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華嚴略疏刊定記卷第五(本末合)(盡第三會)
昇須彌山頂品第十三
將釋此品。四門同前。
初釋名中二。先釋會名。後解品稱。前中約處名須彌山頂會。亦名三十三天會。若通別具言。名三十三天帝釋宮中妙勝殿會。若約所法說。名十住會。此即從處從法。皆依主釋。
後解品名者。昇登也。須彌梵音具正應曰蘇迷盧。此云妙高也。山頂者。謂此山頂縱廣八萬四千由旬。其形畟方。四邊各有八城。中央有一大城。名曰善見。帝釋居中。有大衛殿。名為妙勝。據實佛但往妙勝殿。品目就通。名昇須彌。或是言總意別。故曰山頂。山頂之品。依主[1]釋。若依梵本。具名應云如來向蘇迷盧山頂上品。言妙高者。妙謂體以四寶所成。高即相出七金山等。俱舍第十一云。於金輪上。有九大山。妙高山王處中而住。餘八周帀繞妙高山。於八山中。前七名內。第七山外有大洲等。此外復有鐵輪圍山。周帀如輪。圍一世界。持雙山等唯金所成。妙高山王四寶為體。如次四面北東南西。金銀瑠璃頗胝迦寶。乃至云。如是九山。住金剛輪上。入水量皆等八萬踰繕那。蘇迷盧山。出水亦爾。餘八出水半半漸[2]昇。謂初持雙山出水四萬。乃至最後鐵輪圍山。出水三百一十二半。如是九山。一一廣量。各各與自水出量同。(若依此經十定品說。妙高山身。入水出水。皆八萬[3]〔千〕由旬。山頂從廣。及餘八山。並准應釋。)又彼論頌云。妙高層有四。相去各十千。傍出十六千八四二千量。堅手及持鬘恒憍大王眾。如次居四級。亦住餘七山。妙高頂八萬。三十三天居。四角有四峯。金剛手所住。中宮名善見。周萬踰繕那。高一半。金城雜寶地柔耎。中有殊勝殿。(此殿梵名[4]〔吠〕制演多。此云妙勝。或曰殊勝。)周千踰繕那。乃至廣說如彼云云。今此明佛以自在力不起覺樹下應機現彼。故云昇須彌山頂也。問何要昇天說此法耶。
答有二義故。一者機感在彼處故。二者顯[5]德漸增勝故。問既顯[*]德增。何不按次向四王天耶。
答此亦二義。一表此將說成位法故。謂十信但是十住方便。未得成位。四王住處。在須彌半。未至山頂如來成位。二表此非位與位懸隔。是以說住越彼四大王眾天爾。
二來意者。亦有二種。一顯會來。然有二義。一為答前十住問故。二顯信是住方便故。方便既滿。正位宜陳。故次來也。
二品來意者。前品說信德用究竟。此品明住方便。故次來也。
三宗趣者。亦為二種。一以十住行位為宗。攝位得果為趣。二明品宗者。以嚴處請佛為宗。成後正說十住為趣。
四釋文者。此會總有六品經文。長科為三。初二品顯當會由致。次三品是當會正宗。後一品明勝進趣行。問前會何故無此進趣行耶。
答顯二義故。一顯此成位。前但行故。二顯前無位。總為此位進趣行故。更無別也。問若爾者。迴向是位。何故亦無進趣行邪。
答彼亦為顯二種義故。一顯三賢位滿。總為趣地加行故。二顯趣地加行。是無分別慧離趣相故。
就初二品。文即分二。前一品明化主赴機。後一品明助化讚佛主伴圓備方可顯說。就前品中。長分為八。一本會圓遍。二爾時世尊不離下。佛以應法界會身各昇當處帝釋宮殿。三時天帝下十方天王各見佛來嚴殿及座。四爾時帝釋下十方天王諸佛居殿。五爾時世尊下明一切佛皆受請入殿。六爾時帝釋下樂聲止息。七即自下天王憶念昔佛入殿自種善根。八爾時世尊下佛普坐殿。殿怱寬容。
初中二。先明能現因。謂佛威神力。後十方下明所現相。所現相中二。先明化主遍一切會赴機。後各有下明助化遍一切會說法。前中赴機所遍之處。略有九重。一遍一娑婆界內百億閻浮提菩提樹下。二遍圍繞娑婆世界十剎塵數廣大世界內。三遍圍繞一一廣剎各十剎塵數眷屬剎中。四遍娑婆種中一切世界。五遍盡華藏剎海一切[1]世界。五遍盡華藏剎海一切種內諸世界中。六遍盡虗空界所有剎海諸世界中。七遍前一切世界各各同類皆遍法界諸世界中。八遍前一切世界所有塵中諸世界內。九遍前塵中一切剎內所有塵中一切世界。乃至重重如因陀羅網諸世界內。今此文中。但顯遍在第七重中娑婆同類剎內。餘略不說。下諸結通皆約此辨。上文光覺品等所說會遍皆此准也。又此[2]依器世間說。若約智正覺世間身及眾生世間身中所有世界乃至塵剎。亦有如前重重無盡佛皆充遍。准釋應知。問若佛遍前九會等處者。為同時遍前後遍耶。設爾何失。二俱有過。若同時遍。何有九會後次第。若前後遍。則佛及會不稱法界。
答同時前後遍。所以者何。法界體故同時遍。法界用故前後遍。用是體用。常前後不礙同時。體是用體。常同時不礙前後。如印中字印即同字不礙時字前後也。問經說略毗盧。但嚴華藏。如何今說周遍法界一切剎海。乃至塵剎皆其化境。
答但嚴華藏。則為[A1]已嚴無盡剎海。若爾者經何但言嚴華藏邪。解云。為顯諸佛嚴土行果互望無礙。一即一切故。毗盧嚴一華藏。則[A2]已嚴淨法界諸佛一切剎海。一切即一故。法界諸佛所嚴剎海。即為但嚴毗盧華藏。如毗盧望餘佛既爾。餘一一佛望餘亦然。問若一佛化境則遍周法界。餘一切佛更何處化。
答一佛化遍則為一切諸佛化遍。舉毗盧望餘佛。收攝既爾。舉餘各各望餘亦然。一即一切故。一切即一故。如十業佛云云。文云皆見如來者。謂由佛威神故。令前十方一一會眾各皆見佛在當處會中。此文意顯前十方一切處一一會皆儼然不散。佛法界身該一切時。遍一切處故。
後明助化遍一切會說法中二。先明承佛力說法界十住。後靡不下明承佛力見佛法界身。前中法界十住者。具主伴故。一說即一切說故。一切說即一說故。後見法界身者。一身不分。多處恒見。此一即一切也。多身不合。一處令見。此一切即一也。一多同時。應感無礙。是佛法界身矣。文中有三世[3]問及三寶等。准釋可知。
第二佛以應法界身。各昇當處帝釋殿中。云不離一切菩提樹下。而上昇等者。據文。則不離一切處。而昇一處。約理則不離一[4]切處。而昇一切處。為顯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故互舉爾。若通而言之。具有四句。一不離一處昇一處。二不離一處昇一切處。三不離一切處昇一處。四不離一切處昇一切處。問動靜不俱。去住懸別。既言不離。何復云昇。
答釋此。略以三門分別。一敘古。二辨違。三顯正。初敘古四說。一云釋迦本身不離道樹。別起應化。昇於天宮。故曰不離而昇也。一云不離是報身。昇天是化身。二身別故不礙有坐有昇也。一云不起是法身。昇天是化用。一云此昇天之身是不住而至。以往即不往故。所以不起也。不往即往故。所以昇天也。如云以不來相而來故。
二辨違者。且前三說俱違本教。此經九會。皆說毗盧遮那法界十身不分法報化故。第六會云釋迦佛者。還於十身。呼釋迦爾。故名號品及入法界品中。說摩耶夫人處。並有明文。第四師說。但明昇相離故。昇即無昇。不離相離相。即無礙。
三顯正者。此佛神通同體業用。即住是去。去即是住。住是體遍。去是用應。應是體應。雖昇後而不離前。體是應體。雖不離前而昇後。然此中有三無礙六相即。三無礙者。一去住無礙。謂不離而昇故。二多一無礙。謂不離一切菩提樹下。昇一天等。具前四句故。三合前二種無礙。謂佛以不離而昇之身一處昇時即是前一切處不離而昇故。六相即者。一去住相即。此有二種。一住時即去時。二住身即去身。二多一相即。亦有二種。一謂一身昇即一切身昇。二昇一處即昇一切處。三前後相即。此亦二種。一前會即後會。二前時即後時。上三各二。總六相即也。又此帶前赴後。有相入義。至後之時二俱在故。亦有帝網義。後後之中有前前故。思之。問佛既同時遍在九會。而不礙去住相即者。則凡從前往後。皆應云。不離前復而往後。何故但云不離前耶。
答此顯二義。一顯相即義。謂前即是後故。但云不離前。則[A3]已是不離後也。二顯相順義。謂用順體故。雖前後歷然。而不礙同時普遍。體順用故。雖同時普遍。不壞前後次第故。依次第理。但說不離[A4]已經之處不說未經。以其不壞前後相故。問九會所顯。因果雖別。然帶前赴後。事理應齊。何唯三天會有。餘並無耶。
答從前往後。理實皆相連帶。為顯別義。故致異同。謂第二會與初會同在人間。相去非遠。故略不說不離菩提樹下。又即由此二會相近後三會初皆舉樹下。攝普光殿。故亦不云即此三會同詮賢位故。遞相望說帶前赴後。第六七會所詮望前相無相。別不可帶相。契於無相故。𨷂昇天不離等說。第八會所詮行位細微。同生解中證一會頓彰五位行相。體用[A5]已融。不待帶昇以顯。第九會所證入證玄妙體用一味。亦不假帶前赴後融會之爾。
第三十方天王各見佛來嚴殿座等。於中二。先明見佛彰其根[1]就。後即以下明嚴殿座。表嚴根欲為法器。於中十一句。初句總。餘句別。別中前七句依報嚴。次二句正報嚴。後一句通二嚴。或天放光。或寶光故。
第四十方天王請佛居殿中二。初結前可知。後曲躬下請。於中二。先三業慇敬。後唯願下正顯願詞。前中三業文顯。語業再三者。歎德無盡故。善來之言。略有四義。一稱機來故。二應時來故。三不來來故。四帶法界會來故。後願詞可知。
第五佛智受請入殿者。謂根緣契合故。十方亦如是者。結前所明第七重處也。
第六樂音止息者。顯三賢行相有勝劣故。此有三說。一云十住十行止勝觀劣。迴向望於住行。觀勝止劣故。以樂音息不息相。表差別也。一云住行多脩會相歸性故。以樂音止息。表迴向多脩。以理從事觀故。以樂音不息表也。一云住行多脩寂觀。少起事行。迴向多脩事行。然不乖寂而起大用故。以音樂息不息表也。雖有三說。大略相似。共無異途。任取所當。
第七天王憶昔佛入此殿自種善根中二。先明佛力令天王得宿住隨念。憶昔佛所於此植善可知。後迦葉如來下正明偈讚。於中二。初明此方天王偈讚。後如此世界下結通十方天王偈讚。前中但列十佛者。表說十住故。豈不說十顯無盡耶。不爾天王憶昔見佛種善。不至無盡故。何故天王說偈。餘不說者。是所應器最上首故。問經文自云天王偈讚十佛功德。何故今乃科判讚殿。
答讚佛欲顯殿勝所因。偈云。如是勝德吉祥之人。既皆曾入此殿。當知此殿是吉祥處也。
文中十頌。一一各分為二。初三句顯殿勝所因。於中二。初兩句標佛名略讚德。後一句述德者入殿。後一句結成殿勝。初頌中迦葉者。此云飲光。是飲光仙人種中現生故。取族望為名。飲光仙者。彼仙身光能映奪人間光明使盡。如吞飲之。故立其稱。二中云拘那牟尼者。正云迦那迦牟尼。言迦那迦者金也。牟尼者寂也。或曰金仙。謂身真金色。心恒恬寂。近[2]瑜世仙故或名仙。三中迦羅鳩駄者。具云迦羅鳩忖駄。此云所應斷[A6]已斷。惑業苦也。四中毗舍浮者。正云毗濕婆部。言毗濕婆者。此云遍一切也。部者自在也。謂普於諸法。自在無礙故。或云遍勝。五中尸棄者。正云[3]或棄那。此云持髻。或云有髻。六中毗婆尸者。此云淨觀。或云勝觀見。亦曰勝見。亦曰遍見。七中弗沙者。正云勃沙。此云增盛。八中提舍者。正云底沙。依西域訓字。底是底邏那。此云度也。沙是皤沙。此云說也。謂說法度人故。或曰說。[A7]已當說法故。九中婆頭摩者。此云赤蓮華。十中然燈者。智度云。此佛從初現生乃至成佛。舉身常光。如然燈故。或曰錠光。亦其義也。此十佛中。後七是前莊嚴劫佛。如何曾得入此殿耶。本疏兩釋。一據世劫等相入故。二約處有麤妙。麤者隨劫壞滅。細者常存。如法華云。天人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土常安隱故。又如維摩云。梵王見淨。舍利弗見穢。亦其類故。後結通中二。先牒前。後十方世界下類通普結可知。第八明佛普坐殿。殿忽寬容。此依業用門。同體即成。小大無礙。亦名廣狹無礙。結通可知。
須彌頂上偈讚品第十四
將釋此品。四門同前。
初釋名者。須彌頂上是處。偈讚是法。此即須彌頂上之偈讚法。依處以標顯。依主釋也。若依梵本。具名應云如來於須彌頂神變集會菩薩說偈品。此即如來於須彌頂之神變集會菩薩說偈。依主釋也。品字望所詮。亦是依主。
二來意者。前品明化主應機。是當會遠方便。今此明助化說偈。是當會近方便。故須來也。
三宗趣者。此中以集眾偈讚為宗。成後正說為趣。
四釋文中三。初明集眾。二爾時世尊下明放光。三爾時法慧下明偈讚。
初中二。先辨此方。後如此世界下結通諸剎。前中七。一佛力者。集眾因也。二十方各有下明眾集大數。三從百佛下明來處近遠。謂前十此百。顯漸增之相。四其名下辨列其名。同名慧者。表十解故。五所從下明來處剎名。同名華者。表此解慧依無著故。六各於下明來處剎中。同名月者。表解開敷十行華故。七是諸下設般列坐。後結通者。十方世界皆同具前七門事也。本疏云。問准此結通。即於十方盡空世界。皆有菩薩。而來集者。且如東方過百剎塵數外。亦有眾集。未知彼因陀華界為在何處。餘界亦爾。
答彼百剎塵數外眾集之處。彼因陀華界。還從彼向東百剎塵數外。與此相似。餘界亦爾。是故諸會各見本眾來集。不見東眾過向西。亦不見西眾過向東。以諸本會處定是多集眾普應一為一切。如佛普應一為一切普應。餘可准思。
二放光中五。一放光主。謂世尊也。二放光處。謂佛足指指能令身住立。表十住成位不退故。三光數。四光相妙色。表住中慧解細密而照。五光照處。謂十方盡空世界須彌頂上佛會皆現。此則一光照一切。一切光亦爾。重褺無礙。無不互見為一法界大會也。
三偈讚中十菩薩說偈。即為十段。初一是總。餘九是別。以法慧是說法主故。通敘此會本末事意。總顯佛德。餘九別歎佛理教等。
初中十頌分二。前七敘會中事。後三舉因釋成。前中一敘此品放光。二敘前品天王請佛偈讚。三敘此品中菩薩來集。四次二頌敘集眾結通。初一敘菩薩名剎皆同。後一辨佛名同。五次二敘佛不離覺樹下而昇天等。初一明恒在一切閻浮會。後一明普在十方須彌山頂皆佛神力。
後三頌舉因結果。初一舉因。謂佛於過去。遍彼諸剎。發心求佛。常發此願。依願行滿。今成彼果。後二明依前行願得普遍大用。一身雲普遍。二慧光滅闇。可知。
第二一切慧中。十頌分四。初三明佛非妄見。次三明解真覩佛。次三明簡妄異真。後一推功歸本。就初三頌。分二。初二明[1]迷理依我見佛雖見如盲覩。於中。初一顯因。後一辨果。其顯因頌中。梵本云盡於多百劫依我見導師。彼於救世者。不能知法理性。後一頌明順理觀蘊等唯是假名。梵本云。觀察此諸法自性不可得生滅悉皆如。但示現名字。言示現者。如幻相故。
二次三解真覩佛中。一明佛離生滅。上半真境。下半真見。二明佛泯能所。謂無所取無能見。上半初句標法體。次句泯也。下半上句明法即是佛。下句顯法體離圖度。三明見益。上半顯所知。下半辨益惑盡故。
三次三簡妄異真中。一不了相是無相相故而作有取故不見佛也。二了相是無[2]相。不隨生住滅等大三相遷。雖住無所住故。雖遍而不動故。三由了前相無相等。所以見佛真體無礙惑也。
四後一推功歸本中。上半牒前說。下半述[A8]己聞。
第三勝慧者解佛勝智之慧故名也。十頌分四。初三明妄執不見佛。次二明了真見佛。次四喻況得失。後一推功在本。就初三中。初一總標所見能見真妄異故。妄見不到真境。上半標真境有三。一智德廣大。二不為滿德輙見三世無與等。下半標非妄境。謂可破壞故名世。墮虗偽中故名間。佛非如此思所到故。云莫能及。後二別顯。於中。初一明以相取佛故不見佛。由佛非倒根境故。梵本云愚夫思佛時。生想不如理。若於佛離見淨治一切想。後一明以體取佛故不見佛。由佛非漏蘊為體故。或取蘊幻相。不識實性。故名迷惑無知者。此二頌或前約凡夫見。後約二乘見。
二次二頌明了法實性見佛者。異前小執。兼異權大。於中。初一明了性見佛。後一釋了之行相。前中既了蘊性非品守性。則[A9]己亦乃見佛法界身雲。所以者何。由了相即性見即性根之相故。不同餘宗。後釋了行相中。上半釋前上半。下半釋前下半。就釋上半中。約前後色心相望無性。佛以無性成故。了此即為見佛。謂由前蘊滅。後蘊方生。後蘊續起。顯前開導。此則相望成緣。各無自性無性之性即是佛體。是故欲識佛體。先當觀蘊起滅也。涅槃二十九云。師子吼言。世尊。如佛所說。一切諸法有二種因。一者正因。二者緣因。以是二因體無縛解。是五陰者念念生滅。如其生滅誰縛誰解。世尊。因此五陰生後五陰。此陰自滅不至彼陰。雖不至彼。能生彼陰。如子生牙子不至牙。雖不至牙而能生牙。眾生亦爾。云何縛解。佛言。善男子。諦聽諦聽。當為汝說。如人捨命受大苦時。乃至云。眾生業果亦復如是。此陰滅時彼陰續生。如燈生闇滅燈滅闇生。善男子。如蠟印印泥。印與泥合。印滅文成。而蠟印不變在泥。文非泥出。不餘處來。以印因緣而生是文。現在陰滅。中陰陰生。是現在陰終不變為中陰五陰。中陰五陰亦非自生。不從餘來成。因現五陰。生中陰陰。如印印泥印壞文成。名雖無差。時節各異。釋曰。由緣因故。則前滅後生。成緣起相。由正因故。後緣起相無性所成。是故生滅恒相續但不相至。故中論第四云。若因前五陰。有後五陰者。應是從他生。如縷應作布然縷無布。下半釋前下半者。續成前文了性見佛也。
