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度經卷第二
- 天帝釋問品
- 持品
- 功德品
- 變謀明慧品
[30]天帝釋問品第二
爾時,帝釋與四萬天子,四天王與二萬天子,梵眾天與萬天子,梵輔天與五千天子,俱皆來會坐。諸天子宿命功德光耀巍巍,持佛神力[31]明徹照。釋問善業言:「是諸天子大會,欲聽說智度無極。云何[32]闓士大士於大明中立乎?」
善業曰:「諸天子!樂聞者,聽我說。因持佛力,廣說智度。何天子未求闓士道者,今皆當求。[33]以得溝港道者,不可復得闓士道[34]士。何以故?閉生死道已。正使是輩求者,我代其喜,不斷功[35]德也。悉欲使取經中極尊法,使上至佛。」
佛言:「善哉,善哉![36]勸樂闓士學乃爾乎?」
善業白佛言:「我當報恩,終不敢違之。所以然者,[37]往昔如來無所著正真道最正覺,皆與弟子為諸闓士說智度,如來時亦在中學斯經[38]妙行,今自致作佛。用是故,當報恩。[39]我作是說法,闓士受之,我勸樂。勸樂以大道,疾令作佛。釋[40]欲所聞者,聽所問矣。」
[41]問曰:「闓士云何立智度中乎?」
答曰:「持空法,立如是。」
釋[42]問:「闓士大士以[43]影弘誓大乘,所至奏五陰,不當於中住。溝港、頻來、不還、應[44]儀、緣一覺至於佛,不當於中住。五陰無常,不當於中住。[45]於苦樂好醜,是我所、非我所,不當於中住。溝港道不動成就,不當於中住。何以故?七死七生便度去。頻來道不動成就,不當於中住。何以故?一死一生便度去。不還道不動成就,不當於中住。何以故?於上滅度。應儀道不動成就,不當於中住。何以故?應儀道成已,便盡於滅度中而滅訖。緣一覺道不動成就,不當於中住。何以故?不能逮佛道便滅訖。是故不當於中住。如來無所著正真道最正覺,用無量人故作功德,我皆當令滅訖,正於佛中住。佛所作皆究竟已乃滅訖,亦不當於中住。」[46]秋露子問:「設使闓士大士不當[47]住五陰、溝港、頻來、不還、應儀、緣一覺上至佛,當云何住?」善業言:「如來無所著正真道最正覺有住處乎?」
答曰:「不也。何以故?佛無所住,亦不在動搖不動搖處住,亦不不住,亦無無住,一切無是如如來[48]住。當作是住,不當住不住,亦[49]不當住無住。當[50]作是住,學無所住矣。」
爾時諸天子心念:「諸鬼神所語,悉可了知。今是尊者善業所說經道,了不可知。」
善業知其心所念,語諸天子:「是經難了難了。所以者何?我所道說所教起,都為空矣。以斯故難聞,聞而難了。」
諸天子心復作是念:「是語當解當解。今尊者善業深入於法身。」
即告諸天子:「設使欲索溝港、頻來、不還、應儀、緣一覺無上正真道,若於其道中住,皆當學明度,當持守。」
諸天子心復念:「所說乃爾。當復於何處更索經師?」
又告諸天子:「欲知我所說法者,如幻人,無所聞、無所行。」
諸天問:「今在是聞法者,是人為非幻乎?」
善業言:「人如幻,幻如人。如求溝港、頻來、不還、應儀、緣一覺正真[1]道,人如幻,幻如佛道。」
諸天子復問:「乃至佛亦復如幻[2]如人乎?」
曰:「乃至滅度亦如幻如人。」
諸[3]天子言:「滅度亦復如幻如人乎?」
曰:「設使有法過於滅度者,亦復如幻如人矣。」
善業告諸天子:「是幻、是人、泥洹,皆空,俱無所有。」
尊者秋露子、滿祝子問:「說明[4]無度如是者,誰能持奉行之?」
答曰:「賢者!不退轉闓士大士能持奉行之,其應儀等,無能受持者。所以者何?我所說法,為無所說亦無所處法,已無所處法,已無所[5]囑累法,以是故亦無能受持者。」
釋心念:「尊者善業雨法寶,我寧可化作花以散其上。」便化作甘香花以散佛及善業、諸比丘上,花至其膝。
善業即知言:「是華不出於忉利天上,釋所散花,出於幻耳。」
釋言:「是花非從樹出。如賢者善業所可說,斯事本寂,自幻樹出矣。」
[6]釋言:「是花從幻樹出也。不從樹出者為非是,非是者為非花。」
釋言:「明度[7]甚深微妙。」
答曰:「然!所以者何?無所逮得亦無所說。」
釋言:「尊者處深微妙明度,於法不諍處無所有,於法無所動。」
答曰:「然!法非動法,當作是學。如是學,不學溝港、頻來、不還、應儀、緣一覺道。作是學者,為學[8]一切智,出於諸法,為不生[9]五陰。學受身行,不學受餘法。」
秋露子[10]問:「如是為不學受一切智乎?不學亡失、不學受他法乎?」
答曰:「然!是為學一切[11]智,出於諸法。」
釋聞法,便問秋露[12]子:「當云何於其中求?」
報言:「於善業明度品中求。」
釋問:「善業持何威神恩當學知?」
