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大乘論釋論卷第[1]二
[2]應知依止勝相勝語[3]第一之二相章第四
論曰:成立此識相云何可見?略說有[4]三種:一成立自相、二成立因相、三成立果相。於中[5]阿梨耶識為自相,一切染法熏習已,為彼生因,攝持種子相應故。於中因相者,是諸染法,此阿梨耶識如彼一切種子,一切時現起為因故。於中成立果相者,此阿梨耶識,以彼諸染法無始已來熏習力得生故。
釋曰:以如是等別名說阿梨耶識,於此別說未知其相故,說阿梨耶識自相、因相、果相等。於中自相者,一切染法熏習緣故,識有生彼功能勝異,顯示識體有此功能故。攝持種子相應者,彼一切染法熏習已,即為彼法生因,故言攝持種子。彼熏習與彼勝能合故名相應,即此自相一切染法熏習已,為彼得生因。攝持種子相應識,為諸染法熏習已得勝功能,能為彼生因。此是阿梨耶識因相。於中始從成立果相乃至言無始來熏習力故得生者,為諸法熏習已此識得生,攝持無始熏習,故名果相。
熏習章第五
論曰:復次何者熏習?此熏習名復何所名?與彼法共生共滅已,能為彼法生因,此是所[6]因義。譬如胡麻以華熏之,胡麻與華同生同滅,以胡麻中有彼華香生因故能生香。又如欲等行熏習,欲等與心同生同滅已,後為欲等生因。又如多聞,有多聞熏習思念所聞與心同生同滅已,為彼記錄生因,由攝持熏習故說名持法者。應知阿梨耶識有如此道理。
釋曰:彼法者,即前染法。同生同滅已後為彼生因者,謂還與彼染法為因體。
不一不異章第六
論曰:復次阿梨耶識中彼染法種子,為分分別住、為無差別?無別物體於識中住,亦非不異,然阿梨耶識如此而生,有勝功能能生彼法,說名一切種子識。
釋曰:阿梨耶識中,彼染法種子為分分別住、為無差別耶?若爾,何失?此諸種子若有分分差別,阿梨耶識亦應有分分差別。又阿梨耶識剎那滅義不成,由分分差別故。又善惡法所熏習,即成善惡種子體,然此是無記故。若無分分,云何言多?此義不成。是故二俱有過。無別物體於識中住亦非不異乃至名一切種子識者,於中言非別非不別者,為離如前所[7]說過失故。如此而生者,謂如其種類而生。生彼有勝能者,生諸染法時與勝能相應故。亦以生彼有勝能故,說名一切種子識。此中有譬,如麥種子於生[8]芽有能,得為種子。若[9]陳久、若[10]火損,能生麥果功能便壞。麥相如本,功力壞故非復種子。阿梨耶識亦爾,有生一切法功能,由與功能相應故,說名一切種子識。
更互為因果章第七
論曰:復次阿梨耶識與諸染法同時互為因,云何可見?譬如然燈,焰及炷生與燒同時為因。又如蘆束更互相持,同時不[11]倒故。識與諸法亦爾,更互為因應知。如成立阿梨耶識為染法因,染法為阿梨耶識因亦爾,餘因緣不可得故。
釋曰:復次阿梨耶識與諸染法同時互為因。云何可見者,以譬喻顯示。猶如然燈,焰與炷一剎那同時互為因。以依炷故焰得生,即炷為焰生因;即彼剎那焰能燒炷,即焰為炷燒因。此即顯示俱有因義,由因現住即見果生故。從如阿梨耶識為染法因,染法為阿梨耶識因亦爾,乃至餘因緣不可得故者,此言顯示阿梨耶識與諸染法更互為因,亦即顯示因緣故。
因果別不別章第八
論曰:云何熏習無異無種種,得為有異有種種諸法作因?譬如以縷種種結衣,當時無種種可見;若入染器已,則有無量種雜色相貌於衣上顯現。阿梨耶識亦爾,為種種熏習所薰,於熏時無種種異;若生果染器現前時,則有無量種種法相貌顯現。
