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華山志卷四(內攝二門:一、高僧門第四。二、靈應門第五。)
高僧門第四(居士附)
坐如來堂,具正法眼。唯比丘僧,會皆上善。自緝麻衣,同餐土墡。羅漢從遊,觀音俛眄。守約道隆,光韜德顯。遺範千秋,勿忘數典。志高僧。
唐
唐勝瑜
地藏上座弟子。建臺殿,設佛像,立朱臺,挂蒲牢,開溪澗,為稻田,及放生池,佐地藏開山。見化城寺費冠卿記。
唐道明
閔公讓和之子。讓和捨地供地藏造寺,其子即從地藏出家,為道明和尚。見《百丈清規證義》及《神僧傳》。
按:道明和尚為地藏菩薩弟子,見《神僧傳》。且云:閔公每齋僧百人,虛一座,以待地藏。費冠卿記及《宋高僧傳》均載新羅國人,渡海相尋,其徒實眾。《宋傳》更云:地藏以食不給,發青白土供眾。其眾請法以資神,不以食而養命,南方號為「枯槁眾」,莫不宗仰。據此,則地藏未造寺時,九華山已有百僧。既造寺後,弟子眾多;且能為法忘身,為世尊仰。而費記只載勝瑜一名,《九華志》仍之,無別記載。即道明和尚,亦未補入。可見《九華僧傳》遺漏實多也。
唐智英
與隱士王季文交善。季文臨終,捨所居宅為寺,請英主之,即今之無相寺。
唐冷然
與費冠卿為友,有詩。
唐神穎
居九華龍池庵,有〈和王季文〉詩。
唐齊己
姓胡,名得生,與鄭谷相友善,有詩。
按《宋高僧傳》,為益陽人,幼出家於大溈山寺,習律儀。後參德山,大發解悟。如是藥山、鹿門、護國,凡百禪林,莫不參請,視名利若浮雲矣。於石霜法會,請知僧務。時高季昌自為荊州留後,割據一方;禮己,命作僧正,非所願也。故有「未曾將一字容易謁諸侯」,之句。與華山隱士鄭谷時相酬唱。破衲擁身,枲麻纏膝,棲約自安,自號「南嶽沙門」。
唐應物
大中時,居九華。嘗作《九華山記》。與羅鄴唱和,有詩。
唐道濟
居安禪峯福安院。
唐超永
號「無際禪師」,致藏法嗣也。
唐卓庵
唐末高僧,居觀音巖,感觀世音菩薩現相。
唐淨藏
新羅僧,建雙峯庵。
唐臥龍和尚
俗姓李,官常侍,落魄不遂。天祐中,泛舟,見九華,慕其勝,築室於南陽里居之,名曰「臥龍庵」。落髮著僧衣,號「臥龍和尚」。
五代
五代伏虎禪師
失其名,楊吳時僧,能伏猛虎。南唐後,入九華,建道場於拾寶巖,即今之圓寂寺也。
宋
宋圓證
南唐保大中,禪宴臥雲庵。至宋景祐中,手疏,命九華詩社僧清宿居之。越三日而化。(「宿」,一作「晝」。)
宋善修
乾道三年,年八十六,住龜山崇壽寺。周益公遊山見之,贈以詩云:
宋寒碧
自竟陵入九華,能詩。有〈遊九華〉數章,今不傳。(不知是否宋人。見舊志,未詳時代,無從稽考。)
宋清宿
景祐中,主「九華詩社」,繼圓證住臥雲庵。
宋了機
宣和中,嘗於最勝亭植茶。
宋希坦
號「率庵」,宋末居九華淨信寺,有《九華詩集》。
宋玉田
建隆中,創龍門寺於曹山。相傳有寂祖、雲譯、宏濟、惟政、廣宗,及元有真觀、智津、如理,皆其後高僧。
按《池州府志》,雲譯,宋興國中,嘗創資善庵於百丈潭西。廣宗,號「冠傳禪師」,曾住化城寺。真觀,號「無象禪師」,元至治元年,隨濟宗禪師來九華,住化城寺。見《九華紀勝》。
明
明徧周
字天庵,洪武戊申,住化城寺。
明通杲
字日初,池州人,繼徧周住化城寺。
明昭蓮
明初人,創建天台寺(即今之地藏禪林)。見清光緒《周志.天台峯圖記》。
明宗琳
號玉㵎,涇縣人。洪武十六年,住持化城。二十四年,重建殿宇、廊廡、禪堂、齋僧、養老、學事、淨業諸堂,并土庫方丈,九華復興。見《九華紀勝》卷七。
明法鑑
字無礙,初住金陵靈谷寺。宣德二年,住化城寺,重建殿宇。化城東、文殊庵西,有法鑑塔。
明福慶
號雲巖,永樂時,居南京靈谷寺。因師年老,還山,住持化城。宣德十年,重建大雄寶殿、藏經、祖師、金剛、天王、伽藍等殿,并如來、大士、羅漢、諸天等聖像。見工部尚書周忱記。寂後,厝寺後西塔院。
明道泰
字嶽宗,成都蕭氏子。初祝髮時,師事南京天界寺天童禪師。正統六年,住化城寺。十一年,奉勅授北京萬壽寺戒壇宗師。景泰七年,以年老乞歸九華。尋卒,葬寺後東塔院。天順元年,朝廷遣官賜祭。有諭旨,載〈藝文門〉。
明量遠
字徧空。萬曆三十一年化城寺災,量赴京奏聞,奉皇太后賜金重建,兼修塔院。三十四年,勅封「護國肉身寶殿」及「大藏金塔」,并賜量遠「紫衣」。
明佛智
號大圓,住化城寺東寮。年八十餘,召徒眾告別。沐浴更衣,入龕端坐而逝。越七日,顏色如生。舁往寶峯庵後入塔。過龍女泉側,三昧火發,須臾屍化。見者莫不歎惋。
明普通
萬曆時人,修創東巖佛殿。見吳給諫文梓記。
明慧庵
萬曆時人。鄒南皋為作像讚序曰:予游九華索高僧,而得慧庵,蓋數見而相歡焉。陽明祠圮,庵憂見形色。今祠宇重新,祀典大備,庵默翊之力居多。夫庵所學者佛,所慕者儒。其見儒與佛無異耶?亦有見分儒分佛為墮名相耶?求予為祠記,援筆付之。慧庵歸矣。偶有繪其像者,敬為之讚。《紀勝》載,見《九華散錄》。
明真諦
號文石,四川眉州僧。萬曆間來九華,趺坐翠微隄。遇兩士人舟過。一人問曰:「老僧何處至?」應曰:「九子水雲鄉。」一人曰:「安得乘閒坐?」應曰:「暫借柳陰涼。」聞者大嗟異,延居湖心寺。萬曆末,復入九華,召弟子至,作偈而化。見《紀勝》卷二十一。
