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元新譯華嚴經疏卷第七(從第十六經二紙半盡第二十四經一半)
(有十一善知識。一觀自在菩薩。二正性無異行菩薩。三大天神。四自性不動地神。五春和主夜神。六普遍吉祥主夜神。七喜目觀察眾生主夜神八普救眾生威德主夜神。九寂靜音海主夜神。十守護一切城增長威德主夜神。十一開敷一切樹華主夜神)。
●第七大悲觀自在菩薩。寄等隨順一切眾生迴向。謂以善根等心順益諸眾生故。言觀自在者。三業歸依。十通隨應。鑒無遺照。益無不周。由此故能等心隨順。在補怛落迦山者。此云小白華樹。山多此樹。香氣遠聞。聞見必欣。是隨順義。然觀自在。或云觀世音。梵云婆盧枳底。此云觀世。護公悞作毗盧。譯為光也。濕伐羅。此云自在。若云攝伐多。此云音也。梵本有二故。令譯者二名不同。而法華觀音品云。觀其音聲皆得解脫。即觀世音也。然彼經中。初語業稱名滅除七灾。二身業禮拜能滿二願。三意業存念淨除三毒。即自在義。而今多念觀世音者。語業用多感易成故。今取義圓。云觀自在。然觀即能觀。通一切觀。故云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世是所觀。通一切世。謂若山若海。若佛若生。無不觀故。若云音者。亦是所觀。即是所救一切機也。若但云自在。乃屬能化之用。具足應云觀世自在。通能所也。能必有所。故略無之。能所兩亡。不㝵觀察。互相融攝。為真自在。
第一依教趣求中。先念前有十五句。初總思修。後入彼菩薩下。別明所修。一深信解藏。即彼三昧。謂不生心言如是如來[A1]已般涅槃等。藏即包攝。餘並可知。後漸次下趣後。
第二見其西面下。見敬諮問。於中二。先覩見。後敬問。前中三。初見勝依正。二彰見成益。三友垂讚攝。今初。見在西面者。本所事佛令物歸故。智日將沒令觀察故。入生死夜。悲救苦故。餘文可知。二善財見[A2]已下。彰見之益。以友大悲熏修身心。故今見身便得勝念。善知識者即是如來者。略有四意。一引至究竟同於佛故。二體如而來無來相故。三此是等覺即是佛故。四從久遠來成正覺故。三爾時觀自在菩薩遙見下。友垂讚攝。大悲深厚隨順攝故。二爾時善財下。敬[1]門可知。
第三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放閻浮下。稱讚授法。於中二。先長行。後偈頌。
△前中亦二。先讚。後授。今初。先摩頂攝受。尊位顯著故。攝相異前經。又不說放光之處。准梵本意。金色寶𦦨等。皆手之光。同初會中十方諸佛摩普賢頂。
第二善男子我[A3]已成就下。授[A4]己法界。於中二。一標舉名相。二廣釋業用。
▲今初亦二。先標其名。後顯體相。今初。謂悲非愛見。同如來悲。故稱為大。一念遍應。稱為速疾。即以悲應而為行門。後善男子我以此下。略顯體相。亦是釋名。平等教化。即是大悲。同體無緣。故云平等。攝受調伏。即是行門。相續不斷。是速疾義。疾則頓應。續則常然。又門即普門。普門示現故。曲濟無遺稱之曰普。從悟通神謂之門矣。
▲二善男子我恒住此下。廣顯業用。於中二。先約普門以顯業用。後約大悲以顯業用。前中亦二。先略。後廣。今初。以上同如來妙覺真心故。常在一切諸如來所。下與眾生同大悲體故。普現一切眾生之前。普現即是普門示現。准千眼經。大悲菩薩。久成正覺。號正法明如來。示為菩薩。義言等佛。然悲門攝廣。此土緣深。未有傾心不蒙慈濟。願常稱念。思其法門。後或以布施下。別明。即普現之義。有十一句。初四即四攝攝。次六即三業攝。後一即萬類攝。然此十一。方法華經三十五應。乍觀似少。義取乃多。謂三十五應。乃是此中或現色身及說法耳。又三十五者。略舉大綱。萬類殊形。豈當局定。
二善男子我修習下。約大悲行以顯業用。救諸怖畏故。然普門大悲二義互通。從多顯耳。於中三。初令離怖。二顯離因。三令究竟。今初具五怖畏。舊經十八。今二十二。加於王官及病懈怠求不得故。舊經梵本。不活等五連在一處。今大眾惡道二怖居末。准地經及論。但唯五怖。餘打縛等皆五攝故。言五怖畏者。一不活畏。二惡名畏。三者死畏。四惡道畏。五大眾威德畏。此五相者。懼無資財不存朝夕。名不活畏。若得惡名。無人敬養。上二通三業。死懼因盡正捨報時。大怖之極無過死故。惡道畏者。憎於惡道。懼生彼故。是故死畏。畏失此身。惡道畏者。懼得彼身故。二皆身業。大眾威德亦通三業。五怖總以二法為因。一邪智妄取想見愛著故。即前三因。二者善根微少故。即後二因。邪智即是分別身見。由此妄取我我所故。愛著於[1]故。故有死畏。見有我身。懼捨命故。愛著我所。有初二畏。但著財利。有不活畏。著利兼名。有惡名畏。後二因者。功德微少畏墮惡道。智慧微少畏於大眾。云何能離。離我我所則離前三。增長福智即無後二。故下經云正念現前。云何此五。攝餘畏耶。然五怖畏。多約果說。今此二十。有通因果。險道有二。若世險阻。即不活畏及死畏攝。若惡道因。即是邪智。熱惱有三。失財熱惱。不活畏攝。處眾熱惱。即是惡名。三毒熱惱。即是畏因。迷惑有二。迷惑方隅等。即不活攝。若心迷惑大眾畏因。繫縛亦是不活畏攝。煞害死攝。王宦貧病皆不活攝。黑闇遷移。乃有二意。現闇遷移。亦不活攝。惡趣黑闇。三塗遷流。皆惡道攝。懈怠何畏。若畏懈怠。乃是智人故。梵本舊經。皆無此怖。愛別離怖。正唯死畏。兼於不活。怨憎會怖。正唯惡道。亦兼不活。逼迫身怖。死及不活。逼迫心怖。即眾威德及惡名攝。憂悲愁歎。即死不活二怖之相。亦通餘三。求不得怖。亦不活攝。餘之委細類可思准。二復作是願下。顯離之因。三業歸依。我之三業。能令解脫。令[2]任正念。即無我我所及邪智也。三善男子我以如是種種下。令其究竟。若發大心。得證不退。諸怖永除。
△第二爾時觀自在下偈頌。此偈及下善財領解說偈。舊經皆無。此文分二。先說意。後偈詞。雖是祇夜。亦有伽他。三十九偈半。文分為五。第一三偈。讚彼自述。第二一偈半。讚其敬問。第三三十二偈。頌稱讚授法。第四一偈明謙[A5]己推勝。第五二偈。示後勸修。
▲今初。似頌前文見友依正。乃是結集。取此經意。連綴經文。
▲第二一偈半。讚其敬問。亦是伽他。不應菩薩頌善財語。若頌稱讚。與前影略。可為祇夜。
▲第三我是勇猛下三十二偈。頌稱讚授法。於中二。初二偈結集。述前摩頂攝受故。梵本云。清淨薩埵大慈悲。捫摩善財童子頂。亦猶法華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下慈氏中讚善財處。亦有結集。連為偈詞。若改我是為是時字。理則真矣。餘三十偈。正頌前文授[A6]己法界。於中二。初二頌前標舉名相。餘頌廣辨業用。合頌前來普門大悲。以門隨類為拔苦故。文中三。初一總明。次二十四偈別顯。後三偈結益。總明及結皆頌離因。今初。三業歸向即離怖因。而得解脫即離怖果。二別顯中。頌二十怖。即為二十。但不次耳。前十五怖各唯一偈。初一頌離繫縛怖。二頌離煞害怖。三離王官怖。四離愛別離怖。五離黑闇怖。謂深林邃谷蔽陽曜故。六離險道。懸崖險峻即險道故。七離怨憎會。八離逼迫身。九離惡名。十離迷惑。十一離逼迫心。十二離病怖。故梵本意云。或有聾盲及瘖瘂。諸根殘缺病相纏。願得人天相好身。念我名者皆如意。十三離不活。十四離貧窮怖。貧賤骨肉疎故。十五離惡道怖。上皆一偈。梵本。此後有一行。結云。如是之人念我名。一切所願皆圓滿。十六有二偈。頌離大眾威德怖。為大菩薩常聞法故。十七有二偈。頌離遷移怖。貶讁異鄉斯為危厄。故常晝夜思無徙居。[3]令淨土生。豈有遷改。十八一偈頌離求不得怖。常為應供。何求不得。十九二偈頌離熱惱怖。五濁交煎。業惑熾盛。斯為熱惱。二十有二偈頌離死怖。其憂悲通為怖相。故不別頌。若欲攝者。死怖中攝。懈怠非怖。故不頌之。以科對偈。文義昭彰。似難[A7]已釋。想無惑矣。三有三偈。總結成益。頌前離因。於中。初偈乘行願而成就。後二偈辨三業之益物。長行明能感三業。今頌明能應三輪。水清月現。感至應來。兩義相成。二文影略。又能感三業敬請。偈中至心稱名。即口意故。
▲第四我得大悲下一偈。即謙[A8]己推勝。前半謙[A9]己。後半推勝。
▲第五二偈。示後勸修。雖未的指。[A10]已令遍求。故後二段非頌前也。
