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華山志卷六(內攝二門:一、營建門第七。二、流寓門第八。)
營建門第七(內分八:一、書堂。二、道觀。三、祠廟。四、樓閣。五、亭館。六、橋梁。七、塔墓。八、屯寨。)
前哲流風,後賢斯軌。肯構肯堂,明禋昭祀。或建祠堂,高山仰止。或修橋路,周道如砥。于以嘯歌,于以燕喜。歸與歸與,君子所履。志營建。
一、書堂(計:書堂九,附隱居一、書院二、山房一,附別業一、祠三、庵一、精舍六。)
李太白書堂
在化城寺東,龍女泉之側,唐天寶末建。宋南渡後,堂宇蕪沒。嘉熙初,邑令蔡元龍作草堂於化城寺之東偏。明成化間,邑人柯志洪、吳瓛、僧德侃重建,增置兩廡,前立石坊。隆慶三年毀於火。萬曆五年,知縣蘇萬民訪舊址,即僧房後高阜補建。二十二年,知縣蔡立身閱舊址狹隘,乃相地於東巖之下,重建祠宇三間,東西兩廂,徙石坊其前。
清喻成龍詩:
宗觀詩:
費拾遺書堂
在少微峯下。或云「臥雲庵」其舊址也。前為天香嶺。
清喻成龍詩:
王季文書堂
在頭陀嶺下,即今無相寺也。
柯崧詩:
李昭象書堂
在碧雲峯下。僧希坦詩有「孰謂堂空人已往,溪聲還作讀書聲」之句。
雙峯居士書堂
在福安院前,待制程鵬飛讀書處。面雙峯,因號焉。張紫微為之記。
湯侍郎書堂
在文殊峯下,宋侍郎湯允恭所築。
滕子京書堂
在雲外峯下,又名「滕司諫書堂」。思賢巖、諫堂山,皆以此得名。《郡志》載:滕嘗稱池之九華山,「上陵紫霄,下盤洪流。千巖白雲,萬壑清風。草木多靈,民人熙熙。書契以降,不知干戈。居者得其壽,藏者得其朽。可以隱志,可以宅先。」於是葬其父於邑東石嶺鋪。遂築書堂於雲外峯下,讀書其中。
閎肅書堂
在天柱峯前。程待制鵬飛子槐讀書之所。
天柱書堂
在天柱峯下,邑人施達講學處。
九華先生隱居
姓名失考,以為宋齊邱,非也。廣福寺,本「超囘書堂」,然此必另是一人。
九華書院
宋處士陳巖建。中為樓三楹,扁曰「溪山第一」。左室曰「靜觀」,右室曰「燕居」。前有月池,池上有臨清亭。義士方時發,以巖號「九華山人」,故題今額。後因兵燹,失所在。正德五年,巖六世孫陳九疇,請建祠於邑城。
元楊少愚詩:
明李之世詩:
雲波書院
在劉冲,邑人吳鍾隱居處。
九華山房
元末時,義士錢清建。以面對九華,故名。王禕有記。久廢,嗣孫登,重建。
曾侍中別業
在雲門峯南。
仰止祠
在化城寺西,內祀王陽明。陽明於宏治、正德,兩至九華宴坐,學者多從之遊。及嘉靖七年,知縣祝增為建祠,尋廢。後知縣蘇萬民、蔡立身,又重修焉。
邑人王一楨詩:
甘泉祠
在化城寺東,中峯之下,湛甘泉若水曾遊此。嘉靖十三年,督學聞人詮、知府侯緘、同知任柱建,尋廢。萬曆五年,知縣蘇萬民重建。前有石刻「甘泉」二字。
陳明兩公孝義祠
汪廷珍記曰:公名良台,字明兩,世居九華南麓,為池之青陽人。自其高祖以來,世積內行。其父諱懋詣,少失怙,事後母以孝聞。嘗以鄉勇拒左夢庚兵於邑之龍口,鄉賴以安。鄉之人,固祝其有賢子孫矣。方公年十二,其父遇難,即能號泣請代,父竟得脫。公家嘗不戒於火,而母章孺人尚在內室。公自外至,突入,負之出諸烈燄中,身無恙,若有神護者。父嘗晨起,思鄰邑佳果,公潛往取之。去復八十里,比夕以獻。凡公之先意承志,率類此。父素厚鄰里,公尤能推廣為之,周恤益至。凡代其里人輸稅課、與完人婚娶者,殆不可勝計。康熙戊子歲歉,至減值鬻產,易穀以贍飢者。蓋公之事亡如事存,其好施與,匪惟其性然;周鄰贍族,凡皆如其親之自為之者。其體親之心,既沒不忘;故其濟貧之行,亦至老不倦。《孝經》云:「資於事父以事母,而愛同;資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予嘗推論之,以為推事親之心以待人,則愛敬之心無時可忘。而凡事必求乎親心之安,而後可以無愧,公亦可謂安乎親之心者哉!其列諸祀典也,固宜。噫!凡事之不本於誠者,必不能始終如一。以予所見高行畸節,豈無一二事卓卓可驚喜?而按其生平,劃若兩人。其本不立,其他固無足觀耳。若一統志及公家傳,載公還旅次金、歸鄰園墜果諸事,其亦細行之克謹哉!要之,公唯一念之篤於其親,而其內外行習遂以此一念貫之。故其所為雖若平平無奇,而皆足薰閭閻而傳不朽。則洵乎誠之足以動人,而庸德之可貴如此也。故從壤請而為之辭,俾覽者庶有感焉。(壤,即公之裔孫陳壤,清人,汪公門生。)
