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華嚴略疏刊定記卷第一(本末合)(盡文前十門中九門)
刊定記者。苑以薄[1]祐。□□和上遽遷生所。製茲略疏。經纔四分之一。始自妙嚴品。訖乎第[2]二十行。[3]并能造十定疏前之九定。而懸談與中間及十定後疏。並未修葺。其[A1]已撰者不遑剪刻。今故鳩集廣略之文。會撮舊新之說。再勘梵本。讎校異同。順宗和教。存之以折衷。簡言通意。牋之以筆削云爾。
將釋此經。略開十門。一教起所因。二藏部所攝。三顯教差別。四簡所被機。五能詮教體。六所詮宗趣。七顯義分齊。八部類傳譯。九具釋題目。十依文正釋。
初中有二。先總辨名意。後正顯教起。言總辨名意者。觀夫大像無形。赴感則形而無極。大音無說。應器則說而無窮。蓋知形不自形。感赴而形矣。說無自說。器應而說焉。無形而形。彌十方而不廣。赴無極而不疲。無說而說。互九世而不延。應無窮而不倦。大方廣佛華嚴經者。實可謂不思議之祕藏難測量之教海。文言浩汗。該眾典以為源。理趣淵玄。會殊途而同致。其為體也。則不生不滅非有非無。用不滅為無生。以不生為無滅。事包萬類。理極一如。理無事而不融。事無理而不液。故觸類成教。即教亡言。混真俗於雙際。跨空有於中道。筌蹄絕寄。教網踰張。魚兔無依。義山彌峻。其為德也。同異類之殊體。則微細容[4]持。同異類之別軀。則展轉重現。微細之境難信。曉之以芥瓶。重現之相易疑。喻之以帝網。其為用也。則不分而遍。不去而臻。一多大小而互為延促。靜亂而相攝。多劫入於一念。非卷非舒。微塵納於世界。無增無減。於是剎該淨穢。娑婆震而華藏動。主融報化。瞻盧舍以見牟尼。括三際之二七日。乃闡揚之時分。總五位之一多身。為輔翼之圓滿。即此即彼之體用。不起而昇四天。互隱互顯之主伴。不謀而應十剎。現能仁之海印。七處昭彰。開所化之蓮華。九會彪炳。若乃具金剛種。雖八難而聞經。闕智眼因。對十身而莫覩。善財詢友。表隨順以南行。妙德從機。顯濫觴於東廟。然則大[5]以體性包含。方廣業用周遍。佛謂兩悟圓極。華喻萬行披敷。嚴則通能通所。經則為貫為攝。故云大方廣佛華嚴經。世主妙嚴品第一者。世謂世間。則眾生之別稱。主謂君主。則諸王之異名。妙即法門深妙。嚴是威德莊嚴。品乃品類。第謂次第。一是創名為數之首。斯經有三十九品。此品建初。故稱第一。故曰大方廣佛華嚴經世主妙嚴品第一。按梵本。此品具名薩婆嚕鷄印拏上倈(良追)驃訶柰耶鉢攞叵婆娜忙鉢里勿多。此云名一切世主莊嚴法門威德品。釋曰。此品雖亦說同生眾莊嚴法門顯佛威德。然以異生有三十九眾同生唯一。從多為稱。又此品[6]亦但顯世主功德利益等相。威德之言為顯佛者。功德施般若論云。一切經首列眾者示現如來大威德故。
後正辨教起所因中三。一宿因故。二現緣故。三所為故。初中二種。一願力故。此復二種。一化主願。二助化願。故普賢三昧品云。十方諸佛告普賢菩薩言。以毗盧遮那如來本願力故。亦以汝修一切諸佛行願力故。所謂能轉一切法輪故。十住品云。十方諸佛告法慧菩薩言。又是毗盧遮那如來往昔願力。乃至云。令汝說法。十行十向十地品等皆同此說。現相品頌云。毗盧遮那佛。願力周法界。一切國土中。恒轉無上輪。又云。十方中所有。諸大世界海。佛神通願力。處處轉法輪。又云。如來大威力。普賢所成願。一切國土中。妙音無不至。二善根力故。亦有二種。一說法菩薩自善根力。二同會菩薩眾善根力。此中善根。除願智以外一切善根。十住品云。爾時十方諸佛告法慧菩薩言。及汝所修諸善根力。令汝入是三昧而演說法。十行品。十方諸佛告功德林菩薩言。及諸菩薩眾善根力令汝入是三昧而演說法。迴向品云。十方諸佛告金剛幢菩薩言。諸菩薩善根增勝故。令汝入是三昧而演說法。
第二現緣事有四。一智慧故。二加持故。三勸請故。四三昧故。初智慧者。迴向品云。爾時十方諸佛告金剛幢菩薩言。及由汝智慧清淨故。乃至云。令汝入是三昧而演說法。十地品。爾時十方諸佛告金剛藏菩薩言。亦是汝勝智力故。欲令汝為一切菩薩說不思議諸佛法光明故。二加持者有二種。一他方佛加持。二當會佛加持故。普賢三昧品云。十方諸佛告普賢菩薩言。佛子。此是十方諸佛共加持汝。乃至云。所謂能轉一切佛法輪故。十住品云。爾時諸佛告法慧菩薩言。十方各千佛剎塵數諸佛。悉以神力。共加於汝。又是毗盧舍那如來威神之力。乃至云。令汝說法。十行十向十地等品。皆同此說。又上下文中。明諸菩薩對佛說法讚頌等。皆云承佛神力者。是其類也。三勸請者。如現相品中諸菩薩等念請。普賢三昧品中諸菩薩偈請。名號品中諸菩薩念請。賢首品中文殊勸說。十住十行十向等品。皆是十方諸佛勸說。十地品中三家勸請。乃至入法界品等。其中勸請如文應知。恐繁不具。四三昧者。於九會中。但諸菩薩將欲說法。先承佛力。入定方說者。皆即是其教起緣也。
第三所為中。廣有無量。略標十種。一機感故。此中機感有二種。一者現在機感。二者未來機感故。初發心功德品云。是時十方萬佛剎塵數同名法慧佛。讚法慧菩薩言。汝今能說此法。汝說此法時。有萬佛剎塵數菩薩。發菩提心。我等今者悉授彼記。於當來世。過不可說無邊劫。同一劫中。而得作佛。皆號清淨心。所住世界各各差別。我等諸佛。護持此法。令未來世一切菩薩未曾聞者皆悉得聞。出現品云。是時十方各八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塵數。同名普賢佛。讚普賢菩薩言。善哉佛子。乃能說此法。今此會中十方佛剎塵數菩薩。得一切菩薩神通三昧。我等皆與授記。一生當得阿耨菩提。復有佛剎塵數眾生。發阿耨菩提心。我等亦與授記。當來不可說佛剎塵劫。皆得成佛。同號殊勝境界。我等為令未來諸菩薩聞此經故。皆共護持。離世間品云。十方諸佛。告普賢菩薩言。我等諸佛悉共同心。護持此經。令現在未來諸菩薩眾未曾聞者皆當得聞。賢首品云。賢首菩薩說此偈[A2]已。惡道休息。釋曰。此惡道眾生。與法宿緣。應得法力。感茲教起。又如天上諸會中天女等。皆是現在應教之機令此教起。又三世十方所有佛教。無非機感。所以者何。離機之外。佛無說故。問機感既通現未。何故不入現緣中攝。答只為通現未。不唯現在緣故不入也。問向引發心等品。皆云諸佛為未來菩薩護持此經者。自餘眾生豈絕無分。答若兼正通為則遍該四類。如下被機中說。今就正為。唯說菩薩。
二為顯行位故。此有二種。一者行布行位。如三賢十地等說。二者圓融相攝行位如普賢行品等說然上二門互無障㝵。所以者何。行布是教相施設。圓融是理性德用。相即性之相故。行布不㝵圓融。性即相之性故。圓融不㝵行布。故世親菩薩。以六相門圓融十句也。
三為顯果德故。此亦二種。一依果。謂華藏世界海。二正果。謂十佛身通三世間。如初會中四十三眾內。除座中眾。餘眾所讚佛德。及第二會中。佛光名號德。第六會中。十地果分德。第七會中。相海隨好不思議法等德。出現品中。十種現世間德。第八會中。二千句內。末後一百九十句。化用德故。度世經二千答內分為六段。其第六段中。有五百一十句。前三百二十句。明因圓。後一百九十句。明果滿也。第九會中。佛入三昧。放眉間光。現法界身雲。令眾覩見。自在之德也。
四為顯佛田生福勝故。出現品云。於如來所。見聞親近。所種善根。皆悉不虗。何以故。此小善根。不與有為諸行煩惱而共住故。譬如丈夫食小金剛。又如小火能燒如須彌山大乾草𧂐。又如善現大藥王樹見聞覺知皆獲利益無空過等。廣如下說。
五為顯於法獲勝益故。此有二種。一於佛現在。聞法得益。如前機感中說。二於佛遺教時。聞法得益。此通十法行。攝論第七云。書寫供養轉施聽聞披讀受持開示諷誦思惟修習。餘論中初名信樂。最後名修行。中間大同。勝天王第七。初書寫。末後修行。中間亦略。賢首品云。趣大乘者猶為易。能信此法倍更難。況能誦持為人說。如法修行真實解。乃至云。十剎塵數眾生所。悉施樂具經一劫。彼之福德未為勝。信此法者為殊勝。十剎塵數如來所。悉皆承事盡一劫。若於此品能誦持。其福最勝過於彼。出現品云。一切二乘不聞此經。何況受持讀誦書寫解說。唯諸菩薩乃能如是。是故菩薩摩訶薩聞此法門。應大歡喜以尊重心恭敬頂受。何以故。菩薩摩訶薩信樂此經。疾得阿耨菩提故。設有菩薩。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行六波羅蜜。修集種種菩提法。若未聞此如來不思議大威德法門。或時聞[A3]已。不信不解不順不入。不得名為真實菩薩。以不能生如來家故。若聞此經。信解隨順悟入。當知此人生如來家。乃至云。深入如來無㝵境界。又云。菩薩聞此法[A4]已。則能以平等智。知無量法。乃至云。恒以一法。觀一切法。成就如是功德故。少作功力。得無師智自然智。廣如彼說。又頌云。若聞此經生欣慶。彼曾供養無量佛。為佛加持所攝受。人天讚歎常供養。
六為顯具分唯識理故。夜摩天宮偈讚品。覺林菩薩云。譬如工畫師。分布諸彩色。虗妄取異色。大種無差別。乃至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如是十頌皆明唯識。廣說應知。十地品云。菩薩復作是念。三界所有唯一心作。世親釋論云。唯一心作者。一切三界唯心轉故。云何差別隨順觀世諦。即入第一義諦。上下文中所明唯識。皆此門攝。
七為顯廣大菩提心故。此中三種。謂體相德。初即大悲願力智故。下文七十八云。菩提心燈。大悲為油。大願為炷。光照一法界。釋曰。光即慧也。二相者。即前三法所有行相皆無限量。如初發心功德品云。不[A5]但以一切樂具供養十方十阿僧祇世界眾生。經百千那由他劫。及令修五戒十善。教住四禪四無量四無色定。教得四果辟支佛故發阿耨菩提心。乃至云。不齊限但供養爾所佛故發菩提心。為令如來種性不斷故。為了知十方世界故。為悉知一切世界成壞故。為盡知一切世界所有眾生種種解故。種種根故。種種方便故。種種心故。種種業故。種種煩惱故。為供養盡法界虗空界不可說不可說十方無量去來現在所有諸佛故發阿耨菩提心。又如七十八中顯菩提心二利行相利益安樂離過自分勝進等。具說如彼。三德者。謂功德。如賢首品云。若有菩薩初發心。誓求當證佛菩提。彼之功德無邊際。不可稱量無與等。如是等三百餘頌。顯菩提心德。又初發心功德品中。十重校量。一一皆云。比初發心菩薩。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乃至百千億分。百千那由他分。數分歌羅分。笇分喻分。優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又七十八中。二百二十一問。歎菩提心。於中或讚體具勝德。或形劣顯勝。或福或慧。生善滅惡。制伏邪魔。上攝佛果。廣說如彼。又上下文中。但明菩提心處。皆此門攝。
八為顯諸法無性理故。須彌頂上偈讚品云。了知一切法。無性無所有。如是解法性。則見盧舍那。又云。諸法無真實。妄取真實相。是故諸凡夫。輪迴生死獄。又云。現在非緣合。去來亦復然。一切法無相。是則[1]佛真實體。若能如是觀。諸法甚深義。則見一切佛。法身真實相。夜摩天宮偈讚品云。一切法無來。是故無有生。以生無有故。滅亦不可得。一切法無生。亦復無有滅。若能如是解。斯人見如來。以法無生故。無性無所有。如是分別知。此人達深義。又云。云何說諸蘊。諸蘊有何性。蘊性不可滅。是故說無生。分別此諸蘊。其性本空寂。空故不可滅。此是無生義。眾生既如是。諸佛亦復然。佛及諸佛法。自性無所有。如是等文。遍九會中處處皆有。不可繁引。
九為顯理事無㝵法界故。夜摩天宮偈讚品云。如金與金色。其性無差別。法非法亦然。體性無有異。又第四迴向云。菩薩解了世間皆如變化。明達眾生。唯是一法。無有二性。不捨業境。善巧方便。於有為界。示無為法。而不滅壞有為之相。於無為界。示有為法。而不分別無為之相。第四八迴向云。譬如真如真實為性。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了一切法真實為性。譬如真如以一切法無性為性。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了一切法無性為性。譬如真如無相為相。善根迴向亦復如是。了一切法無相為相。譬如真如興一切法同其體性。善根迴向亦復如是。與三世佛同一體性。如此等文。九會經中處處皆有。不能具述。
十為顯事事無㝵法界故。此中略有十種。謂主伴隱顯微細重重等。廣如下卷第九顯義中說。上來諸門言為顯者。謂聖意為顯此等令世知見。故起斯教。又有十種教起所因。如發心品云。悉以佛神力故。乃至第十為了法界無有二故。說如是法。廣說如彼。起所因門竟。
第二藏部所攝中二。先釋藏部。後辨所攝。前中藏謂三藏二藏。部即十二部經。於中先釋三藏。即分為三初修多羅藏者。或云素怛[怡-台+覽]。此中有二。先解通名。後釋別目。初通名三藏者。世親攝論第一。莊嚴論第四。皆作是問。彼三及二。云何名藏。答由攝故。謂攝一切所應知義。十地論中兩義解釋。或通三義。兩義者。一堅實。二出生。三者於出生中。開出包含義。如孕在藏。有二義故。故彼第一云。藏即名堅。其猶樹藏。又如懷孕在藏。是諸善根。一切餘善根中。其力最上猶如金剛。亦能生成人天道行。今此三藏其義亦然。能詮所詮不可壞故。由此能壞難壞惑故。二於能詮中。蘊積所詮諸義理故。三由能所詮成[1]深無善因果故。三是數即帶數釋也。二別釋中三。一辨名。二釋相。三異名。初中修多羅者。此云契經。契謂契理契機。經即貫穿攝化。此或契理合機之經。或契即經。又契經即藏。古來相傳多同此釋。今詳諸論及以梵言。良恐不爾。所以者何。此中通辨有三失故。一敵對翻名失。二譯義為名失。三總別不分。失初失者。古德解云。脩多羅者。此翻為線。此方不貴線稱。癈線名經者。按五印度中。呼線。席經。井索。聖教皆曰修多羅。古人不知修多羅音含於眾目。乃執線為正翻。而經非敵對。但此國聖典。既號為經。佛演修多羅。寧應異召。敵對而譯。正合稱經。二以義為名失者。翻譯之家自有規准。若名梵漢共有。則敵對而翻。如其彼有此無。或即令留梵語。或復借義充名。凡是此方所無。翻為漢稱者。皆其類爾。其譯脩多羅為契經者。便是半義半名。非純借也。若契經兩字皆是名者。如何梵本不云欲底脩多羅耶。(欲底。具翻總有三義。一契。二順古所行。三依正道理行。今取契義。有膚受云。欲底但是道理之言者。謬矣)攝大乘論佛地論等皆云。由能貫攝故名為經。不言貫攝即是經目。蓋知經有貫攝業用。義當契合。貫穿即為契理。攝持即是合機。由此譯家依筆削之理。取呼召之便。借義助名稱契經爾。此即綴增一雜心文者。作古於前。譯華嚴涅槃經等者。取則於後。遞相祖習。不復研覈。[2]隨遠法師。雖亦蹖駮。未竭其源。今依敵對。但可稱經。故智度第二。呼脩多羅藏。以為經藏。此經之一字。尚非六釋所收。況通持業依主。若帶藏教之名。容有持業。應知諸論所釋契字。自解經之契義。非釋契是經名。若不爾者。而雜心五義。既亦經之義。用何不譯作經名謂涌泉經等。又如質多名心集起為義。詎翻集起亦作名耶。一切名義當知皆爾。