明性蓮
字無垢,姓王氏,太平僊源人。生而不羣,幼時喜為佛事。其時諸外道羣聚,宣揚其說,蓮每往觀聽。一日謂眾曰:「此夢語也,其如生死何?」因決志出俗。年二十二,遂散家財、棄妻子,之金陵攝山棲霞寺,從素庵節薙染。受具,依棲講席,習諸經論義。置卷歎曰:「吾為生死大事出家,此豈能了大事乎?」復棄去,得故鄉之牛頭山,誅茆以休。刀耕火種,專以己躬下事為念。久之,未有所入。又棄去,至清河,謁法堂,授以念佛三昧,乃深信入。尋參徧融於都下,一見器之,因留入室。久之,妙峯開法於蘆芽,蓮特往見,多所陶冶。復歸故鄉之大山,四方緇白,聞風而至。歎曰:「吾出家兒,豈為滴水波流把茆,遮障此生平乎?」復棄去,歷盡名山,徧參知識,多方行腳,備嘗辛苦,如是者七年。偶冬日涉河,冰裂作聲。墮水,寒徹,忽然有省。生平之疑,泮然自釋。即歸,卓錫於池陽之杉山。十方衲子,日益麕集遂開梵剎,以接待為事。至者無他技,但精粥飯茶湯而已,了無禪道佛法。觀者諦信不疑。九華道場迎為叢林主。蓮治己精苦,忘身為眾。凡化惡性,必委曲周旋,俟其大信而後已。行之二十年,遠近傾心。凡有所須,應時如響。足迹所至,一食一宿之地皆為道場。若池陽之杉山,九華之金剛峯,觀音山之金堂,大山之草庵,連嶺之靜室,金陵之華山。餘若秦頭峯、婆娑壠、岑峯洞、白沙山、吉祥、諸天,隨地各建蘭若數十所,以修隱靜者居之,咸有其徒主其業。丙申仲春,應眾請,來皖山。不數月,百廢俱舉。三祖道場,燦然復盛,遐邇風動。乃復歸九華。越明年,皖山四眾固請重莅。蓮首肯曰:「去即去矣,尚須三日。」明日偶過九龍,訪一庵主,四顧欣然,乃謂眾曰:「吾至此山,大事畢矣。」眾不喻其意。二日,示微疾,竟終於此,塔於蘭若之右。時萬曆丁酉九月三日也。年五十有四,臘二十有五。見《憨山大師夢遊集》。
明地藏洞異僧
宏治十四年,王陽明初遊九華,聞地藏洞有異僧,坐臥松毛,不火食,歷巖險訪之。正熟睡,先生坐撫其足。有頃,醒,驚曰:「路險何得至此?」因論最上乘,曰:「周濂溪,程明道是儒家兩箇好秀才。」後正德中,陽明再至,僧已他適。故先生遊化城詩,有會心人遠之歎。
明周金
正德間,太平山僧也。遊少林寺,還居九華東巖。值王陽明復遊九華,金訪之,相與談心,甚契。陽明書偈曰:
後書「正德庚辰三月八日,陽明山人王守仁到」。此偈刻於宴坐巖懸石倒覆處。更有贈周金和尚詩,見〈藝文〉。至嘉靖戊子,金仍還太平山。一日,召寺僧說偈曰:
語訖,跏趺而逝。
〈齊山磨崖辨〉曰:馬公《郡志》以《陽明先生年譜》「庚辰正月入九華」,二月已有〈觀兵九江〉之作,疑其三月不應尚留九華。茲據寄隱巖磨崖:「清明在齊山」。是歲清明乃三月九日,則三月八日在東巖,有足證也。年譜云云,殆二月有觀兵之命,至三月初旬,方自九華過齊山而去耳。
明實庵
為長生庵僧。明宏治間,王陽明來遊,實庵與語,有契。陽明題贈曰:「從來不見光閃閃氣象,也不知圓陀陀模樣。翠竹黃花,說什麼蓬萊方丈。看那九華山地藏王,好兒孫,又生箇實庵和尚。噫!那些妙處,丹青莫狀。」
明海玉
字無瑕,順天宛平人。歷遊五臺,四至峨眉。明萬曆間,來棲九華東巖東角摩空嶺上之摘星亭。禪棲日久,壽百餘齡。自知時至,拈偈而逝。授命於徒,三年啟缸,可復相見。至天啟丙寅正月,其徒率眾,如期發視,見其顏色如生。檀眾聞風踵至,遂為裝金供養。廷樞何使君,為捐資建塔。崇禎三年,勅封「應身菩薩」,塔曰「蓮華寶藏」。玉生正德八年癸酉,寂於天啟三年癸亥,已百十一歲,故俗稱其所居曰「百歲庵」。傳徒慧廣、惠元,皆精持戒律。見錢桂森記。(百歲庵又名百歲宮,即今之護國萬年禪寺。)
明照圓
號印如,萬曆間,居覲雲庵,苦行僧也。嘗置一桶,貯米斗許,未嘗乏竭。餘則轉以濟人。壘石為臺塔,植木栽花,無根輒茂。初不知文字。晚年開悟,於六書之學,時有妙解,謂與禪理相發明。後無病坐化。
明利鈇(清光緒志,作「鈇」。明崇禎志,失載。《九華紀勝》誤作「鉄」。《指南》更誤作「鐵」。)
號龍庵,祁門黃氏子。禮九華廣達師祝髮。辭歷諸方。年九十四歲,天啟二年,拈偈云:「歸來懸崖空撒手,溪山處處是蓮宮。」跏趺而逝,異香滿室。其所住之水陸殿,因其號而易名曰「龍庵」。
明宗印
字璽田。嘉靖間,居天台,率七日一食。山中雖風雪,必夜巡曉返以為常。壽百十餘歲。崇禎五年壬申,一日自架柴數束,坐其中,火之。時有紫雲罨靄其上。火之地,有異香,經旬不散。見《九華散錄》。
考異曰:僧宗印,字璽田,常居寶筏庵,人呼「璽田庵」。後以音訛,竟呼為「西天庵」。
明智仁
號古迂,松江諸生。出家為蓮池弟子,通釋典。晚至九華,住曹山及劉村。著有《雪華集》。
清
清古澗
四川峨眉人。出家後,住燕京三教庵。久之,乃徧訪名山。從普陀來九華,住蓮華洞數十年。萬曆間,蜀楊伸恤刑江南,訪得之,稱其通慧。歸依者日眾,遂成叢林。一字不立,以棒喝接引禪徒。立法規,不募化。躬率眾鋤墾種植,易衣食以供僧。有餘,盡散去。順治辛卯春,三月,召徒告別。走入木龕,趺坐而逝。見《九華散錄》。
清智旭