第四爾時觀自在下。謙[A11]己推勝。久成正覺。尚不失謙。於中二。先正謙推。後善財領解。此段亦合授法。前開為順六段。故於此辨。於中。先敘說儀。後正說偈。有三十偈。大分為三。初一標讚。二有二十六偈別讚。三有三偈結讚。今初。以菩薩德深故。眾讚不盡。二別讚中分四。初一讚所得法門。謂以亡機智導無緣慈。二有一偈。讚神通。以普門示現皆妙用無擁故。三有三偈。自申讚意。謂聖德廣深。劣智難測。因聞生辯。敬讚德音。如因日光還見於日。四有二十一偈。廣讚勝德。於中二。先十偈。讚身相莊嚴。雖一兩句明其心願。意成身耳。後十一偈。讚業用深廣。於中三。初二偈總讚悲濟周遍平等。二有三偈。讚依正妙嚴滿眾生願。三有六偈。悲隨萬類。拔苦慰安。第三三偈。結讚。初偈三德[A12]已滿。次偈二利俱圓。後偈自他覺滿。三句自覺覺他。後句願生同證。
第五爾時有一菩薩下。指示後友。於中二。先後友入會。後大聖指示。今初。友名正性無異行。行字二義。一約遊剎。平聲呼之。[1]約供佛利生。則去聲呼之。謂能遍行而無行性。故云正性。舊名正趣。趣即行義。遍行諸剎。教化眾生。無來去相。即同真如。遍一切處。而無形相。為如相迴向。從東方來者。東為群方之首。如為萬法之初。虗空來者。真如相故。至輪圍山頂者。周圓無上故。足動地者。真如如地。非定慧足不顯發故。同前會者。隨順眾生得如相故。後時觀自在下。大聖指示第六爾時善財下。戀德禮辭。准梵本中。此初兩行。合在辭退而行之後。今迴於前。使往正趣。無有思前。亦無初首。
●第八正性無異行菩薩。寄真如相迴向。謂善根合如成迴向故。義如前說。
第一依教趣求。
第二頂禮其足下。見敬諮問。
第三菩薩告言下。授[A13]己法門。於中二。先標名體。後顯業用。今初一念超多。故云速疾。而無來去。故云不動。十方齊往。稱曰普門。後善財言下。顯其業用。於中四。一申問端。雖有三問。意在速疾。二菩薩告言下。顯其甚深。三善財白言下。承力請說。四菩薩告言下。正答前問。於中五。初答得法之處。謂真如即是如來藏性。具恒沙德。具足吉祥。依此威德。無不生矣。名普出生。故能不動無所不至。二從彼發來下。答時久近。三一一念中下。答處近遠。謂念念之中。舉多大步。復經多劫。是遠是速。四一一世界下。顯其成益。五如從東方下類顯十方。言亦復如是者。此有二義。一從東方來。亦從南西等九方來。二此處從東具足吉祥藏世界而來。餘之九方。從東亦爾。如上文殊。從金色界。遍於法界。皆從金色。一界即是一切界故。身等亦然。故推勝云。善布其身。悉遍法界。
餘謙推等。三段可知。([A14]已下第十七經)。
●第九大天。寄無縛無著解脫迴向。謂不為相縛。不為見著作用自在。故名解脫。言大天者。現大身故。無縛無著淨智自在。故名為天。稱理普應。故名為大。妙用難測。故名為神。在門主城者。當法師位。與妙法門而為主故。亦云具足門。多門迴向皆具足故。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先念前。後趣後。前中亦二。先思念前法廣大行者。即前法門。非智不知。非通不作。是勝功德。後被菩薩堅進甲下。即因修成德。後漸次下趣後。
第三爾時大天下。授[A16]己法界。於中二。先授法方便。後正授所得。
△今初。現相讚友。令其欣入。長舒四臂等者。約事則發心者希。淨目而觀。散華而供。若約表者。謂展四無㝵。取其所詮。勝流真如相應法門。先當自淨以洗身心。後因利他。故云散華。亦表四攝。遠攝四眾。令淨身心無不見故。
△二善男子我[A17]已成就下。正授法界。於中二。先名體。後業用。今初。謂六度大悲。如雲覆潤。如網羅攝。後善財白言下。問答業用。先問。後答。答以四攝攝生故。於中二。先現寶令施。教以檀攝。後善男子如我為汝下。例教於餘。於中三。初成前檀度。即是檀攝。二廣說尸羅。即利行攝。三例說餘度及於餘攝。
▲今初。言令其息滅不欲行施障勝行者。瑜伽菩薩地。施障有四。一先未串習。二施物尠闕。三躭著上妙悅意財物。四觀見當來具足財果而深欣樂。今令其熏習。除第一障。為現施物。除第二障。尊重勝因。更無躭著。發菩提心。不求當果。
▲二復次善男子若有下。廣說尸羅。即利行攝。此一段長行偈頌。舊經所無。瑜伽四十三。一切利行略有三種。一於現法利行。謂以德業招守財位。二於後法利行。謂令捨財位。三於現法後法利行。謂令離欲。前二益淺。此略不明。廣說離欲。若約尸羅。即是初戒人之喜犯。故偏說之。文中二。先長行。後偈長。頌行中三。初標。次徵。後釋。釋中二。先舉所化境。後彰能化行。前中亦二。先別明。後總結。今初。總有十喻。嬰孩為總。故梵本中。句句皆有愚癡嬰孩。餘九為別。又准梵本。別中自有十喻。加甘酒喻。前四喻躭染不捨。後六喻欲為[3]道患。就初四喻。意有通別。通喻躭染。別喻喻躭五欲不同。一甘酒喻。喻其躭味。故梵本云。如甘酒者。醉於種種諸色味酒。二素衣受染。以喻著色。三糞中之虫。喻躭於香。四弊猪嚴身。以喻著觸。唯闕聲喻。含在嬰孩之中。後六喻欲過中。一欲能繫縛。二劫諸功德。三身命慧命並皆夭促。四當墜溺三塗。五生死海。六永害戒香。梵本無夭慧命。後以要言之下。總結過患。二善男子我為此等下。彰能化行。於中亦二。先辨巧化。後因斯發起下。彰化之益。二爾時大天下偈頌。二十一偈。長分為十。初二偈喻顯戒德眾善所依。二有五偈。明外道無戒無利勤苦。此中外道宗計。廣如別說。三有一偈。諸天妙樂。持戒所成。四有三偈。不揀尊卑。持益犯損。五有五偈。若堅持戒。二世利安。六有一偈。重以喻明美戒成益。七有一偈。人無貴賤。持戒為尊。八有一偈。明持毀畏安勸物持護。九有一偈。重以喻顯彰戒功高。十有一偈。推功如來。勸物堅淨。
▲三善男子如我以此下。例說餘度及於餘攝。於中四。初結前生後。二若有眾生嗔恚下。明以忍辱破嗔恚蔽。三若有眾生惛沉嬾墮下。復以精進策其懈怠。四以如是等下。總結成益。具諸度門。淨諸蔽障。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後三段可知。
●第十自性不動地神。寄入法界無量迴向。以法界善根。迴向法界故。法性如地。安不動故。非修不動。故云自性。言菩提場者。所入法界。是得菩提之處所故。既將入地。不云南矣。
第一依教趣求。云往東北者。自東之南。右旋而轉。今[A18]已一周。故云東北。示表一僧祇滿。資粮加行皆[A19]已周故。
第二十千地神下。見敬諮問。於中五。一友見稱讚。既云友見。[A20]已含見友。二爾時自性不動神下。嚴處攝生。以顯勝德。三時彼地神告善財言下。許示昔善。引其問端。四爾時善財禮地神足下。設敬陳請。五時彼地神下。正示昔因。
第三善男子我得下。示[A21]己法界。於中四。一標名體用。名云難摧伏智慧藏者。舊云不可壞智慧藏。名異義同。皆顯一念之智鎔乎法界不可[1]推壞。包含眾德。無所不生。故名為藏。賢位[A22]已滿。總會三賢。為入地因故。顯善財勝福。常隨地神。法界智不可壞。昔因不失。能證入矣。常以此下。略明其用。二善男子我憶下。別顯業用。由智不壞故常憶等。三善男子乃往古世下。顯得法時處。四善男子我從是來下。總結純熟。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後三段可知。
[△@△]大文第五。春和神下。有十善友。當十地位。修十勝行。斷十種障。證十真如。成於十地。即為十段。
●今初。第一春和夜神。明歡喜地。亦名極喜。謂初獲聖性。具證二空。能益自他。生大喜故。初獲聖性者。由斷異生性障故。具證二空者。即是所證遍行真如。謂此真如。二空所顯。無有一法而不遍故。言春和者。盛德如春。和暢發生。初證真如。無德不發。即成就自利利他行故。在迦毗羅城者。此云黃色。昔黃頭仙。依此處故。黃是中色。[A23]已證真如契中道故。是生佛城。表於初地生佛家故。地上多明見夜神者。證智玄妙。離相破闇故。下九天神。准梵本中。皆是女神。瞿波亦女。地上證如。得同體慈。女之德故。梵本。諸神皆名為天。恐濫上界。故云神耳。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先依前修證。後如是思惟下。趣求後友。於中亦二。先至時處。從東門入者。開明之初。顯證之始故。遇日沒者。是夜神故。分別見日皆[A24]已亡故。後復作是念下。念友勝益。
第二作是念時下。見敬諮問。先覩見。後敬問。今初。於空等者。朱衣表教。顯著分明處空為證。如日不住。宗說兼暢德冠物先。云首戴梵冠。法門星象不離一如。云炳然在體。化生業用歸乎解脫。云毛孔普現。後善財童子見聞下敬問。
第三時彼夜神告善財言下。稱讚授法。先稱讚。後善男子我得下授法。於中二。一正授法門。二得法久近。
△前中。先長行。後偈頌。