問名依義立。名豈異義。答義定名不定。隨方名字。種種差別。義則不然。三總別不分失者。但藏部立名。各有兩重總別。一謂三藏十二部為總名。脩多羅等為別稱。二謂修多羅為總號。毗奈耶應頌等為別目。古來相傳。唯辨前門。不論其後。[*]隨遠法師。雖說脩多羅總別略三。初順涅槃。二無聖教亦乖正理。三違雜集[3]云雜集修多羅者。謂長行綴葺略說所應說義。釋曰。此略說所應說義。即是長行綴葺曾無。先略標。後舉廣釋之相。當知略者總之異名。謂脩多一分是總。餘十一分是別。故今謂脩多。依藏部中總相業用。而立其名。餘藏部名。依藏部中別相業用。所以者何。脩多羅業能貫攝故。餘藏餘部所詮所化。由此有貫攝。彼方成故。涅槃十五云。始從如是我聞。終至歡喜奉行。一切皆名修多羅故。又仁王二諦品中。名修多羅為法本故。故知是總。若不爾者。餘藏餘部。或不皆能合機契理。或應各各皆名修多。無所餘稱。由非總別相依持故。所餘之名別相立者。毗奈耶藏依調伏業用。阿毗達磨依智對業用。本事本生方廣記莂希法等五依所詮業用。因緣自說依起教業用。應[4]誦諷誦依教相業用。譬喻論議依善巧業用。別是能依必帶於總故。應頌等亦帶經稱。總是能持不依於別。是故不帶應頌等稱。問若修多是總。餘是別者。何故涅槃第十四云。從牛出乳從乳出酪。酪出生蘇。[5]出生蘇出熟蘇。熟蘇出醍醐。佛亦如是。從佛出於十二部經。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從修多羅出方等經。從方等經出大般涅槃。大般涅槃猶如醍醐。醍醐者譬於佛性。佛性者即是如來。答此文正顯修多是總。然有兩釋。一云。言從佛出十二部者。此即本質十二部教。從十二部出修多羅者。此即影像十二分教。修多是總。但舉修多也。從修多羅出方等者。方等是別依於總故。從方等經出涅槃者。依方等教顯所詮故。一云。兩文互舉。顯總別相從之理。非總無以成別故。十二皆名修多。非別無以顯總故。從十二出修多。言從十二部者。通相說也。二言釋相者。諸論配屬貫攝不同。或具二義。各別配屬。或以貫攝通配二用。或雖具二無別分配。故佛地論第一云。能貫能攝故名為經。以佛聖教貫穿攝持所應說義所化生故。又世親攝論云。素怛纜有四義。謂能貫穿。依故相故法故義故。依者。謂於是處由此為此而有所說。相者。謂世俗諦相勝義諦相。法者。謂蘊界處緣起諦食靜慮無量無色解脫勝處遍處菩提分無㝵解無諍等。義者謂隨密意說。又瑜伽二十五顯揚二十皆云。素怛纜者。謂佛世尊於彼方所。為彼有情。依彼所化諸行差別。演說無量蘊相應語。乃至廣[1]廣說。結集法者。攝取聖語。為法久住。以美妙言。次第結集。貫穿縫綴。能引義利。能引梵行真善妙義。是名素怛纜。三異名有三。一仁王經中。名為法本。按[2]隨遠法師。釋有五義。一教為理本。二經為論本。三總為別本。謂十二部中。初是總修多羅。如涅槃云。始從如是我聞。終至歡喜奉行。一切皆名修多羅故。即於前總中。開分十一。餘不收者。還復攝在修多羅中。名之為別。四初為後本。謂即前[3]別修多羅。望於祇夜重頌及譬喻論議等。是其本故。五略為廣本。謂十二部中。初略標舉一切通名修多羅。後廣解釋說為十二。如言色者即是根本略修多羅。後云青黃等。是其廣修多羅。今解不然。應如前敘兩重總別中後總別義。總為別本。名法本也。若依[*]隨遠前五義釋名法本者。則餘十一部。應非理所依。應非論所釋。應非契理機。十一既無不契理機。故無脩多羅十一不攝。應唯脩多有重頌祇夜亦應頌脩多。除諷重外餘九皆應無重頌。除論喻外餘九皆應無論喻。彼等既並有。應皆名法本。分教既爾。藏亦應然。略為廣本。亦遍一切。凡是藏教。皆有標釋。若爾一切悉是法本。何獨脩多。理既不然。遠釋非也。二依成實論。名直說語言。斯即尊者訶梨䟦摩。約佛語總相而言名為直說。一一語言多義分別。名非直說。三依智度第二。明三藏中。此名經藏。斯即正是敵對翻名。廣如前說。
二毗奈耶藏中三。一辨名。二釋相。三異名。初辨名者。翻毗奈耶義名調伏。若敵對譯。正稱為律。然調練三業。伏即制伏過非。調是行體。伏是行用。調即是伏。持業釋也。然行體用。俱藏所詮。此則調伏之藏。依主釋也。或能詮藏有此調伏行之業用。有財釋[4]也。相者。世親攝論云。毗奈耶有四義。謂犯罪故。等起故。還淨故。出離故。犯罪者。謂五眾罪。等起者。謂無知故。放逸故。煩惱盛故。不尊敬故。而犯諸罪。還淨者。謂由意樂。不由治罸。如受律儀。出離者。有七種。一各各相對說悔所犯。二誓受治罸謂受學等。三若有妨害先制學處。後由異門。還復開許。四別處止息。謂眾僧和合。還捨所制。五轉依。謂苾蒭苾蒭尼。轉男女形故。捨不共罪。六由真實觀。謂作殊勝法殟駄南諸行相觀。七由法爾得。謂由見諦法爾得。無小隨小罪。明了論釋無小隨小。自有兩說。一云小謂第二篇罪。隨小謂二種方便罪。一云小謂性罪。隨小謂諸戒中制罪。言[A6]已見諦者。於彼諸罪。法爾得出離故。問今明大乘三藏。何故此中依聲聞教。顯毗奈耶相。答理實三藏大小不同。然今且就引接教說。古來同此。三異名有六。一曰波羅提木叉。此云別解脫。然有二種。一約因。名別解脫。自有二義。一簡異定道俱起。名之為別。二以三業十支各各防非離過。故名為別。前依簡持。後約離過。若無簡持。定道亦應名別解脫。皆具別別離過義故。或應無此離過解脫。二據果。名隨順解脫。謂方便淨涅槃離障所顯。戒能順彼。故立此名。相續解脫經注云。五分法身名解脫。梵云毗木叉。涅槃解脫梵云木叉。遠法師云。涅槃是無為解脫。五分法師是有為解脫。今解不然。離過無障。名為木叉。業用無㝵名毗木叉。經注五分法身者。意取解脫解脫知見。非是令取五分也。以於境自在名解脫故。審決解脫之事。名解脫知見故。二曰尸羅。義取翅恒羅。翅恒羅。此云清涼。此亦二義。離熱惱因故。得清涼果故。三日優婆羅叉此西域外道律名。亦名為縵。四曰剌闍你地。地音田夷反。此西域王法律名也。五曰守信。謂如本言期無違犯故。六曰性善。此於三性。唯善攝故。
三阿毗達磨藏中三。初辨名。二釋相。三異名。初者阿毗達磨。義名對法。若依敵對而譯。或應名傳。如公羊等。但此非勝。故不用爾。然阿毗言對。達磨稱法。舊云阿毗曇。譯為無比。詮慧勝故。今按諸家更有三釋。一云對是所對。謂即涅槃。法是藏法。由此藏法。能令脩行向涅槃故。此即對之法故依主釋也。二云對是智用。法是智體。故真諦三藏。翻有二義。一趣向至得對。謂無流慧根趣向涅槃故。二如實相知對謂無流慧根緣諦理故。釋曰。此但於一無流智體。隨用分二。緣果緣理。有差別故。問如何辨藏乃釋智耶。答此有二義。一依所詮智。二依造論者智故。瑜伽八十一云。論議者。謂諸經典循環研覈。摩怛理迦。乃至云諸聖弟子[A7]已見諦跡。依自所證。無倒分別諸法體性。此亦名為阿毗達磨。釋曰。即准此文。三賢菩薩七方便人所造解釋。非對法攝。三云依藏對藏解釋為名故。順正理云。契經名法。論能決了名為對法。此即法之對故依主釋也。二釋相者。世親攝論云。阿毗達磨有四義。謂對故數故伏故通故。謂阿毗達磨名為對法。此法對向無住涅槃。能說諸諦菩提分解脫門等。亦名數法。於一一法。數數宣說訓釋言詞自共相等無量差別故。亦名伏法。由此具足論處所等。能伏他論故。亦名通法。此能通釋素怛纜義故。三異名中三。一名優波提舍。此云論議。二名摩怛理迦。此云本母。謂藏是解本。能生解故。稱之為母。本即是母。持業釋也。三名摩夷。此云行母。謂依藏生解。依解成行。從本為名。稱日行母。生行之母。依主釋也。三藏竟。
第二二藏者。一菩薩藏。二聲聞藏。然此二藏體不異三。約所為異。分之為二故。莊嚴論第四云。此三藏由上下乘差別故。復說為聲聞及菩薩藏。攝大乘云。如是三藏上乘下乘有差別故。則成二藏。一聲聞藏。二菩薩藏。言菩薩者。佛地論中三師別釋故。彼第二云。菩薩摩訶薩者。謂諸薩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為簡取大故。復說此摩訶薩言。又緣菩提薩埵為境故。名菩薩。具足自利利他大願。求大菩提。利有情故。又薩埵者。勇猛義謂。能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薩。初後依主中。一有財。後或有財。言聲聞者。成實云。聞法得悟。曰聲聞。佛地論故云。聞佛言音而入聖道故曰聲聞。瑜伽八十二云。從他聽聞正法言音。又能令他聞正法聲故曰聲聞。法華第二云。以佛道聲令一切聞故名聲聞。此上諸釋。或依他聲而自聞。或依自聲令他聞。皆依主釋。然此二藏。若據所詮。菩薩聲聞理行果等。以名其藏。皆有財釋。若依菩薩聲聞。以立藏名。皆依主釋。二藏竟。
問攝論莊嚴論。皆云由上下乘差別故於三藏分為二藏。何故普超普曜闍王大悲等經。及入大乘論。皆說三乘為三藏耶。
答前據二乘理果同故。聲聞教行多故。緣覺多分不籍教故。依藏合乘也。後約二乘教行異故。依乘開藏也。雖各有據。而前具三義。後唯一義。多義勝故。今就勝說。廣如瑜伽二十五三十八八十一八十五雜集十一顯揚第六等說。
第三十二部經者。亦曰十二分教。於中二。初總後別。總者十二是數。部類。經即是教。總言十二等。帶數釋也。然其部名濫於部𧙍。經稱涉於卷軸。不爾如言若干卷經。應云若干卷教。為止謬解。新名分教爾。別中有三。一列名。二釋名。三辨相。初列者。涅槃十五曰。知法者。菩薩知十二部經。所謂脩多羅。祇夜。受記。伽他。優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闍陀伽。毗佛略。阿浮陀達摩。優波提舍。受記梵云和伽羅那。解深密第三云何菩薩依是四種奢摩他。乃至云能善毗鉢舍那。佛言。如我為諸菩薩所說法假立。所謂契經。應頌。記別。諷誦。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二釋名者。初辨契經。廣如前釋。應頌者。應即相應。謂與長行相應之頌。或為後來應更頌故。依主釋也。記別者。玉篇云記錄也。說文云別解也。謂錄彼果示令解知。錄是教體。令解為用。記即是別。持業釋也。有云。差別之記識名記別者。本事本生豈非差別記識耶。諷誦者。說文云。諷誦也。諷即誦故。持業釋也。自說者。通依主有財。謂依自說故。自有所說故。因緣者。因即是緣。譬喻者。阿波陀那。譬即是喻。本事本生者。猶因也。謂因時之事因時之生。有財也。方廣者。謂業用廣大。猶如虗空。充滿十方。如涅槃說。此方即廣。有云正方也。正理廣陳故名方廣。希法者。謂希奇之法。論議者謂循環研覈。論即是議。若此十二各帶分教二字之名。皆持業釋。謂脩多分即教故。乃至一切。三辨差別相者。十二分教各有二義。初契經二者。一總相。二略相。故雜集十一云。契經者。謂長行綴葺略說所應說義。釋曰。長行簡伽他等教。略說簡對法等藏。餘如前說。此論且據一相而說。理實如前總別分別。後引雜集。皆是此卷。二應頌者。一為長行未說故。雜集云。不了義經應更頌釋。故名應頌。二為後來者故。涅槃十五云。佛告比丘。我昔與汝愚無智慧。乃至云。如佛昔日為諸比丘說契經竟。爾時復有利根眾生。為聽法故。後至佛所。即便問人。如來向者。為說何事。佛時知[A8]已。即因本經。以偈頌曰。我昔與汝等。不見四真諦。乃至更不受諸有。下所引文皆同此卷。三記別者。一記弟子生死因果。故雜集云。記別者。謂聖弟子等謝生過去記別得失生處差別。二記菩薩當成佛事。涅槃云。如有經律中。佛為諸大人。受佛記別。汝阿逸多。未來有王。名曰蠰佉。當於是時。而得成佛。號曰彌勒。是名受記經。四諷誦者。一為易誦持故。二為樂偈頌說者故。涅槃經云。除脩多羅。乃至云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是名伽陀。今依別相業用為名故。云除脩多羅。餘教分有此言。亦同此會。五自說者。一為令知諸法故。十地論云。何故不請而說。若不自說。眾則不知為說不說。又復不知欲說何法。二為令所化生殷重故。念佛慈悲為不請友故。涅槃云。如佛[A9]晡時入於禪定。乃至云明旦從禪定起。無有人問。以他心智。即自說法。乃至云是名優陀那。六因緣者。一因請方說。表重法故。如雜集云。緣起者。因請而說故。二因事方說。知本末故。涅槃云。如舍衛國有一丈夫。羅網捕鳥。乃至世尊知其本末。而說偈言。莫以小罪以為無殃。乃至云是名尼陀那。(雜集云。又有因緣。制立學處者。此與涅槃因事說同)七譬喻者。一為深智說似令解真故。如法華云。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是也二為淺識就彼[1]所類。誘令信故。如對擔人說二蘊等。雜集通說。為令本義得明了故。八本事者。一說佛往事故。二說聖弟子往事故。瑜伽中。但明初相。雜集唯說後義。涅槃通二種故。瑜伽八十一云。本事者。說佛前際諸所有事。除說所生之事。雜集云。本事者。所謂宣說聖弟子等前世相應事。涅槃云。我所說者名曰界經。乃至云。是名伊帝曰多伽。釋曰界者因義性義種子義。本因之言。通佛及弟子故。九本生者。一說昔所行故。二說昔受身故。雜集顯揚。但辨初相。涅槃經中。唯顯後義。瑜伽通二說。顯揚第六云。本生者。謂於是中。宣說世尊過去彼彼方所若死若生行於菩薩難行之行。涅槃經云。如佛世尊。本為菩薩。作鹿罷獐兔金翅鳥等。所可受身。是名闍陀伽。瑜伽八十一云。本生者。所謂宣說諸菩薩相應事。十方廣者。一義廣大故。涅槃云。所謂大乘方廣經典。其廣大猶如虗空。是名毗佛略。二業用周遍故。雜集開為五義故。彼云方廣者。謂菩薩藏相應言說。亦名廣破。以能廣破一切障故。亦名無比。無有諸法能比類故。一切有情利益安樂所依處故。宣說廣大甚深義故。十一希法者。一德業殊異故。二法體希奇故。顯揚第六云。謂於是處。宣說諸佛及聖弟子所有共不共德及諸最勝殊特驚異甚深之法。名為希法。即准此文。佛及菩薩現無㝵自在神通。及不可思議解脫法門。世及二乘。皆未曾有。雜集云。宣說聲聞諸大菩薩及如來等最極希有甚奇特法。名為希法。涅槃云。菩薩初生即行七步。乃至云初生入天廟時。令彼天像起迎禮敬。名未曾有。釋曰。雜集且依通相而說。若分別言。希相全殊。十二論議者。一佛自宣說。二諸菩薩等互相論難故。瑜伽八十一云。論議者。謂諸經典循環研覈。摩怛理迦。謂於是處。世尊自廣分別。乃至云。摩怛理迦。亦名阿毗達磨。此經問明品等。諸菩薩。更相問難。即論議經也。辨相竟第二辨所攝者。此經於三藏中。正唯脩多羅攝。兼通餘二。謂十藏品中。說戒藏故。第二地中。明戒品故。淨行賢首十住梵行十行等中。皆有其文。不可繁引。由此故通毗奈耶攝。又此經。或佛自說。隨好品等。或加持說。十地品。莫不皆悉循環研覈甚深了義。由此亦是對法所攝。此經於二藏中。唯菩薩藏。十二分教一切皆攝。所以者何。文中具有十二分故。初有契經者。如涅槃說。始從如是我聞。乃至歡喜奉行。如是一切。名脩多羅故。二有應頌者。上下文中。多有此分。不可具引。三有記別者。如說十住品初發心功德品出現品等。十方佛為聞法者授記是也。廣如前說。四有諷誦者。如賢首品及三天偈讚品等。五者自說者。如十忍住處等品。六有因緣者。除前自說。所餘皆是。七有譬喻者。上下文中。多有此分。不可繁述。八有本事。九有本生者。如毗盧舍那品中說。大威光生處及其逢事諸佛獲利益事。并入法界品中。諸善知識。說自[1]在往世本生事等是也。十有方廣者。此經名義令分正攝。十一有希法者。上下文中。說無㝵法界體德用等自在之相。非權小凡等所有境界。故希有也。十二有論議者。上下經文。若佛自說。若加持菩薩說。所有[2]脩環研覈甚深了義。皆論議攝。辨攝竟。問若此大乘具十二分。涅槃等說。當云何通。故涅槃第三云。護大乘者。受持九部。法華第一云。我此九部法。隨順眾生說。瑜伽二十五三十八八十五地持十一。皆云聲聞藏中無方廣故。答彼諸經論。各依別義。且約一相故作是說。理實大小皆通十二故。深蜜第三說。菩薩依十二分教。修奢摩他毗鉢舍那。瑜伽二十一云。佛為聲聞。一一具演十二分教。而涅槃說九部大者。由依三部小乘相故。一據因緣中因犯制戒。不據因請因事。二依譬喻中誘引義。不依顯深廣義。三約論議中非了義說。不約了義說。具顯如前。法華經說九部小者。由依三部大乘相故一依記別中記作佛義。不依弟子死生記故。二據自說中不請友義。不據為重法義。三約方廣中廣大利樂義。不約正法廣陳義。瑜伽地持。同此會釋各有所據。不相違也。問若藏部中。脩多唯總而非別者。餘中豈不各有餘部。謂一切分中。各有一切。廣如諸經。不可繁引。然其應頌與諷誦。本事與本生。及本事本生與記別。互望並無。而自說因緣容得互有。如涅槃經說因緣相無人請故。答脩多羅是總名義俱[3]令。餘但義通故。並別攝門。諸分別具顯如章。上來第二藏部攝竟。
