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名稱歌曲卷第十八 塞八
顯真際之曲(即駐馬聽[A1]十首)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徹因果之曲(即疊字錦[A2]十首)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齊聖凡之曲(即晝錦堂[A3]十首)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發大願之曲(即鏵鍬兒[A4]三首)
又
又
除欲漏之曲(即柳搖金[A5]八首)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光通達之曲(即疊字山坡羊[A6]二首)
又
依精明之曲(即燈月交輝[A7]四首)
又
又
又
入圓明之曲(即羅江怨[A8]四首)
又
又
又
照五蘊之曲(即掛真兒[A9]一首)
究竟覺之曲(即香徧滿[A10]一首)
一法性之曲(即懶畫眉[A11]一首)
照迷途之曲(即金索掛梧桐[A12]一首)
無所住之曲(即浣溪沙[A13]一首)
辯真實之曲(即劉潑帽[A14]一首)
淨覺心之曲(即秋夜月[A15]一首)
取淨行之曲(即東甌令[A16]一首)
靜慧生之曲(即金錢花[A17]一首)
止定寂之曲(即餘音[A18]一首)
又照五蘊之曲(即掛真兒[A19]一首)
又究竟覺之曲(即香徧滿[A20]一首)
又一法性之曲(即懶畫眉[A21]一首)
又照迷途之曲(即金索掛梧桐[A22]一首)
又無所住之曲(即浣溪沙[A23]一首)
又辯真實之曲(即劉潑帽[A24]一首)
又淨覺心之曲(即秋夜月[A25]一首)
又取淨行之曲(即東甌令[A26]一首)
又靜慧生之曲(即金錢花[A27]一首)
又止定寂之曲(即餘音[A28]一首)
大增益之曲(即絮娑婆[A29]四首)
又
又
又
正思惟之曲(即兩頭蠻[A31]四首)
又
又
又
悉能知之曲(即傚南枝[A32]四首)
又
又
又
入緣覺之曲(即山歌[A33]八首)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心光回之曲(即真珠馬[A34]一首)
漸增進之曲(即步步嬌[A35]一首)
無所離之曲(即沉醉東風[A36]一首)
住靜慮之曲(即忒忒令[A37]一首)
清淨慧之曲(即好姐姐[A38]一首)
依禪定之曲(即桃紅菊[A39]一首)
勤修習之曲(即園林好[A40]一首)
稱體用之曲(即川撥棹[A41]一首)
照清淨之曲(即錦衣香[A42]一首)
大安隱之曲(即漿水令[A43]一首)
覺所了之曲(即餘音[A44]一首)
又心光回之曲(即真珠馬[A45]一首)
又漸增進之曲(即步步嬌[A46]一首)
又無所離之曲(即沉醉東風[A47]一首)
又住靜慮之曲(即忒忒令[A48]一首)
又清淨慧之曲(即好姐姐[A49]一首)
又依禪定之曲(即桃紅菊[A50]一首)
又勤修習之曲(即園林好[A51]一首)
又稱體用之曲(即川撥棹[A52]一首)
又照清淨之曲(即錦衣香[A53]一首)
又大安隱之曲(即漿水令[A54]一首)
又覺所了之曲(即餘音[A55]一首)
不住相之曲(即祝英臺序[A56]八首)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入緣覺之曲(即山歌[A57]十二首)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名稱歌曲卷第十八
校注
【經文資訊】《永樂北藏》第 179 冊 No. 1612 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名稱歌曲(第1卷-第18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21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永樂北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