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正見卷第五
阿難白佛言世尊(至)佇佛如來無上開示。
初述疑請法。前云觀世間解結之人。不見所結。云何知解。此牒第二義中之語也。阿難自陳。我正類此。何以。有時明。有時暗。有時會得。有時會不得。是非無明惑乎。我今猶似患隔日瘧。一寒一熱。一起一倒。欲斷斷不來。欲遣遣不去。不知身心若何而可。此與不知解結者何異。葢不知所結。云何知解。是非我之謂乎。由是懇請世尊。教我解結之法。畢竟云何結。云何解。
△二示相。
爾時世尊憐愍阿難(至)是諸大眾得未曾有。
爾時下初摩頂者。上愛下則摩頂。下敬上則接足。今摩頂乃是攝受之義。又表覿體無別。葢自[A1]己一身。皆有所見。獨不能自見其頂。是故摩其頂。使自悟無見之頂。以攝受之爾。
即時下次諸佛放光。十方一句是總。六種下是別。所言別者。假如一眾生。有六種根塵識相。普佛世界眾生亦各有六種根塵識相。如是微塵眾生。如是微塵世界。不是別物。總一覺相也。何者。以肉眼觀之。無真不俗。以法眼觀之。無俗不真。以是知微塵世界眾生。所有根塵識相。皆即如來所住境界。凡有動變等相。悉是諸佛放光三昧。其所放之光。一一不出於頂覺。何也。諸佛境界。非是根塵識相故。即是住甚深故。是無所見故。且既無所見。又所住甚深。非頂覺而何。故曰各有寶光從其頂出。又來祇陀林灌如來頂者。表同見故。同見祇林是諸佛境界。同見大眾是諸佛法身。然則既同其見。焉有無明所惑耶。焉有根塵所結耶。無結則無解。無惑則無斷。此是一相一理三昧。凡瞻仰者。亦莫不生希有想矣。
△三諸佛同告。
於是阿難及諸大眾(至)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問。十方如來所示生死結根。唯汝六根。更無他物。寂靜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者。是何義耶。曰。譬如人家受他所寄之物。因貪故。乃至起匿成私。又如做有司官長。受賕過當。因發覺故。乃至戮辱。其六根門頭起見聞覺知。非受寄之物耶。其起惑造業。非受賕之罪耶。然則受亦在汝。不受亦在汝。受則有生死。有果報。昧却本來。亦因是[A2]已。不受為清白。為廉吏。安樂妙常。亦因是[A3]已。故曰唯汝六根。更非他物。問。然則十方如來。其稱微塵者何居。曰。有深義故也。葢塵之細者曰微。微至於眇而不可見。窓中漏日方能見之。無明之惑。亦微眇而不可見。登地聖人方能見之。今稱十方微塵如來。是非窓中之日乎。何也。眾生無始時來。一塵一念。不知其幾何微塵矣。又幾何其念矣。但其智濁不能得見。今日阿難承佛開示。[A4]已斷見思惑。[A5]已破塵沙惑。然視[A6]己猶似隔日瘧。於是看來。其懼生死之心急切。至於雨淚。誠可哀也。是故佛纔摩頂。即見十方如來同時放光。同音教詔者。不猶窓中之日乎。窓中之日且然。況大明中天乎。其微塵之細。又不足言矣。
△四覆請。
阿難雖聞如是法音(至)同是六根更非他物。
阿難聖心博通。道理爛然。豈真不知哉。不過要親質於世尊爾。昔智者讀法華經發悟。親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智者生陳隋時。去佛一千九百餘年。其說親見不可信。然事正不如此。若果分別心斷。到得自肯田地。所說親見靈山。亦不虗也。今阿難親見微塵如來放光。親見微塵如來教詔。較之與智者所說。時節等矣。雖然。若說其光有色相可指。其說法有聲相可聽。又是髑髏前見鬼無異。何者。此是如來境界。密示阿難。豈可以聲色形容擬議於其間哉。是故伏請世尊。釋成其事。
△五佛為釋通二。
一直示根結之源。
佛告阿難根塵同源(至)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佛告下。初雙標真妄。因於妙圓中。妄立能覺。故有根相。因於妙心中。妄立所覺。故有塵相。然則根塵雖分。其性則一。故說同源。若於根境中。分別執著。故有縛相。若於根境中。了達無生。故有脫相。然則縛脫雖分。其體則一。故說無二。又單根不生。單境亦不生。根境相并。識由是生。雖生識相。其性元虗。故如空華。
阿難下。次雙釋無性。諸根屬表。意根屬裏。意有所知。皆是外塵牽入。諸根有相。悉是意根妄緣。妄緣之相。假相也。牽入之知。妄知也。妄知與假相。此二體虗。即有所見。葢是無性。同喻如交蘆。蘆相體虗。故以相比。是故下。三別明縛脫。知屬意。見屬眼。謂意自當知。眼自當見。不可知上更立知。見上更立見。若見上立見。即是妄見。知上立知。即是妄知。妄知與妄見。便是生滅無明之本。所謂縛也。葢意不存知。而眼不留見。眼不留見。即是真見。意不存知。即是真知。真知無知。真見無見。無見與無知。斯即涅槃。所謂脫也。此縛脫與涅槃無明。亦是對待相形而立。非是實也。何者。此個無漏真淨妙明體上。豈更容他物耶。
