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池幻有禪師語錄卷之八 史八
書問
與素菴上座
得手札知上座病狀詳甚所言但覺心神婺亂未獲安穩之方者惟上座方當疼極難忍之時即反究此疼者為誰而知疼者又為誰的確見得果是兩個則當知疼者自疼而知疼者未嘗疼也又若見得知即疼而疼即知者則又當知非真主人原一個矣此知必是妄知此疼亦必是妄疼如果真疼此應常疼常疼豈容有妄知耶如果真知此應常知常知又豈容有妄疼耶上座但未嘗肯切究[A1]己躬下事所以躭着其妄則又有知又有疼更有情緒萬端種種俱放不下之過矣若真實肯究竟根本上面何嘗有一毫頭影子所以謂生死本空五蘊非有以非有故則不妨八苦交煎以本空故當下便是安閒之法耳第恐未悟本空非有所以謂棄𨚫四大海水秪認這一浮漚體為自身相以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耳且言四大海水是甚當要悟得盡十方世界總是爾我一個根本法身蓋以一切虛處即天一切實處即地若使世間人墾土掘地開山塞海則其法身忍疼豈有[A2]已也又若世人攖拂虛空觸着撞着則此心害痛寧有間乎惟上座痛究此於二六時中必以為何如。
謝澹游居士重建山門墻壁布施書
山門墻壁日昨為居士既[A3]已扶起秖有一語未圓得山野從南至北自東達西相[A4]逢一個個只解推倒不解扶起若只恁麼即過去現在乃至盡未來際無有一人發菩提心者唯澹游居士即不然只解扶起不解推倒然於遭罪獲福與解推倒等何也不見今有避罪者則先於戒殺祈福莫先於養牲而不知養牲遭罪與屠家等所謂不養則不殺是也然而推倒扶起又奚假一毫人力耶即盡十方世界凡在含靈具識莫不均稟父母彝倫手足宛然終為無用只合隨分隨緣拈匙握筯喫飯穿衣屙屎放尿消遣嵗時而[A5]已何又有個道可悟禪可叅生死可了佛法可學耶山野今日正若路見不平者未免亦有相藉勞攘雖然如是且問居士畢竟推倒為人去也扶起為人去也若向我道推倒為人也好扶起為人也好山野却與居士作個問訊謝布施。
澹游居士惠佛手柑云此兜羅綿手也藉以上供大師不得作佛想不得作手想無以香味生心無以空色起見畢竟道個什麼敬獻敬問
老僧云三世諸佛昨於夜半時分被幻人一口吞却不知從何處又凸出這一隻來幻人見之不覺退身三步知此定是吞吐不得底異物纔合十誦讀君語不作佛想不作手想幾乎被伊輕輕一掌然幻人似未知痛痒當與大眾共饟謹答仔細矚之原來秪是個死拳頭姑置之弗論。
送磁彌勒與居士
昔南泉問一座主今日講什麼經云講彌勒下生經泉曰彌勒幾時下生云現在天宮當來下生泉曰天上無彌勒地下無彌勒雲居膺持此語問洞山即如天上無彌勒地下無彌勒未審誰與安名洞山被問直得禪床震動乃云膺闍𥠖我在雲岩曾問老人直得火爐震動今日被子一問直得通身汗流乃知古人開口竟不是草草道得也茲有磁彌勒一尊奉案頭供養天上地下無即姑置請道此是彌勒不是彌勒若道是即觸道不是即背作麼生道得一句要與此相應知居士定不使藤床震動也呵呵。
又與居士書
鄙人修行無力常與病俱方當少分輕安擬圖晤語又為天緣隔絕若久奈何幸居士則不被塵勞所困鄙人亦因之稱水和泥少有相通分耳倘居士更向鄙人語言上點斤度兩定是與非又使無何有地水牯牛茫無着落矣呵呵。
