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佛說一切如來金剛三業最上祕密大教王經

佛說一切如來金剛三業最上祕密大教王經卷第四

[14]一切如來金剛三業最上甚深祕密中祕密諸佛大集會身語心未曾有大明句召尾日林毘多王最勝三摩地分第十四之餘

爾時世尊大毘盧遮那金剛如來復入一切如來身語心業[15]金剛淨光明雲堅固三摩地從定出已以金剛三業說此金剛忿怒焰鬘得迦大明王大明曰

[1]那莫三滿多迦(引)野嚩(引)訖唧(二合)多嚩日囉(二合引)𧹞(一句) 唵(引)(二) 朅朅(三) 佉(引)呬佉呬(四) 薩哩嚩(二合)耨瑟吒(二合)薩埵那摩迦(五) 阿悉目娑羅鉢囉戍播設賀薩多(二合引)(六) 拶覩哩部(二合)(仁左切)(七) 拶覩哩目(二合)(八) 殺吒拶(二合)囉拏(九) 阿(引)誐蹉阿(引)誐蹉(十) 薩哩嚩(二合)耨瑟吒(二合)鉢囉(二合引)(引)鉢賀(引)哩尼(十一) 摩賀(引)尾伽那(二合)(引)多迦尾訖哩(二合)(引)那那(十二) 薩哩嚩([2]二合)部多婆[3]焬迦囉(十三) 阿吒吒訶(引)娑那(引)儞禰(十四) 咩(引)伽囉(二合)拶哩摩(二合)儞嚩薩那(十五) 酤嚕酤嚕薩哩嚩(二合)葛哩𤚥(二合)(十六) 親那親那薩哩嚩(二合)滿怛囕(二合)(十七) 頻那頻那鉢囉母捺囕(二合引)(十八) 阿(引)迦哩沙(二合)野阿(引)迦哩沙(二合)(十九) 薩哩嚩(二合)(引)(引)儞哩摩(二合)他儞哩摩(二合)(二十) 薩哩嚩(二合)耨瑟啗(二合引)鉢囉(二合)尾舍野鉢囉(二合)尾舍野(二十一) 曼拏羅摩提吠嚩莎旦𡁠尾旦(引)怛迦囉(二十二) 酤嚕酤嚕(二十三) 摩摩迦(引)哩煬(二合)(二十四) 捺賀捺賀(二十五) 鉢左鉢左(二十六) 摩(引)尾藍末摩(引)尾藍末(二十七) 三摩野摩耨三摩(二合)(二十八) 吽(引)(引)(二十九) 發吒(半音)發吒(上同)(三十) 薩普(二合)吒野薩普(二合)吒野(三十一) 薩哩嚩(二合引)(引)鉢哩布囉迦(三十二) 呬呬婆誐鑁(三十三) 緊唧囉(引)野悉摩摩薩哩嚩(二合引)囉湯(二合)(引)馱野莎(引)(引)(三十四)

說此大明時所有諸佛如來皆悉稱讚一切眾會皆悉驚怖咸各思念心金剛如來「而此大明有大威力諸有作是法者當取葛波羅圓具無損者若時若處依法安置以此大明加持三遍即能成就一切事業乃至佛眼菩薩摩摩枳菩薩等於剎那間亦能句召此名諸佛心金剛

爾時世尊大毘盧遮那金剛如來復入最上[4]三昧光明三摩地從定出已以金剛三業說此甘露軍拏利大忿怒明王大明曰

[5]那莫三滿多迦(引)野嚩(引)訖唧(二合)多嚩日囉(二合引)𧹞(一句) 那謨嚩日囉(二合)骨嚕([6]二合)(引)(二) 摩賀(引)能瑟吒嚕([7]三合)怛迦(二合)吒陪囉嚩(引)(三) 阿悉目娑羅鉢囉戍播舍舍賀薩多(二合引)(四) 唵(引)(五) 阿蜜哩(二合)多軍拏梨(六) 朅朅(七) 佉(引)呬佉(引)(八) 底瑟吒(二合)底瑟吒(二合)(九) 滿馱滿馱(十) 賀那賀那(十一) 捺賀捺賀(十二) 鉢左鉢左(十三) 誐哩惹(二合)誐哩惹(二合)(十四) 怛哩惹(二合)怛哩惹(二合)(十五) 尾薩普(二合)吒野尾薩普(二合)吒野(十六) 薩哩嚩(二合)誐囉(二合)賀尾伽那(二合)尾那(引)野崗(十七) 摩賀(引)誐拏鉢底𡁠(引)尾旦多迦囉(引)(十八) 吽(引)發吒(半音)(引)([8]引)(十九)

說此大明時諸佛如來皆悉稱讚一切眾會生大驚怖咸各思念身金剛如來「而此大明與彼一切大明相應悉能成就一切事業若依儀軌作是法者即得諸佛大勇健軍常所衛護

爾時世尊寶生金剛如來即入諸佛光明金剛三摩地從定出已以金剛三業說此無能勝大忿怒明王大明曰

[9]那莫三滿多迦(引)野嚩(引)訖唧(二合)多嚩日囉(二合引)𧹞(一句) 唵(引)(二) 吽(引)(三) 𡁠那哩致吒(四) 吽(引)(引)發吒(半音)發吒(上同)(引)(引)(五)