字蕅益。俗姓鍾,名際明,又名聲,字振之,蘇州木瀆人。父岐仲,持〈白衣大悲呪〉十年以祈子。母金氏,夢大士抱兒授之,而生。七歲持長齋。十二歲就外傅讀書,以聖學自任,作〈闢佛論〉數十篇,復進酒肉。十七歲,閱蓮池大師《自知錄敘》,及《竹窗隨筆》,取論焚之。二十歲,詮《論語》,至「天下歸仁」,不能下筆。廢寢食三晝夜,有省。其年冬喪父,讀《地藏本願經》,發出世心。遂日誦佛名,盡焚所為文。居三年,聽一法師講《首楞嚴經》,至「空生大覺中」,忽疑何故有此「大覺」致為空界張本?悶絕無措。以昏散頗重,功夫不能相續。遂於佛像前發四十八願,決意出家。明年,為天啟二年,夢禮憨山大師,涕泣言:「自恨緣慳,相見太晚。」憨山云:「此是苦果,應知苦因。」語未竟,遽請曰:「弟子志求上乘,不願聞四諦法。」憨山云:「且喜居士有向上志。」時憨山在曹溪,不能往從,乃從憨山之徒雪嶺剃度,命名「智旭」。尋往雲棲,聽古德法師講《唯識論》。疑與《首楞嚴》宗旨不合,請問。古師云:「性相二宗,不許和會。」心怪之,曰:「佛法豈有二耶?」遂入徑山參禪。明年夏,逼拶功極,身心世界,忽然消殞,從此性相二宗一時透徹。又明年,受比丘菩薩戒,徧閱律藏。又二年,母病篤,刲肱肉和藥以進,不能救。葬畢,掩關於吳江。疾甚,始一意求生淨土。疾少閒,結壇持〈往生淨土神呪〉七日。說偈曰:稽首「無量壽,拔業障根本。觀世音勢至,海眾菩薩僧。我迷本智光,妄墮輪迴苦。曠劫不暫停,無救無歸趣。劣得此人身,仍遭劫濁亂。雖獲預僧倫,未入法流水。目擊法輪壞,欲挽力未能。良由無始世,不植勝善根。今以決定心,求生極樂土。乘我本誓船,廣度沈淪眾。我若不往生,不能滿所願。是故於娑婆,畢定應捨離。猶如被溺人,先求疾到岸。乃以方便力,悉拯瀑流人。我以至誠心,深心囘向心。然臂香三炷,結一七淨壇。專持〈往生呪〉,唯除食睡時。以此功德力,求決生安養。我若退初心,不向西方者;寧即墮泥[(牛*ㄉ)/牛],令疾生改悔。誓不戀人天,及以無為處。仰願大威神,力無畏不共。三寶無邊德,加被智旭等。折伏使不退,攝受令增長。」居二年。出關,度南海,覲洛伽山,還住龍居。見律學多譌,遂以弘律自任。既述《毗尼集要》,尋擬註《梵網》。拈鬮佛前,以決所宗。頻拈得天台宗,於是究心台部。三十八歲,住九華之華嚴庵(即囘香閣)。次年,述《梵網合註》。又律解雖精,然每自謂躬行多玷,不敢為人作範。乃於安居日,然身香十炷,設鬮佛前,問:「堪作和尚否?乃至當退居菩薩沙彌、優婆塞否?」得菩薩沙彌鬮,遂終身不為人授戒。其後,歷溫陵、漳州、石城、晟谿、長水、新安,而歸於靈峯。生平著撰,合四十餘種。其大者有《首楞嚴玄義文句》、《法華會義》、《楞伽義疏》、《唯識心要》。而《彌陀要解》、《提持淨土》,尤以簡切勝。時諸方禪者多目淨土為權教。遇念佛人,必令參究「誰」字。旭獨謂持名一法,即是圓頓心宗。有卓左車者,嘗設問言:「如何是念佛門中向上一路?如何得離四句、絕百非?如何是念佛人最後極則?如何是淆譌處腦後一鎚?冀和尚將向來自性彌陀、唯心淨土等語,撇向一邊,親見如來境界,快說一番,震動大千世界。」旭答云:「向上一著,非禪非淨,即禪即淨。才言參究,已是曲為下根。果大丈夫,自應諦信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設一念與佛有隔,不名念佛三昧。若念念與佛無閒,何勞更問阿誰?淨土極則事,無念外之佛為念所念,無佛外之念能念於佛。正下手時,便不落四句百非,通身拶入。但見阿彌陀佛一毛孔光,即見十方無量諸佛。但生西方極樂一佛國土,即生十方諸佛淨土,此是向上一路。若捨現前彌陀,別言自性彌陀;捨西方淨土,別言唯心淨土,此是淆譌公案。經云:『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此是腦後一鎚。但能深信此門,依信起願,依願起行,則念念流出無量如來,徧坐十方微塵國土。轉大法輪,照古照今,非為分外,何止震動大千世界?」順治十一年冬,有疾。遺命,闍維後,屑骨和粉,分施水陸禽魚,普結法喜,同生西方。集僧十五人,結淨社,以三年為期。日三時誦佛名,回向淨土。二時止靜,研究諸大乘經。明年正月二十一日晨起,病良已。午刻趺坐繩牀,向西舉手而逝。年五十七,法臘三十四。嘗自題其像曰:「單提極則正令,不墮今時窠窟。假饒黃檗雲門,未免遭吾一摑。且問向上一句,畢究是箇什麼。合掌稱云:南無阿彌陀佛。」又曰:「生平過失深重,猶幸頗知內訟。渾身瑕玷如芒,猶幸不敢覆藏。藉此慙愧種子,方堪送想樂邦。以茲真語實語,兼欲寄誡諸方。不必學他口中瀾翻五宗八教,且先學他一點樸樸實實心腸。」寂後三年,如法闍維。啟龕,髮長覆耳,面如生,牙齒不壞。門人不忍從遺命,收靈骨,塔於靈峯之大殿右。
附九華地藏塔前願文:
