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第三
本事分中三[2]法品第一之三
云何緣?幾是緣?為何義故觀緣耶?謂因故、等無間故、所緣故、增上故,是緣義。一切是緣。為捨執著我為因法故,觀察緣。何等因緣?謂阿賴耶識及善習氣。又自性故、差別故、助伴故、等行故、增益故、障礙故、攝受故,是因緣義。自性者,謂能作因。自性差別者,謂能作因差別,略有二十種。一生能作,[3]謂識和合望識。二住能作,謂食望已生及求生有情。三持能作,謂大地望有情。四照能作,謂燈等望諸色。五變壞能作,謂火望薪。六分離能作,謂鎌等望所斷。七轉變能作,謂工巧智等望金銀等物。八信解能作,謂煙望火。九顯了能作,謂宗因喻望所成義。十等至能作,謂聖道望涅槃。十一隨說能作,謂名想見。十二觀待能作,謂觀待此故於彼求欲生,如待飢渴追求飲食。十三牽引能作,謂懸遠緣,如無明望老死。十四生起能作,謂隣近緣,如無明望行。十五攝受能作,謂所餘緣,如田水糞等望穀生等。十六引發能作,謂隨順緣,如[4]正事王令王悅豫。十七定別能作,謂差別緣,如五趣緣望五趣果。十八同事能作,謂和合緣,如根不壞,境界現前,作意正起望所生識。十九相違能作,謂障礙緣,如雹望穀。二十不相違能作,謂無障礙緣,如穀無障。助伴者,謂諸法共有而生必無缺減,如四大種及所造色隨其所應。等行者,謂諸法共有等行所緣必無缺減,如心心所。增益者,謂前際修善不善無記法故,能令後際善等諸法展轉增[5]勝後後生起。障礙者,謂隨所數習諸煩惱故,隨所有惑皆得相續增長堅固,乃令相續遠避涅槃。攝受者,謂不善及善有漏法,能攝受自體故。
何等等無間緣?謂中無間隔,等無間故。同分異分心心所生,等無間故。是等無間緣義。
何等所緣緣?謂有分齊境所緣故、無分齊境所緣故、無異行相境所緣故、有異行相境所緣故、有事境所緣故、無事境所緣故、事所緣故、分別所緣故、有顛倒所緣故、無顛倒所緣故、有礙所緣故、無礙所緣故,是所緣緣義。
何等增上緣?謂[6]任持增上故、引發增上故、俱有增上故、境界增上故、產生增上故、[7]住持增上故、受用果增上故、世間清淨離欲增上故、出世清淨離欲增上故,是增上緣義。
云何同分彼同分?幾是同分彼同分?為何義故觀同分彼同分耶?謂不離識彼相似根於境相續生故、離識自相似相續生故,是同分彼同分義。色蘊一分、眼等五、有色界處一分,是同分彼同分。為捨執著與識相應不相應我故,觀察同分彼同分。
云何執受?幾是執受?為何義故觀執受耶?謂受生所依色故,是執受義。色蘊一分、五有色界處全及四一分,是執受。為捨執著身自在轉我故,觀察執受。
云何根?幾是根?為何義故觀根耶?謂取境增上故、種族不斷增上故、眾同分住增上故、受用淨不淨業果增上故、世間離欲增上故、出世離欲增上故,是根義。受識蘊全、色行蘊一分、十二界六處全、法界法處一分,是根,為捨執著增上我,故觀察根。
云何苦苦性?幾是苦苦性?為何義故觀苦苦性耶?謂苦受自相故、隨順苦受法自相故,是苦苦性義。一切一分是苦苦性。為捨執著有苦我故,觀察苦苦性。
云何壞苦性?幾是壞苦性?為何義故觀壞苦性耶?謂樂受變壞自相故、隨順樂受法變壞自相故、於[1]彼愛心變壞故,是壞苦性義。一切一分是壞苦性。為捨執著有樂我故,觀察壞苦性。
云何行苦性?幾是行苦性?為何義故觀行苦性耶?謂不苦不樂受自相故、隨順不苦不樂受法自相故、彼二麁重所攝受故、不離二無常所隨不安隱故,是行苦性義。除三界二處諸蘊一分,一切是行苦性。為捨執著有不苦不樂我故,觀察行苦性。
云何有異熟?幾是有異熟?為何義故觀有異熟耶?謂不善及善有漏,是有異熟。十界四處諸蘊一分,是有異熟。為捨執著能捨能續諸蘊我故,觀察有異熟。又異熟者,唯阿賴耶識及相應法,餘但異熟生非異熟。
