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元新譯華嚴經疏卷第三(從第一經五紙至第四經四紙)
(有十一分。本會九分。末會二分。本會九分者。一第二如來三昧分。二第三淨土現相分。三第四遠集新眾分。四第五舉失顯德分。五第六偈頌讚德分。六第七普賢開發分。七第八毫光照益分。八第九文殊述德分。九第十無涯大用分。末會二分者。第一六千比丘分。第二諸乘人分)。
●大文第二。爾時世尊下。三昧分。欲酬念請。現相而答。先明三昧。為能現故。正與法界體相應故。是果法界佛自證故。唯佛能窮法界源故。果法離言證相應故。欲顯體用皆自在故。欲令一切同佛證故。文分為三。初入定緣。二入定因。三正入定。
△今初。神以知機。領眾念請。故入至定。正顯以心傳心義也。
△二大悲為身下明入定因。以深廣悲而為因故。文中二。先別明四悲。後結其周遍。四悲各有二義。一身二義者。一是入定所依之身。悲所熏故。二身者體義依義。欲入深定全依大悲而為體故。二門二義者。一佛有大智大定等門。數過塵筭。今欲利生。唯依悲門。令物入故。二者定為所入。悲為能入。佛自入故。三首二義者。一是初義。凡所益物。皆以大悲為先導故。二者勝義。謂非不用餘智定等門。悲增勝故。四方便二義者。一悲定相導互為方便。今以悲入定。益物之方便故。二者以是智定相即大悲。不滯愛見。故名方便。方能令物普入法界。後充滿下結其周遍。四皆充遍界有二義。一廣周故。二無緣故。又周法界彰遍事故。帝網重重皆入處故。
△第三入於師子頻申三昧者。正明入定。略為二門。先總。後別。
▲今初。三昧總稱。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趣一境故。然法界之體非定非亂。法性寂然強名為定。寂而常照即名為慧。定慧均者名為平等。心智契合名一境性。非合非散。超情絕想。故云三昧。師子頻申即定別名。以定業用。從喻為名。頻申晉經名為奮迅。俱是舒展通暢之狀。亦是震動縱任自在無畏之相。就法釋者。即用之體。寂而造極。則差別萬殊。無非法界。即體之用。不為而周。故大小相參。緣起無盡。是曰頻申自在之義。
▲第二別釋者。何名師子。為何義故奪迅頻申。依涅槃經師子吼品。明師子王。自知身力。牙爪鋒釯。乃至晨朝出穴而吼。為十一事。廣有譬合。又離世間品云。菩薩師子王。白淨法為身。四諦為其足。正念以為頸。慈眼智慧首。頂繫解脫繒。勝義空谷中。吼法怖眾魔。然與涅槃。足等小異。今此文中。復以大悲為身首等。明知但取當處義似。未必揩定。今會取諸文。先以十法。合彼師子。後依涅槃。為十一事。今初。一以同體大悲為身。身即體故。二以增上大悲為首。首即上故。三以即智大慈為眼。慈眼視故。四純以智慧為牙爪。明利穿徹故。五以大悲方便為振尾。四悲居末方便震動故。六總取四悲為足。依此立故。七法界三昧以為其窟。所入證故。八無緣大悲以為窟門。出入處故。九體用無㝵為頻申。皆自在故。十以四無㝵。廣演證入法界法門。以為哮吼。決定宣說一切眾生本與如來同一法界一證見[A1]已一切證故。如此師子是真師子。約義分異。隨一一門。皆稱法界。具無盡德。如金師子一切皆金。以金融故。無二無別。舉一全収。第二為十一事而頻申者。一為摧破一切魔軍及未證法界詐師子故。文云。勇猛精進摧諸魔眾。二示眾神力十智力等無量力故。文云。如來威力不思議故。三淨法界土佛住處故。即現淨土分。文云。如於此逝多林給孤獨園見佛國土清淨莊嚴。如是十方盡法界虗空界一切世界亦如是見。四為令邪見諸凡夫等知歸處故。文云。無歸趣者為作歸趣。五為安撫生死怖群黨故。文云。了達世間皆如夢等。又云。若有菩薩心堅固。久處生死無疲厭。彼人具足普賢行。得佛功德無能壞。六為覺悟無眠眾生故。文云。得無癡翳清淨智眼。又云。於一切法離諸暗障。七為行惡法者捨放逸故。文云。發起十種無疲厭心。又云。摧破一切外道邪論。八令諸菩薩來歸附故。即集新眾分。十方菩薩悉皆雲集。九調諸二乘諸大香象。令如聾盲捨憍慢故。即舉失顯德分。十教諸菩薩一切子息令頓證故。即通本會。大用分中廣說其相。十一莊嚴正見四類眾海。不怖一切邪小徒黨。邪小徒黨皆怖畏故。亦大用分廣說其相。略舉十一。以順彼經。廣収下經具無量意。又如野干隨逐師子百年不能作師子吼。大德聲聞雖處法會。如聾如盲。是師子子隨至三年能師子吼。圓教菩薩三生頓圓。況不能說。五十七經有十奮迅十師子吼。恐厭繁文。
●大文第三。入三昧[A2]已下。淨土現相分。淨土是依。現相通正。酬前念請。示相答故。令其目擊可現證故。云何目擊。此淨土分。具答上來三十句問。且從相顯。此中答初果體十問。一所現境界法界無邊。答境界問。文云。佛於一念中。普現難思事。菩提深境界。無有能測知。二大悲方便為眾生現。答智行問。文云。大覺威神力。顯現無數行。三現大勝用。是答神通。文云。甚深法王法。無量難思議。所現諸神通。舉世莫能測。四知佛威力令眾現證。答佛力問。文云。佛力不思議。一切皆能現。五三昧大用師子頻申。答無畏問。文云。勇猛大智幢。堅固無能動。又云。能摧諸外道種種差別見。六正入三昧及下廣列。答三昧問。文云。三昧妙神通。智慧無邊際。又云。諦觀諸佛力。三昧及神通。億劫共思量。不能知少分。七淨法界土及列四悲。答所住問。文云。[A3]已得菩提智。於世起慈悲。八能令大小融攝自在。答最勝問。文云。一切極微剎。神通不可量。九見如來身遍於法界。答佛身問。文云。佛以相嚴身。凝光如滿月。曩劫因修忍。化現於十方。十則見如來智所證入。答智慧問。文云。佛子應善學。甚深諸佛法。證入諸法中。無着智境界。上所引文。多是偈讚。偈讚正讚三昧相故。餘二十句集眾中答。集眾亦是三昧力故。是知若能若所。諸境諸心。無非教體。又二聖開顯。菩薩讚德。亦寄言答。以說所現。是故名為現相答耳。就文分三。初結前生後。二嚴此園林。三結通法界。
今初。即入三昧[A4]已。此是結前由。入定故方能現相。精義入神以致用故。寂然不動無不通故。三昧即是法之體故。依體起用不離體故。故牒三昧。以為用本。一切世間普皆嚴淨。即生後也。
第二于時下嚴此園林。於中有二。先正顯嚴。即器界嚴。後出嚴所因。即智正覺嚴。
△今初有三。一嚴重閣。二嚴園林。三嚴虗空。從略至廣。說有此三。表三緣起。謂閣表自體緣起。林表有為緣起。空表無為緣起。為與[1]無。既無障㝵。即是自體。寄顯差別。三不相離。
▲初中分二。先總後別。今初。高而無上。廣而無邊。嚴飾華麗備如下說。遍周法界。語廣分量。表定契心體。不見內外。即事會真。破情顯法。自內而觀同真性故。廣博無際。自外而觀不壞相故。閣外有林。林外有空。三重寬狹莊嚴各異。斯即事理交徹。十方三際無不圓融。林空例然。證無漸次。云忽然也。二金剛為地下。別明嚴麗。表緣起萬德無不備故。金剛為地。心地堅故。眾寶嚴飾。性功德故。如意寶網。無心而現。交絡隱暎不相㝵故。無能勝幢。一切最勝超物表故。列布其中。無不周故。無數寶華。萬行因故。餘之表法。隨宜消息。
▲第二爾時復以下。明園林嚴。
▲第三爾時逝多林上虗空之中下。明虗空嚴。並顯可知。
△第二何以故下。出所因中。文分為二。先徵。何以世界忽爾廣嚴。後如來下釋。釋意云。如來之德不思議故。即智正覺嚴是。前為眾示其身力。佛力上加令眾見故。文有十句。一宿善根力。二無漏智力。三眾福威力及加持力。餘之七句。神通自在力。於中。一展。正遍於依。二卷。即依正入正。三橫包。即依中現依。四竪攝。即正中現正。五出光普照。六出用普周。上二皆明正遍依也。七成壞相。即是正中現依。然成處有壞。壞處有成。則是顯深。若一毛中各見成壞。有多事別。即是顯廣。略舉十句不可思議。以顯無盡。云何不能頓淨法界。