稽首慈悲大願王,本源心地如來藏。善安慰說真救世,現聲聞相護法者。願承本誓度眾生,鑑我微忱垂加護。智旭夙造深殃,丁茲末世。雖受戒品,輕犯多端。雖習禪思,粗惑不斷。讀誦大乘,僅開義解。稱念名號,未入三摩。外覩魔黨縱橫,痛心疾首。內見煩惱紛動,愧地慙天。復由惡業,備受病苦。痛娑婆之弊惡,歎沈溺之無端。由是扶病入山,求哀大士。矢菩提於永劫,付身命於浮雲。臂香六炷,三炷供忉利勝會,化身無數,大集勝會,現聲聞相,六根聚會,善巧說法,地藏菩薩摩訶薩。一炷悔三業重失,生來殺業淫機,謗三寶罪,口過惡念;乃至舊歲染疾後,種種不盡如法,如是等,願盡消除。一炷為求四願,律儀清淨,斷惑證真,長康無病,廣作福事。一炷為決疑網。若先禮懺,求淨律儀。若先習禪,斷除煩惑。若先閱藏,以開慧解。若先立行,以廣福緣。唯願救世真士,大智開士,一切知見者,於諸眾生得不忘念者,必垂哀鑑,開我迷雲。我復於大慈悲父前,瀝血銘心,作如是願。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先自取泥洹。儻夙因緣牽入惡道,願菩薩弘慈,常覺悟我,使我念念憶菩提心;令菩提心,相續不斷。若夙障稍輕,願大士威神,令我早成念佛三昧,決定得生阿彌陀佛世界。乘本願力,無邊剎海,化度有情。盡未來際,無有疲厭。
清誦林
明末進士,因明亡而出家,住通慧庵。自食其力,不事募化。博學能詩,時與吳七雲尚書唱和。晚年退居東巖竹林靜室,砥礪清修。吳亦讀書東巖天籟軒,時與之遊,並書「應如是觀」四字持贈。
清應煇
號忍草。出家九子閣,聞蕅益大師說法有得。大師嘗誨之云:身病易治,心病難遣。古人云:克己須從性偏難克處克將去。慈雲大師亦云:行人各有無始惡習,速求捨離,當自觀察,何習偏重,訶棄調停,取令平復,勿使行法唐喪其功。夫惡習豈唯殺盜淫妄而已;二六時中,四威儀內,苟可動人念頭者,最能折福損壽也。煇自後隨侍諸方,虔修淨土。
清默安
明末清初時,住天台峯。潘耒登天台峯,贈以詩。見〈梵剎門.地藏禪林〉。
清空生
清初,住大夏庵,建大悲閣。見〈山足大悲閣引〉。
清宗衍
清初人,玉林國師之徒。新上禪堂之殿宇,及易「景德堂」之名為上禪堂。
清杜多
號塵塵子。康熙庚子,行腳至天台峯,結茅居焉,命名「活埋庵」。即今之地藏禪林。多能詩工書。年七十,終日兀坐蒲團,嚴冬著單衣。圓寂後六年,其形趺坐不仆,皮肉如生。
清慈印
住佛陀里。康熙四十二年,主化城寺。談經覺眾,入定齋心。晚歲閉戶潛修,郡守喻公顏其居曰「華峯深處」。及道咸間,其裔徒明皓,持戒參禪,克承先志。
清力堂
住龍庵。以清高悟禪理,以澹泊入息機。禪定之餘,亦涉經史,與文人唱和。
清敬簡
號佛萌,住通慧庵,工詩。
清興斧
號山足,嗣藥地無可和尚。初住浮山。郡守喻公請師說法,開戒九華。有〈大夏庵募建大悲閣引〉,載〈檀施門〉。
清洞庵(亦作「洞安」)
住伏虎洞二十餘年,默坐石窟,以虎為衛。康熙丁未,玉林國師至九華進香,囑庵募地建叢林。吳爾俊居士獻山,有松頂降甘露之瑞,因名「甘露寺」,開建殿堂。郡守喻公成龍,聞其苦行,深加敬禮。兩請登堂說戒,一時釋子頓易舊習。庵以齋粥接待雲水,十餘年如一日。行年八十,而倡率提持了無倦色。
清傳燈、優曇
俱乾隆時,甘露寺住持。推廣殿宇,尤暢宗風。傳燈又中興祇園庵。
按喻公〈甘露禪林記〉載,玉林囑建叢林時,洞庵住伏虎洞已二十餘年。則其時,至少亦在四十餘歲。若照本傳「十餘年如一日,行年八十」之文義,則初建叢林時,當有六十餘歲矣。再考李端遇〈甘露庵記〉,玉林至九華,在康熙丁未,即康熙六年。計至康熙之末為五十五年,洞庵必早已圓寂。而傳燈,則李端遇記、及《九華紀勝》、《新高僧傳》等,皆稱為乾隆時人。則傳燈決非洞庵,而為其裔徒,無疑。故李端遇記,明明為兩人;乃《九華紀勝》誤寫《李志》甘露庵,為康熙丁未僧傳燈建。周山門漫不加考,更誤「洞庵」名「傳燈」;且謂喻使君矜其苦行,為作碑記。《新高僧傳》又仍其謬,謂甘露庵為乾隆時傳燈建,亦載喻公作記事。不知喻公守池州時,在康熙二十年暨二十三年。至乾隆改元,已隔五十餘年,安得為傳燈作記?周志自矜考據,不知該傳已一誤再誤也。
清明雪
號瑞白,桐城樅陽楊氏子。出家九華發光地,即今聚龍庵是也。參澄公,聞鐘聲大悟,為洞宗第二十八世。
清道守
鳳陽人,出家九華山。三十年,徧歷叢林,瓶鉢蕭然,恬淡自得。後住嘉興鍾埭鎮古剎,杜門念佛者四載。嘉慶二十三年春,忽扁舟入城,徧勸檀越,專心念佛,意極懇切。次日,相契數人往候。見寮門未啟,排闥視之,已趺坐化去矣。見《聖賢錄》。
清大寧
號石潮。初入九華,受具於化城。後參天界,嗣浪杖人,住西江福山,修建道場。有〈重遊九華〉詩。
清隆山
建平朱氏子。居伏虎洞,苦志清修二十餘載,遠近咸稱有道。後中興祇園寺。道光二十一年,六十六歲,自知時至,囑徒眾當嚴持戒律,毋負余志,即端坐而逝。尚留肉身,裝金供寺。咸豐亂時,全寺被燬,唯其肉身獨存云。
清慈雲
住通慧庵,堅持戒律。咸豐亂時,眾僧星散;唯雲與源愷、志遠,在山奉香火,賊不能害。
清寶悟
嘉興人,出家百歲宮。具足後,專心毗尼,嚴持頭陀行,兼修定慧。參金山、天寧、高旻、崇福諸宗師,皆獲印可。咸豐時,為金山首座。領眾行道,演唱要妙。被所熏發者,不可勝計。同治十年,退處宜興銅官山,專事禪觀,不涉外緣。生平耿介自持,不蓄徒眾。有歸依者,婉辭謝之。至於遠來請益,則循循善誨,至老不倦。同治末,大定主金山,迎悟至寺,振播宗風。衲子聞而至,室不能容。時年逾七十,不倦津梁。每對眾說,必爇香為度。一日開示方罷,向眾禮退。偃息片刻,即便坐化。時光緒元年二月六日也。留偈甚多,舉其略云:
時江南有寶初、寶月、寶印,與悟齊名,皆以向上接人,為一時宗匠,號為「四寶」。同時,楚北有「四明」,曰:朗明、永明、月明、妙明。皆弘演化道,煇映南北。咸同間,佛法衰而復振,賴此數子。