自識居士來被居士追逐得我慌但未暇喘氣日昨又被拏住我咽喉幸放手寬鬆些休把老僧捏殺了算好手纔得些些氣息却向居士道還有話在待居士彖頭徃前作聽勢老僧但與震威一喝。
上代祖師多作四料揀接人驗人山野雖非其人微竊彼大意秪堪自印敢語為人耶所謂有一人儘說得一步也行不得有一人儘行得則一句也說不得有一人說得行得更有一人一句也說不得一步也行不得且道今時還有出得這圈繢麼倘出不得須知都在這行戶要得個穩當處立地了即尋常日用胡說亂說由你去若未曾得個立地處饒你十二時中常常在繩墨上行何曾有一毫是處有麼有麼若無老僧又向十字街頭呌喚去也。
與陶太史書
嘗聞大慧道大悟一十八遍小悟不計其數貧道檢得東坡居士語中有個悟頭彼云十二時中常切覺察這個是什麼一日自泗守席上回忽然夢得個消息乃作頌云百滾油鐺裏恣把心肝煠這個在其中不寒亦不熱似則是似則未是不唯這個不寒熱那個也不寒熱咄甚呌做這個那個貧道亦咄云這是夢耶是悟耶是大悟是小悟然此說話覩之盡若了了者錄之呈似居士幸不萌意念敷雪得寄個信來貧道不。
與王靜虛居士書
山僧新年來增得個歡喜處正欲與左右抵掌呵呵通個消息而不知左右旋南之速不一晤語去也豈知吾周行者自正月二十二遣彼南還二月一日猶在京得左右遺書至二月五日寄我況彼又知左右初四日啟行遂使吾有所歉矣然左右應試歸南當如適千里者須三月聚糧可耳蓋大丈夫處世無論世間出世間事務要抖擻精神勇猛竭力做得一番着緊底工夫必欲通徹得到究竟自信自肯處然後臨時應用始得不負生平之志不是適莾蒼者為之果然而已又如獅子搏象全其威力搏兔亦全其威力又如學射必正已挽弓滿而後發不發則已發則必中乃為可耳不然則不如我林下道人無榮無辱無是無非無成無敗無信無疑無得無失無悟無迷無好無惡無高無低誰毀誰譽孰短孰長誰曲誰直孰閒孰忙誰逆誰順孰乖孰張誰進誰退孰存孰亡如是則窮通莫變貴賤不移大小相入寤寐一如生死未定出入何拘惺寂雙流定慧等驅賢愚各得彼此相忘卷舒自在苦樂無妨動靜不異朝暮尋常徃復無際取捨炎涼有無濃淡隱顯抑揚晴雨明暗起倒行藏麄細緩促愛惡陰陽聚散同異垢淨縱橫究竟到底終不如吾進亦呵呵退亦呵呵來亦呵呵去亦呵呵[(冰-水+〡)*ㄆ]亦呵呵放亦呵呵乃至有故亦呵呵無故亦呵呵輕我亦呵呵重我亦呵呵饑寒亦呵呵飽煖亦呵呵加益我亦呵呵減損我亦呵呵及時不及時亦呵呵無可無不可亦呵呵道之得行亦呵呵道之不行亦呵呵今日死亦呵呵明日死亦呵呵無徃而非呵呵也雖然更有個不呵呵處山僧今且未暇為左右剖破呵呵因書及此恰有一僧來問如何是祖師西來大意山僧即閤筆向伊义手云牡円花下臥猫兒一總寫寄去靜虛王居士呵呵三月初六日寓京福田寺書也。
又
昔石霜有云休去歇去一念萬年去寒灰枯木去一條白練去古廟裏香爐去九峰舉此問首座明什麼邊事未嘗分雪得山僧今日忍俊不禁驀地打得一個噴嚏云今日何太傷風雖然山僧從南徃北搜尋一遍無一人於此話相應亦無一人於此話不相應耳是個問頭又金剛般若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或謂不以色見聲求亦不能見耳然又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山僧謂即今耳聞眼見莫不是聲色且作麼生非是個問頭又楞嚴云若能轉物即同如來梵語首楞嚴此云一切事究竟堅固又作麼生轉是個問頭山僧過白塔無他事舉此以問居士有以報我不。
