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說通卷之三
復次阿難。云何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阿難。即彼目睛瞪發勞者。兼目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此明眼入本如來藏也。阿難。我前云譬如淨目。瞪以發勞。別見狂華。是以狂華為勞相矣。然不但狂華是勞相也。即此目睛與所瞪之勞。又同是菩提心上所發之勞相也。如子固是父之所生。而兼父與子。又同是祖之所生也。
○鍾云。前喻以瞪為勞相。目為淨相。此并淨目亦為勞相。兼目與勞。即影見俱眚四字。見與見緣也。
○又云。同是菩提瞪發勞相。便是識精元明注脚。菩提即精也。元明也。瞪字勞字。即識也。別業同分二種妄見。皆生其中。葢菩提即真如。瞪字乃真如中所生無明。勞即業識。發見居中二句等。即轉現二相。言下便有勞歇即是菩提。縱未歇勞。菩提不忘。二意。
因於明暗二種妄塵。發見居中。吸此塵象。名為見性。此見離彼明暗二塵。畢竟無體。
有此眼根。因于明暗二種妄塵中。粘湛發見。見精映色。即吸此塵相而名為見性。只是根攬塵而得名。可見但有其名而[A1]已。夫離明見暗。而見不隨明滅。離暗見明。而見不隨暗滅。似為有體。今若明暗雙離。畢竟見性作何形狀。當知但是託塵妄現。而實無其體也。
○問。前說緣心離塵無體。以顯見性有體。此又言見性離塵畢竟無體者何故。答。前以阿難認定緣心。不肯放捨。故就根中指性。令識真心。今因[A2]已領真性。尚執六根別有體相。未融一性。故復言見性無體。雖說見性。乃根中局執之自性。非同前離眼廓周之見性也。是前顯性。而此破相。所以異矣。更深究之。此之破相。亦欲其離相即妙真如性耳。則顯性之旨。依舊同矣。豈如緣心。真破其一定無體哉。
○鍾云。以見性對緣心。則緣心為妄。以如來藏對見性。則見性亦帶妄。妄無自體。總歸于真。畢竟二字。乃了義之謂。
如是。阿難。當知是見非明暗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從明來。暗即隨滅。應非見暗。若從暗來。明即隨滅。應無見明。若從根生。必無明暗。如是見精。本無自性。若於空出。前矚塵象。歸當見根。又空自觀。何關汝入。是故當知。眼入虗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如是阿難。據世情妄計。皆謂此見乃從根出。否則從塵生。從空生耳。當知是見。非從明暗來。非于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謂此見從明來者。則當暗之時。[A3]已隨明滅。應不見暗。從暗亦然。而何以見暗見明。是則不從塵生矣。若謂此見從根生者。單根能生見性。則何以雙離明暗。而如是見精。本無自性。是則不從根生矣。若謂此見從空出者。空離根塵。則根塵俱成可見。進即觀塵。退可觀根。又空自能見。何關汝根之入。是則不從空生矣。是故當知。此一眼入也。無有實體。故虗。無所從來。故妄。然所以無實自體者。以其體即真如。所以不從三處者。以其出自藏性。本即是非因緣非自然之妙性。乍現眼入而[A4]已。所謂眼入本如來藏者如此。阿那律以葡萄朵換天眼。從此悟入也。
○四科七大。總是指示阿難。在日用見色聞聲。穿衣喫飯處。討尋頭腦。祖師家教人看話頭。便是此意。但祖師不肯輕易興人說破。令其自猜自疑。自對自覓。畢竟此見從何處起。久久捱拶。到工夫純熟。向冷地裡。驀然親見。便得千了百當。決不輕易道出眼入虗妄四字。故香嚴云。我不重先師佛法。只重先師不與我道破。如來慈悲太煞。急推赤心。寘人腹中。故開口便為人說破。此如來禪祖師禪之所以異也。
○鍾云。約世情。根出乃為正計。餘二防轉計也。
阿難。譬如有人。以兩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勞故。頭中作聲。兼耳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動靜二種妄塵。發聞居中。吸此塵象。名聽聞性。此聞離彼動靜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是聞非動靜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從靜來。動即隨滅。應非聞動。若從動來。靜即隨滅。應無覺靜。若從根生。必無動靜。如是聞體。本無自性。若於空出。有聞成性。自非虗空。又空自聞。何關汝入。是故當知。耳入虗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此明耳入本如來藏也。阿難。眼家以瞪目而見空華。耳家以塞耳而聞頭響。同一勞也。兼耳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葢目勞止見空華。菩提發勞。則見聞齅嘗覺知齊發矣。有此耳根。因於動而有聲。靜而無聲。二種妄塵中。發聞吸塵。名聽聞性。而此聞性。若離此動靜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是聞。非動靜來。非根出。非空生也。何以故。若謂此聞從靜境生。則動境現時。此聞即隨靜滅。應非聞動。而聞萬竅怒號者為誰。若謂此聞從動境生。則靜境現時。此聞即隨動滅。應無覺靜。而知此寂然無聲者是誰。若從根生。不假動靜。亦復無聞。若從空出。空既能聞。應名為耳。不名虗空。又空自聞。何關耳入。是故當知。耳入虗妄。本即是非因緣非自然之妙性而[A5]已。所謂耳入本如來藏者如此。觀音大士。以新卷葉換圓通根。從此悟入也。
○此惟有聞成性即非虗空。與歸當見根之文小異。餘並準上。瞪乃眼之妄相。而耳鼻舌身意五。皆借用之。
阿難。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勞。則於鼻中。聞有冷觸。因觸分別通塞虗實如是乃至諸香臭氣。兼鼻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通塞二種妄塵。發聞居中。吸此塵象。名齅聞性。此聞離彼通塞二塵。畢竟無體。當知是聞非通塞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從通來。塞則聞滅。云何知塞。如因塞有。通則無聞。云何發明香臭等觸。若從根生。必無通塞。如是聞機。本無自性。若從空出。是聞自當迴齅汝鼻。空自有聞。何關汝入。是故當知。鼻入虗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此明鼻入本如來藏也。阿難。譬如有人。急縮其鼻。縮久成勞。則鼻中聞有冷觸。因觸分別通塞虗實二相。以例諸香臭氣。兼鼻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有此鼻根。因于通塞二種妄塵。發聞居中。吸此塵象。名齅聞性。而此聞性。若離彼通塞二塵。畢竟無體。當知是聞非從通與塞來。非于根出。亦非空生。何以故。若從通來。應不知塞。如因塞有。通應無聞。云何又聞香臭。若從根生。不假通塞。亦無聞性。若從空出。聞既在空。亦應迴齅汝鼻。如歸當見根也。又空自有聞。何關鼻入。三處無從。是故當知。鼻入虗妄。本即是非因緣非自然之妙性而[A6]已。所謂鼻入本如來藏者如此。此槃特迦以雙垂爪換撩天鼻孔處也。
○誌公云。終日添香換水。不知身是道場。果能向聞香聞。臭處打失鼻孔。便與三世諸佛。同一鼻孔出氣。蘇子由云。畜鼻徑參真面目。掉頭不受別鉗鎚。所以世人急畜而成勞。特迦調息而成道。
○冷因畜有。不畜本無。鼻入之妄。類如是矣。虗實。亦通塞之義。故惟以通塞致辨。香臭又通時所齅。
阿難。譬如有人。以舌䑛吻。熟䑛令勞。其人若病。則有苦味。無病之人。微有甜觸。由甜與苦。顯此舌根不動之時淡性常在。兼舌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甜苦淡二種妄塵。發知居中。吸此塵象。名知味性。此知味性。離彼甜苦及淡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如是甞苦淡知。非甜苦來。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甜苦來。淡則知滅。云何知淡。若從淡出。甜即知亡。復云何知甜苦二相。若從舌生。必無甜淡及與苦塵。斯知味根本無自性。若於空出。虗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關汝入。是故當知。舌入虗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此明舌入本如來藏也。阿難。譬如有人。以舌自舔其吻。舔之不[A7]已。令此舌勞。或病無病。甜苦味生。若論舌根。惟有淡性。兼舌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以此舌根。因于甜苦與淡二種妄塵中。發知吸塵。名知味性。此知味性。若離彼甜苦及淡二塵。畢竟無體。阿難當知此嘗甜與淡之知。非甜若來。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亦非空生。何以故。若甜苦來。應滅于淡。若從淡出。應亡于甜。云何又知甜苦二相。若從舌生。不假甜淡苦塵。亦無知性。若於空出。但以虗空自當知味。不必用口。然後乃知。又虗空自知。何關汝入。離塵無體。無所從來。是故當知。舌入虗妄。本即是非因緣非自然之妙性而[A8]已。所謂舌入本如來藏者如此。此憍梵鉢提在嚼飯處所證法門也。
○且道將甚麼喫茶喫飯。若向此中尋得舌頭落處。便知徧覆大千世界廣長舌相。元不曾離却䑛吻邊。嚼飯處。
○鍾云。甜苦。動味也。淡。靜味也。三味。約動靜二塵。
阿難。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觸於熱手。若冷勢多。熱者從冷。若熱功勝。冷者成熱。如是以此合覺之觸。顯於離知。涉勢若成。因於勞觸。兼身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離合二種妄塵。發覺居中。吸此塵象。名知覺性。此知覺體。離彼離合違順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是覺非離合來。非違順有。不於根出。又非空生。何以故。若合時來。離當[A9]已滅。云何覺離。違順二相亦復如是。若從根出。必無離合違順四相。則汝身知。元無自性。必於空出。空自知覺。何關汝入。是故當知。身入虗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此明身入本如來藏也。觸是身家所對之塵。二手俱是身根。但舉二手之冷熱。而身入一切妄覺。皆類于此。阿難。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觸於熱手。冷多則熱者從冷。熱勝則冷者成熱。此冷熱二觸。合時知合。離時知離。以此合覺。顯于離知。或以熱涉冷而使冷成熱。或以冷涉熱而使熱成冷。涉勢若成。皆因勞觸而[A10]已。兼身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本此身根。因于離合二種妄塵。發覺居中。吸此塵象。名知觸性。而此知觸覺觸之體。若離彼離合。及離合中有違有順之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此覺觸之覺。非離合來。非違順有。不於根出。又非空生。何以故。若謂此覺合時來者。當其離時。此覺[A11]已滅。云何覺離。乃至違順二相。違時順滅。順時違滅。亦復如是。若謂此覺從根出者。必無離合違順四相。欲覔身知。亦無自性。若謂此覺從空出者。空自知覺。何關汝入。離塵無體。無所從來。是故當知。身入虗妄。本即是非因緣非自然之妙性而[A12]已。所謂身入本如來藏者如此。此畢陵婆蹉。在忍痛處所證法門也。