報言:「持如來威神恩知。釋所問:『明[13]度闓士大士當云何求?』不可從五陰求,[14]不可[15]離之求。何以故?明度[16]非五陰?亦不離之、不起之,為無所著、無出無[17]倚,無倚是明度矣。」
釋言:「大士為大明無邊無底?」
報言:「五陰皆無邊,[18]以是故當知法無邊,人無底,當知法無底。身與作復作,用是故當知之,與大明等無異,無中邊亦無本端,不可限量,一切不可得。以是故明度無邊無底,不[19]可計計為多。」
釋問:「人云何無底?」
善業言:「云何於釋意,何所法中名為人?於法中不見有名為人者。何以故?不見有所從來處。所以者何?人本未皆空,無所有故。設使有來者、有住止者,但名耳。何以故?於名[20]字中學,[21]有所有不?」
曰:「不也。」
善業曰:「用名字無所有故,無作我者,是故人無底。[22]正使如來無所著正真道最正覺壽如恒沙劫,口說名人、人復人,寧有生滅者不?」
釋言:「一切無生滅者。」
善業言:「所以者何?用一切人淨故。無所起,名非名不可得,是故人無底。明度無極名無底,當作是知。」
[23]持品第三
爾時,諸天無央數同時三歎曰:「[A1]嗚經乎,[A2]嗚經乎!是尊者善業所說道深矣。斯大明弘義,[24]如如來所由出矣。有聞者學之誦之,我敬視之如如來。」
佛告諸天子:「誠然!昔[25]錠光如來無所著正真道最正覺時有宮,宮中有是經,我時持之。錠光佛[26]受我決言:『若後當為人中持,悉逮佛智,作佛,名能[27]儒如來無所著正真道最正覺,三界最尊,安定於法中極明,號曰天中天。』」
諸天子白佛言:「少有及者天中天!有持大明者,為受一切智矣。」
時佛在眾中央坐,佛告除饉眾、除饉女、清信士、清信女:「今是四部為證,愛欲天、梵天、無結愛天皆知。」
佛告釋言:「高士學斯定,持誦其文,眾邪不得其便令橫死也。忉利諸天子求佛道者,未學誦獲其奧者,是輩天子皆往到是學持誦者所。若於空閑[28]避隈處,亦不恐[29]不怖也。」四天王、釋、梵及諸天子等,各白佛言:「我當護是學持誦者。」
釋復白佛言:「難及天中天!是明度學者,心無動搖,悉受六度已。」
佛言:「然!善聽我說,上中下[30]言皆善。」
釋言:「受教。」
佛言:「我經中有欲害亂者,起惡意[31]往,未至道亡,後所作終不成。何以故?用是高士學是經故。譬若[32]有藥其名神丹,有蛇索食道逢虫物,蛇欲噉虫。即到神丹藥所,蛇聞藥香即還去。何以故?是藥力所却。如是,是輩高士,其欲害者便自[33]止還,是明度威神力所厭伏也。」
佛言:「設有[34]亂者,便於彼間自壞不成,四天王皆護。入經如行[35]者,自在所為所語如甘露,言重成道。瞋恚貢高諸惡不生,四[36]天王護之。所以然者?學明度故。心自生念:『有諍起者不可近,我[37]求索佛道義,不可隨是瞋恚語,[38]使我疾逮[39]好心。』斯高士所作,悉見善像。」
釋[40]白佛言:「難勝天中天!乃過[41]諸惡,無與等者。」
佛言釋:「是輩人或當過劇難之中,終不恐,無能害者。[42]善士當誦惟斯定,[43]政使死至,若怨在中欲[44]共害者,如佛所語,[45]終[A3]不橫死,若兵刃向者不中其身。所以然者,斯定,諸佛神[1]呪,呪中之王矣。學是[A4]呪者,不自念惡、不念人惡,都無惡念,是為人中之雄,自致作佛,為護眾生。夫學斯行者疾成佛道,是經書,[A5]己雖不學誦者,當持其卷,人鬼[2]凶毒不能害矣,宿命重殃唯斯不除。譬如得佛處,若人若鬼神[3]禽獸從一面入,無能害者。何以故?用得佛處故。其威神,護過去現在當[4]來索佛道者,皆當於中得佛道,人入其處不恐無畏。明度所止,天人鬼龍皆為作禮恭敬護視,用經德尊故。」
釋白佛言:「若有書持經卷,承事供養天寶名華、[5]栴檀珍琦香、繒蓋幡,若有持如來無所著正真道最正覺舍利起塔,自歸作禮,承事供養天寶花香具足如上,其[6]福孰多?」佛言:「我問若,隨所樂報。云何是如來一切智?成是身出現於世,從何義得?」
對曰:「從明度義得。」
佛言:「不用是身舍利得佛也,乃從一切智生得佛身。我滅度後,舍利供養如故。若善[7]人書是經,學持諷誦自歸作禮,承事供養具足如前,則為供養一切智已,從是經中得功德無比。」
復白佛言:「閻浮提人民[8]不供養者,為不知是福尊無比耶?」
佛言:「有幾所人信佛、信經、信比丘僧?」
釋言:「信者少耳,及求溝港、頻來、不還、應儀、緣一覺至求佛者,復少[9]矣。」
佛言:「無量人行求佛道,至於在不退轉地立者,若一若兩[10]耳。學是法,會成佛,當為作禮承事[11]恭敬。何以故?用曉佛法,世少有故。過去如來求佛道者皆從是成,我時亦在中。如來滅度後取舍利起七寶塔,盡形壽自歸作禮承事供養,天寶花香具悉如前,滿四天下,若三千大[12]千國土眾生悉得人道,各作七寶塔,以[13]妓樂樂之。復過是如恒邊沙佛剎,人人起七寶塔供養,劫復[14]劫,都是欲界中諸妓樂花香繒蓋皆具如上,所說其福德益多不?」