三次四頌喻況得失中。初三喻不見失。於中一雖有因𨷂緣失。二雖有緣因障失。謂心有障故不淨也。又亦無淨信心故。三雖有緣𨷂因失。謂無見理之慧。後一喻前真見之得。謂除無明翳。離妄想色。絕諸法見。方得見佛。此無見之見。
四後一推功歸本。上半牒前。下半述[A10]己為離[A11]己我慢故。又令法成鉤鏁故。
第四功德慧者。解功德法之慧故名也。十頌分七。初一頌明凡夫迷真。妄執異法為真。即諸外道數勝論等。執冥性神我等。廣敘如前第一記中。由彼妄執。不識實性。故致輪迴。云云可見。
二次一頌明二乘學[1]有執心外法有實自體。若說若思。皆妄非真。由此法執障真唯心也。
三次一頌明初心菩薩教學者。但謂外壞八識變現。非如來藏第一義心無不了。此將何正慧。為菩提因。慧既顛倒無惡不增長也。
四次二頌明不見佛為損。佛以法性為體。若不見法性。即是不見佛體。於中。前一頌半正明無法眼見佛故損。後半頌明[2]觀脩法眼觀佛。
五次二頌明是佛為益。於中。前頌得了真智如佛知法性益。後頌得了真智如佛知法性益。後頌得了俗智如佛見世間益。
六次二頌釋前見法性。於中。前頌釋見行相。後頌上半釋法性體。下半釋佛覺此法性亦令眾生覺此。七末後一頌推功於先。
第五釋進慧者。以勤觀真理故名也。十頌分三。初一癡妄之失。次八明真悟之得。後一推功顯實。初中上半壞淨眼。下半由癡不見佛。
二次八中。初二明所執無相觀。前一離所取。後一離能取。前中[3]論說遍計所執有二義。一情有。二理無。此中上半知於情有名如實不倒。下半知於理無名本真見佛。如迷木見鬼知鬼是迷有。名如實知。知鬼本無舉體是木。名知妄本真。所以者何。由見鬼者則不見鬼。見本者乃見鬼故。二離能取中。以前所取既盡。能取應息。上半明存能見。即為垢障智不見理。下半明離能見則智見理佛。如見鬼則不見木離鬼方見木。迷悟相翻。理數皆爾。次三明緣起無性觀。一遣所緣。二泯能緣。三辨觀益。初中明依他。有二義。一幻有。二無性。於中。上半緣起世間。但是言說幻妄。下半知即無生。方名見世。二中泯能緣者。初句牒前見世間。若此見見於世間。此見即是世間之想。如實言之。見與世間無異。如是知名真見。三中觀益者。初句牒前等觀。下三句顯四益。一離妄。二斷障。三證無漏。四用自在。後三明圓成無性觀。一牒前二性無。二正顯真性。三明觀益。初中。上三句明前二性皆無所有。下句辨無之性本清淨故。二中顯真性者。上半明真性體有相無。下半明離言成觀。三中明觀益[4]者。一於法離妄想。二不樂著法。三證理不待脩。四見佛益。
三後一推功顯德可知。
第六善慧者。積眾善而見理故名也。十頌分五。初二舉佛實德。次三明佛說法。次二泯能所見。次一結知佛及法益。後二推功德結。初中。一佛德希有。二能見者難得。前中初兩句顯利他德有二種。一希現令欣。二勇健益物。下句結德歸佛。次一句明自利德。亦二種。一離所知障垢。二煩惱障解脫。下句通結二利。後見者離得中。上半述自所見。下半積智方覩如也。
二次三明佛說法相[1]中四。初一頌明眾生即法性。初三句會相歸性。下句引說證成。前中上二句。言速歸盡等者。謂有為諸行當相即盡。不待遷壞。此盡是無盡盡德。無自性即是法性。法性體常故名無盡。如上文云。無盡平等妙法界。上下斯文。其例寔繁。勝鬘云。如來色無盡。亦此類也。次句辨體喻顯。下句引說證成。並可知。二次一頌明能說同所說。於中。上半會相。上句牒前引證能說。下句[2]唯所說無性故亦無說。下半出因。謂能說自性是無盡法性故。得會相盡。即性其相。盡是不盡盡故。名難思也。三次兩句明法性非眾生。謂法性是常。眾生無常。前會相歸性。明性相不離。今顯不即。四末後兩句。明知此真[3]實非即離義。則見佛也。
三次二泯能所見中。一無能所為能所。謂眾生性空故。即以無眾生而作眾生。稱此而見。見亦如彼。故以非見而為見爾。下半釋成。謂以見及眾生俱無性故。二遣能所而現真性。上半遣能所見及彼見者。下半不壞真性而現了知。
四次一結知佛及法益中。上半結如上所知佛及說法。下半辨知利益。謂如毗盧遮那佛光照世間。此人亦當成就此益。五後二頌推功總結。初中。上半佛示一道法。下半進慧說為多。後中上半離有無想。下半見佛住真。
第七智慧者。聞慧究竟照佛境故名也。十頌分四。初一顯自名義。次六凡愚違理不見佛。次二頌順理見佛。後一釋佛名義。以顯其至理。初中。上半聞教生慧光。光即照用。下半普照見佛。
二次六中。初一人執違理。上半明理實無人。下半橫計造業。梵本云[4]陰處此是諸眾生[5]苦中眾生以自性不亦於中有少許。此是假言說。迴文應云[*]陰處諸眾生。以眾生自體於中無少物。但是假言說。二法執乖理。上半起法執。謂觀身實相。凡愚計內等法實。下半明佛超彼執故非彼見。三無二空慧眼不見。上半失益。謂以二執障翳慧眼。不覩真理。故不見佛。下半具損。謂由二執故。於生死海。多劫流轉。四釋彼生死。謂諸凡夫具惑業苦。乖理違諍故為生死。二乘之人以永斷名為涅槃。就實無故。云二俱不可得。五明二乘人執著。前二乘大乘道。六於佛執取故不能見。
三次二順理見佛中。一頌三句顯法超言。後一句明佛亦爾。
四後一釋佛名義。以顯其理。於中。上三句顯義。下句結名。謂佛既永斷分別根。根即法執。明知離妄方見佛也。
第八真實慧者。以見佛法界真實身故名也。十頌分五。初五顯佛名能益聞者。於中。初一明令知聞佛名益故寧受苦得聞。後一明昔不知不能忍苦求聞。所以至今流轉。
二次一釋前名有何義聞獲斯益。釋云。於真俗境。無倒現證。無倒現證者。照和合相即非和合相故。如是覺照究竟成滿。名無上覺。
三次二顯前名下何體立此名邪。於中。初一釋義。後一辨益。釋中。依體立名。名不異體。名詮自體。體不異名。名既無合為義。其體亦然。益中可知。
四次二重顯前名。於中。初一明能覺智稱真俗境而覺。謂於真境覺實。俗境覺不實。覺真境外無俗。俗境外無真。二境鎔融。非即非離。為究竟解。名佛也。後一明離能所覺。謂離能覺智。無別所覺境。離所覺境。無別能覺智。以一性故。一性故如此覺了方名能所覺。由二俱離。下句結云一法不可得。
五後三重顯前名體無和合義。於中。初一顯諸法無依。以一多緣和合故。離和合相也。次一明諸法無能所作。以從妄想業緣所生起故。諸業緣中。一一望餘。為一多和合作果故。無能所作。後一明諸法無住。初三句釋。以諸緣業果無能所作故。諸法名體。定安一處竟不可得。下句結成。謂諸佛住此無依無作無住畢竟不動成真體。得覺名也。
第九無上慧中。十頌分三。謂初一頌釋自名義。二次八頌顯佛勝德。三後一頌推功及結。初一可知。
二次八中。前六明佛內證德。後二外化德。前中初二明所證深。次二明能證離。後二泯能所證。就初二中。總五義。初頌初句標所證。故云佛所得處。於中四。一非緣所作。亦離所作證。以離境界相故。二非分別所及亦離差別相。三非五識得故。無麤者也。四非意識知故。無細者也。後頌初句亦標所證。於中。一義謂無為。不墮數故。正覺離數者。此以能顯所也。下句結所證。次二中。[1]初四義。一標智及用普。二用益。謂滅眾生惑。三用無所用。照相離故。四非用而用。無照照故。滅眾惑故。後頌六義。於中。初五義釋前照相離。謂一滅惑暗時。智自反照。不取此用者自相。故不著也。二即由此不起[2]所用有自相。故無念也。三不恃此用有功能。故不染也。四用於境無二別物相對故。無住也。五照境時不作分限相故。無處所也。後一義釋前無照照故。云不壞法性。性即體也。謂智用皆是法。皆有體故。後二泯能所證中。初頌上半正明泯能所之二。二既不立。一亦不存。以一斯二。說一還是二故。下半讚智巧證如斯之處。後頌泯無二之跡。所以者何。若存二無。還即是二。以無離有立故。無二亦泯也。三界一切空此離有無之無性空。非對有之空故。中論頌云。執有名為常。計無則為斷。若離於有無。是名真實空。執有取體相。執無著無體。不存於有無。是故真實觀。下句結益可知。上來明佛內證德竟。後二明佛外化德中。初頌教住正法。上半總教。下半令住無所住見身實體。後頌釋成見自身實體。上半釋身。謂非身為身。以緣起無性。故云非起。此釋非身也。又即此無起而起。故云現起。此釋而說身也。下半釋見。謂身既非有。見亦如身。觀身既爾。故云是佛無上身。亦可見自實體。即是見佛身也。
後一推功及結中。上半推所說。下半結聞益。
第十堅慧者。了佛境界淨慧增固故名也。十頌分三。初六顯佛大悲德。次三明慶遇見聞。後一結讚無盡。初中一總標。謂上半能救。上句智光廣大。下句悲願勇健。下半為物出興。二別顯大悲見物流轉。三唯佛能救。四佛及菩薩方能與樂。五佛及弟子亦爾。六標見聞獲益。
次三慶遇中。一慶[A12]己見聞益。二同會菩薩同斯見聞宿緣力。三慶重見佛增淨信喜。而得讚說佛智無盡。
後結讚中。上三句結能讚人多復各讚逕多劫。下句結佛德深廣說猶不可盡。
十住品第十五
將釋此品。四門同前。
初釋名者。創此得位不退名住。又諸佛法界慧能安住故。本業下卷云。住空性位故名為[3]位。乃至云心生一切功德故。不名地。但名住。住義多種依則說十。總言十住。帶數釋也。依梵本中。具名演說菩薩十住品。菩薩是能得十住法之人。十住是所得位法。此皆所詮也。演說是開顯為能詮也。謂於此品。開顯菩薩得十住位法故。若依此釋。則通有四種。一依主釋。謂菩薩之十住故。二帶數釋。約十顯名故。三有財釋。十住是菩薩所有故。四持業釋。人法相即故。
二來意者。前二品是當會中序。自下三品是其正宗。故次來也。
三宗趣者。以十住解行德為宗。成後十行為趣。
四釋文者。就此正宗三品經文。即為三節。初解。次行。後德。就初品中。分二。先長行。後偈頌。前中七分。一三昧分。二以三昧力下加持分。三法慧菩薩下起分。四告諸下本分。五佛子云何下說分。六爾時佛神力下瑞應分。七又以佛神力下證成分。
就初分中。文四。一入定人。謂法慧菩薩。何故此菩薩入者。是眾尊故。顯此十住是慧解故。二承佛力者。為顯隨順師資義故。示此菩薩無我慢故。三入定意者。有五種。一顯所說法非思量境界故。二以此定是法體故三顯非證不說故。四觀機審法故。五為受佛加故。四定名者。謂標人別法。及簡非果定故。云菩薩能發巧慧故。稱方便巧慧。多門故曰無量。三昧具言謂三摩地。此云等持。具如前釋。
第二加分中三。一總辨能加。二為增長下顯加所為。三善男子如當下正明加相。初中六。一顯能加諸佛方所望行為劣故。云千也。後佛數同此。釋各字二義。一十方各。二就一一方中。諸剎相去。各有二千。下彰能加佛數。十地論云。何故多佛加顯於法及法師。增長恭敬心故。又顯一切佛同說故。此通因果二人說也。三皆同下顯佛名同說法菩薩者。有四意故。一明得法不異故。二此菩薩聞佛同[A13]己名[A14]已。重增踴悅故。三顯住中說因果同故。四顯諸佛於住門顯現即名法慧。以法力故。法爾故。四普現其前者。顯彼十方佛不來而至故。五善男子汝能下。[4]彰得深定。言汝能者。顯餘不能故。所以者何。入此定者。希有難得。自非十方佛力毗盧宿願及現威神并自善根。餘無能入故。問佛何舉定名。於眾中歎耶。
答為欲令眾各知渴仰故。六善男子十方下明得定因。文中二。初別顯。後入此下總結。前中二。先明正顯得定因。後亦是下轉顯加因。謂入定則加持為因。加持則願等為因。所因雖異。然加定同時。後當具釋。前中諸佛自述由[A15]己等力加者。佛若不說。眾則不知。法慧在定。不應說故。為令大眾生敬仰故。多佛加同名加如前顯。後轉顯加因中三。一毗盧宿願。二毗盧現力。三自善根力。十地論云。彼佛先作是願。今復自加。何以先有此願者。佛曾過去見有斯事。即發願故。後總結中二。先結入定因。後結說法因。問加之與定。何先後耶。若先定故後加。則不應云汝能入此三昧。此是十方諸佛菩薩共加於汝。又是毗盧。乃至云及汝善根力故。入此三昧。若先加後定。則不應在三昧分後方說加分。又十地論。加分釋云。何故加為說此法故。不言為入三昧故加。又彼釋意加中云。何故唯加金剛藏。不加餘者。以是菩薩得此三昧。餘不得故。既俱文證如何會通。
答據此等文。似各前後。理實二事同時成就。所以者何。若未定而加。則[1]發心不能勝致諸佛加持之力。若未加而定。則自力不堪入此深定。是故正加時入定。正入定時受加也。
二加所為中十一句。前十別辨。後一總結。前中一為令未得十住菩薩聞說住[A16]已。增長無師自然智故。二為令證得無礙法界故。三為令了知所化種性故。四為令往所化處無障礙故。五為令自行無障故。六令得勝善增化法故。七為令得佛證真智故。八為令悟佛了俗智故。九為令知所化根故。十為令得陀羅尼辨才故。後一總結為欲發起未入十住菩薩令進入故。
三加相中三。初語業加。次是時諸佛即與下明意業加。後是時諸佛各申下明身業加。初中何故先語業加者。因前語便故。何以語加者。令增辨才故。辨有二種。一他力辨。二自力辨。經云承佛威神故。而演說法故。又此勸承力說即為加相也。
二意加者。令益智故。文中三。先加。次何以故徵。後此三昧下釋。初中與十種智。一無礙者。謂四無礙解智。說法所依故。二無著者。是無著辨才智。謂於所說無所著故。三無斷者。是任放辨才智。不待說次。言詞不斷。處處隨意。不忘名義故。四無癡者。明了文義無癡闇故。五無異者。所說同佛無差別故。六無失者。不求名利說故。七無量者。於一切法一切器。隨所應說。無限量故。八無勝者。非菩薩智所能通。設餘佛智亦不可勝故。九無懈者。說法無疲倦故。十無奪者。無有能相映奪令闇昧故。依此辨說無有制伏令退屈故。次徵者。謂諸如來有力有慈。於諸菩薩。能與能普。令何獨與法慧十智。故後釋云。此三昧力法如是者。謂由法慧得此三昧。三昧之力。法應招致諸佛力加。故十地論云。以是菩薩得此三昧法。餘者不得故。
三身加者。令增威力故。令起三昧故。文中四一諸佛者。顯多佛加故。多義如前。二各申者。顯多佛同各觀觸頂不相障礙。是相即自在故。又各不離本處。手復不長。此是延促無礙。亦去者。住無礙故。三右手者。顯佛隨順法慧所說。亦彰法慧所說稱順法界及所[2]作故。四摩頂者。顯法慧所說。上稟尊力故。
第三起分者。略由四義故從定起。謂一三昧事訖故。二[A17]已得勝力故。三說法時至故。四定無言說故。如十地[3]住起分中釋。
第四本分中二。先明住體。後彼菩薩住下辨住相。前中二。先對前後諸位料簡。後正釋文。前中。何故十信不明此者。未成位故。此是位體故。何以故此名住處者。謂此菩薩大菩提心。以三種心。為其體。一直心。二深心。三大悲心。雖三賢十地。同此三心。以為體。然欲簡別賢上中下故。各寄一心。說為體性。而此三心。凡有其一。必具餘二。𨷂則非也。今此住位由是慧解。直心相顯。慧為眾行所依故。名住處之。舊經譯云種姓者。四種姓中習種姓也。五種性內菩薩性也。種性之位。亦住處故。中[4]賢位體名為行者。由是菩提心體中深心樂脩一切諸善行故。舊經譯為行業。是也。上[*]賢位體名大願者。由是菩提心體中大悲心救護一切苦眾生故。謂彼菩薩位相漸高。大悲轉厚。將前稱理所脩行海。一一迴向一切眾生。令離苦得樂故。十地位體名願善決定者。地位最勝體具三心。菩提心中大悲為首。故舉其首。攝餘二心。但云願也。故十地論釋云。[1]顛善決定者。如初地中說發菩提心。即此本分中願是。是故菩提心為諸位通體。亦為總句。餘句依之而建立故。十住十行無大善者。表位劣故。大善即是遍眾生界攝化利益之大用故。
後釋文中四。一菩薩[2]位處。二廣大與法界等。三與虗空等。四住三世諸佛家。初是總句。謂此菩薩住處廣大。與法界等。乃至住三世佛家。言菩薩者是能住者故。住處者是所住處。謂菩薩假者所生。不簡淨土穢土。六趣四生貴賤貧富。但有增長菩提心處。願生其中故。菩提心是菩薩住處。餘如前說。
二廣大與法界等者。謂此位菩薩大菩提心。是一切佛根本。故廣大也。法界故大也。此廣及大。皆等大法界。故云與等。此句准論。是勝善也。謂大法界故。是勝善也。大法界真如觀。勝諸凡夫及二乘。智淨故是勝善也。大善巧說大乘法故。勝善也。
三與虗空等者。謂大菩提果。依菩提心體中正念真如法生故。如色法依虗空立故。此文准論。是因善也。因有二種。一無常愛果因。謂大菩提。於有為界。不可愛相故。二常果因。於無為界。顯離障性故。此亦則為生了二因。義如常說。
四佛子菩薩住三世諸佛家者。此位菩薩。於菩提心三種體中。是初直心。以此亦名十解位故。雖此三心。非即非離。能依非即。常正念真如法。直解菩提心。此心即菩薩生處。故名佛家。三世佛無別。故云三世。准論。此名不怯弱善。謂由此[3]必諸佛護念。此位不慮。解心不明。於位有退。是故總名不怯弱善。上來四種。若於地上。無分別智。證理必然。名為決定。若於地前。隨行勝劣。各得自位。必無有差失。名為決定。
後明住相中四。一牒前許說。此總句也。
