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佛說一切如來金剛三業最上祕密大教王經

佛說一切如來金剛三業最上祕密大教王經卷第二

[7]一切如來金剛三業最上甚深祕密中祕密諸佛大集會祕密精妙行分第七

爾時世尊大毘盧遮那金剛如來又復宣說一切如來金剛三業大三昧耶最上真實大明勝行三摩地法伽陀曰

「諸富樂所樂  隨意即當行
獲種種相應  速成就佛性
又復諸富樂  所樂隨意行
得本尊相應  成自他供養
作苦行求法  彼不能成就
諸樂隨意行  斯為善成就
假使求四方  飲食而活命
持誦不[8]間斷  得成諸富樂
善住身  勤求大菩提
遠離[9]夭橫怖  當不墮地獄
佛菩薩所行  最上大明行
謂勝法文字  成就諸富樂
順行諸樂境  即五智自在
菩薩常稱讚  諸佛善所作
當知色三種  成自他供養
一切佛敬愛  毘盧尊出生
又復聲三種  供養諸聖賢
一切佛敬愛  寶幢尊出生
又復香三種  供養諸佛等
一切佛敬愛  無量壽出生
又復味三種  供養諸聖賢
一切佛敬愛  不空尊出生
又復觸三種  供養於本部
彼諸佛金剛  阿閦尊所得
彼色香等  心常離諸結
一切佛世尊  祕密真實說
聲等明句  諦心而觀想
復各於本部  觀想諸聖賢
住佛念相應  作法念觀想
觀身意業  成金剛念觀
諸部念相應  成忿怒念觀
賢聖念相應  成就菩提觀
若住於身觀  即身相無礙
若住心觀想  心離諸有著
諸佛所愛樂  住佛眼觀察
二處皆平等  速成就佛性
吽字及唵字  發字等儀軌
現五種光明  想蓮華金剛
如月淨光焰  隨意而觀想
佛念等相應  觀想求菩提
云何佛念觀  謂遍一切處
皆諸佛影像  出現佛智雲
云何法念觀  謂遍一切處
觀想金剛法  出現法智雲
云何金剛觀  謂遍一切處
想金剛薩埵  現金剛智雲
云何諸部觀  謂遍一切處
現本尊影像  及本尊智雲
云何忿怒觀  謂遍一切處
想出忿怒聲  現忿怒智雲
云何菩提觀  及彼菩提念
謂本金剛蓮  二處悉平等
現智日金剛  作金剛供養
復云何得名  曼拏羅念觀
謂二處平等  妙蓮華自在
出生大相應  曼拏羅自性
云何身念觀  謂一切如來
所有勝妙身  五蘊性圓滿
彼佛身自性  平等如是見
云何語念觀  謂金剛法語
平等如是見  持最上法性
云何心念觀  謂普賢大心
普遍於一切  住祕密根本
平等如是見  持金剛大心
云何有情觀  謂諸有情心
及彼身語業  平等如是見
皆離相平等  一切如虛空
復云何得名  一切大明相
謂即身  念觀相應法
身住妙金剛  語心亦如是
作是平等見  名最上持妙
又復云何名  三昧耶念觀
謂三昧文字  清淨諸儀軌
如來所莊嚴  得妙樂成就
又復云何名  般若波羅[1]
三昧耶念觀  謂諸法自性
清淨大光明  無生無所依
無智亦無得  無因無所生
又復云何名  彼無生念觀
亦諸法自性  清淨光明法
如虛空離相  亦復離文字
無二非無二  無垢而寂靜
又復云何名  諸部供養觀
謂身心離相  作平等供養
與諸部相應  成就甘露法
得佛加持身  及彼金剛心
最上持法語  皆如理所得
心清淨  遠離諸邪念
成就持明行  得金剛不壞