△二重頌前義。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偈共九行。初四行頌上三節之文。次一行頌詶結解之問。三一行半別頌藏識習氣。四一行三句直示宗用。末三句結成教法。大意西方偈體。有直頌應頌之分。今偈兼而有之。至文知之。
真性有為空緣生故如幻(至)發明便解脫。
真性下一行。頌長行第一節。上文云。根塵同源縛脫無二者。根塵是縛。真性是脫。若以真性對根塵。即見真性。亦是有為矣。何者。真性無為。設從緣生。實同幻事。今立量云。真性是有句。以有為為宗。因云從緣生故。同喻如幻事。若以無為對有為。即證無為。亦非實矣。何者。無為無相。而有起滅。實同空華。今立量云。無為是有句。以非實為宗。因云有起滅故。同喻如空華。
言妄下一行半。頌長行第二節。上文云。由塵發知。因根有相者。由前塵所起知見是妄。不由前塵所起知見是真。真由妄顯。真亦非真矣。何者。真非待而然。今由妄顯。明是非真。真既不真。焉有相可見耶。設有相可見是妄見。有真可知是妄知。二俱無性。實同交蘆。今立量云。真是有句。以非真為宗。因云妄顯故。同喻如交蘆。
結解下一行半。頌長行第三節。上文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者。知上存知妄之知。見上著見[1]真之見。此即是無明。知上不存知妄之知。見上不著見真之見。此即是涅槃。雖然。若定執涅槃是有。宛爾成非。何者。涅槃是空。無明是有。一空一有。總不出乎所因。安得不成非耶。又如一念迷晦不覺。此即是結縛。若發明妄性無體。此即是解脫。雖然。若定執解脫是有。亦是成非。何者。迷晦是縛。發明是脫。一縛一脫。亦不離於所待。胡得不成非耶。由是言之。一真法界。不但言無明結縛是空。即說解脫涅槃亦不可得。何以故。此是無漏真淨妙明之體。不容他物著得也。
解結因次第六解一亦亡根選擇圓通入流成正覺。
解結下一行頌。詶前結解之問。上文阿難請云。今日身心云何是結。從何名解。今頌中。佛教云。解結要須次第。所言次第者。先以奢摩他。止其妄緣。葢妄緣是結也。次以三摩提。觀諸法空。葢法空是解也。六根既解。一亦不存。何以故。若執一心是解脫。是涅槃。此即是障道法。是為不可。若果能所得都亡。而後選擇一根。修其圓通。圓通既得。便是入道之氣候矣。又所云入流者。即後文初住中中流入。圓妙開敷是也。此一頌。即詶前阿難結解之問。釋義當在後。臨文自見。
陀那微細識習氣成暴流(至)非幻成幻法。
陀那下一行半。頌藏識習氣。阿陀那。云執持。即第八識。能執持種子根身令不壞故。此中識相深細。無始無明所薰故。譬如急流水。流急不見。非謂無流也。行人若此識不空。縱然修至三僧祇劫。亦徒勞耳。然佛一向不說者有故。若說此識是真。人便執為我為常。若說此識非真。人便執為壞為斷。以此二過。故不開演。今佛引頌者。大意要阿難知此耳。自心二句。正揀二過。謂此識非別者也。一切諸法。唯是第六識不了。分別外影。取第八識自心作種種變現。雖現諸識。一一不實。猶如幻事。葢本來是無。忽然成有。故名為幻。今指本來真心是非幻。指根塵識相是幻法。然既稱為幻。豈得是真耶。故曰。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今以此識考之。上來長行三節。乃是轉識成智之用也。何以知之。以第一節文中觀之。言根塵識性者。此揀前五與第六識也。以第六是了別知故。以前五是取境故。若看得破。根塵識性猶如空花者。便是轉第六為平等智。轉前五為成所作智矣。次第二節文中觀之。言由塵發知因根有相者。此揀第七識也。以此識是能緣心。能緣第八為我是相。能緣第六了別是知。若看得徹。此能緣相。與了知根。同於交蘆者。便是轉第七為妙觀察智矣。又第三節文中觀之。言知見立知者。此揀第八識也。以此識含藏持種故。含藏第六為所知。含藏前五為所見。又立知者。即是變本識親生種子為所因故。若看得透。此識一空。便是轉第八為大圓鏡智矣。此轉識成智之用皎然。而文中不明言者。意在截斷阿難脚跟。令其自解自轉。此佛之密用藏機之法也。讀教者不可不知。
不取無非幻尚不生(至)彈指超無學。
不取下一行三句。頌直示宗用。承上言本非幻法。由分別取境。故成幻法。若不取境分別。則幻自無生矣。幻既不生。縱有幻法現前。從何所立耶。幻無所立。則是無幻。無幻則是無染無染即是真淨。無幻即是無漏。此無漏真淨妙明之體。能開佛性。佛性一開。便是蓮華出世矣。又從不取下顯體。從金剛下顯用。剛言至堅。寶言至明。以至堅至明之覺。起如幻之觀不起諸定。不現威儀不歷程限。彈指頃便超過無學地位矣。葢無學是三乘人之果位。三乘人必須三大阿僧祇劫修行。方能證到此地。今不消如此。直下便了是[A7]已。
此阿毗達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
此阿毗下三句結歸教法。阿毗達磨云無比法。薄伽梵具有六義。謂自在。熾盛端嚴。名稱。吉祥。尊貴。十方諸佛具此六義。故稱薄伽梵。十方諸佛皆得此無比法。故到涅槃。又路是達道之徑門是證入之義。華嚴入法界品。善財至樓閣門。彌勒作彈指聲云入。便是此義也。
△五六解一亡。
一伸請。
於是阿難及諸大眾(至)施以法音洗滌沉垢。
