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義[2]記卷第三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因歎二智髣髴開宗中有二,長行與偈頌,此下是第二正明偈頌,但[5]且長行中本二,一者寄言以歎二智、二者明寄絕言歎二智。今者十七行半偈亦分為二:第一有四行偈正頌上寄言歎二智,第二從「如是大果報」下有十三行半偈頌寄絕言歎二智。但上長行寄言歎二智中本有二,一者將欲歎釋迦二智,故先歎諸佛二智;二者正歎釋迦二智。此兩雙中各有三重:第一正歎二智、第二釋、第三結也。今者四行偈頌之為體亦分為二:初兩行偈併疊頌諸佛釋迦正歎二智,後兩行復併疊頌諸佛釋迦釋二智,結二智兩重也。又就兩偈疊頌諸佛釋迦正歎二智中,前偈頌諸佛二智,後偈頌釋迦二智也。但上歎諸佛二智中,先歎實智後歎權智,然先嘆實智中有二句:初舉智體言「諸佛智慧」,第二句正歎言「甚深無量」。後歎權智有三:先舉智體言其智慧門,第二正歎言難解難入,第三出不知眾,言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也。今者「世雄不可量」一句,即得併頌實智權智各二句,「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等也。諸佛應同十方此則世義,降四魔伏外道是雄義,權實二智非下人所測故言不可量也。「諸天及世人一切眾生類無能知佛者」下三句頌上權智,下第三句出不知眾,上言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也。且今用此一偈頌前長行凡有四種不同:上長行中別歎實智與方便智,今此偈中合頌權實二智,一不同;上當體歎權實二智,今此偈中舉人歎二智,二不同;上明不知人唯繫在權智下,今此偈中頌出不知人雙繫二智下,三不同;上長行中出不知人唯出聲聞、緣覺二人,今此偈中廣出人、天、聲聞、緣覺,遠及菩薩,併出五乘人都是不知眾,四不同。何如此[6]不同耶?解釋者言:「此義亦微,有所以[7]有。上長行中所以二智別歎者,則明義用異,但此二智[8]只是聖人神解涉用為義,從機曲說未若權智,但此權智應有所出,是故先別歎實智是權家之本,後歎權智是智,是本家之末,是故權實互歎,此明用有勝負。偈中合頌者,此明二智雖有權實二名,[9]照然則體一更無異也。是故《維摩經》言:十方世界有若干也,其無礙慧無若干也。復言上當體歎二智者,明此經本意故,故當體歎偈中明二智所成人,故舉人總歎二智也。復言上出不知人唯繫權智下,今此偈中雙繫二智下者,上[10]宜鄙斥二人智慧狹劣,雖稟昔日權智之教不能究了,為是義故,上出不知人偏繫權智下。而今偈中雙繫二智下者,明此二乘非直不解權智之用、實智冥然莫測,是故雙繫二智下。復言上長行唯出二乘至偈頌中言一切眾生類無能知佛者,廣出五乘人者,此為釋物疑情,但今日之教本為斥二乘封執之情,是故長行偏對二乘,但于時時眾謂言二智止是二乘不解,自二乘之外應有解者。是故偈中言非唯二乘不解此權實之理,人天及菩薩亦復不解。如此頌類[11]舉可知也。」
「佛力無所畏」,此一偈正頌正歎釋迦二智。上正歎釋迦二智中,先歎權智後歎實智,今此一行偈上半行先頌歎釋迦實智,下半行追頌權智。但上歎釋迦實智中,先正歎實智,後即舉力、無畏[12]等,今此半偈正得略頌上諸功德句,不頌正歎句也。「及佛諸餘法無能測量者」,此半行倒頌上歎釋迦權智句。上歎釋迦權智中正歎有三重,初「吾從成佛以來」明權智時節,「以種種因緣」下正歎,「[1]引導眾生」下[2]顯也。今此半偈只頌第二正歎句,不頌第一第[3]二句也。今者所以言「及佛諸餘法」者,權智在後故言餘也。此權智為三根人說之不一,故稱諸也。又用此一偈復頌長行有三不同。何者?長行中先歎釋迦權智後歎實智,今此偈中先頌實智後頌權智,一不同。上長行中言「如來知見廣大深遠」正歎實智,後舉諸功德同釋歎也,今偈中唯頌舉諸功德釋歎實智句,略不頌正歎實智句,二不同。上長行中歎釋迦二智不出不知眾,今偈中言「無能測量者」,三不同。
解釋者言:「上長行所以先歎權智後歎實智者,此明釋迦出世之意先權後實,偈中所以先頌實智後頌權智者,此明今日實用時,此皆前後互舉,迭相映發其義自彰。復言長行中有正歎實智有釋,偈中唯頌釋句者,此明有體一用異之義。上長行語其用異之義。何以知之?智慧鑒照為義。欲明實智所照之境有四一之義,有教一、理一、機一、人一,如來智照此四境,故稱實智。力、無畏等諸功德不詺鑒照,故知長行據其用。偈中唯頌諸功德者,此明功德與智慧只是一體,離此力、無畏、解脫三昧等更無別有智慧,亦離此智慧無別有功德。故知體一,據用則有功德智慧之異;置用談體,智慧功德只是一體。此皆前後互舉、兩義雙明。復言長行歎釋迦二智不出不知人,今偈中言『無能測量者』此出不知人,亦前後互舉。若偈中出不知人,長行亦應出,長行既不出,偈中亦應無;而一有一無,此互相映明義也。」
「本從無數佛具足行諸道」,此下兩行偈疊頌諸佛與釋迦釋之與結兩重,初偈頌諸佛釋結二智,後偈頌釋迦釋結二智。就初偈中「本從無數佛具足行諸道」,此半偈頌諸佛第二釋二智言。所以者何?佛曾親覲百千萬億無數諸佛盡行諸佛無量道法也。「甚深微妙法難見難可了」,此半偈頌上長行中第三結諸佛二智。此半偈即成兩意:「甚深微妙法」此一句頌上結實智,言成就甚深未曾有法也;「難見難可了」此一句頌上結權智,言隨宜所說意趣難解也。「於無量億劫」此一偈疊頌釋迦釋之與結兩重,此一行則成二意:「於無量億劫行此諸道已」,此半行頌釋迦釋二智,但長行略不出往[4]因,偈中既有,映前即成頌釋義也。「道場得成果」,此下半偈正頌上釋迦單結實智,上結言成就一切未曾有法,上但道實智;此中出得實智之[5]會,只是如來坐道樹下成佛,世尊大覺朗然之時得此實智,故言道場得成果我已悉知見也。
第二「如是大果報」,此下十三行半偈頌上第二寄絕言歎二智。但上絕言歎中有三:一者先出所以絕言之法、二者正明絕言歎、三者釋絕言之意。今此十三行半亦有三意,從下倒頌:初「如是大果報」下一偈先倒頌上長行中第三釋絕言之意;第二有十[6]二行即頌上第二正絕言歎;第三有一行半倒頌上第一出所以絕言之法也。但上第三釋絕言中有二:一者先歎二智之人高不可說;二者出權實二智境深故不可說。今者亦倒頌,「如是大果報」半行偈先頌境深也。「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半行追頌人高也。但上境深中本有三:一者雙開兩章門、二者雙釋、三者雙結也。今者不頌第一第三,唯頌中間第二雙釋兩章門。上雙釋中初有五句釋權智境章門,後四句釋實智境章門,今者亦倒頌。「如是大果報」一句先頌釋實智境,只得頌果與報,略不頌因與緣,今者舉果驗知有因緣所以言大,此亦釋物疑情,三乘因亦是因、三乘果亦是果,為此義故因大字標異,明此是大乘因果非是小乘因果也。「種種性相義」此一句追頌權智境,權智境中本有五句,今唯頌性相,餘三句略而不頌,此句亦倒頌。上言如是相、如是性,今者先頌性、後頌相也。所以言種種者,復釋物疑情,大乘亦是性、亦是相,為此義故用種種之名標言,此非大乘性相,三乘性相不一故言種種也。「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此半行追頌釋絕言中第一明人高,上言「唯佛與佛乃能究盡」也。
「是法不可示」此下有十一行追頌上第二正絕言。上言「止舍利弗不須復說」,今就此十一行中但半行正頌上絕言歎,第二餘十行半義出顯所以絕言之意,正明聲聞不知、菩薩不知故也。今此半行有二意:「是法不可示」者,正頌上「止舍利弗」也;「言辭相寂滅」者,頌上「不須復說」句也。「諸餘眾生類無有能得解」以下有十行半是第二義出,今就此十行半中自有三段:第一今此半行總明不知眾也;第二半行除有知之人;第三九行半別出不知眾也。第二除有知人者,正言除諸菩薩眾中有信力堅固者,自能得知,然非見知猶是信知,此[1]則引聲聞等作大乘,令改狹劣心立菩薩大志也。「諸佛弟子眾」,此下有九行半是第三別出不知之人。凡有三種類人不知此二智:初有四行先明聲聞不知也;第二有兩偈明緣覺人不知,從「辟支佛利智」下是也。第三有三行半明菩薩不知,從「新發意菩薩」下是也。就第一明聲聞不知中復有三文:初一行半正明聲聞不知,次一行假設明不知,次一行半釋疑。疑言縱令皆如舍利弗是一種神解無益於事;今解言假令如餘弟子各有所解亦不能知也。就第三明菩薩不知中有二:初兩行半明凡夫菩薩不知;次一行明初地以上至六地菩薩不知,此是教中為論故也。「又告舍利弗無漏不思議」,此中有一行半即追頌絕言中第一出所以絕言之法。上言如來能種種分別,先出權智;今此中略不頌也。唯頌上出實智言「取要言之無量無邊未曾有法佛悉成就」句也。但此一行半中初一行正頌下半行引諸佛證成也。此是於善捨寺解。
