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299-A 楞嚴講錄自敘
諸佛言教。有權有實。有通有別。有半滿。有小始終頓圓。而其逗機說法也。或密或顯。或廣而略。或予以奪。或倒以順。或獅吼雷鳴。而掃踪絕跡。且其流傳而被吾震旦也。承受之品既殊。機緣所及亦異。從上諸師登法王座。矢口演法者。孰不知稱此楞嚴一經。為諸經之統攝。十二分教兼總於斯。而未甞詳言其故。使初學者流。何從信受。不幾儱侗真如乎。(乘旹)於此經探尋有年。師承有據。請不惜口業。為四眾一推究之。使知從來開演諸人信受。有不易見聞者在乎。盖此經是世尊最後之極談。出於法華之後。[A1]屆於涅槃之前。按本經中阿難言。世尊與文殊等諸法王子。談實相時。及世尊說耶輸陀羅尼。[A2]已蒙授記。故知應在法華之後。世尊將說涅槃。阿難不在。文殊白佛曰。阿難被魔所擾。世尊說呪。命文殊往攝。安知非救回阿難先說楞嚴後說涅槃耶。故知應在涅槃之前。又世尊說涅槃有二義。一者為法華未熟輩。追說四教。具談佛性。令知真常入大涅槃。故名捃拾殘機教。二者為末世比丘。畜不淨物。樂誦外典。戒乘俱失。起斷滅見。亡失法身。故更提三藏。廣開常宗。設三種權。扶一圓寔。故名扶律談常教。此經自阿難啟請一心三觀。世尊開示楞嚴大定。發明三如來藏性。乃至自乾慧地。直入妙覺果海。即涅槃第一義也。阿難請問度生方便。佛說四種律儀。更與廣明七趣。皆由妄業招感。乃至禪那之魔相。五陰之根本。即涅槃第二義也。世尊於阿含會中。唯說人天因果。接引初機。此經說三種相續。十習因。六交報。廣明七趣因果。則阿含教[A3]已備。世尊於般若會上。說四聖六凡本自空寂。依正因果。宛若幻夢。專利上根。此經說陰界入七大等相。皆如空華火輪。乃至非五陰四大。非四諦六度。非菩提涅槃。則般若教亦備。世尊於方等會上。說非空非有。即空即有。為欲普被三根。此經亦說即陰界入。即七大。即四諦六度。即菩提涅槃。乃至非即非離。則方等教復俻。世尊於華嚴會上。說四無礙一乘圓頓。被上上機。而此經亦說狂性自歇。歇即菩提。是即非即。離即離非。微塵之轉輪。毛端之現剎。大性本然而周徧法界。妙覺湛然。而含吐十虗。與四無礙何異。世尊於法華會上。授記三乘。皆得成佛。此經從乾慧地。歷五十五位菩提路。而後入等妙二覺。又與法華何異。故此經不獨該通五教。亦且圓攝三宗。盖法華華嚴等經。互貫諸經之堂奧者也。而楞嚴一經。兼貫法華等經之脉絡者也。非徧閱諸經者。詎識此經之微妙。非熟諳此經者。又詎知其為諸經之綱領乎。世尊滅後。天台尊者默識西域具有此經。朝夕遙望禮拜。十有八年。未遂所願後感般剌密諦尊者志欲流傳此土。三被國王追取。尊者乃以細白氎密寫。破臂藏筴。親送此土。譯出奏聞。爾時朝廷多故。不暇頒行。詔秀國師。入內講解。師將此經。隨出洛陽天宮寺。後師遷化。上以王禮。殯送當陽度門寺。經亦與俱。彼時流傳未廣。幾希湮沒。慧正法師訪度門而得之。始為宣布。然則此經之至此土也。今固[A4]已幸。彰明較著。追維其始。何其紆回屈曲。而展轉艱阻之如斯也。豈非佛之慈悲曲垂方便。而眾生之根基器量。與此方之時節因緣。參差分別。有所不輕傳授不易信聞者耶。(旹)侍本師度門跡公和尚。多歷年所。銳志二楞。片言半偈稍不愜心。則如病如痴。頭目腦髓。捐縻罔惜。必期直契心宗。上徹慧命。幸蒙本師策勵。間亦因文識旨。離旨會心。鐫磨寒暑。煅煉昕夕。瀝血嘔心。無非諦認佛旨之玄致。痛掃諸家之葛藤。楞伽一疏。近[A5]已刊布。而楞嚴講錄。每就講堂。會心狥口。直述根源者。未甞容易筆受也。頃 天啟初運。憩虞山之大石山房。幸居士芝房孫公。鴻所張公。空如程公。葵陽沈公等。為諸禪侶。敦請主法於東塔蘭若。勉爾對眾舉[A6]揚。一時緇素。歡喜願聞。亦不過順經旨之自然。代覺王之口𦦨。靡敢一字違背祖教。而一時聽信大眾。咸謂明白顯易。若遊翔通衢。闢撤谿徑。有恒吾居士汪公。遂堅志請布。(旹)固辭之曰。余不敢為文言綺語久矣。況敢步趣溫陵長水諸師之後塵乎。居士曰。不然。如如所說。如如所聞。真所謂不滯言詮。不蹈途轍。不事潤色者也。此經貫串諸經。而此講貫串諸說。藉一時之筆舌。作萬世之梯航。其上報佛恩。下利群品。不亦大哉。(旹)唯唯曰。甞聞之。依文解義。三世佛冤。離經一字。即同魔說。非依非離之間。其有至妙存焉。(旹)言。不過依文解義者。[A7]但願聽言。而通於文義之外。庶幾識得者。不為冤乎。若涉一字勦說。而離背本經。則何敢以自魔者而魔人也。夫以一經貫串諸經。則此經之奧旨。(旹)敢明推其所以。然以一隅之言。而謬為貫串諸說。在居士當密究其然。不然。而(旹)終不敢信其然也。請以是貭諸明眼。
天啟壬戌佛成道日書於大石山房
No. 299-B 楞嚴講錄序
若論此事。直得三世諸佛口掛壁上。向威音那邊更那邊薦得。猶是鈍漢。又何事以大定堅固。著眼中金屑為。良由娑婆穢土。皆以婬欲而正性命。故勞嚴淨阿難。權作當場子弟。此尊既刳肉作瘡。證龜成鱉矣。而本師柴紫和尚。以陰有囑付。為之下元字脚。使見聞者。以楔出楔。獲玅淨明心性淨明體。當知楞嚴會上。不曾道著一字。不異柴紫峯頭從它橫說竪說也。(源)不慧。侍巾塵有年。[A8]已刻楞伽講錄。今復梓楞嚴。作渡海囊。倘有欲透此葛藤者。請向葛藤中驗取。切弗空費艸鞋打之遶者也。
天啟壬戌冬原一居士汪益源焚香書。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講錄卷第一
唐天竺沙門般[A15]剌密諦譯
冠註 唐此方國名。經來此土。適李唐中宗時也。天竺西域眾國之總名。此云月國。有聖賢繼化。地當閻浮中心。以大國形于小國。如眾星拱月。沙門云勤息。勤行淨法。息滅染緣。般剌密諦云極量。譯師名也。譯者。翻梵字為華字。
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冠註 烏萇云苑。古大國之苑囿也。亦云北天竺國之別名。彌伽釋迦云能降伏。譯語亦云度語。謂裁度華梵音韵。翻梵音而成華音也。
菩薩戒弟子前正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房融筆受
冠註 菩薩戒弟子者。謂宰官受菩薩戒。尊三寶為大師也。前者舊也。為現謫廣州。知南銓事。故指以先官名為舊職。正議以下皆官名也。筆受者。譯場中分職專司之謂也。譯語後或拙醜。秉筆確定而潤色也。
如是我聞一時佛(至)優波尼沙陀等而為上首。
自如是我聞。至歸來佛所。總為序分。有通有別。通者。諸經通用故。阿難於涅槃時。請問一切經首。作何等語。佛曰。一切經首。當安如我聞等。即今如是我聞至五十人俱是。亦名證信序。證其有此。方是佛說。而當信受。否則偽說。不足信也。亦云佛法無量。信為初基。由是登菩提路。信位居首。一切善法。以信為先。別者。揀非通用故。亦名發起序。謂經各有發起由緒不同故。自皆是無漏。至歸來佛所是。佛者。略梵語。具云佛陀耶。此云覺者。謂自始覺而證齊本覺。則能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梵語室羅筏。或云舍衛。此云豐德。以國豐四德。謂財寶。五欲。多聞。解脫也。祗。具云祗陀。此云戰勝。匿王太子名。生時父王與外國戰勝。因而立名。桓。林也。須達布金買園。而太子施林。因名祗樹給孤獨園。精舍。即給孤所建。純一清淨。絕諸喧雜也。比丘。梵語含三義。謂乞士。破惡。怖魔。千二百五十人者佛初度陳如等五人。次度三迦葉兄弟兼徒一千。次度舍利弗。目犍連。各兼徒一百。次度耶舍長者五十人。經舉大數。故略五人。此眾俱先事外道。勤苦無證。一遇世尊。便登聖位。得果感恩。常隨助化。漏者。猶破器而有滲漏。謂欲漏。有漏。無明漏。亦云漏落二邊。今無此多種滲漏。故名阿羅漢。亦含三義。謂無生。殺賊。應供。大者。揀非定性小乘。乃回心向佛乘者。[A16]已上有三種息疑。六種成就。諸疏備載。文繁不引。諸有者。三界二十五有。皆受生死處。以人天等道。不忘因果。故俱曰有。毗尼。此云善治。亦云調伏。調練身心。制伏過非。即戒律之總名。舍利弗。此云[1]秋子。[*]秋即母名。連母稱名。目犍連。云[A17]采菽氏。拘絺羅。云大膝。[*]秋子母舅。富樓那。云滿。父名。彌多羅尼。云慈。母名。連父母名。云滿慈子。須菩提。云空生。亦云善解。善吉。優波沙陀。云塵性空。摩訶。云大也。
冠註 此序分文也。
不動周圓曰如。無妄無非曰是。合云指法之詞。亦謂信受之語。若順本經宗旨。宣指一切事。本自如如。是究竟堅固法。元來無妄無非。自當信受也。我者。指阿難。亦有主宰義。聞者。順耳達心之謂也。大都佛法要有真主宰者。能聞而後信。故知我非所執之妄我。聞非逐境之妄聞。佛與尊者等。猶塤篪相和。鼓吹此道。不可執迹而論。凡佛法以破我為先著。吾佛出世。一開口即曰。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入滅時。又命以我聞二字。安置經首。斯真我耶。妄我耶。且如阿難憶持沙劫秘藏。及今四十年法。若果妄心妄聞。安能如瓶瀉水。而無遺漏乎。雖然師資道合。要觀時節因緣。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同居者。道隆世盛之時。縱值良時。苟非其人。法將安付。幸而乘時際會。皆超諸有漏大阿羅漢。何以知之。請以德驗。既受佛化。從佛口生。從法化生。為佛真子。亦能以佛道任持而不忘。令佛法久住而不滅。任持不忘者。自利之行。久住不滅者。利他之行。凡言自利。不過謂出離諸有。而佛子則不然。亦同諸眾生。居諸有界。而超諸有界。不亦善乎。凡言利他。不過謂說法度生。而佛子又不然。能于所經國土。但使自[A18]己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一一成熟就緒。而諸眾生見其有威可畏。有儀可法。一觀感際。亦復如是。不言而信。無為而化。其德行可思議乎。故常從佛遊。不特侍衛而[A19]已。亦且輔弼佛化。共轉法輪。依佛行持。不違軌轍。既能成[A20]己成物。自不畏生死。而欣寂滅。慈父之寶藏。正好付託。法子之才德。正好擔荷。故曰妙堪遺囑。夫遺囑者。謂託付一大事因緣。使未來眾生。有所皈命也。今觀佛子。早[A21]已嚴淨毗尼。具足梵行。其身心皎潔。將來自與三界群生。作大師範。又豈止三界。隨感而現。無剎不可。一切眾生或見或聞。莫不度諸苦惱。脫諸纏綿。使墮者得拔。溺者得濟。然此雖塵劫後事。亦若今日大眾見佛聞法。善超諸有。不被塵勞所累也。上嘆德竟。下列名。文顯不重錄。上首者。謂此六尊者。又是千二百中所推尊者。妙者正好也。
