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武林理安寺志

武林理安寺志卷之四

田畝

虎林名剎每擅幽巖絕壑之奇而理安尤邃密高僧雲衲飛錫者爰止其地然厥初肇造精藍梵放高閒齋廚岑寂操瓶持缽常困屢空及我朝聖祖皇帝宏啟福田既頒內府金俾新靈宇復以錢塘秀水膏腴若干畝賚寺于是給園多士羣饌伊蒲香界四天徧聞金粟大哉皇仁施洽眾有古今檀捨之隆未或臻於斯極者也故謹條其疆畝錄之如左其他凡所裒益亦附見焉志田畝

坐落杭州府錢塘縣城西二圖十八澗地方

  • 騰字二千七百號 石山(一十八畝四分八釐三毫)

  • 騰字二千七百一號 石山(二十四畝六分二釐五毫)

  • 騰字二千七百二號 石山(二十七畝四分七釐四毫)

  • 騰字二千七百四號 石山(二十四畝一分零九毫)

  • 騰字二千七百五號 石山(六畝二分六釐八毫)

  • 騰字二千七百十六號 石山(五十三畝八分二釐七毫)

  • 騰字二千七百十三號 石山(四畝正)

  • 騰字二千七百十四號 石山(十畝一分九釐六毫)

  • 騰字二千七百十五號 石山(八畝正)

  • 騰字二千七百十八號 石山(七分一釐)

  • 騰字二千七百十九號 石山(三十四畝零七釐一毫)

  • 騰字二千七百二十號 石山(二十五畝三分三釐七毫)

  • 騰字二千七百二十一號 石山(七畝八分五釐五毫)

  • 騰字二千七百二十三號 石山(七畝一分四釐四毫)

  • 騰字二千七百二十四號 石山(十二畝二分)

  • 騰字二千七百二十五號 石山(二十一畝七分零二毫)

  • 騰字二千七百二十六號 石山(十七畝八分七釐五毫)

  • 騰字二千七百二十七號 石山(八畝七分六釐九毫)

  • 騰字二千七百二十八號 石山(十七畝一分四釐八毫)

  • 騰字二千七百二十九號 石山(十二畝二分五毫)

  • 騰字二千七百三十號 石山(七畝三分)

  • 騰字二千七百三十一號 石山(三十三畝零三釐二毫)

  • 騰字二千七百三十二號 石山(二十三畝零七釐六毫)

  • 騰字二千七百三十三號 石山(一畝六分六釐三毫)

  • 騰字二千七百三十四號 石山(三十四畝二分八釐四毫)

  • 騰字二千七百三十五號 石山(二十五畝一分七釐五毫)

  • 騰字二千七百四十二號 石山(六十畝九分三釐八毫)

  • 騰字二千七百四十三號 石山(十八畝零一釐)

  • 騰字二千七百四十四號 石山(三十二畝五分七釐三毫)

  • 騰字二千七百四十五號 石山(八畝零八釐)

  • 騰字二千七百四十六號 石山(二十畝三分五釐三毫)

  • 騰字二千七百四十八號 石山(十畝正)

  • 騰字二千七百五十一號 石山(八畝零八釐)

  • 騰字二千七百九十九號 石山(十六畝零七釐八毫)

  • 騰字二千八百二十七號 石山(十三畝一分五釐六毫)

  • 騰字二千八百三十號 石山(三畝七分二釐四毫二絲)

  • 騰字二千八百三十二號 石山(五畝六分六釐七毫)

  • 騰字二千八百三十三號 石山(十三畝九分九釐)

  • 騰字二千八百五十七號 石山(五十二畝三分三釐八毫)

  • 騰字二千八百七十六號 石山(十六畝三分八毫)

  • 騰字二千八百七十八號 石山(六十畝四分三釐八毫)

  • 騰字二千八百七十九號 石山(二十四畝一分)

  • 騰字二千八百八十號 石山(三十五畝八分八釐八毫)

  • 騰字二千八百八十一號 石山(六十二畝一釐五毫)

  • 騰字二千八百八十二號 石山(十九畝零六釐七毫)

  • 同號 石山(十五畝八分)

  • 騰字二千八百八十三號 石山(三十八畝正)

  • 騰字三千一百五十七號 石山(三畝七分二釐四毫)

