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心鏡卷第二
○普眼菩薩章
於是普眼菩薩在大眾中(至)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請法式儀。例如前釋(次正請)。
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至)演說菩薩修行漸次。
此位菩薩。因聞幻化空花。如幻三昧。雖聞。未知如何思惟。雖思。未知如何修行。雖修。未知如何取證。故特啟問如來。思惟修證之法。依經本有六問。攝六歸二。且存二問。經曰。云何思惟。云何住持。立二云何。見止是二。問諸宗立說不同。唯慈室云。兩番云何。顯是正請也。但思惟必藉方便。住持必攝開悟。故今列二正問。以兼修行漸次。并假設方便開悟也。
云何思惟云何住持。
十六觀經。韋提希夫人。請修淨業。亦有二問。與此大同。彼云教我思惟。教我正受。正受住持。名異體同。但觀經云。正受即三昧。非今住院之住持。此云住持。即秘密藏。住如幻三昧。經云。入理般若名為住。今問思惟修習。亦是正心行處也。佛因韋提希問。答以三種淨業。即孝養父母。行世仁慈。受持三歸。具足眾戒。此經思惟修習。豈越於此三業。彼云教我正受。佛答以十六妙觀。觀即住三昧也。經云。諸佛如來。以法界身。入眾生心想中。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徧知海。從心想生。今之云住持。豈離法界身。此經能證者。雖作止任滅。亦是觀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作心是。即與向下作止任滅。義意不迷。金剛亦云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今云住。即住理。二乘住真諦。菩薩住俗諦。佛住中道第一義諦。亦與諸佛住處。名常寂光。寂光即三德也。豈非三德秘藏也。又經云。以大圓覺為伽藍。安住平等性智。豈作世間伽藍解會也。
眾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開悟。
未悟。即是未聞思修人。未入三昧正心行處人。更作方便。曲巧善權此是再三。勤懇之意(次為迷真重難開悟人再請)。
世尊若彼眾生無正方便(至)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正方便。法華謂之秘妙方便。十六觀經。有異方便。即是如來善權誘引之辭。通謂之方便。蓋佛本無身無說。亦無眾生。亦無成佛不成佛。一真法界。實相理地。祇為眾生迷真逐妄之久。不能覺悟。剛強難化。諸佛慈悲心切。假說方便。立圓覺名。圓無自性。人人本具。此圓覺。即佛知佛見。法華謂開佛知見。可謂一潮以通百浦也(次誡其所聽)。
爾時世尊告普眼菩薩言(至)默然而聽(下答起行方便)。
善男子彼新學菩薩(至)應當正憶念遠離諸幻。
正念者。即正心行處。三昧也。諸家解不同。多以無念為正念。今謂未然。若論本來無念。何用正之。只緣見今有念。其念虗妄不正。必須以正正之。如世人屋。屋若不邪。何正之有。正之必為邪也。眾生無始妄心。六塵緣影。此妄邪念。念念是病。聖人假設法藥。以正關邪。其邪必正。如來淨圓覺心。本無邪正。只為不守正性。為邪妄熏動。正隨妄轉。水逐波流。假說方便為筏。以八正為船。度難度者。其念若正。五蘊空花。六根重病。任運自離。故云遠離諸幻。但知離幻方。未知幻藥實用。故後具出方藥(初修習定)。
先依如來奢摩他行。
圓覺體寂。因元靜乃稱止。本覺虗照。由常明故曰觀。妄風俄動。假妙奢摩他而止之。心珠久昏。須毗婆舍那而觀之。散即止。昏即朗。非此法藥。覺性何由可顯。奢摩他。此云止。涅槃名為能滅。能滅一切煩惱。又云能調。能調諸根惡不善故。又云寂靜。能令三業成寂靜故。又云遠離。離眾生五欲故。又云能淨。能清貪欲嗔恚愚癡三濁惡法故。以是義故。名止為定。毗婆舍那。此云觀。涅槃名為正見。又名了見。曰能見。曰徧見。曰次第見。曰別見。慧之總名也。優畢叉。此云止觀平等。涅槃名為平等。又名不諍。永嘉云。奢摩他。曰寂而常照。毗婆舍那。曰照而常寂。優畢叉。非照非寂。奢摩他名。出楞嚴圓覺。如前所引三名。出涅槃也。天台出時。楞嚴圓覺未至。後智者。自影傍三觀。立三止名。體真止。(即奢摩佗)方便隨緣止。(即三摩鉢提)息二邊分別止。(即禪那)亦曰定。此經為之。二十五定輪。今依如來因地法行。須明深觀。又觀即是境。天台云。對觀名境。對止名諦。其實三止三觀。名異體同。如水與氷。氷名為止。水名為觀。水性雖流。觀也。結而為氷。止也。今先依奢摩他行。此用三止。止其虗妄流動之心。息其攀緣。一念若止[A1]已。即止即觀。照此幻心。自然消落。幻心離念。一切精神。動靜不移。憶忘如一。因地修行。想見其為人也(次令持戒)。
堅持禁戒。
夫持戒者。精潔如氷壺玉井。立志如節操嚴霜。秋毫無犯。方曰堅持。戒品。有三。一名毗尼。(又名毗奈耶。此翻為律。毗尼與律。言不並立)二名尸羅。(此翻為戒。即六度中一也)三名波羅提木叉。(此云處處解脫。亦云別別解脫)天台戒疏云。戒乃運善之初章。却惡之前陣。亦謂之善生符不死藥。據理先受三歸。次受五戒。此三歸五戒。大小乘。為發行之初。修觀之始。龍樹云。念佛如醫王。念法如服藥。念僧如看病人。念戒如藥禁忌。故三歸之後。方明諸戒也。佛初出世。未轉法輪。先為白衣。波離提謂二人。受三歸。次受五戒。若在家佛弟子。破此五戒者。則非清信士女。經云。五戒者。天下之大禁忌。若犯五戒。在天則違五星。在地則違五嶽。在方則違五帝。在身則違五臟。如是世間。違犯無量。若約出世間。犯五戒者。則破五分法身。一切佛法。所以者何。五戒一切大小尸羅根本。若犯此五戒。則不得更受大小乘戒也。此五通名戒者。以防止為義。能防惡律儀。無作之非。止三業所起之惡。此出天台法界次第。今時道俗。雖云持戒。豈知有大小乘律儀之殊。今依大智律師資持事鈔。