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維摩詰經卷第十
[16]法供養品第十三
爾時釋提桓因於大眾中白佛言:世尊!我雖從佛及文殊師利聞百千經,未曾聞此不可思議自在神通決定實相經典。
[17]什曰:維摩詰接妙喜世界來入此境,及上來不思議事,皆昔來所見,未有若此之奇也。放光等所明實相,廣散難尋;此經略敘眾經要義,明簡易了,故歎未曾有也。亦云會我為妙,故歎未曾有也。[1]肇曰:[2]說經將訖,舍利弗已慶美於上,帝釋復欣其所遇而致歎也。此經言雖簡約,而義包群典,坐不踰日而備覩通變,大乘微遠之言、神通感應之力,一時所遇理無不盡,又以會我為妙,故歎未曾有[3]也。
如我[4]解佛所說義趣,若有眾生聞是經法、信解受持、讀誦之者,必得是法不疑。
什曰:若累深信薄者,經涉生死究竟必得。若善積而悟深者,隨願輒成之,久近不以劫數為限也。
何況如說修行。
肇曰:是法即上不可思議自在神通決定實相法也。如我解佛義深遠難遇,若聞能誦持[5]者必得不疑,況如說修行者,斯人之德自列於下也。
斯人則為閉眾惡趣。
肇曰:八難眾[6]趣。
開諸善門。
肇曰:人天涅槃門也。
常為諸佛之所護念,降伏外學、摧滅魔怨。
肇曰:四魔怨也。
修治菩提。
什曰:[7]梵本「菩提」下有「道」字。道,即趣菩提道也。
安處道場。
肇曰:在道場成佛道,名菩提。今雖未成,便為修治佛道,安置道場[8]中。
履踐如來所行之跡。
肇曰:如說修行則同佛[9]行。
世尊!若有受持讀誦、如說修行者,我當與諸眷屬供養[10]給事,所在聚落城邑山林曠野有是經處,我亦與諸眷屬聽受法故共到其所,其未信者當令生信,其已信者當為作護。
肇曰:天帝欣其所遇,故致未曾之歎,兼欲護養,以弘其道[11]矣。
佛言!善哉善哉。天帝!如汝所說,吾助爾喜。此經廣說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不可思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12]提。
什曰:梵本此「菩提」下有「法」字也。[13]生曰:經說佛慧,則慧在經矣。經苟有慧,則是佛之法身[14]矣。
[15]是故天帝!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供養是經者,則為供養去來今佛。
肇曰:善其護持之意也。三世菩提不思議道,皆陳[16]在此經,若受持護養則為供養三世諸佛,故助汝喜。生曰:夫以衣食供養者,存其四體而長之也。若受持讀誦此經,既全其理,又使日增於佛法身,不亦有供養義乎。
天帝!正使三千大千世界如來滿中,譬如甘蔗竹葦、稻麻叢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一劫或減一劫,恭敬尊重、讚歎供養、奉諸所安。至諸佛滅後,以一一全身舍利起七寶塔,縱廣一四天下、高至梵天,表剎莊嚴,以一切華香瓔珞幢幡伎樂微妙第一,若一劫若減一劫而供養之。於天帝意云何?其人植福寧為多不?釋提桓因言:多矣。世尊!彼之福德,若以百千億劫說不能盡。佛告天帝:當知是善男子善女人聞是不可思議解脫經典,信解受持、讀誦修行,福多於彼。
肇曰:供養之福以方慧解般若,諸經類有成[17]挍。生曰:衣食供養,本以施功致福,非求理之法,據此正可生人天之中,終不得成佛也。供養法身者,以佛所體為懷,至於大悟智慧。而以相比,豈可同年而語其優劣哉?