云何食?幾是食?為何義故觀食耶?謂變壞故、有變壞者境界故、有境界者希望故、有希望者取故,有取者是食義。三蘊十一界五處一分,是食。為捨執著由食住我故,觀察食。又此[2]食差別建立,略有四種:一不淨依止住食、二淨不淨依止住食、三清淨依止住食、四示現住食。
云何有上?幾是有上?為何義故觀有上耶?謂一切有為故、無為一分故,是有上義。除法界法處一分,一切是有上。為捨執著下劣事我故,觀察有上。
云何無上?幾是無上?為何義故觀無上耶?謂無為一分故,是無上義。法界法處一分,是無上。為捨執著最勝事我故,觀察無上。
由此所說差別道理,餘無量門可類觀察。復次蘊界處差別略有三種,謂遍計所執相差別、所分別相差別、法性相差別。何等遍計所執相差別?謂於蘊界處中遍計所執我、有情、命者、生者、養者、數取趣者、意生者、摩納婆等。何等所分別相差別?謂即蘊界處法。何等法性相差別?謂即於蘊界處中我等無性、無我有性。
復有四種差別,謂相差別、分別差別、依止差別、相續差別。[3]何等相差別?謂蘊界處一一自相差別。何等分別差別?謂即於蘊界處中實有假有、世俗有勝義有、有色無色、有見無見,如是等無量差別分別如前說。何等依止差別?謂乃至有情依止差別有爾所,當知蘊界處亦爾。何等相續差別?謂一一剎那蘊界處轉。於相差別善巧為何所了知?謂了知我執過患。於分別差別善巧為何所了知?謂了知聚想過患。於依止差別善巧為何所了知?謂了知不作而得、雖作而失想過患。於相續差別善巧為何所了知?謂了知安住想過患。
又蘊界處有六種差別,謂外門差別、內門差別、長時差別、分限差別、暫時差別、顯示差別。何等外門差別?謂多分欲界差別。何等內門差別?謂一切定地。何等長時差別?謂諸異生。何等分限差別?謂諸有學,及除最後剎那蘊界處所餘無學。何等暫時差別?謂諸無學最後剎那蘊界處。何等顯示差別?謂諸佛及已得究竟菩薩摩訶薩所示現諸蘊界處。
[4]大乘阿毘達磨集論本事分中攝品第二
云何攝?略說攝有十一種,謂相攝、界攝、種類攝、分位攝、伴攝、方攝、時攝、一分攝、具分攝、更互攝、勝義攝。
何等相攝?謂蘊界處一一自相,即體自攝。
何等界攝?謂蘊界處所有種子阿賴耶識能攝彼界。
何等種類攝?謂蘊界處其相雖異,蘊義界義處義等故展轉相攝。
何等分位攝?謂樂位蘊界處即自相攝。苦位不苦不樂位亦爾,分位等故。
何等伴攝?謂色蘊與餘蘊互為伴故即攝助伴,餘蘊界處亦爾。
何等方攝?謂依東方諸蘊界處還自相攝,餘方蘊界處亦爾。
何等時攝?謂過去世諸蘊界處還自相攝,未來現在諸蘊界處亦爾。
何等一分攝?謂所有法蘊界處所攝但攝一分非餘,應知一分攝。
何等具分攝?謂所有法蘊界處所攝能攝全分,應知具分攝。
何等更互攝?謂色蘊攝幾界幾處?十全一少分。受蘊攝幾界幾處?一少分。如受蘊,想行蘊亦爾。識蘊攝幾界幾處?七界一處。眼界攝幾蘊幾處?色蘊少分一處全。如眼界,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界亦爾。意界攝幾蘊幾處?一蘊一處。法界攝幾蘊幾處?三蘊全色蘊少分一處全。眼識界攝幾蘊幾處?識蘊意處少分。如眼識,耳鼻舌身意識界亦爾。眼處攝幾蘊幾界?色蘊少分一界全。如眼處,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處亦爾。意處攝幾蘊幾界?一蘊七界。法處攝幾蘊幾界?三蘊全一少分一界全。如是諸餘法以蘊界處名說,及餘非蘊界處名說,如實有假有、世俗有、勝義有,所知、所識、所達,有色無色、有見無見,如是等如前所顯,隨其所應與蘊界處更互相攝盡當知。