▲長行中二。先名體。後業用。今初。以法光明。破自他闇。即是教化調伏眾生。第二善男子我於下。業用中二。先興救物之心。後辨救物之行。今初十心。前四四等。次二止善。次二解行精勤。後二捨凡棄小。此上十心。通救三求眾生。二善男子我於夜闇下。辨救物之行。於中二。先救欲求眾生。後救邪梵行求眾生。其有求眾生。遍在二段。令究竟益。即離有求。救欲求中。[1]分文分為二。先總明。後別顯。今初。若准現文。文有四節。一所救時。二若入於海下。明救處。三或遭盜賊下時處中難。四種種方便。辨其能救。若准下文。若時若處若所救事。皆名為難。若准梵本。具標十門。二為海難者下別顯。總有十門。門皆有二。先救世苦令得世樂。後大願迴向。令其究竟離苦得樂。唯三四二門。略無大願。義必合有。從簡太過耳。十中。第一救海難眾生。即標中第一。二為在陸地下。救處陸眾生。即標中第二。三一切眾生有惜壽命下。救求不得眾生。即前或乏資糧等。四為行山險下。救山險眾生。即標中第三。上二闕大願。五為行曠野下。救曠野險難眾生。即標中第四。言闍努囉獸者。其獸八足。四足在背。抱持所得。力能搏噬犀象猛獸。馳走疲乏。翻背足行。逐人無逃。人逐莫及。六救鬬爭眾生。七救樂著國土眾生。八救著聚落眾生。上三闕標。梵本有在異國遭遇惡賊。九救闇夜眾生。即標中時也。上四皆有善男子。以為其初。就救夜中分二。先救世闇。後作是念言下。大願迴向。於中二。先總明。後是諸眾生下別顯。於中亦二。先明所救。後顯能救。前是三障。即分為三。初煩惱障。次煞害眾生下業障。後不久當墮三惡道中。即是報障。三障即黑闇。後願我速以大智光明下。辨能救。十善男子一切眾生或病所纏下。救老病等苦。皆前危厄中攝。文中二。先救世苦令得世樂。後復作是念下。大願迴向。令其究竟。二善男子一切眾生入見稠林下別顯。救邪梵行求眾生亦二。先救邪見令得世樂。後復作是念下。大願迴向。
▲第二爾時下偈頌。二十一偈。分四。初一頌法門名體。二有四偈。舉因勸修。謂四無量。即是前文救物之心。三有十偈。顯果令入。謂六處殊勝。通頌前文能救之行。明前所救十處不同不出六根。為能應故。謂十眼遍見。十耳普聞。十鼻遍覺。十舌廣說。十身普應。十意遍知。故能所作無不周遍。四有六偈。明德業廣大。初一神通。餘皆福智。故能遍應。
△第二爾時善財童子白春和主夜神下。得法久近。於中二。先興二問。後還兩答。答中二。先答發心時節。後答得法久近。今初有六。初總顯本事因緣。二時彼城東下。明初佛興世。三蓮華城內下。善友勸發。四令王夫人下。正發大心。五善男子時王夫人下。結會古今。六我於彼佛下。發心成益。二過此劫[A25]已下。答得法久近。於中二。先總顯得法因緣。後我纔見佛下。正明得法。於中三。初得方便三昧。能上見諸佛下化眾生。次以聞法故下。得此解脫。後得此解脫故下。廣顯業用。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謙[A26]己推勝。
第五善男子此閻浮提下。指示後友。恒河南者。順世攝善故。菩提場中者。得無悞犯。由契理故。普遍吉祥無垢光者。最勝真如。德無不具。云普遍吉祥無垢。即是第二地名必與智俱。故云光也。本從發心者。即前淨月。
第六爾時善財下。戀德禮辭。於中二。先偈讚。後禮辭。今初。戀德之深。形於言詠。十偈分四。初四讚身心超勝。次三大用無涯。次二益物不空。後一結德無盡。二爾時善財童子下。禮辭([A27]已下第十八經)。
●第二普遍吉祥無垢光夜神。明離垢地善友。具淨尸羅。離於能起微細毀犯煩惱垢故。微細毀犯即邪行障。障於二地淨尸羅故。斷此便得最勝真如。具無邊德最為勝故。名等如前。文雖具六。且分為四。第一依教趣求。第二見敬諮問。第三稱讚授法。第四戀德禮辭。今初可知。
第二頂禮其足下。見敬諮問。
第三夜神答言下。稱讚授法。先讚。後授。授中二。先長行。後偈頌。
長行中三。第一正授法門。第二謙[A28]己推勝。第三指示後友。
△初中二。第一總答所問。第二別示[A29]己法。
[△@、]今初。即念佛三昧。文中有四。謂標徵釋結。釋有十句。略有二解。一作總別解。初總。餘別。別中。一觀外相。二念內德。三知所證。四放光。五常光。六變化。七圓音。八名號。九調生。二約十身解。一菩提身。二相好身。三智身。四法身。五願身。如賢首品。毛孔光明皆宿願故。六福德身。七化身。八力持身。圓音持法盡未來故。九意生身。隨立名故。十威勢身。結云威力故。十身並彰內外皆具。若專念此。何行不成。
第二善男子我得下。別示[A30]己法。謂得禪定。然二地出心。即修諸禪。滿入三地。故非前却。於中二。先名體。後業用。今初。契理無著。故云寂靜。止觀雙運。名為禪定。現法樂住。故稱為樂。大用無涯。為普遊步。然勇猛即是梵本同舊經中普遊步義。二普見三世下。廣顯業用。於中二。先明攀緣如來為諸定本。第二正明三禪。別彰業用。
[○@△]前中三。謂標徵釋。今初。見佛無著。即寂靜義。又見佛法界。即攀緣如義。無取無入。即同如來清淨禪義。二何以故。徵云。既了差別。何以無著。三釋意云。窮了如來之體性故。文有十句。各有標釋。標多約體。釋多就用。理實雙明。故攝十句為五對體用。一不去不來對。即體用自體。二不生不滅對。即體用之相。三非實非虗對。即體用之力。四非遷非壞對。即體用之性。五一相無相對。即體用之德。初對中。理無不證。故曰非去。謂非捨世而得出世。是故。釋云世趣永滅。若有可捨非真滅故。即體之自體也。即體之用。故曰非來。釋云體性無生者。生則有來故。此即用之自體也。第二對。體有何相。本來不生。釋云法身平等者。三際自他。體皆平等。為其相故。用有何相。常用不滅。為其相故。釋云無有生相者。以即體之用。體既無生。用何有滅。第三對。體有何力。能令即相而非實故。釋云如幻。用有何力。廣能利益。釋云非虗。第四對。體性云何湛然不遷。云過生死。用性云何隨流性常。故不變壞。第五對。體有何德。本自超言。能令言離。用有何德。善觀性相。而本自空。此十亦名十身無㝵。然五重之體但是一體。五重之用但是一用。體外無用。用即是體。用外無體。體即是用。體即法性。用即智應。二既不二。理智圓融。唯一無㝵法界之身。隨相顯十。以表無盡。如是觀察。何著何取。是謂攀緣如實自覺智境不思議事。豈非如來清淨禪耶。若以五對。展轉相釋。亦名體用。但以後後。釋於前前。前四是遮。後一是表。謂第一即用之體證滅非[1]云。即體之用應而無來。二云若爾便是生滅以世趣佛身生故。應用無來便謝滅故。故次釋云。法身之性。成與不成等無差別。何得有生。即體之用。本無有生。將何可滅。三云若爾是實是虗。何者法身平等實也。應用非真虗也。故釋云。幻智所顯何以為實。不失利益何得言虗。四云若爾有遷有壞。幻智所顯。從染之淨。豈非是遷。應物隨機。體便可壞。故復釋云。[A31]已過生死。何有遷移。即是常身。何能破壞。五云若爾既絕百非。何以悟入。故表示云。佛體無二。一實相法之所印持。則言思斯絕。為遣諸數。故云一相。一不為一。相亦非相。非但能無事相之相。體相實相。此相亦無。故云性相本空故。故十地經云。佛住甚深真法性。寂滅無相同虗空。而於第一實義中。示現種種所行事。所作利益眾生事。皆依法性而得有。相與無相無差別。入於究竟皆無相。即其事也。若並就體說。大同中論八不之義。然皆即相即性。依彼論釋。各以四句釋之。謂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十句皆然。斯則即事同真。若約三性。彼就依他無性即不生等。今就法性本不生等。既即用即體。便性相無㝵。更有異門。義如別說。
[○@△]二善男子我如是知一切如來時下。正明三禪。別顯業用。於中三。初明現法樂住禪。即寂靜禪定樂業用。二引生功德禪。三饒益眾生禪。上二即普遊步業用。
▲今初。亦是前明即止之觀。今明即觀之止。於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思惟觀察下。正顯四禪。斯則如來禪導於四禪。不同凡小。四禪即為四別。雖大小乘異。四禪支林。義則大同。謂初禪具五支。尋伺喜樂定。第二具四支。內淨喜樂定。第三具五支。捨念慧樂定。第四具四支。捨念中受定。若立名者。初名有尋有伺靜慮。二無尋無伺靜慮。三離喜靜慮。四離樂靜慮。故俱舍云。初具伺喜樂。後漸離前支。即其義也。依十地論。四禪支林。並勒為四。一所離障。二對治支。三利益支。四彼二依止三昧。四中。後三是支。初一非支。雖後後所離是前前支。望於當地皆非是支。
