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元新譯華嚴經卷第四(從第四經六紙至第六經九紙)
(善財會初有六善友。第一大聖文殊師利菩薩。第二吉祥雲比丘。第三海比丘。第四妙住比丘。第五彌伽長者。第六解脫長者)。
△自下第三。時福城人下。攝善財會。先啟十門。一總彰大意。二修入眾殊。三示方不同。四趣求有異。五見處差別。六教遣不同。七歎不歎別。八推不推別。九結不結異。十去住不同。
▲今初。夫如來垂迹。遇盡宿緣海會。塵沙大器。非少善財偏舉。其故何耶。釋有多意。一舉一例餘。以警未悟。佛在童子。少而老成。勉乎行人。白首自媿。彼既能爾。我安自欺。故下偈云。信樂堅進力。善財成此行。若有敬慕心。亦當如是學。又學如魚子。成者如魚。以勵行人。有始有卒故。下經云。既發心[A1]已。又能如是。如救頭然等。日月發輝。螢燭無彩。大士現迹。道掩餘乘故。經云。餘諸菩薩。於無量劫。方能淨修菩薩行願。今此童子一生皆辦。化不在多。一便當終。行不在久。得意頓超。況久積淨因。何不速證。靡論凡聖。意在放修。
▲二修入眾殊者。唯初信內三會四眾。欲令普信。意顯通收入住[A2]已去。善財一身。顯行在[A3]已。入位希故。
▲三示方不同者。大位有三。初地前知識多在南方。地上無方。地後兼二。然云南者。古有五義。一舉一例諸。一方善友[A4]已自無量。況餘九方。此一約事。餘四約表。二者明義。表捨闇向智。南方之明。萬物相見。聖人南面。蓋取於此。三者中義。表離邪僻。東西二邊。契會中正一實道故。四者生義。南主其陽。發生萬物。表於善財增長行故。北主其陰。顯是滅義。背於趣寂而滅惑故。世尊涅槃。金棺北首。正取歸滅。五隨順義。背左向右。右即為順。西域土風。城邑園宅。皆悉東向。自東之南。順日月轉。彰於善財順教理故。地上正證。離於證相。不以南表。地後業用。有無無㝵。文殊有示而無方者。表於般若。加行有修。正證無二。普賢無方。亦無示者。表真法界德普周故。有人唯取隨順一義。非前諸釋。以正明義出此方故。寧知西域南非明等。況通方教言有多含。貴在虗求。何必執定。
▲四趣求有異者。略有三別。最初文殊自往福城。根尚微故。未發心故。大悲深故。二德雲下善財往求。根漸勝故。[A5]已發心故。彰重法故。三者普賢知識不就善財不往。法界位滿無來去故。
▲五見處差別者。三賢未證。散在諸處。地上證真。生在佛家。多居佛會。地後起用。亦散隨緣。普賢因圓。必尅滿果。還居佛所。
▲六遣不遣者。初之文殊若約事說。前無友故。若約表者。表信內熏託理而起。前更無遣。見後文殊般若照極。自見普賢一真法界。故亦無遣。中間諸友。顯大緣起。萬行相資方得圓滿。故皆教遣。教遣之義。下當廣明。
▲七歎不歎者。初文殊中未發心前所以不歎。教發心[A6]已。方乃歎之。後二不歎。表位滿故。離心相故。中間諸友皆應有歎。其不歎者。略有二緣。一正在定。如海幢等。二行逆化。如勝熱等。歎違逆化。亦誡初心。莫取詭異為真道故。過此二緣。餘無者略。
▲八推不推者。諸友皆悉謙[A7]己知一。推勝知多。初一後三闕斯二事。為顯人尊德[A8]已備故。而有遣者。令其增修無厭足故。亦表所主法門異故。不推佛者。顯於果海離修相故。又佛屬本會。普賢讚德。義當推故。
▲九結不結者。唯有普賢。結通十方。塵剎成益。彰位[A9]已滿。法界理周。餘皆反此。
▲十去不去者。末後二位無有辭去。文殊無身。彰離相故。普賢位極。周法界故。餘皆辭去。學無常師勝進故。
○次正釋文。文分四別。第一四部雲奔。第二三業調化。第三上根隨逐。第四大聖重教。
△今初分二。先總明。後有優婆塞下。別顯四眾。即為四別。二眾中文皆有三。初標主屬。次所謂下列別名。後如是等下結威儀住。今初。第一優婆塞者。此云近事男。親近比丘而承事故。二優婆夷。此云近事女。近比丘尼而承事故。此二並由受五戒故。立近事名。三童男。四[1]童。其間別名各有本緣。可以思准。皆五百者。五位證入。通四眾故。共成二千普賢行故。
△第二爾時文殊師利童子知福城下。三業調化。於中二。先身意調機。二當根授法。前中亦二。先總調大眾。後別觀善財。今初。身示威光。意流慈智。為說方便。是故經云起說法心。二復於是時下。別觀善財。知其不群。特迴聖眷。善財會名因此而立。雖有五百。非偏為故。於中分二。一標以徵起。二知此童子下。別觀因緣。於中亦二。一觀外緣。二觀內因。前中復二。先別明。後以此事下。總結。財多屬依。善通依正。生而財現。是其善相。稱曰善財。小聖尊空。生而空室。大士貴德。生多法財。二又知此童子下。觀其內因。據此觀因。亦非聊爾。但未入位。福智所資。亦似布衣。深蘊德行。又此稱善。對上為財。又解心順理曰善。積德無盡曰財。文有十句。初二宿因。信解[A10]已去。通其過現。舊經末句云。迴向菩提無有障㝵。今經略無。第二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如是觀察下。當根授法。於中三。一結前生後。法有所付。所以熈怡。令自寶持。故須安慰。二廣為下。正授法門。初總。所謂下別。別有十句。初一因法。謂積集萬行。次八果法。後一通因通果通理通事。三爾時文殊師利為善財下。結說勸進中。結前所說。普及無偏。指前因法。勸令修進。令發大心。求前佛果。令憶宿善。使不自輕。餘非此機。隨宜更演。
△第三爾時善財下。上根隨逐。同飡妙旨。獨頴聚流。重法隨師。說偈求度。文中二。先序說因。二正陳偈頌。
今初。[A11]已發心故。此菩提心。為當何位。善財童子。為聖為凡。古有多釋。一云即地上菩薩。言發心者。證發心也。一云此是地前實報凡夫。但有宿善。信根現熟。有云古不足依。自引安住地神文云。此人[A12]已生法王種中。斯文可定。自為二解。一謂智契法性。生在佛家。名法王種。即[A13]已入地。二謂據多聞熏習勝解真性成就佛種。名生法王種中。即三賢內種性菩薩。然此師解。依於前義。不異初師。依於後義。未殊次解。何足異焉。又法王種證為定者。慈氏經文復云何通。彼云。餘諸菩薩經無量劫。今比童子。一生之中淨菩薩行。又見普賢等於諸佛成於智度。復是何位。無執一文自相鉾楯。賢首釋云。應是善趣信行中人。依圓教宗。有其三位。一見聞位。即是善財。次前生身。見聞如是普賢法故。成解脫分善根。如前歎德中辨。二是解行位。頓修如此五位行法。即如善財此生所成至普賢位。是也。三證入位。即因位窮終。沒同果海。善財來生是此位也。若爾定是何位。謂在信是信位。在住是住位。一身歷五位。隨在即彼収。以遍一切故。如普賢位。此之一解。甚順經宗。意云。下寄五位。即是所證。更有一理。歷位而修。得見普賢。一時頓具。地獄天子。尚一生內。三重頓圓。何以善財尅定初地。寧可知推。凡聖難測。二正陳偈詞。昔是五言。今是七字。舊經三十四。今成三十七。加第一偈及三十五六。大分為三。初一偈標讚求度。次三十二偈別讚求度。後四偈結讚請說。
▲今初。前半讚文殊德。上句自利。下句利他。後半求度。上句標有大心。下句請聽後說。
▲第二三十二偈別讚求度中二。前四偈。傷[A14]己沉溺自勉不能。餘偈。仰德依人請垂拔濟。前中通明迷於苦集失於滅道。造因趣果。生死長淪。具業惑苦十二有支。且分為二。先二偈明迷苦集故。煩惱為因。而受苦果。後二偈明失滅道故。以業為因。而受苦報。今初八句。初二句潤業煩惱。第五六句發業煩惱。即六地經云。無明所覆。[1]受水為潤。我慢溉灌。初地經云。無明覆翳。立驕慢高幢。入渴愛網中。又此三類。謝往過去。總名無明。十地論名根本無明。迷法義過。謂癡闇無明。常所覆者。即迷法過。法謂心體。由迷心體第一義故。而造諸業。揀餘發業。通稱無明。故文特云癡闇無明。六地經云。不了第一義諦故名無明。然諸煩惱皆悉發業。故下句云。貪恚熾盛火恒燒具三毒矣。而發業位無明力增。故諸經論多說無明而能發業。其初二句。即迷義過。第二句迷內無我。染自陵他。生於驕慢。長流生死。高而難踰。故喻垣墻。六地經云。三界受生皆由著我。第一句即迷外過。妄謂我所及外境界。而生愛染。非愛不生。愛著不出。故比池壍。三四兩句。即是苦果。既發既潤。集因[A15]已成故。六趣門中。出入不息。三界城內。戀著不離。第七句起惑之緣。苦果之主。故曰魔王。第八句起惑之者。受苦之人。以上因緣。長淪苦果。豈非愚童。後二偈明失滅道。以業為因。而受苦果。即由前無明而起行也。於中末後三句。所起苦果。前之五句以惑造業。於中。其惑亂戲。及恒行險。趣諸邪道。