出小乘僧尼所受。五篇七聚名目。五篇者。一波羅夷。(義翻極惡。三意。一者退沒。由犯此戒。道果無分故。二者不共住。不得二種僧中共住故。三者墮落。捨此身[A2]已。墮阿鼻故。四分云。譬如頭斷。不可復起。若犯此法非比丘)二僧伽婆尸沙。(善見律云。僧伽為僧。婆者。為。初。謂僧前與覆藏羯摩也。尸沙者云殘。謂末後與出罪羯摩也。若犯此罪。僧作法除故。又毗尼母云。僧殘。如人為他所斫殘。唯有咽喉。故名為殘。理宜速救故)三偷蘭遮。(善見云。偷蘭名大遮障善道。後必墮惡道。體是鄙穢。從不善體立名)四波逸提。(義翻為墮。十誦律云。墮在燒煑覆障地獄八熟為燒煑。八寒黑暗為覆障。貪慢心強。制捨入僧。故名尼薩耆。尼翻為盡。薩耆為捨)五波羅提提舍尼。(義翻向彼悔從。對治境。僧祇云。此罪應發露也)如上五篇。更加六突吉羅。為六聚。(突者惡也。吉羅者作也。四分云。應當學。胡僧翻守戒。此罪微細。持之極難。故隨學隨守。以立名)若云七聚者。分突吉羅。為二聚。身名惡作。口名惡說。分身口為二聚。故云五篇七聚。智論云。禁戒為性。剃髮染衣為相。氷潔其心。玉潤其德。如前戒品。僧尼所受之法。不通俗人。僧則二百五十。尼則五百。並五篇七聚。持之無犯。證阿羅漢。後出大乘菩薩律儀。通道俗七眾人受。大乘三聚戒者。一攝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攝眾生戒。(亦云饒益有情戒)知則斷惡修善度生。梵網云。戒如明日月。亦如纓絡珠。微塵菩薩眾。由是成正覺。又云。誦我本師戒。甘露門則開。當知修圓覺者。先依如來奢摩他。定其志。攝其心。次依毗尼。軌則身心。然後身開遮。口容說默。意行止觀。遠離諸幻。到清凉池也(次資徒眾琢磨)。
安處徒眾。
道不孤運。弘之由人。聖人制法。假緣進道。如陶家輪。作瓶瓦等。先擇良處水草豐便。始立作所。欲結期限。建置壇場。必安處徒眾。選良朋勝友。互相䇿發。為同行善知識。如法華。淨藏淨眼與淨德夫人。化妙莊嚴王。飜邪為正。同見宿王華智佛。此皆良友也。所以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安處徒眾。意在於斯(次攝念思惟)。
宴坐靜室。
天台依大藏教。立四種三昧。皆先二十五方便。建立壇場。如棱嚴圓覺。皆有期限。制之一處。今宴坐者。安坐。以攝身住。身住則心安。心閑則境寂。故攝身心者。必須靜室。要知。道雖無在。必假緣生。故古之修道者。多於山林樹下阿蘭若閴寂之處。薙草結茅。木食澗飲。或依蕙嶂。或友猿鶴。或枯木身心。或韜光晦跡。或飛錫泉涌。或翠峗晏寂。如此聖流。道高龍虎。德重鬼神。豈比今時纓情好爵者。佛在世時。有一沙門。過失遣出外居。絕無衣食。適遇四王會下。一神鬼。亦有過。遣下人間。相會共言衣食。鬼云。吾雖有過。神力尚在。汝可上吾肩上。遊行世間。人見之。謂是阿羅漢。每日得食。兩共歡喜。忽一日。四王遣神將。收錄此鬼。鬼急走奔越。肩上沙門。墮地。苦惱自當。又如五扇提羅果報。曾不畏哉。思之。古人或得志之後。雲房嵓屋長養聖胎。或黃卷青燈。亦不遺深志。因念此世。浪死虗生之徒。偶言及此(次明生法二空境。初生空境)。
恒作是念我今此身(至)和合為相實同幻化。
此明生空境。生空者。常作此念。即以空慧。觀見此身。從虗偽生。最初一性。與本覺同體。忽為無明業熏。不守自性。隨業受報。為風火持此識性。入母胎中。錯認遺弃。如[A3]己舍宅。生愛樂心。以為[A4]己身。生我所相。攬此不淨。聚成一塊。為之色身。是名色蘊。領受此身。生苦樂想。是名受蘊。思想苦樂。是名想蘊。因此造作。名為行蘊。識居其中。是名識蘊。如五指頭。成一拳相。是名身見。又名人見。又名眾生。攬此四大五蘊。成此色身。故名生空境。推其根本。是無明業識。假四大生。風火二大。[A5]摶識來入母胎。赤白二滴。是名水大。如水生泡聚而為身。是名地大。此四大。並無實性。錯認為身。故名五陰實法。此四大。雖無實體。假緣而生。因緣和合而有。故曰緣生。緣是因緣。於父母有少因緣。來生我家。若識去時。息風隨去。暖亦隨之。地水二大。既無火風所養。是故地水。自然散滅。前世善業為因。故名為生。生者成也。因業若謝。則此色身。為之果亡。四大分散故名為死。死者盡也。魂識蕩散。主宰既去。因緣盡矣。髮毛者。血之苗也。爪齒者。髓之苗也。皮肉髮毛。所依之地。次血潤之。則有增長。筋骨者。爪齒所依之地。以髓潤之。則有增長。凡有三百六十骨節。九萬九千毛孔。八萬四千戶蟲。如上總歸地大。唾涕膿血便利水大也。暖火大也。動轉風大也。父母合氣成身。從生至長。及以老死。皆名垢色。地水火風。各自還源。故曰各離。四大既散。妄身即滅。死了燒了。灰飛煙滅。故云今者妄身當在何處。結上文云。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結生空境也。佛在世時。有人夜宿空亭。至深夜間。見餓鬼。持一死屍來。續有一鬼。隨後而至。二鬼爭此死屍。互相是非。競諍不[A6]已。遂問空亭人。是誰將來。是空亭人。慮左右。或不得者。必來加害。只得實說。大鬼持來。小鬼於空亭人拔去其手。大鬼將屍上手補之。如是一身。都被換盡。二鬼喫了死屍。抹口而去。此人了了分明。見如此事。至天明。默地沈吟。今我此身。被鬼換盡。我自無其身。一向逢人問言。我今是有身。是無身。直到祇桓寺。問諸羅漢。今我身者。是有是無。聖者云。此人可度。於是答言。爾身從來是無。因緣和合。假名為身。因此悟道。證阿羅漢。經之所謂實同幻化者。類斯意歟(次根塵。名法空境)。
四緣假合妄有六根(至)似有緣相假名為心。