「舍利弗當知諸佛語無異」,此下三行半偈是第二分明略說開三顯一,成物動執生疑之[A1]情。就此三行半中亦有二段:第一有一行半偈就諸佛以顯一,第二餘有兩行偈據釋迦以開三也。此二階各自有三重,就諸佛顯一中有三重者:第一言「舍利弗當知諸佛語無異」,此半偈先會諸佛道同。「於佛所說法當生大信力」,此半行是第二勸㢡誡勅令信也。「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此半行是第三正就諸佛顯一,一理是真實也。就釋迦開三中有三重者:第一「告諸聲聞眾及求緣覺乘」,此一偈出釋迦開三之所為為二乘之人,二乘之人見執重者,先斥對此二乘人也。第二「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此半行正就釋迦開三也。第三「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此半偈釋釋迦施三之意,只由眾生逢境執著處處生染,是故如來設權而誘化也。略說開三顯一動執生疑竟也。
「爾時大眾中有諸聲聞眾」,自此下竟慇懃三請以來明因中有四段,此下是第二眾情懷疑致請段。就此中自有二者:第一從「爾時大眾中」下竟「而今不知是義所趣」以還,先明經家序大眾有疑也。第二從「爾時舍利弗知四眾心疑自亦未了」盡三請以還,詺為舍利弗正騰疑致請。佛既道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昔日不言三乘是方便,而今忽唱三乘是方便,此則與昔日相違,是故舍利弗騰疑致請取決於大聖。又就經家序大眾有疑中自有二段:第一從「爾時大眾中有諸聲聞眾」竟「優婆塞優婆夷」以還,詺為經家序引疑眾生也。第二從「各作是念」下竟「而今不知是義所趣」,正出所疑,所疑者是二智。又就此二段之中各有開為二,經家序引疑眾中有二者:第一言「千二百人」,此無學人有疑也;第二言「及發聲聞辟支佛心」竟「優婆夷」,此出學人有疑也。第二出所疑中有二者:第一從「各作是念」以下竟「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及」以來,先出疑,佛上何故稱歎二智?此疑從第一歎二智髣髴開宗中生;第二從「佛說一解脫義」下竟「而今不知是義所趣」,[2]明大眾自疑所得解脫為是究竟?為未究竟?此疑從第二分明開三顯一段中生也。
又就第一疑佛歎二智中有二:第一「各作是念今者世尊何故慇懃稱歎方便」,[3]此疑上釋迦歎權智。[4]上釋迦歎權智,上言「舍利弗吾從成佛以來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亦應疑釋迦上歎實智,但文略不出。第二「而作是言佛所得法甚深微妙」以下,疑上歎諸佛二智,此句疑歎諸佛實智,上言「告舍利弗諸佛智慧甚深無量」也。「有所言說意趣難知下」,此疑上歎諸佛方便智,上言「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所不能知」也,今以此句相應也。
「佛說一解脫義」,此下是第二正自疑所得為是究竟?為非究竟?此疑者,只由上第二分明開三顯一中生,上言「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就中有二:第一「佛說一解脫義」下竟「到於涅槃」,先出所疑;第二「而今不知是義所趣」,正明起疑也。今先解三乘人兩種果,一者有為果、二者無為果,有為果者即是盡智、無生智,照三界因,盡是盡智,不受後有,是無生智。二是無為果,三乘人三界因盡,是有餘涅槃,三界果盡,是無餘涅槃。但二種無為只是一時,因盡即是果盡時、果盡時為因盡時。雖然逐義有便[5]所可作前後,得言因盡故果盡,不得言果盡故因盡。
問者言:「若言因盡時而果盡者,羅漢何治道斷三界因盡之時報身即應亡?」解釋者言:「此報身是因餘勢任運而盡故。如用杖轉輪,假說此杖即滅而輪猶轉;羅漢三界因盡,於是時報身餘勢如輪也。」
問者言:「三家解脫[1]一等,不應有三車[2]受別也。」解釋者言:「三家解脫所以一等者,同取三界因果盡無為,無為既不殊,是故皆詺作一解脫。所以有三車之喻、運因勝負者,此據力用有短有長,聲聞斷三界正使盡取譬羊車,緣覺侵少許習氣取譬鹿車,菩薩斷習都盡取譬牛車。」
問者又言:「斷惑既有優劣,無為亦應不等也。」解釋者又言:「引昔作義,不言習氣受生;雖斷習氣,不就習盡處制果。然三家同取三界因果盡處制盡無生智,若語其解脫,三家一等;論其功用,有廣狹之殊、長短之別。取譬三車,故言佛說一解脫義,解脫是有餘、無餘涅槃,即是滅諦也。義者即是道諦,舉果明因,我昔依佛教修行道諦、證得滅諦果,故言佛說一解脫義,我等亦得此義到於涅槃。」
「從而今不知是義所趣者」,第二正明起疑,而今不知我昔日所行道諦,為當只趣此解脫果?為更有所趣?上來皆是經家述其疑意。
「爾時舍利弗知四眾心疑自亦未了」,自此以下訖三請已還,是第二明舍利弗騰疑致請。就此請中自有二段:第一從「舍利弗知四眾心疑自亦未了」,此明經家序舍利弗騰疑欲請之意。第二從「而白佛言」下竟三請[3]以還,詺為正請。又就經家序中有二:第一言「舍利弗知四眾心疑」,此是經家序舍利弗欲令騰大眾疑意也。第二言「自亦未了」此明經家敘舍利弗自有疑心也。第二正請中有五重,舍利弗有三請、如來有二止,賓主相間即是五重。舍利弗三請者:第一舉有疑請,第二有利根必信故請,第三有解故請也。就第一疑請中有二:一者長行、二者偈頌。又就長行中自有三重:第一疑上歎諸佛二智,第二疊疑眾請說,第三疑上歎釋迦二智也。今者第一疑諸佛二智,[4]即「而白佛言何因何緣稱歎諸佛第一方便」,此則疑上歎諸佛權智。從「甚深微妙難解之法」,此疑上歎諸佛實智甚深也。從「我自昔來未曾從佛聞如是說,今者四眾咸皆有疑,唯願世尊敷演斯事」,此即是第二疊疑眾請說也。從「世尊何故慇懃稱歎甚深微妙難解之法」,是第三疑釋迦上所歎實智,亦應有疑方便智,但經文略不出,下偈中有,故知長行應有,但上經家敘中疑方便智不道實智,互舉明義也。
「爾時舍利弗而說偈言」,第一舉設請段中本有二,長行與偈。此下是第二,偈頌凡有十一行,偈亦分為二:初有六行半偈正頌上長行,第二從「於諸聲聞眾佛說我第一」有四行半偈,更直說自疑所得,不頌上長行。
有人解言:「用此四行半偈頌上『佛說一解脫義』,『我等亦得此法到於涅槃』文句乃相類。」意謂不爾。何以知之?上長行中即是經家敘于時時眾有此疑,云何舍利弗頌經家意耶?故知但是直說偈。
但六行半[5]頌長行中本有三:一者疑諸佛二智、二者疊疑眾請說、三者疑釋迦實智。今者六行半中兩行半先頌第三段,次一行追頌第一,次三行頌第二段也。初有兩行半偈先頌第三段釋迦二智,今「慧日大聖尊久乃說是法」,此下一行半偈正頌疑釋迦實智也。從「道場所得法」此一偈義頌疑上權智,疑言何故稱歎此智而不說也。「無問而自說」,此一偈是第二,倒頌上第一言「何故慇懃稱歎諸佛第一方便甚深微妙難解之法」,但長行不出諸佛往因,今此一偈上半長出往因,下半偈正頌也。「無漏諸羅漢及求涅槃者」,此下三行偈是第三,追頌上第二疊疑眾請說,上言「我自昔來未曾從佛聞如是法」,今者四眾咸皆有疑,故知此三行正頌。上有二,初偈舉聲聞請說,第二「其求緣覺者」下兩偈舉緣覺人請說也。「於諸聲聞眾佛說我第一」,此下四行半偈是偈中之第二,詺為直說偈自疑所得。此四行半自有二:第一「於諸聲聞眾佛說我第一」,此下一行半偈正明舍利弗自疑所得,為定是因、為定是果也。第二從「佛口所生子」下三行偈正結請說也。「爾時佛告舍利弗止止不須復說」,此下是第二段,第一止止,意言若便廣說此二智者,時眾相與生驚疑之心,為是義故不須復說也。
「舍利弗重白佛言唯願說之唯願說之」,此下是第三段第二有利根必信故請說,此下以三段例皆有二長行與偈為二也。今請意言此會中皆是利根堪聞佛說,云何言驚疑耶?