正明起業。餘即別說業俱煩惱。由前迷執我我所故。以我對所。而生三過。一於未得處而生諂誑。二於不可得處便生嫉忌。三於[A16]己得者便生慳恡。由嗔造業。故生忿恨。結怨於心。此思之始。其惑亂戲。即思之終。初地經云。以忿恨風。吹心識火。[2]識然不息。熾然不息即惑亂戲。由惑起業。無定無實。名為亂戲。故楞伽云。譬如技兒變現自在。即是所吹心識火也。貪欲所纏如羂索者。由貪造業也。為有造業。豈有出期。疑惑所蔽。若生盲者由癡造業也。六地經云。不正思惟。起於妄行。疑惑即是不正思惟。不正思惟是無明因。亦無明攝故。若生盲迷於異熟及勝義諦。竟無所見。恒行險趣諸邪道者。正明失道造業之過。恒行險趣。就人彰過。諸邪道者。就法彰過。道即業因。謂福等三。橫集曰諸。常集為恒。不動善業惑俱亦邪。況行十惡外道邪行。故初地云。凡所作業皆顛倒相應。末後三句所起果中。初句惡果。次句通善惡。由不覺知即是無明。故有後句恒受苦過故。涅槃說。一切眾生。因無明生。亦因而死。意顯有智則無生死。由上四偈通敘眾生故。下濟我便為兼濟。第二滅惑大悲下二十八偈。仰德依人。請垂拔濟。於中二。前十三偈讚人求法。後十五偈讚法求乘。前中各上三句讚文殊德。末後一句正求運濟。於中亦二。先有六偈。對迷苦集。希垂拔濟。可知。後有七偈。對失滅道。冀成行果。於中四。初一偈總求真道。謂三界九地六趣苦果煩惱集因。仁皆[A17]已滅。必有滅因。以為真道。二有二偈。求涅槃道。前偈滅十惡行。求對治道。後偈滅四倒因。求智照道。三有二偈。求菩提道。前偈求根本智。以見法原。後偈求後得智。成諸功德。四有二偈。求見道緣。對上魔緣。願依諸佛。第二大悲為轂下。歎法求乘。帶喻說法。謂前失正道。常行邪道。猶如步驟。今修萬行。常行正道。同彼安車。此十五偈。總說一車體用莊嚴。而偈偈有結。顯隨一行皆是一乘。或事或理。或因或果。總合為一不思議乘。一運便能一切皆運。文且分三。初四偈求萬行利他普濟乘。二有三偈。求十度自利圓滿乘。三有八偈。求二利滅障廣大乘。若依行布。此之三段。初一。地前。次一地上。後一地後。而諸位互融。合為一乘。圓修無㝵。如離輪轂輻輞等外更無別車。離萬行外無別乘體。因果交徹。事理該融。不同餘宗體嚴各異。今初利他中四偈。有十三事。初偈有五。一一切佛法皆依大悲。如以眾輻湊於一轂。二行願相扶運至菩提。如有兩輪方能致遠。三深信入法。如轄貫定。四堅忍不動。如軸居心輪等依轉。五淨德居前。如轅為引。依斯五義。可證菩提。是故。結云菩提乘也。下結例然。皆取釋中本意立名。次偈三義。一總持攝法。如箱攝物。二慈蔭清涼。如張幰蓋。三四辯演暢。如鳴鑾鈴。具此三行。乃為最勝。次偈三義。一淨戒嚴潔。如淨茵蓐。二三昧適神。如侍婇女。三法音警物。如擊皷聲。具此三法。稱為大乘。後偈二義。一四攝蘊德。如藏含寶。四攝悅物。如瓔周垂。二牛有覊鞅。可以引車。人有慚愧。方能導行。慚者自不作惡。愧者不令他作。故云自他慚愧。又依唯識。依顧自法。崇重賢善。即名為漸。依顧世間。輕拒暴惡。即名為愧。故云他。具上慚愧。以用莊嚴。為無上乘。略舉十三。以為體式。類顯萬行皆能利他。二有三偈。十度自利圓滿乘者。十行十地皆此成故。初偈三度。一車既寶成故有光等。三施圓滿悅物如光。二掩破戒垢。令法身潔。如塗香也。三內忍貪瞋。則外違順不能傷害。為滅瘡疣。此於車上。是不破義。是無損義。故梵本云。瘡疣[A18]已滅如金剛。此之三度。成大財體及多眷屬。增上生道。故為最勝。次偈四度。一三業摧障圓滿名輪。不退為勒。如車速進。二善守根門。六處常寂。如箱持物。然前段中。總持為箱。今何重出。此依舊經。若梵本云。堪用禪中勝三昧。意取禪能空心。如車中虗有車之用。三四般若方便二度合明。謂上轅為功德。今軛在轅端。明智慧方便為眾德首。方便成事。般若成度。事理相望。如軛二頭。權實交徹。如唯一軛。牛能引此。何行不前。然進伏煩惱。定熟有情。慧成佛法。此三[A19]已名決定勝道。況慧有權實。故為妙法。後偈三度。一牛若有御隨心能到。行若有願無事不成。能向眾生菩提實際。二車能有載。寔由堅持。法若不散。在總持力。三御者有智。能隨水曲。願行有智。迴轉普周。具此後三。正覺疾滿。三交絡普賢下八偈。二利滅障。廣大乘中。斯即地後。義兼果乘。初偈三義。一普賢行即是總句。普賢位故。以網交絡遍於一車。以普賢行籠一乘體。二悲故廣運無緣名徐。三不疾而速故行無畏。不畏眾生難可化故。舊經梵本。並無安庠。梵云寂靜行中勇猛修。舊經云所向皆無性。明是無緣能速進義。第二偈三義。一以無垢智如車堅淨。二幻智隨意如車巧成。梵云幻智妙作妙成就。三[A20]已斷二障如車無㝵。舊云一切無障㝵。言含法喻。具上三義。故為速疾。第三偈。經文闕喻。唯有法合。初句取淨義。二取安樂。三取廣博如空。梵云法界廣博能普照。結句合云無上乘。第四偈。亦唯有法。一取免塵。二取代步。三取輪摧。餘之四偈亦唯有法。或略不說喻。或不喻車。顯車事少法門多故。據上法喻。無德不備。依此而修。必能速運。故願令賜。冀得親乘。
▲第三四偈。結讚請說可知。
△第四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如象王下。大聖重教。文中四別。一略讚略教。二廣問廣答。三指示後友。四念恩辭去。
初中先讚後教。今初。一讚發菩提心。在於偈前。二復欲親近下。讚其近友問行。即前偈內。後善男子親近供養下教也。謂教往近友。起無厭心。云何近友。是種智初因。初有二義。一勝上義。故涅槃二十云。無上菩提近因緣者。莫先善友。二為本義。法無人說雖慧莫知。故說近友為全梵行。下德生中廣顯其相。然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歷事多時。故宜勿懈。
第二善財白言下。廣問廣答。先問後答。今初。有十三句。望前偈中。文有二勢。一前別此總。謂前明悲智度等別故。今於悲等總修學故。二前橫此竪。前悲智等位位同修。此修學等從始至終。有前後故。文中初二為總。餘句為別。總謂學解學行始修終修。皆名修學。唯因圓無學果滿無修。又學攝於解。修攝於行。二句[A21]已収。解行盡故。下諸友中。多但此二。餘句別中。一始起趣向。二即事造修。三令心遍滿。故梵本云。云何菩薩行中普遍滿。舊無此句。四治障離過。五轉劣向勝。舊亦闕此。六證達分明。七出生未得。八觀察性相。九增廣令多。十具足獲得。十一究竟圓滿。若竪配者。[1]十住發起。二十行正行。三者十向廣大遍滿。四五六句並是初地。初淨二障。次轉成出世。後證入真如。七謂二三四地世出世行皆出生故。八謂五六二地。世與出世。四諦緣起。般若現前。皆觀察故。九謂七地功用行滿。得增廣故。十謂八九十地。無功用行任運成故。十一十地勝進等覺位中普賢大行皆圓滿故。橫竪無㝵。是此問意。二爾時文殊下。答中分二。先以偈頌教其求行。後以長行教其近友。二處皆讚發菩提心。今初十偈分五。初有二偈。讚其發心。二有一偈。略教無厭。三有一偈。讚發心德。四有五偈。具答廣教。五有一偈。結其成益。今初。初二句總讚善來。餘六句出讚所以。以發心故。初句大悲下化。次句大智上求。次二句釋初大悲。後二句大願為主。又此亦是四弘誓願。二有一偈。略教無厭者。謂了性無取。即寂起悲。則眾魔為侍。不溺實際故。魔小莫壞。三一偈讚發心德者。為物發心。德不可量。故偏讚福。有智之福。暎蔽餘福為福威光。遍法性空如列星宿。能生諸福深廣如海。四有五偈。具答廣教。含答上問。且約通說。一近佛聽法。二立願淨障。三入方便海。四遍一切剎。五經一切時。此五無疲。則普賢行滿。得如來地大聖。此中總教諸法。顯十信中總相信故。下諸善友各別示行。顯入位後別修證故。五一偈結益可知。第二長行。教其近友中二。先讚。後善男子汝今下教。謂但能求友離過。則前問皆圓。於中二。先案定。後誡勸。今初。上令求友不得不決。言善知識者。未知善法能令人知。未識惡法能令人識。或二並通。識約明解。知約決了。瑜伽四十四。成就八支為善友相。一戒。二聞。三證。四悲愍。五無畏。六堪忍。七無倦。八善語具。今云真者為揀似故。具上八義。可得名真。又諸知識。總有五種。一知識世間善惡因果而令修斷。二厭世樂而求涅槃。三有悲心而相心修度。四以無相慧令物修行。五無障㝵修滿普賢行。此五前前望於後後。皆非是真。真唯第五。人能行此。是人善友。究竟善友。唯是如來。直就五法。名法善友。統而遍収。教理行果皆善友也。淨名道品為善知識行善友也。離世間品。有十善友。恐繁不引。後善男子求善知識下。誡勸。隨順是勸。餘悉是誡。設有實過。尚忘非取法。至聖堯舜其猶病諸。自除如來孰能無過。以人廢道。翻是自欺。況權實多端生熟難測。