劉世疎庵
在雙峯下,保真院東北。僧希坦詩有「藏卻胸中萬卷書,卻來山頂結茅廬」之句。
鳳臺精舍
在仰止祠左,府同知任柱建。
雙華精舍
在仰止祠右,邑人侍御柯喬建。
柱明精舍
在新太白祠右,為方伯王一楨建。
王之璘詩:
南臺精舍
在陽明祠東,為給諫吳文梓建。
還素精舍
在會文堂左,為封侍御劉織建。
欽所精舍
在會文堂右,為副憲羅賜祥建。
二、道觀(計:道觀二,附堂二。)
開元觀
在雲門峯下,三級泉西。唐開元中建,詔以館元真。今雪潭後有觀冲,即其遺址也。
延華觀
在鳳凰嶺東。唐乾寧中,趙知微所居。今沙彌庵即其故址。
雲峯堂
在雲峯下。
玄夷堂
在望華亭下。
三、祠廟(計:祠三,廟二。)
協濟祠
在山東北麓,又名「望仙祠」。由縣入九華者,必由此去。
東協濟祠
在覆甌峯之東南。
西協濟祠
在呈鳳嶺之西。
白龍廟
在白龍池側,梁天監二年建。
白鶴廟
在雲峯絕頂,昔有白鶴來集其上,故名。
四、樓閣(計:閣一,樓一。)
聚華閣
在化城寺後,督學御史耿定向題。
陽華樓
在五溪橋左,萬曆五年,知縣蘇萬民建。
明顧元鏡詩:
五、亭館(計:亭卅一,館一,附坊四。)
望華亭
在五溪橋側,舊名「玩華亭」,都御史彭禮建。後廢,萬曆五年,兵備副使馮叔吉,命知縣蘇萬民重建,易今名。
明蕭良有詩:
覽勝亭
在聖泉寺前,僧宗道建。
秀華亭
在延壽寺前,李太白所命名也。
靜觀亭
在崇壽寺前。
宋陳巖詩:
心期亭
在無相寺前。
涌泉亭
在半霄亭下。
碧霄亭
在半霄亭之上。今廢。(半霄亭,因神秀庵在,故列入〈梵剎門.寺庵類〉。)
望江亭
在碧霄亭上。
清許承家詩:
玄覽亭
在望江亭上。明萬曆六年,知縣蘇萬民建。今廢。
懷賢亭
在化城寺禪堂之東。「賢」,蓋指李青蓮、王陽明諸先生也。今廢。
緩步亭
在東巖之麓。
漸昇亭
在緩步亭之上,即東巖之翠微也。今廢。
環奇亭
在堆雲洞前。今廢。
摩空亭
在摩空嶺上,俱萬曆七年,知縣蘇萬民建。今廢。
一中亭
在甘泉書院之左,南陵汪景、邑人施宗道建。今廢。
秀綠亭
在頭陀嶺下。取程雙峯詩「一水綠繞環,千峯秀攢聚」之句。今廢。
三級亭
在廣修院側,巖泉左界。懸流千仞,飛瀉凡三激其石。今廢。
雪浪亭
三級水至此百餘步,驚湍駭浪,長如噴雪。今廢。
激清亭
在協濟祠前。大溪環石,清流激湍,而一亭石上,佳景也。今廢。
笑指亭
在地藏塔前。今廢。
宋陳巖詩:
洗心亭
舊志缺,今補。
玉香亭
在地藏塔下。今廢。
最勝亭
在玉甑峯下。宣和中,曹令機建。詩僧了機,於亭前栽茶,名「夢覺香」。今廢。
三笑亭
在淨信院前溪橋上,取「遠公送陶陸過虎溪」之意。今廢。
忘歸亭
在資聖庵前。面揖五老,對之可以忘歸。
迎仙亭
在金剛尖分水嶺上。今廢。
瀑翠亭
在崇聖院前。
戛玉亭
在翠瀑亭側。
環翠亭
在西洪嶺。北通縣治,南趨九華,前列雙峯,後擁靈鶴,東峙蓮花,而蒼翠環繞,故名。今廢。
捧日亭
在天台峯,清郡守李暲建,有「讚」見後。光緒二十三年,金陵劉益卿重建。
同善亭
在化城寺東。光緒十五年,法輪募建。
芙蓉館
在西協濟祠左。宋嘉定中,邑令林奇之建。今廢。
華雲深鎖坊
在塔寺前。南康知府吳炳庶題,戶科給事中高鶴書。今廢。
太白書堂坊
在書堂前。邑人王友益重建書堂時,併建。置祀田,供春秋祭。其後王遜綸等重修。今廢。
