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首楞嚴秘錄卷第八
二從阿難如是去。返妄歸真明他位之文也。此中位次。眾說紛然。或以三漸次為橫徧諸位者。或以乾慧三漸次位圓家五品十信盡攝其中者。或以單複十二乃至玅覺為七者。或以經文但言五十五位而未許六十聖位者。或以金剛心為等覺別開者。今試以當機問詞及吾宗六即定之。自無餘議矣。盡當機問詞有四。初通請云。未到涅槃。云何為乾慧之地四十四心。次別請云。至何漸次得修行目。詣何方所得入地中。云何名為等覺菩薩。如來答中。先明漸次。次明乾慧四十四心。次明十地。再次始明等覺。故總結云。如是重重單複十二始盡玅覺。次序條然無煩別說者。如吾宗六即者。凡夫本具聖位為理即。從此得聞為名字即。乾慧為觀行即。十信為相似即。十住至等覺為分證即。玅覺為究竟即。則知此中三種漸次。正名字升進之位。以其不獨解名。且能修觀。但未入品。非觀行位。若其修之不[A1]已。近能伏五住而登乾慧。遠能破三惑而躋分證。故經云因不流逸旋元自歸。以至六用不行。是人即獲無生法忍等。俱係如來懸示。後位功由於此。而非三漸次當位功行。何能如是。此乃大旨。不可不深知也。圓通流云。此法修之始於名字。成之登於觀行。至哉言矣。乾慧地中。以不思議觀觀不思議境。達陰入界本如來藏。人法二執了無性實。故云執心虗明純是智慧。而如來藏唯妙覺明。故云玅性圓明瑩十方界。但欲愛初乾。未與法流水接。判屬觀行無疑也。十信位中。能破界內見思。及破界內外塵沙。以伏無明住地惑。故初信即云一切妄想滅盡無餘。則後後勝前前。而十信又可知矣。謂非相似也乎。十住十行十向四加行十地等覺。此諸位中雖淺深有異。而分破分證。位位具諸功德。則總屬之分證。唯後玅覺乃名究竟即耳。況結文云。重重單複十二始盡玅覺。則十二為能盡。此在於因。玅覺為所盡。而在於果。烏得并玅覺為七乎。當知三漸次乾慧四加行等覺謂之單。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十地謂之複。不唯稱謂無乖。亦且義意有據。則六十聖位亦從可識矣。其經言五十五位真菩提路者。例如吳興漸次乾慧非真玅覺非路。達者詳之。分文為二。初正答。阿難如是去也。二結顯。是種種地去也。初又分十。始於三漸次。終於等覺。次第可見。
初三漸次又二。初阿難等結前。二汝今等明今。
初結前中。如是等法也。指前十二類眾生一一互具十二類也。前十二類。因十二顛倒之因。感十二顛倒之果。今以一一之果還資一一之因。如胎一類造餘十一。乃至非無想類亦復如是。故云如是等也。猶如下喻也。玅淨明體中。一念不覺即有十二類生各具十二。猶如揑自空華而發生也。揑目喻一念不覺之顛倒也。亂華喻六亂妄想而有十二類更各具十二類也。顛倒下合也。顛倒等者。性淨明體本來微玅而圓滿者。因顛倒故。翻圓滿為十二類缺陷矣。性淨明體本來微玅而真實者。因顛倒故。翻真實為十二類虗妄矣。性淨明體本來微妙而清淨者。因顛倒故。翻清淨為十二類染污矣。性淨明體本來微玅而明了者。因顛倒故。翻明了為十二類昏暗矣。猶之乎清淨眼晴明空。因一揑目。而虗空中狂華亂生。空華因揑目而有。十二顛倒因一念不覺而有。故云顛倒等也。良以真性不可思議。翻此性德而成亂想。業力亦不可思議也。
二明今又分三。初標舉。汝今等也。二徵列。云何等也。三釋明。云何等也。
初標舉中。汝今等者。雖牒前請詞。實統收前之解行二門也。蓋修無所修。全以不生滅為本而修。則即於耳根返聞自性旋倒聞機以為能修之要。證無所證。全證眾生本有。則即於常住真心中中流入以趨究竟之玅。故云汝今修證也。云佛三摩提者。揀非偏漸之修證也。本因元所亂想。即上一一類中各各互具者也。又即因動有聲乃至因味知法等也。欲除此想當立漸次。故云立三漸次等也。如淨下立喻也。喻行入因心。除去二字正喻三漸次功行。毒蜜喻十二顛倒。毒蜜能喪色身報命。此之顛倒能喪法身慧命。故喻毒蜜。湯水喻耳根法門之正行。灰香喻三十七品之助行。甘露喻所證也。所謂先淨因心。後證果德耳。又可除去二字總喻三漸次。淨器毒蜜仝前。湯水等別喻三漸次。違其現業喻以湯水。刳其正性喻以雜香。除其助因喻以雜灰。以三漸次即修耳根三昧故。後貯甘露喻五十五位及玅覺也。所以下之結顯皆以三增進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則知三漸次為能增進能成就也。五十五位為所增進所成就也。
二徵列中。初二句徵也。二六句列也。徵可知。列中每各二句。上句修。下句斷也。言修習者。謂初於聞中不令循聲流轉。數數返聞自性。除其助因者。五辛為資助正性之因。然亦就飲食中一端。類而推之。凡五根所入生煩惱因皆可除之。為入證初門耳。真修者。謂返聞自性務以真三摩地漸次熏修。刳其正性者。殺盜婬為一切眾生之正性。使入諸苦故。圓覺經云。一切眾生皆以婬欲而正性命。今刳而去之。則生死輪迴可息矣。增進者。即此反聞工夫增進其行。違其現業者。謂六根之中現前流注新新造業。違之使內六根不復流逸六塵。乃至返流全一六用不行。如是所謂現前之業無不違矣。又違其現業及前除其助因刳其正性。一經所談不出此之三句。何則。若果違其現業除其助因等三。圓解從是以開。圓行從是以成。圓位從是以證。便可請結圓經之名。乃至七趣自得乎精研。五陰自得乎詳辨矣。所以謂一經所談不出此三句也。此中雖列修習等三之所修除其助因等三之所斷。下釋明中正明所斷之三。不言所修之三。以所修是能斷。舉所斷能斷見矣。又前來所修無非是修習等。所以但舉斷不舉修也。
三釋明分三。即除助因等也。次第可見。初除助因又三。初云何句徵。二阿難等釋。三阿難下結。初徵可知。二釋又三。初明因由。阿難去也。二勸斷葷。阿難去也。三出過患。如是去也。
初科為因由者。為欲斷五葷之助因。借此四食而敘來源。所以有食甘句結四食也。食毒句指五葷也。不能自全等者。謂其各有形命。非食則死。故必依食而住也。段食等四。若依經論所說不一。然此十二類生止在欲界。則知四食亦應就欲界而釋也。一段食者。段即摶也。經論皆稱摶食。以手摶取曰摶。今言段者謂分段也。食有資益之義。謂以香味觸三為體。入腹變壞資益諸根。故名段食。二觸食者。觸即對也。謂六根所對色等六塵。柔輭細滑冷煖等觸而生喜樂。俱能資益諸根。故名觸食。是以翻譯名義云。見色愛者名食。豈非觸義乎。設非觸食。何以觀戲劇等終日不食而不饑也。三思食者。思即意思。謂第六識。思於可愛之境生希望意而能潤於諸根。如人饑乏。至有食處。望所得食而身不死。故名思食。四識食者。識以執持為義。即第八識也。由前三食勢分所資。能令此識增勝執持諸根。故名識食。
二勸斷葷中。正明食辛非行者所宜也。食甘二句。明食有利害。蓋指五辛為毒類也。雖不致死。而發婬增恚。非毒而何。故求三摩地者當斷此也。五辛如別釋。言其發婬增恚。總是助火耳。
三出過患中又二。初如是下明說法人也。二是食下明坐禪人也。初可知。次中。大力魔王等者。魔王唯恐行人成就。時欲壞之。今既修禪。食其五辛。天僊不來守護。而魔王乘隙可入矣。故曰大力等也。現作等現身也。非毀等說法也。命終等者。既聞其說。命終之後為其眷屬。受魔福盡還墮地獄也。非毀禁戒者。自不能除。反毀持戒者。曰何必斤斤兩兩以戒為持。若作是說。所謂法說非法也。讚婬怒癡者。因大乘經云。婬欲即是道。貪癡亦復然。便謂婬怒癡等不礙於道。殊不知此是全妄即真達性之言。若作錯解。所謂非法說法也。
三結可知。
二刳正性。亦有徵釋結三也。初徵可知。二釋亦三。初直示功行。阿難等也。二正出方法。當觀等也。三預明效騐。禁戒等也。
初直示功行中。要先之句總明嚴持。承斷下別明嚴持也。所謂使婬殺不生也。婬須從心止絕。不唯執身不行。亦且執心不起。到此不行不起之心亦不可得。故云永斷婬心。酒能致亂。助欲性故。肉能傷慈。起殺心故。以火助食而不噉生者。防殺之至也。酒本昏性。行人若飲。其昭昭者翻為昧昧矣。其惺惺者翻為昏昏矣。則其慧命之失可知也。肉本喪慈。其形雖人畜之別。其體本同有佛性。若食其肉。即斷佛性種子。則其法身之喪又可知也。所以不應飡酒與肉。是修行人等。反顯勸持也。可知。
二正出方法中。當觀等者。正示斷欲之法也。猶如等者。世間毒蛇止殺色身報命而[A2]已。婬欲能喪法身及夫慧命。世間稱怨賊者。劫財為賊。奪命為怨。今婬欲不唯劫功德法財。亦且奪慧命。故喻之以毒蛇怨賊也。所重全在當觀二字。下之執身不動執心不起全由此中得力。先持等。復明持戒有序不可躐等。先持等比丘戒也。後行等菩薩戒也。近有謂比丘戒難持菩薩戒易持。然在比丘執身不動猶可把提。若其菩薩執心不起了無攝持。反為易者良可慨矣。
三預明效驗中。禁戒等者。預序其效騐也。若近在觀行。遠在相似。所以禁戒去敘觀行也。是清去敘相似也。下之違現業之預明效騐亦然。云戒成就者。謂於婬殺二種。執身不動執心不起戒當成就。永無相生。斷婬故也。永無相殺。斷殺故也。既無生殺業因。何有生殺業果報哉。偷謂竊取。劫謂強取。無負累者。無負債之業累也。不還宿債者。如以大妄語貪其供養。還當酧償。今既不妄。不須還也。總而言之。婬殺盜妄四皆清淨。故云禁戒成就。預敘將來得觀行之效驗如此。是清等。預敘相似之效騐。即六根清淨也。不須天眼。眼清淨也。聞法。耳清淨也。親奉聖旨。舌清淨也。得神通者。身清淨也。宿命清淨。意清淨也。雖略鼻根亦可兼耳。若要釋此。即於法華六根清淨為對顯之亦可知也。以敘相似之效驗也如此。