說此大明時諸佛如來皆悉稱讚一切眾會生大驚怖咸各發起大菩提心「想彼所有大惡忿怒囉剎娑等迷悶驚怖此大明力悉能調伏此大明從彼金剛心所出生悉能成就種種事業

爾時世尊[10]無量壽金剛如來即入無量壽出生三摩地從定出已以金剛三業說此蓮華出生金剛忿怒馬頭大明王大明曰

[11]那莫三滿多迦(引)野嚩(引)訖唧(二合)多嚩日囉(二合引)𧹞(一句) 唵(引)(二) 吽(引)(引)(引)(三) 多(引)嚕羅(四) 尾(引)嚕羅(五) 薩哩嚩(二合)尾沙伽(引)多伽(六) 入嚩(二合)隷多(七) 尾薩普(二合)凌誐(八) 阿吒吒訶娑計舍哩(引)(九) 薩吒(引)跓鉢啗迦(引)(十) 嚩日囉(二合)苦囉儞哩伽(二合引)(十一) 左隷多(十[1]二) 嚩蘇馱(引)多羅(十三) 儞說(引)薩摩(引)嚕覩怛叱(二合)鉢多(二合)(十四) 馱囉尼馱囉毘沙拏(十五) 阿吒吒賀(引)(十六) 阿鉢哩弭多嚩羅鉢囉(引)訖囉(二合)(十七) 阿哩耶(二合)毘多(十八) 部多誐拏(引)馱喻(二合)始多(十九) 沒𬽓(切身)沒𠆙(上同)(二十) 喝野屹哩(二合)(二十一) 佉(引)捺佉(引)(二十二) 鉢囉滿怛囕(二合引)親那親那(二十三) 悉提孕(二合)弭儞舍(二十四) 阿(引)尾舍野(二十五) 薩哩嚩(二合)入嚩(二合)囉必舍(引)(引)(引)(二十六) 薩哩嚩(二合)誐囉(二合)呬沙嚩(二合)鉢囉(二合)底賀覩婆嚩(二十七) 嚩日囉(二合)能瑟吒囉(三合)緊唧囉(引)野悉(二十八) 伊𤚥薩哩嚩(二合)耨瑟吒(二合)誐囉(二合)㰠耨瑟吒(二合)薩哩半(二合)(引)(二十九) 度那度那(三十) 摩他摩他(三十一) 摩吒摩吒(三十二) 鉢吒鉢吒(三十三) 播吒野播吒野(三十四) 滿馱滿馱(三十五) 那吒那吒(三十六) 沒馱達哩摩(二合)僧伽(引)耨倪也(二合)旦羯哩忙(二合)酤嚕尸(引)伽囕(二合)(三十七) 喝野屹哩(二合引)(引)野發吒(半音)(三十八) 嚩日囉(二合引)野發吒(上同)(三十九) 嚩日囉(二合)(引)怛囉(二合引)野發吒(上同)(四十) 嚩日囉(二合)儞怛囉(二合引)野發吒(上同)(四十一) 嚩日囉(二合)能瑟吒囉(三合引)野發吒(上同)(四十二) 嚩日囉(二合)苦囉(引)野發吒(上同)(四十三) 嚩日囉(二合)苦囉儞哩伽(二合)多那(引)野發吒(上同)(四十四) 鉢囉滿怛囉(二合)尾那(引)舍那(引)野發吒(上同)(四十五) 怛賴(二合)路枳也(二合)婆煬迦囉(引)野發吒(上同)(四十六) 薩哩嚩(二合)羯哩弭(二合引)沙嚩(二合)鉢囉([2]二合)底賀多(引)野發吒(上同)(四十七) 嚩日囉(二合)酤羅怛囉(二合引)薩那(引)野發吒(上同)(四十八) 吽(引)(引)(引)(四十九) 發吒(上同)發吒(上同)發吒(上同)(引)(引)(十五)

