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華嚴略疏刊定記卷第十(本末合)(盡第五地)
第二地中二。先略料簡。後正釋文。
前中二門。一釋名。二來意。
前中成唯識第九云。具淨尸羅。遠離微細犯戒垢故。名離垢地。十住毗婆沙云。行十善道。離諸垢故。攝大乘云。由極遠離犯戒垢故。世親釋云。性戒成就。非如初地思惟護戒故。無性同世親。瑜伽同攝論。
二來意者有三。一此經論云。如是[A1]已證正位。依出世間道。因清淨戒說第二菩薩離垢地。釋曰。[A2]已證正位者。初地也。依此出世脩三學行。戒最居先。故次說此。二前地創證真如。猶有微細悞犯戒障。不能性自不待思擇護持淨戒。要至此地方能故。三前施。此戒。義次第故。諸門分別廣如別章。第二依文正釋中三。一偈讚請說分。二爾時金剛藏下正明本地分。三爾時金剛藏欲重下重頌分。
初中五頌分二。先三頌述眾度聞前地。於中。一心喜。二身踊。三語讚。後二頌明解脫月正請後地。一知眾樂聞後地。二正為請。
第二明本地分中二。初論主約清淨戒。明其地行。後佛子菩薩住此離垢地下。顯其位果。前中二。先辨發起淨。後佛子菩薩住離垢下。明自體淨。趣地方便生後地中三聚淨戒。名發起淨。三聚淨戒地中正行。名自體淨。
前中三。一結前舉後。二何等下正列十心。三菩薩以此下結行功能能入離垢。初中三。先結前。次欲入下舉後。後當起下勸脩趣入。二正列中二。先徵。後列。列中初一總。餘九別。若通科之。初六攝律。次二攝善。後二攝生。總云正直者。性自離惡。清淨成就。此於三聚發起方便中。為初本故。列之居首也。列中一柔耎者。不雜無記不善。持戒唯善性故。二堪能者。能受他惱故。三調伏者。善守諸根。不令悞犯。猶如良馬性調伏故。復正地中不待守護。性自不悞故。與此別。四寂靜者。不高[A3]己持。不賤彼犯。離高下散動故。五純善者。他惱不壞持戒之心。如純真金。雖遭打練。色不失壞。斤兩固存。六不雜者。一向進求。不暫厭足。又唯脩遠離行。不雜童蒙故。七無顧戀者。不眷顧生死中豪貴勢要。而持戒故。若爾者。迴向品說。彼云何通。彼為眾生。此依自說。如後句。八廣者。大悲利物。受生三有。願盡來際無竟期故。九大者。大智處有。隨而不染故。
第二大段自體淨中。三種淨戒。即為三段。一攝律儀戒。論名離戒淨。亦名正受戒淨。二復作是念下明攝善法戒。三佛子十不善業道下明攝眾生戒。就初中三。初總標戒所依地。二性自下別顯遠離十不善業。三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下總結。初中云住離垢地者。具釋如章。二別顯中。離十業道。即為十段。
初段中二。先總。後不畜下別。前中云性自等者。隨脩此戒任運成故。列中三。一因離。二於一切下對治離。三是菩薩尚不下果行離。初中二種。一離受畜因。二不壞不離起因。前中於緣名因。如十因中相應等。此中刀杖藥呪等。是損命因緣。皆不受不畜。名遠離。後起因中不懷等者。此中三。一離瞋殺。謂於怨家不懷怨恨故。二離癡煞。謂有羞耻故。崇賢人。重善法故。輕暴人。拒惡法故。三離貪皮肉等殺。謂恕物同[A4]己。愛命怖死。此[1]惑同初。仁是慈忍翻瞋心故。二對[2]作離者。此對治即離。不同因離等。於中二。先總舉所對境。後常生下別辨。辨中二。初云利益者。是安隱心。謂以善法教化令住善道。及脩涅槃因故。後慈念者。是慈心。謂令得人天報乃至得涅槃樂果故。此上二種。是於因果。不顛倒求故。離邪癡煞生祠祀等。三果行離者。攬因成煞故名果。捨此所作名離。於中二種。一微細心念害。二何況下麤重身行惱害。此以細況麤。細念猶無。況有麤行。此中麤行有五。一身謂於他故。二事謂眾生故。二想謂起眾生想故。四行謂以重意故。五體謂行煞害故。梵本中云。彼菩薩尚不起微少惱想。何況廣大。
第二離盜中二。先總。後菩薩下別。前中如前別中三離。名字同前。初因離。二於他下對治離。三若物屬他下果行離。初離中云於自等者。此菩薩具無盡財。為離盜因故。此何不說離起因耶。有二義故。一准前可知。略故不說。二即此句中具二因故。謂一具外財故。離初因。二內知止足不起貪故。離後因。論經云自資財滿足故。二對治離中。於他等者。他有二種。一他身。二他世。於他身慈恕。治瞋心損壞他財。由今不損他財。令自當來得不可侵損財也。三果行離中。有麤細二行。先於屬他物乃至草葉。不起盜心。是細行離。後何況下麤行離。以細況麤。顯離極故。
第三離耶婬中。先總可知。後菩薩下別中三。初因離。二不求他下對治離。三於他下行果離。初中離不足因。妻有三種。一示同事妻謂此地攝報作輪王身。自妻第一故。不求餘人妻。二得法喜妻。謂法味稱根。身心遍悅。不求二乘人所樂法故。云於自妻知足。三梵行樂妻。謂此菩薩。梵行具足。身心常安樂。不求世樂故。如有頌言。持戒最為樂。身不受眾苦。睡眠得安隱。窹則心歡喜。二對治離中不求他者。他亦二種。一他世妻。謂菩薩脩戒不求當來人天得多妻果故。二他人妻。後當說。三果行離中二。先約身。顯無麤犯。後尚不生下約心。明無細犯。前中三。一不正。二及為法下非時。三況於下非處。初中五。一他妻妾者。是不共護女。唯夫護故。二他前護女者。是共護女。謂無父母諸親共護故。三親者。有父母護故。四族者。高勝族望護。非下族迮故。五媒定者。謂[A5]己受他財。乃至許致要[3]談故。智度十五。多同此說故。彼云若女人父母兄弟姉妹夫主兒子世間法王法守護。若犯皆名邪婬。二非時中。准智度。有三非時。一脩梵行時。縱自夫妻。若受八戒時。二婦人懷孕厭本習時。三乳養時。今此名故唯說法護同彼初一。後約心明離細犯中。以細況麤。謂內心尚不生微細染念。何況外相身行麤[4]受。三非處者。謂口隱二道。況於者有二義。一謂於五護三非時女。正處尚不起染心。況於如是女非處從事。二謂於彼五護三非時女。正處尚不從事。乃至不起染心。況於如是女非處從事。此即以正處。況非處。亦是以輕況重。以正處犯者是等分煩惱。非處犯者多貪煩惱。非分理故。輕尚不犯。何況重犯。若不爾者。況字無從。又此非處。亦是約身。離麤犯故。不爾此應不離染心。上來三戒約身業說。三中初後境唯有情中。一通於清非情境。
第四離妄語中先總。復菩薩下別。別中二。先對治離。後乃至下果行離。此中何無因離者。以對治離中實語等離妄語之尋伺。是因離故。就對治離中。實語者依心說故。真語者不虗妄故。時語者隨時方便故。此有二義。一知時發言。如法師知時等。後當具顯。二為護正法。為救眾生。設言不實。事成利益。非妄語故。亦是時語。如涅槃二十一云。佛為諸梵志。將佛說無我而是斷滅故。佛告言。我說眾生皆有佛性佛性是我。彼聞獲益。然則佛性豈是彼[1]於所計我邪。雖即非是。然非妄語。法華經三車誘喻。理亦同此。菩薩持戒。本欲安生。若護妄語。不護眾生。是凡小戒。非菩薩也。若由妄語。能脫物苦。設入惡道。歡喜願入。如是持戒。非二乘測。二果行離中。亦以細況麤。細中云不忍作覆藏語者。論云覆見忍見。大婆沙云覆相妄語名為覆見。覆心妄語名為覆忍。得本見前事。實生見想。誑言不見。此覆[A6]己所見。又實不見前事。妄生見想。誑言不見。於事雖實。於見有違。故名忍見。此忍[A7]已見故。知不知等准之。
第五不兩舌中。先總可知。後菩薩下別中二。先對治離。後不作下果行離。前中二。先離離間心語。後未破下明離離間差別。前中二種。一由欲令眾生和順故。離離間心語。不將此語向彼說等。二由欲令眾生安樂故。離惱害心。不將此語向彼說等。復離離間差別中三。一離離間身。二離離間心。三離離間業。此亦即是果行離。初中二種。一先未離間者不令離間。二先[A8]已離間者不令增長。二中亦二種。一未離間者不欲樂其離間。二[A9]已離間者不喜其離間。不隨喜故。三中亦二種。一細。二麤。細者如實傳。麤者不如實傳。謂於兩處有實相毀語。尚不傳說。何況加減傳不實語。
第六離惡口有二種。先果行離。後常作下對治離。前中離十七語。先列。後如是下結離。前中分四。一初四語語體麤鄙。二次四語約對面。不對面。對面鄙惡庸賤。不對面亦爾。或對面庸賤。不對面庸賤等。三次三語語能違行。前二違他行。後一瞋惱違自行。最後六語能違情。於中前五。翻喜生瞋。復一違樂致苦。就前五中。未起瞋者能令生瞋。令聞時不愛憶時不樂。胸心閉塞故。聞時不愛故心火燒。憶時不樂故心熱惱。後一能令[A10]己有同意樂事自身失壞。令他生壞。他聞背[A11]已。失同友故自壞。彼失我故壞他。後結可知。後對治離中。作十種語。同前分四。初一潤澤對前果行中初四語。二次二對。前第二節四語。三次四對前第三節三語。可樂聞對前不可樂聞。聞者喜悅。對前聞者不悅。善入人心風雅典則對前瞋忿。四次三對前第四節。於中前二。翻嗔生喜。後一違苦致樂。或總通二第七不綺語中。先總顯往可知。後菩薩下別。別中二。先對治離。後是菩薩下果行離。前中八語分三。初二教化語。化令生信。二次三教授令起行。三後三教誡勸成德。初中發言再覆不縱猝暴故。言合時宜自他不損故。次教授中。無倒故。有義利故。授法令行故。後教誡中。准地持。此開為五句。初一是彼第二有罪者制故。二是彼第一無罪者聽故。三隨前制聽有缺減者。如法舉故。四數數犯者。折伏與念念即是此籌量故。五有實德者。稱讚令喜。即是此決定稱實讚故。後果行中。以輕況重。可知。上來語業四戒竟。
第八離貪欲中。初總可知。後菩薩下別。別中唯明對治離。上身業中具顯三離。次語業中具治果二離。今此意業。唯一治離者。有二義故。一文影略故。二此貪等是業道本。更無所依故。非果故。不可對之更立異因故。無因行以非果故。離此貪等。不名果離。以無因故。不可除之說為因離。文中三。一他財物者。是事簡非[A12]己物故。二他資用者。是物體簡資與用別故。資是衣食可以資身。用是所用。謂金銀等。三不生等者。是行差別。謂始欲名貪。次希得屬[A13]己名願。後往取名求。悉治離之故。皆云不也。
第九離瞋中。先總可知。後菩薩下別。別中三。一初六句治瞋心。二永捨下離瞋障。三常思下對治行益。初中一切眾生者。總明為對治六種眾生。一於怨讎多瞋故。起慈對治。二於惡眾生應危害之故。起利益對治。令脩善獲安。三於貪不足順緣者。起哀愍對治不與樂。四於苦眾生違緣逼者。起令脫得喜對治不拔苦。五著樂眾生。以出世法。調潤對治令捨。六於發大心眾生。起攝受對治故。二治離障中。永捨瞋恨怨害熱惱者。此對前慈等六種所治障說故。然惱是妄想。欲令他惱故。熱是妬忌。他勝[A14]己心熱故。准論經。此文應迴前後。一於未生怨者能生。[A15]已生者隨順增長。二未生親者令不生。[A16]已生者令不增長。三於自身中善法。未生者令不生。[A17]已生者令滅。四於不善法。未生者能生。[A18]已生者令增長。五於他身中不愛事。未生者令生。[A19]已生者令增長。六愛事未生者令不生。[A20]已生者不念隨順。不起隨喜相順之念。於中一約怨生長是瞋力。二約親不生是恨力。三約自善不生是怨力。論經名垢。四約不善生長是害力。五約他不愛事等是熱力。論經名妄想。六約愛事不生等是惱力。論經名垢。此六望前能治。六種通相而說。非一一別屬。遠法師攝為三對。初二以[A21]己對他。明瞋恨怨之與親望[A22]己說故。次二唯就於[A23]己。釋其垢害。後二唯就於他。彰其妄妬初對中生怨為瞋。敗親名恨。未怨生怨[A24]已怨令增。此是瞋也。未親不生。[A25]已生不增。此是垢過也。不善法未生令生。[A26]已生令增。是害過也。後對中苦他為妄。壞樂名妬。於他身有不愛事。未生令生[A27]已生令增。是妄想也。苦者。是他不愛等欲令他苦衰敗劣[A28]已。倒惑之甚。過中最重。偏名妄想。於他身中。所愛之事。未生不令生。[A29]已生不令增。是妬過也。三對治行益中。常思順行仁慈祐益者。謂一切時思念眾生。隨順行仁慈。與眾生福樂助益也。
第十離邪見中。總句不言性離者。影略准前故。菩薩下別顯中。依正見有七種。分三。初四見對梵行求眾生說。次二見對欲求眾生說。後一見對有求眾生說。就初四中。一菩薩住正道者。心住大乘故。此對治二[1]我見。二不行占卜者。對治虗妄分別見。此治邪見。不信因果信占卜妄分別故。三不取惡戒者。治戒禁取見。謂受外道烏鷄等戒。非善防過。名惡戒。執取惡戒為淨。名惡見。四心見正直者。此治見取。謂外道執[A30]己邪見為正見。此即非正謂正故。次二見對欲求眾生者。一云無誑者。對治覆藏見。謂於追求時。藏過顯善。求利養故。二無[2]誑者。對治詐現不實見。謂無實德詐現有故。後一見對有求眾生樂著三有不能於佛法僧起決定信。今此治彼非清淨見故。云起決定信。上來第二別顯離十不善業道。護持十善業道竟。
第三總結中二種護持。一數圓滿護持具持。十戒不缺減故。二時相續護持。常無間斷故。上來第一明離戒亦名攝律儀戒竟。
自下第二明攝善法戒中二。先別顯行相。後如是方便下總結勸脩前中四。一明知。二是故我當下明願。三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作下明觀。四是故我今下明行。
初中文二。先明知者果處。於此句中。更開出一句依身生苦。後明知者因。菩薩自離無因他因。知眾生亦爾。謂墮惡由不善故。非無因也。由十不善墮惡故。非他因也。
二願中文三。一牒前起後。謂[3]依眾生不能自離惡行者果起願心欲救故。云是故我當自住等。二何以下徵。徵意云欲救眾生。即須往拔。何以乃却自住善故。三若自下釋。釋意如文易知。