第三如於此逝多林下。結通法界。於中二。先結前標後。後所謂下顯彼嚴相。言見如來身住逝多林者。見住彼彼十方界林。非是彼界遙見此佛住此園林。是故文云。菩薩眾會各各圓滿。下諸嚴事亦是說彼。又是一會遍一切處。亦非彼彼各自有佛。是故名為難思境耳。現相分竟。
●大文第四。爾時毗盧遮那下。遠集新眾分。此有三意。一集彼同證。令此眾會皆仰慕故。二顯三昧力。令諸菩薩來歸附故。三令彼作用。以代如來現相答故。文中分三。一總標因起。二別集十方。三總結稱歎。
今初。由定力集所以標之。
二即時東方下。別集十方。即為十段。段各有十。今初。東方分十段者。一來處遠近。集極遠者。表證深故。初會亦遠。初為所信。此為證入。證入於初一合相故。中間諸位淺深不同。義似金剛。亦如成環。初後合故。二有世界下。世界名別。可以義思。三佛號下本事佛號。四於彼下主菩薩名。五與不可說下伴從眷屬。六悉以下廣興雲供。皆云天者。自然光淨故。七既至下詣佛作禮。八修敬畢下化座本方。本方化者。參而不雜。九諸菩薩下主屬同坐。十以大如意下。冠網嚴身。准於舊經。冠網第九。同坐第十。則以冠網唯屬於主。今當第十。則主屬俱有。下之九方。十段皆同。有異當釋。其間佛名剎號及所表法。可以虗求。然皆人法依正因果事理事事無㝵法界自在德耳。所有供具皆言雲者。乃有多義。謂能含潤故。能蔭物故。無心現故。無障㝵故。視之則有攬不得故。來無所從去無至故。取類於雲。非結雲成。以聲雲等不可見故。又令寶等非真實供。不尊重故。二南方供具皆云持者。表修持故。皆云鬘者。例餘九方。所求供具。各一事故。舊經五句云帶。五句雜明。梵本十句。皆云繫縛。故總句有交絡莊嚴。是義翻也。則應十句皆言交絡。三西方皆云須彌山者。梵本但有須彌之言。即是妙高。非要山也。四北方皆云衣者。忍辱慚愧嚴法身故。五東北方云樓閣者。悲智二利相因顯故。六東南方云圓滿光者。權實二智無闕行故。七西南方皆云𦦨者。以淨智慧燒惑薪故。上之七方。興供表法。通顯神通。下之三段。兼答前問。後二十句。八西北方十句皆答前。最後為一切眾生。現諸影像。若約表者。為顯緣有似非真故。(下第二經)九下方毛孔中十句供雲。答十二問。初之六句。答因中八問。餘二上方答之。謂一答智莊嚴道。一切法義是智嚴故。二答趣求一切智道。修行即是趣求義故。三答大願。四答諸地。一地一度故。及答出離。言清淨故。五答諸菩薩行。及答助道。助道即行故。六答神通。餘之四句答果用四問。謂七答正覺問。八答轉法問。九答調伏眾生。十答開示一切智法城。十上方中十句供內。通答因中二問。謂本事因緣。及波羅蜜果中十句。下方供中。答其四問。西北方答影像一句。淨佛剎句淨土合答。示眾生道但是所化。入生死處但是化處。並通攝在所見境中。十問[A5]已竟。餘之五句。在此方中。於檀度中。答其福田及說布施功德二問。其三輪化益三句亦通在諸句之中。其所答問或不次者。十方齊來。諸供齊現。隨方取之。故不次耳。以門往収無不次也。又皆言本事者。表三世法體常住故。由得體用非一異智。以用隨體無不存故。德相業用皆自在故。若理事別修則不得爾。不同餘說。現在之法體用俱有。過未之法體用皆無。況於小乘三世皆有。以彼所立過未有體而無用故。
第三如是十方下。總結稱歎。於中三。初總明雲集。二總歎勝德。三總結集因。
△今初。雖會道場。而周法界。
△二此諸下總歎勝德。於中二。初總顯所生。後以淨智眼下。別明勝德。於中有五。一上近諸佛德。二下化眾生德。三智慧深廣德。四說法無㝵德。五大用自在德。
▲今初。五句分四。一十眼圓明十身皆見。故云一切種種相海。謂三十二相八萬四千十蓮華藏微塵數相皆悉得見。二得無㝵下。十耳圓聽一切法門。前三世竪窮。此十方橫遍。一切之言。通橫竪也。三[A6]已得下。具十自在。盡其邊涯。四於念念下二句。得十神通。遍近諸佛。於中。上句現大神變。容有多身。下句但云一身。則不分而遍。又上句但言近佛。下句意與眾俱。
▲第二光明遍照下。下化眾生德。於中五句。一光網遍攝。二於一塵下塵現多剎。三於彼世下剎現多身。四隨諸下隨機調伏。未熟而化。熟而不化。皆曰失時。今感而遂通。故無失矣。上三句依中現依正。五一切毛孔下。毛孔演法。是化生教門。即正中現正。廣大境界。即所演也。如來深境界。其量等虗空。故云廣大。
▲第三知諸眾生下。智慧深廣德。文有七句。六句喻明。末句結歸十力。一眾生緣成故云如幻。論云真性有為空。如幻緣生故。如幻不實故空。如幻不無故有。此二不二即是中道。若約空門。了幻無幻。方為見幻。若約有門。幻法不無。方名為幻。故幻住自性不可思議。二諸佛隨機。故云如影。真佛如光。無形質故。如虗空故。物機如質。能暎光故。能感佛故。見佛如影。隨質端邪。長短異故。隨心勝劣。報化殊故。三三界六趣因業受生。猶如夢境因思所起。四隨質妍媸。像有好醜。隨因善惡。勝劣報生。前句約四生等殊。此約苦樂等報。又前是引業。此是滿業故。不重也。五世間生起皆想所持。熱𦦨非水。渴生水想。世間無生。妄起生想。諸有通於二十五有。生起直論。所起果報。不同前夢。因業受生。若依攝論。𦦨遣執有。心心法轉。今明了達。依他非實。妄起想心。六國是依報。亦心想生。心變影像故依想住。心淨土淨。心染土染。今無而忽有。有[A7]已還無。故如變化。幻喻為總。餘五為別。同異成壞准思可知。下當廣說。後通達下一句。結歸十力。十種智力攝諸智故。六喻所喻即十方智所知之法。
▲第四威德自在下。說法無㝵德。文中二。初說法之身威德蔽眾故。五十七云。牛王奮迅。暎蔽一切天龍夜叉乾闥婆等諸大眾故。二得無所畏下。說法之德。初句具四無畏能決定說。次深入下具四辯才故。說稱物心。初句辯無㝵。了知下義無㝵。深入下詞無㝵。了達下法無㝵。舊經倒為其次。今經不次。
▲第五得諸菩薩神通下。大用自在德。於中有二。初句總明所得。後威力下別明通用。於中八力。一威德力摧邪。二智力下。智慧力窮法。即法智通皆權實雙行。初了三世者。智了其有。慧了其空。次知一切下。空故無諍。而不壞相。故求智地。次以無斷下。不斷煩惱故入世間。而證法界故流教海。三得神通下。神通力融攝。四得善根下。善根力受生。五得周遍下。普眼力無㝵。六以自在下。自在力上加。七普見下。普智力決斷。八於一念下。無念力疾周。上五門。別歎初句為總。同異成壞。准思可解。歎勝德竟。
△第三具足如是下。總結集因。結其在會因由佛力。集眾分竟。
●大文第五。于時上首諸大聲聞下。舉失顯德分。亦名舉劣顯勝。謂舉二乘之不知為失為劣。顯菩薩之不共勝德難量。何者。且五百弟子。聲德俱高。身廁祇園。目覩嘉會。而於大用不見不知。比夫日月麗天盲者莫覩雷霆震地聾者不聞。是知理契則隣。菩薩遠而不隔。心迷便阻。聲聞對如聾盲。問無行經說。喜根強說勝意謗生。此則凡愚許聞玄旨。法華將啟。威遣五千。此不令聞。恐其生謗。如何今教異彼二經。答諸佛化儀。事非一准。喜根知謗。能為遠因。如罵良藥服亦病愈。如聞毒鼓死定無疑。不謗不聞。無由取化。如賢護等。曾謗不輕。於千劫中墮阿毗獄。其罪畢[A8]已。還遇不輕。受其教化。五千上慢。留即謗生。故且遣之。令後成益。或佛在受化。或滅後聞經。其不在會。轉為宣說。聞父背喪服藥病除。此經五百。[A9]已居極果。聞不生謗。遣無成益。故留在座。令其不聞。方顯一乘不共凡小。又法華意。漸教終極。敗種將生。威力遣之。篤勵在會。知住為貞實。去是繁柯。聞法疑除。自知作佛。復獎今後。知法難聞。此經意顯頓教之初。欲彰深勝。留使不測。示闕因緣。篤諸後學。令聞慶悟。勉乎凡流。修見聞種。或人天受道。或八難超昇。皆是如來方便大用。或海印炳現。或大權應為。以顯法深。各有由矣。文中三。初舉迷失之人。二顯所迷之境。三釋迷失之由。