何等勝義攝?謂蘊界處真如所攝。於攝善巧得何勝利?得於所緣略集勝利。隨彼彼境略聚其心,如是[1]如是善根增勝。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本事分中相應品第三
云何相應?略說相應有六種,謂不相離相應、和合相應、聚集相應、俱有相應、作事相應、同行相應。
何等不相離相應?謂一切有方分色與極微處互不相離。
何等和合相應?謂極微已上,一切有方分色更互和合。
何等聚集相應?謂方分聚色展轉集會。
何等俱有相應?謂一身中諸蘊界處,俱時流轉同生住滅。
何等作事相應?謂於一所作事展轉相攝,如二苾芻隨一所作更互相應。
何等同行相應?謂心心所於一所緣展轉同行。此同行相應復有多義,謂他性相應非己性、不相違相應非相違、同時相應非異時、同分界地相應非異分界地。復有一切遍行同行相應。謂受想思觸作意識。復有染污遍行同行相應,謂於染污意四種煩惱。復有非一切時同行相應,謂依止心,或時起信等善法、或時起貪等煩惱隨煩惱法。復有分位同行相應,謂與樂受諸相應法、與苦受不苦不樂受諸相應法。復有無間同行相應,謂在有心位。復有有間同行相應,謂無心定所間。復有外門同行相應,謂多分欲界繫心心所。復有內門同行相應,謂諸定地所有心心所。復有曾習同行相應,謂諸異生所有心心所,及有學者一分心心所。復有未曾習[2]同行相應,謂出世間諸心心所,及初後時出世後所得諸心心所。於相應善巧得何勝利?能善了悟唯依止心有受想等染淨諸法相應不相應義。由此了悟,即能捨離計我能受能想能思能念染淨執著,又能善巧速入無我。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本事分中成就品第四
云何成就?謂成就相如前[3]所說。此差別有三種,謂種子成就、自在成就、現行成就。
何等種子成就?謂若生欲界,[4]欲色無色界繫煩惱隨煩惱,由種子成就故成就;及生得善。若生色界,欲界繫煩惱隨煩惱,由種子成就故成就。亦名不成就,色無色界繫煩惱隨煩惱,由種子成就故成就;及生得善。若生無色界,[5]欲色界繫煩惱隨煩惱,由種子成就故成就。亦名不成就,無色界繫煩惱隨煩惱,由種子成就故成就;及生得善。若已得三界對治道,隨如是如是品類對治已生,如此如此品類由種[6]子成就得不成就。隨如是如是品類對治未生,如此如此品類由種子成就故成就。
何等自在成就?謂諸加行善法。若世出世靜慮、解脫、三摩地、三摩鉢底等功德及一分無記法,由自在成就故成就。
何等現行成就?謂諸蘊界處法隨所現前,若善若不善若無記,彼由現行成就故成就。若已斷善者,所有善法由種子成就故成就。亦名不成就,若非涅槃法一闡底迦,究竟成就雜染諸法。由闕解脫因亦名阿顛底迦,以彼解脫得因必竟不成就故。
於成就善巧得何勝利?能善了知諸法增減。知增減故,於世興衰離決定想,乃至能斷若愛若恚。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決擇分中諦品第一[1]之一
云何決擇?略說決擇有四種,謂諦決擇、法決擇、得決擇、論議決擇。
云何諦決擇?謂四聖諦,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云何苦諦?謂有情生及生所依處。