今初。初禪中一思惟觀察至種種境界。即是尋伺。當對治支。思惟即尋。觀察是伺。堅固莊嚴即尋伺相。普遍照明種種境界。辨尋伺境。非唯觀察五欲過失。故云種種。二圓滿下。即是喜樂。為利益支。圓滿廣大甚深隨順故。法喜充遍[2]位平等際故。輕安悅樂故。瑜伽云。喜樂者。謂[A32]已獲得所希義故。得大輕安身心調暢有堪能故。三不起一切妄想分別者。即所離障。凡小之禪。但離欲惡不善法等。今一乘深妙。離一切妄。方為自覺聖智境界。同如來禪。次大悲救護一切眾生。揀異凡小。凡小離憂。得前喜樂。今自無憂。憂眾生憂。不妨拔濟。四一心不動。即彼二依止三昧。名所依支。謂於所緣。審正觀察。心一境性。為彼對治及利益支之所依止。依止定力。尋等轉故。其所離障。以無行體。非是支故。不為彼依。但云彼二。修習初禪者。總結初禪。亦屬依止。四禪所依。大旨無別。
二息諸意業下。明第二禪。此句即滅覺觀。是所離障。覺觀麤動。發生三識。亂於二禪。如淨水波動則無所見故。初禪能治。為此所治。則病盡藥亡。二攝諸眾生智力勇猛。此是內淨。即修行對治支。小乘內淨。但是信心。能淨心相。定等內流。大乘內淨。總攬三禪三支以成。謂捨念正知。以此三法。尚為喜覆。力用未勝。但能離外尋與伺故。合為內淨。今攝諸眾生。即是於念念眾生故。智力勇猛。即同正知。捨相未顯。含在二中。故合為一支。三喜心悅懌。即喜樂支。是修行利益。四修第二禪。即彼二依止三昧。唯初禪有一心不動。餘三皆無。即修二禪。當一心支。
三思惟一切眾生自性下。明第三禪。此句即捨念正知三支。是修行對治。唯思眾生即是念支。思生兼性故是正知。但思自性。即是捨支。二禪合一不言自性。然捨是行捨。非是捨受。謂行心調停。捨喜過故。二厭離生死。是所離障。二禪之喜。為三禪障。猶如貧人得寶便喜失則深憂。莫若不得無憂無喜。喜為生死。故今云厭。三住涅槃樂。即是樂支。是修行利益。瑜伽云。離喜寂靜。最極寂靜。與喜相違。心受生起。彼於爾時。色身意身。領納受樂。及輕安樂。是故諸處名身受樂。故說三禪樂最深妙。今更超之。安住涅槃寂靜常樂。然初禪之樂。如土石山頂有水。二禪之樂。如純土山頂而有池水。三禪之樂。如純土山在大池內。樂遍身外。身在樂中。四修第三禪。即從二依止三昧。
四悉能下明第四禪。文但有二。而含於四。謂一切眾生眾苦惱熱。是所離障。然苦樂憂喜皆四禪障。若得四禪。四受俱亡。唯有捨受。是利益支。捨念清淨而為對治。三禪捨念與樂受俱。未名清淨。今無樂受。故云清淨。今所滅熱惱即所離障。其能息滅即是捨念。為對治支。遠離二邊一切動亂。與自覺俱。然其捨受。世為利益。出世望之捨受亦苦。於下苦中。橫生樂想。故今皆捨。含在一切熱惱之中故。此一句含三段說。二修第四禪。即彼二依止三昧。依傍經論。以釋經文。不依此釋。四禪之相。何以取別。
▲二增長圓滿下。引生功德禪。有三功德。一能引智願。不同凡夫愛味於禪。不同小乘入於無願。是故能引一切智願。二一三昧中出多三昧解脫境界。三成就變化無所不生。此三即是難行之相。皆普遊步。
▲三善男子我修習下。明饒益有情禪。種種方便無不饒益。亦普遊步義。文中分三。初令離欲入於非家。有十四想。與智度論二十六中十想大同。次若有眾生住於空閑下。作助道緣。後善男子我修如是下。令斷惡進善。即修四正斷。
△第三善男子去此不遠下。指示後友。後是發光。寄同世間。故云不遠。依理發光。云菩提場。所為順理。故云右也。喜目觀察者。法眼忍理。慈眼觀物。皆有喜義。又勝定聞持。皆善觀察。
三偈頌中。有十三偈。分為三段。初有十偈。頌前授法。次二頌謙[A34]己推勝。後一頌詣示後友。今初。唯頌總答所問十法。小有不次。初四如次。頌前四法。五超頌第七。六頌第六。七却頌第五。八頌第十。九頌第八。十頌第九。謙[A35]己示後。文並可知。
第四時善財下禮辭。
●第三喜目觀察一切眾生夜神。發光地善友。謂成就勝定。大法總持。能發無邊妙慧光故。以名對義。[A36]已如前說。文雖其六。義小異前。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先念前成益。後作是念[A37]已下。趣求後友。於中四。一欲趣後友。二時喜目神下。善友加持。有十一句。初總。餘別。三時善財童子遽發是念下。所加成益。謂前加令知近友之益。今能起念即是加益。此有十句。如次對前別中十句。四爾時善財下。正明趣後。
第二見彼夜神下。見敬諮問。於中三。第一覩用證入。第二申偈敬讚。第三諮問法要。
△初中四。一見依正。二覩入法門。三見大用。四明證入。後三同前授[A38]己法界。
[○@△]今初可知。
[○@△]第二入大速疾普喜幢無垢解脫門者。覩入法也。一念攝伏為大速疾。舊云大勢力。顯用之能。遍稱群機。名為普喜。摧伏高顯。所以名幢。
[○@△]第三於其身上下。明見大用。於中三。初於毛孔總出化身。說一切法。二於毛孔現昔本事。三於毛孔現隨類身。說其本行。
▲初中亦三。初總相明。二別顯十度。三例說餘行。今初可知。二所謂下。別顯十度。即為十段。各有又從。以為揀別。段段之中有總別結。文處可知。今初。檀中物無不捨。田無不施。心無不等。三輪平等。故成檀度。二戒度中。初令修因。次於諸世間下。不求近果。後令諸眾生下。說戒之益。三忍度中。初令修三忍因。次說菩提心下。令其迴向。次說諸眾生下。示不忍果。後讚諸如來下。示忍辱果。四進度中。總辨三勤。通策諸行。五禪定中。初令離欲。後住法園苑下。令物修禪。於中。初令得現法樂住禪。次又為演說下。引生功德禪。後令諸眾生下。饒益有情禪。六般若中。初明加行智。後又為下。雙辨根本後得智。雖是十度。從兼正說。六亦具三。七方便中。初即巧會有無方便。觀空涉有故。次或為演說不住生死下。不捨不受方便。後或為演說住於天宮下。進趣向果方便。八大願中。文有十願。初二總明。次五上求願。次二神通願。後一結二利通下化願。九力度中。集助道法。即思擇力。餘修習力。十智度中。初明成熟有情智。後說念念神通自在下。受用法樂智。三如說菩薩諸波羅蜜下。例說餘行。即神通度生菩提分等。
▲第二又於一一毛孔現彼夜神下。即於毛孔現昔本事。前後二段。即一毛中出生無盡。此之一段。即一毛中包含無盡。於中亦現昔十度相。文分為三。初總。次別。後結。今初可知。二行檀波羅蜜下別。別中皆以行字為初。初二可知。三忍度中。初安受苦忍。次亦能忍受一切眾生於[A39]己身心惡作惡說。即耐怨害忍。惡作屬身。惡說屬口。後忍一切業下。諦察法忍。四精進中。三句即三精進。初句被甲。次句攝善。後句利樂。五禪定中八句。一資緣。二方便。三造修。四獲得。五治障。六圓滿。七起用。八相攝。前六即現法樂住。後二即引生功德。下之五度。句雖多少。類例皆然。六般若中。依兼正說。通於三智。初資具是加行。清淨謂治障。日約破闇。即根本智。雲約慈覆。流潤演法。即後得智。藏約包含。海約深廣。行約造修。門約入理。上四皆通根本後得。七方便中。獨此加於復示修三字。在文不例。言體性者。下四度體皆後得智。言理趣者。即是意趣。八願度中。相應事者。謂若求菩提若攝生等。九力度中。言因緣者。內修為因。外友為緣。相應事者。思修何法。十智度中分二。先就能知辨相。後約所知以辨。今初。一資具。謂聽聞等。二體性者。唯識論中。唯後得智。依瓔珞等。約兼正說。亦通根本。故有三種。一無相智。二一切種智。三變化智。三即造修。四即獲得。五從於一智轉生多智。亦能出生其餘諸行。六即治障。七若內若外。若定若慧。為得智處。八增長者。如白分月。九證無證相。名之深入。十顯照事法。十一顯示理性。十二即四道理。謂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十三即眷屬般若同時心所等。十四揀擇邪正。十五無行為行無相為相等。十六萬類之法隨一相應。亦教理行果隨一相應。十七一度之中隨攝諸度等。後所知法下。約所知辨相。初五句通一切法。次二句佛法。餘皆菩薩法。如是等下總結。三從彼夜神下。總結十度。十度廣義。經文散具。束之成章。義如別說。
▲三爾時善財童子見喜目觀察一切眾生夜神復於一一諸毛孔下。明於毛孔出隨類身說其本行。於中四。一出能說之身。二於彼一切諸眾生前下。出演法之聲。三以如是等種種音聲下。顯所說之法。然皆相續不斷。次第無亂。四如是說時下。彰說之益。([A40]已下第十九經)。
[○@△]第四爾時善財童子見聞下證入。覩勝用故。於中二。先證入。後出因。今初。先舉所修。即所覩事。次念念至修行。是修相。次深入安住平等成就。是證相。次承佛威力及解脫力。是證勝緣。後得菩薩下。所證法體。後何以故下。徵釋證因。道機宿著。內外冥資。于何不證。
△第二爾時善財下。設敬稱讚。十偈分四。初一現說之因。次一現說之意。次七現說體相。皆即寂之用。後一結其無盡。