[2]一切如來金剛三業最上甚深祕密中祕密諸佛大集會甘露三昧分第八

爾時世尊寶生金剛如來安住一切如來金剛三業於大會中向金剛手菩薩——最上自在執金剛者——稱讚勸請作如是言

「大乘金剛士  住空清淨行
普賢大供養  願說最上行
癡染性  同入[3]金剛乘
與虛空平等  無住大供養
解脫道所歸  [4]三乘共宣說
佛大樂清淨  願說供養法
菩提心廣大  善轉妙法輪
心清淨  歸命金剛乘
爾時金剛手  菩薩摩訶薩
受佛勸請已  即說供養法
「遍一切虛空  現[5]廣大字相
一切灌頂義  攝金剛寶部
安住三金剛  身心善樂
諸佛出生法  供養諸如來
彼供養法者  住身心平等
離著而無礙  當了諸法性
遍大地方所  一切皆清淨
離相而寂然  無少法差別
皆是諸如來  神通慧所作
祕密最上法  從五部出生
當住於虛空  觀想大智海
自身處月輪  具種種嚴飾
住諸佛心智  寂靜金剛界
[6]想四寶莊嚴  高廣殊妙塔
五種光明鬘  清淨而圍繞
復想大智海  三世無住相
廣大不思議  總攝一切法
想自毛孔中  現供養智雲
及五種蓮華  謂青蓮華等
生有三種華  從聖賢所現
[1]迦哩尼迦華  及[2]末利迦華
[3]踰體迦妙華  [4]迦囉尾囉等
一一皆殊勝  妙香悉周遍
想輪曼拏羅  具種種莊嚴
廣百由旬量  周匝悉圓滿
金剛及蓮華  輪并寶劍等
以智慧觀想  一一於空現
廣俱胝由旬  四方淨嚴飾
眾寶所成塔  自性淨無垢
以正智觀想  諸部供養因
五種勝功德  成供養雲海
寶衣淨無垢  供養求菩提
作五種供養  得賢聖歡喜
種種最上寶  想現而莊嚴
彼一切妙寶  得最上成就
七寶嚴境界  一切皆圓滿
安住於正慧  種種義成就
最上大印相  佛曼拏羅中
與諸觸相應  及諸味成就
當住空觀想  寶嚴曼拏羅
自體即佛身  作廣大供養
彼最上祕密  隨順一切法
安住加持句  是真實供養
所有甘露味  能資生智慧
住諸佛三業  成就金剛智

[5]一切如來金剛三業最上甚深祕密中祕密諸佛大集會最上清淨真實三昧分第九

爾時金剛手  復現空字相
一切灌頂行  一切勝自在
心相應  三業曼拏羅
[6]說最上法  諸佛祕密智
「當住空觀想  金剛曼拏羅
中現阿閦尊  想執金剛杵
大焰光熾盛  五種光圓滿
三世佛出生  金剛部變化
心相應  想最上金剛
上首禪定法  心平等成就
眾祕密金剛  能破壞一切
阿閦金剛生  住諸佛境界

「如是名為金剛部中阿閦如來真實三昧觀想法

爾時金剛手  智解脫成就
自性淨無垢  入大菩提行
說真實三昧  成佛菩提法
「當住虛空中  想佛曼拏羅
中現毘盧尊  及想一切佛
與諸寶相應  成金剛影像
從彼三金剛  出一切妙寶
平等如意珠  現圓滿寶海
諸佛大牟尼  出生諸佛子

「如是名為佛部中毘盧遮那如來真實三昧一切部中大智觀想法

爾時金剛手  說染性解脫
「祕密淨無著  蓮華曼拏羅
當住虛空中  想大曼拏羅
中現無量壽  及諸佛供養
祕密行相應  及想一切教
此最上金剛  相應四三昧
二根本相應  能出生二種
觀想諸如來  成就三金剛

「如是名為蓮華部中無量壽如來真實三昧觀想法

爾時金剛手  金剛明句義
無我智出生  宣說如是法
「當住虛空中  想佛曼拏羅
現不空成就  及觀想諸佛
一切佛無住  離相諸語言
真妄及影像  皆住金剛句
金剛手所說  佛菩薩所生
彼諸佛語言  如空淨無垢
說大明成就  祕密智所覺
[7]三昧句召部  所作義真實