於是下慶其所聞。經家所敘心目開明一句。通經之關鍵也。阿難前於心見二門。[A8]已破見思惑。[A9]已悟妙湛之體矣。然未是開明也。又於根塵識中。[A10]已淘淨塵沙惑。[A11]已騐得真常矣。然亦未是開明也。直至今來十方佛現。於知見上拔盡俱生無明惑。方得道心明而法眼開。故敘曰。心目開明。歎未曾有。此事實實未曾有。而今得也。寧不慶幸乎哉。
阿難下正陳疑意。阿難前請云。今日身心云何是結。從何名解。佛於頌中答云。解結因次第。六解一亦亡。其意[A12]已罄盡矣。今復請者。須要世尊做出耳。葢耳聞目擊。事方覈實。古德云。從緣薦得相應疾。就體消停得力遲。便是此意也。
△二示結相。
即時如來於師子座(至)次第詶佛此名為結。
一從即時下。騐依他執也。涅槃僧。裏衣也。僧伽梨。大衣也。劫波羅。此云時分。即夜摩天也。此巾是彼天所獻。故名却波羅巾。有自來矣。阿難依巾起見。依結起妄。根境之惑。有由來矣。佛則不然。整裏斂外。示自在之相也。攬几取巾。示自在之用也。綰成一結。即有一結之名。綰疊六結。即有六結之相。巾在佛手。而佛不識。結在巾上。而阿難識之。而阿難識之。是其結也。而佛不識。是其定也。經云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暫舉心。塵勞先起。觀阿難依巾生妄。墮在依他執是矣。
佛告阿難我初綰巾(至)第二第三不名為結。
二從佛告下。騐徧計執也。我初綰巾。汝名為結。一巾一結。事理或然者也。若或妄計第二第三。將何憑據。不猶展轉成妄乎。又巾止一條。綰成六結。以一觀六。是非宛然矣。而又爭執百結百綰。將何底止。寧不展轉成虗耶。經云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觀阿難遺巾執結。墮在徧計執是矣。
佛告阿難此寶華巾(至)如何令是六結亂名。
三佛告下。騐同異。同在於巾。異在於結。結異故有六。巾同是為一。將六作一。事誠不可。將一作六。終非是實。若更必一必六。於焉何適。是非從迷積迷者乎。經云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觀阿難執六執一。展轉成妄是矣。
佛言如是六結不同(至)畢竟同中生畢竟異。
四從佛言下。法喻合顯。若顧其本。元是一巾。若循其目。宛成六結。一六既分。終難混一。故曰令其雜亂。終不得成。又若顧其本。元是一真。若循其因。宛成六妄。一六既異。終難或同。故曰畢竟同中。生畢竟異。經云起為世界。靜成虗空。虗空為同。世界為異。彼無同異。真有為法。偈云。本是一精明。分成六和合。觀阿難執巾執結。從迷積迷是矣。
△三示解法。
佛告阿難汝必嫌此(至)尚不名一六云何成。
初佛告下探問。上來[A13]已示其結相。今將教其解法。巾上元無有結。無結亦無一六之名。無結無名。在巾體上。是為一成矣。巾上若有所結。有結自然有一六之相。有結有相。在巾體上是為不成矣。今問汝必嫌巾上有結不成。若為無結一成於巾耶。是為探問。要阿難自悟六解一亡爾。
佛言六解一亡亦復如是(至)皆即狂勞顛倒華相。
二就事合法。阿難會得若總解除。則無彼此一六之相矣。佛言。我說六解一亡。亦是如此。葢心是王之總。性是法之總。知見是根。發妄是境。勞見是識。此等根境識狂亂之相。在覺明體上。猶如狂華。亦非異因。亦非自因。總是目勞致然。又不特此。內而根身。外而器界。眾生生死是有情世間。佛界涅槃是世覺世間。山河大地是器世間。此等三世間亂起之相。在湛精體上亦似狂華。亦非異因。亦非自因。總是目勞致然。同巾上之結一般。亦非異因。亦非自因總是所造致然。若得諸結解除。便無一六可說矣。若得根塵解除。亦無一六可說矣。
阿難言此勞同結(至)若欲除結當於結心。
三揀其偏全。初掣其左不能解者。謂凡夫執有。有是一偏也。葢有是生死法。而今學道。多是以心捉心。以火救火。此生滅心也。生滅心豈能解也。次牽其右不能解者。謂二乘人著空。空是一偏也。以空是斷滅法。而今降心不得。多是灰心滅智。沉空滯寂。此死法也。死法焉能解也。三左右各牽。竟不能解者。謂諸外道執常執斷。執非有非無。亦有亦無。共有四句。亦是偏也。葢不從自心。向外之遶。總是外道法。而今不善用心者。或認主人公。或認目前聲色。或云放之自然。或云道在一切處。此雜毛知見矣。雜毛知見。又胡能解也。今問阿難汝設方便。云何解得耶此無他。正要人悟得自心。若悟得自心。便是解矣。
阿難我說佛法從因緣生(至)鵠白烏玄皆了元由。
四佛示圓通。阿難下先辯因緣。由前阿難執因緣生。佛曾斥之。今如來自說佛法從因緣生者。不亦犯相違之過也歟。曰不然。世間所執因緣。乃和合麤相。是生滅法。故斥之。今我說因緣者。是本覺平等境界。亦要因緣方悟。悟了是名始覺。故曰知其本因。從所緣出。