江左名山坊
在大仙橋。今廢。
如來真境坊
在小仙橋。此二坊,俱萬曆六年,知縣蘇萬民建。今[A1]圮。
六、橋梁(計:橋十五。)
五溪橋
在望華亭下,原名「五溪」。萬曆四年,知縣蘇萬民建。兵備副使馮叔吉改「化城橋」。清乾隆三十四年,李世傑重修。
清楊李玨詩:
小石橋
在邃谷巖下。水流巨石間,或鋪平石上,臥而觀之,真枕流也。傍有大石,字倒書於上,云「端平甲午中和節,廬陵虞曾、錢塘趙直、建安劉煥、四川梁明卿,同來。」字頗清麗。
會仙橋
在玉香亭下。
集慶橋
在廣福寺前半里許。橋下水潺湲,高低而下。亦曰「延慶橋」。
迎仙橋
在懷賢亭北。
伏龍橋
舊名「集福」,在山麓大橋庵南。橋傍有庵,橋頭有亭,知縣蘇萬民扁曰「第一禪關」。
大仙橋
有萬壽庵。兵後,常山復興。
小仙橋
長五六丈,闊止三尺許,傍臨不測之險。兩岸欲絕,一徑通之,若畚土而成,故名。
仙人橋
在捧日亭前。光緒二十三年,金陵劉益卿捐建。
利涉橋
在老田。光緒乙未,吳登厚秀冬倡建。(舊作「老田更」,無「在」字。查各書,凡載老田之地,皆無「更」字,故改之。)
永豐橋
跨舒溪。光緒間,柯德風倡建。
義興橋
在廟前北。光緒戊戌,吳宇輝、陳月軒、袁訓之、周在川等,倡捐建。
善心橋
跨濂溪。光緒甲午,僧心徹,募蘇繼美及七八九都吳宇輝、劉漢章、陳月軒、袁訓之等同建。
龍池橋
跨曹溪。光緒丁酉,劉薌林觀察首捐,吳宇輝、劉漢章、陳月軒、袁訓之、周在川等同建。
以上五橋,皆跨五溪。
善繼橋
跨雲鶴山考坑之閒。光緒甲午,劉薌林首捐,吳宇輝、劉漢章、陳月軒、袁訓之等同建。
此澗水,至五溪橋之北始合流也。
七、塔墓(計:塔四,墓七。)
疊石塔
在淨居寺前。唐人疊亂石而成,高丈餘,攲而不仆。
宋陳巖詩:
永安塔
在西洪嶺。
宋陳巖詩:
永慶塔
在南陽永慶庵,凡七級。明萬曆時,里人鮑楚倡建。
普同塔
在化城寺東,閔公墓左。光緒二十二年,東寮同建。
費拾遺墓
在鷄母山,近拾寶巖。
唐杜荀鶴詩:
閔公墓
在石塔東崖下。
湯侍郎墓
在淨信寺腳庵之側。
法鑑墓
在化城寺東,文殊庵前之西。
福慶墓
在西塔院後。
道泰墓
在化城寺後,即東塔院。
甘贄墓
在曹山南麓。
八、屯寨(計:寨五。)
劉相公寨
在廣化院上。宋建炎中,寇張遇犯境,鄜王劉光世因險立寨於此。
宋陳巖詩:
毛萬戶寨
在福海寺西北。
常開平寨
在六泉口。
錢元帥寨
在六泉口。元帥名「清」,八都人。元末,集義旅以衛鄉邑,與趙普勝寨相拒。
江元帥寨
在文殊峯。元末,池郡邑為趙普勝所據,守將曲律不花不能拒而遁。統兵官鄧公總制宣城,令各邑互相保障。以邑人江華甫雄武,劄付稱「元帥」。結寨於九華山文殊峯,與錢清相犄角。率義勇固守,邑里以安。
流寓門第八(內分四:一、名賢。二、隱逸。三、文苑。四、仙道。)
世法之中,莫尚吾儒。身修國治,萬姓楷模。世路迍邅,蘊玉藏珠。考槃阿澗,嘯歌自娛。文誇吐鳳,道幻飛鳧。空谷足音,一道同趨。志流寓。
一、名賢
明
王守仁
字伯安,號「陽明」,浙江餘姚人。父華,仕至吏部尚書。母懷孕十四月而生,祖母夢神人自雲中送兒下,因名「雲」。五歲不能言,有異僧過之,曰:可惜道破。更名「守仁」,乃言。宏治己未,進士第二。十四年辛酉,以刑部清吏司,審錄江北,多所平反。事竣,遊九華,因見道者蔡蓬頭,及地藏洞不火食之異人,論最上乘。異人曰:「周濂溪,程明道是儒家兩箇好秀才。」次年壬戌,告病歸越,築室陽明洞,行「導引術」,故號「陽明」。遂能先知,眾驚異,以為得道。久之,悟曰:「此簸弄精神,非道也」,即屏去。思遺棄世累,獨不能置念於祖母與父。久之,忽悟此念生於孩提。若可去,是斷滅種性矣。明年,移疾西湖,往來南屏、虎跑諸剎。乙丑在京師,專志講學,時年三十四。正德改元,奄瑾竊柄,逮繫言官。守仁抗疏救之,下詔獄,杖,謫貴州龍場驛丞。