「佛復止舍利弗若說是事」,此下是第四段,第二止止,意言我若說權實二智者,時眾非直生驚疑之心,亦更生誹謗隨墜惡道,云何應說耶?
「爾時舍利弗重白佛言:唯願說之!唯願說之」,此下是第五段第三請,有解故請。
「爾時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慇懃三請豈得不說」,自此下竟〈授學無學人記品〉有七品半經,明因中本經四段,此下是第三廣說開三顯一斷疑生信。上請中有二種疑:一疑如來所以歎二智,二自疑所得之法。今者如來只答第二疑,第二疑自去不須別答也。又此第三即廣上品初第一略開三顯一、動執生疑段。前又解言,第一第二各開為二,第三第四各開為三,今此[1]歎第三疑中有三重者,即化三根人為三段:第一從「汝已慇懃三請」以下,入第二卷中言「我所有福業,今世若過世,及見佛功德盡迴向佛道」以還,此詺為法說開三顯一,化上根人舍利弗等也。第二從「爾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無復疑悔親於佛前得受三菩提記」盡〈受記品〉以還四品經,詺為譬說開三顯一,化中根人迦葉、須菩提等四大弟子也。第三從〈化城品〉竟〈授學無學人記品〉以還三品經,詺為宿世因緣說開三顯一同歸之理,化下根人富樓那等也。是則上根人聞法說三一之義,同歸之理便解;中根人再聞三一之義,可悟同歸之理;下根人三過聞說,方解同歸無三差別。但法說中亦有譬說義,譬如優曇華也。亦有宿世因緣說義,即言「我昔曾於二百億佛所常教化汝也」。雖有譬說,根本大意為歎法希有故來不可示詺;雖有宿世因緣說此,乃是述成上根人得悟,說此往古因緣根本大意非正是因緣也。第二譬說中亦有法說義亦有宿世因緣義,故下言「是諸所說教化菩薩故」,此則是法說義。但文句少不足,可以發悟中根之[A2]人,從結父子因緣之中昔日波若座席已言示其金銀等,此則是宿世因緣說義,但此意非是正譬中有,時眾已於正[2]譬得悟,如窮子領解中方有此語,非是正宿世因緣說中。宿世因緣說中亦有法說義,即〈化城品〉初明先佛之時神通感動之相,十方諸梵請轉法輪,此則是法說也。又言「譬如五百由旬」此是譬說,雖有此唱,原其根本只為明宿世因緣之義。何以得知?又四大弟子授記品末言「我及汝等宿世因緣,吾今當說汝等善聽」,即復為下根人說往古之時已曾大乘化汝。下又言「我在十六數曾互為汝說,以此本因緣今說法華經」,大意聞此宿世因緣說方得解,故宿世因緣說也。所以有三根人差別解有前後者,置教論理者,何容羅漢斷三界正使盡、得三明六通之人,一向不知同歸之理、無三之別,且自《涅槃經》言:「若人不知一體常住[3]三歸者,尚不得聲聞、緣覺、菩薩,何況當得無上菩提?若不知佛是常住,則四信不成、五根不立。」且[4]自《勝鬘經》言:「三乘初業不愚於法。」又言「聲聞緣覺自知住有餘地,必當得無上菩提。」就理為論,何容三乘聖人執三乘決定言別異、不解同歸耶?若爾,所以有聲聞、緣覺者,此人自有知有佛果可求,只自心志弱未能捨頭目髓腦發曠濟之心,且作聲聞、緣覺自調自度,如此類例皆是實有。而會中舍利弗是上根,富樓那等是下根者,若談其實行,皆行內祕菩薩行、外現是聲聞,所以有此三種信解悟者,皆應同狀外凡淺識之徒,執昔日三乘別教或同歸之義,是故如來作此三種,初始明法說竟,外凡夫中有利根得解,舍利弗示同領解;譬說既竟,外凡夫中有中根者得解,須菩提等仍示同領解;宿世因緣竟,外凡夫中有下根者得悟,富樓那等示同領解。若置理而[5]論教者,具得羅漢亦有此執。又理教合論作三根差別者,但外凡中有兩種人:自有一種人易可迴轉,如《大品》所明輕毛之位;自有一種人實欲進行者。今只就此實欲進行者根性利鈍遂有三種,既有三種皆因宿習濃淡以理惑教,有時以教惑理,故言踟蹰理教之間,故受悟有[6]前後。利根者執理情多、疑教情少,鈍根者執教情多、疑理情少,中根者迷教惑理正等也。執理情多疑教少者,言無生之理是一,等觀無生智應同。此人執理既是一,如來何故說有三乘別趣,言有三果之別,此是疑教也。鈍根者執教情多疑理少者,言佛教既說有三因三果之異,三乘所觀無生之理何必是同?此是執教多疑理少。中根者有時執理惑教,言理一,教那得言異?有時執教疑理,言佛教既有三,理何必同?此則教理等執而[7]疑也。夫得道成聖必由見理,是故利根[8]之執理多者則與理相符,是故一聞法說便悟一理無三之別;執教情多疑理少者則與理不相扶,是故三過聞說方悟一乘之理無三之別。理教等執者據在中間,再聞得解。但於此理教上生疑者,有學人與無學人通有。又有執教疑果者,亦有三種:利根者執果情多疑教情少,鈍根執教情多疑果心少,中根之人果教等執也。果者只是斷滅涅槃,利根者執果心多疑教少者,自觀理智慧分明見習氣猶在,知斷惑未盡作觀未來身[1]盡滅耶?此是執果情多疑教心少。鈍根執教多疑果少者,言既說言神明可滅佛語不虛,何敢不信受?此是執教多;未知神明之道實滅不耶?此是疑果少。中根人或執果疑教或復執教疑果,但此果上生疑者,唯無學人也。雖有此三種疑執,開三顯一一同,說法既竟同得悟解,但有先後文異也。
就第一法說化上根人中自有四段:第一從「汝已慇懃三請」盡此卷末以來,詺為正法說化上根人。第二從第二卷初長行及偈,明上根人舍利弗等示同領解也。第三從「爾時佛告舍利弗」以下,明如來述成上根人得解之相也。第四從「汝於未來劫」以下,為上根人授記也。又此四段之中各開為二段,今第一正法說化上根人中有二者,第一從「汝已慇懃三請」以下竟一百十四行偈以來,詺為正法說化上根人。上根人既解同歸之理無三差別,疑心既除,是故第二「汝等舍利弗聲聞若菩薩」下七行偈,略勸㢡上根人受行同歸之理。又就此兩段之中各有二種,正法說中有二者,即是長行與偈為二也。第二七行偈勸㢡之中有二者,第一有五行半勸上根人行因,第二餘有一行半偈勸令慕果,言「心生大歡喜自知當作佛」等。又就長行中自復有二:第一從「汝已慇懃三請」竟「願樂欲聞」,詺為法說緣起。第二從「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以下竟長行以來,詺為正法說。又就兩段之中各有二,緣起中有二者,第一佛許為說同歸之理無三之義,第二「舍利弗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此詺舍利弗奉受旨。今就第一佛許中自有四重:第一正許,第二誡勅令諦聽,第三簡眾,第四歎應聞眾總結誡許也。「汝已慇懃三請豈得不說」,此是第一詺為正許也。「汝今諦聽」以下,第二詺為誡勅令諦聽,此則令生三慧,誡諦聽聞說,令生聞慧;誡善思,令生思慧;誡念之,令生修慧解也。「說此語時會中有五千等禮佛而退」,此是第三詺為簡眾,以佛神力堪聞者住、不堪聞去,自有四:第一正明五千人禮佛而退,第二「所以者何」[A3]下釋[A4]不堪聞,「未得謂得」者,是有為果盡無生智也。「未證謂證」者,謂無為果盡處也。第三「有如此失」下結不堪也。第四「世尊默然」下證不堪也。「告舍利弗我今此眾」是佛許中第四歎眾總結誡許也。只就此中自有三:第一「告舍利弗」下歎住者有機,第二「如是增上慢」下明去者無機,第三「汝今善聽」下正總結。
問者言:「如來有身口二[2]密,終日在坐不覩真容,雖復在中自不聞說法,何假從座而起拂席而去?」解釋者言:「此品中是時眾所應,[3]亦可是實持是佛神力,將欲褒貶時眾,為令住者生欽重之心、起願樂之意,貶去者無聞法之緣,是故拂席而去也。」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緣起中本有二,第一佛許已竟,此是第二明舍利弗奉受佛許也。「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長行中本有二:一者緣起、二者正法說。自此下是第二正法說。就正法說中自有二者:第一廣諸佛門、第二廣釋迦門也。今從「如是妙法」以下,第一就諸佛廣明開三顯一,此則廣上品初歎諸佛權實二智。所以言廣者,但上第一髣髴開宗中直總歎諸佛二智,言「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第二分明略說中但明顯一,言「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也。既但總歎諸佛二智而已、不別明諸佛,復但明顯一,故稱為略。今則廣明佛又廣明義,故稱廣[4]故。廣佛者此中廣總出諸佛,及別三世諸佛,是則廣佛之義深。復言廣義者,上直歎諸佛二智與顯一,此中[5]長有四義合有六義:一者歎法希有、二者明不虛妄止物誹謗、三者明開三、四者明顯一、五者舉五濁釋先三後一之意、六者簡真偽敦信,既備此六義,故稱廣義也。