所以者何?諸佛菩提皆從是生。
生曰:體此經理:終成菩提:故從中[18]生。
菩提之相不可限量。
生曰:菩提無相,不可以意限量之矣。
以是因緣,福不可量。
肇曰:高木必起重壤、瑾瑜必生荊岫,所以無量之果必由無量之因,諸佛菩提皆從習此經而生。菩提之道以無相為相,無相之相不可限量,因是生福,福何可量也?生曰:以無相為受持之福,福無盡[19]者也。
佛告天帝: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時世有佛,號曰藥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世界曰大莊[20]嚴,佛壽二十小劫。其聲聞僧三十六億那由他,菩薩僧有十二億。天帝!是時有轉輪聖王名曰寶蓋,七寶具足,王四天下。王有千子,端正勇健能伏怨敵。爾時寶蓋與其眷屬供養藥王如來,施諸所安至滿五劫。過五劫已,告其千子:汝等亦當如我以深心供養於佛。於是千子受父王命,供養藥王如來復滿五劫,一切施安。
肇曰:上以財[21]供養,受持即法[22]供養也。如來將成法[23]供養義,故引成事以為證[24]焉。
其王一子名曰月蓋,獨坐思惟:寧有供養殊過此者。
什曰:冀或有大德諸天殊特供養,若有過此,慕欲及之。云雖盡己所珍,不能上悅聖心,冀所珍之外有以暢其誠心,故發斯念更惟勝供也。肇曰:極世肴珍無以攄其至[1]到之情,冀所珍之外別有妙養以暢其誠心。又宿緣將會,故生斯念也。生曰:引過去以驗供養法身為勝也。
以佛神力,空中有天曰:善男子!法之供養勝諸供養。
什曰:若財供養,則於佛無用、於眾生無益,故非所欣也。如來積[2]劫本為眾生,若奉順經典、如說修行,則稱悅聖心,乃真供養也。肇曰:藥王如來知其將化,故變為空神而告之。生曰:法供養者,行法即為供養也。
即問:何謂法之供養?天曰:汝可往問藥王如來,當[3]廣為汝說法之供養。即時月蓋王子行詣藥王如來,稽首佛足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諸供養中法供養勝,云何名為法供養?佛言:善男子!法供養者,諸佛所說深經。
什曰:三藏及雜藏、菩薩藏,五藏經也。上四藏取中深義說實相等,故得為深經也。從此至下十方三世諸佛所說,盡是廣歎佛所說深經,未明受持修行法供養[4]義也。生曰:先明經也。深經者,謂佛說實相法,以為菩薩道也。
一切世間難信難受。
生曰:實[5]相理均,豈有深淺哉?世間情與之反,信受甚難,非其所及,故為深也。
微妙難見。
生曰:妙絕人心,見之難矣。
清淨無染。
肇曰:深經,謂方等第一義經也。其旨深玄,非有心之所得;微妙無[6]像,非明者之所覩;超絕塵境、無染若空。欲以有心有明而信受見者,不亦難乎。自此下美深經之旨。諸佛所說深經,即佛法身也。夫財養養四體,法養養法身。若能護持斯經,令法身增廣者,此供養之上也。生曰:無相可取,故不得生垢。若能見之,垢亦除也。
非但分別思惟之所能得。
什曰:要須禪定等諸功德,非但智慧分別之所能得[7]也。亦云要用實智慧然後能了,非分別取相所能解也。肇曰:第一義經微遠無相,自非明哲,孰能分別?[8]業之差別雖由分別,然非分別之所[9]能得,得之者其唯無分別乎?故曰非但分別也。生曰:要積功德然後會矣。
菩薩法藏所攝。
什曰:凡為菩薩說法,能成就菩薩,皆是菩薩法藏所攝也。生曰:是菩薩所體,而物莫能闚也。
陀羅尼印印之。
什曰:總持有無量,實相即總持之一。若經中說實相,實相即[10]是印。以實相印封此經,則為深經也。復次印,梵本言「相」,實相也。以實相為經,標相也。肇曰:菩薩法藏之所攝,故非小乘之寶。總持印之所印,固非域中之道。總持所印,所印必真;法藏所攝,所攝必[11]寶。既藏以法藏、印以總持,豈是常人所能開發?以明法寶深固,難可闚𨵦也。生曰:陀羅尼者,持也。若持實相不失,於諸天人魔梵之中不復畏有不通之義。譬[12]若生印為信,關津諸禁莫能呵留。果是印持,所印之經則無有[13]閡。