說此大明時諸佛如來皆悉稱讚一切眾會生大驚怖咸各思念金剛智主即時於等虛空遍滿一切境界中出現[3]金剛訶邏喝羅廣大光明於其一切非境界中出現一切大惡忿怒王

爾時世尊不空成就金剛如來即入三昧[4]出生幢金剛三摩地從定出已以金剛三業說此[5]儞羅難拏大忿怒明王大明曰

[6]那莫三滿多迦(引)野嚩(引)訖唧(二合)多嚩日囉(二合引)𧹞(一句) 唵(引)(二) 翳呬曳(二合引)呬婆誐嚩(引)(三) 儞(引)羅嚩日囉(二合)難拏(四) 覩嚕覩嚕(五) 羅虎羅虎(六) 虎盧虎盧(七) 訶(引)(引)(八) 虞盧虞盧(九) 虞羅(引)鉢野虞羅(引)鉢野(十) 訖囉(二合)摩訖囉(二合)(十一) 婆誐鑁嚩(引)喻尾儗那普旦尸伽囕(二合)(十二) 捺賀捺賀(十三) 捺囉捺囉(十四) 嚩賀嚩賀(十五) 鉢左鉢左(十六) 鉢吒鉢吒(十七) 摩吒摩吒(十八) 播多野播多野(十九) 摩吒摩吒(引)鉢野摩吒摩吒(引)鉢野(二十) 薩哩嚩(二合)羯哩摩(二合引)(二十一) 親那親那(二十二) 頻那頻那(二十三) 婆乞叉(二合)婆乞叉(二合)弭捺摩(引)(二十四) 嚕地囉摩寫(二十五) 弭捺摩惹嚕地囉必哩(二合)(二十六) 翳呬曳(二合引)呬婆誐鑁(二十七) 薩哩嚩(二合)尾伽那(二合引)(二十八) 薩哩嚩(二合)𭔞(二十九) 薩哩嚩(二合)滿怛囉(二合引)(三十) 薩哩嚩(二合)母羅羯哩摩(二合引)(三十一) 薩哩嚩(二合)母羅屹囉(二合)(三十二) 賀那賀那(三十三) 伴惹伴惹(三十四) 摩哩捺(二合)摩哩捺(二合)(三十五) 伊能弭迦(引)哩煬(二合)娑馱野(三十六) 吽(引)儞羅(引)野儞羅嚩日囉(二合)難拏(引)(三十七) 覩嚕覩嚕尾伽那(二合)尾那(引)野迦那(引)[7](引)(三十八) 虎嚕虎嚕(三十九) 儞(引)鉢多(二合)贊拏(引)(四十) 薩哩嚩(二合)設咄嚕(二合)𧹞(四十一) 紇哩(二合)那野(引)儞閉拏野(四十二) 親那親那(四十三) 尾𭔞(引)曩砌捺迦(四十四) 尾𭔞(引)曩尸瑟吒(二合引)摩耨三摩(二合)(四十五) 三摩野嚩日囉(二合)馱囉嚩左曩(四十六) 摩哩摩(二合引)尼儞訖哩(二合)多野(四十七) 吽(引)賀那賀那(四十八) 捺賀捺賀(四十九) 覩嚕覩嚕(五十) 虎嚕虎嚕(五十一) 發吒(上同)發吒(上同)(五十[8]二) 吽(引)(引)(五十三) 訖哩(二合)(引)(引)(五十四) 儞嚩哩始(二合)(五十五) 尾捺囉(二合引)鉢拏迦囉(引)(五十六) 賀那賀那(五十七) 嚩日囉(二合)難尼那莎(引)(引)(五十八)

說此大明時所有一切惡曜皆悉驚怖咸各思念金剛薩埵「而此大明有大威力若人持誦一百八遍得大忿怒明王敬愛悉能破壞一切魔惡又能成就一切事業

爾時世尊阿閦金剛如來即入[9]普雲吉祥三摩地從定出已以金剛三業說此大力大忿怒明王大明曰

[1]那莫三滿多迦(引)野嚩(引)訖唧(二合)多嚩日囉(二合引)𧹞(一句) 唵(引)(二) 吽(引)(引)(引)(三) 發吒(半音)發吒(上同)(四) 唵(引)(五) 烏誐囉(二合)戍羅播尼(六) 吽(引)(引)(引)(七) 發吒(上同)發吒(上同)(八) 唵(引)(九) 惹喻(二合)底儞哩那([2]二合引)(十) 吽(引)(引)(引)(十一) 發吒(上同)發吒(上同)(十二)

 

「唵(引)(引)(引)(十三) 發吒(上同)發吒(上同)(十四) 摩賀(引)嚩羅(引)野莎(引)(引)(十五)

說此大明時所有[3]一切大力龍眾皆悉驚怖咸各思念三身金剛「而此大明若持誦相應者即得成就一切事業若亢旱時依法誦此大明即能降雨隨諸境界皆得滿足

爾時世尊大毘盧遮那金剛如來即入[4]遍調伏金剛三摩地從定出已以金剛三業說此吒枳大忿怒明王大明曰

[5]那莫三滿多迦(引)野嚩(引)訖唧(二合)多嚩日囉(二合引)𧹞(一句) 唵(引)(二) 吒髻吽(引)(三)