○違順者。如熱見重裘。冷得絺綌。是違。夏得涼風。寒得煖火。是順。雖開四相。終惟二塵也。
○觸有合觸。有離觸。然無合不能顯離。必因兩相涉時。覺其為合。然後兩不相涉時。知其為離。故曰以此合覺之觸。顯于離知。合離二覺。皆因涉顯。然涉勢因何而成。只因兩手相摩之勞相而[A13]已。
阿難。譬如有人。勞倦則眠。睡熟便寤。覽塵斯憶。失憶為忘。是其顛倒生住異滅。吸習中歸。不相踰越。稱意知根。兼意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生滅二種妄塵。集知居中。吸撮內塵。見聞逆流。流不及地。名覺知性。此覺知性。離彼寤寐生滅二塵。畢竟無體。
此明意入本如來藏也。阿難。意根勞相。難言之矣。譬如有人。身心勞倦。則睡而眠。睡之既熟。便醒而寤。寤而覽塵斯憶。眠而失憶為忘。忘而又憶。憶而又忘。如是顛倒。首尾循環。剎那之頃。為生。為住。為異。為滅。如初憶為生。正憶為住。始忘為異。忘盡為滅。滅[A14]已又生。生[A15]已又滅。生滅不停。此皆是無始習氣。吸此習氣。中歸意根。四相遷流。前然不離。舉此四相。而意入一切妄知。皆類于此。故稱意知根。兼意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然生住異滅。相雖有四。總名法塵。實惟生滅二塵而[A16]已。根能攬塵。因于生滅二種妄塵。集知居中。五根言發。此言集者。發謂現行。集謂種子。以前五根現行。皆從此中種子發生也。于是吸撮內之浮塵。如流逸奔色。流逸奔聲等。然五根但能緣自分現量境。不能一一互緣。故見不到聞。聞不到齅。齅不到嘗。嘗不到覺。此意知根。皆能緣能知。有時見逆流于聞。有時聞逆流于見。如是五根。往往流于不及之地。是則名為昭昭靈靈覺知之性。然此覺知之性。本非真知。若離彼寤而生寐。而滅之二塵。畢竟無有實體。
○法名內塵。即退去諸法影像也。亦名落謝塵。
如是。阿難。當知如是覺知之根。非寤寐來。非生滅有。不於根出。亦非空生。何以故。若從寤來。寐即隨滅。將何為寐。必生時有。滅即同無。令誰受滅。若從滅有。生即滅無。誰知生者。若從根出。寤寐二相。隨身開合。離斯二體。此覺知者。同於空華。畢竟無性。若從空生。自是空知。何關汝入。是故當知。意入虗妄。本因非緣。非自然性。
非惟無體。亦復無所從來。如是阿難。當知此覺知根。非寤寐來。非生滅有。不於根出。亦非空生。何以故。若謂此覺知性從寤來者。當寐之時。[A17]已隨寤滅。而今昏昏熟睡。又現許多夢境者為誰。若從寐來。亦復如是。若謂此覺知性。從生時有。滅時即隨生[A18]已滅。其受滅者是誰。若從滅有。生時則同滅[A19]已無。其知生者又誰。是則不從塵來矣。若謂惟根自出。而無關寤寐。殊不知人身中肉心。狀如蓮華。開則明而合則昏。寤則開而寐則合。故此寤寐二相。常隨身開合。無時暫離。若汝覺知之根。離此二塵。此覺知者。將同空華。畢竟無性。而世間之人。非寤則寐。曾有離于寤寐者哉。是則不從根出矣。若謂此覺知性從空而生。空自有意。自是空知。何關汝入耶。是則非從空生矣。無體無從。是故當知意入虗妄。本即是非因緣非自然之妙真如性。隨緣乍現而[A20]已。所謂意入本如來藏者如此。此大迦葉從意知根入寶明空海所證法門也。
○意即心之別名也。五根攬塵。惟此意根。八識轉覺。惟此意根。三界唯心。惟此意根。萬法唯識。惟此意根。當知此意知根。不獨為天地根。為萬物根。為無明根。為諸識根。為生死根。抑且為涅槃根。為菩提根。轉凡成聖。正在乎此。若打破此關。喚作正徧知。喚作始覺。本覺。圓覺。妙覺。無上覺。一切覺。究竟覺。此是開佛知見一大關鍵處。
○此章極善形容意根處。在生住異滅四字。而形容殆盡。尤在寤寐二境。想人生世間。除了熟寐時。那一刻不是意識流行處。那一刻不是生住異滅變換處。即在熟睡之中七顛八倒。幻成夢境。亦是獨頭意識用事。生住異滅。亦未嘗停。所以斷送諸人。汩沒生死。然迷者以為有體。悟者知其無體。非無體也。即以如來藏性為體也。會入之意深哉。
○入處界三科。破法有三種差別。一者約緣破。不局本法。廣破外緣也。如滅火不徑撲火。但抽去其薪。火自滅矣。以火無自體也。二者更互破言二法相依而立。即須更互破之。如蛟水相依。兩皆為患。除之者。驅蛟。絕水之本。泄水。破蛟之居也。三者從要破。此有兩種。一者二法從要破。如兩木相倚而立。但推倒一邊。二皆倒矣。二者三法從要破。如筋膠角三。合為弓。而膠為其要。但除去其膠。則筋角皆不成弓矣。此之六入。全是約緣破。塵即其緣也。下十二處。兼更互及二法從要破。眼色耳聲四處。更互破也。餘八處。二法從要破也。後十八界。全是三法從要破也。然文雖從要。而意實並破。非同六入正意在根也。學者詳之。
○六入竟。
復次阿難。云何十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此開色合心為愚色不愚心者說也。色本是一。開為五根六塵。成十一處。故曰開色。心若對上五陰。則合受想行識之四。對下十八界。則合六識。及意根之七。總收為意之一處。故曰合心。處。方所也。又定在也。此十二處。元一圓融清淨寶覺。由眾塵隔越。無狀異生。各分疆界。如六國然。不得混成一統。故令阿難處處攻擊。若破一處。則十一處。不待招降而自服矣。故其攻擊處。皆不施巧計。不設雲梯。但借現前挺杖。直驅之耳。初卷七處破心。是破心無處所。此十二處。是破處無處所也。
○先徵起云。復次阿難。云何十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乎。
阿難。汝且觀此祇陀樹林及諸泉池。於意云何。此等為是色生眼見。眼生色相。阿難。若復眼根生色相者。見空非色。色性應銷。銷則顯發一切都無。色相既無。誰明空質。空亦如是。若復色塵生眼見者。觀空非色。見即銷亡。亡則都無。誰明空色。是故當知。見與色空。俱無處所。即色與見二處虗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此明見色二處本如來歲也。法相宗以見相二分。喻如蝸牛兩角。出則成雙。縮則為一。以彼皆從自證分變現故。故世尊舉現前見色處詰之曰。且汝尋常。但說一切法仗因托緣而生。即今開眼見祇陀林。及諸泉池。於意云何。還是因祇陀林。生汝眼中之見。而見此祇陀林乎。抑亦因汝眼中之見。生祇陀林。而汝得見之乎。此二句。便是金剛圈。栗棘蓬。即三世諸佛。分疏不下矣。若謂是汝眼根。生此祇陀林。而汝得見者。則汝眼根見空之時。不見祇林。而祇林便應銷滅。銷則顯發諸相一切都無。夫空色相際而顯。色相既無。更有何物。顯其空質耶。謂眼生空相。亦復如是。若謂此祇陀林。生汝眼見。而令汝見祇陀林者。則汝眼觀空時。非是觀色。既無能生之色。自無所生之見。見既銷亡。而見空見色。更是何物。謂空生眼見。亦復如是。是故當知。見與色空。俱無內外定在之處所。色不生眼。眼自寂滅。眼不生色。色自寂滅。而執色興見實有二處者。皆是虗妄。葢見色一體。本來但是一非因緣非自然之妙性而[A21]已。此優波尼沙陀悟入處也。
○始曰俱無處所。次曰二處虗妄。顯是平破。不同上之正破六入。塵惟帶言而[A22]已。
○鍾云。眼不生色。色無處所也。色不生眼。見無處所也。虗妄者。無體也。無處則無體。無體而以真如為體。故曰本非因緣非自然之妙真性也。餘五倣此。
阿難。汝更聽此祗陀園中食辦擊鼓。眾集撞鐘。鐘鼓音聲前後相續。於意云何。此等為是聲來耳邊。耳往聲處。阿難。若復此聲來於耳邊。如我乞食室羅筏城在祇陀林則無有我。此聲必來阿難耳處。目連迦葉應不俱聞。何況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門。一聞鐘聲。同來食處。若復汝耳。往彼聲邊。如我歸住祇陀林中在室羅城別無有我。汝聞鼓聲。其耳[A23]已往擊鼓之處。鐘聲齊出。應不俱聞。何況其中象馬牛羊種種音響。若無來往。亦復無聞。是故當知。聽與音聲。俱無處所。即聽與聲二處虗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此明耳聲二處本如來藏也。阿難。汝更聽此祇陀園中。食辦則擊鼓矣。眾集則撞鐘矣。鐘鼓音聲。前後相續矣。于意云何。此等為是聲音來汝耳邊而聞之乎。汝耳往于聲處而聞之乎。抑為無來往而聞之乎。阿難。若謂聲來耳邊者。一聲不能徧至多耳。猶一身不能竝往二處。如我乞食于室羅筏城。則祇陀林中。無有我矣。此聲既來阿難耳處豈能又至多人耳處。則目連迦葉。應不俱聞。何況其中千二百五十之眾。乃此眾人。一聞鐘聲。同來食處。一眾俱聞。應不是聲來耳邊矣。若謂耳往聲邊者。一耳不能徧往多聲。亦猶一人不能並至兩處。如我歸于祇陀林中。則室羅城。無有我矣。且爾當聞鼓聲時。其耳既往擊皷之處。安能又至他聲音處。則鐘聲齊出。應不俱聞。以鐘處無耳也。何況其中象馬牛羊。種種音響。乃一齊俱聞。應不是耳往聲邊矣。計往來者皆非。只得轉計無來無往。若謂無來往者。耳根聲塵。各住本位。兩不相到。則應聲發而耳不復聞。乃又非無聞。應不是無來往矣。二計俱非如此。是果何故而然哉。亦由相妄性真而[A24]已。自相妄言。當知聽與音聲。各皆周徧。俱無一定處所。即聽與聲。二處自體。亦不可得。權小妄局。了無實義。處既虗妄。是則尚無二處。說誰來往。及不來往乎。自性真言。當知聽與音聲。非畢竟無法。但惟一非因緣非自然之妙性而[A25]已。此憍陳如悟入處也。
○蓮師曰。假如鐘鼓樓。介城中央。南風作。則北城聞之。而南不聞。北風作。則南城聞之。而北不聞。風送聲而人得聞。何嘗不是聲來耳邊。但眾生粘湛發聽。失本妙圓。局而礙之。束而小之。是以風順則聞。風逆則否。為境轉而不得自在。耳之過也。非聲之故也。又如隔垣聽音響。遐邇俱可聞。既垣不礙音。何為城內一人。面城而語。城外一人。附城而聽。乃杳然無聞乎。此亦耳之過也。非垣與城之故也。是以耳通者徹聽。或聽一世界。乃至恒沙世界。而無盡也。
○坡仙云。若言聲在琴絃上。放在匣中胡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從此悟出。
阿難。汝又齅此爐中栴檀。此香若復然於一銖。室羅筏城四十里內。同時聞氣。于意云何。此香為復生旃檀木。生於汝鼻。為生於空。阿難。若復此香。生於汝鼻。稱鼻所生。當從鼻出。鼻非旃檀。云何鼻中有旃檀氣。稱汝聞香。當於鼻入。鼻中出香。說聞非義。若生於空。空性常恒。香應常在。何藉罏中爇此枯木。若生於木。則此香貭。因爇成烟。若鼻得聞。合蒙烟氣。其烟騰空。未及遙遠。四十里內。云何[A26]已聞。是故當知。香鼻與聞。俱無處所。即齅與香二處虗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此明鼻香二處本如來藏也。終日聞香。不知香之來處。只為不曾詳究從何而出。故曰。阿難。汝又齅此罏中旃檀。但然一銖。舉室羅城四十里內。俱聞香氣。於意云何。此香為復生於栴檀木乎。生于汝鼻乎。為生于空乎。阿難。若謂此香生於汝鼻者。既稱鼻生。即當從鼻而出。然鼻非旃檀。肉體不是香體。云何發香之用。而鼻中有旃檀氣。且所稱聞香者。謂香從鼻入也。若曰鼻中出香。出不可以言聞。而說聞又不合義。是則非生於鼻矣。若謂此香生於空者。空常在。而香亦常存。何藉罏中爇而後有。是則非生於空矣。若謂此香生於旃檀木者。則此香貭。因爇成烟而鼻得聞。若鼻得聞合當蒙其烟氣。然其烟雖然騰空。未及遙遠。四十里之遠。云何[A27]已聞。是則非生於木矣。詳究香塵。尚無生處。而齅性又豈有處哉。是故當知香與鼻聞。俱無處所。即齅與香。二處體性。了不可得。本即是非因緣非自然之妙性而[A28]已。此香嚴得五分法身香處也。
