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維摩詰經卷第六
不思議品第六
[5]爾時舍利弗見此室中無有床座,作是念。
[6]什曰:法身大士身心無倦。聲聞結業之形,心雖樂法,身有疲厭,故發息止之想。身子於弟子中年耆體劣,故先發念,不用現其累迹。又以維摩必懸得其心,故直念而[7]不言也。尋下言「諸大人當於何坐」,似是推己之疲以察眾人之體,恐其須故發念[8]之也。
斯諸菩薩大弟子眾當於何坐。
[9]生曰:前除座待須,故舍利弗發須之念也。
長者維摩詰知其意,語舍利弗言:云何仁者為法來耶。
什曰:不直譏而問者,欲現其所念乖理,進退入[10]負門也。
求床座耶。
[11]肇曰:獨[12]寢床旨現於此。舍利弗默領懸機,故扣其興端。淨名將辨無求之道,故因而詰之也。生曰:須座之念迹在有求,有求則乖法,非所以來意者也。
舍利弗言:我為法來,非為床座。維摩詰言:唯舍利弗!夫求法者。
什曰:不取法相、理會於法,名為求法。若取相生著,心與法乖,非求法也。
不貪軀命,何況床座。夫求法者,非有色受想行識之求。
肇曰:真求乃不求法,況安身之具乎。自此下遍於諸法,明無求義也。
非有界入之求。
肇曰:界,十八界。入,十二入也。
非有欲色無色之求。
肇曰:無三界之求也。
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眾求。夫求法者,無見苦求、無斷集求、無造盡證修道之求。所以者何?法無戲論。若言我當見苦斷集滅證修道,是則戲論,非求法也。
肇曰:有求則戲論,戲論則非求,所以知真求之無求也。
唯舍利弗!法名寂滅。若行生滅,是求生滅,非求法也。法名無染。若染於法乃至涅槃,是則染著,非求法也。法無行處。若行於法,是則行處,非求法也。法無取捨。若取捨法,是則取捨,非求法也。法無處所。若著處所,是則著處,非求法也。法名無相。若隨相識,是則求相,非求法也。法不可住。若住於法,是則住法,非求法也。法不可見聞覺知。
肇曰:六識略為四名:見聞,眼耳識也;覺,鼻舌身識也;知,意識也。
若行見聞覺知,是則見聞覺知,非求法也。法名無為。若行有為,是求有為,非求法也。是故舍利弗!若求法者,於一切法應無所求。
肇曰:法相如此,豈可求乎?若欲求者,其唯無求乃真求耳。生曰:夫求法者,非謂求也,以無復諸求為求耳。
說是語時,五百天[13]子於諸法中得法眼淨。
肇曰:大乘法眼淨也。
[14]爾時長者維摩詰問文殊師利言:仁者遊於無量千萬億阿僧祇國,何等佛土有好上妙功德成就師子之座。
什曰:自知而問者,欲令眾會取信也。借座彼國,其義有二:一者欲現諸佛嚴淨功德致殊特之座,令始行菩薩深其志願也。二者欲因往反之迹,使化流二國也。肇曰:文殊大士遊化無疆,必見諸國殊妙之座。淨名欲生時會敬信之情,故問而後取,示審其事也。生曰:先問之者,欲明後所致是實也。
文殊師利言:居士!東方度三十六恒河沙國,有世界名須彌相,其佛號須彌燈王,今現在。彼佛身長八萬四千由旬。
肇曰:由旬,天竺里數名也。上由旬六十里,中由旬五十里,下由旬四十里也。
其師子座,高八萬四千由旬,嚴飾第一。於是長者維摩詰現神通力,即時彼佛遣三萬二千師子之座高廣嚴淨,來入維摩詰室。
肇曰:淨名雖以神力往取,彼佛不遣亦無由[1]致。
諸菩薩、大弟子、釋梵四天王等昔所未見。其室廣博,悉苞容三萬二千師子之座,無所妨閡。於毘耶離城及閻浮提四天下亦不迫迮,悉見如故。爾時維摩詰語文殊師利:就師子座。與諸菩薩上人俱坐,當自立身如彼座像。其得神通菩薩即自變形為四萬二千由旬,坐師子座。諸新發意菩薩及大弟子皆不能昇。爾時維摩詰語舍利弗:就師子座。舍利弗言:居士!此座高廣,吾不能昇。
什曰:維摩神力所制,欲令[2]眾知大小乘優劣若此之懸也。亦云諸佛功德之座,非無德所昇。理自冥純,非所制也。
維摩詰言:唯舍利弗!為須彌燈王如來作禮乃可得坐。於是新發意菩薩及大弟子即為須彌燈王如來作禮,便得坐師子座。舍利弗言:居士!未曾有也。如是小室乃容受此高廣之座,[3]於毘耶離城無所妨閡,又於閻浮提聚落城邑及四天下諸天龍王鬼神宮殿亦不迫迮。維摩詰言:唯舍利弗!諸佛菩薩有解脫名不可思議。
肇曰:夫有不思議之迹顯於外,必有不思議之德著於內。覆尋其本,權智而已乎。何則!智無幽而不燭,權無德而不修。無幽不燭故理無不極,無德不修故功無不就。功就在[4]于不就,故一以成之;理極存于不極,故虛以通之。所以智周萬物而無照,權積眾德而無功,冥寞無為而無所不為,此不思議之極也。巨細相容、殊形並應,此蓋耳目之麁迹,遽足以言乎?然將因末以示本、託麁以表微,故因借座略顯其事耳。此經自始于淨土、終于法供養,其中所載大乘之道無非不思議法者也。故[5]囑累云「此經名不思議解脫法門,當奉持之」。此品因現外迹,故別受名耳。解脫者,自在心法也。得此解脫,則凡所作為內行外應自在無閡,此非二乘所能議也。七住法身已上乃得此解脫也。別本云「神足三昧解脫」,什曰:同體異名也。夫欲為而不能則為縛也,應念即成解脫。[6]無不能,名為解脫。能然而莫知所以然,故曰不思議也。
若菩薩住是解脫者,以須彌之高廣內芥子中,無所增減,須彌山王本相如故。
什曰:須彌:地之精也。此地大也,下說水火風地其四大也。惑者謂四大有神,亦云最大亦云有常,今制以道力,明不神也。內之纖芥,明不大也。巨細相容物無定體,明不常也。此皆反其所封、拔其幽滯,以去其常習,令歸宗有塗焉。
而四天王忉利諸天,不覺不知己之所入,唯應度者乃見須彌入芥子中,是名不可思議解脫法門。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不嬈魚鼈黿鼉水性之屬,而彼大海本相如故,諸龍鬼神阿修羅等不覺不知己之所入,於此眾生亦無所嬈。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斷取三千大千世界,如陶家輪著右掌中,擲過[7]恒沙世界之外,其中眾生不覺不知己之所往,又復還置本處,都不使人有往來想,而此世界本相如故。又舍利弗!或有眾生樂久住世而可度者,菩薩即演七日以為一劫。