復有無量辟支無學(至)文殊師利而為上首。
梵語辟支。此云獨覺。出無佛世。寂居觀化。自悟無生者也。亦名緣覺。出有佛世。聞法觀十二因緣。流轉還滅二門。得無生者也。屬者。遇也。適當也。自恣者。七月十四十五十六日也。迦陵頻伽。此云妙聲鳥。文殊師利。此云妙德。亦云妙吉祥。
冠註 此敘雲集眾也。謂不止千二百眾。復有無量辟支。言其德。有真窮惑盡。不復進取者。謂之無學。亦有纔發出世心。研真斷惑者。謂之有學。雖非常隨眾。而同來佛所者。質疑故也。蓋佛制。夏月護生避嫌。令比丘九旬禁足。坐蠟休夏。不得乞食。俟期滿解制。考劾德業之期。或自疑有過。恣從[A22]己白。自不知過。恣任僧舉。是故十方菩薩。凡心有疑。而不能決斷者。今適當自恣日。皆來見佛。求其決斷也。既雲集[A23]已。俱欽敬瞻侍。惟見佛有攝受之慈憫。亦有折伏之威嚴。將欲求其秘密奧義。機感相符。而如來即展坐具。而安處之。復為宣揚指示其幽深玄奧之旨。法席大眾皆得境澄心寂。一時踴躍曰。聞所未聞也。又不特此佛之音聲。猶迦陵鳥聲。雖居殻中。[A24]已超眾鳥。真超然玄化之仙音。故立徧十方界。而恒沙菩薩。心聞洞徹。尋佛妙音。來聚道場。而眾所推尊者。唯大智文殊師利也。
時波斯匿王為其父王(至)及阿羅漢應諸齋主。
波斯匿。此云勝軍。即舍衛國王也。過去龍光佛世。位登四地。亦大權也。諱日者。按史書。諱當訓避。諱者。言其不諱也。謂死者。人所不能避。如漢武帝病篤。霍光涕泣問曰。如有不諱。誰當嗣者是也。舊說忌諱之日。人子於親終之日。言之即慟。故隱諱而不敢言也。兼錄於茲。愽者裁之。宮掖者。內庭左右。如人肘掖也。
冠註 此敘國主請供以發示墮淫室之端也。夫解制日。正本國先主不諱之日。是時舍衛國主。勝軍王。為其父王諱曰。營齋內庭。亦曲躬至敬。親迎如來。兼諸大菩薩。俱延入宮掖。資親冥福。其設則廣備。其羞則珍品。其味則上妙。其誠敬至矣。盡矣。此城中復有齒德兼隆之長者。清白自處之居士。俱遵法化。同時飯僧。夫臣民咸佇立待佛。而佛亦不拂其䖍心。故勑命文殊等。各自分領清眾。溥應齋主。然而君臣皆佇佛來。固是等心皈依。而佛親赴王所。命弟子分應臣民。亦是等心利益。斯不壞世法。即出世法也。
唯有阿難先受別請(至)一切眾生無量功德。
阿難。此云慶喜。佛成道日。淨飯王弟斛飯王。復報生子。淨飯賜名慶喜。是佛堂弟。不遑。無暇也。次。列也。上座。以歷夏淺深。分上中下。歷四十夏。或上更無人者。稱上座。阿闍黎。云軌範。應器。即鉢。應[A25]己食量而為大小也。次第循乞。猶云挨門而乞。最後者。謂城中長者居士。既有文殊等應供。我不必去矣。餘則次第乞之。若說必求從來未行施者。又不能次第矣。檀越。云施主。剎利。云王種。旃陀羅。云屠者。西域最鄙賤之。不得與良家共居。行[1]持標幟人亦避之。方行者。依佛乞食之方而行也。看下文自有此義。
冠註 此敘誤墮淫室之由也。正分應齋主時。唯阿難不在是。于自恣日。先早受別處之請。所遊亦遠。尚未之還。故無暇預此分應眾僧之列。且律制一僧遠出。必以二師翊從。所以嚴行防失也。二師者。一上座。是歷四十夏。而上更無人者。一阿闍黎。云軌範。是能紏正弟子行者。阿難出時。既無二師。獨歸精舍。又無齋供。故即持鉢于先所遊城。次第循乞。且心中作念。我從來未行平等慈。此去初求個未飯僧的檀越。為我齋主。因有次第念。故無問淨穢貴賤。自王種之尊姓。以至屠殺之微賤。一無揀擇。唯依佛乞化之方。行我平等之慈。夫發大志願。特為未成功德者。皆令圓成功德無量也。
阿難[A26]已知如來世尊(至)婬躬撫摩將毀戒體。
訶實淨名。世尊不非所訶。則指世尊亦可。佛常乞食。無遮限者。有五能勝故。一者。由內證平等理。外不見貧富相故。二者。由心離貪慢。慈無偏利故。三者。具大威德。不懼穢惡相故。四者。息凡夫猜疑故。五者。破二乘分別故。此事菩薩行之。或無阻礙。矧尊者初果聲聞。何得效佛所為。行既躐等。安逃魔孽。雖然。尊者亦眾中之上首。與秋子等。方車並駕。不落後乘。何則。以多聞第一。方諸智慧第一。以至說法第一。何優劣哉。無乃內秘外現。示墮婬室。發起教端。明示真心不容不悟。大定不容不修。勿恃多聞。勿狎欲境。多聞恃而我慢山高。欲境狎而愛貪海底。是故閱教乘者。唯以尊者為龜鑑。而不必計其大權小乘。使尊者實在聲聞初果。自非博地凡夫。而方行等慈。則翼翼小心。乾乾恐懼。尚遭魔攝。返觀自[A27]己。誠聲聞耶。菩薩耶。逕混俗和塵。而無忌憚可乎。不特此也。如後文中。尊者曲盡迷情。巧陳懦態。執[A28]己見。則謬辯多端。感佛恩。則悲泣不[A29]已。皆所以罄智悲而激引群生耳。凡開卷見此。不審自[A30]己虗實。徒為如來阿難說是過非。評長論短。縱使佛祖點頭。終是礙境。不唯遺失本真。似坐聖賢於人我場中矣。與[A31]己何益。摩登伽女。此云本性。多劫與尊者有欲愛緣。登伽經載之頗詳。婆毗迦羅。云金頭縛指。而食半米為苦行者也。亦云黃髮外道。所傳呪術。稱先梵天者。妖者偽稱。謂先自梵天傳來也。隍。城河也。郭門者。即城門也。
冠註 此敘依佛行慈。更遭魔擾也。凡行平等慈。須得平等智。根基未固。徒依模樣。忽值外魔。有所不免。阿難所行。未從自[A32]己平等智中流出。但為須菩提。捨貧乞富。謂富則易施。亦令善種不斷。大迦葉捨富乞貧。謂貧當植因。亦令苦果不續。世尊皆訶責曰。為阿羅漢。心不均平。阿難知之。意謂二者所行。皆有遮限。未免富者疑貧者謗。是欲欽仰如來之教。開闡無遮之慈。度諸疑謗之眾。便經歷城隍。[A33]已而徐步郭門。[A34]已而嚴整乞食威儀。[A35]已而肅恭應齋法則。如此矜持。洽轍無疑。然纔涉思惟。便墮坑落壍。只因循次乞食。不免經歷婬室。豈知摩登伽女愛習不除。宿怨未雪。且見阿難。具佛二十相好。色美如銀。便以所習婆毗迦羅先梵天呪。呪巾覆食與之。阿難受之。不覺遭大幻術。攝入婬席。婬躬撫摩。將欲毀其清淨戒體也。然後文云。八萬行中止毀觸戒。心清淨故。尚未淪溺。可見雖至垂危。根本如故也。
如來知彼婬術所加(至)及摩登伽歸來佛所。
上序分竟。此下正宗分。復分為四。一見道分。二修道分。三證果分。四結經分。且先明見道分。
冠註 此敘世尊慈心救度也。阿難垂危之際。如來以佛眼觀之。[A36]已知婬術所加。齋畢旋歸。王及臣民皆前佇佛來應者。意謂齋訖說法。佛之常儀。今既旋歸。或因內外間隔。我等不齊。歸必說法。俱來隨佛。願聞法要。豈知齋畢時。正阿難被害時。速歸者。為救彼故也。放肉髻光者。顯本有智光。元是超出根塵限量。最尊最上法也。色如百寶所成。而曰不畏者。顯其萬德俱備。慈威並彰。善無不攝。惡無不摧也。光中生蓮。蓮中化佛者。顯三身頓現。因果雙融也。化佛說呪者。顯秘密法藏。亦自無為心中流出也。勑文殊將呪者。顯大智能破極愚也。然世尊妙用難思。亦不可執一而論。彼時世尊。既知阿難被魔所制。即加庇之。不令攝入。有何難哉。縱攝去矣。即使二人自來歸投。又何難哉。豈必待如是作用。而後始得惡呪銷除耶。又豈文殊不將呪去。必莫能來耶。是亦不然。但知如來藏中靡所不具。故應機接物。任其所來。當以辯才應者。自不與之神通。當以神通應者。自不與之辯才。若所應非其所感。是欲進而反退矣。是故登伽女。以幻呪攝入阿難。世尊亦以幻呪應之。蓋以幻除幻。則彼邪幻心降。翻然皈投正幻矣。或曰。佛所說呪。不可言幻。斯亦似痴人前不可說夢也。提獎者。提携獎勸而來也。
阿難見佛頂禮悲泣(至)退坐默然承受聖旨。
十方如來。指能證人言。菩提。此云覺道。指所證果言。妙奢摩他等。指所修因言。最初方便。指入門第一方法言。妙字。指修行者於禪定中所得趣味言。如蜜中甘美。唯食者自知。向人形容不出。沒柰何。故假妙字稱之。若不如是。何故十方如來。一入其中。難割難捨。只到徹頭徹底。且一徹之。則群魔不能視。況加害乎。奢摩他。此云止。亦云寂靜。亦云空觀。即空如來藏。三摩。略一提字。或地字。或云三昧。此云正定。亦云正受。亦云等至。亦云假觀。即不空如來藏。禪那。此云靜慮。亦云思惟修。亦云中觀。乃定慧雙融義。即空如來藏。羅漢。辟支。見前。
冠註 此正宗分也。阿難蒙佛救拔大恩。故一見之。即頂禮而謝。悲泣而感。忿然而恨。且謂曠劫多生。徒憶持誦習。而正定禪那。全未得力。尚未知修證工夫。亦未得最初入門方便。若親證實受圓滿果位。安得復遭魔孽耶。故殷勤啟請(云云)。此等名言。皆阿難熟聞久矣。但未及修證。必得入門方便。始可修禪定。必假禪定。可證菩提也。阿難啟請時。有常隨眾。及雲集諸大弟子。俱願樂聞。默然承旨也。
○諸師註疏。都以向後經文。分章割段。配三觀義。雖不為過。覺太死殺法。且非世尊本懷。亦非本經要旨。乃義學輩之習氣耳。況世尊所說。俱從不思議藏中流出。雖機有利鈍。智有淺深。皆可隨分悟入。若刻定死法。不可差池。未免令人束手縛脚矣。如根性頗利者。一句乃至一偈。亦可悟入圓通三觀矣。若必將全部文言。如線貫花。串入心中。方得三觀圓通。是累墜殺人也。且經中文義。不可定配者甚多。略示一二。其餘互見。如三科七大之文。是一個理路。俱是幻妄稱相。其性本真。相如空花泡影。性即如來藏性。豈可定配奢摩他耶。豈可定配三摩耶。又豈可定配禪那耶。又豈可將三科配一義。七大又配一義耶。又如三種相續。二種妄見。以至非即非離。是即非即。一多無礙。小大相容。則事事無礙亦可說。世間因果亦可說。又配作何觀。又如二十四聖。各陳圓通。那個不具三觀。如觀音從聞思修。以至四不思議。非融通三諦耶。經云。狂性自歇。歇即菩提。配作何觀。經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併真性有為空。緣生故如幻。無為無起滅。不實如空華。于一心三觀。何所不備。況本經宗旨。唯顯一切事究竟堅固。若說圓融三觀。則可割截強配。則不可。最初方便亦不必遠指。下文即是。何則世尊說法。如谷答響。豈容擬議。但見阿難自道。恨無始來。一向多聞。即知他心[A37]已服病。第未知病根所在。何為病根。不過見聞知解之種子耳。故即問他發心所以。使他陳出病根來。揑著痛處。逐一鍼灸。使其胸中所有。盡情吐出。至于理窮詞盡。則習氣空而病根去矣。自後漸進調養之方。非方便而何。[A38]已上所錄。雖乖常途。要非有心。猶若破句讀經。唯自得之。唯自信之。實不敢以此強人也。