  • 同號 石山(五畝零九釐三毫)

  • 同號 石山(十畝一分九釐七毫)

  • 同號 石山(三畝二分)

  • 騰字三千一百五十八號 石山(四畝七分八釐三毫四絲)

  • 騰字三千八百三十一號 石山(二十畝六分二釐五毫)

  • 體字一千三百零四號 石山(九畝四分四釐四毫)

坐落徐村地方

  • 騰字一千零九號 石山(九十畝九分五釐八毫)

  • 傷字八百九十二號 土山(一畝五分)

  • 傷字一千一十五號 石山(三十九畝)

  • 傷字一千一百一十號 土山(二分零七毫二絲九忽)

  • 傷字一千一百一十二號 土山(一畝二分)

  • 騰字二千七百零三號 土山(二畝六分四釐六毫三絲)

  • 騰字二千七百十七號 土山(二畝七分三釐七毫)

  • 騰字二千八百七十五號 土山(六畝八分八釐)

  • 騰字二千八百七十八號 土山(二畝正)

  • 騰字二千八百七十九號 土山(二十二畝四分四釐七毫)

  • 騰字二千八百八十一號 土山(一畝九分)

  • 羌字三千九百七十四號 土山(十九畝六分九釐八毫)

  • 體字一千三百五號 土山(十畝二分三毫)

以上共石土山一千二百六十七畝六分零一毫六絲九忽

內石山五百六十一畝三分六釐一毫二絲係康熙五十一年迦陵音禪師奉帑金置其餘七百零六畝二分四釐零四絲九忽皆明季以來各住持募檀信所置

坐落嘉興府秀水縣伏禮鄉下扇三圖

  • 列字三十三號 田(三分八釐)

  • 列字三十四號 田(一畝二分)

  • 列字三十五號 田(一畝九分)

  • 列字八十三號 田(二畝九分五釐)

  • 列字八十四號 田(一畝九分)

  • 列字八十五號 田(六畝二分)

  • 列字八十六號 田(三畝八分)

  • 列字一百六十三號 田(一畝)

  • 列字一百六十四號 田(一畝)

  • 列字一百九十三號 田(三分)

  • 列字一百九十四號 田(五分)

  • 列字一百九十五號 田(二分)

  • 列字二百零九號 田(八分)

  • 列字二百三十號 田(一畝)

  • 原字二百九十號 田(一畝九分五釐七毫)

  • 原字二百八十九號 田(二畝九分六釐二毫)

  • 宇字七百五十六號 田(五分五釐八毫)

  • 宇字七百五十七號 田(一畝四分二釐五毫)

  • 黃字二十號 田(四畝四分二釐四毫)

  • 黃字二十一號 田(六畝三分一釐七毫)

  • 黃字一百九十五號 地(七分五釐)

  • 黃字二百四十八號 地(五分)

  • 黃字二百四十九號 田(八分)

  • 黃字二百五十號 田(一畝二分)

  • 黃字二百六十四號 田(一畝五分)

  • 黃字二百七十五號 田(三畝四分)

  • 黃字二百七十六號 田(一畝六分)

  • 黃字二百八十一號 田(七分)

  • 黃字二百八十二號 田(一畝)

  • 黃字二百八十三號 地(三分)

  • 辰字八十八號 田(一畝零五釐六毫)

  • 辰字一百三十三號 田(七分九釐四毫)

  • 辰字一百三十四號 田(六分三釐)

  • 辰字一百三十五號 田(五分一釐)

  • 辰字一百三十六號 田(一畝零二釐)

  • 辰字一百三十七號 田(八分零三毫)

  • 辰字一百三十八號 田(五分一釐)

  • 辰字一百四十二號 田(五畝零八釐九毫)

  • 辰字一百四十三號 田(一畝四分五釐五毫)

  • 辰字一百九十五號 田(四釐二毫)

  • 辰字二百號 田(三分一釐)

  • 昃字一百八十五號 田(三分四釐四毫)

  • 昃字四百一十六號 田(一畝八分零五毫)