○此單徵香塵了無生處。所謂二法從要破也。舊註疑其有違法相合中之知。不知此是法性了義。正破法相。豈反以彼而難此。據法性根塵各皆周徧。一體無分。而離知合知。皆為戲論。但尋常之香。鼻必蒙烟。方顯合知為不了義。惟此異香。不待蒙烟。不待合知。是為了義。故佛取之。有深意也。香鼻與聞。當是香與鼻聞之誤。言鼻言聞。似兼浮塵勝義二根。然以根對塵。仍為二處。非有三法也。
阿難。汝常二時眾中持鉢。其間或遇酥酪醍醐。名為上味。於意云何。此味為復生於空中。生於舌中。為生食中。阿難若復此味生於汝舌。在汝口中。祗有一舌。其舌爾時[A29]已成酥味。遇黑石蜜。應不推移。若不變移。不名知味。若變移者。舌非多體。云何多味一舌之知。若生於食。食非有識。云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預於汝。名味之知。若生於空。汝噉虗空。當作何味。必其虗空。若作醎味。既醎汝舌。亦醎汝面。則此界人。同於海魚。既常受醎。了不知淡。若不識淡。亦不覺醎。必無所知。云何名味。是故當知。味舌與嘗。俱無處所。即嘗與味二俱虗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此明舌味二處本如來藏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故令其向鉢盂邊。討箇滋味出處。故曰。阿難。汝常二時。於眾中持鉢乞食。其間或遇酥酪醍醐。名為上味。於意云何。此味為復生於空中乎。生於舌中乎。為生於食中乎。阿難。若謂此味生於汝舌。則汝一舌。應知一味。如既成酥味。遇黑石蜜。應不推移。然若不變移而獨知一味。則又不名知味。若變移而知別味。則舌非多體。云何多味。而惟一舌之知。是則此味不生舌中明矣。若謂此味生於食中。食非有識。云何自知為甜為苦。縱使食能自知。此食即同他人。無預於汝。何故稱汝名知味者。是則此味不生於食明矣。若謂此味生於空中。汝噉虗空。作何滋味。若作鹹味。徧空皆鹹。既鹹汝舌。亦應鹹汝之面。則此界人。受其鹹味。皆同海魚。既常受鹹。必不知淡。若不識淡。亦不可謂覺鹹。既一無所知。又不可名知味之人。是則不生於空明矣。既不在此三處。是則味性無處。而嘗性又豈有處。是故當知。味與舌嘗。俱無處所。即嘗與味。二俱虗妄。相妄性真。本即是非因緣非自然之妙性而[A30]已。要知此味不離當處。若果識得地頭。不勞咀嚼。百味具足。此是藥王得一味禪處也。
阿難。汝嘗晨朝。以手摩頭。於意云何。此摩所知。誰為能觸。能為在手。為復在頭。若在於手。頭則無知。云何成觸。若在於頭。手則無用。云何名觸。若各各有。則汝阿難。應有二身。若頭與手一觸所生。則手與頭。當為一體。若一體者。觸則無成。若二體者。觸誰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應虗空與汝成觸。是故當知。覺觸與身。俱無處所。即身與觸二俱虗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此明身觸二處本如來藏也。世尊尋常戒勅弟子一日三摩其頭。口自誦云。守口攝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故弟子一遵其法而摩頭也。故曰。阿難。汝依我法。每於晨朝。以手自摩其頭矣。即此摩頭處。亦不知蹉過多少。且汝正當以手摩頭時。則手知有頭。頭知有手。是誰為能觸。而生此知。為手觸頭。即手為能觸。而生此知乎。為頭觸手。即頭為能觸。而生此知乎。若以手為能觸而生此知者。則觸知在手。頭則成無知之物。云何知手之觸我頭。而成觸乎。若以頭為能觸。而生此知者。則觸知在頭。手則成無用之物。云何知頭之觸我手。而名觸乎。若頭與手各有一知。則汝阿難。應有二身。若頭與手只有一知。則手與頭。應成一體。若一體者。不應成觸。若二體者。此觸當何所屬。為屬能觸。為屬所觸。若觸屬能。則在手在頭。皆成能觸。而無所觸。既無所觸。豈虗空與汝成所觸乎。若觸屬所。則在手在頭。皆成所觸。而無能觸。既無能觸。豈虗空與汝成能觸乎。夫約二觸。則一知二知。了不可定。約一觸。則一體二體。無所適從。是故當知。所覺之觸。與能覺之身。俱無處所。即身與觸。二俱虗妄。二相既虗。一性自實。本即是非因緣非自然之妙性而[A31]已。此是䟦陀婆羅。在澡浴邊模着脚根處也。
○當知觸塵與諸塵不同。諸塵皆與根對。今此手頭。皆是身根。無外觸塵。假摩以成觸相。而根塵互不可分。雖非假設。亦有取例之意。同例諸觸。皆類此之虗妄。自顯其無二處。而惟一性矣。
○賀云。頭手二體。一能一所。觸若在能。誰為所觸。觸若在所。誰為能觸。有能無所。觸又不成。豈虗空與汝成所耶。有所無能。觸亦不成。豈虗空與汝成能耶。
阿難。汝常意中所緣善惡無記三性。生成法則。此法為復即心所生。為當離心別有方所。阿難若即心者。法則非塵。非心所緣。云何成處。若離於心。別有方所。則法自性。為知非知。知則名心。異汝非塵。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於汝。若非知者。此塵既非色聲香味離合冷煖及虗空相。當於何在。今於色空。都無表示。不應人間更有空外。心非所緣。處從誰立。是故當知。法則與心。俱無處所。則意與法二俱虗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此明意法二處本如來藏也。阿難。汝常時意中憧憧擾擾。所緣或善或惡。或非善非惡。而名無記。此之三性。皆是前五根所取現行落卸現成影子。各有軌則。而為意家所緣之境。名曰法塵。此法為復即意根之心所生乎。為當離心。別有方所乎。阿難。若此法塵即是心者。此法則非是塵。不是意家所緣之境。云何得成意根所緣之處乎。若此法塵離心而別有處所者。則法塵自性是有知乎。是無知乎。若以為知。則應名心。不名法塵。既與汝根識別異而非塵者。則另是一心。豈不同他人心量乎。若謂不同他心即汝心者。則應不相對待。無有二相。今何心境相對。宛然與汝為二乎。若以為非知者。當即是外塵。即當有所表示。然此塵既非色聲香味與離合冷煖之觸。及虗空等相。離此諸塵。當在何處。今於色空之間。都無表示。不應人間。更有空外。而為法塵所容之處。縱居空外。又非外塵。則非心之所能緣。依心所緣。方立法處。既非心所緣。則法處從誰立。乎合知與非知而計離者非。合離與即而計離即者皆非。是法終無處矣。法無處。而意豈有處。是故當知。法則與心。俱無處所。則意與法。二俱虗妄。本即是非因緣非自然之妙性而[A32]已。此空生悟入處也。故知六根無對。皆是無諍法門。諸境含虗。盡冥不二之道。即今眾生境界。真是不可思議。何用遠求諸聖作用。而自鄙劣哉。
○賀云。前云。法則非塵。非心所緣者。近而不可緣也。後云。不應人間更有空外心非所緣者。遠而不能緣也。非心所緣。一體而不能緣也。如眼不能見眼。心非所緣。無體而無可緣也。如眼不見兔角。
○十二處竟。
復次阿難。云何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此開色開心為心色俱愚者說也。界者。種族義。界限義。今取界相不相紊亂為義。以對塵者根。當根者塵。中間了別者為識。各有界限。故三六合成一十八界。然界雖三六。體即是一。故先徵起云。復次阿難。云何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界攝百法頌曰。根塵各五界。十色隨自名。八王歸七心。八十二皆法。葢意根界。即第七識。而七八相依。故第八亦意根所收也。法塵。尋常但屬色法。或曰。法塵無相而有影。故半心。半色。即應十分半色。七分半心也。
阿難。如汝所明。眼色為緣。生於眼識。此識為復因眼所生以眼為界。因色所生以色為界。阿難。若因眼生。既無色空。無可分別。縱有汝識。欲將何用。汝見又非青黃赤白。無所表示。從何立界。若因色生。空無色時。汝識應滅。云何識知是虗空性。若色變時。汝亦識其色相變遷。汝識不遷。界從何立。從變則變。界相自無。不變則恒。既從色生。應不識知虗空所在。若兼二種。眼色共生。合則中離。離則兩合。體性雜亂。云何成界。是故當知。眼色為緣生眼識界。三處都無。則眼與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色界者。色識界也。略一識字。餘五例此)。
此明眼色識三本如來藏也。阿難。我從前種種開導。復恐汝不得明了。今復就汝所[A33]已明者。更為汝說。即汝尋常解得眼根色塵。內外相對。於其中間。生於眼識。內外中間。故成三界矣。但不知此識為從眼生。名為眼所生識。即以眼為界限乎。為從色生。名為色所生識。即以色為界限乎。阿難。若謂此識從眼根生。即以眼根為界限者。識以了塵。既無色空二塵。無可分別。縱生汝識。將何所用。以無塵不用識也。且根塵相對。表示內外。然後識界。立於中間。今無塵單根。而汝見根。本不可見。又非青黃赤白之色相。但為一體。無復內外以表示。將以何為中聞。而立於識界乎。以單根不立界也。是則界義不成於自生矣。若謂此識從色塵生。即以色塵為界限者。則當空相現前時。此識[A34]已隨色滅。不合識空。云何識知是虗空性。若謂諸色遷變時。汝識又識其色相遷變。則是汝識不隨色遷滅矣。色滅而汝識不遷。是識獨存。無復對待。更與何法分限。而立其界乎。非但不遷無以立界。縱從其遷變。則應[A35]已歸變滅。而並其界相皆無矣。界相自無。亦不可說以色為界。非但變滅不能識空。縱使不變。即成恒性。恒常與色一體。與空無干。誰識空者。今既識空。定非以色為界。是則界義不成於他生矣。若謂此識兼斯二種眼根色塵。合而共生者。此根與塵。若合一處。其間自無空隙。容識而中界之。識即應離而在旁。何成中界。又此根塵若離在兩處。則所生之識。亦當分在兩處。而與之各合。半合根。半合塵。亦不得為中界。兩合則離。中離則亂。體性雜亂。云何成界。是則界義不成於共生矣。如是推求。而此眼識。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如汝所解眼色為緣生眼識界。所生眼識。既不成界。能生眼色。何後成緣。良以中界既無。內外叵得。所謂為緣生識。不過順世權立。都無實義。相妄如此。然則眼根色塵。及色識界三。畢竟從何處來。本即是非因緣非自然之妙性而[A36]已。豈有三相可得哉。此舍利弗悟入處也。
○三惟徵詰於識。準前弓喻所謂三法從要破也。又如三家比憐而住。撒其中家左右界墻。則三家界限。俱不成矣。
○賀云。經文破法。有相對破。有相承破。此段相承而破。所謂挨身棍也。初言若云色有。應不識空。則緊承識字云。若言能識。便不成界。何以故。以色遷識存。孤立無侶故。又緊承不遷云。若言從變。亦不成界。何以故。以識歸變滅故。又緊承變字云。若言不變。應同前難。何以故。以識性恒故。
○鍾云。變與不變。皆應不立界。而交錯成文。前以從變為不識空。而後以不從變為不識空。前以不變為不立界。而後以從變為不立界。文極巧矣。