對曰:「甚多,天中天!」
佛言:「不如書持經卷自歸護[15]定福多無量。何以故?從中出如來一切智故。」
佛言:「百倍恒邊沙佛剎人皆起七寶塔,不在計中。如是千萬億無數倍,不在明度淨定計中。」
爾時,四萬天子與釋俱來大會,諸天子啟釋言:「尊者!當取誦是經。」
佛言:「當學、當持、當誦。釋!若質諒神興兵欲與忉利天戰,其念誦是經,質諒神眾即去。」
釋言:「大尊呪!天中天!」
佛言:「然![16]天輩!過去當來今現在十方諸佛,皆起是呪,自致作佛,出十[17]誠功德。開士大士從中生,佛未出於世時,闓士悉出說,照明四棄四,拔苦四事,空五通。譬如月盛滿時,從空中出照明於星。闓士求功德盛滿如是,皆從權德大明中出。當作是知,學持誦是經,為至德悉具足。」
佛言:「其人終不為邪毒水火兵刃王法所橫[18]死。何以故?是明度所擁護。若復有餘事起,若至王所及太子傍臣所,與之相見[19]輒歡喜言笑。所以然者?以其普慈等濟恕惠群生潤功[20]無量用,是故見者悉起立。」
爾時有異道人,遙見佛大會,欲壞亂坐眾,疾至佛所。釋作是念:「當云何盡我壽在佛邊受誦是法?」即從佛聞受誦。彼異道人遙遠繞天中天一匝,從彼間道徑去。
秋露子念:「是中云何異道人從彼間道徑去?」
心念是,佛即知:「秋露子!釋念明度。異道人無善意來故,弊邪念:『佛與四部弟子共坐,愛欲天、梵天諸天子悉復在中,會無異人,闓士大士受決者會,當為人中之將,自致作佛。我當往亂之。』是弊邪乘一轅之車,駕馬四[21]匹,稍至佛所。釋作是念:『弊邪所乘,非國王瓶沙、非波斯匿、非釋種、非[22]維耶利四馬車,皆不類之,正是弊邪所作也。邪常晝夜索佛短,亂世人。能常持心究竟明度,邪便道還。』」
忉利迦翼天子[23]持天花在空中立,便散佛上,四面散而尊嘆曰:「究竟道[24]原,明度之謂[25]也。閻浮提人民乃得聞見。」
復持雜華四散佛上,曰:「其有求者、守者,終不為邪眾所害也。是輩人民福德弘大,何況乃學持諷誦用是法住。其人前世已得見佛,淨心供養。欲一切知,得一切智寶,當從明度索之。」
佛言:「然!」
阿難白佛言:「無舉名布施、重戒、忍辱、精進、棄定,但舉明度名。何以[26]故?天中天!」
佛言:「明度[27]於度中最尊。云何,阿難!不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28]智者,當緣為六度無極[29]一切知乎?」
阿難言:「唯[30]然,天中天!不行六行,不為六度,誠非大明度無極,一切知之[31]明矣。」
佛言:「然!大明最尊。譬如地,種散其中,同時出生,[32]眾生得命。如是,阿難!明度如地,五度如種,從中生成。」
釋白佛言:「如來所說善[33]士學持誦明度者功德未竟。」
佛語釋:「我不說是功德未竟,我自說書持經卷,承事作禮,花香名寶雜繒蓋幡功德者耳。」
釋白言:「我身護視是人。」
佛語釋:「誦明度者,有若干千天到是[34]經師,聽經不解義者欲問所疑,用慈於經[35]中,即自曉了。是人作功德,悉自見知。若於四部弟子中說經時,其心無所難,若[1]形試者終不畏。何以故?明度所護,凶[2]試者去。」
佛言:「我不見人當明度者,人亦不見明度、明度所厭也。無有輕者,心不恐怖,無所畏。父母重之,沙門哀之,諸親賢友愛之。或惡事來,[3]持忠正法為解之。是善士所作功德,悉自見心,當作是知。十方無數佛國,諸天、人、鬼、龍、質諒神、執樂神、胸臆行神、似人形神,皆至經師所,問訊聽受,作禮致敬,繞畢各去。斯行德使然。四[4]天大王、忉利天、鹽天、兜術天、不[5]驕樂天、化應聲天,梵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6]天、水行天、水微天、無量水天、水音天、約淨天、遍淨天、淨明天、守妙天、玄妙天、福德天、德純天、近際天、快見天、無結愛天上諸天子,皆往問訊,聽受作禮,繞竟各去。諸無結愛天尚悉來下在諸天中,何況是三千大千國土諸愛欲、無色天子耶。彼所處,常完堅,無嬈者。除宿不請,餘不能動。其功德悉受。是時諸天來,當知之。」
釋言:「云何知?天中天!」