三觀中文二。先思十不善墮惡道。是所治障。復十善業道下明五重十善。是能治行。前所治十惡。具如別章。後能治五種中。一人天可知。二聲聞十善中文三。初總標。次心狹下別顯。後成下一句總結。初中云智慧脩者。實相觀相應。乃成上品故。謂總觀十惡及人天十善。具四諦理故。苦集離是滅。能治苦集是道。又迷真實義愚是善道苦集因。離彼愚是滅。能治彼愚是道。即真實義智也。善惡道雖殊。同是苦[4]業諦。無差別也。次別中四句。初有二義。一性因。本性狹劣故。二習因。謂宿習狹劣故。狹劣謂但為自身修善根是微少故。若存五性。則一因差別。先性後習。若不存五性。則二因同一。先習後成性故。今經意不存五性。故唯說習。二怖等者。厭患生死故。三闕等者。捨眾生故。四從等者。從師學故。若依論主。分此句為二。謂從他為一句。聞下為一句。聞聲謂念我眾生等但有名。從聞此聲生解。證人無我。不能證法無我。後一句結名可知。三緣覺十善中三。初總標。次不從下別辨。三成獨一句結名。初中治淨乃成上品故。別中三。一不從等者。不假佛菩薩說法。唯自覺故。二大悲等者不樂說法利眾生。亦無巧說法習故。三悟解等者。觀深細緣生境行故。論名少者不依教故。深細者自覺故。後結名可知。四菩薩十善中文三。初總標。次心廣下別顯。後成菩薩下總結。初中治淨故。乃上品也。別中八句分四。一因集。二用。三明力。四地。前三句各一。後五句合一。前各一中。初云心廣等者。此有三義。一依一切善根起行故。二依一切眾生利益行故。三大乘心廣無量故。此三釋因集。謂自行他行行體也。二具足等者。謂見諸眾生習行苦因及受苦[1]所起悲愍[2]故。依彼眾生利益。是菩薩用也。三方便等者。謂四攝法是善行力。攝眾生故。[3]復五合一中。初發生等者。初地是初阿[4]僧滿處名淨深心地。發十大願故。二不捨等者。是第八地第二阿僧祇滿處。名不退轉地。得寂滅行[A31]已。不捨解脫。以不住大寂法界故。三希求等者。是第十地第三阿僧祇滿處。名受大位地。是故求證佛廣大智。受大位者。受灌頂位也。四淨治等者。菩薩地清淨斷二十二愚故。五波羅蜜清淨除諸蔽障。淨三輪故。此後兩句。論經。攝入第三希求句中。後一句總結可知。五佛十善中文三。初總標。次一切種下別顯。後一切佛法下總結。初總可知。別中二。初一切種等者。所有十不善業道及習氣皆滅。得一切智故。二乃至證十力無畏者。超諸功德直至說十力無畏。故云乃至。力無畏有二義。一降魔摧外力自在故。二捨二乘劣力不自在故。後一句結可知。上來第三明觀竟。
四明行中二。先牒前起後。顯自具行十善。後應令下明令他具足清淨。古德釋此文。有二義。一近望佛善以結求心故。論名無厭足。二上既通觀善有五重。今乃結[A32]已應行十善。唯求佛善。後如是方便下總結勸修可知。問向來五重十善與前律儀戒何別。
答前望止惡。今約作善。故分二位。問十善翻十惡。十惡既唯一。十善何得有五重。
答善惡相翻。[5]亦應是一。但以十善通世出世四位。故有五種。十惡不爾。故不齊也。問十善既五重。所翻十惡亦應爾。
謂人天十善。翻惡道十惡。聲聞十善翻人天十惡。乃至如來十善翻菩薩十惡邪。答不爾。謂翻善之惡。違理損物。不善相麤。不通上位。故唯一也。反惡之善。順理益物。福隨於智。乃通上位。故有五種。是故五位所離惡同。故唯一種。所成善異。故有五重。此即止同作別故。此地是菩薩十善。尚異二乘。況同凡位。若約寄言。亦攝凡位。攝善法戒竟。
第三攝眾生戒。亦名利益眾生戒。亦名饒益有情戒。中文五。一顯智。謂善知眾生苦因果故。二是故菩薩下明願。謂依智起願。願為眾生自脩善故。三自位下明行。謂依願起行。如誓脩故。四佛子此菩薩下明集。謂依行攝生悲為益本故。五作是念下明集果。謂依悲成正攝生行故。
初中三。初總明苦因。二於中下別顯苦果。三佛子十不下總結。初中雖於一境上。復是一人心造罪。乃成上中下者。此由造時心異。成此差別。自餘別境別心成差別者。蓋不足論。今就細說。名時差別。問雜集等皆說畜下鬼。此何別邪。
答依正法念經。三惡趣各有邊正謂。大海下無間等八大是正。在鐵圍山等諸處者名邊。其鬼趣如波吒迦鬼鑊脚鬼鬼子母等名正。若在人間遊行者名邊。其畜生如熱沙龍苦等名正。若在人所畜養等名邊。然此三趣地獄邊正。望於鬼畜。一向苦故。更無異說。若邊鬼望正畜。則畜重鬼輕。斯經就此而說。若正鬼望邊畜。則鬼重畜輕。雜集等約此而說。各據一義不相違也。
二別顯中。論名三途報。為報果。後人中受殘報。名為習氣果。雜集論等名三途報為異熟果。人中受殘報為等流果。等流中開出感外報。為增上果。今用自論釋兩果。并取雜集等釋增上果。初報果者。正讎前因。名為報故。十相無異故。皆言同墮三道。不更釋也。後習果者。正報殘餘其猶習氣。十相有異故文各別顯。於中初煞內云短命等者。由本煞時命未盡令他相續受苦故得多病。由令他壽命不相續故得短命。亦本將被煞時怖畏。及死[A33]已皆無精光。感外器資具等之少光澤。二盜中。由本令他財少故。用不得故。貧窮及共財不[6]自。若增上果。感田苗遭霜雹。損耗他財故。三邪婬中。由本令他妻不貞故。亦由令他妻不隨夫意故。外增由污穢他身。居塵坋處。四妄語中。由本於他作不實語。感被妄說有惡。又由誑感外增上。由口出覆藏之言。外感應須蓋覆之氣。五兩舌中。由本令他分張故。令他相惡故。外增上。由出不平之言故。六惡口中。由本口出他不喜聞語故。由欲與物競方出惡言故。外增上。由語麤惡。感鹹鹵磽确下惡田土。七綺語中。由本綺錯之言。惑他不令解。今感發言於他他不領受。又感不分明。亦由本不令他解。增上由變正成綺故。感外時候乖變。八貪欲中。由本常求欲事故。感不知足。又多求欲境故。無厭。外增上由本多貪。感菓實尠少。九瞋恚中。由本不忍他善惡故。又由惱害他故。外增上。由本惱害於他。令不安隱。所感菓實其味辛苦。十邪見中。由本愛樂邪眷屬故。又由愛樂不正理故。外增上果。所感菓實其味辛苦。或全無菓。邪因苦報故。無利勤苦。故。
三總結。云無量無邊眾大苦聚者。明差別果習氣果總別合觀故。
第二明願中二。先牒前起後。謂前智知[A34]已。欲依智發願故。云是故等。復我當下正顯願。前中二。先願離不善。後以十下願愛樂善。
第三明行中二。先明自修行。後亦勸下明依自行成攝生行。此依智願起也。
第四明集中。依增上悲。念眾生故。生十種心。文中二。先總標起。後由生利益下別顯。此十心復為八種眾生。初利益心者。論經中是第[1]一心。謂於外道眾生欲令現信佛法故。二安樂心者。於苦眾生。欲令樂具不盡故。三慈心者。於怨[2]增眾生。不欲加報故。四悲心者。於貧窮眾生。欲令遠離彼苦故。五憐愍心者。於樂眾生。欲令不放逸故。六攝受心者。是論經中第一安隱心。謂於惡行眾生。欲生住善行故。攝受安隱。語異意同。理無違故。七守護心者。於同行眾生。欲令不退轉故。八自[A35]己心者。於一切攝菩提願眾生取如[A36]己身。是諸眾生即是我身故。九師心十大師心者。觀彼眾生乖大乘道者。敬之如師。集進趣集具功德者。重之如大師。
第五明[3]集果中二。先別明攝生。後佛子菩薩如是下總結。前中救攝亦有十類眾生。文[4]相有二。先舉所化。後明能化。前集中為分釋十。以寄前十種眾生。以釋差別。今此十類。一一生所皆有。如前十心救拔。論分為四。初一明他顛倒眾生違理乖境故。二又作下五段。明化欲救眾生求外五欲故。三又作下兩段。明化有求眾生求三有中果故。四又作下兩段。明化梵行求眾生妄求出道故。今依論判攝十為四段定。
就初中二。先舉所化。後我應下明化益。前中三。初至邪見是總。次惡慧下別。後惡道下結。初總云邪見者。顛倒推求非[5]淨謂淨故。別中惡慧者。論經名惡[6]道。按梵本中。意云未那。慧云未底。聲勢相近。字形相似。故致謬爾。今依慧為正。此即妄推有我淨也。惡欲者。妄謂無常無樂。法以為常樂故。後結云惡道等者。皆非正路故。稠林者。謂煩惱使多而難分故。後明化益中二。先云令住正見者。通顯治前邪見邪四倒。後云行真實道者。治前行惡道稠林。
第二明化欲求眾生五中。初明化受不共財眾生。有二種。一於現五欲受用生過。此約受果時。二於未得五欲時追求起過。此約因時。前中三。一受不共財者。謂[A37]己得之物不與他共。於費用時。起瞋過。二受無厭足財者。求時無厭生貪過。三受貯積財者。貯而不用。順生三毒。增於癡過。就初中二。先明過。後我當下明治。前中二。先明鬪諍於言中。後瞋恨下明對怨於心中。亦可分別。彼我一句亦是心中也。能治中為治瞋故。令住慈也。
二明化受無厭足財眾生中二。先所化。後我當下明能[7]作前中二。先貪取等者。明貪於心中。後唯求下辨於身口中[8]計秤妄語等方便侵奪。後能化中。住清淨等者。令彼眾生隨順對治淨三業正命活故。
三明化受貯積財眾生中。先所化有二。初明因貯生三毒。後種種下明結過屬癡。論云因體過等。釋經因字謂貯[9]種與貪為因故。下別釋。彼染著故者。解貪也。散用起瞋者。釋瞋也。彼寶翫等。釋癡也。數為下釋結成癡過。謂不見火燒。不求對治。後能治中清涼處是涅槃治前大火。上來三門。是化起煩惱眾生。下二門。化造業眾生。謂追求生過。於中二。初明追求現報造諸惡業。後明追求後報造有漏善業。
四明化追求現報習諸惡行眾生中。先所化有四句。一為愚癡等者。是無明覆心過。謂由無明迷不見現報是苦。妄生樂想。求此妄樂。造重罪業。又不知此罪當受大苦。二入翳下是增惡遠善過。謂由此迷異熟愚故。造三惡道業。論中是愚癡因等者。下釋此第二過文。謂依癡起貪瞋等使滿足名癡。為使之因。言善行障。即是遠善。令離無流智順處故。不善行是造惡業。三失智慧下明受至大對過。此即受苦報過失。論釋云受此業因。納果名受。到果名至。所受苦多有對礙。故名對。對極名大。又大對有二種。一受彼苦身。二至彼苦處。四行曠野下明多作罪因過。此即增邪見過失。論釋云由多作罪因。於臨終時。見惡報相。心生悔。雖見其罪相。不能集彼正見對治。後能化中三。一化令得無礙淨眼。二由得淨眼。見法如實相。三由見法如實故。不隨他教。以見一切法唯自心故。
五明化追求後報習行善行眾生。謂由迷真實義愚。造福不動業。求當來人天報故。先明所化中九句分三。初在於等者。是險道自體。謂善根既少令人天報危。易可顛墜。名為險道故。次將墜等者。是險道障礙。於中有七句。一求出。而隨順世間。墮三惡趣故。如世險道臨危故。二入惡等者。入苦果網中。妄生樂想故。如世險道有藤葛縱橫干蘭難度。謂於五欲境。妄謂為實。[1]句留難出故。三為愚癡等者。黑闇稠林所覆。因彼癡使所覆故。為說苦因而不覺。如世險道有稠林遮障道路。生死中癡闇所覆。不見苦因故。四隨逐等者。隨逐虗妄道行顛倒行故。如世險道多有惡獸等徑欲進反迴。生死中邪法滿世。欲進乃迴故。五譬如等者。盲冥得果貪著愛欲所盲故。如世人在險道復無眼錯行謂正。凡夫無慧目。著人天樂。癡愛覆心故。六非出等者。是希涅槃乃趣異處。謂梵天等梵世間等以為出世正見。如人在險難處迷道誤入餘道。此生死中欲求涅槃。誤求梵天正報梵世依報。言等者。等上三禪四無色等。彼並謂為涅槃故。七入魔等者。怨賊行魔境著諸欲。劫功德盡。令不集故。如人在險難處恐賊侵擾難得出離。生死中亦爾。五欲惡魔干擾。五妙欲是魔境。貪等是魔心。貪著名隨順。[A38]已有功德劫令盡。未有功德不令集。名惡賊。上來初一次七八句。古人將配四諦。亦有少理。在論無斷。不煩強立。後一句云遠離佛意者。明險道失。論經有三句。此中唯有一句。明作善智識地。謂失出世善法。若起順佛心。名為佛意。違背名離。上來三段九句總明所化了。後能化中二。先拔出等。治前險道自體。後令住等。治前障礙及失。上二門明造業差別竟。上來五段。總明第二大段化欲求眾生竟。
第三大段明化有求眾生中。有兩段。一道差別。謂五趣流轉過。二界差別。[2]三界繫閇過。
前中二。先明所化。後我當下明能化。前中初句總顯。後入欲下別辨。總中沒在大河過。謂五趣漂溺煩惱瀑流。如大河水。求有沒中。是其過。別辨中十三句。論攝為三。初煩惱是五趣河體。二處多損害名起難。三離出世道名失。又初名惑體。二明障道。三失善友。初中五。一入欲流等者。顯貪深且多。以是大河具四流故。二生死等者。往反旋環隨流不斷。煩惱常行故。三愛河等者。愛水所沒故。愛比餘惑。流轉力勝。故偏得名。四[3]滿馳等者。漂急故。如渡流水。水緩則易出。急則難過。煩惱緩聖道可生。若無間起惑。聖道難發。不暇觀察。無對治故。五為欲覺等者顯廣。渡如河水。若狹雖急猶可渡。此既多起惡覺故難渡。亦如河無毒蟲則易渡。此有惡覺蟲害故難出。
次身見等者。自下明第二起難。有四種。此即第一。謂執著我我所窟宅。不能動離故。二將其等者。先捨欲[A39]已還復轉入欲念中故。三於所等者。於受用時求欲等樂著故。上二是愛。一於種子不滅還來。二約現行染著故泥溺。四住我等於用事時我等最勝。三種我慢自高輕彼。最後一種是慢。如人在河水有四事難出。一彼執住。二被迴流。三為泥溺。四滯枯洲不到彼岸。謂愛令心下喻河深流不證涅槃山也。慢令心舉喻陸地燋枯法水不霑也。論舉我等。等取三種。如下三地中一我慢。二大慢。三憍慢。初是於下自高。二於等自大。三於上不恭。後安六處等者。
自下第三明失也。於中三。一無出意失。二無救失。三異處去失。此即初也。謂善道中無出離心故。二無善救等者。處惡道中無人濟拔。三無能等者。生諸難處不值佛世。
後明能化中二。先於彼等者。明起化心。後以諸等明成化行。行中四。一令無等者。離苦果故。二離染著。離苦因故。三寂靜者。令得涅槃故。四住於等者。令得菩提故。
後明界差別中。先所化內三。初總。謂處三界。如在牢獄難出。次別中五種過隨逐。一苦事。二財盡。三愛離。四者縛。五障礙。此示五難。一多諸等者。[1]無病難。多諸病苦妄想愁惱故。二常懷等者。資生難。於愛不愛事中。憎愛所縛故。三自生等者親難。親愛壞憂悲增長故。四貪欲等者戒難。雖生色無色中。蹔離犯戒。不免戒行相違。愛欲使縛故。五無明等者見難。得世間智彼相違。無明使覆蔽故。後能化中令彼永離等者。有二種。一治前難出。二治前繫閉。上來兩段。明化有求眾生竟。
第四大段。明化梵行求眾生中。文有兩段。一化邪梵行求。令捨邪歸正。二化正梵行求。令捨小入大。
就前段中二。先明所化。於中七句分三。初一句總。次五句別。後一句結。初總云執著於我者。是取我相過。此是餘見根本故偏舉。通俱生分別也。次別中五句。一於諸等者。彼諸眾生欲趣涅槃城。以有我故。於五陰舍不能動發。二依六處等者。依[2]持我想。欲起涅槃。虗妄我見。住六入聚落。三起四倒等者。欲行正道。以顛倒故。行彼耶道。四為四大等者。受三八等苦。厭之欲離不得。恒隨身。五五蘊等者。陰怨隨逐不相放捨。後一總結。云受無量苦者。常為種種諸苦隨逐。此亦是外苦也。後能化中二。初令住等者。令住道諦。治前執我相。後所謂下令證滅諦。治前別中五句過及結句中過。
後明化正梵行求同法小乘過二。先明所化內三。一其心等者。是不樂大因過。謂於多眾生應作利益。而乃懈怠不能廣度。二不行等者。是依小乘心願過。願小乘故。上二是求心過。三雖欲下是脩行過。謂不定聚眾生。實有大乘出離之法。而反樂脩小乘行法故。是其過。後明能化中二。初云令住等者。治前小乘心願過。謂令住微妙無上佛法廣大心故。後云廣大等者。治前脩行。謂依持戒行故。得此戒力。能作善法。善巧起諸善行故。依持戒行[3]著者。謂依前持律儀戒攝善戒起。此攝生戒力。論名依持戒行。得此戒力。是故能作善法。善巧起攝生善行故。云廣生大慈悲心。梵本中云。菩薩如是成就戒力善能增長慈悲之心。上來兩段。明化梵行求眾生竟。上來十段。攝為四段。總明集果竟。上來智願行集集果等。總明第三攝眾生戒竟。上來第二別明三種戒竟。