△今初。十人之中。三非大弟子。意該五百。故標云諸。舍利此云鶖鷺。其母目睛明利。似彼鳥故。弗者子也。從母立稱。故有子言。目揵連此云採菽氏。上古仙人。山居豆食。尊者母是彼種。從外氏立名。有大神通。揀餘此姓。故復云大。摩訶迦葉此云大飲光。本族仙人身有光明。飲蔽餘光。又尊者身亦有金光。飲蔽日月。頭陀第一。揀餘迦葉。故云大也。離婆多此云室星。祀之而生。或云假和合。見有二鬼爭食死人。裂彼手足。悟身無我。云假和合。如智論說。須菩提此云善現。生而室空。現善相故。亦曰空生。表解空故。阿㝹樓䭾此云無滅。亦云無沒。一食之施。九十一返天上人間。不沒惡趣故。難陀此云歡喜。性極聰敏。音聲絕倫故。劫賓那此云黃頭。以是黃頭仙人族故。迦栴延此云剪剃種。富樓那此云滿願。彌多羅此云慈也。尼者女也。彌多羅尼即其母稱。母甚慈故。亦由懷之增慈心故。具云滿慈子。廣辯古今譯殊。如音義等。德行緣起。廣如智論阿含等說。
△第二在逝多林下。舉所迷之境。然初明不見。下文亦說不聞不思。心意既迷。六根皆昧。於中三。初明迷果。次辯迷因。後總結迷失。今初十句。初總。餘別。十句多同。念請果中。初之十句。謂先念勝境。佛為現之。對而不知。豈非迷失。神變多約大小等境。互為自在遊戲。即明不壞本相。餘可准知。次亦復不見下。明其迷因。因即菩薩初句為總。正是分齊兼所知境。次菩薩集會下別顯。言集會者。正取新集菩薩。遍入者。謂身遍剎塵。智入諸法等。親近一句。舊經有二。謂普至普詣。明十方菩薩普來至此。法界無邊。盡皆詣彼。皆為近佛故云親近。此中諸句。正說上來菩薩作用。約事可知。准離世間品。兼表法門。一一皆十。如十遍入十觀察等。三如是種種下。總結迷失。可知。
△第三何以故下。釋迷所由。先徵。後釋。徵意云。親居法會。何不見聞。釋意云。彼境殊勝。宿因現緣並皆闕故。然皆廢本就迹。以明欲顯一乘因果不共。文分二別。先法。後喻。
▲前中亦二。先闕宿因。後闕現緣。
前中有五。第一總標善差。第二舉劣異勝。第三舉勝揀劣。第四結不見聞。第五徵釋結成。今初。昔唯小善。曾無大因。蒲柳之芽。安有松桂之質。第二彼於過去下。舉劣異勝。釋[1]卜不同。明無大善。有十九句。分二。前十二句釋不見佛果之因。後七句釋不見菩薩之因。前中亦二。前三不讚果故。後本於生死下九句。不修勝因故。於中三。初二句總明闕大心故。次本不能令下二句。別明闕大悲故。後本不勤修下五句。別明闕大智故。第二本不獲得下。釋不見菩薩所因中七句。一闕十眼故。二闕性相無㝵不共善故。餘五可知。由本不修不聞不見。願諸後學修見聞種。第三如是種種皆是普賢下。舉勝揀劣。言如是者。指前所不見聞。普賢境者。即是舉勝。不共二乘。此名揀劣。第四以是因緣下。結不見聞。以前闕因。境勝因緣故不見聞。謂耳不聞。心不信。智不知。眼不見。聞慧不能憶念。修慧不能觀察。思慧不能籌量。思惟證智不能證入。第五何以故下。徵釋結成可知。
第二復次彼諸聲聞無如是下。明闕現緣。於中三。第一舉劣異勝。第二舉勝揀劣。第三結不見聞。初中二。初明闕勝德行故。後明安住自乘故。前中二。先正明闕勝德行。文有十句。即前不見聞境。後是故下十句。結不見聞。第二何以故下。明安住自乘故。於中二。先正明住自乘故。二重徵釋成。初中三。初徵。次釋。後結。今初。徵云。何以闕勝德行。次釋云。由無智慧安住自乘不進修故。此文正同法華四大聲聞云世尊令我等出於三界得涅槃證。但彼自釋聞而不樂。此釋樂而不聞。小有異耳。有十一句。分二。初句無智是住所以。餘十句正明住自乘。初總。餘別。別中。一道者。乘通因果。道多約因。望下八句。猶名為總。道略有四。一加行道。四善根等亦有異故。二者見道。三即修道。四無學道。第二句即修道。重慮諦理。通漏無漏。唯斷貪等。不能數習無分別智。離能所取二障麤重。妙用難思故。三即無學道。唯得盡智及無生智。斷三界惑。以為究竟。不得如來無漏蘊界斷二障習。四五二句別明見道。四能住智。謂觀上下諦八忍八智。不能觀如及觀正智。唯斷煩惱。不斷所知故。五即所住生空法有為差別實際。此上二句。亦通餘道。次有四句。闕無住道。六由住涅槃。不能不住涅槃。七八由闕悲不化。不能不住涅槃。九自事有二。一約自利事。亦不能不住涅槃。二生空自事。則不能不住生死。以見生死是有是亂。別趣寂故。又十句中。初一住教。次二住行。次一住果。次二住理。後三闕利他行。住於自行。則教理行果。並異菩薩。後一句結不見聞。二何以故本於如來下。重徵釋成。徵云。何以住自乘。釋云。本在因中。不習大故。然因不由緣故。前闕因不以緣釋。緣必由因故。今闕緣以無因釋。第二何以故如是境界下。舉勝揀劣。徵云。何以不見。釋云。境勝器劣故。第三以是因緣下。結不見聞。可知。
▲第二譬如恒河下喻說。文有十喻。以顯無盡。一鬼對恒河喻。二覺夢相對喻。三愚對雪山喻。四伏藏難知喻。五盲不見寶喻。六淨眼無障喻。七遍處定境喻。八妙藥翳形喻。九二天隨人喻。十滅定不行喻。此之十喻。自古諸德。皆將配前所迷佛果十句。唯二天喻。喻上第二如來嚴好。餘皆如次。今解有二。一總相則通。二隨勝則別。然皆通喻因果。不喻迷因。義不盡故。合文之中。亦言不見菩薩眾故。而言通者。一一喻中。皆通喻前迷諸勝德。以合多言不見如來諸神變故。二別喻者。欲顯差別。從勝說故。若不別者。何俟多喻。但通因果及能所迷。有異昔解。十中前九勝境為喻。以恒河等。喻佛菩薩勝功德故。而具十德。後一約就劣法為喻。滅定不行喻二乘故。就前九中。配其所迷佛菩薩德及能迷中所闕因緣。並皆如次。文中。第一第五第十。單喻聲聞不見聞等。二三四七。雙喻菩薩及與聲聞見不見別。六八九三。佛對聲聞。論見不見。有三類者。文影略耳。實則諸喻通於迷悟。其能迷中。亦有通別。通則皆喻闕諸因緣。別則隨勝一一各配。前九喻闕德行。後一喻住自乘。十喻各二。先喻後合。今初。鬼對恒河喻。其恒河清流。通喻佛及菩薩潤益甚深德。別喻如來神力菩薩境界。以皆二段初總句故。其不見河喻於二乘闕宿因中。初之三句。闕現緣中無最勝善。文中二。先喻。後合。喻中二。先明有失不見。後徵釋所以。今初。生分[A10]已盡故稱為鬼。無生忍衣未得名倮。法界行食不得名飢。真解脫味未得為渴。飢渴故餓。此上諸句並無真道。即是業餘。行苦所逼為體燋。即是苦餘。空見烏鷲。有見材狼。於有無諦。作決定解。名為搏撮。諸惡禽獸此言太寬煩惱斷故。二經所無。若作所知。亦有理在。內含大機。有真脫分名渴求水。身居法會名住河側。不覩神變。名不見河。設覩神變但自分境。名見枯等。謂佛用空。名為枯涸。無常所燒。是謂流火。無我無堅如煻煨也。二何以故下。徵釋所由。恒水決有。何緣不見。惡業障重隨業變故。無明翳瞙喻於業障。是煩惱餘。二諸大聲聞下。合中亦二。先合不見。後何以下合上徵釋。此中無明是不染汙。所知障攝。故經揀云。不樂種智無明蔽故。揀餘染汙。染汙無明後[A11]已斷故。上明有障。不曾[A12]已下明其無善。有障即前闕因三句。因不修習讚說神通。是故果中成種智障。無善即是闕現緣中。無有如是勝善根故。亦即合前飢餓等也。
第二覺夢相對喻。斯即大小相對。夢即菩薩。覺為二乘。喻中天宮。通喻佛及菩薩高顯廣大德。別喻如來嚴好。文云。諸莊嚴具及天衣服。皆喻嚴好。及喻菩薩集會[A13]已下十句勝德。其不見人。即喻二乘闕因之中自不發心及不勸他發心二句。喻闕緣中無有如是見佛神通清淨智眼。合文分明。喻中分二。先明夢者自見喻菩薩能知。後其眾會中下。明餘不見喻二乘不知。二一切菩薩下。合中亦二。先合夢者自知。後一切聲聞下。合餘不知見。