第三立教差別中三。一敘異說。二辨順違。三顯正義。就初門中。略敘一十九家。勒為六門。
第一立一音教門。自有兩家。一後魏菩提留支云。如來一代說法不離一音故。如來一音同時報萬。大小並陳。是故聖教雖多差別。不離一音也。二東秦羅什三藏云。佛一圓音平等無二。無思普應機聞自殊。非謂言音本陳大小故。維摩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故。
第二立二種教門。自有四家。一者[4]齊朝武丘山隱士劉虬立漸頓二教。謂云如來一代所說。無出漸頓。華嚴經等是其頓教。餘名為漸。漸約五時。以顯其相。一佛初成道。為提謂等說五戒十善人天教門。二佛成道[A10]已十二年中。說三乘差別教門。如為聲聞說四諦教等。三佛成道後三十年中。說般若空相教門。四佛成道[A11]已四十年後。於八年中。說法華經。明破三皈一教門。五佛臨涅槃。一日一夜。說大涅槃。明佛性常住教門。如是約時。次第說故。名之為漸。
二隋朝誕法師等。亦立漸頓二教。與前稍異。謂若約直往頓悟機。大不由小。所說唯是菩薩乘教。則名為頓。若約漸悟機大由小起。所設具有三乘之教。則名為漸。
三西秦曇牟讖三藏。立半滿二教。謂依涅槃經喻顯大小乘教如半滿字。隋遠法師亦同此立。
四唐[5]初南印法師。亦立二教。一屈曲教。謂釋迦經[6]遂機性說隨計破著故。如涅槃經等。二平道教。謂盧舍那經[*]遂法性說故。如華嚴經。又此二教。略有四異。一主異。謂釋迦化身。與舍那十身異故。二處異。謂娑婆界中木樹草座。與華藏界中寶樹寶座異故。三眾異。謂地前菩薩二乘凡夫等雜眾。與唯十地菩薩眾異故。四說異。謂局處之說。與通方之說異故。廣顯差別。如彼華嚴疏。第三立三種教。亦有四家。一後魏光統律師。立漸頓圓三種教。謂初為根未熟者。先說無常。後方說常。先為說空。後說不空。如是漸次故名為漸。二為根[A12]已熟者。於一法門。具足演說一切佛法常與無常空不空等。更無由漸。故名為頓。三為於上達分階佛境者。說於如來無㝵解脫究竟果德圓極祕密自在法門。故名為圓。其門人遵統。亦同此立。
二玄奘三藏。依解深密經。立三時法輪教。初為發趣聲聞乘者。於波羅奈國施鹿林中。創開生死涅槃因果。此即第一四諦法輪。次為發趣菩薩乘者。鷲峯山等十六會。說諸般若。此即第二無相法輪。後為發趣一切乘者。蓮華藏等淨穢土中。說深密等。此即第三了義法輪。此如測法師解深密記第一中敘。
三真諦三藏。依金光明經。立轉照持三法輪教。謂佛二月八日成道。四月八日於波羅奈鹿野苑中。為聲聞眾。轉四諦法輪。後於成道第七年中。在舍衛國。去祇園五里。智慧江邊。為諸菩薩及二乘眾。說般若等經。此時具二。謂轉照法輪。又於成道三十年後未涅槃前。在毗舍離國鬼王法堂。為真常菩薩。說解節經。此時具有轉照持等三種法輪也。
四唐吉藏法師。立三法輪教。一根本法輪教。即華嚴經。佛初成道說故。二枝末法輪教。謂佛成道[A13]已。五十七日後。於波羅奈林。轉四諦法輪故。三攝末皈本法輪教。謂法華經。如來成道四十年後。說會三歸一理故。
第四立四種教門。於中自有五家。一齊朝大衍法師立四宗教。一因緣宗。謂薩婆多。二假名宗。謂經部教。三不真宗。謂般若教。四真宗。謂法界真理佛性等教。
二陳朝智顗禪師立四教云。一三藏教。此教明因緣生滅四諦理。正教小乘。傍教菩薩。乃至云此之三藏。的囑小乘故。名三藏教。法華云。貪著小乘三藏學者故。二通教。通同也。三乘同稟故。此教明因緣即空無生四真諦理。是摩訶衍初門。正教菩薩。傍教二乘故。大品云。欲學聲聞者。當學般若等云云。三別教。別是不共之名。不共二乘人說故。此教正明因緣假名無實四真諦理。的化菩薩。不涉二乘。聲聞在座。如聾如啞。乃至云非如方等大品二乘共聞而教菩薩兼欲簡非圓教。名為別。不名不共。四圓教以不偏為義。此教明不思議因緣二諦中道理事具足。不別為最上利根人說故。華嚴云。顯現自在力。為說圓滿經。無量諸眾生。悉受菩提記。乃至廣說。具如顗師別行四教中辨。
三梁朝光宅寺雲法師。立四乘教。彼依法華譬喻品說。以臨門三車。為權教三乘。四衢等授大車為實教。大乘權實合論故。立為四。故云若不爾者。諸子出宅。各應得車。無宜更索。謂羊鹿是權。可使出門。不得牛車。是實如何齊素。又若四衢等授即是三中牛者。且二子先自無心得大。是不期而會。求牛正當無志。何說非本所望。又若不爾者。經不應言。初以三車引誘諸子。然後但與大車。如來亦爾。初說三乘。引導眾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又不應言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又不應言彼佛出時雖非惡世以本願故說三乘法。解云惡世本願方說三乘。不爾諸佛唯說其一。明知三中之大。非實教大也。具釋如彼法華疏中。
四隋朝笈多三藏。亦立四教云。一四諦教。謂四阿含等諸小乘經。二無相教。謂諸部般若。三法相教。謂楞伽經等。四觀行教。謂華嚴經。
五唐新羅國元曉法師。亦立四教。一三乘別教。如四諦教緣起經等。二三乘通教。如般若深密經等。三一乘分教。如梵網經等。四一乘滿教。如華嚴經等。然三乘共學名三乘教。不明法空。名別相教。通說法空。是為通教。不共二乘。名一乘教。於中未顯普法。名隨分教。復明普法。名圓滿教。具顯如彼華嚴疏中。
第五立五種教門。自有三家。一齊朝護身法師。立三宗教。一因緣宗。二假名宗。三不真宗。此上三教同衍師說。四真宗教。謂涅槃經。說佛性常住等故。五法界宗教。謂華嚴經。說法界法門故。
二唐初波頗三藏。亦立五教。一四諦教。謂小乘經。二無相教。謂般若經。三觀行教。謂華嚴經。此上三教。同笈多說。四安樂教。謂涅槃經。說常樂故。五守護教。謂大集經。說守護正法事故。
三有古德。亦立五教。一小乘教。二初教。三終教。四頓教。五圓教。此五大都影響天台。唯加頓教令別爾。然以天台呼小乘為三藏教。其名謬濫故。直目為小乘教。通教但被初根故。改為初教。別教被於熟機故。改名終教。圓教之名仍其舊也。所立頓名。不據根機。入法非漸故。引思益[1]經云。得諸法正性者。不從一地至於一地。又引楞伽云。初地即八地無所有何次。又云呵教勸離。毀相泯心。生心即妄。不生即佛。亦無佛無不佛。無生無不生。如淨名[2]哩住顯不二等。是其頓也。(其相同此)。
第六立六種教門。唯有一家。謂耆闍法師。云教有六種。一因緣宗教。二假名宗教。此上二教。同衍師說。三不真宗教。謂諸大乘通說諸法如幻化理故。四真宗教。謂說諸法真空理故。五常宗教。謂說真理恒沙功德常恒等義故。六圓宗教。謂法界自在緣起無㝵德用圓備故。
第二辨違順者。前之所敘一十九家。雖各有憑教理成立。中間非無名義可不。故此略明順違之相也。
初一音教中兩師俱依本質教說[1]若□唯識教分本影。則非唯一音。影像多故。隨聞者識聚集異故。若依無㝵法界。則說聽圓融。令互相攝一多無㝵也。
第二二教門內。初劉虬立漸頓中云。初時但說人天教者。此判若唯對一類機。理則無爽。若用五時刻定全斷。便乖提謂密迹等經。彼經皆云。第二七日說三乘故。若十二年中說三差別。則深密應非說三差別。真諦記中。佛成道後三十八年。說解節經故。若十二年後三十年前。說般若空教者。龍樹菩薩。釋大品經。則不應云諸比丘眾聞說般若各脫三衣施佛。不犯缺衣者。由是十二年前未制廣戒故。又與真諦引教相違。記中說佛成道七年後。即說般若經故。又云說般若時。未說破三皈一教者。何故大品云。舍利弗問須菩提言。若都不退空復不異。何故得有三乘差別不唯一乘。須菩提言無二無三。若聞不怖。能得菩提。據此[A14]已說何言未耶。若三十年後。說破三皈一教者。深乖前引大品所說。若臨涅槃時。唯說佛性常位了義者。遺教應非臨涅槃說。此上且約隨說乖妨。大都此人未識佛法。謂不知如來本質色聲。聞同時異。應一切時處。但與諸機作增上緣。非[2]目前後說大小法故。不識佛也。又不知影像教。但結集家。隨機見聞故。前後大小之相故。不識法也。由不知判教多失。諸有同者準此應知。
二誕法師等漸頓教者。教既有憑。義復無失故出現品云。若即說深法。眾生恐怖。是故如來漸降法雨。如摩那斯。若頓說大[3]乘法。如大[4]莊嚴。又法華云。若但讚佛乘。眾生沒在苦。是故以方便。分別說三乘等。廣說應知。文既至義。教復極成。無過故也。
三曇牟讖三藏立半滿教者。文義令依涅槃所說。既亦教義至極。無所違也。
四江南印法師等。立平道屈曲二種教者。義寬斷狹。多所違犯。何者謂云。釋迦說經。皆是[5]遂機隨計破著。舍那說經。皆[*]遂法性。自在而說。若爾者。涅槃法華維摩楞伽密嚴勝鬘佛藏經等。皆釋迦說。應不明於如來藏性實相法界等。華嚴梵網既舍那說。何故華[6]嚴於四諦普賢行等品。皆云隨諸眾生所應調伏。作如是說。又問明淨行梵行三賢十地離世間入法界等諸品之中。不應皆說對治行法。梵網應唯[*]遂法性說。不隨雜類畜生等器方便而說。亦不應說化身佛禮報身佛請問法等。四異中眾處兩異皆違經說。七處並是娑婆界故。出現品云。十方諸佛讚普賢言。能說此法。今此會中。有佛剎塵數眾生。發菩提心故。發心功德品中。亦同此說。准此故知。有地前器。是此師所立。多違教理。甚難依也。
第三三種教門內。四說之中。初光統立漸頓圓者。若漸根生熟俱漸。頓根生熟但頓。漸頓可分。既云未熟名漸。[A15]已熟名頓。此則於一漸根生熟為異。無頓義也。或應彼一有漸頓二根。生必至熟。熟必從生故。或應一切皆是漸根。無有不從生至熟故。又圓機既是分階佛境。則地前無有堪聞此經。此經此釋。便有自教相違。出現品云。今此會中。有佛剎塵數眾生。發阿耨菩提心故。又發心功德品。及離世間品。皆云我等諸佛悉共同心。護持此經。令現在未來諸菩薩眾未曾聞者皆當得聞故。釋曰。此未曾得聞之輩。應是地上。既爾必唯被上達分階佛境者耶。
二玄奘三藏三時法輪。祇可唯是漸教。唯論三性。一法唯為一機。不可以為定量剖判一切佛法。測法師。解深密記宗趣中。敘清辨護法兩家判教云。問諸部般若宗明無相。此經了義淺深何別。清辨解云。深密等經。明有所得。淺而非深。諸部般若顯無所得。為最甚深。護法判云。二時所說無相之理。理無淺深。而說深密為了義者。約三性義。決判諸經。有無道理。顯了說故。名為了義。非無相中有淺深故名為了義。又成唯識記第八卷中會釋云。清辨菩薩。說解深密為不了者。有所得故。諸部般若名為了義。無所得故。而彼經中。說深密等。為了義者。以對機根。說三性義。易可了知。勸令受覺。於一時間。說為了義。非約盡理名為了教。釋曰。准此所敘。故知深密不能定斷一切佛法。若不爾者。則眾生界中無頓機故。又使佛無圓音應故。又不能斷佛性常住法界解脫具分真性如來藏等無量法門。約時尅教難極成也。若謂三時約義淺深不據時節者。深密不應說初昔今故。彼第二云。世尊初於一時。在波羅痆斯國仙人墮處施鹿林中。唯為發趣聲聞乘者。以四諦相。轉正法輪。乃至云。世尊在昔第二時中。唯為發趣脩大乘者。以隱密相。轉正法輪。乃至云。世尊於今第三時中。普為發趣一切乘者。以顯了相。轉正法輪。又前敘異說中。引深密記。辨三法輪。時處前後。歷然差別。如何拒諱也。三真諦三藏。三時法輪。尅定年月。斷教淺深。會同前說。
四吉藏法師。三法輪中。若初時唯是根本法輪。無技末者。何故此經入法界品云。譬如餓鬼至恒河邊而不見水。設有見者。見其枯竭。此喻聲聞在根本教法界會中。雖不見聞佛菩薩境。然能見聞自分境界。又此所立亦違密跡提謂等經。彼經皆云第二七日。說三乘故。若四十年後。總是會末皈本教者。佛臨涅槃。不應更說遺教誡經。又此所判為漸為頓。若為漸根。則不應說先大後小。若為頓根。則不應有以後會前漸次之相。又按無量義經。佛一切時。說大說小。機一切時。有大有小。各別自聞。各別獲益。是故約時尅教。皆不可也。
第四立四種教門內五說之中。初衍法師四教。第一名因緣者。此名寬濫。何教之內。不說因緣。經部標為假名宗者。仁王大品皆立三假。豈唯經部。又不真之與假名。難表差別也。
二智顗禪師四教。初名三藏教者。按立此名。本依智度。謂對迦陀延尼子弟子。而言三藏中如是如是說。非謂一切也。故彼論一部文中。通名小宗。或云聲聞法。或云二乘法。或云小乘法。或云三藏法。當知小乘之名。隨自宗語。三藏之稱隨他宗言。非共名也。而顗禪之徒。不曉此意。務存詭異。誤製教名。自成四失。一濫涉大乘失。謂若小有三藏。則名三藏教。大既有三藏。何不名三藏。二大無三藏失。謂小乘有三藏。獨名為三藏。大不名三藏。大應無三藏。三特違至教失。謂法華云不得親近小乘三藏學者。既以小乘。為能別之言。明知三藏不唯屬小。諸大乘經皆無偏目。小乘為三藏者。闍王下卷。及入大乘論。皆破小乘。不許立三藏也。四有不定失。謂智度十一。龍樹自云。如提達呵多等。亦以三藏聲聞法摩訶衍法教人。而身入地獄。是事云何等。又經量部。唯立經律二藏。經詮慧處。是對法故。大眾部師。說有四藏。三藏之外更立雜藏。通詮三學故。犢子部師。亦立四藏。於三藏外。立呪藏故。成實論宗。立有五藏。於三藏外。更立雜藏及菩薩藏。准上諸部。立藏多少。數既不定。何得都名小乘為三藏教。故今與作不定過云。為如一切有部立三藏故。小乘定名為三藏耶。為如經量部等不立三藏。小乘不定名三藏耶(有喻云云)又若此教傍教菩薩。則應一切菩薩皆因小起。總無頓機。無簡言故。二以三乘同稟名為通教。此明因緣即空無生四真諦理者。小宗之中。亦說聲聞辟支菩薩。同稟小教。亦應名通教耶。又佛說般若時。二乘在會。為聞生空。為聞二空。若唯生空。則與菩薩異。何名同稟。若言聞之雖異。以同會故名同稟者。則諸教皆爾。何直般若。一音異應豈不然乎。亦不可說聞二空教獲二乘果。行果雜亂故。又別圓兩教。豈亦不說因緣。即空無生。四直諦理。三別教。以不共二乘人的化菩薩。二乘在座。如聾如啞。此教明因緣假名者。圓教應共二乘人說。非的化菩薩。又別圓二教。所相因緣。應不即空。應執一切為實有也。四圓教。明不思議因緣。二諦中道。理事具足。不別為上利根人說者。華嚴為是別教。為是圓耶。若別非圓。則應說因緣假名。不說不可思議因緣。二諦中道所說。理事應別不具。不為上利根人說。若圓非別。二乘在會。應不如聾。若亦圓亦別。有前相違。或無四教也。