以上實在田計共六十七畝八分係明季法雨大師與國初箬菴禪師置

四明戴澳藏閣僧田疏

理安寺廢久矣佛石大師趺坐蘿藋中與猛獸爭所者十餘年始有感其異而為之立精舍者三十年來憑林起棟即石成基堂殿廚廊略已完葺顧獨缺一藏經閣師故可以無祖何必有經師故可以正法眼藏作法王行祕書何必有藏經閣然今之勝流高衲至湖上而尋放杖落屐之處則必首理安寺且不無夢聽南澗之午鐘魂洗松巔之法雨者知皈嚮師耳知有師因知有理安寺有理安寺自不可無藏經閣至法侶雲集寧當借飯香上古有捨身為法者各隨願力使藏經有閣飯僧有田其於功德亦遠矣

楊師孔募藏閣僧田疏

大藏千百億萬言不知藏在何處裂綿泥金潢楮繡墨橫畫豎捺左圈右點不知是字跡是真詮是糟粕試問大師支傘獨坐空山時雪片堆眉冰花盪胸還有是莊嚴景象還有意放開有意藏匿還知自家饑寒還知他人饑寒否若還有知境隨心滅若還無知法自道生道人試為師下一轉語藏大藏以醒大千眾生同耀光明畢竟藏無所藏種福田以飽大千眾生同滿厭飫畢竟饑無所饑依然支傘獨坐雪堆眉冰盪胸時也由前直是拿得進來由今直欲放將出去原于師一毫無罣礙也有大善知識自生懽喜

黎元寬募置齋田疏

余昨自長安邸居炎暑煩苦奔走空乏中心致不樂乃從某聞佛石上人名則大爽然既而詳其所為開拓理安寺功德以枯坐得之視余之勞勞於炎暑煩苦奔走空乏中而求之者所就倍萬則不獨自失其故而且若有進焉者矣據此一時一心覺已直透頂宗無復退轉豈不善哉無何而以督榷至浙一官之苦又有浙之長安矣爾時即不得遂其初聞佛石名而大有開悟之心然試一往觀以堅其信實其所聞則亦易易也乃五閱月竟不得往五閱月後往又因聞子將仇聲之為之從臾非然幾於忘佛石也此可見余之為善而不果者余之為善而不果獨此也哉佛石乃出其詩若干及理安緣起以相示較昔之聞而爽然而且若有進焉者更覺親切焉於是余思為功德于佛石而佛石則以募建藏經閣并置齋田屬余題辭於是余慨然任之非此時即能勇於為善將以志其不果之悔也予之所當悔者獨此也哉乃發心于五月而至于十月始弁一言則悔後而又得不果焉夫余之不果於為善而悔悔而復得不果者又獨此也哉余時司竹木則於藏經閣猶力所可支非期乎獨力亦乘其易勸也大藏非中國有而且玄[A1]奘能往鳩摩能來況已有經而特謀其藏力可眾支而加之以勸豈有不欣然從事意者人之為善而果不待於悔或悔而不終於不果其善心猛力固有出於予上者乎

沈洵齋田碑記

蓋自一花拈示獨衍心傳異草誕生聿興人瑞斯固先民之絕軌至聖之神機不可以巧力求不可以心知測也故有教無類雖開廣大之門而得意忘言遂息階梯之徑若其紹述有人津梁攸濟宏敷至教大庇來茲厥功茂矣能無傳乎然而寶林勝地兆始發於香流祇樹精藍功實繇於金布是以招提異境自有奇因瓶鉢生涯尤資檀施業無微而不著德有善而必彰固當此垂觀聽永立勞規者也茲惟佛石大師行潔冰霜德涵江海宗風玄暢遠承嵩少之源詩律清新無異石門之響肇迹錢塘徧參名宿年纔髫齔已悟空玄始依雪浪之座響答無遺繼登紫柏之壇機緣遂契親承密印大闡幽微得最上乘開正法眼遂乃振錫南旋別開殊境止足於武林南峰之十八澗一笠相隨隻身遙寄蔭松成蓋藉草為茵蔽荊棘於中林殉肌膚於猛鷙志動神靈感均異類遂使威慈被物鳥獸咸馴盛德生輝山林增蔚夫國一開基於雙徑而龍遜其居誌公卓錫於潛山而鶴移其處以古方今信不誣矣迨至樵採傳聞野人餽食固已歷盡風霜代遷時序既而緇素景從始搜榛莽遂平沙礫爰立茅茨初作維摩之室嗣開禪誦之堂因高就遠復古崇基雲擁江流星羅越甸廻崗復岫之際倏爾殊觀息心了義之徒於焉雲集禪師厭棄塵囂絕跡城市貞心苦節自始至今蓋四十餘年矣爰有秀水縣杮林鄉普濟菴道者周普牟等皈依投誠捐資作供思悠遠之圖立常住之業辛勤轉募積累成功或施自縉紳或集從緇侶彼以捨來此以慈受遂得齋僧田若干為理安下院續有楊居士等同心立社纘繼前修捐產助銀復置齋田若干畝係某都某圖耕耘斯在農安甸服之居道里非遙歲輸仁者之粟遂使山中習靜終賴安閒松下清齋不需行乞又有秀水縣王明府給之符牒免其差徭大裨能仁永為成式猶慮功積而名湮世遠而義晦用利貞石載此蕪詞庶使善行顯聞令模無替云爾

