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華嚴略疏刊定記卷第三(本末合)(盡毗盧遮那品)
如來現相品第二
將釋此品。四門分別。一辨名。二來意。三宗趣四釋文。
初中三。一分名。二會名。三品名。初分名者。此三分中名正宗分。正謂簡序流通故。名為正。分謂折總成別。此乃正即是宗。二正宗即分。皆持業也。若五分中。此當第二舉果勸樂生信分。謂欲物生信。舉佛果示之。此舉果勸樂生信之分。亦依主也。
二會名者。九會中此第一也。約處。名摩竭提國法阿蘭若菩提場會。會者遇也。謂機緣感[5]起赴互相遇故。餘如上說。約法。名說佛依果會。義易可知。
三品名者。如來是能現人。相是所現法。現通能所。故名如來現相。如來之名。略顯三義。一唯就理。謂法性名如。出障名來。二唯就行。瑜伽三十八云。言無虗妄故名如來。涅槃三十亦同此說。三理智合說。轉法輪云。第一義諦名如。正覺名來。正覺第一義諦故名如來。又成實云。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名如來。下十定品中。名義解釋。引來此說。現相有四種。一為召他方眾。現面門光相。二為示法主。現眉間光相。三為表此會明佛果。佛前現華。四表能證從佛所流。白毫現眾。亦可如來是體。現相是用。品中辨此。故以為名。
二來意中三。一分來。謂三分中前明序分。名辨正宗故次來也。五分內前明證信發起分。今顯舉果[1]勤樂生信分。故次來也。二會來。謂九會中此為創首故先來也。三品來者。前品敘此會眾。今辨眾起疑問。故次來也。
三宗趣中三。一分宗趣。謂顯佛依果無盡法界為宗。欲令菩薩信樂為趣。二會宗。亦同當會辨盡故。三品宗趣者。謂現光華等相為宗。集眾表詮等為趣。
四釋文者。自下第二大段。明正宗分。於中有五段。問若即五分列名配品。竝如前說。問五分中第五分內。善財問答非一。何得總為一分耶。
答問者及問詞不改易故。答者及答詞。乍雖似異。然皆同答。一問者一問詞故。就初舉果勸樂生信分中五品經。及勒為兩節。初現相三昧二品為當會正說之方便。後成就華藏遮那三品。即為正說。就前二品中。初品明集眾顯說法主。此是遠方便也。後品明入定許說。即為近方便也。就前品中。文分為八。一大眾同請。二爾時世尊知諸下口光召眾。三爾時十方下所召眾集。四爾時世尊欲令下先示法主。五爾時佛前下現華表義。六此華生[A1]已下現眾表嚴。七即於眾中下偈讚佛德。八如此四天下下結通廣遍。
初中二。初中長行令請。後爾時諸菩薩下供聲偈請。前中二。先通辨諸會請法儀[2]或。後釋此文。前中四門分別一[3]請會。有無。二所問法異。三能問人別。四言念等殊。
初有無者。於九會中。前二後二期竝有問。餘皆無也。所以者何。初會據果起因故有問也。第二會初尋因至果故有問也。由因位有昇降。[4]客六會以答之。果唯是一。更無高卑故。第七當會答也。然六會諸品更有問者。自顯當會別義。或即重明前問。非是大位別問也。第八會中。明因果淳熟故有問。謂行脩無礙六位頓成。故當會答也。第九會中。稱性因果故有問。謂俱入法界無差別故。[5]然當會答也。二所問異者。謂初兩會。問果廣因略。為成信故。第八會。問因廣果略。顯行淳熟故。第九會。問唯果無因。顯唯證果故。若依末會。多是問答。因問法界與本會相望。亦可因廣果略也。三能問人別者。初及第九。皆有同生異生二眾。第二第八唯是同生。四言念等[6]練者。有二種。一約言念。二約通別。前中以[7]門望[8]若。得有七句。然此不具謂問有言念。[*]若有言相。初會中具二句。謂現相品初同異生眾念請聲中言請。答中佛放眉間光。示相答。謂光佛事[A2]已從足下入。及佛前現華眉間出眾等。三昧品中。以言重請。普賢菩薩以言說說。下三品經。為答前問也。第二會唯念請。佛以示相答。菩薩言說答。顯佛他心最自在故。不待興言。顯佛神力最殊勝故。示相令知。第八會言請言答。此顯菩薩不同佛故。第九會中。念請佛示相答。二通別者。初會第九會別問通答。第二第八會別問別答。
二釋文中三。初總標心念次。云何下別顯問端後。佛下請說。初中諸菩薩等者。此是前品內四十一部眾。意念不殊故同標也。次別顯中總四十句分二。前三十句問佛果。後十句問因行。前中三。初二十句通問佛果德體業用。於中若隨相分初十是位。次六是體。後四是樂。二唯願下請佛解釋。三又十萬下十句。別問佛果語樂利他。就初二十句中。此欠二句。下頌中有神通及自在。恰此成二十。下答中亦同此說。初云佛地者。略顯二釋。一名。二體。名有二種。一依智德分位差別名地。如大乘同性經說。佛有十地。初名甚深難知廣明智位地。乃至第十名毗盧遮那智海藏地。證契經中亦同此說。若准此經。非但有十智德分位量過恒沙。名亦隨爾。二約用。從喻名地。如十地論。釋菩薩地。有能生成住持義故。此亦如是佛果。就生世出世善根。成熟善果。三乘依住。攝持無盡功德海故。佛地論說所依所行所攝義故名之為地。依攝同前。所行者。是諸菩薩智所照處故。如云[A3]已踐如來普光明地。二體者。佛地論說五法攝大覺地。謂四智及清淨法界。今依此經。若就泯絕界。四智法界亦不可說。若約不礙。則非唯理智。乃具無邊過恒沙德無漏蘊界。法界為性。以要言之。包攝法界一切諸法。以為其體。所以者何。証具分真性方究竟故。具足十身。過三世間。由此義故。二境界者。所知所知緣及分齊故體類十。問明品說。因度入智法說知證現廣等是也。又出現品。亦有十種。謂一切世間。三世剎法。眾生真如無差別。法界無礙。實際無邊際。虗空無分量。無境界等。又不[1]界思議法品。有十種無比境界。具如彼說。三佛加持者。諸勝力[2]住持令有所化。廣有無量。如不思議法品及法雲地說。又離世間品有十種佛攝持。謂能始發菩提心。生不忘菩提心等。又有三類佛力[*]住持。一如加持化身及舍利等。二如加持耆域入火不燒等。三加持草木等一切非情作佛事。問此與神通何別。答[3]別不謂六通中神境一種有加持義。餘五但是於境無所擁滯。名此加持。亦即神力。四行者。是佛所作。不思議法品云。諸佛世尊有十種為眾生作佛事。謂[4]不現色身。乃至寂漠無言。為眾生作佛事。亦是所行之行。如出現品說。如來行。謂無礙行。真如行。法界行等。具如彼。此上是異二乘功德。五佛力者。謂處非處等十種智力。是降魔功德。又不思議法品說廣大力等十力。六佛無畏者。是制外道功德。謂一切智等四種無畏。不思議法品說。十種離過清淨中。第八云一切諸佛。獲四無畏。離諸恐怖。於眾會中。大師子吼。明了分別一切諸法。離過清淨。上來總相大智功德。七佛三昧者。果位等持。其數無限。不思議法品。略說十種無量不可思議佛三昧。謂恒在定。一念中遍一切處。為眾生說法等。廣顯云云。八准答及頌。名佛神通。通有六種。謂神境智證等。其名雖通二乘。然深淺有異。下文十通。唯屬菩薩。佛不思議法品中云。一切諸佛有無邊際無礙解脫。示現無盡大神通力。九准答及頌。名佛自在。謂所作任志無礙成就。略有十種。謂諸佛世尊於一切法。悉得自在。明達種種句身味身。演說諸法。辨才無礙等。廣如佛不思議法品說。十無能攝取者。頌中各無能。於答中名無能毀壞。謂佛所作。無有天人魔梵外道二乘及菩薩神力能制伏者。舊經名佛勝法。略有十種。如不思議法品云。諸佛世尊有十種最勝法。所謂一切諸佛大願堅固。不可阻壞。所言必作。言無有二等。廣說云云。
十一至十六問眼等六根者。如佛不思議法品中云。諸佛有十種法。普遍無量無邊法界。所謂無邊際眼。乃至無邊際意。一一用廣。具如彼文。
十七問身光。十八問放光者如出現品說。佛身十種相。內第五云。如來身一一毛孔。放千光明。五百光明照下方。五百光明照上方。種種剎諸佛諸菩薩。諸菩薩見[A4]已得十頭十眼等云云。十九佛音聲者。不思議法品云。一切諸佛皆悉具足六十種音。一一音有五百分。一一分無量百千清淨之音。以為嚴好。出現品說。佛十種音聲。謂遍至音。普遍無量音聲故。乃至第十各無變音。至究竟故二十佛智者。佛不思議法品云。諸佛有十種智。謂知一切法無所趣向能出生迴向願智等。廣說云云。
第二請佛為說中。何故問果未終。中途遽清解者。此有兩說。一云迴文者誤此文夜安問果了後。一云此文中安通有二意。一為簡通非別故。謂前二十句通顯佛果體德業用。後十句別辨佛果語樂利他故。二為兼顯請說前後通別果故。
第三別問佛果語樂利他中十句。初世界海者。如下華藏界說可知。二眾生海者。說法所被機故。三准下頌中。是法界安立海。即是一切世界海之都名。如下文七十一中寂靜音海夜神處說。今此脫其文。四佛海者。多化主故。五佛波羅蜜海者。化所成行也。六佛解脫海者。化所得果也。七佛變化海者。身業化也。八演說海者。語業化也。答中開出法輪海。以為二句。九佛名號海者。謂佛號隨宜。立名差別。如名號品說。十佛壽量者。謂佛壽隨應。住世脩短。無量差別。如壽量品說。
下答中。此上句就能感機。名諸根欲海。二問因十法中。八法如離世間品二百法門中說。此初名誓願者。彼中第七十二門也。二發趣者。彼中第二十四五六出顯其門。謂發菩提心因緣。為趣向悟入一切智智。近善知識。得諸清淨也。三助道者。如彼第一百二十七門說。四乘者。彼中無此。然其乘體即鎔融理智也。乘樂謂運菩薩假者。從因至果。或智為能乘。理為所乘。運他行廣故云海也。五行者。如彼二百門中第三門說。六出離者。如彼一百二十一諸離生道。也謂煩惱未治。其性生鯁。惱亂行者。身心不安。如生食在腹。若調伏[A5]已。則離剛強煩惱勞惱亂故。名離彼生。出離彼生故名出離。七神通者。如彼五十三說。八波羅蜜者。准梵本。加多聲。波羅蜜。是彼[1]舉義。多是到義。謂施等十行。皆三輪淨。與法性相應修故。能到佛果彼岸也。如彼二十七說。九地者。彼中無此。然此即是歡喜等十也。十智者。如彼第七說。上來所引二百門者。一一皆有十句顯示。廣如彼說。此上十句。因行通一切位。一一皆攝法界。深廣無邊故。但云海也。上來先彰三十句問果法。後明十句問因法。總辨第二別顯問端竟。
三請說中云亦者。謂四十句中初二十句。前[A6]已請說。後十句果法及十句因。亦為我等。[2]問前解脫。又此二十句。既十方世界中。佛為諸菩薩說。令亦請。如彼為我等說故。此亦字通其二義。二此聲偈請中二。先顯偈聲出處因緣。後正說偈。前中菩薩神力為因。供具為緣。因緣具故。不待咽等擊發出聲故。曰自然出也。
後正頌中。十頌分二。初三別歎請。後七重述請。前中亦二。初二歎佛請。明說有因故。後一歎眾請。明其聞法與說為緣故。前中初一歎佛。積因成果。盡未來際。為物現身。此大悲大願功德也。後一歎佛。能巧改疑。令生信解。離苦得樂。歎眾請中。菩薩同瞻顯無畏念願隨意等請。據法除疑。
後重述請中。初四頌述前長行。初十句問。具釋如前。次一頌述第二十句。影略可知。後二頌述後十句及因問。第二句云法界所有安立海者。長行中無得。次合在眾生海下。准上下文。此是一切世界海之都名。餘文並准可知。
第二口光召眾中二。先長行。後偈頌。前中分為九段。一放光意。謂知眾心。此領問也。二放光處。謂示嚴進舒。三顯光數。四列光名。略辨十種。准釋可知。五結光數。六攝眷屬。七顯光色相。八光所照處。九[3]今彼見此。
後偈誦中。十偈分四。初六歎佛三業自在。勸彼觀禮。於中一歎[4]二利行[5]咸。次二歎利他行成。次一放光。次一說法。後一行圓力具。六偈了。次一讚有多眾[A7]已集興供。次二讚佛圓音能應機說。能剎那顯三世佛願。勸彼[6]遠觀。後一述放光意。將諠。待眾觀及聽。
第三所召眾集中二。先十方眾集。後如是坐[A8]已下讚其德用。前中三。初總辨。二所謂下別顯。三如是等下總結。初可知。
二別顯中。十方即為十段。一一方有十事。一土海。二世界。三佛名。四主菩薩。五眷屬。六興供。七作禮。八供佛。九化座。十本方坐。