如是下次辯所知。由前阿難執所知根。佛曾斥之。今如來自說一滴之雨皆知頭數。是非犯相違之過也歟。曰不然。世間執所知。是煩惱障道法。故斥之。今我說佛法所知。是真如圓通境界。無法不了。無物不覺。覺故所住甚深。是名圓通。故曰恒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頭數。現前種種等。皆了元因矣。此二義。前則遮其不起故斥之。今則發其悟機故開之。不然。阿難執滯不通。便為一切禁住。使無由入道矣。殊不知這個是自知境界。要有因緣。方能入得。入得自然物物頭頭是道也。此亦解結之一法。
是故阿難隨汝心中(至)諸妄銷亡不真何待。
五結勸自解。佛[A14]已釋因緣與所知二事。今勸阿難自解。解如六根各各取境生識。識即結也。其實六根亦不能取境。取境還是自心。然自心亦不能取外塵實色但取得外塵假色。猶如夢體。若悟自心。識無由生。識尚不生。境何由立。故勸阿難但悟自心。更無餘事。便得解矣。譬如良馬見他影則驚。見自影則不驚。此證自心之騐也。
阿難吾今問汝(至)從三摩地得無生忍。
六教次第解法。從阿難下明解法。前勸其自解則見自心。今問阿難若何解耶。而今六結現前。若欲解縈。不審得一時同除否。謂不由次第。不審左右。不於結心。混同一解。即如學人不善用心。不察義理。不知法之所由起不知道之指歸何在。竊得些相似見解。濫同於理。認個空空田地為是。或擔個不名不物。便就歇下。此不惟自誤。抑且誤人。若如此又焉能解耶。佛言下明次第合法。大槩此事雖無次第。而確確有次第。雖無分曉。而實實有分曉。何以。若是根結不除。學道徒然矣。故先要解除根境中一切無明業識。業識一解。謂之人空。空性既明。猶有法在。故次要解除無始住地煩惱。煩惱若斷。謂之法空。人法兩空猶有空在。連這俱空亦不生。方盡三摩提之觀智。方得無生法忍。是謂次第解也。
右從四卷初至此。即是三摩鉢提之文也。三摩觀法。觀世間眾生業果三倒之相。皆是覺明明極不了。逐妄變現。又觀五濁之妄。及六用之功。悉是自心作為。又觀五根之相。併結縛之由。亦非外物。總是根塵知見作孽。譬如畵師。畵作世間種種之相或畵虎狼獅子。恐嚇怕怖。又如夢中。夢見天地日月及諸男女。或夢冤家聚會。或驅迫捉縛打殺。如是境界。醒來一一無有。心方安樂。識知是畵。怕怖不生。此世間眾生業果。與根塵結縛等相亦然。今以三摩觀智之力照之。悉如夢畵等。無有一法當情。心方安樂。怕怖不生。此便是到家消息也。
△三禪那文六。一請示圓通。二總詢諸聖。三各陳證門。四勅文殊選圓。五呈偈料揀。六聞法獲益。
前奢摩他中破見思惑。[A15]已得人空慧。後三摩鉢提斷無明俱生惑。乃得法空慧。人法二空。方是淨器。可進禪那。梵語禪那。此云寂靜思惟。即默識心通之謂。欲入此門。須要離心意識參。絕凡聖路學。但得一念相應。乃可云入也。然在初學分中。未免借一機一境。或拈一事。或就一根。研窮心路。以到為期。直得卒地折。嚗地斷。便是相應時節下二十五聖。即是這樣子。所謂圓通本根。借路以入大法界。以到禪那地位。那時方好歇心也。
一請示圓通。
阿難及諸大眾(至)退藏密機冀佛冥授。
阿難下呈解請法。身是諸根之總。心為萬法之宰。前既得根解結除。人法二無。故得身心皎然。堪進道矣。於是啟請圓通之法。成就最後之範也。
世尊下敘述私願。若以積迷言之。一向逐念昇沉。謂之飄零。一往迷留五道謂之孤露。若以性覺言之。性同佛性。便是與佛同生。覺同佛覺。便是預佛天倫。若以本始言之。本覺不覺。是為失乳兒。今得始覺。是為忽遇慈母。阿難私謂此際若得道成。則何覺與不覺之差。若同本悟。則無聞與未聞之別。所謂原是舊時人不改舊時行履。此是阿難私願。意在所得。
惟垂下冀佛冥授。阿難冀佛。若惠我秘嚴。要不在乎言說。我則退藏密機。心不起於念慮。不起念慮。不在言說。祈在冥授圓通而[A16]已。以此觀阿難之敘致情理兼備。表在言外。誠非嚮時面目。帖帖然真是工夫綿密處也。
△二總詢諸聖。
爾時世尊普告眾中(至)從何方便入三摩地。
禪那通科。如來不曾說一字者有二意。一詶阿難所請曰。惠我秘嚴句。秘者秘其事。嚴者嚴其法。法嚴而後見情實。事秘而後知意真。是故無說也。二此中元無說處。即說亦說他不著。葢此乃是不思議境界。即思議亦思議不及。是故無說也華嚴一部盡是雲臺寶網所演。及諸菩薩所說。佛祇說阿僧祇與隨好光明二品而[A17]已。問。然則二十五聖所說何事耶。曰。二十五聖所陳者。皆是方便法也。方便取一機一境。或拈一事。或就一根。以止觀定慧等學。謂之路。就路可以入得。非說即是禪那也。入得後方是禪那地位。故問諸聖誰為圓通。從何方便入三摩地。又三摩提。云觀慧。以觀慧見得圓通。見得禪那爾。是故借二十五聖所修樣子。以助阿難入道之機也。
△三各陳證門。
一聲塵。
憍陳那五比丘即從座起(至)如我所證音聲為上。
佛初棄國。淨飯命家族三人。一阿濕婆。二拔提。三摩訶男拘利。舅氏二人。一憍陳那。二十力迦葉。五人𠷢命。後各捨去。佛得道[A18]已。即往鹿野苑。為彼三轉法輪。問言解否。陳那答[A19]已解[A20]已知。故名阿若多。此名解也。解得聲是塵是客是生滅法。此初心方便。緣四諦理而發解者小也。今則不然。悟得即聲是常。即聞是妙。何者。覺無二覺故。以無二覺。故得妙音密圓。維摩云。生滅為二。法本不生。今則無滅。得此無生法忍。是為入不二法門。於是知有個生滅無生滅。乃是二見。不知聲性元空豈有生滅乎。
△二色塵。