第三愚對雪山喻。亦雙喻菩薩二乘知不知等。雪山良藥。通喻幽邃難見德。別喻如來遊戲菩薩三昧觀察頻申勇猛四句。其捕獵等喻二乘闕因不能不斷佛種及不攝眾生二句。喻闕緣中無微細觀察。故下合云無有智眼。
第四伏藏難知喻。文亦雙喻。寶藏通喻如來祕密難知德。別喻如來神通。以妙用難測如伏藏故。喻菩薩供養受記成熟。以此三句是福是圓是可重故。其薄福人。喻闕因中不修諸度及不勸他求智眼句。文並可知。
第五盲不見寶喻。其寶洲等。通喻因果逈絕難測德。別喻如來尊勝。寶聚寶洲可尊貴故。喻於菩薩身業清淨智身圓滿。盲喻二乘。闕宿因中。不修隨順一切智善。及不覺了出世善根。喻闕緣中無不思議解脫門故。故喻中說自在而取。
第六淨眼無障喻。通喻智照難量德。別喻如來妙行。以威儀進止人不知故。喻於菩薩願身示現不覩威儀。喻闕因中本不獲得菩薩能知廣大境界清淨眼句。喻闕現緣無有如是神通自在。舊經淨光。乃是眼名。新經即是塗眼藥稱。義濫第八。然下第八以藥翳形白日不見。此中淨眼在暗能見。
第七遍處定境喻。喻中通喻周遍難思德。別喻如來威德。謂以定威德令周遍故。喻於菩薩色身普遍及相好具足。不見定境。喻闕因中不求出世究竟大善及與不求一切菩薩廣大誓願。喻闕緣中無如是廣大勢力。言遍處者。於一切處周遍觀察。無有[1]門隟故。瑜伽智度俱舍等論。皆說有十。今有十二。前八同彼。彼中第九名空遍處。十識遍處。有此十者。先觀青等顯色普遍。次觀青等為何所依。知由地等。次思所觀由何廣大。知由於空。次思能觀知依於識。前八皆依第四靜慮。觀欲可見色。後二依無色定。瑜伽十二云。何故遍處唯就色觸二處建立。由此二種共自他身遍有色界常相續故。眼等根色唯屬自身。香味二塵不遍一切。聲聲有間。是故不說。無色界中空遍一切。識所行境亦遍一切。故立此二。今以宗別合空識二。為天遍處。前論所揀。皆容假想稱性周遍加於三事。十名種種眾生身遍處者。即前所揀眼等根色。十一語言音聲。即前聲塵。十二一切所緣。即六塵境。收前香味及法塵境。例此天遍處。定可通諸天。此亦如是下。合文可知。
第八妙藥翳形喻。通喻隱顯超倫德。別喻如來加持。藥力所加。得自在故。喻於菩薩常光放光變化三句。皆以隱顯得自在故。其不覩者。喻闕宿因。不從如來威力加持之所生故。及不能知諸法如幻。喻闕緣中無有威德。
第九二天隨人喻。通喻微妙難壞德。別喻如來剎海對而不見。喻於菩薩普遍方網及諸行圓滿。不覩二天。喻闕因中不知如夢及與不得菩薩勇猛廣大志樂深歡喜句。喻闕緣中無有住處及無智眼所行境故。
第十滅定不行喻。上九[A14]已喻闕因緣德。今此一喻喻住自乘。先喻。後合。
喻中先正明不行。後徵釋所以。初中得心自在者。謂得滅定除定障故。不入滅定。非心自在。想受皆滅者。滅心行也。此定亦名滅受想定。實則此定身語心行無不皆滅故。次句云六根作業皆悉不行。以厭想受而為先故。偏立名耳。先義云何。瑜伽論說。謂由聖者得非想定。復欲暫時住寂靜住。從非想處。上求進心。求上進時。求上所緣竟無所得。無所得故。滅而不轉。便證此定。意云。非想之地。猶有細想及捨受故。六根作業皆悉不行者。說都滅義。唯識論云。謂眼識等行相麤動。於所緣境起心勞慮。厭患彼故。暫求止息。漸次伏除。至都盡位。依此位立住滅定者。言作業者。即是依根起識等用。非如小乘說有第六。故並不行。言亦非涅槃者。此言揀濫。謂雖六根作業皆悉不行。而有第八持種之心。持壽𦠌等。諸根不壞。故非涅槃。楞伽亦說。入禪正受。習氣種子皆悉不滅。妄生滅想。又依瑜伽第十二。說六位無心。第六無心即是涅槃。今是第五滅定無心。故非涅槃。舊經失旨。云定力持故。不般涅槃。今經定力自釋不知世變所以。謂前徵云。既非涅槃。世變遷流。何不知覺。釋云。滅定力持。雖非涅槃。而不知覺若云定力持故不涅槃者。無定力持。應般涅槃。便令此定為涅槃障。昔例迦葉在鷄足山。定力持身。待彌勒下。故為此譯。此約羅漢。合入無餘。由定力持。待於慈氏。非是通途釋滅定意。亦非此中取喻本旨。此中喻意。由滅定持。令不知覺。以況聲聞由證實際不覩神通。非為釋於不涅槃難。
二彼大聲聞下。合中亦二。先合在定不知世變。此中略無。由住實際為不見因。後何以故下。合上徵釋。然有二意。一正合前第十喻意。其徵意云。彼有根識。同居法會。何以不知佛菩薩境。釋云。如上喻說。定力持故。雖有六根。不知世變。今實際力持。雖有六根。不知佛境。二者此文居末。通結十喻。文分為三。一徵釋不見所以。二結不見聞。三重徵結成。今初二意。一以十句通結十喻。謂前徵云。何以廣譬明其不知。釋云。佛菩薩境甚深微細。乃至非是二乘境故。二以十句別結十喻。唯初二句。謂甚深微細。結第一喻。恒河一水隨見異故。二以祕密結覺夢喻。與夢同處而不知故。三以廣大結雪山喻。處處出生諸藥草故。四以難見結伏藏喻。五以難知結寶州喻。六以難量結淨眼喻。七以難測結遍處喻。八超過一切結妙藥翳形。九不可思議結二天隨逐。十無能壞者結滅定不行。非諸[A15]已下總結非境。二是故下結不見聞。因果勝境彼皆不見。三何以下。重徵結成。以非大器故不堪受。上來法喻。廣顯聲聞不見聞等。問般若經明一切聲聞。若智若斷。皆是菩薩無生法忍。若是其忍。何以上言無菩薩德。答大乘該於小乘。則智斷皆是其忍。小智不知大智故。今不見不聞。又智論說。般若有二。一共般若。二不共般若。共般若智斷皆忍。不共般若故彼不聞。智論自指不思議經為不共故。又約法華。若[A16]已開顯。則權為實漸。故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若權實對辯。則小如聾盲。故云假使滿世間。皆如舍利弗。盡思共度量。不能知佛智。其猶黎庶以對於王。以王收人。率土之內皆王人也。以人對王。則貴賤等倫天地懸隔。以性普收。一切眾生無不具有如來智慧。況於二乘無漏因果。若辯教行。權教菩薩久修六度。尚不信聞。況於二乘而能知見。二乘上首尚如聾盲。凡夫外道居然絕分。故知聾盲於勝有力。力用交徹。成大緣起。餘如前說。
●大文第六。爾時東方下。偈頌讚德分。既至詠德顯所證故。此中菩薩即前新集。纔集即讚。正讚正集。二乘便迷。無有前後。文不累書。故編為次。若將此偈。居迷失前。理亦可通。以二乘中言不聞故。而諸經本皆居後者。偈說二乘不能測故。與普賢偈為一類故。若偈於前。則謂讚後方始迷故。十方菩薩即為十段。前二別讚道場。後八通讚佛德。十段皆二。先舉人辯儀。後以偈讚德。
今初。東方舉人辯儀中。先標說人。後承佛下。辯說偈儀。承佛威力。表無我慢。法有本故。觀察十方。示無偏心。欲普被故。亦可承佛威力。示無偏心。遍承十方一切佛故。普觀十方。亦無我慢。不謂大會傍無人故。下皆倣此。二偈詞中總讚一會。十頌分二。初總。餘別。別中亦二。前四歎如來。後五歎菩薩。前中三。初二歎內德。一廣。二深。次一歎外相。而寂用無㝵。後一結成今用。後五歎菩薩中。一總顯雲集。二行願深廣。三對劣顯深。四對他顯勝。五定用普周。