三總結中八。一結剎海具十信之言。即前齒光照處也。二結主菩薩。三結眷屬菩薩。准主數。此合有十信剎海塵數箇剎海塵數菩薩。四結興供。五結禮。六結供養。七結座。八結坐。
二明德用中二。初長行經家敘列。後顯當時偈讚。前中九。一菩薩數量。即前十剎海塵數。二菩薩毛孔放光。三光中現菩薩。四所現菩薩入遍法界諸安立海塵中。言安立海者。梵云[這-言+(厂@若)]奈那。安立海。即剎海之都名。如前所引下七十一中說。五塵中有廣剎。六剎中有佛。七菩薩往供。八念念助佛開化。略標十法門。理實無限。九化答。謂由前十法。成後十答。此文本疏作三釋。一各自別釋。二相配屬釋。三圓通釋。就初釋中文二。先明以十法門各自開悟剎海塵數眾生。此以得法生信解等為答故。後結云。如是普遍一切法界。隨眾生心。悉令開悟。後念念中。一一下。明眾生得十種益。以但言各令如須彌山塵數。不云如剎海塵數。不云如剎海塵數故。前中二。先別顯。後如是下總結。前中一於念念中。以夢自在等者。念念之言與後九同。非名別。令下並准此。夢自在示現者。略有三義。一夢中唯依意識。能見色聞聲等。今此亦爾。菩薩於一根門。示現自在見色聞聲等。以此開悟故。二於夢中。示現順違境界。或為說法令開悟故。示現之言。亦宣說故。三如於夢中夢經多年。於小屋中。多人各夢山河大地。而不逼迫。此中亦爾。菩薩以此。轉變外境。小時現多時。小處現大處。自在無礙。令開悟故。二諸天歿生等者。為躭著天樂者。說諸行苦有生滅故。三菩薩行者。謂以無所得。遍修行海。普為眾生故。四動剎等者。降伏恃大力起我慢眾生知佛力最大。令讚益故。五說淨土從大願起故。六說佛具有一切眾生同類言音故。出現品云。一切眾生言音。皆為如來法輪音聲所攝是也。七說佛身如雲。就雨法雨故。八說佛神變。就放光照遍法界土故。九說佛解脫力。就普現身光照滿法界故。十說普賢主伴身。遍十方佛剎眾會。由大願[1]違立故。後總結可知。
後明眾生得十益者。一令造十不善業者令脩十善離苦。此舉地獄。意亦攝餘故。二令未入十信者入故。三令修五戒及不動行故。四令住二乘道故。五令修事善。發福行故。六令發大心悲智願故。七令得三賢。趣向十地故。八令證如。得無分別智眼故。九令得八地[A9]已上大力大願無盡智淨國土故。十令得佛本大願。願眾生得大菩提故。云生如來家。非謂得初地名生佛家也。
第二相配屬釋者。謂將前十法。如次配後十益。所以者何。前十雖云念念開悟剎海塵數眾生。不必同一念間總令獲益故。中間結前起後。云如是普遍一切法界隨眾生心悉令開悟又。開悟但是警覺之調得益。或復遠近多少當不相違。況其開悟遍法界得益。乃云一一國土此何爽也。梵本中呼此開悟之言。為散住達寧。此云於先警悟也。
第三圓遍者。前十法門。於後十益。一一遍過。謂一一開悟。能成十益。乃至一益。如是互遍無有障礙。此中若從前向後。麤相十重可知。若從後向前。細分十七。一其十須彌山塵數眾生得十種益。方是一法門。所開悟也。二如一法門餘十剎海塵數法門。一一皆爾。三彼多法門。方是一念中所開悟也。四如一念中。餘念念亦爾。五彼念念開悟。方論一廣剎中。六如一塵剎。如是十剎塵數廣剎亦爾。七彼十剎塵數廣剎。方論一塵內。如是於一安立所有微塵亦然。九如一安立既爾。如是遍一切法界諸安立海。當知悉然。十其遍法界安立海中業用。方是一化菩薩所作。十一如一化菩薩。如是世界海化菩薩。一一亦然。十二彼十世界海化菩薩。方是一光所現。十三如一光明現化菩薩。如是十世界海塵數光明一一所現菩薩亦爾。十四彼十世界海塵數光明。方是一毛孔現。十五如一毛孔所現光明。如是遍身毛孔一一皆爾。十六彼遍身毛孔現光方是一菩薩。十七如一菩薩。如是十信佛剎塵數箇世界海塵數菩薩遍身毛孔所現光明。一一皆爾。此諸菩薩所現業用。遍一切法界。諸安立海所有塵中世界內者。顯此會中將欲說期。稱法界法故。上來明結集家敘竟。
二當時偈讚中。十頌分二。初一頌光音自述可知。餘九頌。歎菩薩德用。於中分五。初三歎昔因深厚。次二歎身智寂用。次二歎身業自在。次一歎意業無礙。後一歎三業殊勝。
第四[2]光示法主中六。一放光意。謂復所明光之業用。是佛神通之境。欲令時眾得承佛力見彼境界故。二光出處。謂於眉間。悉平等普照。離偏為故。三顯光名。謂令諸菩薩得智慧明。普見佛力所現境界故。云普照十方藏。是眉間出此光故。四光色相。謂色如紺寶。照用如燈。周遍潤澤。雨法猶雲。五遍照下辨光業用。於中一照現十方剎及眾生。二遍種動剎網。或誓機或嚴剎剎網。謂一剎種上所管二十重內。凡一重中。有三重主伴。遞相圍繞。十方觀之。似網孔縱橫。上下皆悉相當故。三剎網塵中現佛說法。說法中三。一說三世佛波羅蜜海。此法三世佛同說故。名三世法輪。二說出離生死法門。三說諸佛大願法門。明普賢道場遍十分世界。六明事歸本。謂平等法界。佛[A10]已圓證。從此流教被機。遂令機來證。此脩因順果。從下漸上故。眉間放光作佛事[A11]已。右繞世尊。從足下入也。
第五現華表義中二。初總標華現。彼其華下。別顯德用。前中華生佛前。顯所詮華藏是佛果所有故。忽然出者。化現難測故。後別顯德中。略陳十一種。理實無盡。十一中。初一總。餘十[3]列。[*]列中前六明體備眾德。後四顯妙用自在。前中云藏者。謂蓮華臺中蓮子住處。有含藏之義故。悉法門一含一切華藏之名。從此出也。後妙用四中。無邊諸佛。應機神變。及應眾生。隨類言音。皆依華出。前云摩尼寶王。未顯何等摩尼。故此顯云。影現一切佛身之者。前云發起一切。未顯音所說法故。顯云說菩薩行願法也。此則華現佛身圓音說法。於一念間。周遍法界。佛事究竟。唯此一華之妙用也。
第六現眾表教中二。初標人。後其一切下辨德。前中三。一現眾時。謂前華生之後。尋即現故。此顯教義相應無間然矣。二現出眾處。謂佛高毫相中。表與所論不二而二故。三有菩薩下明所現眾。於中有五。一主菩薩名勝音者。謂主教之音。勝彼一切眷屬教音。或說一切勝法之音故。云一切法勝音也。二眷屬菩薩有剎海塵數者。夫一主教必有無量眷屬相應。三主與眷屬。於一圓音。同時各應。無前無後。故曰但時而出。四主伴雖殊。莫不皆顯脩因順果故。皆右繞也。五主伴能詮名與所詮共相應故。又主伴相對正助異故。是以主據臺。伴坐鬚也。二辨德中。以主教是此正所明故。此中唯讚勝音德也。文中十句。一理智了深法界。二量智無礙入佛所行。三內證果海。四外應諸剎。五毛孔現遍。六內觀法界。七外感佛故。八恒住三昧。九見佛十力遍法界盡來際。十總結多[1]故門云乃至三昧等。
第七偈讚佛德中有十一菩薩說偈。即為十一段。初一是主。餘十為伴。一一有二。初承佛力。則顯說有依。離我慢故。普觀十方。表說通緣。無偏心故。後正說俱稱揚德用。
就初主菩薩。十頌分二。初三偈歎佛勝德。餘七歎菩薩德。前中初一身遍眾生界。勘第一句梵本云。勃陀迦瑜佛身也。塞普吒充滿也。達摩駄都法界也。鞞諸也。是故應云佛身充滿諸法界。不偈云於以是即理之事差別相故。二毛孔現諸佛。三毛孔含剎海。以佛具有三世間身故。於三位自在。不起覺樹。現業用。以下頌中說剎皆是此也。後七偈中。一佛坐多剎。菩薩咸集。二具福慧數菩薩其歎量。三由行普因。得普現果。[2]同多剎多劫積行之菩薩。感來坐聽。稱根故喜也。梵本云。住最勝智諸菩薩。多剎脩行經劫海。遍坐一切佛會中。聽受法雲生喜悅。五行願滿證佛果。六神通大用滿法界。七現多身演嚴光隨樂說法。初兩句。梵本云一切剎出微塵相似身雲常示現應。筆削云。常能示現諸身雲等一切剎微塵數。
第二觀察菩薩十偈歎佛三業自在德。於中分五。初二歎佛權實雙行智。次一歎佛他心智。次一歎佛身業。次四歎佛語業。後二歎佛神通。就初二中。一雖證平等法界。而就隨世導引。二雖證法身離相。而隨機現形。次一他心智中知一切法者。法是心法。次一身業中。上半相勝。下半用勝。次四語業中二。謂前三別明。後一通顯。前中一化佛音深廣。二毛光音調生。三光明音讚果德因[3]德行。後一遍顯中三。初一句顯前三種音說法出正離於耶小。次一句顯前三說出多。下二句顯前三說皆勝非下所及。後二神通中。一八相身現通。二重化身現通。
第三法喜菩薩十頌歎佛寂用應機德。於中分四。初三明佛身語應機德。次一三業廣應。次三寂用自在。一寂用無礙無生。二寂而常用。三會用歸寂。後三應機無盡德。一法雲無盡。二眾會無盡。三身相無盡。
第四香焰光菩薩十頌歎此會中菩薩自分勝進德。於中分四。初三歎自分業用。謂遍剎見佛。次二用等普賢。次三勝進同佛。後二定用自在。並可知。
第五師子菩薩十頌歎佛轉法輪德。於中分八。初二頌總歎遍一切處轉正法輪。前頌明[4]轉輪果。後頌出因。次二頌明以種種名號轉法輪。前頌輪果。後頌出因。次一頌明轉無生平等法輪。次一頌明轉本行法輪。次一頌明化佛[5]法轉輪。次一頌明於無差別身現差別色身為轉法輪。次一頌轉三世佛名號法輪。後一頌總結。但是三世所說法輪。皆此處說。
第六法海菩薩十頌歎會中菩薩助佛揚化德。於中。初一智滿得法。謂得如是深廣方便故。就周遍一一國等。此亦是總門標舉。後並別顯。故云能入如是方便。此即指後別顯也。二一切處化廣。三一切時觀真。四一時佛內行勝。謂以常在佛身內從眉間出也。五一切塵中用行無㝵。六一切剎中見佛自在。七開佛遍法界。圓音。八契入平等妙音智地。九獲識達凡聖音聲智。十地位成滿。
第七慧燈菩薩十頌歎菩薩悟入佛深廣德。於中分四。初二歎菩薩見佛真體。一見佛離相智。二見佛自在體。次四明悟主法。一證深理法願力受身。二觀深法脩事行。名最勝行。由此得果。是福生住智地。三連果法體。四廣因得廣果。次二歎佛身能普應。一深。二廣。後二歎得佛加持菩薩令見一切佛。一當[6]貪佛加持。二餘一切佛。
第八華焰髻菩薩十頌歎佛攝生自在德。於中分四。初二明佛身語廣大攝生。前頌初後二句。明輪業攝生處。中間二句。正顯攝生用。後頌上半體下半用。次四明攝機漸次顯深。一約地前菩薩。內則深信[A12]歡喜。外則佛力加持。方能出生地上實智。照了真體也。二簡劣顯勝。謂二乘智劣不就覩實體。菩薩眼淨方見真身。三明地上菩薩承力觀察。於諸地中。入住及出。明了見真。四明第十地滿。成一切智。方能證入佛果法海。次二明佛寂用無礙德。一即用常寂。二即寂常用。後二明大用無涯。一毛孔現遍普眼方覩。二以一一身各遍法界。於一切處。恒轉法輪。重疊無盡。不可測量。
第九威德菩薩十頌歎佛身語普應德。於中分四。初三明身光普遍。一身遍道場。二光應群機。三示塵中剎。次二明所樂剎剎海殊形亦是轉法輪處。次句正明周遍轉。一遍塵內外剎中轉。二遍佛身中一切剎內轉。三於無相法[1]轉而說法相。四圓音演無盡法。後一明佛身普應曾無起滅。
第十法界十頌歎佛勝德菩薩能入。於中分二。初三顯佛勝勝德。一色妙令喜。二相中現佛遍入塵內。三多身現遍常續不絕。後七明菩薩能入佛境。於中。初四明入佛境界。一內具證智。外蒙佛力。知佛神通方便。現遍塵身。二具普行願方覩。三四二頌。由具信正解大願證智。住真法界。方了佛色聲自在境界。前一具信等四法。後一觀佛色聲無礙。後三明所得利益。一證佛所行。則於佛地。能速入。於法界能普攝。二能念中現剎於塵中。三能一剎中現多剎及通。
第十一精進菩薩十頌歎佛圓音妙色神實自在。於中分四。初三頌明佛圓音說法。一謂一音中具一切音音聞十方說法。二以隨類音一切佛剎中說法。三一切剎中見佛神變說法趣菩提。次一以佛解脫力於一切剎塵中現身。次三體用無礙。一法身如空無礙。無別色身如影如像。隨類現殊。二重彰前門並顯能了者。三明前體用無二如空。後三明佛神通願力。謂一十方佛入遮那一毛孔。現通智眼乃見。二遮那昔願今得遍法界剎中說法。三毛孔中諸佛神變一切佛同說。欲尋涯際。多劫不得也。上來別明十一菩薩各說偈讚德。第七段竟。