第三善男子於此南方下。指示後友。於中二。先舉友依正。後勸往教問。今初勝樂國者。次下知識寄當初住。勝過前位。信所樂故。山名妙峯者。山有二義。一寂靜不動。二高出周覽。以況初住。解心創立。依定發慧。寂然不動。智鑒無遺。徹見果原。下觀萬類。山以表之登此心頂。便成正覺。故曰妙峯。友名吉祥雲。雲有四義。一普遍義。二潤澤義。三蔭覆義。四霔雨義。故次四德。謂定福悲智。具此四義。稱曰吉祥。又創入住位。為吉祥故。創出外凡。故託比丘教問。云乃至者。譯人從簡。非當時略。梵本具牒前段問詞。
第四時善財下。念恩辭去。慶問後友故。歡喜踊躍。悵辭德音故悲泣流淚。下諸善友。皆准此知。然後二段。義雖屬後。文在此會。此會說故。問大聖有智能演。善財有機堪受。何不頓示。而指他人。歷事諸友。下諸善友例此為疑。答有十意。一總相而明。為於後學作軌範故。謂善財求法不懈。善友說法無恡。二顯行緣勝故。謂真善友是全梵行。如闍王之遇耆域淨藏之化妙嚴等。三破愚執故令不師愚心。虗[A22]己遍求。四破見慢故。謂令不觀種。姓不耻下問。須遍敬事。五破偏空執故。謂不唯無求。無求之中吾故求之。六令即事即行故。寧可少聞便能證入。不在多聞不行不證。七破說法者攝屬心故。我徒我資。彼此見滅。八為顯寄位漸修入故。若不推後。位位中住無有勝進。九為顯佛法甚深廣故。遍事諸友。不窮其原。真實善友尚皆推勝。凡夫劣智安能遍知。十顯善財與諸善友成緣起。善財有力引發友教。善友有力令善財證。互相交徹。能所莫二。無善友之外善財。則一即一切。明善財歷位。無善財之外善友。則一切即一。多位成就皆是善財。由是卷舒自在無㝵。上之十義。初一通於師資。次五多約資說。第七約師。後三約教。
[△@△]大文第二。爾時善財童子漸次南行下。有十善友。寄十住位。謂始入空界。慧住空性。得位不退。故名為住。住義多種。寄圓說十。以菩提心。而為其體。直心偏增名入空界。語其相也。與於法界虗空界等。十住不同。即為十段。然下諸友。古德判文。從一至十。今略敘一二。辯公分三。初聞名求覓。是加行位。二受其所說。是正證位。後仰推勝進。是後得位。有開五分。一舉法勸修。二依教趣入。三見[A23]已請敬。四正示法界。五仰推勝進。然上二義並約位說。於義甚善。在文不便。以後友名義雖屬後。前會說故。今依意公及五臺論。約會科之。分為六分。而名小異。一依教趣求。二見敬諮問。三稱讚授法。四謙[A24]己推勝。五指示後友。六戀德禮辭。而諸文多具。故總科之。小有增減。至文當辯。更有多分。但六中別義。又多不具。故不顯之。
●今此吉祥雲比丘。寄發心住。謂緣佛十力。而發志求。起大悲心。下化含識。悲智相導種智相應。名發心住。文具六段。
今初。依教趣求中。准後諸友。多分為二。一念前友教。二趣求後友。今略無初義。或前未入位故不說耳。唯說趣求。皆言漸次南行者。總顯加行。見心陟位故曰登山。智鑒位行為遍觀察。情懷得旨名為尋求。七覺助道云經七[1]曰。法無所得為竟不見。要須忘懷為絕諸想。寂不失照為正觀察。希離輕毛。心安不動。然先德釋經。通有四例。一隨相消文。二以教揀別。三本迹融會。四觀心虗求。一文一義罔不皆爾。今通用之。隨便取捨寬文用。初義義含用。第二意濫用。第三本意用。第四第四一義。似濫師心。得此一門。非數他寶。託事顯法。經文甚多。輕此一門。解脫逾遠。故下釋友依正等法。多用此門。若約事相。相多易了。
第二過七日[A25]已下。見敬諮問。即分為三。初見。次敬。後諮問。下多例此。今初。離七覺相為過七日。忘所住位方為得旨。故見。在別山見。即定慧雙流。為經行徐步。徐即是止。不住亂想。行即是觀。不住靜心。若約事相。即正修習般舟三昧。二即前往詣下。明設敬儀。重人法故。三白言聖者下。諮問法要。是本意故。於中三。初自陳發心。明有法器。次而未知下。正陳所問。顯為法來。問中略者。翻譯略耳。若善財略。友云何知。下友不應遍牒前問。後我聞聖者下。歎德請說。希垂拔濟。謂有智善能有慈無恡。故應為說。誘謂誘喻。即是教授。以成前解。誨謂誨示。即是教誡。以成前行。下皆准知。前雖廣問。但至因圓。此中結請。期於果滿。雙結發心。問行意故。
第三時吉祥雲下。稱讚授法。即正入法界。於中。先讚美法器。後正示法界。
△今初。所以讚者。令自寶固欣聞勝法。文中二。先標二難。後所謂下。別牒前問。是釋後難。文有十句。小有開合。案次牒前。初一牒前總中二句。若學若修皆菩薩道。餘九牒別。一勤求菩薩境界者。即是前文起菩薩行發起趣向菩薩境故。二勤求菩薩廣博淨行者。攝前三句。謂行攝前行菩薩行。廣博攝前遍滿菩薩行。淨即攝前淨菩薩行。舊經具三。一是出離道。即是前行。行即出故。二清淨道。即是前淨。三清淨廣大心。即前遍滿。唯此句合。餘皆一句。以牒一問。三即前轉。菩薩行亦轉變故。四即深入。深入廣大解脫門故。五即出生。種種作業方能生故。六即觀察。觀察眾生心行異故。七即增廣。行無住道方增廣故。舊經云。求生死涅槃門。謂不住涅槃即生死門。不住生死即涅槃門。二俱不住即是出義。由俱不住方能俱住。即是入義。不住而住。故名示現。八即成就。於為無為心無所著。何行不成。故世尊說。盡無盡法。不盡有為。不住無為。於有為界示無為法。於無為界示有為法。何所著哉。九即圓滿。能除眾生微細過失。方圓滿故。
△第二善男子我得下。正示法界。即念佛三昧。推勝之內方舉其名。今正示中唯彰體用。文中二。先明體相。後辨勝用。今初。文有五句。具含名義。下結名云。我唯得此憶念諸佛平等境界無㝵智慧普見法門故。文中。初句為總。謂自在決定解力。自在有二義。一觀境自在。欲觀不觀。若一若多。皆自在故。二作用自在。欲去欲住。隨心成故。決定亦二義。一智決斷故。二信無惑故。解即勝解。亦有二義。一為信因。於境忍可故。二為作用因。於境印持。遠處為近。若大若小。隨心變故。信智相資。他境不動。故名為力。即三昧義。餘四句別釋上總句。一信眼清淨。釋上信決定義。謂欲修念佛三昧。先當正信。信與解俱。故名為眼。則了見分明。由有信智。於實德能。深忍樂欲令心等淨。故名清淨。二智光照曜。釋上智決斷義。文殊般若意云。欲入一行三昧。先聞般若。如說修學。然後能入。言一行者。一法界行亦無一故。故彼經云。法界一相。繫緣法界。即是此中決定解義。又顯諸佛等無二故。若約表位。此中正是發心住體。以本解性聞熏之力令開發故。名決定解。三普眼明徹者。釋觀境自在義。無境不觀。故云普眼。以如為佛。無法不如。則無非佛矣。以覺為佛。無心非覺。心皆佛矣。以虗心之覺。契唯如之境。則不動法界。窮乎寂照之原。則心境皆佛。能所俱泯。豈非普哉。如此真眼。方為明徹。四具清淨行。釋前力義。非唯淨信。若沉若舉。諸蓋諸取。諸三昧障。皆悉不生。故云清淨。心造真境。故名為行。即一行也。第二慧眼遍觀下。辯其勝用。前明即用之體。一行三昧。今明即體之用。用無不窮。略有二用。一者內用。二者外用。今初二句而有三用。慧眼遍觀一切境界。是普眼用。善巧方便。是智光照曜用。離一切障。是清淨行用。二以清淨身下。明其外用。勝解印持。隨心去住。於中三。初明不動而往。二以信解力下。不念而持。三以智慧眼下。不往而見。於中三。初標。次所謂下。別顯數多。後隨其所見一一方中下。明所見事別。並顯可知。
第四善男子我唯得下。謙[A26]己推勝。於中二。先謙[A27]己知一。即結自分。後推勝知多。即增勝進。
△今初。即結示其名。一切諸佛平等境界者。即是所觀。橫該十方。竪窮三際。義貫十身。故云一切。即上普觀一行三昧。觀其法身。十方諸佛。亦通餘身。真應無㝵。十身圓融。皆是所念。平等有二。一約事等。一切諸佛利樂意樂受用變化。一切作業悉皆同故。二者理等。十方如來同一法身。三際諸佛無二體故。故般若云。若一佛出世。一切皆出。一佛涅槃。一切涅槃。何以故。諸佛法性無二相故。不如是知。非真念佛。故上經云。若生如是想。此佛此最勝。顛倒非實義。不能見正覺。無㝵智慧者。結其能觀。即上智光照曜。見佛取相。滯於方便。知佛空寂。真慧所沉。念無念者不㝵事而恒真。無念念者不動真而恒用。動寂無㝵。方念真佛。普見法門者。即總収前二。以結其名。即前普眼明徹也。即此後句可為總名。問法門無量。何以初友便教念佛。答略有十義。一念佛三昧眾行先故。智度論云。菩薩。以般若波羅蜜為母。般舟三昧為父故。二依佛[1]方能成勝行故。三功高易就以獎物故。四觀通深淺能遍攝故。五消滅重障為勝緣故。六雙兼人法易加護故。七十地菩薩皆念佛故。八三寶吉祥經初說故。初此念佛。海雲說法。妙住依僧。為次第故。九即心即佛易一境故。十為表初住緣佛發心樂供養故。