「如是名為三昧句召部中不空成就如來真實三昧觀想法

爾時金剛手  三金剛無住
堅固不能壞  宣說如是義
「當住空觀想  三昧曼拏羅
中想[8]寶生尊  及現諸影像
修瑜伽行者  當了諸法空
縱說非法語  亦得住淨智

「如是名為眾寶部中寶生如來金剛智莊嚴三昧觀想法

爾時會中有菩薩名[9]諸佛三昧金剛幢與不可數不可計須彌山量等塵數諸菩薩摩訶薩聞諸如來說是法已怪未曾有即於會中出大音聲咸作是言「諸佛如來大祕密主出過三界通達世間一切諸法云何是中言非法語得成淨智

是時世尊大毘盧遮那金剛如來即告諸菩薩言「止善男子莫作是說何以故汝等當知彼最上祕密行即菩薩行彼菩薩行即如來行彼如來行即真言行

「諸善男子譬如虛空於一切處無所住相虛空無住諸法亦然諸法如是當何所住不住欲界不住色界不住無色界不住四大等諸善男子一切法無住此義寂靜當如是知諸佛如來知諸眾生心所樂欲隨順宣說一切法門彼所說法猶如虛空離諸有相如來三昧亦復無住

「諸善男子譬如有人持以箭莖鑽木出火勤加其力煙即漸生而後非久火方得出出已即滅彼所出火不住箭莖不住其木不住人手諸善男子諸佛如來所有三昧亦復如是一切無住非來非去諸法亦然

是時諸菩薩摩訶薩聞佛世尊說是法已心生信解歎未曾有皆大歡喜作是讚言

「廣大希有最上法  離相寂靜如虛空
破諸疑網清淨門  是故稱讚真實說

[1]一切如來金剛三業最上甚深祕密中祕密諸佛大集會觀察一切如來心分第十

爾時世尊大毘盧遮那金剛如來而復召集諸佛如來普令安住大三昧耶金剛真實現證菩提堅固三業諸佛如來祕密法門如是安住已毘盧遮那即作是言「當說諸佛本部真實大明身語心業祕密最上成就等法

是時金剛手菩薩摩訶薩於眾會中現大威勢目爍光明熾然可怖廣視大會及十方界出大音聲作如是言

「金剛身  住三業觀想
離疑惑無礙  平等無所住

爾時世尊大毘盧遮那金剛如來即入如來自性清淨[2]波羅蜜多教金剛三摩地從定出已向諸如來作如是言「阿閦佛等一切如來各能宣說無數俱胝那庾多百千大明出生一切成就事現諸變化於十方界神通自在順行諸法於五境中遊戲無礙於真言行解脫相應何以故一切如來真言行法出生彼諸大持明士而能觀察此諸如來身語心祕密大明義照達一切最上祕密大明心常樂趣求一切如來身語心三昧常樂趣求一切執金剛身語心三昧常樂趣求一切持法身語心三昧

說是法已即以自金剛三業說大明曰

[3]吽唵(引)(引)(引)(引)(一句)

說此大明時會中一切菩薩聞已皆悉驚怖咸各思念金剛手菩薩

爾時金剛手菩薩知是念已即說一切如來大三昧法

「當住空觀想  [4]莊嚴曼拏羅
於中想吽字  及自影像等
金剛大光明  廣大不思議
諸佛身  當如是觀想
一剎那成就  大金剛三業
金剛王大士  一切勝自在
[5]自壇法[6]自明  出生諸儀軌
此攝一切明  金剛精妙說
[7]自持明人  四處具色相
三面相相應  及想三種色

「如是名為虛空金剛三昧法

「此復說最上  金剛祕密心
當住空觀想  [8]微妙曼拏羅
於中復觀想  五[9]鈷金剛杵
觀想常相應  勿令有間斷
思念三金剛  及彼[10]金剛鉤
句召一切心  及諸賢聖等

「即說此大明曰

「吽(引)(引)(引)(一句) 發吒(半音)(仁作切下同)(二)

