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正見卷第七
阿難汝問攝心(至)一切魔事云何發生。
阿難下勸持戒。汝問攝心句。即牒前阿難請云。欲攝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場。遠諸魔事。於菩提心得無退屈。佛答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故知定慧從戒生。於是先說四重律儀。以為基本。本既不生。枝葉自無。枝葉。即指餘戒也。身三口四。舉其粗為重。色香味觸。舉其細為小。是為餘戒相也。總之輕重大小俱無犯。自然心地清淨入得三昧矣。
△二勸持呪。
若有宿習不能滅除(至)坐寶蓮華所說心呪。
宿習下勸持呪。前來廣示戒法。制止現業竟。猶恐宿習障重不能入道。故勸持般怛羅呪。梵語薩怛多般怛羅。此云白傘葢。是取神呪功能而言也。何以知之。傘葢者。王侯貴人之威。大將勇健之標。以此鎮之。小人自然退匿。魔軍自然攝伏矣。此神呪者無為心佛所說。無見頂相之法。以此誦之。宿習自然除滅。報障自然不生矣。且呪乃鬼王名。又是密令之稱。若誦此呪時。得身秘密。口秘密。心秘密。全體是定矣。除是之外。別有定法。我不信也。
△三引事證。
且汝宿世與摩登伽(至)揚於順風有何艱險。
且汝下引事證。登伽恩愛。便是宿習。生為婬女。便是報障。且一聞神呪。宿障消除。成無學道。證果為是易也。況聲聞斷習。依此誦持。譬揚塵於順風。入道有何難乎。
△四示行法。
若有末世欲坐道場(至)放大悲光來灌其頂。
若有下示行法。持戒修定非徒事爾也。要必有法。乃得其情。何謂法。如形端影直。師嚴道尊。故於將事之先。擇一清淨大沙門為師。若無有師。所學必不成就。何也。威音王前。無師則可。威音王後。無師則不可。以此觀之。要有師法為準。師得其法[A2]已。然後閒居誦呪百八遍。閒居者。調伏身心是也。誦百八遍者。滅百八煩惱是也。煩惱既滅。身心復淨。便是好器。故以道場表之。然道場非為美觀也。非圖悅耳也。將必緣境以發心。緣心而求悟也。故請現住十方如來灌頂者。乃是感應道交之意爾。
△五明感應。
阿難如是末世清淨比丘(至)摩頂安慰令其開悟。
阿難下。明感應。持佛淨戒。即是戒學也。於道場中。發菩薩願。即是定學也。六時行道不寐。即是慧學也。此三學法。四眾皆得行持。果到心精冥一地位。我自現身摩頂也。何謂摩頂。學道要須妙悟。如妙悟得。便是佛摩頂矣。何也。覺無二覺故。何謂現身。既有妙悟。要須徹見自[A3]己。如見自[A4]己。便是佛現身矣。何也。體無二體故。又前十方如來放光灌頂者。即是始覺。以始覺從緣。故說十方如來灌頂也。今佛自現身摩頂者。即是本覺以本覺無所待。故說我自現身也。
上來因說戒相帶勸行神呪。及請佛灌頂者。葢抑有故爾。夫眾生惑業有淺深。而報有輕重。如淺者即六根對境所起見思無明惑纏在界內。所謂現業是也。現業輕易脫。但秉於戒。心自止爾。如深者即八識中所含塵沙無明惑。纏在界外。所謂報障是也。報障重難脫。要仗佛力神呪力所熏方盡。至於最極深細者。即覺明體上。俱生無明惑。纏在界外。所謂根本煩惱障是也。根本惑又細難除。進修位中。斷一品無明。證一分真如。直至妙覺。金剛道位全是真如。無明方始盡矣。故說三無漏學。正除三障與三惑。是為最初方便。三種決定法也。然戒學具見上。其定慧合當詳明。
△二定學二。一頒示壇法。二宣說神呪。
一頒示壇法四。一稟明壇法。二正示壇法。三示行法。四明得失。
一稟明壇法。
阿難白佛言世尊(至)合佛世尊清淨軌則。
承前開示戒學。因勸結界建立道場。夫道場者。行人所履之處也界者。行人所緣之境也。境則有十而處則一。今問若何使一而攝於十耶。云何使十而攝於一耶。若一攝於十。乃是一相三昧。若十攝於一。乃是一行三昧。阿難[A5]已悟成佛法門。[A6]已知修證無學道。但為末世修行方便。以何為法。故稟明於世尊爾。