佛告阿難汝我同氣(至)是以渴仰從佛剃落。
三十二相者。舊說始於頂肉髻相。終於足平滿相。勝者。諸天輪王所不能及。妙者。端嚴美麗。難以言宣。絕者。超出眾聖。映徹者。若赤金色而明透。淨明者。處塵不染。皎潔分明。紫金光聚者。佛身如紫金山。光明無量。含攝無盡。備載觀佛三昧海經中。
冠註 佛見阿難情甚苦切。且慰之曰。凡諸弟子有問必答。矧汝我同氣。情無彼此。性等天親。有所請問。而不傾肝膈乎。遂詰之曰。但父母重恩。男女深愛。皆難割捨。當初發心。于我法中。見何勝相。頓然捨之。阿難以實答曰。我見如來三十二相(云云)。夫阿難曰見相。曰常自思惟。曰渴仰剃落者。正是他根境相緣。識心轉熾。淨穢難忘。愛憎競起處。故佛因他請最初方便。即審其當初發心。而從容探索其病根。俾之微細陳出。而後逐一鍼灸。豈非方便乎。然阿難既以多聞為恨而請。在佛當問他聞我何法。其問答承接。亦覺順便。置此不問。而問見何勝相。其故何也。謂聖凡雖別。淨穢雖殊。佛相魔相均一色塵。捨凡從聖總一妄見。愛淨憎穢。等一識心。昔若不愛佛相。今亦不憎魔相。佛尚不著。而況魔乎。可見阿難未答語時。佛早知其病根。第使自[A39]己吐出。庶無所隱匿耳。然此病根。即大地眾生之通病。是以佛與阿難。互相建立。此見聞思惟四字。為一經之線路。向後文中。每每鍼灸。如云此非汝心。云緣塵分別影事等。皆破此思惟。以顯真心也。如云離物離見。云見猶離見等。皆破此見相之見。以顯真見也。如擊鍾騐常。云返聞聞自性等。皆破此多聞之聞。以顯真聞也。雖然相去幾何。但息波[1]痕。不無水體。若離波求水。亦外道餘乘之見矣。斯正一經之脉絡。不可不珍翫也。
佛言善哉阿難汝等當知(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
一切眾生。指三界二十五有言。無始者。言其前無始。後無終。謂浩劫漩洑。永無息滅也。常住真心。約用言。性淨明體。約體言。先用後體者。稱佛事門頭言也。常者。非一定死常之常。乃寓物成形。而曾無遷變也。住者。非住著之住。同生住異滅。而本不動搖也。真者。在幻化而不偽。照境曰心。為性之用也。性者。生生不息之理也。淨者。處染而常潔也。明體者。處長夜而不昏也。斯皆佛生本具。無欠無餘。不動周圓之真如也。眾生不覺。故取舍情見。淨穢心生。若一念純真。則聖凡平等。染淨不二。即如來三十二相。皆影像分耳。愛自何生。
冠註 此真妄並立。而令諸眾生捨此登彼也。佛言善哉者。為阿難對以實情。故喜而慰之也。意謂汝所對者。固皆本懷。但發覺初心。早[A40]已差謬。汝等發心。當求不生不滅之真心。若見勝相而常自思惟者。乃諸眾生之生滅妄心也。此想不真。故有輪轉。故勉之曰。汝等當知(云云)。
汝今欲研無上菩提(至)中間永無諸委曲相。
冠註 此直指菩提道路也。阿難既有回小向大之志。又陳白最初發心矣。佛既與之建立真妄兩班。又令他知其門戶矣。到此要使直取無疑故。汝今欲研者。是阿難要微細窮究也。世尊意謂。欲究菩提。不離當下。無上菩提。豈是他物。即人所共有的真心。但未發明。若能開發明了。就是菩提。然而開發工夫。只須心直言直。應當有問即答。莫涉思惟。絕諸擬議。則近之矣。即汝所問十方如來。出生死得菩提者。亦同此道。皆以直心直言故得。因果如是。直出生死。直證菩提。從始至終。凡中間所歷地位。永無紆迴留難之相。自此以下。是單提向上不列階級。以顯最上乘法。要阿難立地成佛。不由他悟也。心言直者。不容擬議。不落意識。在以不動智去思惟心。亦若祖家云。說個直指。早[A41]已曲了。故纔著擬議。即加棒喝。柰阿難不能擔當。世尊再向第二門頭。另開方便。即後文云。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開悟。以下之文是也。真發明性。即發明真性。特文倒耳。直心即真心也。真性是體。真心是用。體用皆真。非菩提而何。
阿難我今問汝當汝發心(至)故我發心願捨生死。
緣字。有能所義。相屬所緣。見屬能緣。中間愛樂。乃思惟識心。佛既教以直心詶對。阿難豈不受教。但不知佛說的直。是稱不動智。應一切境。如鏡映色。了然妍𡟎。而無能所之見。紛然去來。而無生滅之相。毫無思索。故謂之直。阿難則以見相發心之思惟愛樂。據實而告。誤以為直。則翻藥成病矣。
冠註 此一問一答之詞。上既教以直心詶答。斯即騐其曲直。且亦提掇病根。令他知其下落。便即掃除。故問及當初發心。那段光景。倘阿難猛然大覺。則過去心相。宛若幻夢矣。豈但過去。即現在心亦不可得。則漆桶破。而大事明矣。爭柰仍墮舊時窟穴何。
佛告阿難如汝所說(至)唯心與目今何所在。
冠註 此徵究心目之處也。承上云。汝謂目見心思。願捨生死。不知捨生死者。即生死之因。何則汝說目見勝相。心生愛樂者。正是劫奪真心之賊也。譬如國王被外賊所侵。發兵討除。是兵要知賊所住處。而後能破其巢穴。誅其種族也。汝自無始以來。流落生死。輪轉不息。併無他過。唯汝心目為之賊媒。自劫家寶。汝今欲證真心。如護國王。欲修禪定。如用佳兵。欲除心目。如勦強賊。汝心與目。今何所在。此雖心目並舉。要重在心。以至後文。重重破見。但為心無巴鼻。恐迷者罔措。故寄見徵破耳。
阿難白佛言世尊(至)如是識心實居身內。
後文中住字。即此處居字。凡七處徵破。唯破一住字耳。其內外中間。無有不可。雖辯識心。而真亦在焉。蓋心如太虗。身如房舍。若謂空住房內。房外豈非空乎。內外中間。亦復如是。故般若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或謂七處皆非心者。則五陰以至七大。俱非如來藏矣。請深翫之。十種異生。如後列十二類生。除空散消沉。土木金石。非心眼倫故。青蓮華者。西域此蓮之瓣。極為纖長。佛眼似之。浮根四塵。元是四浮塵根。乃譯語者嫌其古拙。以巧其文耳。亦是阿難一時連帶之詞。猶云豈獨眼根。併耳等四浮塵根。秪在我面。看一秪字。自了然矣。諸師因後文有能所八法之說。便謂色香味觸。豈阿難半吞半吐耶。且佛但問眼何所在。而阿難又道眼是四法所成。何太多事乎。
冠註 此阿難執心居內也。阿難並陳心目所在。似同迷者之見。而出言吐詞。自有分曉。何則。既曰十種異生者。可見未出生死者。俱同此計。又曰。識心自非真心。一切眾生所以幽囚六趣。汩沒三途。皆由計此。以為我執事障之深根也。曰縱觀如來青蓮華眼。亦在佛面。而確指浮根四塵。又非勝義根也。夫阿難語雖斟酌。未免隨處滲漏。縱謂識心。亦不必定執實居身內。能見三十二相者。豈獨浮根乎。佛亦明知此過。且不與之說破。
佛告阿難汝今現坐(至)故我在堂得遠瞻見。
冠註 此三問三答之語也。阿難既謂。識心寔居身內。佛即當問曰。心寔在內。能見心肝脾胃否。亦置之不問。乃先問其現坐講堂。觀祇陀林。今何所在。阿難答曰。清淨講堂。在給孤園內。祇陀林。寔在堂外。是內外之境。令阿難自定矣。次問。汝今堂中。先何所見。阿難亦答曰。先見如來。以至方矚林園。是先後之見。亦令阿難自定矣。次問。汝矚林園因何所見。阿難亦答曰。戶牖開豁。故我在堂。得遠瞻見。是所見之因。亦令阿難自定矣。夫世尊三番審定者。特為阿難。素有多聞習氣。亦能巧辯。若不預為防限。未免臨時轉計。曲費饒舌。凡善知識開導未來。不可無此方便也。
爾時世尊在大眾中(至)阿難頂禮伏受慈旨。
梵語三摩提。亦名三昧。此云等持。亦云正受。舊說一切不受。名曰正受。大都在禪定中。一念不有處。正是受用。而吐不出。吞不下。故謂之三昧。大佛頂見前。梵語首楞嚴。此云一切事究竟堅固。王者。尊貴義。亦云自在義。妙莊嚴。指菩提果上言。舊說。摩頂者。撫以示愛。禮足者。伏以示敬。上愛下。故摩頂。下敬上。故禮足。
冠註 此建一經之綱宗。示諸佛之通津。截餘乘之岐徑也。上既審定阿難。仍不加其徵究。而特為摩頂開示者。何也。為其最初啟請禪定方便。佛自審其發心。而左提右挈。以至于茲。在佛未甞非禪定方便。在阿難猶未見標名直示。若更加徵究。則令其罔措矣。故佛舒金色臂。摩頂撫慰阿難及諸大眾。而告示曰。有三摩提(云云)。夫此三摩提。是禪定之通稱。非前所請三觀中之一也。名大佛頂下。是假諸佛頂相。以名三摩提之體也。具足萬行下。是假十方如來。以顯三摩提之用也。謂此三摩提。凡情聖解。皆不可入。有心無心。皆不能證。識不能見。智不能知。空而非空。有而非有。中而非中。乃世出世間最上無比之法。故假大佛頂以名之。然而亦不離諸世諦名相。即一切事本自如如。周圓不動。具此三昧。則百千三昧皆在其中。斯是諸三昧中。最為尊上之王也。不特具此。即六波羅密四無量心等。一念具足。故十方如來。皆由此以出生死河。由此以登涅槃岸。由此以成萬德莊嚴也。佛全提正令。要使頓證真常。一彈指頃。三祇果圓。然而世尊雖以此示阿難。而與所請奢摩他等。不無天淵矣。在阿難似由方便而得禪定。由禪定而證菩提。不無漸次修證。佛既曰有三摩提。名大佛頂等。則一色一香無非大定。即大經云。男子身中入正定。女子身中從定起。乃至一根入正定。諸根從定起。亦如祖家云。莫動著。莫妄想。是故諸祖提唱宗風。每舉楞嚴大定。而佛於向下。多方追究。亦令妄心盡處見菩提耳。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至)住在身內無有是處。
此下多設難問。以曲折搜求者。要使迷者得悟。滯者得通。而凡涉難辭。亦不當以實理詰之。因實理不明。故以非難為難。難至無難。則實理自顯。若見其曲屈巧辯。而責以實理。妄搆圖度。非不能因言入理。抑深昧言之所由。讀內典者。不可無此擇法眼。