三結可見。
三違現業。亦徵釋結三也。初徵可知。釋亦有三。初阿難下正出功行。二十方下預明效騐。三從是下隨行安立。
初正出功行中。以無貪婬等。若承前不止於無婬。乃至無妄語亦具也。又就文不唯無貪婬。凡六根所對皆無貪矣。所以云於外等也。外六塵不多流逸則貪婬無矣。蓋流逸奔塵起現前業。今無貪婬而不外逸。則旋轉欲流自歸元覺。是以塵既不緣此境寂也。根無所偶此塵空也。根境雙亡則入一亡六。故云反流等也。又可返句入流也。六用句亡所也。此乃違之極矣。然違現業。若欲詳明。具如玄義十乘觀法始盡其義。正出功行如此。
二預明效騐中。十方下明觀行也。身心下明相似也。是人下明分證也。以違其現業功行[A3]已去。近可得相似。遠可得分證。若夫觀行乃又近之近也。觀行中。十方等者。乃所觀之境。既是皎然清淨。皆由能觀之智也。以能觀之智照所觀之境。猶之乎瑠璃內懸明月也。若所觀之境發能觀之智。猶之乎明月懸瑠璃內也。以其境智一如能所不二。又可明月即全一之心瑠璃即六塵國土也。相似中。身心一句。總標六根清淨也。玅圓平等。非不二不異謂之平等。但至此際。圓明之理相應相似。如瓜比瓠如鍮比金。故云玅圓等。正顯其清淨也。亦應法華六根清淨對釋於此。以其十界無不圓見圓聞乃至圓知。故云一切等也。又可身心句根無所偶故也。玅圓句不起分別故也。獲大句不為所轉故也。一切等所謂法身理顯性德圓明也。云分證中。證入無生。自初住乃至等覺。分分增進。可知也。
三隨行安立中。從是等者。意謂預明效驗過來。所有五十七位無不具在。隨汝所發之行是觀行即。安立於乾慧聖位也。所發之行是相似即。安立於十信聖位也。所發之行是分證即。安立於十住十行十向四加行十地等玅四十六聖位也。所以下去。其始也乾慧。其終也玅覺。及夫中間皆是三漸次所發安立之位。以故皆以三漸次為初基耳。
三結可知。問三種漸次。前[A4]已判屬名字升進之位。何以釋文。或指為觀行。或指為相似。或指為初住[A5]已去。不唯自語相違。且更前所說者於經無所據耶。答前不云乎。三種漸次名字中修。近成觀行。遠通真似。故於世間永無相殺相生等者。此正圓伏五住。使殺盜婬不復發生。在觀行也。於父母肉身見十方世界等者。此正六根淨淨見思先落。在相似也。[A6]已上第二漸次如此。第三漸次中。十方等。同前觀行位也。身心等。同前相似位也。是人等。此正分破無明分證三德。在分真位也。如來巧施預為懸示。要使眾生直下修習以為入證之本。故後文結云。如是皆以三增進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亦猶功成九仞不忘一簣之意也。然言三漸次又言三增進者。所以初漸次但明過患。第二漸次。不唯明功行。且預明觀行相似之效騐。若夫第三漸次。不唯明觀行相似效騐。且更明分真效騐。則知後後勝於前前。是為三漸次。亦云三增進也。
二從阿難是善男子去。明乾慧之文也。正承上隨所發行安立聖位以明觀行位耳。自此去總酧當機云何名為乾慧之地四十四心之請也。是善男子。即指能修三種漸次之人。由刳正性故欲愛乾枯。由違現業故根境不偶。若有欲愛為因根境為緣。故有殘質所生之法。今既生無貪欲而六用不行。則因緣雙絕。更從何而續生現前殘質乎。此就所滅之惡而言。乃指前也。執心下。正約所生之善以明今耳。蓋以不思議觀觀不思議境。達陰入界處本如來藏。人法二執了無實性。故云執心等也。而如來藏微玅覺明圓炤法界。故云慧性等也。金色外映為鎣。今之慧光外映亦如之也。乾有下。結顯名義也。法流水者。的指中道佛性說。流水二字約喻說。蓋中道諦理源遠流長混混不竭。喻如流水。言未與接者。謂欲習正在初乾。以圓伏五住為初乾也。雖是圓明圓炤圓伏五住。若較後位。則今之位欲習猶未得盡。故未與中道理水接。在吾宗六即中。此正圓伏五住觀行初成之位也。
三自即以此心去。正承前隨所發行安立聖位。以明十信相似位之文也。初信心中。所言信者。於中道佛性深忍樂欲確乎不拔之謂。此有十心。以信為首。故通名信。即以此心者。指前乾慧心也。依耳根圓通用妙奢摩他等圓伏五住觀行現前。是以中中流入。蓋此心以常住中道而為其體。今從中道之中而流入也。亦可以中道觀觀中道而流入其中。故云即以等也。因此流入。見惑先落。而常住圓妙之理如蓮華開敷而顯現矣。故云圓玅開敷。[A7]已上明前乾慧。從真去明本位也。謂從乾慧本妙圓心。重發明似真玅信心。故云從真等也。心之與理冥契相似。見乎常住真心決然可信。故云妙信常住。八十八使悉皆淨盡。故云一切等也。中道二句。受初信名也。蓋能信是行者因心。所信是中道諦理。雜妄既盡。是以純真意顯。全所成能即理是信故也。然住即是信。有人云。十信即從十住開出。以故名住者多。此非然也。若爾位位應言為信。云何前後言住中間又言心耶。殊不知此是圓教相似之位。住即位耳。
二念心中。真信者。上云從真妙圓重發真妙。即指初信心也。明了者。此位進斷思惑。所有信心圓明常住更明了也。唯其明了。故一切圓通而念慧現前也。此句標。陰處下示圓通之相也。陰處不礙則橫通諸法。三世昭然則竪通多劫也。捨身受身者。分段生死也。一切習氣者。思惑正習也。皆現前者。由念慧圓明憶念無忘故爾。是以結名為念心住也。蓋前是深信本有佛性。此是憶念近習種性。於五根中即念根也。
三精進心中。玅圓者指初信心。純真者指二信心。言向之妙圓純真。至此真精發化。故云玅圓等也。化即變也。謂諸習氣純成真明。故云無始等。此言其精而無雜也。以此精明之信。進趣中道真淨玅理。故云唯以等。此言其進而無退也。是以名為精進心也。
四慧心中。心精句指前精進心。言其理益顯也。純以句明本位。言其智益圓也。如是能照之觀慧。及夫所照之心體。理智一如。能所不二。是名慧心住也。
五定心中。執持智明者。前來純以智慧。則慧多而定少。到此中來定慧均平。所有智行及夫理體悉以執持不失。是為執持智明也。如是則能寂而照。照而寂。寂照不二。故云周徧寂湛。亦能境如智。智如境。境智一如。故云寂玅常凝。深契首楞嚴大定。故名定心住也。
六不退心中。定光發明者。謂其定慧並用也。此時思惑將斷[A8]已盡。所有明性更得深入。唯有進趣而無退屈。故名不退心也。然此節五心亦即五根。五根既立則成五力。而五障可排。永無退轉。是以明性深入。得不退名耳。
七護法心中。心進句。指前定慧並用也。保[1]住句。明今。諦觀不二而能保護攝持也。從是則與十方如來中道氣分便能交接。是則名為護法住也。前圓伏五住乾有其慧。未與如來法流水接。今見思俱盡。見相似中道之理。故交接耳。
八迴向心中。覺明。即七信所獲之法。保持。即七信能保之心。總指前護法心而言也。能以等者。前雖中道諦理十方氣分交接。但諸佛來接於我。我未能應諸佛。到此見思既以斷盡。更破塵沙。還能於前所接迴而歸之。所謂攝果迴因以因趣果耳。言慈光者。八信菩薩修出假智有與樂之義也。亦可向來全本覺以起始覺之修者。今則迴始覺之修以向本覺之性而安住之。若假喻發明。如雙鏡光之相對也。即本始二覺一合俱亡。因果二法兩相迴復。故得玅影重重相入不盡。即指修性所具之理。非寂非照而寂而照。亡能所。絕對待。唯自相應不堪說示。故稱為玅也。以其迴光向信。是名迴向心耳。
九戒心中。心光句指前信也。獲佛下明本位也。由前始覺心光凝然密運。故得佛之常凝本覺也。此之本覺。即中道第一義諦。離二邊雜染者。是為無上妙淨。今即安住無為之法不令少有遺失。而無明之惡自得隄防。故名戒心也。
十願心中。住戒句指前信也。能遊句明本位也。既能止無明之惡。而於戒體無往而非自在。故云住戒自在。而無明可得分破。中道可得分顯。一入初住。便可百界作佛八相成道。故云能遊十方。以其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是名為願心也。
四阿難是善男子去。承前隨所發行安立聖位。以明分證中十住之文也。所言住者。仁王云。入理般若名之為住。以不住法從淺至深住佛三德及一切佛法。從此中觀現前開佛眼成一切種智。由初至十。各斷一品無明。證一分中道耳。初住中善男子。指十住成就之人也。以真等承前十信也。心精等正明本位也。云真方便者。有二意。一者從性起修謂之乎真。由修顯性謂之乎方便。二者能達妄顛倒即無明自性。起一心三觀。修耳根圓通。當未入流[A9]已前但可謂之似方便。若得一入流[A10]已便可謂之真方便。則知上之十信位次。皆從全性起修耳根圓通而發。故云以真等也。十心既發。更進破一品無明。向之十心精純發越而有光輝。故云心精發輝。一一互相涉入如帝網珠重重相入。將一一心各具十心。轉相似以成分真。圓成初住一心。故云十用等也。如是十心所以為相似即。今初住之分真而為相似也。初住所以為分真即。今十心之相似而為分真也。從此所謂三因開發三德圓證。是名為發心住也。
心中下二住也。心中者指前初住。以前等明今本位。心中句。即此圓成一心中。智為能發明。理為所發明也。如淨句。即喻上心精發輝也。內現句。即喻十用涉入等也。以前等者。謂即以前十用所成初住之心以作中觀之智。加功密治。使其冥契於理。出生無量德用。是為履以成地。即名治地住也。
心地下三住也。初二句指前位。遊履去明本位。云心地等者。心即初住所發始覺之智。地即二住所發本覺之境。始本一合。智境一如。故云心地等也。既得境智一如始本不二。至此智益深理益顯。從是六度萬行徧遊十界任運而行。心境圓融如水乳合無有留礙。故云遊履等也。則能度之化導益廣。所度之眾生更普。故名修行住也。