△二正示壇法。
一塗場地。
佛告阿難若末世人(至)合土成泥以塗場地。
場地表法。姑依諸家所見。余不論。但取本經題意釋之。葢心元無相。相必顯於色。今取雪山白牛。和以旃檀者。是非一色耶。一相耶。以一色而為相。相是無相。無相為相。是之謂密也。葢法非有因。因必彰於覺。今取牛之茹退。藉以塗地。是非一因耶。一覺耶。以一因而為覺。覺是非覺。非覺為覺。是之謂因也。由是言之。以無相為相。相是無相。故謂之如。以非因為因。因是非因。故謂之來。但來而不能如如而不能來者。凡夫也來而能如。如而能來者。佛也。故稱如來密因修證以此。大槩此因太高。初學分中。決無有能行者。雖無有能行。亦必因是而學焉。故取雪山白牛之糞以泥其地爾。
其次不能者。別當去地五尺。和以十香。亦可得為行也。何者去地五尺者。去五濁是也。和以十香者。十波羅密是也。又取其黃土者。自覺也。以塗場地。覺他也。以自覺覺他。能行此十行。細羅為粉者。此菩薩萬行也夫。故別取黃土。和以十香塗地爾。
△二示壇形。
方圓丈六為八角壇(至)水中隨安所有華葉。
前既塗其場地矣。今又為壇。壇必起土為之。如行人因佛功德。發起信樂之心。信樂如來不思議。信樂諸菩薩萬行莊嚴。故以壇表之。方圓丈六為八角形者。葢覺位似圓。信位似方。亦如法華八方。各二面故成丈六。此壇之形量也。形量既立。信位[A7]已彰。當求妙法。妙法不離。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鉢提禪那。最初之便法也。故以金銀銅木四種表之。金銀有堅明之義。表妙止妙觀之法也。銅有通入之義。表禪那圓通之法也。木有花果始終之義。表最初方便之法也。鉢具應量之器。表三乘具何等之機。具何等之量也。盛八月露水者。八月乃天地之中陰陽之正。養以定慧之水。以清涼其心也。隨安花葉者。亦如蓮花有含敷之義。故以花葉浮於水中。正表性中含因覺之花者是也。
△三示供法。
取八圓鏡各安其方(至)以奉諸佛及大菩薩。
眾生不覺。所以徧迷。菩薩修行。宜應體覺。所以懸鏡於八隅者。表其智覺也。又花則顯其色。香則明其觸。眾生之惑也。今則不然。無令見火。乃心止不緣者也。牛乳煎餅沙糖酥蜜。眾生之貪也。今則不然。一一奉諸佛菩薩。乃反妄歸真者也。[A8]已上示奢摩他法。又六根對境。一一皆有智兼。故八方數具十六。葢鏡表智。花表覺。八方十六者。亦表智覺遍徹之象也。
每以食時若在中夜(至)張於門側左右安置。
夫遠取諸物。近取諸身者。此善譬者也。今以食時調合。表正法也。水沐其炭。表不著也。酥投其熾。表不味也。不味與不著。非正法而何。此所謂善譬者也。又以法觀身。根自不生矣。以法觀塵。境則無生矣。不生與無生。非正觀而何。此所謂近取諸身者也。又壇中徧懸幡花。於四壁間。敷設形像。此所謂遠取諸物也。若遠取諸物。物非其物。無非聖真。若覩聖真。無非一覺。既同一覺更有何事耶。此所謂善譬者也。[A9]已上表三摩鉢提法。者以別安小火爐。以表觀法爾。又十方如來及諸菩薩所有形像一句是總。應於當陽下。別列如文。
又取八鏡覆懸虗空(至)使其形影重重相涉。
前取八鏡圍繞華鉢者。表止觀定慧法也。何以明之。華中有鉢。鉢中有葉故。今取八鏡與內鉢相對者。表圓通無礙法也。何以明之。內外鏡光。彼此融攝故。又華鉢表眾生之機。圓鏡表諸佛之智。諸佛之智。無眾生之機不顯。眾生之機。無諸佛之智不了。故以內外懸鏡表之。又顯重重無盡故。假如一鏡攝一華鉢。八鏡亦各攝一華鉢。不但八鏡各攝華鉢。即一鏡內有八鏡各攝一華鉢。就一鏡內八鏡亦各攝八鏡。各有一華鉢。一鏡如是重重無盡八鏡亦如是重重無盡。內鏡如是。外鏡亦如是。所謂重重無盡。無盡重重矣。此是不思議境界。無礙慧法爾。舉事全理舉體全用行人了此。即證無學道矣。[A10]已上表禪那之法。故取所安之鏡。方面相對爾。
於初七中至誠頂禮(至)身心明淨猶如琉璃。