令彼眾生謂之一劫。或有眾生不樂久住而可度者,菩薩即促一劫以為七日,令彼眾生謂之七日。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以一切佛土嚴飾之事集在一國示於眾生。又菩薩以一佛土眾生置之右掌,飛到十方遍示一切,而不動本處。又舍利弗!十方眾生供養諸佛之具,菩薩於一毛孔皆令得見。又十方國土所有日月星宿,於[10]菩薩一毛孔普使見之。又舍利弗!十方世界所有諸風,菩薩悉能吸著口中而身無損,外諸樹木亦不摧折。又十方世界劫盡燒時,以一切火內於腹中,火事如故而不為害。又於下方過恒河沙等諸佛世界取一佛土,舉著上方過恒河沙無數世界,如持鍼鋒舉一棗葉而無所嬈。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能以神通現作佛身,或現辟支佛身、或現聲聞身、或現帝釋身、或現梵王身、或現世主身、或現轉輪王身。又十方世界所有眾聲,上中下音皆能變之令作佛聲,演出無常苦空無我之音。及十方諸佛所說種種之法,皆於其中普令得聞。舍利弗!我今略說菩薩不可思議解脫之力,若廣說者,窮劫不盡。是時大迦葉聞說菩薩不可思議解脫法門,歎未曾有,謂舍利弗:譬如有人於盲者前現眾色像,非彼所見。一切聲聞聞是不可思議解脫法門,不能解了,為若此也。智者聞是,其誰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等何為永絕其根,於此大乘已如敗種。一切聲聞聞是不可思議解脫法門,皆應號泣,聲震三千大千世界。
肇曰:所乖處重,故假言應號泣耳。二乘憂悲永除尚無微泣,況震三千[1]乎?
一切菩薩應大欣慶,頂受此法。
肇曰:迦葉將明大小之殊,抑揚時聽,故非分者宜致絕望之泣,己分者宜懷頂受之歡也。
若有菩薩信解不可思議解脫法門者,一切魔眾無如之何。
肇曰:但能信解,魔不能嬈,何況行應者乎。
大迦葉說是語時,三萬二千天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爾時維摩詰語大迦葉:仁者!十方無量阿僧祇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以方便力教化眾生現作魔王。
肇曰:因迦葉云信解不可思議者魔不能嬈,而十方亦有信解菩薩為魔所嬈者,將明不思議大士所為自在,欲進始學故現為魔王,非魔力之所能也。此明不思議,亦成迦葉言[2]意。
又迦葉!十方無量菩薩,[3]或有人從乞手足耳鼻、頭目髓腦、血肉皮骨、聚落城邑、妻子奴婢、象馬車乘、金銀琉璃、車𤦲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珂貝、衣服飲食。如此乞者,多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以方便力而往試之,令其堅固。
什曰:結業菩薩於施度將盡而未極,是以不思議菩薩強從求索,令其無惜心盡具足堅固。亦令眾生知其堅固,亦使其自知堅固。肇曰:凡試之興,出于未分;不思議大士神通已備逆覩人根,何試之有?然為堅固彼志,故不須而索。不須而索[4]者,同魔試迹,故以試為言耳。豈待試而後知耶?
所以者何?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有威德力,故行逼迫,示[5]諸眾生如是難事。凡夫下劣無有力勢,不能如是逼迫菩薩。
肇曰:截人手足、離人妻子、強索國財,生其憂悲,雖有目前小苦,而致永[6]劫大安。是由深觀人根、輕重相權,見近不及遠者非其所能為也。
肇曰:能不能為[9]諭。象之上者名龍象也。
是名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智慧方便之門。
肇曰:智慧遠通、方便近導,異迹所以形、眾庶所以成,物[10]不無由而莫之能測,故權智二門為不思議之本也。
[11]觀眾生品第七
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云何觀於眾生。
什曰:眾生若有真實定相者,則不思議大士不應徒行逼試令其受苦。以非真實、易可成就,故行惱逼也。復次佛法有二種:一者有、二者空。若常在有則累於想著,若常觀空則捨於善本。若空有迭用則不設二過,猶日月代用萬物以成。上已說有,故今明空門也。觀眾生為若此。眾生、神主、我,是一義耳。如一癡人行路,遇見遺[12]匣,匣中有[13]大鏡。開匣視鏡,自見其影,謂是匣主,稽首歸謝捨之而走。眾生入佛法藏珍寶鏡中取相計我,棄之而去,亦復如是。亦如一盲人行道中,遇值國王子,堅抱不捨。須臾王官屬至,加極楚痛強逼奪之,然後放捨。如邪見眾生於非我見我,無常苦至,隨緣散壞乃知非我,亦復如是。如空中雲,近之則無也。[14]真實慈觀諸法空則是真實慧,真實慧中生無緣慈名為真慈。亦以慈為本,為人說真[15]實法名真慈。亦[16]慈為本,然後行布施等眾行為名,或以自性為名、或以所因為名。自此已下,例可尋也。肇曰:悲疾大士自調之觀,微言幽旨亦備之前文矣。[17]然法相虛玄,非有心之所覩;真觀冥默,非言者之所辯。而云[18]何不證涅槃與群生同疾,又現不思議其迹無端,或為魔王逼迫初學,斯皆自調大士之所為也。自調之觀彼我一空,然其事為喻乃更彌甚,至令希宗者[19]惑亡言之致、[20]存己者增眾生之見,所以無言之道難為言也。將近取諸喻、遠況真觀、以去時人封言之累、故生斯問也。生曰:上不思議,是應化眾生之迹。無方應之,似有眾生之情矣。有眾生情者,不能為[21]化,故須問焉。
維摩詰言:譬如幻師見所幻人,菩薩觀眾生為若此。
肇曰:幻師觀幻,知其非真。大士觀眾生[22]亦若此也。生曰:非不有幻人,但無實人耳。既無實人,以悟幻人亦無實矣。苟幻人之不實,眾生豈獨實哉?