順治四年秀水免差徭帖

嘉興府秀水縣為懇恩照舊優免以安禪修事據理安寺僧普乘呈稱「本寺係歷代諸祖創立叢林現居宗匠接衲傳流向蒙本郡鄉紳吏部金太僕曹洎諸善信捐資置買常住齋僧田六十九畝七分六釐坐落杮八都上九冊立戶辦糧閱歷多年俱經優免照帖石碑可證茲值熙朝鼎定雨露方新懇乞恩照舊例仍前給帖優免庶寺無戶役之煩僧安禪誦之業」等情前來據此為照理安古剎雖隷於武林常住齋田仰給于禾郡第焚修衲子奚堪當雜泛差徭而萍集禪和似應與殊恩優異本縣培此福田眾各安心淨業合行給帖付照為此帖付本僧收執所有本寺常住齋僧田六十九畝七分六釐仍舊戶立該圖辦糧其餘里役差徭照例一體優免永為遵守須至帖者

順治四年七月十二日給

坐落嘉興府秀水縣零宿鄉上扇十六圖田號開後

  • 列字六十七號 田(一畝九分)

  • 列字六十八號 田(一畝六分)

  • 列字六十九號 田(一畝)

  • 列字一百六十二號 田(一畝)

  • 列字二百零九號 田(一畝)

  • 列字二百四十九號 田(四畝一分五毫)

  • 列字二百五十號 田(四畝一分三釐)

  • 黃字八十二號 田(三畝三分)

  • 黃字一百九十四號 田(二畝八分)

  • 黃字二百零八號 田(三畝三分)

  • 黃字二百一十一號 田(二畝八分)

  • 黃字二百一十二號 田(一畝五釐六毫)

  • 黃字二百二十號 田(一分)

  • 黃字二百二十一號 田(一分)

  • 黃字二百二十二號 田(二分)

  • 黃字二百二十三號 田(八分)

  • 黃字二百二十四號 田(六分)

  • 黃字二百六十二號 田(一畝一分八釐)

  • 黃字二百六十三號 田(二畝一分二釐)

  • 黃字二百六十六號 田(五畝)

  • 黃字二百六十七號 田(五畝四分五釐)

  • 黃字二百七十一號 田(四畝六分)

  • 黃字二百七十二號 田(二畝六分)

  • 辰字一百八十二號 田(六分二釐六毫)

  • 辰字一百八十三號 田(二畝四分七釐七毫)

  • 辰字二百三十七號 田(八釐四毫)

  • 辰字二百三十八號 田(一畝五分八釐五毫)

  • 辰字二百三十九號 田(一畝五分一釐三毫)

  • 東南律字五十七號 田(一畝三分)

  • 東南律字五十八號 田(二畝二分)

  • 辰字二百五十三號 田(三畝正)

  • 辰字二百五十四號 田(三畝正)

以上實在田計共六十六畝二分係康熙年間迦陵音禪師奉帑金置

  • 列字六十七號 田(一畝)

  • 列字六十八號 田(一畝)

  • 列字四百四十五號 田(四畝)

  • 列字四百四十七號 田(二畝四分)

  • 黃字圩(係理安寺下院菴基在二百九號內) 田(一分五釐)

  • 黃字二百零九號 田(一畝零六毫)

  • 辰字二百五十五號 田(三畝正)

  • 辰字二百五十六號 田(三畝正)