瑾遣賊欲加害,守仁至錢塘,託迹投江,附估舶遯。風飄至閩境,夜奔山寺,不納,趨野廟臥。夜半虎繞廊,哮吼不入。於是由武夷歸省親,冬赴龍場。其地在萬山叢棘中,蛇虺蠱毒瘴癘之藪。無屋舍,就石穴而處。從行僕病,躬析薪汲水,自為石槨以待盡。於時,不唯得失榮辱胥已解脫,即生死念頭亦無動於中。端居澄默,日夜參求。一夕,忽大悟,不覺呼躍。至此,始信聖人之道,吾性自足,時年三十六也。庚午移廬陵,不事威刑,專開導人心。僅七月,治幾無訟。正德十一年丙子,以尚書王瓊薦,陞左僉都御史,巡撫南贑汀漳等處。時江西、福建、廣東、湖廣之交,方千餘里,皆亂。以贑南為巢穴,阻山作寨。而宸濠陰與之通,以至嘯聚至數十萬。守仁莅任旬日,練民兵進𠞰。凡三月,而破賊巢三十八。積年逋寇悉平。十四年己卯,寧藩宸濠反,陷南康、九江,進圍安慶。守仁舉兵破南昌,宸濠悉眾囘援,守仁迎擊,大破之,遂擒濠。太監張忠等,導上親征。令縱濠於鄱陽湖,俟駕至,戰而執之。守仁以宸濠付張永,而還南昌。張忠、許泰等,恨失濠,譖守仁必反。帝詔之,立馳至。忠、泰沮不令見,乃入九華山,宴坐一室。帝覘之,曰:「道學人也,何謂反乎?」遣還鎮。庚辰,重過開元寺,留石刻讀書堂後,仍還南昌。辛巳,年五十歲,始揭「致良知」之教。六月,進兵部尚書。世宗踐祚,錄擒宸濠功,封「新建伯」。嘉靖元年壬午,守父喪。丁亥,以左都御史,征廣西思田蠻。開示恩信,自縛來降者七萬餘人。薄懲之,令歸農。以歸師襲破兩廣斷籐峽猺,劇寇萬眾。猺寇盤據三百餘里,郡縣罹害者數十年,至是一舉悉平。而桂萼譖之,賞格不行。守仁病篤,乞骸骨歸。至南安,門人問遺言。答曰:「此心光明,亦復何言?」遂卒。時嘉靖七年戊子,十一月二十九日也,年五十七。(按《通鑑綱目》,先生平斷籐猺,在戊子九月,其卒在己丑正月。今據黃梨洲《明儒學案》先生傳所載。以梨洲與先生同為餘姚人,紀載較確也。)隆慶初,贈新建侯,諡文成。守仁自經宸濠、忠、泰之變,益信良知真足以忘患難、出生死。自言:「近來信得『致良知』三字,真聖門正法眼藏。自經多事以來,只此良知,無不具足。某於此良知之說,從百死千難中得來,不得已,與人一口說盡。只恐學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種光景玩弄,不落實用功,負此知耳。若向裏尋求,見得自己心體,即無時無處不是此道。亙古亙今,無始無終,更有甚同異?知是心之本體,心自然會知,不假外求,善惡自辨。徹頭徹尾,無始無終,即是前念不滅,後念不生。今卻欲前念易滅,後念不生,是佛所呵為斷滅種性,入於槁木死灰矣。心體上,著不得一念留滯,如眼著不得些子塵沙。便好念頭,亦著不得,如眼中放金屑,亦開不得。七情皆良知之用,不可分別善惡,但不可有所著。有著謂之欲,俱為良知之蔽。然纔有著,良知亦自會覺,覺即蔽去,復其體矣。良知不由見聞而有,而見聞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滯於見聞,亦不離於見聞。單言心,恐無入處,故醒之以知。單言知,恐以情識當之,故揭之以良。良知者,無知而知也。知來本無知,覺來本無覺,然不知則遂淪埋。妄心則動,照心非動。恆照,則恆動恆靜。照心固照,妄心亦照,有刻暫停則息矣,非至誠無息之學矣。照心非動者,以其發於本體明覺之自然,而未嘗有所動也,有動即妄矣。妄心亦照者,以其本體明覺之自然者,未嘗不在於其中;但有所動耳,無所動即照矣。有妄有照則猶貳,貳則息矣。無妄無照則不貳,不貳則不息矣。」人問:「用功收心時,有聲色之聞見,恐不專一。」守仁曰:「非耳聾目盲,如何不聞見。只雖聞見?而不流去,便是。」有人欲屏絕事為。守仁曰:「使在我無功利之心,雖錢穀甲兵,搬柴運水,無往而非實學。使我尚存功利之心,雖日談道德仁義,亦只是功利之事。