△二如諸菩薩下。推勝知多。於中三。初總標。次別顯。後總結。
▲今初。凡諸推勝。總有二意。一者通指諸菩薩行。謂菩薩勝行無量無邊。我唯知一。即標中云。而諸菩薩無量智慧具足圓滿等。二者就一行中唯知少分。如一念佛即有多門。我但知一。餘不能知。如下別中二十一門。皆約念佛。下諸推勝。例此可知。而言門者。隨其[2]二入佛境故。隨一一境智遊履故。
▲二所謂下。別有二十一門。各先標名。後釋相用。並從業用以受其名。准晉經中。一一皆有三昧之言。今略無耳。古德分二。前十念佛勝德圓備。後十念佛妙用自在。今釋有異。略為三門。一明所念差別。二者會釋經文。三以能念収束。
今初。謂十身三身為觀不同。略為十種。前八三身。後二束上以成十身。謂念三身佛。則為三觀。各分依正。便為六門。就報化中。分於內外。以成其八。九謂性相無㝵。十謂融攝重重。言十種者。一若作是觀。佛以法為身。清淨如虗空。無念念者。則念真如。是念法身。二華藏世界海法界無差別。依真而住。不依國土。是念性土。三十蓮華藏微塵數相。此等皆是念報身相。四有無盡德。一一難思。念報內德。故上經云。一切威儀中。常念佛功德。晝夜無暫斷。如是業應作。五觀華藏剎無量寶嚴量周法界。是念報土。六或觀佛相具三十二。若總若別。若逆若順。丈六千尺。此等皆是念化身相。七十力無畏十八不共。此等皆是念化身德。八餘方淨土水鳥樹林。此等皆是念化身依。九前二是性。後六是相。相外無性。性外無相。性相交徹。真佛真土。是念第九性相無㝵。十以性融相。相隨性融。令前九門合為一揆。故德德無盡。相相無窮。塵塵剎滿猶如帝網。是第十念重重融攝。得後二門。前皆真實。經隨別說。義必該融。
第二會釋經文者。今念十身。是後二門。故二十一門。前二十門。各以二門。念於一佛。以成十身。為十見佛。後一總融成第十門。謂初二門即是願佛。亦名願身。論釋願身願生兜率。初門宮殿。即天宮等。後門意樂。正是願體。故梵本中名上昇門。理實如來願周法界。隨樂令見。是出生義。故十見佛名出生見。三四二門即本性佛。名為智身。佛以智慧為本性故。前門十力智。後門無㝵智。智則明了為見。五六二門是法界佛。名為法身。前門一切界中無有差別。後門入不可見微細難知。並法身相。為普至見。七八二門是住持佛。名力持身。前門多劫。後門多時。並自力持。常令物見。為隨順見。九十二門即隨樂佛。名意生身。隨眾生樂。如意生故。前門遍一切剎顯生身多。後門遍一切世釋隨心樂。隨心皆見。為普受見。十一十二即涅槃佛。名為化身。前門化身。後門涅槃。化即有滅。故說涅槃。須知性寂為深入見。十三十四即三昧佛。名威勢身。前門從住處出。是三昧用。後門加趺遍坐。是三昧相。一日之中見一切佛。是無量義。從此往化。是無依義。故云三昧佛。無量無依見。既加趺坐。身滿法界。豈非威勢。十五十六即正覺佛。名菩提身。前門一毛頓現。是處微細。後門住剎那際。顯時甚深。如斯成佛。不著一切。為無著見。十七十八即是心佛。名福德身。前門心所住法。後門標自在心。故經心佛令安住見。隨心轉法。為福德身。十九二十即業報佛。名相好莊嚴身。前門應現業報。後門為真業報。坐華藏剎。即相海莊嚴。若真若應皆令物信。為深信見。末後一門。總該十身。故曰身雲等虗空界。則十佛十身皆等虗空。並合法性。為莊嚴法界虗空界也。是則隨門說異。舉一圓収。如是方為華嚴念佛。上來略辯。隨所念異。成此多門。若別對十觀。恐繁不敘。
第三能念収束。略有五種。一緣境正觀念佛門。若真若應。若依若正。皆是境故。稱名屬口。非真念故。略而不言。二攝境唯心念佛門。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況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三心境俱泯念佛門。心即是佛。心則非心。佛即是心。佛亦非佛。非心非佛遠離一切。故無所念。方為真念。四心境無㝵念佛門。雙照事理存亡無㝵。等真門之寂寂何佛何心。鑒事理之明明常心常佛。雙亡正入。寂照雙流。五重重無盡念佛門。理既無盡。以理融事。事亦無盡。故隨一門攝一切門。融斯五門。以為一致。即是此中能念之心與前所念十佛境合。非合非散。涉入重重。難思境也。此初善友推勝之中。全具諸門。下諸善友或有別用。解脫長者用唯心門。普德淨光觀德相等。皆是此中諸門別義。將此五門。對會經文。可以意得。念佛一門諸教欣讚。理致深遠。世多共行。故復略敘。無厭繁說。
▲三如是等下。總結可知。
第五善男子南力有國下。指示後友。於中二。先正示善友。後歎友成益。今初。即治地住善友。海門國者。彼國正當南海口故。表觀心海為治心地深廣門故。比丘海雲者。海為法門。普眼法雲深廣覆潤諸眾生故。表治地中觀察眾生起於十種深廣悲故。後海雲比丘善能分別下。歎友成益。文有十句。初總。餘別。句各一義。即懸指後友所成益事。一即見竟得益。二即聞華宿因。三即歎發大心。四即聞受持法。五六及七皆普眼所詮。八聞依正莊嚴。九即發心之相。至文當知。
第六時善財下。戀德禮辭。如前[A28]已辯(下第五經)。
●第二海雲比丘。寄治地住。謂常隨空心。淨治八萬四千法門。清淨潔白。練治心地。故名治地。文具六段。第一依教趣求中二。先依教正觀。此明溫故。後趣求後友。意欲知新。又前學而能思。後即思而能學。然思前猶屬前會。謂上來親近善友。次聽聞正法。今正念思惟。及如說修行。即是涅槃二十五中。四近因緣。今以前義屬後進趣。後義屬於前友指來。互為鈎鏁。主伴交參。故從會判屬於後耳。下皆准此。今初念前中。有十一句。初句為總。謂聞善友教。一心正念。後隨順思惟下十句為別。舊經十句。皆云正念觀察。謂不沉不舉。寂照雙流。今乃含在總句之中。其別句內隨順則通其思惟等。隨當句中。所宜各異。謂智光明。宜言思惟。其解脫門。須通達等。言隨順者。隨順事理皆無違故。一即思前觀境自在等。二即達前作用解脫。三即持前一行三昧。亦推勝中諸三昧門。四即敬前聞佛說法。五即觀前所見諸佛。六即樂前十方住處。七即了前壽命神通等。八即見前佛成正覺。九即入前所詮法界。謂一行三昧。所觀之佛同法界故。十通住前諸佛境界。後漸次下。趣求後友。可知。
第二詣海雲下。見敬諮問。文中二。先見敬。後白言下諮問。於中二。先自陳發心。後而未知下。正問法要。其中言生死輪者。如汲井輪循環無[A29]已故。大願輪者。盡眾生界窮無際故。眾生界盡。大願方終。故對生死。以立輪稱。餘所問義在相可知。雖含義理。經文浩博。不可繁說。
第三時海雲下。稱讚授法。文中分二。先讚法器。後授法要。
△前中三。初友本問。以發心者難可得故。若不發心。非法器故。次善財下答非虗妄。後海雲告言下。正讚發心。於中二。先標讚。後善男子若諸眾生下。釋讚。於中亦二。一因緣難具故。發者為希。二發心相勝故。發者難得。今初亦二。先反說。後是故菩薩要得下。順說。有十一句。近友為緣。餘皆是因。初句為總。即宿植普賢無㝵法門成種性故。二要得真實下別。初得真如三昧智光。了心實性。不住了相。名巧方便知。心含藏一切功德。故稱為藏。是為直心。故云正道。得此光明。能真發心。餘可思准。二發菩提心者所謂下。發心相勝故。即正顯示菩提心相。亦當教其發菩提心。於中二。先別。後結。今初有十一句。亦是三心。亦四弘心。初五誓度眾生。次一誓斷煩惱。謂捨執著故。次二誓學法門。後三誓成佛道。一成色身。二寂諸障。三成種智。此中諸句皆順梵本。若順此方。合云發大悲心拔濟苦惱諸眾生故。十句例然。又此十心。多同治地。恐繁不會。後發如是下總結。
△第二善男子我初止住下。正授法要。謂觀法海。覩佛聞法。次前念佛明聽法者法為良藥勸物弘傳故。有偈云。假使頂戴經塵劫。身為床座滿三千。若不傳法利眾生。畢竟無能申報者。又表此位勝進之中誦習多聞等是所尚故。於中二。一正明修觀。二觀成利益。
