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十
△四行陰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地(至)此則名為行陰區宇。
若此清擾熠熠元性(至)幽隱妄想以為其本。
生滅不停。業運常遷。名眾生濁。即行陰之體也。故行陰盡者。則能超之。
阿難當知是得正知(至)是人墜入二無因論。
△二無因論 其目有二
自此以下十種皆禪那狂解。皆是行陰。用心交互。故現斯悟。
一者是人見本無因(至)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生機既破。則根離區穴。而眼清淨。故能洞見眾生。業流灣環。隨業輪轉。不能自出。以其未脫識陰。定力有限。故八萬劫外。冥無所見。以無所見故。計本無因也。生機全破。機喻擾動。即行陰也。不為想陰所覆。故云全破。
二者是人見末無因(至)名為第一外道立無因論。
謬執生根。不達化理。以人竟為人。乃至黑竟為黑。無復改移。因而例我。本不見道。末亦無成。故曰末無因也。
△二徧常論 其目有四
阿難是三摩中諸善男子(至)不曾散失計以為常。
由妄計行陰。為生滅圓元。遂於心境四大八識行等。皆起妄計。或撥生滅而計常。或存生滅而計常。或認識神而計常。或起邪見而計常。今此窮心境。性本無因無生滅。故以十方眾生生滅之理。皆則循環。本無散失。此撥生滅而計常也。想陰盡者。依心境二法修觀故。功力能知二萬劫事。後四萬八萬例此。
二者是人窮四大元(至)不曾散失計以為常。
眾生依地水火風生滅。而四性元則常住。則諸生滅法。皆有體常。此存生滅而計常者也。
三者是人窮盡六根(至)窮不失性計以為常。
六根及末那執受。即八識也。心意識中。本元即識神也。八識元由。惟佛八地菩薩能窮。若真能窮盡。則入知境。離心意識。今此惟得心意識中本元由處。謂其本性恒常。眾生依之。循環而住。不曾散失。此認識神而妄計也。
四者是人既盡想元(至)因心所度計以為常。
想元想陰也。生理行陰也。妄謂流轉生滅。皆屬想心。今[A6]已永滅。則不生滅。理自然屬行。不知行陰。即生滅元。是起邪見而妄計也。
由此計常亡正徧知(至)名為第二外道立圓常論。
△三四顛倒見 其目有四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至)彼生滅者真無常性。
妙明圓湛。離我我所。而外道於此妄立神我。從是計我。偏凝不動。遂以為常。而諸眾生。於生於死。計他無常。
二者是人不觀其心(至)劫不壞處名究竟常。
謂三禪以下。終為三灾所壞。名無常種性。四禪以上。灾不能壞。名究竟常。
三者是人別觀我心(至)從我流出名無常性。
前於一法作無計。此於一性作二計。皆妄計也。
四者是人知想陰盡(至)今[A7]已滅盡名為無常。
幻陰一體。遷流一相。而且執是執非。見今見昔。而以流者為常。遷者為滅。
由此計度一分無常(至)名為第三外道一分常論。
△四有邊論 其目有四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至)是人墜入四有邊論。
分位有四。乃生滅分位也。
一者是人心計生元(至)計相續心名為無邊。
生元流用行陰也。因遷流計三際。以過者[A8]已滅。來者未見。故名有邊。見在相續。故名無邊。不知真際。本非有邊。非無邊也。
二者是人觀八萬劫(至)不得無邊之心但有邊性。
我曾下。謂[A9]但見彼人。現我知中。而不能知彼人性徧。故計彼性。以為有邊。
四者是人窮行陰空(至)名為第四外道立有邊性。
△五矯亂論 其目有四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至)令彼前人遺失章句。
此觀萬化。見其不齊。遂生異解。不能決擇。故矯亂其語。
二者是人諦觀其心(至)除無之外無所言說。
互互無。念念滅相也。
三者是人諦觀其心(至)除是之外無所言說。
各各有。念念生相也。
四者是人有無俱見(至)不死矯亂徧計虗論。