優波尼沙陀即從座起(至)如我所證色因為上。
優波尼沙陀。此云塵性。又云近少。指塵之微者曰近少。沙陀初觀身相不淨。如膿血。如涕唾。有何貪著。次觀身如白骨。但見白骨。不見有我相。再觀之為微塵。為空性。此初心方便教也。及至空亦是無。何者。空是我作念故。故空亦是無。空色二無。即一實性。方成無學。今則不然。即色是妙。即身是常。何者。覺無二覺故。以無二覺。故得妙色密圓。是為真無學也。
△三香塵。
香嚴童子即從座起(至)如我所證香嚴為上。
從覺所生。不起二見。故名童子。以鼻舌身三支。合中取境故。初秉佛教。觀有為法。以有為是生滅故。即生滅。見無生滅。此初心方便也。辭佛取靜。便是無為。香來入鼻。便是有為。今觀非木非空非煙非火。香無所生。香既無生。意何分別。意既不有。便得無漏。雖然。猶有塵在。未得覿體。今則塵氣倐滅。妙香密圓。是為真無學也。
△四味塵。
藥王藥上二法王子(至)如我所證味因為上。
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堪補佛處。故名法王子。法能自度。復能度他。自度即藥王。度他即藥上。葢藥能治眾生之病。故以此稱。從其本味。止有五數。從其小衍。有五百。從其大衍。有十萬八千。此法數之大槩也。承事如來。了知味性。葢覺能知味故。此初心方便也。觀法非空非有。亦非離即。何以故。無生性故然以身心而言者。乃是指根塵識相也。三處推之。味無有生。味既無生。能所即絕。從是開悟。見得一味清淨平等。故名法王子。且能自覺覺他。因覺明故。位登菩薩。
△五觸塵。
䟦陀婆羅并其同伴(至)如我所證觸因為上。
䟦陀婆羅。此云賢護。夫形而外謂之威。聲而外謂之音。此表初覺境界。身見未具。意識未生。名言不立之時。謂之威音王佛。若準法華。有二萬億威音王佛相繼出世。此賢護於初佛像法之中為增上慢。毀法墮獄。罪畢得出。值後威音王之時出家。隨例入浴。得此水因。悟觸性了不可得。遂發正信。此初心方便也。因念塵無自性。何用洗塵。觸亦幻生。又焉洗得。性相二空。中無所有。然此悟性未忘。身見宛在。乃至今日。從佛出家。悟見消亡。方成無學。今則不然。即觸是常。即因是妙。何者。覺無二覺故。以無二覺。故得妙觸宣明。成佛子住。又十六開士者。乃是因中起我慢知見之眷屬也。本既成覺。支安不化。是故同證無學。同預斯會爾。
△六法塵。
摩訶迦葉及紫金光(至)如我所證法因為上。
摩訶迦葉。此翻大龜氏。或翻飲光。紫金光尼。即尊者在家婦也。因緣具在別傳。從日月燈佛。聞法修學者。即是因覺明而生正信也。法暗以續明。佛去而塗像者。即是托勝心而成法體也。夫婦同時發心。同感光聚者。即是蒙正因而得出纏也。[A21]已上敘初心方便。今觀六塵有變壞。而虗空無變動。是故修空法以滅諸意。意滅性空。度百千劫。猶如彈指。葢有生有滅。乃意家之境。無變無動。即空性之常。空性不動。而法性亦不動。是以百千劫。如彈指易爾。今則不然。即法是妙。即明是常。何者。覺無二覺故。以無二覺。故得妙性開明。成無學道矣。
△七眼根。
阿那律陀即從座起(至)旋見循元斯為第一。
阿那律。或阿耨樓陀。此云無貧。或云如意。乃是淨飯王之姪。斛飯王之次子。世尊之堂弟。阿難之從兄。羅云之叔父。非聊爾人也。周公歎曰。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於天下非賤人也。那律之謂乎。那律從佛學。以貪睡故。如來訶重。因激七日不眠。失其雙目。世尊示以金剛三昧者。葢稟明於心。不假於外也。大約注緣於一。心無紛雜用力久自然精真洞照。觀見十方猶如掌果焉所言掌果者。亦旋見循元之騐爾。又經云。那律修禪。得四大造色。半頭而見三千界。今云。觀見十方精真洞照者。葢約前後天眼所見不同爾。
△八鼻根。
周利槃特迦即從座起(至)反息循空斯為第一。
周利槃特迦。此云繼道。過去世為大法師。有徒五百。秘吝不肯教人。後感愚鈍。以宿善故。遇佛出家五百同授一偈。經九十日不能成誦。佛教數息。治其散亂。初則數息。後則返息循空。至剎那無容心處遂爾忘緣。見真實相。成無學道。
△九舌根。
憍梵鉢提即從座起(至)還味旋知斯為第一。
憍梵鉢提。此云牛呞。緣起如文。凡牛食必事虗嚼。尊者有是疾。人多笑之。佛示以一味清淨法門。所言一味者。教其嚼之於心。無嚼之於味。嚼味無因。嚼心無味。無味有何病。無因有何嫌。此不特治病。亦可入道。
觀味下重出觀行。非體即根也。非物即味也。謂了味之知。在物上無有。在體上亦無有。中亦無緣。如此參之。自然得入無念。即如今禪人看內不放出。外不放入。若悟無生。則本分活潑潑地便是如鳥出籠矣。此之工夫。全在還味旋知上。乃成無學道爾。
△十身根。
畢陵迦婆蹉即從座起(至)純覺遺身斯為第一。
畢陵伽婆蹉。此云餘習。昔為婆羅門餘習多慢。嘗過恒水。咄小婢駐流。恒神為之兩派。神往訴佛。佛令懺謝。即合掌云。小婢莫瞋。大眾笑之。懺而更罵。佛言。本習如此。實無高心。不可樂事者。即世間無常。不淨生死苦事。因行乞食次。心思法門。不覺中[A22]刺。葢不覺而覺痛。身家之境也。上知字即指所覺。下知字指能覺。本來清淨心上。元無有能所之相。若有能所之相。便是兩覺矣。如此參之。參到無念處。身心忽空。還得本覺。無有身相可計。故成無學。