說此大明時諸佛如來皆悉稱讚一切眾會生大驚怖咸各思念三身金剛「若有持此大明者即與金剛薩埵相應成就金剛大明行復能句召一切明句

爾時世尊大毘盧遮那金剛如來即入[6]清淨無垢智金剛三摩地從定出已以金剛三業說此金剛[7]贊拏三昧不動大忿怒明王大明曰

[8]那莫三滿多迦(引)野嚩(引)訖唧([9]二合)多嚩日囉(二合引)𧹞(一句) 唵(引)(二) 阿左羅(三) 濟吒(四) 拏拏吒拏吒(五) 謨吒謨吒(六) 吒吒(七) 咄吒咄吒(八) 賀賀(九) 謨賀謨賀(十) 薩賀薩賀(十一) 那賀那賀(十二) 底瑟吒(二合)底瑟吒(二合)(十三) 阿(引)尾舍阿(引)尾舍(十四) 摩賀(引)摩怛播羅哥(十五) 度那度那(十六) 底尼底尼(十七) 佉(引)那佉(引)(十八) 尾伽曩(二合引)(引)囉野摩(引)囉野(十九) 耨瑟啗(二合引)婆乞叉(二合)野婆乞叉(二合)(二十) 薩哩罔(二合引)酤嚕(二十一) 吉哩吉哩(二十二) 摩賀(引)尾沙摩嚩日囉(二合)薩普(二合)吒野薩普(二合)吒野(二十三) 吽(引)(引)(引)(二十四) 怛哩(二合)嚩隷多(二十五) 囕誐(引)那多迦(二十六) 盎(二十七) 㰠㰠㰠(二十八) 阿左羅(二十九) 濟吒(三十) 薩普(二合)吒野薩普(二合)吒野(三十一) 吽(引)(三十二) 阿三摩底迦(三十三) 怛囉(二合引)(半音)(三十四) 摩賀(引)嚩羅娑(引)多野(三十五) 三摩野滿怛囕(二合引)(三十六) 㰠(三十七) 𤚥(三十八) 戍𠆙(切身)覩路迦(三十九) 窣覩(二合)沙也(二合)覩嚩日哩(二合)(四十) 那謨薩怛嚩(三合)鉢囉(二合)底賀多嚩隷(引)毘也(二合)(四十[10]一) 入嚩(二合引)(引)(四十二) 怛囉(二合)(上同)(四十三) 阿薩賀那莫莎(引)(引)(四十四)

說此大明時所有一切天及[11]緊迦囉等皆悉驚怖迷悶思念身金剛「即時出現無數大忿怒王有大威力所有大惡阿修羅眾皆悉破壞而此大明復能句召

爾時世尊大毘盧遮那金剛如來即入[12]尾日林毘多三昧金剛三摩地從定出已以金剛三業說此一切執金剛三昧降三界大忿怒明王大明曰

[13](引)(一句) 遜婆儞遜婆吽(引)(二) 屹哩(二合)賀拏([14]二合)屹哩(二合)賀拏(二合)(引)(三) 屹哩(二合)賀拏(二合引)鉢野屹哩(二合)賀拏(二合引)鉢野吽(引)(四) 阿(引)那野虎婆誐鑁(五)(引) 薩哩嚩(二合)𭔞(引)(六) 吽(引)發吒(半音)(七)

說此大明時一切[15]𭔞眾大威力者皆悉思念金剛薩埵皆依金剛薩埵大祕密主三昧步住「此大明力能以金剛鉤句召最上諸乾𭔞

爾時世尊大毘盧遮那金剛如來即入[16]大三昧真實出生金剛三摩地從定出已以自三業宣說此大三昧三金剛祕密中正語三昧真實句

「所有諸佛三金剛  觀想金剛薩埵尊
手持金剛鉤及索  句召最上一切佛
諸佛身語業相應  是即大金剛相應
金剛薩埵大主宰  決定句召常所作
輪及蓮華與金剛  從三金剛而觀想
所有最上金剛鉤  普能句召一切明
安住根本持明士  一切金剛地寂靜
所有最上乾𭔞  金剛鉤入心相應
風曼拏羅彼相應  決定一切能句召
想月曼拏羅  現毘盧尊像
想如理安住  甘露法相應
依本部儀軌  誦本部大明
數滿五十遍  決定能句召
金剛鉤大像  平等熾盛光
金剛曼拏羅  滿空乾𭔞
現忿怒金剛  安住金剛地
執金剛器仗  謂三叉及鉤
阿修羅乾𭔞  彼亦能句召
當用[1]皚哩迦  或復[2]朅致迦
當於月出時  誦大明加持
句召法相應  所有梵釋天
用皚哩迦等  當書彼名字
即時能句召  隨所求所作
語金剛所說  一切皆如意
想焰鬘得迦  大忿怒明王
圓具一切相  安住大輪中
身赤如劫火  觀想金剛鉤
作大惡忿怒  句召[3]藥叱尼
此名三昧印  一切大明句
一切句召法  如所說成就
金剛手菩薩  須臾能善說
如是一切明  究竟最上王

爾時世尊即入普遍三摩地從定出已以金剛三業說此嚩日囉播多羅大忿怒明王大明曰

[4](引)(一句) 戍梨儞(引)(引)(引)(二)

說此大明時所有一切大威力者[5]那誐乾𭔞眾驚怖迷悶咸各思念諸佛菩薩「而此大明速能圓滿諸成就法彼乾𭔞眾作句召已現殊妙相即時皆至作諸成就

是時世尊復入虛空出生三昧金剛三摩地從定出已以金剛三業說此大法三昧金剛顰眉菩薩大明曰

[6](引)(一句) 婆野那(引)舍儞(二) 怛囉(二合引)西(引)怛囉(二合引)薩野(三) 勃哩(二合)酤致怛致(四) 吠多致(五) 吠囉致(六) 碎帝莎多(七) 惹致(引)(引)(引)(引)(八)

說此大明時所有一切持明天及天后皆大驚怖咸各思念大智金剛「而此大明有大威力從寂滅金剛最上出生住三金剛智於一切處普能句召所有持明天后以此大明亦能句召而彼天后大力色相妙好嚴飾於剎那間句召即至作諸事業皆得成就此大明若以忿怒持誦一[7]洛叉數一切事業速得成就

「復次宣說一切忿怒王調伏怨惡作諸吉祥事大明持誦行當所調伏者即彼一切極惡眾生——所謂謗阿闍梨及謗大乘作諸魔事隨順邪明壞佛種性不能勤求佛菩提道又於十方一切眾生身語心業起破壞想生怨惡心如是等輩——即以此法而可調伏若作調伏法者當於一處想忿怒像依法儀軌時處相應於忿怒像前誦彼大明一百八遍一切惡者決定句召悉令調伏