如智者見水中月、如鏡中見其面像、如熱時炎、如呼聲響、如空中雲。
肇曰:遠見有形,近則無[1]像。
如水聚沫、如水上泡、如芭蕉堅、如電久住、如第五大、如第六陰、如第七情、如十三入、如十九界。
肇曰:經有定數。
菩薩觀眾生為若此。如無色界色、如燋穀牙、如須陀洹身見、如阿那含入胎。
肇曰:阿那含雖有暫退,必不經生也。
如阿羅漢三毒。
什曰:大乘法中云通三界[2]外輕微耳。
如得忍菩薩貪恚毀禁。
肇曰:七住得無生忍,心結永除,況毀禁麁事[3]乎?
如佛煩惱習。
肇曰:唯有如來結習都盡。
如盲者見色、如入滅[4]盡定出入息。
肇曰:心馳動於內、息出入於外,心想既滅,故息無出入也。
如空中鳥跡、如石女兒、如化人煩惱、如夢所見已寤、如滅度者受身。
肇曰:未有入涅槃而復受身者。
如無煙之火。
肇曰:火必因質。
菩薩觀眾生為若此。文殊師利言:若菩薩作是觀者,云何行慈。
肇曰:慈以眾生為緣,若無眾生,慈[5]心何寄乎?將明真慈無緣而不離緣,成上無相真慈義也。生曰:既悟眾生不實,必自兼物,是以有慈矣。然[6]復似無所加慈,故復次問之焉。
維摩詰言:菩薩作是觀已,自念:我當為眾生說如斯法。
生曰:理常[7]皎然若此,而眾生乖之彌劫。菩薩既[8]以悟之,能不示諸?此假為觀意設念,非實念[9]也。
是即真實慈也。
肇曰:眾生本空,不能自覺,故為說斯法令其自悟耳,豈我[10]有彼哉?若能觀眾生空,則心行亦空,以此空心而於空中行慈者,乃名無相真實慈也。若有心於眾生而為慈者,此虛誑慈耳,何足以稱乎?生曰:必能實濟,非虛念而已[11]矣。
行寂滅慈,無所生故。
什曰:知諸法寂滅無生,因此生慈而不失寂滅,故以寂滅為名也。肇曰:七住得無生忍已後,所行萬行皆無相無緣,與無生同體。[12]無生同體,無分別也。真慈無緣無復心相,心相既無則泊然永寂,未甞不慈、未甞有慈,故曰行寂滅慈無所[13]生也。自此下廣明無相慈行,以成真實之義。名行雖殊,而俱出慈體,故盡以慈為名焉。生曰:欲以眾生如幻為說之者,是即如幻慈也。[14]凡曰可以為慈,莫不皆然,是以[15]推而名之,不復甲乙言也。如幻已自辨之於前,無所釋也。下既無辨,得不釋乎。
行不熱慈,無煩惱故。
肇曰:煩惱之興出于愛見,慈無愛見,故無熱惱也。
行等之慈,等三世故。
肇曰:慈被三世而不覺三世之異也。
行無諍慈,無所起故。
什曰:見法有起則與法諍也。肇曰:彼我一虛,諍訟安起。
行不二慈,內外不合故。
什曰:內外,內外入也。內外為二,相對為[16]合。肇曰:內慈外緣,俱空無合。
行不壞慈,畢竟盡故。
肇曰:無緣真慈,慈相永盡,何物能壞。
行堅固慈,心無毀故。
肇曰:上明外無能壞,此明內自無毀。
行清淨慈,諸法[17]性淨故。
肇曰:真慈無相,與法性同淨也。
行無邊慈,如虛空故。
肇曰:無心於覆,而心無[18]所不覆也。
行阿羅漢慈,破結賊故。
什曰:秦言殺[19]結使賊也。此從除結中生,因以為名。亦能除結,故因能受名也。肇曰:阿羅漢,秦言破結賊。嫉恚邪疑諸惱結因慈而滅,可名羅漢[20]矣。
行菩薩慈,安眾生故。
肇曰:菩薩之稱由安眾生,慈安眾生,可名菩薩。
行如來慈,得如相故。
肇曰:如來之稱由得如相,慈順如相,可名如來。
行佛之慈,覺眾生故。
什曰,群生長寢,菩薩覺之。肇曰:自覺覺彼,謂之佛也。慈既自悟又能覺彼,可名為佛也。
行自然慈,無因得故。
什曰:無因即自然,自然即無師義也。肇曰:大乘之道無師而成,謂之自然。菩薩真慈亦無因而就,可名自然乎。
行菩提慈,等一味故。
什曰:唯佛菩提能解一切法一相一味也,今無相解中生慈,故遠同菩提也。肇曰:平等一味無相之道謂之菩提。無相真慈亦平等一味,可名菩提也。
行無等慈,斷諸愛故。
什曰:凡夫有愛結而行慈則可與等,愛斷行慈者無能等也。肇曰:二乘、六住已下皆愛彼而起慈。若能無心愛彼而起慈者,此慈超絕,可名無[1]等。
行大悲慈,導以大乘故。
肇曰:濟彼苦難、導以大乘,大悲之能。慈欲彼樂,亦導以大乘,可名大悲也。
行無厭慈,觀空無我故。
肇曰:疲厭之情出于存我。以空無我心而為慈者,與生死相畢,無復疲厭也。
行法施慈,無遺惜故。
肇曰:未有得真實慈而悋法財者,可名法施也。
行持戒慈,化毀禁故。
肇曰:未有得真實慈而為殺盜不兼化者,可名持戒。
行忍辱慈,護彼我故。
什曰:若能行[2]忍,則內不自累、外不傷物、故言護彼我也。凡此中慈上行字、[3]梵本中無。肇曰:未有得真實慈而不護彼己致忿諍者,可名忍辱也。
行精進慈,荷負眾生故。
肇曰:未有得真實慈而不荷負眾生者,可名精進也。
行禪定慈,不受味故。
肇曰,未有得真實慈而以亂心受五欲味者,可名禪定也。
行智慧慈,無不知時故。
什曰:行未滿而求果,名不知時也。肇曰:未有得真實慈而為不知時行者,可名智慧也。
行方便慈,一切示現故。
肇曰,未有得真實慈而不權現普應者,可名方便也。
行無隱慈,直心清淨故。
什曰:其心質直,有罪必悔不隱其過,此[4]二業也。肇曰:未有得真實慈而心有曲隱不清淨者,可名無隱[5]耳。
行深心慈,無雜行故。
什曰:直心中猶有累結,今深入佛法,無雜想也。肇曰:未有得真實慈而雜以[6]淺行者,可名深心。
行無誑慈,不虛假故。
什[7]曰:身業直正,不誑物也。肇曰:未有得真實慈而虛假無實者,可名無誑也。
行安樂慈,令得佛樂故。
什曰:梵本云「住涅槃[8]樂」。肇曰:未有得真實慈而不令彼我得佛樂者,可名安樂。
菩薩之慈為若此也。
肇曰:自上諸名皆真實慈體,自有此能,故有此名耳,不外假他行以為己稱也。真慈若此,豈容眾生見乎?