二諸佛子下標數引證。謂三世佛果。無不皆由十住為因。是故同說。
三依數列名者。一發心。謂經十千劫。脩信行滿入位不退。創發大心。名發心住。此發心即住。是持業釋。本業云。一劫二劫一恒二恒佛所。行十信。信三寶常住。脩八萬四千度行。不作邪見。乃至云常隨佛。多聞多求。方便始入空界故。二治地者。脩治前心。令離過失。於八萬四千法門。清淨明白。心有生成住持之義。故名為地。從喻立稱。脩治之地。依主釋也。三脩行者。脩無性觀。長養諸行。此脩即行。持業為名。四生貴者。生在佛家。種性清淨。是最尊貴。依主名也。五具足方便者。多習無量善根故。謂帶真隨俗。脩習萬行。是巧方便。亦是具足義。此具足即方便。持業為名。若准下頌中。具足度生善巧方便。即是具足之方便。依主釋也。六正心者。成就第六般若故。謂聞違順音。住平等忍。不隨相故。正之心故依主釋也。七不退者。入於無生畢竟空性。心常行空無相願故。謂止觀雙運不為緣壞故。此即從他受稱。八童真者。心不生倒。不起邪魔破菩提心故。謂脩真如觀。成離染行故。此童即真。持業釋也。九法王子者。從法王教生解。常紹佛家故。謂應機巧說。紹繼佛故。此法王之子。依主也。十灌頂者。從前九住空觀。得無生心。最極故。謂位滿行成。諸佛法水注其心頂。從喻名故。如輪王子。將紹王位。令四剎利種各持金鍾。盛四海水。灌其身頂故。此即從喻得名。非六釋攝。或可從喻。同依主釋也。
四是名下總結顯勝可知。
第五說分中。釋十住。即為十段。
初住中二。先徵起名字可知。後此菩薩見下依名廣釋。釋中二。先明自分。是護煩惱行。後佛子此菩薩下。明勝進。是護小乘行。前中二。初明發心緣。後此菩薩緣下緣難得法。前中十一句。初十句別釋。後一句總結。別中。一見佛貌嚴。二見佛相具。三見佛為樂眾見。四知佛難遇。五見佛威力。六見佛神變。七聞佛與授記。八聞佛與教誡。九見苦眾生。十聞佛為說菩薩藏。法界一段總結者。謂既緣悲智之境而發心。是故不求世間及二乘果。以彼不永能拔濟故。後緣難得法中三。初標。次列。後結。標謂十種智力佛果方獲。故云難得。列名中略釋如前法品。廣在別章。後結可知。
後勝進中五。一標。謂此菩薩者。即此位菩薩也。進求勝位故。須勸勵故云勵也。下並准此。二徵可知。三依標別列。一勸勤供佛。二勸樂住生死心無厭。三勸為主化導。四勸為物說第一妙法。五讚勸學佛無能制力。六勸脩種如來相善根。七勸生佛前。八為說等持勸脩。九勸令摧生死輪。十勸令與苦眾生作歸處。問此中第二句勸樂住生死。[4]第九句勸生佛前。讚離生死。如何會通。
答此意為令自他成不住行故。謂前一句是即智之悲。雖樂出離生佛會中。而未曾捨三有救護。後二句是即悲之智。雖樂住生死。而常近佛。摧生死輪。互舉似違。通論是一。四重徵意云。以何益故。須此勸邪。五重釋意云。為令得二種益故。文中二。先明別益。欲令所發大菩提心得增廣故。後有所聞下明諸住通益。此有兩釋。一云聞重生解。要由善知識。為增上緣故。云有所聞法。然其生解。從自種起故。云即自開解。不由他悟一云多聞[1]重習。雖依善知識。然此聞熏不離自心。第一義諦心中無別他故。是以解籍師資。則云有所聞法也。師及所說不離自心故。曰即自開解不由他悟也。下文云。雖知前諸法悟不由師。求善知識常無厭足者。語雖翻覆。會意同耶。上兩釋中。後解為勝。下諸住中並准此釋。
第二治地住中。徵釋同前。分判釋內自分勝遠亦同前判。就自分中。於眾生。起十心。有二義。一於一一眾生。各起此十心。二為辨此十心差別故。對十種眾生釋異。初一總。謂欲聞令得出世故。二於苦眾生起救拔心。三於貧財起給施心。四在不定聚者令住正定聚。五剛強者憐愍。六柔耎者攝受教發心。七[A18]已發心者守護不令退。八劣[A19]己者將為齊[A20]己。九齊[A21]己推為師。十過[A22]己者敬同佛。此十心略同第二地。依大悲利益眾生。或增上五義。同第四集義非集果義。讀誦者知後勝進中。文五同前。標徵可知。釋中十法。一勸眾生讀誦至教。廣聞義理。二閑處思前所聞。三思有疑就師。四問師及與餘人。言聞以柔語小語。不現語難相語。令前人心悅語。五問師及說法翻八非時。六不以勝負說法故離怯也。七觀境了唯心。又義亦是前有疑問師蒙決之義。八既了唯心。順觀脩行。九既順觀行。離異熟愚真實義愚。十既離二愚。習所成性。不可改動。又於義明了。自無猶豫名不動。又心自明了不為他[2]悟。亦名不動。四重徵意云。何不但脩前自分行。更須此勸他故。五重釋中文二。初別後通。別益者。謂但自分脩治。非令悲增。既自分心辨後勸勉他。方得悲增長也。後通益者。如前可知。
第三脩行住者。梵本中。名瑜伽住。瑜伽此云觀行。[3]觀之名皆順所詮。如文可見。文中徵釋自分勝進。皆同前判。自分中四。一總標。謂於蘊處界等諸有為法。脩十觀行。二徵數可知。三列名中。一無常者。是總句脩行。此觀漸頓不同。漸有二種。一約時分位。二約性差別。前中三。一觀蘊等遷流性一期分位無常相。二觀剎那生滅無常相。三觀自體不成實無常相。二約性中亦三。一觀所執性。是無物無常。謂無物可常故。二觀依他性。是生滅無常。謂行隨故。三觀圓成實性。是離不離無常。謂障無障別故。如辨中邊說。頓者觀蘊等生滅相即不生滅。所以者何。法若有實生滅。則[4]無常故。說身無常不厭身故。二苦者觀蘊等逼迫性。洞達空無所起故。所以者何。蘊等相盡。即性透徹無餘。由是違觸本來不起。以不起方有苦也。約三性觀。亦如中邊論說。三空者。觀蘊等究竟無所有故。又所執無相故空。依他無生故空。圓成無性故空。四無我者。觀五蘊界等中無主宰故。不自在故。又蘊等中我與無我。無差別故。所以者何。我以無我為自性故。五無作者。觀蘊等中假者既無。何有所作業。六無味者。業因尚無。況有所貪五欲實味。七不如名者。依名召體。推體非有。無體何以當名故。又如者稱順也。觀蘊等名體皆因生緣成待對假立。各無自實可相稱順。體若不如名。名豈有邪。名即是法。名亦有名。展轉相望。皆無實體。廣釋名義。不相稱順。如無性論第六四尋思觀處說。八無處所者。觀蘊等相。本無生起。離住方所。若在方所。則是有生故。九離分別者。觀蘊等無生。則離分別。分別即是差別異名。梵語通故。又心蘊相盡。誰有分別故。十無堅實者。觀蘊等虗假如幻幻相本盡故。
後勝進中。五初標。二徵可知。三列名中十句。准頌各有二義。一觀其事相因緣差別委細歷然。二觀彼事相平等一性。四徵可知。五釋中二。初別益者。欲使觀理事鎔融無障礙慧得明了故。二通益准前。
第四生貴住中二。初徵可知。後此菩薩從聖下釋。釋中初自分內四。一釋名及標數。生貴之名。准頌及此文。總有三種。一約教。謂此菩薩從多聞熏習等流無漏教法。而生其身。此即教法實為尊貴故。斯文是也。二約理。謂此菩薩悟平等理。得其自體。此即理法實是尊貴。故下頌云。了達諸有無所有。超過彼法。生法界。三約佛。謂此菩薩生佛種中。此即聖種尊貴故。下頌云。佛子於法如是觀。從佛觀生名佛子。准此三說。會之則一。所謂因佛聞教。因教會理。展轉相由。不相離也。二依數總徵可知。三依徵別列。於中。一於法界生勝解不退。二信佛心堅。三觀法寂滅。四至十皆了虗妄。所以者何。眾生依正皆妄因果故。菩薩離言念以言中。謂涅槃為寂靜無住等。亦為妄也。四結數可知。
二勝進中五。初標。二徵可知。三所謂下別列十句分二。初九約以性從相故。說三世佛法。佛所得法。名為佛法。謂菩提也。後一約即相之性故。說三世佛平等也。前中三。一解佛菩提。二依解起行。三依行得果。後一約即相之性者。謂三世及佛差別歷然。而即平等一性也。四徵意云。何以勸學此。故五釋中二。初別益。意云此菩薩生三世佛種中故。即應知三世佛及法相性鎔融之義。不爾不名生佛貴種。由此知故則真俗平等之智增進也。二通益准前。
第五具足方便住中二。初徵可知。二此菩薩所脩下釋。釋中自分內十句。初總。餘別。總中云此菩薩至皆為九字。貫通諸句。言救護者。免濟在苦厄者故。二饒益者。令脩善故。三安樂者。令得善果故。四衰愍者。令不著樂故。五度說者。令脩出離行故。六離灾者。令離三灾八難故。七出生死苦者。令出分段變易二種生死苦故。八發生信者。授八正法令除疑故。九調伏者。授與三學故。十證涅槃者。令得究竟三德果故。
後勝進中五。初標。二徵可知。三所謂下別列中十句分二。初六知諸眾生數量眾多差別。後四知彼眾多差別即無差別平等一相。前中一無[1]泥畔。二無分限。三非算計知。四非[2]節度得。五色數廣。六非秤量盡。後四中轉釋之。以第四。釋第一。第一釋第二。第二釋第三。遞相顯意。謂一無自性者。蘊處界等俱緣成故。皆無自體。二由法尚無性故。[3]假者何有三。假者既空誰復造業。四能起之業尚無。寧有所起之果。四徵意同前。五釋中二。初別益內。意云欲令此菩薩知眾生數量眾多差別。即非數量眾多差別。[4]即非數量眾多差別。而亦不壞幻相。歷然可見。令此解心轉增勝故。二通益同前。
第六正心住中。初徵。後釋。釋中自分內四。一總標。二徵數可知。三列名中十句分三。初四約所教三寶及行脩音聲忍。次三約所度眾生脩音聲忍。後三約所知法界脩音聲忍。此十皆云於佛法中心定不動者。聞讚不加珍重。毀不起輕慢心。如故不改動也。上句顯非世間剛猛心頑愚心同。上句云。於佛法中者。非無記不善愚迷等心故。下句云。心定不動者也。知諸法自體故。無性理故。如幻如夢故。無分別故。於讚毀不見二相。由此忍解正解正見不動。如覺者知夢。幻師知幻。彼等豈復取幻相夢境為實邪。就初四句中。三寶及行是菩薩所欣仰境。聞讚應喜。聞毀應惱。由知讚毀同一無性故。無分別心不動也。次三中菩薩度生悉欲令盡。聞少無垢。易度應喜。聞多有垢。難度應憂。然則不爾。由前義故。准思可見。後三中法性離於數於數量成壞有無。今既聞之。理難忍受。由前道理正念思惟故。於彼言。無所動亂也。
後勝進中五。一標。二徵可知。三別列中十句准頌。此菩薩常樂聽聞此十法非脩觀也。初無相者。謂樂聞蘊處界中界如等相無差別故。二無體者。蘊等緣生故。三不可脩者。造業無故。四無所有者。所造業無故。五無真實者。所趣果虗故。六空者。真空故。七無性者。實性故。八如幻者。似有故。九如夢者。似實故。十無分別者。平等故。又以後五句。釋前五句。謂空故無相。無自性故無體。業如幻故不可脩。果似實故如夢。能聽聞心無真實故無分別。此十句前後相釋。十地論中有此體惑。四徵意云何須樂聽此十句邪。五釋中。初別益者。便此菩薩無生慧增明故。後通益准前可知。第七不退住中標釋。釋內自分勝進。自分中四。一標數。二徵可知。三別列中。聞十種言音不退轉者。菩薩得音聲忍。有淺有深。前位但聞讚毀三寶非總撥無。而心不動。為淺忍也。今此乃聞三寶有無言傷甚。不退為難。既得不退。為深忍也。十中初三約三寶。次二約菩薩行。次三約三世佛。後二約佛。智境不退。所因准前位釋。或隨所應。如理解釋。心不退轉。聞惡不退。聞善不轉。轉移轉也。謂一聞佛有者。應機現故。無者非世有故。二聞法有者。理法可證。教法隨機。行法尅果。果法讎因故。無者理教行果離妄有故。三有菩薩等者。大乘種性決定有故。無者佛種從緣自性無故四聞菩薩行有者。如前說無離三輪故。五聞菩薩脩行出離如前說不出離。若有出離。則無出離故。六七八中三世佛有無者。過未佛以今望彼無也。各據緣會時說有也。現在有無如初句說。九佛智有盡無盡者。此有二種。一約智用緣境。二約智體離相。前中二種。一分相。二融攝。分相亦二種。一緣世俗。二緣勝義。世俗境可破壞故。有限量故。了彼智名有盡也。勝義境無滅壞故。離分限故。了彼智名無盡也。二融攝者謂世俗境有盡。勝義境無盡。然此二境。二而不二。不二而二故。能了彼智名盡無盡。謂知世俗即勝義故。盡即無盡也。知勝義即世俗故。無盡即盡也。二境無礙故。了彼之智亦無礙也。二約智體離相者。謂智體即真。有無俱離。有相盡故名智有盡。無相盡故名智無盡。十聞三世一相者。三世平等故。非一相者。不壞世俗故。四結可知。
後勝進中五。謂初標。二徵可知。三別列中十句五對。一一多相即者。約色心時方身處等。或約位相。或約業用說也。二文隨於義等者。約教義相即。此[1]准純淨無漏。亦通位用。此上兩對四句。依事事無礙。後三非有即有者。無為即有為也。有即非有者有為即無為也。四無相即相者。真如德相即有為相狀故。相即無相者。有為相狀即真如德相故。五無性即性者。有為法無自性即真如自體故。性即無性者。真如自性即有為法無自性故。此上三對。依理事無礙說。四徵准前。五釋中別益意云。欲令於理事法中離限礙故。二通益可知。
第八童真住中。標釋自分勝進。文同前科。就自分中。徵名標數。徵數列名。結數並標。徵列結如前。標云十業者。即身語意之所為也。徵數可知。列中三。一初三無失三業為化體。無失有二種。一者無過失。謂若三業所作與惑相應。皆為過失。今此無礙故云無過失。二者無錯失。謂身無非威儀。語無猝暴音。意無忘失念。此三具獲唯果分得通因。或依法性鎔融。斯亦具足。二次一隨意受生者。若頓悟菩薩隨願生故。名隨意生。若漸悟菩薩。地前客受變易身故。隨所欲生發意須至彼故。名隨意受生。三次五化境。於中。初四知所化欲解性業。後一知所化依果。四後一既知所化根欲。隨應現通。結文可知。
後勝進中。標徵可知。列中十句分二。初六於剎自在。謂初及四意業。餘身業。後四於三業自在。謂一意。二身。三語四通。三業四徵五釋並可知。
第九法王子住中。徵釋自分勝進判亦同前。自分中標徵亦可知。[2]三中十句。一知受生者。此通三。一知引淨業感總別報。二知九種命終心受生差別。三知彼種種受生而無來處。二知煩惱現起者。謂現行諸惑。三知習氣相續者。習氣謂諸煩惱種。熏而習之。同彼氣分故。相續者。無間斷故。非如現行故。四知所行方便者。此通二義。一脩自利善巧。二脩利他善巧。五知無量法者。謂廣知教法。六解諸威儀者。謂法師威儀庠序生善。乃至語言審諦。七知所化所依剎差別。八知所化所依時差別。九知所化宜聞四種世俗安立道理。十知所化宜聞不可言說法性時非安立諦。又知九十兩句不即不離鎔融無礙。四結可知。
後勝進中。初標。二徵可知。三列中十句。皆言法王者。此既法王子住故。應於此學佛施為。初六皆云處者。處猶位也。初善巧者。謂學佛隨機安立種種乘教。一乘三乘五乘。乃至無量乘八萬四千教門。乃至佛剎微塵數威儀路。攝化眾生。此皆善巧安立也。二軌度者。隨於佛果位中所應施作令佛位中所行法度也。三宮殿者。大悲故。四趣入者。三慧趣入三空門故。五觀察者。審機故。六灌頂者。學佛以佛所證甘露法性水灌位滿菩薩心頂故。七力持者。學佛以神力持菩薩故。八無畏者。學佛四無畏十無畏法故。九宴寢者。學佛所入定故。十讚歎者有二種。一學佛讚諸菩薩令增勇銳。二學佛讚諸曩所脩行今菩薩學故。四徵可知。五釋中二。初別益內二種。一為令所增。二為無障礙。二通益准前。
第十灌頂位中。徵起別釋自分勝進。判皆同前。自分中四。初標二徵。亦可知。三列名二十句。前十句明業用自在。後十句顯下位不測。前業用中。初五約所化依果。以顯以自在。於中。一動剎。二照剎。三住持。謂以神力持欲壞剎令住。四遊剎。五嚴剎作神變等。此五多依神境智通。以皆緣外色。或內身故。作轉變等。其第四或名如意通。以其往還自在故。或名身通。以內身轉變往還故。隨相立。此三名實是一通爾。第五嚴淨有二種。一宿因嚴。謂菩薩萬行皆為嚴士因故。如[1]經序第一中說。二現力嚴。謂佛菩薩以神通力。變現嚴事故。如此所說。後五約能所益。以顯自在中。初三能益。一開示法門。二觀機欲樂。三知根生[2]就。後二所益。一令信解趣入。二令心調起行。後十下位不測中三。初列。次結。後釋。初中。一身量。二身所作。三於情非情所作無擁。四於情非情轉變自在。五六七知三世境。八嚴土行。九緣眾生心為境。十緣佛智為境。次結[3]難可知。後釋誰不知。後勝進中五。初標二徵可知。三列中。一學佛三達智。二明了佛法。三知理事無礙法界。四知法界無邊。五遍知一切世界。六光照一切剎。七神力持一切剎令住不壞。八知眾生根欲性。九知一切有為法性相。十知佛一切種智。四徵可知。五釋中二。初別益中。欲令一切種智因漸增長故。後通益可知。
第六瑞應分中二。初此界。後如此下結通十方。就此界中二。先動地。後雨供。前中三。一動因。二動處。此望行向最劣故。表動一萬佛剎塵數剎也。三動相後雨供中十種可知。後結通中二。初標。後十方下結。前中略標三事。一處。二所說法。三神變。後結可知。
第七證成分中亦二。先此界。後如於此下類遍十方身。前中四。一顯彼來因。二作如是下讚此所說。三我等下述[A23]己作證。於中六。一主伴同名。二土。三佛伴名自同。四義。五眾。六教。亦主伴名同。四佛子下顯其來意。後類通可知。此上瑞應證成二分。應在偈頌後安。所以者何。有四因故。一未說偈頌。經猶未了。不應豫瑞豫證故。二瑞證本為證經。既瑞證長行。而不瑞證偈頌。則應偈頌非經故。三證不應云我等佛所亦說十住。文句義理。悉亦如是。無增減故。四若許二分全在頌前。即事應頌中頌此二分。假使梵本如此前後。即合譯者迴。文文既不迴。致令文有舛誤。此譯人之謬。非結集之過。下諸會中有此者。准釋應知。問何故作證菩薩與此說法菩薩及眾會能所詮等。彼此名同。彼佛及剎與此別邪。
答若此彼令同。則無主伴。彼此令別。則非主伴故。於佛及剎別者。簡主伴有殊。所餘同者。明主伴同類。
第二大段偈頌分中。總有一百頌。分二。初九十一偈。正頌前十住法。後如是十住下九頌。結歎勸脩。前中頌十住。即為十段。初住中。有四十六頌。分五。初三頌。頌前發心緣。二從三世下十頌。頌所求十力。各一頌一力。三隨諸下二頌。頌求所知二諦法。四欲悉下二十頌。頌所求佛果廣大三業。於中分四。一初十頌。頌身業自在。二欲以下三頌。頌語業自在。三欲使下六頌。頌意業自在。四欲以下一頌。總結三業廣大自在。五菩薩如是下十一頌。頌前勝進所學十法。初十各頌一法。後一總結。並准前知。
第二住中有五頌。初二頌前自分十心。次二頌勝進十法。後一結說。
第三住中五頌。初二頌自分行。後三頌勝進行。
第四住中六頌。初三頌自分。後三頌勝進。
第五住中五頌。初三頌自分。次一頌勝進。後一結歎。
第六住中四頌。初三頌自分。後一頌勝進。
第七住中四頌。初二頌自分。後二頌勝進。
第八住中五頌。初三頌自分。後二頌勝進。
第九住中五頌。初二頌自分。後三頌勝進。
第十住中六頌。初三頌自分。次一辨位。後二頌勝進。
第二大段。結歎勸脩中九頌。分三。初一總歎十住。次七別歎發心住。於中。第六第七兩頌。勘梵本。少異。六中。梵云。如上所有諸世界。悉皆分拆為微塵。若有眾生知此數。方能了斯佛子行。七中。梵云。過現未來十方佛所有獨覺及聲聞。於此初心功德量。欲說令盡不可得。後一頌以初心類後轉益難量故。梵本云。如上所說菩提心功德充滿眾生界。何況所餘諸妙行。豈有於此能稱說。上來頌中二。初頌前十住。後結歎勸脩。兩段不同。總明偈頌竟。上來文有七分。謂三昧分。加持分。起分。本分。說分。瑞證分。重頌分。總明十住品竟。
梵行品第十六
將釋此品。四門同前。
初釋名者。梵是梵音。具云勃濫摩。此翻為淨行。淨行有二種。謂相及離相。聲聞唯依相脩。名為梵行。菩薩唯脩離相。名為梵行。是以聲聞梵行。乃是菩薩污行。由執見故。但是假名。非真梵行。是故文中於戒等推徵。顯[1]共無性。方為梵行。此即隨順觀世諦入第一義諦。所推二諦非即離境。是淨也。能推二諦非即離心。是行也。而此心境亦非即離。非即故梵之行。依主釋也。非離故梵即行。持業釋也。故文云。菩薩脩梵行時。應以十法而為所緣作意觀察。
二來意中三。一前品明諸住別行。今顯諸住通行。故來也。二前明正位。今辨成位之行。故來也。三前品諸住之末。皆云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教。雖標其言。未顯其義。今此顯故來也。
三宗趣者。以會相歸性為宗。速達無上菩提為趣。
四釋文中二。先問。後法慧菩薩言下答。前中二。先經家標能所問人。後佛子下正顯問端。前中能問是正念天子者。正念表此所明能觀之心離斷常見故。天子者。表此所明所觀境淨故。法慧菩薩為所問者。謂以融真俗法之巧慧。答前問故。
後正顯問端中三。一明能脩觀行人。謂出家菩薩。二云何下問得成梵行清淨所因。三從菩薩下問從因得果。
後法慧答中二。初答第二問。後若諸菩薩下答第三問。何故不答今問者。初問通在後二答故。前中二。初總據能脩行人觀察十法為得梵行清淨所因。後所謂下別顯所脩行法。前中云十法為所緣者。是所觀境也。言作意觀察者。是能觀心也。後別顯所脩行法中二。初明自分行法。後復應脩習下辨勝進行法。前中二。先明對緣脩梵行觀。後如是觀[A24]已下辨觀成利益。前中二。先總顯。後若身下分別辨。
前中二。初列十法為觀境。後應如是下明觀心對境。略顯推徵。問何要觀此十法。顯梵行耶。
答此十法是梵行緣故。謂梵行依戒。戒依眾緣。即自身三業。業具為能受體。三寶為能受緣。戒是所受法。若不觀察此十各無自性。但取相堅持為梵行者。使同權小無真梵行。是故要常觀此十法。問二乘法執持戒可使不同菩薩權教大乘脩二空戒望實教脩持。豈差別邪。
答權大乘中。二空但依所執性說。若因緣生法似有不無。梵行依戒。戒從眾緣。即是彼立緣生不無之法。不無意存。不同所執。然不與圓成非一非異。故此不無。乃是理外之事。於能所護持。見有見無。以為梵行。故成唯識云。若不執菩提有情實有。無由發起猛利悲願。是故今此一一推徵。相盡現理為真梵行。後別辨中。依觀十境。即為十段。
第一觀身中二。先牒。後破。破中十事。一云則為非善者。梵行是諸善所依。身是不善承所依故。二法既殊。明知身非梵行。梵行何在。二非法者。梵行可軌。身非可軌。是無記故。明知此身不是梵行。梵行何在。三渾濁者。梵行是至信出離所成。身是不信真實義心所得。是故身非梵行。若不爾者。則應世間一切迷[2]其實義愚。而持戒者皆[*]其梵行。准此。若違實教而持戒者。皆無真梵行也。四臭惡者。梵行戒香芬美。身是惑苦臭惡故。身非梵行。五不淨者。梵行清淨。身令不淨。謂種子住處自相自性畢竟故。身非梵行。六可厭者。梵行樂因。可以願求。身是苦果。如前不淨。可以厭捨。故非梵行。七違逆者。梵行是順勝義諦脩。身是違勝義諦得。故身非梵行。八雜染者。梵行純淨所成。身是雜染業起。故身非梵行。九死屍者。謂身無所知。無恩報等。同於死屍。有所覺知。屬身業故。死屍無知。既無梵行。身無知故無梵行也。十蟲聚者。依此經十藏品及觀佛三昧海經。皆說身中有八萬戶蟲。小宗中說身即蟲聚故。觀佛三昧經云。身中有八萬戶蟲。戶有九億小蟲。大婆沙說。人身皮肉。並是蟲聚。蟲頭在內食人所食。蟲尾在外辨作人皮。今徵破云。身既蟲聚。身是梵行。蟲亦即身。蟲應梵行。蟲既不爾。身云何然。當知其身都非梵行。梵行何在。
第二觀身業中二。先牒後破。前中身之作用名為身業。破中十事。言行住等者。謂住等並是身作用相。而此作用。皆依於身。前徵身無業依何起。說業所作。各具眾緣。一一之中何者是業。餘如前說。
第三語具十事。破中音聲風息者。謂風擊七處所發音聲。又胷舌唯等皆語業具。徵破云。此諸緣具。一一之中誰是具邪。若一是者。應不待餘。餘亦如是。若各相待則各無具。若不相待。亦無有具。具既不有。依何起業為受戒[1]餘。戒緣無故則[2]無無有戒。有戒故無梵行也。
第四語業十事。破中安立說者。謂假施設說諸法故。隨俗說者。隨世名言說諸法故。顯了說者。離隱密相說諸法故。餘文可知。徵破云。前文徵破業具尚無。況此處有作業可得。又業一一各眾緣成。一一緣中何者是業。業既無矣。乃至何有梵行。
第五觀意十事。破中覺觀者。覺麤觀細。思慧為性。令身安住不安住為相。分別者三分別中自性故。七分別中任運故。種種分別者。隨念計度故。有相無相尋求伺察染污不染污故。憶念者。於曾更境。但追記一故。種種憶念者。於多追記故。思惟者。於一籌度故。種種思惟者。於多籌度故。幻術者。能變現故。眠是四不定中眠數。輕眠有夢。取境昧略。徵破云。此中意是心王。餘是心所為業之具。既具多法。一一法中誰是具邪。若王是具。應不待所。若所是具。應不待王。諸所相望當知亦爾。推具既無。以何作業。成能受戒體。受體既無則無有戒。戒無故無梵行也。
第六觀意業十事。破中分四。初思數。思能造業故。次一想數。是意加行。令意成業根本故。次四[3]解數。識合根境。由業引境故。後四受數。亦由業引故。此亦業眷屬也。成唯識云。業之眷屬。亦立業名故。徵破云。前破業具體無。業[A25]已非有。況業眾法。令一一皆無。餘如前說。問寒熱等觸在五識地。今何別在意業中邪。
答此由三義。一由相應義。謂意識與五有同緣境故。二由意識用強。有彼同分緣故。三由意識於極樂地有樂觸故。純苦趣中意有苦故。寒熱准故。問前業具中。有覺觀思憶等。後業中亦說思等。有何差別。
答思等皆有二相。一體。二用。體謂自性。與王同是業之具故。用謂作用。與王相應。同一所緣而作業故。各有所據。故別列也。
第七觀佛者。受菩薩戒及聲聞戒。皆先歸三寶。為根本得戒所依。依戒有梵行。今約聲聞戒依。觀察梵行。所以者何。聲聞戒中不亡法執有無見等故。此徵破。破中十事。初五五蘊者。聲聞乘中。以無漏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及眷屬無漏五蘊。為佛法身。以百劫脩相好業。感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有漏報。為佛報身。以神通變化。隨機應現種種形類。為佛化身。聲香味觸四塵為體。徵破云。若佛是梵行者。佛三身中各具多法。一一法中何者是佛。若一是佛。應不待餘。餘亦如是。若各相待則無有佛。若不相待亦無有佛。佛既非有。依誰有戒。戒既不有梵行何憑。二相者。謂三十二相。一一相中何者是佛。餘如前說。三好者。謂八十種好。一一好中何者是佛。餘如前說。四神通者。謂六神通。初神境者。神謂等持不測之義。轉變外事難測量故。外事名境。二天眼者。眼謂照矚。天即四禪。彼界大造遠見無㝵故。三天耳者。耳謂聽聞。天如前說。遠聞無㝵故。四他心者。緣他心王。雖亦緣所。從定加行意樂立名。五宿住者。緣宿多生五蘊所住。六漏盡者。煩惱種現俱亡故。謂漏盡者。由通力能知他漏盡故。或漏盡者身中起通故。上並各於所緣。無倒了達。妙用無礙。俱名為通。徵破云。一一通中具有多法。一一法內何者是通。通既非有。將何為佛。佛尚不有。依何得戒。餘如前說。五行業者。謂經三大劫阿僧仚耶。脩菩薩行。六度四攝四無㝵等無邊行業。徵破云。於彼諸行。一一之中何者是佛。遍推無佛。況有戒邪。餘如前說。六果報者。謂智斷二果。智有二種。一者盡智。二無生智。盡智者。謂正自智我[A26]已知苦斷集證滅脩道。無生智者。謂正自智我[A27]已知苦斷集證滅。復知苦斷集證滅脩道。不應更復知苦斷集證滅脩道。徵破云。若有苦可知。乃至有道可脩。則無智果。智果既無。將何為佛。佛既非有。戒依誰得。戒既不有。梵行何從。所以者何。無智無得方得智果故。斷有二種。一者有餘依。二無餘依。依謂惑滅所得擇滅無為。作有餘依體。身智若滅。但是無常無記滅故。不待擇滅。重難前擇滅。作無餘依體。今徵破云。若有煩惱擇令斷滅。得斷果者。則無斷果。所以者何。無能所斷得斷果故。既有能所斷。則無斷果。斷果既無。將何為佛。佛既不有。依誰得戒。餘如前說。或彼有餘無有涅槃。涅槃唯屬彼有苦故。又無餘依亦無涅槃。無明住地及無漏業意生身等煩惱業報三餘在故。如佛性論第三中說。既無涅槃何名為佛。佛既非有。從誰得戒。何有梵行。
第八觀法八事。破中初一理法。次三果法。次二教法。後二行法。徵破云。若理法是梵行者。則無梵行。以擇滅理有多數量。一一數中誰是理法。餘如前說。次三果法中。初一斷果。後二智果。斷果如前涅槃中說。後智果中。不生者無生智也。不起者盡智也。釋相徵破。並如前說。次二教法中。初約所說。後約能說。前中徵破云。所說教義字名句等。眾法合成而有所說。於中一一所說皆無。若即以此不可說法。為梵行者。則梵行非有。餘如前說。後能說中。無分別者。分別有二種。一言說。二尋伺。言加行故。而此能說加行及果。眾法合成。一一法中無能分別。若以如是無分別說為梵行者。則梵行非有。餘如前說。後二行法中。初約行體。後約行用。前中依無所說[1]也。教隨成行故。則行無所行。若以如是無所行法為梵行者。則梵行非有。餘如前說。後行用中。合集生果。為行業用。行體尚無。用依何起。餘如前說。
第九觀僧十事。破中前八約名體破。後二約德用破。前中敘四向及果。諸說雖異。大意略同雜集婆沙。恐繁不述。今依瑜伽聲聞地。略顯其相。約般若以會觀。謂意無所入。名入流等。於中。先約名。後約體。前中初預流向者。謂見道位有二種。一真見道。謂世第一法無間。彼惑滅增上。引無分別智生。絕諸戲論。證人無我。所顯真性。依出世智也。二相見道。謂由前證真如[A28]已。欲差別說自所證處。即復擬議。彼真見道。作十六種。謂苦法忍。乃至道類智。總斷見道所斷一百一十二根本煩惱。謂迷欲界四諦。各十隨眠。色無色界各三十六。各除嗔故。此前十五心。皆為趣向所求果故。名之為向。徵破云。真見道中。絕諸戲論。不可名言。何有向邪。相見道中所斷迷諦惑之品數。皆是擬議。非如實故。亦無有向。又能所斷相對。及前後相望。皆從緣合。無一獨立。故無一法名為向者。既無有向。以誰為僧。既無有僧。梵行何託。二云預流果者。謂第十六心道類智。緣道諦故。得預聖流。名為預流。道類智生。得預流果。入脩道也。徵破云。果不自果。因向成果。向既不立。果何有邪。[2]有因道類智生方制此果。又能所斷等眾緣合故。立此果名。故非有也。果既非有。說誰為僧。既無有僧。梵行何寄而得立邪。三云一來向者。謂脩道中[A29]已斷欲界五品煩惱。安住彼道。即第六品無㝵道。二義徵破。一斷惑五品合共成故。二住第六品無㝵道。相望成故。結破如前。四云一來果者。謂[A30]已斷欲第六品惑安住彼道。即第六品解脫道。二義徵破。一約能所因故。二約能所住道。緣成離作。無有此果。結如前說。五云不還向者。謂脩道中[A31]已斷欲界七八品惑安住彼道。即第九品無㝵道。二義徵破。准前向中。結亦准之。六云不還果者。謂於脩道[A32]已斷欲界第九品惑。安住勝道。即第九品解脫道。二義徵破。准前果中。結亦准之。[3]云阿羅漢向者。謂前不還果中有五人。一中般。二生般。三有行般。四無行般。五阿羅漢向。斷色界并有頂地前八品惑盡。及第九品無㝵道。皆名阿羅漢向。能所斷惑。及能所住道。二義徵破。准前可知。結亦准前。五人具釋。如雜集第十三說。八云阿羅漢果者。此有二種。一盡智。二無生智。謂有頂地第九品解脫道。有此二智。乃至未般無餘涅槃[A33]已來。所有無漏聖慧。皆名阿羅漢果。斷惑住道。二義徵破。亦並准前。阿羅漢既非有。誰名為僧。僧既無矣。戒依誰有。戒既不有。梵行何從。上來約名破訖。
二約體破者。謂有為無為二種果體。無為體者。謂初預流中。斷欲界四諦下見道惑盡。四品無為斷色無色界四諦下見道惑盡。四品無為。總有八品。向人七品。果人具八也。言有為者。取道類智俱生無漏五蘊二十九法。以為其體。謂善大地十種。[4]即嗔。貪。無[5]愧。信輕安。不放逸。不害。精進。捨等。通大地有十。謂[6]想。欲。觸。慧。念。思解脫。憶。定。受等。覺觀心。五無表色四相及得也。二一來中無為體。向人斷欲脩五品惑。有五品無為。果人六品惑盡及各通。前見道八品。有十二十四等有為。同前二十九法。三不還中無為體[7]向人斷欲脩七八二品。果人斷第九品惑盡。又各通前見道所斷。有十五十七品無為也。有為同前二十九法。四阿羅漢中無為體。向人斷四禪三空各九品脩惑盡。及有頂地前八品惑盡。果人斷第九品惑盡。并前總有一百四品無為也。有為體者。非想脩惑。向人第九品無㝵道。果人第九品解脫道。數皆同前二十九法。俱生無漏五蘊為體。徵破云。向果所有有為無為為體。皆約數量。數量一一。誰是其體。若一是者。應待約餘。既待他。則無自。餘亦爾。推體既無。僧則非有。無僧故無戒。無戒故。無梵行。如是推無。方真梵行。
後二約德用。破中初云三明者。一宿命明。亦名宿住隨念智證明。通達解了前際法故。二天眼明。亦名死生智證明。通達解了後際法故。三漏盡明。亦名漏盡智證明。通達解了涅槃性故。如次對治過未現愚故。徵破云。慧對治愚。方名為明。此則明非明也。明無故無德。無德用。德用既無。將何為僧。僧既非有。依誰有戒。戒無故無梵行也。五云六通者。一神境智證。二天眼智證。三天耳智證。四他心智證。五宿住隨念智證。六漏盡智證。皆名通者。於自所緣。無倒了達。妙用無㝵故。徵破云。於六通中。依慧。依境。或依等持。緣合成用。用無自體。假為立名。德用既無。將何為僧。僧既是無。從何有戒。戒既非有。梵行何憑也。上來九門約梵行疎所依緣。徵顯梵行訖。
自下第十據梵行親所依緣。徵顯梵行中二。初牒。後為壇場下徵破。於中十事。皆通聲聞菩薩戒緣。前八約受。後二據隨。前中初云壇場者。謂別結界二藏。各自有文。可知。二問清淨者。聲聞問十三難百遮等。菩薩問七逆等。三教威儀者。菩薩八萬。如梵網經說。聲聞三千如別行本及眾學等。四三說羯磨者。謂聲聞戒白四羯磨。受菩薩戒如善戒經及玄弉三藏所譯彌勒菩薩造菩薩受戒羯磨說。五和上者。聲聞戒。比丘為和上。菩薩戒。佛為和上。六阿闍梨者。聲聞有二。謂羯磨威儀也。菩薩戒唯一羯磨師。善戒云。大師者十方諸佛是。小師者我身是也。師有二種。一可見。二不可見。不可見者。十方諸佛菩薩僧是。可見者我是。今於可見不可見師邊。是人得菩薩戒。七剃髮八。著袈裟衣者。由是出家菩薩受戒故。後二隨戒內。初是四聖種中一也。後是離四五等邪命。四邪命。謂仰口。下口。方口。[1]遣口活命故。五邪命。謂為利故。誑現奇特。為利故自說功德。為利故占相吉凶。高聲現威。望他敬畏。為利故講說經典。上來明對緣脩梵行觀訖。問上來十觀。為約受聲聞戒者起見破邪。為約受菩薩戒者起聲聞見破邪。若依前破。便乖本問亦違初答。若依後破僧[2]謂中何故破四向果耶。