「又復若作調伏法者先當擇其處所——或於彼舍或於空室乃至四衢道獨樹下等——當取[8]摩耨沙阿悉底長八指量而用作[9]以大明加持一百八遍當用置於所調伏者[10]阿哩挼哩彼於半月中即當調伏法當用[11]葛波羅圓滿具足者當書大明置於其內默持往彼阿哩挼哩或復以[12]多羅樹葉及餘竹帛等書忿怒大明亦如前法置阿哩挼哩彼即調伏此名諸佛[13]金剛因大三昧法

是時世尊復入一切如來身語心[14]金剛縛三摩地從定出已以金剛三業宣說三界身語心金剛橛大明曰

[15](引)(一句) 伽伽伽(引)多野伽(引)多野(二) 薩哩嚩(二合)耨瑟啗(二合)發吒(半音)發吒(上同)(三) 計羅野計羅野(四) 薩哩嚩(二合)播謗發吒(上同)發吒(上同)(五) 吽(引)(引)(引)(六) 嚩日囉(二合引)計羅(七) 嚩日囉(二合引)馱嚕(引)(八) 倪也(二合引)鉢野底(九) 迦(引)野嚩(引)訖唧(二合)(十) 嚩日囉(二合引)計羅野吽(引)發吒(上同)(十[16]一)

說此大明時所有一切大威德金剛驚怖迷悶咸各思念虛空金剛「而此大明即金剛橛若欲作是金剛橛者——或用佉禰囉木或復鐵等——依其分量如法而作作已依法加持而能調伏破壞一切此即金剛薩埵部中熾盛廣大平等光明三金剛身所出生法若與毘盧遮那金剛如來大印相應是即囉誐金剛若住焰鬘得迦忿怒明王大印相應即名三金剛橛若與甘露軍拏利忿怒明王相應是即大惡忿怒出生金剛相應諸佛大主宰諸修法者當從心至足想此金剛橛却復從頂如前觀想即得尾日林毘多而能安住禪定金剛即得諸佛決定相應

爾時世尊大毘盧遮那金剛如來即入身金剛尾日林毘多三摩地從定出已說身三昧安金剛橛大明曰

[17](引)(一句) 親捺親捺(二) 賀那賀那(三) 捺賀捺賀(四) 儞(引)鉢多(二合)嚩日囉(二合引)左訖囉(二合)(引)發吒(半音)(五)

「安金剛橛當誦此明下彼橛時依法儀軌作毘盧遮那佛步勢以左手大指執金剛橛用右手釘入土分寸如彼儀軌此即金剛薩埵三金剛身出生正法安住三昧

爾時世尊無量壽金剛如來即入語金剛尾日林毘多三摩地從定出已以金剛三業宣說語三昧金剛橛大明曰

[1](引)(一句) 紇哩(二合引)(二) 唵(引)(三) 普哩普(二合)(四)

「此即蓮華部法亦如前說釘金剛橛誦此大明亦用左手大指執金剛橛作[2]無量壽佛步勢然想智金剛蓮華出生正法安住三昧

爾時世尊阿閦金剛如來即入心金剛尾日林毘多三摩地從定出已以金剛三業宣說心三昧大明曰

[3](引)(一句) 嚩日囉(二合引)(引)惹吽(引)[4](二)

「此即金剛部法如前儀軌釘金剛橛然觀想五[5]鈷金剛熾盛光明作阿閦如來步勢當下橛時誦此大明從三金剛無垢出生正法安住三昧如是等身語心三昧金剛橛大明儀軌等虛空界金剛出生諸有作者依法而作即能成就一切調伏

爾時世尊大毘盧遮那金剛如來盡有情界而為所依得大歡喜出大音聲作如是言

「大哉祕密最勝句  大哉所說真實義
大哉寂靜妙法門  大哉金剛廣大行
諸佛所說金剛橛  諸大菩薩所敬愛
身語心業大金剛  亦攝祕密金剛橛
所有一切大明句  真實金剛橛出生
最上金剛身語心  是即大明真實義

[6]一切如來金剛三業最上甚深祕密中祕密諸佛大集會一切心真實金剛出生三昧分第十五

爾時金剛手  菩薩摩訶薩
即於虛空中  出現大文字
一切智出生  一切灌頂義
復從語金剛  宣說如是法
「修法者當想  四方曼拏羅
中現忿怒王  甘露軍拏利
然於中觀想  乾𭔞而作法
彼色相殊妙  諸分皆圓滿
若修此法者  住真實三昧
於一切無礙  得最上成就
彼五曼拏羅  想五佛影像
獻最上供養  祕密大明行
毘盧尊影像  金剛身
禪定行相應  諸佛平等光
青優鉢羅華  [7]囉惹迦大色
想乾𭔞亦然  金剛手相應
若依此儀軌  能作相應事
此諸大明中  難行相應行
於一剎那間  金剛手平等
一切法自在  欲解脫隨轉
修瑜伽行者  欲求成就法
於一切時中  作金剛法想
金剛法無我  即安住十地
善持語三昧  一切勝自在
所有諸種族  所謂[8]婆羅門
[9]剎帝利[10]吠舍  及彼[11]首陀等
乃至旃陀羅  所生諸乾𭔞
隨取而作法  當勿生分別
此祕密平等  成就金剛法
日入時作法  日出時成就
依本法儀軌  如理而所作
得金剛薩埵  施最上成就
三身大誓願  諸佛一切相
放百由旬光  遍照於一切
二處若相應  眾相應平等
此諸成就中  難行三昧行
彼五種甘露  金剛成就食
亦諸成就中  難行三昧行
若甘露平等  二處亦相應
出現佛菩提  成最上真實