第二廣釋迦門者,廣上品初髣髴開宗歎釋迦二智,及第二分明略說中開三義也。釋迦門中唯有廣義無有廣佛也。今明廣諸佛門中自成四別:第一總明諸佛開三顯一;第二就總諸佛門離出過去諸佛,亦明開三顯一;第三就總諸佛門離出未來諸佛,亦明開三顯一義;第四就總諸佛門離出現在諸佛,明開三顯一。今先明總諸佛門此中應有六義:一者歎法希有,二明不虛妄,三明開三,四明顯一義。但文句略唯有四義,略無出五濁釋先三後一之意,至偈中方有,[1]同復無簡真偽、敦信又略。下釋迦門中可知備有六義,但文句略不出耳。今言「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鉢華時一現耳」,此是第一歎法希有。優曇華是外國語,此間言靈瑞華,唯有轉輪聖王出世有此華,故知此華希有,此經如是也。「舍利弗汝等當信佛之所說言無虛妄」,此是第二明不[2]虛止物誹謗。從「舍利弗諸佛隨宜所說意趣難解」,是第三明開三。就此開三之中自有三重文句:第一正明諸佛開三,第二從「所以者何我以無數方便」此下,是舉釋迦釋、諸佛開三。何以故?一釋迦是諸佛數故,二本明諸佛開三為成釋迦開三故也。第三言「唯有諸佛乃能知之」,此還舉諸佛結成諸佛開三之意也。所以者何?「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此下是第四顯一。此所以者,何義得釋上開三之意,文則屬下顯一廣明四一,先明果一、二明人一、三明因一、四明教一也。明果一者即會昔日三果終成今日一果,明人一者即會昔日三人成今日一菩薩人,明教一者即會昔日三乘別教成今日一教,明因一者即會昔日三乘人所行之行只是一因以對一佛果,是故言「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此中四一,二智中實智照境,四一有同有異義,實智所照境有機一,此中無機一,所以有四者,就理一中開為二種,因一果一也。然因果皆是理,所以彼處明機一,今此中不明機一者,前明機一、此明二智所照境故明也。此中明會三歸一,若遠相緣由亦應會三機為一機,但此三機實是眾生自有法,故不可會三歸一,自餘三一是諸佛昔日應三機,但以假名字分一為三,今日一乘機熟,故可得合三還歸於一也。此中教一與實智所照境教一亦不同,何以知之?實智所照教一者,直是照法華經教一,今此中言教一者,昔日應三機故有三教,三教非是一,三教遠詮今日一理,故會昔三教終成今一教。此中明人一與實智所照境人不同。何以知之?實智所照境、人無別體,今日眾生一乘善機發,一機所成人以為人一,故總諸菩薩以為一境。此中人一者,昔日三乘機一所成邊非是一,為三機善所成邊是一善理一,故會昔三人終成今日一菩薩人,但今日教一人一名字與實智所照教一人一名字同明義意異也;此中明因一果一與實智所照理一義同而名字異也。今先明果一中自有四重:一者開果一章門,二者更牒果一章門,三者作四句解釋果一,四者結果一也。今言「所以者何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此是第一先開果一章門也。「舍利弗云何名諸佛」,此下是第二[3]顯解釋更牒果一章門也。「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此下是第三正作四句解果一。開示悟入四句,人解此四句互有不同,一家解言:初三乘別教為開也。波若教時言示也。說《無量義經》名悟也。說《法華經》詺為入也。知見是佛果之名,同取萬行作知見家道,此解亦好。今光宅法師解言:知見只是一眾生當來佛果,眾生從本有此當果,但從昔日以來五濁既強障礙又重不堪聞大乘,不為其說有當果,此當果則有閉義。今日大乘機發、五濁不能為障,得聞今日經教說言眾生皆當得佛,此則是開義。說言昔日三乘所行之行,皆是得一佛果之行,眾生聞此語則生聞慧,此則是示義。且又三乘人相與思惟籌量,昔來是方便,今一因一果是真實,我等未來皆應得佛,深解此理,于時則生思慧詺為悟。相與自知居未極地,更習諸行修無漏治道、斷無明住地煩惱,于時即生修慧,仍詺為入佛知見道也。光宅法師又於善捨寺中解此四句,即會因果之義以明四句,然此四句有漸漸除義。初言開者,此最淺故,如前略說開三顯一,漸表壽命長遠一果之義,此則是開義也。又如廣說開三顯一,令知壽命長遠一果之義,此則是示義也。又如後略明開近顯遠,令知如來壽命長遠,此則是悟義也。又如後廣說壽命長遠分身十方隱顯度人復倍為期,時眾相與同歸之因求一佛之果,此諸行修學即是入義也。「舍利弗是為諸佛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此是第四結果一也。「佛告舍利弗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此是第二明人一也。「諸有所作常為一事」是第三明因一,明修此因為佛知見,故言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也。「舍利弗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此下是第四明教一。就此教一中自有二階:第一正明教一,第二從「舍利弗一切十方諸佛法亦如是者」,引諸佛道同結成也。
「舍利弗過去諸佛」,此下是第二明過去諸佛開三顯一,此下三佛於六義中唯有二義,只開三顯一,闕無四義,今先明開三也。第二從「是法皆為一佛乘故」下明顯一,此下三佛於顯一中例皆唯有三一,略無因一也。初言「是法皆為一佛乘故」,即是教一也。「是諸眾生從諸佛聞法究竟」,此是人一也。「皆得一切種智」,此是果一也。略無因一也。
「舍利弗未來諸佛」此下是第三明未來諸佛先三後一,此中亦唯有開三顯一二義,今先開三也。第二從「是法皆為一佛乘」是顯一,此中亦唯有三一,今言「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教一也。「是諸眾生從諸佛聞法究竟」此是人一也。「皆得一切種智」是果一也。亦無因一也。
「舍利弗現在十方無量百千諸佛」,此下是第四廣明現在諸佛亦先三後一義,唯有二義,開三與顯一為二。此現在佛門證釋迦先三後一義顯。何以故?今同是現在十方佛尚有先三後一,何況釋迦出五濁惡世而當不先三後一耶?就此現在佛門中自有三段:第一從「舍利弗」竟「多所饒益安樂眾生」,此先明現在佛先三後一之意。第二從「是諸佛亦以無量無數方便」下正明開三顯一。第三舉人一果一結成也。「舍利弗現在十方無量百千諸佛」下先明開三也。次第二從「是法皆為一佛乘故」下是顯一,此中亦唯有三一,「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此是教一也。「是諸眾生從佛聞法究竟」此是人一也。「皆得一切種智」即是果一也。亦無因一也。從「弗舍利是諸佛但教化菩薩」此是第三更舉人一果一,結成現在佛所義也。
「舍利弗我今亦復如是」,然長行第二正明法說中本有二,上來廣明諸佛門開三顯一者,即是廣上品初長行歎諸佛二智,及前偈中就諸佛顯一義竟,此下是第二廣明釋迦如來開三顯一,此則廣上品初長行中歎釋迦二智偈中,據釋迦開三之義。就此釋迦門中唯有五義:第一明開三、第二明顯一、第三舉五濁釋先三後一之意、第四簡真偽敦信、第五明不虛妄,略無歎法希有,下偈頌中方有也。以此而[1]準得知,一佛門中應備有六義文句互相映發。「我今亦復如是」,此下第一先明開三也。「有種種欲者」,如來開教之始三乘各有所樂也。「深心所著」者,此[2]時遂能行行也。「隨其本性」者,明過去宿習不同也。