三七修持。各有所以。初七禮佛持呪。禮佛則敬其所止矣。持呪則遮其現業矣。此表戒學法。斷現障也。二七專心發願。專心則無異緣矣。發願則有所定矣。此表定學法。斷報障也三七一向專持神呪。一向則歷位可階矣。專持則感應為速矣。此表慧學法。斷煩惱障也。此總標初方便法。故以禮佛發願持呪為示爾。[A11]已上通前四節為入壇行法。表示後世。令行人依法修持。必使身心淨如琉璃。然後菩提可冀。魔事不生也。
△四明得失。
阿難若此比丘本受戒師(至)汝問道塲建立如是。
壇法必十人者。表十方同覺也。又以一人為師者。表智覺為率也。又十人以一人為標。一人以十人為的。若失其的。則雖有妙匠。無以施其法矣。若失其標。則雖有巧學。無以展其智矣。是故有一不清淨。如是道塲。多不成就。問。一人不淨。有九人在何多不成耶曰。此是互徧互攝之法。如一處失。則餘處亦亡矣。比之鏡鉢。若一鏡闕。則餘鉢亦亡矣。故曰如是道塲。多不成就。是為所失。若果師得其資。資得其法又無有所闕。自然聖果可期。學道有進益矣。是為所得。
須陀洹。名入流。謂入聖流也。今所謂入流者。非入阿含小聖之流。乃是預聞方等大聖之流也。若入方等大聖之流者。決定自知成佛矣。
△二宣說神呢五。
一請說。
阿難頂禮佛足而白佛言(至)佇聞如來秘密章句。
阿難前遭登伽以梵天邪術所加。誤墮婬室。佛勅文殊。密誦神呪𡨕護得脫。然未親聞顯說。於是重請世尊(云云)。
△二佛現神變。
爾時世尊從肉髻中(至)放光如來宣說神呪。
肉髻者。即佛無見頂相也。眾生所以有見者。葢是識情矣。佛無情識。故無有見。以無見而見。故托之肉髻。肉髻即見也。即見是無見。非乃心之光也歟。故曰從肉髻中涌百寶光。心地有光。即是有相。有相即是有覺。故曰光中涌出千葉寶蓮。有化如來坐寶華中。千葉寶華。是非心之相乎。有化如來。是非心之覺乎。覺既稱化。化是無礙也。化既無礙。不妨化化。化百寶光。化十恒河沙者。是心之妙用也。化金剛密迹之容。化擎山持杵之威者。是心之妙力也。有是力。有是用。必有所謂矣。彼神呪者。是非心之不思議所演密音也耶。大眾不能測議。故生畏愛爾。
△三正說神呪。
南無薩怛他蘇伽多耶(至)虎𤙖都嚧甕泮莎婆訶
呪語古所不翻有五意。一是佛密語。唯佛與佛乃能知之。餘無能知故。二是總持一含多義故。三是鬼王名呼之令守護故。四是佛印。佛佛相授故。五是不思議。非心識境界故。有此五意故不翻也。余謂不翻甚善。即翻亦無所謂。何也。此是佛密意。不思議之法也。既稱佛密意。非他人所知。胡能翻得乎。既稱不思議。非意識所測。又焉能翻得乎。故曰不翻甚善。雖然。佛非密語。但眾生觸處不了。謂佛是密語也。又佛非不思。佛是雅思淵才文中王。豈曰不思乎。但眾生所思是五蘊法。非能離五蘊而思謂佛不思也。大槩佛以出情之法。度世間五蘊。令離諸苦而得解脫。佛以真語度眾生所知令達無生而證寂滅。是故佛令人誦此呪。人若誦此呪。全體是楞嚴大定矣。何以知之。若人心念而不著意識。便是心秘密。口誦而不關語言。便是口秘密。身行而不起身見。便是身秘密。三輪一一秘密不思議。非楞嚴大定之謂乎。故知佛令人誦此呪。者正示人習定之法也。不可不知。
又此心呪。與觀音所證寂滅心是同。觀音云。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今若持誦神呪。得秘密法門。便是同寂滅心也。既得寂滅心。復生二種益。一者生諸佛益。二者與眾生益。有此二益。故勸行神呪爾。
△四敘神呪二種益四。
一述正覺益。
阿難是佛頂光聚(至)遠諸魔事無有是處。
此十一種生諸佛益也。悉怛多般怛囉者。總標呪義之名也。其義解見上。所言呪心者。非謂呪有是心也。乃是行人所持之呪呪心也。然此呪心。不依根塵所起。不落二邊空有。但得一心持此神呪。即是寂滅心。即是楞嚴大定之心也。十方諸佛。以此出生。以此成無上覺。以此降魔轉法輪。拔濟群苦。度諸橫難。亦如今日悲救阿難。攝受親因。乃至最後入大涅槃。付囑佛法。遺教將來。一期始終。無非此個呪心爾。於是知此心無盡。此呪亦無盡。塵劫是無盡。所演章句亦是無盡矣。