自下佛子菩薩下。總結可知。上來三戒明地體了。
自下第二明位果中三。果名同前地。初調柔果中三。一調柔相。二佛子此菩薩下明別地行相。三佛子是名下結名。
初中三法喻合也。法中三。初見諸佛為練行緣。二於諸佛下明能練行。三是菩薩下明所練淨。能練行中二。先供佛。後於諸佛下受法。以戒地受十善法。論云有者同者。調柔等三同前地故。無者應知者。[4]應知者。應知無發趣果。此中勝事者。調柔中勝過前地故。三所練淨中。謂於多劫。離慳嫉破戒垢心。成就施戒淨等諸勝事故。此地二戒俱性成淨。前地戒未性淨。令施亦未淨。若爾何故前名施增上。彼望前為上。今至此轉勝。然諸地行有四義。一就別顯異。初地唯檀。乃至第十唯智增上。二辨勝過劣。初地檀勝。二地[5]菩薩勝。三地三度勝。乃至十地十度勝。皆是以後兼前故。後勝前。前不兼後故。前劣於後。三約實行修行。一一地中皆具十度。四約證理行。唯平等平等非一非多。下諸地准之。喻及合中並可知。二別地相中離口四過故。兼愛語也。攝報果中金輪過前。前百此千者。瑜伽云當知威力過前十倍。餘如前地及論可知。
第三大段重頌分中。有十五頌分六。初一頌。頌前十種直心。二有二頌。頌律儀戒。三有二頌半。頌攝善法戒。四有四頌半。頌攝眾生戒。五有四頌。頌調柔[6]苦果。六有一頌。結歎所說。第二地竟。
第三地中二。先略料簡。後正釋文。
前中二門。一辨名。二來意。
初中。成唯識第九云。成就勝定大法總持。能發無邊妙慧光故。名發光地。釋曰。勝定即等持等至。大法是教總持是聞持。念慧為體。妙慧光是聞思脩。謂由總持。治忘失障。能發緣法聞思二慧。及發依定緣法脩慧。此地能發如是妙光。從果名也。金光明云。無量智慧光明三昧。不可傾動。無能摧伏。聞持陀羅尼。為作本故。名明地。攝大乘云。由無退轉等持等至所依止故。大法光明所依止故。名發光地。世親釋云。由此地中與三摩地三摩鉢底。常不相離。無退轉故。於大乘法。能依光明。名發光地。無性釋云。靜慮名等持。無色名等至。或等持者心一境性。等至者正受現前。大法光明所依止者。於大乘法。得智光明。此地是彼所依因故。名發光地。解深密及瑜伽意同攝論。顯揚云證得靜慮三摩地蘊大智光之所依止。十住毗婆沙云。[1]展轉多學為眾說法。能作照明。故名明地。智度論名為光地。仁王經名明慧地。十地論如前釋。
二來意者。有三。一前戒次定義次第故。二前位能持微細戒。然未圓滿世間等持等至。及未圓滿聞法總持。為得此故。故說此地令勸脩學。如深密說。三謂初三地寄世間施戒脩。前[A40]已辨施戒。今此顯脩故來也。諸門分別廣如別章。
第二正釋文中三分。一讚請分。二爾時金剛藏下正說分。三爾時金剛藏欲重下重頌分。
初中六頌分二。先三頌慶聞前地。後三頌請說後地。前中三。初半頌總標前聞。次一頌半三業供養。後一頌顯說意。後請聞後地中二。先兩頌諸菩薩請。後一頌解脫請。前中初一總請三地行。後一別請十度行。後解脫請中。讚剛藏說地義。如師子吼。得無畏故。下句云柔和等者。謂此地菩薩得等持等至故。
就第二正說中二。先依論主科前四分。後佛子是菩薩住此發光下明位果。前中四者。一起厭行分。二佛子菩薩摩訶薩住第三下明厭行分。三此菩薩得聞法[A41]已下明厭分。四佛子此菩薩心隨下明厭果分。此地脩禪。厭伏煩惱。名為厭地。初入地心脩起彼厭名為厭行。趣地加行起彼厭行名起厭行分。所起地初名厭行分。正住地中脩八禪等。名厭分。地滿足故。名厭果分。又四分如次。加行無間解脫勝進四道也。
就初分中三。一結前起後。二何等下正明十心。三菩薩以是下結行入地。就十心中。一清淨者。依前淨戒起。此趣禪淨深心冠下九句。二安住者。堅住自大乘不捨故。三厭捨者。志求勝法起善方便能厭當欲故。二地滿[A42]已趣向三地名求勝法。四離貪者。依現在欲不貪故。上二據當貪未起但可厭。現貪交捨。名為離貪欲障禪。是故厭離。五不退者。依不捨自乘進行故。六堅固者。依自地煩惱不能破壞故。自地者。此第三地也。遠法師云。是前二地。辨法師云。是四禪四空。並難依也。七明盛者。依等至自在故。謂定根本是通所依。明盛即是自在異名故。八勇猛者。依禪定自在有力。雖生下地。而不退失故。謂雖脩得上定。不隨禪生。雖生散地。不退定心。此明脩定淳熟有力自在故云勇猛。九廣者。依欲界生煩惱不能染汙故。謂智力既廣。尚用煩惱。為佛事故。十大者。依利益眾生不斷諸有故。謂大悲不捨利生。常處有故。三結可知。
第二厭行分中三。初明厭離有為。名護煩惱行。二見如是下捨狹劣心。名護小乘行。三菩薩如是厭離下明脩方便攝行。初中二十句。明觀一切行無常無救。前十句。觀無常。知法體性。後十句。觀無救。就人顯過前中二。先總標所觀說。後所謂下別釋。
前中云如實相者。謂稱有為法自體觀無常故。論云命行不住故者。謂色心相續。一期分位。剎那生滅故。此即總相無常觀。
後別釋中。八句分二。先六句。明有為無常法自體。後兩句明彼法上無常之義。前中前四句。約正報。後二句約依報。前中一無常者。依不護諸惡力橫夭壽。等謂以不避履險喰毒之力。致損命故。此句冠下諸句。謂苦無常不淨無常等。二苦者依身轉時力生三種苦故。謂身命將轉時。其報體念念生滅故。雖樂住而不自在。故生行苦。此時與所愛內外別離故生壞苦。正轉報時受力風解形故生苦苦。三不淨者。依飲食好惡力令形色增損。又飲食轉變成不淨故。四不安隱者。依輪迴六趣無蹔停故。謂不停是不安。不安即無常故。五敗壞者。依前世間成力滅壞故。謂依成力。得有壞故。六不久住者。依資財無定力能住一主處故。後明無常義中二句。初句云剎那生滅者。少時無常故。謂生與滅俱少時。不常住故。後句云非從等者。自性不成實無常故。謂三世因果無常。皆無自性。不成實。無常。如過去因生現果時。推無能所生故。現在因生當果時。推無去向後。現在法正現前時。推無住者故。是以三世法流轉。即無流轉[2]轉。以無無常為無常體。維摩云。一切法不生不滅。是無常義故也。
二明無救中二。先總。後無救下別。前中云又觀此法者。牒前所觀無常行法。今此重觀。故云又觀。後別中分四。初四句約[1]起說無救。次二句約於外受求事中說無救。次三句約老少病中說無救。後一句通顯前九皆無實不可救。就初四中。一無依者。少壯時死未至。望後死至。無告詐依託相救令免故。二與憂者。無常[2]既至。無能救者。多[3]無憂苦故。謂慮恐死名憂。憂是心法。共心相應。名與憂苦。相續名多。三與悲者。中間同悲故。與義如前。謂生蘊轉壞死相現前。名中間。憂增名悲。悲與心同故。四苦惱同住者。同苦惱事中憂悲隨逐。其力虗弱。轉增熱惱故。謂正死時同苦事中增熱惱也。次二句明於外受求事中無救。初句云愛[4]增所繫者。追求資生時。[5]欲所愛事。不欲不愛事。如是妄想愛增常[6]護。後句云憂戚轉多者。受用時中樂少苦多故。謂求得[A43]已守護多[7]彼侵害。乃至失命損惱。多於貧窮時苦。後三句約老等。明無救。初云死有停積者。身老時。望少壯。盛色不可復集故。謂老無常。無救令免。二云貪恚等者。於少壯時具三種受。貪等常燒故。謂樂受生貪。苦憂二受生瞋。三受俱生癡。常受三受故。常起三毒火。常燒自善根。不息。是常義也。三云眾患等者。於年衰時。無量病苦增長故。謂病雖通老少。然老時增多。故就老說。此病苦至。無救令免。四末後一句。云如幻不實者。通顯前九皆無實體不可救故。謂如幻人雖示。老少病相及受求外事等。皆無真實。無可救故。
第二明護小乘行中三十句。前十句明護小心。後菩薩如是見下二十句。明護狹心。前中二。初總。後見佛下別。總中云見如是等者。牒前起後。謂於一切有為行。生厭離[A44]已。趣向佛智慧。厭心過前。故云倍增。別中十句分二。前五句明依佛智攝功德大。後五句依佛智清淨大。前中一見佛等者。神力攝功德大故。二無等者。無比攝功德大。無有敵對故。三無量者。大義攝功德大。廣能利益無量眾生故。四難得者。無譏嫌攝功德大。希有難得故。五無雜者。不同攝功德大。諸外道不雜故。後五清淨大中。一無惱者。離煩惱使苦。得涅槃故。離煩惱使者。離煩惱習。無明不雜故。二無憂者。論經云。無苦。謂苦根本盡。憂悲隨盡故。苦憂在身心異。逼迫義同。隨一盡時。餘即隨盡。皆通無違。三至無畏城者。得涅槃果故。四不復退還者。菩薩至涅槃城。不復退還。五能救無量苦難眾生者。至彼城不退故。而能利益眾生。得世間出世間涅槃勝事。得人天善化。名得世間。三乘法化名得出世涅槃勝事。又福德名世間。智慧名出世。此二同是涅槃勝事。以見此益。菩薩求之也。
後[8]獲狹心中。初十句起悲。後十句救度。亦可前十悲心。後十慈心。前中二。先牒前起後。舉數總標。謂見佛智勝益見有為多過故。於眾生哀愍。後何等下正顯。於中初句是別中之總。餘是別中之別。言孤獨無依者。論云無救。救即是依。眼目異爾。世間無父曰孤。無子曰獨。今此則一切眾生皆佛之子。遠佛慈父曰孤。無善心子曰獨。由此孤獨苦無依救故可愍。此句遍在下諸句下。別中九句。初二依欲求眾生。次三依有求眾生。後四依邪梵行求眾生。初二中一云貧窮等者。求財無厭。常懷不足。名貧窮困乏。二云三毒等者。於他資財。求無止息。名三毒火然。謂初求生貪。散用生瞋。貯積生癡。三毒燒心名火然。次三有求中。一諸有等者。繫在苦果未免故。二煩惱等者。苦因未斷故。三不善等者。無善觀為對治故。後四邪梵求中前三小乘。後一外道。初一無善等者。不求大菩提因。唯樂小善故。二失諸等者。不求大果。妄取小果。恃為究竟。增上慢故。三隨生等者。不求大涅槃界。雖入無餘依涅槃界。乃是三昧住寂。猶有三餘。無明住地惑。無漏業變易生死。由隨此轉。名隨生死流。後一求外道過。妄行邪法。怖真涅槃。後十句明救度中二。先牒前起後。總明度心。後作是念下別明度心。前中謂見眾生多苦。起精進行故。別中初一是別中總。總明救度心。後九是別。分三。初三除三障。顯度處。次五授三學。明度行。後一令苦滅。是度果。就初三中。一脫彼業結。二淨彼惑染。三度彼苦報。次五中初二授三學。後三授法利益。前中一云應著等者。勸之置持戒處故。二云安住者。勸住定慧處。令安住故。定慧合此一句內者。以前地戒成就分戒別辨。後地明慧位未至故。慧從定說。故合云爾。論云三昧地故定慧合說。後三句中初二。約戒。後一約定。前中初云歡喜者。謂受戒者。令除戒疑。信重戒德。歡喜樂受故。二云知見者。謂彼受戒[A45]已。示以持犯。令知見所應不應故。後一云調伏者。約定說。謂定[1]如行。伏於沈掉。引得身心安和位故。後一云涅槃者。度彼令得苦滅果故。
第三脩方便攝行中二。先述意。後釋。
前中菩薩因前三種觀故。便知生死多過難處眾生離佛智。有大利益。眾生未得。復念眾生墮在惑業苦中。以何方便。而能拔濟。令住究竟涅槃樂。即知不離無障礙智。無礙智者。是如來智。智由何生。即知不離八地[A46]已上如實覺起。覺由何生。即知不離四地[A47]已上無行無生行慧。慧由何得。即知不離三地禪。[2]由何得。不離聞法。是故菩薩先求正法。既聞法[A48]已。靜處思惟。思[A49]已起脩。入禪無色。依此禪定。觀法無生。起出世慧。依無生慧。起如實覺。依彼實覺。得無礙智。既得智[A50]已。便能拔去出生死。得涅槃樂。
後釋文中方便有五。一起觀方便。牒上三心起後觀求。二欲依如來下明標趣方便。謂標佛慧。顯行所[3]起三作是思惟下明觀求方便。得觀察推求度眾生法。四便作是念下明正知方便。謂佛智能救眾生。乃至知禪。由聞慧得。五菩薩如是觀察下明攝脩方便。謂脩[4]間法行。攝取正法。
初中三。初牒上護煩惱行故。云如是等。二牒上護狹心行故。云愍念眾生。三牒上護小心故。云知一切智等。論主依此三心。能起後行。故說此三。為三種因。初一是離妄想因。善厭離一切有為行故。二不捨一切世間因。愍念一切眾生故。三發精進因。知一切智智有勝利益故。於中知利益勝者能脩行彼道故。愍念者。善化眾生故。
二標趣中。欲依佛慧救度眾生者。此三地中方便攝持。以知不離無障礙智。能度眾生故。欲依自當成佛智救度眾生。非但依他佛智也。
三觀求中集上厭離愍念知益三心為因。起此觀故。菩薩思惟眾生墮惑苦中者。論經中及說業。今此略故。問前救度十心中。欲於惑業苦中救度。今思眾生墮之。以何方便。而求度行。向前[A51]已知三學為救度行。何故今云以何拔邪。答前雖知彼戒等度法。然未知用何智慧能授此法。問若爾。前護小心中。[A52]已知如來智慧有大勢力。能救眾生。何故今云以何拔濟。答前雖見佛智能救。然佛果在當。未可現用。而謂佛智之外更有餘法能救濟不。故云以何方便。此中簡小涅槃同彼化城。非是究竟樂。故云令住等。
四正知方便中二。先牒前起後。後不離下正顯。顯中五法四對。論攝為三。言五者。一住無障礙解脫智。二一切法如實覺。三無行無生行慧光。四禪善巧決定觀察智。五善巧多聞。言四對者。一從多聞起禪。二依禪起無生慧。三依無生慧起如實覺。四依實覺起無行無生行慧。論攝為三。初無障礙智說為證盡。末後聞慧說為第三。彼起依止行中間。從聞起禪。乃至實覺起無障礙智。攝為第二起上上盡。謂佛無礙智證中窮極名畢竟盡故。起上上證。畢竟盡者。聞起禪定。乃至實覺起無礙智。名之為起。起中漸增名為上上。終窮佛慧名為證盡故。彼起依上行者。聞慧為彼起行所依止故。言不離等者。謂救濟眾生。令住大涅槃。要得佛無礙智。方證其智等。名云何得。佛智出垢染名無障礙。德用自在稱為解脫。此智要依八地[A53]已上。一切法如實覺起。謂此地菩薩於佛所說一切法中。得稱實教理。覺了現前故。一切法有二種。一於三地聞一切法中。得如實覺。謂八地中十無生忍及深行等。二於七勸一切法中。得如實覺。謂八地中無量身等及淨佛土十自在也。如實覺有二種。一稱實性而覺了故。二稱佛所說覺了故。言無行等者。亦有二種。一染淨諸法集起名行。四地[A54]已上證空平等。見染淨行不生不滅。以無染行可斷滅故。名無行。若具應言無滅行。略不言故。以無淨行可脩起故。名無生行慧。實覺依此故。名不離。一云謂八地無生慧。是無功用行慧。慧任運應用名光。言禪善巧等者。謂三地菩薩脩厭行時。即於中。脩起善巧決定觀察智故。禪善巧者。得勝進禪故。決定者。於他四地。決定向故。觀察智者。是自在智慧。非從此後所生智故善巧。多聞謂於所聞法得即心自性。不由他悟之聞慧故。
五攝脩方便中二。初牒前起後。後日夜下正顯。