以上田十五畝五分五釐六毫係迦陵禪師為蘇州府吳縣夢庵禪師塔院所置

坐落杭州府錢塘縣上四鄉田號開後

  • 騰字二千八百八十七號 田(四分二釐四毫)

  • 食字五百八十一號 田(一畝三分)

  • 食字五百八十二號 田(一畝八分五釐)

  • 化字五百三號 田(二畝零七釐二毫三絲)

  • 被字五百三十六號 田(三畝二分五釐)

  • 被字五百四十一號 田(三畝二分五釐)

  • 草字五百七十七號 田(一畝一分二釐)

  • 草字五百七十八號 田(一畝五分二釐)

  • 草字五百八十號 田(四畝九分七釐二毫五絲)

  • 草字五百八十二號 田(一畝三分六釐)

  • 草字五百八十三號 田(三畝九分零六毫四絲)

  • 草字五百八十四號 田(二畝一分)

  • 草字五百八十八號 田(一畝七分九釐四毫)

  • 草字五百九十號 田(一畝九分四釐七毫)

  • 草字六百一十七號 田(一分五釐)

  • 草字六百二十號 田(二畝三分五釐二毫)

  • 方字一千七百零四號 田(二畝六分四釐二毫)

  • 方字一千七百一十號 田(一畝六分七釐五毫)

  • 身字七十二號 田(一畝二分六毫五絲)

  • 身字一百六號 田(二畝五分八釐九毫五絲)

  • 身字一百一十號 田(一畝三分七釐五毫六絲)

  • 身字二百三十六號 田(二畝零六釐)

  • 身字二百三十九號 田(六畝四分九釐)

  • 身字二百四十號 田(二畝一分五釐七毫五絲)

  • 身字二百四十一號 田(一畝零六釐二毫)

  • 身字二百四十二號 田(一畝零四釐八毫一絲)

  • 身字二百六十九號 田(一畝二分三釐五毫)

  • 身字五百六十四號 田(三畝七分八釐五毫七絲)

  • 身字五百九十六號 田(三畝七分八釐)

  • 身字八百一十二號 田(一畝七分七釐二毫)

  • 身字九百二十七號 田(一畝五分)

  • 身字一千二百三十六號 田(二畝七分一釐五毫四絲)

  • 身字一千二百四十號 田(二畝七分九釐一毫三絲)

  • 身字一千四百三十八號 田(二畝零一釐五毫一絲)

  • 身字一千五百七十九號 田(一畝六分三釐六毫)

  • 身字一千五百八十號 田(二畝三分三釐七毫)

  • 身字一千六百四十五號 田(二畝七分二釐)

  • 身字一千六百六十九號 田(二分八釐)

  • 身字一千六百七十五號 田(九分)

  • 身字二千二百一十二號 田(一畝正)

  • 身字二千二百二十八號 田(三畝四分九釐三毫一絲)

  • 髮字一十三號 田(三畝五分三釐)

  • 髮字四十二號 田(三畝五分二釐五毫六絲)

  • 髮字四十四號 田(九分八釐九毫七絲)

  • 髮字一百七十一號 田(一分八釐四毫七絲)

  • 髮字一百八十七號 田(二畝正)

  • 髮字二百二十七號 田(六畝九分六釐三毫一絲)

  • 髮字二百三十五號 田(一畝八分四釐)

  • 髮字二百三十六號 田(二畝一分四釐六毫三絲)

  • 髮字二百四十五號 田(三畝六分零二毫一絲)

  • 髮字二百四十七號 田(二畝二分二釐八毫三絲)

  • 髮字二百五十七號 田(二畝四分五釐五毫)

  • 四字五十五號 田(八分七釐八毫四絲)

  • 四字四百二號 田(三分四釐七毫)

  • 四字六百五十五號 田(三畝二分六釐八毫)

  • 同號 田(一釐四毫五絲)

  • 四字六百九十九號 田(六分零毫六絲)

  • 四字七百號 田(三分四釐三毫五絲)

  • 四字二千六百七十三號 田(五分六釐九毫五絲)

  • 四字六百八十一號 沙田(三分六釐)

以上共田一百二十二畝六分九釐八毫五絲係迦陵音禪師康熙五十一年奉帑金置

坐落徐村

  • 傷字一百九十九號 田(一畝一分四釐七毫)