用功在澄心,不在無事也。」問上達功夫。答曰:「凡目可得見,耳可得聞,口可得言,心可得思者,皆下學也。不可見聞言思者,上達也。故凡可用功者,皆下學;而上達,即在下學裏。吾輩用功,要心真切,見善即遷,有過即改,方是真切工夫。若求用功時光景,或效驗,卻是助長外馳,不是工夫。」問:「心無惡念時,亦須存箇善念否?」曰:「既無惡念,便是善念,若又要存箇善念,即是日光之下添燃一燈。」問:「己私難克,奈何?」曰:「將己私來替汝克。」問:「古人論性,各有異同,何者為定論?」曰:「性之本體,原是無善無惡;至發用上,則可為善為惡。譬如眼有喜時眼、怒時眼,若執定一邊,便錯。孟子說性善,從源頭上說。荀子說性惡,從流弊上說。只是這箇性,所見不同耳。」每常誨人,謂:「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用。知善知惡是致知,為善去惡是格物。而以默坐澄心為下手工夫。」其學徧天下,而分各派。東流至日本,成明治維新事業,實有體有用之學也。有《九華詩冊》,見本志〈藝文門〉。九華立陽明祠,在化城寺西,下為仰止亭。(《明儒學案》及《聖學宗傳》)
湛若水
字元明,號「甘泉」,廣東增城人。魁宏治壬子鄉試。尋從白沙先生遊,即以「隨處體認天理」為宗,誓不復仕。以母命,出應乙丑會試,第二人編修。時陽明王公在史館講學,相與倡道京師。而呂柟、王崇輩皆公場屋所取士,和之。道望日著,學者稱「甘泉先生」。母喪,廬墓三年。遊九華,愛其奇秀,即刻「甘泉」二字於石,創書院於山。平生足迹所至,必建書院以祀白沙。從游者徧天下,卒年九十五。
呂柟
字仲木,陝西高陵人,學者稱「涇野先生」。正德戊辰,會試第六人,廷試第一。公立教以正心、修身、忠君、孝親為本。有劾甘泉之學者,則曰:「聖君在上,豈可使明時有偽學之禁?」有問朱陸之學者,則曰:「初時同法堯舜,同師孔孟;雖入門路徑微有不同,而究竟本原,其致一也。」公於九華,有〈甘泉記〉、〈仰止亭記〉。
張元忭
字子藎,別號「陽和」,山陰人。嘉靖戊午舉於鄉。父官太僕,就逮於滇,元忭侍以往。及釋歸,乃入京誦冤。事解,又歸侍於家。一歲中,往返奔走三萬餘里,其至性如此(隆慶辛未)。南宮射策第一,授修撰,仕至翰林侍讀。學從王龍溪,得其緒。唯龍溪只談本體,不言工夫,元忭則謂:「本體無可說,可說者,皆工夫也。主義在善有善幾,惡有惡幾。於此而慎察之,善必真好,惡必真惡,格不正以歸於正為格物。」可謂善學龍溪者。遊九華,有「九九峯頭無限樂,何年卜築細攀躋」之句。卒年五十一。(舊志及《明儒學案》)
鄒元標
字爾瞻,號「南皋」,吉水人。萬曆初進士,官至總憲,諡「忠介」。天啟初,建首善書院,與馮恭定同講學。工部郭興治曰:「今干戈倥傯之際,禮樂潤色,性命精微,無裨短長。」元標曰:「天下治亂,係於人心;人心邪正,係於學術。凡法度、風俗、進賢、退不肖,舍明學末由。今之學者,除訓詁、括帖外,無功課;除青紫榮名外,無意趣。其惡聞講學,固宜。殊不知,不聞道,即位極人臣,勳銘旂常,了不得本分事。生是虛生,死是虛死,骨朽青山。而本有昭昭者,不知飄泊何所,誠為可哀。此臣所以至老不敢退墮自甘也。」其學,以「識心體」為本,以「行恕於人倫事物間,與愚夫婦同體」為功夫,以「不起意空空」為極致,故於禪學在所不諱。其「求見本體」,即佛家所謂「本來面目」。其所謂「恕」,亦非孔門之恕,而為佛家「事事無礙」。嘗遊九華,〈登地藏塔〉詩有「煉性臺空在,傳心偈尚存」之句。(舊志及《明儒學案》)
羅賜祥
字應敬,號「欽所」,青陽人。幼好學,在九華僧舍篝燈夜讀,焚其巾,不自覺,山僧稱為「焚巾秀才」。隆慶四年,舉應天鄉試。歷官武庫司郎中,出為湖廣按察司副使。師事耿恭簡公定向,悉本良知宗旨,以主敬為先務,不欺為實際。分守湖北時,苗夷雜居,俗悍而賈淫。乃以坦易化之,不加束縛,一意噢咻。洞僰谿苗,讋伏嚮邇。有精舍,附陽明祠,即以陪祀焉。(《九華紀勝.卷七》)