行與下四住也。行與句指前住。受佛下明本位。蓋遊履十方得無留礙。如來之妙行也。菩薩既能如是與佛不二。故云行與佛同。其行既同。所有中道氣分亦無不盡受之。故云受佛氣分。如中陰下舉事例明。凡人前陰既謝。後陰未生。中有陰身自求同業以為父母。故云如中等也。三緣和合。即攬遺體以為托生。此之中陰。凡夫之所不見。今四住菩薩。行之與理皆同諸佛。則與究竟權智之父實智之母兩相冥契。故云陰位冥通。是以稟佛行理而入乎如來種以托聖胎。故云入如來種。蓋世間以王種為貴。出世以佛種為貴。是名生貴住也。
既遊下五住也。初二句指前住。如胎等明本位。既遊等者。既始本冥符而入如來種。則道胎[A11]已成。親為佛之胤嗣。故云既遊等也。如胎等者。入此位來以權顯實即實而權。克肖於佛無所乏少。如人克肖父母。故云如胎等也。從是圓通玅用具足一切善巧方便。故名方便具足住也。
容貌下六住也。初一句指前住。心相等明本位。上云人相不缺。故此指云容貌如佛。蓋容貌如佛謂其功行與佛同也。心相亦同謂其理體亦不異也。體之與用既皆同佛。自得正乎其心。是名正心住也。
身心下七住也。初一句。亦指前。日益等正明今。謂其體用既與佛同。所有之心境及夫心智。自得合而為一不復可分。故云身心合成。從是理體益顯智用益廣。故云日益增長。於中自無退屈。故名不退住也。
十身下八住也。十身有二種。一者聲聞身。緣覺身。如來身。法身。智身。虗空身。業[1]根身。眾生身。國土身。二者如來身中自有十身。謂菩薩身。願身。化化身。力持身。莊嚴身。威勢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此之二種十身如來悉具。入此位來。由前身境心智日益增長。自當分證分得。故云十身等也。云一時者。所謂一成一切成也。但始本初合。具體而微。是以結名童真住耳。
形成下九住也。初二字指前十身具足而言。出胎等者謂本位。從體起用紹隆聖種為佛真子也。從是法王家業直下承當。故立名曰法王子住。
表以下十住也。表以成人者。上雖出胎為法王子。年尚幼稚。名未成人。今則年齒方剛。當以表顯成乎道品堪應化於法界也。如國下引例也。世間國王。見太子長成。集諸臣僚。取四海水注金瓶內而灌其頂。表以成人。令出青宮。委諸國政。分攝教令。今十住菩薩亦復如是。諸佛智水以為灌之。堪行佛事。受大智職。故云如國等。是名為灌頂住也。如法雲地亦名灌頂菩薩者。當知名同義異。以此同是分得深淺異耳。其言世子太子者。諸候之子為世子。天子之子為太子。今就通途汎說。而非異其文也。
五自阿難是善男子去。承前隨所發行安立聖位。以明分證中十行之文也。所言行者。正從十住後。實相真明不可思議。更十翻智斷。進破十品無明。是為之行。然有橫竪二義。論竪。初行不如二行。乃至九行不若十行。論橫。行行之中具有十行乃至無量行。所謂一行一切行。念念進趣。任運流入。薩波羅蜜法爾生長。自行化他所有功德與虗空等。故名十行位也。
初行中。善男子。亦指十住成就之人也。成佛等。指十住表以成人為法王子。則具有如來無量妙德。玅德即十身等也。十方句。明本位也。乘此玅德隨順十方。如法華云深達罪福相徧照於十方。上具下順得大法喜。故名歡喜行也。
善能下二行也。上之初行自行化他二俱隨順。故生歡喜。今則善推妙德使諸眾生無不利益。故云善能等也。眾生既得豐饒利益。即名為饒益行也。一往全屬利他。自行未嘗不具也。
自覺下三行也。自覺等者。既曰自覺。必上求乎諸佛。於諸佛教法自得無少違背。既曰覺他。必化乎眾生。於眾生機宜亦得無少拒絕。故合舉云自覺等也。倘教法機宜少有違拒。於心未免瞋恨。今既得無違拒。自無瞋恨。故即名無嗔恨也。
種類下四行也。種類者。指上自覺覺他之中所有理智無非一理體也。從是理體自得出生力用。竪徹三世。橫周十方。故云出生等也。既竪徹乎三世。三世平等而無去來。其化導自無盡也。又橫周十方。十方通達而無遠近。其化導亦無盡也。故即名無盡行也。
一切下五行也。一切等指上種類出生。窮乎三世。遍乎十方。得平等而無去來。得通達而無遠近。悉皆融會成一理體。故云一切等也。雖一理體。不無分別以致差池失悞。故云得無差悞。既無差悞。自免癡亂。故名離癡亂行也。
則於下六行也。則於等者。前無盡行可謂同中現異。然未能現同。離癡亂行可謂一一異相各各見同。然而現同未必現異。今於同中現異。故云則於等也。又異中現同。故云一一等也。從是事理雙融真俗並顯。所謂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故名為善現也。
如是下七行也。如是二字承上同異也。由上事理雙融真俗並顯。故此中現塵現界事事無礙。十方虗空滿足微塵。此現塵也。一一塵中現十方界。此現界也。雖曰小現乎大大現乎小。乃大小相容而不相陵。故總顯云現塵等也。則知以微塵含世界而世界不小。以世界入微塵而微塵不大。周徧含融不可思議之者。故名為無著行也。
種種下八行也。種種等者總收前來。或於同現異。或於異現同。或同異一如。界塵不二。無一而非般若真空。故云種種等也。既皆般若性德。總是無作玅力自然成就之者。故名尊重行也。
如是下九行也。如是句指上同異等四種現前也。設若有一不是般若則非圓融。今皆般若。故云如是圓融。至此無一而非諸佛軌則。故云能成等也。如是悉皆全性起修之善法矣。故即名為善法也。
一一下十行也。一一二字亦指前也。皆是清淨等者。有二解。若約當體。無漏即般若。無為即解脫。本然即法身也。若作因緣。清淨無漏。謂非貪染於凡外欲有無明。一真無為。謂非劬勞於權小肯綮修證。性本然者。作二句之由意明。從性起修。不妨全修在性。所以清淨不屬諸漏。本然不墮有為。如是真而不妄實而不虗。名為真實也。統上八九十行。與前四五六行相承而顯。蓋前之四行是修三觀。今之三行明成就也。蓋亦就一往而言耳。
六自阿難是善男子去。承前隨所發行安立聖位。以明分證中十迴向之文也。云迴向者。迴是轉義。向是趣義。轉自萬行趣向三處。如自行[A12]已滿當度眾生。即迴自向他也。度無度相。即迴事向理也。迴無為心向涅槃路。即迴因向果也。亦即向眾生向實際向菩提也。亦即大悲心深心真心也。下去諸位例皆有之。是為十迴向也。
初向中。善男子。亦指十行成就之人也。滿足神通。牒上初行至八行。成佛事[A13]已。牒第九行。純潔精真。牒上第十行也。遠諸留患者。蓋十行功成。自他平等。空有圓融。一切諸患不相留礙。悉皆遠離。此總攝十行而結定也。當度等明本位也。當字有二義。一是勸勉義。謂自行既圓當度眾生當滅度相當迴無為當向涅槃等。一是正義。謂正度眾生即滅度相。表非前後也。此與金剛意同。蓋迴向之行悲願最深。故須度生。若有能度所度即名有為。而非涅槃路。所以修迴向者。當救護一切眾生而復離眾生相也。又當度句。是迴自向他。滅除句。是迴事向理。迴無等。是迴因向果也。如是熾然度生無生可度。無生可度又熾然度生。故名救護等也。
二向中。壞其可壞者。若度生有生相。此相是可壞也。今雖度生無生可度。乃壞其可壞矣。故云壞其可壞。上雖壞其可壞。然能壞之心不空。亦復可壞。今更壞其能壞。故遠離諸離。到此唯是一真法界永無可壞。故名不壞也。以有二義。一是不妨終日度生。一是執情既遣其理自彰耳。
三向中。本覺句。謂上之壞可壞離可離。則本覺之理自顯。本明之智自彰。故云本覺湛然。則我覺體與佛平等不二。故云覺齊佛覺。諸佛之所以為佛者唯此覺體。菩薩既與佛覺平等。是以即名等一切佛也。
四向中。精進句。即上本覺湛然也。地如句。謂上智如佛智。今則所證之理亦如乎佛。故地如佛地。如是因地果地不思議一。故名一切處也。所謂毗盧遮那徧一切處耳。
五向中。世界等。指前二位而成互融也。蓋世界即所至之處。如來即所等之佛。又可世界即地如佛地。如來即覺齊佛覺。則智炤於境境照於智。境智互融不相罣礙能所不二。故云互相等也。如是則一毛孔中有無量寶剎。或一微塵中有無量如來。妙用難思。功德無盡。故云無盡藏也。
六向中。於同等者。於本覺實際理地。起為清淨妙因之心。以此清淨玅因。還克乎無上涅槃。則知前是從果生因。此是乘因克果。故云同時等也。如是所有善根。無不隨順。無不平等。故名隨順等也。
七向中。真根等指前。謂平等善根既能隨順。則真根[A14]已成。一真一切真。將見佛心眾生全體顯現於前。故十方眾生皆我本性。本性成。一成一切成。所謂悟則俱悟。而三千在果同名常樂。故云性圓等也。如是心佛眾生三皆隨順平等而觀。故名隨順等也。
八向中。即一切等指前二向也。蓋依因發揮取涅槃道。離一切相也。此即是空。性圓成就不失眾生。即一切法也。此即是假。唯即乃中道雙遮。是本位所進所顯也。如是則以唯即唯離皆無所著為真為如。故名真如相也。
九向中。真得句。牒前離即皆無所著親證真如。故云真得所如。然雖離即俱離。不妨離即俱即。故云十方無礙。此正雙照。以顯中道。故名無縛解脫也。
十向中。性德句牒上三諦具足也。法界句正明今也。法界秪是三諦俱遮泯然無迹。不妨三諦俱照修性宛然。遮炤同時。思議莫及。故云量滅。唯其量滅則無量矣。故名法界無量也。統上十種迴向一往而分。初二及七向眾生也。三四五六向菩提也。八九向真如也。十向乃總攝於法界耳。若再往之。一一皆有迴自向他迴因向果迴事向理之三義也。
七自阿難是善男子去。承前隨所發行安立聖位。以明分證中四加行之文也。分二。初阿難下結前生後。二即以下正明加行。