至不退轉。
生曰:理無退處,從之必[14]至。
成就六度。
什曰:言此經能令人不退,成六度也。肇曰:不退所以至六度,六度所以成大[15]乘,大乘之所出莫不由斯典也。生曰:非但不退而已,乃極諸法邊[16]涯焉。
善分別義。
生曰:義,謂言中之理也,而此經善分別[17]之。
順菩提法。
什曰:深經所說於理無差,故言善分別。善分別,故順菩提也。肇曰:善分別實相之義,順菩提無相之法也。生曰:正以載菩提法為經,故無乖矣。
眾經之上。
什曰:舉其深者,於眾經為上也。肇曰:三藏十二部,方等為第一。生曰:九十六種眾經之[18]上。
入大慈悲。
什曰:深經能令人入也。肇曰:深經所以建、[19]慈悲所以弘,入之者必以大慈大悲乎。是以方等深經皆入大慈大悲,[20]合為一體也。生曰:明見法理,必能示諸不[21]達。
離眾魔事。
什曰:凡非法緣,悉魔[22]之事
[23]及諸邪見。
肇曰:魔,四魔。見,六十二見也。
[24]正教既弘,眾邪自息。
生曰:魔邪皆起於惑,若體此經則離之矣。
順因緣法。
什曰:若法定有則不生滅,若法全無亦不生滅,不生[25]滅則與因緣相違。深經所說非有非無,非有非無故順因緣法也。生曰:說不違因緣理也。
無我、[26]無人、無眾生、無壽命,空、無相、無作、無起。
肇曰:法從因緣生,緣則無自性,無自性則無主,無主則無我人壽命,唯空、無相、無作、無起,此深經之所順也。生曰:此則因緣法矣。
能令眾生坐於道場。
生曰:坐道場時思惟十二因緣,如此故得成佛。
而轉法輪。
肇曰:深經之所能也。生曰:既成佛,復能使人悟斯法。
諸天、龍神、乾闥婆等所共歎譽。
什曰:以深經能成佛道、轉法輪,則天人蒙[1]度,所以群聖共歎深經也。肇曰:既有此能,故有此譽。生曰:歎譽法輪。
能令眾生入佛法藏。
肇曰:未有捨背深經而能入佛法藏者。生曰:體此經者,入佛法藏也。
攝諸賢聖一切智慧。
肇曰:一切賢聖之智,無離深經也。生曰:三乘皆同以其理為悟,故無不[2]攝。
說眾菩薩所行之道。
肇曰:菩薩所行其道無方,八萬眾行皆陳之深經也。生云:雖曰總攝賢聖智慧,而二乘不盡其理,唯是菩薩所行之道[3]而已。
依於諸法實相之義。
什曰:經說實相,故經依於實相也。生曰:言不遠宗也。
明宣無常、苦、空、無我、寂滅之法。
肇曰:不依實相辯四非常者,非平等教也。依實相乃曰明也。生曰:依諸法實相之義則盡,然表不得不無常,而無無常相也。
能救一切毀禁眾生。
什曰:小乘法中,五逆罪及犯四重禁,則皆棄而不救。大乘深法則無不救也。生曰:體之則出毀禁罪之境也。
諸魔外道及貪著者能使怖畏。
肇曰:毀四禁、犯五逆,小乘法所不能救。眾魔外道貪著豪姿,小乘法所不能滅。能救能滅者,其唯大乘方等深經乎!生曰:恐失其[4]有。
諸佛賢聖所共稱歎。
肇曰,諸佛共稱,以明其法必真也。生曰:唯諸佛賢聖得其為美,故歎[5]之。
背生死苦。
生曰:體之則結盡泥洹也。
示涅槃樂。
肇曰:生死雖苦,背之至難;涅槃雖樂,識之者寡。自非深經,孰啟其路?生曰:既達因緣法,則知息之為樂矣。
十方三世諸佛所說。
肇曰:諸佛雖殊,其道不二;古今雖異,其道不改,以明第一義經常一不差也。美深經訖於是也。生曰:十方三世諸佛,無不必同也。
若聞如是等經。
肇曰,大乘深經其部無量,故言等也。
信解受持讀誦,以方便力為諸眾生分別解說、顯示分明。守護法故,是名法之供養。
什曰:上來讚歎深經,今始更明受持宣行,行法供養也。肇曰:如是等經盡諸佛法身也。若聞斯經,能信解護持宣示分別,令大法增廣者,名法之供養,[6]養成法身也。生曰:以受持讀誦是守護之義,故名法供養。
又於諸法如說修行。