△六計後有 正計 旁計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至)死後有相發心顛倒。
無盡流即行相續也。以生滅滅盡。相繼不絕。故知死後有相。
或自固身云色是我(至)如是循環有十六相。
前色即目前云色。行中相續亦色也。作此四計。受想行亦然。故成十六相[1]從此。
從此或計畢竟煩惱畢竟菩提兩性並驅各不相觸。
旁計有為無為諸法。畢竟並驅者。計煩惱菩提不相陵滅。皆後有也。
由此計度死後有故(至)死後有相心顛倒論。
△七計後無 正計 旁計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至)如是循環有八無相。
陰性消散。謂色受想滅也。生理即行也。謂無受想。則行亦滅也。此約四陰。現前因亡。未來果滅。因果合論。故成八相。
從此或計涅槃因果(至)死後無相心顛倒論。
△八計八[2]但非 正計 旁計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至)死後俱非起顛倒論。
行存即有相也。受想滅即無相也。以前後相例。則存者終無。雖有非有。滅者[3]會有。雖無不無。四陰雙計。故成八非。
色受想中見有非有(至)皆言死後有相無相。
三陰為滅。相本雖有。不有遷流。為存相故。觀無不無。隨得一緣。於四陰中。隨舉一陰。
又計諸行性遷訛故心發通悟有無俱非虗實失措。
諸行。一切遷流法也。因見行陰。遷訛不定。遂有邪悟。謂一切法有無俱非。不可定指。
由此計度死後俱非(至)死後俱非心顛倒論。
△九計斷滅 正計 旁計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至)是人墮入七斷滅論。
見行陰念念滅處。名後後無。由是妄計。設入人天七處。後皆斷滅。
或計身滅或欲盡滅(至)現前消滅滅[A10]已無復。
身滅即欲界人天二處也。欲盡初禪也。苦盡二禪也。極樂三禪也。極舍四禪及無色也。是名七際。謂七際事相。皆現前消滅。更無復生。終歸斷滅。
由此計度死後斷滅(至)死後斷滅心顛倒論。
△十計涅槃 正計 旁計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至)如是循環五處究竟。
轉依者。轉生死為涅槃也。或於欲界。悟圓明理。遂以欲界即轉依處。或以初禪離欲二禪離苦三禪極喜極舍即轉依處。是謂五涅槃也。不知皆屬有漏。非無為果。非究竟處。
由此計度五現涅槃(至)作大覺王清淨標指。
吳興曰。此云心魔。後識陰云見魔。即煩惱魔也。
△五識陰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地(至)此則名為識陰區宇。
通敘行滅識現也。行為世間遷流之體性。擾動生機之綱紐。補特酬業之深脉。能隱晦性天。馳逸六根。泪擾內湛。為浮根塵究竟樞穴。故行陰盡者。生機綱紐。倐然隳裂。感應懸絕。而性天將大明悟。六根無復馳逸。以不馳逸故。內外湛明。以無樞穴故。人無所入。反動而靜。深之又深。故曰內外。涅槃性天。為五陰所覆。昏如長夜。前三陰盡。如鷄初鳴。雖為曙兆。猶沉二陰。精色未分。此行陰盡。如鷄後鳴。唯餘一陰。故將大明悟也。受命元由識陰也。以行滅識現故深達。無樞穴故可觀。無遷流故可執。無生機故不召。遂了十方依正皆識所變故。[A11]已獲其同。性天精色。雖未明徹。而幽秘之相。[A12]已漸發現。此識陰之相也。
羣召同中。即十二類之命元識陰也。若於此中。以定慧力。消磨六門。使根合而不分。界開而不隔。則見聞圓通。六根互用。由是外之世界。內之身心。無復留碍。此識陰盡之相也。性木一真。由塵隔越。性用之間。同異失准。名為命濁。為識陰之體。故識盡則超之識。乃妄覺影明。原無自體。由顛倒起。故名罔象虗無顛倒妄想。
△識陰狂解 其目有十
阿難當知是善男子(至)背涅槃城生外道種。