何等有情生?即有情世間。謂諸有情生在那落迦、傍生、餓鬼、人、天趣中。人謂東毘提訶、西瞿陀尼、南贍部洲、北俱盧洲。天謂四大王眾天、三十三天、夜摩天、覩史多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少光天、無量光天、極光淨天、[2]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想有情天、無煩天、無熱天、善現天、善見天、色究竟天,無邊空處天、無邊識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何等生所依處?即器世間。謂水輪依風輪,地輪依水輪。依此地輪,有蘇迷盧山、七金山、四大洲、八小洲、內海外海。蘇迷盧山四外層級四大王眾天。三十三天所居處別,外輪圍山虛空宮殿。若夜摩天、覩史多天、[3]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及色界天所居處別。諸阿素洛所居處別。及諸那落迦所居處別,謂熱那落迦、寒那落迦、孤獨那落迦。及一分傍生餓鬼所居處別。乃至一日一月周遍流光所照方處名一世界,如是千世界中有千日千月、千蘇迷盧山王、千四大洲、千四大王眾天、千三十三天、千夜摩天、千覩史多天、千樂變化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世天,如是總名小千世界。千小千界總名第二中千世界,千中千界總名第三大千世界。如此三千大千世界,總有[4]大輪圍山周匝圍繞。又此三千大千世界同壞同成。譬如天雨滴如車軸,無間無斷從空下注,如是東方無間無斷無量世界,或有將壞、或有將成、或有正壞、或壞已住、或有正成、或成已住。如於東方,乃至一切十方亦爾。若有情世間、若器世間,業煩惱力所生故、業煩惱增上所起故,總名苦諦。
復有清淨世界,非苦諦攝、非業煩惱力所生故、非業煩惱增上所起故,然由大願清淨善根增上所引。此所生處不可思議,唯佛所覺;尚非得靜慮者靜慮境界,況尋思者。
復次苦相差別有八,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略攝一切五取蘊苦。生何因苦?眾苦所逼故、餘苦所依故。老何因苦?時分變壞苦故。病何因苦?大種變異苦故。死何因苦?受命變壞苦故。怨憎會何因苦?合會生苦故。愛別離何因苦?別離生苦故。求不得何因苦?所悕不果生苦故。略攝一切五取蘊何因苦?麁重苦故。如是八種略攝為六,謂逼迫苦、轉變苦、合會苦、別離苦、所悕不果苦、麁重苦。如是六種廣開為八,若六若八平等平等。如說三苦,此中八苦,為三攝八、八攝三耶?展轉相攝。所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能顯苦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能顯壞苦;略攝一切五取蘊苦,能顯行苦。如說二苦,謂世俗諦苦、勝義諦苦。何者世俗諦苦?何者勝義諦苦?謂生苦乃至求不得苦,是世俗諦苦。略攝一切五取蘊苦,是勝義諦苦。
云何苦諦共相?謂無常相、苦相、空相、無我相。何等無常相?略有十二,謂非有相、壞滅相、變異相、別離相、現前相、法爾相、剎那相、相續相、病等相、種種心行轉相、資產興衰相、器世成壞相。
何等非有相?謂蘊界處於一切時,我我所性常非有故。
何等壞滅相?謂諸行生已即滅,暫有還無故。何等變異相?謂諸行異[5]生,由不相似相續轉故。
何等別離相?謂於諸行失增上力,或他所攝執為己有。
何等現前相?謂正處無常,由因隨逐,[6]今受無常故。
何等法爾相?謂當來無常,由因隨逐,定當受故。
何等剎那相?謂諸行剎那,後必不住故。
何等相續相?謂無始時來諸行生滅相續不斷故。
何等病等相?謂四大時分受命變異故。
何等種種心行轉相?謂於一時起有貪心、或於一時起離貪心,如是有瞋離瞋、有癡離癡、若[7]合若散、若下若舉、若掉離掉、若不寂靜若寂靜、若定不定,如是等心行流轉故。