初結前生後中。盡是等結前也。次成等生後也。是善男子。指十向成就之人也。云盡是等者。結乾慧為一。信住行向為四十。合而言之四十一心也。云清淨者。以全性而起修了無妄染。更以伏斷之力除諸位無明。是為清淨也。云加行者。加行之名通於大小偏圓。故特言玅圓以揀之。蓋十地難發。故於地前加修四行。以造理既深功用愈密。必須更為研習。始堪登於聖地。故皆以地而為名耳。
初煖地中。即以等者。以初地佛之覺體作我因心。還以此因而克初地佛之覺體。故等即以等也。若出未出者。謂初地之理將顯。故云若出。然而初地之惑未破而猶未顯。故云未出。猶如下喻也。如彼鑽木而取火者。雖未得火而見煖相。雖見煖相實未是火。若夫菩薩亦復然也。謂其未顯初地之理。似乎[A15]已顯。謂其[A16]已破初地之惑。其實未破。故云猶如等也。從喻得名為煖地耳。
二頂地中。又以等者。前以初地佛覺作我因心。今以[A17]己之因心而成初地佛之覺體。故云又以等也。若依非依者。亦是初地之理體似顯。故云若依。然而初地之惑未破而猶非依。故云非依。如登下喻也。如彼登高山者。雖未入乎虗空。身[A18]已在山頂矣。是為身入虗空。若云[A19]已入虗空。猶未離乎山頂。是為下有微礙。若夫菩薩亦復然也。謂其未顯初地之理。似乎[A20]已顯。謂其[A21]已破初地之惑。其實未破故云如登等也。亦以喻名為頂地耳。
三忍地中。心佛等者。蓋指初位。以初地佛覺作[A22]己因心。次位以[A23]己因心作初地佛覺。到此位中。心佛相即而無二相。固不即佛亦不離心。可謂善得中道矣。故云心佛等也。如忍下喻也。如忍事之人。雖有事忍無形可得。是為非懷。雖曰無形實有事忍。是為非出。若夫菩薩則亦然也。謂其有初地理忍可於心。乃中理也。當體不生。猶之乎忍事之非懷也。謂其無初地理忍可於心。乃中理也。當體不滅。猶之乎忍事之非出也。故云如忍等也。亦從其喻名忍地耳。
四世第一地中。數量句。謂煖地以佛覺為[A24]己心。頂地以[A25]己心為佛覺。及乎忍地心佛相同。皆有數目與涯量也。若夫此位。不唯非心。非佛亦非。心佛相同。尚無數目安有涯量。故云數量銷滅。迷覺等。釋數量之所以也。煖頂位。一以佛覺為[A26]己心。一以[A27]己心為佛覺。是皆迷乎中道者也。忍位。心佛相同而無二相。是為覺乎中道者也。正是有數有量。而非數量銷滅。故云迷覺中道。唯若此位固不可謂心佛雙即。亦不可謂心佛雙離。即離之間皆無名目。故云二無所目。如是則最尊最貴之者。故名為世第一也。其世第一。在藏教。將破見惑將顯偏真。乃是世第一。此中將登初地為出世。地前為世間耳。此之四位。約四句料揀。煖地是即佛是心。頂地是即心是佛。忍地即心即佛。世第一地非心非佛。有人云。四加行藏教之內凡也。此經既是圓頓。又在十向之後。何有藏之內凡名耶。殊不知。此經雖是圓頓。所有之名全借三教。四種加行是藏教位。今地前加功用行亦列四位。是借藏明圓意也。如前乾慧地是通教位。今於地前開列。謂未與如來法流水接欲習初乾。是借通明圓意也。至信住行向等。其間行布圓融圓融行布。雖復始終不二而位位竪進。似與別教無殊。此則借別明圓意也。是以此中位次。較仁王纓絡等經各不同耳。近見有稱當下即佛無復位次之異。而云位位不同。何以為純圓之教。嗟嗟談諸理則始終平等。言諸教則因果歷然。孰謂圓無位次淺深哉。但以名雖借顯義無不圓。所謂借名不用義。統上是答云何名為乾慧四十四心竟。
八自阿難是善男子去。亦承前隨所發行安立聖位。以明分證中十地之文也。所言地者。地以堅實為體。發生為用。自乾慧來。種種行法修持。悉以稱乎本性。無不究竟堅固。至於成實。而一切佛法一切功德從此發生。故謂之地。若一往論。初地為因妙覺為果。再推則地地因地地果。又不但此。前初住[A28]已來。是位位因位位果。則初為因。究竟為果。中間傳傳為因果耳。
初地中。善男子。指十向後能修四加行之菩薩也。於大等者。菩提即智德體。即三諦不可思議。唯佛與佛始能證得。到此位中。亦能通而不塞達而不礙。故云於大等也。言善得者。以十向復加四行。從此而任運流入薩婆若海故也。如是智同佛智。故云覺通如來。以其通達大菩提果智故也。理同佛理。故云盡佛境果。以其通達大菩提理體故也。云盡者。以一即得一切故也。初心所期。期此智理。今始得入歡喜無[A29]已。故名歡喜。自能荷負一切眾生。成就一切善法。故言地。下去例地義可知。
二地中。異性句指前地。同性句明今也。云異性者。如前之[A30]己心佛覺謂之異性。心佛不二謂之同性。心之與佛及夫不二。數量銷滅。二無所目。及覺通如來。盡佛境果。謂之入同。到此中來。[A31]己心佛心兩果不立。及夫不二之二亦無所目。更至初地。覺之與體及乎歡喜皆不可得。故云同性亦滅。如是實際理地之中。異性固是垢。同性亦是垢。同異之二皆無所目。亦是垢。正以有歡喜在亦是垢也。今既同性亦滅而全滅之。故名離垢地也。
三地中。靜極明生者。上來方以離垢。未至離離。今離垢之離亦復遠離。是為靜極。從是真覺益顯。是為明生。如古鏡離塵之後更加拂拭則靜而生明。所謂靜極光通達也。故名發光地。
四地中。明極者。承前明生而言。蓋前位如火始然光明未滿。此則如火熾然成大猛聚。稱乎覺性。故云覺滿。所謂寂照含虗空。故名𦦨慧地。燄慧者乃法喻並談耳。
五地中。一切等者。蓋歡喜離異性。離垢離同性。進乎發光由靜而明。𦦨慧由明而滿。若夫至此。則前同異遠離[A32]已久杳不相及。故云一切等也。既一切所不能至。則超勝一切。一切不能超勝矣。故名難勝地耳。
無為等者。前來一切既不能至。唯一無為真如性體逈然獨露。故云無為等也。以其真如獨露故名現前地也。
七地中。盡真如際者。前則真如既現。今則智隨境徧。行稱體周。盡其邊際。故云盡真如際。既行稱體周盡真如際。是名為遠行地也。
八地中。一真如心者。真如性露之後。復以遠行之行而盡之。至此唯一真如玅心。所謂根身器界一身一毫悉是真如。徹法底源。故云一真如心。從是一切功用悉皆無動無壞。故名不動地也。
九地中。發真等正明本位。阿難等結前顯後。初中。發真如用者。一真不動理體。即其理體還起智用也。從是全智照境。全境發智。觸處洞然無有障礙。故云善慧地也。次中。是諸等者。眾說不一。或有謂宜在等覺下。而引唯識五位以證明者。蓋唯識。地前三十心名資粮位。四加行名加行位。登初地名通達位。二地[A33]已上名修習位。唯妙覺名究竟位。或唯四加以至九地。謂前[A34]已總四十一心。此但從四加顯修位以結耳。或以諸之一字。非但只指九地[A35]已往。乃通指上位。此皆不知是結前顯後者也。意謂。是諸前來菩薩。從此以去更無修習。故云修習畢功。所得功德究竟成就。故云功德圓滿。此顯後也。不唯前來是修習。即此九地亦是修習。故云亦目等。此結前也。蓋修習者學習之謂。如人學藝未成習之令成。既成直用其藝無復習學矣。此亦如是。自凡夫習入乾慧。自乾習信習解習行習願習有功用無功用至此地來從體起用。是修習[A36]已成。此後但斷障利生。廣行佛事。雖曰修習而非修習矣。
十地中。慈陰等者法喻並顯也。蓋慈是菩薩大悲如陰者。取其廣潤之相。玅是菩薩大智如雲者。取其普徧之意。此為能覆。涅槃海是其所覆眾生本有性德。所謂本自寂滅不復更滅之者。今菩薩修習[A37]已畢。悲智[A38]已圓。唯在利人。故以大慈之陰玅智之雲。普覆眾生本有涅槃。拔性苦與性樂也。結名法雲者。法之一字雙收悲智。雲即攝陰。在於一一剎那一一相一一好一一毛孔。而雨無量無邊法雨充足一切如陰如雲。涅槃而言海者。取其涵納百川映現無盡之意。統上是答詣何方所名入地中竟。
九自如來逆流去。亦承前隨所發行安立聖位。以明分證中等覺之文也。有二。初明等覺本位。如來等也。二明金剛乾慧。阿難等也。
初中。如來逆流流字。即指妙覺果海。所謂涅槃流也。如來[A39]已證玅覺。但以不捨眾生。倒駕慈航。逆流而出。故云如來逆流。菩薩方趣果海。正取順流而入。故云如是等也。如來初入而方出。菩薩將入而未入。一出一入。恰當交際之間。則始本二覺平等不二。故云覺際入交而名等覺也。
次中。從乾慧等。總結前來諸位次耳。是覺者即等覺也。始獲金剛心者。等覺之後心也。斷其最後一品生相無明。此之無明最為難斷。如世堅硬之物唯金剛能壞之。其生相無明唯後心能斷之。法喻兼舉。故名金剛心也。凡入一位必有三心。初入為初心。入[A40]已為中心。將出為後心。此將出等覺而入妙覺。謂之後心耳。金剛心中初乾慧者。但生相無明初乾。未與如來究竟法流水接。得乾慧名。溫陵於此別開一位。然據文云是覺始獲。則知在等覺位中得此金剛乾慧明矣。況纓絡經云。等覺性中有[1]一名金剛幢慧。烏得於此別開乎。既云始獲。則知至等覺[A41]已。復起金剛心。重歷諸位。破斷緣影。[A42]已入玅覺。故是等覺後心而無疑也。故前之與今皆云乾慧皆云初者。各有二意。前後皆名乾慧者。前之乾慧。圓伏五住煩惱。以其伏而不起。故名乾。而與相似中道理水未接。故名乾慧。若夫此中乾慧。圓斷五住煩惱。以其斷而不生。故名乾慧。亦與究竟中道理水未接。故亦名乾慧。蓋前以圓伏伏無所伏。伏所斷之五住也。此以圓斷斷無所斷。斷所伏之五住也。如是前之與後。淺深雖殊。伏斷是同。故皆得名乾慧也。前後乾慧皆云初者。前以圓伏五住[A43]已盡欲習初乾為初。此以圓斷五住[A44]已盡生相初乾為初。則知前之初對十信而言。此之初對妙覺而言。又究竟與初心前後不二。如善財始因文殊啟信。至等覺位再見文殊勉令生信。則顯初後一心因果相徹也。如是則金剛後心初乾慧地乃更明矣。何用別開一位耶。問前之圓伏欲習初乾未與如來法流水接而名乾慧。可知。今乃圓斷生相無明。豈與妙莊嚴海而猶未接。名乾慧耶。答金剛乾慧秪盡無明之初效耳。然與妙覺之位尚未得蒞。亦得為未接也[A45]已上是答云何名為等覺菩薩[A46]已竟。