△第三爾時善財童子下問法。前[A41]已覩相證入故。此直問得法因緣。此有二問。一問發心久近。二問得法時節。
第三爾時夜天下。授[A42]己法界。前[A43]已現相冥授故。此但言答因緣。於中二。先以偈答。後結會古今。
△前中八十七偈分二。前七十五偈。答發心久近。後十二偈答得法時節。
▲前中。總有十劫。即為十段。第一寂靜大音聲劫。有三十一偈半。文分為六。初一偈半總標。二有八偈。顯其本生。三有十偈。明發心本事。四有一偈。正顯發心。五有六偈。發心後德。六有五偈。轉值餘佛。結言未得慧眼者。未得十解正慧眼故。二天吉祥劫四偈。結云。尚於我愛阿賴耶。不知無依。計為有者。未了心性即一切法無性之性。而猶計有一切諸法依心而生。阿賴耶者標名。此翻為藏。即第八識。我愛等者。釋義有三藏義。謂能藏所藏執藏義故。謂與雜染互為緣故。名能所藏。以能持染種種名所藏。識是能藏。是雜染法所熏。所依染法名能藏。此識為所藏。有情執為自內我故。名為執藏。今此上句我愛二字。即執藏義。為第七識執為內我。故云我愛。第七雖與四惑相應。正取貪所執我。深生躭著。偏舉我愛。下句即攝餘二藏。謂種依第八。八依種有。即是依義。今言無者。為能藏時即是因相。為所藏時即是果相。攬因與果。為識自相故。識自相[A44]已無實體。況因果互依。相待無性。何有能依所依之相。故問明品云。眼耳鼻舌身。心意諸情根。一切空無性。妄心分別有。故云無依計為有也。上二劫明[A45]已得十信未入十住。前未得自分。後未得勝進。三梵光明劫五偈。結云未能明了深法性者。未得十行真實行故。四月吉祥劫五偈。結云未獲深妙智等者。未得迴向無㝵妙智入實際故。五寂靜智劫六偈。未得地上二空真如清淨法故。六妙出生劫五偈。未淨修道之障㝵故。七集堅固劫五偈。未得六地十種平等深順忍故。八安樂莊嚴劫四偈半。獨此一劫。後無結束。似欠一行。合云。然於殊勝雙行道。未得善巧而通達。以是未得第七地故。九千吉祥劫亦四偈半。未得八地淨無生忍。十無著遍莊嚴劫四偈半。但言供養者。以於此劫得法門故。上云未得。未得於後。必[A46]已得前。如未得十行前[A47]已得十住等。又上十劫。亦可初劫[A48]已得初地未得第二。乃至第九未得十地。第十劫中。方得圓滿。故其劫名亦順地義。如文思之。
▲第二最後有佛出興世下。答得法時節。即第十劫。最後佛所得此法門。於中二。前四偈得無功用後之三地。初偈見佛興供。次一得八地無依大願。次偈九地法眼總持。後偈十地成如來力。後八偈結成普賢行位。於中三。初四偈半。牒舉大心之始。次二偈半。明成德之終。後一偈總結圓滿因果圓融。初後該徹入普賢道。
△二善男子於汝意下。結會古今。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謙[A49]己推勝。
第五善男子於此下。指示後友。同居證位云此會中。起精進行為普救護。智𦦨滅惑為威德吉祥。
第六時善財下。禮辭。
●第四普救護一切眾生威德吉祥夜神。𦦨慧地善友。謂安住最勝菩提分法。燒煩惱薪。慧𦦨增故。文亦具六。勢同前友。
第一依教趣求。可知。
第二時彼夜神下。見敬諮問。文為三。一見聞法界。二申敬偈讚。三諮問法要。
△初中義同諸友。正授法界。示相說故。且為見聞。於中分二。先現光加持。後蒙光獲益。今初。即當嘿授。入調伏眾生解脫者。即光所依。是[A50]己所得法門名體。此中文略。至下引昔結會古今中云。得菩薩普現一切世間調伏眾生解脫門。在義可知。眉間光者。初寄出世證中道故。二善財即時下。蒙光獲益。即當證入。於中二。先得三昧。後見大用。今初。即用所依三業六根皆離障㝵。云極清淨。德無不圓故云圓滿。後得三昧[A51]已下。明見大用。即定之能。於中分二。先見用所依處。謂二神中間一切塵中。後一一塵中下。明所見事。於中三。一所化處。二化成益。三化本意。初中二。先總明。後善財又見一切世界下別明。然有二意。一即塵中之剎。二即塵外遍法界剎。以云一切無揀言故。下偈頌明遍法界故。於中。先總。所謂下別。別有三類。初六句三對。是剎體性。初一對。明純淨純穢。次一對。明轉變剎。淨變為染云趣雜穢。如今減劫佛[A52]已涅槃。染變為淨為趣清淨。如增劫中彌勒當出。第三對。明雜染。染多淨少。先言雜穢。淨多染少。先言清淨。二或有世界其形平正。即剎形相。三或有世界隨心下。明剎依住。二如是世界一切趣類下。明化成益。先總明。後令地獄下別顯。於中二。先化五道。後善財又見下。化九類。略有二種差別。初明四生。即依止差別。報之所託故。餘三可依。化生依何。依業染生。餘之五類。即麤細差別。此明報相。下二界。有色為麤。無色界為細。於有色中。有想為麤。無想天為細。於無色中。非無想為麤。謂下三天。非有想為細。謂第四天。若合非有想非無想。為第四天。則無色界。唯舉其細。對餘為麤。上明六趣。是苦樂差別。本意不同。非重言失。況復四生攝於六趣。寬狹不同。餘如別說。三為成就菩薩大願力下。明化本意。然其所為。通能所化。
△第二爾時善財童子見普救下。申敬偈讚。於中三。初身心敬重。二時彼夜神下。顯友自在。謂上來變形具相而現大用。今雖捨相復其神形。作用變化宛然周遍。三爾時下口業偈讚。有二十偈。文分為二。初一總彰讚意。餘偈正讚。於中二。前九總明光用無涯。後十別述蒙光獲益。前中。長行所無。影顯深妙。於中三。初一見身。次六見光。非唯眉間。六根毛孔皆放光故。後二作用。後我承下十偈。述蒙光獲益中五。初半偈。推功歸本。二一偈半。敘前放光。三有一偈。述得三昧。四有四偈。述見塵中大用。五有三偈。述見遍周佛境。此一段文。長行亦無。明經敘述。萬不存一。
△第三爾時善財下。諮問法要。此有二問。一問得法久近。尋其原故。二問修行淨治。求入路故。
第三夜神告言下。授[A53]己法界。然法門體用前[A54]已嘿授。故此直答向來二問。於中二。一歎深難說。二承力為說。今初。深相云何。若約得時。時久遠故。非久近故。若約修因。因行廣故。若通上二。契理深故。有標徵釋。文並可知。
第二我當承佛下。承力為說。於中二。先長行。後偈頌。
△長行中二。先標許。後善男子下正釋。於中二。先答得法久近。後答修行淨治。
[△@⊙]前中三。一正答得法久近。二明發心之始。三結會古今。
[○@△]就初有二。第一總敘本事因緣。第二正明見佛得法。前中有六。一總舉剎劫佛興[A55]已。略酬其久近。二其佛世界下。通顯剎相。三善男子彼界東際下。別顯生處。四有轉輪王下。明本生父母。五其妃有女下。明本生身。六彼時眾生下。時人起惡。為佛現因。劫減佛興。以悲救故。([A56]已下第二十經)。
第二爾時寶華燈城北下。見佛得法。於中三。第一總顯道場。第二須彌山下。總彰佛數。第三其第一下。別明初佛。於中四。第一佛興益物。第二善友引導。第三王女修因。第四聞經得益。
▲初中分四。一總顯道成。二明得道前相。三正顯成相。四轉正法輪。今初可知。二其彼如來下。成道前相。於中三。初總標。次所謂下別顯。有十二節。梵本。初節雙明蓮華及菩提樹放大光明。餘皆樹放。後善男子如是下總結。三滿七日下。正顯成相。於中四。一動剎集眾。二爾時彼世界中下。現相顯德。三善男子此普現下。成道依止。四善男子彼普智寶𦦨下。始成正覺。一成一切成。亦同初會始成之時。其身充滿一切世間。其音普順十方國土。其身遍坐一切道場。示十身相。四隨眾生心下。轉正法輪。於中三。初總標法輪。二顯其成益。三結無間斷。今初可知。二於一一下。顯其成益。有二十門。於中分三。初二益凡夫。次一益二乘。餘益菩薩。於中二。先十門成行。後發菩提心下。七門成位。於中。前三句有二意。一菩提心是住位。住菩薩道是行位。清淨波羅蜜是迴向位。以大願海。淨治前度故。二者此三句。通於諸位。以三種發心通諸位故。資糧加行見道修道教道證道無住道等。皆名道故。三賢十聖皆悉淨治波羅蜜故。次二句是十地。後二句等覺。三善男子彼普智下。結無間斷。上來四段。明佛興益物竟。
▲第二時普賢菩薩下。善友引導。於中六。一知機起惡。二為欲調伏下。現身超勝。三時諸眾生下。物機驚恠。四爾時普賢下。告語佛興。五時輪王女下。女發大心。亦是入法之因。六善男子時毗盧遮那下。父王詣佛。於中四。一身處虗空。二欲令下。以偈讚引。於中十偈。初一總勸。次五釋勸。後四結勸勝故應往。三爾時下。廣興雲供。四到[A57]已下。至彼修敬。
▲第三時輪王女下。王女修因。於中三。初嚴具奉佛。表修因向果。次時莊嚴具於虗空下。佛為現變。表因小果大。後既見是[A58]已下。覩變獲益。