前中謂先為救度發大精進。今觀知[A55]已倍。於正法勤求脩習。修習即是此求法行。
後正顯中二。先明求法行。後菩薩如是下顯重法心成。前中十句。初云日夜等者。常勤求法。無怠慢故。二喜法者。不為妬勝喜他求故。三樂法者。自愛翫而問。非所伏他問故。四依法者。依大乘教。自求取正見。不忘失故。五隨法者。依讀誦隨文。不失次第故。六解法者。依為他說令解故。七順法者。依靜處思義。隨順觀順觀察故。八[1]赴法者。依脩行定赴究竟故。九住法者。依出世間智住故。十行法者。依諸佛解脫法。隨順彼行故。此中求正法行。[2]當求聞法。此初二句顯[3]道勤行故。喜法[A56]已下顯正脩行故。餘如論釋。後明重法心成中二。先明能求法因。後如其所聞下顯所求行因。前中為重法。捨內外所有。略舉十事。於中。初二明捨外。後八明捨內。前中初一牒前起後。云由求法慇懃故無所惜。二不見下明世財易得法寶難遭。後八中。初一總句。結前捨外。顯後捨內故。云為求佛法能捨內外財。二無有恭敬及隔句云承事。明捨身行所作。三無有憍下明捨高大意故。四無有懃下明捨所應護者。謂眾生皆自護身。不欲受苦。今能受苦是捨其護也。五若聞一句下明重法心成。於聞少法。喜受相應。勝[4]財多勝妙財所生喜受故。六若聞一偈下明寧聞少法而捨人中最勝王位樂受故。七若得一偈下明寧聞少法而捨天中最勝王位樂受故。八若有人下明求法能入滿三千界火及地獄中火受苦惱。是捨身命故。梵本中。六七兩事合為一事。八中文復少異故。彼云若聞一偈。未聞正法。獲得釋梵轉輪王位。多千劫住亦不能及。若有人來作如是言。我有正等覺句淨治菩薩行句。汝能投身大火坑者。當為汝說。復作是念。我為一句法故。設有火坑等三千界。尚從梵天而自投下。況彼小坑而不能入。設住一切地獄受苦。猶應求法。何況暫受人間小苦。梵漢有此不同。可知。此上聞偈句是聞教淨聞菩薩行是聞義。後明所求行因者。明依寂靜處思惟正觀故。
第三大段厭分中三。初牒前起後。二佛子是菩薩下正明厭體。三但隨順下明入禪等意。
初中謂聞說法[5]意。次思所聞及念脩行。以不但口說。亦得淨故。梵本云非但口業能得清淨。此顯他因也。
二顯體中二。先[6]據所住地。後即離下正顯。顯中二。初明四禪。後超一切下顯四空處[7]中先以義料簡。後正釋文。義中二門分別。一釋名。二出體。
[8]名中。先通。後別。通者小宗。大婆沙一百四十一云。問此四何緣說為靜慮。答靜謂寂靜。慮謂籌慮。此四地中定慧平等故。稱靜慮。餘隨有𨷂不得此名。此依主釋也。亦可從果為名。又婆沙八十云。以何義故名為靜慮。有作是說。以能斷結故。問諸無色定亦能斷結。應名靜慮。
答若定能斷不善無記二種結者。名為靜慮。諸無色定唯斷無記。非不善故。不名靜慮。復有說者。以能正觀。故名靜慮。問若爾欲界三摩地亦能正觀。應名靜慮。
答若三摩地具有定名定用。能正觀者。名為靜慮。欲界三摩地。雖有定名。而無定用。如泥椽樑有名無用。故非靜慮。如是說者。要具二義。方名靜慮。謂能斷結。及能正觀。欲界三摩地雖能正觀。不能斷結。[9]謂無色定雖能斷結。不能正觀。故非靜慮。復次諸無色定有靜無慮。欲界三摩地有慮無靜。色定俱有。故名靜慮。靜謂等引。慮謂遍觀。故名靜慮。依大乘宗。意同正理。初復次釋。瑜伽三十三云。於一所緣繫念寂靜。而審思慮。故名靜慮。言別名者。瑜伽云依順次數說名為初。乃至第四。小宗正理。亦同此說。
二體性者。小乘宗中大婆沙第八十云。四種靜慮各以自地善染無覆無記五蘊為性。又彼一百四十一云。四靜慮體有二種。一脩得。二生得。脩得者。即彼地攝心一境性并助伴。即五蘊為性。生得者。隨地所繫餘五蘊為性。今大乘宗。大同婆沙。有生及定生即善染無記五蘊為性。善用有漏無漏五蘊為性。上來略顯二門竟。若廣分別。具如別章。
二釋文者。前四禪中。支類多少雖有異同。然皆勒為四義分別。一離障。二對治。三利益。四彼二所依。
初禪中。初云離欲等者。[10]一離障也。謂離五欲故名離欲。斷十惡故名為離惡。除五蓋故名離不善法。如毗曇中說。若依成實。斷貪欲心名離欲。以離欲故亦捨殺等。名離惡不善法。智度云離五欲故名離欲。除五蓋故名離惡不善。又諸欲發惡行。隨極惡處名欲惡。違生善品故。或總謂欲界諸不善俱捨離故。雜集第八云。能斷欲界欲恚害等。二有覺有觀者。是脩對治。論云譬如振鈴。麤聲喻覺。細聲喻觀。新譯經論。名為尋伺。皆是惡慧為性。然麤細異。尋求伺察欲界過患能除滅故。瑜伽十一云。以不淨治欲。以慈治恚。以悲治害故。脩三行。治三患。入初定也。三離生喜樂者。是利益故。雜集第八云。由尋伺支。治[1]可治[A57]已。離生喜樂。謂離彼所治生喜樂故。悅心名喜。悅身名樂。四住初禪者。是彼二所依。謂定心是能對治及利益所依止故。何不說與所離為依者。彼是所斷非是支故。雜集第一云心一境性。是彼二所依自性支。依止定力尋等轉故。心與境合如一體故。名心一境性。
二禪中初云滅覺觀者。是所離障。謂[2]覺麤動發生三識擾亂。二禪如靜水波動。則無所見故。二內淨等者。是能對治。顯揚十九云。內等淨。以捨念正知三法為性。即是彼三禪中支也。瑜伽六十三亦同此說。一心無覺觀者。舍利弗[3]毗曇云。欲界地中心行六處。六識身取六塵故。初禪地中心行四處。以四識身取四境故。初禪[A58]已上。無鼻舌識故。二禪[A59]已上心行一處。唯意識身緣法塵故。又相續不斷。亦名心一等。三定生喜樂者。是修行利益支。前初禪中。創背離欲惡。慶離生喜。此第二禪中。法從內生慶得生喜樂。喜樂同前。四住二禪者。是二所依止定。
第三禪中離喜者。是離障。謂二禪喜。以分別想生動[4]故多過。三禪轉寂。故須除遣。如貧得寶則生喜。若失則深憂[5]莫。若憂喜俱絕。方為快樂。二住捨有念正知者。是能對治支。謂捨是行捨。捨彼喜過。有念者。念前喜過守心一境故。正知者。分別喜過。明見其失。又此三[6]深細寂靜。下地喜踊躍浮動。動靜相違故。是所治。顯揚云住捨者。於[A60]已生喜。不忍可故。平等正直無動安住。念盲。於喜不行中。不忘明記故。正知者。或時失念喜行。於此正知。而住三身。受樂者。是利益支。謂喜在意地。樂在五識故。云身受。又樂受有二種。一下品適悅在心。亦上品適遍身心。就所遍處。從末為名故。云身受。言諸聖所說能捨者。顯樂深勝。唯諸聖能說為過。堪能捨離。非凡所能。四有念樂受住三禪者。是彼二所依止定。謂常念自地。樂受利益。住此禪也。
第四禪中。初斷樂先除苦憂喜滅者。是所離障。謂三禪勝樂雖是樂利益。與第四禪。極相妨害。如重病人。觀妙音樂。為障四禪。故須除遣。若爾應[7]俱除樂。何須更置先除苦言。釋曰。理實苦根二禪[A61]已離。此中更標者。為顯此位。五受中唯有捨受。是不動故。喻伽十一云。初靜慮出離憂根。第二靜慮出離苦根。第三靜慮出離喜根。第四靜慮出樂根。又云問何故苦根初靜慮中說未斷耶。
答彼品麤重猶未斷故。問何緣生苦。初靜慮者苦根未斷。而不現行。
答由其助伴相對。憂根所攝諸苦。彼[A62]已斷故。若初靜慮[A63]已斷苦根。是則行者入初靜慮。及第二時受所作[8]位差別應無所由。二俱有喜及樂故。釋曰。以初二定俱有喜樂。若齊離苦。則二受不殊故。初不斷苦之麤重。然無現行故。有樂支。又小宗此但是輕安非受故。又初禪喜劣。猶為苦根麤重所隨故。不名滅苦。二禪喜勝滅苦麤重名滅苦根。二不苦不樂者。是利益支。餘禪中皆先明治。今此先明利益者。以我前斷苦斷樂。對之則明不苦不樂。彰益義便故。理實在後。問此只遣樂。何不但言不樂。而云不苦不樂。
答為明捨受不同苦樂故。問前離障。云喜憂滅。何不亦言不憂不喜。
答有二義。一非此正滅。亦非苦樂相對故。不類苦。二若攝五受為三受。憂喜攝入苦樂中故。以苦樂寬故。是故捨受對彼。但名不苦不樂。三捨念清淨者。是對治支。前三禪中。為樂所覆故。捨念不淨。今此離彼下地樂受故。云清淨也。捨念與樂受相違故。成對治。四住第四禪者。是彼二所依止定也。
後明四空中二。先以義料簡。後正釋文。前中略以二門分別。一釋名。二出體。
釋名中二。先通。後別。通者小宗婆沙一百四十一云。問何故此四說名無色。答此四地中超過一切有色法故。違害一切有色法故。色法於彼。無容生故。說名無色。此無[9]他受稱。言別者。婆沙八十中有四復次釋故。彼云初空定者。但由加行名空無邊處定。謂初業者。先無思惟墻上樹上岸上舍等上諸空之相。取此相[A64]已。假想勝解。觀察照了無邊空相。以先思惟無邊空相。而修加行。展轉引起初無色定故。說此名空無邊處。復次法爾初遠離地名空無邊處。復次法爾初解脫色故。地名空無邊處。從此定出。必起相似空想現前。曾聞苾芻出此定[A65]已。便舉兩手。捫摸虗空。有見問言。汝何所覓。苾芻答曰。我覓自身。彼言汝身即在牀上。如何餘處更覓自身。故從此出起虗空想。此想即是定之等流。是故名為空無邊處。具說如彼。俱舍意同初釋。正理及顯宗同婆沙初三。復次第二識無邊處者。大婆沙云。但由加行。名識無邊處定。謂初業者。先應思惟清淨眼等六種識相。取此相[A66]已。假想勝解。觀察照了無邊識相。以先思惟無邊識相。而修加行。展轉引起第二無色。故說此名識無邊處。復次依等流故。說此定名識無邊處。謂瑜伽師從此定出必起相似識想現前。謂於識想歡悅而住。是故名為識無邊處。廣說如彼。俱舍意同初釋。正理顯宗[1]同婆沙。第三無所有處者。大婆沙云。問此何故名無所有處。答此中無我無我所故。問一切地中。無我我所。何獨此名無所有處。答無有餘地能令我執及我所執羸劣穿薄勢力減少如此地者。故此獨名無所有處。復次此地無有真實常恒不變易法損伏常見勝諸餘地故。此獨名無所有處。復次此地無有所趣所歸屋舍室宅能為救護。摧伏憍慢懈怠放逸。勝諸餘地故。此獨名無所有處。順正理云。若由勝解。捨一切所有。加行所成。名無所有處。謂無邊行相麤[2]勤為令厭捨。起此加行。是故此處名最勝捨。以於此中不復樂作無邊行相。心於所餘。捨[3]諸所有。寂然住故。顯宗同此。第四非想非非想處者。大婆沙云。問此何故名非想非非想處。答此地中無明了[4]起相。亦無無想相。故名非想非非想處。無明了想相者。非如七地有想定故。亦無無想相者。非如無想及滅定故。由此地[5]獨寂靜羸劣不明了不決定故。名非想非非想處。俱舍正理及顯宗等意並同此。順正理云。此四無色。皆言處者。以是諸有生長處故。謂此四處為有生長種種業煩惱故。為明妄計彼是涅槃故。佛說為生長有處。依大乘宗。瑜伽三十三云。復次以於虗空起勝解故。所有青黃赤白等相應顯色相由不顯現故。及厭離欲故。皆能超越除遣如是有色有計種種想[A67]已。起無邊相虗空勝解。由[A68]已超過近分加行。究竟作意。入上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當知此中依於近分。乃至未入上根本定。唯緣虗空。若[A69]已得入上根本定。亦緣虗空。亦緣自地所有諸蘊。又近分中亦緣下地所有諸蘊。若有欲入識無邊處。先捨虗空無邊處相。即於彼識次起無邊入行相勝解。爾時超過近分根本空無邊識處。由彼超過識無邊處所有近分。乃至加行究竟作意。入彼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復次從無所有。求上進時。由於無所有相起麤想故。便能棄捨無所有處起想先入無所有處定時。超過一切有所有想。今復超過無所有想。是故說言非有想。識或有所有想。或無所有想非無想。謂非無想及滅盡定。一切諸想。皆悉滅盡唯有微細想緣。無相境轉。即於此處起勝解時。超過一切近分根本無所有處及非想非非想處近分。乃至加行究竟作意。入彼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若廣說如顯揚第三。
第二出體者。依小宗。順正理七十七云。四無色體[6]總相[7]亦善時攝心一境性以為自性。然助伴中。此除色蘊無色蘊無色無有隨轉色故。是故四蘊以為自性。依婆沙八十四說。有其二種。謂定及生。定謂無色定。生者有說無色界生。若生彼處。無覆無記受想行識。此[8]言說彼四蘊異熟。以為自性。婆沙一百四十一。大意同此。依大乘宗。[9]盡相出體。同薩婆多。而顯別者。亦有色蘊定境果色通無色故。上來二門略顯名體。若廣分別。具如別章。
第二釋文中四空五義。然此經略無對治行。論主准義安之。初空處中。初云超一切乃至種種想者。是所離障。成實論云。遠離香味觸想。滅有對者。滅色香味觸之想。以色等對碍故。不念別異想者。滅緣聲想。以聲藉眾緣擊發生故。故名別異。此依大乘。不同前說。謂色雖多種。統攝為六。謂五塵及法處。要略唯三。一可見有對。眼識所行故。二不可見有對。餘四識所行故。三不可見無對。意識所行。無表色等故。此中超一切者。離眼識所行可見色想故。何不但言超色。而云超想邪。釋曰。以在色地修起此定。未捨色形故。何故但言滅想。不言餘心法耶。釋曰。理實通餘。以想取相強故。二滅有對想者。離餘四識所行不可見有對四境色故。三不念種種想者。離意識所緣法處色想故。論云。意識分別一切法故。雖通諸法。此中簡取緣色[1]邊意識。想滅緣餘意識。此中不遣。問香味之想。初禪[A70]已離。色聲觸想二禪[A71]已除。今何故言空定滅耶。
遠法師云。對治有四種。一壞對治。謂方便道觀下有漏無常等故。二斷對治。謂無碍道正斷下過。三持對治。謂解脫為首。及後一切無間解脫。時彼無為。不令失壞四遠分對治。謂解脫為首。及後一切無碍解脫。遠令前障畢竟不起。今此空定據第四治。故說此離。本疏云。今更釋於二禪中雖無色聲觸想。得借初禪三識之心。見聞覺觸。是故乃至第四禪中猶有此想。今得空定故。說滅之。若爾香味二想。何故亦說。釋有二義。一亦有借故。二以與聲觸同是不可見有對聲故。同辨如第四禪滅憂苦等唯之。二即[2]辨於所離鄣[3]體。顯能[4]所行。謂三句超色境等境界想者。空定離彼色等境想。故名超也。云何超。以不分別故。云何不分別。以見無我故。此明實治也。問此中既有修行對治為有支不。