第八結遍廣遍中二。初舉此四六下道場中菩薩雲集。後應知下續通廣遍。此文漏略。准梵本。應云。如此世界四天下閻浮提場中。以佛神變。十方各有一[2]信世界微塵數世界海中菩薩雲集。開顯法門。如是一切四天下。一一閻浮提菩提場中。以佛神變。十方各有一億世界微塵數世界海中菩薩雲集。開顯法門。亦復如是。
普賢三昧品第三
將釋此品。四門同前初釋名。者德周法界曰普。柔順調善曰賢。若依理趣般若釋。得法界智。遍證自體如故。故彼云。普賢菩薩自體遍故。三昧名如前釋。普賢是人。三昧是法。人為能入。法為所入。能所合為其稱。故曰普賢三昧。此則得名也。六釋中依主釋。以普賢依佛三昧入故。或有財釋。以三昧是普賢所有故。若依能所證非即離義。有依主持業二釋可知。今勘梵本。具名普賢三昧威德神變品。普賢三昧謂標名召體。威德神變即定用也。攝用從體故。但云普賢三昧。
二來意者。前品明眾集次應說法。法是玄妙非定不宣故。又前品是正說遠方便。今是近方便。故次來也。三宗趣者。入定受加為宗。為說剎海為趣。
四釋文中二。先通料簡九會中定。後正釋文。前中。一有無者。唯第二會不入定以表信未成位。因行之中此最麤故。二出不出者。唯第七第九二會不出。七顯此是唯勝進故。九顯法界一證無退故。三因果者。初及七八九會皆是果定。四中普並有果故。餘之五會並是因定。以彼皆顯因位行故。四能入人者。七九二會佛自入定表果用故。
二正釋文者。此一品內分為六分。一三昧。二加。三起。四類剎雨寶。五毛光讚德。六大眾重請。
就初分中二。初明此處佛前普賢入定。後如此世界下類通十方及諸塵道。道中四。一法主所在亦入定處。謂親對佛前。證說真故。二表佛力加無自慧故。三顯三昧名。名一切諸佛者。盡法界中所有佛故。佛者為說果法故。毗盧遮那者。智光遍照[3]於何。謂如來藏身故。此則盡法界一切佛智。同遍照法性。性皆如來故名藏。又是依故名身。此即一切諸佛光照之藏。藏即身也。此出定用從用名也。何故入此定者。為顯所說華藏界等。離如來藏。無別自體故。四普入下明三昧業用。有十三句。攝[1]第六對。初二明體用一對。亦於理事一對。謂平等性。性即體故。影現法界。影現是用故。二次二深廣一對。亦是體用。謂定體廣遍虗空。令智深入理奧。海水至深有[2]施復。法海至深用此名。三次二出網一對。亦是定慧。謂出生多定。令定心包網法界。四次二依正一對。亦境智。謂三世佛智照用從此定生。十方剎海中所有事物。依此定現。五次二依正含容一對。亦是內外。謂此定內含諸佛十力解脫及菩薩智故曰含藏。外令剎塵內廣容事法界。謂三種世間也。六後三成佛持法一對。謂由此定。成佛德海。顯佛願海。護持遺法。[3]侍化不絕。持正法也。此亦對可名為行教。謂前二句行。後一句教故。二類遍中二。初舉此界。後如是下類遍盡法界。類遍中二。初一重遍。後及此下重重遍。前中十一句。初一句總總顯即理之事法界中故。別中十句。一遍空。二遍方。三遍時。四遍細色處。五小空處六廣色及空處。七日月星等處。八盡佛眼見處。九盡神力到處。十盡佛身現處。二遍重重處中四。初及此國塵者。總牒前一切國土所有塵也。其一切國土之言。若准屬佛身所現。不通前者。則此定力。准能遍內身重重。不能遍外重重也。又前通微細等處。皆有普賢在佛前入定。具亦不在世界中有此會耶。二彼一一塵。皆有塵數剎。三彼一一剎中。有塵數佛。四彼一一佛前。各有塵數普賢。
第二加分中三。初口加。次爾時十方下意加。三是時十方下身加。初中四。一諸佛現身。謂前一切時處重重內普賢前。各有盡十方佛現。由此口加。復無結遍故。此總舉一一普賢前也。二彼諸下同讚得定。此雖果定。以普賢是佛菩薩故。名佛菩薩定。三佛子下明得定所由中二。初總顯。謂諸佛同加得定。後以毗盧下顯此同得加者。有其二因。一是遮那本願諸佛加普賢。二普賢行願願堪受諸佛加。因緣相由故云亦也。四所謂下顯加所為中十一句。初一總。謂總相為轉諸佛法輪故。別中十句。攝為五對。初境智一對。謂為開顯佛智能知十方安立海盡故。何故為此。欲說此故。即世界成就品說一切世界海成就因緣是也。二行果一對。謂為令眾生聞淨依果。離穢剎行。脩淨土行。攝無漏土故。三能入能示一對。謂令普賢入佛所知剎海無礙。顯其功德莊嚴故。四義理一對。謂令普賢得佛契實性之智。見一切法相故。五機教一對。謂令普賢了此法門所應之機。任持能應之教[4]久故。梵本中教字是音聲。久是文字。舉文攝名句。合為能詮。二意加中二。先明加相。後何以下釋因。前中二。先顯此世。後如此世界下類遍十方。前中佛與普賢十種智。初一總。餘九別。總中與能入佛果智海之智以能入果智故名力。別中一與普知即理之事法界智。二與知佛淨土。三與知有漏土智有敗壞故。四與知有情界智多故。名廣大也。五與住佛解脫定門業用智。非因位知所故甚深。住字梵本中。亦是行。謂能行其大用也。六與了此法所應器智。七稱根詞辨智。八身雲普遍智。九與普應圓音智。二類通可知。二釋所因中二。先微意云諸佛有力能與。有悲能普。何以以十種智。唯與普賢。不與餘菩薩故。後釋云以普賢得彼三昧故。法合與也。又問餘菩薩何故不入此定耶。答為說普法故。普賢本願故。三身加中二。先此土。[5]復如此世界下類遍十方。前中二。先明手摩頂。後其手下明手相用。前中十方佛手摩普賢頂。明加持與力印許之相。十方佛同摩頂時。身不成就[6]碎亦不[7]退。各親觸頂。手不相礙也。二明手相用中。略有十義。初五相德圓滿。後五妙用自在。前中初相好類者。謂圓𦟛纖直十指端皆有千輻輪相。十指面諸節。一有本囊伽吒相。一有[8]褰囀悉底迦相。如是相間莊嚴。二手指間網縵。三金手常光恒舒。四香氣流散。五放光焰發。是放光也。後五中。初二句恒出二事。謂身語二[9]藥妙音神通。後三句[10]顯影現三事。一現三世菩薩普賢願海者。謂彼三世起願之人及所願事。無不出世佛手中現。二一切佛及所轉法輪亦於中現。三三世佛身相及光。亦於中現影。是故此手。亘十方。括三世。收因果。攝人法。體用深廣。自在無邊。思之類遍可知。
第三起分中二。初此界。後如此世界中下類遍十方。前中二。初起定。後普賢菩薩從如是下明眾益。前中二。初起此一定。後從此三昧起時下起一切定。前中准梵本[1]從之所摩頂[A13]已即從定起。無爾時普賢菩薩及是字而字也。就起一切定中。十句分二。初一句。總顯一起一切起。後所謂下九句。別辨一切定名。前中以此定即是一切三昧海之一故。是故起一即起一切也。別中。一名巧知三世中念念平等智。二名知三世中所有事法界塵數。三名現三世中所有佛土。[2]同名現一切染界中眾生所廣。五名知眾生心海。六名知眾生名字。七名知十方事法界名名差別。八名知遍法界微塵中皆有諸佛無邊身雲。九名說一切法門海。此上定名皆約業用。謂能知能現能演說等。二明眾益中二。初明此處普賢起定時得益。後如是世界中下類遍十方。前中二。初總標得益時。亦是辨益所因。可知。[3]獲其諸下正明益相。於中九句分二。前五得菩薩諸門益。謂三昧總持方便巧辨修行等法。各剎海塵數。一人所得。餘皆同然。故云一一菩薩各得故也。後四得果法益。一得佛福藏智光。二得佛十力巧樂等。三毛孔各現多剎海。四得能現八相業用益。二類遍可知。
第四類剎雨寶分中四。一十方剎海微動。由二力為因。以是光相故微也。二寶嚴剎。三出聲說法。四佛會雨寶。略論十種。以類無盡。前四事相眾寶。後六法化傳通。其寶並是純淨無漏應眾生之體事也。
第五毛光讚德分中二。先長行標舉。後正顯偈頌。頌中十偈皆讚普賢深廣無盡德。於中。一述前普賢遍在諸剎入定現遍。二身滿法界定通方便。圓音亦爾。三述上普賢遍諸佛前三昧業用。四述上普賢在塵內剎中入定現遍佛願力起。五讚普身土鎔融依持無㝵。有四句。謂色身依色相土。法身依法性土。色身依法性土。法身依色相土故。此文云身相如空者。顯無礙義。有前諸句。諸大地依空。空依色顯。法合可知。法云依真住等者。此舉色身依法性土。就難偏顯。餘准可知。後半明此能現普應之身等彼根斷。按梵本中。第二句云依真如住不依剎。第四句云普示現身等一切。六普賢住大願。獲多遍一。恒在諸佛身中一切剎內。梵本中初句云安住普賢大願者。第四句云悉入其中無限際。七身能遍入無邊眾海。現淨土。剎那現多劫。第二句梵本云以無量身皆遍入。第四句見字亦是現字。八動剎令親悟法得果。九以三昧力。現佛果德及彼往因。十總結難。且出世三昧中現光聲。自結所出之處。
第六大眾重請分者。問此與前品眾請何別。答此有四別。一前雖令請。而未發言。故此言請。二前唯舊眾請。今此兼彰。三前請化主。今請助化四前[4]真舉法請。今此歎座主德。兼舉所問法請。所問同前品故。此略顯十頌分三。初八歎主請。次一舉法請。後一歎眾請。初中二。前五頌歎普賢因果深廣德。明有說因。後三歎普賢遍廣剎能雲雨說法。明有說果。前中初一歎普賢三種功德。一依佛果生。二大願起。三法身淨。二中三德。一普應佛會。二福海廣。三智光等照。三中三。一德海廣。二遍近佛。三諸塵中剎。四中四。一近諸佛。二住定境。三住諸土。四塵劫住。五中三。一普身詣十方。二濟度生海。三入法界塵剎內。後三歎普賢能雲雨說法。一身遍塵中說佛廣法。二遍眾生海說佛勝行。三積行多劫大音演法。次一頌舉法請中。前品請問雖多。取要不過三種世間故。今前三句總顯。後一句結請。後一頌歎眾請中。[5]世尊前恭敬者。明眾樂欲。身住心敬。堪為法器。請為其說。佛所隨喜也。
世界成就品第四
將釋此品。四門同前。
初釋名者。世謂隱覆。界即分齊。謂諸有為可破壞世。則隱覆無為不可壞法。從真性起。同無為法。則隱覆有為可破壞世。各不相雜。是其分齊。是故感見娑婆者。對華藏而不同。感華藏者。見華藏故。感見華藏者。處娑婆而不同。感娑婆者。見娑婆故。然則世界是所成就。成就是能成就。今此品中但辨能成。能成非即世界。從所成以立名。世界成就依主釋也。若依梵本云。嚕迦駄都(世界)三慕達羅(海也)涅第奢(演說)[這-言+(厂@若)]縛怛囊(觀察)三牟陀儉摩(合集)娜忙(名也)鉢里[6]冗多。(品也)若依逈文。總云名觀察十方世界海演說合集品。今但名世界成就品者。譯家存略太甚也。[這-言+(厂@若)]縛怛囊亦照曜義。謂智照於境觀察同也。合集成就也。謂說諸緣合集能成就世故。
二成成意者。前明方便。今辨正說。故此成也。
三宗趣者。通說十方一切剎海能成就本末為宗。為明華藏剎海為趣。亦可觀十海說十智為宗。為說剎海成就本末為趣。
四釋文者。自下三品經。明當會正說。於中初二品。通答前問三十句果相。後一品。明佛昔因。通答前問十句因相。問此中既亦明因。何故分名舉果勸樂。
答多說果故。說因為顯果故。就前二品中。初品通辨法佛剎海能成立因緣。後品別顯毗盧遮那所成立剎海。就前品中二。先總標綱要。即為本分。後爾時普賢菩薩告[1]語菩薩言佛子下。正陳本義。即是說分也。前中二。先總陳前問。後是時下誡眾聽受。前中二。先牒前問。後為令眾生入佛下顯所為答。前中先牒前問。後如是等下正明許說。前中四十句。是前問果中三十句內。從後向前。牒以總歎。於中初二十句。是前問中世界海等最後十問也。於中初十問約所觀境深廣。其中第九句首。梵本中加積集二字。餘句准前後釋並可知。次十句約佛能知智。歎其難思。謂一前問及觀。但云世界海。此中兼辨成壞者。是略釋也。知無不明故云清淨智。以其廣故多故深故細故。重疊難知。知非下位言念所及故。皆云不思議。餘並准此。問豈世界海有成壞耶。