釋曰:云何熏習無異無種種,得為有異有種種作因者,如此道理即以譬喻顯示。如衣以縷多種結時,無種種相貌可見;若置染器已,則有種種相可見。阿梨耶識亦爾,譬如衣生,果如染器,故名生果。染器置者,緣所攝故。熏習時未有種種,至於果時則為無量相貌,因體諸法顯現,如衣已染。
緣生章第九
論曰:此緣生於大乘中微細最深。略說有[1]二種緣生:一自體分、二愛非愛分。於中由阿梨耶識故諸法生起,此是自體分緣生,與種種自體分為緣故。復有十二[2]支緣生,是愛非愛分,為善趣惡趣、可愛不可愛種種身分緣故。
釋曰:此於大乘中微細最深者,於中凡夫智不能知,故微細。阿羅漢等不能測,故最深。於中略說有二種者,此是立門自體分、愛非愛分,以此二種緣生名解釋。由阿梨耶識故者,謂阿梨耶識為因,故諸法得生,此名自體分。謂與種種類身分為因故。若說無明等,此是愛非愛分。何以故?由為種種愛非愛身分因故。
論曰:若於阿梨耶識中迷第一緣生,或執自性為因、或執宿作為因、或執自在天變化為因、或執我為因、或執無因緣。復次若迷第二緣生,執我作者受者。譬如眾多生盲丈夫未曾見象,或復有人以象示之。有觸象鼻者、有觸牙者、有觸耳者、有觸尾者、有觸脚者、有觸脊者。有人問之:象為何相?或復答言:猶如犁柄、或言如杵、或言如箕、或言如木桶、或言如箒、或言如石山,作如此說。如是如是,不解二種緣生無明生盲者,或執自性、或說宿作、或說自[3]在變化、或說我作、或說無因、或執作者、或執受者,由不識阿梨耶識體相及因相果相故,如不識象體。若略說阿梨耶識,即果[4]報識一切種子識是其體相,由攝持三界中一切身一切趣故。
釋曰:或言宿作因者,由不許有現在士夫力因故。如是等生盲眾生,以譬喻顯示。無明生盲者,謂十二支緣生中最初無明,由無明故名為生盲。不解阿梨耶識體相因相果相故者,如前所立阿梨耶識體相說名體相,所立因相名因相,所立果相名果相,於此不解。由無明力不解阿梨耶識自體分故,執自性等五因為諸法因。由不解第二愛非愛分故,執我為作者受者。於中因者,一切法熏習,於阿梨耶識中有故。果者,即是諸法所熏故,果報識一切種子是。其體相者,由得身成熟名果報故。一切法種子者,即是熏習已名種子故。一切趣者,謂五趣故。一切身者,謂趣趣中同類不同類種種身故。已說阿梨耶識為一切法種子,欲明了彼種子體故,以偈顯示。
論曰:此中有偈:
釋曰:以外內不明二等五偈顯之。於中外者謂穀子等,內謂阿梨耶識。不明者,外種子不可記義故。二者,阿梨耶識有善有不善故。復有別義:以染污清淨為二。世數者,外法[5]但以世數說為種子。何以故?亦以阿梨耶識變異有故。第一義者,[6]唯阿梨耶識為彼諸法種子。此諸法種子有六種。剎那者,此二種子無間生滅故。若常則不得為種子,以一切時如本無差別故。俱有者,非過去、非未來、非別處。若此時種子有,即此時果生故。與彼相隨轉者,阿梨耶識隨轉乃至對治道生,外種子乃至根未壞及果熟。決定者,以種子決定故,非一切故。一切得生各自決定,若此種子還此物生。待緣者,非一切時一切生故。於何處何時得其生緣,即彼處彼時生故。亦引生自果者,自種子能引生自果故。如阿梨耶識還引生阿梨耶識,穀等引生穀等。如是等六種顯種子生果義。此熏習相,今當顯示。堅者,由堅故可熏。不如風動,風不能持熏習,由熏習不能隨風轉至一由旬故。