阿難。又汝所明。耳聲為緣。生於耳識。此識為復因耳所生以耳為界。因聲所生。以聲為界。阿難。若因耳生。動靜二相。既不現前。根不成知。必無所知。知尚無成。識何形貌。若取耳聞。無動靜故。聞無所成。云何耳形。雜色觸塵。名為識界。則耳識界。復從誰立。若生於聲。識因聲有。則不關聞。無聞則亡聲相所在。識從聲生。許聲因聞而有聲相。聞應聞識。不聞非界。聞則同聲。識[A37]已被聞。誰知聞識。若無知者。終如草木。不應聲聞雜成中界。界無中位。則內外相。復從何成。是故當知。耳聲為緣。生耳識界。三處都無。則耳與聲及聲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此明耳聲識三本如來藏也。阿難。又汝所明耳聲為緣。生於耳識。此識為復因耳所生。以耳為界乎。抑因聲所生。以聲為界乎。阿難。若謂此識因耳所生者。則是但從勝義根生。而有聲之動。無聲之靜之二相。俱不現前。既無前境。根自無知。若實無知。更有何識。葢無境則無聞。無聞則無識也。若取肉耳能聞。謂浮塵根亦能生識者。既無動靜二相。而聞無所成矣。以勝義根尚不能生識。云何將此無知之耳形。雜色塵觸塵。同一無情所攝者。強名為識界。而欲生識耶。既勝義不可。浮塵不可。決知耳識非因耳生。畢竟從誰立界乎。若謂此識生於聲者。識因聲有。不假聞根。豈知無聞則聲且不有。從何生識。縱許識從聲生。亦許因聞根而有聲相。識既與聲為一。則聞聲之時。亦應聞識。若不聞識。則聲與識二。應非生識之界。若果聞識。則識亦同聲。全無知覺。識既無知。[A38]已被耳聞。知聞識者。又是何物。若謂更無有知知聞識者。則汝便應同於草木矣。既單根不出。獨塵不生。不應根塵交雜。以成中界。葢既曰交雜。即不成中矣。夫必有中位。方分內外。今無中界。何分內外界乎。如是推求。而此耳識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是故當知。耳聲為緣。生耳識界。三處都無。相全是妄。則耳與聲。及聲識界三。性全是真。本即是非因緣非自然之妙性而[A39]已。此是普賢悟入處也。
阿難。又汝所明。鼻香為緣。生於鼻識。此識為復因鼻所生以鼻為界。因香所生以香為界。阿難。若因鼻生。則汝心中。以何為鼻。為取肉形雙爪之相。為取齅知動搖之性。若取肉形。肉貭乃身。身知即觸。名身非鼻。名觸即塵。鼻尚無名。云何立界。若取齅知。又汝心中。以何為知。以肉為知。則肉之知。元觸非鼻。以空為知。空則自知。肉應非覺。如是則應虗空是汝。汝身非知。今日阿難應無所在。以香為知。知自屬香。何預於汝。若香臭氣。必生汝鼻。則彼香臭二種流氣。不生伊蘭及栴檀木。二物不來。汝自齅鼻。為香為臭。臭則非香。香應非臭。若香臭二俱能聞者。則汝一人應有兩鼻。對我問道。有二阿難。誰為汝體。若鼻是一。香臭無二。臭既為香。香復成臭。二性不有。界從誰立。
此明鼻香識三本如來藏也。阿難又汝所明鼻香為緣。生於鼻識。此識為復因鼻所生。而以鼻為界乎。抑因香所生。而以香為界乎。阿難。若謂此識因鼻所生以鼻為界者。則汝心中以何為鼻。為取肉形雙爪之相。浮塵根者。為鼻乎。為取齅知動搖之性。勝義根者。為鼻乎。若取肉形。肉貭乃身。身知即觸。鼻轉為身。知轉為觸。是失其鼻之實矣。且名身即非鼻。名觸即是塵。是失其鼻之名矣。名實皆非。則鼻尚無名。從何立界。是則不因浮塵根生明矣。若取齅知之性。又汝心中。以何為知。若以鼻頭之肉為知。即同前之身知即觸矣。若以鼻孔之空為知。空若有知。則鼻頭之肉。應無知覺。且鼻孔之空。既有知性。則一切處空。皆應是汝鼻上之肉。既無知性。則汝徧身之肉。皆應非知。空既是汝。則虗空無在。汝阿難亦應無在。身既無知。則縱身有在。而亦應不覺其在於何處矣。夫勝義之知。既不依肉。又不依空。然則依香為體乎。若以香為齅知性者。既轉將自知。成他香知。彼自有知。何干於汝。且香臭二氣。元不從鼻生。故非齅知性也。若謂香臭二氣。生于汝鼻者。則彼二種流氣。反不生于伊蘭及栴檀木矣。當栴檀伊蘭二物不來時。汝自齅其鼻。為香為臭。若汝鼻本臭。必不兼聞於香。汝鼻本香。必不兼聞於臭。若雙聞香臭。須當雙具二鼻。有二鼻。則有二體。對我問道。有二阿難。誰為汝之真體乎。若執鼻惟是一。所生香臭。亦當渾合而無二者。則鼻既為香。香復成臭。互相傾奪。以至二性俱無。是則根知尚無自體。識界從誰立乎。展轉推求。不因勝義根生又明矣。浮塵勝義。皆不能生識。是則此識不因鼻生也更明矣。
○此科非香知處。不可濫下香生之文。此因破鼻生識界。而遂追究取何為鼻。既破浮塵。復究勝義之知。依何為體。由是破肉與空。而遂及於香。是但破香具鼻根之知。非同下之破香生識也。細心者辨之。
若因香生。識因香有。如眼有見不能觀眼。因香有故。應不知香。知即非香。不知非識。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識不知香。因界則非從香建立。既無中間。不成內外。彼諸聞性。畢竟虗妄。是故當知。鼻香為緣。生鼻識界。三處都無。則鼻與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若謂此識因香所生。以香為界者。則是識因香有矣。如見因眼有。既不能返觀乎眼。識因香有。又豈能返知乎香。若曰能知。即非香生。若曰不知。即不名識。然若不知香。豈但非識而[A40]已哉。將必并香識二界。俱不成立矣。何以故。葢香非知有。是香不由識而顯。據此即應香界不成。以香必假知而顯。離知豈得自成乎。識不知香。是識不緣香而發。據此。即應識界不立。以識必托香而立。無香豈得自立乎。(因界即指識界。言以界具因義故也)亡識壞界。其過無窮。是則此識不因香生也又明矣。夫中間識界。既以叵得。而內外根塵。亦復不成。內外不成。則能共生者無實。中界不立。則所共生者非真。嗅聞之識性。豈不畢竟虗妄哉。是故當知。鼻香為緣。生鼻識界。三處都無。相全是妄。則鼻與香。及香識界三。性全是真。本唯一非因緣非自然之妙性而[A41]已。此孫陀羅難陀悟入處也。
○此下諸界。不同前界但惟破識無生。今雖亦約於識。却乃並破根塵了不可得。後方結言無可立界。平破之旨。於此益明。下皆放此。
○鍾云。按兩鼻一鼻。承香臭來。香臭二氣。承以香為知來。以香為知。與以肉為知。以空為知。承若取齅知以何為知來。若取齅知。與為取肉形。承若因鼻生以何為鼻來。因鼻所生。以鼻為界。與因香所生。以香為界。承鼻香為緣生鼻識來。一本雙枝。枝復數枝。愈演愈繁。紏錯難理。宜細玩之。
阿難。又汝所明。舌味為緣。生於舌識。此識為復因舌所生以舌為界。因味所生以味為界。阿難。若因舌生。則諸世間甘蔗烏梅黃連石鹽細辛薑桂。都無有味。汝自嘗舌。為甜為苦。若舌性苦。誰來嘗舌。舌不自嘗。孰為知覺。舌性非苦。味不自生。云何立界。若因味生。識自為味。同於舌根。應不自嘗。云何識知是味非味。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識應多體。識體若一。體必味生。鹹淡甘辛和合俱生諸變異相。同為一味。應無分別。分別既無。則不名識。云何復名舌味識界。不應虗空生汝心(舌字誤)識。舌味和合。即於是中。元無自性。云何界生。是故當知。舌味為緣。生舌識界。三處都無。則舌與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此明舌味識三本如來藏也。阿難。又汝所明舌味為緣。生於舌識。此識為復因舌所生。以舌為界乎。抑因味所生。以味為界乎。阿難。若謂此識因舌生者。則是不假外之味塵。而舌之體上。自能分別成味。則諸世間。甜而甘蔗。酸而烏梅。苦而黃連。鹹而石鹽。辣而細辛薑桂。反為無味矣。以味自在舌也。味既在舌。汝自嘗舌。為甜耶。苦耶。姑舉一味。若舌性苦者。則汝舌[A42]已成苦味。又誰來嘗舌。既不能自嘗其舌。云何覺知舌之成苦味耶。若謂舌性非苦。則此舌尚不能自生其味。云何立界以生識乎。是則此識不生於舌明矣。若謂此識因味生者。則是不假內之舌根。而識自為味矣。識即是味。味不嘗味。同於舌不嘗舌。云何知其是味非味耶。又一切之味。原非一物所生。能生之味。既從多物。則所生之識。亦應多體。如母多子亦應多矣。是以味之多。壞識之一也。若曰識體是一。體從味生。所生之識非多。則能生之味應一。然則鹹淡甘辛。和合不同。變異各出者。應同一味。而無分別。如子一母亦應一矣。是以識之一。壞味之多也。且識之得名。正以其能分別耳。分別既無。則不名識矣。識尚無名。云何復與味舌分為三界乎。是則此識不生于味明矣。不因舌生。不因味生。除舌與味。不應虗空。生汝舌識。然則計無因生者亦非矣。若謂舌味和合者。根塵既[A43]已合一。無兩開各自之性。豈有中間空隙。以容識界之生乎。然則計共生者亦非矣。非自生。非他生。非共生。非無因生。畢竟從何處來。是故當知。舌味為緣。生舌識界。三處都無。相全是妄。則舌與味。及舌識界三。性全是真。本唯一非因緣非自然之妙性而[A44]已。此富樓那悟入處也。
阿難。又汝所明。身觸為緣。生於身識。此識為復因身所生以身為界。因觸所生以觸為界。阿難。若因身生。必無合離二覺觀緣。身何所識。若因觸生。必無汝身。誰有非身知合離者。
此明身觸識三本如來藏也。阿難。又汝所明。身觸為緣。生於身識。此識為復因身所生。以身為界乎。因觸所生。以觸為界乎。阿難。若謂此識因身生者。彼合覺之觸。顯於離知。有此離合二緣。乃有覺觀之身識。必無合離二者。以為覺觀之緣。此身又何所識乎。是則單根不立。而非從自生矣。若謂此識因觸生者。凡言觸者。是物來觸身。而身知其為冷煖澁滑也。然必先有吾身。而後知此冷煖澁滑之相為合為離。若但從觸生。而必無汝身。又誰有非身而知合知離者。是則獨境不生。而非從他生矣。
阿難。物不觸知。身知有觸。知身即觸。知觸即身。即觸非身。即身非觸。身觸二相。元無處所。合身即為身自體性。離身即是虗空等相。內外不成。中云何立。中不復立。內外性空。則汝識生。從誰立界。是故當知。身觸為緣。生身識界。三處都無。則身與觸及身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阿難。若謂徒物則不能自觸而生知。必與身合。方知有觸。是身與觸合。而後共生此識乎。然既曰身知有觸。則此知性。固歷然而顯矣。汝又審此知性。為知身乎。知觸乎。若言知身。則此知即是觸知。何以故。觸者。身之對也。此之知性。必與觸一。而後可對知於身也。若言知觸。則此知即是身知。何以故。身者。觸之對也。此之知性。必與身一。而後可對知於觸也。此但屬於一邊。何以為共生乎。且此知也。既單屬觸。便不得兼屬於身。即觸非身也。既單屬身。便不得兼屬於觸。即身非觸也。竟不得兼於一邊。何以為共生乎。然則此知在身在觸。元無定所。若離觸而合身。則此知為身自體性矣。若離身而合觸。則此知為虗空等相矣。即此觸知。在內在外。皆無定在。內外不成。中云何立。能生之根塵不成。所生之識亦不成也。中不復立。內外性空。所生之識不成。能生之根塵亦不成也。三皆無位。界無從立。何有共生之理。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是故當知。身觸為緣。生身識界。三處都無。相全是妄。則身與觸。及身識界三。性全是真。本唯一非因緣非自然之妙性而[A45]已。此優波離悟入處也。
阿難。又汝所明。意法為緣。生於意識。此識為復因意所生以意為界。因法所生。以法為界。阿難。若因意生。於汝意中。必有所思。發明汝意。若無前法。意無所生。離緣無形。識將何用。又汝識心。與諸思量。兼了別性。為同為異。同意即意。云何所生。異意不同。應無所識。若無所識。云何意生。若有所識。云何識意。唯同與異二性無成。界云何立。