四緣。即四大。此四假和合。如水生泡。名之為身。此身。具眼耳鼻舌身意。為六根。如眼緣色塵之類。五根亦名有所緣。空品云。各各自緣諸塵境界。中外合成者。於中。內六識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錯認緣影。為自心相。又云虗妄浮心。多諸巧見。涅槃德王品云。譬如有王。以四毒蛇盛之一篋。令人瞻養。若令一蛇生嗔恚。我當準法。戮之都市。其人怖畏。捨篋逃逝。王遣五旃陀羅拔刀隨之。一人藏刀。詐為親友。其人不信投一聚落。欲自隱匿。既入聚落中。不見人物。聞空中聲。今夜當有六大賊來。其人恐怖復捨而去。路值一河。其水漂急。即取竹木為筏截流而過。達彼岸[A7]已。安隱無患。菩薩亦爾。聞涅槃經觀身如篋。四大如蛇。五旃陀羅五陰。詐為親友即貪愛。空聚落六入。六賊即外六塵。河即煩惱。以道品之筏。到於常樂涅槃彼岸。向下經文。結上根塵。緣塵之心。亦是結上法空境。此與空品。明生法二空境同。先賢未知。不作此釋(次結法空境觀)。
善男子。此虗妄心若無六塵(至)畢竟無有緣心可見。
須知在母胎未生時。四大成身。為之生空境。出胎之後。根攬外色。緣六塵影。名為六根六塵。方名法空境。以由六根六塵六識。總為十八界。謂之諸法。故云法空境。今文正結法空境。根緣塵影。認之為心。故云此虗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此結法空。故云無有緣心可見(次明生空觀)。
善男子彼之眾生幻身滅故(至)幻滅滅故非幻不滅。
此明生空觀也。觀必對境。故曰生空境。若四大和合。成此色身。名境。復用幻觀。觀此四大色身。四大有散有滅。故云幻身滅故。幻心本依四大色身而住。既身滅[A8]已。無四大身。此心無依止處。故云幻心亦滅。此幻心既滅。[A9]已無取塵者。故云幻塵亦滅。滅塵之幻。此幻亦自無體。性本自空。故云幻滅亦滅。滅幻之智。智還成障。此智亦滅。故云幻滅滅故。如燃火杖。亦復自燃。以屑出屑。屑亦頓出。心身俱滅。境觀雙亡。始本一合。無能合者。故曰非幻不滅。唯真如之智獨存也。此智。亦如鏡中像。有像則現。無像則虗。全修是性。全性成修。性無所移。修常宛爾(下引喻)。
譬如磨鏡垢盡明現。
此譬生空觀。去四大色身之垢。須假圓照觀力。幻身方滅。如鏡昏須藥磨之。垢去明現。圓覺之性。不得磨也。更了垢即是明。明即是垢。無明法性。二無二也。氷水之喻。可知也(次明法空觀)。
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
此明法空觀。當知身心者。身六根。心即緣塵之影。一心三智。蕩一切相。不出六根六塵六識。此十八界。而此根識。與塵相偶。用攀緣心。以五愛根。取五欲塵。此五欲境。如花上露。見陽則晞。非真如理觀。垢相如何永滅。當知圓覺寂照。如紅爐一點雪。豈容暫住。十方即十界。地獄轉即天堂。穢邦轉即淨國。依正不相妨。色心無罣礙(下引喻。五欲根。取五欲境)。
善男子譬如清淨摩尼寶珠(至)見彼摩尼實有五色。
此文正譬五根。取五欲塵。珠喻圓覺一性也。圓覺不守自性。隨五欲根。取五塵境。如珠映色。隨方顯現。愚者見色。凡夫自味。二乘自離。如鬼虎龍蛇。菩薩見色。皆是圓覺。色即法界。佛見色。非如非異。永嘉云。心是根。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痕垢盡除光始現。心法双亡性即真。聖人區區。假說方便。如採花成蜜(下結法空觀)。
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至)身心自相亦復如是。
此結法空觀。圓覺隨緣。作一切法。在身則全覺性為四大。地水火風。覺性在心。則眼結為色。耳結為聲。鼻結為香。舌結為味。身結為觸。得非隨類各應也。迷者為愚。謂淨圓覺性。實有身心之相。認之為我。生四見心。執之為我。妄見生滅。故云亦復如是也(下總結生法二空境觀)。
由此不能遠於幻化(至)即無對垢及說名者。
此節經意。即是總結上生法二空。若境。若觀。眾生初中陰來受胎時。只為迷於無明。始無明緣行。終至老死。十二緣中。初認無明。錯用之始。四大五蘊為生空。六塵緣影為法空。生法二空。是眾生妄執之境。今用奢摩他圓覺寂照。名二空觀。空此四大五蘊。十二入。十八界。並無根元。悟空花相。幻化相塵。轉為覺明。此圓覺性。性亦本空。無明垢盡。即無對垢。垢既盡[A10]已。六度行圓。強名菩薩。平等性中。亦無生佛之名。故云及說名者。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亦無老死。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四諦也。無智無得。方可名菩提薩埵(次明所證法。方見圓覺有力破迷開悟)。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至)無邊虗空覺所顯發。
此明當機之眾。末世眾生。遠及如來滅後。後五百歲中。如是修圓覺者。觀行功成。眾生在迷。如古鏡未磨。覺性不顯。今用圓觀。照於覺相。境觀双運。如垢去鏡明。百界三千。一時顯現。又須知。心鑑本明。性德三千本具。但圓覺未顯。盖三惑塵垢所覆。今既去塵。影像俱滅。如幻三昧現前。全由性具。到此一切諸法。法法清淨。有何方所。故曰無方清淨。佛頂云。十方虗空。生我心內。故曰無邊虗空。境智双融。故云覺所顯發。覺者觀也。所者境也。顯發即感應道交。指要云。凡地三千無隔。隨一念以俱圓。佛地三千既融。隨一塵而盡具。況生成心中之佛。佛應心中之生。感應之體尚同。權實之益何別。故云但化菩薩。不為二乘。其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以上觀成理顯。向下經文。復將所顯三千妙法。一一歷於色心依正。眾生諸佛。百千三昧。無量行門。一一無非圓覺妙心。如是則。一切眾生。皆毗盧體。一切國土。悉常寂光。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如下中明。謂之觀成歷法)。