亦說此呪下。示不持之失。且此呪既名如來頂。在如來[A12]已度輪迴。[A13]已證寂滅道。尚能受持不忘。況有學未度輪迴。未到如來地位。不持此呪。而欲證果而無魔事。豈可得乎。是為所失矣。
問何謂受持曰。即是將心印呪。將呪印心是謂受持也。何則而今修行人。或執心是空。以空心修行。此魔說也。假饒此心施於家常日用之間。還空得乎。若空不得。妄以空心修行者。非是魔說耶。又或執心是有。以有心修行。此亦魔說也。假饒此心至於死時。昏時。正睡著時。還有得乎。若有不得。妄以有心修行者。是非魔說耶。由是觀之。佛為斷此魔故。教人持此神呪。且正持時。說有不得。說空不得。當此之際。佛也覷不見。魔豈能侵之乎。何者。心入正覺故。以正覺之心。誦是神呪。是謂呪心也。
△二述有情益四。
一受持得三益。
阿難若諸世界隨所國土(至)周徧了知得無疑惑。
此受持得三益也。阿難下述身受益。隨所國土標其處也。所生樺皮。標其物也。謂書寫不必一種。所可書者即書。帶持不惟一身。所可帶者即帶。此雖不誦。亦得沾益。是故毒不能害者。即是身受益也。阿難我今下。更開二益。若我滅後下。述口受益。口能持誦。或教他誦。離五種怖畏。謂水火及諸嗔毒魔魅與惡覺等。不惟不害。皆領深恩。且得口成甘露者。即是口受益也。阿難當知下。述心受益。心持不揀散亂與無定。但心憶口持。得諸神隨侍。散亂尚然。況決定心念耶。自然菩薩加被。心精發識。且既發識開悟。永劫不忘者。即是心受益也。[A14]已上勸持得三益是矣。
△二述廣益。
從第一劫乃至後身(至)不持齋戒自成齋戒。
從第一劫下。不生惡處益。藥义等是鬼趣。有形等是異趣。言第一劫者。持呪初因之時也。最後身者。持呪得果之時也。從初因至於得果。中間生生不墮惡處者。乃是呪功勝也。至於讀誦書寫供養。不生不樂處者。亦是顯呪功尊貴矣。此諸眾生下。佛。與功德益。假如此人自身無福。因持呪功德。故十方如來與之同生。是佛與之福也。又同生喻惡义樹。其子生必三顆同蒂。持呪熏習亦類此果。不分散矣。是故下。成妙行益。是故者承上文之意。即對上文身帶持而言也。因帶持神呪故生生不墮惡處。又自身不作福。十方如來與之者。遂錯謂單持神呪。不修妙行。葢妙行以六度為首。今略舉二三以足之。乃見妙行元備矣。又破戒與未精進。指出家二眾言。不清淨與不持齋戒。指在家二眾言。[A15]已上廣其眾益。持呪生於樂處。又佛與之福。兼成妙行。便是廣示眾益也。
△三銷其罪業。
阿難是善男子持此呪時(至)不久皆得悟無生忍。
阿難下。總標輕重之業。縱經下。別開輕業。飲酒噉辛及著不淨等。是遮罪。遮其不起。若犯此。則是故違。不懺當墮。
若造下。別開重業。婬殺盜妄等。是性罪。若犯此。則是極惡。不通懺悔。所謂棄罪也。[A16]已上即是現業。阿難若有眾生下。即是宿業。佛意謂心地若有纖毫疑念。則與呪體不得相應矣。是故言行人於未持呪前。設犯禁戒。若輕若重。若現業。若宿業。今得持呪猶湯沃雪。一時銷滅矣。葢呪體如湯業性如雪。妄不敵真。故消殞爾。
△四隨其所願。
復次阿難若有女人(至)邊地下賤何況雜形。
呪是呪願。人有所求。持此神呪。無不遂願。如男女嗣續。身命色力。報生中土。皆是人之所欲。但誦神呪。無不得者。乃見呪力之大也。
△三述器世間益。
阿難若諸國土州縣聚落(至)諸惡災祥永不能入。
上述正覺與有情益。今明器世間益也。器世間乃是眾生之依報。依報當徵之於善惡業。善則人心平。應之以福。惡則人心危。應之以災。災有七難九橫。此等災橫或眾同分中共有。或一國一州縣一聚落或在一家一人身上。但當一心供養神呪。一切災厄。悉皆銷滅。
初阿難若諸國土下。明家國有難。勸持神呪則免。
次阿難在在下。不揀家國所在有呪則安。
三阿難是娑婆界下。廣明眾同分中所見灾異。勸結界持呪。則難解矣又天降曰災。外來曰祥。祥者。詳其所來處也支提云可供養處。又有舍利曰塔。無舍利曰支提。脫闍翻幢。
△四總結上意。
是故如來宣示此呪(至)十方如來便為妄語。