▲第四時彼如來為此女人下。聞經得益。此段正答得法久近。於中三。初佛為說經。二正明聞益。三顯發昔因。今初。即從總相立名。然法輪音。若依權小。如來常言非法輪音。要宣諦理。轉入他心。方得名為法輪音耳。若依此經。自狹之寬。略有三重。一則如來一切語言皆法輪音。一切言說皆佛事故。二者萬類之音。皆法輪音故。賢首經云。能令三界所有聲。聞者皆是如來音。三者非唯於聲。六塵萬法。無有一法非如來音。出現品云。譬如書字。普入一切事一切語一切算數一切世間出世間處。而無所住。如來音聲亦復如是。普入一切處一切眾生一切法。乃至云。何以故言音實相即法輪故。既以實相為法輪聲。未有一法非法輪體。由此故能攝多眷屬。一轉一切一時轉也。二時彼女人下。正明聞益。今此得益。即調伏眾生解脫。經但說相。不顯其名。下結會中。方云見普智寶𦦨如來。得調伏眾生解脫。於中二。先得等持。後得等引。前體。後用。前中亦二。先總明體相。後所謂下別顯。有十三三昧。皆從業用受名。後得如是等下。明得等引。即前三昧所引生故。於中二。先結前生後。後謂不動心下。正辨所引。於中亦二。先得大心。有三十一心。即是悲智二利寂用之心。後一心思惟下。引發大願。三時彼如來復為下。顯發昔因。
[○@△]第二善男子復於此前下。明發心之始。即得法劫前十大劫也。顯前得法非無因矣。然有二意。一明一為善友不斷良緣。二明修因雖微。大心所導。成功深廣。亦顯修故過造新矣。奈何後輩。故壞經像。視之蔑如。貴欲創新不仍舊貫。
[○@△]第三善男子於意云何下。結會古今。於中三。初結會得法之身。次我於昔時下。結發心之始。後次復引導下。正結得法。上來答得法久近竟。
[△@⊙]第二從是得見須彌山下。答修行淨治。於中三。一舉得法劫中。二別舉大光一劫。三總顯諸劫。今初。謂前列須彌塵數如來方說初佛故。今辨餘皆修治此位。二善男子過彼毗盧遮那下。別舉大光。於中三。初總明。次其最初佛下別顯。其中經名說者當演。後善男子如是下。顯其最勝。三善男子此世界中有如是等下。總顯諸劫。於中三。初總明。次彼如來下。聞法修行。後於彼一一諸如來所下。得法成行。
△第二爾時普救下偈頌。四十一偈半分三。初二舉法誡聽。次三十八偈半。頌前正說。後一偈舉因勸修。今初即頌前標許。二頌正說中長行有二。初明得法久近。後顯修行淨治。今偈文中。廣頌淨治。略明得法。影略明故。於中二。先三十六偈半。頌前最初劫中修行淨治。標有須彌塵數。略舉一百一十四佛。十十數之。其最初寶𦦨吉祥光。即是得法之佛。第十十中。舊經唯十。梵本獨有十四。似非體例。若約節節各得法門。則十四無爽。故初十竟云。於此十佛世尊所。令我開悟最初門。然此語猶倒。若就此方。合云。最初悟法門。明知十十是得法處。則十十表於十地。第十地中。以深妙故加於四佛。第百一十。以表等覺。理或應然。後如是須彌下二偈頌。總顯諸劫。其別明大光。含在此中。三一偈舉因勸修可知。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謙[A59]己推勝。
第五善男子去此下。指示後友。亦以同證在菩提場。依進發禪。云去不遠。禪功德滿。故云寂靜。入俗化物演法深廣。故云海音。然其此神。即普救母。表真精進從定生故。不見身心。真精進故。
第六時善財下。禮辭可知。([A60]已下二十一經)。
●第五具足功德寂靜音海夜神。難勝地善友。謂真俗兩智行相互違。合令相應極難勝故。以名就義。[A61]已如前辨。
第一依教趣求中。初念前友教。言得一切如來現前三昧等。十千三昧者。舊經所無。善財前來亦無此益。乃是引昔為王女時見普智寶𦦨如來所得三昧。彼初名現見一切佛三昧。結有十千。與此大同。則知引昔所得。善財聞之。皆能證入。
第二頂禮其足下。見敬諮問。
第三時彼夜神告善財言下。稱讚授法。先稱讚。後善男子我得菩薩下授法。於中二。先略標名體。後廣顯相用。今初。言念念出生廣大歡喜莊嚴解脫門者。准下業用。略有二意。一化生遂志。故生歡喜。即福德莊嚴。二觀佛菩薩勝用難思。故生歡喜。即智慧莊嚴。觀化既無間斷。喜亦念念出生。
後善財言大聖下。廣顯相用。於中三。第一顯解脫業用。第二明解脫所因。第三明發心久近。各有問答。
△初中先問。後答。今初。此有四問。一問所起業用。二問所行之境。三問能起方便。成上所起。四問能觀之觀。成上所行。
後夜神言下答中。即分為四。初答第三起何方便。以起悲智雙運等心。而為能起之方便故。二答第一為何事業。正以化生為事業故。三答第四作何觀察。謂常觀察佛菩薩故。四答第二行何境界。以我解脫無邊無量甚深廣大為境界故。問中欲顯能所不同。先問所起所觀。後問能起能觀。答中欲顯能所相成故。隔句相屬。又問中以果尋因故。先問所。答中由因成果故。先答能。又觀察中。雖有所觀。意在能觀。所行境中。雖是所行。義兼能所。反照能觀。亦是境故。故晉經中。行何境界。名境界云何。此則兼通分齊之境。非但所觀。是以四答。別答四問。不見此意。謂經該漫。
▲今初答能起方便。有二十心分二。前有九心。大智上求。雖有普現眾生之前。意取求佛應用身耳。後十一心。大心下化。
▲第二發是心[A62]已復為說法下。答第一所作事業。既起勝心。而為方便故。為說法令脫苦上求。有標釋結。初標可知。二所謂若見下。別釋有四十二門。分之為三。初十七門。雙依為人對治悉檀化。謂隨其便宜。以十度化。令其得見第一義故。於中。前七門。雙明捨戒。以捨諸著。則戒淨故。後十門明餘八度。般若及願各開二門。二若見眾生色相不具下。有十五門。世界悉檀化。謂見無有功德眾生。令其得佛因果功德。見勝義故。三貪行多者下十門。唯以對治悉檀化。破其惑障。令其得見[1]第第一義故。佛之說法。不離四隨。其第一義最為本意。故遍三中。三善男子我以如是下。總結化意。見物成益。故大歡喜。即名中初意。
▲第三復次善男子我常觀察下。答上第四作何觀察。於中二。一觀菩薩境界。先別明。後善男子我觀察此道場下。結喜。二善男子我觀毗盧遮那下。觀佛勝用。於中亦二。先別明十門。後我見是[A63]已於念念中下。結喜。於中復二。先標喜。後何以下徵釋。徵意云。何以此喜等理等佛。釋云。能觀智用稱法界故。
▲第四善男子我入此下。答第二行何境界。謂以所得大喜解脫為境界故。故通二境。如言入法界門。即所觀境。發智性心。即分齊境。於中三。一總標。二別釋。三結勸。今初可知。二又善男子下。別顯深廣。有三十二門。各有標釋。略分為二。初十門法說。餘皆喻明。今初。此與次友十種觀察法界大同。欲明此中稱法界故。然新闕無壞。舊闕無量。並出故十一。後此解脫者猶如影像下。二十二門。喻明。以深廣相難可知故。以近況遠。三善男子我今為汝下。總結勸修。
△第二爾時善財下。明得解脫所因。先問。後答。答即十度。有標釋結。結中獲得解脫。此是總句。餘十為別。一離障故。二皆增勝故。三總集眾多。四由積具足。五一能出多。六契理不壞。七體相廣大。八大用成就。九智慧安住。十事理無缺。並顯可知。
△第三善財白言聖者下。明發心久近。欲明因深。故令果勝。於中。先問。後答。答中二。先長行。後偈頌。
[○@△]長行中三。初於餘剎海中發心修行。二於娑婆修行得法。三結酬其問。
▲初中分二。先於第一普光幢劫中修行。後結於剎塵劫中修行。前中分四。一總明發心時處。二有佛名不退下。彰於初佛發心得定此即正酬發心之問。自此[A64]已去。皆顯修行及得法門。是知問中亦含問其得法久近。三彼道場中次有下。略舉次後九佛。四如是善男子彼無垢金光下。結略顯廣。一劫多佛。悉皆供事。二從此命終下。第二結於剎塵劫中修行。界不異前。故云還即。劫時有異。言歷剎塵。前既轉身則數數命終。今語前劫末後命終。是知前來普光幢劫。即是大劫。其中[A65]已有剎塵小劫。此中但明塵數小劫。無大劫名。二文影略。故下結云。於二佛剎微塵數劫修菩薩行。是則前段。一如來興。義當一劫。若以普光明劫。為剎塵之一。此命終下。結成剎塵之劫。則闕二字。故晉經云。於彼世界。經二佛剎微塵數劫。方順下文二劫之言。一劫[A66]已有剎塵之佛。則佛彌多矣。