畢似范
字一衡,號「心坡」,石埭人,少保尚書鏘之仲子。幼篤學,有希聖之志。長以廕,歷戶部員外郎。萬曆間,命中使採珠寶於滇廣,疏請罷之。不報,遂棄官歸,益研精「心性之學」。於九華築精舍,延四方來學之士。歡欣接引,適館授餐,雖資竭不顧也。後遭母喪,辟踊七晝夜,裂肺而死。學者祠之九華東壁。(《九華紀勝.卷七》)
二、隱逸
唐
費冠卿
字子軍,登元和丁亥第。未及拜官,聞母病,泣奔抵家,而母已葬。遂廬墓側,哀慟不輟。長慶二年,李仁修舉冠卿孝節,召拜右拾遺。制曰:「前進士費冠卿,嘗預計偕,以文中第。祿不及於榮養,恨每積於永懷。遂乃屏身邱園,絕蹟仕進。守其至性,十有五年。峻節無虧,清標自遠。夫旌孝行、舉逸民,所以厚風俗,而敦名教也。宜承高獎,以儆薄夫。擢參近侍之榮,載佇移忠之孝。」冠卿歎曰:「祿以養親耳,親沒,何以祿為?」賦詩云:
遂終隱少微峯下。
鞏疇
字禹錫,秋浦人,號「九華處士」。(詳〈鄭薰詩序〉。)
王季文
字宗素,少厭名利,隱居九華。遇異人,授九仙飛化之術,曰:「子當先決科於詞籍,後策名於真列。冥注使然,不可移也。」登咸通中進士第,授祕書郎。尋謝病歸,築室頭陀嶺下。日浴龍潭,人見之,風雨不失期。將死,以所居宅捨為寺,請鄰僧智英主之。即今之無相寺是也。
李昭象
字化文,池州刺史方玄之子。父卒,因家焉。懿宗末,以文謁相國路公巖,深器重之。後避黃巢亂,入九華山。築室碧雲峯下,與張喬、顧雲輩為友。龍紀中,楊行密賁宣州,以書招之,堅志不就。同時有鄭參軍者,隱居九華。昭象將赴舉出山,留詩寄參軍云。
宋
孫冕
臨江人,直史館三十年。晚守蘇州,有詩自寓云:「寄語姑蘇孫太守,也須抖擻老精神。」乃拂衣退隱九華。朝廷高其風,累詔再任,不起。後還籍。
滕宗諒
字子京,河南人。祥符八年進士,官司諫。以言得罪,謫祠部員外郎。知信州,又監鄱陽郡榷酤。請改池州,就九華山以葬父。築室雲外峯下,讀書其中。著《九華新錄》一卷。尋調去,後入為天章閣待制,卒。
劉放
字世疎,隱居九華雙峯下,手書石上「清隱巖」三大字。著《九華拾遺》二卷。
元
陳巖
字清隱。宋亡,隱居不仕。元世祖徵求隱逸,巖乃汗漫江湖以避徵。及老始歸山,築九華書院「溪山第一樓」,嘯歌其中,號「九華山人」。當時有作詩輓之者,曰:「宋家海宇一孤舟,野服黃冠共白頭。」所著有《九華詩集》行於世。
《四庫全書.總目》云:《九華詩集》一卷,宋陳巖撰。青陽人。咸淳末,屢舉進士不第。入元,遂隱居不仕,築室於高陽河,日嘯歌其內。徧游九華,至一處,則作一詩紀之。其詩瀟灑出塵,絕去畦徑,有高人逸士風格。
按:清隱詩,多有見道之言。舊志所載寥寥,今志特補錄之。
楊少愚
家九華山下。好讀書,屢試不第。所著有《孝經衍義》、《九華外史》。
明
施達
字下之,青陽人。生平以「約禮」為宗,不應制科文字。嘗北面長林畢心坡,四方會講,懽欣接引。後卜築九華天柱峯下,彈琴著書,生徒景從。不應辟命,終老於九華。所著有《周禮通義》、《孝經注》、《序卦圖闡集》、《天柱志》諸書。門人梓《施子語錄》十五卷行世。
吳鍾
字空之,穎敏博學,善詩賦古文詞。遭亂,隱九華之劉冲,足迹不入城市,人稱「劉冲先生」。劉冲,即少微峯北,費拾遺隱居故地。著有《呵凍錄》諸集行世。
章福
一傭人,僦居長林旗嶺村。孑身無妻子。日行傭,得米,積之。至年終,轉赴河埠間,擊小鐘。呼貧者,聽自取;不問姓名,米盡乃歸。歲以為常,垂老不倦。後入九華,莫知所終。
三、文苑
唐
李白