文殊師利又問:何謂為悲:答曰:菩薩所作功德,皆與一切眾生共之。
什曰:功德及功德果報悉施眾生,此布施救苦眾生也。三等盡就施中明等,若廣說亦應如慈等。肇曰:因觀問慈,備釋四等也。哀彼長苦,不自計身所積眾德,願與一切。先人後己,大悲之行也。生曰:夫欲拔苦,要當捨己之樂以濟之也。又為實悲矣。
何謂為喜?答曰:有所饒益,歡喜無悔。
肇曰:自得法利與眾同歡喜,於彼己俱得法悅謂之喜。生曰:慈悲既以益之,唯喜而無悔也,亦為實喜矣。
何謂為捨?答曰:所作福祐。
什曰:亦施中明[9]空也。
無所希望。
什曰:現世不求恩,未來不求報也。聲聞行四等,不能實益眾生。今菩薩行四等,已實能利益眾生,故四等皆名大也。肇曰:大悲苦行,憂以之生。慈喜樂行,喜以之生。憂喜既陳則愛惡徵起,是以行者捨苦樂行,平觀眾生。大乘正捨,行報俱亡,故無所希望也。三等俱無相無緣,與慈同行。慈行既備,類之可知也。生曰:虛想眾生以捨憎愛者,非實捨也。若能不望功德之報,捨之極者也。
文殊師利又問:生死有畏菩薩當何所依。
什曰:為物受身而未離結業,結業之體未能無畏,必有所依然後能剋終大業,故問其所依,趣能不廢退也。肇曰:生死為畏,畏莫之大。悲疾大士何所依恃,而能永處生死不[10]以為畏乎,生曰:行實等者必入生死也。而據生死言之,是可畏之境。苟未能免,[11]或為所得,菩薩何所依怙不畏之耶?
維摩詰言:菩薩於生死[12]畏中,當依如來功德之力。
什曰:如來功德如是深妙,我當得之,寧可以此微苦而生疲厭?一心求佛道直進不迴,則眾苦自滅、恐畏[13]斯除。亦以念為依,亦以求趣為依。
肇曰:生死之畏,二乘所難。自不依如來功德力者,孰能處之?生曰?夫以等入生死者,必欲濟生死也。苟以濟而入,終成如來果矣。若以利重推之,故不應難于小苦。又乃有此冥報,生死豈能加諸[1]苦?
文殊師利又問:菩薩欲依如來功德之力,當於何住。
什曰:欲依趣如來功德,要標心有在,故問其所住也。生曰:若直欲濟而入,或不必能濟。不必能濟,不成大果,故復問入當何住也。
答曰:菩薩欲依如來功德力者,當住度脫一切眾生。
肇曰,住化一切則其心廣大,廣大其心則所之無難,此住佛德力之謂也。生曰:明以濟而入,必住度脫中者也。
又問:欲度眾生,當何所除。
生曰:所謂度脫必有所度,有所脫故問之焉。
答曰,欲度眾生,除其煩惱。
肇曰,將尋其本,故先言其末也。生曰:度煩惱之河,脫煩惱之縛矣。
又問:欲除煩惱,當何所行。
生曰:問眾生既有煩惱,當作何行乃得除之耶?