十自如是重重去。亦承前隨所發行安立聖位。以明妙覺究竟即之文也。重重者。指前諸位也。單複十二者。約一往名單。約十名複。單有七。漸次乾慧四加行等覺是也。複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十地是也。合而言之。是為十二。言重重單複者。以三漸次乾慧之單。進而為信住行向之複。又以信住行向之複。進為四加行之單。又以四加行之單。進為十地之複又以十地之複。進為等覺之單故云重重單複十二。如是消釋。十二自有十二。單複自有單複。重重自有重重。不須勉強。何勞諸家各出[A47]己見。或以乾慧至等覺合為十二。或以信住行地為單。十向為複。或以乾慧煖頂忍世第一及等玅為單七。信住行向地為複十。試以文定之。十信十住等。單則俱單。複則俱複。何得有為單有為複。又文云。如是重重單複十二方盡玅覺。則十二為因。玅覺為果。又何得以果作因而濫成單七之說也。若爾則以三漸次為橫該諸位。及別開金剛後心。其庶幾乎進。此便是涅槃山頂永別無明父母。諸法不生。般若不生。不生不生。以虗空為座。成清淨法身最尊最勝妙覺果位。故云方與等也。統上約返妄歸真得轉依果明六十聖位竟。
二從是種種地去。結顯之文也。分三。初結修觀。是種等也。二結漸次。阿難等也。三結邪正。作是等也。
初中。是種種等者。總結諸位功由三觀也。蓋諸位為所歷。三觀為能歷故。復結明使造入者不至躐等。是種種地。總收諸位。金剛等者。由當機啟請玅奢摩他等三觀。如來始約心見三科七大以開當機之解。次則約二決定義及耳根圓通以起當機之行。至此中來。約迷悟相翻廣陳五十五位以令當機知所證入。雖解行證三法不同。而總不離乎三觀。蓋解者悟此三觀也。行者修此三觀也。至若其證亦以三觀也。故云皆以等也。以其萬法當前一塵不立。謂之金剛觀察。以其一塵不立萬法森然。謂之如幻十種深喻。十種深喻者。如他經云。如幻如𦦨如空中華如水中月等十也。此乃大乘所明。故云深喻。奢摩他即是止。毗婆舍那即是觀。言奢摩他等者。乃即止而觀。即觀而止。遮炤不二。空有一。如故云奢摩他等。用諸如來者。以其是十方如來所修得菩提故也。則知金剛觀察即奢摩不思議之真空也。如幻十種深喻即三摩不思議之玅假也。奢摩他等即禪那不思議之圓中也。如前所謂是名妙蓮華金剛王寶覺如幻三摩提。又宣說金剛王如幻不思議佛母真三昧也。此乃位位用之而為修。修無所修。全性起修。修了義也。位位用之而為證。證無所證。泯修歸性。證了義也。是為清淨修證。從是由初至後。由下至高。圓觀圓炤分破分顯乃至究盡。是為漸次深入。當知皆以二字直貫清淨句看。謂五十五位皆由三觀為修為證耳。
二中。如是等。亦是通結始終歸功於三漸次之初步耳。所謂為山九仞不忘一簣也。謂圓頓行人雖究因極果。而發足進取須重初心。故復鄭重以顯五十五位皆由三漸次增進之力也。所以前云從是漸修隨所發行安立聖位。則知三漸次為能成就能增進。五十五為所增進所成就也。
三中。作是等者。雙示邪正使知甄別。不正邪修以成外道天魔偏小等也。始於漸次。終至等覺。位位皆以金剛觀察等三以為能歷。則惑從此斷。理從此證。名為正觀。反此則為邪觀矣。又有二意。一者謂其五十五位真菩提路。皆由三增進而入。是為正觀。外此皆邪觀也。二者當知菩提非漸次。漸次取菩提。所謂虗空無丈尺。丈尺度虗空也。如是即菩提而漸次。即漸次而菩提。即還有六不生上慢。六還有即不生退屈。若撥無地位一向執理。此永嘉所謂不依地位修行總屬魔外。故云作是等也。亦即方等彈呵之意耳。
自爾時文殊師利去。第四結究竟堅固名之文也。前為阿難輩明究竟堅固理令開圓觀。示究竟堅固行以起圓修。顯究竟堅固證以入圓證。如來一一委曲詳明。一經能事至矣盡矣。然斯三者一往之所詮也。則此一經是三者之能詮也。所詮既勝。能詮亦尊。且名者實之賓也。實者名之主也。既有十卷別文之實。可無一經總題之名。故問當何等也。然結經名必假文殊者。良以此經。理則三諦一心中具。行則三觀一心中修。證則三德一心中得。所謂微妙圓融究竟堅固。非大智大德。卒無以訂名召體而為宗用之綱維。是故文殊始終承領其事。初則領眾應供。次則將呪往護。再次則申請見性是非。更次揀選圓通耳根。今復請結經名。佛法大海唯智能入故也。據後精研七趣詳辨五陰。則此中正宗未竟。何以即結經名。葢初示密因。次開修證。而卒乎極果。則經之正軌畢矣。故此問名成前教部。後文雖有種種發明。總屬行證兩楹之間。特其餘緒者耳。所以下去為助道也。分文為二。初爾時下問也。二佛告下答也。初問又二。初問經題。二問持法。
初問中。當何等者。意謂一經別文必有一經總名。所謂別無所別全以總為別。總無所總全以別為總。派總為別攬別成總者也。且題之義殊有多種。然舉最要而說。不出五重玄義。若得名名之。方知為體若何。為宗若何。為用又若何。為教相則又若何也。故問之曰當何名是經。然未知奉持此經有何方法。故問之曰我及等也。
答中。佛告等答經名。汝當句答持法也。答經名中具有五種。次第釋之。初云是經等者。此全從神呪得名義兼體宗用也。悉怛多般怛羅。乃神呪之總稱。以其從大佛頂中所說。故云無上。能別魔外。故云寶印。三世諸佛莫不由此破諸妄想徹炤萬法。故云清淨海眼。蓋阿難緣心聽法見相發心。未免為聲色所轉。如來光中化佛。化佛說呪以救護之。及其歸來佛所。即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等。如來答之。有三摩提名大佛頂。十方如來一門超出玅莊嚴路。自是說修說證。破妄顯真。始於因心。終於極果。顯密雙修。體宗並顯。故此結云。是經名大佛頂至無上寶印。此即顯是密也。十方如來清淨海眼。此即密是顯也。只此一題。全經大旨罄無不盡。次名救護親因等者。此用契宗體以得名也。初句總標。阿難為佛堂弟又為侍者故親。性比丘尼以婬術而為啟教故因。言護者。即敕文殊將呪往護等也。度脫下。顯親與因也。度脫者何。使阿難登伽得菩提心入徧知海者是也。菩提心者不生不滅之真因也。徧知海者正徧知覺之果海也。阿難向以生滅心求常住果。今佛開示令其因地心與果地覺名目相應故也。夫度脫則滅惡。得菩提心入徧知海則生善。力用既彰。而體宗斯在。
三云亦名如來等者。此兼體宗力用及以教相得名也。因即顯密二因。神呪以祕密為因。大定以微妙為密。依此修行。三觀一心入法性流。依此證果。頓悟禪那修進聖位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如是修性因果一一皆圓。能詮此者必究竟了義之說也。
四云亦名大方等者。此兼體宗用以得名也。大方廣是法。大以常徧。方以軌持。廣以包博之謂。則其為三德也。如次可知。玅蓮華王是喻。因果同彰即包博之義也。染淨不二即軌持之義也。最為自在猶若乎王即常徧之義也。[A48]已上法之與喻皆顯乎佛母陀羅尼之體。即前文十種呪心因此軌持得成正徧知制諸魔外等也。是以名諸佛母。
五中亦名灌頂等者。此兼用體宗以立名也。言灌頂者。西竺。凡方等深經有密語者通為此部所攝。若約本經。則諸佛放光交灌其頂。及明菩薩受職智水灌頂。是故云也。諸菩薩等者。經云。佛及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了知見與見緣元是菩提玅淨明體。所謂三科七大皆如來藏玅真如性。故云首楞嚴。首楞嚴即究竟堅固也。所謂理行證三無非究竟堅固。故稱為首楞嚴也。萬行者。此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佛菩薩者不與二乘共也。經云。有三摩提(云云)。故曰諸菩薩萬行云。
二答奉持。云何當受持者。蓋文殊請結經名以便流布。今五名之中。各以體宗用三及夫教相申釋之者。以吾宗釋題凡有名等五重故耳。名如經列。體則常住真心。宗則微密觀炤。用則破妄顯真。若夫教相乃大乘生酥也。文殊答名意必通請五章即稱奉持。亦決定奉持五章耳。但舊以五章中體宗用各釋於五名之下。殊不知隨舉一名。即可以盡全經。故今一一具釋五章意有在也。結名為五。而經家立題乃存隱二者何也。第一題中有總問。攝別入總故但取大佛頂。第二題中得菩提心秪是密因。入徧知海秪是修證。攝入第三故全隱也。第四題中攝別入總。復以總名入大佛頂。故亦全隱。第五題中。灌頂章句攝入第三之了義。故名大佛頂(云云)。大佛頂理。理即是體。密因了義教。教即是宗。菩薩萬行。萬行即是用所謂舉一即三。不可思議故。開首題名得無量功德也。既知如是之五章。即此以為方法。故云汝當奉持。