什曰:上章明奉順經典,真法供養也。如說修行,通舉六度也。十二因緣以下,明得無生忍,以實智慧隨順實法也。肇曰:上以信解護持宣示弘布以為法養,今明內行應順為法[7]供養也。諸法即深經所說六度諸法也。生曰:如經說而修行者,最深者也,故別明之焉。
隨順十二因緣。
生曰:情不復乖因緣理也。
離諸邪見。
生曰:既順因緣理,則離有無諸邪[8]見。
得無生忍。
生曰:順因緣理無復邪見者,無生法忍也。
決定無我、無有眾生。
肇曰:不悟緣起故有邪見之迷、封我之惑。若如說行則得明慧,明見十二因緣根源所由,故能離諸邪見得無生忍,無復吾[9]我眾生之想也。見緣如緣謂之隨順,明白有無謂之決定,皆智用之別稱也。
而於因緣果報。
生曰:無生忍之為見也,則決定矣。雖無我無眾生,而非無受報之主也。
無違無諍。
什曰:見法如法故無違,無違故無諍也。
離諸我所。
肇曰:無違無諍,即隨順義也。五受陰身及家屬所有因緣果報,即我所也。若能明見因緣果報之性,順而無違,則離諸我所也。上直觀因緣知無造者,故離我見。今觀因緣果報知無屬者,故離我所見也。生曰:亦離我[10]所。
依於義,不依語。
肇曰:至義非言宣,尋言則失至。且妙理常一,語應無方,而欲以無方之語定常一之理者,不亦謬哉。是以依義不依語者,見之明也。生曰:不復逐語取相而昧其理也。
依於智,不依識。
肇曰:六識識六塵而已,不能分別是非,分別是非其唯正智乎?是以行者依智不依識也。生曰:[1]若識以[2]著為情,智以達理為用,終不復從識乖智也。
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肇曰:佛所說經自有義旨分明、盡然易了者應依。亦有應時之經,詭言合道聖意難知,自未了者不可依也。生曰:辨理者為了義經也。雖曰巧辭而無理者,為不了義也。
依於法,不依人。
什曰:佛言我泥洹後,當依止四法以為大師,所謂四依法也。明此四[3]法可依止、可信受也。依於法不依人者,法謂經教也,當依經法,不可以人勝故背法依人也。法有二種:一文字語言、二義法。莫依語也,義亦有二種:一識所知義、二智所知義。識則唯求虛妄五欲、不求實利,智能求實利、棄五欲,故依智所知義不依識所知義。為求智所知義,故依智也。智所知義亦[4]有二種:一了義經、二不了義經。不了義經,如佛說殺父母無罪,未分別,是不了義也。若言無明是父、[5]愛是母,生死根本故名父母,斷其本則生死盡,故言殺之無罪。既分別,是了義經也。復次若佛言:佛是人中第一,涅槃是法中第一。如是等皆名了義也。是故當依了義經,莫依不了義經。肇曰:法雖由人弘,而人不必盡應於法。法有定楷、人無常則,所以行者依法不依人也。生曰:人行理、無非法,為法也。苟曰有法,不遺下賤。若無法者,雖復極貴極高,亦不從[6]之。
隨順法相,無所入、無所歸。
肇曰:法即下因緣法也。上順因緣知法無生,今順因緣知法無盡也。法從緣而有、從緣而無,其有不從未來來、其無不歸入過去,故曰無入無歸也。生曰:復隨順法相無入無歸之義也。無入無歸盡,不為實也。
無明畢竟滅故諸行亦畢竟滅,乃至生畢竟滅故老死亦畢竟滅。
什曰:此即四依中如實法也。上十二因緣明如說修行隨順因緣故得無生法忍,今明行四依依十二[7]因緣如實相也。肇曰:無明,十二之根本。無明既滅,餘緣亦滅也。畢竟,謂始終常滅,不復更滅。始終常滅不復更滅,乃所以成無盡滅義也。生曰:畢竟滅者,終要然也。終既要滅,生豈有哉?生若不有,其誰有滅耶?則無入無歸也。
作如是觀十二因緣無有盡相。
肇曰:滅盡義一,既曰畢竟滅而曰無盡者何耶?夫滅生於不滅,畢竟常滅則無不滅,無不滅則滅無所滅,滅無所滅即是無盡義也。
不復起見。
肇曰:上觀因緣無生,離常我等諸見。今觀因緣無盡,離斷滅等諸見。
是名最上法之供養。