「此名諸佛欲解脫三昧法

爾時世尊大毘盧遮那金剛如來即入[12]大三昧忿怒金剛三摩地從定出已以金剛三業[13]宣說一切如來作金剛怖忿怒大明曰

[14](引)(一句) 紇哩(二合引)(二) 瑟致哩(三合引)(三) 尾訖哩(二合)(引)那那(四) 薩哩嚩(二合)設咄嚕([15]二合)(引)舍野([16]五) 薩擔(二合)婆野(六) 吽(引)(引)發吒(上同)發吒(上同)(引)(引)(七)

「當以此大明作忿怒調伏法行人當取嚕地囉等置三角護摩爐其爐分量大小如諸儀軌復入[17]羅嚩拏[18]囉𡁠迦等物燃[19]建吒迦而作護摩作護摩時稱所調伏乾𭔞名字以前大明作護摩八千遍日三時作或中夜作而彼乾𭔞速令句召一切調伏既調伏已於三劫中常持佛法及金剛手法住佛三昧遠離愚癡增長壽命

「諸有作法者當於白月八日或十四日往詣空舍或尸陀林中用朅致迦書彼[1]設咄嚕名字依本儀軌用本部大明加持或用[2]母訥誐囉作調伏法行人口誦吽字即時出現熾盛大光猛焰可怖所有一切設咄嚕眾及餘惡者皆大驚怖而悉調伏思念『金剛手菩薩諸佛金剛最上三寶一切眾生是所歸趣違佛法者決定破壞』所有金剛羯磨部[3]幟盛光明曼拏羅中本尊影像大明印相等依法所作能令一切設咄嚕眾及諸惡者隨順調伏一切令住佛菩薩想若有違背佛正法者決定破壞

「諸佛菩薩以善方便調伏一切怨惡眾生令住三昧宣說一切祕密大明心法破壞諸惡令諸眾生與智相應常住最上佛菩提想

「若有行人以清淨心想於四處置[4]踰室多一切莊嚴諸分圓滿如彼蓮華現開敷相復想吽字大明現五種光成金剛相應自身語心業得金剛堅固即得成就無上菩提於剎那間與毘盧遮那光明同等安住金剛薩埵大祕密主三金剛部此名金剛薩埵出生金剛三摩地

「諸有修習踰室多法得成就者發猛利心當取束訖囉依法而食彼於剎那間即[5]與妙吉祥光明同等隱身自在吉祥勝妙身有光明如紫金色

「若有行人發猛利心[6]尾瑟吒及[7]摩賀滿蹉依法而食即得成就大明勝行諸佛不能見

「又復行人發猛利心當取[8]說那[9]訶耶[10]摩賀三種滿蹉同處和合依法而食即得成就勝行諸佛不能見

「若用尾瑟吒及三種鐵合成[11]虞尼迦於二處相應者於一切處諸佛不能見

「又復行人發猛利心[12]瞿滿蹉及三種鐵合成虞尼迦於二處相應者即諸佛不能見

「又復行人發猛利心取鉢囉拏作虞尼迦於二處相應者即諸佛不能見

「又復行人若取[13]龍腦香及[14]旃檀香以三種鐵作虞尼迦於二處相應者即諸佛不能見

「又復行人若取牛黃及沈水香與三種鐵作虞尼迦於二處相應者即諸佛不能見

「又復行人若取[15]恭俱摩香與三種鐵作虞尼迦於二處相應者即諸佛不能見

「如是了知一切平等即得成就相應自在得大印加持最勝吉祥有大威力隱顯自在與諸佛光明同等於三千大千界中最勝自在乃至俱胝由旬剎中皆得金剛自在欲色界中隨欲所往一切無礙是名諸佛大力三昧安怛陀那大金剛法