答此中大意。通前二種。所以者何。善戒經云。受菩薩戒。要先具前三戒。方得與授。問遮難中先問此事。廣如彼說。
自下第二辨成觀利益中二。初牒前推徵成觀。後如是觀察下正顯得益。前中二十一句分二。初十句牒成觀。後十一句牒推徵。前十句中分四。初三句明淨三輪觀。不取能持戒故。不著所污法故。不住戒法故。次戒三句明三世相盡觀。次兩句因果盡觀。作者受者不可得故。後兩句明法不至法觀。後牒推徵十一句中。初一總。後十別。別中分六。初一徵所從。次一徵所屬。次一徵體性。次一徵所由。次一徵有無。後五徵五蘊。後顯得益中十一句。初十別說。後一總結。前中初一句總。謂如是之言。牒前成觀推徵兩段文。即是答相。答相即是清淨梵行。言梵行法不可得者。即前十問一百事徵皆非梵行故。三世法空者。前依三世中求相盡故。二意無取著者。前離不取能持戒及脩行故。三心無障㝵者。不住戒法故。四所行無二者。於一切所行境。皆照無性故。五方便自在者。善巧觀心常現前故。六受無相法者。於相盡言教深忍樂故。七觀無相法者。隨所見聞。皆觀無相故。八知佛法平等者。知佛自證此平等故。九由此梵行觀智。能具證得一切諸佛所證之法。後一句總結可知。上來自分行竟。
自下第二明勝進行者。此即勝進行中之勝進也。文中三。初標。次徵。後列。初中以自分[A34]已成。仍須更進故。曰復應進門不出三慧。故云脩習仰學智力。故依十法。二徵可知。三列中四。一列名十力名義。如前分別。二於如來下觀十力名義。諮問勝[A35]已成於聞慧。於中二。先聞。後依教觀境。前中一一力有無量義者。謂諸智境。後觀境聞中。謂眾生不知處非處等理起悲不捨。三思惟下成於思慧。四行無上業下成於脩慧。於中二。先標。後釋。標云行無上業者。佛以力智。度生為業。今此菩薩亦依佛智力。度所緣境故。不求果報者有二種。一由智。謂了因果如幻等故無所求。二由悲。謂見眾生迷淪。理合救度故。不求後報。釋云。了知境界等者。謂了所度生也。身緣集無我我所如幻。受如夢中領納境界。想取境相分齊如影。行雖如響暫相應用然速遷流。心雖變現種種境界。如變化人。自尚非實。況有所作。或此五喻不別配屬。通譬人法。上來總辨自分勝進行。答前云何得梵行情淨問訖。
自下第二答前從因至果問中二。先牒前起後。後一切佛法下正答前問。前中云能與如是觀相應者。指前十問觀察梵行。於諸法不二解者。即還是彼觀相應心。謂於一百事中。一一推徵悉無所有。差別見盡故。云不生二解。
後正答中三。先總標。次初發下別釋。後知一切下出因。初中云一切佛法者。謂若如前脩梵行。得佛果所有理智法故。疾得現前者。現論在即故。次別釋。云初發心等者。前云疾得菩提。未定何時為疾故。此別明初發心時。謂十住中初發心住。創得成位故。云初發心時。此約因脩法性位上下相即觀說。三出因中二。先正顯。謂以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故。離自心性更無別佛。乃至一切。後成就下結成。謂一切法既不離自心故。即是佛成就無師自然智。心外無他故。云不由他悟。上來二。初答得梵行清淨問。後答從菩薩位到菩提果問。雖兩段不同。總答問竟。上來有二。初正念天子問。後法慧菩薩答。兩段雖殊。共明一品經也。梵行品釋竟。
初發心功德品第十七
將釋此品。四門同前。
初釋名中二。先得名。後釋名。前中。按梵本。名初發心菩薩功德藏品。初者十住中第一住故。發心者。起三種心。增上脩諸行故。此即三發心中解行發心也。起信云。發心有三種。一信成就。二解行。三證。解行發心者。當知轉勝。以是菩薩從初正信[A36]已來於第一阿僧祇劫將欲滿故。於真如法中。深解現前。所脩離相。乃至廣說。順法性。脩諸波羅蜜。餘二發心。具說如彼。菩薩者。約位以顯人故。功德者。約人以顯德故。即此脩行力用圓滿饒益。[A37]己得在[A38]己故。藏者謂此菩薩。初發心中。蘊積無邊勝功德故。
後釋名者。初住之發心。依主釋。以此發心通三賢故。初發心之菩薩。初發心菩薩之功德初發心菩薩功德之藏。皆依主釋。
二來意中二義。一由前二品。明住自分勝進行。今此顯彼行之功德故來也。二由前品末云。初發心時。即得阿耨菩提。彼中雖有言。未釋其義。今此解彼。是故來也。
三宗趣者。以辨初發心具攝普真法界因果為宗。令種性菩薩皆增勇銳為趣。
四釋文中二。初長行。後爾時法慧下偈頌。前中二。初明此界所說。後如此娑婆下結通十方。前中四。一請段分。二法慧菩薩下解釋分。三爾時佛神力下現瑞分。四是時十方下證成分。
初中。何故天帝問者。在彼宮故。聞前所說。生疑念故。疑云。初心有幾功德。前說初心即得佛耶。
第二解釋分中三。初歎所問深難。二雖然下法喻廣顯。三發是心[A39]已下直就法說。
初中何不即辨。先且歎者。有二義故。一約說深玄理合先讚故。二欲令聞者用心異常故。文中十一句分二。初一總歎。言此義者。義謂境義。功德分量智所知故。甚深者。且理玄叵測。數廣難量。雖深非甚也。今乃即少而多。即事而理。深之至極。故曰甚深。後十句別[1]難者。開總成別。皆帶總句。謂彼甚深功德之量。一非言說境故。二非生滅識所知故。三非妄想心能分別故。四非依次第門起信解境故。五非有所得境故。六非有無相行境故。七非有終極故。八非籌量境故。九非分量得故。十無路無門可趣可入故。或前總句為標。後別句為釋。釋是能成。標是所成。謂由十[*]難顯甚深故。
第二法喻廣顯中。先牒前起後。後佛子假使下正顯。前中。云雖然者。牒前十句雖依身力難說等也。我常下起後。謂承佛力可得說也。
後正顯中有十一大喻。顯功德量。一供生及益喻。二者[2]法多剎喻。三知劫成壞喻。四者他勝解喻。五者他諸根喻。六知欲樂喻。七者他方便喻。八者他心行喻。九者他業行喻。十者他煩惱喻。十一知供佛功德喻。
初中三。先校量顯勝。二何以故徵。三佛子一切下釋勝所由。初中有十重校量。初一廣說。餘九略顯。初中四。一舉廣事。二佛子於意下徵問。三天帝下答。四法慧下辨超過。初中有四事廣。一供具。謂一切樂具。二供田。謂阿僧剎中眾生。三供時。謂一劫。四利益。謂令修五戒。後九略顯中。供及供田並同。云一切樂具十阿僧剎中眾生。而供及益各別。謂百劫千劫百千劫億劫百億劫千億百千億那由他億百千那由億劫。此中數劫。次百千後。即對億者。以百千為百萬為億故。此百百變數名也。下並准知。益謂十善四禪四無量四無色定四果辟支果。
[1]二釋勝所由中四。一問答顯多。二法慧下比少猶劣。三何以故徵。四佛子下釋。初二可知。三徵意云。如前功德。既唯佛能知。何因比此極少之分。猶非類耶。四釋中二。初反顯。謂不為齊限等故。後為令下順釋。謂為無限等故。前中明初心無限故所生德亦即無限。非如所喻供具等四皆有限也。後順釋中十二句。初句總。餘句別。總得初發心時。誓令眾生悉當成佛。佛種不斷。非只令得五戒乃至緣覺。別中一心廣往下頌應云為。以大慈光遍一切世界。翻前十阿僧祇世界故。二行廣。謂為廣一切等故。三為知處廣。謂得一種智。知十方剎幾成壞等。四為知所作廣。謂知眾生報類垢淨。五知剎實體或法性主。六為知眾生心樂欲異煩惱輕重習氣麤細。七為知眾生死生差別智。八為知眾生根生熟。九為知心令差別。十為知三世業報智。十一為知佛平等境。上十一句皆所為無限故超彼也。
二佛子復置此喻下。明知[2]行多剎喻。於中四。初顯喻廣大。二佛子此下辨菩薩超過。三何以故徵。四佛子下釋超所由。初中二。先東方十重。言且置者。置猶止也。下皆准此。後南西下類通九方。總約百人所行世界。二辨超過中。可知。三徵意同前。四報中二。先反顯。謂非如彼有限故超也。後為了下順釋中十一句。初一總攝。後所謂下別。於中十句。初五及第七顯相即。謂麤妙覆仰小大廣狹一多淨穢。六一多相入。八微細多少剎體差別無差別。九一中出多多無性。十令知諸廣剎盡。問所云為欲了知諸剎即入等者。云何了知。
答准下頌中。往彼諸剎。今此但是了知諸剎故。喻中知彼能速行者。所往多剎菩薩。非但知彼有限一類有顯之剎。乃知盡知種種異剎。及知諸剎無碍之相。是故超彼。其無碍相體德位業用本修因。具如經。前顯義門訖。
第三佛子復置下知劫成壞喻。於中四。初顯喻廣大。二菩薩初發心下明超過。三何以故徵。四菩薩下釋。初中三。一辨東方十人。二南方下類顯九方。三佛子此下總結百人。此雖略成壞。實亦該攝住空。釋四劫相。具如劫章。二超過可知。三徵意准前。四釋中二。初反顯初心不齊故。後為悉下順釋。前中可知。順釋中三。初總比所謂下列。後是名下釋前為欲知等之意。初中可知。問何故總中云為知世界成壞盡。而別中乃說諸劫長短等平等義及相入等無碍相邪。
答前總中通標成壞劫。簡非成壞者。而別中所顯。還知論後壞劫平等義相入無碍相。若爾何故亦說無量無盡劫耶。
釋曰。由[3]為有量有盡相從說故。二別中九句。初長短。如下壽量品說。娑婆界內劫唯短矣。首剎中劫唯長。中間諸分內劫。上下遞望。亦長亦短。言平等者。有二義。一准十地論釋。長短等雖異。相入義齊故。云平等。二劫長短一多等俱以無性為性故。二一劫者。或長或短。但取其一無數者。即是阿僧祇劫也。三有無佛者。謂如莊嚴劫賢劫星宿劫等。是有佛劫。從此[A40]已後六萬[4]三千劫。空過無佛出。是無佛劫。四一多劫有多一佛者。如勝音剎。種種莊嚴劫有十須彌山塵數佛出。是一劫中有不可說佛。又如頌云。如來無量曠劫行。自然正覺出世間。於當來世無量劫。身應一切如大雲。是不可說劫中有一佛也。五量無量劫者。謂勝蓮華界[A41]已下諸剎內劫。皆可比上為其一。曰可據量故。有限量故。是有量劫也。然即彼勝蓮華世界內劫。更無有上可比。曰故無限量故。是無量劫也。六盡無盡劫者。謂諸成壞剎內劫。有盡時故。是有盡劫。彼勝蓮華界非成壞剎故。劫無有盡。是無盡劫。七念須劫可知。八劫非劫相入者。劫謂成壞中火等非劫。謂劫前時分。若依俱舍第十二說。百二十剎那為一怛剎那。六十怛剎那為一臘縛。三十臘縛為一牟呼栗多。三十牟呼栗多為一晝夜。三十晝夜為一月。十二月為年。年中分三際。謂寒熱雨。從此[A42]已後。未至成壞中大劫量[A43]已來。雖多時分。怛以年名之。謂百千年等。非以劫名之故。亦名非劫故。彼文云如是[A44]已辨剎那至年劫量不同。今次當辨。若准此經十定品說。始從剎那須臾晝夜六時一日五日半月一月一時一年乃至百千那由他億年。皆是非劫。從此[A45]已去方名為劫。廣說如彼第三定中。又下文第六十四中。毗目仙人執善財手。令自見身。於諸佛經歷年劫。大同前說。又有釋云法性為非劫者。慮恐難通。所以者何。若是法性。則不唯非劫。亦非色等一切法故。又亦不唯非非劫等。法性即是一切法故。若不爾者。法性與劫。如何相入。又應但顯理事無㝵無相入義。非事事無㝵業用門也。九念須知三世剎內劫成壞空中二。初發心所為事。後發阿耨下能為心。前中念須知廣。但顯別相。非總結前。猶是同前。於成壞劫。所欲知故。後能為心者。此語令遍前八句中略故。此顯前喻所明。但是知一類剎中一類劫。然是有限知有碍知。而初心菩薩誓欲知種種剎種種劫。皆無限量理事。理事體用無㝵。是故超彼不可比也。三釋前為欲知言者。謂前總別句中。為欲知言比言應合句句安之。略故不具。此云是名初發心者。牒前也。大誓莊嚴者。釋為欲也。了知一切劫等者。了知智神通者。依通發慧而了知故。此同下第四知盡未來際劫智神通。第四佛子復置下明知他勝解喻。按此中梵本云阿地目多。阿[1]地□也目多解也。譯家存略故但云解。文中四。初舉喻顯。二佛子此下明初心超過。三何以故徵可知。四佛子下釋。初中二。先舉東方十人。後南西下類通九方。前中二。先廣說二人。謂初人一知念類剎中眾生勝解。積如是念。次經無數劫眾生解。第二人無間知前無數劫所知積如是念後經無數劫知。後次第下略舉八展轉望前以念知。劫所知後類通九方。總一百人也。明超過中。謂彼解雖多。猶可知邊。初心功德難得其際。三徵可知。四釋中二。先反顯。謂不作齊限發心故。後為盡下順釋。於中二。初總可知。後所謂下別。別中二。初標三章。後欲悉知眾生海下依章開釋。前中三者。一欲知諸解差別故。二欲知彼差別解一多平等故。三欲得佛果能知差別解之智光方便。後依章開釋中。十句分三。初三句開釋初章。欲知眾生。謂欲知眾生海各各差別解無邊故。欲知三世三性差別解無邊故。略無無記性也。欲知相似不相似差別解無邊故。次一句釋第二章。平等有三種。一約想。謂此彼見解類同故。二約性。謂此彼俱無自性故。三約無㝵。謂此彼[2]平望俱相即故。雖通三義。前依相即故此句釋。後六句釋前第三章中三。初一句釋前能知智光明。謂智是佛十力智種種解智力。次二句釋佛智所知不可說差別解。於中初句內。明六種解釋前不可說差別解。一從凡夫至等覺[A46]已來所有勝解。皆名有上。二唯妙覺解名為無上。三於所解境。未能究盡。名有餘。四解[A47]已了終極名無餘解。五此彼解齊名等。六反此不等。後句內明十二種。解釋前不可說差別解。一謂凡夫及二乘見有為法有和合相故名有依解。二菩薩反彼名無依解。三世出世人同境異解名為不共。四自類同解名之為共。或大小乘人同解緣生故有是共。菩薩解此緣生。未曾不空。與二乘異。名為不共。五緣虗空等境無邊解故。名無邊解。六緣餘一切有限高齊境故名有邊解。或執斷計常。名有邊解。離此見故名曰無邊。七緣諸有為名差別解。八緣無為境名無差別。餘四可知。後三句釋前得佛種種解智之方便。就初句中五。前四別顯。後一總結。前四內。一解一切法無性即真故名妙解。二解一一事皆包法界故名大解。三解無量境名無量解。或解難量境名無量解。四無分別慧現證真解名正位解。後一結前四種解等中。得佛無㝵智此即是因。亦名方便。次一句釋佛解智知境。種種勝解不同。於中二。先標能知之意。後悉知下顯所知之解。有六。一不與諸見相應名淨解。二反上名染。三遍知名廣。四反上名略。五委照名細。六粗了名麤。後一句釋佛解智知境同前。於中二。先舉所知之解。後一切下總結。前中有六種解。一解方廣至奧名深。然非下乘所測名密。二臨事製宜權實善巧故云方便。三凡於一多法門決擇。故云分別。四於曾更事。慣習淳熟。不待作意。任運勝解。故云自然。五從親因生解故。本疏云宿因所發。六從增上緣生解故。本疏云善發開悟。後總結有三。一勝解多類。不可具陳。故總結如細。二解類雖多。悉欲知盡。三結為知盡故發心。
第五佛子復置下。明知他諸根喻中四。初喻廣。二佛子此下明發心超彼。三何以故徵。四菩薩下釋。釋中反顯順釋同前。順釋中總別准前。別中據三業等多分同前。故云廣說乃至等。
第六佛子復置下。明知他欲樂喻。文四同前。
第七佛子復置下。明知他方便喻。文四同前。方便有二種。一造業加行名為方便。二所作善巧。今此並通。餘意准前。
第八佛子復置下。明知他心王喻。亦兼心所。除此文中前深心所文四及意。並准前釋。
第九佛子復置下。明知他業喻。謂善不善漏無漏等。文。四及意同前。
第十佛子復置下。明知他煩惱喻。文中四。初明喻廣百人准前。二佛子此下明發心超彼。三何以故徵。徵意同前。四佛子下釋。釋中二。初反顯。後為盡下順釋。順釋中先總。後所謂下別。別中二。先以六門別釋。後發大悲下總結兼別。前中第一門內文有二。先知。後治知中有三喻。一輕重一對。略辨十種。一五住地煩惱中。前四為輕。障見脩道故。後一為重。障大菩提故。二分別為輕。少時頓斷故。俱生為重。多時漸斷故。三諸斷品內。下品道斷者為輕。中上品道斷者為重。中品道斷者為輕。上品道斷者為重。同等分者為輕。稱境起故。多分者為重。通境起故。五隨惑為輕。大惑為重。小隨為輕。中大為重。中隨為輕。大隨為重。六迷事為輕。後智亦斷故。迷理為重。正體智斷故。七習氣為輕。正使為重。八暫起[1]起羸劣起者為輕。多起常起猛利起者為重。九不與邪邊見相應起者為輕。反上為重。十現行為輕。種子為重。見脩二執皆後斷故。約識分別。如理應思。二眠起一對。眠謂隨眠即諸種子。起謂現起。彼種現行。三一一眾生下覺觀一對。謂惡覺觀與惑[2]相。一一眾生。種種覺觀無量煩惱。涅槃說有八種覺觀。一欲覺。求可意事。二嗔覺。念欲嗔他。三惱覺。念欲惱他。四親里覺。憶念親緣。五國土覺念世安危。六不死覺。積財資養。七族姓覺。念族高下。八輕侮覺。是慢自恃欺人。後治中。謂菩薩於諸煩惱悉欲知者。意在對治。不欲但知而[A48]已。第二門中文二同前。前中無明與愛一對。謂發業無明潤生愛等。後斷中。為斷眾生結生相續故。須知此。第三門中文二。准前。前中等分非等分一對。非等分。謂於貪等劣境起增上貪等故。等分者。稱境起故。後斷中。為斷惑根故。須知此。第四門中文二准前。前中利鈍一對。我我所是利。慢是鈍。或我及我所一對。慢通二故。後斷中。為覺悟我我所空。故而知也。第五門中文二同前。前中有三對。一顛倒分別與餘一切為一對。二根本隨惑一對。三身見與六十二見為一對。後斷中可知。第六門中文二同前。前中蓋障一對。謂五蓋。即貪。恚。疑。惡作。睡眠。惛沉。掉舉也。障謂二障三障。或二三中但煩惱障。後斷中。兼於總別。於中二。先明發心所為。後發阿耨下明能發心。前中四。一非救。二慈護。三令斷惑。四令智淨。後能發心可知。