△十一意根。
須菩提即從座起(至)旋法歸無斯為第一。
須菩提。此云空生。又云善現。在母胎中。即知空寂者。是意家之境也。知正報是空。依報亦是空。故見十方空。知自性是空。他性亦是空。故令眾生證得空性。何以故。一切諸法。皆是自心所現故爾。雖然。知空之性未斷。而結縛之相宛在。未是圓理。今悟性覺本空。何用知得。十方同覺。豈云自他。由是發明真覺頓入寶明空海。即使諸相入非。非亦是盡。斯則旋法歸無。即證無學道矣。
△十二眼識。
舍利弗即從座起(至)光極知見斯為第一。
舍利弗。此翻身子。從母名也。舍標父。利標母。雙顯父母。故言舍利弗。弗。子也。前文云。由明暗等二種相形。於妙圓中。黏湛發見。見精映色。結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眼體。如蒲萄朵。浮根四塵流逸奔色者。此明眼體也。今文云。我曠劫來心見清淨。如是受生。如恒河沙。世出世間種種變化。一見則通獲無障礙者。此明眼識也。心見清淨。指根而言。種種變化。指識而言。我於中路下。述獲法益。別經說於道見頞䫌。即馬勝。威儀庠序。因問師法。䫌答云。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我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一聞即悟者。此解四諦聖法也。今言路逢迦葉波兄弟宣說因緣。悟心無際者。此解三諦涅槃法也。又從佛口生。從法化生。乃是寄根發明。依智不依識。故曰心見發光。光極知見。此悟佛知見。與法華所同。
△十三耳識。
普賢菩薩即從座起(至)分別自在斯為第一。
鼻舌身三。合中取境。合則知。不合不知。眼耳離中取境。眼又明前不明後。猶虧一半。獨耳性無遮蔽。十方俱擊鼓。十處一時聞。聞則聞於心。聲有生滅。心無生滅。以覺性平等故。今言與恒河沙如來為法王子者。耳識從覺所生。故以子稱。十方如來教其弟子。惟此根為最。凡發心皆名普賢行。葢行彌法界曰普。位鄰極聖曰賢。總是心依覺起。故名普賢行也。上明耳識自在之相。從世尊下。明耳識自在之用。心聞。耳識也。眾生知見。不出自心。心不違於性覺。惟覺能知。惟覺能見。迷則是眾生。悟則是覺用。故曰分別眾生所有知見。分別即是無礙慧自在之用也。言他方恒沙界外者。此性覺之體謂非是心意識邊事。故以界外言也。有一眾生。發明普賢行者。即是見得自心平等。見得自心現象分身所在。設有障深不見。則與性覺無損。何者。以此修行。終當獲益。故曰我與其人暗中摩頂。大約心聞境界。即是不思議之妙。非同他根涉境取相也。
△十四鼻識。
孫陀羅難陀即從座起(至)明圓滅漏斯為第一。
孫陀羅難陀。此云艶喜。艶是妻名。喜是[A23]己號。揀放牛難陀。故兼妻言也。前依根故教其數。息今依識故教其觀白。觀者心駐於一也。心。如火。識。如柴。息如烟。火定則柴不然。而烟自散矣。心定則識不行。而息自散矣。故見鼻中出入如烟。識既不行。身心內明。故知念之所起。界之所趣矣。既而烟盡息除。虗明洞照。故見鼻端白。猶如琉璃。雖然猶未忘一。尚在緣慮中。生空慧顯。未得法空慧現前。
從心開漏盡下。方得法空慧。見一切皆如。即出入息。原是光明。見十方界。無非圓妙。此無他。葢是息久發明。明圓滅漏。故成無學爾。
△十五舌識。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至)銷滅諸漏斯為第一。
富樓名滿。彌多羅云慈。那是男稱。尼是女聲。總言滿慈所生子也。葢心騰於舌。舌能生識。心持義理。舌能宣揚。然非無礙。則不能矣。且宣說苦空。即小乘也。秘密法門。即大乘也。大小雖別。無非舌識所轉爾。今如來教其音聲輪。即是悟得舌識。唯是聲相。聲無有生滅之心。即心亦無有生滅之見。心見既無所說。非實相而何。如此所說。即是師子吼。如此所宣。即是降伏魔怨。魔怨。即心見也。生滅銷滅安有心見所起耶。
△十六身識。
優婆離即從座起(至)一切通利斯為第一。
優波離。此云近執。佛初出家。彼為親近執事之臣也。由初離五蘊。初出葢纏親觀六年苦行。即是苦受。又親見降伏魔怨。即是樂受。此苦樂二受。是身識之相。言降伏者。即二百五十戒。在四威儀中成一千。復對三聚。故成三千。又以三千配七支。成二萬一千。復配四分煩惱。故成八萬四千矣。言性業遮業者。以四根本戒。不待制止。犯即成罪。故云性業。餘戒制止。若犯即是遮業。此是小乘部中執身不動。清淨律儀也。今悟實相無相。本來寂滅。何者。觀身是實相。豈待檢束。觀心是無住。何處隄防。如是執身。身得自在。如是執心。心得通達。豈與小乘有作止持犯同日而語哉。葢身心一如。身外無餘。是為通利之義也。
△十七意識。
大目犍連即從座起(至)久成清瑩斯為第一。