是時世尊說是法已發歡喜心作熙怡眼觀察眾會出微妙聲作如是言

「大哉真實此正念  大哉祕密文字句
大哉自性本清淨  大哉諸法妙無垢

佛說一切如來金剛三業最上祕密大教王經卷第四


校注

[0488014] 梵本題號無 [0488015] 金剛淨地 Vimala-rasmi-meghavyūha vajra-samādhi. [0489001] Namassamanta kāya-vākcitta vajrāṇāṁ Oṁ kha kha khāhi khāhi sarvaduṣṭha damaka asimuśala paraśu pāśuhasta caturmukhaṁ caturbhuja ṣaṭcaraṇa āgacchagaccha sarvaduṣṭhaprāṇāpahāriṇe mahāvighna ghata kavikṛtanana sarva bhūta bhayaṁkara aṭṭāṭṭa hāsanādine vyāgracarmani vaśane kuru kuru sarva kārmāṇicchindacchida sarva mantrān bhinda bhinda paramudrān ākarśayākarṣaya sarva bhūtānnimartha sarva duṣṭha praveśaye praveśaya maṇḍala madhye vaivasvata jīvitanta kara kuru kuru mama kārya daha daha paca paca māvilamva māvilaṁva samaya manusmare Iūṁ hūṁ phaṭ phaṭ sphoṭaya sphoṭaya sarvāśāparipuraka sarvannāśa pari puṁ kara kara he he bhagavān kiṁcirāyasimama sarvārthān sādhaya sādhaye svāhā. [0489002] 二【大】*一【宮】* [0489003] 焬【大】煬【明】 [0489004] 三昧光地 Samaya-rasmi-ghanāgra-samādhi. [0489005] Namaḥ samantakāya vāk-citta-vajrāṇaṁ namo vajra krodhāya mahā daṁṣṭhrotkaṭa bhairavāya asimuśala pāśa paraśu hastāya. Oṁ amṛta kuṇḍali kha kha khāhi khāhi tiṣṭha tiṣṭha vandha vandha hana hana daha daha garja garja visphoṭaya visphoṭaya sarva vighna vināyakaṁ mahāgaṇapatī jīvitānta karāya svāhā. [0489006] 二【大】*一【明】* [0489007] 三【大】*二【明】* [0489008] 引【大】〔-〕【明】 [0489009] Namaḥ samanta kāya-vāk-citta-vajrāṇāṁ. Oṁ hūṁ jinariṭiha hūṁ hūṁ phaṭ svāhā. [0489010] 無量地 Amrta-sambhava-vajra-samādhi. [0489011] Namaḥ samanta kāya vak citta vajrāṇāṁ Oṁ hūṁ hūṁ hūṁ tarula virula sarva viṣaghāṭaka jvalita visphu liṅga aṭṭāṭṭa hāsa keśari saṭāṭā paṭaṁ kāra vajra muranirghāta nava suvātala niśvāsāmāruto kṣipta dharaṇīṁ dharabhīṣaṇāṭṭāṭṭā hāsa aparimita varaparā krama ārya gaṇabhita bhūtagaṇādhyuṣitā budhya budhya hayagrīva khāda khāda paramantrān cchinda cchinda siddhiṁ mediśa āveśaya sarva jvala pipāsādīn sarvagraheśva pratihato bhava vajra daṁṣṭra kiṁcirayasi imaṁ sarva duṣṭha grahaṁduṣṭha samvā dhura dhura vidhura vidhura matha matha maṭa maṭa ghāṭaya ghāṭaya vandha vandha buddha dharma sanghānujñāta karma kuruśīghraṁ hayagrīvāya phaṭ vajrāya phaṭ vajragātrāya phaṭ vajranetrāya phaṭ vajra daṁśṭrāya phaṭ vajra muranirnirghātanāya phaṭ paramantra vināśanāya phaṭ trai lokya bhayaṁ karāya phaṭ sarva karmeśva pratihatāya phaṭ. Vajrākulasantrāśanāya phaṭ hūṁ hūṁ hūṁ phaṭ phaṭ phaṭ svāhā. [0490001] 二【大】〔-〕【宋】【元】【明】 [0490002] 二【大】一【宋】【元】【宮】 [0490003] 金剛明 vajra-hālāhala-prabha. [0490004] 出生地 Saṁbhava-ketu-vajra-samādhi. [0490005] 儞羅明王 Nīlavajra-daṇḍa-krodha-rāja. [0490006] Namaḥ samanta kāya vāk citta vajrāṇāṁ. Oṁ ehyehi bhagava nīlavajra daṇḍa turu turu dulu dulu laghu laghu hā hā gulu gulu gulāpaya gulāpaya krama krama bhagavan vāyuvegena bhutāngīghraṁ daha daha dara dara vaha vaha paca paca maṭa maṭa pātaya pātaya maṭa maṭa maṭṭāpaya maṭṭāpaya sarva karmāṇi cchinda cchinda bhekṣaya bhekṣaya medamāṁsa rudhira matsya medamajā rudhira priya ehyehi bhagavan sarvavighnāni sarva mantrāṇi sarva mulakarmāṇi sarva mula grahān hara hara bhaṁja bhaṁja marda marda idaṁ me kārya sādhaya hūṁ nīlāya nīladaṇḍāya turu turu vighna vināyakanāśakāya hūru hūru dīvta caṇḍāya sarva śatrūṇāṁ hṛdayāni pītraya cchind cchinda vidyānāṁ cchedaka hūm vidyānāṁ śiṣṭhāna smara samayaṁ vajra dhara vacana karmāṇinikṛntaya hūṁ hara hara daha daha kuru kuru turu turu huru huru phaṭ phaṭ hūṁ hūṁ bhakṣā-jñāpaya kṛtāntāya veda ṛṣi vidrāya kāya hara hara vajra daṇḍine svāhā. [0490007] 迦【大】迦那【宋】【元】【明】 [0490008] 二【大】*一【宮】* [0490009] 普雲地 Samanta-meghaśriya-samādhi. [0491001] Namaḥ samanta kāya vak citta vajrāṇāṁ. Oṁ hūṁ hūṁ hūṁ phaṭ phaṭ phaṭ Oṁ ugra śūlapāṇi hūṁ hūṁ hūṁ phaṭ phaṭ phaṭ Oṁ dyoti nirnāda hūṁ hūṁ hūṁ Oṁ Oṁ Oṁ phaṭ phaṭ phaṭ Oṁ mahā valāya svāhā. [0491002] 二【大】*一【宋】*【元】*【明】*【宮】 [0491003] 一切大力龍眾 Sarva-nāgā mahā-valāḥ. [0491004] 遍調地 Samanta-nirghāta-vajra-samādhi. [0491005] Namaḥ samanta kāya vak citta vajrāṇāṁ Oṁ ṭarki hūṁ jaḥ. [0491006] 清淨地 Jñānamālāṁvū-vajra-samādhi. [0491007] Caṇḍa. [0491008] Oṁ namaḥ samanta-kāya-vak-citta-vajrāṇāṁ. Oṁ acalakānana hūṁ hūṁ moṭṭa moṭṭa saṭṭa saṭṭa ha ha moha moha saha saha hasa hasa hara hara daha daha tiṣṭha tiṣṭha āviśa āviśa mahāmatta-pālaka dhuna dhuna tiṇi tiṇi kiṇi kiṇi khāda khāda vighnān māraya māraya duṣṭān bhakṣa bhakṣa satvāṁ kuru kuru kiri kiri mahāviṣama vajra-sphoṭaya sphoṭaya hūṁ hūṁ hūṁ tṛvalita raṁganarttaka ā ā hūṁ hūṁ hūṁ acalaceṭa sphoṭaya sphoṭaya hūṁ asamantika traṭ mahā valasātaya samayaṁ mantrāṁ hūṁ moṁ śudhyantu vajrī namas-tva prativalebhyaḥ jvālaya trāṭ asaha namaḥ svāhā. [0491009] 二【大】一【明】 [0491010] 一【大】〔-〕【宋】 [0491011] Kiṁkara. [0491012] 尾日地 Samaya-vijṛmbhita-vajra-samādhi. [0491013] Oṁ sumbhani sumbha hūṁ gṛhna gṛhna hūṁ gṛhnāpaya gṛhnāpaya hūṁ ānaya ho bhagavan vidyā rāja hūṁ phaṭ. [0491014] 二【大】一【宮】 [0491015] Kanyā. [0491016] 大三昧地 Mahāsamaya-tattvotpatti-vajra-samādhi. [0492001] Gaurika. [0492002] Khaṭika. [0492003] Yakṣī. [0492004] Oṁ śulini svāhā. [0492005] Nāga. [0492006] Oṁ bhayanāśani trāsani trāsaya bhṛkuṭī taṭī vetaṭī taṭī vairaṭī śveta śveta jatini svāhā. [0492007] Lakṣa. [0492008] Manuṣāṣṭhi. [0492009] 橛 Kīla. [0492010] Alidvāra (Aridvāra) [0492011] Kapāla. [0492012] 多羅樹葉 Tāla-pattra. [0492013] 金剛昧法 Mahā-samaya-hetu-vajra. [0492014] 金剛地 Nibandhana-vajra-samādhi. [0492015] Oṁ gha gha ghātaya ghātaya sarva duṣṭānkīlaya kīlaya sarva pāpān phaṭ hūṁ hūṁ hūṁ vajra kīlaya vajra dhara ājñāpayati kāya vāk citta vajraṁ kīlaya hūṁ phaṭ. [0492016] 一【大】〔-〕【宋】【元】【明】 [0492017] Oṁ chinda chinda haṛa haṛa daha daha dīpta vajra canra hūṁ phaṭ. [0493001] Oṁ hrīḥ bhūr bhuvaḥ. [0493002] 無量壽佛 Rāga-vajra. [0493003] Oṁ vajra rājaḥ hūṁ. [0493004] (二)【大】〔-〕【明】 [0493005] 鈷【大】股【元】【明】 [0493006] 一切如十五 Sarva tathāgata-kāya-vāk-citta-rahasyāt guhya-samāje sarva-citta-samaya-sāravajra saṁbhūtir nāma pañcadaśaḥ paṭalaḥ. [0493007] Rajaha. [0493008] Brahma. [0493009] Kṣatriya. [0493010] Vaisya. [0493011] Śūdra. [0493012] 大三地 Mahā-samaya-vajra-krodha-samādhi. [0493013] 宣【大】軍【元】【明】 [0493014] Oṁ hrīḥ ṣṭrīḥvikṛtānana sarva śatrūnnāśaya staṁbhaya hūm hūṁ phaṭ phaṭ svāhā. [0493015] 二【大】三【元】【明】 [0493016] 五【大】三【宋】【元】【明】【宮】 [0493017] Lavaṇa. [0493018] Rājika. [0493019] Kaṇṭḥaka. [0494001] Śatru. [0494002] Mudgara. [0494003] 幟【大】熾【宋】【元】【明】【宮】 [0494004] Yoṣita. [0494005] 與【大】於【明】 [0494006] Viṣṭa. [0494007] Mahā māṁsa. [0494008] Svāna. [0494009] Haya. [0494010] Mahā. [0494011] Gulika. [0494012] Gomāṁsa. [0494013] 龍腦香 Karpūra. [0494014] Caṇḍana [0494015] Kuṁkuma.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