從說是語[A49]已去。第二大章助道之文也。蓋如來一期施化。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要而言之。不出正助二行。行之有正而必有助。大如鳥之雙翼。亦如車之二輪。其鳥也若單翼何以高舉。其車也若隻輪何堪重運。設雙翼齊備。空冥自得扶搖而上。二輪兼具。重遠必能平疾而遊。即彼二者。合而觀之。則正助二行不可偏廢。所謂目足交資清涼池可到也。以故自從首卷[A50]已來。初依究竟堅固之心以開圓解。次依究竟堅固之心以起圓行。三依究竟堅固之心以證圓位。四依究竟堅固之心以結圓經。如是四者。正行具矣。倘其助行略而不明。使其行人修三摩提。設若一時之差。及乎一念之失。非墜落於七趣之苦。即被轉於五陰之魔。於是其初也而阿難發問精研七趣情想之重輕招感乎升沉果報。以預誡行人。不致墮於此也。其次也而如來再示詳辨五陰破滅之方。將致招乎魔業之熾盛。預誡乎行人。不致失於此也。今初詳辨七趣。究其來意。由前圓通既竟。阿難啟問。云何安立道場遠離魔事。如來示以攝心為戒。四種律儀皎如冰霜。六道眾生自不隨其生死相續。然雖持戒。而或以一行邪。或以一見錯。遂至見戒俱破如寶蓮香者。罪福俱空如善星等者。皆生身陷入地獄。循轍以求。獄畢而鬼而畜而人。及乎天仙以至修羅。莫不由片念偏邪遂成如是。此圓頓人不可不慎者也。故結請云。惟願開發童蒙令一切持戒眾生聞決定義。至如來結答云。皆由隨順殺盜婬故受此輪迴。習氣不滅落於魔道。如來說為真可憐愍。而必如此詳辨者。正由前之所說十二類生但示欲界因果之相。其界與趣說而未周。以故結經既終。攝前妙性以發疑問。下文發明十習因六交報等。皆六亂妄想因果之相符也。大分為二。初疑請。說是等也。二答示。佛告等也。初又二。初說是下經家敘相。二大威下阿難陳詞。
初經家敘相中。開示密印等者。此經有顯密二印。三如來藏為顯印。大白傘蓋為密。今敘建壇聞呪[A51]已來。為開示密印。更聞結成圓名亦為顯印。故云兼聞等也。總是一經所談不出顯密二詮耳。頓悟等者。圓修三觀。舉禪那以兼其二。非謂此去纔說禪那也。即指前之結修觀中金剛觀察等一時懸見。此是能進。若諸聖位乃是所進。亦兼言之。故云頓悟等也。增上妙理者。以惑分分破。則理分分顯也。隨文獲證妙定現前。故云心慮虗凝。此為能斷。三界修心等為所斷也。而言斷除等者。蓋三界九地各有九品。今不曰欲界六品而曰三界六品。不曰煩惱而曰微細煩惱。此正溫陵所謂增上頓斷如斬一握緣一斷一切斷。不唯斷欲界前六品。即上二界前各六品一時俱斷。若謂聞深證淺僅得二果。尚不其然。既是橫斷三界九地之前六品。不止二果。應是三果。然此三果既因圓頓經力。應即圓之初信之後七信之前為三果。非沾沾於藏之三果也。如此消釋。而於圓經方相應耳。
二阿難陳詞分三。初讚述。大威等也。二陳疑。世尊等也。三申請。惟垂等也。
大威德者。能令斷除三界微細煩惱。是大威也。能令增上妙理心慮虗凝。是大德也。若在本文。開眾生沉惑為大威。令得大饒益為大德耳。慈音無遮者。若其說法。必須離妄以顯其真。則真遮於妄也。又須離染以顯其淨。則淨遮於染也。今如來所說。即妄而真即染而淨。是為慈音無遮也。亦可謂。如為一人眾多亦然。終不捨疎為親捨惡為善耳。善開等。正如來大威力處。令我等。正如來大慈德處也。
二陳疑又二。初若此去約理總間。二如寶去據事別問。
初約理總問中。初若此去指真為問。二佛體下指妄為問。三世尊下結問也。初若此等者。蓋謂如來前文所說三科七大總是如來藏性無非周徧法界。及夫大性俱徧相容而不陵滅。以故牒此為問端也。意謂若此玅心本來普徧一切圓滿。則生佛同源。依正平等。如是推之。其無情也大地草木。其有情也蝡動含靈。無一而非本元之真性矣。故云若此等也。此真如即如來究竟所證真體。故云即是等也。只此一句。正舉極果以為騐耳。
次佛體等者。意謂佛體既其真實。理應一一俱真法法皆實。云何復有地獄等六道。故云佛體等也。
三中。世尊等者。意謂妙淨明體如來所證不當有此。今既有此六道。還是真體本來有耶。還是眾生習妄有耶。故云世尊等也。約理總問如此。
二據事別問中。世尊等者。欲明眾私同分。而引三事以為問者。蓋殺盜婬妄四種。乃如來決定明誨。或因一念之邪。於此律儀隨破一種。以致多劫之苦。不但不能出生死脫塵勞。而墜入阿鼻實由此矣。所以預為問明使知戒備不至有失錯也。如寶等。持菩薩戒。而私行婬欲。破戒也。妄言婬欲無有罪報。破見也。意謂殺生必當還其身命。偷盜亦當酬其財物。今之婬欲。固非殺生之酬身命。亦非偷盜之償財物。是無業之與報。故云妄言等也。既破其戒。罪[A52]已重矣。又破其見。其罪更重。以故生大猛火華報也。墮無間獄果報也。雖分華果。亦即生身墮地獄耳。琉璃挾宿怨誅瞿曇族種。犯殺也。善星謂一切罪福皆空。造福無福得。造惡無苦報。亦是破見。乃大妄語也。所以琉璃誅瞿曇。固應地獄。善星具妄語。亦應墮地獄。故皆生身而陷入阿鼻也。此諸下結問也。意謂上來三人生陷地獄。方處不一。為有一定同分所在。今犯者同入此中耶。為復自然各隨彼彼所作之業各隨其處而私受耶。故云此諸等也。據下答明眾私同分。夫眾私彼作彼受。非此作此受者。而同分則同感一獄。非無定處者。吳興所謂別業同報者也。
三申請中。惟垂等者。結請出意以祈開示也。言今諸等者。蓋戒以攝心為義。若不知六道果報毫髮無爽。何能怖果絕因身心俱斷。故欲如來發明更不於殺盜婬等有所犯而墮耳。
二答示分二。初佛告等讚許。二阿難等演說。
初讚許中。快善等讚也。汝今等許也。讚中。令諸等者。蓋諸佛眾生本同一體。真則真如。以諸佛[A53]已證體唯真實。六道眾生體非真實。甚至豁達空撥無因果。以殺盜婬妄罪性本空。躭湎三界。罔知果報。此等皆名邪見人也。今因汝請得明七趣升沉因果不忒。則一切眾生皆由妄習發生。而玅淨明心本來圓徧與佛同體。又何入於豁達空撥無因果邪見之中。故云快哉等以為讚也。
次許可知。
二演說。亦有總別兩答。非謂以總答總以別答別。即於總中亦答總別二問。別中亦答總別二問。初總。一切眾生等也。二別。此等皆是等也。此有二。初一切下正答。二循造下結答。初又二。初內外二分。即一切眾生去。二趣生差別。即一切世間去。初又二。初一切下標舉。二內分下釋明。
初標舉中。一切眾生等者。前問佛體真實云何復有六道。今云實本清淨。則玅圓妙淨明心本來圓滿。而生佛同體法法俱真從可知矣。前問為本有為妄習生。今云因彼妄見有妄習生。則全體虗妄而非本有可知矣。見即是惑。習即是業也。因此分開內外二分。此總標也。下去釋明。然此內分外分不出情想二。言內以情言。情鍾於內。如下所列心憶珍饈等趣外奔逸。則此情未甞不緣乎外。然其所緣者。皆眾生一身所受用物。故情想俱情而內外俱內。所謂緣身起愛是也。故謂之內。外以想言。想游於外。如下所列心存佛國等發明虗想。則此想實是靜存乎內。然究其所存者。皆眾生身外所企慕物。故情想俱想而內外俱外。所謂欣彼勝境是也。故謂之外。外內一分升沉遂異。所以三界六道。悉由妄習生起也。
二釋明分二。初內分下釋內分。二外分下釋外分。初又二。初正釋。內分等也。二結成。諸愛等也。
初正釋中。內分二句釋名。可知。因諸四句釋義。最初對境起著為愛染。貪戀不捨為妄情。情習不休者。慣習深厚潛滋貪業也。能生愛水者。墜業[A54]已成下墜所不免也。夫水有形之物屬於色。情是無形之法屬於心。情積生水。正由妄心能融色。如下所謂融通妄想是也。是故等句。釋相可知。
二結成中。流結者。流是流逸。結是結縛。由結縛情愛而流也。潤濕二句。正結明貪愛生水。以顯淪墜之由也。
二釋外分亦二。初正釋。外分等也。二結成。諸想等也。
初正釋中。外分二句釋名。可知。因諸四句釋義。諸渴等者。初聞勝境。發心希望如渴思飲。想極神馳。意常超越。故云因諸等也。想積等者。氣必自下而上。今積想不[A55]已。必成超舉之因。故云想積等也。是故等句。釋[1]想可知。
二結成。亦可知也。
二趣生差別。正承前情想二言以明升沉也。又二。初一切等明前陰滅所以。二純想等明後陰生所以。
初明前陰滅所以中。一切世間總指七趣。生從二句。蓋好生惡死。物之皆然。故生則順其習。所謂知見每欲留於世間。死則逆其習。所謂業運每常遷於國土。故云生從等也。臨命等者。人稟識息煖三為命。其生也識先投胎。攬父精母血而為種子。次有息。而後有煖。其死也先捨煖。次捨息。而後捨識。今云未捨煖觸。正是將死未死之際也。而一切所作。善之與惡。業成感果。前報既終後報欲續。諸業爭集。強者先牽。一時現前。故云一生等也。死逆等者。好生之心即是順習。惡死之心即是逆習。今生欲盡死欲來時。所以二習交錯於懷。故云死逆等也。其死者不能為之計。隨其情想輕重以別其升沉也。
二明後陰生所以有五。初純想無情。純想去也。二想多情少。情少去也。三情想均等。情想去也。四情多想少。情多去也。五純情無想。純情等也。
初純想無情中。明天趣也。亡者神識。若其生前純想無情。則當命終之際。即飛舉上升而生天上。此天應指忉悧[A56]已上。觀下想多情少但在四天之下。則可知也。此正以上品十善為業而無福慧淨願者也。若飛等者。蓋淨土法門。須以信行願三為主。既有純想。兼有福慧及行。宜其心開見佛而往生也。此就想中別論一途。下去皆爾。
二想多情少。明仙鬼等趣也。情少等總舉。即為下別明。蓋一情九想即為飛仙。二情八想為大力鬼王。三情七想為飛行夜叉。四情六想為地行羅剎。遊於等總結也。此等竪不越四天。橫不出輪迴。雖云想多輕舉。不能遠遊。唯於四天去來無礙。則知前之生天上者常在天界。猶如帝王時在王宮。今如群臣。暫到而[A57]已。此但以下品十善為行而無善願善心者也。其中下既是想多情少。兼有善願善心。而能護法護戒護呪。并護持戒持呪及護禪定。乃是乘急戒緩之者。故住座下聽聞大法。即八部是。此亦就想多情少別開一途也。
三情想均等。明人趣也。若其生前情想均等。臨命終時不飛不墜。蓋想本乎飛也。今既與情相等。便不能飛。故曰不飛。情本[A58]乎墜也。今既與想相等。便不能墜。故曰不墜。如此不飛不墜。生到何處。唯為頭之圓象乎天。足之方象乎地。與天地鼎立為三才者之人也。故云生於人間。想明等者。蓋想屬明。情屬幽。明主聰。幽主鈍。想雖等於情。而想之明有力則明勝而聰。情雖等於想。而情之幽有力則幽勝而鈍。則知情想者總報之業。幽明者別報之業。此就情想均等別開一途也。