冠註 此牒其前言。以破執心在內也。如汝等四句。牒前所見之由。以局定阿難。亦有等四句。世尊復設一計以審定。阿難答言下四句。是阿難墮在計中矣。汝亦如是者。乃佛之總斷語。猶言汝計心在身內。與在堂不見如來而反見林泉者。曾無有異。盖最靈者。莫過汝心。凡所在處。無不明然了知。若汝現前所明了心。寔居身內。爾時當先見其臟腑。而後可見外物。始與汝先見如來。以至方矚林泉之語相合。不特此也。據汝所言。宜乎世間多有眾生。先見腑臟。後觀外物。今果有耶無耶。然身內容有不可見者。亦有不可不見者。何則。若謂心不能見心。如眼不能見眼。肝脾胃者。最近於心。亦若眼不能見眉睫。汝縱不能見此。其餘爪生髮長之處。筋轉脉搖之處。斯等在內而與心相離者。理合明了。如何離合之處。俱不能見耶。若汝最靈之心在內。而必不知內物。云何反能知外物也。然則與在堂不見如來。而反見林泉者。何異哉。汝計謬矣。是故下結破語。猶云汝言在堂。不見如來。能外矚林泉者。無有是處。可知汝計心在身中。不見內而反見外者。亦無是處也。斯破心在身內竟。縱不能等舊說。以幽深膚淺釋之。似自外而之內。則心在外矣。不可從。頗者多也。
阿難稽首而白佛言(至)同佛了義得無妄耶。
冠註 此執心在外也。阿難聞佛說個必不內知云何知。外頓起謬解。意謂佛說我心在外。義見言表。故曰我聞如來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實居身外。何則。我心如燈。我身如室。佛謂心若在內。宜先見內。而後及外者。譬如燈然室中。必然先照室內。從其室門。後及庭際。一切眾生不見身中。獨見身外者。亦如燈居室外。不能照室。是義必竟明了。無所疑惑。與佛上來所說了義。無不同者。豈得同前在內之妄耶。
佛告阿難是諸比丘(至)云何一人能令眾飽。
冠註 此先設一喻。以明心不在外也。夫心既在外。則身與心分而為二。亦似兩人。彼此不相干涉。故審定阿難曰。是諸比丘。一人食時。諸人飽否。阿難即答曰不也。且自徵明曰。是諸比丘雖阿羅漢。軀命不同。云何一人食時。能令眾飽。即此則知心在於外。自不知身。而阿難之計。將負墮矣。適值也當也。[A42]摶食者。亦名段食。有形段可[A43]摶取者。四食中揀非觸思識也。宿止也。猶云今日不食矣。
佛告阿難若汝覺了(至)住在身外無有是處。
冠註 此破心不在外也。若汝能覺了能知見之心。實在身外。則身外於心。而心亦外於身。各不相干。然則心所知者。身不能覺。身邊能覺。心不能知。則與一人食時。眾不能飽。無以異也。我今示汝兜羅綿手。汝眼見時。心分別否。阿難答言。眼見手時。心生分別。佛曰。若然則身心元相知。而不相外矣。云何執心在外耶。是故下結破語。兜羅云細香。此綿白軟。佛手似之。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至)無障礙者潛根內故。
冠註 此執心潛根內也。如佛所言下。牒前言而起後文也。我今思惟知在一處者。揀非前內外一處也。處今何在者。佛徵其所言之處也。既不知內等語。意謂根不見內故。若根能見心。自隨其分別矣。觀下文可知。猶如有人至隨即分別一段。是喻。乃發揮潛伏根裡一句義。故以能合琉璃。喻如眼之浮根。以所合雙眼根。喻如識心。琉璃不碍眼見。如眼根不礙心見也。阿難此處早有眼見心知之意。但未明言。而世尊亦不理會。妙不可言也。然阿難向下負墮者。重在彼根隨見隨即分別二句。法喻不齊。猶輕然我覺了至終。又是委曲。完成上文既不知內。而能見外二句義。猶云不見內者。為根不見故。根若見內。心自隨知。矚外無礙者。亦潛根內故。根既能見。心何所礙。何恠心不見內。而獨見外者乎。潛者藏也。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至)如瑠璃合無有是處。
冠註 此破心不潛根也。佛以二難破阿難。若心見眼。而眼自不能見境。心亦不得成隨矣。若心不見眼。則法喻不齊矣。故先躡本喻以按定。阿難謂汝既以人之琉璃。喻如汝之眼根。以人之眼根。喻如汝之心體。彼人正當見山河時。曾見琉璃否。阿難答言。實見琉璃。佛即難曰。汝心潛伏眼根。若同彼琉璃所合之眼者。汝心正見山河時。何不見眼。設若見眼。則眼反同心所見之境矣。若同於境。則眼乃無知之物。然則眼先不能見物汝心又隨。何者而起分別耶。汝計隨見隨即分別者。不得成矣。斯暗點他見。非是根也。設若汝心不能見眼。則法喻又不齊。云何說心潛根內。如琉璃合眼耶。是故下結破語。
阿難白佛言世尊(至)名為內見是義云何。
冠註 此雙計內外也。阿難轉計。多因被斥。暫時逼成。唯執心在內。是其本意。故堅執不捨。今雖內外雙執。而意在曲成初計。有藏則暗者。謂由其暗故。不能徹見藏腑。閉眼見內者。謂既名見內。豈為不見。有竅則明者。謂由有竅故。所以外明。開眼見明者。謂由其明故。所以能見外物。然則心居身中。不見腑藏。而見外物。亦不違理也。因被三番奪破。故不敢直斷。但曰是義云何耳。
佛告阿難汝當閉眼見暗(至)名見內者無有是處。
冠註 此破閉眼見暗。名見內也。欲破彼執。先設二問。以審定之。下方辯破。若此暗相。與眼對者。是此暗相。在汝眼前。反成見外。云何成得見內。若言見暗即成內。勿論眼之前後。即當凡居暗室中。無三光處。則應盡是汝之三焦五腑。然寧有是理哉。若此暗相不與眼對。則暗與眼。自相乖離。亦不名見。又云何成得見內。如是則眼與暗相。對與不對。皆不成內。若言我道閉眼見暗。非道開眼見暗。何論對與不對。這是離諸外見。返觀暗相。謂之見內。若汝眼根。離却外見。返觀暗相。成內對者。即當開眼合眼二處。皆能可也。若能合眼返見暗時。名見身中。於開眼見明時。何不返見[A44]己面。若開眼時。不能返見[A45]己面。則閉眼時。又不能返見身中。若謂開眼見明時。果能返見[A46]己面。則汝心眼皆在虗空。又不得返見身中。而內對必不成矣。若果在空。豈獨不成內對。抑且非汝之心體。若言雖在虗空。而見我面。亦是我之心體。殊不知汝眼所在。當有汝身。然則如來亦見汝面。即應亦是汝身。縱謂心眼所在。不必有身。則汝心眼在空。亦見汝面。是汝心眼[A47]已有知覺。則汝身中。應無知覺矣。汝必執言身中有汝知覺。空中心眼亦汝知覺。則汝一身應有二知。既有二知。即汝一身應成兩佛。有此理乎。是故下。單結破見內不成也。
阿難言我常聞佛開示四眾(至)亦非內外中間三處。
冠註 此計心在隨所合處也。阿難四番被斥。伎倆將窮。故引佛法。為[A48]己證據。殊不知昔說心法互生者。要顯諸法無性。妄心無體。以破妄也。今謬執心法。實有所生。復計因法。而有之思惟體。為[A49]己心性。既謂心隨法有。不可說合。既謂之合。必是兩物現成始得。且心體尚無。豈待合而後有乎。不特此也。既曰心隨法有。而亦與法合。則法在外。而心亦在外矣。何謂非內外中間三處。通身是病。而不自知也。
佛告阿難汝今說言(至)若從外來先合見面。
冠註 此破隨所合處之計也。阿難引兩法為據。佛單牒一法辯破。則彼無所賴矣。若謂法由心生。則似心為法體。聊有倚傍。而獨說心由法生。則似法為心體。是心自無體性。心若無體。則無所合。盖六種根塵。各有體量[A50]已。合成十八界矣。汝無體之心。復與何法相合。豈六塵外更有一種無體之塵。與汝無體之心。合而為一。而成十九界耶。何以故。因七塵故。是義不然。若汝心必有體。必在隨所合處者。汝今以手自挃其身。看所知心。從何所來。若無所從來。又非隨合隨有。必待挃而始見。方是隨合隨有。若有所從來。必有內出外入。果內出耶。外入耶。若有內出外入。則復襲前咎。豈得隨合而隨有乎。不曰二十一界。而曰十九界者。正顯心與塵俱無體故。此雖小節。亦應知之。挃者觸也。
阿難言見是其眼心知非眼(至)若見物者云何名死。
冠註 此計眼見心知也。阿難聞佛見內見面之說。遂生疑計。謂眼[A51]但名見。心但名知。責心令見。恐非正義。佛即暗牒前戶牗開豁等文作喻。顯知見唯心。以阿難喻心。以門喻眼。謂如汝在室中。雖因門見外。須得汝身而後能見。若非汝身而門。豈能見之乎。法合應云。雖因眼見外。須得汝心而後能見。若非汝心而眼。豈能見之乎。若唯眼見。則諸[A52]已死(云云)。以此觀之。可見知見唯汝一心。豈妄分眼見心知乎。
阿難又汝覺了能知之心(至)心則隨有無有是處。
冠註 此復拈上文。心若有體一義。作四分破之。承上云。汝心若必有體。為是一體多體。徧體不徧體。若一體者。挃一支時。四支應覺。若咸覺者。挃應無處。若挃處有在。定非一體。若多體者。有一心體則成一人。有多心體則成多人。於多人中。何體為汝。若徧體者。同前一體。挃一支而四支咸覺。若不徧者。止在一支。當爾挃頭而亦挃其足。若頭覺而足不覺。可言不徧。今頭足併挃。必爾併知。又非不徧。然則心體尚無定在。豈有隨合隨有之處耶。是故下。結破語。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亦聞佛(至)表體既混心應雜亂。
冠註 此計心在中間也。阿難但知引證。而不知談實相者。是說萬法唯心。不隨妄執。直指真實本相而言。豈同浮想識心乎。反領前非。而作思惟。謂心若在內。應有所見。又無所見。心若在外。應不相知。今又相知。內無知故。在內不成。身心相知故。在外非義。外既相知。內復無見。當在中間。彼雖言中。而中相尚迷。佛先審定中相在身在境。後推破之。意謂若在汝身。而身有中邊二義。在邊則不名中。在中則同前在內。仍當見內。若在身外之處。而處有表與無表二義。無表則中相無所標準。表則亦無定方可觀。盖表體尚無定在。豈心有一定之中相。而不雜亂乎。表中標竿也。凡立標以顯中位。曰表。
阿難言我所說中非此二種(至)當在中間無有是處。
夫凡看此等經文。要知非難為難。勿得望空鑿實。然而語雖變幻。於中線路。隱然絡然。若虗非虗。但循文銷釋。玅趣天然。若強援證據。徒成贅語。豈獨不成一片。反作七穿八孔。當觀阿難所引佛語。曾無一二當可。世尊併不究其來歷。亦不問其差訛。唯了眼前公案。雖係折辯。其實直捷。又如阿難所執之心。世尊豈不知是第六識。豈不知為前塵影事。未及緣熟。自不與之說破。若廼伎癢知識。未免捫風撲影。不顧其當與不當。契與不契。唯圖展其所有。而殘經剩論。餘歌冷頌。甚者。諸子百家紛然雜出。譬諸庸醫修藥。料愈多。而病尤深。夫何益哉。