前中三。一總標時分。二順顯觀修。三反以結歎。今初。言十二年者。一紀[A30]已周。過十千劫[A31]已。入第二治地住故。二所謂下別顯觀修。然海有法海智海悲海生死海等種種不同。准十地經。大海十義。即佛智海。十表十地。各有所以。今次不同。復有開合。及有無異故。依當文大悲海釋。即彼住中發十種心。一利益心。利益寬廣故。二大悲心。大悲甚深無能測故。三安樂心。梵本舊經俱是漸次深廣。始於世樂。種種與故。今云同一醎味。譯人之意。四安住心。謂惡行眾生令住善行。善行即是眾寶莊嚴。五憐愍心。悉包納故。六攝受心。種種外道攝令正信。如多色水同在海中。七守護心。[A32]已發心者皆守護故。是為無量眾生所依。八同[A33]己心。謂攝菩提大願眾生。取如[A34]己身。有菩提願。為大身故。九即師心。謂於大乘道集進趣者。推之如師。師必諮受。如受大雨。十導師心。謂具功德者敬之如佛故。湛無增減。以此十心。對斯十喻。有如符契不應妄故。三善男子我復下。反以結歎世無過故。前託事顯詮。今亡詮求旨。離海更求故。梵本舊經皆唯四句。云頗有廣博過此海不。頗有無量過此海不。頗有甚深過此海不。頗有殊特過此海不。一廣。二多。三深。四勝。初二是前第一開出。三即第二。四即第六。故梵本云。頗有種種色者過此海不。以餘六句不出深廣。又餘處容有故更不牒。撮成四義。結以稱歎。
第二善男子我作如是思惟之時下。觀成利益。由前忘詮。今此得旨。便覩華開真佛顯現。文中二。先見佛。後聞法。前中亦二。先見依。後見正。前中有三。初標體相。以上深觀心海悲海。則心華行華自然敷榮。無漏性德一時顯現。二百萬欲天下。外相為嚴。三此大蓮華所有莊嚴下。舉因顯勝。第二善男子我時於此下。見正報。謂心行既敷。本覺如來忽然出現。第二善男子時彼如來下。聞法。所以海中說者。大悲性海所流演故。於中三。初演說。二受持。三轉授。今初有二。先總標。後別釋。今初。言普眼者。略有五義。一詮普法故。二普詮諸法故。三得此法者。一法之中見一切故。四唯是十眼之所見故。五非唯十眼圓明方見。能所不異。方能見故。是義云何。謂諸緣發見。緣各為根。因沒果中。緣皆號眼。故全色為眼。恒見色而非緣。全眼為色。恒稱見而非我。非我離於情識。非緣遠於尋求。収萬像於目前。全十方於眼際。是以緣義無盡。隨見見而不窮。物性叵思。應法法而難准。故法普即眼普。義通乃見通。體之而寂寂。照之乃重重。斯眼所見。為普眼法門也。後顯發一切下。別釋普眼之用。謂無行不開。無境不照。無德不具。無用不周。故為普耳。二我從彼佛下明受持。於中二。先顯所持法多。以是一多互相即入無盡法故。後善男子我於彼下。別顯持多之相。於中二。先標長時。千二百歲同十二年。後於日日下。別彰能所持相。有十種持。於中二。先標。後所謂下列。初一聞持。餘皆義持。二契本寂智方能入故。三旋轉無量方能普入。云何旋轉。謂如字輪旋轉布列。一字之中轉出多義。展轉遞出。名之為旋。智者禪師云。從空入假。從假出中。互觀出入。皆旋轉義。又旋是旋澓。顯是深義。四地地義殊。一時普照。方能分別相用得果。五普攝在懷。方有威用。若約所詮而明攝者。即以威力攝諸眾生。同九地中威德總持。六如華引果。開發於教。引行果故。又華開見實。菡萏芬敷以為莊嚴。開發言教。旨趣昭著。文義相隨。故名引發。七音聲總持。八如空包含。名虗空藏。見性空理諸相歷然。九以多智光積而高顯方能增廣。如聚光明。以成山岳。十如海無心含容萬類。亦能印現。故名為藏。法合可知。依此而持。豈離言詮別求解脫。此十即是彼位勝進誦習多聞虗閑寂靜十句之相。但有開合及廣略耳。第三善男子是時十方下。轉授可知。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謙[A35]己推勝。先謙[A36]已結前。後如諸下。推勝進後。略舉十海以顯無盡。我唯一海。豈得同年。
第五善男子從此南行下。指示後友。六十由旬者。修六度行淨六根故。聚落名海岸者。楞伽道次。南海北岸故。楞伽梵音。此云難往。居南海中。四面無門。非得通者。莫能往故。表於真心本離四句得宗通者方可會故。然有無等。得意成門入佛法故。失意成謗增益等故。以門為門。則為言說。故曰無門。即門無門是宗通矣。故曰難往。非不往也。今居此者。表修行住。是入智海。真心絕相之正道故。比丘妙住者。身住虗空。無住相故。表此住中觀一切法如虗空等無有處所。離分別故。亦比丘者。入道未久。宜依僧故。前法此僧。義次第故。
第六時善財下。戀德禮辭。
●第三妙住比丘。寄修行住。謂巧觀空有。增修正行故。餘如前說。文亦具六。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先念前友教。文中十句。初二句總。後專念如來下別。別中初三句。思前觀成利益。初句見佛。次句聞法。後句受持。次二句思前觀海。後三句通明證理治障攝法觀修。後如是作意下。趣求後位。
第二見彼比丘下。見敬諮問。於中三。初見。次善財童子見此下設敬。後合掌白言下。諮問法要。於中二。先自陳發心。後而未知下。正陳請問。於中三。初總問。於法起行故云佛法。通於教理行果等法。梵本舊經。佛法二字皆居其末。二我聞下結前生後。三菩薩云何恒見下。別問起行勝用。有十一句。所行各別。初三不離三寶行。次三不捨二利行。次二攝佛依正行。次一悲智無住行。後二攝法證入行。皆以上恒字貫下。不離無暫捨也。
第三爾時妙住下。稱讚授法。於中二。先讚。後授。今初。先讚發心勝。後讚問法勝。二經皆有總句云佛法。佛法通於教理行果。一切智法。別明果法及自覺法。通理行果。自覺聖智。通此三故。後善男子汝能下授法。於中二。先讚問誡聽。後善男子我得下。正授法要。於中三。一總標名體。二修習得法。三辨法功用。今初。此名是下。謙[A37]己中名從用以立。梵本此云我得無著解脫門。舊云無㝵。今此總名後得法中。二常於此門下。修習得法。由四威儀。順法思修。故能獲得。言無㝵者。略有二義。一者智慧於境無㝵。由證無㝵真法界故。故云智慧光明。二者神通作用無㝵。由內證故。不㝵於境。供佛化生。不空所作。如前名中。三由得如是下。彰法功用。於中具十通用。文分為三。初總明通智之用。次總相徵釋。後別明通變之用。今初。有十二句。具十通智。小有開合。初一他心通智。二三皆宿住通智。前句本生。後句本事。四即未來際劫通智。五天眼通智。經說天眼見現在故。六具二通智。一天耳通。約聞一切音聲。二分別一切眾生言音通智。約聞言詞。今經之中。言當言詞。音當音聲。故梵本云種種祕密語言音聲。以同一天耳。開之成二。故今合之。七八及九並一切法通智。一斷疑智。二知根智。三知時智。此三並是化生之智。十及十一並一切法滅盡通智。前句知剎那盡。後句長時流轉盡。十二即無體性神通。及無量色身莊嚴通智。此二俱是神境開出。下復廣說。故此合耳。十通文顯。唯時分智。今當略說時分總名。該於長短。時之極促名曰剎那百二十剎那名怛剎那。六十怛剎那為一臘縛。三十臘縛為一牟呼栗多。三十牟呼栗多為一晝夜。餘時可知。然仁王經。一剎那中九百生滅。今不說者。一以剎那之中更有生滅。唯佛智知。故略不說。二顯於剎那剎那生滅即無生滅。是性寂滅。稱滅盡智。得此性滅。不㝵起用。異乎二乘盡滅之滅。若約表者。此位菩薩。觀察地水火風等界故。成智慧作用自在。二何以故下。總相徵釋。然有二意。一徵釋前十所以。前十得無㝵者。皆由無住等。通力故。以無住故。無所不住。以無作故作用無邊。以無行故用而常寂。若約表義。即修行菩薩。觀一切法空無我等。得此自在。二者別相徵釋。最後一句。所以得身遍十方者。無體性通。無作無行力所成故。故此一段。是結前生後。然其十通。但開於六。以成圓數。謂一以天眼約見現未。分成二相。天眼見現。加未來劫。二天耳約聞音聲言詞。分為二相。今文合之。三以神足約於業用及現色身。分成二相。今文亦合。四以漏盡約盡定慧二種障故。分為二相。定即滅盡智通。慧即一切法智通。上四各二故。成八種。他心宿住此二不分故。有十耳。十智皆通。故判為智。第三善男子我以得此下。別明通變之用。初句牒前。即牒最後。於虗空下。正顯用相。謂十八變。文具有之。一於虗空中至種種威儀。即所作自在。二隱。三顯。舊經梵本云。或隱或顯。知二相別。今云隱顯自在。乃合二變以為一句。四或以一身分為多身是舒。五或以多身合為一身即卷。六或以其身往來下。明往來。七遍身下熾然。八或時震動一切大地。即是震動。九或時以手下。制他神通。以超自在過梵王故。十或以神力轉變自在者轉變。十一或現寶焰雲下流布。十二或現變化雲下。同類往趣。十三或現光網雲下。放大光明。十四或現其身於一念頃下。示現。十五於一一身普雨一切諸佛剎海下。眾像入身。文雖言出。必能入故。故最後云。以一切身持諸供具。十六一一如來所轉法輪下。施他辯才。以能憶持佛所說故。十七善男子如是一切下。施他安樂。謂見身聞名。令無散亂。身心輕安。乃至菩提覺法樂故。