與凝庵少卿書
聞檀越明春壽登七十當絕念於世緣正所謂妄心休處即菩提而坐進斯道此不在貧道面祝得之矣然於世間機智并一切經書道理則一毫瞞檀越不得但以向上一竅生死關頭未曾打破茫然如黑漆桶隱隱常在目前休嫌不道需俟貧道異日南還為一掀翻趯破未可量也呵呵。
與孫太史書
頃覩佳作記語何文辭浩瀚中多種種差別不一總不出一片白雲橫谷口幾多歸鳥盡迷巢兩句端倪畢矣若論這本領不但在左右猶未知着落即朱靜峰尚不曾夢見奈何莫怪山野不惜口業一總為伊點破去也惟左右諒之。
孫太史復
承來教想是昔人喚裴休意旨領益多矣不佞情累今冬恐不能有作也并復。
與孫太史
前得手教想是昔人喚裴休意旨者是使山野失利而獲罪多矣豈果所謂大丈夫面前有三尺暗許久不一悟耶然左右情累又豈但今冬序語恐不能有作耶曷不一想昔人罵于頔相公客作漢致令相公臉上作色乃曰此便是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為近耶曷又不一想趙昌善牡円而葉公畫龍耶何如何如。
復孟白李大夫
來諭師姑原是女人做既會是活語也許公具一隻眼則不勞貧道更與蘇公商證也何如然貧道近亦有個悟處公還知麼南方好水牯一日只耕得八畆田請試道看。
唐太常來書
兩年以修志事相覊承示物不遷論真如嚼蠟竊謂此等處原着不得言語見解一有言有見必不圓成矣如何如何僕連紙望公之歸頗切矣更不蒙省念茲三僧來乃貴道所謂法眷能無情乎且情之必不可已處即是性可以無情亦可以無性矣俗人不能作出俗語願公且以俗膓應俗人語亦三十二應化法所不遺也又何如何如。
復書
隔嵗冬二三頑徒至承惠并辱手教披領讀之使貧道芒寒色顫深自慚赧然貧道又是何人敢當此諄諄連柬相為之勤耶又何使貧道頑嚚一至於此蓋無他第一顧賤軀衰替不堪第二有鄙語付梓未竟第三且人生分緣主張似不由[A6]己第四以生平志願妄欲總若冷灰發不起者以故始覺此賤軀卒不是舊日賤軀心膓亦不是舊日心膓即識見亦非是徃時識見承足下惠柬屢屢相促還將謂是舊日之人仍在此者不亦有辜足下慈悲相為耶雖然須信別有一人去此不遠將當與足下把臂驀然暫一笑於電光石火中但在異日卒不得以有心待彼也何如。
龍池幻有禪師韻語題辭
儒者以默識為第一義是以詩壇文社即禪門首示戒焉幻有道人深於不二法門也者胡為乎工是詩哉是不然黃友人與余論及曾氏一貫之傳既唯之後尚隨事精察否曰平居漫為實際悟後特為游萟工夫耳極言之猶未也方抵出世菩薩上證佛果非眾生不成下度眾生非偈語不顯舉世昏沉竟以無聲三昧之法示之而曰直指心體然則拈花座上默契世尊宗旨者何僅一迦葉耶法界重重十二威儀戲論權教喝棒所加總為眾生解脫故空手把鋤按地現法無非止兒啼爾道人韻語類皆發忬性靈闡揚禪理曰言語文字則淺之乎觀道人矣余故序之代告眾道人云。
居陵無念居士劉應龍手書
韻語
題彌勒圖扇