答此是言總意別。謂意在剎海所持世界。今但就總。言剎海爾。按梵本。十中句內。皆下有智字。上無知字。譯家准義安也。二於中眾生報類差別及眾生所作業海差別。梵本云一切眾生業出現海智。今釋出現即是業所生果地。三一切法界安立海智者。梵本云一切法界安立法或海智。不同前說。剎海異名。名安立海。四能化諸佛數量無邊。五所化根欲亦多難知。前問中名波羅蜜海者。以諸度行相隨根解欲故。互舉也。六前觀三世海。此中一念普知三世一切等者。略釋智勝。問中名佛解脫海者。以一念即三世是佛不思議解脫法故。准梵本。是離障解脫故。梵本云一念平等覺悟一切三世無量智。七稱性大願。為現身說法之因。前問中號海壽量海。皆由願力故。梵本云合集一切佛無量願海智。八應機作用神變無方。九轉性法輪海。若據前問。攝轉法在演說中。據觀中。攝演說在轉法輪內。此文分異。十隨方施設言音差別。亦是法輪隨機差別故。云演說海。
第二佛身等十句。牒上佛六報三業等十問。於中。但廣其身及光明等者。以總收別故。一應機之身脩短難測。二現眾寶金銀等色。色各輝耀。皆悉無邊。三室利靺瑳等十華藏剎海塵數相圓滿王等隨好。數復倍多。四圓光隨身色相周徹隨見多種。五舒光勝上如雲涌起。色相復多。六於常光處。復更發焰。色如眾寶。形如火焰。發無休息。焰色復多。七圓音無盡一一深廣難測。八三輪攝化。謂神足正嚴記心等輪。未成熟者調令成熟。九於根[A14]已熟者。策進令[2]夢猛脩行。隨應獲果故。云不空也。上來九句。一一具德深廣故。皆云海。難測量故。稱不思議。此則減數十也。
第三安住佛地下十句。牒上果問中初十句。前問中略無變化及自在二句。以攝在無[3]就毀壞及上無能攝取句中。神變在身。自在屬智。由無異道及二乘乃至菩薩之力能攝伏摧制故。曰無能毀壞等也。餘義准釋。牒問略歎竟。
二說說中三。初結前所牒問。次我當下明承二力。謂當界及他方。顯無我慢故。顯多佛說故。所說圓極故。後具足宣說一句。明說無遺。問既云具宣。何故後文但說世界海耶。
答此有二釋。一此會經來未盡故。二下文雖但說一剎海。於中。遍具如上所問三十句義也。二明所為益中十句。攝為五對。初二福智一對。謂令入佛智海住佛福海。次二時處一對。謂一切剎海悉皆嚴淨。於一切時。恒續佛種。次二理嚴一對。謂顯諸法真性。隨多解欲。施設言嚴。次二生滅一對。智斷一對。謂隨根令生佛慧。隨樂令摧障山。後二行願一對。謂修對治行。住普賢願海中。此上十句。亦是此會嚴起所因中所為門也。
二明誡眾聽受中二。先長行辨意。後偈頌正顯。前中十一句。初一總標。謂令必聞法。是故生喜。餘十句。別顯喜義。初二樂法生信一對。次二顯性立一對。次二了時達處一對。次二任持法顯佛境一對。後二闡法增智一對。
二偈頌正顯中。十頌分三。初二明佛出現意。謂現身說法及嚴土調生。次六簡持法器。一簡非器。謂佛以自所悟境。普示令入。二乘凡愚力所不達故。云樂小及著有也。次五顯是法器。初一具四力堪聞。一有淨信。二堅其心。三近善發。四佛力加。次一令八心堪聞。一離矯現順恭。二離詭詐惑亂。三離異求心。四慈心。五悲心。六[1]善心。普無怨嫉違諍等故。七廣大心。為遍法界眾生故。八深信心。於離思法。無猶豫故。具上諸依。方堪為此法器。次一列舉普賢法器。謂具四德。堪知佛自所悟處。一具普賢願。二住普賢地。三脩普賢行。四觀真空法界。次一結歎此眾具普賢行。得現見佛神變。次一通結一切眾生但得聞法。皆是佛護念力。後二舉所說法。勸眾觀聽。以將所說剎及佛。皆身中現。復欲宣說故勸先觀。又誡當聽也。第二大段。正陳本義中。前釋所牒三十問內之一。謂世界海。餘並攝在其中。細尋皆有。或可以經來未盡故。此中闕譯者。在彼中爾。於中文分有二。初總告令知。彼諸佛子下。正陳所說。說中二。初略標十章。後諸佛子略說以十下。依章廣釋。前中三。一總標引證。二何者下徵標別列。三諸佛子下結略廣。初中云世界海有十事者。以諸世界及種。皆海所攝故。總云海。理實十事於剎及種有處有無非皆遍也。下同准之。寧三世皆說者。此有二義。一明此所說如實無異。二顯此要勝無佛不說。
二別列中二。先徵。後列。列中十種。一起具因緣者。謂能起剎所具因緣。此起即具因緣。或起是所起。剎海具具因緣是能起。此即起之具因緣。通兩釋也。二所依住者。種等身所據也。三形狀者。種等外相也。四體性者。種等質也。五莊嚴者。謂種等中勝行人法及諸勝境界也。六清淨者。謂種等中人脩淨業。七佛出興者。謂種等中佛現佛事。八劫住者。謂種等成[A15]已住時經停分位。九劫轉變差別者。謂種等剎。或由佛菩薩神力等轉變。或由居人脩漏無漏善不善等猛利行業轉變。所居剎及質具。望彼前後時分中異故。名劫轉變。具如釋文處辨。十無差別者。謂種等中都望諸剎。共同有者說故。
三就略顯廣中。云有剎海廣塵數者。此總相言爾可知。
二依章別釋中。約十章門。即為十段。一一中二。先長行。後偈頌。就初段長行中三。謂標釋結。初標中六。以十種故者。謂能起因。此門通論染淨。言[A16]已成等者。所起剎也。三世剎因皆同此故。二釋中二。先徵標。後正釋。正釋中。一佛通慧力。二法如是者。依梵本云。達磨多。此云法性。亦曰法爾。即如是也。若依法性以釋。即真如為出因。如何理性為因緣耶。釋曰。如何因緣非理性耶。若依法爾以解。即剎海成立法合如是。[2]輪此因緣二義雖殊。皆遍因也。三多是有漏苦樂相雜。以但云行業通善惡故。四依金剛道後。功行成滿得菩提時。自受用土或他受用土說故。五多染少淨因。凡聖二因。互有增上力。同處不相障礙也。六純淨無漏因。如歡喜地十大願中脩淨佛國土願故。七第八地菩薩。功用不退行所成因故。八自在位中。以勝解力為因。或由此力。轉染成淨。現於淨土。九佛赴感善根。往無佛界。或於當界。此二並約麤化土說。多染少淨因也。十普願為因。於依正體事中。現微細帝網等剎。若廣分別。具如別章。
三結略顯廣中。云有剎海塵數者。此有兩說。一云此約一一剎海中所有諸剎。各各一因總相之數。非據多因。及除同類言故。以一剎海中有剎海塵數剎故。即如此段及諸段中標結大數並第十段無差別中說。若除同類則聲數有欠。若依多因。則都數有賸。其因緣形體所依住劫等五。但可除同有欠。不得有賸。以果一故。其莊嚴清淨佛出轉變無差別等五。非唯除同有欠。亦乃無數不竟。何以故。淨剎多嚴。穢[3]或金無故。清淨一向唯淨剎故。佛事隨機現不現故。轉變但約淨染染淨或穢土中。純無漏剎無此門故。又造善惡不可例故無差。但依共同者說。非一切故。一云此中標結都數。皆是依實。無有欠賸。有剎或雖多因所成。然則同是一果之因故。雖或多剎因果同類。然各體別故。
頌中九偈。初一頌佛神力。二次一超頌第五眾生菩薩同集善根。三次一超頌第四菩薩成一切智。四次一超頌第六菩薩嚴土願。前舉願力。此明願所起行故。云無量劫。五次一超頌前第三眾生行業。此中兼辨煩惱及欲樂。六次一頌第八菩薩勝解力。七次二超頌第十普賢願力兼行力。普現佛前。身包剎海。八末後一頌頌第九如來善根及成道自在力。其第二法如是因。及第七不退行因。皆略不頌。或通攝在第四頌中。或在所脫一偈中頌也。
第二剎所依者。通染淨剎也。於中。長行內文三同前。初標中。云一一剎海有剎海塵數所依者。以一剎海內所管世界有剎海塵數。一一所依皆各別故。
二釋中十種。一依眾寶嚴具。二依空如雲。三依寶海中出光之處名光藏。此是無漏依果常體事故。可為剎依。下聲光等。皆准此釋。四依佛光。五依如眾寶色之光明。六依佛圓音說法之聲。此亦剎中說法任持剎住。七依金剛[1]掌如幻業生者以觀諸法如幻。無生忍因。迴向力所生故。八依一切世主身者。謂如世主品說。三十九類異生眾形也。如何世界大體依有情小軀住耶。此有四義。一外由內感故說依身。此復二種。一宿因力。頌中云業力之所持故。二現在轉變力。如下說。二由攝屬[A17]己故。名依身。如因園屋宅等物。雖在他處。屬[A18]己身攝故。曰依身。非要擔負。三由世主神通力任持令住故。通力在身故。說依身。故華嚴頌云。雜染及清淨。無量諸剎種。隨眾生心起。菩薩之所持。四由無漏依正體事大小無礙德相依住。或約業用。亦無㝵故。雖通四義。多依後二。九依五位菩薩身者。同前會釋。隨其所應。十依普賢願所生諸嚴事者。謂無漏依果。數多如海。從普賢願生。自在持剎故。
頌中二十二偈分二。初一總舉勸眾令觀故。梵本云。汝等觀此諸剎海。一切依佛神通現。由此十方虗空剎。一切世界皆明觀。後二十一頌。正頌前文。於中總分為十三段。初一頌。頌前依一切莊嚴住。以彼嚴具皆眾寶成故。二次半頌前依空住。三次半頌前依一切寶光明住。於中上句無長行。或兩句同頌。謂摩尼海內後有光藏為剎依故。四次二超頌第六依佛音聲。於中。前一正頌所依。後一明能依剎。形體嚴覆等。長行四五無頌。五次二無長行。於中。前一純淨住華海。後一依圓海住故。後頌初句。梵本云剎土隨海輪。此顯剎形如香海圓。圓輪二言。梵音同呼云曼荼羅故。六次一頌前二依住。於中。前半正頌所依住。上句頌金剛手。下句頌世主身。後半佛於中說法。七次二無長行。皆依佛神力。八次一半超頌第九依普賢願所生嚴事。長行第八無頌。九次一廣頌前依空。十次一半無長行。依菩薩冠者。會釋如前四義中後二。十一次一半又廣頌前依空。十二次四頌半依微塵住。長行亦無。佛力所現。此業用門。十三次二依業力住。亦無長行。
第三明剎形狀者。通染淨剎也。於中長行文三。同前。初標可知。
二釋中。一周圓。二普方。三長短相稱。而八楞非圓。三角非方。或共一名非方非圓故。餘易可知。
頌中十偈。初二略頌前文兼嚴依等。二次二剎狀兼嚴淨等。三次二通顯染淨剎因果。四次一佛在毛孔內剎中說法。五次二佛在塵內剎中說法。[2]謂先舉一塵內剎中說法。謂先舉一塵。後類一切。六末後一頌結佛大用。(後四多顯剎嚴)。
第四剎體中。唯明淨剎。釋中略辨二十種。於中。云以種種香為體者。多不香質。或通香氣。以心所現境為[3]者體。謂佛菩薩定心所現。或明或勝解等所現寶等種種境界。至華藏頌中照知。以佛言音為體者。謂佛以神力變現聲為清淨剎故。或諸菩薩聞佛言音。脩淨土行。由此感剎故。云以言色為體。如云佛子從佛口生。亦猶禪定說力起等。餘文可知。
頌中[4]初一頌中。初一頌前初二及第六。謂一切寶一寶不可壞金剛等。二次一頌前第三第四一切寶光及種種光。三次一頌第五一切莊嚴光明。四次一超頌第十寶影像。五次一頌前日摩尼輪。六次一頌寶焰及寶光。七次一頌前妙寶相及華冠並佛變化。八次一頌前一念普現境界。言一切是分別者。謂佛心所現種種境界。皆隨眾生分別成異。九次一頌前佛力持及通攝佛言音。十末後一頌菩薩寶。
第五剎莊嚴者。唯明淨剎。於中。長行內十種。一嚴具出雲為嚴。二剎中說大法為嚴。三剎中說業果為嚴。四說菩薩願為嚴。五嚴具現三世佛影為嚴。六念[5]須現劫為嚴。七現佛[6]與為嚴。八寶香雲嚴。九以佛得菩提處珍寶等物放光為嚴。十說普賢行願為嚴。
頌中初一總頌所嚴剎海。後九正頌前文。於中。一頌初妙雲。二頌第二菩薩功德及第四菩薩願海。次一頌說眾生業報。次一頌三世佛影。次一頌念間現劫。次一頌現一切佛。次一頌寶香雲。次一頌一切道場妙物光嚴。末後一頌普賢行願。
第六剎清淨方便者。唯淨剎也。方便即是諸善巧出生諸剎因緣。隨諸行門。皆有淨方便故。是以頌中明同類因。而長行辨等流果等也。如云由久親近善知識故。得生有善知識剎中。餘並准此。又此中有與莊嚴處同者。據門望異故。釋中長行內十種淨。一親近淨可知。二增長淨。脩神通因故。三勝解淨。四住境淨。唯住菩薩悲智境故。五諸度淨。淨三輪故。六觀菩薩地淨。於入住出。皆善巧故。七願淨。恒發淨佛國土願故。八對[1]謂淨。離繫縛故。此句梵本云觀察出生一[2]劫行海。准頌及此文。此句是利他對治。謂觀眾生所宜。出生一切對治行門。令修出要也。九巧智入淨。以自所脩。入佛德海。十力淨。利生供佛故。
頌中九偈。初一總明所淨剎海。餘八頌前文。一頌近淨。二次一頌增長淨。三次一頌勝解淨。四次一頌住境淨。五次一頌諸度淨。並超頌願淨。六次一頌對治淨。七次一[3]劫頌觀菩薩地淨及巧智入淨。八末後一頌力淨。上來且約長行相應。如是屬配。其間兼餘。准釋可知。
