟菩提明知自妄所招。於本來心中。元自無有也。
△四人趣。
一總標。
復次阿難從是畜生(至)及佛出世不可停寢。
復次下初徵剩。或者承前說。身為畜生。酬其宿債。便謂畜生可殺可食。甚至槌楚不知其死。役力不知其艱。人尊畜賤過分難為。不知物命雖微。業有定限。設若分越所酬。彼亦為人。反徵其剩矣。前文云以人食羊。羊死為人。此世間不可知之理也。
如彼下二論有福無福。或者畜業雖盡。所負未畢。報在人間。崇福修善。反被橫逆。無故無緣。遭其劫殺。是即不捨人身。酬還彼力。或雖報人間。而無福無善。所負未盡。還為畜生。償彼餘直。此幽冥最難曉之事也。
阿難下三論其難盡。前生或役過其力。或用過其財。或負其命。今為畜為人。一一償足。則於世間無相負累。報障自應停寢。今則不然。轉展結恨。轉展相殺。乃至相食相誅。猶如井輪。彼此相償竟無休息。此等非修定力。及佛出世。不能停寢。此三途輪迴。最難明之相也。又奢摩他云止。又云妙定。定能破惑破魔。成正覺道。觀能觀心觀法。成正修行。若不如此。何時是歇日耶。
△二別顯。
汝今應知彼梟倫者(至)生人道中參於達類。
貪習以貪物為性。降至梟倫。物是無用矣。由是貪心遂止。復還人間為頑類。今顓蒙無辨之人。是其報也。婬習以貪色為性。降至咎徵。色是無用矣。由是婬火歇滅。復還人間為愚類。今魯鈍無知之人是其報也。詐習以貪惑為性。降至狐倫。惑是無用矣。由是詐心消亡。復還人間為庸類。今粗率恡鄙之人是其報也。怨習以貪恨為性。降至毒倫。恨是無用矣。由是怨心不生。復還人間為狠類。今剛愎自用之人是其報也。瞋習以貪憶為性。降至蛔倫。憶是無用矣。由是瞋心消磨。復還人間為微類。今微末低品之人是其報也。慢習以貪傲為性。降至食倫。傲是無用矣。由是慢心不起。復還人間為柔類。今懦怯無用之人是其報也。誑習以貪罔為性。降至服倫。罔是無用矣。由是誑心消滅。復還人間為勞類。今役力艱辛之人是其報也。見習以貪明為性。降至應倫。明是無用矣。由是見習不生。復還人間為文類。今能有好文之人而無正見者。是其報也。枉習以貪成為性。降至休徵。成是無用矣。由是枉習不行。復還人間為明類。今有聰明性巧。而所為不實。是其報也。訟習以貪黨為性。降至循倫。黨是無用矣。由是訟習不成。復還人間為達類。今安分知命之人。是其報也。
△三結示。
阿難是等皆以宿債畢酬(至)此輩名為可憐愍者。
[A52]已上十種之人。或明或慧。或蠢或愚。皆從異趣來。宿債畢酬。復形人道。仍由所習不同。遂成善惡差品。以今觀之。此輩皆是妄想顛倒輪迴。若非佛興慈悲。開示悟入。則何由而得出離三界乎。
△五仙趣。
一總標。
阿難復有從人不依正覺(至)人不及處有十種仙。
有者觀生死虗幻。遂求常住。有者見世界輪迴。別修解脫。但不依正覺。以妄想為修行。不自悟心。以固形為道妙。雖則遷形山谷匿迹林泉。要之不依本分。終為外道。上不同於天。下不隨於世。故名曰仙。仙亦有十種。辨見下文。
△二別顯。
阿難彼諸眾生堅固服餌(至)覺悟圓成名絕行仙。
堅固服餌不休者。即依辟穀法。凝神虗慮是也。此用煉心發通以成其道。名地行仙。堅固草木不休者。即飱松食芝延息留形是也。此用煉身遙舉以成其道。名飛行仙。堅固金石不休者。即內外丹九轉之類。內成化骨。外成化物是也。此煉術遊世以成其道名遊行仙。堅固動止不休者。即心主榮。肺主衛。調衛通其入出。調榮謹其往來是也。此達天和。實能空行以成其道。名空行仙。堅固津液不休者。即鼓天池。嚥津液。周流上下。能光潤一身是也。此絕欲與天行同以成其道。名天行仙。堅固精色不休者。即朝吞日精。夜含月華。吸風飲露是也。此精神與天地相通以成其道。名通行仙。堅固呪禁不休者。即步虗叩齒。呪則呪其靈通。禁則禁其所犯是也。此用仙術修煉以成其道。名道行仙。堅固思念不休者。即上存黃庭。下繫丹田。息心一慮是也。此冀心定發慧以成其道。慧即照也。名照行仙。堅固交遘不休者。即心與腎交。坎與離會。水火相濟是也。此[A53]采陰固陽以成其道。名精行仙。堅固變化不休者。即托物注想。想凝物化。變化道成是也。道既化成。心物俱絕以成其道。名絕行仙。