第二南方唯歎菩薩。十頌分二。前七正歎菩薩。後三結歸如來故歎菩薩。便為讚佛。前中三。初二歎內德。前偈二嚴利物。後偈定智甚深。次二偈指其外相。後三寂用無㝵。於中。初一無心普周。上三句寂。下一句用。彼現不去此現不來。不依於體。不著於相。斷分別根。為究竟離。故能普現。次一偈無相現相。寂然不動。方能遂通。微塵十方無不皆滿。上經云。如來非以相為體。但是無相寂滅法。身相威儀悉具足。世間隨樂皆得見。後一偈不分而遍。秋空一月頓落百川。即體之用。故能普詣。即用之體。故不分身。非本身一為不分也。下摩耶云。非一處住。非多處住故結句云離有無相。有一多相。將何能令不分而遍。無一多相。復將何法。普詣十方。由離有相故能不分。由離無相故能普詣。為自在也。後三結歸如來中。初一偈結歸佛力。二一偈結知佛境。初句所等即法性身。次句能等通其報化。皆等真法界故。世間唯假名。拂其言迹。既理智契合。性相一如。說有三身。隨俗說耳。故舊經云。一切諸佛法。法界悉平等。言說故不同。此眾咸通達。三一偈結歎佛德。此是佛德菩薩所依。
第三西方此下。八段唯歎佛德。實通諸德。隨多顯名。今此歎智用應時德。十頌分二。前三法說。後七喻明。前中。初一長時演法德。根熟為時。不熟非時。今不擇故。說常無盡。而舊經云善達時非時。與此文反。次一摧邪現通德。後一結德深廣。應持不窮其頂。目連不究其聲。等覺不知其智。稱理無邊。故非有量。丈六千尺。隨現萬殊。語其真體量周法界。根不熟者不令其聞。稱法而知。佛方究盡。故非無量。下半雙結。乃有二意。一者結上非量無量即是超越。二者拂上。假無量以遣量。亦非無量。假量以遣無量。亦非有量。故雙拂之。量與無量皆是妄想。楞伽經云。無心之心量。我說為心量故遣之復遣之。以至於無遣。方為寂默超越之義。後七喻中。一喻前廣大。亦根本遣惑。二喻前圓滿。亦後得益生。三喻前現通。兼演法無盡。四喻前摧見。心如虗空不㝵。異見方能摧故。五喻前隨眾生心。六喻化而無染。七喻總依佛智。此上二偈喻前超量。如風行空故非有量。不壞依持故非無量。
第四北方十偈九喻。歎三德深廣德。於中二。前三標三德。一恩。二斷。三智。後七釋成。即分為三。初三釋智德。於中。一能生智。謂依根本智生後得智。依後得智能生菩薩二乘等智。後二偈明深廣智。依體起用難測量故。文唯一喻。次二成恩德。滿願照生故。後二成斷德。契理淨根故。
第五東北方十頌。歎普益眾生德。於中分五。初一偈令物智同。二一偈普使障淨。三有一偈。明其益深。菩薩方了故。四有四偈。明其益遍。一入法遍。二成道遍。三神通遍。四示行遍。五有三偈。結勸修學。先一正勸。後二釋勸。一作用普淨故。二隨心能濟故。
第六東南方十頌。歎大用難思德。於中三。初三明難思人。次四出難思法。後三明能知人。今初。初二小乘。後一凡夫。二乘惑盡尚不能知。凡夫具縛何能思佛故。二有四偈。出難思法。一離言故。言絕之理。言生則喪。理圓言偏故不可說。淨名由默。意令亡言。次一明因深故。以法望喻。乃有三意。一相具如月滿。二忍果為端嚴。三化現如光照故。此月喻。若不在初。即應居末。今當第二。但喻相嚴。次一偈明量廣故。後一偈具深廣故。謂無邊之德。一一無邊。唯是自覺聖智境故。三有三偈。顯能知人。一具願樂故。二集福智故。三依佛智故。若有此三。不隔凡聖。尚當成佛。況不能知。
第七西南方十頌。歎智身難思德。於中分四。初一總顯難思。聖尚不知。況於凡小。以思心動亂乖佛智故。二有一偈。舉因顯果。難思業成。豈是思境。三有六偈。示難思相。一生佛智故。此偈三意。一遍。二常。三勝。勝謂開菩提門。從菩提門入涅槃性初。地經云。以一三菩提。知一切法界即涅槃相。出現品云。如來有無量成正覺門。遍常且勝。安能思議。二普淨障故。三普滿願故。四現深廣故。隨機現色。若摩尼隨暎。體非是色。如萬像依空。空不可依故。色無依住。隨現差別。廣故難思。無依之色。色即非色。又難思也。故上經云。諸佛亦如是。普現無量色。非心所行處。一切莫能覩。五六二偈念智融故。然五約橫現。六約竪現。然舊經中。二偈皆智。即是佛智。故彼經云。菩提一念頃。能覺一切法。云何欲測量。如來智邊際。一念悉明達。一切三世法。故說佛智慧。無盡無能壞。梵本大意亦同舊經。四有二偈。結勸修學。於中。前偈正勸。後偈釋勸。前中。初句令善。次句令常。次句示所思法唯得思智。末句一心勝進。言善思者。無思思故。上言不思。今令思者。但言難思。非無思也。故舊經云。應如是思。真如相迴向云。菩薩住是不思議。於中思議不可盡。入是不可思議處。思與非思俱寂滅。故難思議。後偈釋勸者。從難思境生於諸佛。故應倣習杜絕思議。初一句標。次二句釋。末句結能生。性離於言。亡言方契。本非心境。思何能知。無思之思。智體澄湛。生諸佛矣。
第八西北方十頌。歎佛深廣難知德。具菩薩行。方能知故。於中分二。前五別具諸行。後五具無住行。今初。即為五行。一寂照雙流行。淨者寂無妄惑故。能離亂念者。照能明記。故能離癡。此二常恒。方為勇猛。便持真法性淨菩提。能觀智圓。合菩提性。深不見相。廣無邊涯。湛然常恒為無盡海。大般若云。覺法自性離諸分別。同菩提故。二決定斷疑行。三志樂無斷行。四積善離相行。五長時修證行。後五成無住行。於中分二。前二正說。後三釋成。今初。初偈不住生死涅槃行。初句有大悲故。行於生死。不住涅槃。次句有大智故。不住生死。不捨涅槃。無住涅槃唯佛境界。既俱不住。何所疑哉。後一偈不住有為無為行。三句不住有為。第四句不住無為。又上三句不盡有為。以具智慧了世空故。第四句不住有為。諸佛功德非有為故。後三偈釋成者。一云。由生倒惑。常處生死。處而不染。方能普救。此釋初偈。次一偈云。普現無動。方棄有為。而能遍修。此釋第二。後一總釋不住所以。具悲智故。
第九下方十頌。歎佛難可見聞德。於中分二。初一標名難聞以況於見。餘九別顯益物之相。於中五。初一福智淨眾益。次二色身二利益。次二說法授記益。次二集善除疑益。後二起願成果益。
第十上方十一頌。歎佛大恩深重德。於中二。初一總舉佛德。餘十別明恩德。於中四。初一標舉恩德。二有一偈。出恩所由。謂因深故。三有四偈。發荷恩心。四有四偈釋荷恩意。十方菩薩。初一為總。餘九為別。同異成壞。准思可知(下第三經)。
●大文第七。爾時普賢菩薩下。普賢開發分。淨土現相。顯於法界。普賢主斯故。其開顯果海離言。因門顯故。於中長行與偈。長行中三。初明開發意。二明能開方便。三正明開顯。
△今初。觀眾會者。上佛入定現相示眾令覩親證。今假言顯使尋言契實。為欲[A17]已下一行經文。正明開意。舊經所無。
△二以等虗空下。能開方便。有十一句。今文闕二。謂眾生解及一切劫。法界為總。以含事理具深廣故。舊經在初。今當第三者。欲與中八為一類故。初句以字。貫下諸句。其一一句皆無分齊。謂頻申三昧業用深廣。要無分齊。以為方便。始能開顯況十表無盡。文不列數。例此應多。於中三類虗空。正明廣無齊限。次八顯其多無分齊。光影一種。義兼深廣。暎質之影隨機別故。此顯有多水月光影。非有非無。顯其深義故。上經云。一切法如光影清淨故。晉經云。法光影也。
△三告諸菩薩言下。正明開顯。文分四別。謂標徵釋結。今初可知。二何等為十。即徵數也。三所謂下列名。長行標名。偈方顯義。一一法句。皆用前來十種方便。一一方便皆演十句。如第一句。是諸佛出興及剎成壞。即用十者。文云。等虗空界為一。遍法界為二。一切剎為三。次第為四。以次第不斷等三世故。出興必隨眾生心業欲解根器成熟如影現故。此復五句。則十句備矣。是知。十句一一皆用十種方便。十句所開。即前所現。亦念請中果用十句。文少開合。次少前却。義無所遺。即是寄言答前念請。一即淨佛剎海諸剎成壞。佛於中興。即是佛土。前眾同念。欲知如來淨土之相。今明一切剎塵皆有佛土。皆佛所淨。則土無邊。諸句例然。二即為一切眾生最上福田。是故文云。讚歎如來殊勝功德。三即成正覺明。文甚照著。四即調伏眾生巧方便。安座一剎頓現諸剎為方便故。五即為一切眾生現眾影像。六即入一切眾生所住處。及示諸眾生道。偈云住無等行故。七即開示一切智法城故。偈中云聽聞正法具修行故。八即為一切眾生說施功德。施為萬行之首。實具萬行。故下偈云修種種行。九即為一切眾生演說教誡。及記種種心行意業知故。十即自在轉法輪海。然文有影略。顯法無邊。法有所本。故略會耳。四佛子此十法句下。結文可知。