冠註 此一答一破之詞也。阿難答曰。我所說中。非身處二種。如世尊(云云)。阿難一時兩引證據。則前後矛盾。而亦不自知。盖佛處大乘時。說真心實相如如不動。無在而無乎不在。豈謂不在內外而在中間乎。佛在權乘時。說眼色為緣生於眼識。謂根境為緣。以生妄識。而互無體性。如本經後文云。幻妄稱相是也。又豈與實相真心無異乎。然此應置之勿論。況復解釋佛語。謂眼有分別。而指定根屬內身。謂色塵無知。而指定塵屬外境。謂識生其中。而指定心在兩楹之間。以顯中相。嗟夫謬矣。墮矣。故世尊乘隙。審定阿難曰。汝心若在根塵之中。此中之心體。為兼根塵二種。為不兼耶。遂辯破之曰。若兼二者。汝道眼有分別。色塵無知者。一定眼是有知之根。一定色是無知之物。汝心自是有知之體。而復兼在根塵之中。是體與根。皆係有知。雖兼而不必論矣。[A53]但無知物色。與有知心體。二者兼在一處。則有知無知。豈不互相雜亂乎。若必執言。二者雖兼不妨。物色猶自非知。而心體猶自有知。未甞雜亂者。則是雖相兼。而未相合。若汝心體與外物既如此。與內根亦復然。即當以一心體兩分而立。半與根敵。半與塵敵。然則心體既非定一。依何為之中位乎。若兼二不成。是不兼根塵。汝道眼色為緣。生於眼識。若汝心體不兼根。則非屬有知。若不兼塵。又非屬不知。然則如為父母。子自何生。根境既不為緣。則心之體性。自何而有。心體尚無。依何以顯中相乎。是故下結破語。以兼二破阿難。是躡眼有分別二句作贓證。以不兼二破阿難。是躡眼色為緣二句作贓證。物體雜亂句。且除却根說。物非體知句。眼上句轉出來。以分釋不雜亂義。成敵兩立句。又跟物非體如句推出來。以此例彼。仍提起根來。方作三法破之。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昔見佛(至)則我無著名為心不。
冠註 此計無著為心也。阿難愈授愈謬。不知世尊昔日為四大弟子。常言覺知分別心性者。正說思惟妄心也。不在內外中間。俱無所在者。正為破妄無體。令識本真也。猶云三際求心心不有。心不有故妄元無。妄心無處即菩提。豈謂有妄心。而但無所在乎。況復釋成佛語。謂一切無著。名之為心。且不敢自決。唯曰。則我無著。名為心否。盖阿難不知分別心性。隨境生滅。亦無實體。反認心實有體。但不著一切。嗟嗟不著一切。早著忘了也。然將名為心否之語。較前實居身內之語。則知阿難名言宿習。銷過半矣。非佛方便。焉能如是。
佛告阿難汝言覺知(至)名覺知心無有是處。
冠註 此破無著名為心也。世尊欲破其計。先牒其語。次則標名一切。猶云汝所謂一切者。即世間之虗空。及水陸飛行。諸所有象。種類雖多。總名一切。遂辯破之曰。汝謂無著一切者。為有汝心在言無著耶。為連汝心亦無。言無著耶。若心亦無。則同龜毛兔角矣。汝心既無。以何名為無著。此當用一喻可明。譬如我有個瓶甌在此。容許說這瓶甌。不著於案上。豈連瓶甌。亦無脫空。說個不著於案上。而不著者。果何物也。若有心言不著者。則不可名無。何以故。若心無相。則同龜毛兔角之無。固不可脫空說無著。若非無相則心有。相心相一有。則著在一切物上。云何以無著名心無相。下雙結上有無二義。是故下總結破語。有無皆指心言。舊說指一切物言。豈前標明水陸等。而後復論其是有耶。是無耶。為在之在字虗說。猶云有心在此乎。則在之在字。是言心在物上了也。盖心必即物以顯相。豈可離物以言相乎。
爾時阿難在大眾中(至)傾渴翹佇欽聞示誨。
冠註 此舊謂責躬請教之文也。夫凡有所執著。有所倚傍。有所分別。有所憎愛取捨。皆名言妄想耳。故七番徵究。處處皆斥為非。使阿難絕斷思惟。於一切處無可傍副。一切心無可跟究。一切言教無可恃賴。一切意解無可圖度。則知見消磨。名言灰滅。而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立可承當。豈非楞嚴大定乎。阿難當面蹉過。只得再申啟請。爾時阿難至而白佛言。乃經家標敘請教之儀也。最小之弟者。四王生八子。唯阿難最小也。意謂因沗同氣。而居最小故。得蒙如來慈心愛惜。由慈愛故。雖今出家。猶恃嬌憐。不復努力。所以徒尚多聞未得無漏。故被魔呪所攝溺於婬舍。然且不知何故而至於此也。今蒙如來開示。皆由不知常住真心。用諸妄想。故有輪轉。始知所以未得無漏。而為魔所溺者。當由不知真心實際之所詣。然我等今欲詣進真際。尚迷途路。願佛慈哀。指示奢摩他。為詣真際之捷逕。萬一由此而證真際。縱值惡知見。如娑毗羅摩登女者。自能使之魔心頓歇。正念現前。豈不令諸闡提隳彌戾車乎。作是語[A54]已下。亦經家所敘文。嬌憐即慈愛也。傾渴者。如渴思飲也。翹佇者。如鳥張望也。欽敬也。闡提云信不具。彌戾車云惡知見。是一串義。猶云令諸信不具者墮壞惡知見也。應上娑毗等文最親切。
爾時世尊從其面門(至)皆住本國合掌承聽。
冠註 此放智光以示真際也。佛與眾生。同一真體。而權實二智。無不具足。眾生不覺。舉目成礙。佛能大覺。觸境皆通。然根本智光。即六根而超六根也。故世尊先放肉髻頂光。以顯超出六根之最上乘法。因機教不偶。復俯尊就卑。從眼耳鼻舌。放此智光。亦顯一真法體不出六根。[A55]但眾生日用而不知。縱有世智聦敏者。凡所見諦。未出陰陽至理。必曰天動地靜。陽明陰暗。以德合天地。智齊日月。然亦不出第八識之見相二分。縱親證之。亦是理障。唯佛乃能轉識成智。故從根本智。放種種光。其光晃曜。則千日隱其明。大地虗其質。而見相二分翻為智用矣。故令十方世界合成一界。十方菩薩不離本座。承聽法音。然微塵國土。曾無毫許間隔。諸大菩薩曾無頃刻不面。但情生智滅。根境妄分。於器世界。不能超越。而妄成隔絕。今仗佛光。炳然見之。而反為奇特。若根塵識滅。本光透露。乃一種平常耳。凡佛說法有權有實。而放光則權實並彰。若上根利智。一見此光。一覩此事。即獲本真。證無生忍。此光豈非實法乎。若中下之根。必待說法。而後悟者。先假此光。發起信根。而後聞法。始可深入。則此光又屬權乘矣。然佛光非有權實。而權實唯機有耳。六震者。動踊震起吼擊也。
佛告阿難一切眾生(至)而不自覺枉入諸趣。
惡叉。西域毒樹名。聚者。謂彼毒果。生必三同一蒂。喻惑業苦三。生必咸聚也。魔羅。此云殺。謂戕害正修也。劫魔。此云長時。塵劫者。以微塵記彼劫數。言極長時也。一切眾生下。指汎爾凡夫。而不知修行者。諸修行下。指修行而不得根本正智。不能證極果者。皆由下。有結前起後義。猶如煑沙下。極喻上錯亂修習者。云何句。徵上文以起下文。要與阿難一身。敵體指出二種根本。使他立見真際。然真際。即在第八識中。故謂識精元明。精者。不雜也。謂真如雖隨緣成識。而不變性。曾未點染也。元者。自本而出曰元。明。指用言。此元字。與上元字少異。上元字。即本字。是真如本體。此元字。[A56]已在識中。雖不受點染。不妨與本體有一間耳。此菩提涅槃。元清淨體。雖即前常住真心。性淨明體。此生死根本。雖即前用諸妄想。而於中自有不同處。前是汎指一切眾生。以曉阿難。且[A57]但曰不知真心。用諸妄想。尚未言及根本。此因阿難請問真際所詣。故先自修與不修者。漸漸說及阿難。向他一身中。敵體指出二種根本。故先標其名。後指其體。又且則汝二字。何等緊確。然雖真妄雙指。要重真邊。一則令識本真故。二則阿難獨問真際故。真根本中。只重識精元明一句。若阿難知得第八識。則真際菩提等。自在其中矣。寧有不由第八識。而證真常者哉。是故雖言惑業苦。及錯亂修習。以至菩提涅槃。元清淨體。一槩不重。但要知得識精元明。則無法不在此中。無一樣人不從此流出。如對法經云。無始時來界。一切法所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是也。夫識精元明。離了六根六識。亦無處覔。故後文觀河不變者。識精也。如第二月者。識精也。見非是見。以至六解一亡者。皆識精也。盖此識精在眼。而尚未雜色者。即名見精。在耳。而尚未雜聲者。即名聞精。乃隨根立名。亦無定名。[A58]但於一根中知此識精。則去真性不遠矣。故向後多寄見精。以指真際也。由是眾生下。雙結迷真執妄也。
冠註 此為阿難敵體。指其真心實際也。初因啟請得成菩提之禪定方便。即為並標真妄。以至七番破妄。令契真常。迷而未悟。重請真際。佛即放光現瑞。雖全體舉出。彼猶不識。今復開示曰。謂諸眾生。從無始來。迷[A59]己真心正智。隨無明流。起顛倒惑。由惑有種種。造種種業。由業熏種。自有苦果。相續不斷。夫惑業苦三。生必同聚。如惡叉果生必三同一蒂也。非特眾生。即諸修行者。亦不得根本正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或唯厭業果。而欣寂滅者。謂之二乘。或迷自本真而求道心外者。謂之外道。或修有漏善戒而取善果者。謂之諸天。或躭護欲境而惱害正修者。謂之魔羅。此等皆因不知真妄根本。誤妄為真。盲修瞎鍊。猶如煑沙作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可見妄非真因。不成真果。亦若沙非饌本不成饌也。然此真妄根本不在別處。則汝阿難身中。立可得見。盖生死根本者。第八識中根本無明也。攀緣心者。前七識也。菩提者。根本智也。涅槃者。真如理也。正智契真理。智理一如。本無能所。故名元清淨體。總指不變真如。全體大用也。識者。第八識之妄分也。精者。第八識中。元有不變真如。自本明而出。謂之元明。言雖居染位。不受點污。指第八識之真分也。識精元明。總指真如隨緣。成第八識也。本識能生見相二分。見為能緣。相為所緣。以妄緣妄。而不能緣及真性。故曰能生諸緣緣所遺者。夫元清淨體。與生死根本。非有二體。非定一體。真如無始。無明亦無始。為真如具隨緣不變二義。無明具成事體空二義。然真如隨緣。即為成事無明。而無明體空。即為不變真如。盖真如即如來藏性。但一念隨緣。為成事無明。而無明中自有不變真如。故曰。真妄和合。成第八識。由第八識。有見相二分。見分即前七識。相分有親有疎。親即五淨色根。疎即浮根色身。及外六塵等相。若第七識執我。第六識隨塵分別。前五識領納前境。根境相偶。以現行熏種子。使第八識受熏持種。即是用前七攀緣識心為自性。亦是第八識為無始生死根本。因果循環。輪迴不息也。若根境不偶。前五識不領受前五塵。第六識不隨法塵分別。第七識不執我。則現行漸滅。種子漸消。使第八識漸至湛不搖動。復還真精元明。漸盡根本無明。轉識成智。即為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矣。觀此則豈獨阿難敵體本真。是菩提果。凡諸眾生各各圓滿。[A60]但為根塵不脫。令諸妄識徧緣一切。不能返觀自性。故迷真執妄。遺此本明。然既曰本有真明。何遺之有。常在六根門首。無須臾離。而但不能覺耳。止因不覺。墮入凡愚諸天外道等趣。是不當墮而枉墮者也。枉者屈也。