△三結示。
阿難是等皆於人中鍊心(至)報盡還來散入諸趣。
仙無別界。即人而修。修成而有十種之趣。趣異而有仙人之稱。故曰仙者遷也。遷止深山。或居海島。斯等雖得生理。終為妄想。雖壽千萬。畢竟墮落。以其帶業修行。業盡還淪諸趣故爾。
△六天趣。初欲界。
二別釋。
阿難諸世間人不求常住(至)如是一類名四天王天。
欲者心所欲也。眾生所欲是色。故名欲界。然欲有輕重。界有倫次。一欲界有人雖留於色。而非邪染。雖愛於妻。而非別婬。是謂欲清。心欲既清。則是明慧心不流逸。則是善戒。故生四天處。鄰於日月。此報在須彌之腰。即欲界第一天也。
於[A54]己妻房婬愛微薄(至)如是一類名忉利天。
其次不特外色無染。且[A55]己妻房亦減希矣。不特心不流逸。至於淨居亦不味矣。是為欲淨。心欲既淨。兼得淨居所養。故超日月。生於忉利。報在須彌頂。即欲界第二天也。
逢欲暫交去無思憶(至)如是一類名須𦦨摩天。
其三逢欲暫交有心也。去無思憶無心也。無心故靜多。暫交故動。少動少靜多。便勝前二。故生𦦨摩天。𦦨摩云時分。此天自有光明。不須日月。以蓮花開合為晝夜。故云時分。此報在空居。即欲界第三天也。
一切時靜有應觸來(至)如是一類名兜率陀天。
前說動少靜多。則是有間矣。今說一切時靜。則是純淨矣。前說逢欲暫交。則是有染矣。今說觸未能違。則是雖應無心矣。此行較前更勝。故生兜率天。兜率云知足。此天覺自心知足。故無染欲。見自心精微。故不接下天。不接下天。是不與物交也。心無染欲。是靜功勝也。又此天有內院外院。外院本天所居。內院菩薩所居。此報在無三灾處。即欲界第四天也。
我無欲心應汝行事(至)如是一類名樂變化天。
我無欲心。即應是無心也。味如嚼蠟。即味是無味也。前[A56]但降心。此兼降境。故生樂變化天。葢變欲為淨。變淨為樂。故云樂變化。此報在越化地。即欲界第五天也。
無世間心同世行事(至)如是一類名他化自在天。
前是作意無心。故說味如嚼蠟。今是即事無心。故說了然超越。所言超越者。超過前第五化境為樂。超過前一三四無化為樂。總之有心無心。一一超過。故生他化自在天。葢此天不自為樂。即有所樂假他所化為樂。故云他化自在。此報在大自在天。即欲界第六天也。
△三結示。
阿難如是六天形雖出動(至)自此以還名為欲界。
人界欲心數動。壽命極促。滿者不過百年。仙界別境遮動。壽命雖長。滿者不過千萬。今此六天。出過二動。壽命福樂。培培增勝。不可倫比。然粗欲之境或無。而細想之心未斷。心迹尚在。未是真無心。故曰形雖出動。心迹尚交。以未純絕欲。故名欲界爾。
首楞嚴經正見卷第八
校注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16 冊 No. 317 楞嚴經正見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此事本來平等。何有階級。本來無生。何有漸次。譬如人因事遠遊。偶然失足。跌在糞坑裏。須扶到岸。故有階級之稱。必二番三番洗沐。故有漸次之號。今欲淘淨根結中無明煩惱。故立三漸次之法。此三漸次之法。豈是得[A1]已耶。不過洗濯其濁穢。要無一點氣息。方有聖胎之分爾。
△二三漸次法。
一結前倒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