「此一切金剛  佛菩提成就
所有金剛部  寶及蓮華等
觀想金剛鉤  句召於諸部
復觀照自心  作[11]那吒迦法
於七晝夜中  作金剛事業
成就身  祕密智金剛
觀察諸施願  不令生怖畏
施廣大成就  心生大喜愛
成就佛菩薩  一切真言行
若越此法者  當壞彼壽命
爾時金剛手  調伏三界尊
最上大金剛  出如是音聲
「乃至持明者  三金剛智圓
二處得相應  成諸供養事
此諸佛成就  大明三昧法
入明妃自在  想金剛相應
成此法即名  [1]三昧曼拏羅
爾時金剛手  諸如來出生
諸佛大灌頂  復作如是言
「彼一切世界  以此法句召
[2]住大印相應  成就一切事
佛真實變化  無數億金剛
此名佛世尊  菩提三昧法
得成就菩提  成三金剛相
入金剛大士  勝菩提心海

[3]一切如來金剛三業最上甚深祕密中祕密諸佛大集會一切如來真實三昧最上持明大士分第十一

爾時世尊大毘盧遮那金剛如來即入一切如來[4]最上金剛持明大士三摩地從定出已宣說一切如來大明金剛最上明句「當[5]相三金剛字最上大印安住大智金剛一切菩提平等——所謂唵字為智本即身金剛平等阿字法無我即語金剛平等吽字不可壞即心金剛平等——如是三金剛平等堅固而住即一切如來身語心所出持明大士

「當觀想此勃籠(二合引)(下同)即成虛空金剛心曼拏羅一切金剛周匝圍遶於中復想廣大金剛智雲即此勃籠字是金剛智心

「又復觀想此吽字唵字成金剛曼拏羅本部諸相一切圓滿

「又復觀想此盎字成本尊曼拏羅本尊賢聖諸相圓滿

「又復觀想此吽字阿字成法曼拏羅

「如是諸字中等知勃籠字即無所住相從三金剛觀想出生此等名為金剛祕密三昧心字亦是三世諸佛最勝身語心

「所謂唵字即諸佛最勝身唵阿字即諸佛真實語阿吽字即諸佛大智心

「又復吽字亦即無上菩提此即一切如來無上菩提成就聖法無想智金剛諸佛正因果出生持明大士如是乃得最上名稱成就大明行現證三昧法三種金剛堅固不壞此名[6]一切如來身語心三昧真實智金剛加持正因三摩地法此法能成就一切所修行

「若有行人修此法者於寂靜處住相應觀想如前字是人於半月分速能成就金剛三業

「復次行人當住虛空觀想金剛本尊最上曼拏羅從根本大明出生持明大士說唵字心成曼拏羅出現五種大光明雲中想最上大毘盧遮那如來而復出現無數佛身金剛光明遍照一切此名一切如來金剛祕密身語心業金剛光明莊嚴三摩地法若有行人修此法者於半月中速得成就最上勝身與佛身等堅固不壞住壽三劫隨順五境遊戲無礙

「復次行人當住虛空觀想金剛最上法曼拏羅從根本大明出生持明大士宣說阿字成曼拏羅現大金剛五種色光於中觀想無量壽如來從平等智正語三昧說正法語離諸戲論平等堅固金剛語業此名[7]一切如來金剛正語三昧出生三摩地法若有行人修此法者即得成就金剛語業住壽三劫隨順五境遊戲無礙

「復次行人當住虛空觀想最上金剛曼拏羅從根本大明出生[8]持明大士說吽字心成曼拏羅現廣大真實三昧五種光明於中觀想大智金剛寶生如來一切金剛最勝無住從金剛心出生三昧成就一切智功德海為大導師發生正智此名[9]一切如來金剛祕密大心三昧最上三摩地法若有行人修此法者即得成就金剛心業住壽三劫隨順五境遊戲無礙

「復次行人當住虛空觀想亢字成大金剛平等智曼拏羅現一切身等虛空界皆從金剛智平等出生於須臾間變化諸佛菩薩廣大供養此名等[10]虛空金剛三昧身語心安怛陀那出生莊嚴光明鬘三摩地法若有行人修此法者即得住劫三昧諸佛菩薩亦不能見