答曰:當行正念。
生曰:夫有煩惱,出於惑情耳,便應觀察法理以遣之也。然始觀之時,見理未明、心不住理,要須念力然後得觀也。念以不忘為用,故得存[2]觀焉。別本云「正憶念」,什曰:正憶念通始終、兼精麁,凡非邪想念不乖理皆名憶念也。
又問:云何行於正念。
生曰:問正念為行也,重問也。
答曰:當行不生不滅。
肇曰:正念,謂正心念法,審其善惡,善者增而不滅、惡者滅令不生。[3]生曰:以不生不滅為[4]行。
又問:何法不生?何法不滅?答曰:不善不生,善法不滅。
什曰:惡[5]法生則滅之,未起不令生也。善法不滅,令其增廣也。生曰:念力而觀為造理之初,始是制惡就善[6]者。
又問:善不善孰為本。
肇曰:既知善之可生、惡之可滅,將兩捨以求宗,故逆尋其本也。生曰:夫一善一惡者迭為根本,永無判也。要當求其[7]本原而觀之者,然後判矣。
答曰:身為本。
什曰:身,謂五陰也。肇曰:善惡之行,非身不生。生曰:所以為善惡者,為身故也。
又問:身孰為本?答曰:欲貪為本。
什曰:由欲著情深,故廣生結業。亦以愛潤,所以受生。是以於諸結中偏舉欲貪也。肇曰:愛為生本,長眾結縛,凡在有身靡不由之。生曰:欲者,貪使在我,故受身者矣。
又問:欲貪孰為本?答曰:虛妄分別為本。
什曰:法無定相,相由惑生,妄想分[8]別是好是醜。好惡既形,欲心自發,故為欲本也。肇曰:法無美惡,虛妄分別謂是美是惡,美惡既形則貪欲是生也。生曰:妄分別法,故有可貪著也。
又問:虛妄分別孰為本?答曰:顛倒想為本。
什曰:有無見反於法相,名為顛倒。先見有無,然後分別好惡。然則有無見是惑累之本、妄想之初,故偏受倒名也。肇曰:法本非有,倒想為有。既以為有,然後擇其美惡,謂之分別也。生曰:惑心內轉為倒,然後妄分別外事。
又問:顛倒想孰為本:答曰:無住為本。
什曰:法無自性,緣感而起。當其未起莫知所寄,莫知所寄故無所住,無所住故則非有無。非有無而為有無之本,無住則窮其原,更無所出,故曰無本。無本而為物之本,故言立一切法也。肇曰:心猶水也,靜則有照,動則無鑒。癡愛所濁、邪風所扇,湧溢波蕩,未始暫住。以此觀法,何往不倒?譬如臨面湧泉,而責以本狀者,未之有也。倒想之興,本乎不住,義存於此乎。一[9]切法從眾緣會而成體,緣未會則法無寄,無寄則無住,無住則無法。以無法為本,故能立一切法也。生曰:所謂顛倒,正反實也為不實矣。苟以不實為體,是自無住也。既不自住,豈他住哉?若有所住,不得為顛倒也。
又問:無住孰為本?答曰:無住則無本。
肇曰:若以心動為本,則[10]因有有相生。理極初動更無本也。若以無法為本,則有因無生,無不因[11]無,故更無本也。生曰:無住即是無本之理也。
文殊師利!從無住本立一切法。
肇曰:無住故想倒,想倒故分別,分別故貪欲,貪欲故有身,既有身也則善惡並陳,善惡既陳則萬法斯起。自茲以往,言數不能盡也。若善得其本,則眾末可除矣。生曰:一切諸法莫不皆然。但為理現於顛倒,故就顛倒取之為[12]所明矣。以此為觀,復得有煩惱乎?
時維摩詰室有一天女。
什曰:無宅無神,隨宅主有優劣,故神有精麁。未曾有室,故以天女為神也。生曰:外國亦以神為天也。夫有福之家必有福神附焉,是以菩薩託為之矣。是入生死事也。
見諸大人聞所說法,便現其身即,以天華散諸菩薩、大弟子上。
什曰:諸菩薩上嫌其室空,今所以供養,將以宅主處疾,故其神承旨而[1]致供也。肇曰:天女即法身大士也,常與淨名共弘大乘不思議道,故現為宅神同處一室。見大[2]士集聞所說法,故現身散華,欲以生論也。生曰:現女神散華者,示卑而重法,以敦仰法之懷。密[3]欲因事暢理,以明不畏生死,故雖入而不染也。若畏而避之,愈致著也。
華至諸菩薩即皆墮落。
生曰:任之自[4]墮。
至大弟子便著不墮。
什曰:天以此未曾有[5]室無雜教,故毀賤小乘、顯揚大道,所以共為影響發明勝致也。生曰:雖曰天力使然,招之自有在矣。
一切弟子神力去華,不能令去。
肇曰:將辨大小之殊,故使華若此。生曰:夫制飾華者,本欲除其好情也。苟無情於好飾,終日在己,豈有犯哉?而用神力去華、惡其著身者,蓋託全戒。[6]將明惡必致好,雖欲順律乃反違其意矣。然則以致好之本排之,豈可去乎?故因事以明斯義,理亦如事也。
爾時天問舍利弗:何故去華。
生曰:怪而問之。
答曰:此華不[A1]如法,是以去之。
肇曰:香華著身非沙門法,是以去之。一義華法散身應墮,不墮非華法也。生曰:不如律[7]法。
天曰:勿謂此華為不如法。
別本云「不如法分別」,什曰:梵本云「不淨」,沙門絕於飾好,[8]故以華為不淨也。
所以者何?是華無所分別。
什曰:華性本不二,故無分別也。生曰:華性無實,豈有如法不如法之分別哉?
仁者自生分別想耳。
肇曰:華豈有心於墮不墮乎?分別之想出自仁者耳。生曰:如法不如法,出惑想之情耳,非華理然也。
若於佛法出家,有所分別為不如法,若無分別是則如法。
肇曰:如法不如法,在心不在華。生曰:若體華理無好惡者,乃合律之法耳。
觀諸菩薩華不著者,已斷一切分別想故。
生曰:非直不致[9]著,亦不能使著也。
譬如人畏時,非人得其便。
什曰:如一羅剎變形為馬,有一士夫乘之不疑。中道馬問士夫:「馬為好不?」士夫拔刀示之問言:「此刀好不?」知其心正無畏,竟不[10]敢加害。若不如是,非人得其便也。生曰:恐畏之時情[11]已怯弱,故得[12]便者矣。
如是弟子畏生死故。
生曰:華香致好則增生死,然惡之者是畏生死也。
色聲香味觸得其[13]便。
生曰:苟曰惡之,好得便矣。
已離畏者,一切五欲無能為也。
生曰:既已離惡,正使五情所欲陳列於前,不復能使好之矣。
結習未盡,華著身耳;結習盡者,華不著也。
什云:問曰:菩薩結習亦未盡,云何不著耶?答曰:有二種習,一結習、二佛法中愛習。得無生忍時結習都盡,而未斷佛法愛習。亦云法身菩薩雖有結習,以器淨故習氣不起也。肇曰:著與不著,一由內耳,華何心乎?生曰:向惡華去之,雖非結病,然是其習矣。習尚招華著身而不可去,況有結乎。
舍利弗言:天止此室其已久如。
什曰:梵本云「幾久」也。肇曰:止淨名大乘之室久近,妙辯若此乎。生曰:既已屈之,便嫌其止室為天,而不欲便相指斥,故寄久為問焉。
答曰:我止此室,如耆年解脫。
肇曰:將明第一無久近之義,故以解脫為[14]諭。解脫,即無為解脫也。生曰:止室是有縛矣。如解脫,明無實縛矣。
舍利弗言:止此久耶。
肇曰:解脫之道無形無相,逆之不見其首、尋之不見其後,眇莾無朕,謂之解脫。若止此猶解脫久近不可知者,乃大久也。生曰:舍利弗前問意雖云止室,而語交在久。於不達者取之,便謂向答是矣。苟答其語,則云如舍利弗解脫來久也。今舍利弗解脫來實久,止室得不久乎?止室既已有久,不復得同解脫也,是以不得不以久為問焉。