第七明剎內佛出興者。釋中略顯十種。一佛現身大小。二現壽延促。三示現淨土多少。梵本云或佛神力加持嚴淨一佛國土。或佛神力加持嚴淨無量佛土。四說乘多少。五度生多少。上各開二。即為十種。此差別相。都望一切剎海。或一剎海。或一種中。非唯一剎內則有此多也。
頌中十偈分三。初一總明佛出。次五別頌前文。後四通頌標中塵數內事。初總可知。次別頌前文中。一頌佛大小。二頌壽命長短。三頌淨剎多少。四頌說乘多少。五頌度生多少。後四頌標中顯佛德用。一毛孔出佛。二圓音應機。三身赴眾會。四隨念應機。五通多剎海。准釋可解。
第八明劫住。劫住者剎住經停時分也。隨能感因。有長短異。長行唯舉勝剎久住。頌中並顯染剎住時促也。
釋中長行有九種。從阿僧祇至不可說。若唯下文。阿僧祇品。合有第十不可說不可說也。此十即是一百二十三數內後十大數也。言大數者。一一有兩重故。如云阿僧祇是一也。阿僧祇轉為二也。餘八皆爾。唯第十句文有四重。謂不可說為一也。不可說轉為二也。不可說不可說為三也。此又不可說不可說轉為四也。若依梵本。[4]俱但有三重。初二同前。三云不可說不可說轉。晉朝所譯。大同梵文。而差別者。三云不可說轉轉。其轉字乃有兩箇。不可說言唯一[5]學也。[6]此中此中結略顯廣。據大數定有剎海塵數。以都數。實有若干剎。剎各唯有一住時故。若望時節[7]拾同者說。則無爾許數量。此且總相言爾。
頌中十偈。初一頌劫差別。二劫長短。三劫多少。少上通頌前文。四劫染淨。五釋劫淨因。六顯諸劫名。七劫中佛出。八一多劫相入。九劫中嚴具相入。十結歸心相故得無礙也。
第九劫轉變者。此或從初為名。或通後為稱。從初者。成劫壞劫因緣變故。通後稱者。謂隨現居人。造善惡業。為勝緣故。到昔所造外器世間。善不善種。未成熟者速現前。轉變受用。及佛菩薩神通等變。此即不同順現受業。此轉變故。彼非轉變故。此或依於劫增[8]咸時。佛及輪王出現而說。出時轉勝。歿後變惡。時分異故。名劫轉變。雖有多釋。從初為勝。問此所轉變。與因緣分別相攝盡不。
答准此文中。唯攝因緣。不攝分別。所以者何。有實受用。非但境故。然有二類。一者正因緣變。如初成壞劫轉變故。二者類因緣變。類中二種。一牽[9]列因緣變。謂由居人造善惡業。到昔善惡外器種熟轉變現前故。二神力因緣變。謂佛菩薩神通力等。及由所為宿善根力。轉變現前故。
釋中長行十種。一成壞轉變。謂有漏心為因緣。成[10]咸壞剎。此不待因成故。云法如是故。問豈世界海有成壞耶。
答此有二義。一義如前歎智中釋。唯約所持成壞說故。二就所持中。亦有二種。一無壞滅。二有壞滅。謂由佛菩薩應於彼化故。增上力同處共感。然以眾生漏業有成壞故。隨先一分成。後還一分滅。佛及菩薩無生滅。觀因緣滅故。本無有成故。無後滅。華藏頌云。一一剎種中。劫燒不思議。所現雖敗惡。其處常堅固。又如法華壽量品頌云。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等。此句是後諸句總故。顯彼別中各隨因緣力所轉變無有差失。都云法如是故也。二染汙轉變。謂於多淨少染。或半淨半染。或少淨多染剎中住者。造善惡業。引苦[1]升器。染污種熟。轉成純染。三染淨轉變。謂有脩勝有漏福者。於純染剎住。或昔[A19]已脩。今來此現。變成少淨。如輪王等故。四淨染轉變。謂地前菩薩。信謂十信。解即勝解。三賢通稱。謂未證真如。依勝解力。而脩行故。總名勝解行地。此本住剎。或多染少淨。或半染半淨。由此住故。變成多淨。經本云轉變成染淨者。譯人謬也。故梵本云毗戍提敬吉履瑟吒。此云淨染。五菩提心令得純淨轉變。言發菩提心者。發心有二種。一世俗發心。謂地前也。二證法發心。即初地[A20]已去也。發此心者。來住多染少淨等剎。變成純淨故。六莊嚴轉變。謂諸菩薩遊戲神通時。以十剎百剎千剎等嚴。嚴一佛出等。七大莊嚴轉變。謂諸方菩薩。因此土佛光召來集。悉持無量大莊嚴雲。嚴此界故。八嚴[2]威轉變。謂佛示滅度。勝事隨滅故。九廣嚴轉變。謂佛興世。世界莊嚴故。十佛通令淨轉變。謂佛神力。變雜染剎。令清淨故。如維摩佛國品說。足指按地等。
頌中十偈。次第頌前十種轉變。然初一頌亦總品。別謂云皆隨業力生。即別顯成壞轉變。是正因緣。變業力起故。又亦總攝後九轉變類。因緣變。亦由自業引昔因熟。成佛神通等故。二頌前純染轉變。三頌前多染少淨。四頌前少染多淨。五頌前菩提心念純淨轉變。六頌前莊嚴轉變。七頌前大嚴轉變。八頌前嚴滅轉變。九頌前廣嚴轉變。十頌前神通令淨轉變。
第十無差別者。都望一切世界海中。悉共同有之事故也。前九但約一剎海內剎種等說。問若爾如何起具中云。佛子以十種因緣故。一切世界海[A21]已成等耶。答此是總相之言。非定說一切剎海一一中皆用此十而得成就。所以者何。如泥土金剛銅鐵等界。彼豈如來神力因耶。日𨊨華旋眉光等剎。彼豈眾生業行因耶。故知不爾。問剎所依住及佛出現中。亦云一一世界海。有世界海微塵數等者。彼云何通耶。答彼大段雖同。而事狀各異。不爾與此第十門同。豈應別立釋中長行十種。一包剎數同。二諸佛示威力同。此句與前佛土何別。前據一剎海中諸剎諸種。明望差別。今約一切剎海一一中悉同有彼差別故。名無差別故。此即差別之無差別也。三諸佛道場遍剎海同。四諸佛場中眾會同。五諸佛光遍同。六諸佛化名同。七諸佛音聲普遍同。八說法善巧應機同。九依色中業用多入一大入小同。十據身處業用。亦身色業用中。色內現大身。亦一色中現多身。亦一依中現多正。此皆業用中微細同。以一向現他故。
頌中十偈。按次頌前。然前約屬漫同。此據遍塵同。初一頌包多剎剎塵[3]泥沒有剎。仍互相入。二頌佛興。三頌道場。四頌眾會。五頌佛光六頌化名。名召於體。前後互舉。七頌法輪。梵本云一切塵中法海音。猶如諸佛轉法輪。種種方便自在門。一切皆演無差別。八頌音聲。九一切剎海入一塵。言神通業性者。釋其無礙所因德用二門也。十頌塵中現佛。言願力者。由苦願力得通用。上來略釋世界成就品竟。
華藏世界品第五
將釋此品。四門同前。
初釋名者。梵本於此品[4]中□□五品初一是本品。後四是子品。今此本品。梵本具名拘蘇摩多羅驃訶阿楞伽嚕迦駄超三牟達羅鉢𭌆輪(入呼)陀懼囊三牟達羅阿縛婆(上呼)婆此云華藏莊嚴嚴具世界海之遍清淨功德海光明。謂地山河海等。住在種種光明蘂香幢大蓮華中所含藏故。名為華藏。此華即藏故。持業釋也。又以所持香水海中。各生一大蓮華。持世界種。由此出生多華故。名為華藏。此即生華之藏。有財釋也。若據刻字翻名。則名華藏世界海。梵本音云拘蘇摩多羅嚕迦駄都三牟達羅故。若依有財。應名蓮華藏世界海。莊嚴嚴具者。即彼地山河海眾寶香光樓閣樹等。為剎海之嚴具。共莊嚴故。遍清淨光明功德海者。即彼地山等。皆是無漏福慧遍成就故。世界海之者。謂所管攝諸世界廣多如海。既非即是華藏自體故云海之。之聲即是屬主聲故。依主釋也。或有財釋。理亦無違。
後四子品者。一名說華藏莊嚴世界海輪圍莊嚴品。此即說輪圍山處是也。二名說世界海大地上莊嚴品。此即說大地上河海等處是也。三名說剎種安立品。此名在說諸世界種前安也。四名說世界安立品。此名在說二十層諸世界前安也。而翻譯之家。以隨方當簡故。略子留本。於本名中。復取省易。唯存四字。今所具載者。欲使傳燈之人和本末矣。
二來意者。前品通辨一切諸佛剎海成立因緣。今此別顯毗盧遮那所成依果。前是一之一切。今是一切之一。前通。後別。故次來也。
三宗趣者。顯毗盧遮那依果為宗。令諸菩薩生信起願成慧行等為趣。
四釋文者。文中有二。初辨[1]住因深廣。後諸佛子此下明果相寬博。前中二。初指處所。後是毗盧下明脩因廣。於中三。一脩因廣。於中三。一脩時廣。謂剎海塵數[2]數劫故。此即因顯權實教說脩時不同。彼唯三祇。此乃剎海塵數。差別之相。如寶雲經等說。(撿)二親近廣。謂彼多劫一一中。近剎海塵數佛。餘教三祇中逢事佛數云云(撿)三行願廣。謂於彼一一佛所。脩剎海塵數淨願行故。此剎海因深廣也。
第二果相寬博中二。先明華藏自體。後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諸佛子此中有何等下。明所持剎種等。前中文分十段。一所依風輪。二風持香水海。三海中出蓮華。四華持剎海體。五剎海四周輪山。六輪內金剛地面。七地面香水海。八海外香河。九河間閣樹等。十總結多門。此十段中。前四共一長行同一偈頌。後六長行偈頌各別相屬。
就初段中三。一標數。二略列十多。及顯上所持寶地。一一相屬。其最下名平等住者。遍持諸德故。風望所持。皆有二義。一諸風輪間皆有寶嚴。各以下持上。二諸寶嚴。並在臺地面上。以風輪力。遙相任持。三結最上者勝力能持香海故。云勝滅等也。此中從風至地上海樹等。初唯就持。後唯所持中。各有其能所持義。皆可准知。
第二所持香海名者。以摩尼發光。普照一切嚴海底岸及寶色香水故名也。
第三所出蓮華名者。謂此蓮華眾香為蘂。蘂放眾光。光能降伏諸魔外道及諸煩惱故。名為幢。從此諸事立名也。
第四所持剎海體中。先總。後別。總中四義。一總舉華藏在此臺中。二地普均平。三純淨。四堅。
二別中下文六義。此略舉四。一山。二地。三海。四樹。
頌中十偈分二。初二頌前脩因所成。亦頌第四剎海自體。後八頌果相相。亦頌前三段。前中初一。上半舉因。下半顯果。後一上三句行深。後一句果淨。後八中。初二頌前三段。一頌風。二上半頌華。下半頌海。次五明剎自在。一摩尼生菩薩。二寶光救眾生。三寶中出諸佛毛孔出眾。四光演佛名。五塵含法界寶光現佛。下句結剎自在。後一頌舉因釋成。以因普果圓故。得重重自在。
第五剎海四周輪山。長行文三。初一句總舉輪山所依處。次十句別顯山之體相。後如是下總結塵數。初中山所依處。在剎海地面四周。文云此華藏莊嚴世界海大輪圍山故。前文云華藏住在大華中故。准後頌中。日珠等但是所依處地。若以有蓮華之言。即云在大華之內。其所依處。亦有寶香真珠燈焰等。豈香寶等。亦是華耶。夫文通兩勢。光依有證據者為定。
二別釋山體相中。初句山身三山峯三山輪者。准師子座。以半月為輪。准此即在山半腹。出[3]走輪相莊嚴。今勘梵本。云殊勝妙香威光遍照摩尼為藏。今謂藏即山心內也。四成輪助緣。謂香摩尼為本出𦦨金剛成輪體。五山間香水。六寶林開華。七地布香菓。八菓間光珠。九香華遍滿。十寶[4]納覆周。
後總結廣數可知。
頌中十偈分二。初六明嚴山眾事之體相。亦頌前文。後四辨嚴山眾事之業用。前中初一。總顯輪山。於中。初句通說所依剎海廣。次句辨山輪色。次句讚嚴皆壽。下句出因。問華藏剎海依大蓮住。此即分量照然。何故初句云無邊耶。答此言無邊。與前說邊。但是一義。所以者何。不性相而即真故。相隨理而無邊也。不礙隨相而即邊也。二頌前山輪。三頌前山體。四頌助成輪體之出焰金剛。五六二頌[5]潤㵎等諸嚴。後四明眾事業用中。一菩薩在山說法。二佛身入樹寶塵光中。三諸事中出佛遍往化物。四諸事中說佛本願。結歸佛力。
第六明輪山內地面。長行文三。初總舉大地。二別明地體狀等。三總結塵數。初中可知。
二明地體狀等中十句。一地體堅。二地相平淨。三地德圓備。謂輪相外現寶藏內充。四地上眾形寶互相間嚴。五寶末為塵。蓮華覆地。六常發香氣摩尼間嚴。七嚴具應念而現。廣遍如雲。八三世佛土嚴具而嚴體攝三際故。九寶網覆地成隱映故。十盡佛所有嚴事。於地布列。交[1]洛相當。展轉重現。故云如帝網也。
後總結可知。
頌中十偈分二。初四頌前文。後六明地用。亦是佛境界事。前中初二頌地體相德滿。後二明眾寶及華遍地嚴。後六中。一雲光說法。二寶現共行。三佛地眾寶塵諸剎來入。彼剎塵內剎亦同來入。四菩薩遊化。五充法界。六結。能知此中業用境界者。唯佛普賢也。
第七助地面上香海。長行文二。先總舉海數。後一切妙寶下別顯海嚴。前中准後剎種。梵本香海及種。皆有十不可說佛剎數。至彼具顯。