第二爾時普賢菩薩下。偈中分二。先說偈儀意。文有十句。初句總明說意。次承佛神力下二句。辯其說儀。後觀察如來下。廣明說意。意欲重說。故須重觀。然其所觀。即前念請果德難思。與前十句。文有影略。欲明悉開三十問故。會釋可知。二正偈中十偈。如次頌前十句。文亦影略。顯義無方。
●大文第八。爾時世尊下。毫光示益分。令尋智光。以為能證契前所證真法界故。文中有二。先明毫光普示。後明時眾得益。
今初分五。一現光意。二從眉間下。辯光出處。以表中道大白法界方發智故。三放大光下。顯主光名。名從用立。事窮邊際。理徹真原。故稱普照三世時也。法界通事理也。而言門者。法界為門。則入三世一味平等。故上經云。智入三世。悉皆平等。以三世門入於法界。則因果染淨事相歷然。故互為門。若總為門。則入頻申三昧體用。若以門為門。非真門也。法界三昧無二無別。能所入亡。為真入也。四以不可說下。明攝眷屬。智門無量。皆屬根本。同入法界。五普照下。明光分齊。智與理冥。無不周故。
第二時逝多林下。時眾得益。於中四。第一明依光見法益。第二顯證見因緣。第三明得證益。第四荷恩興供。
△今初分二。先明此眾普見。二類通十方。前中亦二。先標見人通新舊眾。後悉見十方下。正明見法。於中[1]亦。先見此會遍法界剎塵中剎土。後或見處在不可說下。辯彼剎中攝化之相。於中三。初總明演法。次或見處在天宮下。別明所遍之處。即是塵內剎中之處。後現種種下。明處中業用所見多同。念請中事現相答故。第二如此會中下。類通十方眾會同見。於中亦二。先舉此顯彼。後如是盡法界下。以彼類此。於中復二。一舉能見分齊。二明所見之相。前中復二。先總相說方。後重疊微細。今初。方轉變者。隨一世界。西望為東。東望為西。亦是東方現西南等。方法門者。隨方儀式。方相住者。東西等相隨物而住。方出生者。一剎出多剎。多剎皆有方。方分齊者。至小至大皆有十方。方解起者。梵本云方隨順行。意是方之道路所行之處。方海者。總顯深廣。後依於眾生下。重疊微細辯方。於中。初結前生後。謂若麤若細。皆想持故。始從下三句辯微細所依。初句竪通無始。次二句橫攝依正。次一切毛孔下。正辯微細。毛孔約正。微塵約依。及虗空界非依非正。但取容毛即有多剎。相續不斷。結成竪長。所有道場橫結前處。二以得見佛神通力故下。明所見相。然初十二字。二經皆無。乃是義加。令能見下便是見益。益在下文。此中未說。若改以得為所謂字。則還是所見。然與前所見。文有影略。
△第二其有見此下。明證見因緣。成前見因。生後證因。謂頓爾證見。非無宿因。皆是如來攝受力故。自曾見聞發大心故。其猶草木久含和氣逢春則生。履霜堅氷皆有由矣。
△第三是故皆得入於如來下。明得證益。於中二。第一略明。第二廣說。
▲前中亦二。一明所入。二辯能入。前中[1]後二。先列名。後結數。今初。初句為總。言是故者。是前宿因之故。或入下別列十一門。以顯無盡。增數十故。下廣顯相。諸句皆言或有得見。二經皆無。有則局見。不該聞等。以一例餘。義亦可通。後入如是下結數。第二彼諸菩薩以種種信下。明能入。於中二。先別明能入。後總結能所。前中。舊有十門。今加其六。所謂方所國土世界神變根器開信異解。然初三門。非能入相。由見國等而能入故。亦可為門。神變一種。通能所入。今取能入。信是心淨。解屬勝解。所以義開種種解者。鑒達分明故。於境印持故。種種不同。如前經說。道謂一道二道乃至無量正道助道。門謂無常門夢境門等。入謂正證差別。教謂教門旨趣。餘並可知。二以如是等下雙結能所。如是十事等有眾多。並能入於三昧神變。別明所入即法身等。
▲第二云何菩薩種種三昧下。廣顯得法。於中二。先廣能入。後廣所入。
前中但廣三昧一門。例餘九門。皆應廣說。或來未盡。或中上本具。文中三。初徵起。次別列。後結能所。初徵可知。二所謂下別列百門。皆從業用受名。並以法性真如。為三昧本。隨一一事。皆能契實。正受現前。初言普莊嚴法界者。入此三昧。能令法界普妙莊飾。斯即頻申淨土一義。餘定例然。於百門中。前九十九。別別業用。以多別定入佛之總。猶如百川皆入大海。最後一定。亦名頻申。總相同果。以總入總。如海入海。若不冥同。何以能究佛境大用。諸門別義。說者隨宜。恐繁不釋。皆云菩薩者。揀非果定故。三彼諸菩薩以如此等下。總結能所中如上之例。多剎塵數。方能入佛神變大海。三昧既爾。解等九門。例皆深廣。文略不結。
第二其諸菩薩住逝多下。廣前所入。於中三。第一總明。第二別顯。第三總結。
今初。即廣前總句。然下別句皆滿總句。故於總句不全廣說。
第二[A18]已住寂靜下。別顯。有十一門。如次廣前。別中十一句義。一智位圓極德。二色身隨應德。三智身了法德。四願行久成德。五究竟彼岸德。六二利圓滿德。七證入諸地德。八正覺智圓德。九三昧自在德。十智力無畏德。十一四辯益生德。
今初至無有所依。即智位圓極德。廣前法身。此即斷於智障。[A19]已淨法身。文中二。一明因位法身。二辯果位法身。今初。因位所成。即十地中。成十法身。故初句云。[A20]已住寂靜諸菩薩地。此為總句。乍觀此句。似廣前文所證諸地。諸地下文次第別有。次二句別。明利智慧即根本智。普遍智行即後得智。十地法身依此成故。從佛智慧種性而生者。顯不離果。故十地經云。菩薩十地。依佛智故而有差別。二[A21]已證現前下。果位法身。種智[A22]已圓。顯現法身。智純淨故。亦大圓鏡智。善巧調御下。果位後得。亦成所作智。住平等性。正證法身。亦平等性智。[A23]已能觀察下。即法身用。亦妙觀察智。四智[A24]已圓。法身[A25]已淨。此即如智契合。為法身也。
第二普詣十方下。色身隨應德。皆即體之用故。詣而無著觀而無住等。教化成熟。是色身用。
第三恒以智身下。智身了法德。初句為總。義兼實智。超越下別。多皆權智。定力堅固。二智所依。於諸眾生下。大悲起用。即雙行智。故如幻等。非有非無。
第四善能積集下。願行久成德。故前文云。入於如來過去所修清淨行海。積集即是過去所行圓滿清淨。其文甚顯。善入總持。則總攝諸行。具無畏力。即利他行。勇猛精進。總策諸行。遍修諸行。結無餘修。
第五住法界際下。究竟彼岸德。由住法界。方到彼岸。法界無界。故稱為際。此句亦即證理彼岸。修習[A26]已下諸行彼岸。得般若下。能導萬行到於彼岸。神通度生即大用彼岸。禪定自在即所依彼岸。證一切佛真實境界究竟彼岸。
第六以善巧智下。二利圓滿德。故上文云。莊嚴行輪摧障圓滿。故名為輪。初利他行。常樂觀察下明自利行。見生真實。利他行滿。福智堅固。自利行滿。
第七增長一切智慧根下。證入諸地德。初句通明加行[A27]已具。勇猛[A28]已下總明大用。得一切法無㝵智下。顯智證如。善巧圓滿諸菩薩行。後得成行。一地之中滿一度故。此之一段。雖無地名。地義無缺。
第八以無二下。正覺智圓德。初句總。謂以菩提智覺法界故。次知諸眾生下。覺他[A29]已滿。得圓滿下。以智斷障。菩提菩提斷。俱名菩提故。普放法光下。智光普周。為諸世下。堪為應供。廣大願下。勝因[A30]已圓。福德超下。明果[A31]已滿。
第九[A32]已得諸佛自在威力下。三昧自在德。文相可知。
第十決了佛地甚深理趣下。智力無畏德。初之一句。即證智力。知諸世間文字[A33]已下。即教智力。於一句中演一切法。故無所畏。總持多劫無有忘失。何所畏哉。