清開泰
同治初,復興上禪堂。
清法源
同治間,中興甘露寺。見李端遇記。
清寶身
光緒五年,住持百歲宮。入燕都請清刻藏經,囘寺供養。見錢桂森記。
清大航
光緒時,住持甘露寺。入燕都請清刻藏經,供養寺中。見李端遇記。
清大根
光緒時,中興祇園寺。見汪宗沂記。
清聖傳
字玉忠,安徽桐城王氏子。生而岐嶷不羣。兒時喜效僧侶作佛事。甫六歲,父知其為法器,送本邑定安寺,依性源和尚出家,俾得遂其夙願。體魁梧,性柔和,人多喜見。幼時習經史,善詩文,士夫多樂與之游。年十九,忽感歎曰:「人生過隙駒耳,徒斤斤於無謂之糟粕,其如生死大事何?」即發大心,求受淨戒。尋遊青陽九華山,六時精勤,研究諸大乘經。歷四載,而諸經大旨已略會通。時甘露寺虛席,眾請住持。閱一載,自念見聞寡陋,須徧謁名山,參諸知識,求了己躬大事。乃由普陀,過天童。皈依長老一見奇之,命充首職。繼復返九華,見山麓林壑幽邃。有唐代王季文捨宅改建之無相寺,淪為棘榛。惄焉傷之,遂即其址誅茅以居。六年苦行,乃成巨剎,僧眾雲集。開壇傳戒,三度弟子四百餘人。一日至大通鎮,見往來衲子無息肩所。溯古有大士閣,頹廢雖久,舊址尚存。又復結茅而居,以接待往來行腳之雲水。時有姚明盛居士,與傳同鄉,慕名問道,感沾法益,乃捨鉅資以提倡。遐邇聞風樂助,不一載而殿宇重新,遂成叢林。額曰「普濟寺」,又稱「大九華山頭天門」。(因與無相寺均為傳一手中興,又為舟行朝山者必經之要地,故作此稱。本擬與低嶺庵同列於〈梵剎門〉。因低嶺較近[A1]已入山,此則隔水在山外,故致一登一不登。)傳念教綱滅裂,禪道晦冥。佛設三學,戒為根基。戒根不固,定慧何依?又復開壇傳戒,宏宣律學,以期四眾有所秉承,不忘佛囑以戒為師之義。圓滿日,示眾曰:「吾隨幻緣而轉,恆以生死未了為念。今衰老,不久人世。佛法以究心實行為要,徒弄脣脗,無濟於事,汝輩當自勉之。」居無何,示微恙。危坐三日,寂然而逝。時光緒己丑臘月二十三日。世壽六十一,僧臘四十二。為無相中興,普濟開山。二寺應永祀之為祖焉。
清清鏞
光緒間,修上禪堂萬佛樓。
清普清
光緒時,修天台護國庵。見周山門〈天台峯圖記〉。
清松泉
光緒時,修天台德雲庵。見周山門〈天台峯圖記〉。
清道禪、福興
皆為光緒時人,同修真如、招隱二庵。均見周山門〈天台峯圖記〉。
清心靜
字無住,自銅陵獅子山退院,來遊九華,居東巖。精內典,工詩。有諸生問持齋,曰:「儒者不食言,為持齋。」問:「何為護法?」曰:「懲不法僧,為護法。」
清續修
直隸宛平人,九華天台山拜經臺住持。曾往南京募化,時值大旱,當地士紳請祈禱雨澤,果得甘霖。晚年專事念佛,獨居山洞。嚴冬雪積數尺,路絕人迹。修在洞中,無可為炊。忽見山果、角黍纍纍,因得食焉。時有蟒蛇來洞,相處泰然。一時鬨傳,云「修為紅鬍羅漢」。有「蟒蛇圍腰,猨猴獻果」之說。清名宦彭玉麟親拜訪焉。
清心徹、開傳
心徹,貴池人,俗姓陳,生性不嗜葷腥,且孤苦無依,乃祝髮於九華陰騭堂。開傳,本涇川茂林名家子,忿受屈莫伸。見行腳僧受辱恬然,心慕之,遂入九華百歲宮為僧。一見心徹,如平生歡。九華化城諸寺,香火之盛甲天下。二人因相約,不住各叢林及寮房,而翦棘結茅以居,即今之沙彌庵也。其地山高徑險,非特祈福者不到,即遊山者亦罕至。二人閉戶潛修,除建石梁以免病涉,修道路以利行人外,人莫窺其蹤迹。徹壽七十有九,傳壽八十有四,皆無病坐化。有老猨為守火司閽;二師寂後,猨亦隨之而去。
清常恩
字朗德,龍舒胡氏子。為甘露寺都監,數十年,赤足芒鞋,慈悲忍辱,苦行過人。久之,心地開通,與人談吐,語出常情,人多不測。壽九十一,皓首童顏。於光緒末年,十月望,預知時至,乃自香湯沐浴,搭衣禮佛辭行。旋即端坐蒲團,安詳而逝。全身裝金供寺中。
清法龍
俗姓方,為天台翠雲庵住持。靜坐習禪,數十年不懈。壽至九十有六。宣統元年示寂,全身裝金供庵中。
民國
民國定慧
蜀蓬溪人。戒行清苦,自募建東巖。功成之後,即退居縣城水府廟。於民國十二年示寂,全身裝金供本廟中。
民國果建
字法幢,安徽桐城嚴氏子。生值咸豐干戈之亂。五歲母亡,七歲父沒。零丁孤苦,流離四方,遂為農家牧牛。暨弱冠,因看目連救母戲,乃歎曰:「欲報父母劬勞之恩,非出家修行不可。」遂決志出家,戒除葷酒。詣九華無相寺,禮玉忠和尚為師。次年至寶華求具戒。旋回無相,歷充副寺監院各職。凡百苦行,悉以身先。玉師中興無相,實得建佐助之力為多。嘗曰:「力田稼穡,釋氏向有之風。百丈道高德重,天下師表,尚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吾何人斯?敢圖逸樂!」玉師三度傳戒後,遂命建住持。至光緒十八年,與諸師弟等商議,即將無相寺付出為十方叢林。是年大通大士閣普濟寺,眾又力請為住持。念夙緣所在,允之。卓錫後,觀察機宜,知昔在無相之苦行,不宜於此,遂專以淨土法門廣化有緣。開蓮社,續遠公之芳徽。士女膜拜歸依者頗多。仍以堅苦卓絕精神,叢林巨細,親自檢點,以求完善。因幼未讀書,文理雖未精通,而法語開示,隨心流露,頗足利人。光復之始,倡言取消神權,破除迷信。一般青年,不知分曉,遂至波及佛教。建乃命徒妙瓏,組織佛教會,闡明佛法要旨,以資挽救,請政府保護而維持之。繼而春秋既高,精力日衰,即命妙瓏為住持,料理寺務。自乃屏息諸緣,專修念佛三昧。并常以念佛法門普被三根之利益,開示後學。因為報父母恩而出家,每年清明,必至父母墓前念佛一日夜。自己私課佛堂之旁,供父母牌位。以所修一切功德回向而超度,數十年如一日。教人念佛,亦以孝順父母為前提。民國十六年四月下旬,偶示微疾,即集眾念佛三日。至二十四日,端坐怡然而逝。世壽八十,僧臘五十九。