目犍連姓也。此云[A24]采菽氏。拘律陀名也。此云無節樹。優樓頻螺。此翻木瓜。那提此翻河。亦江。伽耶此翻城。又象也。因緣義如舍利弗所遇。但觀法隨別謂觀林不生。觀河不流。觀城不住。由是悟無生之義。故曰我頓發心。得大通達。前文云以湛旋其虗妄。滅生伏還元覺。即此意也。今則不然。意滅心開十方無礙。法法皆我本真。何用觀耶。如澄濁流。久成清瑩。非假他緣爾。
△十八火大。
烏芻瑟摩於如來前(至)登無上覺斯為第一。
烏芻瑟摩。此云火頭。葢人之一身。四大均則和之。偏則克之。此所謂相濟亦相害者也。今烏芻瑟摩。性多貪欲。夫貪屬水。而欲火乘之。水必竭。故為害。空王教其觀百骸四肢諸冷煖氣。乃是解沸抽薪之法也。何則。凡氣皆虗。虗則無容心之地。心若無心。非空而何。是故神光內凝。伏多婬心。神光空性也。內凝空力也。只此空性之力。而成智慧之火。便非癡禪頑空之比矣。上以明體。
從是下明用。以此空智之火。遇物便燒。觸事即空。故能伏諸魔怨。為大力士。
佛問下結酧所問。無礙流通。空智也。生大寶燄。空力也。空智能照。空力能用。總明空智力用。成無上覺爾。
△十九地大。
持地菩薩即從座起(至)成無上道斯為第一。
心謂宰曰持。謂覺曰地。自覺覺道曰菩提。自覺覺他曰薩埵。合而言之曰持地菩薩。然其所敘普光如來出世者。以光能照地故。照地險隘。照地不平。橋梁通其險隘。負沙填其不平。或與人擎物。不取其直者。此明自覺也。所敘毗舍浮佛在世。世多饑荒。我為負人。唯取一錢。又為推輪。㧞其苦惱。國王延佛。我為平地者。此明覺他也。[A25]已上標其事。
毗舍如來摩頂下標其理。大抵自覺偏於理。不取其直故。覺他偏於事。取其一錢故。今則不然。平其心地一切皆平。心地平為萬物所依。覺性平為萬法所依。萬法雖殊。覺無分別故。萬物雖差。地不分別故。由是心開見得[A26]己身微塵。不是他物。造世界微塵。亦非別有。乃至上刀山。投火聚。若正若依。若順若逆。總非外事。唯一覺故。何者。塵無自性。唯一實性所化耳。玄沙云盡十方世界是沙門全身。盡大地是沙門一隻眼。此便是持地之意也。
我於法性下。正陳悟旨。忍者心不起之謂。識得諸法無自性。唯一覺性。遂不起妄分別。是謂無生法忍。此猶小也。若迴心向大聞如來宣妙蓮華。觸處便證。亦不作解會。乃是佛知見。持地悟此為菩薩上首焉。
佛問下結酬所問。身是正報。界是依報。此依正二塵。本是如來藏。由無始虗妄。發起塵勞。今得塵消智淨。故成無上道耳。梵語毗舍浮。此云徧一切自在。即是證得諸法平等無礙之稱也。
△二十水大。
月光童子即從座起(至)圓滿菩提斯為第一。
月光。陰精也。師事水天。天一生水之謂。言無奪者。心注於水。不為餘塵所侵。即是初觀涕唾。至於浮幢王剎。諸香水海等。惟一水性。故名無奪也。
我於是時下述其病緣。然則觀體雖成。未得忘身。猶存水相故。舍利弗於恒河岸入定。為鬼所擊。頭痛問佛。佛語之曰。此違害鬼也。汝若無定。身應碎壞。今童稚投礫。忽生心痛。便是同執矣。瓦礫雖除。身質如初者。我執雖除。法執猶在。故曰如初。
逢無量佛下述其悟益。忘身者法空之證也。初入觀時。惟見是水。而今性合真空。水不可得。何者。覺無別體故。以其無別體。真空與水性無二無別也。
佛問下結酬所問如文。
問。入定觀水。祇應自見。云何他人亦同見之耶。曰。此定果力也。心勝能變。不同十徧處。入定則有。出定則無不同業果色。其業同感則有。無業清淨則無。十徧處者。青黃赤白。地水火風空識。如作青想。徧一切處皆青也。餘色亦然。隨心想所變。自能見之爾。浮幢王剎者。華藏世界二十重累高故如幢。特出故稱王。
△二十一風大。
琉璃光法王子即從座起(至)傳一妙心斯為第一。
琉璃。遠山名。即所望須彌山也。寶出彼山。色似帝青。帝青者。太空之色也。然空實無色。因視遠而見為蒼蒼之色也。琉璃光法王子。從此立名。無量聲者。即風大也。葢風是動相。因動而有聲。因聲而有相者妄也。菩薩觀世界及眾生身。皆是妄緣風力所轉。若悟本覺妙明。無有動相。無有聲相。觀世界及眾生身。亦無有動相。無有聲相。一一是本覺實相境界。此是無量聲佛開示之法也。
我於下依教觀法。觀界者。觀地天宮殿等。皆是風大安立。觀世者。觀三世時分。皆是風大遷流。觀身者。觀諸根造相。皆是風大動止。觀心者。觀塵勞識念。皆是風大鼓發。[A27]已上若身若界。諸動無二。惟一風大變現而[A28]已。此觀之粗也。若細觀之。蓬蓬然從何所來。蓬蓬然去何所至。既無所來。又無所至。而今十方世界微塵。及眾生顛倒。非妄而何。譬如置百蚊蚋於器中亂鳴相似。眾生於方寸鼓發狂閙。亦猶然也。總一妄想變幻而[A29]已。
逢佛未幾下。逢佛者。即是逢無量聲佛也。得無生忍者。即是悟實相無生之理也。東方乃群動之首。而見不動佛者。即是悟得即動是無動。即生滅是無生滅也。是故見得本覺妙明。洞徹無礙矣。佛問下結酬所問如文。
△二十二空大。
虗空藏菩薩即從座起(至)妙力圓明斯為第一。
虗空藏者。十方世界及國土眾生。皆在虗空。故名虗空藏也。又藏者。無一物可得。無一法可現。故名藏也。設有世界國土眾生。有一物一法生現者。皆是虗妄。不名虗空藏者。又定光佛所得無邊身者。只是證得此理。猶如虗空無邊。本來不動。故名定光。上是標其理體。