「舍利弗如此皆為得一佛乘」,此下是第二顯一,就中唯有三一,略無人一。今言「如此皆為得一佛乘」,此是教一也。「一切種智故」,此一句是果一也。「舍利弗十方佛世尚無二乘何況有三」,此明因一,言「尚無二乘」者,言尚無偏行六度菩薩乘、辟支佛乘,何況有聲聞乘?故知唯是一佛乘,即是明因一義也。
「舍利弗諸佛出於五濁惡世」,此下是第三出五濁,釋釋迦先三後一之意,只為此五濁惡世故不能發初明一。就此明五濁中自有四段:第一總唱五濁,二者列五濁之名,三者明濁義,四者正釋結也。今言「舍利弗諸佛出於五濁惡世」,此是第一總唱有五濁也。「所謂劫濁煩惱濁」此下,是第二次第列五濁之名也。「如是舍利弗劫濁亂時」下,第三明濁義。「諸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下,是第四正釋先三後一之意也。釋五濁義,五濁者:劫濁、煩惱濁、眾生濁、見濁、命濁,濁者濁亂為義。此五濁大判只應有煩惱濁、見濁,十使之中五鈍使是煩惱濁,五利使是見濁,此二是濁之正體,餘者相從為論也。見濁、煩惱濁此是因濁,命濁是果報濁,眾生濁是行因得果人,濁劫得名為時節濁,此劫更無別體,只以時節中有此四種仍詺劫濁,如此年無食名為飢年,年非是飢,劫濁亦爾。言五鈍使為煩惱濁,此五鈍使縱橫競起惛迷行人謂之為濁。眾生由煩惱為因,於中亂受生不定,輪迴三界、往還六道,交亂受生,但眾生是濁主也。五見為見濁,五見以身為本,若身見一生,諸見競起,迷真亂正詺之為濁。命濁復是果報濁。《成實論》言:六人六識得相續生名之為命,由有煩惱為因生在三界,牽命感長感短雜亂無窮,名為命濁。此五濁既障一乘機,大判凡有三種五濁:若上品五濁即是見諦五濁;中品即是思惟五濁;下品即是習氣五濁也。此三種五濁皆障一乘機。
問者言:「此三種五濁皆障一乘機,外凡夫具有三種五濁,則應不聞說《法華》,亦應無大乘機也。思惟五濁亦障一乘機者,七種學人應無一乘機,不堪聞說《法華》。習氣五濁復障一乘機者,羅漢有習氣,亦應無一乘機,不堪聞說《法華》。」解釋者言:「如此頌類皆有其宿習大乘,大乘因緣強者,雖有三種五濁不能為障,[3]各宿習大乘,緣弱者雖有習氣五濁猶能為障,今者明義正就宿習為論,諸凡夫等雖具有三種五濁,過去大乘善根強者,此五濁則不能為障,便有一乘機發堪聞法華,學人無學人亦如是。宿習大乘因緣弱,雖復偏行所行斷除正使,習氣既在由能為障,無一乘機發也。」
問者言:「若使皆由宿習大乘緣者,何關五濁障耶?」解釋者言:「今借一譬以顯障機之義。何者?如人恒有僻病,若使年常飲食豐足、溫煖適意㲲裘隨時,然此僻病恒成就在,則不為患;若使此人年常飲食不充、衣被乏少,致令寒暑得便,昔日僻病於時便顯動發。內合亦如是,若善根食強,煩惱僻病雖有不發;善根既弱,五濁僻病則障一乘機。但障有三種:一是對障、二者既伏障、三者隨時障。今言五濁障一乘者,詺為隨時障,只是隨時得便而能為障也。」
「舍利弗若我弟子自謂阿羅漢」,此下是第四簡真偽敦物信心,所敦之者已是外凡夫也。就此簡真偽敦信中自有兩段:第一正簡真偽,第二從「除佛滅後」以下,正明敦物信心。此兩段中各自有三重,第一正簡真偽有三重者:第一明非真,第二明是偽,第三出真羅漢形釋也。今者第一「若我弟子自謂得阿羅漢辟支佛者」,[1]初[2]此明非真也。「又舍利弗」以下,第二正明此人是偽。何者?言非真。今者正明是偽,羅漢是增上果,而伊實自未得羅漢果自謂言得,此則於增上法中生慢,故言增上慢。「所以者何」此下是第三出真羅漢例釋上偽,若有實得羅漢,不信此開三顯一同歸之法,無有是處。當知實得羅漢者,在五便中時早已解方便善是同歸,而汝上言得羅漢不解同歸者,當知此人非真羅漢。「除佛滅度後」此下是第二正敦物生信,亦有三重者:第一正敦物生信,第二釋敦信之意,第三釋物疑心也。第一言「除佛滅度後」,佛既滅度,前佛已過後佛未出,於此中間若有人,只於無佛[3]前世中修行得羅漢,百千時都無有佛為此羅漢說法華[4]道萬善同歸者,此人容可不解,正是敦物令信。言佛若在世可得為汝說同歸之理,佛若滅度誰當為汝說此法華同歸之法?汝今可及佛在世,生信樂之心受持同歸之法,此是就教為說。若就理而談,不問有佛無佛皆自然解也。于時物情於中由自不肯信,自言佛雖滅度,佛弟子自解法華,於佛滅度後自當為我說此同歸之法。是故第二從「所以者何」以下,佛即釋此執,言所以勸汝及佛在世信受者何?[5]正言佛滅度後惡世多難,如是《法華》有能受持讀誦者,是人難得。為此義故,令汝今日信受也。但物情於中猶未肯信佛,若言滅度後受持此經為我說法甚難得者,我當自入無餘涅槃。是故第三「若遇餘佛」以下,佛即釋此疑,言若遇餘佛於此法中便得決了,此意正言若人得羅漢果竟,要聞如來說此《法華》知萬善同歸,然後得入涅槃,若不聞說法華同歸,終不得入涅槃。若阿羅漢不值今日釋迦說《法華》者,於未來世中要值遇餘佛,於此法華教中得聞萬善同歸方得入涅槃,無有中間入涅槃者。物情只聞佛此語仍信受,若如此我等即時信受,何假待餘佛方信受,使羅漢當自外凡中有不肯信者相與信受也。
「舍利弗汝等當一心信解受持佛語」,此下是第五明不虛妄止物誹謗之心也。就中有三:第一明勸信,第二「諸佛如來」下正明不虛,第三「無有餘乘」以下舉所信之法結勸也。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下,正法說中本有二,長行與偈頌。此下是第二偈頌,凡有一百十四行偈,正頌上。上長行中本有二:一者緣起、二者正法說,開方便門示真實相。今者一百一十四行偈亦開為二段:初有四行一句偈頌上長行中第一緣起,第二餘一百九行三句偈頌上長行中第二正法說也。但上緣起中本有二:一者是佛許為說同歸之義,二者舍利弗受佛明旨。今者四行一句唯頌佛許,不頌舍利弗受旨也。然上佛許中本有四重,一者正許說、二者誡勅、三者簡眾,今皆不頌,唯頌第四歎眾總結誡許也。
今者四行一句分為二,初有三行半偈不頌長行將顯歎住者是,故先明去者之非,若無非無以顯是,是故先明去者之非。次三句正頌。何以得知不頌長行?上簡眾者,佛入涅槃後出經者列于時事耳。云何今佛頌經家語耶?若爾,何故相似耶?兩[6]處俱出,于時事那得不相似耶?「於戒有缺漏」者,若犯一戒名之為缺,具足犯即是漏,漏入生死。「瑕疵」者,瑕據其外,疵據其內,內實犯戒,外慎威儀,故言「護惜」也。「此眾無枝葉」至「舍利弗善聽」三句,是第二正頌第四歎眾總結誡許也。上本有三:一者歎住者有機,二者明去無機,三者正總結誡許。今者兩句頌第一,「舍利弗善聽」一句頌第三,略不頌第二段也。
「諸佛所得法」自此下有一百九行三句偈,是偈中第二,頌上長行中第二正法說。但上正法說中本有二:一者就諸佛門廣明開三顯一,二者就釋迦門中廣明開三顯一。今此一百九行三句偈亦分為二:初有七十三行一句,頌上諸佛門開三顯一;從「今我亦如是」下有三十六行半,頌釋迦門開三顯一也。但上諸佛中本有四佛:一者總諸佛門開三顯一,二者明過去諸佛開三顯一,三未來諸佛開三顯一,四現在諸佛開三顯一。今者七十三行一句亦分為四:初有三十四行三句,頌上總諸佛門;第二「過去無數劫」以下有二十七行半偈,頌上第二過去諸佛門;第三從「未來諸世尊」下有六行半偈,頌上未來諸佛門;第四從「天人所供養」以下有四行半偈,頌上第四現在佛門也。上總諸佛門中本有四義:一歎法希有、二明不虛妄、三明開三、四明顯一也。今者不頌第一歎法希有,今此偈中長有舉五濁釋先三後一之意故。