答依本業經。四無色定。各有五支。謂想護止觀一心。今依雜集等。諸無色定奢摩[5]化一味相故。無支分建立也。四入無邊虗空者。是修行利益。謂三色想絕廓爾無邊也。五住虗空無邊處者。是彼二所依定。二中初超一切虗空無邊處者。是所離障。二見外之念麤分別過患。是修對治。謂外緣虗空心念麤患故。能見此失。而除彼想故。三入無邊識者。是修行利益。謂捨外住內故。五住識無邊處者。是定體性[6]無中。初超識等者。是離障。二見其麤事分別過[7]想。是修對治。謂猶見住識為麤患故。三入無少所有者。是修利益。謂前捨外住內。猶為麤念。此即內外俱離。都無所有方利益。四住無等是定體可知。四中初超一切等。是離障。二見彼住無所有想麤念過故。能治彼想。是對治。三勘晉本云。知非有想非無想安隱者。是修利益。此本脫也。謂麤想盡故名非有。細想未盡名非無。約聖智說非。謂世定覺此非無四定體。可知。三明入禪等意中。云但隨等者。謂入此八定。非是自行所樂為。俱為隨順所化生故。上來八定。略釋厭行了。
第四大段厭果分中三。初明四無量名行方便果。二佛子此菩薩得下明五神通。是行功用果。三此菩薩於諸下總結自在。
初中二。先略顯義。後正釋文。
前中四無量義。略顯二門。初釋名。謂緣無量境。起無量行。故名無量。四是數即帶數也。二體性者。雜集十四云。四種莫不皆以定慧為體。又慈能與樂。無瞋為性。悲能拔苦。不害為性。喜慶他樂。不嫉為性。令他捨惑。則善捨為性。諸門分別。廣如別章。
二釋文中二。初顯[8]悲無量行。後住悲下略指餘三。前中又有十三句分三。初一句總。次十一句[9]正。後一句結。初云此菩薩等者。謂慈心隨順眾生起故。次別中分三。初八明緣眾生慈。論中念念即緣念也。次一明緣法慈。後二明無緣慈。就初緣眾生中。八句分四。初四與樂。次二治障。次一清淨。後一攝果。就初與樂四中。一廣者。與欲界人天一切樂故。與欲樂寬。故名廣也。二大者。大是高大義。與初二禪。同喜樂故。此中樂[10]者喜得俱起故名同也。三無量者。與三禪[A72]已上不同喜樂故。此中離苦及喜故。名不同也。樂極故。名無量也。四不二者。以前三樂等與眾生故。次二治障中。一無怨者。治不愛障。謂於怨不加損害故。二無對者。治與愛障。謂於親與樂故。若有偏情。則有怨對故。次一無障者。謂離五蓋。具慈定清淨。謂慈依禪起。於色界受正果慈行餘勢。後攝果中無惱者。於欲界受其習果。無苦惱事。安隱喜樂。如修慈經說。又如經云。修慈定者。臥安覺安。天護人愛。不毒。不兵。水火不喪。眠無惡夢。死生梵天。在所得利。緣眾生慈竟。次一句。云遍至一切處者。緣法慈也。涅槃云。緣利生法。名為法緣。地持云。緣法眾生[11]俱是五陰因緣法名為法緣。今此地論具二義。先知凡聖眾生法。及知眾生心所起分別法。即用化之。後二句云盡法界虗空界者。明無緣慈。此有二種。一前句自體無緣觀法無我。世間中最。故云盡。此明體無緣也。二後句[12]遍至無盡觀。此明分齊無緣也。後一句云遍一切世間住者。住字兩用。一屬前慈無量結句。一屬後三行。結前句者。住亦行義。謂遍一切世間行。結成無量之義第二明行功用五通果中二。先料簡。後釋文。前中二。先釋名。後辨體。
前中先通。後別。通者妙用難測曰神。自在無㝵名通。五是數。即帶數釋也。別名者。一神境智通。謂運用不測名神。內身外色為通。所緣名境。決定推求名智。神境即[1]願。通者神之境境之[*]願。依主釋也。若以智體即通。持業受稱。或名神足通者。以欲勤心慧為神通之足。通依定。定依欲等故。或以神為足。能往能還。神即足故。神足即通故。皆持業釋。二天眼者。光明名天。見色稱眼。通依眼根。照矚無㝵。名天眼之通。依主釋也。三天耳通者。天義同前。聞聲名耳。慧依耳根。能無滯礙名通。亦依主也。四他心通者。他心是所緣。通是能緣。亦依主釋。五宿住隨念通者。謝往之事名宿。事屬謝往名住。宿住之事是所緣。通是能緣。亦依主釋。
二辨體者。依百法中。以別境慧為性。若依三科。以行蘊法處法界少分為體。若依二智。俱以後得智為性。緣俗境故。何無漏盡通者。表初二三地寄同世間故。略顯如是。若廣分別。如別行章。
二釋文中五通即為五段。
初神足通中。有十一句分三。顯得三種自在。謂初總句。此菩薩乃至大地等是世間自在。能動世界大地故。後別中。初二句是身自在。上句云一身等。是合散自在。下句云或[2]境等。是隱顯自在。後八句是身作業自在。一石壁下是傍行無碍。二於虗空下上行自在。三入[3]他等是[4]上行。若依論經云。入出於地。是上下行也。四履水下是涉水不沒。五身出下是熾然。六復兩下身能住水。七日月下身能摩捫。八其身下明自在乃至梵世間器世間隨意轉變自在。
二天耳通中三。初標得通者。次天耳下顯通體。後悉聞下辨通業。初標可知。二體中云清淨者。顯了分明故。過人耳者。能聞人不聞處故。後業中。若天上人間遠近小大音聲悉能聞故。
三他心通中三。初總標人通業。次所謂下別顯通業。後菩薩如是下總結。總云以[5]化心智等者。於他本質影像二種心。[6]知何心耶。所以者何。若知本質[7]惟唯識理。若知影像。何名化心。由此兩義故。二十唯識頌云。他心智云何。知境不如實。[8]如自心智。不知如佛境。即依此義。護法安慧。立宗各異。取[9]執不同。謂護法云。佛他心智。知他心極似本質。菩薩不極似。故云不知如佛境。安慧云。佛智知彼本質。菩薩影像緣。故云不知如佛境。次別顯中有二十六心。古人云。有十三心。以每心皆有有無一對故。合之為十三。今謂雖是相對。乃是相反。三對行相天[10]求故。依差別。為二十六。論攝為八。謂初貪等六心名隨煩惱。以隨緣現起故。於現起心。有間斷名離故。離亦名煩惱。後皆准此。遠法師云。離非煩惱相對故來也。又名隨煩惱者。雖標貪等。意取小惑隨貪等起者故。二次二心名使。以是性成煩惱。隨人名使故。今謂即是十使大煩惱也。三次四名生。約所生處[11]相以名故。人中心小。故名小心。欲天以廣於人。故名廣。色天心大於欲天心。故名大。無色天中。初二空定心緣無邊空境無邊識境故。能緣心亦無邊量。故名無量。此二心是八解脫中二解脫定心也。復二解脫定心由捨前無邊心境。但觀無所有及微細想。緣無相境。非緣邊量境界分齊。故不名無量也。四次四心名字三昧。一創習定未深名略。二久習能熟漸明[12]得名非略。三不專住習定名散心。四專住習定名不散也。五次二心名得三昧。謂得心一境性故。名定心。不得心一境性故名非定心。六次二心名得解脫者。有縛無縛。謂[A73]已脫二障者心。未脫二障者心。七次二心名妄行正行。名於名聞中現起希望。順不順故。謂順希望名聞是妄行也。不順希望是正行。論經中云求心不求心是也。今此經略無此二心。或即此云雜染心非雜染心是也。八未得四心名餘凡夫增上慢者。麤細習行故。謂有上無上廣非廣等。此雖隔雜染心。排次應爾。麤細習者。外凡慢麤。內凡慢細。細慢是彼麤家之餘。名為麤細。對麤辨細。不收彼麤。此細是彼麤家殘氣。故曰習行。上云如實知稱境不謬故。
四宿命通中三。初總舉。次所謂下別顯。後如是過去下總結。總中顯能念知之智。別中解所知之境。境中二。先明念知自身本生數。後成劫下念知自身本事。本事中有十一種。初一[13]劫成壞數。乃至第十一知言音並易知。
五天眼通中二。先總。後見諸下別顯。總中云天眼者。顯能見智通故。清淨者。審見故。過人眼者。遠見故。後別中四。一見生死時。二好色等見別報色相。三善趣等見總報。四隨業下廣明造善惡業及所受果。如第二地中所說。可知。
第三此菩薩於諸下總結自在。於中二。先明悲自在。謂修定雖純熟出入自在。然不隨此因而受禪生。後但隨下明智願自在。謂雖不隨定因而受禪生。然為滿菩提分故。亦以願力而生其中。前中云諸禪等者。論云。禪者四禪。解脫者四無色定。今略無此句。由四無色定是八解脫數中故名解脫。三昧者四無量。三摩鉢底者五神通。謂三摩鉢底此云等至。等至即是定位身心安和平等。由前加行伏沈掉力。令身心至此平等位。即從此定位起五神通。以果名因故。謂等至為五通也。
自下第二明位果。於中三果即為三段。初調柔果。二菩薩住此下攝報果。三若以菩薩下願智果。
初調柔果中四。一調柔行體。二此菩薩忍辱下明忍行[1]位。三此菩薩於四攝下別地行相。四佛子是名下結說相。初中三。先法。次喻。後合。法中云此菩薩觀一切法不生不滅因緣而有者。論云於清淨中。不見增煩惱。妄中不見滅煩惱。因緣集生故者。此故字有二義。一由緣集故無增減故。云不生滅也。二由緣集故有增減故。云有生滅也。此一緣集之因成其二義。是故常起因緣對治離染成行。而恒不見有生滅相也。見縛先滅。乃至云[2]皆轉微薄者。此四縛。謂欲界一切煩惱。除無明見。名欲縛。色無色界一切煩惱。除無明見。名有縛。三界無明名無明縛。三界諸見名見縛。由此四種繫縛眾生。故名為縛。又能漂流眾生。亦名為流。又能令眾生為苦所厄。亦名為厄也。三界分別惑見道斷故。云見縛先滅也。斷一切修道欲色無色界所有煩惱及因同無明習[3]業。皆漸微薄遠離故。云皆縛微薄。此是貪等煩惱障現起行并種故。云及[4]瞋因。與當地所知障種同此位滅故。云同無明習業皆微薄。未全盡故但云薄也。不復集斷三毒者。以斷細不斷麤故。二忍行德中有十三心。一忍辱者。為他加惡甘受故。二柔和者。能護他心不發嗔故。作惡懷疑者。謂有人曾損惱菩薩。由此猜疑菩薩懷恨。然菩薩將護故。彼與其同事愛語誘接故。云現同伴等。此釋諧順心悅美心。身被加惡不報名不嗔。口[5]辱不報名不動。忍時不憂名不濁。無高下者。久修不慢下。就善言。於[A74]己不高於[6]化不下故。不望報心者。不希望他恭敬故。報恩心者。有恩及[A75]己常欲報故。不諂心者。非不實心作利益行及偏心等作利益故。不誑心無險詖心者。微細隱覆垢心皆悉遠離故。別地行相及結可知。
攝報果願智果如初地說。
自下第三大段重頌分中一十八頌分五。初一頌頌起厭行分。二有十二頌頌厭行分。於中初二頌頌護煩惱行。次三頌頌護小乘行。後七頌頌方便攝行。三有一頌頌厭分及行果。四有三頌頌位果。五末後一頌頌結說。第三地了。
第四地中二。先料簡。後釋文。
前中二門。一辨名。二來意。
前中。成唯識第九云。安住最勝菩提分法。燒煩惱薪慧焰增故。名焰慧地。攝論云由諸菩提分法。焚燒一切障故。無性釋。由此地中有焰慧故。名為焰地。世親釋云。能燒一切根本煩惱及隨煩惱。皆為灰燼。名焰慧地。莊嚴論云。以菩提分慧為焰自性。惑智二障為薪自性。此地菩薩能焰慧。燒二障薪。名焰慧地。金光明云。能燒煩惱。以智慧[7]大增長光明。脩脩行道品依處故。名為焰。解深密云。由所得菩提分法。燒諸煩惱。智如火焰故。瑜伽七十八顯揚第□。大同此說。大智度云。施戒多聞威德熾盛。故名焰地。
二來意者有三義。一准解深密經。前地明定。從此地[A76]已下明依定所發慧。故來也。
二依十地論。前三地寄同世間。此地寄出世。故來也。
三亦准解深密經。前地雖得世間定及總持。而未能得菩提分法捨定愛法愛故來也。略辨如此。諸門分別。廣如別章。
後釋文中三。一以偈讚請分。二正明地相分。三以偈重頌分。
初中六偈分五。初一偈明菩薩聞法歡喜供養。二次半偈明說法感應。三次半偈天女喜讚。四次三偈天主慶前請後。五最後一偈脫月請後。
二正明地相中二。先依論顯依前地淨定總持令此地如實智淨故說焰地。後佛子菩薩住此焰慧地下明位果校量勝。前中論科此地差別有四分。一清淨對治修行增長因分。謂是入地方便故云因。二佛子菩薩住此焰慧地則能下明清淨分。謂是初入地出障行故清淨。三佛子菩薩住此第四下明對治修行增長分。謂是正住地道品等行能有所除故。對治進修上上故。云修行增長。四佛子住此焰慧地所有身見下明對治修行增長果分。謂是地滿即彼清淨對治修行增長之果。又初一是地因。後一是地果。中二是地相。又初一加行道。次一無間道。次[1]二解脫道。後一勝進道。何故解脫名對治耶。以斷障顯地故。
就初分中三。一結前標後。二何等下正顯十門。三菩薩以此下結法功能。初中法明門者。法者眾生界等十種。明者四地中證智。門者方便義。論經名入。即此眾生界等十法與證智。作入地方便故。謂由觀察十法。得入四地故。問若爾何故古人釋此十法為門。是所入。非能入。為[2]智明所入故。
答十法若是所入門經不應言欲入第四地[3]尚修十法明門。乃至云。以此十法得入第四地。十中分二。前五句推能依乃至所依。謂初一觀正報假名。二觀正報所依染法。三觀依報。四觀世界所依空無盡境。五總觀依正所依心識。謂本識是染淨法所依故。復五句明超滅染因。謂前三句明觀煩惱使染故成三界。後二句明觀廣大信解成三界因廣[4]大心信解故。煩惱不染故。煩惱不染大心信解故。不捨眾生。此二皆超二乘境界故云廣大。言信解者。謂於諦寶深忍樂欲。忍即勝解決定印持故。
第二清淨分中三。初總顯。次何等下別例。後是為十者總結。初中四。一標得住地。二住地故能以十智成熟眾生。三成熟故得內法。四得內法故生如來家。內法者有二種。一就人顯法。即佛自體所具之法故。二辨法成人。以法顯佛故。論云如來自身所有諸法。以是法故顯示如來。謂十種法智教化成熟故。生如來家者。此地寄位出世之首故。同初地云生佛家。二別例中先徵。後顯。顯中十句攝為四。初深心不退者。謂自住處畢竟智。此即大乘法。是菩薩住處。住於大乘。心不退轉。名畢竟智。二於三寶等者。同敬三寶畢竟智。謂於三寶得信不壞。故云畢竟。三諸行下二句明證如正智。前句觀諸行等者。此生滅觀。假者唯是蘊聚本無有人。攬蘊而立。隨蘊遷流。故名諸行。後句觀諸法等者。此法空觀。謂法從緣生自無有生。緣亦如是。言無生者。理實前觀亦有無生。後觀亦有遷流。為顯二別。文又影略。故互舉爾。四觀世間成境下六句是分別所說智。即後得緣俗智。或攝為二。謂染及淨。或為三。謂一染。二染淨。三淨。或為四。謂初二句依正二報是苦諦以隨煩惱生故。次一句中半句生死。論名世間。即是集諦故。云以[5]隨煩惱。次半句涅槃是滅諦故。云所有淨。後三句是道諦故。云隨所淨。又初中以煩惱等順感器世間故。眾生世間。由從業等因生故。云同因。次分別生死涅槃者。是集滅二諦。亦是染淨雙觀。雖全體不二。然兩法不雜故。云分別。下三句道諦。亦隨顯涅槃淨法故。云隨所淨。一於[6]佛世界中教化眾生成菩薩自業差別故。云隨所淨故。云觀眾生國土業。謂於眾生所[7]淨成[A77]已差別之業。二前際是生死染法。後際是涅槃淨法故。云煩惱染及淨。三於前際染中不見一法可損。以即空故。後際淨中不見一法可增。以性自滿故。又[8]釋觀前後際色心[A78]已滅未至之境。此即無性。與現在緣生無性之性。平等。後觀現緣無生之性。與彼二際[A79]已未之性。無不別故。簡非滅盡之盡故。云無所有盡。
第三大段明對治修行增長分中有二。初明護煩惱。是異凡夫行。亦自利行。後菩薩修行如是下明護小乘行。是異二乘行。亦是利他行。
前中明菩提分法。先略顯名體。後正釋文。前中先通。後別。