十八彼諸世界一切眾生下。施他憶念。憶念善友。此法門故。餘如瑜伽三十七說。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謙[A38]己推勝。先謙[A39]已知一。一念遍往。故云速疾。現形益物。為不空等。後如諸菩薩下。推勝知多。而皆明戒者。彰知所得無㝵解脫。由持如來別解脫戒。為依地故。前吉祥雲法門是定。海雲是慧。此中明戒具足。三學如天三光。如鼎三足。闕一不可入菩薩道。先此三故。非戒不能修心行。故有二十戒。即第十迴向二十梵行。但彼約於自能清淨方能淨他。故先護重。首明不破不缺等行。此彰菩薩本為利他。故先大悲。後顯無垢。名或小異。今當略會。一大悲戒。即彼二十無恚梵行。恚是悲障。有悲故無。二波羅蜜戒。是第十一三世諸佛所行梵行佛之道故。三住大乘戒。即第十七無比梵行。餘乘無對故。四不離菩薩道戒。即十八無動梵行。不動二利故。五不著一切法戒。即十三無著梵行。由見真如成聖道故。六不捨菩提心戒。即十六安住梵行。心詣理故。七不墮二乘地戒。即十五無滅梵行。順理而行。則常不滅。不同二乘起心持戒有滅盡故。八常以佛法為所緣戒。即十四無諍梵行。事理具足。無非佛法。何所諍哉。則常緣矣。九心常憶念一切智戒。即第七諸佛所讚梵行。稱理持戒。動契聖心。是緣佛智。佛何不讚。十所發志樂等虗空戒。即第九無所得梵行。不得能所。自在持故。十一一切世間無所依戒。即第八無所依梵行。不依現世名聞利養。不求當世人天果故。十二不缺漏戒。即第二不缺梵行。不犯十三等無殘缺故。十三不濁亂戒。即十九無亂梵行。定共相應故。十四無遺失戒。即第五無失梵行。定心持戒。吉羅不犯故。十五不雜染戒。即第三不雜梵行。不念破戒種種因緣。聞環釧聲。亦不染故。十六不追悔戒。即十二無㝵梵行。犯罪追悔是障㝵故。十七無厭怠戒。即第六無能蔽梵行。當持無厭緣不能蔽。鵝珠草繫。持不壞故。十八清淨戒。即第十增益菩薩清淨梵行。不同小乘唯事淨故。十九離塵戒。即第四無點梵行。不犯墮罪無塵點故。二十無垢戒。即第一不破梵行。若犯四重十重。猶如破器。無所復用。最垢重故。略為此釋。似有憑據。亦順智論十種戒文。恐繁不會。
第五善男子從此下。指示後友。即生貴住善友。國名達邏比吒者。唐言持富饒。從聖教等之所生故。為貴。為富。城名金剛層者。積集三世佛金剛句。重重高故。大士名彌伽者。新云宜(上聲)伽。(上聲)俱譯為雲。演輪字門。含潤雨法故。修學三世佛法教雲雨一切故。
第六時善財下。禮辭可知。
●第四彌伽長者。寄生貴住。生佛法家。種姓尊貴故。文亦具六。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先念前友教。有十五句。初總。餘別。後如是觀察下。趣求後位。
第二乃見下。見敬諮問。於中三。初見。次善財下敬。後白言下諮問。於中二。先自陳發心。後而未下問法。有十三句。初二句總。次十句別。後一句結請。別中釋通橫竪。橫釋可知。竪約十地。一證發心故常不忘失。二不悞犯故堅求佛法。三忍度增故清淨謙下。四進度增故不憚劬勞。五入俗化物故總持普門。六般若現前故智光離翳。七方便增上故。得妙辯才。權實雙行。決擇深義。八無功無生。為正念力。一念所作。超前多倍故。憶持佛法。九居法師位。演一切法。十智度滿故。名普遍智。此十地相。文亦顯然。唯願下結請。
第三爾時彌伽下。稱讚授法。於中二。一讚法器。二授法門。前中三。
△初審問。次善財下奉答。後彌伽遽即下敬讚。於中二。一敬。二讚。今初。師禮資者。以菩提心是佛因故。能廣出生諸功德故。發心功德品云。發心功德不可量。眾智共說無能盡故。如下慈氏廣讚勝德。法界無差別論云。禮菩提心者。如人禮白分初月不禮滿月。以希現故。滿月由此故。故涅槃三十八云。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先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禮初發心。況未說法。未定師資。後授[A40]己法。方昇本座。不違重法。前三皆僧。敬俗非儀。故不爾也。二然後合掌下讚。於中二。先總。後善男子下別。於中三。一讚發心勝德。二讚發人難遇。三結讚成益。初中三。初明因果深廣德。斯德終成。功歸初發。而汝能發。決定當成。況初後圓融。此心頓具。故上經云。一切功德皆在最初菩提心中住也。次則為十方一切如來下。十王敬護德。以內有勝德故。後則令一切眾生界下。外益眾生德。並顯可知。二善男子如是菩薩下。讚發人難遇。人能具德故難逢遇。於中二。先總讚。後何以故下徵釋。先徵意云。何以難遇。釋云。發心菩薩能與眾生成勝益故。以喻對法。文並可知。三爾時彌伽廣為下。結讚成益。益時會故。此段舊經所無。
△第二是時彌伽還昇本座下。授[A41]己法門。於中二。先現通益物。令其目覩。後正授法要。令其聽聞。今初昇座。二經並在。現通之後授[A42]己法。初面門即口。顯教道流通。亦表總持須口密故。輪字句品莊嚴法門者。古德引日照三藏三解。一約字相。楞伽經中云。字輪圓滿猶如象跡。二約所詮。盡理圓備如輪滿足。三約勝用。謂妙音陀羅尼。有轉授義及滅惑義。如法輪等。即輪字教法詮示莊嚴。此釋[A43]已具。今更依毗盧遮那經。以廣其相。彼經第五。有字輪品。經云。是遍一切處法門。謂菩薩若住此字輪法門。始從初發妙菩提心。乃至成佛。於其中間。所有一切自利利他種種事業。皆得成就。如初阿(上聲)字。是菩提心。若觀此字。而與相應。即同毗盧遮那法身之體。謂此阿(上聲)字輪如孔雀尾。輪相光明圍遶行者。而住其中。即是住於佛位。如有偈云。八葉白蓮一時開。炳現阿字素光色。又阿(長呼)婆嚩三字。總攝三部。阿(長呼)字如來部。婆字蓮華部。嚩字金剛部。隨一部中。皆有五字。所謂字輪者。從此輪轉而生諸字。輪是生義。如從阿(上聲)菩提字即生四字。謂一阿(長呼)字是修行輪。既[A44]已發心。必修諸行。二暗字是成菩提輪。既修行[A45]已必證菩提。三噁字是大寂涅槃輪。即菩提所至。四惡(長呼)字是方便輪。謂涅槃大用。而阿(上聲)字當中四字繞之。從下次第。右旋如輪。舉一為例。餘字准之。若修行者。如是了達。則能入於陀羅尼門。旋轉無㝵名字輪品種種布列員位之相。故名莊嚴。又阿(上聲)等五字。前之四字。如次即是法華經中開示悟入。第五一字。法華經無。含在入中。餘如字輪品說。其字下深義。至眾藝處當廣分別。所以次前而辨斯者。入俗化物。須存有無。以字表義故。毗盧遮那經云。甚深相無相。劣慧所不堪。為化彼等故。兼存有無說。如初阿字。是無生義。以顯性空。布列字相不失於有。故云兼存。又為總持令不失故。既為醫人。亦以字輪。銷伏障故。聖教中生宜持字故。第二所應作[A46]已下。正授法要。令其聽聞。於中二。先標名體。後辯業用。今初。言妙音陀羅尼光明法門者。即前字輪法門。然字即字相。謂四十二字。音即音聲。即十四音。謂[衣-〦+可]阿等。以音入字。出字無盡。一一字下出多意義。若善妙音。窮於聲明。解萬類語言故。音字互舉。意欲相成。智慧為體。故云光明。二於一念中下。辯其業用。此廣舊經。非唯知言。亦了心念祕密法等。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謙[A47]己推勝。先謙[A48]己知一。後如諸下。推勝知多。有十五句。皆妙音持差別勝相。於中二。先有四句。隨俗言音。一即言因以想取像。起尋伺行。而為因故。同時心所。名為眷屬。二隨方施設。所用不同。三名字。四言音。後普能隨入一切諸下十一句。說諸佛法句。從所詮別。一詮於理智。即事而真。為深為密。猶如三德祕密之藏。又密意三密亦名祕密。二詮菩提涅槃下。皆即一之多。總顯甚深。於中。三廣。四勝。五無上。六差別。七調伏界。八呪持。九別明妙音。十輪字圓滿。十一輪字出生。上皆深廣。故並云海。後三約窮事理。故並云際。
第五善男子下。指示後友。聚落名住林者。方便具足住。德行建立故。年耆德艾。故稱長者。於其身內。現多佛境。定用自在故。名解脫。表此住位所修善根皆為度脫一切眾生乃至令證大涅槃故。
第六時善[1]則下。戀德禮辭。(下第六經)。