三光宅雲法師四乘教者。一三之名。備陳眾典。權實之說尤著法華。能詮則憑於實教。所詮則當乎了義。權實合論。總目為四。依乘立教。理極成也。
四笈多三藏四教。四諦之名大乘亦有。無相之理楞伽不無。楞伽雖有。法相宗豈存乎相也。四諦無相皆是觀門。何獨華嚴。唯明觀行僧祇壽量住處等品。說何觀耶。若謂宗明。則諸經甚眾矣。
五曉法師立四教中云。唯明生空。名三乘別教者。此但是小乘教。何用三名。若言是三中小與大別故名別者。有大乘經。為異小乘。唯說法空。彼亦應名三乘別教。又云具顯二空。名三乘通教者。一乘亦應名為通教。分滿教中具二空故。一三雖殊。空無異故。又不共二乘名一乘者。法華維摩涅槃等經。應非一乘。彼經會中有聲聞故。
第五立五種教。三說內。初護身法師五宗教中。初之三教。會釋如前。衍師所說。四五兩教。但是部別之宗。非通宗之教。
二波頗三藏五中。初二同前笈多所會。餘之三教。亦但一部之宗爾。
三古德五教中立頓。既引思益云。得諸法正性者等。及楞伽云無所有何次等。又云呵教勸離毀相泯心。乃至云如淨名嘿等者。當知此並亡詮顯理。何復將此立為能詮。若此是教更詮何理。若言以教離言故與理不別者。終圓二教豈不離言。若許離言總應名頓。何有五教。若謂雖說離言不㝵言說者。終圓二教亦應名頓。以皆離言不㝵言故。又此頓望誕及光統所立之頓。便有兩重。以彼漸頓機中皆有勸脩離言者故。蓋知此所立頓。但是餘教所詮法性。非能詮教也。
第六耆闍法師六宗教中。初二同前衍師所會。第三第四只是一義。謂不真如幻約喻顯空。真空理性。就法說空。法望於喻。豈二門也。第五恒沙功德。與第六無㝵德用。此之二宗相望稍別。亦無過也。
第三顯正義中二。初以理成立。後問答分別。前中古來立教各據不同。或依言音。或約時機。或就別宗。或據乘立。此之多類。具述如前。今依所詮法性。以顯能詮差別。謂有全隱全顯分隱分顯。以立四教故。寶性論第四云。有四種眾生。不識如來。如生盲人。一者凡夫。二者聲聞。三者辟支佛。四初心菩薩。今之所存。依此而立。初迷真異執教。當彼凡夫。二真一分半教。當彼聲聞及辟支佛。三真一分滿教。當彼初心菩薩。四真具分滿教。當彼識如來藏之根器。(准法華。譬喻品內三品大乘。當此第三教法。彼四衢等授一乘。當此第四教。大寶積經無盡慧所問會中。及寶性論第四。皆云初心菩薩教者。當此第三教智度論三十七云共教者。[1]〔互〕當此第三教又云不共者。當此第四教。解深密第二云。世尊在昔第二時中。唯為發趣脩大乘者。又云世尊於今第三時中。普為發趣一切乘者等。此二時教既俱大乘。有了不了。當知二中。有權有實。性各隨宗。諍了不了。大乘權實。終自有憑寶性等云初心教者。約根勝劣。名其初終。非據修行初終時位。不爾凡夫於茲絕分)。
初迷真異執教者。謂世及出世情非情類。莫不皆依真性建立。而諸凡夫。福慧微薄。於正法中。[2]不中不得真實。於虗妄法。橫起推求。謬執異因。將為正道。無利勤苦。不免輪迴。由先業力。堅執不捨。此等皆由迷真所致。故密嚴經第二云。諸仁者。意在身中。如風速轉。業風吹動。遍在諸根。七識同時。如浪而起。外道所計勝性微塵自在時等。悉是清淨阿賴耶識。由先業力乃愛為因。成就世間若干品類。妄計之人執為作者。此識體相。微細難知。未見真實。心迷不了。(此經宗意。以生滅與不生滅和合。成阿賴耶識故。以阿賴耶名。名如來藏也)就此教中有二。先敘西域。後述此方。前中西方外道。色類總有九十五種。其中執有異因。傳習文教者。有十[3]一□□□論師計。立二十五諦。謂從自性三德。變成大等二十三法。真我於中但能受用。而非作者。此計自性。為萬物因。是常。是涅槃因。二勝論師計。立六句義。謂實德業大有同異和合。於實句中。真我能為作者。互能受用故。此真我。是萬物因。是常。是涅槃因。三塗灰外道計。三界中有所一切大地命非命物皆是摩醯首羅天之所生故。此天是實。是常。是周遍。能生萬物。是涅槃因。四圍陀論師計。圍陀此云明也。彼計那羅延天能生四姓。煞生祭祀梵天。得生彼天。是即涅槃故。那羅延是一切物因。是常是涅槃因。五時散外道計。一切[4]萬□□時生滅。是故時即是常。是萬物因。是涅槃因。六方論師計。方生世人天地。後滅還入於方。是故方即是常。是萬物因。是涅槃因。七安荼論師計。世間最初唯有大水。時有大荼安出生。如雞卵金色。後為兩段。上為天。下為地。中生一梵天。能作一切有命無命。故此梵天是萬物因。是常。是涅槃因。八無因論師。計一切萬物無因無緣。自然生自然滅。故此自然是萬物因。是常。是涅槃因。九口力論師計。虗空為物因。從空生風。風生火。火生水。水生凍。堅作地。地生五穀。五穀生命。命歿後還歸虗空。是故虗空為萬物因。是常。是涅槃因。十宿作論師計。一切眾生受苦樂報。皆隨往日本業因緣。是故若持戒精進。受身心苦。能壞本業。本業既盡。滅眾苦盡滅。即得涅槃。是故宿作為一切因。廣破此計。如涅槃經第四十說。十一路伽耶論師計。色心等法。皆是極微所作。是故極微為萬物因。是常。是涅槃因。此上諸計。若廣分別。具如瑜伽第六顯楊第九第十婆沙第十一第十二金七十論等。敘西域竟。第二述此方者。除偽書之外。說天地萬物本所從生。莫出於易老莊也。此三家。大意略同。而文稍異。初依孔丘。述易為萬物之始。生於萬物故。易繫云。易有大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又曰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不測之謂神。二依李聃計。自然為萬物因。則萬物無非自然故。道經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始。有名萬物母。德經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又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計道即自然。或道次於自然)三莊周計。道為萬物因。則道無不在故。莊子內篇太宗師云。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釋曰。此上三家所計。物生自虗萬無而響像學人摸塔釋教。即謂如藏隨緣是彼無生萬有。若此者豈唯不識如來之藏。抑亦未辨虗無之宗。何則如寧有生生萬物耶。如寧先無有後方生有耶。如寧有所在而無不在耶。(有無在[1]〔有〕非即離故)如寧展轉生諸法耶。(空即薀故)如寧可傳有可得耶。(離名言故。無所得故。若謂無傳傳無得得者。愛之與見。何不爾耶)道豈同如體相用耶。相即相在耶。主伴隱顯耶。純雜微細耶。重重無盡耶。同時具足耶。既於如藏。未能巨細。許別建立染淨同如隨緣。深可悲愍。與夫執礫為寶謂蠹知文。其何爽矣(一切外道。不說因緣無[2]〔性有〕空空有有不即[3]〔不〕不離。摸搭之人。持由迷此。若[4]〔諦〕心不可為說。慮其竊真飾偽故也)。
第二真一分半教者。謂於真如隨緣不變二分義中。唯說生空所顯之理。雖一切有部及多聞部說三無為。分別論者立四無為。大眾一說說出世雞胤等部說九無為。化地部說真如等九。而擇滅等。皆是凝然。生空所顯。仍有數量。以其根劣。未堪聞說二空所顯無分限真故。智度三十一云。小乘弟子鈍根故。為說眾生空。起信論云。法我見者。依二乘根鈍。如來但為說人無我。涅槃第五云。以諸聲[5]聞無有力。是故如來為說半字九部經典。而不為說毗伽羅論方等大乘。釋曰。當此教機雖不同前別執異道。然由未聞真具分義故。依六識三毒。建立染淨根本所依故。阿含云。貪恚愚癡是世間根本。乃至云以此三毒為因緣故。起於三業。三業因緣起於三界。是故有一切法。又云眾生癡所覆。為後起三行。乃至云是謂為生死諸法之根本。此據染根本說。具如中[6]觀第四引。又二十部中分別說部。立一切凡夫聖眾生皆以空為本。所以凡聖眾生皆從出。(如佛性論第一卷說)經部師計。以現在色心等為染淨因。然有三說。一根本經部計。六識及色不相應并心法。受熏持種。二末經部計。識類受熏持種。三復有末計。雙熏事類。具如順正理第八卷說。上座部計。色心前後各各自類。前為後因。因果義成。如成唯識第三中說。又計微細意識為染淨因。撿犢子部計。補特伽羅為染淨因。故宗輪云。犢子部說。諸法若離補特伽羅。無說前世轉至後世。依補特伽羅。可說有轉移故。薩婆多計。雜染清淨依未來藏得建立撿。又說隨眠為雜染依故。俱舍十九云。隨眠諸有本。此差別有六。謂貪瞋亦慢無明見及疑。廣說如彼。經量部計。異生位中。亦有聖法執有勝義補特伽羅。如宗輪說。釋曰。此教雖有多部異計。莫不皆迷真具分義故。別建立染淨之因。問此教若於真如隨緣不變義中。唯說生空所顯之理。名真一分半者。智度論說。當云何通。三十二云。問聲聞法中。何故不說如是法性實際。而摩訶衍法中處處說耶。答聲聞法中。有說處。但少爾。如雜阿含中說。有一比丘問佛。十二因緣為是佛作。為是餘人作。佛告比丘。我不作十二因緣。亦非餘人作。[7]有故是事有等。答雖有此說。由四義故。[8]但為真一分半。一者諸大乘經多分說。彼二乘智劣。佛不為說法空理故。二者彼小教中多分不說法無我故。三者智度所引但是少分說彼無故。四者彼雖說名而不釋義。隱密相故。如攝大乘。亦引彼說阿賴耶名欣喜愛樂。豈即由此都名滿分。故今所立依多分說。第二教竟。
第三真一分滿教者。謂於真如隨緣不變二分義中。具說不變生法二空所顯真性。當此教機。雖不同前執法有體。而二空所顯還是凝然故。成唯識第九云。真如者。真謂真實。顯非虗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如。於一切位。常如具[9]住。故曰真如。即是湛然不虗妄義。釋曰。由此真如。但是不變無隨緣故。故依生滅八識。建立生死根本及涅槃因故。無性攝論第一。引阿毗達磨大乘經頌云。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無性釋云。此引阿笈摩。證阿賴耶。名所知依。無始時者。初際無故。界者。因也即種子也。是誰因種。謂一切法。此唯雜染。非是清淨故。後當言多聞熏習所依。非阿賴耶所攝。彼一切法等。所依者。能住持義。是所依義。非因性義。所依能依。性各異故。若不爾者。界聲[A16]已了無假依言。護法論師釋前頌文。與無性異故。成唯識第三云。頌中初半顯第八識為因緣用。後半頌[1]顯為流轉還滅作依持用。界是因義。即種子識。無始時來。展轉相續。親生諸法故。名為因。依是緣義。即執持識。無始時來。與一切法等。為依止故。名為緣。謂能執持諸法種子故。與現行法為所依故。釋曰。此教既說依生滅識成世出世。是故四智心品為相所遷。說佛三身具常無常。以有為智證無為理。義說不異。而實非一。真俗二諦迢然別故。依他起性。似有不無。非即無性真空圓成釋經空義。但約所執同時四相滅。表後無非斷非常。果生因滅。根本後得。緣境斷惑。決定不同義說雙觀。而實別照。既說有為不即無為故。亦不說流即無流。佛果說有有為無流。眾生識中建立本有無流種子。理行二性根本既異。是故五性畢竟差別。說眾生界有佛化境各殊。如是義類廣有眾多。皆由真性唯凝然故。准釋可知。
第四真具分滿教中有二門。一理事無礙門二事事無㝵門。初中聖教說。真如隨緣。作一切法。不失自體。諸法即真。不㝵生滅。所以者何。由無自性理。諸法得成。由諸法成。方顯無性理。為顯此義。諸聖教中。總有三說。一依理成事。二會事歸理。三理事互成。且說初者。如寶性論第四云。無始時來。性作諸法依止。依此有諸道及證涅槃果。堅慧論師釋云。性者。謂如來藏性。如聖者勝鬘經說。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有涅槃。起信論意亦同此說。密嚴第三云。世間諸眾生。染淨等諸法。皆依於藏識。為因而得生。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此經問明品中。顯一[2]心生種種果。意亦同也。二會事歸理者。法華方便品云。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又云。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仁王觀空品云。若有脩習聽說無聽無說。如虗空法同法性聽同一切法皆如也。維摩菩薩品。云一切眾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又觀眾生品云。言說文字皆解脫相。此經十忍品云。譬如谷響。從緣所起。而與法性。無有相違。涅槃第八云。若言無明因緣諸行。凡夫聞[A17]已。生二法想。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乃至云。若言一切法無我。如來祕藏亦無有我。凡夫謂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第八迴向云。譬如真如。以一切法。無性為性。無相為相。涅槃四十云。無相者。謂一切法。無自相。無他相。無自他相。乃至云。如是等相隨所滅處。名真實相。名為法界。名第一義諦。名第一義空。三理事互成者。此經第四迴向中云。於有為界。示無為法。而不滅壞有為之相。於無為界。示有為法。而不分別無為之相。第七迴向云。法性不違相。法相不違性。法生不違性。法性不違生。離世間品云。於有為無為。不生二想。佛所攝持。密嚴第三云。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別。維摩弟子品云。諸法畢竟不生不滅是無常義。乃至廣說。大品三十九云。諸法平等所謂無相。須菩提白佛言。是法平等。為是有為。為是無為。佛言。非有為法。非無為法。何以故。離有為法。無為法不可得。離無為法。有為法不可得。須菩提。是有為無為二法。不合不散。釋曰。由上教理。顯有為無為非一非異故。不同前教。說生滅智證無生滅理。不說如外智證智外如。緣境斷惑。不二而二。說能所斷。二而不二。說為內證。照惑本無。即是智體。照體無自。即是證如。若依此釋。無能所斷證方為真斷。證始本無二之智。應用無邊說無盡智。非唯二四等。如是智體。非相能遷。非為無為。三界唯心。依第一義。非唯生滅識。理行二性。不二而二故。凡有心悉有佛性。但有流心。會自本性。成無漏智。非無漏外有別有漏心能得無漏法。無此失故。不別立有為無漏無因緣種。是故乘破三殊。姓無五異。依他無性即是圓成。更無二執。三性一觀不待別脩。同時四相。滅非後無。因果即空即有非斷非常。如是義類。廣有眾多。不可繁文。應准思擇。