天曰:耆年解脫亦何如久。
肇曰:逆問其所得,令自悟也。耆年所得無為解脫,寧可稱久乎?生曰:言耆年解脫之為久,亦何所似乎。
舍利弗默然不答。
肇曰:言久於前,責實於後,故莫知所答也。生曰:既言解脫無久,跡為實無也。解脫苟以無為實者,言亦實有也。有無相乖,豈可得以言解脫?是以託用斯默,以明解脫非實[1]無矣。解脫既非實無,然後止言,乃可得必同之[2]矣。
天曰:如何耆舊大智而默。
肇曰:五百弟子仁者智慧第一,默然何耶?生曰:默然似有所不達[3]故爾也。
答曰:解脫者無所言說,故吾於是不知所云。
肇曰:向聞如解脫[4]請始終難知,[5]說以為久。而解脫相者,非心所知、非言所及,將順解脫無言之旨,故莫知所云[6]焉。生曰:不知其會也。
天曰:言說文字皆解脫相。
肇曰:舍利弗以言久為失,故默然無言,謂順真解。未能語默齊致、觸物無閡,故天說等解,以曉其意也。生曰:有會矣乎。
所以者何?解脫者不內不外、不在兩間。
生曰:夫解脫者,我解於縛也。不偏在我,故不內也。亦不偏在縛,故[7]不外也。會成解脫,又不兩[8]在。
文字亦不內不外、不在兩間。
生曰。我為內。所說為外。合之為兩間矣。
是故舍利弗無離文字說解脫也。
肇曰:法之所在極於三處,三處求文字解脫俱不可得,如之何欲離文字而別說解脫乎?生曰:舍利弗向言解脫無所言說故默者,是謂言說異於解[9]脫。既明無異,故誡之焉。
所以者何?一切諸法是解脫相。
肇曰:萬法雖殊,無非解脫相,豈文字之獨異焉?生曰:無不是解脫相故也。
舍利弗言:不復以離婬怒癡為解脫乎。
肇曰:二乘結盡無為為解脫。聞上等解,乖其本趣,故致斯問。生曰:以佛言離婬怒癡為解脫而問之[10]耳。
天曰:佛為增上慢人說離婬怒癡為解脫耳。
生曰:增上慢人以得法為懷,不能即婬怒癡為解脫也。故驗終以語之,令其悟耳。
若無增上慢者,佛說婬怒癡性即是解脫。
肇曰:卑生死、尊己道,謂增上慢人也,為此人說離結為解脫。若不卑生死、不尊己道者,則為說三毒諸結性即解脫,無別解脫也。二乘雖無結慢,然卑生死、尊涅槃,猶有相似慢結。慢者,未得道,言已得,以生慢。生曰:以無執為懷者,不復待驗然後悟矣。
舍利弗言:善哉善哉。天女!汝何所得、以何為證。
什曰:有為果言得,無為果言證。
辯乃如是。
肇曰:善其所說,非己所及,故問得何道、證何果,辯乃如是乎?生曰:既解而善其言也。要有所得、[11]有所證,然後有如此之辯,故問之焉。
天曰:我無得無證,故辯如是。
什曰:若見有得證則情有所封,有所封則有所閡,有閡則無辯。以無得證,故能若是也。肇曰:夫有閡之道不能生無閡之辯,無閡之辯必出于無閡之道。道有得有證者,必有所不得有所不證。以大乘之道無得無證,故無所不得無所不證。從此生辨,故無所不辨也。生曰:無得為得、無證為證,故辨如是也。
所以者何?若有得有證者,則於佛法為增上慢。
肇曰:若見己有所得,必見他不得。此於佛平等之法,猶為增上慢人,何能致無閡之辨乎?生曰:若有得者則不得也。以不得為得,增上慢矣。
舍利弗問天:汝於三乘為何志求。
什曰:伏其德音,知其不常,然則未測其所乘,故問其志也。肇曰:上直云無得無證,未知何乘,故復問也。生曰:三乘同以無得為懷,故不知為何志也。
天曰:以聲聞法化眾生,故我為聲聞;以因緣法化眾生,故我為辟支佛;以大悲法化眾生,故我為大乘。
肇曰:大乘之道無乘不乘,為彼而乘,吾何乘也?生曰:隨彼為之,我無定也。
舍利弗!如人入瞻蔔林,唯嗅瞻蔔,不嗅餘香。
什曰:非謂有而不嗅,謂足於所聞不復外求耳。依喻義可知也[12]矣。
如是若入此室,但聞佛功德之香,不樂聞聲聞、辟支佛功德香也。
肇曰:無乘不乘乃為大乘,故以香林為諭。明淨名之室不雜二乘之香,止此室者豈他嗅哉?以此可知吾志何乘也。生曰:維摩[A2]詰[13]居此室而應者,大明宗極之理也。而宗極之理無取小義,此則表佛功德外勳矣。
舍利弗!其有釋梵四天王、諸天龍鬼神等入此室者,聞斯上人講說正法,皆樂佛功德之香,發心而出。舍利弗!吾止此室十有二年,初不聞說聲聞、辟支佛法,但聞菩薩大慈大悲不可思議諸佛之法。
肇曰:大乘之法皆名不可思議。上問止室久近欲生論端,故答以解脫。今言實年,以明所聞之不雜也。生曰:諸天鬼神暫入此室,尚無不發大意而出,況我久聞妙法乎。然則不能不為大,非能為大矣。
舍利弗!此室常現八未曾有難得之法。
生曰:既聞妙法,又見未曾有事,豈[1]得不為大哉。
何等為八?此室常以金色光照。
生曰:應主在慈,豈不有照時乎?而不見之者?彼自絕耳?非室無也。
晝夜無異,不以日月所照為明,是為一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入者,不為諸垢之所惱也。
什曰:其室清淨,無逆氣惡神,垢緣絕,故垢不生也。惡神起,如十頭羅剎入一王體,怒害即生,是其類也。肇曰:入此室者煩惱自息。生曰:此室常表於理,見之乃為入耳。果得入之,不復為諸垢所惱矣。
是為二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常有釋梵四天王、他方菩薩來會不絕,是為三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常說六波羅蜜不退[2]轉法,是為四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常作天人第一之樂,絃出無量法化之聲,是為五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有四大藏眾寶積滿,周窮濟乏求得無盡,是為六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阿閦佛、寶德、寶炎、寶月、寶嚴、難勝、師子響、一切利成,如是等十方無量諸佛,是上人念時即皆為來。
生曰:佛理常在其心,念之便至矣。
廣說諸佛祕要法藏,說已還去,是為七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一切諸天嚴飾宮殿、諸佛淨土皆於中現。
什曰:如有方寸金剛,數十里內石壁之表所有形色悉於是現。此室明徹,其諭如[3]此。
是為八未曾有難得之法。舍利弗!此室常現八未曾有難得之法,誰有見斯不思議事而復樂於聲聞法乎?