若瞻波迦華所熏油,香[7]風隨轉至百由旬外。無記者,謂無記氣。如蒜不可熏,以臭故。香亦如是,不可熏故。若無記物則可熏。可熏者,若可熏物則受熏,非不可熏,如金銀石等並不可熏。若能攝持熏習者乃可得熏,謂衣等所應熏物。與能熏相合者,若相合則可熏,非不相合故。相合者,謂無間共生故。若異不可熏者,異者謂異阿梨耶識,非此異識能受熏,以離阿梨耶識餘識不可熏故。以是阿梨耶識中具剎那等諸義,謂剎那滅故,與生起識俱有故,乃至對治道生所有生死中相隨轉故,由決定為善惡等因故,福非福不動行待緣於善惡趣成熟故。以阿梨[1]識與如是等功能相應,故得受熏,應須成立。諸生起識,不合道理。六識無相合者,諸識動轉故。三差別相違者,一一識各各依止生,各各攀緣各各作意。復有別義:謂諸識各別相故。譬喻者,說前念得熏後念。為遮此義故。
論云:二剎那不俱,無有二剎那並起義。若同生同滅,熏習乃得住。若言雖不相合,然所生之識相類而生故得相熏者,餘生例應爾故。謂諸別相者亦應得爾,如眼等諸根同以淨色為相,應得相熏。應作此說:以眼根淨色與耳淨色其類同故,彼諸淨色應更互相熏。雖淨色是同,處所各別,不言相熏者,[2]識雖同類,何得相熏?如彼所說二種種子,謂外及內,俱有生因及引因。於中外種子生因者,乃至果熟。內種子生因者,乃至命盡。外種子引因者,熟已未種。內種子引因者,死後屍骸。由引因故多時住。若此二種子唯有生因,既離彼因即應失滅,無有多時相續住義。若言剎那傳傳轉故,前剎那為後剎那因者,則無有滅時;以有滅故,當知必有引因。此二種子引因者,譬如引弓為箭遠至因。
論曰:此內種子不類外種子,故復說偈:
復次其餘生起識,於一切身及趣為受用者應知。
釋曰:於中一切身及趣為受用者[3]者,謂於彼中受用生故。由於受用中有故,名受用者。此義以《中邊差別》阿[4]含顯示。
論曰:如《中邊差別論》說。
釋曰:此二識復有更互為因果。阿含,謂阿毘達磨修多羅偈說。
論曰:此二種識亦更互為緣,如阿毘達磨修多羅偈說:
釋曰:各各互為因者,阿梨耶識於一切時為諸法生因。亦恒互為果者,若阿梨耶識為因則諸法為果,諸法為因則阿梨耶識為果。
四緣章第十
論曰:於第一緣生中諸法與識更互為因緣者,於第二緣生中復是何緣?是增上緣。又此六識幾緣所生?謂增上緣、緣緣、次第緣。如是等三種緣生,謂窮生死、愛非愛、趣受用等,具有四緣。
釋曰:此三緣生窮生死愛非愛受用具有四緣等者,於第一緣生中,阿梨耶識與諸熏習法為因緣。第二緣生中,無明等是增上緣,由無明增上故,行得生如是等。復次六種識說名受用緣生者,具有三緣生。於中[6]眼識,增上緣者謂眼,緣緣者謂色,次第緣者謂前滅識緣,次第生識。若前識不捨處,則後識不得生。耳等諸識類爾。
煩惱染章第十一
論曰:如是成立阿梨耶識別名及相,云何得知如此別名及相,唯說阿梨耶識不說生起識?若離所成立阿梨耶識,染淨皆不得成,所謂煩惱染、業染、生染並不成,世出世淨亦不成。云何煩惱染不成?以六識身中煩惱及隨煩惱所熏習種子皆不得成。如眼識與欲等煩惱隨煩惱共生共滅,即此眼識為彼熏成種子非餘。即此眼識若滅已,餘識間生,熏習及熏習所依止皆不可得,以無有故。眼識先滅,餘識間生,無有與欲俱生義,以過去故不得成。如已謝之業,果報生不成就。[7]又修與欲俱生眼識所有熏習不成。此熏習亦不在欲中,以欲依止於識故,又不堅住。亦不在餘識中,以諸識各別依止故,又不同生滅故。亦不在自體中,以自體無二識俱生滅故。是故欲等煩惱隨煩惱,熏習眼識不得成。識熏習識亦不成,如眼識;所餘轉識亦不成,如其相應知。