  • 傷字二百六十一號 田(五分一釐七毫)

  • 傷字二百八十三號 田(五分一毫五絲)

  • 傷字三百五十五號 田(二畝九分八釐九毫八絲)

  • 傷字三百五十七號 田(一畝八分一釐五毫)

  • 傷字三百五十八號 田(五分七釐七毫三絲)

  • 傷字三百五十九號 田(七分七釐九毫一絲)

  • 傷字三百六十號 田(一畝七分四釐五絲)

  • 傷字三百六十二號 田(二分八釐九毫八絲)

以上共田一十畝零三分五釐七毫係箬庵問禪師崇禎十二年置

坐落仁和縣似蘭一圖田號開後

  • 若字七百六十七號 田(九分七釐)

  • 若字七百零六號 田(一分)

  • 若字七百六十四號 田(二分)

  • 若字七百六十五號 田(一畝二分九釐)

  • 若字七百六十六號 田(二畝一分一釐)

  • 若字七百六十八號 田(一畝三分四釐)

  • 若字七百六十三號 田(五畝八分三釐)

  • 若字七百六十二號 田(一畝二分九釐)

  • 若字七百六十九號 田(二畝零六釐)

  • 若字七百七十三號 田(五分)

  • 若字七百七十號 田(一畝一分六釐)

  • 若字七百七十四號 田(四分九釐)

  • 若字七百七十五號 田(四分八釐)

以上共田一十九畝七分八釐迦陵音禪師康熙五十一年置

坐落二十都廿二圖青石大王廟地方田地開後

  • 辭字三百零一號 田(六分八釐)

  • 辭字一千一百四十九號 田(七畝六分三釐六毫)

  • 言字八百七十號 地(一畝四分六釐六毫)

  • 辭字一百四十六號 地(三畝零八釐)

  • 言字三百號 地(二分八釐)

  • 言字四十九號 地(一畝一分六釐九毫)

以上共田地一十四畝三分一釐迦陵音禪師康熙五十一年置

坐落蘇州府吳江縣二十一都

  • 焉字 圩田九畝三分

箬菴問禪師順治十五年置又田一畝懶石禪師置理安收息代完眠雲室錢糧

  • 騰字四百九十號 地(九分三釐四毫八絲二忽)

  • 騰字四百九十一號 地(一分三釐一毫二絲)

  • 騰字二千七百零三號 地(六分六釐六毫七絲)

  • 騰字二千八百七十九號 地(四畝一分二釐)

  • 騰字二千八百九十四號 地(一畝零七釐九毫六絲)

城西一圖

  • 雲字四百六十六號 地(八分零二毫)

  • 雲字四百六十七號 地(二分四釐一毫)

  • 雲字四百六十九號 地(四分二釐)

定北五圖

  • 傷字六百十四號 地(一畝九分三釐八毫一絲)

下扇四圖

  • 王字四百三十五號 地(二分五釐)

  • 王字四百四十三號 地(一畝九分九釐二毫)

  • 王字四百五十二號 地(一畝二分一釐五毫)

以上共地一十三畝七分九釐零四絲二忽明季以來各住持置

  • 化字五百七十三號 蕩(二釐五毫)

  • 化字五百八十七號 蕩(八釐)

  • 身字一百七號 蕩(三分七釐七毫七絲)

  • 身字一百九號 蕩(二分)

  • 身字一百四十二號 蕩(二釐)

  • 身字二百一十九號 蕩(五分)

  • 同號 蕩(五分)

  • 身字二百七十號 蕩(一分四釐)

  • 身字五百六十三號 蕩(一分八釐五毫五絲)

  • 身字五百八十四號 蕩(三分)

  • 身字七百號 蕩(一分三釐)

  • 身字八百一十號 蕩(一分五釐九毫五絲)

  • 身字一千二百二十七號 蕩(一分八釐)

  • 身字一千二百五十七號 蕩(二分八釐)

  • 身字一千四百二十八號 蕩(二分)

  • 身字一千四百四十一號 蕩(四分六釐八毫五絲)

  • 身字一千五百七十五號 蕩(三分五釐)

  • 身字一千六百四十七號 蕩(四分五釐)

  • 身字一千七百五十八號 蕩(五釐)

  • 身字二千二百一十四號 蕩(五釐)