佛言:「是善士女[7]歡喜時[8]知,來已當避,去聞鬼神香。或龍鬼神蛇軀神來到,聞鬼[9]神香,以為曾知,已當避去。當淨身體,用清淨故鬼神皆大歡喜。小天見大天來便避去。尊天[10]威神巍巍其光重明,稍安徐往。尊天[11]入至經所,是善士女則踊躍喜。所止處悉當淨住,是人病終不著身,所止處[12]常安隱,未[13]常有惡夢,夢中但見佛,見塔,聞明度,但見諸弟子、見極過度、見佛坐、見自然經輪、見[14]粗欲成佛時、見諸佛得佛、見自然[15]新經輪、見若干闓士、見六度種種解說是當作佛、見餘佛剎、見佛及尊經無與等者,[16]某方剎如來無所著正真道最正覺弟子眾,如來在其中說[17]經。是輩善士夢如是,已安隱覺,身體淨潔且輕,不復思食[18]身軟美飽。若比丘得定,自定覺,心[19]軟,不思食,身軟美飽如是。何以故?鬼神不敢近是欲取佛者。
功德品第四
「復次,帝釋!是天下如來舍利滿中施與,有持智[20]度無極書施與,爾取何所?」
釋言:「我取智度。何以故?我不敢不敬舍利。天中天!舍利由斯明[21]度出,天人所尊矣。如我與諸天共坐[22]坐,[23]持異床。我未至,諸天子為坐作禮繞[24]以去。是坐尊故。吾於斯受經,諸天於彼為禮。如是,天中天!明度出如來無所著正真道最正覺之舍利,一切智從中生身。用是故,兩分中取明度。正使三千[25]復大千國土滿中舍利為一分,明度書為[26]二分。取書。何以故?從中出舍利供養所致。譬如負[27]債人與國[28]王參正,無復問者,亦無所畏。何以故?在王邊有力故也。譬[29]如無[30]價明月珠,有是寶者,[31]其德無等。所著處,鬼神不得其便,不為所中。若士女持明月珠所著,鬼神即去。若中熱風寒,持明月珠著身,熱風寒皆除去。夜著,冥中即明。熱涼寒溫眾毒向已,持珠示之,諸毒即滅。如是,天中天!明月珠尊。若人目痛冥,近之即愈。其德巍巍,在著何所,便隨珠色。正使持若干種繒裹珠著水中,水故如珠色,水濁即為清。是珠德無比。」
阿難問釋:「云何獨彼有珠耶?斯土亦有乎?」
釋言:「亦有,不足言。如我所說者,異天下寶輕,不如彼[32]德尊十百千萬億倍,若以著篋函中,其明徹出,正使出去,處明如故。天中天!一切知德至如來滅度後,是一切知舍利遍布供養如故。置是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如來舍利,正使[33]恒邊沙佛剎滿中舍利為一分,是經為[34]二分,我於兩分取是經。」
佛語釋:「過去如來皆從中出,自致成佛。甫當來及十方無數佛剎現在諸佛,亦從中出,為[35]人中將,自[36]致成。」
釋言:「一切眾生心所求,如來從明度悉了知。」
佛言:「用是故,闓士大士晝夜求明度。」
釋言:「惟求大明,不求餘度乎?」
佛言:「六度無極皆求,闓士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分諸經,不及求明度。譬如是天下種樹若干色,種種[37]葉花實[38]各異,其影無異,[39]影影相類。如是五度從明度出,一切知種種相成無異。」
釋白佛言:「[40]景明德尊,其為難等矣。天中天!」
「若有書是經,承事供養花香繒蓋幡,若復授與人,其福孰多?」
釋言:「自供養,復分[41]人,其[42]福[43]太多。」
佛言:「如是書經供養華香眾寶名繒蓋幡,若有書經供養,復分與人,其福無量。經師所處,[44]轉說本淨,其福甚多。復次,一天下人皆令持十戒,置是四天下,復置小國中國、二千三千大國土,如恒沙佛剎人民皆令持十戒,其福寧多不?」
對曰:「甚多,天中天!」
佛言:「不如書[45]持是經,分與人,使書學之,其福倍多。置上十戒,皆令作四棄四、拔苦四事、空及五通皆成得。云何,其福寧轉倍多不?」
對曰:「甚多,天中天!」
佛言:「不如是書經卷,與人使書,若為讀,其福倍多。復次,學解中慧,其福甚多。」
釋白佛言:「云何學明度解中慧?」
佛言:「有當來善士,欲得無上正真道最正覺,樂學明度。惡友教學[1]末智。」
「何等為末智?」
佛言:「來世比丘,得經欲學。惡友教之五陰無常。學五陰無常,求作斯學,失大明,獲末智。」
佛言:「求者不壞五陰無常視。何以故?[2]本無故。如斯當為景明之學,其福無度。復次,一天下[3]人皆令得溝港、頻來、不還、應儀、[4]緣[5]一覺道,皆令成就。又如恒沙佛剎人民皆求無上正真道福,不[6]如淨定廣說義。所以然者,皆由斯定得一切知十二經德,皆由斯[7]學成佛。無[8]蓋佛出,即生溝港、頻來、不還、應[9]儀、緣一覺,并發意求佛。獲斯定者,福最尊矣。若有善願欲疾作佛,以經施之,令成大士。得斯定者,其福難盡。」
釋白佛言:「如是,天中天!極安隱,是闓士大士疾近佛。用是故,受其福轉倍多。何以故?其得是法,疾近佛坐。」
善業語釋言:「善哉,善哉!當作是解。闓士受淨定,疾得作佛。所作行當如淨,不得景定不得作佛。在所問。」
變謀明慧品第五