第十一一念能了三世一切諸眾生心下。四辯益生德。於中。初知根器。與諸眾生下。正明授法。令諸眾生生大智慧。是說法意。入佛境下。彰其四辯。具一切智即法無㝵智。分別法句即詞無㝵智。於法無著即義無㝵智。最勝智慧自在遊戲下。樂說無㝵智。觀察一切下。說法之身。知諸剎海下。彰說法處。現成正覺下。是為究竟說法益生。略依文次。具為此配。似有條流。文義包含。難以曲盡。
第三其諸菩薩具足如是下。總結可知。
△第四爾時彼菩薩下。荷恩興供。於中三。初總。次所謂下別。後是諸菩薩下結。結其所因。由得前列十種德故。
●大文第九。爾時文殊師利菩薩下。文殊述德分。文殊主智故。光後述德。放光本令證三昧用。智慧本為顯法界德。尋智得理故。讚林中。又前普賢以行顯理。此中文殊以解顯理。解行無二。方證入故。若通相說。即以文殊權實無二之智。解普賢體用無二之理。行此二無二。方顯如來頻申三昧果德體用。文中二。先述意。後說偈詞。有十三偈。通讚一會三種世間自在之用。文分為六。初二總歎園林。通三世間。前一普遍。後一廣容。二有一偈。別讚眾生世間。即通前諸來及向得益諸菩薩眾興供之事。三有二偈。讚其園林依正互在。前偈依中有正。後偈正中有正。四有三偈。述上林空。五有三偈。述於正覺依正無盡。六有二偈。總顯普收。
●大文第十。爾時彼諸菩薩下。大用無涯分。開必成益。益必利生。於中二。先總顯用因。謂由佛三昧成悲門故。後以得如是下。依體起用。於中亦二。先唯明毛孔菩薩世主用。後通顯分身多類用。
前中三。初總明。次別顯。後總結。今初有五。一化所依。謂大悲門。二出化處。謂一一毛孔。三明化身。謂毛現多光光有多[1]有。四明化境。為一切眾生。五明化儀。隨類調伏。
第二或現不可說下。別顯有四。一化法。二化處。三化心。四化益。今初。有二十二門。分二。前六雜明欣厭等門化。舊經有八。第六門後。加分別世界門現生世界門。梵本所無。故經不出。後十六門。唯明十度化。方便有二。智度有六。餘各一門。禪中云等持者。謂離諸沈掉。平等持心。趣一境故。此通方便。散心而局在有心。言等至者。平等持心。至一境故。此唯諸位所有定體。而通有心及無心定。神通解脫。即二類定所引功德。此之三類皆禪度攝。亦可般若[A34]已後。雜明諸門。不配十度。於理無失。二以如是等下。明化處。三以平等大悲下。明化心。四彼諸眾生或有見[A35]已下。明化益。並可知。
第三隨諸眾生下。總結。
第二而此林中一切菩薩下。通顯分身多類化。於中三。初結前生後。次別明多類。後總結自在。
今初。謂前化後化。皆不離本會而普遍故。故昔人云。雖遊形於法界。而未動足於祇園。斯乃即寂而動。即去而留。事理本末非即離故。
第二又此菩薩為欲下。正明多類現身化。於中二。一能化身異。於中。初三句總。所謂下別。有十三身。此中多同善財所見。明善財見即此菩薩不離本會而周遍故。明知本末因果交徹。言沙門者。如德雲等。婆羅門者。最寂靜等。異道出家。即遍行等。苦行即勝熱等。充盛即不動等。醫王即彌伽等。商主即無上勝等。婬女即婆須蜜等。技樂毗沙門。此二。主友似無。伴友則有。如明智居士中作諸技樂。頻申尼處。見毗沙門來聽法等。世主即大光王。夜神地神等奉事。諸天即大天等。工巧技術即自在主等。二現如是等諸變化身下。明化法異。
第三如是菩薩雖普周遍下。總結自在。文並可知。
上來十門。明本會竟。(下第四經)。
[○@●]大文第二。爾時文殊師利童子從善住樓閣下。明其末會。先啟十門。一總顯會意。二定會名義。三五相分別。四圓攝始終。五法界人類。六法界義相。七法界事義。八二位統收。九會數開合。十會主多少。
▲今初。謂從佛會流。遍周法界。演暢華嚴。令物遍悟。人皆法師。觸類皆法。萬籟之聲皆法輪聲。剎土微塵皆求法處。方能證入法界真原。故次來也。
▲第二定會名義。言末會者。從佛本會而流出故。非微末也。是則前明不異末之本。雖卷而恒舒。此明不異本之末。雖舒而恒卷。本末無㝵。同入法界。或名漸證。義亦然矣。寄人歷位。故稱為漸。非於證中有漸頓也。是知前明不異漸之頓。故多門而眾人同契。此明不異頓之漸。故一人而歷位圓修。漸頓無㝵方真證也。由此義故。諸友散說。以本統末。普得稱經。非唯文殊濫觴此會。實乃普賢朝宗覺場。以菩提場諸會本故。不離覺樹遍法界故。餘如前說。
▲第三五相分別者。古德亦有隨文解釋。今依科判。第一寄位修行相。第二會緣入實相。第三攝德成因相。第四智照無二相。第五顯因廣大相。義見前文。此五亦名菩薩五行。一高行。二大行。三勝行。四深行。五廣行。
▲第四圓攝始終者。然寄法顯異。而布之前後。據實一位一行即攝一切。行位無盡。言差別者。乃即一之多。一多深淺。無有障㝵。
▲第五法界人類者。有二十類。一菩薩。二比丘。三比丘尼。四優婆塞。五優婆夷。六童男。七童女。八天男。九天女。十外道。十一婆羅門。十二長者。十三先生。十四醫人。十五船師。十六國王。十七仙人。十八佛母。十九太子時妃。二十諸類神眾。此二十類。攝五十五及剎塵善友。
▲第六法界義相者。四義不同。一約果攝化。並是如來海印所現。二約因成行。皆是菩薩隨力現形。三約義顯法。並是緣起法界人法。四約相辯異。不出菩薩五生所收。一息苦生。如良醫等。二隨類生。如外道等。三者勝生。如善見比丘等。四增上生。如大光王等。五最後生。如慈氏等。通即前四各具五生。於中。菩薩三處現身。一初文殊。信位劣故唯顯一人。二中間漸進現於二人。謂大悲正性不異行。後位成滿。顯於三人。謂慈氏文殊普賢菩薩。
▲第七法界事義者。通有十門。一正報法界。二依報法界。三現相。四表義。五言說。六義理。七業用。八說往因。九結自分。十推勝進。此之十門。同一緣起。互融無㝵。
▲第八二位統收者。此五相中。何以文殊在初。普賢居末。文殊何以二處出耶。所表異故。謂此二聖即法門主。語其所表。略有三重。一能所信相對。謂普賢表所信法界。即在纏如來藏故。理趣般若云。一切眾生皆如來藏。普賢菩薩自體遍故。故初會中。即入如來藏身三昧。文殊表於能信淨心。佛名經說。一切諸佛。皆因文殊而發心者。以表信故。善財始見發大心故。後文殊云。若離信根功行不具等。明表信也。要有所信。方成信心。若無能信。長流生死故。能所契合。方為正信。二解行相對。普賢表所起萬行。餘經此教。處處皆說普賢行故。文殊表解。通解理事方起行故。下慈氏云。汝見善友。入解脫門。皆是文殊威神力故。稱解起行。行如所說。目足更資。方為真實之行解故。三理智相對。普賢即所證理。善財入身表所證故。又云我得究竟三世平等身故。普賢身相如虗空故。文殊表於能證大智。本所事佛。名不動智。見後文殊。即見普賢。明表智圓便證理故。若理分體用。則方有權實。若體用無㝵。則權實雙行。智與理冥。心境一味。為真證故。然體理成智。智能顯理。故雖雙泯。能所歷然。所以後文具明二聖。初信信理。理隱未彰。故初文殊無普賢對。中間解行二俱不彰。欲顯諸位皆是普賢。觸境照解皆文殊故。約文殊門。因解起信。信離無明。以信成解。解非邪見。信解真正妙智則圓。三為一心入佛智海得究竟矣。約普賢門。託理成行。行不外求。因行見理。行非理外。自始至末法界一如。無有少分非佛智體。既文殊三事融通隱隱。普賢三事涉入重重。方顯遮那頻申三昧難思之果。故諸聖教凡所施為。皆有深旨。
▲第九會數開合。
▲第十會主多少。[A36]已見前文。
○次正釋文。第一寄位修行相。四十一人。大分為五一寄十信。二十住。三十行。四十迴向。五十地。上[A37]已略明。後當廣說。