釋曰:如是已說阿梨耶識眾名及成立其相,今欲成立此二於阿梨耶識中非餘識故,以道理顯示。如眼識與欲等煩惱共生共滅,[8]即此眼識為彼熏成種子非餘者,於中即此者,謂眼識。彼者,謂貪等。成種子者,謂[9]為因故。非餘者,謂非耳識等故。餘識所[10]聞者,謂耳識等隔絕等。熏習者,謂貪等習氣故。熏習依止者,謂眼識故。與貪俱生者,謂與貪等同時生起,以過去故為因不成。如已謝之業,果報更生不得成就,此亦如是不可成就。復有毘婆沙師作此執:欲令過去為有。然彼過去者但有名,所目義不可得。何以故?若法是有,云何過去?是故彼[1]執果不成,以無熏習故。又彼眼識與欲俱生熏習不成者,謂即此與欲俱生。眼識自熏習尚不得成,以此眼識持熏習生欲等云何可成?亦不在欲中者,謂眼識熏習在於欲中,無有成義。何以故?以欲依止眼識故,又不堅住故。亦不在餘識中者,謂耳識等由依止別異故。正以依止別異故,則不得有同生滅眼識自依眼、耳識自依耳,如是乃至意識自依止意。以各各別處,別識熏習別識不成。亦不在自體中者,謂眼識不得即[2]熏彼眼識,無二眼識俱生故。既無二識同生,則無[3]同生同滅。以如是道理故,眼識中欲等煩惱隨煩惱熏習不成,乃至眼識熏習眼識亦不得成。
論曰:復次從無想天以上彼地退此間生,煩惱隨煩惱所染初識生時,此無種子而生,以熏習及依止並已過去無有故。
釋曰:初者,謂最先起識。無種子而生者,謂無因生故。熏習及依止者,謂心及煩惱習氣。
論曰:復次對治煩惱識生時,一切世間識皆滅。若無阿梨耶識,煩惱隨煩惱種子在對治識中不成自體,解脫不得與煩惱同生同滅。若於後時世間識生,離欲心不有,彼依止及習氣久已謝滅,若離阿梨耶識應無種子而生。是故離阿梨耶識,煩惱隨煩惱皆不成故。
釋曰:對治煩惱識生時一切世間識[4]皆滅者,謂六識皆滅故。煩惱隨煩惱種子在對治識中不成者,謂以對治識為因,生世間識不成故。彼於後時者,謂於出世心後。依止及熏習者,謂依止即是識,熏習即是煩惱隨煩惱所熏習等。無種子者,謂離阿梨耶無因而生。於中煩惱即是染污,以是義故,煩惱染不得成。
業染章第十二
論曰:云何業染不成?行緣識不成,此不有故,取緣有亦不成。
釋曰:今復顯業染不成相。云何不成?行緣識不成,故福非福不動行生已謝滅,離阿梨耶識何處安置熏習?六識身不能攝持熏習,此義煩惱染污中已說。此不有故者,謂行緣識不成故,取緣有亦不成。何以故;有因緣故。諸行熏識,由取力故;熏習成滿,變為有故。於中業即染,名為業染。又由業故有染,名業染。是故業染不成。
生染章第十三
論曰:云何生染不成?結生不成故。若於不靜地[5]墮住中有意以染污意識結生,此染污意識於中有中滅,識於母胎中與迦[6]羅邏和合。若唯是意識和合受生,和合生已依止此識於母胎中意識轉生,即是於母胎中二意識同處並生。彼和合受生意識,不可成立,為意識一切時依止染污故。如意識所緣境,此不可得故。[7]設令此意識與赤白和合,為即此和合意識是一切種子、為依止此識生餘識為一切種子?若即彼和合識是一切種子者,即是阿梨耶識,汝自安置別名以為意識。若以依止生識為一切種子者,不以彼所依因體為一切種子者,無有道理。以是義故,得成就此和合識非意識,但是果報識,是一切種子故。