肇曰:若能順行深經明見緣起,具足四依離諸見者,法養之上也。上直明誦持,此內行應順,故言最上也。生曰:諷誦讀說已上於衣食供養,此又最[8]上也。
佛告天帝:王子月蓋從藥王佛聞如是法,得柔順忍。
什曰:柔,謂軟鈍也。於實相法未能深入,軟智軟信隨順不違,故名柔順忍也。肇曰:心柔智順堪受實相,未及無生,名柔順忍。
即解寶衣嚴身之具以供養佛,白佛言:世尊!如來滅後,我當行法供[9]養,守護正法。願以威神加哀建立,令我得降魔怨、修菩薩行。
什曰:四魔合為三怨,一煩惱、二天魔、三外道也。如來滅後,月蓋道力未具,若不加威神,則為魔所壞不能降伏,故請加威神。肇曰:聞法供養欣欲行之,然經道深遠,非己力所弘,故願加威神也。
佛知其深心所念,而記之曰。
什曰:欲令後人信伏,故記其守護法藏也。
汝於末後守護法城。天帝!時王子月蓋見法清淨,聞佛授記,以信出家。
什曰:若俗穢自纏乖於淨法,知非處穢之所弘[10]道,故出家修淨以弘淨法矣。
修集善法精進不久,得五神通具菩薩道。
什曰:明其無[11]閡,如通達佛道中說也。
得陀羅尼。
什曰:是聞持也。
無斷辯才。
什曰:辯才無盡,隨其說之久近不中斷也。
於佛滅後,以其所得神通總持辯才之力。
什曰:以神通力故能現變知心,聞持力故不失所聞,辯才力故能等為人說。有此三力,故能宣布遺法者也。
滿十小劫,藥王如來所轉法輪隨而分布。
肇曰:分布法輪,即弘法養也。
月蓋比丘以[12]守護法勤行精進,即於此身化百萬億人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立不退轉,十四那由他人深發聲聞辟支佛心,無量眾生得生天上。天帝!時王寶蓋豈異人乎?今現得佛,號寶炎如來。其王千子,即賢劫中千佛是也。從迦羅鳩孫[1]馱為始得佛,最後如來號曰樓至。月蓋比丘則我身是。如是天帝!當知此要,以法供養於諸供養為上、為最第一無比。
肇曰:吾成正覺由法供養,以是可知法[2]養為上矣。
是故天帝!當以法之供養恭敬於佛。
肇曰:行法養,即恭敬佛也。
[3]囑累品第十四
於是佛告彌勒菩薩言:彌勒!我今以是無量億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什曰:言此經是菩提之[4]因。
付囑於汝。
什曰:不付阿難,以其無[5]有神力,不能廣[6]宣,故不付也。維摩非此土菩薩,故不囑也。文殊遊無定方,故不囑。囑彌勒者,以於此成佛故也。佛自以神力宣布,欲成彌勒功業故也。肇曰:不思議經即佛無上菩提之道,其道深遠難可剋成。吾無量劫不惜身命,[7]肉施踰須彌、血施過江海,勤苦積集今始得就,哀彼長迷故垂之竹帛。然群生薄德、魔事熾盛,吾道多難,非汝不弘嗣正之[8]第,所以重[9]囑累之也。
如是輩經於佛滅後末世之中,汝等當以神力廣宣流布。
什曰:用神通則能消伏魔怨,廣宣無礙矣。
於閻浮提無令斷絕。
肇曰:城高則衛生,道尊則魔盛。自非神力無以制持,故勸以神力矣。
所以者何?未來世中當有善男子善女人,及天、龍、鬼神、乾闥婆、羅剎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樂于大法。若使不聞如是等經,則失善利。
什曰:若不聞此經,或墜二乘,則失大乘善利也。
如此輩人聞是等經,必多信樂,發希有心。當以頂受,隨諸眾生所應得利而為廣說。
肇曰:法之通塞損益若是,故勸彌勒頂受廣說[10]者矣。
彌勒當知,菩薩有二相。
什曰:若好雜句,應授之以文;若好深[11]法,即誨之以義。要宜知其相,故為辯二相也。肇曰:行之深淺各有異相,得失兩陳以厲護持法者也。
何謂為二?一者好於雜句文飾之事。
肇曰:文者何耶:妙旨之蹄筌耳。而新學智淺,未能忘言求理,捨本尋末唯文飾是[12]好。
二者不畏深義如實能入。
肇曰:妙旨幽深、微言反俗,自非智勇孰能深入耶?