後別顯嚴中。應云一一香水海。各有若干莊嚴。略故不說。或後第十門中總結准知。然此所別莊嚴一切香海共同故。無別簡言。於中有二十句。初十明海體狀。後十攝異莊嚴。前中一妙寶底。二音寶岸。三光遍照寶為細覆。四香水眾寶色。五寶旋華布。六檀泥。七言教光。八菩薩持蓋。九菩薩現通。十現他多剎嚴。後十句中。一階陛。二欄楯。三白蓮。四寶幢尸羅。此云美玉也。石也。五依鈴網幢。六華閣。七華城。八寶林網覆。九寶珠。十寶墻。皆繞海岸。
頌中十偈。一頌底。二頌岸。三頌水及華旋流。四頌階及欄[2]細。五頌樹林。六頌華敷。七頌幢。八頌城及珠。九頌墻及閣。十舉佛結嚴。一昔因二現力。
第八明海間香河。長行文三。初舉河數。次一切下辨河嚴。後若廣下舉廣顯略。初中云各有四天下等者。諸海皆爾。無差別故。
次辨嚴中。准後結文。應云一一河有若干莊嚴。略故不說。又以嚴事普無對故。通云一切皆也。於中十句。一岸體金剛。二摩尼岸。三現佛光。四出隨類音。五旋流出佛昔因行時身。六摩尼鈴網。七現他剎海中嚴。八以現本師化身及餘佛通事之摩尼為雲覆上。九妙音稱三世佛菩薩名。十水出光雲。
後舉廣顯略。云一一河有剎海塵數嚴者。如何河在剎海地面香海中間。少分處所。乃容剎海塵數嚴耶。釋曰。此剎海自體。一切所有。一一皆是純淨無漏無㝵法界。一一塵中。當容一切無邊法界。況河間也。故前文云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上下文中。皆准此釋。
頌中十偈。一頌岸地。二欄纓等嚴。二波浪說法。四檀泥與寶同旋流。五涌寶流光。六摩尼現佛。七鐸網覆河。八寶音說法。九旋澓出菩薩。十珠同毫相。
第九河間樹林等。長行文三。初總舉。次一一下別顯。後如是等下結廣。初中香海有四洲塵數河。一一河。有剎塵數嚴事。此亦少分處所。容多嚴事。同前會釋。
次別顯中七句。一白寶華遍。[3]嚴寶樹林。三樹出嚴具。四摩尼間照。五香華遍。六樹說法。七散寶玉。寶王有八。准釋可知。
後結文易。
頌中十偈。初二頌寶樹嚴地。次五頌地上散寶。次一頌樹果現嚴。次一頌嚴具現佛身。後一地塵有諸菩薩當成佛之土。
第十明前九門所說境界一一嚴事。長行文三。初舉事難測。次何以下徵。後諸佛子下釋。初中云世界海莊嚴者。別不離總。但舉總也。不思議者。此有二種。一廣多難測。二融涉難限。言廣多。謂境界既多。一一境界嚴事各廣。廣事一一。各從多因。融涉謂一一嚴事。各從剎海塵數德成。一一德各令遍成一切嚴事。此則一因生一切果。一果從一切因。一因是一切因。一果是一切果故。難測難限也。
次徵云。以何不思議故耶。
後釋中文易。不煩具顯。
頌中十偈。初一寶光雲嚴。二雲作佛事。三寶者說法。四嚴具現佛。五剎中現佛。六寶現依正。七因現果用。八普行能入。九廣行頓現。十體真用淨。上來十段。合是第一明華藏自體竟。
第二大段。明所持剎種等者。於中文三。初總告眾徵起許說。二諸佛子此不可下標所持種及界二章。三諸佛子彼諸下廣釋二章。初中云此中者。此華藏中也。何等世界住者。諸剎及種。俱是世界故通名爾。
二標二章中。准下文香海及種皆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今經無十字。譯人謬漏故。梵本中並有十字。是則諸剎依剎種。剎種依剎海。三位寬狹差別不知。
三廣釋二章中二。初通顯剎種[1]剎依海。後爾時普賢菩薩復告下。別辨香海依剎海剎種依香海。諸剎依剎種。前中二。初長行。後偈頌。就長行中三。初告眾總舉剎種依剎海。二[2]各下別標十事。三諸佛子此下。依標廣辨。初中以香水海及種所依華並即是剎海故。但總云於世界海中也。
二列十事中。一各依香水海別。二形狀別。三體性別。四面向方所別。五趣入其中所從路[3]畢。梵本云鉢邏[口*友]奢。此云所趣入處也。六莊嚴殊。七廣狹不同。八部望諸種行例位分。九部望諸種中有相似之事者。十眾生業力菩薩力佛力或共力任持別故。
三依標廣辨中。於前十事。但顯三門。一[4]位。二形。三體。餘略不辨。初所依中二。先略列十海。後總結廣數。此十海是不相似中十箇。用釋各各之言。亦可但是住處別故。名為各各。非簡異同。以凡一種依一海。即是各各故。二形狀中亦二。先別辨二十種。後結塵數。前中迴轉形者。准梵語。應名迴曲形。謂攝褺往來之形也。壇佉依勒迦等。並如音義釋。三體性中亦二。先別顯二十種。前十以諸色相為體。後十以音聲為體。後結塵數可知。
頌中初一頌依住。次一頌形狀。次三頌體性。次一頌方所及莊嚴並分齊。謂差別門是分齊也。遍十方是方所也。大莊嚴是莊嚴也。次二頌趣入。謂初多入一。後一多互入各不惟本相。次一頌無差別。謂塵容剎海等無差別。後一頌加持。謂如來自在也。
後別辨香海依剎海。剎種依香海。諸剎依剎種中。文二。初長行後偈頌。前中亦二。初總舉所依諸海。後諸佛子此最中央下。次第廣顯。前中云諸香海等在剎海地面如帝網分布者。大部分布似車輪形。中間有別。謂帝釋殿面向東。其網貫天珠而成。以一大珠當心安置。次以其次。大珠貫穿帀繞。如是展轉遞繞。經百千匝。若上下南北四角望之。其珠皆行列相當。今此香海雖在地面。分布相狀。可以准彼故。云如天帝網等也。
復次廣顯中。長科為三段。初明中央一香海內種及諸剎。二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諸佛子此無邊下。辨繞中央海周帀十海內種及諸剎。三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諸佛子彼離垢焰下。明十繞海復各管十海。此中且辨一百一十一海。若總顯者。有十不可說佛剎塵數香水海。十不可說佛剎塵數世界種。有剎塵數諸世界也。
就初段中二。先明諸剎所依剎種及華並海。後有不可說佛剎下。辨能依諸剎。前中三。初香海名者。謂多華各發光明故。海底名者。謂諸摩尼中此最尊獨出名幢王故。又有文像如菩薩形故。二海中出華。以香寶嚴體故。三華中剎種名者。眾寶嚴具為體故。常有熾盛光照諸方故。
二明能依諸剎中三。初總標大數。次其最下方下。別辨二十層廣大剎。[5]沒諸佛子此遍下總結大數及所依等。初中唯標有不可說佛剎塵數。據文但有二百一十一佛剎塵數世界。依後結中。復有兩說不同。初總結有不可說佛剎塵數。後更結云。此一一世界各有十佛剎塵數廣大剎繞。一一廣剎復有十佛剎塵數眷屬剎繞。何故有此三說異者。以最後結云。此一一世界之言。但是此前二百一十一佛剎塵數世界。非是此於不可說佛剎塵數世界數世界。若不爾者。前標及結。豈應標結二百一十一佛剎塵數剎。為不可說佛剎塵數剎耶。
次別辨二十層中二。初廣顯。後諸佛子此遍照下總結。就中。最下層內文顯七事。一舉名。二辨際。際即邊際。剎之下面金剛為嚴。發光輪也。三所依。謂以眾寶為華故。四形狀八楞。如末尼珠。五眾寶為華。如雲覆上。六眷屬剎繞。然以所依等與主剎異故。云種種等也。剎中自佛名淨眼等者。二障淨二智明故。餘佛非不亦然。此且依此爾。[A22]已上諸層內或八事。以但加相去遠近數故。或九事。有加純淨言故。准無此言者。通染淨故。又從此上准層漸次加眷屬剎數中間諸事。並准可知。其第十二層主剎內。佛號超釋梵者。梵本中名勝妙梵主。第十三層主剎。即此娑婆也。言形如虗空者。大小乘教並說虗空體無質㝵不可見相。今云有形。此乃迴綴之人。不學經論。未閑法式。叨預譯場。誤累聖教。一朝至此。深可悲愍。今勘梵本云。三曼多(周圓)第嚩皤嚩囊(天宮)伽伽那(虛空)阿楞迦囉(莊嚴具覆)僧塞怛那(形狀)迴文應以形狀置周圓之前。虗空安天宮之上。然後合綴飾云其形周圓以空居天宮莊嚴之具而覆其上。第十五層主剎。形如室利靺瑳法。餘層內所有眾事。隨應准釋。
後總結中五。一舉本剎種。總結所管剎數。二通結所管諸剎十事。三於十事中廣說形狀。此准前說剎種形中。無須彌山形及嚴具形。餘十八同也。四此一一下顯兩重眷屬會同大數。若不將此以會大數。一則此剎種中非唯有一不可說佛剎塵數廣大世界。二則三處說數量相違也。五通結二十層剎。當下所在。謂當香海。及繞海四洲塵數河上。此易可知。
第二大段辨繞中央香海周帀十海所持剎種及諸層剎中二。初牒前中央香海為所繞。後次有下正明就繞十海等。約十海別。即為十段。
就初段中。四一香。海二海中生。華三華上剎住種。以菩薩說法行增上業成此剎種體也四明二十層諸剎。一一層中。文各有七。一相去遠近數。二剎名。三形。四依。五覆。六眷屬。七佛。或有說體。或說清淨。言尸利華光者。尸利此云德也。第九層內主剎。形如難提迦物多。經本作室利靺搓想形者誤也。佛號廣大目如空中淨月者。梵本云廣眼虗空月。第十一層主剎。形如室利靺搓。諸剎名等。隨應准釋。此中略無結數。准例知故。
第二從離垢焰藏香海。次南無盡光明輪香海上置剎種者。略不說華。理實應有。二十層剎內第層剎名妙音者。梵本中名莊嚴嚴具次第間錯。第三層剎名。准梵本。應云眾寶莊嚴光色照曜。佛名准梵本。云善[1]佉法界音聲幢。第四層佛號。梵本云金剛光照音。第五重梵本中。佛號最勝月精進力。第六重梵本中剎名寶蓮華莊嚴清淨。佛號法城慧雷音。第七重梵本。佛號十方廣大名稱智慧燈。第九重梵本。佛號大智開敷蓮華光。第十二重梵本。佛號普眼照明法界光幢。第十三重世界。梵本名離垢藏莊嚴。佛號清淨覺威光。第十四重世界梵本名寶身光明。佛號一切智力虗空燈。第十五重世界。梵本名出生寶旋纓絡。第十七重佛名。梵本大名稱廣持功德音遍照曜。第十八重剎名不思議嚴具普莊嚴。其初一文有七。最後文八。中間十八。各但有三種。相去數量剎名佛號解釋准知。
第三從前無盡光明輪香海。次南右旋有金剛寶焰光香海。上置剎種者。亦略不說蓮華。其二十重剎中。初一文七。後一文八。中間同前。亦各有三。其第二十剎形如室利靺瑳。諸文隨釋可知。
第四從前金剛寶焰香海。右旋次有帝青寶莊嚴香海。中出蓮華。持剎種。其二十重諸剎內。初後各一文亦同。前中間略亦可知。
第五從帝青寶莊嚴香海。右旋有金剛輪莊嚴底香海。上置剎種。亦略去華也。二十重中。初後同前。中間略亦准知。
第六從金剛輪莊嚴底香海。右旋有蓮華因陀羅網香海。出華時剎種。其二十重內諸剎。初後及中間具略同前。准釋可知。
第七從前因陀羅網香海。右旋次有積集寶香藏香海。上置剎種。亦略蓮華。其二十重諸剎。具略同前。第二十重剎形如欄楯者。梵本云謎你迦。此云形如土壇。餘文隨釋。
第八從前積[2]進寶香藏香海。右旋有寶莊嚴香海。上置剎種。其二十重諸剎。所明廣略。亦不異前。餘文差別。亦隨應釋。
第九從前寶莊嚴香海。右旋有金剛寶聚香海。上置剎種。其二十重諸剎。初後中間廣略同前。准釋可知。第十從前金剛寶聚香海。右旋有天城寶堞香海。上安剎種。其二十重諸剎。文段廣略。亦並同前。
本疏云。此上十海名字十海即辨百海及所持種等。於中二。初依前十海。各辨一可說海。[3]復諸佛子如是十不可說下。總結都數。就前能管十海。即為十段。其一一段中有二。先標能管海名。後列所管海等。就所管中三。初略列九海種等名字。次結種內剎數。三廣說最後一海及種並剎。其結文[4]廣。應迴安最後海之後。不爾此最後海乃在結外。非不可說剎塵數內攝故。與前後文有相違故。