識由行流。故識空則返元。既空行陰。故[A14]已滅生滅。尚依識元。故寂滅未圓。而能漸破識陰。消磨六門。故[A15]已六知根。㳷合無隔。諸類覺性。通融不二。故能入於圓元。圓元即融根隔。通諸類之識元也。若以此為真所歸地。而立為真因。則墮因所因執。蓋真因非所。有所皆妄。娑毗外道。認阿賴耶識未形之前冥然初相。為所歸真因。正同此也。以心有所得。果有所歸。即因即果。皆墮所妄。所以違圓通背涅槃。今人於真性。輒起識心。計因果生見解。有所得有所歸。皆則得於識元。歸於冥諦而[A16]已。
阿難又善男子窮諸行空(至)生大慢天成徧圓種。
執識元為自體。而謂一切眾生自此流出。遂執我能生彼。而實不能。故曰能非能執。摩醯首羅。即色頂魔王也。妄計我能現起無邊眾生。亦能非能之類也。能為心能事果者。依我能為彼依。能成彼事也。大慢即醯羅也。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至)背涅槃城生倒圓種。
以識元為所歸依。故疑彼能生我及一切法。遂計生起流出之處。為真常無生之體。此則在生滅中。妄計常住。既惑真不生性。又迷見生滅法。以非常為常。故名常非常執。既計彼能生我。即與計自在天能生一切者。同由依識元。妄計常住。故曰妄因依心。成妄計果。前計我圓生物。此計彼圓生我。故名倒圓。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至)背涅槃城生倒知種。
所知即所觀識陰也。謂識有知。而一切法由知變起。因計知體。圓遍諸法。遂立異解。謂無情徧皆有知。無所揀擇。故曰無擇遍知。此則以無知為知。故名起知無知執。婆吒霰尼二外道也。執一切覺。謂執一切有知也。此謬計圓知。以為因心。則果終虗謬矣。以無知為知。是倒知也。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至)背涅槃城生顛化種。
識陰盡者。消磨六門。諸根互用。今此未盡。纔得隨順而[A17]已。因隨圓互。於是計一切法。皆能圓化。發生勝果。謂火能顯發光明。乃至塵能成就器界。遂則邪求邪觀。勤心崇事。謂能生勝果。而實不能。故名生無生執。即三迦葉波諸外道之儔也。即迷真心。從物求冀。則因果皆妄。顛倒化理。名顛化種。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至)背涅槃城生斷滅種。
觀理不實。誤墮虗無。故於圓明性中。計皆空虗。於是滅絕羣化。歸於永滅。而不知其非。名歸無歸執。舜若多此云空。言無想舜若。即執空外道也。以執斷空故。圓虗無為之因心。成空亡之斷果。永滅依。即外道涅槃也。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至)背涅槃城生妄延種。
識陰精明。湛不搖處。名之為常。今見其常。乃執色身。同此精圓也。身本無常。實不可貪。以為長久。今堅執着。故云貪非貪執。阿斯陀此云長壽仙。彼雖延常。終歸壞滅。今欲固妄身。以冀長住。則空長勞耳妄延耳。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至)背涅槃城生天魔種。
以識陰為命元。而互通三際。以為識陰若盡。我命亦盡。誰證真常。故便於定中。化諸欲境。以留塵勞。不令銷盡。依此邪思。欲證真常。而不知其非。名真非真執。吒枳迦羅能化欲境自娛。即欲頂自在天類也。因此邪思。感生天魔。惟恣塵欲。名熾塵果。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至)背涅槃城生纏空種。
命明者。深窮識陰。深明眾生受命因由也。以生滅由識。精粗由業。故依四諦分別決擇。以苦集為麤偽。以滅道為精真。於是專修道因。求感滅果。以少為足。故居滅即休。斯特聲聞上慢之儔也。此則圓精應為因心。成趣寂之小果。精應者即決擇麤業。唯求精應。證於偏真。纏空趣寂而[A18]已。背清淨道。淨謂常樂我淨之德。四德之中。略舉一耳。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至)生覺圓明不化圓種。