第十一佛子復置下。明供佛功德喻。文中三。一喻據量。二何以下徵。三佛子釋。初中二。先廣說一人喻。後佛子復置下略說九人喻。前中二。先明供廣。後佛子於汝下問答顯勝。前中二。先廣說東方。後南西下略准九方。前中五。一供具廣。謂種種上味等。二供田廣。謂東方多剎中佛及眾生。三供時廣。謂念念如是。乃至經無數劫。四剎行廣。謂令彼眾生如[A49]己供養。五顯彼佛滅後供廣。於中有六。一造多佛塔。二高廣。三多嚴。四塔各像。五像各光照多剎。六經多劫。後九方略准中一一同前。後問答顯勝中二。先問答顯供福皆多。後佛子此人下。明前供福比後發心不可為擬。並可知。
後略說九人中二。先顯供福甚多。後佛子此前下。將供福比發心福不可為擬。前中九人展轉遞望。無數多劫。數量復增。同阿僧祇品內。從無數至不可說不可說中間雖有超然。大[3]方依比。此中如第一人。一念以無數供。供十方各無數佛及無數剎各無數眾生。如是念念經無數劫。佛滅度後。造塔供時等。亦各無數。此中無數之言。至第二人。皆增至無量。第三增至無邊。第四無等。第五不可數。第六不可稱。第七不可思。第八不可量。第九不可說。第十不可說不可說。如第二人。一念中作第一人無數劫供事。第三人一念中作第[1]二無量劫供事。乃至第十人一念中作第九人不可說劫供事。餘佛數等准知。又皆以後位一念。望前位極時。則以如是之念。相續至自位極時也。後約供福比發心福不可擬中。乃至少分比前極數。亦不相及。
二徵意云。彼第十人所供生福數雖不至不可說不可說轉。然得供養之福。豈不比於發心少分福邪。
三釋中二。先反顯。後為供下順釋。釋意。供福雖多。心經有限。發心縱少。少即無限。無限有二種。一事。二理。事謂心境。心為能限。境為所限。心於供具供田。不以數量時劫為限。而以無限為限。由此少福亦無有限。從無限心之所生故。理謂彼福。若多若少。皆是法性相應所起。是故少分亦稱性無限也。故反顯中云不齊限但為等。順釋中。為供盡法界虗空界等。
第三直就法說中二。初牒前所校量心。後能知下明所攝功德。前中云發是心[A50]已者。簡未發時。故云[A51]已也後攝功德中四。一攝佛功德。二以發心故下明得果法。三纔發心下約時化用。四此初發下顯所[2]作無著。初中四。一標三世佛功德能信能知。過現世法[A52]已從緣應故可得知。未來法未有故但可信。二彼諸下正明攝德。謂此菩薩聞三世佛功德汝能信受等。文中八句。勒為三位。初四句三賢。謂信受兩句同是十住。此中信者。即十住之信。不應[3]劫發十信信故。謂於三世佛所有功德。起深勝解故。受謂於彼領納心無逆故。次修一句是十行。謂於信受隨順行故。次得一句是十迴向。謂以所順行迴向不失能獲證故。次知證成就三句。是同十地。知謂加行智解了如故。證謂正體智冥契如故。或正體如前後得名。知成就者。謂因行圓滿故。後一句與諸佛平等一性者。能同佛果故。三何以下徵。徵意云。以何義故。此菩薩於三世佛功德。即能信受。乃至能與佛果一體。同此菩薩下釋。釋中十一句。初一總。餘十別。文並同前。不煩更述。
二得果法中二。先顯當得。復應知下明即得。然當得者果佛故。即得者因佛故。攝法同等。因果不離。若因不攝果法盡。則非法性果之因。若果法不全即是因。則非法性因之果。因果之相不一。因果之體不異。如是因果果因。非即非離。鎔融無碍。方為法界因果。也前中文二。初四字明能得所由。後常為下明所得果法。就所得法中三。初正顯所得。二何以下徵。三以是下釋。初中八句。一得果護念令增善不退。二由不退當必得果。三感佛授與自所得法。四與三世同一體性。五脩成諸佛助道行。六三世佛力無畏皆成就。七以三世佛不共法為嚴。八得盡法界佛說法無㝵解智。二徵意云何不說由三賢十地萬行圓滿得佛果法。但云由初心得。三釋中意云。以此初心是萬行本故。二即得果法中五句。初一總。餘四別。初總云與佛同等。未顯所因並別之狀故。別說同事一境界者。如問明品及出現品說。二功德者。謂攝度悲定力無畏等諸功德海。三與佛隨應現身一多無㝵同等同得法界大智與佛同等。或此後兩句合為一事。謂得隨機現身一多無㝵智故。
三約時作用者。謂纔發心時。即得此應用故。文中十一句。一得諸佛同讚。二能調化。三能[4]同多剎。四能光照多剎。五滅惡道苦。六嚴淨多剎。七示成多佛。八攝機令喜。九能證法性。十能繼佛種。十一得佛智因。
四明所[5]緣無著中二。初總標無能所著。次所謂下別列無所著境。後唯求下雙結無能所著。初中云不於三世業者。即後所列三寶現世世所攝故。了知不離自心性故。離此無少別物為所得。無別少心為能得。次別列中七對十四句。前四後一五對約人法。五六兩對約名義。或總約名義。後總結中二。先一句明無所著意意等一切智。後於謂下正雙結無所著行。諸法界是差別事境。餘可知。問前列中。既云於佛及佛法無所得。後結中。云唯求一切智常不相違。答正前佛無所得。則是唯求一切智也。上來第二解釋分竟第三現瑞分中二。初標現瑞所因。謂佛神力故。後十方下明所現瑞。於中。先明動剎瑞。後雨眾下明雨物瑞。前中二。初標動遠近。後所謂下顯震動相。略顯如前。廣辨如章。雨物瑞中十事音聲謂歌讚。
第四證成分中內四。初十方佛現身證成。於中四。一來更剎量。二有萬下佛數量。三顯佛名表所說法同說法表名故。四各現下正明現身。二作如是下讚說證成。三我等下引同說證。四汝說此下舉益證成。舉益證成中二。先明益現世。復有二種。一發心益。二授記益。後我等下益未來。可知。上來明此世界中說竟。後結通十方無盡世界說法中二。先明結通普遍盡空剎內同說此法。後悉以下釋遍所由。前中二。初明說處。十二重數內。前十略同阿僧祇品中。從第一百四數後十箇數內。後二顯無限量。後亦說下明所說所作。能說者名並同。後釋遍所由中十句。一由此界他方諸佛威神令十方同說。二由毗盧宿願。三由為顯佛自得法。四由為以佛智照。五由為開實義。六由為令眾生證法性。七由為會眾聞稱根法。八由為開佛所得法本因。九由為得諸佛無㝵用。互望無異法。十由為令眾生了事法界無二。上來第一大段長行竟第二大段。偈頌中二。先辨說偈意。後為利下正顯偈詞。前中十句。一普觀十方同說此法之集會顯法界法門。法爾如是。不謀而應故。二欲普成就故。三欲普令絕惡業不受苦故。四欲普令客塵斂。顯本自清淨性故。五普欲令拔去無明住地惑故。六普欲令增普門信證信故。七普欲令知眾生三乘根器及信等諸根故。八普欲令知三世一相故。九普欲令觀生死即涅槃故。十法慧自欲增長無漏善根故。故說此偈也第二正顯偈詞中。總有一百二十一頌。古來諸德不判此文。唯本疏有科。然望前長行解釋分中三段次第。此乃翻彼。從後向前。謂初八十二頌。頌前第三直就法說文。次十方國下一十五頌。頌前第二諸喻廣說文。後發心無㝵下二十四頌。頌前第一歎問深難[1]之。初中四。初五十一頌。頌自分行滿。次欲得下二頌。結歸初心。次無量下二十八頌。明勝進行滿。後菩薩下一頌結屬初心。就初自分行滿中。分為十二節。初三頌。頌前發心充滿十方界。第二頌。梵本云。盡虗空界如法界。充滿世間如佛法。一切遍行。如諸佛剎世不退故。隨入十方國土下三頌。頌前知一切世界成壞等。按梵本云。菩薩常脩最勝行。依細無依不可說。於諸佛智見無厭。彼能隨入法海流。三哀愍五趣下三頌。頌前為不斷如來種性。四諸趣差下五頌。頌前知眾生心行諸根及大願供佛等。五其心清淨下三頌。頌前知法甚深智。六菩薩始發下四頌。頌前發心即能說法調伏十方眾生智。七菩薩具足下三頌。頌前得三世佛智慧光明。八為令眾生下五頌。明忍苦說法體用行。九十方世界下六頌。顯供佛請法證理起用。亦即頌[2]頌前現成佛等。十菩薩所得下七頌。頌圓滿成果用。於中第四頌。按梵本云。身滿諸剎勇猛土。放勝光網遍世間。普照眾生陰闇冥。如龍王雨演大法。十一一身示現下四頌。明身心廣大。亦頌前一身無量身等。十二能所分別下五頌明絕妄契真。頌前等真法界等。二欲得最勝下二頌明結歸初心者。前深廣大功德海。皆此初心之德。是故[3]勤令脩學。結結[A53]己所說。三明勝進行滿二十八頌中分八。初二頌。明三種世間無染行。二其心廣大下兩頌。明悲智深廣行。三無量難思下四頌。明請法嚴土知根說法。四無量無數下四頌。明定慧自在知劫脩短。五眾生是嚴下六頌。明知佛十力自在德。六菩薩於一毛孔下四頌。明見三種世間如因陀羅網。七如是大智下三頌。明順佛普供聞供歡喜。按梵本云。如是無畏諸菩薩。次二句同漢本。第四句。梵云。於如來所獲大喜。次一頌。梵本云。變身種種無量億。現前供養十方佛。示現最勝神通力。佛所行處皆隨往。八[A54]己護如來下三頌。明定慧信悲無著深勝。於中第三頌。梵本云。彼得廣大哀愍[4]竟。於諸眾生同[A55]己相。見[A56]己除妄倍精勤。行空無相等虗空。四菩薩發心下一頌結上諸德。皆發心功德量無齊限故。讚述難盡。上辨前直就法說竟。第二大段頌諸喻廣說一十五偈中。文顯可知。然第十頌。梵本。世間種種惑業轉。由此三業恒相續。彼諸邊際有盡窮。勝菩提心無限極。第十一頌。梵本云。云何解脫業煩惱。發心供養如來故。煩惱既離業亦除。哀愍三世皆令[5]孔。
第三大段頌歎問深難二十四偈中分二。前二十三頌正頌長行。末後一頌舉益勸脩。前中分十。初三頌明發心深廣。頌前甚深及難趣入。於中初頌。梵本云。菩提心謂無著際。一切有量此無量。到眾生性菩提岸。一切智智最勝力。次頌。梵本云。菩提心等虗空界。生諸功德如法界。所行普遍同真如。一切性離猶善逝。二一切能捨下二頌明行廣大。頌難知。三三世一切下二頌明德門普。頌前難知。四菩提心下二頌明初心成佛。頌前難信解。於中。第二頌內後兩句云智慧等者。梵本云。智慧無著應供尊。根本皆由發心得。五一切獨覺下三頌。明能出生世出世樂。頌前難證。六[1]往佛無㝵下二頌。明智日行月德海淨空無不圓滿。頌前難行。七普發下二頌明行願圓備。頌前難通達。八了法自性下二頌明深廣同佛。頌前難思惟。九如眾生數六二頌。明以住佛家必得佛智設經多劫說德無盡。頌前難說。十眾生心行下三頌。頌以能出生三世界及世間樂是故心塵虗空不可比量。頌難度量。二末後一頌舉益勸脩。初發心功德品釋竟。
明法品第十八
將釋此品。四門同前。
初中二。先得名。後釋名。前中按梵本云。達摩阿嚕迦娜忙鉢里勿多。達摩法也。阿嚕迦光明。娜忙名也。鉢里勿多品也。名品相逼。隨方語如經前第一記卷初說也。然總云法光。依攝大乘。略敘五說。一依無著。總相釋云。法光明者謂大法光故。二世親釋云。於名句文身。能緣之心。分明記故。名法光明。此約明記教文。三無性釋云。顯照行故名法光明。如善誦習文字光明。此據智用。明照行法。四梁攝論云。以能照智名光明。此論雖亦世親同本。或西域自有廣略別行故。此異爾。前約心緣教分明記憶。後約能照教智。五有釋云。後得所知所現相分名法光明。此釋菩薩後得智能照能現二教法故。名法光明。謂照佛說本質教故。自識顯現影像故。今此品各望前諸說。雖各無違。契理符文。無性梁論二釋稍現。所以者何。以此勝進趣十行故。行要賴智明照教故。故問中云。彼諸菩薩。於佛教中云何修習。令諸如來皆生歡喜。
後釋名者。若依無性。則法是行法。明是能顯照心。謂於教明解。則[2]今所脩行三輪淨稱法性。此即光明之行法。依主釋也。若依梁論。約智用。通於教行。亦皆依主也。
二來意者。前明十住自分行之勝德。今辨十住趣後方便。故來也。
三宗趣者。以修習勝進趣後方便為宗。務成後位為趣。
第四釋文中三。初請說分。二爾時法慧下正說分。三時法慧下結說分。
初中二。先長行。後偈頌。前中二。初牒前自分行。復彼諸下問後勝進行。前中二。初經家據能所問人。後菩薩下正牒前品所說。前中進慧問者。表問勝進行[3]教。法慧答者。表說行法慧光明故。牒中七句。初一總舉前初發心成無量德。後六別辨。一大誓嚴心。二乘無碍法界智乘。三得位不退。四無生解成多背生滅蘊熏無生蘊種。五生佛種[A57]己分同佛體此即攝受。六既體分同佛則定當圓滿。
二問勝進中二。先問所疑。後一切菩薩下請說。前中二。先問所成行體。後復次下問行所成德。前中二。初十句別問。後佛子下結請。前中。初云彼諸菩薩者。牒前初發心菩薩也。云何脩習者。問令諸佛憙能求前德之所因。據後答意。由住不放逸等故令佛憙。即後由此成前品中所說功德。餘准應知。問其云何脩習。豈非別是一句。下答中不放逸是耶。
答不然。若不放逸獨是修習。下諸十十句應皆非修習。何故文云復有十法令佛歡憙。有十種法。令諸菩薩速入地等。皆此說邪。二由巧成福慧速入十地。三由十度令所行淨。四由成就眾生無厭願滿。五由願滿得普見佛等廣無盡藏。六由得無盡藏福具[4]悉淨能隨應說法。七由說法利生時自增義利故。不捨諸度具嚴淨十度行。八由不捨諸度。住大願乘。隨所念眾生。令增淨業。出使解脫。准梵本中。隨彼諸菩薩者皆為說法令解脫。九由菩薩說種種法度眾生智故。令三寶不斷。十由紹三寶故。所行無生與方便慧相應。皆迴向菩提。無空過者。並如下答中具顯。後結請中二。先結。後請。謂先結前所問何方便得。後請隨問垂哀宣說。
二問行所成德中三。初問行成因德。二及餘無量下結因成果德。三於諸如來下守護正法德。初中准下答中。麤相分為十二句。云如諸菩薩等十一字。貫通諸句。言滅除等者。此有兩釋。一云問斷迷理迷事二種愚故。一云問斷見脩惑障故。二問降魔故。三問制異道故。四問究竟道所斷微細垢障故。五問策勵諸行所依故。六問脩淨土離諸難處故。七問大智境云何淨故。八問成就菩薩七法。九問菩薩莊嚴六事。十問知佛三種功德。十一問佛所行境。十二問三隨佛事隨樂現土隨根說法隨時說法。並具如下說。二結因果成論中有二。先結因。後疾與下成果。前中心結前所說成滿。不可更一一說故。總結云。諸行諸道諸境界皆滿諸行是助是菩提心是正道境界是所變。後成果者。由因滿故。疾與果齊也。三守護正法中二。先明守護行。後於一切下明守護益。前中三。一開演守護。二摧敵守護。三令久守護。並顯可知。二守護利益中七。一王守護。二世間敬善。三諸佛護念與灌頂。勘梵本云。一切如來共所護念。同灌其頂。四菩薩愛敬。五長無漏善。六能演深法。七持法自嚴。並顯可知。後請說中云所行次第請依問說故。
二偈頌中十一頌分四。初一[1]歡說者[2]復。次一頌前所說。次三半頌前十一句所脩之行。後五半頌前行所成德。於中。初三半頌前十二句因德究竟。後二頌前守護利益。於中。前五句頌三守護。後三句頌利益中菩薩愛敬得善根長[3]自法。餘略不頌。
第二大段正說分中二。先長行及偈頌。前中二。先歎問許說。後佛子菩薩下正答所問。前中二。先歎問。後諦聽下許說。前中二。先讚問所為。後佛子下讚問者德。前中二。先讚。後問於下結問。前中云善哉者。所為廣大善中極故。饒益者利益也。令脩善因故。安樂者令得樂果故。慧利者雙顯利安故。廣釋利安。五種差別。如前淨行品記中引佛地論第七卷說。多所者廣故大故。哀愍等者悲憐人天。戀少妄樂。失真常樂。長流轉故。後結問可知。二讚問者德中五句。一住無所住故。云住實法。二由住此實得無功用勤故。云發大精進。三由得無功勤故。不可退轉。四由不退故解脫麤重所緣等縛。五由離縛無障無智明淨故。問同佛也。
二許說中三。初明誡邪勤發聞思。二慧。次我今下顯對尊卑[A58]己離我慢故。推功於佛。
第二正答所問中二。初答前所成行體。後佛子菩薩摩訶薩下。答後行所成德。前中二。先牒前起後。後佛子下正答。前中二。初云菩薩[A59]已發一切智心者。牒前問中菩薩初發一切智心也。後應離下起後。謂菩薩既[A60]已發心自分事訖。更求後位。須起加行。加行雖有眾行。唯不放逸為本體。即精進無貪嗔癡故。云應癡暗等。守護之言。通無貪嗔也。
二正益中依問次第答即為十段。唯頌脩習屬不放逸。