就初離垢焰藏海所管十海中欠一海。初八隣次排列自後存略直越。至一不可說之最後近輪山海。下並同此。今勘梵本。此別八海次第稍亂故。梵本中。一變化微妙身。二金剛眼幢。三善安布蓮華。四寶王輪。五善化香焰普莊嚴。六寶末閻浮幢。七威光色普熾然。八一切莊嚴具莊嚴境界。就此文中二。先舉海名及種名體。後此中下。別顯所管二十重剎。於中超間略舉四節。一舉最下層。二超至第十層。其金剛幢世界。是中央香海剎種中第十重者。此亦第十與彼齊[1]第。三更上超至第十三。與中央第十三重此娑婆齊等。以存略故。所以超說。恐失次第。故辨齊等。四更上超至第二十層。至其剎種所管剎之邊際故。此文云。此上過七佛剎塵數世界。至此剎種最上方。有世界等也。剎既終極。不慮失次。故不說齊等剎名。又此中三節略舉。皆云此上過者。准梵本。是超至之言。謂從此超至十佛剎塵世界等故。若不爾者。初節[A23]已至第十二層。謂說初層。後指云此上過十故。二從第十二層[2]從[3]沒。指云此上過三佛剎塵世界。此則[A24]已至第十六層。從此後云此上過七。乃是至第二十四層。豈非上下土相違耶。餘並准此。
第二無盡光明輪香海者。是前離垢焰藏海次南之海。從此[A25]已去一道布列不可說剎塵數海。至逼輪山海。於中。先略舉九海名。及剎種名後。結不可說剎塵數。後並准前。辨釋可知。
第三金剛焰光明香海。是前第二海之次右旋也。亦從此海[A26]已去。一[4]通行列不可說剎塵海乃至逼輪山海。中間名等。雖異於前。而分齊不殊。並准可知。
第四帝青寶莊嚴香海。是前第三海之次右旋也。亦從此海[A27]已去。一道行列乃至近輪山海。於中。剎種等並准釋可知。
第五金剛輪莊嚴底香海。是前海之次右旋也。從此[A28]已去。一道行列乃至近輪山海中安剎種。此列唯有九海九種。餘准前後可知。
第六蓮華因陀羅網香海。是前海之次右旋也。餘竝同前。准釋可知。
第七積集寶香藏香海。是前海之次右旋也。餘竝同前。准釋可知。
第八寶莊嚴香海。是前香海之次右旋也。餘竝同前。准釋可知。
第九金剛寶聚香海。是前香海之次右旋也。餘竝同前。准釋之。
第十天城[5]地寶堞香海。是前海之次右旋也。其近輪山香海河管。二十層內最初文云。此中最下方有香水海。名因陀羅華藏者。從香字。至藏字。竝賸也。應從有字直至世界名發生等。餘竝同前。隨應准釋。
第二總起結數中五。一結香海[6]超數有十不可說佛剎塵數。二有十不可下。結剎種數同香海。三皆依下結前香海及剎種皆[7]依剎海蓮華住。前名[8]海種光明蘂香幢。今此名現一切菩薩形摩尼王幢莊嚴者。是彼華之異名。與最中央香海底名同故也。四各各下結眾剎種諸事不同。略顯十事。一下際嚴異。梵本云。際無間斷。有字賸也。二放光異。梵本云。光明雲輪。三上覆異。四嚴具別。五住時別。六佛事別。七說乘別。八居人殊。九超詣路殊。以面所向覆仰側等通十方故。十剎種既異。佛出亦殊。眾生別故。佛力加持剎不同。五此一一下結剎種所管眾剎諸事不同。略舉三事。一所依。二相望連樓交絡相當。如天網珠故。因名世界網。三通舉多門差別不同。如上來說。形體方所等。第二重頌中。總有一百一偈分三。初一明所依華藏剎海。次九明剎海中諸剎種。後所餘頌。顯剎種中諸世界事。初中初句標名總舉。次句顯分量。次句明具德。後句辨所依。
第二有九頌。辨剎種中分六。初一頌明諸種種種因力。種種莊飾故。不思也。各住自分故。無雜也。二有一頌。明依形嚴等諸事不同。三有三頌。剎種形體差別。四一頌明俱依蓮華。五有二頌。明種中大用光中現剎嚴具網剎。六末後一頌。總結多剎種嚴皆歸佛力。
第三一切剎種下。有九十一頌。明諸剎種中諸剎差別。於中文分為十。初十頌明剎異由因起。於中。初四由生滅業因。合依果有成壞。次三由淨業因故見淨剎。後三通結染淨因。一隨心染淨因。二隨分別心業因。三隨欲樂因所感。二一切諸剎際下六頌。明世界染淨相。一有二頌。總舉淨相。次一唯染相。次三通染淨相。後一唯淨相。三一一剎種下四頌。明剎存敗。一麤壞細存。初偈。梵本云一一剎種中。為染眾生。現不思議劫燒剎輪常堅固。二業存處立。三性無生滅。四佛力常現。四有剎泥土下十頌。明世界中苦樂事。於中。初六明惡道苦。第二偈上二句。梵本云或剎鐵所成。或有赤銅作。次二明人天業。次一明身微細境。此唯淨快樂。後一總結苦樂由業。五有剎眾寶下十頌。明剎體性。兼餘義。隨釋可知。六有見清淨下十頌。明剎莊嚴。於中。初五明一多互嚴。後五明普攝三世嚴。七或有眾多下十頌。明剎形差別。八有剎住一劫下十頌。明剎住時分及佛出有無多少。於中。初二明住時分。後八明佛出有無多少。九有剎無光明下十頌。明剎中有光無光。於中。初一無光。後九有光。十有剎甚可畏下十一頌。明剎中音聲善惡。於中。初二惡道聲。次三人天聲。後六佛菩薩法輪音。竝隨應釋。上來華藏世界品竟。
毗盧遮那品第六
將釋此品。四門同前。
初釋名者。毗此云遍也。盧遮那光明照也。謂身智二光覺機照法。具如妙嚴品初[1]難菩薩德處釋。
二來意者。前此[2]因明之果。今辨前果之因。故次來也。又為答前問因故來也。問此若明因。何故品標果稱。
答若不標果。因是誰因。
三宗趣者。明佛昔因為宗。證成前果令信為趣。
四釋文中二。先明如來本事處。後諸佛子彼勝者下。明佛本事時。前中三。一通辨所說去今近遠。即二剎塵數劫也。二有世界下。明剎海名字依淨慧光。脩普門行德。嚴淨成故名也。三此世界海中下。明依剎海有世界。此中應說依剎海有剎種。依剎種有世界。略故不說種也。就世界中。文有十七。一剎名勝音者。多佛出法音勝故。二剎所依。三剎眷屬。四剎形狀。五剎體嚴。六輪山繞。七剎頂覆。八剎中淨。九城宮高。十衣食應念。十一劫名。三種世間皆勝具足故。云種種莊嚴。十二剎中有香海。十三海中有妙高山。於中三。一山形似華。二名。三寶欄繞。十四山頂有林。於中十一句。一林名。二華樓。三寶臺。四香幢。五山幢六[3]自蓮。七寶網。八樂音。九光為香雲。十多城繞。十一城中居人。十五林東有城文中二。先略標三事。復清淨下廣辨三事。前中一標主城名。二人王下標居者類。三百萬下標眷屬城數。後廣辨中亦三。初廣辨主城。文中十一。一城體。二分量。三郭等三嚴。四寶壍香水華等嚴。五寶樹。六宮殿樓閣。七網。八塗香散華。九寶門。十門前寶幢。十一園林。林中二。謂香寶重鳥和鳴細分有十九事。如文應知。二廣辨居嚴中三。一成就報得通。二行同天無諂。三隨欲應念。三廣辨眷屬城中文二。先別明城名及居嚴。後此一一下。通顯莊嚴。前中二。先略別七城。後如是等下。總結同前標中大數城耳也。十六顯前第十四山頂林內有道場。文中八事可知。十七道場前有大海。海中七事。一海名。二海中出華。三華量大小。四華莖等悉寶。五華眷屬。六華常放光。七華恒出聲。竝隨所應釋。
第二大段。明佛本事時中二。先總舉初劫多佛。後其第一下。正明威光所逢事佛。前中云最初劫者。即前種種莊嚴劫也。後亦名為大莊嚴劫。有十須彌等者將欲說別。先舉其總。然准下文。此大劫中有恒沙數小劫。人壽二小劫。初佛壽五十億歲。威光歷事。三佛轉根生天。今云最初劫中有十須彌山塵數佛者。為彼剎中更有多箇大劫此初大耶。為諸小劫中取小劫耶。若就小劫。不應威光一[4]報但遇三佛。若就大劫。一剎之中。寧有多大。故知此文。最初劫之三字。應迴云劫最初。仍移此三字於後行出興於世其字之下。即無過也。後正明威光所逢事中。四佛別明。即為四段。一逢一切功德須彌勝雲佛。二彼佛滅度下。明逢第二波羅蜜善根莊嚴佛。三諸佛子波羅下。明逢第三最勝功德海佛。四諸佛子波摩尼下。明逢第四名稱普聞蓮華明幢佛。
就初段中。文有七。一先瑞熟機。二爾時一切功德山下。佛現華內。三爾時彼佛下。佛光[5]驚機。四時一切世間主下。機覺來集。五時彼如來下。佛為說法。六是時大威光下。威光獲益。七諸佛子汝等下。佛現涅槃。就初中三。一標佛名。謂眾德圓滿。高出十地。從茲德山。現勝身雲。遍周法界故名也。二諸佛子下。佛興先現。於中二。初總標時。謂百年前林遍嚴淨。後所謂下。顯十種瑞。可知。三其世界下。諸王都覩瑞。根熟樂欲詣佛。
二佛現華內中二。先別顯勝處現勝德身。後如於下。結通現身遍彼世界。前中略顯十種勝德。一等同真如遍一切世出世事法界中一一皆全。乃至重重無盡。故云等也。二普示出生。謂以圓遍之身。於一切剎。現圓滿身。三遍諸道場。或主或伴。四色身圓淨。五力無能奪。六眾相明顯。七現像普遍。八應無不覩。九化身無盡。十眾光滿剎。後結通可知。
三放光警機中三。一顯光名。謂所化時至。待緣覺悟。是故放此發起善根音光也。二十佛下。明光主伴同遍。三若有下。辨光勝能。勝能有二種。一觸物令益。二開覺令集。益中十種。一自覺智開。二息現行惑。三壞五蓋網。四摧二障。五淨惑種。六發地前信解。七生地上善根。八離八難五怖。九棄分段苦。十見佛趣求。此十種益。是光之能。但觸者則得。非當時之事。
四機覺來集中二。初諸眷屬城中主及眷屬光覺來集。後諸佛子彼焰光下。明喜見王及眷屬光覺來集。於中五。一敘喜見王內外眷屬。二爾時大威下。明威光見光得益。三爾時大威下。明威光說偈讚佛。四諸佛子彼大下。明喜見聞威光偈聲亦說偈命眷屬詣佛。五爾時喜見下。明王及內外眷屬詣佛。初中三。一標威光父王之名。二統領下明攝外眷屬。三夫人下明攝內眷屬。言王子五百人。別本云二萬五千人者。按纓絡本業經上卷曰。佛子世間果報者。所謂十住。銅寶纓絡銅輪王。百福子為眷屬。生一佛土。受佛學行。教化二天下。十行。銀寶纓絡銀輪王。五[1]子福子為眷屬。生二佛國中。受佛教行。化三天下。十迴向。金剛寶纓絡金輪王。千福子為眷屬。入十方佛國中。化一切眾生。處四天下。歡喜地。百寶纓絡七寶相輪。四天下王。萬子為眷屬。百法身百佛國中。化十方天子。二地。寶纓絡八寶相輪。忉利王。二萬子為眷屬。乃至三地[A29]已上至淨居天王。第十地菩薩。皆二萬子。釋曰。第十地菩薩示現為王。當無二萬五千。按喜見統領及末見波羅蜜善眼佛前。猶未至第二地。恐二萬五千誤也。或可約教說異。理亦無失。餘文可知。
二威光見光得益中二。先明宿因得緣獲善十益故云以昔等也。後正明益中二。先徵。後顯。顯中一證得一切等者。此定能令見一切佛[2]國圓滿德海。此功德即輪故。二一切等者。謂此總持包含一切佛教法故。三廣大等者。謂遍法界巧化之慧。名為廣大方便。方便從慧生[3]慧生慧即名藏。四調伏等者。謂以慈為藏。調眾生故。五稱名之音救苦。如雲蔭息毒熱之惱。此悲不限時方名普。六見眾生利樂皆度脫故喜也。七覺屬等法不取著故捨也。八依無功用思覺起通。名平等大方便。通從方便生。方便名藏。九得初地證真信解及願故。十證佛辨無㝵解智所作。上十皆云證者。或皆於彼得通達故。不爾威光此[A30]已成佛。初二第十證同佛故。然此證字。梵云鉢攞底[4]末地地智田賀反。此云貫徹。即亦通達之義。不必皆是如契真性故。後第二佛所見通得益。云是通達也。
三威光偈讚佛中。先結前。後正說偈。偈中十頌分四。初七頌歎佛勸眾觀。一佛坐道場。二佛出難遇。三化現多處。四神通自在。五身圓普現。六圓音普應。七光照滅苦。次一頌歎菩薩集。次一頌歎道場出妙音。後一頌讚[A31]已集眾喜見佛瞻無厭。
四喜見王說偈命眷屬中二。先舉王說偈所因。後正說偈。偈中十一頌分三。初三誡眾集往佛所。次七勸令辨供。後一勸賷詣佛。普可知。
五王與內外眷屬詣佛中二。初明焰光城人以王力乘空詣佛。此內眷屬也。[5]復設有妙華城下天龍等九城主伴眾。乃至結有百萬億那由他大城中主伴眾詣佛。此皆外眷屬也。
五明佛說法中四。一說經意故。云為欲等。二說主經名普集等者。謂三世佛所有自在果法。皆集在中故。三眷屬隨轉故。四隨所樂欲。務令獲益。
六威光聞法得益中四。一聞經得益。二爾時大威下。以偈讚述。三諸佛子下。傳示眾生。四爾時一切功德。山下。佛讚威光。初中二。先總明得佛宿世法海智光明可知。二所謂下。別顯十一種智光明者。約所知十一境。以別能知智名。然皆委照明達故曰光明。此則智用名也。十一中大定發智照諸法體平等平等故。二照菩提心中具攝一切世出世法明也。以真心。即是一[1]切心中[2]之二門內。真如門攝一切法也。三照十方事法界。即如來藏明也。淨眼也。六照無功用進趣行二行中來一切行故名藏也。不為功用退故。無功成故大也。不分遍故速也。七照化生法輪明也。三輪中。正教輪。令物從化故云變化。非神通化也。八照佛圓滿德海徹其底明也。決定入言到其源故。九照佛勝解究竟具足明也。十照遍法界佛應機現前明也。十一照佛十力四無畏明也。