若好雜句文飾事者,當知是為新學菩薩;若於如是無染無著甚深經典無有恐畏,能入其中,聞已心淨受持讀誦如說修行,當知是為久修道行。
肇曰:無染無著經之深者,自非久行孰能無畏?
彌勒!復有二法名新學者。
什曰:將欲令人信樂深經,慎新學之過,故廣記新學過也。
不能決定於甚深法。何等為二?一者所未聞深經聞之驚怖生疑。
什曰:始聞則驚,尋之則疑,疑則起謗。
不能隨順毀謗不信,而作是言:我初不聞,從何所來,二者若有護持解說如是深經者,不肯親近供養恭敬,或時於中說其過惡。
肇曰:一毀法,二毀人。
有此二法,當知是新學菩薩,為自毀傷,不能於深法中調伏其心。彌勒!復有二法,菩薩雖信解深法猶自毀傷,而不能得無生法忍。
肇曰:上雖聞深經不能信解,今雖信解不能行應,歷明諸失以[13]試後學也。
何等為二?一者輕慢新學菩薩而不教誨。
什曰:自恃深解,故生慢也。肇曰:雖解深義,未為心用,尊己慢人不能誨益。此學者之外患也。
二者雖解深法,而取相分別。是為二法。
什曰:雖不生慢,而有取相之累也。肇曰:因其所解而取相分別,雖曰為解,未合真解。此學者之內患也。
彌勒菩薩聞說是已,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如佛所說。
什曰:歎佛上來所說經及辯菩薩異相也。
我當遠離如斯之惡。
肇曰:一生大士豈有如斯之惡[14]咎,聞而後離耶?發斯言者,為未離者耳。
奉持如來無數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若未來世善男子善女人求大乘者,當令手得如是等經,與其念力。
什曰:以神通加其念力令不忘也。問曰:昔時魔常來下壞亂學人,今何因不來?答曰:優波掘恩力故。佛在世時,有外道薩遮尼犍,大聰明能論議,心大高慢,知佛法尊妙,意欲出家。問佛言:我若出家,智德名聞如佛不?佛言:不得。又問:得如舍利弗不:佛言:不得。如是一一問五百弟子,乃至問得如羅睺羅不?答言:不得。於是尼犍言:我出家既不得如佛,又不得如弟子,何用出家?又問:後當得不?佛言:後世無諸大人,然後當得。尼犍命終已,佛泥洹後百年阿育王時生,出家學道得阿羅漢,有大名聲,教化國人令得阿羅[1]漢,除度夫不度婦、度婦不度夫不在數中,但取夫婦俱時得阿羅漢者,以算子數之積算滿屋。後泥洹時,以算子燒身,不假餘物。未泥洹時,甞於林中坐禪,見一餓狗饑羸將死,常減食與之。諸比丘各分食而與,狗遂腹脹欲死。時諸比丘各各坐繩床,圍繞守視誦經說法。狗以善心視諸比丘,又聞法音,命終已生第六天,有大威德與魔王共坐。時狗已臭爛,彼魔心念:何因有此大人與我共坐?觀其本緣乃知是狗,即大瞋恚:是優波掘比丘使是臭狗與我共坐,當作方便令其毀辱。時優波掘林中坐禪入滅盡定,魔即以天上嚴飾華鬘繫額上已,廣語四眾將共視之。此比丘於空閑處嚴飾如是,云何名為清淨有德?須臾優波掘從定起,覺頭有華鬘,知是魔為,即指之:汝是魔王。即取死狗變為華鬘,極大嚴飾,語魔言:汝以鬘供養我,我還以鬘報汝,汝可著之。便以神力繫鬘著魔王頸,繫已還成死狗,[2]膖脹蛆爛甚大臭惡。魔以神力去之而不能得。至帝釋[3]所,帝釋不受。自還六天乃至梵天,皆悉不受,[4]無能為解。語言:汝自還去,求彼比[5]丘。即至優波掘所,求解臭鬘。優波掘即與要誓:汝從今日乃至法盡,莫復來下壞亂學人。又我雖見佛法身,不見色身,汝今為我變作佛形。若能如是,當解汝鬘。魔即受其誓,便語比丘言:我作佛時,莫向我禮。於大林中變為佛身,相好具足放大光明,作諸弟子皆如舍利弗等,大眾圍繞從林間來。優波掘歡喜踴躍,忘其要誓,即為作禮。魔言:云何違要而向我禮?優波掘言:我自作佛意禮耳。於是臭鬘自然得解。魔言:佛真大慈悲,我種種惱佛,佛不報我;而今比丘見報如是之甚。比丘言:佛大慈大悲,自能容忍;我小乘之人,不能如是。魔不來因緣,略說[6]之也。肇曰:冥啟其心,增其善念也。
使受持讀誦、為[7]他廣說。世尊!若後末世有能受持讀誦、為他[8]人說者,當知是彌勒神力之所建立。
肇曰:定己功於未然,息眾魔之候却。