通名三十七菩提分。菩提梵言此云覺。謂三乘無學盡無生智照境窮了故。分者因義。此三十七能為覺因故。又云道品。道謂果智。品是類義。因為果類故。總名三十七菩提分。帶數釋也。
後別名中七。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
初謂身受心法。身等四法是所觀境。慧是能觀。與念俱故。隣近名念處。是所觀境。即觀智所住之處故亦名念住。以五根大等積聚名身。領納順違名受。集起名心。軌持稱法。
四正勤者。亦名正斷。唯一精進隨義立四。謂於[A80]已生未生惡不善法令滅不起。於[A81]已生未生善法令長令生。於四用中。約斷自所除懈怠障故。名四正斷。皆精進力。斷彼懈怠故。名正勤。勤即斷故。持業釋也。
四神足者。妙用難測名神。欲等四定能為彼依名足。瑜伽二十九云。問何因緣故。說名神足。答如有足者能性能還[1]踴躍勇健能得能證世間所有殊勝之法。世殊勝法說名為神。此等四皆能到此故。名為神足。其四者何。謂欲勤心觀。於境樂欲名欲。止惡進善名勤。集起名心。又[2]包攝心故名心。於境簡擇名觀。此四皆是神通因故。神之足故。依主釋也。或名如意足者。所作從心故名如意。
五根者。增上義名根故。瑜伽二十九云。信於何增上。答能於生起出世間法。而為上首。及於能起精進念定慧。為其增上。其五教者。謂信精進念定慧。信者。於諦寶境中忍可清淨勇悍造脩稱為精進。念者。於境憶持。定者。專注所緣。慧者。簡[3]釋得失。信即是根。乃至於慧。皆持業釋。
五力者。五名如前。力者不可屈伏故。瑜伽二十九云。問誰不能伏。答此清淨信。若天。若魔。若沙門。若婆羅門。若諸世間。無有能引奪者。諸煩惱纏亦不能屈故。此為上首。此為前行。餘精進等亦名為力。皆持業釋也。
七覺支者。謂擇法精進念喜輕安定。謂觀察得失。脩善退惡。於境明記。於意適悅。遠離沈掉。平等寂靜。調暢身心。專住所緣擇法。乃至於定。而是覺支皆持業釋。
八聖道者。無漏在心名聖。開通涅槃名道。或名八正道。道離八邪故。謂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正見。籌量義理名正思惟。語離四非名正語。身離三過名正業。無漏身語離五邪命名正命。脩善斷惡勇悍堪能名精進。明記所緣。攝心不亂。推察諦理。如次。正念定慧。謂正思惟乃至正見。即是道支。皆持業釋。
二體性中略就二門。一約三科。二依五聚。前中三蘊法處法界為性。三蘊。謂正語正業正命。是無表戒色蘊所攝。喜覺支。體即受蘊。餘三十七行蘊所攝。三十七法。總以色受三蘊為性。法處法法界少分所攝。以無表色法處法界少分攝故。二依五聚者。一[4]心所三色四不相應五無為。菩提分法。於此五聚。唯二為性。謂心所及色。即四念處乃至八道支中念定精進見及思惟。此三十四以心所為體。正語業命此三。是色聚中無表為性。大小宗同。諸門廣辨。如別行章。
二釋文中。先總標舉能脩觀者。可知。後內身下明所脩觀者。文有七段。謂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就一一中。皆有名體助伴所緣脩習果等。此中不必總具。隨要略顯。或二三四。應知。
初念處中二。前廣說身念處。後知是下略顯餘三。就前觀中。復有三觀。一內身[5]脩身。二外身脩身。三內外身脩身。初內身者。謂自身中五根內處攝故。有情數故。脩身觀者。以分別影像身與本質身相似。[6]循觀於身髮毛爪等三十六物污露不淨。由審觀影像質故。重言身也。勤勇念知者。脩觀之心專精勵故。除世間貪憂者。明觀利益故。智度云。行者此時為多生貪憂故偏除之。謂創棄五欲念本所愛[7]是生貪未得道法。是故生憂。所以除也。又貪者。凡夫多起。著境難捨。受生之本。三毒之初。故煩惱中。偏說除貪憂心。一向貪欲者。起障定最重。禪中先離故。五受中偏說除憂。是故若說除貪。餘結隨遣。若說除憂。諸受隨殄。如[8]破竹破初節。二云觀外身者。謂外五塵外五處攝非有情數故。名為外。餘文如前。三內外身者。謂自身中五根扶根塵是有情數故名內。外處攝故名外。又於他身中所有內色處。約處建立名內。約身建立名外。餘亦同前。二受念處中。內受者。因內身所生受緣眼等處。為境界故。外受者。因外身所生受緣色等處。為境界故。此約他身說故。內外受者。緣自身中外處為境生受故。緣他身中內處為境生受故。心法亦爾。於受心法。脩習脩觀。各隨所應。可知。廣說此義。如雜集第十。何故要有此內外等三種觀者。修此觀人有三類故。一謂一人前後起貪難即不定。且依[9]著內。先說謂計自身為淨。生貪著故。二依他身計淨生著。三計自他俱淨貪著。二約一人次第脩觀。先內。次外。後合觀。三約三類人脩觀各異。謂或有多分貪著自身為淨。二或有多分貪著他身為淨。三或有俱貪為淨故。後三念處中內外之言。並准此釋。二受念處中。自有通別。謂若觀行苦。則通五受。皆是變異行所隨故。若觀苦苦。唯在五識。若觀壞苦。唯在意地。憂稍重故。名之為苦。三心念處中。通於八識。皆無常故。小教六識。四法念處中。五蘊性空。空故無我。名法無我。小宗蘊上假者無生宰故。法之無我名法無我。
第二四正勤中二。先標能脩行者。後未生下正顯行相。行相中四。初二勤斷是止行。後二勤修是作行。就前止行中。初行內二。先標所斷惡法故。云未生諸惡不善法為不生故。後欲生下正顯勤斷行相。謂欲者希望也。生者起也。希望正斷彼惡法故。發起精進行也。後一斷[A82]已生惡法。准前可知。後二勤脩中。但正行與正斷為[1]善。餘文可准。有處云四正斷者。勤脩二善斷懈怠故。
第三四神足中。先舉能修行者。後脩行下正顯行相。行相中二。先別辨初一。後脩行精進下通顯餘三。前中云欲定者。欲是此中定助伴能起此定果。從緣以立稱。此即行體故。雜集第十云。神足助伴者。謂欲勤心觀及彼相應心心法等。欲定者謂。猛利樂欲猛利恭敬。方得此定。勤定者。謂常精進。無時蹔間。方證此定。心定者。謂由前生數修定力。令彼種子功能增長。由令心任運於定隨轉變。速能證定。觀定者。謂由聞他教法。內自簡擇。證得定也。斷行者。顯行業用。謂由定行能斷結故。又涅槃名斷。此行是斷之行故。成就神足者。就前欲定。明其所脩習依止厭等者。雜集云。隨其次第。[2]顯四諦境。脩習神足。所以者何。若緣苦體。為惱苦時。於苦境界。必求厭故。名依止厭。若緣愛相苦集。為苦集時。於此境界。必求離故。名依止離。若緣苦滅。為苦滅時。[3]滅時於此境界。必求作證故。名依止寂滅。迴向於捨者。謂由此趣苦滅行勢力。棄捨苦故。是故若緣此境時。於此境界。必求脩習故。名迴向於捨。有處云。四如意足者。所作妙用皆從心故。如欲定既爾。餘三亦然。
第四五根中二。初標能脩行者。後脩行下正顯行相。行相中二。先別辨信根一行。後精進下餘四同顯。前中信及根義。後同顯中說依止等。四句義如前說。後同顯中此五脩習者。信謂於諸諦理起忍可行。進謂於諸諦。忍[A83]已為覺悟故。起精進行念者。於諸諦發勤脩[A84]已起不忘行。定者於諦繫念[A85]已起心一境性行。慧者於諸諦。心得定[A86]已起簡擇行。果者由此能速發生諦現觀故。名根者。此增上力不久能生見道故。又能脩治煖頂法故。引發忍及世第一法故。即於此身。入順決擇分位故。依止厭等四句同前。
第五五力中。判文釋義。並同根說。而差別者。此能損滅不信等障。勝過前故。雖與五根緣境相似。然義有別。謂不可屈伏故。依止厭等。亦同前說。
第六七覺分中。先舉能脩觀者。後脩行下正顯行相。行相中二。先別辨念覺分一行。後脩行擇法下通說餘六。前中念者。後脩習中與餘六同辨。依止厭等。准前可知。脩習念者。是所依支。由繫念故。令諸善法皆不忘失。擇法者。是自體支。是覺自相故。精進者。是出離支。由此勢力。能到所到處故。喜者。是利益支。由此勢力。身調適故。猗定捨者。是不染汙支。由此不染污故。[4]依此不染汙故。體是不染汙故。由輕安不染汙。能除麤重過故。依止於定。得轉依故。捨是不染汙體。永除貪憂。不染汙位為自性故。脩習四句厭等。准前。果謂見道所斷煩惱永斷。由七覺支是見道自體故。
第七八聖道支中二。先標能脩行者。後脩行正見下正顯行相。行相中二。先別明正見一行。後脩行正思惟下通顯餘七。前中正見者。後與餘七同釋。依止厭等明修習。如前說。後同釋中。正見者。是分別支。如先所證真實簡釋故。正思惟者是誨示他支。如其所證。方便安立。發語言故。正語業命者。是令他信支。如其次第。令他於證理者決定信。有見戒正命清淨性故。所以者何。由正語故。隨自所證。善能問答。論議決擇。由此了知。有見清淨。由正業故。[5]身業進止正行具足。由此了知。有戒清淨。由正命故。如法乞求佛所聽許衣鉢資具。由此了知。有命清淨。正精進者。是[6]煩惱障支。由此永斷一切結故。正念者。是淨隨煩惱障支。由此不忘失正止舉相等。永不容受沈掉等隨煩惱故。正定者。是能淨最勝功德障支。由此引發神通等無量勝功德故。助伴及脩習。如前七覺中說。果謂分別誨示。欲令信煩惱及隨煩惱[1]義勝功德等障淨故。此中所緣境。即此後[2]明四諦實性。由見道後所緣境界。即先所見諸諦實性為體故。上來明護煩惱行了。
二明護小乘行十句中。初一句是總。餘句是別。前中謂菩薩脩此道品。唯為不捨利益眾生。非如二乘為自益而行。別中九句。論攝為四。一始。二益。三希。四行。前三護心。後一護行。前中初一句。始者為起行所依故。以本願為始。二次二句。益者以慈悲益物憐愍心故。三次一句。希者為眾生故。希求佛果故。云思念一切智智故。後行中有五句。一成就莊嚴等者。脩淨土行故。二成就如來等者。脩起佛法行故。三求於上上等者。脩彼地方便無厭足行故。四隨順等者。脩入不退轉地行故。五思惟等者。修教化眾生行故。
第四大段對治脩行增長果分中。論判有六種果。一煩惱染生遠離果。二此菩薩若見業下明業染生遠離果。三佛子此菩薩隨所下明於勝功德中生增上欲心果。四此菩薩知恩下明說法等中說報恩心果。五此菩薩如是下明方便行中發勤精進果。六是菩薩心界下明彼增上欲本心界滿足果。六中初二是離障果後四是成就果。
就前二中。初明離惑障果。於中三。初標得離障之者。次所有身見下正顯行相。後於如是下結其所離。然論於正顯中分五。一從身見至出沒有八法。三句明本。二思惟一句明起。三觀察一句明行。四治等三句明護。五著處一句明過。就初本中。身見是起慢之本。亦是六十二見本故。我知是能知大知是所知大法此是三地中解法慢也。我脩是能脩。復計禪定是我所脩。此是三地正受慢也。於中我人等是人執。蘊界等是法執。出謂三昧起者計有出定。沒謂三昧滅計有入定。又出謂脩起諸禪。沒謂退失禪定。遠法師云出者脩起[3]諸定。沒者定所除滅。二思惟者。明第二起也。謂起不正思惟。欲起定慢也。觀察者。明第三行觀。心行於緣中。於[A87]己所得八禪等法。求覓勝相。欲令他知故。治故等三明第四護也。治謂數數觀察故。我所謂起我想故。財物謂受用護持故。著處故者。明第五過也。謂堅執自所得定。心安處諸事故。云著處。此定愛也。後結除斷可知。問何故於此說斷惑耶。
答准成唯識。此是第六識中。俱生身見等及所起過。得第四地出世道品。能除滅故。於此說也。又釋。若約寄位。前地寄世間。此當出世。為分世出世故。此說斷。若依此釋亦得。是分別所起。以仁王經說四地名為須陀洹位故。
第二業染生遠離果中二。先明捨離不可作業。後若見業是順下明脩行可作業。前中。論云所有不可作業。有二種事不應作。一尊敬如來佛不讚歎故。二畏惡名聞生煩惱故。後脩可作事中所有可作有二種事。一見無惡名利隨順菩薩行故。二尊敬如來佛讚歎故。
第三於勝功德中生增上欲心果者。自下明後四種成就果。此即第一文中二。先牒前起後。後如是而行下正顯。前中牒前護小乘處。智慧方便故行此道品等故。此中先標轉起欲樂者。可知次云隨所起等。牒前所脩所為。論云隨所隨所方便智所起脩行者。不捨一切眾生脩行故。如前說。重言隨所者。隨所脩行非一故。脩集於道者。道正體也。及助道分者。一切菩提分法是道支故。後正顯中十心分二。初一是總。餘九為別。總者依前所起三心。正明欲樂心。由前策勤所脩力故。於上功德。見其實利。是故轉起殊勝意樂。令心柔和。求彼上法。(六七二心中有轉字故)論云成潤益心者。以見勝德能潤益故。起深欲心故。云深欲愛敬。今此云潤澤者。意無別也。後九心別者。於總開出故。論云彼潤益心有三相。一柔耎者。謂證法悅心名樂行勝。二調順者。調謂調和。順即隨順。謂定與相應法。更相隨順。無所乖違。名三昧自在。緣此上二行是行體。三利益安樂者。離過對治勝。此是行用。從此心開出下六心。總明離過堪任有用故。下別顯離六過。一無雜染者。此治為食過。或說法中妬心過。二求上上勝法者。此治少欲功德過。不樂布施頭陀等。三求殊勝智慧者。此治少欲知過。不好求勝智故。四救一切世間者。此治懈怠過。不勤作眾生故。五恭敬尊德無違教命者。此治自見取過。於尊教法心不隨順故。六隨所聞法皆善脩行。此治捨為首過。不隨說行故。如說而行。比於聞思為首為勝。今捨為首故。是過也。
第四明說法尊中起報恩心果者。謂前地中。從師聞法故。稱彼師為說法尊。即從前地來。依法脩行。令得成辨。稱彼作意。故名報恩。文中二。先標脩行者。後知恩下正顯。顯中二。初一句總。後九句別。總云知恩者。謂知恩報之心也。別中初知報恩者。謂有恩者。遍行報恩行故。二心極和善。同住安樂者。依同法者。起將護心。謂順說法者意。無所違故。三質直柔耎者。依法行隨順受教反事能忍故。四無稠林行無諂曲者。依受用食。於施主所。自過不覆。不忘說[A88]己德故。五無有我慢者。依自勝功德。不起高心故。六善受教誨者。依教正受語故。七得說者意者。依教不顛倒受故。上第三句准論經分為二句。第四句下准論此欠一句云無有諂曲。是故并前七句別中有九句。
第五發勤精進果中二。先牒前生後。後得不[1]體下正顯。前中二。先結前。後作意下生後。前中二。先別顯三行。後總結三行。前中一忍成就者。於彼尊所脩報恩行成。謂能忍難事成報恩果故。二調柔成就者。是前對治脩行增長。謂彼對治於此成就故。三寂滅心成就者。謂對治脩行增長力。即前二遠離果。為寂滅心。謂前護煩惱對治力也。後總結前三。文願可知。後正顯中十句分二。初得不休息一句是總。餘九句別。總中不休是不可令轉故。別中一離增減過謂非懈怠非躭染精進故。二堅住自[2]我乘故。三廣念利他故。四為無邊眾生作利益願故。五熾然者。論經名猛利。謂勇悍難制故。六比劣無齊與勝齊故。七一切魔煩惱行不能破壞故。八成熟者。攝取故。九有[3]義。一能斷他疑二降伏他言正脩習故。
