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製感應序 赤八
佛道弘深廣大。超出三界。圓滿十方。慈悲利濟。普度群生。然其要在於使人為善去惡。積福修因。以共成佛道。朕間甞取佛經所載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神僧名號。編為歌曲名經。俾人諷誦。歡喜讚歎。功德之大。不可涯涘。乃永樂十七年夏五月。遣人齎歌曲名經徃五臺山散施。以六月十五日至顯通寺。即有祥光煥發。五色絢爛。上燭霄漢。衣被山谷。彌滿流動。朗燿日星。久而不散。[A1]已而復有文殊菩薩乘獅子隱隱出雲際。微露形跡。及雲收霧[A2]斂。乃見獅子揚髯吐舌。奮臂振足。騰躍鼓舞。左顧右盻於山頂駐立。明日。復有羅漢由華嚴嶺而來。或五百。或三百。或一二百。先後踵接。聮翩翱翔。其間有頂經包者。有拄錫杖者。有裸體者。有袒肩者。有跣足者。有跛躄而傴僂者。眾至三千餘。隱顯出沒。變化非常。于時四方之人來遊五臺者。莫不頂禮讚歎以為千載之希遇大抵人之好善。惟在於誠而[A3]已。誠則純一無妄。貫徹內外。足以通天地。感鬼神貫金石。孚豚魚。雖極其幽遠無有不感通者。朕統臨天下。夙夜拳拳以化民為務。凡有所為一出於至誠。是以佛經所至。屢獲感通。觀於五臺之顯應。尤足徵矣。今特命土繪為圖。且復為歌曲以系之。善信之士果能誠心向善。日積月累。念念不[A4]已。將見生享榮華。世臻福慶。歿則徃生人天。受諸快樂。苟為褻瀆輕慢。不惟身受譴罰。殃及子孫。至于生生世世。永墮沉淪。不能消釋。於乎。作善獲福。為惡召殃。徵之[A5]已徃。具有明驗。故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又曰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然則人之欲為善以祈福德者。可不勉哉。可不勉哉。
永樂十七年七月初十日
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名稱歌曲感應卷第四十八
普法界之曲(即四季蓮華樂[A6]四首)
又普法界之曲(即四季蓮華樂[A7]四首)
弘利益之曲(即頻伽音又名呌街聲[A8]六首)
又
又
又
又
又
又弘利益之曲(即頻伽音又名呌街聲[A9]六首)
又
又
又
又
又
又弘利益之曲(即頻伽音又名呌街聲[A10]六首)
又
又
又
又
又
又弘利益之曲(即頻伽音又名呌街聲[A11]六首)
又
又
又
又
又
又弘利益之曲(即頻伽音又名呌街聲[A14]六首)
又
又
又
又
又
又弘利益之曲(即頻伽音又名呌街聲[A15]六首)
又
又
又
又
又
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名稱歌曲感應卷第四十八
校注
【經文資訊】《永樂北藏》第 180 冊 No. 1612 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名稱歌曲(第19卷-第50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9-29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永樂北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