何等資產興衰相?謂諸興善終歸衰變故。
何等器世成壞相?謂火水風三種成壞有三災,頂謂第二第三第四靜慮。第四靜慮外宮殿等,雖無外災成壞,然彼諸天與宮殿等俱生俱滅,說有成壞。復有三種中劫,所謂饑饉、疫病、刀兵。此小三災,劫究竟位方乃出現。謂世界成已,一中劫初唯減、一中劫後唯增,十八中劫亦增亦減,二十中劫世界正壞,二十中劫世界壞已住,二十中劫世界正成,二十中劫世界成已住。合此八十中劫為一大劫,由此劫數顯色無色界諸天壽量,如說以壽盡故、福盡故、業盡故,彼彼有情從彼彼處沒。云何壽盡?謂時死。云何福盡?謂非時死,即非福死。以彼有情貪著定味,福力減盡因此命終。云何業盡?謂順生受業、順後受業俱盡故死。
何等苦相?謂或三苦、或八苦、或六苦,廣說如前,是名苦相。何故經說若無常者即是苦耶?由二分無常為緣,苦相可了知故。謂生分無常為緣,苦苦性可了知故;滅分無常為緣,壞苦性可了知故;俱分無常為緣,行苦性可了知故。即依此義,薄伽梵說:諸行無常、諸行變壞。又依此義言,諸所有受我說皆苦。又於生滅二法所隨諸行中,有生等八苦,性可了知故,佛說言:若無常者即是苦。又於無常諸行中有生等苦可了知者,如來依此密意說言:由無常故苦,非一切行。
何等空相?謂若於是處此非有,由此理正觀為空。若於是處餘是有,由此理如實知有,是名善入空性。如實知者,不顛倒義。於何處誰非有?於蘊界處,常恒凝住不變壞法我我所等非有。由此理,彼皆是空。於何處誰餘有?即此處無我性。此我無性無我有性,是謂空性。故薄伽梵密意說言:有如實知有,無如實知無。復有三種空性,謂自性空性、如性空性、真性空性。初依遍計所執自性觀,第二依依他起自性觀,第三依圓成實自性觀。
何等無我相?謂如我論者所立我相,蘊界處非此相,由蘊界處我相無故,名無我相。故薄伽梵密意說言:一切法皆無我。如世尊說:此一切非我所,此非我處此非我我。於如是義,應以正慧如實觀察。此言何義?謂於外事密意說此一切非我所,於內事密意說此非我處此非我我。所以者何?以於外事唯計我所相,是故但遣我所;於內事[1]通計我我所相,是故雙遣我我所。
前說無常皆剎那相,此云何知?如心心所是剎那相,當知色等亦剎那相,由心執受故、等心安危故、隨心轉變故、是心所依故、心增上生故、心自在轉故。又於最後位變壞可得故、生已不[2]待緣自然滅壞故,當觀色等亦念念滅。
如世尊說:諸所有色,彼一切若四大種、若四大種所造。此依何意說?依容有意說同在一處,依此而有是造義。若於此聚此大種可得,當知此聚唯有此大種非餘。或有聚唯一大種、或有二大種、或有乃至一切大種,所造色亦爾。若於此聚此所造色可得,當知此聚唯此非餘。或有聚唯一所造色、或二所造色、或有乃至多所造色,隨其所應。
又說麁聚色極微集所成者,當知此中極微無體,但由覺慧漸漸分析細分損減,乃至可析邊際,即約此際建立極微。為遣一合想故,又為悟入諸所有色非真實故。
復次苦法略有八種差別,謂有廣[3]大不寂靜苦、有寂靜苦、有寂靜不寂靜苦、有中不寂靜苦、有微薄不寂靜苦、有微薄寂靜苦、有極微薄寂靜苦、有非苦似苦住大寂靜。云何廣大不寂靜苦?謂生欲界未曾積集諸善根者。云何寂靜苦?謂即此已生順解脫分善根者。云何寂靜不寂靜苦?謂即此為世間道離欲已種善根者。云何中不寂靜苦?謂生色界遠離順解脫分者。云何微薄不寂靜苦?謂生無色界遠離順解脫分者。云何微薄寂靜苦?謂諸有學。云何極微薄寂靜苦?謂諸無學命根住緣六處。云何非苦似苦住大寂靜?謂已得究竟菩薩摩訶薩等,乘大悲願力故生諸有中。復次前說死苦。死有三種,謂或善心死、或不善心死、或無記心死。善心死者,謂於明利心現行位,或由自善根力所持故、或由他所引攝故,發起善心趣命終位。不善心死者,謂亦於明利心現行位,或由自不善根力所持故、或由他所引攝故,起不善心趣命終位。無記心死者,謂若於明利心現行位、若於不明利心現行位、或由闕二緣故、或由加行無功能故,起無記心趣命終位。