佛言:善哉善哉。彌勒!如汝所說!佛助爾喜。於是一切菩薩合掌白佛言:我等亦於如來滅後,十方國土廣宣流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9]提。復當開導諸說法者,令得是經。爾時四天王白佛言:世尊:在在處處城邑聚落山林曠野有是經卷讀誦解說者,我當率諸官屬為聽法故往詣其所,擁護其人,面百由旬令無伺求得其便者。是時佛告阿難:受持是經,廣宣流布。阿難言:唯然。我已受持要者。世尊。當何名斯經?佛言:阿難!是經名為維摩詰所說,亦名不可思議解脫法門,如是受持。佛說是經已,長者維摩詰、文殊師利、舍利弗、阿難等,及諸天、人、阿修羅,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注維摩詰經卷[10]第十
新彫維摩經後序
壬午歲冬首,余自右補𨷂直史館江南轉運使,詔還聚族。乘舟順流而下,時十月九日,泊于湖口之側。將夕,有一人年可五十許,衣服狀貌類于漁者,拜于岸。次自陳:累世水居(南中有居牌筏舟船之上,號名水居)預知風水。袖中出水行圖子以獻,且言:十四日當有大風事。備錄異記。又數日,晝夢一人衣皁衣,水中出其半身,自稱江饒,要《維摩經》十卷。覺而異之。十四日,果於荻港之上遇大風暴起,船將覆沒者數四,僅而獲全。即先言風水之日,夢中稱曰江饒。舉家脫魚腹之葬,不亦幸乎。屆于京師,遍令求訪《維摩經》十卷者,咸曰無之。不數月,余於所親處覩一經函,發而視之,即《維摩經》一部十卷。懿夫金文玉偈之殊勝、海藏龍宮之守護,功德之力其昭昭乎!其昭昭乎!愚冥之徒不能起信,深可悲矣。因擇工人俾之彫刻,志願散施貴廣傳布,用標靈異,直紀歲時。
聖宋淳化四年八月十五日道德里序
東京左街萬歲西院講維摩經沙門守賢重勘 宣德郎守大理評事權大理寺丞公事張致用 翰林待詔承奉郎守少府監丞御書院祗候賜緋魚袋張用和 承奉郎守祕書省著作佐郎直集賢院武騎尉賜緋魚袋趙安仁等書。
皇祐三年月日推誠保順同德崇仁守正翊戴功臣武寧軍節度徐州管內觀察處置等使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師兼侍中行徐州大都督府長史判河陽軍州事兼管內河堤勸農使馬步軍都部署提舉鄭滑等州巡檢兵甲公事上柱國鄭國公食邑一萬三千七百食實封肆阡玖佰戶夏辣重較。
校注
[0413016] 法【大】,維摩詰經法【甲】,不分卷 [0413017] 什【大】下同,羅什【甲】下同 [0414001] 肇【大】下同,釋僧肇【甲】下同 [0414002] 說【大】,〔-〕【甲】 [0414003] 也【大】*,〔-〕【甲】* [0414004] 解佛所說【大】,從佛所解【甲】 [0414005] 者【大】,〔-〕【甲】 [0414006] 趣【大】,趣也【甲】 [0414007] 梵【大】*,胡【甲】* [0414008] 中【大】,中也【甲】 [0414009] 行【大】,行也【甲】 [0414010] 給事【大】,恭給【甲】 [0414011] 矣【大】*,〔-〕【甲】* [0414012] 提【大】,提故【甲】 [0414013] 生【大】下同,竺道生【甲】下同 [0414014] 矣【大】*,也【甲】* [0414015] 是故【大】,〔-〕【甲】 [0414016] 在【大】,〔-〕【甲】 [0414017] 挍【大】,挍也【甲】 [0414018] 生【大】,生也【甲】 [0414019] 者也【大】,矣【甲】 [0414020] 嚴【大】,嚴劫曰莊嚴【甲】 [0414021] 供養受持【大】,養挍受持受持【校異-原】【甲】 [0414022] 供【大】,〔-〕【甲】 [0414023] 供養【大】,養之【甲】 [0414024] 焉【大】*,〔-〕【甲】* [0415001] 到【大】,至【甲】 [0415002] 劫【大】,劫累功【校異-原】,劫累功【甲】 [0415003] 廣【大】,〔-〕【甲】 [0415004] 義【大】,〔-〕【甲】 [0415005] 