民國定朗
號妙瓏,又字聖僕,江西臨川人。幼業儒,中年投大通大士閣出家,為中興無相寺玉忠和尚之徒孫,法幢和尚之剃徒也。圓具後,依台宗尊宿諦閑老法師座下,研究天台教觀,頗通教理。民國初,政體維新,法門多故,曾隨寄禪和尚,與海內熱心護教諸名宿,出而組織佛教會,維護法門。繼受贛州佛教會之聘,總理會務。暨民國四年,因剃師年老,回大士閣,奉師命住持本寺。且隨緣撐持,上承師祖開闢本寺之志,接待十方雲水,兼弘毗尼,以惠後學。自行,多以〈準提呪〉為常課。至民國二十四年,稍示微疾。十月初四日,安詳而逝。
本山耆宿
明
永祥 宏範 聞道 通界 心德 祖印 守奎 印演 聞選 心懺 普印 淨憲(僧會) 守學 虛映 章法 靈源 守倫 信慈 超鼎(僧會) 心智(僧會) 星朗 覺知 妙悟 覺裕 悟真 覺惺 自煇
清
悟昌 宏體 高順 淨乾 心堯 淨明
舊志「釋傳」內,分梵僧、詩僧二類。凡載有詩者屬「詩僧」,餘皆列名「梵僧」。不知凡佛典中稱「梵者」,乃指「天竺」而言。其文為梵文,音為梵音,故僧亦稱「梵僧」。茲志所列,全是華人,只淨藏為新羅人,何得稱「梵」?至於僧伽所貴,必在戒定慧學,解悟修持。若僅工詩,不足與三寶之列。今修新志,統列入〈高僧〉,不敢刪削。原以舊之秉筆者,全不解佛法,而專尚文學。故齊己一傳,於其習律儀、開禪解、空名利而崇苦行諸大端,皆削而不書。唯稱「與鄭谷友善,能詩。」是其棄明珠而取魚目,昭然若揭。齊傳如是,則其他所稱「詩僧」者,安知不受盲眼之屈耶?故今志只去梵、詩二稱,而悉以「高僧」標之。區區之意,附識於此。
居士附
唐閔讓和
青陽人,九子山係其故址。開元間,金地藏東來,卓錫東巖,讓和以地布施,竟成叢林。今有閔公塔,在東巖下。
按《神僧傳》,公每齋百僧,虛一座,請地藏。藏因乞一袈裟地,公許之。展衣,徧覆九華。閔公子求出家,即道明和尚。後公亦離俗,反禮子為師。故今侍地藏菩薩像,左道明,右讓和也。果如此,則讓和亦應列僧傳矣。
唐俞蕩
南陵人,為金地藏寫四部藏經,見費冠卿〈化城寺記〉。
唐諸葛節
青陽人。至德初,節與羣老自九華山麓登臨。山深無人,見金地藏閉目石室。其傍折足鼎中,唯白土和少米烹而食之。節等投地號泣,謂「和尚苦行若此,某等深過已。」出資買僧檀公舊地,開建叢林。敢冒死請,地藏從之。
唐甘贄
家九華,稱「行者」。一日入南泉設齋,黃檗運為首座。行者施財。答曰:「財法二施,等無差別。」贄曰:「恁麼道,爭消得䞋,便將去。」須臾復入曰:「請施財。」黃檗曰:「財法二施,等無差別。」乃䞋。藥山令供養主行乞,至行者家。行者問:「從何來?」曰:「藥山。」行者曰:「來作什麼?」曰:「教化。」行者曰「:將得藥來麼?」曰:「行者有什麼病?」贄便捨銀兩錠。歸,舉呈。藥山曰:「速還之,子著賊了也。」主即送還。行者曰:「彼中有人,加銀施之。」巖頭奯嘗舍行者家。補衣次,行者趨過。巖頭以鍼作劄勢,行者整衣謝。妻問:「作麼?」行者曰:「說不得。」妻曰:「也要大家知。」乃舉前話。妻頓悟,乃云:「此去三十年後,須知一回飲水一回咽。」其女聞之,亦悟,曰:「誰知盡大地人性命,被奯上座劄將去也。」唐天祐中,捨莊建龍門寺。
清吳爾俊
康熙時,本邑老田村人。性孝友,幼失恃,隨父華川君客江西。父沒,俊甫十三,弟九齡,而旅殯如禮。旋挈弟返里,理舊業。復隻身往江西[1]負骸骨歸。教養幼弟,推衣讓食。而親族睦鄰,敦倫樂善,亦始終不倦焉。晚年尊信佛教,凡佛緣法會,靡不賴俊竭力經紀,而觀厥成。時洞庵和尚居伏虎洞二十餘年,俊尊其道,師禮事之。適玉林國師囑洞庵建募叢林,俊遂捨山奉施。其夕徧山松頂皆凝甘露,因以名寺。建築工竣,俊移居化龍岡,長齋念佛,以終其身。郡守喻公成龍,深相契重,為作〈甘露叢林碑記〉,述其行狀。
靈應門第五(內分二:一、往昔紀載。二、近今述聞。)
人以誠感,如水得清。佛以願應,如日常明。鑑照呈形,谷空應聲。事理昭然,何用疑驚?吁嗟佛日,莫朗羣盲。粵稽載籍,覺諸有情。志靈應。
一、往昔紀載
唐貞元十年,地藏王菩薩示寂,山鳴谷隕。建塔之地,發光如火,因名「神光嶺」。
地藏菩薩初住東巖,遇毒螫。忽有美婦人來,作禮奉藥云:「小兒無知,願出泉補過。」應視坐石間,潺潺流衍,因名「龍女泉」。
挈瓶僧,嘗挈瓶謁地藏,談論竟日。去住無常,莫知所在。地藏示化後二十年,樵者於羅漢峯見之,顏貌清古,宛如昔時。後人因名其地為「羅漢峯」,又名「羅漢墩」。
金光洞有穴,可望而不能入。入則神光金色,充塞洞口。有致敬者,髣髴見金人像。相傳地藏菩薩嘗居洞中。
明羅世鼎詩:
唐僧卓庵,住幘峯西石窟中,感觀世音菩薩出現,因名其地為觀音巖。