字太白,隴西人,興聖皇帝九世孫。母夢長庚入懷而生,因以命名。既長,隱氓山,州舉有道,不應。賀知章稱為「謫仙人」,言於玄宗,有詔供奉翰林。沈香亭牡丹盛開,召為樂章。適白已醉,左右以水頮面,醉稍解。帝使貴妃為之捧硯,即成〈清平調〉三首。筆無留意,帝奇其才。嘗使高力士脫靴殿上,力士譖之貴妃。帝欲官白,時朝事日非。請雲游四方,賜金牌,署曰「海上釣鰲客」。嘗騎驢過華陰縣,縣令止之。索筆供云:「曾用龍巾拭唾,御手調羹,力士脫靴,貴妃捧硯。金鑾殿前尚容走馬,華陰縣裏不許騎驢。」令大驚,謝之。太白與孔巢父等,號「竹溪六逸」;與賀知章等,稱「飲中八仙」。嘗遊并州救郭子儀。及安祿山反,永王璘起兵敗,繫太白於潯陽獄,子儀以百口保之。時族人李陽冰為當塗令,太白訪之。江中望九子山,改名「九華」。所寓為「太白書堂」云。
許棠
字文化。登咸通十三年進士,為涇縣尉。後避世亂,歸隱九華。時與張喬、俞坦之、劇燕、任濤、張蟾、鄭谷、李棲遠、李昌符輩,謂之「詩中十哲」。棠嘗過洞庭有詩云:「四顧疑無地,中流忽有山。」人因號曰「許洞庭」。
張喬
秋浦人,有詩名。咸通中,京兆府解試〈月中桂〉,詩云:
其年,李建州頻主試,以許棠老於場屋,為首選薛尚書能以詩唁喬,有「何事盡參差,惜哉吾子詩」之句。後大順元年,登進士第。黃巢亂,喬曰:「尚可以行道乎哉?見幾而作,此其時矣。」遂與伍喬、顧雲、殷文圭、杜荀鶴、許棠輩互相倡詠,棲老九峯。
顧雲
字垂象,池州人。風韻詳整,與杜荀鶴、殷文圭相友善,同肄業九華。咸通中,登第,為高駢淮南從事。師度之亂,退處舊隱,杜門著書。宰相杜讓能奏,雲與盧知猷、司空圖等,分修宣、懿、德三朝實錄。書成,加虞部員外郎。乾寧初卒。有文,號《鳳策聯華編稿》。
殷文圭
小字桂郎,池州人。卜居九華,潛心苦學。所用墨池,底為之穴。赴舉時,中途遇一叟,熟視之,曰:「如學道,當冲虛;不爾,大有名於天下。」乾寧中及第,為裴樞宣諭判官。子行義,自江南歸宋。避諱,改姓「湯」,名「悅」。
杜荀鶴
字彥之。會昌末,牧之自齊安移守秋浦。妾有娠,妻逐之,以嫁石埭長林鄉杜筠,生荀鶴。大順初,擢進士第,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自號「九華山人」。昔荀鶴生,有獻詩者曰:
荀鶴擢第時,正第八名也。李昭象詩云:
殷文圭詩云:
周繇
字惟憲,建德人。登咸通進士第,著〈明皇夢鍾馗賦〉得名,為河南尉。秩滿,隱九華,詠詩自娛。僕射王徽稱其孝友可以表俗,奏為建德令。李昭象以詩送之曰:「投文得仕而今少,佩印還家古所榮。」弟繁,亦有文聲,時稱「二周」。有《二周紀略》四卷行世。
宋
湯允恭
本殷文圭之後。登宣和六年進士第,歷常州通判、刑部員外郎、殿中侍御史、兵部侍郎。歸老九華,築書堂於文殊峯下。卒,葬於淨信寺之麓。
程九萬
字鵬飛,號「雙峯居士」,以書堂面雙峯故也。淳熙二年登第,仕至文華閣待制。所著有〈九華〉詩百篇,又合「九華六圖」為「二圖」。其子槐,復於天柱峯側,建「閎肅書堂」,苦志讀書。後官監給賞庫,贈「朝奉大夫」。
明
程懋
宋待制鵬飛之後裔。於天柱峯下,重建「閎肅書堂」,讀書其中。經術通明,問學該博。中正統十二年鄉試,官平山學諭。歸隱舊業,授徒講學,至老不輟。
四、仙道
漢
竇伯玉
字子明,丹陽人,世稱「陵陽子明」者。漢元封間,為陵陽令,無欲而民自化。釣得白龍,放之。後數十年,釣得白魚。魚腹中有書,教子明服食。遂上黃山採石脂服之。三年,白龍來迎。止陵陽山百餘年,騎白龍仙去。二女亦化鳧飛昇。今九華山,鳧山,皆有白龍潭。蓋漢時九華山,本名「陵陽山」也。
晉
葛洪
字稚川,句容人。家貧,好學,以儒知名。學道得仙,著《抱朴子》一百一十六篇。嘗鍊丹於九華。今臥雲庵北,有葛仙丹井;雙峯下,有葛仙洞。
唐
張果老
初隱中條山,乘白驢,日行萬里。息則折為紙,納笥中。明皇以璽書迎至京,欲以玉貞公主降之。果大笑,不奉詔。嘗乘驢至拾寶巖看花,驢行石上,蹄跡一道,至今宛然,號「果老石」。
趙知微