是故下。總結上三世間益之文也。身心泰然者。定力所持也。得大安隱者。是無魔撓也。魔既無撓。又能持定。故無災橫而入三摩矣。葢神呪是秘密法。若不到三摩地位。便非佛意也。
汝及下。總結上建壇說呪之文也。所受戒主逢清淨僧者。因戒攝心也。於此呪心不生疑悔者。因定發慧也。由戒生定。定生慧。故得心通十方。而無𦊱礙矣葢如來是誠實語。若不得心通十方。便為妄語矣。
△五鬼神誓護。
一諸神誓護。
說是語[A17]已會中無量(至)得成菩提永無魔事。
梵天是初禪之主。帝釋是欲界之主。夜义此云勇健羅剎此云可畏。富單那此云臭餓鬼。鳩槃茶云是厭魅鬼。毗舍遮云是噉精氣鬼。頻那夜迦即是猪頭象鼻二使者。又天神曰神。地神曰祇。人神曰鬼。[A18]已上鬼神各有所表。金剛表破惡力用之威。梵釋表成善主持之德。鬼王有陰翊之功。日月有明照之佐。風雨蕩其無明。雷電震其沙惑。星辰司見。巡官察思。山神主地。海若主水。萬物精祇是火風神空行是風無色兼有色而言。有相皆不出欲界此等三界之相。四大之形。無非眾生善惡之雜氣諸惑之報障也。今若一入於三摩之定。彼諸神祇。皆為我護矣豈謂外物而却之哉。於是知反邪歸正。破惡成善者。莫非神呪之功也。
△二剛藏誓護。
爾時八萬四千那由他(至)恒令此人所作如願。
那由他。此云萬億俱胝。此云百億言八萬四千者。眾生一念具八萬四千塵勞煩惱若以念念心。其煩惱便是無數矣。今約一恒河沙便是無數若以萬億恒河其煩惱。沙數亦不可勝言矣。今取以一統十。故有百億之稱。後至發心修行進金剛道位。所有塵勞煩惱皆化成萬億恒河沙百億金剛藏王者。便是楞嚴大定之力效也。然久成菩提。不取涅般者。亦是護法心切。留惑潤生故爾。
世尊下正陳誓護。大自在天者。即欲界第六天也。天名他化自在。謂此天不樂自果。乃假他所作。以成[A19]己樂。即魔王也或云六欲天上別有一天。名魔王天。亦大自在天攝。言寶杵殞碎其首者。寶杵金剛定力也。魔王罔欲之心也。以罔欲之心。禦金剛大定。焉得不殞碎其首耶。此剛藏之願。保護持呪者。亦見定力之功也。由旬。此云限量。即今傳舍也。遠者八十里。中者六十里最近者四十里。葢中邊山川不同故行里不等。
右從阿難請建壇法以來。至此即是定學之法也。何以明之。眾生一向甘迷於欲境。沉淪三界。今示以壇法。乃助其勝心。發其境量也。眾生一向甘徇於知見。奔馳五道。今示以神呪。乃收其放心。通其禪定也。定非落於偏空。故建壇法表其實體。境非著於偏有。故說神呪闡其密用。密則心不漏。實則體不虗。必使神光內凝。德容外現。如是修行自然得到三摩地位。下文云。心持禁戒。舉身輕清。心持呪印。顧盻雄毅。便是證騐矣。[A20]已上明定學竟。下明德位。德位者。躬行實踐之稱。故有是德。必有是位。不同外道法。都無位次。渾圇吞棗。必使一步步履將去。前不云乎。斷一品無明。證一分真如。直至妙覺地位。純覺遺塵。乃為得也。辯見下文。
△三慧學三。一明二顛倒。二明三漸次。三明地位差別。一明二顛倒。
一申請。
阿難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至)佇佛慈音瞪瞢瞻仰。
阿難承前開示。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遂請示壇法併宣神呪。於是悟真修之有益。識漏障之可憎。刳心易慮。入道無疑矣。今者乃請行地因果位次之相。位者履以成行也。從初悟處名曰乾慧地。為本修行。歷信住行向。與四加行。行共四十四心名行。從初地至第十地名覺曰地。地者所踐之地也。歷十地至極位名曰等覺。是為五十五位。妙菩提路。然未是到家。故稱曰路。至妙覺後。名曰涅槃。到涅槃家[A21]已。所作皆息。行地俱隱。所謂入如來妙莊嚴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此義列在後。阿難勿知行地因果位次名義。故為問爾。
△二許宣三。
一贊善。
爾時世尊讚阿難言(至)合掌刳心默然受教。