廣福寺有唐人手鈔四大部經。(即俞蕩為金地藏所鈔者)。水漂兩函,歲久,忽發光,尋其處得焉。陳清隱有詩,見〈梵剎門〉本寺條。又廣福寺原在覆甌峯下,後遷山上。前有二龍潭,可祈求雨澤。明景泰六年,黃山翠微寺僧顯裕、崇廣朝九華,過此,遇旱,祈雨,果應。里人請留,募緣重建。俱載《紀勝》。
《紀勝》載:明嘉靖六年,歲饑,九華山叢竹結實,延十餘里。小者如米,大者如麥,中赤外青,甘食如飴,民賴以不饑。嘉靖十四年,復如是,活人甚眾。有陸岡進〈九華竹實表〉。表曰:「直隸池州府知府臣(岡),據所屬青陽縣知縣臣(某)申稱,嘉靖十四年六月間,本邑九華山竹實盛生如米,活人甚眾。誠大異事,謹以上進者。臣(岡)等誠歡誠忭,稽首頓首上言。伏以竹生實而擬鳳之來,誠為上瑞。出禎祥而為福之兆,可以前知。民乃粒而不費耕耘,國將興而滋其養育。羣生含餔之餘,帝力何有於我?一物生成之異,聖德上通於天。恭維皇帝陛下,緝熙聖學,道統實承;經綸大經,孝思維則。郊廟成而禮制更新,天子建中和之極;禘嘗舉而異物適至,帝心孚孝享之誠。竊惟九華之山,實亦一方之勝。橫亙數十里,高聳百餘峯。猗猗菉竹,繁衍之實偶生;濟濟蒼生,匱乏之憂頓解。不圖勁節虛中之物,乃有濟時救世之功。不稼不穡,居然而取禾。匪玉匪金,得之以為粟。誠自古所無之瑞,非尋常可致之祥。薦之郊、薦之廟,美踰九穗嘉禾;徵諸地、徵諸天,秀奪兩歧瑞麥。茲實天意,夫豈偶然?良由皇帝陛下,敬天勤民之德,格於遐邇;尊祖敬宗之心,光於上下。是以遠方草木,亦獻珍奇。(臣等)一介書生,荷蒙寵任。自分凡材庸劣,無補於明時。何期帝世嘉祥,乃見於敝邑。(臣)謹昧死採取龠合,上瀆天顏。登薦粢盛,益光聖孝。伏願聖心俯鑑,大德兼容。播諸聲詩,紀一時之奇遇;傳之簡牘,遺千古之美談。(臣某等)無任瞻天仰聖欣躍感戴之至,謹奉表隨進以聞。」
偃月池,在化城寺前。池中產蓮,初無種。相傳地藏居時始有。
東藏源東中峯上,有甘露泉,味甚甘美,如飲沆瀣。昔有禪師取以療人之病,頗驗。
《紀勝》載:蘭溪王南塘游九華,阻雪,宿途中。夢一老人前曰:「樵夫欲相害,公幸援之。」明日行半山,聞丁丁聲,則數人持斧斫古松。南塘愕然曰:「求援者,松耶?」因如所值予之。復構亭於其下,署曰「一松」。
明萬曆壬子冬,九華山大雪四十日,人物僵斃無算。忽來一老僧,偃臥甘泉書院嶺北洞中。氣候如溫室,臥處氣蒸蒸,汗沸如珠。土人見而異之,以飯茹進。隨多少輒盡,亦有卻而不食者。常不言,言即發人陰事。吳光錫訪之,見其眉長面赭,目光如射;兩耳際,茸毛少許,指爪如麻姑。謂光錫曰:「爾識我睡虎否?」再訪之,不知所往矣。
九華深處有洞,廣邃如堂,可容數百人。怪石成佛像,上懸鐘乳若幢蓋,旁列金黃牡丹、仙桂等花。有獵者逐鹿,偶值其勝,折花以歸,人驚異之。及復往,遂失其所。
龍池,自五龍灣合流為十丈泉,注池中,傳為龍之所宅。大旱取水以禱,輒雨。
倪雲林〈聽袁員外彈琴詩序〉云:員外年八十有二,顏貌筋力如四五十許人。為言:「甫弱冠,遭逢明盛,初宰當塗。過九華,逢神人與棗食之,後夢寐中數數見之。今老而不衰,蓋食仙棗力也。」
《宛雅三編》載,吳簡〈九華驢歌并序〉云:「余登九華山半,見驢向人行乞狀。詢之,為從姑蘇人來,至此伏地悲鳴,策之弗起。其主遂棄之,命山僧結茅居焉。十年於茲矣。首無羈絡,不食田稼,聞梵音輒首肯。余異,而為之歌以志焉:朝發長江干,暮入九華道。捫蘿陟岑雲,曲徑陵天表。悵望空山塵慮疎,欲證無生恨不早。道旁忽見鄭綮驢,不是蹋雪灞橋初。掉頭頻向行人乞,飽去更銜芝草娛。伏地逡巡不逐隊,應愧從前誇黔技。昔人悟道但聞鳴,馱經猶記西竺事。吁嗟乎!當年書畫雖奇才,九良八駿安在哉?不如歸伴劉安鼎,雲中雞犬勝龍媒。」見光緒《周志》。
翟溥福,字本德,東莞人,永樂二年進士。除青陽知縣時,九華虎為患。溥福禱告山神,虎即匿迹。
百歲宮(即萬年寺)無瑕和尚,勅封「應身菩薩」。肉身不壞,趺坐一龕,其左手提上齊眉。據寺僧云:「本寺於咸豐時遭火災,肉身於火勢猛烈際,忽左手提高作遮火狀,而火頓息。」
施詧,字曾省,宣城人。母操作過勞,術者言不能過五十。詧日夜憂懼,數夢母寢疾,輒悲詫驚起。覺乃喜曰:「固夢也,吾母幸無恙。」嘗為母禱於九華山,出一紙焚之,伏地良久,兩袖皆濡淚。蓋祝減己算以益母也。母竟以八十終。事載《明史》。
江西景德鎮,清季有老僧募化飯盌,窰主堅不允。迨窰已發火,老僧復向頂禮,募化九華山百歲宮飯盌一箇,以為紀念。窰主首肯,老僧忽不見。及火熄,全窰之盌俱有「九華山百歲宮」字樣,致不能行銷他處。乃運送該寺,以誌靈感,而表信仰。
洞庵禪師,居伏虎洞二十餘年,以虎為衛。老田吳氏多從之遊。最敬信者首推吳翁爾俊。適玉林國師朝禮九華,指一處曰:「此地山水環拱,若構蘭若,代有高僧」,囑洞庵募地建置。其地產屬爾俊,遂慨然布施。是夜,徧山松頂降生甘露,神人應兆,此甘露寺之名所由始也。洞庵說法傳戒,一時釋氏頓易舊習。至乾隆朝,傳燈、優曇繼席,宗風尤暢。咸豐洪楊之亂,梵宇全燬。至同治時,法源上人結茅於舊址,精修禪觀。玉田唐公倡捐,修建殿宇,得復舊觀。光緒戊戌,大航上人晉京請藏經以歸。常賢嗣法三十餘年,亦謹守律制,宗風不墜。玉林國師之懸記不爽也。
化城寺西里許,稍折而北,為拱金閣。明萬曆十四年,頒賜藏經,珍藏於此。至清嘉慶二年,僧端旵移經於化城寺之後樓。越數日而拱金閣災,藏經得以無恙,詎非天龍擁護耶?