乾寧中,建延華觀於鳳凰嶺。屢詔不出,乃賜碧雲星冠、青霞羽衣。人多從之遊。值中秋陰雨,知微率眾登峯之絕頂,則萬里無雲,月如明鏡,別一天也。於巖下種桃千株,花皆碧色。桃落水中,流出澗外,居民得之,鬻以自給。後知微仙去,人名其巖曰「碧桃巖」,澗曰「浮桃澗」。
明
蔡蓬頭
不知其名,常蓬頭,因以為號。宏治十四年,王陽明先生審錄江北。事竣,遊九華,聞其善談仙,待以客禮。請問,蔡曰:「尚未。」有頃,屏左右,引至後亭。再拜請問。蔡曰:「尚未。」問至再三。蔡曰:「汝後堂後亭,禮雖隆,終不忘官相。」一笑而別。(據王文成公全集增改)
甯成
九華黃石溪田父也。立志不欺。一日鋤山側,遇一翁,導之,叩石壁。壁啟,有宮室,非人間居。翁即其地拾半桃食成。成食之,心知其為遇仙矣;顧念家尚有母,未畢養,奈何?翁即知其意,謂之曰:「汝欲還,當閉目,否則墮水中也。」成如言,聞波濤澎湃者久之。翁語之曰:「至矣!」令張目,則在其家屋上。拳其背,使嘔所食半桃。復訂曰:「萬曆二十四年之某月某日,當俟我於山中。」言訖,翁不見。成乃叫號屋上,家人聞其聲,掖之下;則去家已三載,母尚無恙。成復事母,盡孝六年。母逝。適往山中採石耳,遂不歸。其日月適如翁前所訂云。
清
鄧羽
一都金家冲人。入九華採薪,遇異人授符籙,遂能呼風喚雨、療病除妖,不受謝。道光甲辰六月,池郡大旱,井涸禾槁。郡守裘太尊,延之設壇祈禱。施掌心雷訣,霹靂一聲,雲興雨降。復東嚮長噓,成黑雲東行。既而太守詢其故。謂青亦患旱。寄雨三分,聊慰霓望。是日青邑亦得甘霖,從西來,正羽登壇時也。太守命以駟輿送歸,已飄然長往矣。後入九華山,不知所終。
附:神仙感遇傳
費冠卿,及第,將歸,別相國鄭公餘慶。公素與秋浦劉令善,喜費之行,託寓書,緘授費。乃戒之曰:「劉令久在名場,所以不登甲乙之選者,以其褊率不拘,捨高科而就卑宦,可善遇之。」費至秋浦,投刺於劉。委案上,不顧。費悚立良久,即以相國書授閽者。劉發緘,慢罵曰:「鄭某老漢,用此何為?」擘而棄之。費懼,趨拜於前。劉憫顧,揖坐與語。其時,日已昏黑,費乞於廳廡下席地一宵。劉已入,良久,出曰:「此非待賓之所。」引費挈氈席入廳後小閤子中。既而閉門,鎖繫甚嚴。費莫知所以,據榻而息。於門竅中,窺劉自操篲畚,掃除內外庭廡、階壁。將及二更,忽異香郁烈異常。劉執版恭候於庭,香氣彌甚。即見雲冠紫衣仙人,長八九尺,數十人擁從而至。劉再拜稽首,仙人直詣堂中,劉侍側。俄而筵席羅列,香溢閤中。須臾,奏樂飲酒,命劉席地侍飲。一切均非人世所有。仙人問劉:「得鄭某信否?」對曰:「得,甚安。」又問:「得鄭書否?」對曰:「費冠卿自長安來,得書。」仙人笑曰:「冠卿及第矣,今在此耶,吾未合與見。」命劉酌酒一杯,送閤子中;並令囑,早修行,即得相見。費窺劉自呷半杯,以盆中水投杯中。疑未飲,仙人即與徒從乘雲去,劉拜辭嗚咽。仙戒曰:「汝見鄭,但令修行,即得相見。」遂去。劉詣閤,見酒猶在,驚曰:「此酒萬劫難遇,何不飲?」引而飲之。費力爭,得一兩呷,劉即與費為修道友。費卜居九華山,以右拾遺徵,竟不起。鄭相國尋去世。劉、費頗祕其事,不知所降是何仙也。
九華山志卷六終
【經文資訊】《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第 A072 冊 No. GA072n0077 九華山志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2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中國佛寺史志彙刊》所編輯
【原始資料】法鼓文理學院、中華佛學研究所之「中國佛教寺廟志數位典藏」專案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