此明意法識三本如來藏也。阿難。又汝所明。意法為緣。生於意識。此識為復因意根所生。而以意為界乎。抑因法塵所生。而以法為界乎。阿難。若謂此識因意生者。於汝意中。必有所思之法塵。而後顯意根之相。塵存則意存也。若無前所思之法塵。意根亦無所生矣。塵亡則意亡也。抑且離此法塵之緣。并意根亦無形相可辨。縱使意能發識。亦將何所用乎。又汝識心之意識。與諸思量之意根。兼以了別為自性。而分能生之根。所生之識。畢竟根識是同是別。若謂識同於意。則識即是意。云何乃名意為能生。識為所生。若謂識異於意而不同。即當墮於無情。而應無所識。既無所識。不得名為從意所生。若有所識。則識與意同了別性。云何是識。云何是意。唯同與異。根識二性。尚不能辨。憑何而立生識之界乎。是則此識不從自生也明矣。
若因法生。世間諸法。不離五塵。汝觀色法及諸聲法香法味法及與觸法。相狀分明。以對五根。非意所攝。汝識決定。依於法生。今汝諦觀。法法何狀。若離色空動靜通塞合離生滅。越此諸相。終無所得。生則色空諸法等生。滅則色空諸法等滅。所因既無。因生有識。作何形相。相狀不有。界云何生。是故當知。意法為緣。生意識界。三處都無。則意與法及意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若謂此識因法生者。世間諸法。不離色聲香味觸之五塵。現見五塵。歷歷分明。以對五根。皆非意根所攝。若謂汝識不從意生。決定依於法塵而生。汝且諦觀法塵之法。作何形狀。若離色空動靜通塞甜淡合離諸外塵。而此生滅影子。欲別有實體。超前諸相而獨存。不可得也。所以言生。則是色空諸法之影子生。離彼諸相。決不更有實生之體。言滅。則是色空諸法之影子滅。離彼諸相。決不更有實滅之體。是則法塵生滅。即是五塵生滅。離五塵而別無法塵生滅可得。且所因之法塵。求其體相。尚不可得。況因法塵所生之識。有何形相可見乎。既法塵之相狀尚且不有。而欲立界以生識。惡可得哉。是則此識不從他生也明矣。不自生。不他生。畢竟從何處來。是故當知。意法為緣。生意識界。三處都無。相全是妄。則意與法。及意識界三。性全是真。本即是非因緣非自然之妙真如性而[A46]已。此目犍連悟入處也。合而論之。十八界中。皆是意識建立根本。立處尚空。所生枝葉何有。既無處所可得。又無界限可憑。事誑理虗。情危勢劣。惡見之根株盡拔。妄識之巢穴齊傾。獨朗真心。周圓法界。故宗鏡云。若直下能了內心。不疑外境。心若了得。外境皆空。則觸目寓情。無非妙性。泥塗瓦礫。盡是家珍矣。
○此闕根塵合辨之科。愚謂意法本自無相。非同前五根塵。有實性境。況分破中。又極明其虗無。故無復共生之相可破。非闕文也。
○鍾云。文中止將意法識三起辨。而諸註必他引分心意識。又于識中分一識七識八識。殊覺支離矯亂。又識心即識。思量了別皆意。從蓮師也。與舊註異。覽者勿疑。
○舊說[A47]已上可當法界觀中明空即色觀。
○四科中所指如來藏。是指薪以告其有火也。指井以告其有水也。指鞲以告其有風也。指芥孔以告其有空也。至後七大所顯本如來藏。是充薪火之量。與大千世界之量等。充井水之量。與香水海等。充鞲風之量。與毗嵐風等。充芥孔之量。與無邊虗空等。乃至充蜎飛蝡動之量。皆與佛知佛見等無差別也。
○十捌界竟。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來常說。和合因緣。一切世間種種變化。皆因四大和合發明。云何如來因緣自然二俱排擯。我今不知斯義所屬。惟垂哀愍。開示眾生中道了義無戲論法。
世尊前破妙覺不屬因緣。阿難[A48]已領性體非因緣等。而諸法因緣之執如故焉。今聞陰入處界。悉非因緣和合故。又起斯疑。葢前疑一性。而此疑萬相也。意謂。妙覺性是寂滅法。是第一義。不屬因緣。[A49]已聞命矣。至於陰入處界。是生滅法。是第二義。定屬因緣。云何世尊例皆擯棄。且世尊尋常談說。皆以和合因緣為宗。謂一切世間情與無情。根身器界。各具多種變化。皆因地水火風。四大和合而出現。則應擯棄自然。不應擯棄因緣。云何如來。因緣自然。二俱排擯。若昔日之不擯是。則今日之擯非也。若今日之擯是。則昔日之不擯非也。且昔日之不擯。似墮有見。今日之擯。似墮無見。既落一邊。殊非中道。似屬戲論。而非了義。我今不知此排擯旨趣。畢竟為何等教法中所收屬。惟垂哀愍。開示我等眾生。中道了義。無戲論法焉。
○夫萬法因緣有生。正屬有門戲論。權應初心之言。而阿難反執之為了義。今經剖相出性。而斯妙性。不滯於有為。故非因緣。不墮於無為。故非自然。正中道了義。而阿難見其一切排擯。反疑為偏空戲論。此固常情迷惑顛倒。溺有佈空之故習。故佛於下文深責之。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汝先厭離聲聞緣覺諸小乘法。發心勤求無上菩提。故我今時為汝開示第一義諦。如何復將世間戲論妄想因緣。而自纏繞。汝雖多聞。如說藥人真藥現前不能分別。如來說為真可憐愍。我當為汝分別開示。亦令當來修大乘者通達實相。阿難默然。承佛聖旨。
此先痛責愚迷而後許說也。爾時世尊告阿難言。汝昔日愛樂小乘。故我為說因緣和合。諸小乘法。不了義教。今汝厭離聲聞緣覺諸小乘法。殷勤啟請無上菩提。故我今日為汝顯示最上第一義諦。汝既不能領荷。反將昔日所聞世間戲論。妄想因緣。自纏自繞。而不肯捨者何耶。且世間人。皆稱汝為多聞第一矣。及聞真諦。不能信解。正如有人熟記本草。不識真藥。及乎拈示。不能分別。反生疑惑。如來說為真可憐愍者此也。然此第一義諦。離言說相。離心緣相。本不可分別。不可開示。今汝既以戱論妄想因緣纏繞。故我亦以方便為汝分別開示。然此番開示。不獨令汝通達實相。亦令將來求大乘者。通達實相。而共遊於如來藏海焉。於是阿難默然無言。承佛聖旨。
○經自佛與阿難釋迷悶。即責其不達實相。今將明七大。又復標許。則知三大科所出藏性。即是實相。在六根。尅體所具妙精明元。在四科。全相所即妙真如性。在七大。當體所本如來藏心。以至清淨本然。周徧法界。方是一切法真實之相。如是知者。即為通達實相矣。
阿難。如汝所言。四大和合。發明世間種種變化。阿難。若彼大性體非和合。則不能與諸大雜和。猶如虗空不和諸色。若和合者。同於變化。始緣相成。生滅相續。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輪。未有休息。阿難。如水成氷氷還成水。
阿難惟問四大之相。而佛雙約性相以答之。葢以權教所談。雖依性說相。而性是密意。不言即性。阿難久習其教。迷空循相。故計和非和。展轉不能忘。今佛與之洗前舊見。故性相雙舉。而仍以性融相。葢必相得性融。始可以雙祛二計也。諸大即相也。諸大之性。即如來藏心也。
○佛言。阿難。如汝所言四大和合。發明世間種種變化。則是四大種性。與四大實色。雜和而成變化矣。然此性體。果和合耶。非和合耶。阿難。若彼大性非和合者。則不能與諸相雜和。猶如虗空之不和諸色矣。豈知性能隨緣而成相永異虗空之頑斷。故非不和合也。若彼大性為和合者。則應與相同遷。因始有終。因終復始。而始終相成。從生至滅。滅復繼生。而生滅相續。順次而生死死生。間隔而生生死死。(如轉蛻業化。則生而復生。故曰生生。中陰命終。則死而復死。故曰死死)如旋火輪。未有休息矣。豈知相實不能變性。不同火輪之不息。故非是和合也。(問今何現成輪轉。答月岸不移。雲舟見動。若果真動。豈能悟之而頓息乎)且性相本非二物。但有隨緣不變二義而[A50]已。吾為汝再申一喻。阿難。性雖一本。能隨緣而成相。既不如虗空之一於不和。當知何等乎。當如水結成氷。葢水雖一體。寒則結而成氷。無所和合。而現和合之相。豈可謂之一定屬於非和合乎。相雖萬殊。能融而歸性。既不如火輪之不息。當如何等乎。當如氷還成水。葢水雖凝結成氷。融之而依然是水。但似和合。而終無變遷。豈可謂之一定屬於和合乎(還字當玩若真和合則變矣。如青黃和合即變為緣。豈能還為青黃乎)。
○問。阿難惟執和合。佛何竝不□和合兼破之。答。二計相待。若不兼破。則破和合之後。必又以為非和合矣。兼破者。杜轉計也。
○鍾云。若諸四大之性。不和四大之相。則性居相外。二不相雜。猶如虗空。不和諸色矣。此即偏于自然。墮於常見。以知不變。而不知隨緣故。夫真如隨緣而成相。豈同頑空哉。必不然也。若和合者。則真如性。隨相變遷。始終生滅。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輪。無有休息矣。此則偏于因緣。墮于斷見。以知隨緣。而不知不變故。夫真如不變而守性。豈同變化等相哉。又不然也。
汝觀地性。麤為大地。細為微塵。至隣虗塵。析彼極微色邊際相。七分所成。更析隣虗。即實空性。阿難。若此隣虗。析成虗空。當知虗空出生色相。汝今問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間諸變化相。汝且觀此一隣虗塵。用幾虗空。和合而有。不應隣虗合成隣虗。又隣虗塵析入空者。用幾色相。合成虗空。若色合時。合色非空。若空合時。合空非色。色猶可析。空云何合。
此明地大元非和合而有也。且所謂非不和合而實非和合者。請即地大以明之。欲觀地大。當觀地性。汝且追究地之根元體性。彼麤而大地。細而微塵。皆地性之所在也。由麤而析。展轉至隣虗塵。此隣虗塵。乃析彼極微色邊際相。分為七分所成者。可謂微之又微。極之更極矣。更析隣虗。遂至於空矣。(色邊際相者。乃色法之邊際。過此將無色相也)阿難。若此隣虗。可以析成虗空者。當知虗空。亦可出生色相。而轉成隣虗。(如見空華滅于虗空遂計空中出華。大抵不達萬相真原出于藏心者。未有能出此計者也。故西域凡小。與此方無極太極之論。皆不外此繆執耳)汝今問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間諸變化相。正此虗空生隣虗之謂也。然和合須有數量。或二或三。和合為一。汝且觀此一隣虗塵。用幾虗空。和合而有耶。若不合空。豈是隣虗合成隣虗耶。聞合他成自者矣。未有合自成自者也。是則若執諸相合。須此隣虗。亦是和合。若此隣虗既是和合。須是合空而成。乃可謂之真和合矣。且色之邊際隣於空。既須合空而成色。空之邊際隣於色。亦須合色而成空。若隣虗塵析入空者。用幾色相。合成虗空耶。若曰。色但合色。不能合空。而合色非空者。則亦知空但合空。不能合色。而合空非色矣。云何虗空出生色相耶。且由隣虗入空。而名之曰析。色相有貭。猶可折也。若虗空云合空非有貭。云何合耶。知空之不可合。則知隣虗非和合而成。隣虗既非和合。則地大元非和合而有。和合之計。豈實義耶。
○按阿難惟據麤相。如來究至細塵良以既執諸相和合。須以至細之塵為元始也。然細塵與空為隣。必至合空之謬。故惟明一空不可合。則和合之計。自可番轉而破盡矣。
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徧法界。
此正立[A51]己宗以顯色空皆出如來藏也。變地而稱色者。葢地為諸色之本也。夫色不出空。空不合色。畢竟地大從何而來。究其源委。本是如來藏中之物耳。汝尋常但知析色為空。合空成色。而不知如來藏中。性具之色。即真體之空。性具之空。即真體之色。空色互融。渾涵未發。清淨無染。本然元具。極於無外。貫於無內。而周徧法界。其全體有如此者。
○此如來藏。與前所稱。理一而義有差別。中字可味。今以喻明。如大富長者。藏中寶物無限。每有宅舍。必出藏寶。廣列堂閣之間。然但千萬分中之一分而[A52]已。深藏而未發現者。實無邊量。故上四科。如但指堂閣之寶。說其皆是藏中之物。今此七大。如說此但藏中少分。而彼未發現者。一一充滿。隨時隨處。應用無窮也。性色二句。以性真二字無異。故影互用之。若不影互。應有四句。如云性色真空。真空性色。性空真色。真色性空。義方全也。問。此與般若所談色即空空即色同乎。否耶。曰。實大不同。葢般若等。惟據目前所對[A53]已發現諸相而言。今此不對目前諸相。惟深談如來藏中未發之理。故此色字。非但揀於實色。實顯異於事相俗諦中即空之色。此空字。非但揀於斷滅等空。實顯異於事相真諦中即色之空也。