二事事無㝵門者。謂此事彼事。或由法性力所致。或由神通等轉變。是故互望於同類異類中。有相即相在等相作相入等。然此總依三相以顯。一體事。二德相。三業用。初體事者。謂色心時處身方教義行位等。此通二種。一純淨無漏。謂佛菩提。從無生智。證淨法界所起依正。此即德相所依體事也。二通染無染。此即業用所依體事也。二德相者。謂相即相在等。由佛菩提無染依止。莫不皆以真如為體。真如既具過恒沙德。真所起事德量亦然。是故此事德相一同真性。無㝵自在。三業用者。謂佛菩提證得淨法界故。成就通明三昧解脫。而能於彼染淨體事。示現自在相作相入等。上來略顯事事無㝵。若廣分別。明行相證成。如下第七顯義中說。
第二問答分別者。如別行三教對辨中說。上來真具分滿教了。上來總辨第三大段立教差別門竟。
第四教所被機中二。初明正為。後辨兼為。前中即是具分教機。於三乘中。唯是實教大乘菩薩故。出現品云。此法門。如來不為餘眾生說。唯為趣向大乘菩薩說。唯為乘不思議乘菩薩說。釋曰。此簡持名也。簡中二種。一者二乘。二是漸悟。俱非正為。故云唯為趣向大乘菩薩也。持者乘是運載之義。謂無分別智所有脩行。及所成位等。一切諸法。不同行布乘教。彼中行但一。多行但多。上位但上。下位但下。理在事外。事在理外。今此不爾。一即多而不壞一。多即一而不失多。上即下而不壞上。下即上而不失下。事即理而非理。理即事而非事。恒是不是。不是而是。理事鎔融。互無障㝵。如斯運載乘。謂一不可以一思議。以即多故。乃至理不可以理思議。由即事故。是故名此為不思議。此亦可是簡非名爾。又此簡彼二乘小故。名為大。非彼下乘所能測故。名不思議。雖有兩釋。前說為勝也後兼為中三。一引為。二轉為。三遠為。初是真一分滿教機也。於三乘中。權教大乘菩薩。五種姓內。菩薩種姓。及不定性中。一分菩薩。由此根性。未可正為。但應且依權教脩習。從此引入實教中故。出現品云。設有菩薩。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行六波羅蜜。修習種種菩提分法。若未聞此如來不思議大威德法門。或時聞[A18]已。不信不解。不順不入。不得名為真實菩薩。釋曰。理實菩薩。經爾所時。脩六度等。無有不聞此經不信不解。今假設言。設爾所時。依彼權教。脩六度等。而未聞此實教大乘。或聞不信。此尚不名真實菩薩。況聞權教。少時脩行。而得名為真實菩薩。問若權教菩薩。畢竟還須入實教者。權教所說。十[1]他佛[*]他。豈虗設耶。答權教所設。因果行相。非實非虗。非虗者為接引故。長養根器故。無實十地佛地故。非是實也。亦如小教說佛菩薩因行果證。彼說非實非不實也。是故實證實果。唯在實教。以此教中說如來藏具分義故。因果行相稱法性故。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乃至廣說故。出現品云。此法名演說如來根本實性。不思議究竟法。又云此經珍寶不入一切餘眾生手。唯除如來法王真子。生如來家種如來相諸善根者。乃至廣說。
二轉為者。謂[2]即真一分半教機也。於三乘五姓中。隨其所應。今依此經。但應轉為不可直被故。出現品云。如藥樹王。唯除[3]三處。不能為作生長利益。所謂地獄深坑及水輪中。然亦於彼初無厭捨。如來知慧大藥王樹。亦復如是。唯除[*]三處。不能為作生長利益所謂二乘墮無為坑。及壞善根非器眾生。溺大邪見貪愛之水。然亦於彼。曾無厭捨。釋曰。無厭捨言。非畢竟無生長利益菩提涅槃故。然諸二乘以根鈍故。不能直入實教之中。要先迴至權教大乘。捨二乘名。得菩薩稱。然後方入真具分教。有釋此經。亦直被小。現相品說彼獲益故。第九會列聲聞眾故者。今按此釋乃為謗經。所以者何。出現品說。一切二乘不聞此經。何況受持書寫等故。而現相品說二乘獲益。非在此會聞此法故。第九會中。正為簡彼非此所被故。列彼眾顯如聾盲。問此經既不被於二乘。何名具分。答若被二乘。何名具分。思之可見。
三遠為者。謂即迷真異執無聞非法。亦即是前壞於善根。溺見水等。於五姓中。畢竟無有般涅槃法諸有情也。今依此經。但得遠為。非可正被故。出現品云。如來智慧無處不至。何以故。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㝵智則得現前。譬如有大經卷。量等大千。書寫大千世界中事。一切皆盡。乃至云。雖復量等大千世界。而全在一微塵之內。如一微塵。一切微塵皆亦如是。如來智慧亦復如是。無量無㝵。普攝利益一切眾生。具足在於眾生身中。但諸凡愚妄想執著。不知不覺。不得利益。乃至廣說。寶性論宗亦同此教。故彼第三云。向說一闡提。常不入涅槃。無涅槃性者。為欲示現謗大乘因故。為欲迴轉謗大乘心不求大乘心故。依無量時故作是說。以彼實有清淨性故。不得說言彼常畢竟無清淨性。上來聖教。除正為外。無有凡愚不至二乘。無有二乘不至權教大乘。無有權教不至實教是故一切三乘五姓。無非此經之所被者。此中總攝現為當為四生六趣外道闡提。一切皆盡。無一眾[1]生無佛智故。出現品云。佛子。譬如大海。其水潛流四天下地及八十億小洲。有穿鑿者。無不得水。佛智慧海亦復如是。流入一切眾生心中。若有眾生。觀察境界。脩習善法。則得智慧清淨明了。而如來智平等無二。乃至廣說。此猶且約行性而說。若依法性。非情亦是此經所為。所以者何。情與非情。其性一故。攝相歸性。相亦無二。是故但被有情。則為[A19]已被非情也。第四門竟。
第五教體中。兼辨諸宗。通有其三。一薩婆多宗。二經部宗。三大乘宗。就初宗中。自有三說。一大婆沙中。於四法內。唯取音聲。以為教體故。彼一百二十六云。問如是佛教。以何為體。為是語業。為是名等。答應作是說。語業為體。問若爾次後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佛教名為何法。
答謂名身句身文身。次第行列。次第安布。次第連合。答後文為顯佛教作用。不欲開示佛教自體。謂次第行列。安布連合。名句文身。是佛教用。有說佛教名等為體。問若爾。此文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佛教云何。答謂佛語言唱詞評論語音路語業表是謂佛教。
答依展轉因故作是說。如世子孫展轉生法。謂語起名。名能顯義。評家釋云。如是說者。語業為體。佛意所說。他所聞故。雜心論說。意亦同此。
二依順正理。於四法中。用名句文三法為體故。彼第三云。牟尼說法蘊。數有八十千。彼體語或名此色行蘊攝。俱舍第一。亦有此頌。正理釋云。論曰。有說佛教語為自性。彼說法蘊。皆色蘊攝。語用音聲。為自性故。有說佛教名為自性。彼說法蘊。皆行蘊攝。名不相應行為性故。問語教異名教。是語[2]名別體。教何是[3]名。
答要由有名。乃說為教。是故佛教體即是名。所以者何。詮義如實故名佛教。名能詮義故教是名。由是佛教定名為體。舉名為首以攝句文。顯宗第三亦同此說。問豈不正理依婆沙等。如何乃違評家正義。
答眾賢論師。無適莫。但理長者即為自義故。順正理名等為正。發智論說。意亦同此。
三依俱舍。通取四法。總為教體故。彼第一中有頌。同前正理。而長行但敘兩家無偏定斷故。彼敘云。諸說佛教語為體者。彼說法蘊。皆色蘊攝。諸說佛教名為體者。彼說法蘊。皆行蘊攝。次後文中。釋蘊量云如實義者。世尊宣說八萬法蘊。如彼所說八萬法蘊。皆此五中二蘊所攝。釋曰。准此論文。既無別斷。當知意在通取四法。問婆沙俱舍。只是一宗。豈應別立。
答俱舍婆沙。理實無異。今且據文而有差別。一則不同正理定取名等。二則不同婆沙評家定斷。今故別列也。
第二依經部宗。聲為教體故。正理十四。破彼計云。汝不應說名句文身即聲為體。無性攝論第一亦云。諸契經句。語為自性。且不應理。然此宗中。自有三說。一云十二處中。聲處為性。離聲無別名句字故。一云法處相續假聲為體。唯是意識所緣境故。一云通假及實。二聲為性。由前二說皆有理故。
第三就大乘宗中。自有四宗。一真俗俱有宗。二真俗雙泯宗。三理事無㝵宗。四事事無㝵宗。初謂真諦理實故說為有。俗諦不壞故說非無。於中三。一隨相辨體。二唯識辨體。三會性辨體。初中復三。一唯能詮。二通所詮。三通諸法。初能詮中復有三說。一云教體唯是音聲。由聲是實名等假故。故深密第五云。如來言音。略有三種。一者契經。二者調伏。三者本母。一云教體用名句文。由名句文有別體故。故成唯識第二。破經部云。若名句文不異聲者。法詞無㝵境應無別。一云聲名句文合為教體。由前二說皆有教理為定量故。又深密第四云。不可捨於言說文字而能宣說。是故我依般若波羅蜜多。能取諸法無自性性。問教豈非一。如何辨體諸說不同。玄奘三藏。釋此義云。以假從實。聲為其體。離聲無別名句等故。以體從用。名等為性。能詮諸法自性差別。二所依故。生解究竟要由文[4]義二種合為教體。瑜伽八十一云。諸契經體。略有二種。一文。二義。文是所依。義是能依。如是二種。總名一切所知境界。釋曰。此論意。顯無教則無義無義則無教。教之與義。不可離異故。合為體。三通諸法者。謂餘一切情非情境。所以者何。如來身二業。能為自身他身非身等三相應化故。意唯二化。非情[A20]已是心等現故。如佛地論第七卷說。又阿彌陀經云。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宣暢菩提分法。乃至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出微妙音。眾生聞者。皆發念佛念法念僧之心。釋曰。此文即顯自身相應或非身相應。彼土無有實畜生故。依此三化。所顯之教。皆是通明三昧解脫。以為其體。
二唯識辨中二。一本質教體。二影像教體。言本質者。諸佛自宣說。若文若義。皆是如來妙觀察智相應淨識之所顯現。離識無別文義可得故。佛地論第一云。有義。聞者善根本願增上緣力。如來識上文義相生。此文義相。是佛利他善根所起。名為佛說。此顯如來淨識為教體也。
二約顯影像教體。謂聞者識上。所變文義。皆不離識故。佛地論云。佛說法時。聞者識心。雖不取得。然似彼相分。明顯現故。名我聞。又云。如來慈悲本願增上緣力。聞者識上。文義相生。此文義相。雖親依自善根力起。而就強緣。名為佛說。由耳根力。自心變現。名為我聞。又無性攝論第一云。貫穿縫綴故名為經。此中即是隨墮八時。聞者識上。直非直說。聚集顯現。以為教體。釋曰八時者。舊人四說。一云如來說法。於八轉聲中。隨用一聲。逗機說故。一云佛說華嚴八會時故。一云依聲明論。晝夜各有四時。如來隨於此時。應機說故。一云依十地論。如來說法。離八非時。依八正時故。故彼論第十一云。如王懷憂。惱。病。恚。著諸欲。險處。無侍衛。纔侫。無忠臣。於此八難時。智臣不應語。心王亦如是。非時不應說。釋曰。尋上諸說。雖各有據。然勘梵本。並不相應。謂梵稱一瑟吒。此云欲樂。梵言遏瑟吒。此謂之八。而攝論梵本。則是一瑟吒。非遏瑟吒也。由其兩音相濫。致使時譯者謬傳。既翻欲樂為八。[1]大復虗[2]如時字。故勞諸德。擾動智海。玉巵雖寶。無當奈何。是故正譯。應云隨墮欲樂。聞者識上。直非直說。聚集顯現。釋曰。此文意。顯聞而欲樂成聚集故。言直非直說者。五釋不同。一云詮法自性。名為直詮法差別。名非直說。一云長行名直說。偈頌非直說。一云十二分教中。契經名直說。餘十一分。名非直說。一云直爾說法。名為直說。以譬喻說。名非直說。一云如實說者。名為直說。方便說者。名非直說。言聚集顯現者。今且依未自在位。聞四字句。五心次第。以辨聚集。謂如佛說諸行無常四字之時。此中即有四聲。四字。四名。一句。及所詮義。於聞者識。聚集顯現。然此義中。西方四釋。一云如說諸字。有率爾尋求二心。然未定知諸字所屬。無決定故。次說行字。由先熏習。連帶解生。有三心起。謂率爾。尋求。決[3]定知諸字所屬一切行故。聞諸行字。雖知自性。然未知義。為令知義。復說無字。但有二心。謂率爾。尋求。未有決定。以未定知無字所屬。後說常字。由前字力展轉熏習。連後字生。具起五心。謂率爾。尋求。決定。染淨。等流心等。於最後時。四字周圓。方能解義。總十二心。初二。次三。次二。後五也。十四相謂。四聲。四字。四名。一句。一義。名聚集也。一云說諸字時。率爾耳識。同時意識。但緣其聲。是現量故。尋求心中。唯尋耳識所緣境故。亦但緣聲。不緣字名。此之三心所變聲上。雖有字名。如生等相而不緣之。至決定心。緣聲字名。有三相現。說行字時。率爾耳識。同時意識。及尋求心。亦但緣聲。至決定心。緣聲字名。有三相現。說無字時。率爾耳識。同時意識。及尋求心。亦但緣聲。至決定心。緣聲字名。有九相現。說常字時。率爾耳識。同時意識。及尋求心。亦但緣聲。至決定心。緣聲字名。經十六心。有十四相。謂四聲。四字。四名。并句。及義。名為聚集。若不散亂。起染淨心。及等流心。若散亂時。生心不定。一云率爾耳識。同時意識。但緣於聲。是現量故。尋求心中。緣聲字名。非現量故。由此[4]然小經十二心。有三。六。九。十四相現。名為聚集。若不散亂。決定心生。若散亂時。生心不定。一云卒爾耳識。但緣於聲。同時意識。緣聲字名。若不爾者。尋求意識。尋何等名。此中曲有兩釋。一云四率爾耳識。各緣其聲。四同時意識。緣聲字名。是其現量。四尋求心。方得圓滿。經十二心。有三六九十四相現。名為聚集。一云同時意識。容非現量。得緣過去。緣於八心。四率爾耳識。四同時意識。有三六九十四相現。名為聚集。問同時意識。既是現量。何得緣字名耶。
答現量亦緣名字自相。不緣名義相繫屬故。上來且依未自在位。五心次第聞教聚集。若傳教者。是自在位。則非此說。所以者何。自在位者。得淨耳根。一剎那頃。聞一字時。於餘一切。皆就領受。無障礙故。或有聞說先受持教。由純熟故。不待率爾耳識引發。及尋求等。雖有決定。或染淨。或等流等。或有字句增減之者。亦即非如前說相心數量多小。但隨所應字句而說。若具顯五心。如瑜伽第一及餘處章說。
問此既說有本影二教。何故有聖教說佛無色聲心意識耶。
答教說有無各別所據。今約五義。會其違相。一遮過顯德。二真俗二諦。三傳古非作。四悲願所成。五本質影像。初中為遮過患故說非有。為顯實德故說非無。如十卷楞伽第八云。如來不說墮文字法。若人言如來說墮文字法者。此即妄語。四卷楞伽第三云。我從某夜得最正覺。乃至某夜入般涅槃。於其中間。不說一字。亦不[A21]已說當說。是佛說。佛性論第二云。如實義者。如來無有色聲麤相功德可得。檢兜率偈讚云。色身非是佛。音聲亦復然。亦不離色聲。見佛神通力。釋曰。此上意。顯有過失之色聲則佛非有。無過失之色聲則佛非無。然此非無。是不有之非無。不無之非無也。故密嚴第一云。或說菩薩入於諸地。乃至淨所依止。入於佛地無漏蘊界。常無變易。涅槃三十七云。凡夫之色。從煩惱生。是故智者。說色無常苦空無我。如來色者。遠離煩惱故。說是常恒無變易。乃至云。以是因緣。如來色常。乃至識常。此經現相品說。如來六根。皆無有量。出現品說。如來三業。亦無有量。