●第五解脫長者。寄具足方便住。帶真隨俗。習無量善巧化無住故。文亦具六。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一修證前法。二趣求後友。前中亦二。先明思修。後彰修益。今初有十一句。初總。餘別。總中微妙辯才。即前妙音陀羅尼。二本皆有陀羅尼言。莊嚴法門即輪字法門。於此二門。隨順義理。心無異緣。故云一心。餘句別中。以總該別。皆著一心專念之言。二經並無。而十句中。各有修相。謂一深入語言。二憶念方便。三觀察解脫。四成就善根。五淨治善巧。六明利攝智。七堅彼大力。八不退志樂。九廣彼功德。其最後無㝵。義加總結。後如是思惟下。彰修之益。益堅誓等諸法門故。
二漸次下趣求後友。十二年者。大同海雲。昔人表法云。自分勝進。各修六度。故云十二。今更一解。六根對境十二入中內外無著。方解脫故。故淨名云。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賢首品云。於眼根中入正定。於色塵中三昧起。由此便成眼陀羅尼自在佛等故。十二年方見解脫。
第二既得見[A49]已下。見敬諮問。於中二。先見敬。自敘欣慶者希望多年故。後聖者我[A50]已下諮問中二。先自陳發心。後諮問法要。前中三。初總。次別。後結請。今初可知。二為欲下別陳發心之相。總有三相。初欲上窮佛境。次為欲聽聞下。欲罄盡法原。後為欲與一切菩薩下。欲齊菩薩行。三聖者我今下結請。謂結前發心之相。便為請問之端。故云以如是心至聖者所。
第二我聞聖者下。諮問法要。於中二。先讚能誘誨。亦為問端。如云能開佛境界。則為請開。餘例此知。後唯願慈哀下。請說所疑。
第三時解脫長者下。正示法界。於中二。先入定嘿示。後出定言答。
△前中所以定中示者。依六度說。此位定增。即定起用。方便始具。此位增修。方得後位心定不動。文中三。初彰入定因緣。宿善為因。表自修故。後三為緣。一主佛威力。表本覺故。二文殊念力。具信智故。[A51]已彰善財因文殊故。三諸菩薩主伴力故。二即入下。舉定名體。謂普攝諸剎。在於身中。由唯心智。稱性總持。令如體用旋轉無㝵。故以為名。三入三昧[A52]已下。明定業用。於中三。初總明普攝。二別彰多相。三令機見聞。初中分二。先明所現分量差別。後如是一切下。結能所現自在之相。分明顯現者。身如明鏡現色像故。無有障㝵者。此是總句。略有四義。一身中所現。若依若正互不相㝵。故云一一差別不相雜亂。二身與彼剎無有障㝵。以含剎之身。入身中之剎。無不充遍。是為內外一多無㝵。故云身與佛剎互相涉入不相障㝵。即此便有重重之義。謂含剎之身。入身中之剎。身中剎內之身亦能容剎。所容之剎亦有能容之身。身身無窮剎剎不盡。如鏡銅為像。對於明鏡。鏡入像中。如剎居身內。像入明鏡。如身遍剎中。則互現重重歷然可覩。三本末無㝵。若促大剎。入於一身。或張身令大。以容諸剎。非不思議。互入重重。本相如故。為不思議。故云種種色像而無來往。華藏品云。以一剎種入一切。一切入一亦無餘。體相如本無差別。無等無量悉周遍。四長者智持明了無㝵如下。廣說得不思議解脫用故。故名解脫。二所謂種種佛剎下。別示多相。三彼諸如來所說法下。令機見聞。
△第二爾時解脫下。出定言告。於中四。一明起定。所作事辦故。說法時至故。二告善財下。示定名體。無㝵如前。莊嚴有二。一所現依正皆悉莊嚴。二顯現自在以為莊嚴。三善男子我住下。說定業用。即普攝義。四善男子我見如是下。彰定體相。即無來去。唯心觀故。所以次前明此定者。上[A53]已總彰三學。今明定慧之要。唯有二觀。一唯心觀。二真如觀。今此正辯唯心。即心無心。便入真如。故次明也。亦顯此位。知眾生界無量無邊皆心所現。知眾生空無作無性。即入如實。於中二。先結前所現體無往來。二善男子我若欲見安樂下。廣顯隨心見佛體相。於中四。一明隨心念佛諸佛現前。二正顯唯心念佛觀體。三以唯心觀遍該萬法。四結勸修學令證唯心。
[○@△]今初。既了唯心。了心即佛。故隨所念。無非佛矣。何難見哉。況志一不撓。精研造微。佛應克誠。于何不見。文中二。先橫辨十方隨心現前。後善男子我若欲見盡過去下。竪窮三際隨心現前。並結無來去。無來去相。次下當釋。
[○@△]第二善男子我能了知下。正顯唯心觀體。於中二。先總明相無往來則體性寂然。後所以者何下。徵釋所由。先徵意云。何以普見復無來往。後釋意云。了彼相虗唯心現故。以我即寂之唯心。叩彼即體之妙用。能念所念。何動寂之相干。於中二。先別以喻顯。後結成唯心。今初。文有四喻。意含通別。通顯唯心。喻無往來。別喻兼明不入出等。一如夢喻。文自有二。初總喻。但取不實無來去義。則心佛皆夢。後如夢所見從分別生下別喻。則佛喻夢境。能念之心喻其夢因故。上二句喻。下二句合。覺時起想。睡後夢生。觀想分別。定中見佛。既從想現。明是唯心。故觀經云。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既從想生。緣生非實。故所見佛。空無往來。般舟三昧經云。如夢見七寶親屬歡喜。覺[A54]已追念。不知在何處。如是念佛。又夢雖虗。異乎不夢。唯心見佛佛亦非無。故般舟云。覺[A55]已念之。彼不來我不往。而其事宛然。當如是念佛。會上二文。非空非有。是為中道。唯心念佛觀也。二水影喻。唯有別喻。器喻淨身。水喻自心。影喻見佛。但是水月皆可為喻。若月滿秋空。隨水而現。澄波皎淨。則月影圓明。水濁波騰。則光昏影散。有水月現。曾何入來。無水影空。未曾出去。雖水中見月。誰能執持。雖不可持。非謂無月。心有定散。染淨不同。見佛一多勝劣等別。佛既如影。故無一多勝劣去來入出等相。非空非有。中道觀成。若水喻心性。則佛之月影。皆是眾生真心中物。心佛交徹。真唯心也。三如幻喻。亦唯別喻。有能幻法。方有幻事。無能念心。無所念佛。從心如幻。佛無所依。幻相不無。即唯心觀力。有無雙離。中道顯然。四如響喻。則有通別。通則但取緣成無性。則心佛菩薩。並喻響空。後譬如谷響下別喻。則聲喻心念。谷喻法身。響喻見佛及與聞法。聲擊空谷。響似本聲。念叩法身。隨心聞見。故聲與響非合非散。空有中道准前可思。上之四喻皆具四觀。一正是唯心。二唯心故空。三唯心故假。四唯心故中。融而無㝵。即華嚴意。若皆具四。何用四喻。一欲廣唯心無性等故。二從增勝說。四義不同。謂夢喻不來不去。影喻不出不入。幻喻非有非無。響喻非合非散。又夢喻散心。意言分別故。水喻定心。同靜水故。幻喻起用心。如幻術故。響喻勝劣心。隨念見故。又前三喻見身。後一兼喻聞法。三中夢喻法身。但有想見竟無見故。影喻報身。相明靜故。幻喻化身。隨意成故。又影喻是心是佛。幻喻是心作佛。夢喻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響喻隨心勝劣見佛有異。具上諸意。四喻不同。後我如是下。結成唯心。明是心是佛。般舟經云。自念佛從何所來。我亦無所至。我所念即見。心作佛。心自見。心是佛。心是如來。心是我心見佛。此上攝境歸心。下又拂云。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見心。心有想為癡。無想即泥洹。是法無可示者。皆念所為。設有念。亦了無所有空耳。此即彼經之玄也。若此中意。三觀齊駈。以性融相。則入重重念佛之境。[A56]已見德雲。
[○@△]第三善男子當知菩薩下。心該萬法。謂非但念佛由於自心。菩薩萬行諸佛體用凡聖等境。並不離心。如有偈云。諸佛從心得解脫。心者無垢名清淨。五道鮮潔不受色。有解此者成大道。佛尚心現。況復凡夫。夜摩偈云。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應知佛與心。體性皆無盡等。即斯義也。文中三。初明佛法唯心。次通辨染淨由心。後結成佛法唯心。
▲今初。即淨分依他。故上經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晉經云。心造諸如來。
▲第二善男子諸業虗妄積集名心下。通辨染淨由心。此段十五行。舊經所無。文分四別。一總舉八識。為迷悟依。二彰由迷悟成十法界。三結成迷執過患因緣。四雙明迷悟二相差別。