○鍾云。如來藏中。性本自空。不待析色成空也。性本自色。不待合空成色也。
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
全體既立。妙用斯彰。性海淵涵。流出諸法。但九界眾生。心有染淨。量有大小。業有善惡。故各隨其心。各應其量。各循其業。而發起現行。轉如來藏而為藏識。轉法性身而為根身。轉法性土而為器界。是謂從性起相。全相即性。所以說地大即藏中之性也。
○眾生攝盡九界有情。心以根性言。量以心知言。根性有勝有劣。心知有大有小。若但以劣心小量致之。則應之以麤少之色者。固無不副其心而滿其量。若能以勝心大量致之。則應之以廣妙之色者。亦無不副其心而滿其量也。循業發現者。一者。世出世間一切淨妙之色。若不循彼種種淨業。雖欲發現。不可得也。二者。三塗四惡一切苦穢之色。若不戒彼種種染業。雖欲不發現。不可得也。
○問。悟人既須循業。佛循業否。答佛在因位循之。果發之後。但惟隨心。尚無量之可應。何有業之可循。惟除示現。無實業也。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夫既曰循業發現業之起也。似有由籍。故世間淺智眾生。執此生起之近由。而遂惑為因緣性。曾不達隨緣不變之體。周徧法界。何所藉於因緣。業之成也。似難改移。故世間無智眾生。執此難改之現量。而遂惑為自然性。曾不達不變隨緣之用。隨心應量。何得泥於自然。因緣。則計和合。自然。則計非和合。然此皆是眾生意識分別計度推類廣之。凡有言說。盡如和合是非之類。都無實義。若從性起相。全相即性之旨。豈其然哉。所謂如來藏現為地大者如此。此持地菩薩所證法門也。
○當知世尊說法。初未甞離因緣自然。但善用因緣自然耳。又何曾擯棄哉。
○又當知陰等四科。皆先剖破相妄。然後結顯性真。今此七大。乃悟自性淵海。流出諸法。故純標性真。杳無虗妄字面。誠法性宗之獨談。非惟逈超般若。而亦大異於前文也。
阿難。火性無我。寄於諸緣。汝觀城中未食之家。欲炊爨時。手執陽燧。日前求火。阿難。名和合者。如我與汝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今為一眾。眾雖為一。詰其根本。各各有身。皆有所生氏族名字。如舍利弗婆羅門種。優樓頻螺迦葉波種。乃至阿難瞿曇種姓。阿難。若此火性。因和合有。彼手執鏡。於日求火。此火為從鏡中而出。為從艾出。為於日來。阿難。若日來者。自能燒汝手中之艾。來處林木皆應受焚。若鏡中出。自能於鏡出然於艾。鏡何不鎔。紆汝手執。尚無熱相。云何融泮。若生於艾。何藉日鏡光明相接。然後火生。汝又諦觀。鏡因手執。日從天來。艾本地生。火從何方。遊歷於此。日鏡相[1]違非和非合。不應火光無從自有。汝猶不知如來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阿難當知。世人一處執鏡。一處火生。徧法界執。滿世間起。起徧世間。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此明火大本出如來藏也。阿難。四大之中。惟火性無我。寓物成形。如憑柴憑炭。全託諸緣。則無當體可捉也。阿難。汝觀城中未食之家。欲炊爨時。手執陽燧。向日前求火。阿難。若謂此火名和合者。必先有分開之相。以為和合之本。如我與汝一千二百五十比丘。號為一眾。是真和合。然眾雖為一。語其根本。各各有身。有生。有氏族各字。如鶖子出淨裔種。木瓜林出大龜氏。乃至阿難日種為姓。苟無自出之本。誰來和合乎。阿難。若此火性。因和合有。應同舍利弗等。各有氏族所生矣。彼手執鏡。於日求火時。此火為從鏡中而出。以鏡為根本乎。為從艾出。為於日來。以艾以日為本乎。阿難。若從日來。既能燒艾。來處林木。皆應先焚。而何以不焚。則非日來矣。若從鏡出。未然于艾。鏡應先鎔。乃不惟不鎔。紆汝手執。尚無熱相。云何融泮。則非鏡出矣。若生於艾。艾應自生。何藉日鏡。光明相接而後生。則非艾生矣。不寧惟是。即日鏡與艾。三物亦各有所從來。如鏡因手執。日從天來。艾本地生。而火獨從何方。遊歷於此。既無從來。其何以為和合之本乎。且凡謂之和合者。須同一處。交雜而成。今日在天上。鏡在人手。懸遠相隔。安有如是之和合者。開之既無從生之處。合之又無和合之相。豈應火光。無所從來而自有乎。可躍然會矣。我[A54]已發明。汝猶不知如來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淨本然。周徧法界。如是隨心。如是應量。任世間人。一處執鏡。一處火生。小莫破也。徧法界執。滿世間起。大莫載也。至於起徧世間。而尚謂其有方所可限乎。總是妙真如性。循業發現而[A55]已。世間無知。惑為因緣自然。皆是意識卜度。凡有言說。都無實義。何足與言斯義哉。此烏芻瑟摩所證法門也。
○崔豹古今註云。陽燧者。以銅為之。如鏡之狀。照物則影倒。向日則火出。
○開合所分。酷似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然文雖似。而旨各別。彼因人執萬法有生。故詳破生相。顯其無生而[A56]已。此因昧法真源。而妄謂出於和合。故詳審從來。令其悟真本元而後[A57]已。故彼主於破。而此重在審也。
阿難。水性不定。流息無恒。如室羅城迦毗羅仙斫迦羅仙及鉢頭摩訶薩多等諸大幻師。求太陰精。用和幻藥。是諸師等。於白月晝。手執方諸。承月中水。此水為復從珠中出。空中自有。為從月來。阿難。若從月來。尚能遠方令珠出水。所經林木。皆應吐流。流則何待方諸所出。不流明水非從月降。若從珠出。則此珠中。常應流水。何待中宵。承白月晝。若從空生。空性無邊。水當無際。從人及天。皆同滔溺。云何復有水陸空行。汝更諦觀。月從天陟。珠因手持。承珠水盤。本人敷設。水從何方。流注於此。月珠相遠。非和非合。不應水精無從自有。汝尚不知如來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一處執珠。一處水出。徧法界執。滿法界生。生滿世間。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此明水大本出如來藏也。阿難。水性不定。隨雨露之有無。川源之盈竭。而流息無恒。如室羅城中。迦毗羅仙。(青色)斫迦羅仙。(鴛鴦)及鉢頭摩。(赤蓮華)訶薩多等。諸大幻師。欲求太陰之精。用和幻藥。妄計水從月出。乃於望前白月之夜。月正當午。光皎如晝。手執方諸。(陰燧水精珠也)承月中水。此水為復從珠中出乎。為空中自有乎。為從月來乎。阿難。若從月來者。珠在遠方。尚能令其出水。其所經之林木。皆應令其吐流矣。如月當正南。則自珠以南之林木。皆其所經遊處。或珠在平地。則高阜以上之林木。皆其所經遊處。故皆應吐流也。流則何待方諸所出。若不流者。明水非從月降矣。若從珠出者。則此珠中。常應出水。何待中宵承月而後水生乎。若從空生者。空無邊。水亦無際。從人至天。皆同滔溺。云何復有水陸空行之物。愈不成義矣。汝更諦觀。月從天升。珠因手持。承珠之盤。人所陳設。三物皆有自來。獨水從何方。流注於此。(除空添盤者以空無從來不可取例也)又復月之與珠。相去甚遠。不雜一處。非和非合。開合俱窮。不應水精。無所從來。而忽然自有。然則畢竟從何而有乎。我[A58]已為汝說過兩番。汝尚不知如來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隨眾生心。應知所量。是故一處執珠。一處水出。徧法界執。滿法界生。生滿世間。寧有方所。仔細推尋。皆是循業發現而[A59]已。彼世間無知。惑為因緣自然者。皆從六識起徧計執。於情即有。於理即無。徒有言說。豈有實義哉。此月光童子所證法門也。
阿難。風性無體。動靜不常。汝常整衣。入於大眾。僧伽梨角。動及傍人。則有微風。拂彼人面。此風為復出袈裟角。發於虗空。生彼人面。阿難。此風若復出袈裟角。汝乃披風。其衣飛搖。應離汝體。我今說法。會中垂衣。汝看我衣。風何所在。不應衣中有藏風地。若生虗空。汝衣不動。何因無拂。空性常住。風應常生。若無風時。虗空當滅。滅風可見。滅空何狀。若有生滅。不名虗空。名為虗空。云何風出。若風自生被拂之面。從彼面生。當應拂汝。自汝整衣。云何倒拂。汝審諦觀。整衣在汝。面屬彼人。虗空寂然。不參流動。風自誰方。鼓動來此。風空性隔。非和非合。不應風性無從自有。汝宛不知如來藏中。性風真空。性空真風。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阿難。如汝一人微動服衣有微風出。徧法界拂。滿國土生。周徧世間。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此明風大本出如來藏也。阿難。風性無體。動靜不常。如搖箑則動。不搖則靜之類。汝常整衣。入於大眾。汝僧伽棃角。(僧伽棃大衣也)忽然而動。及彼傍人。則有微風。拂彼人面。此風為復出袈裟角乎。抑發於虗空乎。生彼人面乎。阿難。若謂此風出袈裟角者。則袈裟即風。汝披袈裟。乃披風耳。風性搖動。亦應其衣飛搖而離汝體。且汝衣既風。則我衣亦風。我今說法。會中垂衣。汝看我衣。風何所在。不應衣中。有藏風之地也。是則不從衣生矣。若謂此風生於虗空者。常人執此更多。如言虗則生風是也。然既云空生。即當自生。何又假衣動為緣。如汝衣不動。便亦無拂乎。且空以常住為體性。風以生滅為體性。以風從空。則風亦應常。以空從風。則空亦應滅。滅風可見也。滅空何狀乎。然則有生有滅。即不名為虗空。既名不生滅之虗空。云何生滅之風。反從之而出乎。是則非從空出矣。若謂此風生於被拂之面者。從彼面生。即當順拂于汝。何得只待汝整衣之時。而又倒拂於彼。不拂於汝也。是則非從面生矣。汝更審諦而觀。整衣在汝。面屬彼人。虗空不動。風自誰方。鼓動來此。必執以為從空來者。則風動空靜。體性乖隔。隔則非和非合。決空不生(此只就風與空性體乖隔而說。與前二大專明非和合者。稍異)既空不生風。不應風性。無從自有。我[A60]已三番開示。汝猶宛然不知如來藏中。(云云)實義。汝可不求所謂實義哉。此琉璃光所證法門也。
○且如密室之中。若云有風。風何不動。若云無風。遇緣即起。故知風大不動。動屬諸緣。又推諸緣。各各不有。緣緣之中。俱無自性。但是心動。反推自心。心亦不動。以心無形。起處不可得。即知皆從真性起。若真性不起。方見真性徧十方界。性合真空。故曰性風真空。性空真風也。
○何謂性空。合論云。若地性是實。則不可易。法身菩薩。能變大地為金。地種頓失。前豈真實。水性若實。則不可易。天人見水。謂是琉璃。餓鬼見水是火。魚見是室廬。則豈是實。火性是實。則不可易。樹[1]伽提生於火中。西國有布。名曰火浣。則豈是實。風性是實。則不可易。列子御之而行。則豈是實。又地為堅性。融則[2]墮為濕性。水為濕性。寒則轉為堅性。故龍勝云。地水火風都無實法。亦但有名字。無智人謂地等為實。聖人慧眼觀之。但是虗誑。譬如小兒見鏡中像。歡喜欲取。大人觀之。但誑惑人眼。故知無實地水火風。所以盤山云。三界無法。何處求心。四大本空。佛依何住。璇璣不動。寂爾無言。覿面相呈。更無餘事。可作此中總註脚也。
○鍾云。云何倒拂者。謂風生彼面。則自汝整衣。衣中原自無風。汝衣無風。而彼面有風。拂汝為順。今彼面所生之風。反拂彼面。豈非倒拂乎。