佛允可而贊善者。有二義。一阿難所請普為大眾。及末世眾生者。是其學道之普心也。二為修三摩提求大乘者。是其傳佛慧命之深心也。有此二義。故佛讚善而允其請爾。又刳心二字。正見阿難忘身為法。工夫綿密處。
△二明宗本。
佛言阿難當知妙性(至)及大涅槃二轉依號。
佛將示慧學之法。先提宗本來說。然宗本有二義。佛言下。初則直指其本來。本來無眾生之相。無世界之相。亦無如來之名。無菩提之名。無涅槃之名。何以故。此等名相。在覺明體上。一總是空。良由本性是空。見得自[A22]己實體無別故。所謂本也。因妄下。次則申明真妄之由。葢由覺明明極不覺。一念妄動流入三世。故有世界之相。因妄有生。因生有滅。故有眾生之相是之謂妄也。今欲轉其不覺。依於本覺。故有菩提之名。今欲轉其生滅。依於無生滅。故有涅槃之名。是之謂真也。於是知名相二字。乃是世間之因。亦是出世之果。究而論之。此等因果。在妙圓性上。一總是實。良由諸法是實。見得自[A23]己智體無依故。所謂宗也。此之宗本。乃是慧學之寶鑑。克因致果。臻於極位之良法。學者不可不知。故先提於此。
△三總標二倒四。
一總標。
阿難汝今欲修真三摩地(至)斯則如來真三摩地。
此總標二顛倒也。顛倒起於不覺。不覺由乎逐妄。逐妄遺真。是謂之倒也。今欲修行。當先識此顛倒。顛倒不生。便可入得如來地位矣。又前四卷中。所明世間眾生業果三種粗相。乃約目前成相而言。今明二倒併十二類生乃約因相而論。大槩成相從世間起。因相由眾生生。所云顛倒者。正是指因相也。十九祖告闍夜多曰。業從惑生。惑因識有。識依不覺。不覺依心心本清淨。無生無滅者。亦是明因相所由生也。學者先要識得。識得是為得門矣。
△二辯眾生顛倒。
阿難云何名為眾生顛倒(至)由是故有眾生顛倒。
阿難下。明倒因也。性是本體。心是念體。明圓是覺體。義雖有三。其體則一。謂人之有念心者必由於性起。然性起必是明圓之覺。非有於塵也。故曰由性明心。性明圓故。奈何人不能領明圓之覺。而受虗幻之塵。塵者。物之虗影也。既受是虗影而有念心者。妄也。大抵妄性生。亦必由性明故。性明發妄。故有妄見生。故曰因明發性。性妄見生。究而觀之。此妄見畢竟無性。塵非到故。以塵不到而生妄見。便是妄有也。故曰從畢竟無。成究竟有。有者。性之妄能也。能必有所。所有即是虗影也。故曰此有所有。然此虗影非為性之因也。性非所因而生於妄者。性反為是妄因矣。故曰非因所因。又虗影不能為性之所住。而性能自為虗影住矣。虗影雖住。畢竟無根。性能自住。亦必無本。故曰住所住相。了無根本。且虗影無根。性能無本。均是無住。以無住建立世界眾生者。豈非同一顛倒乎。又住所。暗指世界。住相。暗指眾生。[A24]已上單提雙結者。世界從眾生倒因起故爾。
迷本下。明倒相也。初謂喪本受淪者。由迷明圓之覺。而逐虗妄之性。便是顛倒。何以故。妄元無體。非有所依。若有所依。則有所住。妄若有體。則有生相。便非是妄矣。次謂厭妄希真者。遂以虗妄之法。欲復真真如性。轉見顛倒。何以故。真如實相。而以妄求。設求得真。[A25]已非真真如性矣。三謂以非逐非者。宛是非真之法。妄謂真如之實。乃見展轉顛倒。何以故。真如無生。妄謂有生。如是則為非生矣。真如非住。謬謂有住。如是則為非住矣。真如離於心念。而以有心得。若爾則成非心矣。真如離一切諸相。故無有法。而以著相求。若然則成非法矣。
展轉下。結成顛倒。由是展轉顛倒。展轉發妄。發妄不息。隨其顛倒輕重強弱。熏以成業。而成眾生。是故同業相感。則成愛。異業相感。則成憎。由此憎愛成私。故得相生相滅。於三世中輪轉無[A26]已。是為眾生顛倒也。
△三辯世界顛倒。
阿難云何名為世界顛倒(至)窮十二變為一旋復。
阿難下。明倒因。過去未來現在為世。上下四方為界。若心不起妄。則無三世之計矣。根不取塵。則無界位之分矣。心無妄念。根不緣塵。與真如法一。此便是本來也。今且不然。葢由不守本來。逐妄生心。迷留塵境。由是真心沒而分段妄生。此便是顛倒也。若究其生起。彼塵無性。不能為所因。良以人自逐境。因成隔別。故有界位之分。故曰非因所因。若考其因起。彼妄無體。亦不能為所住。良以人自取著。妄生住相。故有三世之計。故曰無住所住至若以方涉世。變化類分。以世涉方。遷流不止。三世四方。宛成十二。此即世界顛倒之因也。