爾時,慈氏闓士語善業:「有闓士大士代歡喜最尊分德法,雖或布施、持戒,所守分德,法尊無蓋,德被無表。」
善業言:「當[10]從是代歡喜分德之法。何以故?十方無量佛剎,一一剎土,不可計數[11]數滅度,以是本所起無上正真道最正覺及自致滅度處,其功德極度所致之德。諸弟子所作布施、持戒守法分德,[12]彼德最尊,過無所著功德。都天中天持戒身、定身、慧身、無所罣礙身、度知見身,安隱大慈,不可具計。經中所學諸功德,都計合積之,代歡喜德福尊無蓋。以斯喜行,用求無上正[13]真道,心念言:『持是施與,我作無上正真道,當作是行。』求心[14]以來,悉[15]還得之。」
慈氏語善業:「作是求以來者,不還得作是施者。」
善業言:「有不施者,當從何得?亦無所守,從何出生?若意悔還,為墮[16]四顛倒所施與——無常[17]謂常、苦謂樂、空謂實、無身謂有身——意悔還,所信還。持是心求佛,作是施與,作無上正真道。」
慈氏語善業:「新學士女不當於前解慧也。何以故?其所信樂、所造德本恐亡還,當為不退轉說之。若在善友邊久者,解說之,是人不懼者也。如是代歡喜極尊。持是施與,作一切知,持是心,作是施與代歡喜,是心盡滅,無處,不可見何心作是施與,得無上正真道。何心是心?心無兩對,心無身,當作何施[18]與乎?」
釋言:「恐新學士或怖而[19]志還,云何作功德施與最尊代歡喜?云何以作施與得無上正真道?」
善業言:「斯土闓士大士悉具足供養諸佛,破壞眾惡,以等行如一,降伏邪[20]黨、棄捐重[21]擔,所有福德罪垢都寂,戒、定、慧、解脫、度知見,所願已獲。十方無數剎土有滅訖者,所作分德其尊無上。何因?闓士不悔心想。云何不悔?心無所想。持是施與作上行者,正使是心念,自了知之,作是曹想,不悔心想,如悔所喜悔。正使心念復了知是心作,是為想悔、心悔、喜悔。正使闓士持其心,了知作,是為想覺,持[22]何等施與?持何所心了知作是覺?持何等施與?持何所心了知是心諸法?何所法持是施與為等與?不及作是施。[23]諸過去當來今現在佛所有功德,及弟子未得道者,天、龍、鬼神諸聞經初發心學者,都合積累代喜最尊矣。持是[24]功德,復知是法盡滅,無處亦無法,作是施與,無想悔、無心悔、無喜悔。作是眾所不還,是為無上正真道施,與他有分德。不諦明之,不作是施與。何故?所致無所有,代喜分德亦空。闓士作此明之。諸佛所滅度者,持所施與功德,使我悉得之如一,作是知,所行作無上正真道,是所作不在想,過去所知盡滅,想無處想作念得,作是想非施與也,[25]不作是想為施與。當作是學,闓士大士權德當於是中索之。[26]未得明度,不得入是法中,所持分德中,無得作是聽身識。是有德之人,有想便著,反欲苦住,如來無所著正真道最正覺,不樂持施與,持施與見虛空。何以故?極大得滅訖視佛。有想者為[27]礙施,是與大還,[28]不當作是還。如來施與當諦。何以故?雜[29]毒病故,作是施。譬[30]作美飯雜毒著中,色好甚香無不喜者。不知飯中有毒,愚人食之歡喜飽滿,其食欲消時,必危身命矣。夫不知取施之義者,不曉將護兩礙之難,必如毒飯之說也。若高士欲施,[A6]當如往古來今諸佛持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度知見所[31]見慧身,及諸弟子於中所作功德,是所佛緣一覺施與。持是功德,都代歡喜施與,以作無上正真道。持是想施與時悔,謂之有用,是故譬若雜毒飯。如[32]是有德之人,當作是覺知:『過去當來[33]今現在佛,云何施與?何因成就出無上正真道?』隨如來教,持是施與,知所作功德、生時身相。經所得,了知成時,我作是代歡喜,自致佛道無過也。終不離如來法,不雜毒[1]也。當作是施與,如戒、如定、如慧、如解脫、如度知見,慧所現身,無欲處、無色處、無空處,亦無往古來今從中來者。譬若無所有,是所施與諸法亦無所有,是為成施與中無毒也。若作異施,為行反施。[2]唯闓士所[3]施,是法若佛。皆更知,作是施,自致作佛。今我施已,作無上正真道。」
佛言:「善哉,善哉!善業!所作如佛。又三千大國土人,[4]皆使念四等心,不如上施其尊無蓋也。復次三千大國人,皆作無上正真道,使如恒沙佛剎人共供養之,震越衣服、[5]飲食、床臥、病瘦醫藥,[6]事事具足,如恒沙劫隨恣所樂。云何,其福寧多不?」
善業言:「甚多,天中天!」
佛言:「代喜功德,福過其上。」
善業言:「功德如恒沙佛剎,不能受也。」
佛言:「善哉,善哉!持明度者,是所施與乃從本來,福出其上。」
爾時,四天王與二萬天子以頭面著佛足,却白佛言:「弘慈普施明[7]度德化,巍巍無蓋乃至於斯乎。何以故?學明度闓士大士所歡樂故。」