就初段答脩習不放逸令佛歡憙行方便中。有五十句分二。前二十明令佛歡喜。後三十句明正令佛歡憙行。就前二十句中二。初十句正明不放逸行。後十句明由不放逸得清淨德。前中四。一總標。二徵數。三別列。四總結。初中。云各不放逸者。一釋如前。一云遠離躭著五欲。名不放逸。二徵數可知。三別列十句中。一三聚淨戒廣故云眾戒。然不放逸行持戒為本。故先舉也。二不同凡夫行故離愚。不同二乘行故淨菩提心。三好行真實。四進脩無怠。五設心欲退。即自策言。我自發心。無人勸抑。如何得退。六有兩釋。一云在家凡夫者。不求出離道。多造不善行。出家凡夫者。雖求出離。與有漏相應。一云無問在家出家。但造順流轉行。皆名凡夫。不可親近隨放逸。七所脩行唯迴向菩提。八脩大離小行。九修善相續。十常自觀量力而行。不令過分。四總結可知。
後明由住不放逸得十清淨德中四。一牒前知後。二徵可知。三列中。一言行相應。二憶識宿[4]念故。三住深等持。四求法無倦。為成聞慧。五隨同觀察為成思慧。六依定為成修慧及通。七捨勝劣等見。八利物無漏。九敬菩提心。如下文說。彌伽聞善財[A61]已發菩提心。遽即下座。五體投地。敬禮善財。散華供養等。十恭事師友。四結可知。
第二後三十句明正令佛歡喜行中。分三。初十句結前生後。即初成行相。次十句中成行相。後十句終成行相。初中二。初句中云佛子至不放逸者。結前方便行成也。後發大下生後。並是正令佛歡喜行也。於中。一先由精進等。成不放逸。令後由不放逸更加勇悍故。云大精進。二由斂攝諸根得正念。三由心不亂勝樂現前。四由勝樂脩行不能[A62]已。五由稱理脩離著。六不以深而不動習。七證不二方便。八慈悲轉增。九順了無盡門法。十由前所行稱順佛心。故令喜也。
次中成行相十句內四。一標數辨相。謂前門初成。次顯中成故。云復有十法。令佛歡憙。即是行成就相。二徵數可知。三別列中。一謂前雖發勤。若不至中或容有退。[1]令既至此。故不退。二於求法護法。㧞苦眾生。不惜身命。三不求財利稱名讚美亦為供養故。四會事歸理。謂知五蘊無性故。五普證事事無㝵法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故。六有兩釋。一約四相。謂知一切法無常苦無我寂靜。莊嚴論第十一中。名曰法印也。優陀那菩薩藏經。名四法鄔陀南。鄔陀那此名為印。亦標相。如說無常是有為法標相。苦是有漏法標相。無我是一切法標相。涅槃寂靜是無為法標相。亦可印是決定義。謂凡諸有為決定無常。凡諸有漏決定有苦。凡所執我決定無我。無為理性決定寂靜。若廣分別。如優陀那第二善戒第七地持第八瑜伽第四十六。今此為顯明為等法知無常等故。得離四倒。於常等相。心無倚著。一云此中不但離凡夫倒。亦離[2]二滅無常樂倒法。蘊處界等本不曾生。更有何滅。若見有滅則見有生。故無常等觀亦是顛倒。以此無生印。印一切法。決定知無性故。能觀心無所倚著。七大菩提願饒益有情願。如迴向品中所有諸願及初地中十大願等。八忍謂勝解。勝解與智。照達真俗。不二而二。二而不二。名清淨光明。九觀自善法及佛眾生。不見多少有異。法性善根平等有故。十無所行而行故。四結可知。
後十句終成行相中四。一總標。由從中至終行相淳熟究竟故。云復有也。二徵數可知。三別列中。一勤及三善根。二照法實性。三無緣與樂。四無緣秡苦。五觀事行以合理。六依法性而行事。七八九十是願方便力智等四波羅蜜也。此上十句皆云安住者。顯行相至此淳熟不退故。
第二答入菩薩所住處問者。以此觀能速得入地。於中三十句分三。初十句明起入地行。二[3]後次下十句明住地觀脩。後佛子下十句明地要勝。初中四。標徵釋結。初二可知。三釋中十句分二。前三句自分行。一具資糧。二成加行。三自悟不由師。後七勝進行。一近善友為起行緣。二須自策。三行稱佛心。為佛攝受故。云住神力。四無[4]解[5]緣倦。五有兩釋。一云深心鑒真徹事利智照事達理。以此鑒照為自莊嚴。一云重脩以深厚大悲磨瑩以明利智。斯即大乘自莊嚴也。六由於諸地法門心不住著故。速入地也。七無性觀門。是諸佛善根方便。此方便體與三世佛同。四總結可知。二次十句明善安住地脩觀法。文中二。先十句直辨能所觀相。後悉善下逐難重顯。前中二。先一句總明能觀。後九句別列所觀。前中二。先明脩觀時分。謂創得入地住時。不可後時方順安住法故。後正標觀心。謂善觀察應是觀向。後別列九句中。皆云隨其者。以此一一句。通顯十地。一一地中[6]中法門相望各別故。智慧各別故。乃至所得各別故。一法門者。謂隨地相得果等法。於佛菩薩所。聞[A63]已觀察故。二甚深智慧者。謂地地中根本智故。三所脩因者。此有二種。一通行。謂十度四攝等。隨地有勝劣故。然言隨也。二別行。謂[7]若當地淨治地行故。四所得果者。謂調柔攝報等地地別故。五境界者。所化眾生多少異故。六力用者。謂處非處等十種智力故。七示現者。謂所作及力既各不同。對彼變現故亦別也。八分別者。從前地轉入後故。九所得者。此通二種。一於佛菩薩所。得聞法故。二於地地中證說得如故。此段文。同初地中菩薩住地行故。彼云菩薩住於初地。應從諸佛菩薩善知識所。推求請問。此地行相及果。無厭足為成就。此地亦應推求請問。第二地行相及果乃至第十地相及得果。善知諸地障對治成壞相果。得脩地法。清淨轉行。處非處殊勝相不退轉淨。謂治一切菩薩地。乃至轉入如來地。由此故地行不斷。乃至入第十地不斷。如商主預須知前路安危事云云。
第二逐難重顯中二。先釋前善觀察。後如是知下明觀察利益。前中謂觀諸地法門等九句。諸法皆不離自真心所現。既不見有別體性故。云無著名善觀也。後益中三句。初句應安第二。第二應置第一。所以然者。此觀[A64]已是八地初住心故。於中。初二句牒前。後一句顯益。謂由智唯心理。則能於地善安住也。
三後十句明地要勝中四。一標。謂思速入地。二何以下徵。意云。地有何要念[1]遠入邪。三釋中三句。一以入地至住。則能成前隨諸地觀察所有功德。二以具功德故能入佛地。三至佛地故能廣作佛事。謂十身三業滿法界。遍十方。盡未來。重重無盡如因陀羅。世界時處中利樂無斷。四是故下結前思惟宜應速入五句。一常勤脩。二不息。三無疲。四以所脩德自嚴。五結入地。
第三若大行清淨問中。有二十句。初十句行成出障故云清淨。後十句由行淨因。得勝法果。前中。一標起可知。二何下徵數。三者下別列十句。即是十度。一施滿足意自他俱悅。二護戒堅淨。三忍力無限。四勤脩無退。五伏沈不迷。伏棹不亂故。知得正念。心一境性也。六無分別慧。善了諸法。七善巧脩行無偏住著。八大願堅固不可動搖。九運生之力無有疲厭。十佛及眾生智了同體。此中初句五七各同十行。餘并全別不可指。復次有文。具顯十度句。佛子下總結可知。
後十句中四。一牒前起後可知。二何下徵數。三一者下別列。一多佛護念他方顯多。又他方尚護自不待言。二同類中為上首。三堪受佛加。四所在皆逢善友為怙。如倚賴父母。五常脩行勤及三善根。六了有為法實性。七住無緣拔苦。八能起思慧。九能起脩慧。十知佛化物權實善巧。四佛子下總結。
第四大願滿足問中二十句。初十句起勝淨願。後十勵志念[2]溺。又前十起願。後十滿願。前中四同前。初二可知。三列中。一願度生無倦。二願具脩淨土行。三願重心事佛。四願護法不惜身命。五願隨智所觀淨土即能身詣其中。六願與諸菩薩。同行法性善根。互望無礙。不即不離。七願入定無相無願之門。以此了諸法。八願得不空三業。九無障㝵願。徹窮未來際。利樂眾生無盡期故。又是十種如金剛大乘誓願中第八願也。又是十種願無㝵用中第八於一切行菩薩行而大願不斷也。十願具生了[3]普因。謂普賢行生因也。淨治等了因也。或行普賢行即是淨治。一切種智門門是方便義也。四總結可知。
後十令願滿中文三。謂標徵列。列中初五自行。後五利他。前中。一行心無厭令願成滿。二大誓自嚴。三念勝[A65]己者願力所作。四普願眾生生淨剎。問菩薩何故自不願淨土。願他生邪。答菩薩行法。法應如是。所以者何。若不願他生淨土。則利他行不成。若不自願生穢土。則大悲行不立。五樂脩行海長時無間。後五中。一願普成熟。二為成熟一一眾生。各經一劫不覺疲倦。三於彼一切劫。具受三惡等苦。無暫厭悔。四亦不暫起貪樂之心。五勤護法護教理行果等。
第五答護菩薩藏問中四。一結前生後。二何下徵。三所謂下別列。四佛子下結。初中謂由前行願蘊積成藏故。唯十句更無成滿也。二徵可知。三列中。一見佛。二持法。三解釋教理。四悲普。五多定。六來欲乞皆與。七辨無㝵解。八[4]護得五通變現緣境等業用皆無盡故。九住一切時。梵本中名無邊佛威神守護無盡藏。十入一切處。四結可知。
第六答隨所應化常為說法中三。一菩薩得是下結前生後。謂蘊福智攝眾生故。二佛子菩薩下徵起。三所謂下別列。於中有三十句。分二。前十五句教離過。後為說法時下十五句教起行。前中二。初十四句別說。後菩薩下一句結隨應說。前中二。初四句明知根器。一知所作者宜作何事。二宿因待何緣發。三知心行念[5]處。四知希望所好。後十句正明教離過。一貪雖通色等一切。今此且據麤顯色。欲對治故說不淨。廣說五種。如下十藏品中說。二嗔能加害。慈能與樂。正對治故。三癡等者。癡是邪癡。觀察是思擇。謂為彼不信由惑起業由業感果者。說十二因緣。令觀察故。四為說等者。謂前三句約三毒重者。且為說對治煩惱。未堪為說成勝智法。今此等分三毒輕故。方可為說無性觀等。釋多貪等分名。具如雜集第十三說。五知三界無樂則不復受樂生死。以人天中樂皆變異受行所隨故。六處所者有二種。一身所依處。即鄉邑舍宅。乃至樂著阿蘭若處。二識所依處。即所依身。於此二處而樂著者。皆由不了空寂之理故。此為說令不樂著。七為說怠惰損勤行益。八為自高陵彼者。說一切眾生蘊處界平等無異。九易知。十為樂事寂者說理寂法。
後教起行十五句中亦二。先五句明說法儀軌。一文有位次。二義無差錯。三於前後理皆以智照。四於無性印或法殟柁南。皆審稱順。五行位徵[1]著次第為說。後十句正教起行中。一令於所說行門生信。三簡知根性令入佛教。三令證理。四令斷法愛。由貪相應故。五令除二執。六令識真佛不離自心。即是常念。七令知說法聲實性。八令悟名句文如彩畫空九。令知法喻相應。十令悟佛果智大用。
第七答恒不捨波羅蜜行問中二。先牒前利他行時即成自利行。後是時下明自利行時即成利他行。而此兩文。說雖前後。行則同時。故云菩薩為眾生說法。則自脩習增長義利。不捨諸度等。義利者。如前釋。不捨諸度者。二利行同體不相捨離。但所望異故。波羅蜜道者。度行通至佛果故。二行同體所望異者。即前所明。隨其所應為說法時。令彼益故成利他行。此即法施成自利檀行。又法施離慳。成自利戒行。又法施忘怨。及諦察勝解。成自利忍行。又說法無倦。成自利勤行。又說法之心專一法性。成自利禪行。又說法時念念思惟。思慧增長。成自利慧行。又說法時不住空有。隨機所宜皆善巧故。成自利方便行。又此說法稱十盡願。成自利願行。又此說法心是無雜染力。乃至第十加持力等。成自利力行。又此說法智。能知所化者心行煩惱。乃至知佛智覺法界門。成自利智行也。後明自利行時即成利他行中。具顯十度。即為十段。一一段中二。先明行相。後結度名。就行相中。皆先約事。後約理。然事與理。說離前後。行則同時。
就初施行相。先約事中。謂身命財法隨求即與。則無方來乞悉能滿意。後而無下約理。謂達三事空故無所著。後結度名。云是則能淨等者。謂若但事行而不會理。或但觀理而不行事。則不能淨波羅蜜故。下諸結名。並准此知。雖自利由說法利生即利他也。
二戒行相。先約事云。具持眾戒者。三聚清淨無缺犯故。後而無下約理中。謂三輪淨故無所著。無著故我慢息。謂菩薩不以自具持戒見他不具陵彼自高故。持戒雖是自利。由菩薩戒要必法施方名具持眾戒故。此即為利他。結名准知。
三忍行相中。先法。後喻。法中。先約事者。謂為怨惡憎嫉打罵割截等處。與觀善無別。等為說法。後於諸下約理者。諦察怨親平等性故。高為說法。初無有二。後喻中普截善惡無分別故。忍雖自利因。次說法則為利他。後結名可知。
四勤行相。先約事中三。一利樂勤。謂遍策諸行。[2]亦普勸發諸行亦普勸發諸有情故。二諸有下[3]如行勤。三勇猛下被甲勤也。後於諸下約理者。謂於三勤所生善根。離有無相。離有故不取。離無故不捨。由此佛因行滿足。因行是果之門。門是方便。結名准知。
五禪行相中十句。先科。後釋。前中四門。一三禪。二事理。三因果。四禪支。[4]及初三禪者謂十句中一二三六七九是現住法樂禪。由得真三昧樂。不復貪著世間輕安虗妄樂也。餘亦並是正在定故。五十兩句。正是引生功德禪。兼饒益有情禪。現通威佛皆非為[A66]己故。餘唯引生由定能令生多定故。令知定境故。了知不違無生印故。二事理者。謂十句中三九兩句約理。餘皆約事。三因果者。前九皆因。第十是果。四禪支者。十句中初一句及第三句內下半是對治支。第二句及第三句內上半是所依支。正思惟即是心一境性。不住不出。即是無生行相。唯遮詮故。後七句是利益支。依小乘及大乘權教八定支分名體。與此不同。滅受想定名同體異。或名名皆同。而對治所[5]治依。利益並別。謂對治一切惑障。非唯靜慮無色等障惑。此唯約脩位所斷所知障說。由得滅定者。非見道故。地中不斷煩惱障故。前八亦據此人說故。若依融攝。位地不定。此中所依即無生定。薩遮第五亦同此說。對治利益如文可知。
後釋文者。一由觀五境無[6]無自性故。不復貪著。二依九定作無生觀。從初禪為首。乃至非想及滅盡定。按次入出故。云次第定。簡異逆順。超越為名。九定具如薩遮中說。靜慮無色四相分別。如雜集第九。廣顯九定。如別行章。三正思惟及不住不出等。如前可知。四從無生定出生多定。起信云。得此真如三昧。能生無量諸三昧門。五從前多定。各起多通。六出入九定逆順自在。顯淳熟。謂從初禪入二禪。乃至從非想入滅定。如是名順。從滅定入非想。乃至從二禪入初禪。如是名逆。七由無生定。入餘一等持時。即入多等持。以無生定是一切定根本故。八由無生定故。觀一定境時。即知一切定境。九在無生觀時。能緣觀智。與餘一切若事若理等持等至觀智不相違。以彼一切不離此故。智即是印故名智印。印定諸法本不生故。無性攝論第七云。靜慮定名等持。無色定名等至。又心一境相名等持。正受現前名等至。十由此定即是佛體故。依此所作皆稱法界。是故能令速證佛位。結名可知。
六般若行相中八句。先科。後釋。前中三。一因果。謂前七脩因。後一成果。二理事。謂五六兩句約理。餘皆約事。三三慧謂初三成聞慧。次一成思慧。後四脩慧。問寧知此八句初四次二後二。非是加行正體後得如次邪。
答此若具三。不應更說第十智度故。無性釋論第七云。若說十度。第六唯是根本智攝。若立六度。通攝三智。後釋文者。且依三慧。謂聞中初句內有二義。一正成聞慧。二[1]句思為因。謂聞[A67]已記持故。前句聞慧勝緣。於中二。謂近及事。後句聞慧勝因。亦二。謂樂及無厭足。無欲樂不能聽故。暫聞則[A68]已。慧不生故。思慧中先簡非。後顯正。謂簡獨覺。及不隨所聞。妄思惟故。後顯正者。謂如理故。後四脩慧中。初兩句正是慧體。上句離妄。下句稱實。後兩句慧用。上句知佛行。下句入果。結名可知。
七方便行相中十句。皆顯悲智善巧無所住著。名為方便。文中。先科。後釋。科有二相。一分二方便。謂四七八三句明迴向方便。餘七句明拔濟方便。若依本業纓絡下卷。因果亦有三方便。一進趣向果。二巧會有無。三一切法不捨不受。屬當可知。二分理事別。謂四八九句約理。餘約事。後釋文中。一巧匠化世。如賢首品云。若見世界始成立。眾生未有資身具足時。菩薩為工匠。為之示現種種業。乃至廣說。二導利忘疲。三稱機現形。四行淨三輪。五現漏無漏行。六不住涅槃。七不住生死。八觀諸所作皆無作作故。云善觀。九為物現嚴。非自愛著。十入趣受生。結名可知。
八願行相中十句。分二。謂三四五十等四句明求菩提願。餘之六句明求利他願。且依一相理實皆通。又一一皆至無餘。故云盡也。依本業經。願有三種。一自行。二神通。三外化願。文可知。文中。一利生盡願。二嚴剎盡願。三供佛盡願。四了法界盡願。五脩法界行盡願。六盡來際住願。七知他心盡願。八悟有支起滅盡願。九現淨土盡願。十證佛智盡願。此十中。前九脩因無餘。後一成果無餘。結名可知。
九力行相中十句分三。初句思擇力。後九脩習力。依本業經。通力有三。謂報通力。脩通力。變化通力。文中。初二句報通力。第九句脩通力。第十句變化通力。或第九第十句俱通脩力變化力。加持亦通[2]通報力所攝。餘句或是三力因緣。或三力所起。准知。十中。一觀心淨明徹見法性曰深。離有無見云無雜染。二信心徹理曰深。深故邪師教不能伏。三不見有拔苦而拔。故無疲厭。四不見有與樂而與故。所行平等。五義持無忘。六巧說稱機。故令歡喜。七三輪離相三空圓滿。唯顯了教故嚴大乘。八無障㝵願。徹窮來際利樂無斷。九神力具故出多變現。十聞教不信不解不受者。神力加持令信解領受。結名可知。