覺圓明故顯心清淨(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始覺之智。謂之覺圓明此之覺智。與本覺合。合起本覺妙明。謂之圓覺。圓覺即佛也。既[A11]已成佛。毗盧遮那。遍一切處。將此毗盧。歷一切法。即攝一切諸法。歸[A12]己識心。反觀諸法。唯心所造。今之歷法。要顯心具。具無別具。盡是緣生。生無別生。盡是心具。心生心具。法法清淨。故云顯心清淨。華嚴云。三界無別法。唯是一心作。心清淨見塵清淨。諸經多云。心見者只謂心與眼。在先明之。棱嚴七處徵心。八還辨見。此經亦云。虗妄浮心。多諸巧見。見塵屬色。色即法界。塵清淨故。則眼根清淨。浮塵根。即眼是也。行法云。眼漸漸見障外事。豈非淨乎。根既淨。識又安得不淨。故云。識清淨。此識乃七識。亦云傳送識。如世傳言送語也。此則心見一雙。故先明也。聞塵。即耳根。根塵識三事清淨。覺塵。即身根。亦塵識三事清淨。鼻舌身意。亦皆清淨。故云亦如是。經中先言心。後言意。心意一也。覺觸即身也。此二並出。佛慈鄭重。如上歷六根竟(次歷六塵清淨)。
善男子根清淨故色塵清淨(至)香味觸法亦復如是。
此六塵。亦云六入。屬識所遊涉故。亦名六塵。塵以染汙為義。以能染汙情識故。通名為塵也。在眼曰色。在耳曰聲。在鼻曰香。在舌曰味。在身曰觸。在心曰法。法即心。緣想一切諸法也。此六塵境。大能引人入於惡道。大修行人。道俗須用防謹。如家賊。貪欲熾盛者。且當恣其所向。如[1]輪釣魚。魚強絲弱。不可強牽。但釣餌入口。其近遠。亦不久而獲。於塵修觀。亦復如是。如佛在世。在家之人。皆得道果。鴦崛摩羅。彌殺彌慈。末利夫人。唯酒為戒。和須蜜多。婬而梵行。提婆達多。邪見即正。當知惡不妨道。須用之有方。祖師云。呵五欲者。為障道故。今經一一。歷此六塵境。皆是圓覺。婬坊酒肆。柳巷花街。皆是覺性。色本不迷。但人自迷之。酒無醉人之心。人自醉之。聖人見之如毒蛇。許由洗耳。巢父飲牛。先賢尚畏聲色。吾何以獨不畏哉。所以金剛經云。不著色聲香味觸法者。良哉其言矣(次歷四大)。
善男子六塵清淨故(至)火大風大亦復如是。
此則言。一人四大。徧一切處。如棱嚴中。西竺人家。午時無火種。將陽燧取火。(陽燧。火鏡也)先將鏡。擎在手中。以艾安鏡前。朝於太陽。須臾自然火出。今窮四大之性。亦復如是。火從天降。為從艾生。為從鏡出。若從天降。宮中須有。一帶火路而來。若從艾生。艾是野徑之物。在野不見生火。若從鏡出。未取火時。鏡在臺上。不見火生。如是因緣和合而有。鏡艾日三。各居不和合時。斷不生火。緣者是緣生。緣生中。具火性。鏡艾日三。若差別時。雖三各有性具。緣不合時。亦不生火。以此例之。若非圓覺觀力。塵終不消。用圓覺照之。是為緣生。因緣和合。塵消覺圓。生死情盡(次歷眾生法。依正。約多人也)。
善男子四大清淨故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清淨。
此歷眾生法。四大五陰。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者。四洲。四惡處。六欲天。梵天。四禪天。四空處天。無想天。那含天。各有界入根塵。一人妄識。入畫瓶中。空品云。其心在在。常處諸根。如鳥投網。如佛世。一比丘。樹下坐禪。經十二年。心緣六塵。不能覺悟。佛化為一僧。至晚同宿樹下。河中忽一龜。從河而出。漸至路傍。有野狗。搏此龜。其龜藏了六處。狗不得便。而去。龜下水。佛問比丘。汝見否。曰見。見甚麼。見龜藏六。得活性命。佛云。汝十二年。貪香味觸。攀緣塵境。不能入道。反不如龜。能藏。達性反常。比丘聞之。證阿羅漢果(次明歷佛法依正清淨)。
彼清淨故十力四無所畏(至)陀羅尼門一切清淨。
十力者。一處非處力。二業力。三定力。四根力。五欲力。六性力。七至處道力。八宿命力。九天眼力。十漏盡力。四無畏者。一智無所畏。二漏盡無所畏。三說障道無所畏。四說盡苦道無所畏。四無礙智者。一義無礙智。二法無礙智。三辭無礙智。四樂說無礙智。十八不共法者。一身無失。二口無失。三念無失。四無異想。五無不定心。六無不知[A13]已捨。七欲無減。八精進無減。九念無減。十慧無減。十一解脫無減。十二解脫知見無減。十三一切身業隨智慧行。十四一切口業隨智慧行。十五一切意業隨智慧行。十六智慧知過去世無礙。十七智慧知未來世無礙。十八智慧知現在世無礙。三十七助品者。入道淺深之氣類也。四念處。(一身念處。二受念處。三心念處。四法念處)四正勤。(一[A14]已生惡法為除斷。勤精進。二未生惡法不令生。勤精進。三未生善法為生。勤精進。四[A15]已生善法為增長。勤精進)四如意足。(一欲如意足。二精進如意足。三心如意足。四思惟如意足)五根。(一信根。二精進根。三念根。四定根。五慧根)五力。(即前五根增長。以能破邪信煩惱。破懈怠破邪念。破亂想。遮見思惑。故名為力)七覺支。(一擇法覺支。二精進覺支。三喜覺支。四除覺支。五捨覺支。六定覺支。七念覺支)八正道。(一正見。二正思惟。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精進。七正念。八正定)陀羅尼門。廣有八萬四千。(圭峯云。塵勞既有八萬四千。一一對翻。即皆淨法故。染與淨。數無增減故)處中說有五百。略說有三種。有旋陀羅尼。有百千萬億旋陀羅尼。有法音方便旋陀羅尼。皆遮持義。遮惡。持善。如完器盛水不漏。如是法門入圓覺中。一時清淨。(次明證實相[A16]已。登圓初住菩薩。分身百世界作佛。歷一切法悉皆清淨。況十行。十𢌞向。十地。等覺。如人入海。漸入漸深。唯妙覺。道窮位極。分身[1]〔四千二百〕界作佛。歷無盡法。中間諸位。次第證。後可知)。
善男子一切實相性清淨故(至)十方眾生圓覺清淨。
初是登圓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三德。三德即實相也。此菩薩證實相[A17]已。分身百世界作佛。豈止一身多身。乃至十方眾生。悉入圓覺。圓明清淨。況四十二。直至妙覺。分身。不可以心思。此是佛正報。正報身是也。以身歷一切法也(下明菩薩歷依報。即山河大地草木。萬象森羅。一切法也)。
善男子一世界清淨故(至)一切平等清淨不動。