贈嚴侍者別號無漏
嵗暮日一念居士惠寄書此報之
一念居士話別踵前偈意衍成十首相贈
凝菴少卿哭子短句弔慰廿首
復澹游居士
予寓燕之普照寺壁傾[A8]圮居士因送布施偈云大師緣境俱了不顧墻攤壁倒若也四大未離且恁藏頭蓋腦奉施無相資糧一任買灰買草咦直饒人我山空也須來好去好此復之云。
又復澹游居士
來偈云了無所了露地恰好本來面目無頭無腦體空三輪較量身草鸚鵡能言不離飛鳥復云。
贈丁五公子偈
道安友人新領北山普濟寺戲贈
水東老人新嵗邀余齋畢索詩為贈走筆戲題
擬寒山子詩
寓臺山鳳林寺雜詠八首
懷秋江上人
度夏通州聽妙宗鈔次韻
月川兄開講臺山戲書為寄
寓臺山送德心上人徃牢山再訪清公
清夜獨吟
暮春訪拙菴師留贈
贈非臺非幻二上人
游西山宿平坡寺
次融湖居士韻
答蘭谷茂士
秋夜獨坐
陳居士見訪龍池
復唐少卿二首
山中初夏寄友
清涼山中臺舍利塔傾側多年一日復正之於風雷霹靂中眾以為奇予因記之
題羅漢揭厲圖
春日偶成
山居
重陽前一日同碧淵陸山人送五遊道者
醻志伊居士兼致凝菴少卿
贈郁茂士
古風師久出不返寄勉還山
送友還廬山
山中答友
寄惺初茂士
贈田父
過高城庵有感
咏雪
示眾
春明即事
付法偈
登歸雲庵留題二首
幽居四首
仲春南還舟中
題飛來峯
答友
聞唐太常病以偈為寄二首
偶成
寄友三首
聯芳偈二首
作觀
山中初夏
山居二首
舟居
誦經
贈心所上人
送吳本如儀部南還
臺山卜居
山中懷劉居士
山居秋晚
居龍池寄唐太常
都下別友之五臺
留別蔣思耕
戲題小畫二首
靜中偶成八首
山中新秋夜坐
秋夜聞琵琶
鴈宕偶題
余游鴈宕見題諾矩那尊者并大龍湫一詩云抱黃金膝挺雙眸萬丈巖前看瀑流識得破兮元是水請煩尊者放低頭荊山師次之云我來送目與雲齊着境令人意自迷巖下水同巖上水男兒誰肯放頭低余因口占云。
次韻復石玉居士
示徒
余講法華於秘魔崖寺忽值大雪座間漫成二偈
示眾念佛二首
贈碧淵禪人
同月川兄閱藏
寄立禪瑩上人
即夢
登北臺喜遇南舟兄
贈一源上人
贈翠峯林上人
贈印心澄上人
寓隱山上人精舍二首
再登北臺有感
寄道安友人
中秋夜坐
題香爐
壽三際禪師
訪別山道友於西林留贈
同安節吳侍御小癡徐山人再游善卷
柬徹如吳儀部二首
寄友四首
贈雪莪茂士
辛卯季春𣷉初上人閉關贈偈四首
過杭之法相寺偶題
淨土偈四首
寄唐太常六首
偶偈
贈夷度居士持經偈
偶題六言
友人南還信筆漫贈
送蘇中翰南還
余在京日偶過吉祥見有以佛菩薩生辰詰難沙門者有以生死得失較量沙門者即說偈曰
龍池幻有禪師語錄卷之八
音釋
(式亮切與餉同)。
顫(之饍切音戰頭不正也)。
赧(乃版切音戁靣慚赤也)。
殤(尸羊切音商未成人䘮也)。
籛(將先切音箋姓也老彭姓籛名鏗在商為守藏吏在周為柱下史)。
校注
【經文資訊】《乾隆藏》第 153 冊 No. 1637 幻有傳禪師語錄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乾隆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