融淨覺明。即識精也。雖無惑習。圓融清淨。而未離於識。故名覺明。若以此為深妙。立為果證。則定性緣覺獨覺而[A19]已。此即圓覺㳷為因心。成湛明之滯果。湛明即圓融覺明也。所覺止於圓明。識精而定性不回。故名覺圓明不化圓種。以上陳五十魔境。皆是識精。錯解邪悟。未得正見。擬心動念。皆墮其中。雖證緣覺辟支。猶為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所以覺皇苦口垂慈。勦心辯析。欲人不迷不失也。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至)從始成就不遭岐路。
前妨心魔。此妨見魔。
如是法門先過去世(至)究竟修進最後垂範。
△最後請益第三[A20]十 微有刪約
阿難重白佛言如佛所說(至)五陰本因同是妄想。
明妄無因。不容計度也。知妄所起。可說因緣。不知所起。因緣何有。況推自然。得非妄計。
△五陰妄本
△一色本堅固
汝體先因父母想生(至)名為堅固第一妄想。
想為虗妄影像。欲愛深脉遺體。自想愛流出。故曰體因父母想生陰心乘想。愛冥求。故曰心於想中傳命。酢梅等說。以驗體因妄結。故與妄理相應。若非妄倫。則妄不能感也。體因想生。心因想起。命因想傳。諸想交固。以成色陰。故名堅固妄想。
△二受本虗明
即此所說臨高想心(至)名為虗明第二妄想。
臨高空想。而酸澀真受。違順皆妄。而損益現。馳則受陰無體。虗有所明。故名虗明妄想。
△三想本融通
由汝念慮使汝色身(至)名為融通第三妄想。
念慮虗情也。色身實質也。虗實不倫。而能相使者。由想而融也。心生虗像。形取實物。心形異用。而能相應者。由想而通也。至於寤寐擾變。使心隨境。使境隨心。皆融通妄想也。
△四行本幽隱
化理不住運運密移(至)名為幽隱第四妄想。
△五識本罔象
又汝精明湛不搖處(至)第五顛倒微細精想。
若是精真。不容習妄。此破其常也。精謂精明。真謂恒常。何因下示妄習相。昔覩奇物。納種在識。若不受熏。復覩前異。必無記憶。既不忘失。則知中間常為無明。念念熏習。熏習即妄。何精真之有乎。似無曰罔。似有曰象。
△五陰邊際
阿難是五受陰五妄想故(至)湛入合湛歸識邊際。
五陰言因界者。本自無界。因妄想因也。
△陰滅次第
此五陰元重疊生起(至)何所不明再此詢問。
識譬則劫波巾也。色譬則最後結也。結依巾有。故生因識起。解因次第。故滅從色除。五陰生起。從細至粗。由迷知有識。乃至由受有色也。滅則從粗至細。必破色而後受現。乃至破行而後識現也。理則頓悟乘悟併消者。如巾本無。結亦不有也。事非頓除因次第盡者。中根必假漸修也。若因悟忘修。則有解無行。執理迷事。適墮偏邪。終非正修。真三摩地。
汝應將此妄想根元(至)知有涅槃不戀三界。
令以此義自覺覺他。永斷妄元。齊歸正果。
阿難若復有人徧滿十方(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十波羅夷即十重罪。
阿難若有眾生能誦此經(至)皆大歡喜作禮而去。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十(終)
校注
[0671001] 從此二字疑剩 [0671002] 但疑俱 [0671003] 會疑曾 [0672j01] 瑠璃隔山見物【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14 冊 No. 295 楞嚴經述旨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五陰前麤後細。故想盡則無麤重影事。雖觀萬象而無想念。故如鏡鑑之明。無粘無迹。虗受照應。了無陳習。唯一精真明極如此。故幽隱行陰。於是披露也。行為萬化生滅相根元故。其想披露。凡彼十二類生[A1]之元。無不殫見。然雖未能見彼修因趨果。因由諦緒。[A2]已能總見生類。[A3]但由行起名。此行陰者。為同生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