二真俗二諦者。真諦離相故說非有。俗諦隨機故說非無。金光明云。佛果唯有如如及如如智獨存。大般若四百二十五云。我從成佛[A22]已來。不說一字。汝亦不聞。維摩云。其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仁王觀空品云。若有脩習聽說無聽無說。如虗空法同法性一切法皆如也。釋曰。此上唯就真勝義說。兜率偈讚云。眾生妄分別。是佛是世界。了達法性者。無佛無世界。大般若五百六十七云。眾生各各謂佛獨為說法。而佛本來無說無示。涅槃二十六。明菩薩具足多聞中。亦同此說。釋曰。此上雙約真俗以顯。
三傳古非作者。謂佛所說。但是傳述古佛之教。非自製造。楞伽云。如來不說法者。緣本[1]位法故。般若論云。須菩提言。如來無所說。此義云何。無有一法唯獨如來說。餘佛不說故。
四悲願所成。謂佛所無有盡。三業應眾生者。皆是廣劫悲願。為眾生感。非自所有。故說佛果無有色聲。然即以此為他為自故。亦說有。下文云。如來不出世。亦無有涅槃。以本大願力。顯現自在法。出現品云。如來身遍一切處。乃至非至非不至。何以故。如來無身故。為眾生故。示現其身。
五本質影像者。謂佛三業平等普應。無彼差別影像色聲故。說非有。然即與彼差別聞見。為增上緣。因質有影故。說非無。上五義。會諸聖教。不相違也。
三會性辨體者。謂此教雖不說真如隨緣之義。然說佛正體智證最淨法界。而於後得安立教法故。亦說如為體性故。成唯識第十。釋真如云。三勝流真如者。謂此真如所流教法。於餘教法。極為勝故。七法無別真如者。謂此真如雖多教法種種安立。而無異故。釋曰。教法既從法界流。是故教法依真建立。上來第一門竟。
第二約真俗雙泯宗。出體者。謂真諦離相故說非有。俗諦無性故說為空。次第如前。三門出體。皆悉是空畢竟非有。即以此空。為教體性。如清辨論師掌珍頌云。真性有為空。如幻緣生故。無為無有實。不起似空華。此二比量。依真勝義。不依世俗故。說皆空。廣說(云云)。
第三理事無㝵宗。出體中三。一隨相。二唯心。三法性。初隨相中三。一約能詮。二通所詮。三通諸法。就能詮中亦三。一唯音聲為體故。維摩第一云。佛以一音演說法故。二唯名句文為體故。仁王觀空品云。是經名味句。百佛千佛百千萬佛說名味句故。三合前二說。四法為體故。十地品云。如空中彩畫。如空中風相。牟尼智如是。分別甚難見。佛藏經第一卷初亦同此說。十地論云。說者以此二事說。聽者以此二事聞。謂音聲及善字。釋曰。此文舉下攝上故但云字。或舉所依攝能依故。問前來諸宗皆說聲等四法為體。今此亦爾。何以甄別。
答名言雖同。理趣胡越。所以者何。初有實體故。二唯是聲有體假故。三就大中。一稱實故。二俱不立故。三即理事故。後第四宗中四法融故。二通所詮者。十住品云。文隨於義。義隨文故。三通諸法者。謂非但如前依能所詮取耳意識境以為體。亦復通於六識之境。以為教體。由悉能為開悟利益所知境故。維摩香積品云。眾[1]生香菩薩謂維摩詰。我土如來無文字說。但以眾香。令諸天人得入律行。菩薩各各坐香樹下。聞斯妙香。即獲一切得藏三昧。釋曰。但示此香。即為說法故。彼文次前云。彼土無有聲聞辟支佛名。唯有清淨大菩薩眾佛為說法故。又菩薩行品云。有以光明而作佛事。有以菩薩。或佛化人。或菩提樹。或以衣服臥具。或以飲食園林臺觀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或以佛身。或以虗空夢幻影響鏡中像水中月熱時焰。或以音聲語言文字。而作佛事。或有佛土。寂寞無言無說無示無識無作。而作佛事。阿難。諸佛進止威儀。無非佛事。乃至廣說八萬四千諸塵勞門。而作佛事。十卷楞伽第四云。佛告大慧。非一切佛土言語說法故。有佛國土。直視不瞬。口無言說。名為說法。有佛國土。[2]宜爾示相。名為說法。有佛國土。但動眉相。名為說法。有佛國土。唯動眼相。名為說法。有佛國土。咲名說法。有佛國土。欠呿名說法。有佛國土。[3]咳名說法。有佛國土。念名說法。有佛國土。動身[4]名說法。釋曰。准上二經。種種境界。開悟眾生。皆名說法。是故教體。隨其所應。非但四法乃所詮也。
二唯心辨體者。謂前所說能詮等三。莫不皆是真心所現。離此真心。更無有法故。起信云。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如是二門。皆各總攝一切法。此義云何。以此二門不相離故。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但依妄念。而有差別。釋曰。各攝世出世間。故無漏散。不離真心也。梵行品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故。問此中即依真心辨體。有本影不。
答有無無㝵。本疏釋此四句分別。一唯本無影。謂[5]令唯能說。以聽者不離說者真心故。二唯影無本。謂[*]令唯能聽。以說者不離聽者真心故。三亦本亦影。謂[*]令說[*]令聽。俱時現前。以真心不壞說聽故。四非本非影。謂[*]令說[*]令聽俱非現前。以真心無二非說聽故。
三法性辨體者。謂前相心二教。即[*]令法性所成真心。即法性之別號。是故離真如外。更無有法。仁王二諦品云。大王法輪者。法本如。應誦如。乃至云論議如。此名味句音聲果文字記句一切如。上來隨相等三。總會為一。理事無㝵教體也。
第四事事無㝵宗。出體者。此中聲名句文能詮所詮等。莫不一一皆具無盡無㝵法界。謂具正智所生法性所起色心時處身方行位等體事相等德相相入業用。所以然者。此中無有一法而不具足一切法故。廣釋體事等三義如下第七顯義門說。問此宗亦有本影義不。
答有無無等㝵成一四句。所以者何。佛中有眾生。眾生中有佛故。故出現品云。如來成正覺時。於其身中。普見一切眾生成等正覺。乃至普見入般涅槃。皆同一性。所謂無性。廣說云云。又佛性論第二云。一切眾生。悉在如來智內。以如如智。稱如如境故。一切眾生。決定無出如如境者。[6]普為如來之所攝持故。名所藏眾生。為如來藏。(此明眾生在佛中也)又出現品云。菩薩摩訶薩。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何以故。諸佛如來不離此心成正覺故。如自心中。一切眾生心中亦復如是。悉有如來。成等正覺。(此明佛在眾生中也)言四句者。一果門攝法界盡故。則因無異果之因。而唯本無影。二因門攝法界盡故。則果無異因之果。而唯影無本。三法界緣起因果無礙互相在故。則亦本亦影。四法界緣起因果相攝。雙相辨盡。俱非二心。則非本非影。是故。由前第三句故。佛心中眾生聽眾生心中佛說法。眾生心中佛為佛心中眾生說法。由前第四句故。佛心眾生無聽。眾生心中佛無說。問何故前立教中。明體事業用通於染淨。今此教體唯局淨耶。
答前辨業用所依體事。故通染淨。今顯諸相及淨業用所依體事故不通染也。問此中[7]地身非情等說法與前一分滿教通諸法說有差別。
答彼據三種化說[A23]已如前辨。今此所有菩薩說。剎說。眾生說業。即是佛說。所以者何。三種世間無非佛故。是故教體該攝法界所有諸法也。(上來教體門竟)。
第六宗趣者。宗謂尊崇。趣即意指。謂此一部經內所詮義中。最所珍貴高尚之義。謂之宗也。宗意所向謂之趣也。此宗即趣。或宗之趣。通其二釋。因此部宗二門分別。初通論三教。後別明當部。前中三教各有四宗。謂一通宗。二別宗。三隨部宗。四隨義宗。又有會宗品宗。恐繁不述。
初真一分半教中。通宗者。謂二十部對法。及四阿含。雖多所立。莫不同[1]詮生空之理。是故通名生空法有宗也。二別宗者。謂即前之二十對法。各立宗別。如宗輪論中說。不可具引。略顯三宗。
一三世俱有宗。此一切有部。計謂過未名色體是實有同現在故。
二法無去來宗。此大眾部計。謂去來色體用俱無。唯有現法及無為故。
三現通假實宗。此說假部計。謂去來二世法定非有。唯有現法。於中在界處是假。在蘊是實。經部同此。
三隨部宗者。謂即於前二十對法。一一宗內。有多部論。宗有不同。如薩婆多中。婆沙正理俱舍等。當當部部宗各別故。又如四阿含中。各有多部經。詮宗各別。又如正法念雜寶藏等。並准應知。四隨義宗者。謂即前諸經論中。凡所立義。一一皆有宗旨。廣說應知。
第二真一分滿教中。初通宗者。謂或有大乘經說真俗俱有。或有說言真俗俱空。雖此有異。莫不皆辨生法二空。是故通名生法俱空宗也。二別宗者。謂即於前通宗之內。開成兩宗。然有兩說。一云一三性皆空宗。如三無性論等。
二三性空有宗。如深密等。此二學[2]從互言顯密。一云即真俗俱空有等是前宗也。謂勝義真實故不無。世俗因果不失故是有。此則真俗俱有。如深密瑜伽等。二若二勝義相盡為空。世俗緣生如幻非有。如前所述清辨比量。此則真俗俱空。如大般若等。
三隨部宗者。深密以境行果無等為宗。十輪以佛輪等十輪為宗。阿彌陀經以稱淨土為宗。大般若十八空為宗。
四隨義宗者。謂前深密十輪大般若中。隨所說義。有所成立。即以為宗。問大般若等。亦說色空相即之義。此則正當理事無㝵。何故列在一分滿教。
答此色義。兩宗釋異。一分滿云。依所執性故說為空。具分滿云。依他無性故說為空。設依後釋。而般若中。復有說處是不了義故。大般若五百九十二中說。三乘五姓畢竟差別。唯說色空。依所執說。是故且配屬前教攝。若所說色空。依緣生死性。則具分滿攝。
第三真具分滿教中。初通宗者。謂此宗中雖說理事無㝵[3]真。莫不皆顯有為無為非一非異。是故通名為無為非一異宗也。二別宗者。謂於前通宗之內。分成兩宗。一理事無㝵宗。此即楞伽密嚴維摩法華涅槃勝鬘仁王等經。
二事事無㝵宗。謂即此經及如來不思議境界經等。問華嚴等。亦說理事無㝵。何獨事事無㝵宗攝。仁王維摩涅槃經等。亦說事事無㝵之相。何不事事無㝵宗收。
答兼正異故。又仁王等。唯依業用說故。此經具德相等故。
三隨部宗者。初理事無㝵宗中。如楞伽以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為宗。內證聖智所行境界為趣。或以一百八句為宗。一心為趣。密嚴以現法樂住內證智境為宗。維摩以抑挫二乘顯菩提解脫為宗。法華以會三歸一為宗。勝鬘以空智如藏及攝受正法為宗。涅槃以佛性常住為宗。仁王以三種般若為宗。後事事無㝵宗中。不思議境界經以如來不思議境界三昧為宗。
後別明當部宗者。古來異釋。總有七家。前六古說。後一現傳。前中一笈多三藏云。此經以三十二聖觀行為宗。二敏法師云。以因果為宗。印法師亦同此說。三遠法師云。以華嚴三昧為宗。由此經意。令觀因果成三昧故。四衍法師云。以無障㝵法界為宗。五裕法師云。以甚深法界心境為宗。法界門中。義分心境。諸佛證之。以成淨土。法界即是一心。諸佛證之。以成法身故。此經初品內頌云。無盡平等妙法界。悉皆充滿如來身。又經最後品內明入法界。故知唯以法界為宗。六光統律師云。以因果理實為宗。
二現傳者。即是本疏所立也。於中二。初簡持。後釋義。前中謂前六家宗內。初三但顯所成因果。次二唯明所依理實。後一雖該前二。然以名意不具。令義不明故。現所傳。具言因果緣起理實法界。以為宗趣。
後釋義中二。先釋別名。後解通稱。謂因果緣起理實法界唯囑此經故。名為別。宗趣之目。通餘一切。前中四。一因果緣起。與理實法界。分相別顯。二融理實法界。以成因果緣起。三會因果緣起。以歸理實法界。四雙融次前二門無㝵存泯。初中有十法五對。一無等境。此有二種。一在纏。為所信境。二出障。為所證境。二無等心。此亦二種。一大菩提心為主故。二喜捨等心為伴故。三無等行。此亦二種。一差別行。歷位顯故。二融攝行。一即一切故。四無等位。如前行說。五無等果。此亦二種。一依果。謂華藏世界海故。二正果。謂十身故。此上五對。初一是理實法界。次三緣起因。後一緣起果也。
第二中亦十法五對。一所信因果。二差別因果。三平等因果亦是出現因果。四成行因果。五證入因果。此門配經。如第二卷疏科文中說。
第三中亦十法五對。謂即會前理實之因果。而還歸於理實。所以者何。五對因果。莫不皆以無㝵法性而為自性。是故不㝵即相即性也。
第四雙融次前二門無㝵存泯者。謂即於一無㝵法界。而性相混融。自在成就。亦有十義。一由離相故。因果不異理實。即因果非因果也。二由離性故。理實不異因果。即理實非理實也。三由離相不壞相故。理實即因果。以非因果為因果也。四由離性不泯性故。因果即理實。以非理實為理實也。五由離相不異離性故。因果理實二俱泯絕。逈超言念。六由不壞不異不泯故。果因理實。二俱現前。熾然言念。七由上存泯不相異故。常以絕見聞而見聞故。此即無見聞之見聞也。常以離言念而言念故。此無言念之言念也。八由理實性融不可分故。即理實之果。統攝理實無不盡。即因隨所依而在果中。是故佛中有菩薩也。九即理實之因。攝義亦爾。是故菩薩中有佛也。十因果二位。各隨所應。收攝無邊差別諸法。相即相在。微細帝網等。此十義中。初七是理事無㝵宗。後三是事事無㝵宗。
後尺通稱中。義類繁廣。略顯十法五對。一人法相對。謂舉人為宗。顯法為趣。如佛華嚴之大方廣故。或反上。謂大方廣之佛華嚴故。二理事相對。謂舉事為宗。會理為趣。或舉理為宗。融事為趣。如舉具分真性故。三境智相對。謂舉境為宗。成觀為趣。或舉智為宗。攝境為趣。如心性是一等。四行位相對。謂舉位為宗。成行為趣。或舉行為宗。顯位為趣。如圓行成圓位。五因果相對。謂舉因為宗。成果為趣。或舉宗為宗。脩因為趣。然此宗之與趣。及因果緣起。理實法界等。互望融鎔。相即相在。皆無障㝵。謂因之果。果之因。或因即果。果即因。或因果即緣起。或理實即法界。或因果緣起之理實法界。或因果緣起即理實法界。或宗即趣。宗之趣。或因果緣起理實法界之宗趣。或即宗趣。皆准思之。上來四宗相望。寬狹有三。謂初一唯寬後一唯狹。中間別及隨部二部。互寬狹。望前後故。此經於三通宗。是為無為非一異宗攝。於三別宗。是事事無㝵宗收。於三隨部宗中。是因果緣起理實法界宗。於三一隨義宗內。即諸法相即相在相攝相入等宗。於色大小。無增減。於時長短。無延促。餘一切義准應知。第六宗趣門竟。
第七顯義分齊者。於中有別有通。別謂隨會隨品隨文句字等。一一皆有義分齊故。通謂一部大宗義之分齊。今此所辨。唯通非別。謂即事事無㝵法界宗中。義之分齊爾。於中二。初辨相。後問答。前中三。一體事。二德相三業用。初體事者。即是德用所依。此通二種。一純淨無漏是德相所依體事。二通漏無漏。是業用所依體事。今通前二體事。略舉十法。餘可思准。謂色心時處身方教義行位初色者。謂外器世間能造所造。下至微塵。上至廣剎。及中一切所有事物。二心者。謂佛菩薩及諸眾生。所有染淨心及心法。三時者。謂迦羅時。三摩耶時。大劫小劫。九世十世。下至一剎那等。四處者。謂盡十方世界依色所顯大小[1]方量。上至廣剎。下至一塵毛端等處。五身者。謂佛身。菩薩身。二乘人身。乃至一切眾生身。下至一毛孔。上至全身。六方者。謂東方南方。乃至上方下方。上至盡十方虗空界分。下至一毛端量處。七教。謂能詮名句字聲。及通一切。下至一名一句一字一聲一光香等。上至種種無量差別名句字等。八義者。謂教之所詮一切法門。下至一義。上至一切。九行者。謂諸菩薩所有脩行。無邊行海。下至一行。上至無盡。十位者。謂三賢十地等。上至佛位。下至十住初心等。