阿難。空性無形。因色顯發。如室羅城去河遙處。諸剎利種。(王族)及婆羅門。(淨行)毗舍。首陀。(商賈農夫)兼頗羅墮。栴陀羅等。(屠者)新立安居。鑿井求水。出土一尺。於中則有一尺虗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間還得一丈虗空。虗空淺深。隨出多少。此空為當因土所出。因鑿所有。無因自生。阿難。若復此空。無因自生。未鑿土前。何不無碍。唯見大地。逈無通達。若因土出。則土出時。應見空入。若土先出。無空入者。云何虗空因土而出。若無出入。則應空土元無異因。無異則同。則土出時。空何不出。若因鑿出。則鑿出空。應非出土。不因鑿出。鑿自出土。云何見空。汝更審諦諦審諦觀。鑿從人手。隨方運轉。土因地移。如是虗空。因何所出。鑿空虗實。不相為用。非和非合。不應虗空無從自出。
此直指空大合前四大歸如來藏也。阿難空性無形。方圓大小。初無一定。但因實色顯發耳。如室羅城中。去河遠處。諸剎利種。以至栴陀羅等。因立安居。鑿井求水。初出土一尺。于中則有一尺虗空。乃至出一丈土。得一丈空。虗空之淺深。隨出土之多少。多則深。而少則淺。深與淺皆空也。此空為當因土所出乎。因鑿所有乎。抑無因自生乎。阿難。若此空無因自生者。則未鑿土前。何不無碍。而大地逈無通達。則是明因鑿有。何成無因耶。若此空因土出者。須土先出而空後入。如開池引水者可也。然土出可見。空入何相。既無空入之相。則計因土出而有空者妄矣。既言空無出入。則土未出時。應即有空。而空土一體。元無異因。無異則同。同則出即同出。乃當土出時。空何不出耶。益見因土出者非也。若此空因鑿出者。便應只是鑿空。不曾鑿土。則出亦出空。而應非出土矣。若因非鑿出故。而轉計不因鑿出。與鑿無干。則鑿自出土。應不見空。今何隨鑿隨見虗空耶。是則因鑿不因鑿。都無是處也。汝更審諦。諦審諦觀。極其詳審。鑿從人手。選地施功。土因地移。從地中移出皆。不與空為緣。而如是虗空。因何所出耶。(無因非是實法故不取例)若必執以為從鑿出者。則鑿須鑿實。空仍是虗。虗實二法。不相為用。其用相背。不成和合相生之義。開合俱窮。不應虗空。無從自出。
若此虗空。性圓周徧。本不動搖。當知現前地水火風。均名五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阿難。汝心昏迷。不悟四大元如來藏。當觀虗空為出為入。為非出入。
然則虗空畢竟何來。世人皆知地水火風。名為四大。而不知空亦大也。若此虗空之性。圓而周徧。本不動搖者。當名何等。當知與現前地水火風。均名五大。而此五大。同一性真圓融。皆是如來藏本無生滅者而[A61]已。然指空為藏。汝或不疑。指四者皆藏。恐汝心昏暗迷癡。定執四大和合。不肯捨其舊習。不悟四大元如來藏。如不悟者。汝但例觀空大。以審其有出有入乎。為無出入乎。若悟空大不動周圓。非出非入。非不出入者。即悟四大非和非合。非不和合矣。而尚疑其不皆如來藏哉。
汝全不知如來藏中。性覺真空。性空真覺。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阿難。如一井空空生一井。十方虗空。亦復如是。圓滿十方。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且也。愈說愈昏。汝全不知如來藏中。性具之覺。即真虗空。性具之空。即真覺體。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隨心應量。圓滿無方。只為循業發現。而有此相。彼無知軰。惑為因緣自然者。皆是六識用事。其言豈有實義哉。此虗空藏菩薩所證法門也。
○性覺真空二句。比前變其文。而復顛倒其句。以前俱用本大。與空相融。此則本大即是空字。若準前例。合云性空真空。文不可別。今將前指性之空。換為覺字。則此中之空。乃是虗空之空字。若照前不顛倒。合云性空真覺。性覺真空。今文上下交換。義亦無碍耳。
阿難。見覺無知。因色空有。如汝今者在祗陀林。朝明夕昏。設居中宵。白月則光。黑月便暗。則明暗等。因見分析。此見為復與明暗相并大虗空為同一體。為非一體。或同非同。或異非異。阿難。此見若復與明與暗。及與虗空。元一體者。則明與暗。二體相亡。暗時無明。明時無暗。若與暗一。明則見亡。必一於明。暗時當滅。滅則云何見明見暗。若明暗殊。見無生滅。一云何成。若此見精。與暗與明。非一體者。汝離明暗及與虗空。分析見元。作何形相。離明離暗。及離虗空。是見元同龜毛兔角。明暗虗空三事俱異。(異字訓作離字)從何立見。明暗相背。云何或同。離三元無。云何或異。分空分見。本無邊畔。云何非同。見暗見明。性非遷改。云何非異。汝更細審[1]漸細審詳。審諦審觀。明從太陽。暗隨黑月。通屬虗空。壅歸大地。如是見精因何所出。見覺空頑。非和非合。不應見精無從自出。
此直指見大合前五大歸如來藏也。見大。即根大也。總攝六根。但舉眼根以為例耳。然但取根中之性。非取浮塵。故雖言見等。而不言眼等也。此一節。先約見之與塵為同異等。以破和合之妄執也。此中塵相二三開合不定。如總言色空。是合明暗以對空也。只言明暗。是開色攝空也。兼言明暗空。是開色以對空也。只言見空。是舉空攝色以對見也。互為隱顯。文字組織之妙也。見覺者。猶言見性也。阿難。見性離塵。無別所知。但因色空二相而有。我今歷舉目前現塵。如朝明夕暗。晝之明暗也。白月黑月。夜之明暗也。因此明暗等相。而見得分析。此見為復與明暗相。并非明暗之太虗空。為同一體乎。為非一體乎。為或同或異乎。為非同非異乎。阿難。此見若與明暗虗空。元一體者。則明與暗。互相凌奪。暗時無明。明時無暗。若與一合。必與一違。合則見生。違則見滅。云何見明見暗。故知明暗任殊。而見體恒在。顯其非是一體也。若此見精。與明暗等。非一體者。汝離明暗。及與虗空。此分析見元。作何形相。必求其相。祗同龜毛兔角而[A62]已。葢明暗虗空。三者皆離。則此見元無自體。又從何立見乎。由前言之。宜或異矣。由後言之。宜或同矣。然而明暗畢竟相背。與見明見暗者異。云何或同。離明暗空三者。元無自體。云何或異。若是。則非同非異乎。然見相本是一體。欲分空分見。本無邊畔可分。云何非同。見暗見明。見性不遷。塵殊見一。顯然不同。云何非異。一同。二異。三或同或異。四非同非異。展轉推求。皆不可得。汝更細審。不徒細。而加以漸細。不徒審。而加以審詳。諦觀[A63]已是切察。而又審於諦。審于觀。必窮其原而後[A64]已。則見明從太陽。暗隨黑月。推而至於通屬虗空。壅歸大地。皆有自來。而如是見精。因何所出乎。若謂不從明暗。定出於空者。見則有覺。空秪是頑。覺之與頑。體非和合。知非出空。開合俱窮。不應見精。無從自出。然則畢竟從何而出哉。
○見覺。即見性也。常居現量。不起分別。故曰無知。然必因色空而顯。所謂不變隨緣也。
若見聞知。性圓周徧。本不動搖。當知無邊不動虗空。并其動搖地水火風。均名六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阿難。汝性沉淪。不悟汝之見聞覺知本如來藏。汝當觀此見聞覺知。為生為滅。為同為異。為非生滅。為非同異。汝曾不知。如來藏中。性見覺明。覺精明見。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如一見根見周法界。聽齅甞觸覺觸覺知妙德瑩然。徧周法界。圓滿十方。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此會相歸性也。若此見精。與聞知等。性圓周徧。本不動搖者。當知與不動之虗空。猶動之地水火風。均名六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者而[A65]已。阿難。由汝沉淪。溺於權見。無超拔之智。不悟汝之見聞覺知。(覺兼鼻舌身言)六根皆如來藏。汝當觀此見聞覺知。就自體為生為滅。對外塵為同為異。為非生滅。為非同異。若悟得見等非生滅同異。亦非不生滅同異。則知藏性圓常。非和合。亦非不和合矣。汝曾不知。如來藏中。性中之見。即覺上之明。真覺之精。即性明之見。(準上性色真空性空真色同例。皆是以性融相之詞)性見相即。此如來藏中未發真體。全見而覺。非凡夫結根之見。全覺而見。非二乘冥寂之覺。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而妙用呈焉。就一根而言。此一見根。即周法界。而聽。而齅。而甞觸。而覺觸。而覺知。總是妙性之德用。瑩然不昧。周徧圓滿。寧有方所可執耶。此無他。循業發現而[A66]已。或循淨業乃至更現無量根身。或循染業。乃至獨現狹劣根身。(無量根身。如千手千眼之類。狹劣根身。如蜎飛蠕動之類)此孰非隨心應量之大用。而世間無知。惑為因緣(云云)豈有實義哉。此大勢至證圓通處也。
○問。此既惟取根中之性。則前[A67]已開顯其全為性體。今何勞復融之而為大乎。答。約此經別意。則開悟證入。皆依六根。故前特開顯為性之全體。約諸經通意。則惟如來藏。方為性之總相。故今仍以六根融入如來藏也。
○鍾云。性見覺明覺精明見者。言性中之見。即本覺之明。本覺之明。即性明之見。豈汝向以眼為見哉。
○賀云。因阿難認四大和合。故上段責其不悟四大。因阿難認見性為眼。故此段責其不悟見大也。
阿難。識性無源。因於六種根塵妄出。汝今徧觀此會聖眾。用目循歷。其目周視。但如鏡中無別分析。汝識於中。次第標指此是文殊。此富樓那。此目犍連。此須菩提。此舍利弗。此識了知。為生於見。為生於相。為生虗空。為無所因突然而出。阿難。若汝識性。生於見中。如無明暗及與色空。四種必無。元無汝見。見性尚無。從何發識。若汝識性。生於相中。不從見生。既不見明。亦不見暗。明暗不矚。即無色空。彼相尚無。識從何發。若生於空。非相非見。非見無辨。自不能知明暗色空。非相滅緣。見聞覺知。無處安立。處此二非。空則同無。有非同物。縱發汝識。欲何分別。若無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別識明月。汝更細詳。微細詳審。見託汝睛。相推前境。可狀成有。不相成無。如是識緣。因何所出。識動見澄。非和非合。聞聽覺知。亦復如是(不應識緣無從自出)。
此直指識大合前六大總歸如來藏也。根塵但約六種。而無七八者。以八即前之根大。而七亦即是意根故也。性字。猶言體相。非謂真性也。阿難。識性無源。倐起倐滅。狀如野燒。但因六種根塵。假託而起。今且約現前眼識因根塵而妄起者。以例論之。汝今徧觀此會聖眾。用目循歷。觀即根也。聖眾即塵也。循歷即識也。其目周視。但如鏡中。無別分析萬象對照。一念不生。正是根相汝識於中(此即眼識兼隨眼意識眼識。名隨念分別。但對性境。初起一念不帶名言。隨眼意識。名計度分別。亦對性境起。第二念計執名字。如標文殊等。是也。然此自眼家以例餘四皆然。至于意家。離前五識。獨頭自緣。獨影塵境。亦在例中)次第標指。此是文殊。以至此是舍利弗。此識一一了知者。為生于見乎。為生于相乎。為生于虗空乎。為無所因。突然而出乎。阿難。若汝識性生于見中者。便應無明暗色空四種塵相。而汝見自能生識矣。然而去塵無根。見性尚無。從何發識。是則單根不生矣。若汝識性。生于相中者。便應不假見根。不消見明。不消見暗。而相自生識矣。然而除根無塵。既不矚明暗。亦不睹色空。彼相尚無。識從何發。是則單境不生矣。若謂此識是從空生。非相非見者。若非見。則色空莫辨。同上去根無塵。若非相。則根無從立。同上除塵無根。處此非相非見之間。識體若空。則同龜毛。識體若有。非同物象。既無自體。安能有用。縱發汝識。欲何分別。是則離根塵而言識從空生。尤不可也。若謂此識為無所因。突然而出者。則目中無月。忽起分別明月之識。真突然矣。而識豈若是。是則言無因生者。尤不可也。汝更細詳微細詳審。見託汝睛。相推前境。根塵歷然。可狀成有。不相成無。色空宛然。四者各不相混。而如是識緣。因何所出乎。必單執從見出者。則識有分別名動。見無分別名澄。識動見澄體非和合。彼聞聽覺知。皆澄屬也。皆非和合則皆非識所從生。展轉推窮。不應識緣。為無從而自出耶。