釋曰:離阿梨耶識生染污不成,今當顯示此義。結生不成者,謂得自身不成故。不靜地者,謂欲界。墮者,謂命終。染污意識者,意識與煩惱俱故。受生者,攝取自身故,彼染污意識攀緣生有故,中有即滅。和合者,一相同成壞故,謂意識與赤白和合故,依止和合意識生餘意識。二識俱有者,謂一時即有和合意識及依此所生別意識,二識一時俱有故。又彼和合意識不可成立為意識。何以故?一切時染污為依止故。彼和合意識以欲等煩惱染污意為依止,攀緣生有,是染污故,依止於此故名染污為依止。此已住胎識不以染污為依止,以報體無記故。如意識所攀緣此不可得故者,意識攀緣則可得所謂諸法,此和合識無有攀緣,是故不可成就此為意識。
論曰:復次結生已攝持色根,若異果報識無可得義,其餘諸識各別依止又不堅住故。然諸色根,無識不成。
釋曰:結生已者,謂已得身故。若異者,謂捨阿梨耶識已,餘六識各別處故、動轉故,如眼識唯定依止眼,如是耳等餘識各自依止,耳等色根亦爾。若無阿梨耶識,此諸識各各攝持自依止根者,此等諸識動轉故有時不在,無攝持眼等諸根即應爛壞。
論曰:識與名色更互相依,如蘆束相依住,此義不成故。
釋曰:今欲顯示此不成義。如世尊說:識為名色緣,名色為識緣。於中識為名緣者,名謂六識身。即說名非色四聚,色者即是迦羅邏。名色所緣之識,若無阿梨耶識,何者是耶?由依止名色故,得剎那傳傳相續轉生不斷。
論曰:若離果報識,所有眾生識食不成。離此果報識,六識中隨一識,於三界所有眾生中食事不成故。
釋曰:此言顯示識食不成義。世尊說四種食:一摶、二觸、三意思、四識。摶者,變成為相,既變已能作攝持身利益事。觸者,境界相,如色等境界唯以見等即能為身利益事。意思者,憶念為相,但以憶念為身利益事,如渴者見水得不死故。識者,攝持為相,由此攝持故身得住,若無此識即同死屍臭爛,是故應知識亦名食,由能作身利益事故。於中觸食者六識身,意思者憶念心,既說識食故知更有別識。又如重睡、無心,及悶絕、滅定等,六識身滅爾,更有何者持身得不爛壞?阿梨耶識若捨離時,身則爛壞故。
論曰:若從此退已於上靜地生,以染污不靜意識結彼生。此不靜染污心於彼地中,若離阿梨耶識,種子不可得。
釋曰:前已說不靜地結生不成,靜地不成今當顯示。此處以染污識結彼生,若於靜地亦以染污不靜結彼生。染污者,以彼地煩惱所染故。彼地煩惱者,謂著定味等,此染污即在不靜地。此人於不靜地死,既死已,彼上地心云何現前?既不現前,云何得結彼生?是故決定應有阿梨耶識,由有無始時彼地熏習心在,由此熏習彼心現前得結彼生故。
論曰:設令生無色界,所有染污及善心,若離一切種子果報識,此染污及善心應無種子及住處故。
釋曰:生無色界者,謂解脫色界。染污及善心者,謂樂三摩提味。無種子及無住處者,謂無因及無依止。更有別義:若無種子,何因而生?若無住處,[1]云何得依止住?彼心為阿梨耶識攝持故,從自種子生,即依止此識,由有依止故得相續住。
論曰:若即於彼界中出世心現前,所餘世間心滅盡,便應滅離彼趣。
釋曰:即於彼中若出世心現前,唯除此出世心,其餘皆是世間心,彼諸世間心皆不有故,便斷彼趣,即是不由功用得無餘涅槃。既無此理故,離阿梨耶識不成。
論曰:若生非想非非想中,依無所有處,出世間心現前,即應捨離二趣。此出世識不依止非想非非想趣,亦不依止無所有處趣,依止涅槃處亦不成。