相理均【大】,理灼然【甲】 [0415006] 像【大】,相【甲】 [0415007] 也【大】,也一【校異-原】【乙】 [0415008] 業之差別【大】,察之【甲】 [0415009] 能【大】,所【甲】 [0415010] 是【大】,〔-〕【甲】 [0415011] 寶【大】,實【乙】 [0415012] 若【大】,如【甲】 [0415013] 閡【大】,胸矣【甲】 [0415014] 至【大】,至也【甲】 [0415015] 乘【大】,業【甲】 [0415016] 涯【大】,〔-〕【甲】 [0415017] 之【大】,之矣【甲】 [0415018] 上【大】,上也【甲】 [0415019] 慈悲所以弘入【大】,豈慈悲之所弘弘【甲】 [0415020] 合【大】,令【甲】 [0415021] 達【大】,達也【甲】 [0415022] 之事【大】,也【甲】 [0415023] 及【大】,乃【甲】 [0415024] 正【大】,政【甲】 [0415025] 滅【大】,不滅【校異-原】 [0415026] 無人【大】,〔-〕【甲】 [0416001] 度【大】,慶【甲】 [0416002] 攝【大】,攝矣【甲】 [0416003] 而已【大】,也【甲】 [0416004] 有【大】,有矣【甲】 [0416005] 之【大】,之也【甲】 [0416006] 養【大】,〔-〕【校異-甲】 [0416007] 供【大】,〔-〕【甲】 [0416008] 見【大】,見也【甲】 [0416009] 我【大】,我無【甲】 [0416010] 所【大】,所也【甲】 [0417001] 若【大】,〔-〕【甲】 [0417002] 著【大】,著相【甲】 [0417003] 法【大】,法也【甲】 [0417004] 有【大】,〔-〕【甲】 [0417005] 愛【大】,受愛【甲】 [0417006] 之【大】,之也【甲】 [0417007] 因【大】,〔-〕【甲】 [0417008] 上【大】,之【甲】 [0417009] 養【大】,等【甲】 [0417010] 道【大】,〔-〕【甲】 [0417011] 閡【大】,礙【甲】 [0417012] 守護【大】,護持【甲】 [0418001] 馱【大】,大【甲】 [0418002] 養【大】,供養【甲】 [0418003] 囑【大】,維摩詰囑【甲】 [0418004] 因【大】,因也【甲】 [0418005] 有【大】,〔-〕【甲】 [0418006] 宣【大】,宜【甲】 [0418007] 肉【大】,目【甲】 [0418008] 第【大】,弟【甲】 [0418009] 囑【大】,〔-〕【甲】 [0418010] 者矣【大】,也【甲】 [0418011] 法【大】,經【甲】 [0418012] 好【大】,好也【甲】 [0418013] 試【大】,誡【校異-原】 [0418014] 咎【大】,〔-〕【校異-原】,〔-〕【甲】 [0419001] 漢【大】,漢者【校異-原】 [0419002] 膖【大】,朧【甲】 [0419003] 所【大】,許【甲】 [0419004] 無【大】,不【校異-原】,不【甲】 [0419005] 丘【大】,丘魔【校異-原】 [0419006] 之【大】,〔-〕【甲】 [0419007] 他廣【大】,人魔【甲】 [0419008] 人【大】,〔-〕【甲】 [0419009] 提【大】,提法【校異-原】 [0419010] 第十【大】,第八【甲】【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5 注維摩詰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1-19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李明芳大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