二威光以偈讚述中二。先顯偈因。後正說偈。偈中十偈分四。初一述[A32]己聞法益。二次有七頌。由獲益見佛宿因。於中。前六法說。後一喻況。法說中。初二承事行。次二施行。後二嚴剎行。喻說可知。三次一頌由益故。見依正自在。四末後一頌有二義。一願承佛力。還如得佛脩治依正二行。二如佛因時願。脩二行。得二果。
三傳示眾生中二。先明傳衣佛德。後令如下。辨益物。前中以自所得之法。為眾生說。令得利益。此十與十前自得十一。有同有異。一總舉行海。二脩之方便。三所成德海。四證淨法界。五現成正覺。六功德無別。七身雲普應。八自在難議。九嚴淨剎海。十普賢行願。二益物中兩句。一令發大心。二令脩嚴[3]正行。
四佛讚威光中有十一頌。初一歎發心。二三歎必果滿。四歎過芥。五歎脩猛。六歎悲深。七通供。八滿願。九知巧。十歎二利。十一行周。並可知。
七明佛涅槃中三。一明大劫中。有多小劫。欲說其中人及壽量數故。此大劫名即是前種莊嚴劫之異名爾。二顯眾生命長。三辨佛壽乃[4]從意。欲釋威光歷事三佛之疑。餘文易了。
第二明威光逢事。第二佛文有四。一明佛出世。二爾時大[5]時下。明童子見佛獲益。三爾時大威下威光說偈勸眾詣佛。四時大威光王子下。威光興眷屬等詣佛。初中佛名以無所得智為眾行眼莊嚴究竟故。出現處不異前佛故。亦於彼也。
二威光見佛得益門。前中。一於念佛定中出現廣多佛故名海藏。二智力持深教義名大。三與樂為先。名隨調伏。卒令解脫。名度脫。四現身如雲蔭覆。狀在境界。是悲所救故。五慶悅眾生所有利樂名喜。佛[A33]已具滿此喜福海。從此出現[6]剎生勝境。名威力藏。威光通達此故名即得。六於一切法。通達如虗空。清淨無二。相無二故。平等平等故。名捨。七通達自性清淨性慧故。身是體性也。八應緣即現之通。九於深妙法。略言易解。十智照等流無漏教藏。後總結。有十千皆得通達者。釋前十中即得之言。以此准知前。於初佛見光證十法門者。還只是此通達之言爾。
三威光說偈勸眾詣佛中二。一威光說偈。後諸佛子下。明偈聲益物。前中十頌分二。前八歎佛。後二勸眾同詣。前中分四。初一明佛難遇。次三歎佛身業自在。次三歎佛語業自在。後一歎佛意業自在。後二勸眾同詣中。初三句勸見佛。後五句明見益。二偈聲益物中。以佛力故。聲遍諸剎。有聞之者。皆發菩提。
四威光與眷屬等詣佛中四。一明大眾詣佛。二其佛下佛為說經。三彼諸下眾聞法益。四時彼佛下。佛以偈讚威光。初中可知。
二說經中主經名法界體性清淨者。所詮理也。莊嚴者所詮行果。依彼理成也。脩多是能詮教。從所詮以立故云也。眷屬經。應次劣機。同時而應隨聞異也。
三眾聞法益中。有十種。總相而說。不必人人得此十益。或有同初得二。及至有得第十益者。初得淨智者。謂聞法生信。成聞慧故。慧因信得故。名淨方便。二得地者。聞法生正解。十解成位。位即地故。解慧照徹。名離垢光。三得波羅蜜輪者。聞法[7]超行。行以離相。為彼岸因。此因當成遍法界現可愛莊嚴果故。從果為名也。四增廣行者。此亦同前。得十行益。前依自聞法行。此利他成行故。名普入諸剎。無邊光照。令得淨見。五得趣向行者。有因聞法成迴向行。此約迴漏向無漏說故。名離垢功德幢。幢是皈向義。如猛將幢釋金剛幢同。此上四皆言輪者。由行與證。摧惑義勝故。六得隨入證者。隨是不離義。謂有聞說法性真如。無間而證。得入初地。名法海等者。正智光照法性海故。七得轉深發趣行者。此有多人。或得二地三地乃至七地。今同一別俱望地前。為轉深行。望八地[A34]已上。是發趣行。發趣即加行方便等異名。名大智等者。望地前故。引六波羅蜜行故。八得灌頂智海者。與灌頂菩薩。同遣無明緣習故。取灌頂名。(撿仁王記)由此地中得十自在。名不思議智者。無量智者。廣大智者。無能惟智者。般若波羅蜜增上故。云智慧海也。又此地與灌頂菩薩同無功用。然此為首。據極而言。餘如前說。九得顯了大智光明者。謂前諸地菩薩。聞佛說法。得入善慧地。前諸地准亦起法藥。識根病。隨應為說。非如此地大智光明分明照了。以四十無礙解智。自在宣說故。得善慧名。此中名如來功德海光影遍照者。遍照根藥。現光影身。辨說成益。同於如來故。十得出生願力者。或有聞法乘前得至此法雲地。此地菩薩。以自願力。起悲雲。震法雷。通明無畏電光。福慧密雲身。一念周旋百千億那由他剎塵數世界。後倍是數剎中。隨心樂。雨法雨。滅惑塵焰。清淨智者。得智自在依止法界故。名無量等。即由前所說願力所作。令無量眾生生信解故。彼名藏也。
四佛以偈讚威光中。十頌分二。前六歎自所成行。後四歎所脩行與佛成主伴善根。前中二。初二歎大智德。一智趣菩提。二智入佛境。後四結行勸進。皆上半結所成行。下半明所得果。後四中。一與佛對治行成主伴。二與佛供養行成主伴。三與佛誓願成主伴。四與佛嚴土行成主伴。
第三明威光逢事第三佛中四。一明前佛示滅。二喜見下。明父王昇遐。三大威下。明童子踐祚。四波摩尼下。正辨佛興。前三可知。四佛興中文五。一顯佛出時處。及號言最勝等者。謂佛功德海滿。更無能過故名也。二時大威下。明威光與眾詣佛供養。可知。三時彼下。明佛說經名菩薩等者。謂此經中詮顯菩薩稱法界行。此行一一智光照脩稱法性故。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融無障礙故。名普眼光明菩薩行經。攝眷屬可知。四爾時大威下。明威光聞法得益。於中。先標名。後辨用。謂此定力。能普照了一切眾生福非福故。後從用為名。用准可知。五時彼下。明佛以偈讚威光。於中十一頌分二。前四明自成行。後七顯與佛成主伴。前中。[1]發心行。二大悲行。三精進行。四大願行。後七中。一以願迴前行成主伴。二見諸佛因同節根主伴。三四隨諸佛脩主伴行。五與佛嚴剎行成主伴。六[2]令中間說威光願者。亦並同成主伴善根。七多處多時所脩普行。皆以願滿成主伴也。
第四明威光逢事第四佛中六。一明佛出興。謂身不如三界見三界故。名蓮華明。十方讚德名稱普聞。聞皆歸向。謂之幢也。二威光壽盡德二㝵轉報天主其天城前焰光之隣。三共諸下。與眾詣佛興供。四時彼下。佛為說經名廣大等者。謂此經中詮顯。以普門智遍照法界廣大體性之方便故。從此所詮為名。攝眷屬可知。五時天王下。明聞法益。益中初定名。後定用。名普等者。謂萬法絕殊。無非法性。體既同一故。一一包含一切依此鎔融法界。名曰普門。能知此者。普門智。然則普智契普幢。名歡喜。喜從境生。境即名藏。用中能入等者。普智契普境也。六獲是下事說故。此中經來不盡故。無結會。古今。又彼剎中既有十須彌山塵數佛出。威光從初方事四佛。不可但此。即顯華藏因了。上來此品隨分答前問因。上來五品總明第一會竟。
卍按。如來名號品及四聖諦品之記恐不傳歟。
校注
[0614005] 起異本無 [0615001] 勤疑勸 [0615002] 或疑式 [0615003] 請異作諸 [0615004] 客疑容 [0615005] 然異作亦 [0615006] 練疑殊 [0615007] 門疑問 [0615008] 若疑荅次同 [0616001] 界異本無 [0616002] 住異作任次同 [0616003] 疑別不顛倒 [0616004] 不異作示 [0617001] 舉疑岸 [0617002] 問異作同 [0617003] 今疑令 [0617004] 二疑自 [0617005] 咸疑成 [0617006] 遠異作速 [0618001] 違異作建 [0618002] 光疑先 [0618003] 列疑別次同 [0619001] 故門疑倒 [0619002] 同疑四 [0619003] 德異本無 [0619004] 轉異本無 [0619005] 法轉疑倒 [0619006] 貪疑得 [0620001] 轉異作輪 [0620002] 信疑億 [0620003] 於何疑法性 [0621001] 第疑為 [0621002] 施復疑漩澓 [0621003] 侍作傳 [0621004] 久疑文次同 [0621005] 復疑後 [0621006] 碎異作臂 [0621007] 退異作延 [0621008] 褰異作塞 [0621009] 藥疑業 [0621010] 顯異本無 [0622001] 從疑佛 [0622002] 同疑四 [0622003] 獲異作復 [0622004] 真疑直 [0622005] 世疑在 [0622006] 冗異作勿 [0623001] 語疑諸 [0623002] 夢疑勇 [0623003] 就疑能 [0624001] 善異作喜 [0624002] 輪疑論 [0624003] 或金疑惑全 [0625001] 掌或手歟 [0625002] 謂先舉等十字異本無之恐衍文歟 [0625003] 疑者體二字顛倒 [0625004] 初一頌中四字異本無之 [0625005] 須疑項 [0625006] 與異作興 [0626001] 謂疑治 [0626002] 劫異作切 [0626003] 劫疑超 [0626004] 俱異本無 [0626005] 學疑句 [0626006] 此中二字疑剩 [0626007] 拾疑合 [0626008] 咸疑減 [0626009] 列疑到或引歟 [0626010] 咸疑成 [0627001] 升疑外 [0627002] 威疑滅 [0627003] 泥異本無 [0627004] 中五間疑有分為二字 [0628001] 住異作往 [0628002] 數異本無 [0628003] 走異作趒 [0628004] 納疑網 [0628005] 潤異本無 [0629001] 洛或絡歟 [0629002] 細疑纓 [0629003] 嚴上疑脫二 [0630001] 疑剎依二字顛倒 [0630002] 各下異有各字 [0630003] 畢疑異 [0630004] 位異作住 [0630005] 沒疑後 [0631001] 佉異作化 [0631002] 進疑集 [0631003] 復疑後 [0631004] 廣異本無 [0632001] 第異作等 [0632002] 從疑剩字 [0632003] 沒疑後 [0632004] 通異作道 [0632005] 地異本無 [0632006] 超異作起 [0632007] 依下異有持字 [0632008] 海異作種 [0633001] 難疑歎 [0633002] 因明疑倒 [0633003] 自或白歟 [0633004] 報疑劫 [0633005] 驚異作警 [0634001] 子疑百 [0634002] 國異本無 [0634003] 慧生疑剩字 [0634004] 末異作米 [0634005] 復疑後 [0635001] 切異本無 [0635002] 之異無 [0635003] 正異作土 [0635004] 從異作促 [0635005] 時疑威 [0635006] 剎異作利 [0635007] 超異作起 [0636001] 發上疑脫一 [0636002] 令中間異作會中聞【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 冊 No. 221 續華嚴經略疏刊定記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9-30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