肇曰:顯室奇特之事,以成香林之[4]義。
舍利弗言:汝何以不轉女身。
肇曰:汝以無礙之智受有礙之身,而不轉捨,何耶?
天曰:我從十二年來,求女人相了不可得,當何所轉。
肇曰:止此室來所聞正法,未覺女人異於男子,當何所轉?天悟女相[5]焉十二年而已乎?欲明此室純一等教,無有雜聲,故齊此為言耳。天為女像,為生斯論矣。
譬如幻師化作幻女,若有人問:何以不[6]轉女身?是人為正問不?舍利弗言:不也。幻無定相,當何所轉?天曰: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有定相。云何乃問不轉女身。
肇曰:萬物如幻無有定相,誰好誰醜而欲轉之乎。
即時天女以神通力,變舍利弗令如天女,天自化身如舍利弗,而問言:何以不轉女身。
肇曰:將成幻化無定之義,故現變而問,令其自悟也。
舍利弗以天女像而答言:我今不知[7]所轉。
什曰:此從解中據理而[8]言。
而變為女身。
肇曰:吾不知所以轉而為此身,如之何又欲轉之乎?
天曰:舍利弗若能轉此女身,則一切女人亦當能轉。
肇曰:仁者不知所以轉而轉為女身,眾女亦不知所以轉而為女也。若仁者無心於為女而不能轉女身者,則眾女亦然不能自轉。如何勸人轉女身乎?此明女雖無定相,而因緣所成,不得自在[9]轉也。
如舍利弗非女而現女身,一切女人亦復如是,雖現女身而非女也。
肇曰:如舍利弗實非女,而今現是女像。眾女亦現是女像,實非女也。男女無定相,類己可知矣。
是故佛說一切諸法非男非女。
肇曰:佛語豈虛妄哉!
即時天女還攝神力,舍利弗身[10]還復如故。天問舍利弗:女身色相今何所在。
肇曰:將推女相之所在,故復身而[11]問。
舍利弗言:女身色相無在無不在。
肇曰:欲言有在,今見無相;欲言無在,向復有相。猶幻化無定,莫知所在也。
天曰: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在無不在。夫無在無不在者,佛所說也。
肇曰:豈唯女[12]相,諸法皆爾。稱佛所說,以明理不可易。
舍利弗問天:汝於此沒,當生何所?
肇曰:既知現相之無在,又問當生之所[13]在。
天曰:佛化所生。
什曰:不直說無生而說生者,欲據有生相結而理無生滅者也。
吾如彼生。
肇曰:此生身相既如幻化,沒此更生豈得[14]異也。
[15]曰佛化所生,非沒生也。天曰:眾生猶然,無沒生也。
肇曰:豈我獨如化,物無非化也。
舍利弗問天:汝久如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肇曰:身相沒生可如幻化,菩提真道必應有實,故問久如當成。
天曰:如舍利弗還為凡夫,我乃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肇曰:[1]所期必無。
舍利弗言:我作凡夫,無有是處。
肇曰:聖人還為凡夫,何有是處[2]耶?
天曰: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是處。
肇曰:彼聖[3]人為凡夫、我成菩提道,無處一也。
所以者何?菩提無住處,是故無有得者。
肇曰:菩提之道無為無相,自無住處,誰[4]有得者?
舍利弗言:今諸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得當得如恒河沙,皆謂何乎。
肇曰:據得以[5]問。
天曰:皆以世俗文字數故說有三世,非謂菩提有去來今。
什曰:菩提性空,故超於三世。菩提既空則無得佛,無得佛者則亦無菩提。緣會而生,理不相離,故有無宜同也。肇曰:世俗言數有三世得耳,非謂菩提第一真道有去來今也。
天曰:舍利弗!汝得阿羅漢道耶。
什曰:佛道深妙有之真極,己所未得猶謂不無,即其所得了其非有,故問令推己以悟佛也。肇曰:羅漢入無漏心不見得道,入有漏心則見有得。今問以第九解脫自證成道時見有得耶?欲令自悟無得義[6]也。
曰:無所得故而得。
什曰:以其解法無得則理會於法,故因其所會假名為[7]得。肇曰:推心而答也。無得故有得,有得則無得,此明真得乃在於不得。
天曰:諸佛菩薩亦復如是,無所得故而得。
什曰:[8]二乘取證無得俱同,但大乘悟法既深,又無出入之異耳。
爾時維摩詰語舍利弗:是天女[9]曾已供養九十二億佛,已能遊戲菩薩神通,所願具足,得無生忍,住不退轉,以本願故隨意能現教化眾生。
肇曰:上但即言生論,未知其道深淺。淨名傍顯其實,以生眾會敬信之[10]情。
注維摩詰經卷[11]第六
校注
[0381005] 不分卷及品【甲】 [0381006] 什【大】下同,羅什【甲】下同 [0381007] 不言也【大】,已【甲】 [0381008] 之【大】,〔-〕【甲】 [0381009] 生【大】下同,竺道生【甲】下同 [0381010] 負【大】,貧【甲】 [0381011] 肇【大】下同,釋僧肇【甲】下同 [0381012] 寢【大】,寢一【甲】 [0381013] 子【大】,人【甲】 [0381014] (維摩詰經不思議品第六集解)十二字品題+爾【甲】 [0382001] 致【大】,致也【甲】 [0382002] 眾【大】,眾會【甲】 [0382003] 於【大】,於是【甲】 [0382004] 于【大】*,乎【甲】* [0382005] 囑【大】,屬【甲】 [0382006] 無【大】,〔-〕【甲】 [0382007] 恒【大】,恒河【甲】 [0382008] 或【大】,惑【乙】 [0382009] 常【大】,〔-〕【甲】 [0382010] 菩薩【大】,〔-〕【甲】 [0383001] 乎【大】*,也【甲】* [0383002] 意【大】,意也【甲】 [0383003] 或【大】,〔-〕【甲】 [0383004] 者【大】*,〔-〕【甲】* [0383005] 諸眾生如是難事【大】,如此事【甲】 [0383006] 劫【大】,劫之【甲】 [0383007] 蹋【大】,𧿇【甲】 [0383008] 堪【大】,能【甲】 [0383009] 諭【大】,喻【甲】 [0383010] 不無【大】,無不【甲】 [0383011] 觀【大】,維摩詰經觀【甲】 [0383012] 