「復次行人當住虛空觀想金剛曼拏羅從根本大明出生持明大士說㰠字心成曼拏羅現金剛等作諸光明於中復想妙吉祥尊是即報身安住身語心業金剛三昧久已安住[11]菩薩十地此名[12]最上智月菩薩三昧金剛三摩地法若有行人修此法者即得一切成就

「復次行人當住虛空觀想[13][1]颯疋零(三合引)字從是字中出現智光於是光中即現金剛薩埵身量等虛空此名等[2]虛空界金剛三昧莊嚴三摩地法若有行人修此法者得五種通及佛最上三昧通力如是乃名一切成就

「復次行人當住虛空觀想唵字即成最上佛曼拏羅於中想現阿閦如來復現一切金剛大士想阿閦佛現於智相皆從阿閦如來三金剛禪定三昧出生此名[3]阿閦如來三昧身現證菩提最上金剛三摩地法若有行人修此法者即得成就阿閦如來三昧常住金剛堅固成就十方世界一切金剛供養事業

「復次行人當住虛空觀想唵字即成最上佛曼拏羅於中想現寶生如來及現虛空金剛想寶生佛現其寶相皆從寶生如來三金剛禪定三昧出生此名[4]寶三昧自在最上金剛三摩地法若有行人修此法者即得成就寶生如來金剛三業出現寶幢平等光明成就菩提法無我智祕密平等無所住相

「復次行人當住虛空觀想唵字即成最上佛曼拏羅於中想現無量壽如來作施法相從無量壽如來三金剛禪定三昧三種金剛甘露平等出生此名[5]無量功德金剛光明吉祥三摩地法若有行人修此法者即得成就無量壽身心業復得金剛壽命平等光明能為眾生說大乘道

「復次行人當住虛空觀想唵字即成最上佛曼拏羅出現金剛大青蓮華中想不空成就如來現三昧相從不空成就如來三金剛禪定三昧平等出生此名[6]不空成就三昧光明最上智出生三摩地法若有行人修此法者成就不空金剛身語心業得金剛不空平等光明出生吉祥智海利益一切眾生

「復次行人當住虛空觀想唵字即成光明佛曼拏羅於中想現毘盧遮那如來現三身相出大金剛光明皆從毘盧遮那如來三金剛禪定三昧平等出生此名[7]趣求菩提身語心最上金剛三摩地法若有行人修此法者即得成就毘盧遮那金剛三業得平等光明大菩提智成就三身堅固不壞

爾時世尊大毘盧遮那金剛如來復說伽陀曰

「諸有修法者  當起精進心
往詣於山中  或曠野空[8]
及兩河岸側  [9]尸陀林等處
當住禪定心  隨所求作法
當住虛空界  想阿閦智等
五種通相應  想佛最上處
此名為諸佛  最上大三昧
成就一切事  大金剛智通
五鈷金剛杵  五焰光莊嚴
五處皆相應  金剛通出生
想自明大輪  猛焰識盛光
五種通相應  金剛通成就
想空金剛輪  現平等佛光
安住佛相應  得佛身平等
想曼拏羅中  自身成毘盧
安住唵字心  觀想根本識
寂滅金剛心  而常所出生
吉祥如意寶  諸佛勝成就
復想曼拏羅  中現阿閦尊
安住吽字心  現其心月相
復想曼拏羅  中現無量壽
安住阿字心  現金剛月相
此最勝三昧  三金剛不壞
寂滅三昧智  佛平等成就
住虛空界中  想自曼拏羅
唵字身  住堅固一劫
於虛空中想  金剛曼拏羅
吽字身  住堅固一劫
於虛空界中  想法曼拏羅
阿字身  住堅固一劫