第六本心界滿足果者。滿足今云清淨。文中二。先標脩行者。後心界下正顯。顯中二。先一句總。後九句別。前中心界清淨者。菩提分欲樂心滿故。後別中一深心不失者。求道品心。由前勤脩行增益故。云不失深心。二悟解明利者。於勝上證中轉生決定故。三善根增長者。彼上證之因治過行增故。四離世垢濁者。除滅諸障故。五斷諸疑惑者。除此地祕密疑事故。六明斷具足者。以除疑故。於餘處決定故。七喜樂充滿者。無依眾生力。謂佛力加能化眾生故。八佛親護念者。依勝行內證相應故。九無量志樂皆悉成就者。依現無量三昧心得智障清淨故。
自下第二明位果中三。一明調柔果。二菩薩住此地多作下明攝報果。三若以菩薩殊勝下明願智果。初中四。一調柔行。二如摩下教智淨。三此菩薩於四下別地行。四佛子是名下結說。初中。先法。次喻。後合。法中先見佛為練行緣。二皆恭等下為能練行。三又更下明所練淨。能行中有出家等者。於中五。一近佛。二聽法。三受持。四脩行。五出家。此地寄出世故。辨出家攝報果不便故不言。前二地寄人王報故有出家。三地天王出家不便不言也。調柔中五地同金嚴具者。論云喻阿含現作證智莊嚴顯示得證故。二摩尼喻教智淨。前法地無者為寄世間故。別地行相中二。先四攝。後十度。皆是第四者依地配故。餘如論。
第三重頌分中。一十七頌分六。初一頌頌前初增長因分。二次二頌頌前清淨分。三次四頌頌前對治脩行增長分。於中。初二頌頌護煩惱行。後二頌頌護小乘行。四次四頌頌前對治行增長果分。於中六種果。分配可知。其最後頌中云轉更精勤不退轉者。轉更兩字。唯梵本中。應云彌益。五次五頌頌前調柔等三果。六末後一頌顯名結說。於中云功德義智共相應者。梵本云。功德義智相應故我[A89]已為彼佛子說。謂我[A90]已為功德義智相應者說故。若依漢本。則不知功德義智之言屬在何也。第四地竟。
第五難勝地中。先料簡。後釋文。
前中略顯二門。一釋名。二次第。
前中依成唯識論第九云。真俗兩智行相互違合令相應。極難勝故。名難勝地。世親攝論云。由此地中真實諦智是無分別智。世間工巧等智是有分別。此二相違。應脩令合。能合難合令相應故。名極難勝地。梁攝論及無性釋。並同此說。瑜伽云。今此地中顯示菩薩於諸聖諦決定妙智極難可勝。名難勝地。金光明云。是脩行方便勝智自在難得故。見思煩惱不能伏故。名難勝地。解深密云。由即於彼菩提分法方便脩習最極難。名極難勝地。莊嚴論云。於五地有二種難。一勸作無惱難。二生不從心無惱難。此地菩薩能退二難。於難得勝故。名難勝。顯揚云。證得極淨緣諦所知諸法微妙慧成極難成。不住流轉。寂靜聖道。名極難勝。十住論云。第五地中功德力成。一切諸魔不能壞故。名難勝地。問仁王云。初地菩薩四天王雙照二諦平等道。何故餘處皆云五地。古德云。據實。初地二智雙照。約任運得處故說五地。今解不然。初地創得圓滿在此故不相違。
第二次第者。有三義。一約四五六地。總寄二乘。如其次第。初果第四果辟支佛但舉初後。不寄中二。此約十地論等。問若爾何故仁王云七地得阿羅漢耶。
答十地論約所觀行相。以配二乘道品。四諦通二乘行故。第六緣生通緣覺行故。第七十度唯菩薩行故。仁王下卷。纓絡上卷。約人配位。前之三地相同凡夫故。復後四地配於四果。以顯四別七地未離分段故寄同下位。二約二乘行中。道品居先。四諦居後故。四地後明此地也。三約前地。雖得出世未能隨順世間。五明攝化。今此地中脩證彼法。故致此爾。上來略顯[1]法門分別。廣如別章。
後正釋文中。三分同前。
初讚請分中。有九頌半。分四。初一頌明菩薩眾三業供養。二有一頌。明天王及眾光雲供佛。三有六頌半。明天樂及言讚佛。於中三。初一頌總標。次四頌半別顯。後一頌總結。[2]總讚可知。別顯中五。初一頌標二利果。次前半自利。後半利他。次一頌別明利他果用。言大海今始動者。佛果應機。如海即現。現用為動也。次一頌半別明自利果。初半福備智圓黑闇等滅故。後一頌二障俱淨超出二乘。後一頌歎佛為世勝田德。四有一頌眾首正請。
第二正說分中二。先約論科文。後佛子菩薩住是難勝地下明其位果。前中論分為三。初明勝慢對治。二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如實下不住道行勝。三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下明彼果勝。此三分用此地加行道及初住地分無間道。合為初分。二以正住地分解脫道。為第二分。三以地滿分勝進道為第三分。
就初分中。勝慢對治者。遠釋云。慢有二種。一他地慢。謂前四地中。得出世智。取彼勝相。名為勝慢。下以十平等心。翻彼名治。二自地憍。謂於此十心。希求勝相。復以為慢。下以如道行對治。本疏云。今釋前地解法慢障正地中對治此地所治身淨我慢障。是前地中。得出世淨。取以為慢。此地加行觀十平等。正伏彼障。初入地時。無間道中。正斷彼種。是故此二俱名勝慢對治。以勝前地初說治障。至正住地。但脩緣行。於世出世間無漏住著。故能隨世以攝眾生。
於初分中分二。先明地加行。後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第五下明初住地。
前中三。初結前舉後。次何等下徵起正顯。後菩薩下結能入地。初後可知。正顯中明十心平等者。謂於平等中心得清淨故。云平等心。此十平等與後六地中平等別。由於前地取淨法為慢故。此偏觀淨法平等。後地通觀染淨平等。此等並是地背相捨法也。十心。論分為二。初三名諸佛法即果法也。謂三世十力悉皆平等。又釋舉力等。取餘功德法。後七名隨佛法即因法也。若開見疑句。即有八也。於中。前六自利。後一利他。前六約行。[3]令為三學。初一戒次一定。餘四慧行。離為七淨。一戒淨。二定淨。三見淨。四度疑淨。上二同一句。五道非道淨。此前五種大小名同。後二名異小教。六名行淨。七名行斷淨。以彼宗中趣盡滅故。大乘六名行斷。七名思量菩提分法上上淨。以此宗中依其行斷起勝求故。若就位辨小宗。初二在見道前。次三在見道。行淨在脩道。行斷在無學道。大乘行斷思菩提分。俱在脩道。餘悉同前。何故初二在道前。謂要依戒定。方能發彼無漏聖慧。何故次三在於見道。以見道中斷身見故。得見淨。斷疑故得度疑淨。斷戒取故得道非道淨。入見道時十使俱斷。何故言三。涅槃經說。此三重故。謂十使中五見及疑。局障見道。餘四通見脩。就六中。三本。三隨。謂身見為本。邊見隨。戒取為本。見取隨。疑為本。邪見隨。是故三結三隨轉斷此三結。立三淨。復二在修道者。以脩道中斷障成德故。有其二。餘如論辨。
後明初住地者。論名如道行。文中二。先總顯。後隨頌下別辨。總中云以善脩等兩句。是牒前四地所脩覺分依起此地十深淨心。第三第四兩句。云復求等者。是復依此深淨心。轉求此地。是不住道行勝破慢。謂前四地取道生慢。即淨為治。又淨心希此勝道。復即是慢。隨如為治。以隨順如行。於如法中。不取著故。亦名不住道行勝。後別辨者。從前隨順如中。開出八句。一願力等者。是脩習菩提心故。二於一切等者。不疲倦故。三積集等者。得善根力故。四精勤等者。不捨眾行故。五出生等者。正脩行故。不正脩行非善根故。六觀察等者。無厭足故。謂於自他無飽足故。轉轉向上觀照。七受如來等者。得地勝力故。行轉勝故。得他佛力加持。八念智等者。德成在[A91]己。自得勝力故。成就不退轉心故。謂脩慧觀無障礙故。
第二明不住道行勝中二。先釋名。後解文。前中二種。一所知法中智清淨勝。是自利。護煩惱行。不住世間也。二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得如是諸論下。明利益眾生勤方便勝。是利他。護小乘行。不住涅槃也。此二說時前後。行必同時亦不與時。相應說為同時。故名不住。若不爾者。初應住涅槃。後應著世間故。知俱也。
就前所[1]智皆淨勝中。先明四諦實法分別。後善知俗諦下明十諦化生差別。於前四諦。作此十種觀察故。成十諦。瑜伽住品云。此地於四聖諦。由十行相。如實了知故。
前中略以二門分別。一釋名。二辨體。
前中二。先總。後別。總者聖謂無漏在心。諦謂如所說相不捨離故。由斯觀察。到究竟清淨故。決定真實故。謂世出世二種因果。必無虗妄。不可差失。如是決定真實相應清淨事理。唯聖智境故。名聖諦。此即聖之諦故。依主釋也。總言四聖諦。帶數釋也。別中逼迫名苦。生長名集。寂靜名滅。出離名道。
第二辨體者。諸名色是苦諦。業煩惱是集諦。煩惱盡是滅諦。止觀是道諦。諸門分別。具如別章。論中名此為實法者。苦集二諦。有佛無佛。體是世間雜染因果。滅道二諦。性是出世清淨因果故。
後明十諦中。遠法師依論四句分別。一製立。二開合。三對實法辨通別。四釋文。
初謂四諦門中。義含法界。菩薩於中。照達無餘。且就一周之數。說此十諦。廣辨難窮。此並菩薩自所知境。寄所化以顯其別。是故論名所知法中智清淨也。
二開合者。或總為一。謂化眾生分別故。或隨所化大小分二。初九化小。後一化大。或隨作所起分之為三。初五化生令其生解。次四化生令起行。後一化令入證。或約人不同。離為七分。謂初一化根未熟者。二化根[A92]已熟者。三化疑深法者。四化謬解法者。五化離正念者。六七八九化正見者。十化於大乘可化眾生。或隨法不同。分之為十。
三對實法辨通別者。此之十門。於前四諦。一一皆通。一俗諦者。通觀四諦法相差別。二通觀四諦體空。三通觀四諦非有非無。四通觀四諦有無各異。五通觀四諦緣起集成。六通觀四諦由迷成於苦事。七由迷四諦起作集。八通達四諦得諦滅。九通解四諦得成道智。十窮達四諦緣起真性清淨法界故。成大乘菩薩因果。
四釋文中二。先列十名。後次第釋。此中兩三名。雖新舊稍異。於義無違。會釋可知也。論云小乘可化眾生者。非是化眾生令入小乘。謂化小乘眾生。令入大[2]故也。初一根未熟不堪入大。為說四諦十二行等。名知世諦。此是四重二諦中。第三重內世諦也。瑜伽云。依曉悟他故。本疏云。此經及瑜伽。通諸根器。論文偏約根未熟者。二為根熟小乘堪入大故。為說第一義法空。經云。一乘者令小入大。更無餘乘故。又理無二故。亦名一相。瑜伽依自內智。三有人不解第一義諦。謂一向斷滅。名為疑惑深法眾生。知相諦者。謂知諸法非有非無一實相故。又釋既聞真諦。將謂斷滅於俗故。名疑惑深法。[3]令為分別[4]法自相歷然。故云相諦。瑜伽。依俱處所名。為此說。解云。即前真俗名俱處所。四為謬解等者。聞一實諦。謂定是一。名謬解等。今知二諦差別非一。前則疑一。此則迷異。五既聞差別。便為各有體性。乖違正道。名為離正念者。知說成諦者。知前差別四諦諸法。但隨言說因緣集成。無有自性故。云說成。瑜伽云。依於契經調伏本母名由此說。六為正見眾生者。令得知苦斷集證滅修道。瑜伽云。依於現在眾苦自性。依於未來苦因生性。依於因盡彼盡無生性。依於修習彼斷方便性。經云。至不二法者。謂道諦智。能至無二滅理故。[5]十為大乘可化者。謂直進菩薩不從二乘來者。知菩薩因果。於果位而知者。但是信解力影像觀智。非是佛果無盡智知。此簡分高下。離世間品中亦如是簡。彼文約行。此中就解。
後明利益眾生勤方便勝中二。先總顯。後佛子菩薩摩訶薩得如是智力下。別辨。
前中亦二。先觀有為過。後菩薩爾時下明起慈悲。前中虗妄者。觀內五蘊妄想常等不相似無故虗。此明所取非實常非我想慢事故。為此顯能取不真是妄是偽。謂於前虗相。妄取為我等。詐為誑惑等者。觀外六塵。謂世法盡壞故誑。此明所取不實。但是虗誑世法似續似。若有利而實速滅無可得。而言有者。但虗誑爾。世法牽引愚癡凡夫故詐。此顯能取迷真。謂由妄取。令彼世法隱虗詐實。令世貪取。誑惑愚夫者。總結內外不實。就人彰過。謂妄境引心名為誑。心迷前境稱為惑。於前有為內外之中各境為誑。心為惑。論文牒釋可知。凡夫者。依止彼正取我慢身。餘處有譯為異生。下明正起慈悲。於中悲者。憐愍彼眾生故。大者勝地前悲故。轉勝者不住道行勝故。慈者勝利益示現故。光明者救眾生方便知成就故。
後別辨中二。先牒前起後。後常求佛智慧下正顯。
前中云得如是智力。是牒前知有為過也。不捨等。是牒前慈悲轉勝也。
後正顯中。常求佛智慧者。是救一切眾生義。於中二。先明大悲觀。後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此諸眾生下。明大慈觀。
前中悲有二相。一觀苦因緣集。二佛子此菩薩摩訶薩[1]復是念此諸凡夫下。明觀深重苦。
前中云觀一切有為行前際後際者。總觀先際因後際果也。知從下別觀也。別中先觀前際。後如前際下類顯後際。前中二。初觀流轉。後無我下顯無我我所。前中但言無明有愛者。顯流轉因。是凡非聖。理實亦有業等諸緣。何不說者。以無明與愛是發潤生之本。故偏舉爾。生者有三種眾生生。謂欲求。妄梵行求。有求等。此明先際果也。生死流轉者。是欲求眾生也。於諸蘊宅等者。是妄梵行求眾生。此是外道。非是小乘故。云妄也。言不能動出者。梵本云。無求出意增長苦聚者。是有求眾生。後顯無我中二。先四句明無我。後一句明無我所。前中初一句依總義立名。餘約別義云稱。總云無我者。謂諸蘊中推求假者不可得故。別中無壽者者。謂推求和合現存活者不可得故。無養育者者。謂推求[2]許有我人假藉衣食得增長者不可得故。無更數取後趣身者者。謂推求數數往所諸趣無厭者不可得故。後一句明無我所者。謂我尚不可得。何況有我所。後類顯後際中。謂如前際以何因牒彼癡愛也。隨所有眾生牒前果故。隨所有苦行牒前無我。謂但有苦果及苦因行而本無我我所故。云後際亦如是。皆無所有虗妄者。苦果貪著者集因。斷盡者滅果。出離者道因也。若有若無皆如實知者。滅道真實故有也。苦集虗妄故無也。於此有無境。皆稱順而知。離顛倒也。
後明觀深重苦大悲者。謂無量世隨逐是深苦。種種苦事是重苦。初觀眾生可愍。後如是盡滅下牒前呵後。明種種苦。前中二。先明可愍。後有無數下顯可愍所由。云可愍者有二義。一受苦不知厭離。二於無所有中而生貪著故。云愚癡無智。後可愍所由。謂以無明癡故。受無數生死身。[A93]已今當滅者。是無量世隨逐苦也。後明受種種苦者。謂於苦不能生厭。[A94]已是可愍。況更造集令苦增長。機關苦事者喻顯。無實受苦者。如彼木人。隨生死流等者。集愛也。於諸蘊等者。愛樂苦蔭。違離滅道。不知憂畏等者。明有病苦因。四大乖違火熱水冷風輕地重。如四蛇同穴相違相螫。不能拔出等者。明具集因故。此有四句。一妄梵行求眾生不能拔出憍慢見箭。二欲求眾生受欲者不能亦滅貪恚癡火。三欲求眾生行惡行者不能破壞無明黑闇。謂為見少利。行大惡行。後受大苦。名為黑闇。其破壞兩字。梵本中除滅字。四有求眾生不能乾竭愛欲大海不求十力等者。遠離滅諦。謂大般涅槃故。入魔意等者。明離道諦失道緣故。於生死海等者。乖道因故。由不善尋伺[3]淨出離故。上來[4]二悲觀了。