就三十四行三句亦分為四,初有十二行一句,頌上第三諸佛開三;第二從聲聞若菩薩下有十一行偈,頌上第四諸佛顯一也;第三從「若我遇眾生盡教以佛道」下有九行半偈,義頌諸佛,舉五濁釋先三後一之義是上長行所無;第四從「我有方便力」下兩偈,頌上第二諸佛不虛妄。今兩句料簡,上長行中不虛妄是第二,今此中是第四,文句倒[1]少,欲顯六義本無次第意。上長行中有歎法希有,今偈中略不[2]頌;上長行中無有舉五濁釋先三後一之義,今此偈中有。文句既互有出沒,驗知一佛門中應備有六義也。上總諸佛開三中本有三段:初正就諸佛開三,第二舉釋迦未釋諸佛開三,第三還結屬諸佛。今者唯顯第一諸佛開三,略不頌後二段也。上長行中唯開三乘是方便,今此偈廣明五乘是方便。今就十二行一句偈中宜分為二:第一有八行三句偈,先出四乘教是方便;第二從「有佛子心淨」下有三行半偈,別出菩薩大乘教是方便。逐文句起盡,是故宜開為二也。又就八行三句偈出四乘方便中自復有二:初有五行三句偈先出四乘教,第二從「我說是方便」有三行偈正開是方便,明昔日所以有四乘之教皆是方便。又此兩段中各有二:初有四行一句出人天二乘教,次一行半出聲聞、辟支佛二乘教也。就初四行一句中有四意:第一「諸佛所得法」下三句,明於大乘中離出人天二乘;第二「眾生心所念」下一行,明眾生根性不同;第三「佛悉知是已」下一行,明隨宜說法非一;第四「或說修多羅」下一行半,廣出非一之教,即是九部經也。從「鈍根樂小法」有一行半,是第二出聲聞、辟支佛二乘教,二乘人未必是鈍,但貶其狹短故言鈍也。
問曰:「上言若人遭苦厭老病死,今者何故言貪著於生死,此則前後自相違。」或解釋言,有三種解:一解言,生死有二種,一者三界分段生死,二者是三界外無明住地變易生死。分段之苦交切厭心則顯,變易之苦比於分段此苦則微。且自昔日三乘教不說有無明住地之苦,就昔教既不說有此生死之苦,則於是苦無有厭心,故言貪著。第二解言,故始須陀洹等,若論求道之邊此則遭苦厭老病死猶有妻子之愛,此則是貪著於生死。此兩解隨意用之,後又言機中有厭情則有貪也。
「我說是方便」,自此下三行是第二正開言是方便之教,就中且有二者:第一言「我說是方便」有兩偈,先開上聲聞、緣覺三乘教是方便,言昔日是真實、今日是方便。第二言「我此九部法」一偈倒開上人天二乘教亦是方便,故說是人天等經根本本為大故,言入大乘為本,以故說是經。「有佛子心淨」,此下三行半偈是第二別出三乘中大乘之人,教中亦有二:初有一行半偈先出三乘中大乘人教,「說是大乘教」者,是昔日三乘中之大乘非今日大乘,第二二行偈正開是方便自有二:初「我記如是人」下一行半略記成佛,第二「佛知彼心行」下半行正開是方便,佛知彼心行為說三乘中之大乘也。
「聲聞若菩薩」此下十一行偈,頌總諸佛門中第四顯一,上有四:初是果一,二是人一,三是因一,四是教一。今者略不頌第三因一,唯頌三一亦不次第。今「聲聞若菩薩」下一偈,頌第二人一;「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此下一行半偈,頌第四教一;「說佛智慧故」此下八行半偈,頌第一果一。就此八行半中自開三段:第一從「說佛智慧故」下有一行三句偈,先明佛未應世時欲為眾生說一大乘果,不欲與小乘果;第二從「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下有四行三句偈,正明出世以來欲與一乘果;第三從「舍利弗當知我本立誓願」有兩行,明如來本行菩薩道時欲與大乘果。又此三段前一後一不開,只就第二佛出世以來欲與大乘果有四重:第一從「如其所得法」三句,正明佛將欲以大果與眾生。第二從「自證無上道」下一行半偈,釋佛出世之本意欲與大果,我若惜此大果,我是慳貪之人,無奈眾生無大果之機,是故先為說三。但時眾於中生疑,佛為自言欲與眾生大果,誰當信佛此語?故第三從「若人信歸佛」下有一行[1]一偈引勝人證,汝言無有信者,自有人信三寶者,言佛不欺誑者,此等人信佛恒欲與眾生大果,時眾[2]有生疑言,若使都無有信三寶者,誰當復信佛耶?第四「我以相嚴身」一偈,用佛自身功德相好,證佛與大果不虛,若是無威德人容可不實,佛既如此形相,云何當出言不實?
「若我遇眾生」此下九行半,是第三義頌總諸佛門五濁,上長行所無者。就此五濁中自有三段:第一「若我遇眾生盡教以佛道」一偈,正明佛為五濁眾生故出世,不得即說大意。第二六行偈出五濁體。第三從「是故舍利弗」有兩行半,結佛為五濁眾生出世說小之意。此三段之中前一後一不開,第二出五濁便成五重,「我知此眾生」兩行偈出眾生濁。「受胎之微形」一偈明命濁,「入邪見稠林」下一偈出見濁,六十二見者我見作本,外道計我,即色是我、離色是我,我住色中、色住我中,乃至行陰上亦如是。五陰上各有四五,便成二十見。現在有二十見,此可見由因生故,故過去五陰上亦有二十見,復感未來種數,故未來世五陰復計二十見,合三世各二十見便成六十見。見雖有六十,不出斷常二見。何故如此?若使計色即是我者,後時便成斷見,即是無見也。自餘三見皆離色計我便成常見,即是有見也。是知總而論之,是有無二見,別而談之有六十見,若總若別故有六十二見也。「深著虛妄法」出煩惱濁,「於千萬億劫」一偈出劫濁。「是故舍利弗」此下兩行半,是第三結諸佛為化五濁眾生故施三乘方便之意也。
「我有方便力示以三乘教」,此下兩偈頌上第二不虛妄。就中自有二:初一行偈先舉釋迦同諸佛先三後一不虛妄;第二「今此諸大眾」下一行,勸信結不虛妄也。
「過去無數劫」自此下有二十七行半偈,上四佛門中之第二過去佛門。上過去佛門中本有二:一者開三、二者顯一。今者先有兩行偈頌開三也;第二從「是諸世尊等」有二十五行半,頌過去佛顯一。就此第二二十五行半偈中自有二種:第一有二行半頌教一,第二從「若有眾生類」二十三行偈作三重併頌三一:人一、因一、果一也。三重者,初兩行明過去佛在世時修行得佛,第二有二十行偈就過去佛滅度後修行得佛,第三一行偈合明佛在世及滅度後供養成佛也。就第一兩行過去佛在世時中修行得佛亦有三:「若有眾生類」即是人一,行六度即是因一,成佛道即是果一也。「諸佛滅度後」已下二十行偈,是第二就佛滅度後修行成佛中凡有四種供養,一一偈明軟善供養,第二四行半偈明起塔供養,第三六行半明造像供養,第四八行直明三業供養也。第一「若人善軟心」此一偈未暇作餘供養,且先明軟善心,供養不開。「諸佛滅度已」有四行半偈,第二起塔供養,亦有三一:人即是人一,供養心即是因一,成佛道即是果一。從「若人為佛故」有六行半偈是第三明造像供養,亦有三一之義。從「若人於塔廟」下有八行偈,第四直明三業等供養,亦得有三一之義也。「於諸過去佛現在或滅度」下一行偈,是第三合明佛在世及滅度修行,亦得有三一之義。
「未來諸世尊」自此下有六行半,頌上第三未來佛門。就中自有二:初有兩行半偈頌上開三,第二從「諸佛本誓願」下四行偈頌上顯一,就中有三:初一行頌果一;「未來世諸佛雖說百千億」下此一偈頌教一也;「諸佛兩足尊」此下有兩行頌因一。「知法常無性」者,知萬善法無有三乘性。「佛種從緣起」者,若據佛果望萬善,此佛果由萬善而得,仍詺因為緣,故言佛種從緣起也。「是法住法位」者,是萬善法住一乘法位,故[3]法住法[4]位位。「世間相常住」者,只是世間取相,諸善亦住一乘佛位。又一種解,修此萬善在於世間,相常住者常住大乘中,導師方便說者,根本只是一因,昔日方便說言有三,故知只是一因。
有人曰:「用此兩偈頌教一」。意謂不爾,何故知是因一?言佛種從緣起,因只是緣也。
「天人所供養」此下四行半偈,頌上第四現在佛門。上長行中有三:第一明開三顯一義之意,第二正明開三顯一,第三結成。今此偈中只頌前二,不頌第三結。第一言「天人所供養」一偈半先頌第一現在諸佛,為三一之義故應出在世也。後三行偈頌第二正明開三顯一之義,上長行中先明開三後明顯一,今此三行偈中亦分為二:言「知第一寂滅」一偈先頌顯一唯頌教一也。第二「知眾生諸行」有兩行倒頌上開三。此兩行偈自有二:初一行一句先明現在十方佛洞見三乘人機,第二言「以種種因緣」下三句正頌開三也。