若此識心。本無所從。當知了別見聞覺知。圓滿湛然。性非從所。兼彼虗空地水火風。均名七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阿難。汝心粗浮。不悟見聞發明了知本如來藏。汝應觀此六處識心。為同為異。為空為有。為非同異。為非空有。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識明和。覺明真識。妙覺湛然。徧周法界。含吐十虗。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若此識心。本不從根塵諸緣所出者。當知此了別之識。與見聞覺知之根。圓滿湛然。非局方所。兼彼虗空地水火風。均名七大。會相歸見。會相見歸識。而何相何見何識。總是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者而[A68]已。阿難。汝心麤浮。惑於着相之淺談。而乏于精切之深慧。不悟見聞等六根所發了知之識。本如來藏。汝應觀察六處識心。是同是異。是空是有。非同非異。非空非有。若是同。不應用中相[1]皆。若是異。不應性中相知。若是空。不應現有分別。若是有。不應了無朕跡。俱非亦然。是非雙泯。自然一真獨湛。矣且世人皆知識為識也。覺為覺也。汝亦同此。我雖重重開示。至今元舊不知如來藏中性真之識。即妙明之知。本覺之明。即性真之識。相融相即。然則何必謂之識哉。雖直稱妙覺可也。此妙覺性體。湛然常明。徧周法界。顯為大用。含吐十方虗空。彌綸無間。寧有方所。(此無隨心應量者。心即識心。量即識量。不復自隨如眼不見眼也)而乍現為識者。只為循業發現。葢諸識各由種子方起。種子須由宿業。故須循業。雖然發現。不離真體。此義不明。世間無知。惑為因緣自然。都為認此識心。起徧計執。至有轉識成覺。種種議論。皆屬權談。豈有實義哉。此彌勒所證圓通門也。
○鍾云。萬法生成。不離四大。而依空建立。因根有覺。因識有知。所以有七也。無處不有曰大。七大該陰入處界。疊疊顯發。前方談其一一皆是真性。後乃談其一一皆周法界。前顯法法當體真常。後顯法法圓融周徧。由淺入深也。
○前云地水火風空本如來藏圓融周徧。至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但言其本如來藏。而未及其圓融周徧也。故此處拈出見識二大。以補前義。見。根也。地水火風空。塵也。識。識也。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不出根塵識三。故曰拈出見識以補前義也。似複非複。似略非略。此亦文字錯綜磊落處。解經者。固不以文字為重。然不知作文之法。則于經義脉理。未免觸處成礙也。
○四科之文。段段結云。無有處所。七大之文。段段皆云。寧有方所。皆是心目所在一句根本。發出許多枝葉。以阿難頭頭認有方所。故世尊法法破除。向後世尊說出因明立所。方知所立之處。入流亡所。方知除所之法。所之一字。真迷悟之大關也。
○問。此經首先正破識心。七處曲搜。畢竟無體。乃至顯見文中。又復旁兼而破。未甞少假寬容。何後于十八界。即[A69]已許為如來藏心。妙真如性。至此。愈稱其周徧法界。含吐十虗。即是性之全體。是何前乃妄之至。而後則真之極乎。答。前約初心悟修。須從方便。決擇真妄。捨生死根本。取涅槃妙心。則識須破盡。決定不用。後約圓解普融。無法不真。無法不如。乃至剎塵念劫。無非一真法界。何況識心。不融法界乎。
○舊說以上可當法界觀中空色無礙觀。不知此上皆對阿難之妄執而一一會妄以歸真。正惟攝事歸理。融相入性而[A70]已。尚未及於從性起相。從理成事。是則三藏之中正屬空如來藏。而強以三觀三諦判之者。欠研審也。
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蒙佛如來微妙開示。身心蕩然。得無罣礙。是諸大眾。各各自知心徧十方。見十方空。如觀手中所持葉物。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徧圓。含褁十方。反觀父母所生之身。猶彼十方虗空之中吹一微塵。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漚。起滅無從。了然自知。獲本妙心常住不滅。禮佛合掌。得未曾有。於如來前。說偈讚佛。
此敘悟也。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蒙佛如來。微妙開示。如破妄心有三。一七破以密示無處。二重徵以顯訶非心。三縱奪以決其無體。是所以破妄心者。可謂極微細而盡精妙矣。顯真心亦三。一示見等。而剋就根性。以指其實體。二示陰等。廣融諸相。以明其一體。三示地等而極顯圓融。以彰其全體。是所以顯真心者。亦極微細而盡精妙矣。既蒙如此開示。于是向之身心泰然者。轉為蕩然。得大自在。得大受用。不復繫罣隔礙矣。且不獨阿難。是諸大眾。各各自知此心徧十方界。其量無邊。葢向來只是藉佛語而知。不是自知。今方自肯自信。不隨人口吻轉矣。向也。見量極於初禪。今則見十方空。如觀掌中貝葉等物矣。向也。為物所轉。或觀物非心。或謂物為妄。今則見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是菩提妙明元心矣。向也。昏擾擾相。以為心性。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今則[A71]已知心精徧圓。含褁十方。葢世人尋常皆謂空褁界。界褁身。身褁心。重重拘縛。曾無超越。今心褁十方。身包空外。內外轉換。大小變更。真所謂妙能轉物。而反觀父母所生肉身。若空中一塵。存亡莫定。海中一漚。起滅無從。不復棄海認漚。認漚為海矣。向也。不知真際所詣。不知寂常心性。不知身心顛倒所在。不知見性是心。不知陰入處界是如來藏。不知七大徧周法界。今則了然自知。毫無疑惑矣。向也。世尊發明寶明妙性。元所圓滿。常住心地。無奈徒獲此心。而未敢認。今則獲本妙心。常住不滅。不待認矣。此正阿難㘞地一聲時。懸崖撒手處。所謂秤錘移到徹稍頭。忽然拶落翻筋斗也。於是禮佛合掌。得未曾有。而阿難即以所見所悟處。於如來前。說偈讚佛焉。
○賀云。破妄中。并見精亦破。是破到微妙處。顯真中。并萬象皆真。是顯到微妙處。故曰微妙開示也。
○鍾云。自知心徧句。是大頭腦。向下由大及小。層層照破。皆承知字來。又以了然自知二句總結之。初卷世尊首言不知常住真心。可見知之一字。眾妙之門。當不知時。只道虗空中有萬物。萬物中有身。身中有心。是則至大無如虗空。至小無如心矣。今也。眼目頓開。忽見心量。徧周法界。始知空生大覺中。不過手中一葉耳。空且如此。何況空中所有之物。又何況父母所生之身。此時徧觀萬物。全一真心。不復為物所轉矣。此時唯有心精含包十方。反觀肉身。渺小虗妄。不復惑心為在色身之內矣。向來世尊責我不知常住真心。今日到此。方始了然自知。如乞食窮兒。頓獲寶珠。安得不歡喜讚歎。發願報恩耶。兩自知字。上下相應。
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
首句。讚佛也。妙湛。讚真諦。般若德也。總持。讚俗諦。解脫德也。不動。讚中諦。法身德也。尊者。十號之一也。首楞嚴王四字。讚法也。世希有三字。雙嘆佛法皆難遭也。顛倒想者。謂我法二執分別也。如執緣塵分別以為心相。計五蘊四大以為身相。迷心在色身之內。認物為[A72]己。迷[A73]己為物。身心萬法。謂各有體性。四大悉疑因緣和合等。皆是億劫之所惑者。今併銷之矣。僧祇者。唯識謂地前歷一僧祇。初地至八地。歷一僧祇。九地至佛地。歷一僧祇。然後獲究竟法身。今不勞經歷三阿僧祇。即獲法身者。彼約漸修。此約頓悟。以漸修言之。則從微至著。自信住行向以至等覺。方證極果。以頓悟言之。則一念不生。前後際斷。即名為佛。尚不涉地位階差。豈歷僧祇哉。昔廣額屠兒。至佛座下。無明頓息。乃置刀。謂佛曰。世尊。我是千佛一數。佛即印可。夫以放下屠刀。便預佛數。今阿難法眼清明。其言獲也宜矣。
願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恒沙眾。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此悟後發願也。當我未見法身時。自謂唯佛一人。獨得覺性。一切眾生。悉皆無分。故我上不求佛道。下不度眾生。今日乃知佛與眾生。平等無二。故我願求佛果。亦願度生。世尊既以種種方便。委曲詳示。令我得見此平等法。如此深恩。實難酬報。今我辨此二種深心。上則承事塵劫諸佛。下則度脫塵剎眾生。是則堪報難報之深恩。所謂真龍得水。便脫興波作浪矣。
伏請世尊為證明。五濁惡世誓先入。如一眾生未成佛。不終於此取泥洹。
此申明度生之願也。我昔在法華會上。畏此娑婆五濁惡世。諸惡熾盛。剛強難化。故發願異國持經。今見平等法身。重興大願。故于五濁惡世。誓願先入。度盡眾生方入滅度。如一眾生未成佛。我亦不取泥洹也。地藏所謂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即此廣大心也。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審除微細惑。令我早登無上覺。於十方界坐道場。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羅心無動轉。
然我願如此。安能保其必遂哉。葢我粗惑雖除。根中積生無始虗習。與諸無名分劑頭數。猶未能盡。故冀世尊大雄大力。及大慈悲。暗中加被。審除細惑。令我四住頓盡。二死永亡。早成正覺。徧作道場。方得了當耳。至若我上求下化之誓。其堅何如。彼空性無體。不可銷亡者也。然而或可銷亡。而我此金剛堅固之心。終無退轉。所謂虗空有盡。我願無窮者也。世尊其鑒之哉。
○舜若多。空也。爍迦羅。堅固也。一蒙開示。頓獲本心。行布不礙圓融。故雖未及斷惑。不妨全獲法身。後經理則頓悟。乘悟并消是也。更願得果。登無上覺。圓融不礙行布。故雖全獲法身。不妨更去細惑。更歷諸果。後經事須漸除。因次第盡是也。能破眾生惑之堅體。曰大雄。能拔眾生惑之深根。曰大力。能與眾生二嚴之樂。曰大慈。能拔眾生二死之苦。曰大悲。四住。欲愛住地。色愛住地。無色愛住地。見一切處住地也。二死。分段生死。變易生死也。
○從入正宗至此說法一周名破妄顯真周說空如來藏一大科竟。
楞嚴說通卷三
校注
[0403001] 違一作遠 [0405001] 伽提疑倒 [0405002] 墮疑隨 [0406001] 漸一作微 [0408001] 皆疑背【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15 冊 No. 303 楞嚴經貫攝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1-07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此下顯如來藏不離六根也。不言根而言入者。以通能入所入故。如眼根流逸奔色等。為能入。眼以虗受色等。為所入也。觀下吸字。正與入字相應。以六根各能吸入所對之塵故也。開合原無此科。要即內六處耳。
○此先徵起云。復次阿難。云何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