爾時下標其妙用。手執四大寶珠者。表妙用也。心現圓鏡者。表妙理也。且未悟此理。此四大是障礙法。及其既悟。此四大是光明義。以此光明。照十方微塵佛剎。化成虗空者。非別法也。唯一心法爾。以此寶光流灌十方諸幢王剎。來入鏡內。不相妨礙者。亦非別法也。惟一心法爾。只此妙心。開導眾生。即是佛事。只此普身。善入國土。即是隨順。
此大神力下。正陳悟旨。神力者。指上隨順佛事而言也。由觀四大無依。故證普身。得大隨順。由悟生滅是妄。故發妙心。廣行佛事。此既如是。彼莫不然。何以故。虗空無二。佛國是同。故得十方無礙。身土徧容。葢是空忍之力用也。佛問下結酬所問如文。
△二十三識大。
彌勒菩薩即從座起(至)得無生忍斯為第一。
彌勒此翻慈氏。法華妙光菩薩。八百弟子中之一數。日月燈明。即是本覺妙明。由覺明明極不覺。識生其中。古德云。不察最初一念因成之假。寧免日後淪劫相續之過。即是揀識之意也。心重世名。即攬境生識。徧計執也。好遊族姓。即分別名相。依他執也。習是修習。教修惟識。治其偏空。教修唯心。治其境有。定即遮其心外有法。收上唯識唯心。圓成實性。故言入三摩地。總之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了得唯識。便不墮於徧計執矣。了得唯心。便不墮於依他執矣。會得本覺妙明。便是圓成實智矣。此燈明教慈氏之法也。
次歷劫下證離徧計。大槩此事。要會即易。擺脫極難。非事恒沙諸佛。不能窮其識相。今慈氏承燈明之教。歷恒沙佛。修唯識三昧。故得世名心歇。名心既歇。便是離徧計執也。言恒沙者。只是研盡微細惑相。證得自覺田地。
至然燈佛下證離依他執。然燈者。只是見得自[A30]己本法。修唯心三昧。故得盡空如來國土。且如來國土既空。便是離依他執也。又前說日月燈明。是標本覺。今說然燈佛。是標始覺。燈是人然故也。
世尊下證圓成實性。如是者。指上惟心唯識而言也。證唯識故。得離徧計。證惟心故。得離依他。今則不然。悟得無量如來。皆從自心流出。一切萬法。皆是自心化現。何者。此是一相無相之法。以一相故。諸佛所證。即我所證。以無相故。萬法化現。即我作用。葢見得此理本來如是不假修得。是為圓成實性也。問。既是自性作用。何得要授記補處耶。曰不然。此是親證境界。當解起時。故云授記。會得自相所轉。故云補處。非是依他而有授記得也。
佛問下結酬所問如文。
△二十四見大。
大勢至法王子(至)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大勢至。與五十二人同倫者。從見大而言也。五十二者。信住行向地是五十。加等妙二覺。是為五十二矣。葢十信人見得自心是佛。十住人見得住在佛家。十行人見得廣行佛事。十向人見得回心向佛。十地則開心向道。等妙二覺則履道見心。此五十二人。所修不同。所見則一。如三獸渡河。為力不同。到岸則一。故曰與五十二人同倫者。從見大而言也。值佛名無量光者。約大勢而言也。葢心無限量。而見亦無限量。如一念心。怖魔破惡。如是念念心怖魔破惡。其勢則大。故曰約大勢而言也。言十二如來相繼一劫者。以根六塵六。同在一時。一覺永覺。故稱十二如來。又超日月光者。以現量境。領在機先。不流至於第二念。是為超日月光也。教我念佛三昧者。只是教人繫心一念。心一則實。何則。謂之空則有念。謂之有則無相。有念無相。非覺而何。如是而念。如是而覺。謂之一相三昧。便是超過五十二人。超過十二如來。聖凡不揀。淨穢都攝。捷徑之法也。
譬如下喻得失。專憶喻得。專忘喻失。得即合。失即離。此離合在憶與不憶爾。
十方下法喻雙提。母念逃子。歷劫難逢。喻佛念眾生。雖憶何為。若逝子憶母。千里即對。喻眾生念佛。必定見佛。此見不見。在念與不念爾。
不假下重喻法益。葢所念是方便。念至於無念。自然心開見道。猶如染香人。染則自然香氣襲人矣。
我本下正陳悟旨。因地。指上念佛法也。得無生忍。則是證得果地覺也。念佛是自度。攝念是度他。自覺覺他。正是見得大乘平等無相之法也。
佛問下結酬所問如文。
楞嚴經正見卷第五
校注
[0684001] 真疑妄【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16 冊 No. 317 楞嚴經正見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初從首卷至第三卷。辯心見二門。即是破見思惑矣。次從四卷初至當卷末。辯一切法塵。即是破塵沙惑矣。至此乃請解結之法。意在破無明俱生惑也。葢謂俱惑若斷。真如畢露。十方同覺。何所不明。但此三惑。非謾無因。有所由來。前不云乎。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夫覺體上而有能所。非見思惑歟。性體上而有妄明妄覺。非塵沙惑歟。又真如體上而有非明非覺。非明非覺也者。非無明惑歟。然此三惑。統謂之無明者。葢是障道法也。故所破由淺至深。從粗至細。經不云乎。理須頓悟。乘悟併消。事須漸除。因次第盡。不其然乎。不其然乎。
△四示解結之法。
一述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