初住菩薩。分身百世界作佛。何止圓裹三世。此聖人力用。三千大千火起。一唾能滅。三千大千。蕩為虗空。則一吹便成。擲大千於方外。吞萬象於胸中。將一毛。吞大海水。不撓龍魚。以芥子。藏須彌山。不傷樹木。故曰。清淨不動。(下再明。中間。行向地等覺四十一位。無明未盡。位次漸深。歷法轉廣。直至妙覺。等法界遍歷。不可以心測度)。
善男子虗空如是平等不動(至)當知覺性平等不動。
圓頓極致。本無位次。約所證淺深。而立其階降。今且從圓初住。中間四十一位。觀成歷法。攝一切諸法無遺。不從心外生也。虗空性與覺性。平等不動者。棱嚴云。十方虗空生汝心中。猶如片雲點太清裏。十方佛國世界。在虗空中。虗空尚在我心。佛國世界。又安得不在我心。我心不動。虗空性亦不動。虗空不動。十方佛國亦不動。身不動。心不動。依正二報俱不動。不動即常住。不迁不變。法法如如。謂之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此不動性。非造作令不動。乃覺性天然不動。本性空中。自無動相。四大不動。不出依報。常知覺性。只圓覺之性。非動非不動。不動之動。為之動。此不動性。攝八萬四千陀羅尼門。皆歸不動性中。不寬不窄。常住湛然。性自清淨。即空如來藏。第一義諦也(次明妙覺極證。歷一切法)。
善男子覺性徧滿清淨不動(至)陀羅尼門徧滿法界。
此是妙覺。究竟果覺。歷法。故云徧滿。且中間四十一位未圓。故不言滿。妙覺者。如十五夜月。輪郭既滿。更無邪光。諸佛所證。證諸眾生根塵。見聞覺知。佛即是眾生。眾生即是佛。況陀羅尼門。而不徧滿。須知八萬四千塵勞。即八萬四千法藏。亦八萬四千相好。依中現正。正中現依一毫端上。現寶王剎坐微塵裏。轉大法輪。豈非是大聖歷一切法也。或云不然者。下文云。彼妙覺性。既指彼者。即前經文。妙覺歷也。過茶無字。金剛後心入妙覺位。所證既極。一切清淨。法界含容本無色像。有何更存。往來。故下文。顯言妙覺(次再明。妙覺聖人極證。反窮自性相。即是世間性相。不壞不雜。一法矣)。
善男子由彼妙覺性徧滿故(至)陀羅尼門無壞無雜。
言妙覺。即本覺也。本覺即見前。眾生一念性德。此性即本覺性如氷水。無二此性圓融。徧在眾生根塵內。無壞無雜。無壞者。豈可壞了一根。別取一根。只為今人。情生智隔不融。見有生滅。十信菩薩。六根清淨。不易生身。即是法身。如法華云。父母所生眼。悉見三千界。父母所生耳。聞三千大千世界聲。龍女即此父母生身。便往成佛。智者大師。悟法華經。見靈鷲山。儼然未散。皆是肉眼。可為不壞也。無雜者且如人眼。與耳不過一二寸。各守界分。眼只能見。不能聞。耳能聞不能見。鼻舌身意。各各皆然。於內雖通。於外常隔。可謂不雜。松直𣗥曲。烏黑鵠白。亦不相雜。雖不壞不雜。又須知。亦壞亦雜。蓋佛法中。以非相為相。所以凡所有相者。皆是虗妄也。當知陀羅尼門。即遮惡持善。今論善惡。無壞無雜。惡不壞如性惡。性惡如水。性善如氷。若去性惡。則諸佛普現色身。從何而立。若去其水。即無其氷。以是知性惡不斷。陀羅尼。雖云遮惡。惡即是善。何惡之有。惡雖不斷。善惡自分明。亦無壞亦無雜。春風無高下。花枝自短長。世間幻術。尚能即無即有。何況大聖所證。真幻之術。幻有則成一切法。幻無則空一切相。空而不空。謂之空。有而非有。謂之有。當知心生。法生。心滅。法滅。呂公尚能。撮土為香。況佛。能融五嶽。枯四海。窮無量劫事。豈可以凡心所測也(下引喻)。
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徧滿無壞無雜。
楞嚴制壇場。以十鏡環繞。中燃一燈。燈體交參。莫分向背。況百千燈光。照于一室。雖百千燈。其光歸一。彼十鏡燈。光亦歸一。妙覺證性。遍入根塵。根性塵性。皆是覺性。覺性滿故。根性塵性。亦滿。陀羅尼門。無壞無雜。故云亦復如是。古云。鏡灯。灯鏡本無差。大地山河眼裏花。黃葉飄飄滿庭際。不知砧杵落誰家。人祇知佛性徧滿。殊不知自性徧滿。要知自性徧滿麼。飢來喫飯困來眼。莫向人間辨是非(次明歷法既徧。諸法平等。無修無證。無生無佛。有法。有譬)。
善男子覺成就故(至)何以故一切覺故。
覺成就。此指果人。妙覺所證既極。觀一切世間之法。無能無所。無縛無脫。當知菩薩。指因人。菩薩雖居因地。亦解心虗通。亦見一切法本源。無染無淨。無縛無脫。亦不厭生死。亦不愛涅拌。盖此菩薩。雖未得度。先欲度人。佛頂云。自未得度。先欲度人。菩薩發心也。生死涅拌猶如昨夢。如昨夢故。持戒毀禁初學久習。不起憎愛。文殊般若云。清淨行者。不入涅槃。犯重比丘。不入地獄。何以故。一切覺故。此言因人果人。諸法平等。無修無證。(下引喻)。
譬如眼光曉了前境(至)光體無二無憎愛故。
此且取眼光。照前境時。光但直視其物。未分憎愛。蓋憎愛。從人心生。今取光照物時。不分憎愛。若分憎愛。於我愛者則照之。於我憎者。則昧之。光既憎愛。物亦二之。今將光喻。菩薩心平等。於一切法上。圓滿。無欠無剩。不重不輕。不毀不讚。彌勒云。一鉢千家飯。孤身萬里遊。人無青白眼。問路白雲頭(次明所證。所成就法。離四句。絕百非)。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至)生死涅槃猶如昨夢。
此明菩薩。功成道辨。所證之法。所成就法。離性絕非。見性本元。達性法界。不從心生。不從外入。所以非修非證。不即不離。不縛不脫。雖佛有出世。出沒如石火電光。雖具有梵音。語言如金針玉線。諸佛世界。亂起亂滅。如空中華。生死涅槃。並如昨夢。可謂佛是眾生。眾生是佛。豈始知本來是佛(下明證時。雖是夢。覺時畢竟無。雖夢事宛然。宛然無實跡。如下再舉)。
善男子如昨夢故(至)一切法性平等不壞。