  • 髮字四十六號 蕩(四分八釐)

  • 髮字二百號 蕩(二分)

  • 髮字二百九號 蕩(一分九釐)

  • 髮字二百二十五號 蕩(五分九釐九毫三絲)

  • 髮字二百三十一號 蕩(一畝七分七釐一毫)

  • 髮字二百八十一號 蕩(三分)

  • 四字六百五十六號 蕩(三分六釐七毫五絲)

  • 四字六百七十七號 蕩(一分九釐七毫)

  • 四字七百六十六號 蕩(一分五釐)

  • 草字四百八十二號 蕩(三分)

  • 草字四百八十六號 蕩(二分三釐二毫)

  • 草字五百七十六號 蕩(四分七釐七毫)

  • 草字五百八十四號 蕩(三分)

以上共蕩一十畝零二分一釐康熙五十一年迦陵禪師置

  • 騰字二千七百六號 石山(五畝三分九釐六毫)

  • 王字四百四十七號 山蕩(一畝二分)

乾隆二十二年住持實月置

坐落錢塘縣城西二圖方家塢

  • 騰字二千七百二十一號 石山(八畝)

  • 騰字二千七百二十二號 石山(六畝零五釐七毫)

以上共石山一十四畝零五釐七毫乾隆五十九年住持達川置

完糧數目

錢塘縣條銀三十二兩九錢三分一釐零七絲六忽逢閏每兩加二分有零完米一十六石有零八升六合九勺逢閏每石加一升二合

秀水縣條銀二十一兩四錢六分五釐逢閏每兩加一分完米二十二石零一升一合三勺逢閏加共六斗

仁和縣條銀五兩五錢二分零二絲無米

吳江縣條錢一兩零五分七釐逢閏加銀二分完米一石七斗逢閏加數升

(逢閏之年先於一年加完米數於閏本年加兌銀數)

下院

秀水莊橋普濟菴三楹兩進兩廂崇禎二年法雨大師置運船一隻康熙五十一年迦陵禪師置

清波門接引菴三楹兩進兩廂康熙三十五年獨超方禪師置

松木場一枝菴三楹三進兩廂天啟六年法雨大師置

當事禁約

藩司憲牌

署理浙江等處承宣布政使司事按察使仍帶紀錄一次呂 為懇 憲賞飭收立僧戶以便輸納事據具呈雍親王佛堂僧閱宗呈稱「切因杭城理安禪寺僧眾焚修素守清貧今蒙王恩發帑差僧置買饍僧山田以作永遠香燈所買山田俱係錢塘秀水二縣賣主零星不一難以交納切聞縣例十年大造方許過戶但僧受王命不便回覆伏祈憲臺准飭該縣收歸僧圖則輸納有戶差糧得辦庶僧得以回覆」等情具呈到司據此合行轉飭為此仰縣官吏查照來文事理即將理安寺佛堂僧閱宗置買該縣地方饍僧山田立即查明收歸僧圖輸糧仍具文申覆毋違速速須至牌者

右牌仰錢塘縣准此

康熙五十二年十二月廿二日給

牌案(定限即日繳)

杭州府錢塘縣正堂加五級紀錄十二次董 為懇憲賞飭收立僧戶等事康熙五十二年十二月奉署理布政司事按察使仍帶紀錄一次呂 憲牌「據具呈雍親王佛堂僧閱宗呈稱『切因杭城理安禪寺僧眾焚修素守清貧今蒙王恩發帑差僧置買饍僧山田以作永遠香燈所買山田俱係錢塘秀水二縣賣主零星不一難以交納切聞縣例十年大造方許過戶但僧受王命不便回覆伏祈憲臺准飭該縣收歸僧圖則輸納有戶差糧得辦庶僧得以回覆』等情具呈到司據此合行轉飭為此仰縣查照來文事理即將理安寺佛堂僧閱宗置買該縣地方饍僧山田立即查明收歸僧戶輸糧仍具文申覆毋違」等情到縣奉此合行清查收歸僧戶輸納為此牌仰該圖里冊即將理安寺所買該里人戶山田產畝逐則查明毋許隱匿開列原丈細號繕造清冊二本刻日赴縣呈繳以憑歸戶纂算條糧立等申覆藩憲如敢舛錯遲違定行按里差取如遇大造之期毋得藉例阻掯致干未便速速