四情多想少。明畜等趣也。言情多想少。蓋六情四想為橫生。就橫生中。更分重輕之殊以為毛羽之別。蓋以地行不飛為重。羽族飛舉為輕。亦是就六情四想中別開一途也。
七情下明鬼趣。沉下水輪者。經言此地厚四十八萬由旬。依水輪而住。水厚六十萬由旬。今餓鬼更在此下。故云沉下水輪。云水能害[A59]己者。水本息火之物。以其餓鬼受火輪報。縱有其水亦變為火。故云水能害[A60]己。
九情下明地獄趣也。下洞火輪者。洞是洞澈。沉過於火下與風輪交際。火依風住。故其獄種身入風火二交之地。但以一想未盡墜底。一說謂。火輪即八熱獄。身入風火二交之地。乃超寒入熱也。八情二想略而不言。就九情一想而言。重生無間正是九情一想。輕生有間蓋是二想八情。所以不云八情二想。但於九情一想分輕重耳。亦就九情一想八情二想中別開一途也。
五純情無想。明極重地獄也。蓋無間有三。一輕二重三極重。若其亡者神識。生前純情無想。臨命終時。即沉墜下墮而入極重無間。此以上品十惡為業。故云純情等也。則知前之九情一想為重無間。八情二想為輕無間也。有不謗大乘等者。至劫壞時亦得出離。若沉心中兼謗大乘等。此劫雖壞。更入十方地獄永無出期。此亦就純情中。別論一途也。嗟嗟六道升沉總由情想差別。明如指掌。可不恨哉。又情想均等唯人道為能。則想明斯聰之者。而脫生死。絕輪迴。修三摩提。心希無上菩提。易若反掌。可不幸哉。若捨是而不修。無所用其力矣。
二循造惡業等結答之文也。正答前問。前阿難問云。此諸地獄為有定處為各私受。此答造雖各私報有定處。乃別業同報。循是隨義。謂隨其所造惡業以招其報。而同業所感不無定處。其各各私造本業无由不泯不謝。故云兼有元地。統上總答竟。
二別答。始明地獄之十習因六交報。乃至第七修羅因果歷然毫不相濫。圓頓行人。因教知非。則此現前一念是情是想是輕是重。尚不取著人天。又何失足於三途也。亦分為二。初此等皆是去正答也。二如是地獄去結顯也。初為七。即七趣也。次第可見。初地獄分三。初此等等標舉。二云何等釋明。三是名等結示。
初標舉中。此等等者。蓋前論情想自勝向劣。今明果報自劣向勝。以語勢之便相躡而起。故曰此等(云云)。此躡前也。造十等此標後也。習是熏習。即十使煩惱於六根門頭起識造業。為惡趣生。因致感未來惡報。言六交者。如造業因眼而餘五為助。故受報時乃徧及之。此亦六亂妄想使之然也。
二釋明分二。初釋十習因。云何十習去也。二釋六交報。云何六交去也。初又二。初云何句總徵。二阿難等別釋。初總徵可知。二別釋又十。次第可見。然十雖皆曰因殊。難以辨彼此。故假報中所受以為辨耳。六交報雖曰論果。亦難以論長短。故借因中所造為論。所以十因中有地獄器械等件。六報中有見報招引等事。至於後之從地獄出而為餓鬼。從餓鬼出而為畜生。從畜生出而為人倫。雖曰種種不同各各有異。總由十因之感召也。以故一一各十合乎十因。所謂因果井然自不紛雜者也。
初婬習中。愛染名婬。數重名習。交接乃心境相偶之謂。蓋單心不起。獨境不生。故凡業習之起必遞相以為染合。故曰交接。交計乃至交諠皆云交也。發於相磨者。所謂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也。從是兩不能捨。故云研磨不休。當知此之一句正明婬習交接之相也。亦是以果推因。果既諸根交報。騐知今交接等亦是一根為主而餘根互相搆造。故云交接等耳。此造因也。如是下感果也。夫交而發於相磨則現因[A61]已成。而不休不止則積熏成種。所以臨命終時即見大猛火於中發動。此亦如來藏中性火真空循業發現。如人下喻顯可知。二習下。正果中所受者也。二習相然者。以[A62]己婬習之心。緣彼獄中猛火心想以為可樂之境。舉身趨附。而即婬習然境而火燒心耳。鐵牀等。此正報相也。則知地獄之中所受之報。皆由因中婬習勝故。以此苦具即現樂境。彼若一念躭著。當下即是苦。具故云故有等也。又故有大猛火等習果也。故有銕床等報果也。是故下。明聖賢之所呵棄。令持戒眾生不至誤犯也。色目即名目也。如來是教主。目此婬習以為欲火。菩薩是奉教之人。聞佛所說謹潔無犯如避火坑。如來菩薩如是教詔。可不慎哉。十章大意皆應爾爾。下去例之可見。略為消釋。不復更出。
二貪習中。引取無厭曰貪。言交接者。彼此互相謀計也。發於相吸者。此謀計之貪由吸攬而發。以口縮氣入內名吸。謂貪外物如口吸氣也。積寒堅冰等。蓋貪愛屬水。所以臨終即發此以為引果之緣。吒吒等忍寒聲也。青赤等受寒色也。貪水。西方有貪水。人飲則貪。猶此方之貪泉也。下之癡水亦然。
三慢習中。恃[A63]己陵他曰慢。言相恃者。如恃賊恃勢等。慢情本屬於水。而性高舉。如水逆奔。故云馳流不息。鼓者如風之鼓物。皆是上騰逆奔之意。見慢者。謂見其心之慢。非以見為慢也。後皆倣此。
四瞋習中於心恚怒曰瞋。交衝者互生忿怒也。相忤者兩相忿怒境也。心熱發火者。違境拂心不能舒暢。由斯故熱。由熱發火。以此心火鑄氣為剛。能令懦夫亦有力也。
五詐習中。欺偽不實曰詐。交誘者互相詐欺誘引也。相調者互相諂害勾引也。繩木交校如孤山解。如水下。謂行諂詐者必浸漬之久。而後能繫縛於人不能委脫。猶水之浸田草木滋蔓也。以言陷人名讒。私竊奸偽如賊。如畏豺狼者。其大似犬。最多詐心。每遇人來逐伴為死。俟人不防躍而嚙之。其被害者不少。所以見其詐習猶若畏豺狼耳。
六誑習中。誑者以狂欺人也。罔即誣罔。如誣虗為實誣有為無等。飛心造姦者。謂駕提憑虗以陷人而人不知墮其計也。故臨命終時見有塵土。此從飛心感也。屎尿等。此從誣罔感也。誑能陷害於人。故受沒溺。誑能飛心鼓動。故受騰擲。沒溺騰擲自溺而騰也。飛墜漂淪自騰而溺也。
七怨習中。冤習銜恨陰隱為傷。故感陰隱之事。違害鬼者。背違正理暗中害人。鬼之最惡者也。
八見習中。見即見解。交明者。謂各以[A64]己見虗妄分別。薩迦耶即身見也。見取戒禁取。取是執著之義。邪悟諸業通收諸見也。總不出執斷執常雙亦雙非。故云交明及發於違拒也。出生相反者。斷常四見互互相破。猶水水不同器也。如行路人等者。喻異見之各趣也。
九枉習中。橫曲不直曰抂。即世之稱冤枉之類也。合山等皆陷害相加。令人無逃避之感也。衡度之度應音渡。有音鐸者非也。蓋衡即权衡。別輕重。度即丈尺。較長短耳。
十訟習中。上是誣人本無。此是詰人本有。向以隱藏者。今則訐露其事。所謂發人之陰私也。或申奏於王臣。或表揚於里黨。皆訟之類。故云訟習等也。色目覆藏等不同前文。前文皆就本習。此就所訐陰覆上說。蓋因其陰覆有是訟習耳。所以目之為陰賊。喻之如戴山履海也。
二云何六報去。釋六交報之文也。前習十因因中有果。欲彰差別之因。今六交報果中有因。要顯隨因之果。二義相須。則地獄之相昭然在目。可不畏果而絕因乎。分二。初云何等徵。二云何等釋。徵中。初句總徵。可見。一切四句總明。識通三性。故能造業。根唯無記。但為識緣。識緣境時。境依根得。故今受報亦從根出。釋為二。初云何等總徵也。二一者下別釋也。總徵可見。別釋為六。次第可見然前三及後一言根。故云見報乃至思報。中二言塵。故云味報觸報。正見六識造業根境必俱而為因耳。六文之中皆可分二。初一者等標。二此見等釋。釋有三。一此見下因果交也。二發明下根境交也。三如是下六根互交也。初以業熟受報果因相接故。二以造業之時根境相對故其受報根亦對境。三以造業之時一根為主餘根助成。所謂窮十二變為一旋復。故受報時亦互互相交耳。
初見根中。見報報字應作業字看。此是因地招引惡果方是果耳。所以釋中云見業也。云招引惡果者正是見報。如前婬習發於相磨文無異也。此見業交四句正因與果交。眼根屬火故見火。此臨終之相也。亡者下正乘業受生。乘煙入獄此入獄之相也。發明二相等。正根與境交也。眼根所見唯明與暗耳。如是見火等。正諸根互交也。燒聽等聞屬水故。燒息等嗅主氣故。燒味等舌屬金故。燒觸等身屬土故。燒心等心屬火故。皆言見火燒是。以五根助成見根。所以見感火報餘根皆感其所報也。又可此見下為本根正報。如是下為餘根傍報。蓋由眼家造業之時。六亂妄想因動見色。因色有香。乃至因色有法。故本根先見猛火等。以因動有色為之因也。見火燒聽等。以因色有聲為之因也。如斯之意。下五例之可見。
二聞根中。先見波濤。聞屬水故。耳根所對唯動靜二塵今言開閉。變其文耳。種種閙。如剉燒舂磨剝裂等。故云精神愗亂。寂無聞。如行曠野幽寂無寄。故魄魂沉沒。責是責問。詰是盤詰。屬聲塵類。皆聞業之感也。注見為雷等者。聞屬水。見屬火以水注火。則成陰陽感激而為雷也。
三嗅根中。先見毒氣。鼻主氣故。從地涌出等者。一往而論。或有先在地獄今又涌出。或有初從脚板出而入於獄。然此從地之地又非地獄之地。以鼻具出入息。吸則下入。呼則上出。故神識亦復從地而上又從上而墜下入無間獄也。質是塞義。履是通義。魚敗曰餒。羮敗曰爽。肉裂為綻也。
四味根中。先見銕網舌屬金故。亦是以貪味故。則網捕禽獸故見鐵網等相。吸氣由因中取順。吐氣由因中捨逆。所以感報有吸氣吐氣等也。為承為忍者。承是承當。忍是忍耐。因中殺生之時。眾生承汝之苦忍汝之苦。其感報時乃亦然耳。
五觸根中。先見大山。身屬土故。亦是觸以合故。[A65]刺者以刀插肉也。
六意根中。先見惡風。意動而又屬風故。為方為所者。皆治罪之處也。
三結示分三。初是名下直顯虗妄。二若諸下更明輕重。三由是下結答問詞。
初中。是名等者。所謂迷本圓明自生虗妄。所以如是惡因而招如是惡果若原其本。則如來藏中循業發現而[A66]已。