[△@、]今初。八識皆具。文有四節。一諸業虗妄積集名心者。此是總句。若通相說。明八識心皆是積集。末那[A57]已下。總中分別彰餘七相。故楞伽云。心能積集業。意能廣積集。而總含別義。即當第八。故云若集起以解心。第八獨名心。集諸種子。起現行故。故今雖總。即當第八。諸業虗妄。是心之因。唯識論說。諸業習氣與二取俱。熏識成種。前滅後現。皆由不了真實義諦。執我我所。方習成種。故云虗妄。若楞伽意。不思議熏不思議變。是現識因。取種種塵及無始妄想熏。是分別事識因。故云諸業虗妄。由有虗妄覆彼真識。成末那等七識波浪。二末那思量。是第七識。末那標名。此方云意思量。即是第七性相恒審思量。第八賴耶。為內我故。依第八轉。還緣第八。故次明之。三意識分別。即第六識。末那名意。意即是識。今此第六。是意之識。依第七故。然了別以解識八識俱名識。今取能了種種差別。名為分別。四眼等五識了境不同者。隨所依根。用差別故。楞伽經云。心能積集業。意能廣積集。了別故名識。對現境說五。即上四節也。依唯識論。束上四節。為三能變。後二為一。依楞伽經。收上四節。為三種識。謂真識現識分別事識。古人亦將此之三識。配三能變。觀彼經文。意有不同。謂真識即是如來藏性。體無生滅。與生滅俱。非一非異。名阿賴耶。以為現識故。此一識含在總句下。佛菩薩覺於此相。便同本覺故。十卷七卷入楞伽經。皆云略則唯二。謂現識分別事識。以其真識含在現識。故不應言七識為現。此中意云。由此諸識互相熏習。生死流轉。若能了達則不流轉。故說八識為迷悟因。非如常說。獨依真如有迷悟也。故問明云。眼耳鼻舌身。心意諸情根。以此常流轉。而無能轉者。迷悟之相。次下當說。
[△@、]第二愚癡凡夫不能覺知下。彰由迷悟成十法界。十法界中。二人為悟。謂佛菩薩。八人皆迷。謂六道二乘。文中分二。先明迷人。後彰悟人。今即初也。初二句即是六道。不知識體即是苦果。不知熏習以為集因。故常流轉。怖老病死求入涅槃。即是二乘。上迷勝義。為不覺知。今悟四諦故。求滅苦集。生死涅槃二俱不識下結成上過。此句總標。六道凡夫不識苦集。安知涅槃。二乘不了生空本是涅槃妙有。故求永滅。凡小俱迷生死涅槃其性平等。為俱不識於一切境。妄起分別下。別明不識之相。此句通明但妄分別。謂生死可滅。涅槃可證。入楞伽云。不知世間涅槃無差別故。分別一切法與非法。又由未來諸根五塵境界斷滅凡夫愚人以為涅槃者。此別明不識涅槃之相。以小乘滅為涅槃故。謂未來根塵麤相斷滅。凡夫及與愚法二乘。並謂涅槃。以為真實。而不能知但離虗妄未實滅度。躭三昧酒。妄謂涅槃。不取塵境。謂為有餘。根塵都滅。謂為無餘。寧知微[1]紬業相未滅。況復能知本來清淨。二諸佛菩薩自證悟時轉阿賴耶得本覺智者。彰其悟人。菩薩是因。諸佛是果。自證悟時。義通因果。轉阿賴耶得本覺智。即菩薩地盡。成佛之時。破和合識相。滅相續心相。顯現法身。智純淨故。名轉阿賴耶得本覺智。然本覺本有名顯法身。即合言證。始覺菩提。今日始成。可稱為得。今云得者。得始覺智契於本覺。始本無二。名究竟覺。故名為得。斯即了達生死涅槃二俱平等。
[△@、]第三善男子一切凡愚下。結成迷執過患因緣。於中。初二句辨執。不知如來隨機說法。對二乘故說有三乘。破於二乘復說於一。故彼經偈云。三乘與一乘非乘我所說。則非三乘亦非一矣。然迷佛方便義則有之。梵本但云不悟此理執有三乘。斯則牒上。謂不悟上來生死涅槃平等之理。見上迷悟。謂有三乘。言不了三界由心所起者。此句辨迷。六地經云。三界所有皆一心作。七卷經云。彼愚癡人。執有三乘。不說唯心無有境界。不知三世一切佛法自心現量者。釋上不了三界所以。以不能知唯心教故。七卷經云。彼人不知去來現在諸佛所說自心境界。言自心現量者。不同三量。真現量也。謂不了萬境皆自心現。如心分量故。楞伽云。自心現見應當除滅。見外五塵執為實有。下示不了知心現量義。不知心現。謂有實故。同於翳眼取外空華。若知唯心。三一俱遣。下彰過患。由不覺知。生死循環。轉無窮[A58]已。
[△@、]第四善男子佛說諸法無生無滅亦無三世下。雙明迷悟二相差別。於中二。先明悟相。後顯迷相。今初。謂悟真實唯識性故。於中亦二。先二句總標。佛說諸法無生無滅者。橫說心性。亦無三世者竪說心性。後何以故下徵釋。先徵。意云。現見諸法有生滅等。佛教亦說何得言無。釋云。由心現故。以心為因。而現生等。既從緣生。即無生等。故梵本云。因如是故。知一切法本性無生。問明品云。法性本無生。示現而有生。此中無能現。亦無所現物。有無諸法本不生者。從無之有曰生。自有還無稱滅。無本自無。何能生耶。有若[A59]已有。復云何生。有法從緣。自他共中求生叵得。無法無因。何得名生。無法若生。龜毛兔角悉應名生。有不生無。無不生有。無若生有。空華應生乳酪等法。有若生無。龜兔應常生毛生角。是知有無本自不生。猶如駝驢兔馬等類決定無角。故忉利偈云。一切法無來。是故無有生。以生無有故。滅亦不可得。心法遷流。假說三世。色心之體無生性空。三世之名依何而立。如兔無角。豈問此角為昔為今。聖者自悟境界如是者。結示也。上約教道。佛說無生。今約證道。唯佛菩薩自證無生。非無因矣。斯即名為自覺聖智。自覺聖智者。楞伽經云。一切法無所繫著。得如幻三昧。由如是知故。得上來成本覺智。二善男子愚癡凡夫下。顯其迷相。對上二義。說二種迷。一對有無本不生。故云無中執有有中執無。此有多意。一境從心現。空而謂有。三界唯心。有而說無。二生死本空執為我法。涅槃不空執為滅無。三世無常等執有常等。出世常等執無常等。四諸法性空。翻執為有。無性真理。却執為無。若楞伽中。有四種。無有有建立。並無中執有。一無相建立相。即蘊界入本空無相。執有法相。二無有見建立見。謂於蘊界處起我人見。三無有因建立因。謂最初識緣生無性。而計有因。四非有性建立性。即三無為離有無性。而執定實。此上四義。既無而執有。則顯二空有而執無。故諸聖者。離有無見。便了識性。成種種身。教化眾生。二取阿賴耶種種行相者。對上覺自心現。今明不覺故有執取。言種種行相者。謂執受根身。頓變器界。生滅遷流。不生不滅。如是等相。墮於生滅二種見中者。謂識恒轉。前滅後生。因亡果現。又見七識生。不知即是如來藏性隨緣所生。執為定生。即是生見。見轉識滅。不知但是業相滅故。謂賴耶滅。不異外道斷滅戲論。若准梵本。墮生住滅二種見中。與楞伽同。謂生住為有。滅即是無。亦即是上有無二見。不了自心而起分別者。就人結過。謂不了自心性無生滅。起心分別是有是無故。楞伽云。云何外道惡見。謂不知境界自心分別現。於自性第一義。見有見無。而起言說。即其義也。問明偈云。眼耳鼻舌身。心意諸情根。一切空無性。妄心分別有。若能依上悟人境界。即如理而觀察。一切皆無性。法眼不思議。此見非顛倒。為可依也。
▲第三善男子當知自心下。結成佛法一切唯心。以上諸義。則知心為佛法根本。略舉二句。梵本具牒前文十句。
[○@△]第四是故善男子應以下。結勸修學。令證唯心。現知萬法不離自心。但修自心。萬行斯備。其猶欲得淨土當淨其心。亦遣妄解。謂有計云。萬法皆心。即心即佛。駈馳萬行。豈不唐勞。故今廣明。心雖即佛。久翳塵勞故。萬行增修。令其瑩徹。又佛但說萬行由心。不說不修萬行為是。又萬行即心。修何㝵心。文有十句。一如彼病人非杖不起。煩惱病重假善相資。二若無法雨。法芽不生。三對境忘心。斯為妙法。則六塵不染故。梵本云。於一切法。當念捨離。四離身心相。心則堅固。五忍辱謙光。自然卑下。六寂照內澄。皎然無瑕。七鑒達不遺。觸境穿徹。八恒沙佛德。蘊在我心。望齊至尊。故須發起。九與佛同性。法界普周。十以十力無畏。自他明鑒。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謙[A60]己推勝。無涅槃際。至下當釋。餘文相顯。
第五善男子從此下。指示後友。閻浮提畔者。此洲南際。表將隣不退。亦得般若六度後邊入智海故。住處名遍無垢者。心定不動。何有垢哉。又了無相。無所分別。尤無垢也。比丘海幢者。定智業用深廣如海。高出名幢。正心不動如海湛然。眾毒雜惡不能撓亂。摧不正說。所以名幢。
禮辭可知。
貞元新譯華嚴經疏卷第四
壽昌元年乙亥歲高麗國大興王寺奉宣雕造
校注
[0093001] 童下疑脫女 [0094001] 受疑愛 [0094002] 識疑熾 [0096001] 十上疑脫一 [0097001] 曰疑日 [0098001] 方疑力 [0098002] 二一字疑一一二字 [0104001] 則疑財 [0107001] 紬疑細【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5 冊 No. 227 華嚴經行願品疏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12-28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