「今我亦如是」自此下有三十六行半偈,頌上釋迦門。上長行中本有五義:一者開三,二者顯一,三者舉五濁釋先三後一之意,第四簡真偽敦信,五者明不虛妄。今者不頌第四簡真偽敦信,長有歎法希有故。今此三十六行半偈亦分為五別:初一行偈超頌上顯一;次有一偈追頌上開三;第三從「舍利弗當知」下二十七行半偈頌上第三五濁;第四從「如三世諸佛說法之儀式」下五行半義頌歎法希有,長行所無也;第五從「汝等勿有疑我為諸法王」下一行半頌上第五不虛妄。今三重料簡,但上長行中顯一本第二段,今此中先頌顯一後頌開三,明互有前後之義,具如上釋。上第四是簡真偽敦信,此中略不頌。上長行本無有歎法希有,今偈中長出歎法希有,則義頌之也。所以長補所闕還成五重,然此釋迦門中長行與偈既互有出沒,故知一佛之中應備有六義。今且取第一第二第三第五,唯除第四歎法希有,用此四段偈,若合、若離、不合不離作十種法說,此即為下火宅中十譬作本。所以不取前四佛門作本者,上明四佛者為成今釋迦義,未來非是正主故不取。等是釋迦門中復不取歎法希有作本,此中明法說與譬說作本,其自有優曇華譬,云何以譬為譬作本?是故不取也。取第一第二此兩段宜合為一段,上則帖同諸佛先三後一之意,名為化主同,下則為火宅中第一宅主譬作本,亦名為總譬作本。又離第三頌五濁,作八段,為下火宅中八譬作本。又取第五不虛妄段不合不離,為第十譬作本也。離第三頌五濁,作八種譬本者,第一從「舍利弗當知我以佛眼觀」有四行偈,此間詺為佛在法身地,見所化眾生為五濁所惛,即為火宅中第二長者見火譬作本,火宅中言「長者見是大火從四面起」下是也。第二從「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有六行半偈,此間詺為佛應世以大乘化眾生不得,此則為下火宅中第三長者救子不得譬作本,火宅中言「舍利弗是長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當以衣裓」下是也。第三從「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下十一行偈,此間詺為佛因三乘化得眾生,此則為下火宅中第四長者救子得譬作本,下言「爾時長者即作是念,此舍已為大火所燒,我及諸子若不時出必為火焚,我今當設方便」下是也。第四「舍利弗當知我見佛子等志求佛道者無量千萬億」一偈,此間詺為佛見三乘人大乘機發之義,此則為火宅中第五長者見子免難譬作本,下言「長者見諸子等安隱得出火宅到無畏處,皆於四衢道中露地而坐無復障礙」也。第五從「咸以恭敬心皆來至佛所,曾從諸佛聞方便所說法」有一偈,此間詺為三乘人索果,所索者只是三界盡無生智,此理中為論,此則為火宅中超為第七諸子索車譬作本,下言「時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許玩好之具羊車鹿車牛車,願時賜與」也。第六「我即作是念,如來所以出為說佛慧故,今正是其時」有兩行一句偈,此間詺為佛見眾生大乘機發故歡喜,此則追為火宅中第六長者見子免難故歡喜譬作本,下言「其心泰然歡喜踊躍」也。第七「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此三句,此間詺為佛為眾生說大乘,即是說《法華經》,此則為下火宅中第八等與大車譬作本,下言「舍利弗爾時長者各賜諸子等一大車」下是也。第八言「菩薩聞是法疑網悉已除,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此一偈此間詺為三乘人受行大乘之義,此則為下火宅中第九諸子得大車故歡喜譬作本,下言「是時諸子各乘大車,得未曾有,非本所望」也。離頌五濁為火宅八譬作本竟。用此八譬足前化主譬為九譬,第十超取第五不虛妄段,言「汝等勿有疑我為諸法王」有一行半偈,此間詺為不虛妄,此則為下火宅中第十不虛妄譬作本,下言「舍利弗於汝意云何,是長者各與諸子珍寶大車,寧有虛妄」下是也。是故言若合、若離、不合不離作此十段,為下火宅中十譬作本,遠為化城譬作本,亦遠論窮子譬作本也。
言「今我亦如是」此一行,超頌上顯一唯頌教一,「我以智慧力」下此一偈,追頌上開三,此兩偈合為一段,上則帖同諸佛先三後一,詺為化主同,下則為火宅中若國邑聚落有大長者詺為宅主譬作本,亦名為總譬作本也。
第二「舍利弗當知」此下有二十七行半,頌上第三舉五濁釋先三後一義。既分作八段,故「舍利弗當知」以下四偈是十法說之第二,此間詺為佛見所化眾生為五濁所惛,則為下火宅中第二長者見火譬作本,下言「長者見是大火從四面起」下是。今就此[1]十四行偈中自有三段:第一半行明能見,第二三行出所見,第三半行明起悲愍之心。今言「舍利弗當知我以佛眼觀」此半偈是第一明能見,佛在法身地見所化眾生為五濁所惛也。「見六道眾生」下有三行偈,第二出所見,即是五濁見六道眾生貧窮無福慧,此半偈出眾生濁也。「入生死嶮道」下半偈明命濁也。「深著於五欲」下一行半偏舉貪使明煩惱濁也。「深入諸邪見」下半偈明見濁也。略不出劫濁,劫濁更無別體,四濁為時節,節是劫濁也。「為是眾生故而起大悲心」此半偈是第三明能見見所見起悲愍,明如來欲化眾生也。
第三「我始坐道場」此下六行半偈,此間詺為佛以大乘化眾生不得,即為下火宅中第三長者救諸子不得譬作本,下言「舍利弗是長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下是也。今就此六行半偈中自有三:第一半行明化眾生不得之處,第二半行明化眾生不得時節,第三五行半正明化眾生不得也。「我始坐道場」下半行是第一佛以大乘化眾生不得之處。觀樹者,一解言樹立天下眾生,經行者必為此事,亦言念報樹四枝覆蔭之恩為眾生作軌,樹木無心猶尚報恩,豈況於人乎!「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此半偈是第二明佛以大乘化眾生不得之時節也。從「我所得智慧」下有五行半,是第三正明佛以大乘化眾生不得,自有三重:第一從「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下半行明佛用大乘擬宜也;第二從「眾生諸根鈍」下有三行偈,此明佛見眾生無大乘機,第[2]三兩偈明息化。就第二無機中自有三,「眾生諸根鈍」半行明有人天小機,「如斯之等類」下半行正明無大機,「爾時諸梵王」下兩行證成無機也,只由梵王請故住世,驗知無大機也。「我即自思惟若但讚佛乘」以下兩行偈,是第三明佛息大乘化,自有二:第一一[3]偈半明增[4]畏其患,若無大乘機但為說大乘者,容生誹謗之心入三途,故言沒在苦也。第二「我寧不說法」下半行正明息化。
「尋念過去佛」此下有十一偈是第四,此間詺為佛用三乘化得眾生,此則為下火宅中第四長者以三車救子得譬作本,下言「爾時長者即作是念,是舍已為大火所燒」下是也。就此文中自有二:第一十[5]一偈,正明用三乘化眾生得也;第二「從久遠劫來」一偈釋物疑也。就前十行中自有四段:第一六行半明佛用三乘擬宜,第二一行見三乘人機,第三一行半即為說三乘教,第四一行三乘人受行也。今言「尋念過去佛」此下六行半偈,是第一開三乘擬宜,自有三重:第一「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一行明覓教擬宜,上半是覓教、下半正明擬宜。第二「作是思惟時十方佛皆現」下四行半明諸佛讚歎。第三「舍利弗當知」下一行,明釋迦歸命諸佛也。「復作是念我出濁惡世如諸佛所說」一偈是第二,見有三乘機堪受三乘化也。「思惟是事[A5]已即趣波羅㮈」下一行半是第三,明佛即為說三乘教正造鹿苑之時。「諸法寂滅相」者,此明萬善諸法寂滅,無有三乘之相可說,但以方便故說有三乘也。「是名轉法輪便有涅槃音」下一行是第四,三乘人受行但以方便故說有三乘,只得言有涅槃之音,無有實涅槃之體也。五人得道,八萬諸天得聖,是故《維摩經》言三寶於是現世間也。「從久遠劫來」此下一偈是第二釋疑。疑言:釋迦如來三達洞照,自應解三乘之教,那得方復學諸佛三乘法耶?釋言:從久遠劫來,讚示涅槃法明,又已解三乘教法,但欲為同諸佛故也。又釋:時眾相與生疑言,若道理中無此三乘,佛何故具欲為人說是三乘耶?是故第二有一偈釋疑。「從久遠劫來讚示涅槃法」,言常欲示一乘因果法,無大乘眾生,不堪受也。相傳言:此則密明壽量之義,此是前釋也。
「舍利弗當知我見佛子等志求佛道者無量千萬億」,此一偈是第五,此間詺為佛見三乘人有大乘機發,機發是理故言志求,此則為下火宅中第五長者見子免難譬作本,下言「是時長者見諸子等安隱得出火宅」下是也。