修淨行者臨命終位,於身下分先起冷觸。不淨行者臨命終位,於身上分先起冷觸。不淨行者中有生時,其相顯現如黑羊羔光、或如陰暗夜分。修淨行者中有生時,其相顯現如白練光、或如晴夜分。
又此中有在欲色界正受生位,亦從無色界命終後位,亦名意生健達縛等。極住七日,或中夭、或時移轉。
住中有中亦能集諸業,先串習力所引善等思現行故。又能覩見同類有情。又中有形似當生處。又此中有所趣無礙,如具神通往來迅速,仍於生處有所[1]拘礙。又此中有於所生處,如[2]秤兩頭低昂道理,終沒結生時分亦爾。住中有中於所生處發起貪愛,亦用餘煩惱為緣助。此中有身與貪俱滅,羯邏藍身與識俱生,此唯是異熟。自此已後根漸生長,[3]如緣起中說。於四生類,或受卵生、或受胎生、或受濕生、或受化生。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第三
校注
[0671002] 法品【大】,品法【宮】 [0671003] 謂識【大】,識謂【宮】 [0671004] 正【大】,臣【元】【明】 [0671005] 勝【大】,益【宋】【元】【明】【宮】 [0671006] 任【大】,住【明】 [0671007] 住【大】,任【宋】 [0672001] 彼【大】,被【明】 [0672002] 食【大】,四食【宋】【元】【明】【宮】 [0672003] 何【大】,阿【宮】 [0672004]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大】*,〔-〕【明】* [0673001] 如是【大】,〔-〕【元】【明】 [0673002] 同【大】,〔-〕【宋】【元】【明】【宮】 [0673003] 所【大】,已【宋】【元】【明】【宮】 [0673004] 欲【大】,〔-〕【宋】【元】【明】【宮】 [0673005] 欲【大】,欲界【宋】【元】【明】【宮】 [0673006] 子【大】,成【元】 [0674001] 之一【大】,〔-〕【宋】【元】【明】【宮】 [0674002] 少淨天【大】,〔-〕【宮】 [0674003] 化樂【大】,樂變化【宋】【元】【明】【宮】 [0674004] 大【大】,天【宋】 [0674005] 生【大】,異生【宋】【元】【明】【宮】 [0674006] 今【大】,令【宋】【元】【明】【宮】 [0674007] 合【大】,畧【宋】【元】【明】【宮】 [0675001] 通【大】,遍【宋】【元】【明】【宮】 [0675002] 待【大】,得【宮】 [0675003] 大【大】,大苦【宋】【元】【宮】 [0676001] 拘【大】,俱【宋】【元】【明】【宮】 [0676002] 秤【大】,稱【宋】【元】【明】【宮】 [0676003] 如【大】,加【宮】【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1 冊 No. 1605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日本 SAT 組織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李明芳大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