瞿曇畢竟。老婆心切。將自[A18]己所證之法。換眾生所逆之心。大似在夢中與人交易。將黃金換彼頑鐵。換時雖知貴賤。覺來。物之與人。貴人與賤。皆是夢事。當知生死涅槃。取亦得。不取亦得。為在夢中。非實起滅去來。亦復如是。其所證者。亦如夢中。得點鐵成金之術。果向夢中[A19]已成夢事。夢事非實。得失取捨。皆不可得。雖不可得。夢事宛然。其能證者。即是觀慧。非奢摩佗。圓覺妙觀。安能證之。點金之術。非易可得。及覺來。還在夢中。全夢是空。其夢亦宛然也。到此。作亦得。不作亦得。止亦可。不止亦可。任之與滅。亦復如是復結云。於此證中。無能無所必竟無證。既無我人。亦無證者。今問證者是誰。誰是證者。夢中說夢。非虗非實。圓覺如夢。夢即是覺。覺即是夢。夢覺即空。空無空相。永嘉云。夢裏冥冥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斯之謂矣(次結普眼所問之事)。
善男子彼諸菩薩如是修行(至)求如是法亦不迷悶。
結上。所問思惟住持。皆是正修行路。修時不無圓覺。覺後圓覺亦無。證時說有眾生。諸佛。證了生佛皆空。覺此空花。空花亦是於覺。如是修行。定不迷悶也(次重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眼汝當知一切諸眾生(至)應如是修習。
此偈實以無說示說。無和合中。求和合。故有四大六塵。聖凡之合。雖然。皆夢中幻事。
○金剛藏菩薩章
金剛藏菩薩。因文殊問如來本起。因地覺心。要與常住果位。名目相應。謂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麻羅識。空如來藏。大圓鏡智等。因地之覺。果位藏性。相容相通。無明法性。本來不二。故得金剛藏。以迷歎悟。以事難理。以因難果。以生難佛。是以來意若此。
於是金剛藏菩薩在大眾中(至)幻翳朗然慧目清淨。
啟蒙之初。爭得不敘由來蹊逕。請法式儀。例如前釋。
世尊若諸眾生本來成佛(至)何時復生一切煩惱。
此之三疑。乃因聞普眼章。始知眾生。本來成佛。慈室云。成佛者。佛即覺也。一切無明者。無明不覺也。覺與不覺。不可並立。眾生既本是佛。佛即覺也。何故云。復成不覺。此第一疑。又無明若本來是有。無明是不覺。又如何復云。眾生本來成佛。佛即覺也。又云本來是佛。又云本來無明。無明與佛。言不並出。此第二疑。此且指一人。有覺。有不覺。下疑十法界眾生。十方即十界。若十法界異生。始自諸佛。下至地獄。本來[A20]已成佛了。何故後來。復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此第三疑。今別出楞嚴經中。富樓那亦有此問大同。此意。彼經云。世尊。若復世間。一切根塵陰處界等。皆如來藏。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迁流。終而復始。富樓那(亦云滿慈子)再問言。若此妙覺。本妙覺明。與如來心。不增不減。難云。無狀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無狀。即無故也)如來今得。妙空明覺。山河大地。諸有為相。何當復生。若此妙覺。本妙覺明。與如來藏心。不增不減。金剛藏云。十方異生。本成佛道是同。金剛藏云。復起無明。富樓那云。無狀忽生山河大地等。是同。會剛藏云。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富樓那云。如來今得。妙空明覺等。是同但金剛藏所問。唯屬因。富樓那所問。兼因果有此之異(次請通釋)。
唯願世尊不捨無遮大慈(至)終而復始(次世尊。戒其所聽)。
爾時世尊告金剛藏菩薩言(至)默然而聽(次正答三疑)。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終生滅(至)若免輪迴無有是處。
金剛藏問。因上文眾生。本來成佛之語。遂出三疑。佛今答之。且從近事。故云。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此言器世界。下至風輪。風馳水。水馳火。火馳金。遂立世界。若有情世界。即世人之色身。四大五蘊。六根塵入等。上至佛。下至地獄。皆是有情世界。此二世界。有情無情。亦謂之依正二報。有始有終。有生滅。有前後。有無。聚散。有起止。如是六雙。生滅之境。念念相續。種種取捨。究理言之。總是眾生。無始無明業識。無明未破。順業輪迴。趣生趣死。無有休息。若將此無休息之心。欲辨圓覺。則此圓覺。隨眾生心。轉加不休息(次以湛水。轉火月運。岸移。喻之)。
譬如動目能搖湛水(至)舟行岸移亦復如是。
動目定眼。雲駛。舟行。此四譬妄動也。水火。月。岸。此四喻真性也。真即圓覺。妄即無明。無明業識。未斷。圓覺隨妄。轉為迷作眾生。者破此無明識業為之悟。則無明不覺。轉為覺。皆是無明識業。次第相番。入海筭沙。若非直截。何時得了(次答法結二喻意)。
善男子諸旋未息彼物先住(至)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彼物先住者。諸家釋意不盡。此說小乘生死涅槃。且二乘住真諦理。此真如鍮。非真金也。又是無明未盡。菩薩直到等覺。隣真亞聖尚用入重玄之門。倒修凡事。如布袋豐干。寒山拾得。皆是倒修凡事。若以四十二品無明。節節破之。彼物亦可節節先住。真既未滿故喻尚不可得況凡夫眾生見思惑未斷纖毫。常居迷悶。無明業識。如大石壓草。要顯圓覺。今之善知識者。脚未踏實地。得少知見。便生上慢。訶佛罵祖。可謂自作孽也。似此輩。如稻麻竹葦。彼物先住者。又是解心虗通。未入品位。亦是菩薩為解礙。如西竺有一羅漢。遊俗姓家。見教子不利。打罵不[A21]已。尊者大笑。彼云。比丘慈悲為念見我打子。反貽笑耶。問曰。汝為何打子。曰教讀聲明論不利。曰論是誰造。曰古仙人造。仙人在否。曰不在。既不在打之何益。尊者曰。即汝此子。便是仙人。是他所造曰何以教之不利。曰虗妄心上發少聦明。都屬虗妄。如人居暗室。未復燈光。滿室皆暗。忽獲燈光。室內暫明。油盡灯滅。其暗復存。汝豈不聞。昔南海邊。有枯木。有五百蝙蝠。穴居其中。忽五六人。夜宿樹下。時遇冬寒。拾柴向火。中有一人。念阿毗達磨。(翻無比法)梵音深遠。五百蝙蝠。諦聽樂聞。忽樹梢烟焰發生。五百蝙蝠。為火閉死。其神生一國土。為五百男子。出家證阿羅漢。造大毗婆沙論者。即彼五百蝙蝠。貧道預其一也。學不達性。不破無明。仍落生死。入無明鄉。昔佛在世。女禪比丘。得四禪定。謂證四果。以自誑故。墮阿鼻獄。學圓覺者。須要深細。求善友決擇。不可自任(前以水火月岸。答三疑。後又以二喻。答三疑。蓋一一喻中。皆答三疑。初以翳華答)。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見空華(至)何時更起一切諸翳。