阿難汝今欲知奢摩他路(至)我與大眾同將眼見。
冠註 此舉拳騐見令知真際也。承上云。汝曰不知真際所詣。而復問奢摩他者。是以奢摩他為詣真際之路。意謂願出生死。而詣真際。必要先知其路也。我今為汝指出真心實際。當不勞舉步。立可至之。而汝可能至之乎。即時如來舉臂屈指。為光明拳。而三番審試。一則舉拳語阿難言。汝今見否。阿難唯答言見。二則曰。汝何所見。阿難唯答。見光明拳。曜我心目。三則曰。汝將誰見。阿難又唯答曰。我與大眾。同將眼見。嗟夫世尊要使阿難。於一眼根中。直證真常。而阿難全然未醒。然此三轉語中。不無緩急。第一轉語。問曰見否。唯答曰見。尚未見得。次則問何所見。正要立見功效。唯答曰。拳曜心目。則病源深固。實難療治。而世尊婆心切切。更問汝將誰見。又唯答曰。同將眼見。在世尊則一步一緊。在阿難則寸步不移。斯緩急之別。智者審之。
佛告阿難汝今答我(至)佛言咄阿難此非汝心。
冠註 此再徵妄心而直破之也。世尊先牒而後問。牒曰。汝今答我。如來屈指。為光明拳。曜汝心目。即問曰。目在汝面。我可見之。今以何者為汝之心。當我拳之光曜耶。將心來我看。此乃世尊極力為人處。與初祖為神光曰。將心來與汝安同意。若阿難被此深錐痛劄。猛然有醒曰。求心了不可得。則奢摩他路亦不必矣。爭奈阿難仍行舊路。以前七處推窮尋逐之。能推者認為[A61]己心。殊不知前自述思惟愛樂者。即此心也。世尊所判。用諸妄想。及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亦皆此心也。故世尊振聲一喝。咄此非汝心。雖然世尊下此一喝。要非偶然。必待因緣時至。而後施之有益。盖阿難被世尊在處斥之為非。又於舉拳後。連加轉語。以搜索之。方說得能推者三字出。若正在推窮尋逐時。尚不知何名所推之處。亦不知何名能推之心。而彼時縱與之千喝萬喝。豈特無益。即彼亦未必驚愕如此。斯當詳之。
阿難矍然避座合掌(至)失汝元常故受輪轉。
冠註 此一問一答。以顯能推者非真心也。阿難被世尊一喝。即矍然驚愕。離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當名何等。可見阿難一向唯知有此。今聞說此非心。自覺駭然。阿難既索其名。佛即直示本名曰。此是前塵虗妄相想。意謂汝指所謂能推者。是因前五根所對色聲香味觸。而前五識領納前塵。落於其中。使汝思惟想心。緣彼塵相。虗妄暫現。豈有實體哉。由此妄想惑亂汝之真性。猶如竊汝之賊也。由汝無始。至於今生。誤認為心。亦若認賊為子也。既認賊為子。則於真子不復求覔。豈不失汝本有真常乎。由其所認非常住真心。故受生死輪轉諸趣。亦若念念賊子。而常被竊奪也。前所云使汝輪轉心目為咎者。此心也。云發兵討除。要知賊之所在者。斯正賊之所在也。前所見之佛相魔相。及一向多聞者。皆此所謂前塵也。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佛寵弟(至)惟垂大悲開示未悟。
冠註 此述疑求示也。阿難雖聞世尊明示能推者。名前塵虗妄想相。而不能擺脫。且更加擬度。謂必不能外此心。而別為用也。故歷敘有生以來。造善作惡。凡所用處。皆是此心。凡有功能。皆出此心。若此發明。非我心者。我乃同諸土木矣。何則。除此之外。杳無別心可得也。云何如來說此非心。一聞此說。我實驚怖。兼此大眾無不疑惑者。雖蒙如來說此非心。名前塵虗妄想相。尚未開悟。惟垂大悲。更為開示也。夫阿難陳白本懷。亦為大地眾生說法。即此觀之。則知作善作惡。唯此第六識心。最為殊勝。而凡夫瞢然不知。二乘人雖知而不覺其妄。反以此為主人公也。
爾時世尊開示阿難(至)性一切心而自無體。
凡親證實受無生之理。唯自知之。向人極力形容不出。故曰忍。詰。追問也。本體無垢。曰清淨。處染不染。曰妙淨。湛寂虗靈。曰明心。物各有性者。猶言物物一太極也。世物從心現起者。猶言統體一太極也。然斯約第八識現見相二分。而成世間法也。若約真心言之。則心如明鏡。而十法界依正二報。皆鏡中影像耳。舉草葉等者。以微小況粗大也。舉虗空者。以無形況有形也。而自無體。亦況顯之詞。猶云所現之物。尚各有體。而能現之心。豈反自無體乎。決言真心。必定有體也。
冠註 此示真心有體。以釋其驚疑也。世尊見阿難驚懼疑惑。故先安慰而後開導之。無生忍者。即楞嚴大定。即如幻三昧也。謂證此則於三界內外。併不見有少法生。有少法滅。於一一法。當體如如。而忍可於心。言不能表。眾生不能證入於此者。皆由誤認前塵虗妄想相。故於此忍。永隔而不能入。佛將破生滅以顯無生。故於師子寶座。摩頂安慰阿難而告之言。如來尋常說萬有諸法非別所生。唯一真心之所現起。以至十法界中因果。謂之正報者。及十法界中。微塵國土。謂之依報者。莫非因一真心以成其依正之體。不特此也。若諸世間。凡所有者。如山河大地。乃至極細微者。或一草一葉。一縷一結。詰其根本元流。咸有體性。豈獨細而有形者。縱令大而無形之虗空。亦有豁達無礙之貌。以此觀之。則世出世法。有情無情。若大若小。凡有一物。必具一體。何況清淨妙淨明心。乃能現世出世法。範圍天地。曲成萬物。而凡所體性。皆從真心現起。而能現之心。豈反自無體性乎。
若汝執恡分別覺觀(至)其誰修證無生法忍。
法塵分別影事。指過去說。前塵分別影事。指現在說。雖心因塵有。塵亦因心有。為破妄心。只重心邊。塵邊不可說出。事業者。謂塵是心所司之事業。如言五官相似。事[A62]已成。曰業。業初與。曰事。勅。教也。揣摩工夫。向後八還處始見。此處兼舉六知根。六現行識。亦只重第六意根。意識也。內守幽閒等。只宜渾說。不可定指何等果位。我非勅汝等。恐阿難罔然無措。未免離波求水。故使他。即妄求真也。
冠註 此示真妄之別。令捨妄趣真也。世尊雖示真心有體。阿難執妄不移。故曰。汝堅執不捨者。名分別覺觀。即六知根。所了知性。即前六識之現行。皆因現前六塵引生。而自無實體者也。若汝必定執為真心。則此分別心。即應離諸色等六塵及依塵所司事業。別有全性。毫無虧欠。許為真心。然此非難辯。立可甄別。即如汝現今承聽我法。此則因我說法之音聲。而有汝之分別。若離我之聲。自無汝之心。既離聲塵。而無體性。豈為真心乎。非特此現行六識。不是真心。縱將此名了知性的六識。現行。息滅更滅了。名見聞覺知之六知根。而於暫息塵勞處。內守幽深閒靜。雖為禪定寂境。猶為法塵分別影事。何以故。能守者。制伏之心。所守者。幽閒之境。此心此境。因昔隨塵而分別顯。今離塵而寂靜。正是過去法塵所遺落之影事。尚不得名真。況汝現前隨塵生滅者。即欲認為真乎。然我今亦非教汝執恡此心。定非汝心。[A63]但教汝就於分別覺觀心。微細揣度摸索。是真耶。是妄耶。離塵有體耶。離塵無體耶。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汝真心。若離前塵無分別性。斯即前塵分別影事。若汝所執之心。是因前塵而有者。則前塵體性。元非真常不變者。若能生之塵變滅時。則所生之心。即同龜毛兔角矣。心既隨滅。則汝法身亦同斷滅。更使何心修因而證無生法忍乎。
即時阿難與諸大眾(至)雖得多聞不成聖果。
冠註 此申釋上文以誘進當機也。阿難聞息滅六識。猶為塵影。又令揣摩心體。為有為無。則默然無辯。而生平所執為心者。亦不知果有體耶。果無體耶。杳無可據。如人失其所有也。世尊見阿難一無所辯。則知胸中餘習亦將盡矣。故更激之。意謂豈獨認前塵緣影者。未出生死。即世間諸修學人。由欲界而入四禪。由四禪而入滅想定。是由九番次第。始入滅想定也。然雖想念息滅無。乃禪定所制。非盡滅想心也。若念此禪定念寂樂。不復前進。則不得漏盡成大阿羅漢。斯等皆由不知此第六識心乃生死之關鍵。若凡夫瞢然不知。則隨此起惑造業。固墮分段生死。若定性小乘。執此妄心不起處。誤為真實涅槃。亦墮變易生死。可見凡堅執妄想者。必受輪轉。是故汝今雖得多聞。不成無漏聖果也。此不得漏盡者。指方入滅想定。猶未盡滅想心。特定力制住不起耳。與前內守幽閒者相似。對阿難說者。是以勝況劣。有激進義。九次第定。前八凡位。後一聖位。
阿難聞[A64]已重復悲淚(至)發妙明心開我道眼。
冠註 此傾誠悔過以請真心道眼也。阿難聞入滅想定者尚墮生死。則信妄非真。重悲痛責。長跪白佛曰。自我從佛發心出家以來。曾未精修。唯恃佛威神。且常自思惟。無勞我修。將謂如來是我同源共派。必以慈恩。惠我三昧。豈知縱乃天性之親。而彼此身心。本不相代。今蒙如來見斥見呵。將我一向希望本心。盡情打落。上因恃佛嬌憐故。恃佛威神故。所以雖身出家。心不入道。自今觀之。不修自[A65]己真心。而望人代替者。譬如富人之子捨父逃逝。甘為窮子。而從人乞食也。今日乃知佛力不可恃。多聞亦不可恃。雖有多聞。若不精修淨行。與不聞等。若徒聞而不修者。亦如聞人說食。而不療[A66]己饑。聞之終何益哉。世尊。我等今者。但能聞而不能修者。被煩惱所知二障所纏縛故。不能解脫二障者。良由不知自[A67]己本有寂常心性。而恃賴於人故。與捨父逃走甘為缺食虧衣窮身暴露而無所棲藏者。無以異也。雖蒙如來指示妙淨明心。至今迷覆。雖蒙指示。非眼能見。至今瞢翳。惟願如來哀愍窮露。發妙明心。開我道眼。阿難此番感悟。痛自悔責。兼陳二障者。良由上聞滅想定人尚在生死路途故也。二障者。煩惱及所知也。亦名事理二障。亦名見思二惑。亦名分別我法二執。名異而體同也。二障所纏者。不能解脫也。本不動搖曰寂。本無生滅曰常。心乃了了無窮之用也。性乃生生不息之理也。空有不覊曰妙。體用鑑徹曰明。道眼簡非肉眼。真妄顯現。決擇分明。直見道體。曰道眼。又物不能礙曰妙。物不能混曰明。
即時如來從胸卍字(至)性淨明心得清淨眼。