「咸以恭敬心皆來至佛所」此偈是第六,此間詺為三乘人索果,此則超為火宅中第七諸子索車譬作本,下言「是時諸子各白父言,父先所許珍玩之物」下是也。
「我即作是念如來所以出」此下兩行一句第七,此中詺為佛見三乘人大乘機發故歡喜,追為火宅中第六長者見子免難故歡喜譬作本也,下言「其心泰然歡喜踊躍」下是也。今兩行一句偈自為二:初兩偈出歡喜之由,第二餘一句正明歡喜。初兩行出歡喜所由之中自有二:「我即作是念如來所以出為說佛慧故」[1]是前偈明好事遂故喜也。「鈍根少智人著相憍慢者不能信是法」,是後偈明惡事除故喜。何以知之?此人本時是鈍根,今者成利根。何以知然?昔日縱使利根廢[A6]已作鈍根,今發廣大心故,稱之為利根人也。此人本時是小乘小智,今者成大乘大智;此人本時是著相憍慢者,今日非著相憍慢;本時不能信大乘法,今日能信大乘法,是故生喜也。「今我喜無畏」此一句是第二正明歡喜。
「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此三句是第八,此間詺為佛為眾生說大乘,即是說《法華經》。捨者除昔日方便教去,「但說無上道」者,取今日大乘之教也。此則為下火宅中第八長者等與大車譬作本也,下言「是時長者[A7]各賜諸子等一大車」也。「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此一偈五濁中之第八,十種法說之是第九,此間詺為三乘人相與捨三乘[2]教得大乘解,為下火宅中第九諸子得大車故歡喜譬作本,下言「是時諸子各乘大車得未曾有歡喜踊躍」也。頌五濁竟。
「如三世諸佛」此下五行半,是頌釋迦中第四義頌歎法希有,長行所無者也,不為下譬作本也。今就此五行半中自有三段:第一有一偈,先出所歎之法也,即是一乘教。第二從「諸佛興出世」有兩偈,據諸難顯歎法希有之相。第三有二行半,還據優曇華譬結歎也。又解云:就中有二:初一偈出所歎之法,後四行半正歎法。就歎法中有三:初二偈法說,次一偈譬說,後一偈半合譬也。
「汝等勿有疑」此下一行半偈,偈中之第五頌上釋迦門第五不虛妄,十種法說中復是第十段,此為下火宅中第十不虛妄譬作本也,下言「舍利弗於汝意云何,是長者各與諸子珍寶大車,寧有虛妄」下是也。
「汝等舍利弗聲聞若菩薩」下,但法說化上根人中本有二:上從「汝已慇懃三請」以來訖於上一百一十四行偈,正法說化上根人,上根人相與得解開三顯一同歸之理無三之別;是故自此下有七行偈,是第二略獎勸上根人。修行取果上正法說中本言有二,長行與偈,今此七行偈獎勸之中亦二者:第一有五行半偈,勸獎上根人行因;第二「汝等既已知」下一行半,獎勸上根人慕果。前勸行因即是化他,後勸慕果即是自行,菩薩之謂也。又就此兩段之中各有三重。獎勸行因中有三重者,初有兩行偈,先出所弘之法即是此經。夫行因之體只是弘經益物、自行兼餘,是故先出所弘之經。第二復有兩行偈正勸獎弘經,即是行因。第三從「舍利弗當知」下一行半,即雙結上兩段。又就此三段中各有二重。第一出所弘之經中有二者:初一行偈是第一正歎出所弘之經,第二偈釋上結成也。「當知是妙法諸佛之祕要」者,此經能令人出生死、得涅槃,此即是要義;從本以來未得說此妙法,即是祕義也。「以五濁惡世」一偈即是第二釋上祕要之意,只由五濁眾生樂著五塵六欲,此輩眾生無有求佛道之心,不能得說此《法華》,即是祕要義。第二正勸獎行因中有二者:第一言「當來世惡人」下一偈,誡令行因之時惡人莫為說;第二言「有慚愧清淨」下一偈,勸令好人遍為說。第三雙結中有二者:第一言「舍利弗當知」下一偈,此則結上第一出所弘之經;第二言「其不習學者不能曉了此」,此半行即結上第二正明其弘經之方,其不習學者莫為說,此半正結初偈,結後偈時翻取可解,當知學能解了者應為說也。「汝等既已知」此下一行半偈,是第二獎勸上根人慕果,就中亦有三者:第一有三句偈明上根人得解三一之義,第二言「無復諸疑惑」一句明上根人等惑除,第三「心生大歡喜」下半偈正獎勸慕果也。
校注
[0597002] 記【大】,疏【甲】 [0597003] 釋【大】,〔-〕【甲】 [0597004] 法雲【大】,法雲師【甲】 [0597005] 且【大】,上【甲】 [0597006] 不【大】,交互不【甲】 [0597007] 有【大】,〔-〕【甲】 [0597008] 只【大】,亦【甲】 [0597009] 照【大】,〔-〕【甲】 [0597010] 宜【大】,直【甲】 [0597011] 舉【大】,互舉【甲】 [0597012] 等【大】,等諸功德釋實智言無量無礙力無畏國【甲】 [0598001] 引【大】,次引【甲】 [0598002] 顯【大】,結顯【甲】 [0598003] 二【大】,三【甲】 [0598004] 因【CB】【甲】,用【大】 [0598005] 會【大】,處【校異-甲】 [0598006] 二【大】,一【甲】 [0599001] 則【大】,別【甲】 [0599002] 明【大】,正明【甲】 [0599003] 此【大】,此正【甲】 [0599004] (上釋…智)六字【大】,〔-〕【甲】 [0599005] 所【大】,〔-〕【甲】 [0600001] 一【大】,〔-〕【甲】 [0600002] 受【大】,之【考偽-甲】 [0600003] 以【大】,皆以【甲】 [0600004] 即【大】,即為【甲】 [0600005] 頌【大】,頌長行不次第上【甲】 [0601001] 歎【大】,〔-〕【甲】 [0601002] 譬【大】,譬中【甲】 [0601003] 三【CB】【甲】,二【大】 [0601004] 自【大】,〔-〕【甲】 [0601005] 論【大】,說【甲】 [0601006] 前【大】,先【甲】 [0601007] 疑【大】,生疑【甲】 [0601008] 之【大】,人【甲】 [0602001] 盡+(滅無餘涅槃神明之理理不應滅理既不滅而佛何故口)二十三字【甲】 [0602002] 密【大】*,蜜【甲】* [0602003] 亦【大】,只【甲】 [0602004] 故【大】,也【甲】 [0602005] 長【大】,長行【考偽-甲】 [0603001] 同【大】,聲【考偽-甲】,耳【考偽-甲】 [0603002] 虛【大】,虛忘【甲】 [0603003] 顯【大】,將顯【甲】 [0604001] 準【大】,推【甲】 [0604002] 時【大】,明【考偽-甲】 [0604003] 各【大】,若【考偽-甲】 [0605001] 初【大】,而【甲】 [0605002] 此【大】,此人言不解如來開三方便顯一真實者此人則非羅漢辟支此【甲】 [0605003] 前【大】,〔-〕【甲】 [0605004] 道【大】,噵【甲】 [0605005] 正【大】,止【甲】 [0605006] 處【大】,家【甲】 [0606001] 少【大】,爾【甲】 [0606002] 頌【大】,誦【甲】 [0607001] 一【大】,半【甲】 [0607002] 有【大】,又【甲】 [0607003] 法【大】,〔-〕【甲】 [0607004] 位【大】,〔-〕【甲】 [0609001] 十【大】,〔-〕【甲】 [0609002] 三【CB】【甲】,二【大】 [0609003] 偈【大】,行【甲】 [0609004] 畏=長。 [0609005] 〔一〕-。 [0610001] 是【大】,下【甲】 [0610002] 教【大】,見【甲】 [0610003] 記【大】,疏【甲】 [0610004] 終【大】,〔-〕【甲】,東大寺本奧書曰,嘉祿三年歲次卯月六日未時書了,同月廿七日東大寺尊勝院本一交了,法隆寺東室西浦第三房之也偏是為佛法興隆莫崛後見矣,相傳英定,傳訓覺【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5 法華經義記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