後明大慈觀中二。初明愍物脩善。後佛子此菩薩摩訶薩以如是下明發願益生。
前中二。先牒苦眾生處在孤獨無救等明愍物。後我今下明脩善。前中十句。初一句總標其苦。餘九句別顯苦狀。一孤窮困迫者。有二義。一於彼逼迫中。無救拔故。二於[A95]已受未受苦中。無救扶故。又世間有眷屬財物能為救苦。若孤若貧即苦無救者。無救者無有能令脫煩惱故。無有令得大安隱故。三無依者。離善知識故。四無洲者。離寂靜思惟故。五無舍者。離聞正法故。(論經此句是第四句)六無導者。離善知正道者故。論經云無究竟者。謂離正見故。七無目者。彼障諸舊煩惱及客塵煩惱常起邪念不聞正法等故。八無明覆翳者。內雖先有無師自然智。然為黑闇纏[A96]裹不得顯現。後為物脩善中二。初牒前所為苦眾生。後脩行下正顯脩行。於中三。一正明脩行。二獨一下脩行勇志。不待儔伴。而獨救法界眾生。三以是下脩為所求。求中初令成人天因。後乃至下成涅槃因。畢竟清淨者。勝世間清淨故。得十力者。降魔怨故。得無礙智慧者。得勝聲聞辟支佛淨智故後明發願益生中二。初總。後皆為下別。前中謂牒前於苦無救眾生。菩薩以正觀察智迴自善根盡皆與之為救護故。後別中十一句。一救護者。拔一切苦惱故。此救護有十種。一利益者。住不善眾生令住善法故。二安樂者。住善法眾生令得樂果故。三哀愍者。住貧[1]之眾生與一切資生具故。四成就者。住脩行多障礙眾生令得具足故。五解脫者。世間禁閉眾生令得出離故。六攝受者。令諸外道信解正法故。七離諸等者。住病苦及諸外緣所惱眾生皆令除斷故。(論經此句是第四句)八令普得等者。疑惑眾生善決定斷疑故。九令調伏等。[A97]已住決定眾生[2]勸脩三學故。十令入般涅槃等者。[A98]已住三學眾生得涅槃故。上來初二句為救未來苦。餘句救現在亦救未來。上來總明不住道脩行勝竟。
自下第三大段。明不住道脩行勝果中。有四種勝。一攝功德勝。二名為無厭足者下脩行勝。三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勸脩下教化眾生勝。四佛子此菩薩摩訶薩為利益下起隨順世間智[3]緣。前二種勝是自利。是前所知法中智清淨果。初自分。後勝進。後二種勝是利他。是前勤方便果。初化他行。後化他智。
就初中。初三句。論作二釋。先配三慧。可知。次配二巧。謂初句總舉。二別知法。三別知義。亦是文義二持。以總攝別。是故論中名攝聞勝也。次二句明戒攝勝。初於微犯能悔。後能堅持不犯。前中雖為他舉過。以柔和故。能忍其辱。即生慚愧。悔責受罸。由此自罪滅故。自護也。令他得成無相覆故。護他也。後中由無微缺名堅心不捨也。下五句攝智勝。一因緣集智。謂由果因名是處。反此名非處。此治無因。又善因樂果惡因苦果名是處。反此名非處。此治倒因。達此之智。名為覺者。二證理智。謂理外分別名為魔事。證智能治名不隨他。三知義智。謂知正義非正義及正不正相雜。簡邪得正。名為隨慧。此曰知義。論云說教有斯差別。四神通智。能治邪歸令向正故。五化眾生智。謂隨所宜方便攝故。
第二脩行勝中。有十一種。一集福無厭故。二求慧不休故。三悲化無倦故。四為物[4]勸脩涅槃行故。五[*]勸求大菩提故。六莊嚴佛土行心具能化法所化生故。七[*]勸脩正報相嚴行故。八[*]勸脩佛三業作用因故。九敬法重人親近供養故。十不染三有樂生三有故。十一遠自利樂化生故。
第三教化眾生勝中有九段。初一總明四攝攝生。二示現下明同事應物。三演說下別顯愛語。四於菩提不知脩方便示脩菩薩行。五示佛果大用令樂脩因。六為欲求有。求者示世過患。令不樂求。七為小乘正梵行求不信大乘者。讚佛大智利生。八為外道無智邪梵行求者。示身通語業。令捨邪入正。九總結行成四句。一勤方便者結前四攝攝生。二心恒等為化眾生求佛勝力。三所作等所得福智皆不退失。四常勤等。彼所脩行。欲令增勝勤行也。
第四明隨順世智勝中二。先總。後所謂下別。別中七段。一文字等十種。二療病中五種。三文筆等八種。四國城等十六種。五金銀等藏八種。六日月等十種。七持戒行處禪定神通四無量四無色定等五種。總計有六十二。論攝為十句。一知經書等。二金石等。三治病等。四伎樂等。五日月等。六施戒等。此六正是隨世間智。七不惱事。八安生事。九哀愍令出。十令入佛法。此四結意。此與論經。次第前後。雖少有異。多分無別。但於義無違。會釋即得。不可改動其文。就前六中。初五是障治。後一是染治。以戒等離染故。就前中。初句內治四種障。一書治所作事中忘障取與等事中障也。聞法等中解障作不作等行業中障。一作不作者。善作惡不作。二於善[1]於中。有[A99]已作未作。三於未作中隨時益生應作不應作。二經者論經名論。因論治邪見。以格量正理故。聲論治耎智。以解了文章聲字。生勝智故。三論經印者。印記分明不假守護故治彼障。又技藝當印。又是六藝等文章亦是聲論。四以數知多少算記其位令不生疑故治彼障。上總是因聲二論也。二金石等者。是工巧論能治貧也。三治病下是毉方論。病有三種。謂乾消等內四大不調相。鬼著等是外眾生相。[2]蟲毒等通內外。亦四大草毒故亦眾生相是蛇毒故。此等或但成病。或令致死。故為因也。呪藥二種通別治也。四技樂等治憂惱障。國土等治不喜樂障。金銀等[3]世間繫閇等障。五日月等能治報分過作惡因障。謂覩灾相脩善排惡。故說治也。曜等攝者。謂日月五星為七曜也。五星謂東方歲星等二十八宿。謂角亢等。日月五星於中宿故。論云入八業果者。一日。二月。三星。四宿。五鳥鳴。六地動。七夢吉凶。八身相休咎。身相者愛不愛果行故。謂由過去愛不愛果之因。令此世有好相惡相。六布施等是內明。是染對治有六句。一施治慳染。二戒治破戒染。三禪治貪欲染。四神通治邪歸染。五四無量心治妄行功德染。謂殺生祭祠求福名妄行功德。六四無色定治妄脩解脫染。謂有外道妄計。無色為解脫故。下明後四。此起世間智。有四種相。一諸不惱等是異障中無障。謂無捕獵等惱眾生障。二安眾生是與無過樂。不生罪故。名無過。三哀愍等發起清淨。雖令眾生無苦有樂。而著欲放逸。是故愍彼令離放逸。四令入等是所用清淨。謂雖不放逸。不求出道。是故令入佛法受用淨也。又釋此四句。從後向前。結前六句。謂此令入佛結前第六施戒。二哀愍等結前第五以示日等灾祥。令離放逸。三安眾生事結初四門以同與樂。四諸不惱眾生事。結前六中初三後二。以此五門。即五明所攝。能除闇障。俱能生智故。論釋前三句。超舉後二。其第四但為與樂。而非生智故。非此結。
自下第二明位果中。有調柔攝報願智等三果科。釋同前。能練中云。既出家[A100]已。又更聞法。得陀羅尼。為聞持法師者。此障非得義持。對後顯劣也。教智淨中云。以車渠摩瑩金器等者。喻依淨教增長智慧光明轉勝前地也。以方便慧思惟觀察。故慧轉勝。以方便智成就功德。故福轉勝。方便之言。皆是真俗合觀。而脩行故。即是不住道行勝報中。所作自在等者。由善五明故也。餘皆准前。
第三重頌分中。二十二頌分五。初五頌半頌前勝慢對治。於中初一頌頌前十平等。次一頌頌前道品。次一頌頌勝行為嚴喻。次一定等功德為身說法為師子吼。後一頌前初住地同念不退心。論名如道行。第二佛力所加下七頌。頌不住道行勝。於中。初二頌半頌所知中智清淨。後四頌半頌教化眾生勤方便。於中初三句頌總觀虗偽生慈悲二心。次一頌三句頌前悲中觀緣集苦。次一頌半頌觀深重苦。後半頌頌大悲觀。第三名為有念下五頌頌不住道脩行勝果。於中初一頌頌攝功德勝。次一頌頌脩行勝。次一頌頌教化眾生勝。後二頌頌起世智勝。第四如以下三頌半頌地果。初一頌半調柔。二次半頌頌攝報果。三後一頌半頌願智果。第五末後一頌結說究竟。難勝地了。
續華嚴略疏刊定記卷第十
校注
[0745001] 惑疑戒 [0745002] 作異作治 [0745003] 談一作護 [0745004] 受一作事 [0746001] 於異作類 [0747001] 我異作乘 [0747002] 誑異作諂 [0747003] 依異作知 [0747004] 業疑集 [0748001] 所異作時 [0748002] 故異作心 [0748003] 復疑後 [0748004] 僧下疑脫祇字 [0748005] 亦異作計 [0748006] 自下疑脫在字 [0749001] 一異作八 [0749002] 增疑憎 [0749003] 集異作業 [0749004] 相異作各 [0749005] 淨下異有等字 [0749006] 道異作意 [0749007] 作異作化 [0749008] 計異作升 [0749009] 種異作積 [0750001] 句疑拘 [0750002] 三上疑有謂字 [0750003] 滿異作湍 [0751001] 無疑剩字 [0751002] 持異作恃 [0751003] 著異作等 [0751004] 應知者三字一本無 [0751005] 菩薩一本作戒一字 [0751006] 苦異作等 [0752001] 展轉異作廣博 [0752002] 轉異本無 [0753001] 起異作死 [0753002] 既異作脫 [0753003] 無作共 [0753004] 增恐憎歟次同 [0753005] 欲所疑倒 [0753006] 護異作縛 [0753007] 彼異作致 [0753008] 獲疑護 [0754001] 如一作加 [0754002] 由上疑脫禪字 [0754003] 起異作趣 [0754004] 間異作聞 [0755001] 赴異作到次同 [0755002] 當異作常 [0755003] 道異作常 [0755004] 財異作獲 [0755005] 意異作已 [0755006] 據異作標 [0755007] 中上疑脫前字 [0755008] 名上疑脫釋字 [0755009] 謂異作諸 [0755010] 一異本無 [0756001] 可異作所 [0756002] 覺下異有觀字 [0756003] 毗上疑脫阿字 [0756004] 故異作亂 [0756005] 莫疑苦 [0756006] 深異作沈 [0756007] 俱異作但 [0756008] 位異作住 [0756009] 他受稱異作化受攝 [0757001] 同下異有謹字或說之寫誤歟 [0757002] 勤異作動 [0757003] 諸一作法 [0757004] 起異作想 [0757005] 獨異作想 [0757006] 總異作細 [0757007] 亦異作之 [0757008] 言異作無 [0757009] 盡異作總 [0758001] 邊異作遣 [0758002] 辨於一作翻前 [0758003] 體一本無 [0758004] 所一作治 [0758005] 化疑他 [0758006] 無異作三 [0758007] 想異作患 [0758008] 悲異作慈 [0758009] 正異作別 [0758010] 者異作與 [0758011] 俱異作但 [0758012] 遍異作通 [0759001] 願異作智次同 [0759002] 境異作隱 [0759003] 他異作地 [0759004] 上作下 [0759005] 化疑他次同 [0759006] 知何心耶一作別所以驗 [0759007] 惟異作壞 [0759008] 如上異有知字 [0759009] 執異作捨 [0759010] 求異作乖 [0759011] 相以異作報心 [0759012] 得異作淨 [0759013] 劫異作切 [0760001] 位異作德 [0760002] 皆轉異作由縛 [0760003] 業異作氣次同 [0760004] 瞋異作彼 [0760005] 辱異作罵 [0760006] 化疑他 [0760007] 大疑火 [0761001] 二異作一 [0761002] 智異作起 [0761003] 尚異作當 [0761004] 大異本無 [0761005] 隨異作何 [0761006] 佛異本無 [0761007] 淨異作得 [0761008] 釋異作前 [0762001] 踴異作騰 [0762002] 包異作定 [0762003] 釋疑擇 [0762004] 心所間疑脫二心二字 [0762005] 脩疑循下同 [0762006] 循異作隨 [0762007] 是下疑脫故字 [0762008] 破異本無 [0762009] 著異作貪次同 [0763001] 善異作異 [0763002] 顯下異有示字 [0763003] 滅時疑剩 [0763004] 依此已下五字疑剩 [0763005] 身業異作往來 [0763006] 煩上疑脫淨 [0764001] 義異作并 [0764002] 明異作時 [0764003] 諸異作法 [0765001] 體異作休 [0765002] 我異本無 [0765003] 義上疑脫二 [0766001] 法異作諸 [0766002] 總讚異作標結 [0766003] 令疑合 [0767001] 智異作知 [0767002] 故下異有云字 [0767003] 令異作今 [0767004] 法上異有諸字 [0767005] 十異作七 [0768001] 復下異有作字 [0768002] 許異作計 [0768003] 淨異作障 [0768004] 二疑大 [0769001] 之疑乏 [0769002] 勸異作勤 [0769003] 緣異作勝 [0769004] 勸異作勤次同 [0770001] 於異本無 [0770002] 蟲異作蠱 [0770003] 世上疑脫治【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 冊 No. 221 續華嚴經略疏刊定記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9-30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