如來隨處放光。總顯根本智。而根本智。即常住真心也。卍者。彼方萬字也。佛胸前有萬德吉祥紋也。光從此出。表根本智。萬德圓俻。明爍萬有。用等河沙也。幢乃摧邪立正。即破妄顯真也。獲妙微密。性淨明心。以妙字貫下。猶云獲妙微密性。妙淨明心。體用皆言妙者。言三德秘藏。不縱不橫。超出偏小故也。於真心之體。曰微密者。謂十地見之。如隔羅縠。故曰微。唯佛與佛。乃能究盡。故曰密。於真性之用。曰淨明者。謂此心即智也。汙不能染。境不能蔽。而靈照卓然。即妙明心也。清淨眼者。對境而離。稱理而觀。周徧一切。不著有無。即道眼也。
冠註 此先放智光。後示心眼。總為阿難發妙心。開道眼也。世尊三次放光。自是隨機感應。亦有深淺不同。盖最初放頂光之後。說大佛頂。則所顯所說。皆迥出根塵之最上乘理。要使阿難立地成佛。不由行布。阿難搆副不上。重請真際。佛自面門放光之後。指二種根本。其所顯所說。雖落一層。以屈尊就卑。亦要阿難悟此最上一乘。亦不離六根門頭耳。奈彼亦不能搆副。而尚曰二障所纏。觀茲機緣。非從梯航。不能證入。是故如來再落一層。從胸卍字。湧出寶光。意謂即六根而超六根者。即在此也。汝不知此。即不知其有心矣。豈有人而不知有心乎。吾一知此。吾一證此。而從此流出本有光明。無色不備。無礙不通。不動一塵。而周徧法界。即十方世界所有寶剎。而剎中所住如來。及如來所有無見頂相。以此一光。莫不灌攝。豈特十方如來。若聖若凡。情與無情。平等融通。即汝阿難。及諸大眾。平等貫徹。故曰。汝請發妙明心。開我道眼。吾今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云云)。
阿難汝先答我見光明拳(至)屈握示人故有拳相。
冠註 此辯騐阿難之迷悟也。世尊既建法幢。為阿難開發真心道眼竟。但未知領悟何如耳。故拈前語。疊發三問。以詳審之。一問汝先答我見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二問云何成拳。三問汝將誰見。此雖拈前見拳之語為問端。而實在暗探見三十二相之病源。阿難併無遷改。一曰光明因清淨所生。用答光明因何所有也。二曰我實眼觀。用答汝將誰見也。三曰屈握示人故有拳相。用答云何成拳也。此曰清淨所生。即前云非欲愛所生也。既曰眼觀。依舊肉眼。非道眼也。閻浮檀金此云勝金。須彌南面有此檀樹。果汁入水。砂石成金。此金一粒。置常金中。悉皆失色。佛身之色似之。赩。赤𦦨也。又傳此金有破暗之光。故佛身之色如之也。
佛告阿難如來今日(至)例如來拳事義相類。
冠註 此以拳例見也。阿難陳白二障後。雖覩法幢。不妨仍認肉眼為見。而杳不知其見性。則不能頓悟真常矣。故世尊只得向第二門頭。少開方便。故曰。我今實言。告汝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開悟。亦問之曰。譬如我今有手。則成我拳。若無我手。則不成拳。例如有眼。則成汝見。若無汝眼。則不成見。其理義是同是異。阿難疾答無疑言。既無我眼。不成我見。例同如來既無佛手。亦不成拳。事義相類。然佛據理而問。阿難據事而答。理須智了。事起妄知。阿難出語。似有分曉冷處。亦當着眼。
佛告阿難汝言相類(至)前塵自暗見何虧損。
冠註 此以拳見不齊而顯見性無虧損也。承上云。汝謂事義相類。則不然也。何以故。如無手人。拳畢竟無。彼無眼者。非見性之體用全無。但無浮根。而似用稍不顯耳。於體性曾未虧欠。汝試於途詢問盲人(云云)。前塵自暗者。謂明暗色空。皆眼家塵相。即浮根既壞。不能現色。亦為暗相。故此前塵但指對見之暗相言。若槩指前塵。則有眼人。於白晝時。亦同見暗矣。見何虧損。指見性言。即真見。而真見即真心也。後文自見。
阿難言諸盲眼前唯覩黑暗(至)二黑校量曾無有異。
冠註 此執盲人無見也。阿難一向堅執。眼見心知。至今未化。驟聞無眼能見。未免迷悶。故猶強辯云。諸盲眼前。唯覩黑暗。云何成見。世尊引一有眼人。處於暗室。所見暗相。與無眼人所見暗相例同。以詰阿難。是同是異。阿難認定有眼無眼所見暗相。曾無有異。世尊向下。以燈例眼。以證其謬也。
阿難若無眼人全見前黑(至)合掌清心佇佛悲誨。
冠註 此引燈例眼。以顯見性也。承上云。據汝所言。有眼無眼雖異。而所見黑暗是同。則有眼人處於暗室。唯見全黑。亦不成見。若以汝論之。無眼人全見前黑時。必不成見。忽得眼光。還於前塵。見種種色。定名眼見者。則彼暗中有眼之人。全見前黑時。亦不成見。忽獲燈光。亦於前塵。見種種色。應名燈見。何以故。無燈時與無眼者無異故。若燈見者。燈能有見。即屬有情。自不名燈。又則燈觀。何關汝眼事也。是故當知。汝所謂能見者。妄見也。夫妄見要假根塵相緣。而後成見。離前根塵。則無見性。汝執眼能見者。不出此也。若據汝所執。而燈但能顯色。指能見者。是眼非燈也。我所謂能見。非妄見也。離前根塵。自有體性。故說無眼亦能見。若依我所說。而眼[A68]但能顯色。指能見之性。是心非眼也。故在眼根。則以日月燈為助緣。在見性。亦以浮根為增上緣。若汝知此見性。非道眼而何。若了見性即真心。非妙明而何。世尊雖以見性是心指示真心。而顯真心。未離眼中之見性。阿難縱能信。而未能悟。盖一向但知能見是眼根。今謂能見非眼根。但知有眼方名見。今謂盲者亦名見。但知見明見色為見。今謂見暗亦為見。且世尊前言。見相思惟。非我真心。今謂眼中見性。即是真心。是故口[A69]已默然。心未開悟。合掌清心。佇佛悲誨。夫見性是心者。謂統體一真心。不妨在眼名見性。在耳名聞性。以至六根中。隨處立名。而抑非一非六。且一不必合。六不必分。猶云揑不成團。撥不開也。兩處如是二字。皆指定之詞。謂阿難指眼能見。世尊指性能見。雖復下。皆經家所敘之文。
爾時世尊舒兜羅綿(至)因何開悟今成聖果。
鹿園者。古國王養鹿之地。五比丘者。佛初為太子出家時。父王命隨侍者。父族三人。一阿鞞。此云馬勝。二䟦提。此云小賢。三拘利。華言未詳。或云即摩訶男。似是長子之稱。母族二人。一阿若多。此云解本際。亦曰憍陳那。又曰陳如。即其姓也。此云火器。亦事火之族也。二迦葉。此云飲光。共五比丘。而阿若多為最先發解者也。菩提。大乘極果也。羅漢。小乘權果也。皆指佛初轉法輪時言。所指客塵者。單取昔所說之喻。不必拘溺昔所喻之法也。若必以昔日所轉之四諦法。配合此經中義者。乃刻舟求劍之流也。
冠註 此更垂方便。令先悟者導之也。阿難前陳二障所纏。請示心眼。世尊即放心光。全體托出。以至向眼根中。指出見性。謂之真心。阿難尚默然未悟。世尊只得將機就機。令彼即向二陣處。究竟真心。故舒兜羅綿網相光手。開五輪指。誨勅阿難(云云)。
時憍陳那起立白佛(至)名為塵義佛言如是。
冠註 此陳那自陳最初悟境。以答世尊也。如來初成道時。為陳那等五比丘。初轉四諦法輪。開示客塵煩惱。而陳那先解。斯一段語。唯取客塵二義。客喻見惑。塵喻思惑。亦應阿難所說之二障。若詳細喻明。當謂見惑粗重。數數造業。流轉諸趣。曾未停息。故以行客投寄旅亭等。喻如諸有眾生遷滅流轉也。以自無所往主人。喻如縱破見惑壓伏妄想者。即將意識為主人公。然未免認住與不住為兩個也。思惑幽深微細。雖暫息妄想。若內守幽閒者。而但見其光影。故以新霽清暘升天。喻如廣大智。以隙中之光。發明空中諸有塵相。顯曠野處。不見塵相。喻如粗心散亂時。不能見此思惑。苟能暫息塵勞。而智光稍有一線之明。始於身中。照見微細思惑也。塵質搖動。虗空寂然。喻如思惑未破。無明未盡者。未證廣大真空。不了生即無生也。然若論唯與下文張本。不過辯定客塵二字。以明動靜也。佛言如是者。但印其所說。於昔時無異也。
即時如來於大眾中(至)誰為無住佛言如是。
冠註 此以所見辯動靜也。因上陳那答出客塵主空。以顯動靜分明矣。世尊要使阿難即客塵悟主空。故以手開合。辯問之曰。汝今何見。阿難具實而答。我見如來百寶輪掌。在大眾中。一開一合。世尊即究之曰。汝見我手眾中開合。為是我之手有開合。為是汝之見有開合。阿難唯答。我見寶手眾中自開自合。非我見性有開有合。世尊見阿難。似悟非悟。極力提掇曰。汝看動者誰乎。而靜者又誰乎。如此等語。要令阿難當下直取。了客處即主。塵處即空。即動即靜。即妄即真。奈阿難唯言佛手不住。而我見性尚不見有靜。誰為無住。斯是阿難以動為境矣。世尊明知。此見性二字。自佛口角邊認來。動靜二字。從陳那脚跟下轉出。雖未透徹。較前認浮根為能見。以暗相為不見。又覺清楚幾倍矣。故將錯就錯。聊暫印可。再作方便耳。然佛言如是者。唯許見性尚無有靜。誰為無住二句。將近乎理。故聊自印可。意謂見性從來無動。今何說靜。而靜尚不可說。豈有動乎。此中要看誰動誰靜一語。阿難明言。手有開合。見無開合。佛豈不知而復問何者是動。何者是靜耶。請着眼看。百寶者。貴重之稱。輪掌者。佛之手足中心。各有千輻輪相故云。
如來於是從輪掌中(至)誰為搖動佛言如是。
冠註 此從疎至親。引向一身中辯動靜也。上因對境而分動靜。雖云謬誤。恐有內外之辯。故如來於是從輪掌中。飛一寶光於阿難左右。令阿難左右顧盻。而問之曰。汝頭今日。因何搖動。阿難唯答。我見如來出妙寶光。來我左右。故左右觀。頭自搖動。阿難說個頭自搖動。則謬之甚矣。若頭能自動。與眼能自見。有何差別。且死人亦有頭在。可能動否。世尊婆心太切。恐彼驚愕。放寬一步。但究之曰。汝盻佛光。左右頭動。為汝頭動。為復見動。阿難仍舊答曰。我頭自動。而我見性尚無有止。誰為搖動。阿難又以動為身矣。上文境動見靜。而在迷者。猶可遮辯。此在一身中。認頭自動。而見不動。是一身中有個動的。又有個不動的。此乃凡小口吻耳。世尊依舊。將就放過。聊且印可。令彼安隱一二。再作方便耳。要知世尊命陳那。答客塵二字。要令識取客塵即主空。孰知到此但如客塵與主空有動靜之不同耳。若知非風旛之動。乃仁者心動。則近之矣。
於是如來普告大眾(至)輪迴是中自取流轉。