是故下。明倒相。葢世是動相。界是定位。動相有三。定位惟四。即聲香味觸是也。以色是實體。法是空體。此二無位。攝在諸塵。如身等之類皆具故也。假如妄境動時。必有聲到。故耳因之為注。眼因之為睨。鼻因之為畜。口因之為說。身因之為動。意因之為悅。又悅之不[A27]已。意隨之狂。身隨之舞。乃至眼瞤耳熱之類。謂之六亂想。一時起矣。且不特聲為然。須知香味觸亦猶然也。順境如此。而逆境亦是如此。只一妄想流在三世四方。各各窮十二變為一旋復。旋復即輪轉也。又如一念無明風動。心火必炎。口涎必流。舉身不寧之類。此是業相內分四大之應也。若是風括海湧。樹拔山崩之類。此是業性外分四大之應也。然此內分外分。無非總一妄想遷變。即世界顛倒之相也。
△四別釋十二類生三。
一總標。
乘此輪轉顛倒相故(至)若非有想若非無想。
若論世界顛倒。則從眾生起。由迷本圓明。是生虗妄故。今辯眾生則從世界起。由展轉發生熏以成業故。故曰乘此輪轉顛倒相故。下列十二類生。即是明其顛倒見也。何以知其然也。假如聲來耳畔時。聞則聞於覺。覺則更無餘事矣。今則不然。迷本圓明。遂生邪染。於是或有聲上攀緣樂著。墮於想蘊。感生卵類。或有聲上生出知見。墮於情有。感生胎類。又或於聲上留連痴愛。墮於取趣。感生溼類。又或於聲上厭故欣新。墮於假託。感生化類。更有於聲上計有計無。各成四句墮於邪見。[1]其成八倒。此等眾生。總以想等為因。以卵胎等為果。且一聲上如此生情生計。餘香味觸亦莫不生情生計。流於三世四方。各各窮十二變。為一旋復。此是眾生業果差別之相。無非顛倒。實有其苦爾。
△二別列。
一動類。
阿難由因世界虗妄輪迴(至)魚鳥龜蛇其類充塞。
由因者。承上文而言也。上文云。從畢竟無。成究竟有。又云是有所有。非因所因。此顛倒所由因也。今觀虗妄之想非因。無奈境風搖動。境風則是所因矣。葢所因是有。有必有待而然。氣得合之。是為所有也。由是之因。卵屬得以生焉。然其類非一種也。想非一緒也。今言八萬四千者。不過約其業滿成數爾。以業滿故。乘風則飛。乘氣則沉。此流類不同矣。流類不同。虗妄顛倒之想則一。由是世間魚鳥龜蛇充塞不盡焉。羯邏藍。此云凝滑。即胎卵未分之位也。
△二欲類。
由因世界雜染輪迴(至)人畜龍仙其類充塞。
雜染者。不一其貪也。貪性非因。無奈欲火煩動。欲火則是所因矣。葢所因是有。有必有待而然。愛水滋而合之。是為所有也。由是之因。胎屬得以生焉。然其類非一種也。情非一緒也。今言八萬四千者。不過約其業滿成數爾。以業滿故含五常之性。則生竪類。含邪僻之性。則生橫類。此流類不同矣。流類不同。雜染顛倒則一。於是世間人畜龍仙充塞不盡焉。過蒲曇此云疱。即胎卵初分之位也。
△三趣類。
由因世界執著輪迴(至)含蠢蠕動其類充塞。
執是執持。著是取著。謂凡見物則取著執持不捨也。不知執著元是非因。無奈渴愛奔流趣境。渴愛即是所因矣。葢所因是有。有必有待而然。如流沫煦煖。皆得以合感。是為所有也。翻覆即展轉之意。由因渴愛不捨。故得展轉趣生爾。蔽尸此云軟肉。此類不入胎分。故無前位。但得溼煖處即生。故無定屬也。
△四假類。
由因世界變易輪迴(至)轉蛻飛行其類充塞。
變即變遷。易是易常。謂心性易常。隨境變遷。倐焉於此。忽焉於彼。是受變易身也。此變易元是非因。無奈假託不實。假託即是所因矣。葢所因是有。有必有待而然。如地性覺觸得以合之。是為所有也。新故。乃是取一捨一之意。葢化生之類。離其故質。應其新受。謂之離應也。羯南此云硬肉。轉蛻者。如蟲為蝶。則轉行為飛。雀為蛤。則蛻飛為潛之類是也。
△五障類。
由因世界留礙輪迴(至)休咎精明其類充塞。
執色是有。有是心地之礙。是為障也。以障蔽故。欲求明著。遂感精耀之類。懸象於世。如星辰日月。著草靈龜凡一切精爽神明之物。此等皆能為災祥禍福。以應人之休咎云。又羯南不局硬肉之類。有情無情。隨相之通稱也。