金剛藏。以因難果。以迷難悟。眾生在因也。若本來成佛。是果也。眾生在因。若便是佛。如花即是果。故有苑果同時之疑若本是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既成佛了。復作眾生。莫是顛倒。又難眾生無明。既是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却是眾生即佛。愈加其惑。本只二疑。為迷真重者。解黏去縛。種種取喻所疑。只是幻翳。與空華二物。楞嚴云。猶如狂華。非從空來。非從日出。若空來者。既從空來。還從空入。若有出入。即非虗空。空若非空。自不容其華相起滅。若目出者。既從目出。還從目入。即此華性。從目出故。當合有見。若有見者。去既華空。旋合見眼。若無見者。出既翳空。旋當翳眼。究論相狀。無物為空。無物為華。空華本無。亦非今有。為之空華乃眼病見有。欲除空華。須去眼翳。翳既去[A22]已。空華自云。喻意見生佛者。都是眼病。眼翳若去。無佛無生(次明華翳不並出)。
何以故翳華二法非相待故(至)妙覺圓照離於華翳。
此明。翳自眼生。華自空有。此二各爾相知。若二物相對。謂二相待。此二非相待而有。何以故。華自空生。翳在我眼。即非相待。又復。空元本無華。亦非待翳而生。只可於翳上尋花。不可於空中而取。蓋空本來不曾生華。但愚者。迷自翳之華。取空中華相。如渴鹿。見陽𦦨。謂是水奔之。終非水也。又只知華滅。不識翳消。復更於華滅處云。此華滅後。何時更生。向本是愚。今愚復甚。故云何時。更起空華。此翳在眼。但除眼翳。不須問華。但破無明業盡。佛道現前圓覺自顯。亦不須問。今[A23]已成佛。何時再作眾生。再起無明。華生華滅。自翳中有。不在虗空。虗空本無華相。亦非起滅。當知凡夫。生死。二乘涅槃。此二同於華翳。若大乘菩薩。修圓頓行。以性奪修。名無作行。皆是性惡法門。直指華翳。生死涅拌本如來藏。即大圓覺。可謂熱𨫼不留蚊蚋足。紅鑪豈容片雪存。斯之謂歟(二以金鑛答三疑)。
善男子當知虗空非是暫有(至)而為虗空平等本性。
此言圓覺之性。無起滅。無去來。非新非故非迷非悟。非虗非實。亘古今而不迁不變雖以虗空。取虗空無邊際義。無窮盡義。即非覺性。與虗空等。棱嚴云。十方虗空。生汝心中。猶如片雲。點太清裏。我心者。圓覺妙心也。含裹十方。虗空在圓覺妙心內。豈可言暫有暫無耶。凡夫生死曰有。二乘涅槃曰無。大圓覺性。非有非無。非虗非實。所以不入凡夫生死。不居二乘涅槃。楞嚴云。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虗空。與此大同。故云。況復如來。圓覺平等本性。而為虗空。要見圓覺之虗空非今之虗空。今之虗空。屬顯色。非是真空也(下引喻)。
善男子如銷金鑛金非銷有(至)如來圓覺亦復如是。
鑛中之金。喻迷中有佛性也。銷成之金。喻悟中佛體也。此二佛性。體雖二而不二。在迷此性不迷。在悟此性亦非悟蓋此性本來不曾迷悟。故在迷不迷。在悟非悟。故云眾生本來成佛。眾生雖有佛性。如鑛中金。待銷鑛了。出鑪後。方復本來真佛性也。眾生本佛。法喻甚齊。但眾生是理成。未是事成欠緣了二因。莊嚴修證。在諸佛[A24]已成。如入鑪煆成之金。有修有證。稱法界成。始覺本覺一合。無後分張。如出鑪金。故云不重為鑛也。眾生理雖具。如鑛中金。尚在迷。謂之在纏如來藏。佛是離鑛之金。謂之出纏如來藏。二如來藏。體性不殊。但分迷悟也。眾生在鑛。佛[A25]已成金。又喻氷如鑛中金。金喻氷中水。如湯消氷。氷還成水。不應說言。本非成就。花能成果。若不開花。何由生果。未有不花之果。不果之花。今取果義。莫究花因。既成果不重花。如來圓覺。亦復如是(次明諸佛所證圓極驗聲聞。法界未圓)。
善男子一切如來妙圓覺心(至)無妄輪迴及非輪迴。
楞嚴中。富樓那。以生滅。難如來藏。云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與此金剛藏。疑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無明同。如來答云。一切世界。始終生滅。若常住真心。自所證法。則無生無滅故彼經云我以妙明不生不滅含如來藏。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是故於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不動道場。遍十方界。身含十方無盡虗空。於一毫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裏。轉大法輪。滅塵合覺。故發真如。妙覺明性。而如來藏。本妙圓心。不生不滅。即斯之義。今云本無菩提。及與涅槃。義理一貫岳師云。當知用雖萬變。體實無渝。是由天動星迴。辰極鎖居其所。璇璣輪轉。衡軸常執其中。能知此者。則知本無菩提。涅槃成與不成。輪迴及非輪迴。皆歸如來。大圓覺海(次明聲聞不達性。終不能至彼之親證)。
善男子但諸聲聞所圓境界(至)測度如來圓覺境界。