「如是名為諸佛金剛[10]三劫智三昧若於此法得相應者即成金剛身語心業住堅固身如理語言離諸妄想即得金剛薩埵成就

佛說一切如來金剛三業最上祕密大教王經卷第二


校注

[0475007] 一切第七 Sarva-tathāgata-kāya-vāk-citta-rahasyād-guhya-Samāja-mantra-caryāgra-saptamaḥ paṭalaḥ. [0475008] 間【大】聞【宋】【宮】 [0475009] 夭【大】天【宋】【宮】 [0476001] 蜜【大】*密【明】* [0476002] 一切第八 Sarva-tathāgata-kāya-vāk-citta-raharyāt guhyasamāya-mantra-samaya-aṣṭhamaḥ paṭalaḥ. [0476003] 金剛乘 Vajrayāna, vajramahāyāna. [0476004] 三乘=二乘【宋】 Triyāna. [0476005] 廣大字 Mahākṣara. [0476006] 想【大】*相【宮】* [0477001] Karṇikā. [0477002] Mallikā. [0477003] Yūt ikā. [0477004] Karavīra. [0477005] Sarva-tathāgata-kāya-vāk-citta-rahasyāt guhya-samāja-paramārtha-śuddhatvārtha-samayo nāma navamaḥ paṭalaḥ. [0477006] 說【大】諸【宋】【元】【明】【宮】 [0477007] 三昧句召部 Samayākarṣana-kula. [0477008] 寶【大】實【宋】【元】【宮】 [0477009] 諸佛幢 Sarva-tathāgata-samaya-vajra-ketu. [0478001] 一切第十 Sarva-tathāgata-kāya-vāk-citta-rahasyāt guhya-samāja-sarva-tathāgata-hṛdaya-saṁvādano nāma daśamaḥ paṭalaḥ. [0478002] Pāramitā-mantranaya-vajra-samādhi. [0478003] Hūṁ Oṁ Āḥ Svāhā. [0478004] Vyūha-maṇḍala. [0478005] Sva-maṇḍala. [0478006] Sva-mantra. [0478007] Sva-mantra-puruṣa. [0478008] Sūkṣima-maṇḍala. [0478009] 鈷【大】*股【元】【明】* [0478010] Vajrāṅkuśa. [0478011] Nāṭaka. [0479001] Samaya-maṇḍala. [0479002] 住【大】任【宋】【元】【明】 [0479003] Sarva-tathāgata-kāya-vāk-citta-rahasyāt guhya-samāja-sarva-tathāgata-mantra-samaya-tattvavidyā-puruṣottama ekadaśaḥ paṭalaḥ. [0479004] Vajra-puruṣottama-samādhi. [0479005] 相【大】想【宋】【元】【明】【宮】 [0479006] 一切地 Sarva-tathāgata-samaya-tattva-jñāna-vajrādhiṣṭhāna-hetuḥ samādhiḥ. [0479007] 一切地 Sarva-tathāgata-vāg-vajra-samaya-sambhava-samādhi. [0479008] 持【大】待【宋】 [0479009] 一切地 Bhagavān vajra-citta-guhyaḥ sarva tathāgata-kāya-vāk-citta-vajra-samādhi. [0479010] 虛空地 Kha-vajra-samayaḥ kāya-vāk-citta-vajrānter-dhāna-sambhava-vyūha-māli ī-samādhi. [0479011] 菩薩十地 Bodhi-sattvātma-daśa-bhūmi. [0479012] 最上地 Bodhi-sattva-jñāna-samayacandra-vajra-samādhi. [0479013] 此【大】多【明】 [0480001] Splīṁ. [0480002] 虛空地 Kha-vajra-samaya-vyāha-laya-samūdhi. [0480003] 阿閦地 Akṣobhya-samaya-kāyābhisaṁbodhi-samaya-vajra-samādhi. [0480004] 寶三地 Ratna-samaya-sambhoga-vajra-samādhi. [0480005] 無量地 Amita-guṇa-prabhāsā-śrī-samādhi. [0480006] 不空地 Amogha-samaya-rasmi-jñānānāgra-sambhava-samādhi. [0480007] 趣求地 Kāya-vāk-cittālaṁvana-sambodhi-vajra-samādhi. [0480008] 舍【大】谷【明】 [0480009] 尸陀林 Śmaśāna. [0480010] 三劫智三昧 Trivajra-jñāna-samaya.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