△六惑類。
由因世界銷散輪迴(至)空散銷沉其類充塞。
執色是空。空得銷散諸有。歸之於無。是為惑也。以惑故結暗為陰隱。如外道之無想。有情之愚蔽。及頑空無色等是矣。空散銷沉者。凡感此類。精神敝之於上。則為空散。敝之於下。則為銷沉。總歸之空亡田地爾。
△七影類。
由因世界罔象輪迴(至)神鬼精靈其類充塞。
罔者無也。象者有也。謂之有。則又𦕈而不可見。謂之無。則又信而可徵。故曰罔象也。此愚氓無知。外託影響。內專信憶。可憐本有正覺之性。而墮虗無神鬼之趣。是非顛倒耶。
△八癡類。
由因世界愚鈍輪廻(至)土木金石其類充塞。
性有所蔽曰愚。心無所用曰鈍。謂修齡冀永。托想歸無。莊子身如槁木。心如死灰。即痴頑無用之類也。
△九偽類。
由因世界相待輪迴(至)以蝦為目其類充塞。
相待者。如影為形之待。罔兩又為影之待。又自非有色。見有色即染。自非有相。見有相即生。所謂展轉憑依。展轉虗偽矣。
△十性類。
由因世界相引輪迴(至)呪詛厭生其類充塞。
相引者。即方士所煉符水呪訣。及刻人形等。隨引一事。以為煉法。煉性以成厭禱。能呼召神仙。能役使鬼物。種種邪術欺世害人。不知此等實實無有外物。能為呼召。縱有所成。還是自[A28]己邪罔顛倒業力所成也。
△十一。罔類。
由因世界合妄輪迴(至)異質相成其類充塞。
以妄合妄。是誣罔之也。以誣罔故。彼彼成虗。彼彼成異。葢因地中。只知誣罔以欺世。不知誣罔以欺自。遂致種類承訛。心性失真矣。蒲盧。細腰蜂也。又名蠮螉。取桑蟲為子。呪七日成蜂。是誣罔之類也。
△十二殺類。
由因世界怨害輪迴(至)皆遭其食其類充塞。
世間以父母生子為恩。以子食父母為怨。恩怨相值。遂致相殺。豈不怪哉。又有想為有情。以無想為無情。無情有情相反。遂致相害。豈非顛倒耶。
△三結成。
是名眾生十二種類。
上列十二類生者。初是情想之實。次是情想之變。初情想之實者。如色是四大之相。五蘊之總也。葢情非色不染。想非色不動。溼非色不流。化非色不遷。故知色是五蘊之本。情想之實也。然五蘊有生皆具。今以類分者。各從偏重處受生故爾。次情想之變者。葢本是無色。而作色想。如休咎精明之類是也。本是有色。而作無色想。如空沉銷散之類是也。本是無想。而作有想想。如神鬼精靈之類是也。本是有想。而作無想想。如土木金石之類是也。[A29]已上即想所變之相。又本非有色。而成色相。即水母等是也。本非無色。而成無色相。即呪詛等是也。本非有想。而成有想相。即蒲盧等是也。本非無想。而成無想相。即土梟等是也。[A30]已上即是情所變之相。此等所變之相。與五蘊之妄。無非一虗妄顛倒所造。修行人先要識破此類。本來無有。由因迷此元常。故受淪溺。今若一一勘破。便不被其所轉矣。
首楞嚴經正見卷第七
校注
[0711001] 其疑具【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16 冊 No. 317 楞嚴經正見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五總結大意。
問。阿難到此身心猶未淨耶。抑所悟未徹耶。曰。有二義故。一阿難所悟是解門。非行門故。悟得平等理是素法身。無功德莊嚴故。二阿難傳持教體。要徹盡法源故。如阿難生同佛時。承佛聖功。開示悟入。假如後世無有成範。教修學人從何入道耶。是故說圓通之後。重示三無漏學。以備教體云爾。豈是阿難身心未淨。而悟未徹也哉。不然。而今人小有開發。便撥去戒律。公然噉酒肉。近婬色。自謂一切不妨。此乃是天魔外道法。非佛法矣。不知悟後奉戒尤謹。不惟自勵。抑且勵人。所謂處處淨佛國土。成就眾生是也。故於未說定慧之前。先提四重禁。為後學入道之榜樣也[A1]已。
一勸持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