[△@△]第一文殊一人寄十信者。信未成位。故唯一人。又表十信圓融。泯差別故。若爾何有三會。欲遍收故。文分二別。第一明能化發起。第二成彼化事。
前中三。一標主出閣。二別明伴從。三總顯出儀。今初。言爾時者。正明眾會大用之時並不離祇園而遊法界。略舉文殊。以示出儀。文殊師利本是童子。前標菩薩。彰具悲智。此云童子。表創入佛法童真行故。悲智相依即是閣義。悲住生死。不住涅槃。智住涅槃。不住生死。由俱不住。方能俱住。故名善住。從此利生。故稱為出。非蹔離也。二與無量同行下。明其伴從。以表般若導萬行故。初一同生。餘皆異生。並約通稱。表法為名。故梵本中。皆有諸字。隨一一類有眾多故。三文殊師利與如是下。總顯出儀。前約無住方能化生。從善住出。今約自利方能利他。云出自住處。又前依佛果法界所流。此依自證因門大用。故彰略耳。
第二爾時尊者舍利弗下。成彼化事。通有三會。一比丘會。表迴小乘可入大故。二諸乘人會。通收諸權皆入實故。三善財會。純一乘機一生辦故。又前二會。表信未久尚不定故。善財信終可入證故。
△今初有二。一明助化攝機。二明化主攝益。
今初。小乘之智亦助大故。文中亦二。一明覩緣興念。二時舍利弗下攝眾同遊。於中亦二。先總辯攝儀。捨小趣大。為出自住處向文殊所。後此諸比丘下。別明所化。於中四。一辯定。二列名。三結數。四歎德。今初。一是比丘。義如常說。二是身子弟子智慧生故。三出家未久。未證實際。可迴心故。信心尚微須化誘故。四自所同住者。同居權小故。同住法界故。顯此類比丘則可迴心。二所謂下列名。可以意得。三與如是等六千人俱者。結數。而言六者。前之六信可不退故。本自六根性清淨故。千表無盡。該果海故。四曾於過去下歎德。十句分三。初二宿因。次七現德。一悟理甚深。二深信清淨。三志行等佛。四依教修行。五智了本原。六悲能成益。上六自分。七勝進趣求。末後一句結屬勝緣。明信一乘非無因矣。本屬文殊。非身子[1]子。故所歎德。皆約大乘。不同五百言含本迹。翻顯小乘不知不共。
第二爾時尊者舍利弗下。明化主攝益。於中二。一身儀攝益。令其根熟起樂欲心。二語業攝益。正受法門令其悟入。
▲前中有四。一示勝境。二得勝益。三詣勝人。四蒙勝攝。今初有三。一標告。二汝可觀下。正教觀察。有十勝德。一身相勝。二常光勝。三放光勝。四眾會勝。五行路勝。常依八正為八步平坦。逆順不離故云左右。右隨順故。住正道者。則不分別是邪正故。六住處勝。舉足下足無非道場。隨心迴轉。萬德嚴故。七福嚴勝。常觀空有一異等邊。心地之下有如來藏。故名為伏。恒沙性德為種種寶。無心忘照。任運寂知。則能顯現。為自然出。八林樹勝。樹立萬行。則如來藏。從其行流嚴法身故。九自在勝。於我無我。得不二解。自在主中為最尊故。十上攝勝。此有二意。一約事說。心常上攝諸佛法故。是諸佛師。諸佛將說。敬法本故。二約表法。諸佛顯揚。皆依般若。究竟至於一切智故。三爾時尊者下。結略顯廣。可知。二時諸比丘聞是下。得勝益。上既勸觀。必當修觀。上根宿善頓益。遙聞益相可知。三即白尊者下。詣勝人。遙聞勝德。[A38]已獲法門。親承法音。必成大利。故欲詣也。四爾時文殊下。蒙勝攝。迴觀法器是攝相故。如象王者。身首俱轉無輕𮜒故。表全向機無遺隱故。眷屬俱者。觀照眷屬盡令觀故。
▲第二時諸比丘頭面禮下。語業攝益。於中二。先設敬興願。義當問法。第二爾時文殊師利下。正明語攝。義當答問。於中三。一明受法。二辨得益。三總結所作。初中亦三。一舉益標告。二別示行法。三舉益勸修。今初。迴小入大。先發大心。眾生無邊。法門無盡。愛見取相。疲厭是生。退墮二乘。失諸勝德。若廣大願行而無取。佛果非遠。況我因耶。二何等為十下。別示行法。初徵。後列。十句五對。一外緣內因。二求法成行。三深定妙智。四嚴剎調生。五長時廣大。廣大亦勝進也。此與初地十種大願。大同小異。今略會釋。一即供養諸佛願。二即三業不空願。故彼願云。承不退輪。修菩薩行。身語意業悉不唐捐。今云成就善根究竟不退。義全同也。三即受持願。四即修行二利願。五即不離願。不離勝友同修行故。故彼文云。願與一切菩薩。同一志行。今唯三昧。則志願常同。六即承事願。彼約橫遍承事。此約竪窮承事。為小異耳。七即淨土願。八即成熟眾生願。九即攝法上首願。遍剎隨佛轉諸法故。十即成正覺願。以成佛力即正覺故。如來一力。[A39]已用一切剎塵因成。況無量力。為一眾生。既修多度。眾生無量。此心無疲。真菩薩矣。三比丘當知下。舉益勸修。亦有五對。一長善離生。二超凡越小。三成性滿願。四習果修因。五摧邪入證。第二時諸比丘聞是法下得益。於中二。先明定體。後彰定用。今初。無㝵三義。一能見離障故。謂不作相及無作相在三昧故。二所見無擁故。故文說見一切佛境。三一具多用故。如下用中。二得此三昧下。彰其定用。具十大用。文有三節。初四外通用。次五內德用。後一遍調身心用。今初。一天眼用。二及聞彼佛下天耳用。三亦能觀察下他心用。四亦能憶念下宿住用。神境漏盡等義在結中。二又由得此三昧故下內德用。一發多大心。定中發心。故云真實。義同證發。二多三昧。謂即一之多是難行定。三多度門。四多智照。五多神力。神力多約內身任持。三以得如是下。遍調身心。總結成益。圓教攝機。創發大心。頓得菩薩十通等用。況十表無盡。一一十千。皆以法融。初後無㝵。非是次第修習之力。菩提心品。廣說其相。第三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具足安住下。總結所作。亦勝進益。於中三。初明自住。次勸諸比丘下。彰其化法。上明發心。今勸住行。後住勝行[A40]已下展轉成益。略有八重。并上為十。以顯無盡。上來六千比丘會竟。
△第二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勸諸比丘下。諸乘人會文中四。一結前所作。二至所化處。三顯所說法。四明所益眾。今初可知。二漸次南行下。至所化處。其城居人。多生福德。故曰福生。城表防非。即真法界。一切眾生自此出故。東為方首。啟明之初。表順福善入道初故。又表福智入位本故。婆羅林者。此云高遠。以森聳故。當起萬行莊嚴法身。能摧障蓋。故稱幢也。大塔廟者。具云窣堵波。此云高顯。昔云塔波。義曰歸宗之所。廟者貌也。世尊貌故。日照三藏云。此城在南天竺。城東大塔。是古佛之塔。佛在世時[A41]已有此塔。其塔極大。東面皷樂西面不聞。於今現在。居人多唱善財歌詞。此城內人。並有解脫分善。堪為道器。表所依法界本覺真性諸佛同依。是故復云往昔諸佛曾所止住。三時文殊師利下。顯所說法智用宏舒。故云普照。所照深廣。即真法界。此是正說入法界經。四說此經時下。明所益眾。略有二類。先明諸龍得主教意。云求佛道。即住海水。堪受得聞。後復有無量下。攝三乘機。得眷屬教。隨器益故。
貞元新譯華嚴經疏卷第三
壽昌元年乙亥歲高麗國大興王寺奉宣雕造
校注
[0079001] 無下疑脫為 [0082001] 卜疑相 [0084001] 門疑間 [0087001] 亦下疑脫二 [0088001] 後疑復 [0089001] 有疑身 [0091001] 子疑分【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5 冊 No. 227 華嚴經行願品疏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12-28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