冠註 此領陳那之語。寄大眾之名。以實責阿難。乃大權方便也。意謂陳那[A70]已悟塵處是空。離客無主。決不離動取靜矣。若復有眾生。以搖動者。名之為塵。宜知塵即是空。以不住者。名之為客。當知客不離主。汝觀阿難。但言頭自搖動。見無所動。豈知頭自搖動。即見無所動乎。又汝觀我。手自開合。見無舒卷。豈知手自開合。即見無舒卷乎。若了頭自搖動。即見無所動。云何汝今但以動為身耶。若了手自開合。即見無舒卷。云何汝今[A71]但以動為境耶。由汝分頭分見。辯境辯心。認動認靜。故從始至終。用此念念分別之心。生滅不停。反遺失其不生不滅之寂常真性。非顛倒行事而何。盖由性心失真。認物為[A72]己。所以輪迴於顛倒之中。無停息之時。然此輪迴非從天降。亦非人與。乃自取流轉耳。凡失念念生滅。認物為[A73]己。二乘迷[A74]己為物。遺失真性。斯中兼有之也。雖然此事。若悟後的人。頭頭法法拈來。即是未悟者。實難開口。使阿難認定。頭動即是心。復為前塵影事。若離頭動覔見性。又是波外求水。除是向世尊問手有開合。見有開合處。別行一路。不上他鈎餌。始得解脫去也。然非[A75]己分中流出。則又不可也。
楞嚴講錄卷第一
校注
[0003001] 舊疑臼 [0005001] 秋當作鶖下同 [0006001] 持疑時 [0008001] 痕疑浪【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15 冊 No. 299 楞嚴經講錄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明柴紫山釋 乘旹 述
凡經題目。有世尊親安者。有結集人約義而安者。此經乃世尊親自安名。佛說五十五位菩提[A9]已。有文殊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當何名此經。我及眾生云何奉持。佛告文殊。是經名大佛頂。悉怛多。般怛囉。無上寶印。十方如來清淨海眼。亦名救護親因。度脫阿難。及此會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徧知海。亦名如來密因修證了義。亦名大方廣妙蓮華王十方佛母陀羅尼呪。亦名灌頂章句。諸菩薩萬行首楞嚴。共有五名。而後譯者。將謂語雖不一。義可互陳。是故存三隱二。合成一題。曰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夫大佛頂者。指諸佛三十二相中最尊最上無見頂相而言。其相不唯凡愚小乘莫能見。即地上菩薩。亦未能覩其邊表。唯佛與佛。乃可見之。何以故。以有見者不能見。以無見者亦不能見。以非有非無見者不能見。以即有即無見者亦不能見。唯離心意識。出凡聖路途者。無能見。亦無所見。方許親見頂相。然依最尊上頂。顯最上乘法。就有相以形無相。寄幻相以徵實相故耳。蓋實相者。即佛生本具常住真心。性淨明體。但為凡愚執有。二乘墮空。所不能知。乃至地上菩薩。亦尚未窺其涯際。唯佛世尊。三德圓通。萬行具足。據無作妙智。了不思議境。親證常住真心。全體大用。而亦具大佛頂相。亦能闡最上乘法。是故尊者被魔所攝。佛自頂門放光。化佛說呪。救脫尊者。因而慇懃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佛即全提正令。直指人心。曰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及至文殊請立經名。復以大佛頂三字弁之經首。可見非入楞嚴大定者。不證最上乘果。非證最上乘果者。不見大佛頂相。見大佛頂相者。是名如來。夫如者。指其真體。來者。表其大用。體具威音那畔。用展今世門頭。然正在威音那畔。不妨今世門頭。正在今世門頭。不妨威音那畔。若謂寂然不動。則感而遂通。若謂感而遂通。則寂然不動。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夫如來者。果德之稱也。非有密因。莫能證果。然人但知密非是顯。因非是果。而殊不知如來修因。曾未離見色聞聲處。即此六根六塵六識。便是成佛根本。一切現成。無不明了。特為眾生逐境迷心。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日用不知。故謂之密。是密乃對眾生言。豈如來之因有密者哉。是知淪生死。證妙常。皆不出此根塵識法。除此一法。更無別法。了此一義。更無別義。斯乃一修一切修。一證一切證。一了一切了。無了無不了。豈唯如來。凡諸菩薩所修萬行。靡不在茲。菩薩半梵語。具云菩提薩埵此翻發大道心眾生。謂發起初心。必成佛度生而後[A10]已。其利[A11]己利他。必假六度及四無量心。為十種根本大行。復以十資百。以百資千。以千資萬。然萬乃隨世之極數。豈行有一定之數乎。擴充之。或有多種。總括之。不出一楞嚴大定耳。梵語首楞嚴。此云一切事究竟堅固。所謂一切事者。不離六種根塵識法。究其體性。唯是常住真心。如法華云。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亦如肇論云。聖遠乎哉。擬之即神。道遠乎哉。觸事而真。且曰大佛頂。又曰首楞嚴王者。簡非二乘之枯禪滅定。亦若大經云。男子身中入正定。女子身中從定起。乃至眼根入正定。耳根從定起。舌根入正定。身根從定起。亦若祖家云。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凡得此定者。自然六根返源。諸法寂滅。復還元覺。還元覺者。即同如來。然如來。是能證之人。首楞嚴王。是所證之法。若大佛頂相。又乃人法之標準也。是茲十九字。脉絡貫徹。而義攝餘題。如悉怛多。般怛囉無上寶印。十方如來清淨海眼者。詮顯佛生本具之真理也。梵語悉怛多般怛囉。此云大白傘盖。謂此理體括十虗。用周沙界。徧覆一切。不染纖塵。世出世間。盡無有貴重若此者。亦無有高上若此者。以此印心。無非真心。以此印境。無非真境。如印印泥。毫無差爽。第為凡愚於見色聞聲處。妄認緣影。是為肉眼凡夫。十方如來親證乎此。而盡十方界。乃清淨妙境。義可攝入大佛頂三字中。如云救護親因。度脫阿難。及此會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徧知海者。是明當機等。於此一會聞法證果之謂也。義可攝入諸菩薩萬行五字中。大方廣者。言一理而具體相用。妙蓮華王者。喻斯理。即萬法而不染一物。猶蓮處汙泥。脫體香潔。義可攝入大佛頂三字中。亦可攝入首楞嚴三字中。如云十方佛母陀羅尼呪者。梵語陀羅尼。此云總持。呪有革凡成聖義。謂斯乃出生三世一切諸佛之妙門。亦能總一切法。持無量義。凡一念契茲則入聖胎。義可攝入如來密因四字中。亦可攝入首楞嚴三字中。如灌頂章句者。言斯經亦在灌頂部中攝。乃灌頂部中之章句也。是故斯十九字。豈獨義攝餘題。亦可攝十卷文言。如自首卷中。因阿難誤墮淫室。世尊自頂門放光。光中出生蓮華。華中化佛說呪。勑命文殊持去。提獎阿難歸來佛所。阿難請一心三觀。佛便審最初發心。纔答見相發心。[A12]已知生滅窠[1]舊。即為立真立妄。教以直言直心。更與判內外之境。定前後之見。七處徵心。一無定見。阿難重請真際所詣。佛於面門再放寶光。令十方界合成一界。更於一身心中。指出二種根本。要知真妄兩門。不離聖凡一道。斯皆單提向上。不立階級。要使直下承當。立成正覺。得與大佛頂敵體相應。柰何阿難惘然無措。是以世尊只得向第二門。開方便路。故曰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開悟。遂以拳類見。漸引漸入。使阿難自陳二障所纏。命陳那曉他客塵二字。再以屈指飛光。引彼了真息妄。柰何分動分靜。認境認心。至於二卷。執生與不生。論實與不實。觀河不變。垂手莫遺。更諭之以色心諸緣。併晦昧為空。為兩段要旨。立一心軌則。使彼知其從真起妄。了妄即真之綱領。是故下文辨八還。擇諸物。以至三卷中。三科七大。皆歸如來藏心。完結色心諸緣一段公案。乃息妄歸真。顯真諦理。見般若德之要訣也。至於四卷。富樓那不達循業發現。執俗難真。問及清淨本然。忽生山河大地。佛詰之以性覺妙明。本覺明妙。隨立雙關。任他去取。柰彼認明墮所。作既妄立。無同異中。熾然成異。只因一念不覺。頓成三種相續。以此闡明晦昧為空一段公案。無乃依真起妄顯俗諦理。見解脫德也。以至即真即俗。非即非離。非因緣。亦非自然。一多無礙。小大相容。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暫舉心。塵勞先起。此又會歸中道了義。顯第一義諦。見法身德也。三德既圓。萬行當修。示妄無因。真不離妄。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因緣自然。俱不可得。斯雖屬見道。而諸佛圓修圓證之密因。盡在茲矣。至四卷後。佛責多聞無益。勸修無漏。阿難謂[A13]已得華屋要因門入。佛示二種決定。五種渾濁。六根優劣。擊鐘驗常。以至五卷六解一忘。令二十四聖。自陳宿因。各各悟入。六卷觀音陳白耳根。文殊揀選圓通。三決定義。四種律儀。至於七卷再宣神呪。倍顯功德。阿難問四十四心。佛答二種顛倒。及因生十二類。八卷明漸次之助因。開菩提之正路。此又修證了義。及諸菩薩萬行之標指也。向後二卷。復開七趣輪迴。廣前三種相續。及設十種禪那。以明五陰根本。無乃助成楞嚴大定耳。若尋常將此一經。配合三觀。恐非本經要旨。世尊說法。唯在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誠一言之下。心地開通。則聞一句乃至一偈。未甞不入楞嚴大定。證圓通三觀矣。豈待循行數墨。首尾一貫。而後可入三觀哉。矧尊者雖請三觀方便。世尊唯答曰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云云)。是毫𨤲有差。天地懸隔矣。斯又予之深信者也。經者。常法也。謂一切諸佛所傳者。乃萬古不磨之法也。亦謂徑也。為諸修行人。從凡入聖之徑路也。
題目[A14]已竟。
凡經大旨。准常科為三分。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序分有通有別。通者。諸經通用故。別者。亦名發起序。謂凡經各有發起。由緒不同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