釋曰:若於非想非非想處生,有時依無所有處出世心現前,以彼處心明利故,非想非非想處心鈍故。於明利心處修出世心現前,彼出世心依止第一第二趣並不成,以此二地皆世間故。又別地生別地心現前,依止二趣亦不成,由身有餘故。若此心以涅槃為依止亦不成。以如是等三種依止既不成,若離阿梨耶識,此出世心住於何處?
論曰:若人造善造惡,於捨命時,若離阿梨耶識,或上或下次第身冷不得成。是故若離一切種子果報識,生染污亦不成。
釋曰:於中造善造惡,則有從上從下身冷不同,以造善者上昇、為惡者下墜。是故若不許有阿梨耶識為攝持者,云何得如此身即隨冷?由阿梨耶識為攝持者故,或上或下次第放捨,隨所捨處則為死屍,故得身冷。
攝大乘論釋論卷第二
校注
[0276001] 二【大】*,二十二【明】* [0276002] 應知依止勝相勝語【大】*,〔-〕【明】*,論應知依止勝相勝語【宋】【元】* [0276003] 第一之二【大】,〔-〕【宋】【元】【明】【宮】 [0276004] 三【CB】【麗-CB】【宋】【元】【明】【宮】,二【大】 [0276005] 阿梨耶識【大】下同,阿黎耶識【宋】【元】【明】【宮】下同 [0276006] 因【大】,目【宮】 [0276007] 說【大】,識【元】 [0276008] 芽【大】,牙【宋】【宮】 [0276009] 陳【大】,塵【宋】【元】【明】【宮】 [0276010] 火【大】,大【宮】 [0276011] 倒【大】,到【元】 [0277001] 二【大】,三【宮】 [0277002] 支【大】*,枝【宮】* [0277003] 在【大】,作【宋】【元】【明】【宮】 [0277004] 報【大】,執【元】 [0277005] 但【大】,偈【元】 [0277006] 唯【大】下同,惟【明】下同 [0277007] 風【大】,氣【宋】【元】【明】【宮】 [0278001] 識【大】,耶識【宋】【元】【明】【宮】 [0278002] 識【大】,諸【元】【明】 [0278003] 者【大】,〔-〕【宋】【元】【明】【宮】 [0278004] 含【大】,舍【明】 [0278005] 扶【大】,持【明】 [0278006] 眼【大】,明【宋】【元】【明】【宮】 [0278007] 又【大】,及【明】 [0278008] 即此【大】,此即【宋】【元】【明】【宮】 [0278009] 為【大】,於【明】 [0278010] 聞【大】,間【宮】 [0279001] 執【大】,報【宋】【元】【明】【宮】 [0279002] 熏【大】,熏習【宋】【元】【明】 [0279003] 同【大】,〔-〕【元】【明】 [0279004] 皆【大】,法【元】 [0279005] 墮【大】,隨【宮】 [0279006] 羅邏【大】*,邏邏【宋】【元】【明】【宮】* [0279007] 設【大】,說【元】 [0280001] 云【大】,住【元】【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1 冊 No. 1596 攝大乘論釋論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北美某大德提供,李明芳大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