第二德相者。第八迴向說真如一百門德。皆名真如相。又起信論云。真如相大者。具足無量性功德故。此德即是相名德相也。今此將顯如所起果。故以如德而名其果。就此門中二。先通辨德相因。後別顯德相果。前中謂佛菩薩從初發意。修諸行時。一一皆與法性相應。常觀諸法。若同類。若異類。若同體。若異體。若雜染。若清淨。相雖差別。其性是一。所謂無性。以無性故。性相無㝵此相彼相。既同一性。相隨性而融通。是故此事彼事。成即在等。無障㝵也。又由大願迴向善根同如相故。證淨法界所感依正。還同真性。具足一切無邊無㝵德相。(普賢行品云何況最勝智三世諸佛法。從於法界生。充滿如來地)真如性既具過恒沙德。真所起事。德量亦然。是故此事及德。同無為性。非相所遷非分限取。唯普眼見。非餘境界。今略舉真如十種德相。以顯此中體事德相。第八迴向云。譬如真如與一切法。而共相應不相捨離。不離諸法。恒守本性。無有改變。無所不在一切法中。性常平等。性常隨順。與一切法。同其體性。常住無盡。普攝諸法。一切法中畢竟無盡。釋曰。此十德相。凡有其一。必具餘九。具餘九。具百。具[1]十。具過恒沙。如八德水。何以故。同體性故。無分限故。法界體事既全如起。是故一一具餘一切。今且依總別分相。略辨十門。餘應思准。謂一由法界體事。一一皆有同法性中。與一切法而共相應。不相捨離德故。一一隨應。同時具足一切體德。二由此彼事。各有同法性中不離諸法德故。相望有相即德。三由此彼事。各有同法性中無所不在德。相望有相在德。四由諸體事。各有同法性中。性常隨順德。及恒守本性。無改變德故。一一隨應有隱顯德。五由此彼事。各有同法性中與一切法共相應德故。相望有主伴德。六由諸體事。各有同法性中與一切法同體性德故。一一即是一切諸法德。七由諸體事。各有同法性中常住無盡德故。一一自具無盡法德。八由諸體事。各有同法性中。普攝諸法德。及一切法中性常平等德故。一一隨應。有純雜德。九由諸事一一。皆有同法性中。普攝於法德故。一一隨應。具微細德。十由諸體事。一一各有同法性中。無所不在德。及一切法中。畢竟無盡德故。互望重重。有如因陀羅網德也。
二別顯德相果者。准前略顯十種德相。餘類應知。
初同時具足相應德者。謂後九門。所有體事。同類異類。及中一多大小長短位上下等。同時具足在於一法。是故此門。為後九門之總。後九是此一門之別。然以總別不相離故。凡舉一法必具所餘一切門者。是此門攝。若舉一法。但具當自一門法者。是餘門攝。(華藏頌云。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妙嚴品初顯佛法界身德云。譬如虗空具含眾像。舊經性起品云。三世一切劫。佛剎及諸法。諸根心心法。一切虛妄法。於一佛身上。此法皆悉現。是故說菩提。無量無有邊)。
二相即德者。謂諸體事。同類異類。及中一多大小長短位上下等相望。此中同異體事相望。但各兩句。謂此即彼。彼即此等。其中同類體上一多等相望。或有六句。謂此一即彼一。多即多。一即多。多即一一即多一。多即一多。乃至餘大小長短位上下等。互望皆爾。異類體上互望相即。當知亦爾。思準可知。(十住品云。一即是多多即一。文隨於義義隨文。如是一切展轉成。釋曰。既云展轉。即是異體也。四十七云。諸佛知一切佛語即一佛語。知三世一切劫即一剎那。初發心品云。以發心故。即與三世一切諸佛。體性平等。乃至云。真實智慧等者。此顯位上下相即也。七十八云。彌勒告眾云。言餘諸菩薩。經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乃能滿足菩薩行願。乃能親近諸佛菩薩。此長者子。於一生內。則能淨佛剎。乃至云。則能具足普賢諸行。釋曰。此顯行位及時相即也)。
三相在德者。謂諸體事。同類異類。及中一多大小長短位上下等相望。是故非但一多相容。此中體事。同類自相望。但各兩句。謂彼在此。此在彼。若異類及中一多等相望。各有六句。初六句者。且如身土相望。依中有依。正中有正。依中有正。正中有依依中有依正。正中有正依。餘體事准思。後六句者。謂一中有一。多中有多。一中有多。多中有一。一中有多一。多中有一多。餘大小等准之。(普賢三昧品初說。佛身中有國土及諸佛菩薩等者。是正中有依正也初發心品云。一微塵中無量剎無量諸佛及佛子諸剎各別無雜亂等者。是依中有依正也。現相品云。如來一一毛孔中。一切剎塵諸佛坐。菩薩眾會共圍繞等。七十九云。善財入樓閣。見種種境界。乃至云。又見其中。有無量百千諸妙樓閣。一一嚴飾皆悉如前。廣博嚴麗。同於虛空。不相障㝵。亦不雜亂。於一處中。見一切處。一切處中悉如是見。釋曰。此百千閣分量皆等。不礙內外。互相容在而不相雜)。
四隱顯德者。謂諸體事同類異類。及中一多大小長短位上下等。一一隨應。有隱有顯。如見此者不見彼。見彼者不見此。雖不互見。而各收盡。雖各收盡。而不相雜。如見既爾。聞等隨應知亦然。如一人身六親所望。雖各不同。然各全得亦不雜亂。(夜摩偈讚云。十方一切處。皆謂佛在此。或見在人間。或見在天宮。十定品第七定云。或見佛身其量七肘。或見八肘九肘十肘。乃至或見佛身量等不可說不可說世界。如來本身無增無減。譬如月輪。閻浮提人見其形小。而亦不減。月中住者見其形大。而亦不增。釋曰。如佛身隱顯既爾。當知言音依果所有及一切法門教義行位等亦然。諸大菩薩。成就如是法界體事德相者。並準可知)。
五主伴德者。謂諸體事。同類異類。及中一多大小位上下等相望。此中據兩法[A24]已去互隱顯相望不同。前門但一法上即有隱顯。(諸會中說。普賢等類輔翼之眾。皆是果海菩薩。更相主助。同遍法界。主主不並。伴伴不俱。主伴伴主同時成就。又脩多羅光明總持三昧。乃至菩薩無邊行海。皆有主伴。如第二中說)。
六同體成即德。謂諸體事同類異類。及中一多大小長短位上下等。一一即是一切諸法。此中不同前相即門。前據此彼。相望相即。此約即體。是一即是一切諸法。此中不同造色地。即是一切法如體事能造色地。即是水等。亦即所造香味觸等。亦即異類心心法乃至一切。悉亦如是。餘一切法一一亦然。並應類准。(妙嚴第一云。其身充滿一切世間。其音普順十方國土如來所處。宮殿樓閣充遍十方。第二云。十方虛空可知量。佛毛孔量不可得。又說依即正。謂摩尼幢放光說法菩提樹亦爾。並出菩薩眾師子座亦然。又見毛孔中說法。乃至眼即耳等。不同權宗。諸根互用。夜摩偈讚云。佛坐夜摩宮。普遍十方界。此事甚奇特。世間所希有。七十六說。摩耶夫人。如常之身。能容十佛剎微塵數菩薩。並各乘宮殿。及八萬龍王。皆在胎中。而不迫窄。七十八云。彌勒菩薩謂善財言。汝但遍觀樓閣。則能了知學菩薩脩行菩薩道。釋曰。此色法即是教義也。八十云。善財從初發心。乃至得見普賢[A25]已前。中間所入一切諸佛剎海。今於普賢一毛孔內。一念所入諸佛剎土過不可說不[1]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如是而行緣盡〔來〕來劫猶不能知一毛孔中剎海次第乃至邊際。釋曰。此顯一毛孔量不增即如是廣大也)。
七具足無盡德者。謂諸體事。同類異類。及中一多大小長短位上下等。一一自體。皆無窮盡。如水中文。此不同。後如帝網德。此但當體。即具無盡。彼依互在。重重無盡。又亦不同微細德相。彼據一中多法齊現。此約一一即無盡窮(妙嚴品云。佛身普遍諸大會。充滿法界無窮盡。又云。其菩提樹。恒出妙音。說種種法。無有盡極。十住品頌云。欲具演說一句法。阿僧祇劫無窮盡。而今文義各不同。菩薩以此初發心。六十五說。具足優婆夷。於一小器中出一切資具飲食等。畢竟無盡。然不減少。釋曰。此皆體德自在。非約解脫等業用)。
八純雜德者。謂諸體事。同類異類。及中一多大小長短位上下等相望。各具普別。然普與別。非即非離。融無障碍。非即故。諸體諸德。繁興萬品。非離故。一體一德。即為究竟。(妙嚴品說。諸異生眾及餘同生。各各唯得一解脫門是純門也。普賢菩薩。得不思議諸解脫門。是雜門也。六十五云。慈行童女。見三十六恒河沙佛。彼諸如來。各以異門。令慈行入般若波羅蜜普莊嚴門者。此純雜無碍也。又善財童子。所求諸善知識。各言我唯知此法門。又皆云。多劫唯修。此純門也。彼諸善知識。皆推進云。諸大菩薩種種知見。種種脩行。[2]〔種〕證得者。此雜門也。自言唯一。他推有多。自他雖異。然屬一身。此亦純雜無碍也。又善財。普獲諸善知識解行德證。亦雜門爾。上下文中。更有此類準知)。
九微細德者。謂諸體事。同類異類。及中一多大小長短位上下等。一一之中。即具諸法。此不同前相在之義。彼約解別體別德相望相在。此但當法即具一切。炳然齊著。(此門亦可名普門德故。七十一云。寂靜音海謂善財言。此菩薩念念出生廣大喜莊嚴解脫門者。即是普門。於一事。普見一切諸神變故。第九迴向中說。微細智。微細境。各七十二門。不可繁引。六十二中。善財於德雲比丘所。聞勝進行法廣說念佛門中云。住微細念佛門。於一毛端處。有不可說如來。出現悉至其所。而承事故。又離世間品說。菩薩有十種甚微細至相。依之總名微細。相容安立。今分德用。彼文屬用。如後業用門。具引應知)。
十如因陀羅德者。謂諸體事。同類異類。及中一多大小長短位上下等。相望此門。據互相容在。展轉重重。無有窮盡(阿僧祇品頌中從不可言說諸佛剎。至此剎。為塵說更難等。有四重也。又四十七云。諸佛有十種知一切法盡無有餘。乃至第十云。知一切法界中如因陀羅網差別。盡無有餘。)。
上來十種德相。於前純淨無漏體事。一一具有。是故成百成千等門也。
第三業用中二。先通顯所因。後別辨其相。前中謂佛菩薩成就無㝵法界相應三昧。通明解脫陀羅尼等用。前體事對應度者。轉變自在。此所轉境。通於染淨。如後所引。
二別辨相中。略顯十類。餘可准知。謂同時具足相應。相即相在。相入相作。純雜隱顯。主伴。微細。如因陀羅網。
初同時具足相應用者。謂以諸體事。同類異類。及中一多大小延促去住染淨定散位上下等。對應度者。隨於一法。即普示現後之九門。同時具足。乃至盡法界所有染淨法。無不同時具足相應。所以者何。一切染法一真性故。一切淨法真所起故。故於堪應者。現此境界。(普賢三昧品云。能令一切國土微塵悉能容受無邊法界。第十行文云。此菩薩於其身中現一切剎一切眾生一切法一切諸佛。八十云。善財見普賢。一一身分。一一毛孔。有十方一切世界三千界中地水等輪諸山河海人天宮殿時劫佛菩薩。如見現在世界。如是前際後際一切世界中悉爾明見。乃至十方剎塵中。現三世一切境界一切佛剎一切眾生一切佛出興一切菩薩。及聞佛菩薩眾生言音。釋曰。此一普賢身。遍十方一切世界塵內無邊佛會中。一一毛孔。現法界中所有諸法。莫不皆令同時具足也)。
二相即用者。謂以諸體事。同類異類。及中一多大小長短去住染淨定散位上下等。相望成用。(忉利。夜摩。兜率等三處。昇天品中皆云。爾時佛神力故。不離於此菩提樹下。而上昇天宮者。此顯坐即昇昇即坐也。五十三云。菩薩有十種入劫智。所謂入可數劫即是不可數劫乃至入劫即一念。入一念即劫。釋曰。此上約異體相望。顯相即用。若得同體。亦有即義。而不名相。准前德相第六。此應名同體成即用。五十六云。菩薩有十種遊戲。乃至第十云。菩薩不分身遍一切佛會者。此一身即是一切身故也。摩耶夫人。如常之身。量同虗空者。若依大願智幻解脫力。而成就說。亦即是此業用門也。勝熱婆羅門刀山火聚。即無分別慧。能斷惑網破癡闇故。七十七說。善財歎樓閣云。不動本處。能普詣一切佛剎者住處。不離一毛端處。而普現身一切世界者住處。釋曰。此皆一即一切也)。
三相在用者。謂以諸體事。同類異類。及中一多大小長短去住染淨定散位上下等。相望成用。此中有二六句。准前德相相在中說。(現相品。一一塵中無量身。復現種種莊嚴剎。三世所有一切劫。一剎那中悉能現。賢首品云。一微塵中入三昧。成就一切微塵定。而彼微塵。亦不增。於一普現難思剎。彼一塵內眾多剎。或有有佛或無佛。或有雜染或清淨。或有廣大。或狹小。乃至云。如一塵中所示現。一切微塵悉亦然。此大名稱諸聖人三昧解脫神通力。第九迴向云。此菩薩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於一毛端量處。悉能包容盡虛空遍法界不可說不可說一切國土。皆使明見。如一毛端量遍法界虛空界一一毛端量處悉亦如是。又云。於一念中。現一眾生不可說不可說劫念心。乃至現一切眾生爾所劫念心。六十八云。一一毛孔內。各現無數身。一一毛孔內。各現無數剎釋曰。上下文中。同此門者。準之)。
四相入用者。謂以諸體事。同類異類。及中一多大小長短去住染淨定散位上下等。相望成用。此亦同前。有二六句。(十行品云。能於一一三昧中。普入無數諸三昧。無量無邊諸國土。悉令共入一微塵。第八迴向云。此菩薩於一毛孔中。普能容納一切國土。第九迴向云。於一身中。悉能包納盡法界不可說不可說身。而眾生界無增無減。如一身。乃至周遍法界。一切身悉亦如是。十地品云。第十地菩薩知佛十種入劫智。所謂一劫入多劫。多劫入一劫。乃至長劫入短劫。短劫入長劫。十定品第二定云。三千世界微塵數三千大千世界。悉入是菩薩身。是菩薩身。亦入是諸世界。第十定云。菩薩自見其身往彼眾會亦自見身普入諸地釋曰此文即是諸位相入也。普賢行品云。菩薩有十種普入。謂一切世界入一毛道。一毛道入一切世界。乃至云。一世入一切世。一切世入一世。離世間品。十種無碍用中。亦說眾生一多相入。六十云。上方菩薩以自在力。令一切世界展轉相入。六十一云。此諸菩薩入一切無諍境界。乃至能令小大自在相入。此一切方普入一方。釋曰。此約方體事。顯相入也)。
五相作用者。謂以諸體事。同類異類。及中一多大小長短去住染淨定散位上下等。相望成用。此亦同前。有二六句。(第八地前頌云。大剎隨念變為小。小剎隨念變為大。如是神通無有量。世間共說不能盡。又後長行云。此菩薩隨眾生所樂。能以眾生身等十種身互相作。第十文云。此菩薩神通隨能以廣狹[1]〔活〕淨亂住[2]〔住〕次第住倒住正住等世界皆互相作。五十六云。以一國土作多國土。以多國土作一國土。以不可說劫作一劫。以一劫作不可說劫。光明覺品云。一身為無量。無量復為一)。
六純雜用者。謂以諸體事。同類及異類中一多大小延促前後染淨定散位上下等。相望成用。(第九迴向云。以無縛無著解脫心。成就普賢佛自在力。於一門中。示現種種不可說不可說劫。無有窮盡。令一切眾生皆得悟入。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就普賢佛自在刀。於種種門。示現種種不可說不可說劫。無有窮盡令一切眾生皆得悟入。其身普現一切佛前)。