匣【大】*,篋【甲】* [0383013] 大【大】,〔-〕【甲】 [0383014] 乙本註曰自真實慈至可尋也七十二字可入下經文是即真實慈也下 [0383015] 實【大】,〔-〕【甲】 [0383016] 慈【大】,慈中【甲】 [0383017] 然【大】,〔-〕【甲】 [0383018] 何【大】,〔-〕【甲】 [0383019] 惑【大】,或【甲】 [0383020] 存【大】,存彼【甲】 [0383021] 化【大】,化也【甲】 [0383022] 亦【大】,有【甲】 [0384001] 像【大】,像也【甲】 [0384002] 外【大】,直【甲】 [0384003] 乎【大】*,〔-〕【甲】* [0384004] 盡【大】,〔-〕【甲】 [0384005] 心【大】,行【甲】 [0384006] 復似【大】,〔-〕【甲】 [0384007] 皎【大】,𭦸【甲】 [0384008] 以【大】,已【甲】 [0384009] 也【大】*,〔-〕【甲】* [0384010] 有彼【大】,彼有【甲】 [0384011] 矣【大】,〔-〕【甲】 [0384012] 無生同體【大】,〔-〕【甲】 [0384013] 生【大】,生故【甲】 [0384014] 凡【大】,汎【甲】 [0384015] 推【大】,准【甲】 [0384016] 合【大】*,合也【甲】* [0384017] 性【大】,相【甲】 [0384018] 所【大】,〔-〕【乙】 [0384019] 結使賊【大】,賊結使【甲】 [0384020] 矣【大】*,也【甲】* [0385001] 等【大】,等也【甲】 [0385002] 忍【大】,忍辱【甲】 [0385003] 梵【大】*,胡【甲】* [0385004] 二業【大】,口業【甲】 [0385005] 耳【大】,也【甲】 [0385006] 淺【大】,深【校異-原】 [0385007] 曰【大】,曰言【甲】 [0385008] 樂【大】,樂也【甲】 [0385009] 空【大】,等【甲】 [0385010] 以【大】,以畏【校異-乙】 [0385011] 或為【大】,為惑【甲】 [0385012] 畏【大】,〔-〕【甲】 [0385013] 斯【大】,自【甲】 [0386001] 苦【大】,苦如來功德之力能使眾惡不加之者也【甲】 [0386002] 觀【大】,觀而觀【甲】 [0386003] 生【大】,生也【甲】 [0386004] 行【大】,行也【甲】 [0386005] 法【大】,〔-〕【甲】 [0386006] 者【大】,也【甲】 [0386007] 本【大】,大【甲】 [0386008] 別【大】,別言【甲】 [0386009] 切【大】,義【甲】 [0386010] 因有【大】,相有【甲】,有因【乙】 [0386011] 無【大】,無由有無生【乙】 [0386012] 所【大】,〔-〕【甲】 [0387001] 致【大】,設【甲】 [0387002] 士【大】,眾【甲】 [0387003] 欲【大】,欲先【甲】 [0387004] 墮【大】,墮也【甲】 [0387005] 室【大】,室室【甲】 [0387006] 將【大】,招【甲】 [0387007] 法【大】,法也【甲】 [0387008] 故【大】,〔-〕【甲】 [0387009] 著【大】,著而已【甲】 [0387010] 敢【大】,〔-〕【甲】 [0387011] 已【大】,以【甲】 [0387012] 便者【大】,其便【甲】 [0387013] 便【大】,便也【校異-原】 [0387014] 諭【大】*,喻【甲】* [0388001] 無【大】,〔-〕【甲】 [0388002] 矣【大】,耳【甲】 [0388003] 故【大】,故言【甲】 [0388004] 請【大】,謂【甲】 [0388005] 說【大】,脫【甲】 [0388006] 焉【大】,也【甲】 [0388007] 不【大】,不在【甲】 [0388008] 在【大】,在也【甲】 [0388009] 脫【大】,脫也【甲】 [0388010] 耳【大】,焉【甲】 [0388011] 有【大】,〔-〕【甲】 [0388012] 矣【大】*,〔-〕【甲】* [0388013] 居【大】,居止【甲】 [0389001] 得【大】,能【甲】 [0389002] 轉【大】,之【甲】 [0389003] 此【大】,此耳【甲】 [0389004] 義【大】,義也【甲】 [0389005] 焉【大】,豈【甲】 [0389006] 轉【大】,縛【甲】 [0389007] 所【大】,何【校異-原】【甲】 [0389008] 言【大】,言也【甲】 [0389009] 轉【大】,轉者【甲】 [0389010] 還【大】,〔-〕【甲】 [0389011] 問【大】,問也【甲】 [0389012] 相【大】,相無在【甲】 [0389013] 在【大】,在也【甲】 [0389014] 異【大】,異化【甲】 [0389015] 曰【大】,舍利弗曰【校異-原】【甲】【乙】 [0390001] 所期【大】,取其【甲】 [0390002] 耶【大】,〔-〕【甲】 [0390003] 人【大】,〔-〕【甲】 [0390004] 有得【大】,得之【甲】 [0390005] 問【大】,問也【甲】 [0390006] 也【大】,耳【甲】 [0390007] 得【大】*,得也【甲】* [0390008] 二乘【大】,三乘【甲】 [0390009] 曾已【大】,已曾【甲】 [0390010] 情【大】,情也【甲】 [0390011] 第六【大】,第五【甲】【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5 注維摩詰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1-19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李明芳大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