次中。惡業同造者。六根十因具足而造也。各造者。亦六根具造十因。但前後異時。故云各耳。所謂一不兼餘也。兼根兼境者。或兼其境。若二若三乃至五也。或兼其根。亦二亦三乃至亦五也。身口意。六根中三也。殺盜婬。十惡中三也。三業不兼。止二根也。一殺一盜。止二惡也。或一殺一盜。或一婬一盜。或一婬一殺耳。見見一根者。眼見一根也。亦可上見是能見之見。下見是所見之境。所謂單根單境耳。單犯一業。十惡中一惡也。就此之中釐為五。則初若諸下。六根同造十惡。此最重者。故感極重無間。二六根下。六根各造十惡。比前輕矣。方後為重。故感次等無間。三身口下。三根止造三惡。方前為輕。比後尚重。故感十八地獄。四三業下。二根止造二惡。方前更輕。方後猶重。故感三十六地獄。五見見下。一根唯造一業。唯輕非重。故感一百八地獄。雖有輕重之分。所造皆是地獄之因。故皆招地獄果也。總而言之。根業數少則罪輕。地獄數多則苦輕。所以根業漸少獄數漸多。就同是地獄而分輕重如此。
三中。由是等者。正結答前問為本來有為妄習生及同分私受等也。別作別受等者。謂其所造之業雖別。及受果報則同。例如世間或殺人或劫財等種種不同。及其坐罪同一獄也。以顯眾私同分皆由妄習生起而無關於本來有也。
二自復次阿難去。明從地獄出而為鬼之文也。分三。初總明。復次等也。二別示。若於等也。三結成。阿難等也。
初總明中。復次等者。自地獄出而為鬼耳。應知本是人倫。因純情謗佛謗法謗僧及造十惡。所以墮落。到此罪畢方得為鬼。所以別示中皆云是人罪畢也。
二別示分十。次第可見。以此之十對前十因。一往似對。再而推之小不次第。下去自見。
一鬼怪中。本因貪物為罪者。因中因貪種種諸物造一切惡招地獄苦。故云本因等也。十類皆云貪者。蓋非貪不成惡耳。則知十文皆應有若於本因四字也。以其地獄之罪雖畢。貪習未忘。所以遇物即為貪著以成其形。此正由貪習而成者也。
二魃鬼中。魃即女鬼也。貪色為罪者。由婬習而受地獄罪也。其罪雖畢。婬習未忘。所以遇風即成其形。風即婬風也。
三魅鬼中。貪惑詐習為因者也。貪是因。鬼是果。以是因驗是果。昭如日星。餘可例知。
四毒鬼中。貪恨瞋習為因者也。
五厲鬼中。貪憶怨習為因者也。
六餓鬼中。貪傲慢習為因者也。
七魘鬼中。貪罔誑習為因者也。
八魍魎鬼中。貪明見習為因者也。以其從斷常等四計邪理故。
九役使鬼中。貪成誣習為因者也。以其駕揑巧湊成故。
十傳送鬼中。貪黨訟習為因者也。以其發心陰私為黨故。
三結成中。是人等者。正結鬼趣亦是虗妄所造。非真如體本來有也。
三自復次阿難去。明從鬼類出而為畜之文也。分三。初總明。復次等也。二別示。物恠等也。三結成。阿難等也。
初總明中。鬼業等者。以其九情一想及夫八情二想皆入地[A67]獄。地獄罪畢出而為鬼鬼。罪又畢出而為畜。則情與想皆[A68]已空矣。故云鬼業等也。則知獄之與鬼正受罪報。今為畜生。方是酧償元債。故云方於等也。
二別示十。次第可見。前鬼之十對乎十因有不次第。今對鬼十無不同也。
初梟類中。物恠等者。謂前遇物成形以成其鬼。其物若消鬼報亦盡。即為世間畜生中梟鳥一類。故云物恠等也。
二咎徵類中。風消報盡者。以其前鬼遇風成形。其風既消鬼報亦盡。然世間之風云何得盡。彼之所遇婬風。婬風得盡報即盡耳。下去例之可見。咎徵類者。如群雀眾鼠商羊舞鶴等也。
三多為狐類者。為狐狸以媚人也。
四多為毒類者。即蚖蛇蝮蠍等也。
五多為蛔類者。即身內蟯蛔也。
六多為食類者。為人所殺以充口腹者也。
七多為服類者。為人驅使負載者也。
八多為應類者。如社燕秋鴻等也。
九多為休徵類者。如麟鳳等也。
十多為循類者。循即是順。如鷄司晨犬司夜等也。
三結成分二。初阿難下直示虗妄二如汝下牒事結顯。總而言之。皆是虗妄所造。非妙明性本來有也。
四自復次阿難去。明從畜生出還為人趣之文也。分三。初復次下總明。二汝今下別示。三阿難下結成。初又二。初反徵其剩。復次等也。二果報難息。阿難等也。
初中。從是等者。則知果報酬償分毫不可爽也。世之恃強者負而不償。固多恃強而越分取者亦多。其中心也可無愧乎。
次中。若用下。明負錢財償足可停。如於下。明殺身命報無休息。若非微妙三觀之力及佛出世說法令其懺悔。不可得而寢也。
二別示中亦為十。次第可見。對前畜十亦無不同。一一皆云酬足復形者。以其人中因純情及情多想少。墜入地獄。出而為鬼。鬼復為畜。所有之罪酧償[A69]已畢還復人身。是為酧足復形也。云參合者。有二意。一是人類必須戒善而方得入。是為參合。一是從出地獄[A70]已來復受人類。元非正局。但屬相參而有。故云參合。初頑類中。頑類者。以其畜是梟鬼是怪因是貪習故也。餘可知。應類者即社燕秋鴻等。以見習為因能執常等四而計邪理。是以為人還參於斯文也。休徵類者即麟鳳等。以其誑習為因能駕揑虗誣。是以為人還參於高明也。循類中即晨鷄夜犬等。以其訟習為因能發人之陰私。是以為人還參於聰達也。
三結成中。是等等。正結其皆從虗妄而生。不遇下兼明其若不見佛聞法此之輪迴終不得息。所以前總明云。除奢摩及佛世不可停寢也。若須見佛聞法方息輪迴。其佛不可不見。其法不可不聞。然見佛聞法豈不難乎。所謂佛在世時我沉淪。我得人身佛滅度。是以為之可憐憫也。
五自阿難復有去。明從人還仙趣之文也。他經不聞仙類。唯云六道。蓋以人而攝耳。仙者遷也變也。遷短壽而為長壽。變麤質以為細貭耳。亦分為三。初總明。阿難等也。二別示。阿難等也。三結成。阿難等也。
初總明中。復有等者。謂其因不依佛法而修三觀。別修等。謂其又不修戒善及禪定而修人天之因。故云別修妄念。存想固形者。以人壽長不遇百年。今欲鍊精以固其形以祈長年。是為存想固形也。餘可知。
二別示。即為十。初地行仙中。服餌者即服藥也。藥有生熟之別。此蓋是熟。故云服餌。若天下之草木是生藥也。柏子黃精等耳。食道圓成。謂服餌之得力也。地行之行。非行動之行。乃行門之行也。下去飛行乃至絕行皆同。
二飛行仙可知。
三遊行仙中。化道圓成。謂其點石成金燒丹為銀皆成就也。
四空行仙中。氣精圓成者。謂其初鍊氣入精。次鍊精入神。皆得成就也。
五天行仙中。堅固津液等。謂其固天池咽精液之類皆成就也。
六通行仙中。堅固精色等者。謂其[A71]采日月之精華。攬山川之秀色。無不成也。
七道行仙中。術法圓成者。能以此法化導於人也。
八炤行仙中。堅固思念等者。或注想於臍輪。或結念於頂門。無不成也。
九精行仙中。堅固交遘等者。有云是[A72]采戰之意。此非然也。看其前來。始堅固服餌。次堅固草木。乃至堅固思念。到此豈更行如此污穢之事。但於內心以震男次女等融會之於陰陽無不成耳。
十絕行仙中。堅固變化等者。謂其如停河在耳變釋為羊等無不成耳。
三結成中。別得生理者。如其天以陰陽五行化生萬物。氣以成形。止百年而[A73]已。今修仙者[A74]已得長生。故云別得生理壽千萬歲。一往而言也。若再推之。仙亦有八萬四千劫之長年。斯亦輪迴等者。言其雖於人類較之差勝。未免福盡還當墮落。所謂縱經千萬歲未免一髑髏。以其皆是虗妄不修正三昧故。
六自阿難諸世間去至九卷初。明天趣之文也。大分為三。即三界也。初欲界者。有財色名嗜睡等五欲為之欲界。分二。初阿難下正明。二阿難下結成。初正明分六。即六欲天也。次第可見。從六天[A75]已去乃至四空皆約因行而言。如某行應生某天。今六欲天皆就人中婬欲味薄為因應得生天。消釋此文。當於因中體認。若將六欲天交抱等事而分釋之則不然也。
初四王天中。未能等者。謂正婬雖未能免。邪婬了不涉也。澄鎣生明者。以其不邪婬故。自能心澄清而生明也。命終等。以此生明之因。感鄰日月之果。以明還得其明。所謂因果不爽者也。
二忉悧天中。於清居等者。謂其未修欲定故也。
三𦦨摩天中。運欲等。謂遇境時未免為其所動。暫行其事然而不復留戀。故云[1]運欲等也。於人下正釋上也。運欲暫交故云動少。去無思憶故云靜多。
四兜率天。即知足天也。一切時靜等。正修未到定之際也。上升精微者。正生知足天也。不接下界等者。此天分為內外二院。若其外院。是諸天所居。有天女等欲境。亦未免乎三災。若其內院。乃補處菩薩寄居之所。不唯無婬欲。亦三災不到。所以𦦨摩以還諸天皆不能接應也。以故今人有慕內院。亦欲求生於彼天者。殊不知。初心之人縱能捨得世間華麗。然彼外院天女等境若一經過未免為彼所轉。安得由汝生內院耶。若住外院。福盡之時依然墮落。莫若修淨土者。不生則[A76]已。生則決定往生。所以古德云。假饒生到非非想。不若西方歸去來。
五化樂天中。於橫等者。任其欲境交橫陳列於前。我只無心。以其味如嚼蠟之故。故云於橫等也。非謂成事於橫陳之際而味如嚼蠟耳。所以初云我無欲心應汝行事。樂變化者。凡所樂境自可變化也。
六他化天中。超化無化境者。化即化樂天。無化即前之四天也。以其能超越下之五天故。能生第六天耳。他化自在者。凡所樂境他之所化以為其樂。不待復自化也。此即名魔王。天人間有修三摩提必來擾害。下五陰中所謂天魔是也。蓋其未奉佛教故耳。
三結成可知。
大佛頂首楞嚴秘錄卷第八
校注
[0161001] 住疑持 [0162001] 根疑報 [0166001] 一下脫人歟 [0170001] 想疑相 [0175001] 運疑逢次同【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13 冊 No. 283 楞嚴經秘錄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