▲第二然後壽終生此華藏下。於娑婆世界。修行得法。於中二。先舉此前三佛。後次值毗盧遮那下。顯遇本師得今解脫。則前所得。望此皆因。於中分二。先名體。後得此解脫[A67]已下業用。此中業用。非獨事業。良以前之四問皆業用故。故此通包。於中二。先標所入海數。後見彼一切下。明海中所見展轉深細。略有三重。一剎海中塵。二一一塵下塵中之剎。三一一國下剎中之佛。文分為二。先明覩佛神變身往聽受。後復次善男子下。見於如來毛孔變化。於中亦二。先通力演法。後我得速疾下。夜神悟入。於中又二。先總明能所悟入。後一一法門下。明重重深細。於中復二。一總顯十重。二別顯智光之用。今初十重以顯無盡。前五所悟。後五能悟。就所悟中。一一法門中悟解一切修多羅者。如一般若門有六百卷。故有多契經。二隨一契經。復詮於多深廣之法。謂諸度等。三隨一一度有多品類。謂事理等。四隨一一事等有多差別。一一含旨如雲覆[A68]閏。五隨一一根本法中。出多支派。流潤一切。後五能悟者。一起深樂欲。欲為諸法之根本故。二由愛樂出生十地。三十地之中各攝多定。如第十地云。得百萬阿僧祇三昧。謂離垢三昧入法界差別三昧等。四隨一三昧。見多百佛多千佛等。五一一佛所。攝受無量法明法照。非是譬喻所能知等。二一一智光海下。顯智光之用。但廣第十功用無邊。類顯前九展轉無盡。於中三。初總標。次別顯。後總結。今初一句。該總橫竪。二知無量如來過去下。別顯所知。無量顯橫。過去顯竪。於中二。一知因即知過去。二知果即知現在。因中三。初知因地之行。次知無量如來過去種種超菩薩地下。知因地之位。後知無量如來過去為菩薩時常見下。知因地作用。二知無量如來放大光明下智果。三彼諸如來從初下總結。義該三世。乃至法滅屬未來故。
▲第三善男子汝問我言下。結酬其問。於中三。初結此前。次及此劫中下。類顯未來及其餘界。後善男子下。結勸修學。
[○@△]第二爾時下偈頌。十偈分二。初一誡聽勸修。後九正明昔行。於中三。初四智行上供。次四悲心下救。後一結行分齊。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謙[A69]己推勝。
第五善男子此菩提場下。指示後友。般若以為得佛之所。云菩提場。般若現前。則善守心城一切智城。萬行由生。為增長威德。
第六爾時善財下。戀德禮辭。於中三。一身心瞻敬。二口以偈讚。於中四。初一偈因友得見。次二奇對顯勝。次六當相顯勝。後一總結圓融。三禮足辭去。(下第二十二經)。
●第六守護一切城增長威德夜神。現前地善友。謂住緣起智。引無分別最勝般若。令現前故。以名對義。如前[A70]已辨。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一思修前法。二趣求後友。前中亦二。先總。後於無量下別。別中。先舉所念。具念前文。四重問答。依問之次。一無量深心。即作何事業。以為說法。皆令契理。為深心故。二無量法性。即行何境界。以其解脫無邊無際同法性故。三一切方便。即起何方便。四神通智慧。即作何觀察。以通智觀佛菩薩故。後憶念[A71]已下。辨其修相。二漸行下趣後。
第二見彼夜神下。見敬諮問。
第三時彼夜神下。稱讚授法。先稱讚。後善男子我得下授法。於中三。初標名體。二顯業用。三辨法根原。
今初。即事契理故曰甚深。權實無㝵。蘊攝妙辯。稱為自在。依此演法。是謂妙音。普稱群機。名為可愛。
二為大法師下。顯其業用。即以法施而為業用。於中三。一總明。二別顯。三結益。初中二。先有十句。彰法施德。後善男子我以此等法施下。顯法施意。第二善男子我以如是淨法光明下。別顯業用。於中三。一深觀妙法。二蘊攝文義。三當機演法。初即甚深。由有初故。令其後二皆得自在。由前二故。後為妙音。初中三。一總標。二徵釋。三結益。今初可知。二徵釋中。法界無二。就其德行。分為十種。以行必稱理理由行顯故。然此法界。通事通理及與無㝵。十法界中各有標釋。標多約理。釋多約事。意欲以理而融於事令無盡故。十中。一如虗空無有分量。故得日光廣大無量。二橫無邊際。故見諸佛神變無邊。三竪無初後故。無土不入。四傍無涯畔故。窮諸剎海。五無間斷故。圓智常恒。六性無異味。心無不了。七本性清淨。故能遍調。八本體即是普賢自體。故能成就普賢妙行。九無嚴嚴者。則令一嚴一切皆嚴。故迴向云。以一莊嚴嚴一切。亦不於此生分別。十體非緣造。故令所修善不可壞。三善男子我作此十種下結益。由此故能深入佛境。是故名為甚深解脫。二又善男子我以如是下。蘊攝文義。若不總持。將何演說。有標徵釋結。各就所持。以為其名。總結之中。兼攝眷屬。三善男子我或為眾生下。為機演法。隨類頓演。是謂妙音。於中二。先別明。後總結。前中二十三句分二。初三約三慧。說能入法。後二十句。有十五對。說所入法。初對云一有一切有者。略有三義。一理唯一味。為一有。事法萬差。為一切有。二三有二十五有同一有為。名為一有。即上二十五等。為一切有。三者三界唯心名為一有。三世皆有。為一切有。如薩婆多宗。一名號者今專一故。德無二故。一切名者。令多結緣德無盡故。餘可思准。後善男子我以此等下總結。第三善男子我入如是等下結益。
第三時善財童子下。辨法根原。先問。後答。答中二。先辨初劫修行。後類顯多劫成益。前中二。一總標剎劫。二別彰遇佛。今初。言世界轉者。謂世界為塵。一塵一剎。復末為塵故。亦由無量無量為一無量轉等。若言迴轉形世界塵者。何以偏取此形。此形大小復有何定。二善男子彼世界中有四天下名種種下。別彰遇佛。於中四。初總舉佛數興處。二別明初佛得法。三辨中間百佛。四結略顯廣。今初可知。二其最初佛下。別明於初佛得法。於中分六。一總標佛現。二彼佛出時下。父王出家。三法欲滅時下。惡世過興。四時王比丘下。滅過弘闡。五時彼眾中有比丘尼下。王女發心。即正答得法久近。六善男子於汝意云何下。結會古今。三善男子次彼如來有佛出興下。辨供中間百佛。四善男子如是等須彌山下。結略顯廣。其供養修行。該前百佛及須彌塵數。第二從是[A72]已來下。類顯多劫成益。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謙[A73]己推勝。於中二。先謙[A74]己知一。後如諸下推勝知多。離雜穢者。無有綺語及惡口也。不作二語者。無有妄言及兩舌也。撿策語業者。總防四過。行正直道者。時語實語。即淨修語業。安住勝義者。言必契理。成就圓滿者。具足圓音。求不繫屬一切語言者。義語非文。即言亡言故。開悟一切語言自性者。言語性空本無言故。深入一切諸言音海者。無言之言能深廣故。了知眾生諸祕密海者。同聽異聞。互不知故。明見一切諸法門海者。是所說故。餘可思准。並是妙音相應勝義故。此推之。
第五[1]善子此菩提場下。指示後友。於中三。初指後友。次頌前法。後善財得益。今初。開敷一切樹華者。敷在於香樹樓閣內故。七地正是方便涉有敷萬行故。二爾時下。却頌前法。臨去慇懃令修學故。雖通頌前。且就文便。十一偈半。文分為二。初二頌前法門體用。餘偈頌前顯法根原。於中分三。初三通頌初後。次四別顯於初佛得法。後二偈半。頌類供多佛。三爾時下。善財得益。雖通由前。近由向偈。於中分二。先長行敘益。後偈頌慶讚。十偈分四。初一讚福智超絕。次四歎悲智甚深。念念普緣一切境者。不㝵事故。心心寂靜無分別者。常契理故。又上句約觀。下句約止。前即性相雙流。後即止觀雙運。觀察眾生性本無。成上二句。由此能緣而無分別。大悲常入眾生海者。對第三句。成無緣悲。通對三句。悲智無㝵。次四總顯德圓。後一行成入位。
第六時善財下。戀德禮辭。(下第二十三經)。
●第七開敷一切樹華主夜神。遠行地善友。至無相住功用後邊。出過世間二乘道故。
初之二段。文顯可知。
第三夜神告言下。授[A75]己法界。於中四。一顯法行。二立法名。三明法業。四辨法原。
△今初。亦是法門所作業用。對前問行。總示其行未舉名耳。於中分二。先明安樂眾生行。後善男子若有眾生盛年下。利益眾生行。令總斷惡修善等故。於中二。先總。後為慳恡下。別顯十度。以治蔽障。
△第二善男子我得菩薩出生下。立法名。此有二意。一者望前稱[A76]己益物悲智之心故生大喜。二者望後照佛攝生廣大悲智故生大喜。皆與智俱。故曰光明。
△第三善財白言下。明法業用。於中。先問。後答。答中三。初總標。謂知如來攝生巧智。為我解脫業用分齊。二云何普攝下。略顯攝相。謂眾生得樂。皆由佛得。故知普攝。三云何知然下。徵以廣釋。先徵意云。眾生得樂。何以得知是佛攝耶。後釋意云。我見如來。從因至果。悲巧攝故。於中分二。先總明。後善男子世尊往昔下別顯。於中亦二。一發普攝之心。二起普攝之行。前中亦二。先見發心境沈苦集故。後我見是[A77]已下。正發救心。令得滅道。於中又二。先普起慈悲。後起觀察真實下。雙運悲智。二起如是心[A78]已下。起普攝之行。於中亦二。先明身業神通攝生行。後明語業說法攝生行。前起悲心。即是意業。三輪備矣。神通文三。初舉攝生行體。次以是方便下。攝生本意。後菩薩如是於念念中下。辨攝生周遍。即廣大義。二善男子毗盧遮那下。口業說法攝生行。於中二。先明觀機。苦集無涯。顯行為物。故復重觀。後起大悲下。正明攝化。