呈詞

具呈雍親王佛堂僧閱宗呈為懇臺飭付總歸僧戶畫一辦糧事切有城西二圖理安禪寺僧眾焚修素守清貧今蒙王恩發帑差僧建造并置饍僧田產以及承頂下院等項因零星各處一則難于輸課兼之不便回覆王命是以上年十二月開具呈藩司請歸僧戶一總辦糧已蒙送臺恩蒙轉行各里造冊查收歸戶在案因前有四十年間本寺用價契買安吉五圖二甲楊縉賢田五畝遵例投稅未曾過戶又有長壽五圖上三甲集福寺于上年秋間舊住僧并寺鄰將本寺全戶丁產交頂理安承管其糧課現今理安寺僧承辦理應總歸一處已免催科伏乞縣臺勅著城西二圖僧戶該書知照二里冊書并算房該書將戶下產畝照數開付僧戶實為恩便上呈批 該圖算書查明推收歸戶仍行知各該里冊書收除明白可也

牌案

杭州府錢塘縣正堂加五級紀錄十二次董 為懇臺飭付總歸僧戶畫辦糧事准雍親王佛堂僧閱宗呈開前事前來據此合行飭著付歸僧戶除另檄知照外為此牌仰(安吉五長壽五)(算房冊書)速將本圖(二上三)(楊縉賢戶下徵田五畝集福寺全戶人丁田地山蕩)照依實在徵糧產畝撥付與城西二圖理安僧戶一處辦糧毋許隱匿開列原丈細號繕造清冊二本刻日赴縣呈繳以憑查明纂算條糧立等彚冊詳覆藩憲毋得藉詞故為掯阻如敢舛錯遲違定行差押究處不貸

示詞

具呈雍親王佛堂僧閱宗呈為懇憲給示護佛安僧永垂不朽事情因僧奉王命置買理安饍產前為請歸畫一過戶號冊並立僧圖辦糧等事呈禀藩憲蒙送臺下已蒙勅著各里開具細號清冊過戶歸立城西二圖自運甲寺糧按季全完但僧係弱門誠恐各里指稱派役差徭滋擾寺僧事未可定伏乞仁憲賞示飭禁使僧勒石不但僧回覆王命則緇流孱弱得以清淨焚修而佛地常輝實乃憲臺栽培之所致也上呈批 給示

示稿

杭州府錢塘縣正堂加五級紀錄十二次董 為懇憲給示護佛安僧永垂不朽事康熙五十三年三月初二日准雍親王佛堂僧閱宗呈稱「情因僧奉王命置買理安饍產前為請歸畫一過戶號冊并立僧圖辦糧等事呈禀藩憲蒙送臺下已蒙勅著各里開具細號清冊過戶歸立城西二圖自運甲寺糧按季全完但僧係弱門誠恐各里指稱派役差徭滋擾寺僧事未可定伏乞仁憲賞示飭禁使僧勒石不但僧得回覆王命則緇流孱弱得以清淨焚修而佛地常輝實乃栽培之所致也」等情前來據此為查理安饍產乃王恩捐帑置買現奉藩憲飭行勒石在於城西二圖設立自運甲令其完糧僧俗不相干預便得清淨焚修誠恐無知里遞指派差徭名色滋擾有干未便合行示飭為此仰住僧知悉嗣後敢有前項借端滋擾者許該住持據實赴縣指禀以憑詳究不貸

督憲委錢塘縣諭理安打七牌案

錢塘縣正堂加三級王 為遵憲整戒等事奉總督大人那憲令「照得本部院蒞任兩省雖土豪光棍業經密拏治罪其遊方惡僧未經考究是清是混仰縣即請有名誌載古剎誠實禪僧擇壇打七參禪自十月初三日起共四十九日止晝夜跑香毋得墮玩」奉此照查本縣所轄地方雖有誌載古剎然慌唐游移者多惟吾理安寺及雲棲二處實係清淨焚修毫無舛錯今設壇于理安寺打七參禪仍請該寺方丈整壇督率並傳雲棲寺當家監香一面候大眾遵依到日解赴大人面諭考究釋教取具不違遵依送查如違嚴譴速速

武林理安寺志卷之四


校注

[A1] 奘【CB】裝【志彙】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