十智行相中十句分四。初七知眾生心行。此成就有情智也。次一句知諸法實性。此受用法樂智也。次一句知佛能隨化力。此成就有情智。後一句菩薩自悟法界智。此受用法樂智。依本業經。[3]智三種。一無明智。二一切種智。三變化智。十句中。初四句是無明智。三毒中無明為本。[4]智知三毒。智從本為名故。餘皆一切種智。或第五句是變化智若廣分別十波羅蜜。如別行章。
第八答所念眾生滅令得度問中三。一結前起後。二墮惡下正明化度。三如其下總結。初中二。前三句結前。後住大下起後。前中三句。各通牒前十度。初云清淨者。謂脩前十度時。皆淨三輪。離有無相故。並結名中云。是則能淨等也。二圓滿者。謂脩前十度時。皆二利圓滿故。包融圓滿故。十度圓滿故。因終圓故。三不捨者。謂脩前十度行時。如救頭然。曾無暫捨故。後起後者。謂今隨昔日創發大心。請一切眾生誓常度脫。故云[1]經大莊嚴乃至云而得度脫等。言住者。正住在脩行也。大莊嚴者。大誓願也。菩薩乘者。悲願相應運生也。隨所者。順昔願心所欲度生。皆為說法令解脫也。念授隣近同在別境。理實是欲希望度彼。亦可隨昔願心所請度者。明記不忘故云念也。梵本中云。於菩薩乘。住大莊嚴。隨所請眾生。成為開示。使集諸善根皆令出離。
二正明化度中十句分四。初二說離苦難法。謂為將墮苦趣常生難者。語令知。使懺悔。若不爾者。純苦趣中。無暇聞法發心故。若隨值菩薩。聞法能勤。非難中故。或現墮苦發心。在難能勤。所以者何。除無間獄。餘容有故聞法。後答難中有故。次三說離增上三毒法。謂於劣境起增上煩惱故云多也。初云示無貪法者。謂說不淨觀故。說無生觀故。二令行平等者。謂說違順境性無二故。三為說緣起者。謂說十二有支相緣故起。即顯流轉。非自然勝性等起相緣故不起。即顯還滅不待緣滅。性自滅故。由此令離斷常等見著。次三說三界出離法。初教離欲者。謂欲界愛恚。及因愛恚所起十惡。教以尋伺對治故。得離欲界。或說所治無恚或說有五。謂一貪尋恚尋害。二憂。三苦。四犯戒。五散亂。二為說毗鉢舍那者。此有二種。一者靜慮。雖定慧均。然是定地。恐其滯寂。但為說觀令離色界。二者由彼未聞無生觀慧。依有漏定。麤治過患。狹麤利益故。此為說無生觀慧。令知惑源。得究竟益。永離色界。三為說妙慧者。此亦二種。一者以彼無色定多慧少。恐其滯寂。說慧令均。使離無色。二者妙慧。是無生慧。[2]謂彼所[3]持取相細根。令出離故。後二隨乘根性。方便為說初教。二乘寂靜行者。此有二種。一者隨彼小根。說遠離行故。二者因彼樂乘方便。為說一切諸法本來寂靜不生不滅。後為樂大說十力廣嚴者。此亦二種。一為權大乘根樂三身佛十力境界者。乘方便為說十身佛十種大力那羅延等廣大佛事。引令入實。二為樂實大乘根。直為說佛十種大力廣大莊嚴。令得增進。
三總結中二。初結本誓願。後菩薩具足下。結問中度脫。此中准梵本。一切眾生下脫一句。云是名住大莊嚴。餘並同也。
第九答前紹三寶種使不斷絕問。謂菩薩有知根知法巧化之慧。令所化者成聞熏種。生正覺牙。成佛說法。度諸眾生。成菩薩聲聞僧。由此能令三寶不斷。就此文中三。先牒前起後。二何下徵。三菩薩下釋。初中牒前菩薩有知根識法巧化之慧亦即是後徵釋之處。二徵意云。菩薩但能說法度生。何以能令三寶種不斷邪。三釋中。明四重三寶種不斷相。於中。前三別辨。後一總顯。就前別中。初三寶內佛寶。云教諸眾生等者。謂菩提心是佛體故。此有二義。一者菩薩自[A69]己發心得佛體故。續前不斷。復更教他發心。令得佛體。胤後不斷。後後皆爾。為不斷也。二者諸佛無師無㝵智。具在眾生心中。眾生不覺。菩薩教發大心。則佛智顯現。後後皆爾。為不斷也。法寶。云常為等者。謂菩薩。自於佛菩薩。聞正教理。今復為開闡教理。如是展轉。後後相續。為不斷也。僧寶。云善持等者。謂菩薩自持教。無違事理。教他亦爾無乖違。是和合也。次三寶內。佛寶。云悉能等者。二種。一謂無障㝵願。徹窮來際。利樂不斷。不同二乘趣無餘依究竟永滅。讚發此願故。二謂求菩提饒益有情願。謂菩薩行海皆應以願迴向眾生成大菩提。讚發此願。則種性成故。法寶云分別等者。謂此菩薩自聞因緣無生方便。而得證悟。今復為他說其無生證悟方便故。僧寶云常勤等者。謂於菩薩眾中。三業互敬。戒見施同。由此成佛。當還有僧故。後三寶內。佛寶。云於眾生等者。謂佛昔聞教等流無流熏種成佛。佛令菩薩於佛熏種亦爾。今便為他。無倒宣說。令[4]人眾生心田成佛[5]可之種故。法寶云護持等者。初句通護三法不斷。謂證理為護理法。持教為護教法。脩行為護行法。若兼下句。則唯教行以護教行。容有身命之難故。由佛證理。得成教化化菩薩。菩薩證理成佛教化眾生。亦令證教行展轉不斷亦爾。僧寶云統理等者。謂菩薩自依一味之法。後以此法。攝[6]仰大眾。令皆隨順。為和合不斷。上來別辨竟後總顯中。持三世佛戒者。謂由戒得佛。由佛有法僧故。菩薩前後亦如是。故不斷也。
第十答善根方便皆悉不虗問中四。一明由紹三寶種故三業無暇。二無暇故下明由無暇得不空三業。三菩薩如是下明三業不空自利相。四若有眾生下明不空利他相。初中二。先結前。紹三寶種。後一切下生後。生後中二。先標所行無失。後隨有下釋無失所由。可知。二明得不空三業中二。初牒前。後所作下起後。起後中三。初明所行無謬。二皆與下釋無謬所因。三末一句結成不空。三明三業不空自利相中四。初牒前標後。二何下徵。可知。三所謂下依標釋十中。初四依正嚴謂三業及土。於中。前二後一利他故現。現身說法嚴土攝生故。第三一向自心定故。次四句明攝化嚴。一放光警覺。二攝眾集會。三現通令信。四授法令解。後二現佛說法嚴。四菩薩成就下結不空自利相。四明不空利他相中。有法喻合三。法中見聞等。略舉十事。餘並可知。上來答所成之行問竟。
第二大段答行所成德問中三。初明心行成因德。二佛子下明結因成果德。三於無邊世界下明護持正法德。
初中十二句一一內有二。皆先釋後牒。准法應合。先牒後釋。文雖左右。於義無違。如云摧魔以慈。或曰以慈摧魔。就初句中。勤加脩習四字。冠下諸句。謂牒問云勤加脩習何法。以滅癡闇。乃至勤加脩習何法。隨所應等。釋云。勤加脩習。以智慧明。滅諸癡闇。乃至云以往昔誓願力。隨所應化。現淨土。轉法輪。度眾生。所謂初發大心時。即發此大悲無障㝵願。此即便顯初後二句竟。二云摧魔以慈者。自心先能調他故。三制外以福慧者。智以理制。福以威制故。四滅心垢惑以金剛定者。無間道時。煩惱所知二障種永斷無餘。五集善以進者。精進遍策眾善行故。六以淨土善離惡道諸難者。淨土業成自無三惡八難故。七以無著慧淨智境者。心離執著。智障淨故。八以方便智出生菩薩諸地等者。方便智有二種。[1]一種一加行位智。為十地方便。能生十地故。二善巧方便智。此通資粮及十信智。於真俗二諦。巧鎔融故。依此智慧。出生七法。及令清淨。准前問中。此脫總持令清淨者。治謂其障使純淨故。九以一切善法成滿諸佛淨土等者。謂佛依正報因遍脩眾善。維摩佛國品云。六度四攝四無量道品十善等。皆是淨土故。方便品云。佛身者即法身也。乃至云從斷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生。此句內有六法莊嚴。謂淨土相好三業。十以智自在觀知佛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平等者。此有二種。一謂觀一切佛力等知無差別。二觀知同一法性。然此二義。融無障礙。十一以廣大智知一切智[2]之境界者。謂菩薩以照理事無㝵智知佛後得智也。十二如前釋。
二明答結因成果德問中。無別行相。但依前十二句行相。勤加脩習。即能次第成就無量功德法。乃至疾與佛功德等故。牒前云菩薩勤修此法次第成就等也。按前問中有三句。今此答中有兩句。由來問中初二句為一句故也。
三[3]若護持正法問中二。先別說。後成就三世一切如來智下。總結成法師說法護持。前中三。初正答前問。次何下徵。後佛子釋。初中答前十問。即為十段。一答前於諸如來應正等覺百千阿僧祇劫修菩薩行所集法藏守護問中三。一守護處。謂無邊世[4]界□二能守護者。謂為大法師。三所守護法。謂諸佛正法。二答前開示演說時諸魔外道不能阻壞問。謂得一切佛護念故。三答前攝持正法無窮盡問。於中。出所因。一內持廣大法藏。二外說無㝵。四答前於一切世界演說法時十王守護問。於中二。先明得三種三業。後得心下明十自在。由法王守護故。得三三業。十種自在由得此故。九王守護三三業。有第一善巧三業。身業巧隨類現。語業三種。一義無碍辨巧說深理。二法無碍辨。巧布教相。三由前二[5]二巧令聞者獲益。第二攝根三業。意業知機。語業二句。一圓淨。二令喜。第三無勝三業。身業威力。意業知機。語業無碍。後十自在中。一一皆有標名釋義。相顯可知。由法王守護故。得此三三勝三業及十自在。即由得此。諸王守護。或由得此。感十王守護。令無退失。轉增最高也。五[6]入前一切世間恭敬供養問。謂菩薩。更演說大法。得人天敬養故。六答前諸佛護念同灌頂問。謂得諸佛護諸佛灌頂。由得灌頂。得無見頂相。由佛護念。得身業威德無能映蔽。語業威德無能屈辨。七答前一切菩薩亦皆愛敬問。由菩薩得前十種自在。處大眾中。威德蔽眾。以大慈悲。安怯弱故。一切菩薩敬愛也。八答前得善根力增長白法問。□[1]以深智慧察其欲樂也。九答前開闡諸佛甚深法藏問。謂以無畏辨。為其說法故。十答前能令一切聞法生喜問。謂攝持正法。以自莊嚴。釋曰。菩薩利他為自利故。是莊嚴也。上來總顯[2]差問竟。次徵意云。此菩薩位居十住。何以乃得如是三業十自在邪。釋意云。以成就十種德故。一智圓德。二擇法德。三不忘德。四無住慧德。五總持德。六大心德。七無失辨德。八勝解德。九遍法界會中恒輔翼德。十了自與佛同體德。
第二總結成中二。先結能成因。後作大下結所成德。前中二。初明成果智圓。後一切菩薩下成因[3]智□因是果因也。後結所成德中三。一法師是能護持。二正法是所護持。三總結前二也。第二重頌分中。十頌分二。初六頌半。頌前十種所成之行。後令其下三頌半。頌前行所成德。前中初半頌。頌初不放逸。二有一頌半。頌佛歡喜。三有一頌。頌入諸地及大行大願。四有一頌。頌菩薩藏及隨所化說法。五有一頌。頌不捨自行諸度及所念眾生令得度。六半頌。頌紹三寶種。七有一頌。頌善根方便皆不虗。二頌行所成德中。初一頌。頌初兩段。謂行成因德。及因成果德。次有一頌半。頌護轉正法。後有一頌。喻說法者說法三業無畏辨等。謂一身儀庠序。二樹說雄猛。[4]三智了深度。[5]□為[6]□動。[7]問[8]答物滅惑。
第三結說分中。所說契理。令佛歡喜。所說合機。大眾奉行。亦可契理合機佛憙眾[9]奉□□。□先長行。後偈頌。兩段不同。說分了。上來初請。次說。三[10]結。□□不同。釋文了。上來初辨名。次來意。次宗趣。後釋文四[11]門□□法亦了。上來初明昇須彌頂品乃至明法品了。六[12]品□□□□。明第三會竟。
續華嚴略疏刊定記第五
卍按。六七兩卷隱沒。而無傳者。應有第四會夜摩天。說十行位四品。昇夜摩天品。夜摩讚嘆品。十行品。無盡品。第五會都率天。說十迴向三品之內。昇都率天品。都率讚嘆品之釋。八卷十迴向品亦第五會也。
校注
[0658001] 釋下異有也字 [0658002] 昇疑卑 [0658003] 千上疑脫四 [0658004] 吠異作吹 [0658005] 德異作位次同 [0659001] 世界下十一字異本無 [0659002] 依上異有且字 [0659003] 問異作間 [0659004] 切疑剩字 [0660001] 就疑熟 [0660002] 瑜異作喻 [0660003] 或疑式 [0661001] 迷異作違 [0661002] 相下異有相字 [0662001] 有異作者 [0662002] 觀異作勸 [0662003] 論異作謂 [0662004] 者下異有於中有四之四字 [0663001] 中上異有於字 [0663002] 唯異作准 [0663003] 實異作妄 [0663004] 陰異作險次同 [0663005] 苦異作若 [0664001] 初下異有頌字 [0664002] 所異作取 [0664003] 位異作住 [0664004] 彰異作歎 [0665001] 發異作散 [0665002] 作異作化 [0665003] 住異作位 [0665004] 賢異作真次同 [0666001] 顛疑願 [0666002] 位異作住 [0666003] 必疑心 [0666004] 第九上異有第七二字 [0667001] 重疑熏 [0667002] 悟異作語 [0667003] 觀下異有行字 [0667004] 無下異有無字 [0668001] 泥異作渡 [0668002] 節異作圖 [0668003] 假異作段 [0668004] 即非已下八字一本無 [0669001] 准異作唯 [0669002] 三下異有列字 [0670001] 經序異作維摩 [0670002] 就疑熟 [0670003] 難疑歎 [0671001] 共異作其 [0671002] 其異作真次同 [0672001] 餘疑緣 [0672002] 無無有戒宜作無有戒無 [0672003] 解異作觸 [0673001] 也異作之 [0673002] 有異作又 [0673003] 云上異有七 [0673004] 即下異有無字 [0673005] 愧上同異有慚字 [0673006] 想異作根 [0673007] 向疑何次同 [0674001] 遣或維 [0674002] 謂異本無 [0675001] 難疑歎次同 [0675002] 法下文科作行 [0676001] 二恐三歟 [0676002] 行上文科作法 [0676003] 為異作與 [0676004] 三異作二 [0677001] 地也間疑勝字 [0677002] 平疑互 [0678001] 起上疑有少字 [0678002] 相下異有應字 [0678003] 方異作分 [0679001] 二下異有人字 [0679002] 作下作緣 [0679003] 劫疑却 [0679004] 同異作動 [0679005] 緣上作作 [0680001] 之疑文 [0680002] 頌疑剩 [0680003] 勤疑勸 [0680004] 竟異作意或作覺 [0680005] 孔疑脫 [0681001] 往異作住 [0681002] 今異作令 [0681003] 教異作故 [0681004] 悉異作慧 [0682001] 歡疑歎 [0682002] 復疑德 [0682003] 自異作白 [0682004] 念疑命 [0683001] 令疑今 [0683002] 二下疑脫乘 [0683003] 後疑復 [0683004] 解疑懈 [0683005] 緣異本無 [0683006] 中疑剩 [0683007] 若異作各 [0684001] 遠異作速 [0684002] 溺異作滿 [0684003] 普疑兩 [0684004] 護疑獲 [0684005] 處異作慮 [0685001] 著異作羗 [0685002] 亦普已下六字異本無 [0685003] 如異作加 [0685004] 及疑剩 [0685005] 治異本無 [0685006] 無異本無 [0686001] 句異作與 [0686002] 通異本無 [0686003] 智下疑脫有字 [0686004] 智異本無 [0687001] 經疑住 [0687002] 謂異作治 [0687003] 持作恃 [0687004] 人疑入 [0687005] 可疑牙 [0687006] 仰異作御 [0688001] 一種二字疑剩 [0688002] 之異作智 [0688003] 若疑答 [0688004] 界下疑有中字 [0688005] 二疑剩 [0688006] 入疑答 [0689001] 以上疑有謂字 [0689002] 差下疑脫別字 [0689003] 智下疑有滿字 [0689004] 三疑四 [0689005] 疑為上有三心二字 [0689006] 為下有不字而三四顛倒 [0689007] 問疑五 [0689008] 答疑益 [0689009] 奉先間疑有也上來三字 [0689010] 結不間疑有三段二字 [0689011] 門法間疑有問答二字 [0689012] 品明間疑有說十住位四字【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 冊 No. 221 續華嚴經略疏刊定記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9-30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