△第四爾時善財童子白言下。辨法根原。先問。後答。答中二。先歎深許說。後承力正說。
[○@△]前中亦二。先長行。後偈頌。長行亦二。先歎深。後許說。前中分四。一標難知。謂時久遠故。所得深故。非久近故。文中。非聞慧境。故難知難信。[1]悲思慧境。故云難解。非修慧境。故難證入。上皆難為自行。後三難於利他。夫說法者無說無示。故難示難說。二一切世間下。示不知人。三唯除下。揀能知人。即善財之類。四何以故下徵釋。三然我下許說。並顯可知。後偈頌中。二十一偈。文分為五。初一頌標難說。次三頌不知人。次一超頌前釋。四有十四偈。却頌前文揀去能知。次第頌前佛力護等。恐繁不配。五有二偈。頌前許說。
[○@△]第二善男子乃往下。承力為說。先長行。後偈頌。
[△@○]長行中二。先正說。後結會。
[△@、]前中三。初總明發心時處佛興。二善男子彼毗盧下。別明本生之處。三閻浮提人壽萬歲下。明遇緣發心。於中分二。第一明發心勝緣。第二辨發心本事。
[△@○]前中四。一明大王治化。即鐵輪王。故云閻浮。二時彼世界下。五濁為因。感三灾起。一壽命短促。即是命濁。二資財下是眾生濁。三不修下即煩惱濁。四深入邪網下。明其見濁。五者劫濁則通前四。故上文云。劫欲盡時。劫初清虗。猶彼清水。劫末多惡。同彼滓穢。故稱為濁。三咸來共繞下。悲境現前。四爾時大王下。正明起行。於中二。第一深起大悲。第二廣行大施。
[△@⊙]前中三。初標徵。次列釋。後總結。
▲今初可知。
▲次所謂下。列釋十中。各先明所治。後辨能治。此十大悲。多同二地集果十悲。於中分二。初一總明。餘九別顯。今初總明。謂三求眾生皆墮無底生死深坑。難勉出故。餘九別中。又分為二。初一解邪。餘八行邪。今初解邪。理外推求。總名為邪。故涅槃云。一切煩惱邪見攝盡猶解邪故。橫計世間常樂我淨。起貪瞋等一切煩惱。行諸惡行。為生死因。故其治中。令住善業。謂得正見[A79]已是善業。又由正見。諸惑不生。無諸橫計。自然順理。修諸善業。
後八行邪。於中。別悲三求眾生。即分為三。初五悲於欲求眾生。次二悲於有求眾生。後一悲於邪梵行求眾生。初中二。前三悲現得五欲受用生過。後二悲未得五欲追求生過。初中即為三別。初一悲受不共財眾生。次一悲受無厭財眾生。後一悲受貯積財眾生。今初。謂隨[A80]己所有。資益身命。但為生等。諸苦逼迫。有而不安。故令不著。不為財縛。則身心安矣。二哀哉眾生常為世間種種恐怖等者。即悲受無厭財眾生。謂內心難滿。外求無厭。常怖惡名。恐失財利。恐求不得不能存活。多求多怖。故令無求。免諸厄難。專求如來一切智道。三哀哉眾生無有智眼下。此悲貯積財眾生。不了此財屬於五家多財多禍。不能解財如雲如夢。為無智眼。謂有我身。事須資養。疑於當果積而不散。故決其疑見。即為方便。上三即悲起煩惱眾生。後哀哉眾生常為癡闇之所迷惑下二門。悲未得五欲追求生過。即悲造業眾生。前門悲追求後報造有漏善業。後門悲求現報造諸惡行。今初。謂迷勝義愚。亦造善業。求於當欲。如處闇行迷惑道路。若遇城邑則可栖託。故治中云。為作慧炬。引至智城。後門悲求現報造諸惡行眾生者。謂慳[A81]己所有。嫉他勝[A82]己。諂誑求財。諸惑所亂。後於臨終。見諸惡相。或悔先作。或起惡見。復能濁亂。若絕諸惡。則法身清淨。二哀哉眾生長時漂溺一切世界生死大海下。八九二門。悲有求眾生。初門即道差別。後門即界差別。今初。謂五趣因果循環無畔。名海漂溺。藏識海浪。果漂溺也。境風四流。因漂溺也。故十地經云。生死洄澓。愛河漂轉。然瑜伽七十云。有五法相似生死。得大海名。一處無邊相似故。二甚深。三難渡。四不可飲。五大寶所依。由前四故。生死過患。由後一義。菩薩入之。第九十卷復云。由三相故。水海與生死海不同。一自性不同分。謂唯色一分故。二淪沒不同分。唯沒人畜及唯身故。三超渡不同分。謂未離欲人亦能渡故。生死大海。反上可思。[A83]已知海相。云何漂溺。瑜伽八十六云。由五種相。當知順流而被漂溺。一於此漂溺。即善惡趣。如海二岸。即今總意。二由此漂溺。所謂愛即是河。當此中因。即是海義。三依此漂溺。即色等五蘊。是此眾生。四如此漂溺。謂於流轉相。不如實知。經雖無文。即是總五。意漂溺時。謂雖愛身命欲使長久。由自性滅。不能令住。即長時攝。治中。乃以萬行為舩。運其令度。有二意。一望生死海為過患。即至寶洲。及到彼岸。二以海對海。越生死海而入智海。了生死性則成智海。後門界差別。謂眼妄取色。耳妄聽聲等。為諸根剛強難可調御。亦信等根不清淨故。雖生上界。由三還來。三界之中往返無[A84]已。既遠諸佛。安有出期。故治中。如來威神。方能永出。三哀哉眾生猶如盲瞽等。即第十門。悲邪梵行求眾生。不見正道。迷無我理。以執我故。隨逐邪逕。九十五種邪入邪法。是謂生盲。故能治中。開其智眼。引入智門。云何入耶。略有二義。一知無我。二了蘊等本性空寂。即於三界。見涅槃城。
▲後時彼大王下總結。此中但悲處三界苦。略無所悲同法小乘。
[△@○]二作是語[A85]已下。廣行大施。於中有八。一施令彌布。二爾時妙寶娑羅下。施會大敷。三時一切法圓滿寶蓋下。施主超倫。四爾時於此閻浮提內下。施田雲集。五時王見彼諸來集會下。施心殷重。六善男子其王爾時因善知識下。施願廣深。七[A86]已能深入一切智流下。施惠玄微。八不揀方處下。正施均普。(下第二十四經)。
[△@⊙]第二時此會中有長者女下。正顯發心本事。於中三。一發心身德。二去王不遠下。正發大心。三爾時大王知此童女下。大王攝受。於中四。一王發攝言。二女讚王德。三大王述讚。四施行攝持。今初可知。二時寶光明下。女讚王德。於中三。初標心淨。二發口言。三展身禮。今初可知。二即以下。發言讚德。於中。四十九偈分二。前二十三偈。總顯王德。後二十六偈。彰王本生。前中三。初六偈未興時損。次二偈王興之益。後十五偈。翻損成德。即翻十惡以成十善。文分為四。初一偈翻煞。次三偈翻盜。三有二偈。翻邪行。四有九偈。總翻餘七。於中二。先一偈總舉七惡。後八偈總翻成善。今初。初句總標。次句舉口三過。其綺語一過。沒在第四句雜穢之中。故梵本云。虗誑麤惡離間語。諂雜穢語不自在。此四種語皆捨離。正法今行邪見滅。則上半是過。下半[A87]已翻。第三句恒起邪思滅正法。即意三惡中邪見。其第四句中。諂曲隨人意。即是貪惡。略無於瞋。亦雜穢攝。後八偈。總翻成善中二。初一偈正約眾生翻於惡口。後七偈約王有德。令物無過。然准舊經。此七偈前。別有二偈。翻於邪見。云昔日諸眾生。種種行邪法。合掌恭敬禮。牛羊犬豚類。今聞王正法。悟解除邪見。了知苦樂報。悉從因緣起。此文顯著。即梵本云。正法今行邪見滅。理亦盡矣。就七偈中分二。初一偈。明王無口過。而有語德。人聞皆悅。後六偈。王有慈覆。人無瞋心。故歎王蓋。故迴向品云。執持一蓋。溥蔭萬方。大光王云。為高蓋慈心。普覆諸眾生故。明知歎蓋即是顯慈。二王父號曰下二十六偈。顯王本生。於中分四。初四偈。光王世末。二有七偈。王興先相。三有七偈。正顯誕生。四有八偈。生後之益。三爾時寶光下。身禮可知。三時彼大王下。大王述讚。四王讚女[A88]已下。施行攝持。
[△@、]第二爾時夜神告善財言下。結會古今。
[△@○]第二爾時能開敷下偈頌。但是總相。顯[A89]己能知。於中二。先十偈明能知。後一偈結勸。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後三段可知。
貞元新譯華嚴經疏卷第七
壽昌元年乙亥歲高麗國大興王寺奉宣雕造
校注
[0136001] 門疑問 [0137001] 故疑我 [0137002] 任疑住 [0137003] 令疑今 [0138001] 約上疑脫二 [0138002] 問疑聞 [0138003] 道疑過 [0139001] 推疑摧 [0140001] 分疑衍 [0141001] 云疑去 [0141002] 位疑住 [0142001] 男上疑脫善 [0147001] 第疑衍 [0149001] 善下疑脫男 [0150001] 悲疑非【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5 冊 No. 227 華嚴經行願品疏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12-28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