七隱顯用者。謂以諸體事。同類異類。及中一多大小長短染淨定散位上下等。相望成用。(賢首品云。有勝三昧。名方網。菩薩住此廣開示一切方中普現身。或現入定。或從定出。乃至廣說。釋曰。菩薩一身隨應見異。七十六云。摩耶夫人。告善財言。菩薩將下生。放一切如來受生功德光輪。入於我身。爾時我身雖不踰本。然其實[A26]已超過世間。乃至云。如於此處為菩薩母。三千世界閻浮提中。悉亦如是。由得菩薩大願幻解脫門故。釋曰。本身無二非一處住故。一隱多顯也。非多處住故。多隱一顯也)。
八主伴用者。謂以諸體事。同類異類。及中一多大小位上下等。相望成用。(現相品說。佛眉間出勝音菩薩與諸眷屬坐華鬘臺。顯示主伴教差別相。出現品說。佛放眉間出現光明無量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光。以為眷屬。釋曰。人光教等主伴既爾。餘法准知)。
九微細用者。謂以體事。同類異類。及中一多大小長短去位[3]位上下等。隨其所應。當體即全具一切法。同時炳然齊現成用。(第九迴向云。此菩薩於一念中。現一切眾生各不可說不可說念心。離世間品云。菩薩十種甚微細極。所謂在母胎中。示現初發菩提心。乃至灌頂地。住母胎中。示現住兜率天。初生童子地。處王宮。出家苦行詣道場成正覺轉法輪般涅槃。乃至云。示現大微細。謂一切菩薩行一切如來自在神力無量差別門。六十七云。一一毛孔內。各現無數身。一毛孔內。各現無數剎)。
十如因陀羅網用者。謂以諸體事。同類異類。及中一多大小長短位上下等。相望互在。重重無盡成用。(普賢三昧品云。佛身所現。一切國土所有微塵。一一塵中。有世界海塵數佛剎。一一剎中。有世界海塵數諸佛。一一佛前。有世界海塵數普賢。入此三昧。阿僧祇品頌中。從一毛端處所有剎[A27]已下。有多重重。同類異類。皆神力現。六十四說。體捨優婆夷。答發心久近。謂善財言。菩薩神通無有量。普現一切剎網故。)。
第二問答者。具如別行旋澓章說。第七門竟。
第八部類傳譯者。依教流次第。應云翻譯部類傳通。今准此分三。一翻譯時代。二部類本末。三傳通感應。初中。此經前後翻譯補闕。四本不同。初本者。晉義熈十四年。此天竺三藏佛度䟦陀羅。此云覺賢。於揚州謝司空寺。翻梵本三萬六千頌。成漢經五十卷或六十卷。沙門法業筆受。慧嚴慧觀潤色。
第二本者。大唐永隆元年。中天竺三藏地婆訶羅。此云日照。於西京大原寺。譯出入法界品內兩處脫文。一從摩耶夫人後。至彌勒菩薩前。中間脫天主光等十善知識。二從彌勒菩薩後。至普賢菩薩前。中間脫文殊師利申手過百一十由旬按善財頂等半紙餘文。大德道成律師。薄塵法師。大乘基法師潤色。依六十卷本為定。
第三本者。證聖元年。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此云喜學。於東都佛授記寺。再譯舊文。兼補諸闕。計益九千頌。通舊。總翻四萬五千頌。合成漢本八十卷。大德義淨三藏。弘景禪師。圓測法師。神英法師。寶法法師。華嚴和上等同譯。復禮法師綴文。
第四本者。謂前第三本中。雖繕數處。然復漏脫。日照三藏所補入。法界品內文殊手按善財頂處一段要文。由此遂令前文虗指於後後經來無所因。謂前七十七及七十九中。皆云彌勒善財。詣文殊所。後文既𨷂。便將善財違彌勒命。又前七十九中。彌勒告善財言。文殊師利。為汝說一切功德。既漏此文。及使彌勒記言無驗。又八十初云。善財一心願見文殊師利。見三千大千世界塵數知識者。此文失次。居然可見。謂上句既云願見文殊師利。次句忽云見三千等。此語斷緒無來由故。是故[1]知上以新舊兩經。與梵本讎校。還將日照補文。安喜學脫處。遂得斷文再續缺義復全。今之所傳。即此第四本也。
二部類本末中三。一本部。二別行。三論釋。初中西域相傳。佛涅槃後六百年時。龍樹菩薩入龍宮。見此經有上中下三本。其上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頌。四天下微塵數品。中本有四十九萬八十八百頌一千二百品。下本有十萬頌三十九品。龍樹乃誦得下本。流布人間。今此所傳。即其本也。
二別行者。一切經中。兜沙經一卷。是名號品。菩薩本業經一卷。是淨行品。小十住經一卷。是十住品。大十住經四卷。是十地品。如來性起微密藏經兩卷。是出現品。顯無邊佛土功德經一卷。是壽量品。度世經六卷。是離世間品。羅麻伽經三卷。是入法界品。等目菩薩所問三昧經二卷。是十定品。又于闐國三藏提雲陀般若所翻。脩慈經一卷。金剛鬘經十卷。並實叉難陀三藏譯。如來不思議境界經等。並是華嚴眷屬。非本部內。別行之經。以其三種世間嚴事劣故。
三論釋者。龍樹菩薩造。大不思議論。有十萬頌。備傳西域。此方漢本。十住毗婆沙論十六卷。是彼中釋十地內初兩地也。又世親菩薩造。十地論。釋十地品。魏朝勒那三藏。及菩提流支。各翻一本。于時光統律師。自善梵文。又奏二三藏對御參詳。糅成一部一十[2]一卷。見傳於代。又魏朝僧靈辨。愛重此經。於五臺山。頂戴祈請。經于三載。遂感冥加。悟斯玄旨。爰詣懸瓮山。造此經釋。凡一百卷。頗傳於代。
三傳通感應者。舊本靈徵。具如五卷華嚴傳說。今此八十卷本。初[3]釋之後。佛授記寺諸大德等。共請華嚴和上講此經。其年十月十五日開講。便即入文。至十二月十二日晚上講。講至華藏世界海震動[4]之。其講堂中及寺院內。忽然震動。于時聽眾道俗有數千人。共覩斯徵。歎未曾有。時三藏法師實叉難陀。及寺大德明詮律師。德感法師等。述茲靈應。具狀以聞。都維那慧表署狀為首。即以聖曆三年臈月十九日進。
則天聖皇后。親運神筆批狀報云。省狀具之。昨因敷演微言。弘揚祕蹟。初譯之日。夢甘露以呈祥。開講之辰。感地動而標異。斯乃如來降跡。用符九會之文。豈眹庸虗。敢當六種之應。披覽來狀。欣暢兼懷。此批並狀。具如別錄。第八門竟。
第九具釋題目中二。初通辨諸經。後別顯當部。前中諸經得名。大例有二種。一單名。二複稱。單中六。一依說法者名。如無盡意菩薩經等。二依請法者名。如賢護經思益經等。三依所為者名。如大集經須達經優填王經等。四依說法處名。如密嚴經楞伽恒水經等。五依喻名。如大雲經大寶積經等。六依所說立名。此類稍多。略顯八種。餘准應知。一依所說人名。如僧染經孛經等。二依所說處名。如阿彌陀經阿閦佛國經等。三依所說時名。如時經賢劫經新歲經等。四依所說喻名。如群牛譬經雜譬喻經等。五依所說行名。如正恭敬經施燈功德經善戒經大悲經修慈經諸三昧為經忍辱經等。六依所說依名。如十住經佛地經等。七依所說事名。如華手經胎藏經等。八依所說法門名。如僧伽吒經緣起經等。
二複稱者。謂即如前單名之類。或有二三四等和合一處。共目一經。此類亦多。略顯三五。餘准應知。謂或以法喻合名。如法華經等。或以智果為名。如大般若等。或智喻為名。如金剛般若等。或以教義為名。如解深密等。或是約人為名。上首菩薩同此名故。或有以數喻為名。如百喻經十輪經等。或人法數喻為名。勝鬘經等。乃至廣說。其單名複稱。皆有釋名得名。不可具敘。
二別顯當部中二。初辨異名。後顯本號。前中二初明餘部中所說。後明當部中所說。前中三。一以所說法為名。如智度論屬累品[1]中。此經為不思議解脫經故。二喻名。如涅槃經及觀佛三昧海經。名此經為雜華經故。三數名。如梁攝論第十勝相中。名此經為百千經故。後明當部中異名者。如下文出現品及離世間品。依別德用。各立十名。至後當辨。
後顯本號者。謂此一部經首。總相稱為大方廣佛華嚴故。於中三。一總相科簡。二別顯義類。三釋名得名。初中有四對八事。一教義相對。謂大等字是所詮義。經之一字是能詮教。二就義中人法相對。謂大等三字是所得法。佛等三字是能得人。三就人中行果相對。謂佛字是所嚴果。華字是能嚴行。嚴之一字通前能所。無別自體。四就法中體用相對。謂大之一字。是無㝵法界體。方廣兩字。是無㝵法界用。
二別顯義類者。謂大等六事。各有多義。且初大義。具顯則無量。略辨十種。餘准思之。一處大。謂此經充遍十方法界一切世界乃至塵內空毛端處微細重重一切剎故。二時大。謂此經遍前後際九世十世乃至念劫重重故。三歸大。謂餘所得終歸此故。如被機中說。四信大。謂此教中說信能具一切佛法故。如賢首品說。五心大。謂初發菩提心。所期無限。皆與佛等故。如發心品說。六願大。謂凡所脩行迴向三處無自為故。如迴向品說。七行大。謂菩薩行海一一悉包無盡法界故。如普賢行品及離世間品說。八果大。謂依正二種具足十身通三世間故。如華藏品及十身相海品等說。九能詮教大。謂此經一一名句字。即是盡十方法界世界前後際劫。乃至微細重重時剎中諸佛所說教海無有餘故。如上下文中具顯。十義大。謂稱前教故。二方廣有十義。謂雜集有五義。入大乘論有六義。中間除共同者。合有十義。初雜集中五者。彼論第十一云。方廣者。謂菩薩藏相應言說。一切有情利益安樂所依處故。宣說廣大甚深義故。廣破一切障故。無有諸法能比類故。入大乘論六義者。彼第一云。毗佛略者。為眾生說對治法故。亦有眾多義故。亦以多莊嚴具故。亦能出生無量大果報故。非是稱量所能知。除斷一切諸邪見故。釋曰。前論破重障。後論隨對治。此二同也。是故合有十義。三佛有十義。然有兩說。一如佛地論第一說云。具一切智一切種智。離煩惱障及所知障。於一切法一切種相。能自開覺一切有情。如睡夢覺。如蓮華開。故名為佛。二如真諦三藏七事記中引真實論。佛具十義。謂覺勝天[2]鼓。不由他悟。離二無知。[A28]已過睡眠。譬如蓮華自性無染。具足三義。(一假名佛。謂六神通。二寂靜佛。謂惑不生。三真實佛。謂即真也)具足三德(般若。解脫。法身)具足三寶性。自知令他知(謂自覺謂他也)四華是雜華。喻於萬行。略顯十義。餘准應知。一無染著義。謂雖為能造水等。所造不為水著。喻離相行。雖因有漏境界脩成。而不為漏法所染。二柔耎義。喻柔和行。三自開義。喻無功用行。四可觀義。喻慈忍行。五馚馥義。喻戒定等行。六鮮淨義。喻離障行。七相狀巧成義。喻中道無住行。八味甘美義。喻禪行適悅故。九堪為嚴義。喻脩顯行。十能感果義。喻脩生行。五嚴有二義。謂能嚴所嚴故。即以前無盡行華。嚴前無邊佛果也。六經有八義。或十義。謂雜心五義。一出生。二顯示。三涌泉。四繩墨。五結鬘。佛地論中。說有二義。一貫穿所說。二攝持所化。依涅槃仁王。同說一義。謂總相義。如藏部中辨。或十義者。於前更加常法二義。此如俗書訓釋可知。三辨得名釋名中二。初得名。後釋名。前中大以當體為目。包含為義。方廣就用標稱。周遍為義。佛以覺照彰名。果滿為義。華是喻名。感果為義。嚴以資莊得名。通能所為義。經以總相得名。契合為義。後釋名中四。一以體望用有一釋。謂瑜伽二十一云。佛為聲聞說十二分教。今為簡彼方廣故。謂之大。准此而言。則大之方廣。依主釋。二以人望法。通有二釋。謂以法簡人。即大方廣之佛。非下乘佛也。以人簡法。即佛之大方廣。非因[3]依所得法故。皆依主釋。亦通有財。三就人中。行望於果。即佛之華嚴。而行非餘果之行。果望於行。即華嚴之佛。而果非餘行之果。皆依主釋。亦通有財。四教義相望。教是義教。即大方廣佛華嚴之經。義是教義。即經之大方廣佛華嚴。皆依主釋。有有財同。第九門竟。
續華嚴略疏刊定記卷第一
校注
[0570001] 祐和間疑不遇 [0570002] 二十異作六一字 [0570003] 并同作前 [0570004] 持異作時 [0570005] 以疑於 [0570006] 亦疑非 [0572001] 佛疑衍 [0573001] 深異作染 [0573002] 隨疑隋次同 [0573003] 云雜異作雜云 [0573004] 誦疑頌 [0573005] 出疑剩字 [0574001] 廣疑剩字 [0574002] 隨疑隋次同 [0574003] 別異本無 [0574004] 也下異有二釋二字 [0576001] 所異作取 [0577001] 在疑剩字 [0577002] 脩異作偱 [0577003] 令疑全 [0577004] 齊異作晉 [0577005] 初南間異本有江字 [0577006] 遂疑逐次同 [0578001] 經異作證 [0578002] 哩異作默 [0579001] 若唯間疑有依 [0579002] 目疑自 [0579003] 異無乘字 [0579004] 莊異作華 [0579005] 遂疑逐下同 [0579006] 嚴於間異本有說字 [0581001] 互異作亦 [0581002] 不中疑剩字一又異作如今 [0581003] 一論間疑有類一數三字 [0581004] 萬時間疑有物依二字 [0582001] 有異作不 [0582002] 性有間異本有空因緣無性五字 [0582003] 不疑剩字 [0582004] 諦異作歸 [0582005] 異本無聞字 [0582006] 觀第間異本有第一二字 [0582007] 有故間異本有佛無佛諸法如法相法位常有所謂是事有十七字 [0582008] 但為間異本有可名二字 [0582009] 住異本作性 [0583001] 異本無顯字 [0583002] 心下異有性字 [0584001] 他疑地次同 [0584002] 即異本無 [0584003] 三異作二次同 [0585001] 生無間異本有非此所為所以者何無有眾生十二字 [0585002] 名下異有教字 [0585003] 名一本無 [0585004] 義二間異本有具修方成故諸說互無違也二通所詮者謂文義十九字 [0586001] 大疑亦 [0586002] 如異作加 [0586003] 定知間異本有以決定三字 [0586004] 然異作極 [0587001] 位異作住 [0588001] 生異本無 [0588002] 宜疑直 [0588003] 咳異作謦召二字 [0588004] 名下異有為字 [0588005] 令異全下皆同 [0588006] 普異作並 [0588007] 地異作他 [0589001] 詮異作證 [0589002] 從疑徒 [0589003] 真疑宗 [0590001] 方異作分 [0591001] 十異作千 [0592001] 來疑未 [0592002] 種下異有種字 [0593001] 活異作治 [0593002] 住異本無 [0593003] 位疑住 [0594001] 知異作和 [0594002] 一異作二 [0594003] 釋疑譯 [0594004] 之疑文 [0595001] 中異本無 [0595002] 鼓異作數 [0595003] 依疑位【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 冊 No. 221 續華嚴經略疏刊定記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9-30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