《李志》,鮑可大曰:有業捕蛙者,於九華溪隖中,夜捕得一巨蛙。蛙舉兩足,挽其兩手,不少寬。其人求脫不能,時已四更矣。忽聞寺中早課鐘聲,蛙乃俛首西向,舉兩足若禮拜然。拜畢躍去,始得脫免,遂改業焉。見《九華紀勝》。
按舊志,於物產中,鱗介類多有味鮮、味美、可食等字。教人殺,讚歎殺之罪業,將隨書冊以俱長。故今悉削之,并搜錄此段以警眾。非唯體菩薩慈悲,亦孔子「勝殘去殺」之微意也。
《金陵瑣事賸錄》:陳乾寶分教建平。有輿人王旦六,每應役,多值死去。詢其故,蓋陰司取為勾攝使也。旦六偶附鄰人船,往九華進香。事畢囘家,陰司復遣勾攝。閻君曰:「旦六有善念,敬禮地藏菩薩,可免役。」見《九華紀勝》。
二、近今述聞
永慶庵,咸豐時被燬。同治時,住持覺蓮往通州募化。未至之前三日,遠近聞木魚聲。及覺蓮至,眾知為神感,踊躍捐輸。梵宇復舊,至今傳為美談。
趙桂馨,安徽合肥人,耕讀為業。夫婦年逾半百,祇一子,名存金,入塾誦讀。己未秋,存金感時疾,數日逝世。桂馨夫婦慟不欲生。一夕,夢地藏菩薩來慰之曰:「汝子已於某處某宅借屍還魂,汝於年終來山,可得相見。」馨覺,驚喜交并;然頗疑積想成癡,幻夢難信。唯既得夢示,不肯置之。遂於臘月,夫婦相偕朝山。甫至佛殿,一兒迎面來,大呼阿爺阿娘不置。詢其姓氏里居,乃以趙兒生沒因緣對。且面貌雖殊,音聲未改。并云:「菩薩救濟,令得還魂。」夫婦大喜,遂攜歸為子如初。其生身父家聞之,爭執致訟。然子自述確係趙兒還魂,不願遽歸本宅。於是經眾調解,往來兩家,各作半子。此亦《金史》趙合得後,又一新判決也。桂馨於民國九年,送「佛法無邊」匾額於山上,并紀其事本末。曹又新朝山見之,錄其事略如此。許止淨記
安徽曹又新居士幼年多病。母韋氏,詣山進香,求菩薩默佑,痼疾得痊。因是,母子虔心奉佛。肉身塔者,菩薩藏身之勝地,全山香火之總匯也。善男信女,往來進香者,踵相接。而自塔前十王殿,下至白馬亭街、化城寺放生池間,蜿蜒數百丈,道路崎嶇,行者憚焉。韋乃發願,俟家稍裕,為之修葺。臨終,即以此囑子勿忘。今十餘年,又新雖服膺拳拳,終以工程浩大,未能舉辦。戊辰二月,觀音聖誕,又新入山貢香。禮塔畢,於上禪堂前遊覽山景。忽見其母雜女眾內,身負香囊,從正天門下。相距祇數十武,諦觀容貌甚晰。乃急趨之,轉瞬,遂失所在。因思此非母遺志未酬,現身點化耶?乃竭力募緣,以成母志。行見靈山勝境,路現莊嚴,可謂以孝順心上報佛恩、普利有情也。許止淨記
癸酉初夏,又新君由皖赴潯,順道到彭澤過訪。自述修砌九華石路工畢,近兩年,兼任中國紅十字會掩埋事。辛未大水,在蕪湖一帶打撈溺屍,并掩埋沖決墳墓,所費不貲。而皆出己囊,不向外募分文,曾登蕪湖各報。而近年營業,亦稍有盈餘,足資挹注。且從前眼目昏花,今夜中能視細字。從前舉步即喘,今能日行六七十里。非菩薩靈佑,能如是乎?請并記之,以勸來者。許止淨再誌
民國己巳秋間,滬上通商銀行謝君往九華禮佛,并設千僧齋。方施錢時,見一僧狀貌異眾,身有奇香;伸手受䞋,其掌特短,而指極長。心異之,疑為聖僧,急下拜頂禮。起而視之,杳不復見。殆羅漢應現歟!葉增壽言
民國十八年有土匪欲來九華各寺行劫。先令一人偽為香客,宿百歲宮,探聽各寺廟收入多寡,並察路徑。夜半其人忽若中狂,跪於佛堂喃喃囈語。久之漸醒,乃自承實為匪類探消息者。僧眾大驚,但亦不願深究,即令其下山。通知各寺嚴加戒備,匪謀亦息。栴檀林比丘運田言
上海法租界晏公廟,為清和尚,湖南人,姓余,字煥章。民國十五年冬,予旅居赫德路佛教淨業社時,彼方在社當庶務員。越一年,始出家。自述彼旅滬數十年,開小商店,曾積數千金。以年輕,染滬上惡習,納姬妾數人。身體漸不支,得喘氣證,醫藥罔效,羸瘠已極。遂深覺五欲之苦,決意歸依佛門,以求解脫。於某年正月發心朝九華,偕同伴數人,附輪船抵大通。宿店,次日預備入山。其時喘疾益劇,步履艱難。眾見其狀,勸在旅館望山遙拜。謂以病不能登山,菩薩慈悲,自當原諒也。彼亦自覺疾甚,難任勞頓,遂目擊同人各乘肩輿而去。獨坐旅舍,自疚且悲。既而悔恨曰:吾不遠千里來朝菩薩,豈以病魔阻我心願?寧死於山徑中,亦必上山一禮。而輿夫皆散,無可雇者。且加大雪紛飛,路絕行人。然奮勇直前之心不少餒,挈一小竹杖,冒風雪而進。中途雪封,不辨行徑。忽見一老者來,因問「欲往某庵,當從何去?」老者指謂,向此驀直去,不遠也。未幾,遂抵庵。問同伴先來者,則皆未到,心甚驚訝。時大汗如雨,急洗足換衣履。待食麪訖,同伴各肩輿始到,相視駭絕。問:「何能來此?」述說情狀。眾謂:「我等見汝病甚,乘輿且恐不耐其勞,何能步行九十里?且祇路徑一條,何竟不逢而先到?此真菩薩不可思議感應矣。」比夜安睡,沈疴頓失。禮敬下山,身體康強,比來時判若兩人。至家後,疾終不發。因此,益堅出世之心矣。
民國十七年秋,彭澤李錦新偕謝、汪二人,同往九華晉香。舟過大通,李、謝登岸,汪獨居船中。見賣灰包蛋者,價極廉,因購數十枚藏艙內,意欲帶回家後,用以佐餐也。夕抵茅坦,天明上山,汪忽僵臥不能動。驚問其故,亦不自知,但覺周身輭弱如綿。強扶之坐,旋即傾倒。眾謂此必心有不誠,受護法神譴責,速當自省悔過。汪乃沈思曰:「得毋昨日誤買雞蛋所致乎?」囑代棄之。李等上山禮佛,并代懺悔。汪在舟中,夢被人拘,呵曰:「遠道來禮菩薩,安可貪小利,帶葷物。幸能悔過,免汝無罪。」迨李等囘船,汪霍然瘉矣。更沐浴上山,盡敬而返。
按:此等事類,敝邑彭澤蕞爾之地,即不可枚舉。不唯本人夾帶葷物,即家中人,或買魚買蛋,雖未曾食,而進香者必有感覺,於衣衾中,現魚鱗蛋殼等,故莫敢不敬。此誠大士不可思議威神之力也。不敬者有譴,則至誠者暗中獲福,寧有限量?姑記一則,以例其餘。至他處靈應,有李圓淨所編《地藏靈感錄》。以不在九華範圍,例不能繁引矣。許止淨謹識。
民國二十年八月間,有來山進香之某客,行至地藏塔前八十四石級下,忽暈倒臥地,不省人事。經塔僧悟舫為之念佛,一再向大士前祈禱,始蘇。客自言曰:「蓄謀殺嫂,以圖報復。今既如此,自知懺悔,而不敢為矣。」
九華山志卷四終
【經文資訊】《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第 A072 冊 No. GA072n0077 九華山志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2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中國佛寺史志彙刊》所編輯
【原始資料】法鼓文理學院、中華佛學研究所之「中國佛教寺廟志數位典藏」專案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