此一節經意。只緣金剛藏。本論圓覺妙心。大圓鏡智。本無生滅。前後有無。因聞上文。眾生本來成佛。興起問端。以生滅心法。難圓覺不生滅法。吾佛欲打成片。生滅及不生滅。凡夫諸佛。生死涅槃。地獄天堂皆歸第一義諦。空如來藏。於非相上。滿足菩提。空澄雲暗。花笑鳥啼。盡是正法眼藏。涅柈妙心。如是則金剛藏之所疑。富樓那之所惑。亦並不離見色聞聲。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則所邪道。只為聲色。乃口齒之間。無非生滅。如何可極。如來圓覺境界。圓覺雖不屬見聞覺知。亦不離見聞覺知。故云。不可以有思惟心。而測度之。亦不可以無思惟心。而得之。故今文付聲聞緣覺。所圓境界。只局在身心。經言不出斷滅之見。肇師云。小聖灰身滅智。掃影絕慮。內無機照。之勤。外息大患之本。超然與羣有永別。渾爾與太虗。同體冥冥長往。莫知所之。棱嚴云。三有眾生。及聲聞緣覺。以所知心。測度如來。無上菩提。用世語言。入佛知見(次引喻)。
如取螢火燒須彌山(至)先斷無始輪迴根本。
螢火譬小聖之智。聲聞緣覺。約惑斷見思。初證真諦理。小乘涅槃。所見佛。只丈六之身。窮盡八萬大劫。若望極聖之智。不啻螢火。況螢光非火。是光尚不能照身。又安能燒物。須彌之大。螢光之小。難能可知也。小聖雖斷分段生死。更有變易生死。亦是輪迴心。以生滅輪迴心。終不能至如來寂滅海。等覺後心。四十二品。無明斷盡。入妙覺位。如十五夜月。更無斜光。大覺之智。智極於斯。無始輪迴根本者。始必對終。無明終者。終盡也。至此妙覺。根本無明盡矣。永無生死。遍法界證。一切清淨。故云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次結三問非正)。
善男子有作思惟從有心起(至)展轉妄想無有是處。
法華云。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有思惟心。即是分別心也。分別心。即六塵緣影。阿難認之為心。佛咄叱之。此非汝心。此是法塵。分別影事。如此心病。只在一有字。不合存有心。使落思惟。若無心。即無思惟。行法云。觀心無心。法不住法。又云我心自空罪福無主。起信云。離念相者。等虗空界。無所不徧。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空得盡處。方曰離念。非如木石之無心。頑然之無性。須知現前心識。更不頃改變。別有新識心。為離念。但於日用中。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四見既無。五蘊消落。四大不拘。將誰緣六塵影。凡有一毫之相。皆是虗妄。若見非相即見如來。非相者非凡夫生死相。非聲聞涅柈相。非有非無相。是名實相。到此。魔界如。佛界如。一如無二如。如此空花空果。皆歸佛果。有性無性。齊成佛道。古人云。江谷春風吹不起。[A26]鷓鴣啼在深花裡。三汲浪中魚化龍。痴人猶戽野塘水(次斥上。滯情分別過患之間)。
善男子虗妄浮心多諸巧見(至)如是分別非為正問。
即今見前。日用念起者。此是虗妄浮心。此念不實。為之浮心。橫生是非。為之巧見。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一念菩提心。佛道即可成。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龍女一念善心相應。幻純是法。女便為男。凡即成聖。往南方成佛。善星惡心謗佛。見生身陷地獄。古之所謂。天堂地獄門相對。乃在人心一念中。若起顛倒心。生於巧見。終不能成。圓覺。蓋圓覺。如美玉。瑕不能染。圓覺清淨。穢不能入。圓覺真實。虗妄不入。又須知圓覺之性。即三千具德之性。亦包藏一切善惡。棱嚴云。即如來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風。即火。即耳。即眼鼻舌身意。即色即聲香味觸法。即眼識界。如是乃至。即意識界。即明無明。明無明盡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盡。即苦。即集。即滅。即道。即智。即得。即檀那。即尸羅。如是乃至。即常。即樂。即我。即淨。以是俱即。世出世間。即如來藏。妙明心元。離即。離非。是即。非即。如何以所知心。測度如來。無上菩提。用世間語言。入佛知見譬如琴瑟箜篌琵琶。雖有妙音。若非妙指。終不能發。汝與眾生。亦復如是。寶覺真心。各各圓滿。如我按指。海[A27]印發光。汝暫舉心。塵勞先起。不能成就圓覺方便者。說著圓覺。亦是方便。一大藏教。皆方便門。所以法華經。謂之開方便門。示真實相。且道如何是諸法實相。古人誦法華。偈至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忽然發悟。有云。春暖百花紅。[A28]鷓鴣啼柳上。非為正問。正是結斥。(以上長行。謂之散花未盡之意。重宣)。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意而說偈言。
金剛藏當知如來寂滅性(至)然後求圓覺。
長行中。[A29]已是窮理盡性。至重頌。如㭊竹。皆迎刃而解。不復雪上加霜。且夫金剛藏。是夢中人。釋迦老子。又於夢中說夢。忽被無心道人。一時驚破其夢。元來總是如幻三昧。夢中佛事。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心鏡卷第二
校注
[0392001] 輪疑綸 [0393001] 四千二百更勘【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10 冊 No. 254 圓覺經心鏡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蓋聞。菩提之為極。神妙寂通。圓智湛照。道絕形識之封。理畢生滅之境。眾生無始之病。起自四大五蘊六根。喻如人之兩足。有足則能行。無足則不能動。是以聖人。有以見動足以喪志。舉足以失方。於是止而觀之。靜而明之。使其動而能靜。靜而能明。普明觀眾生動而未靜。欲息空花之病足。廣說如幻之法門。故有此章之來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