忉利天、鹽天、兜術天、不驕樂天、化應聲天諸天子,各以寶樹名華雜香以散佛上,繒蓋[8]天幡[9]妓眾樂歡心貢佛而歎曰:「極大施與,天中天!大士權德乃作是施,學明度德大士所[10]歡樂。」
[11]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水行天、水微天、無量水、天水、音天、[12]約淨天、遍淨[13]天、淨明天、守妙天、玄妙天、福德天、德純天、近際天、快見天、無結愛天諸天子,皆以頭面著佛足,作是言:「闓士學明,三界希有。」
佛告諸天子:「置[14]是三千大國土中人皆作無上正真道者,更復異恒沙佛剎人都共供養是輩闓士大士,[15]其隨所喜復過是者,不及代歡喜施與。三世佛天中天持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度知見身,及諸弟子在中作功德者,都積累合會,雖爾,代喜過上。」
善業問言:「從中何得?」
佛言:「求闓士道有德人,當知往古來今法無取無[16]放、無想無見。從是[17]法中無所出生法、無盡法、心[18]往來法。我作是代喜施,疾得無上正真道。復次,於三世佛所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明慧代歡喜,無所罣礙法,未來未成,亦無所罣礙,十方無數佛剎現在者,諸法不著不縛不脫。以是法作無上正真道,是代喜施,無能過[19]者,無能壞之。如恒沙佛剎,闓士壽劫亦然,使彼人供養爾所闓士大士,具足如彼多劫,如戒、忍辱、精進、棄定法,乃作是布施代歡喜,德尊出其上無量之計。」
[20]明度經卷第二
校注
[0482029] 於涼州【大】,〔-〕【宋】【元】【明】【宮】 [0482030] 天【大】,大明度經天【元】 [0482031] 明【大】,光明【宋】【元】【明】【宮】 [0482032] 闓士【大】,開士【明】【宮】,下五本混用 [0482033] 以【大】,已【明】,佛【聖】 [0482034] 士【大】,〔-〕【宋】【元】【明】【宮】 [0482035] 德【大】,德法【元】【明】【聖】 [0482036] 勸【大】*,歡【宋】【宮】* [0482037] 往【大】,〔-〕【聖】 [0482038] 妙【大】,〔-〕【聖】 [0482039] 我【大】,〔-〕【聖】 [0482040] 欲【大】,故【宋】 [0482041] 問【大】,聞【聖】 [0482042] 問【大】,〔-〕【聖】 [0482043] 影【大】,景【宋】 [0482044] 儀【大】,〔-〕【聖】 [0482045] (於苦…住)十六字【大】,〔-〕【聖】 [0482046] 秋露【大】下同,鶖鷺【元】【明】下同 [0482047] 住【大】,於中住【明】【聖】 [0482048] 住【大】,不【元】【明】 [0482049] 不【大】,示【宮】 [0482050] 作【大】,住【元】【明】 [0483001] 道【大】,道者【宋】【元】【明】【宮】 [0483002] 如【大】,〔-〕【聖】 [0483003] 天【大】,〔-〕【聖】 [0483004] 無【大】,〔-〕【宋】【元】【明】【宮】【聖】 [0483005] 囑【大】,屬【聖】 [0483006] 釋【大】,報【聖】 [0483007] 甚【大】,其【宮】 [0483008] 一切智【大】下同,一切知【聖】下同 [0483009] 五陰【大】,除【聖】 [0483010] 問【大】,日【聖】 [0483011] 智【大】,〔-〕【聖】 [0483012] 子【大】,〔-〕【聖】 [0483013] 度【大】,〔-〕【宋】【宮】 [0483014] 不【大】,〔-〕【宋】【宮】 [0483015] (離之…不)十三字【大】,〔-〕【宮】 [0483016] 非【大】,作【宋】 [0483017] 倚【大】*,猗【宋】【元】【明】【宮】【聖】* [0483018] (以是…身)十七字【大】,〔-〕【聖】 [0483019] 可【大】,用【宮】 [0483020] 字【大】,守【聖】 [0483021] 有所【大】,〔-〕【宮】 [0483022] 正【大】,政【宮】 [0483023] 持品【大】,大明度經持品【宋】【元】【宮】 [0483024] 如【大】,〔-〕【聖】 [0483025] 錠光【大】,定光【宋】 [0483026] 受【大】,授【宋】【元】【明】 [0483027] 儒【大】,如【明】 [0483028] 避隈【大】,僻隈【元】【明】,辟畏【聖】 [0483029] 不【大】,〔-〕【聖】 [0483030] 言【大】,語【聖】 [0483031] 往未【大】,住未【宋】【宮】,往來【聖】 [0483032] 有【大】,〔-〕【聖】 [0483033] 止【大】,亡【元】【明】【聖】 [0483034] 亂【大】,其亂【聖】 [0483035] 者【大】,〔-〕【聖】 [0483036] 天【大】,〔-〕【聖】 [0483037] 求【大】,〔-〕【聖】 [0483038] 使【大】,便【聖】 [0483039] 好【大】,如【聖】 [0483040] 白【大】,日【聖】 [0483041] 諸【大】,去語【聖】 [0483042] 善【大】,夫善【聖】 [0483043] 政【大】,正【元】【明】 [0483044] 共【大】,苦【聖】 [0483045] 終【大】,〔-〕【聖】 [0484001] 呪【大】下同,祝【聖】下同 [0484002] 凶【大】,〔-〕【聖】 [0484003] 禽獸【大】,𤢌狩【宋】【宮】【聖】 [0484004] 來【大】,來佛【聖】 [0484005] 栴【大】,旃【宋】【元】【明】 [0484006] 福【大】,種【聖】 [0484007] 人【大】,八【明】 [0484008] 不【大】,〔-〕【聖】 [0484009] 矣【大】,耳【聖】 [0484010] 耳【大】,取【聖】 [0484011] 恭【大】,供【明】 [0484012] 千【大】,〔-〕【聖】 [0484013] 妓【大】*,伎【宮】【聖】* [0484014] 劫【大】,〔-〕【聖】 [0484015] 定【大】,是【元】,之【明】 [0484016] 天【大】,無【宋】【元】【明】【宮】【聖】 [0484017] 誠【大】,戒【元】【明】【宮】,識【聖】 [0484018] 死【大】,死也【聖】 [0484019] 輒【大】,轉【宋】【元】 [0484020] 無【大】,德【明】 [0484021] 匹【大】,正【宮】,匹馬【聖】 [0484022] 維【大】,唯【聖】 [0484023] 持【大】,〔-〕【聖】 [0484024] 原【大】,源【宋】【元】【明】【宮】 [0484025] 也【大】,矣【聖】 [0484026] 故【大】,〔-〕【宋】【宮】 [0484027] 於度【大】,〔-〕【聖】 [0484028] 智【大】,知【聖】 [0484029] 一切知【大】下同,一切智【宋】【元】【明】【宮】下同 [0484030] 然【大】,〔-〕【聖】 [0484031] 明【大】,名【明】 [0484032] 眾生【大】,〔-〕【聖】 [0484033] 士【大】,力【聖】 [0484034] 經【大】,〔-〕【宋】【元】【明】【宮】 [0484035] 中【大】,〔-〕【聖】 [0485001] 形試【大】,刑戮【宋】【元】【明】【宮】 [0485002] 試【大】,弒【宋】【元】【明】【宮】 [0485003] 持【大】,時【宮】 [0485004] 天大【大】,大天【宋】【元】【明】【宮】 [0485005] 驕【大】,憍【聖】 [0485006] 天【大】,〔-〕【聖】 [0485007] 歡【大】,勸【聖】 [0485008] 知【大】,如【聖】 [0485009] 神【大】,〔-〕【聖】 [0485010] 威【大】,或【聖】 [0485011] 入【大】,八【宋】,又【宮】 [0485012] 常【大】,當【聖】 [0485013] 常【大】,甞【宋】【元】【明】 [0485014] 粗【大】,但【元】【明】【宮】 [0485015] 新【大】,雜【聖】 [0485016] 某【大】,其【宋】【元】【明】 [0485017] 經【大】,〔-〕【宋】【元】【明】 [0485018] 身軟美【大】,自濡善【聖】 [0485019] 軟【大】*,濡【聖】* [0485020] 度無【大】,無度【聖】 [0485021] 度【大】,〔-〕【聖】 [0485022] 坐【大】,〔-〕【聖】 [0485023] 持【大】,特【宮】 [0485024] 以【大】,已【宋】【元】【明】【宮】 [0485025] 復【大】,〔-〕【宋】【元】【明】【宮】 [0485026] 二【大】,一【宋】【元】【明】【宮】 [0485027] 債【大】,責【聖】 [0485028] 王【大】,土【聖】 [0485029] 如【大】,若【聖】 [0485030] 價【大】,賈【聖】 [0485031] 其【大】,〔-〕【聖】 [0485032] 德尊十【大】,德尊珠十【明】,珠【聖】 [0485033] 恒邊【大】,如恒邊【明】,如恒【聖】 [0485034] 二【大】,一【宋】【元】【明】【宮】 [0485035] 人【大】,〔-〕【聖】 [0485036] 致【大】,到【聖】 [0485037] 葉【大】,華【宮】 [0485038] 各異【大】,〔-〕【聖】 [0485039] 影影【大】,〔-〕【宮】 [0485040] 景明【大】下同,影明【聖】下同 [0485041] 人【大】,與人【宋】【元】【明】【宮】【聖】 [0485042] 福【大】,〔-〕【聖】 [0485043] 太【大】,大【宮】【聖】 [0485044] 轉【大】,專【宋】【元】【明】,輒【宮】 [0485045] 持【大】,〔-〕【宋】【元】【明】 [0486001] 末智【大】下同,未知【宋】下同【元】下同【明】下同 [0486002] 本【大】,大【聖】 [0486003] 人【大】,〔-〕【聖】 [0486004] 緣【大】,〔-〕【宋】【宮】 [0486005] 一【大】,〔-〕【聖】 [0486006] 如【大】,如得【明】【聖】 [0486007] 學【大】,覺【聖】 [0486008] 蓋【大】*,盡【宋】【元】【明】【宮】* [0486009] 儀【大】,議【宋】,〔-〕【聖】 [0486010] 從【大】,德【宮】 [0486011] 數【大】,〔-〕【宋】【元】【明】【宮】【聖】 [0486012] 彼德【大】,〔-〕【聖】 [0486013] 真【大】,〔-〕【宮】 [0486014] 以【大】*,已【元】【明】* [0486015] 還【大】*,逮【宋】【元】【明】【宮】* [0486016] 四【大】,〔-〕【聖】 [0486017] 謂【大】*,誦【宮】* [0486018] 與【大】,學【聖】 [0486019] 志【大】,亡【元】【明】 [0486020] 黨【大】,償【聖】 [0486021] 擔【大】,檐【宋】【宮】 [0486022] 何【大】,〔-〕【聖】 [0486023] 諸【大】,施【聖】 [0486024] 功【大】,分【聖】 [0486025] 不【大】,〔-〕【聖】 [0486026] 未【大】,來【聖】 [0486027] 礙【大】,昇【聖】 [0486028] 不【大】,不不【聖】 [0486029] 毒【大】,〔-〕【宮】 [0486030] 作【大】,如【宋】【元】【明】【宮】 [0486031] 見【大】,現【宋】【元】【明】【宮】 [0486032] 是【大】,其【聖】 [0486033] 今【大】,〔-〕【宋】【元】【明】【宮】 [0487001] 也【大】,他【聖】 [0487002] 唯【大】,惟【宋】【元】【明】【宮】 [0487003] 施【大】,〔-〕【聖】 [0487004] 皆【大】,皆彼【聖】 [0487005] 飲【大】,飯【聖】 [0487006] 事【大】,所【聖】 [0487007] 度【大】,權【宮】【聖】 [0487008] 天【大】,幢【明】,〔-〕【聖】 [0487009] 妓眾樂【CB】,[*]妓眾樂【大】,天眾妓樂【明】 [0487010] 歡【大】,勸【宋】【明】【宮】 [0487011] 梵眾【大】,梵天梵眾【明】【聖】 [0487012] 約【大】,縱【聖】 [0487013] 天淨【大】,〔-〕【聖】 [0487014] 是【大】,〔-〕【聖】 [0487015] 其【大】,具【宋】【元】【明】【宮】【聖】 [0487016] 放【大】,施【宋】【元】【明】 [0487017] 法【大】,如【聖】 [0487018] 往【大】,無往【元】【明】【聖】 [0487019] 者【大】,去【聖】 [0487020] 明度經卷第二【CB】,[*]明度經卷第二【大】,大明度無極經卷第一【聖】【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8 冊 No. 225 大明度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10-16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維習安大德提供,CBETA 自行掃瞄辨識,CBETA 提供新式標點,其他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